北大 自然辩证法

北大 自然辩证法
北大 自然辩证法

一. 归纳主义

1. 广泛持有的常识科学观

科学知识是已证明了的知识。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科学是以我们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为基础的。个人的意见或爱好和思辨的想象在科学中没有地位。科学是客观的。科学知识是可靠的知识,因为它是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

对于科学的这种看法的认同,引出归纳主义。即归纳主义者认同观察和归纳的可靠性。

2. 归纳主义

归纳主义的描述的科学图示:

通过观察得到事实 (通过归纳) 定律和理论 (通过演绎) 预见和解释归纳:

其中,认为得到定律和理论科学知识的归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形成概括基础的观察陈述的数目必定是大。

观察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予以重复。

没有任何公认的观察陈述和推导出的普遍性定律发生冲突。

演绎和逻辑推理:

例子1:

所有哲学书都是令人厌烦的。

这本书是一本哲学书。

这本书是令人厌烦的。

逻辑上是正确的,结果也是正确的。然而,逻辑上正确并不能保证正确的前提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子2:

所有的猫都有五条腿。

巴格斯·帕塞是我的猫。

巴格斯·帕塞有五条腿。

单靠逻辑和演绎不能确立在我们的例子里出现的那种事实陈述的真实性。

课件中,汽车,彩虹的例子都是归纳主义中通过演绎得出预见和解释的例子。

所有科学的预见和解释的一般形式:

定律和理论

初始条件

预见和解释

在归纳主义者看来,

1) 科学始于观察

2) 观察提供科学知识能够赖以确立的可靠基础

3) 而科学知识是用归纳法从观察陈述中推导出来的

归纳主义的困难为:

1) 不能证明科学原理从观察中归纳出来

第一.归纳原理可以表述为:“如果大量的A在各种各样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无例外地具有B性质,那么,所有A都有B性质。”然而我们无法进行逻辑论证。火鸡的例

子。第二, 经验论证无效,即无法用归纳原理来证明归纳原理。第三,如何确定“大量”的标准。第四,向概率退却不可能。

2) 观察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3) 科学并非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

二.证伪主义

1. 证伪主义的逻辑支持点

归纳主义的归纳原理和演绎推理形式不能保证是正确的,然而以观察陈述为前提,凭逻辑推论证明普遍的定律和理论之谬误则是可能的,即全称陈述的谬误能够从适当的单称陈述中推论出来。黑天鹅的例子。

2. 证伪主义基本主张

科学理论是面对问题提出的可证伪假设,只是目前未被观察和实验证伪而尚未被淘汰,但由于新事实新问题的出现而终将被淘汰.

可证伪性是理论的标志。假说要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它必须是可证伪的。可证伪的例子例如:

1) 星期三从来不下雨。

2) 所有的物质受热都膨胀。

3) 在靠近地球表面的地方松手将重物(如一块砖)放开,如果

不被阻挡,就垂直下落。

4) 当光线从平面镜上反射时,它的人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不可证伪的例子:

1) 天或者下雨或者不下雨。

2) 在欧几里得圆上,所有的点与圆心等距。

3) 在赌博性的投机事业中,运气是可能存在的。

科学理论具有可证伪度、明晰性、精确性几个特性。

一个十分好的理论是一个对世界提出非常广泛的看法的理论,因此它是高度可证伪的,无论什么时候去检验它,它都是经受得住证伪的。

考虑一下这两个定律:

(a)火星以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b)所有行星以椭圆形轨道围绕它们的太阳运行。

b 比 a 更可证伪。

科学进步:经受更多证伪、说明更多现象假说不断取代经受较少证伪、说明较少现象的假说的无止境过程

从以上所述,很清楚,进步地概念、科学成长的概念是证伪主义科学观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3. 证伪主义的精致化

如何精致化?引入四个概念。

可证伪程度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特设性假定:为避免某一理论被证伪而新增加的假定或对现有假定作新的修改,如果不能产生新的可检验推断,这种新增加的或修改的假定被称为特设性假定。例子:十七世纪伽利略和他的亚里土多德学派对手之间实际上发生过的一次争论。

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确证。大胆的推测被确证,或是谨慎的推测被证伪都能得到新颖预见,是重大进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某种大胆的推测被征伪或是某种谨慎的推测被确证却不能提供多少新的知

识。

大胆、新颖和背景知识。如果我们把科学史上某一阶段得到普遍接受和完全肯定的科学理论总和称之为当时的背景知识,我们就可以说,一种假说,只要从当时的背景知识看来其论断是未必可能的,就可以认为是大胆的。正如要根据有关的背景知识来考虑推测之是否大胆一样,判断预见之是否新颖要看它所涉及的现象在当时的背景知识中是否出现过,或者是否被这种背景知识所明确排除。

4. 归纳主义与证伪主义的确证观

归纳主义:确证的事例之所以是确证事例,只在于它为某一理论提供归纳上的支持,得以成立的确证事例的数目越多,理论得到的支持就越大,因而它应该是真的就越可能

证伪主义:确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确证的历史背景为转移.

