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中国与世界

客观认识中国与世界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作为一名热爱国情时事的男生,听董本植教授“客观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讲座,别有一番韵味。近两个小时的慷慨激昂的讲座,让我们清楚认识到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现在所处的外部世界环境。明白我们应当肩负历史的重任。

中国已不可能自