如果确证是检验一项新颖预见的结果,那种确证就可以使一种理论获得某种高度的价值.从当时的背景知识看来某一确证未必可能会发生,那种确证就会是有意义的;而确证的是既有结论就没有意义,如我今天抛掷石头来确证牛顿定律.

5. 证伪主义的难题

观察的易谬性。

检验的复杂性

a构成一种现实的科学理论的,往往并不是象“凡天鹅皆白”这样一种单一的陈述,而是一种全称陈述的复合体

b如果理论用实验来检验,在构成受检验理论的那些陈述以外还有更多陈述

c辅助性假定(例如规定所用仪器使用方法的理论)则进一步扩大这个复合体.这个复合体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出错,而不一定是受检验的理论与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

三.研究纲领

1.科学理论不是简单的猜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内在结构的复合体

? 科学发展史的经验证据。

? 任何概念术语或陈述(如“质量”)只有借助于结构严谨的理论(如牛

顿力学)才能获得精确含义,我们不能凭观察也无法用牛顿以前的

概念去定义

? 科学的成长的需要。科学的成长要求科学理论不是简单猜测而应该在结构上含有关于其本身应该如何发展和扩充的相当明确的线索和规则。

2.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基本概念

? 任何一套科学理论都有一套指导其研究发展的研究纲领

? 研究纲领:向科学家们指出不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

? 不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包括研究纲领的硬核和保护带

? 硬核:不得摈弃或修改的基本假定,整套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 保护带:用以保护硬核不被证伪的辅助假说和初始条件

? 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如何补充硬核、扩大和修改保护带、发

展适当的数学和实验技术等

3. 研究纲领的工作

? 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鼓励科学家不断提出新的假说,补充硬

核、扩大和修改保护带、发展适当的数学和实验技术等,这就使

科学理论有可能得到发展

? 不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规定①不得侵犯硬核②不能允许不能独立检验的特设性假说,这就保证了科学理论是在科学的道路上发

虽然在一个研究纲领内对立假说的相对价值可以用比较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确定,但是对立的研究纲领之间的比较却要麻烦一些。

4. 研究纲领的比较

? 研究纲领的进化或退化取决于是否能够导致新的发现

? 然而,接受或摈弃研究纲领的这个标准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是和时间因素相联系的。即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确定一个一个研究纲领已严重退化到不能导致新现象的发现?

? 没有什么能肯定一个研究纲领永不复活,因而很难从根本上确定

一个研究纲领比另一个研究纲领更好

5. 研究纲领的困难

? 研究纲领之间可能调和而不一定是完全各自独立的

? 研究纲领之间的比较标准没有确立,因而不能解释科学的进步

四.范式

1. 库恩的科学进步图示

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

2. 一门成熟科学由一种范式支配。即范式为合理工作规定标准,指导常规科学家“解决难题”的活动.有没有这样一个维持常规科学传统的范式存在,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标志。范式是不精确的、开放的.

范式的组成部分:

有明确的基本定律与理论假定的陈述。可以和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的硬核组成部分相比。

应用定律到不同类型情况中去的标准方法

必须的仪器和使用技术

形而上学原则,这些原则对规范内的工作起推动作用:例如, 在整个十九世纪,支配着牛顿规范的,大致是像这样的一种假定:“应该把整个物理世界解释为按照牛顿运动定律在各种力的影响下运转着的机械系统,”

所有的规范都包含一些非常一般的方法论规定,认真努力使你的范式与自然匹配

常规科学包括作出详尽的努力来阐明规范,以改善它与自然之间的匹配,常规科学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

3. 危机与革命

总会有不服从范式的反常现象出现.反常太多便导致危机,危机加重导致对范式的怀疑,新的范式出现,革命开始。一旦某一规范已经被削弱和动摇到它的支持者对它失去了信心的地步,革命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库恩认为,各种范式是全面对立的.因而这种转变没有理性根据,只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转变”,因为:

对某一科学理论的价值判断是由多因素造成的

不同的人影响不一,无统一的标准对立范式使用的标准和形而上

学原则等完全各行其是,无法比较,象政治革命

是心理学因素使科学家改变信仰

4. 科学的进步:

? 库恩科学观的某些方面表明,他的立场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

然而,他坚持认为科学是进步了的,但只是在他自身意义上的进

步。同时,他又否认这种进步是朝着某个目的前进的。尤其是他

想要否认科学在朝着真理前进。

5. 库恩的难题

? 范式的无法定义与多义性

? 夸大了范式之间的对立,实际上科学有继承性,革命只是相对的

? 革命发生时,一个科学家转向新的范式归于心理学走向不可知

? 常规科学的“解难题活动”就是改进、发展范式,使之在各种条件下与自然匹配,与在科学进步问题上的相对主义主张存在矛盾,也与

科学进步的事实不符.至少应该说明为什么人们认为科学进步了五.对科学的不同理解方式

? 主观主义

? 约定主义

? 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科学理论不依赖于个人或约定而存在.我们只能发现它或者未发现它,不能改变它。客观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是第一性的而社会集团是第二性的。科学理论常带来最初的支持者意想不到的、不了解结果

六.科学理论与实在世界的关系

? 实在论

? 工具主义

? 多元实在论

多元实在论:反对实在论不承认观察陈述与理论陈述之间的区别;反对工具主义否认理论和实在世界的直接联系;存在一个实在世界,好的理论是对实在世界更深的理解;实在世界是多元的因而与自然匹配的科学理论不是唯一的;理论不是自然显现而是人的主观努力建造的;但不是人随意建造的,而是与多元的、运动变化着的自然相互作用─科学实践的结果。

七.对科学哲学的批评

? 唯物主义的批评

? 认识论无政府主义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摘要: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技创新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科技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自然辩证法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性;科技创新精神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因此,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一方面,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另一方面,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因此,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 对于加强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由恩格斯创立,被马克思称为是“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1] 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 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 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20 世纪是人类历史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利用科学技术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 科学和技术自从17 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 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充分显示造福功能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这也就是西方社会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产生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科学技术一旦失控时我们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1939 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的DDT(化学名称为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对生态的毁灭性影响;1978年被宣布处于紧急状态的建造在两万多吨化学有毒物质上的拉夫运河小区;1986年泄漏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5000多名救护人员死亡, 500万人因辐射而致病;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上1100万加仑原油渗入水中, 造成20亿美元损失;2001年横扫英国的, 使畜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口蹄疫, 损失高达300亿英镑;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等等一系列20世纪全球所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技术和工业灾难。[2]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 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 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而新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又是创新。因此,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要求科技人员既要具有精深的专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概况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概况 车辆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 系的专业性学位。学位获得者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其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车辆工程领域涉及机械、交通、动力、电子、材料、化工和管理等学科,所依托的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其上下游产业链长且拉动作用大、新技术集成度高、产品更新快。 车辆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轻量化、电动化、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汽车轻量化技术快速发展。从材料方面来看,轻质材料的比重不断攀升,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塑料、粉末冶金、碳纤维、生态复合材料及陶瓷等的应用越来越多;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结构优化和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计算机辅助集成技术(CAX)(包括CAD/CAE/CAM等)和结构分析等技术快速发展;从生产与制造工艺来看,汽车轻量化促使汽车制造业在成形方法和联接技术上不断创新。 汽车电动化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新一代的节能环保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汽车技术革命。从各种节能环保汽车的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摘要: 本文主要是自己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认识,以及对于这门课程的一些初步的理解。同时,结合物理和数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来阐释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自己课后的一些思考,并且对于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的教学对老师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数学危机感想建议 引言: 经过一学期系统而又认真的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哲学观念以及辨证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首先是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内容的理解,然后是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最后对于课堂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感想以及一点建议。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最初,《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1]。在书中,恩格斯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在研究过程中,恩格斯从自然界中进行着的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以与人相联系的最复杂的运动结束,并且始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保持着不断发展的批判性。 后来,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在高校课堂上,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

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2.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 作为数学系的一名研究生,我更关心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数学,物理,和哲学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17,18世纪,在数学和物理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也都是出色的哲学家。正是由于他们能够正确的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描述,思考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以及他们的内在逻辑。才能在关键时刻,正确的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做出巨大的成就。下面,我就举数学和物理中的两个典型例子,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知识来分析一下。 2.1自然辩证法与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发表著名的相对论以前,洛伦兹和庞加莱就已经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洛伦兹存在绝对静止以太的观念出发,考虑物体运动发生收缩的物质过程得出洛伦兹变换。在洛伦兹的理论中,变换所引入的量只看作是数学上的辅助手段,并不包含相对论的时空观。庞加莱作为数学家,反而没有拘泥于数学公式,而是从哲学角度,运用辩证思想,看到了普遍的真理。 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而是将前两位的工作和思想合二为一。,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立足于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着眼于修改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重新导出洛伦兹变换,并赋予洛伦兹变换崭新的物理内容。在狭义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是最基本的关系式,狭义相对论的运动学结论和时空性质,如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时间延缓、速度变换公式、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等都可以从洛伦兹变换中直接得出。 因此,在晚年,对于前面两位科学家之于狭义相对论的贡献,爱因斯坦这样评价道:“洛伦兹已经认出了以他命名的变换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分析是基本的,而庞加莱进一步深化了这个远见。”[2]而我要补充一句,爱因斯坦则运用他非凡的智慧将狭义相对论从上帝那里带到了人间。 2.2.自然辩证法和三次数学危机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启示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启示 2 德庆白珍 经过八周十六课时的自然辩证法学习,我受益匪浅。首先我认识到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且在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验中发展壮大,并随时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对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我们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展和研究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自然,学习科学,锻炼思维。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 一、对《自然辩证法的》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写于1873-1886年。包括十篇论文、一百六十九段札记和片断、两个计划草案,共一百八十一个部分。是恩格斯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随着恩格斯这部著作中译本于1929年的出版,逐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传播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它在广大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得到更广泛的学习和传播。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认识和改造的哲学。也就是说自然辩证 法是关于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活动的一般性质、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的 哲学学说。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 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在自然观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 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 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 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大自然 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如何看待人 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致力探寻的问题。19世纪以来,随着马 克思原理的发展,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它是建立在现代科 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 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其中各个 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对立都不

2019年《自然辩证法》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 选择题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

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

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 摘要: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方法论功能所蕴含的创新机理以及它曾经和正在引导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因此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联系密切,应当突出自然辩证法的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培养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自然辩证法的范式正在进行一次新的转变,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从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从自然辩证法的功能来看,它既包含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又包含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对于加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自然辩证法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 自然辩证法(德文Dialektik der Natur,英文dialectics of nature),原本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当代自然辩证法被拓展为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这一范式的转变可以从自然辩证法研究对象、内容和性质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加以考察。 1.当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上明确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的理念。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于企业管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的重要。 其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之上,停留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之上,需要联系实际,密切的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

同济大学 自然辩证法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历年试题合集来源:丁景辰Jason的日志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历年试题合集 说明:①本合集涵盖笔者所搜集之5套2001-2003年全真试题与部分佚名试题;②所有选择题答案无权威性,仅供参考。 PAPER I(2001年)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贯穿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中心线索是(②) ①人与社会的关系②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人与人的关系④科技与经济的关系 2.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基础包括(①②③)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②细胞学说 ③太阳系星云说④牛顿力学 3. 以下属于物质系统层次关系的是(②③) ①地球内部地核、地幔、地壳的关系 ②物质内部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关系 ③人体内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关系 ④分子内部原子与原子的关系 4. 自然界物质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是(①③④) ①系统内各要素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②系统是个孤立系统 ③系统内部随机涨落 ④系统能从环境获得能量、物质与信息 5. 下列关于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表述,正确的是(①③④) ①它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②它是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③它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一经构成便不会自行演变 ④它具有机械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特点 6. 在科学研究中,正确问题指的是(①④) ①推设为真的问题②可由实践检验的问题 ③常规问题④应答域内有解的问题 7. 观察渗透理论,这是因为(①②③④) ①在有的时候,“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②对于观察资料的解释与理论有关 ③对外界信息进行挑选和翻译与观察者的理论知识有关 ④表述观察的科学语言与特定的理论有关 8. 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②④) ①需要性原则②创造性原则 ③客观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 9. 在科学认识中,归纳法是(③) ①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 ②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 ③寻找和发现普遍性理论原理的重要方法 ④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法 10. 类比推理的结论之所以具有或然性,是因为(②④)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启示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对于西方科学哲学,我们要进行批判性地吸收,任何一种有前途的学术发展都必须适合中国的实际,因为中国有固有的文化内涵、特殊的思想理论背景和独特的现代化进程。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启示:以实践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发展科学与增长知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理性的作用,也要看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要正确处理自然科学与科学哲学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早期哲学家对认知的探索 哲学作为爱智之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要在变幻的“多”之下,寻求一个永恒不变的“一”。无论是米利都学者的“水”、“无定形者”、“气”、“火”“四根”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痴迷,不过都是要给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提供一个可靠的根基。探索万物的本原体现了早期哲学家对基础主义的追求[2]。 但理解世界的根基是什么?从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知识论的传统来看,基础主义的追求目标经历了从绝对真理到绝对标准的演变,当绝对标准遭到质疑时,基础主义纲领就开始面临失败的命运了[3]。从柏拉图开始,基础主义者把可靠知识的根基设定为绝对真理,笛卡尔、康德等唯理论者是这一传统的后继者;培根及其后的洛克、实证主义者、分析哲学家在认识到唯理论的局限后,放弃了对绝对真理的追求,转而把知识的根基设定为永恒的标准。知识的真由绝对可靠的方法标准来保证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 从存在到演化 以往的自然科学,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包括相对论和量于力学等,所描述的都是可逆过程,表现出时间反演是对称的,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就从认识存在深入到认识演化,即认识到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演化的,并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从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确定论观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被奉为正统,以致机械决定论者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宇宙模式.认为只要人们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并且知道宇宙的一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简单系统开始的。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解析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但也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复杂性只存在于生命和社会历史领域,物理世界是简单的。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以往的科学实质上是以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线性科学。数学的发展早已为线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包括线性代数、线件微分方程、博立叶分析、线性算子理论和随机过程的线性理论在内的强有力的解析方法和工具。 2、如何理解技术的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认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历试题合集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历年试题合集 说明:①本合集涵盖笔者所搜集之5套2001-2003年全真试题与部分佚名试题; I(2001年)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1. 贯穿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中心线索是(②) ①人与社会的关系②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人与人的关系④科技与经济的关系 1. 2.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基础包括(①②③)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②细胞学说 ③太阳系星云说④牛顿力学 1. 3. 以下属于物质系统层次关系的是(②③) ①地球内部地核、地幔、地壳的关系 ②物质内部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关系 ③人体内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关系 ④分子内部原子与原子的关系 1. 4. 自然界物质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是(①③④) ①系统内各要素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②系统是个孤立系统 ③系统内部随机涨落 ④系统能从环境获得能量、物质与信息 1. 5. 下列关于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表述,正确的是(①③④) ①它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②它是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③它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一经构成便不会自行演变 ④它具有机械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特点

1. 6. 在科学研究中,正确问题指的是(①④) ①推设为真的问题②可由实践检验的问题 ③常规问题④应答域内有解的问题 1.7. 观察渗透理论,这是因为(①②③④) ①在有的时候,“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②对于观察资料的解释与理论有关 ③对外界信息进行挑选和翻译与观察者的理论知识有关 ④表述观察的科学语言与特定的理论有关 1.8. 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②④) ①需要性原则②创造性原则 ③客观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 1.9. 在科学认识中,归纳法是(③) ①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 ②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 ③寻找和发现普遍性理论原理的重要方法 ④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法 1.10. 类比推理的结论之所以具有或然性,是因为(②④) ①类比是以对象之间的同一性为根据的 ②相似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③类比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④类比对象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其结论的可靠性 1.11. 科学技术不同于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于它(①③) ①是一般社会生产力②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③不具有阶级性④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1.1 2. 以下关于技术创新的表述,正确的是(②③)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复习课程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本章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 强调科学技术研究是实践活动,方法论也应该按照科学实践的实际过程,从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入手,讨论辩证思维与实践特性,让研究生变表征的科学观为实践的科学观,变表征的方法论为实践的方法论。 第一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是讲清什么是辩证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于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的意义。 1、本节有四对辩证范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要分析为什么单独的一个概念会走向与辩证法对立的形而上学?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把这些对两两范畴结合起来?为什么结合才是辩证思维?教学难点也在这里。 2、辩证思维对于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是要讲清创新思维的特性,如何把握创新思维的特性,形成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情境,从而触发创新思维的产生。 1、本节讨论了四个创新思维与方法的特性:收敛与发散;逻辑与非逻辑;直觉与顿悟;移植、交叉与跨学科。 2、教学重点是在讲解清楚每一个特性的基础上,讲清如何在这些两极特性间保持张力的创新思维特征。教学难点也是如此。 第三节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帮助研究生意识到数学和系统思维是当代科学方法的重要方面。把握数学方法和系统思维的特征、运用的情境和条件。培养科学抽象、建模、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有系统化特征的思维习惯。 1、数学方法的教学重点:讨论每一种数学方法对于科学抽象、建立模型认识世界的意义和作用,简化研究对象、条件和情境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是如何处理数学方法的方法论意义,数学可以使人精确,但过分数学化也使人远离自然,过分狭窄。 2、系统方法的教学重点:在讲述四类系统方法各自的用途以及优势的基础上,讲清系统方法的整体处理问题的视野。 3、复杂性思维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处理问题时不要过分简化与还原,建立多学科融贯的信念和思维。复杂性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 第四节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教学要点:把科学和技术视为一种实践性活动,以科学实践的活动观考察科学、技术研究。这个部分增加了科学实践、技术实践、科学仪器和实验室场所对于科学

自然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自然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的学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体系,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方法论科学技术科学思维体系世界观人类社会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大块。可以说,自然辩证法其实是唯物辩证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辩证法蕴涵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关联人类的终极关怀,也关联着人类的现实关联。自然辩证法为人类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思想价值,而科技的发展也开拓了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理解科学,认识科学的人类性,使科学合理发展,有助于发展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以提倡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和经济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 一、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在恩格斯的时代,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必须吸取人类从全部实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同济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结构工程样本

同济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 结构工程 一、简介 结构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属下的二级学科,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促进城市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结构工程是同济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传统强势学科, 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早在19 同济大学就已设立了结构类专业,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及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学院和上海铁道大学先后并入同济大学, 都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4年首批获得博士后流动站, 1987年入选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又入选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专业评估中继续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与木结构、空间结构、结构分析、结构与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和控制、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等方向特色鲜明, 有着十分强实的师资和科研力量。现有教学、科研和试验人员167人, 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及讲座教授4人、教授39人、副教授61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实验师5人。这些师资中有许多是成就卓著、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 引领着国内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近年来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国际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丰硕成果。每年平均招收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博士研究生60多名, 完成了众多的教学改革项目, 出版了大量的高水平教材。已与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许多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经常开展师生访问、学术交流、共同研究等活动和项目, 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讲课教案

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 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A、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7、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8、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A、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9、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 A、毕达哥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 A、析因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一、选择题:(辨清题意,可单项选择,也可多项选择) 1、以下哪部著作标志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这门独立的哲学学科的诞生?( C ) A.恩格斯《反杜林论》 B.马克思《资本论》 C.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D. 马克思《数 学手稿》 E.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F.列宁《哲学笔记》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建设管理系2011年博士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门类) (2011年7月修订) 一、适用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 本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此方案适用于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授工学学位。 二、学制年限 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4-5年,普博生一般为3年,在职博士生可适当延长。 三、培养计划制定的主要原则与内容 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工作计划两部分。课程学习计划由:(1)公共必修课程;(2)学科专业要求的必修和限选课;(3)必修环节等组成。对外校及本校其他专业考入的博士生还需制定补修课程的具体内容及进度安排。课程学习计划一般在入学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工作计划在博士生进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时完成。 培养计划应考虑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及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使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充分的综合平衡:(1)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2)适当宽度和深度的建设与房地产管理专业知识;(3)一定的工程管理实践、计量经济模型计算、设计能力;(4)科学研究工作各主要环节所需的能力;(5)必要的相邻学科知识。 四、培养环节 博士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工作,最终学术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 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具体课题,并尽早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包括选题背景、文献综述、选题及其意义、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文献综述应阅读不少于30篇与学位论文有关,且反映所研究内容最新状况的文献,其中50%应为外文文献。选题报告会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不少于3名教授(含导师)参加,并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系研究生业务办备案。 论文选题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也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鼓励博士生自己选择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从事交叉学科课题研究的学生应申请联合指导教师,学生应选择指导教师熟悉的研究领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 选题报告时间由指导教师自行决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不少于12个月。 2、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由系统一安排。按照土木工程学位分委员会《关于博士生资格考试规定》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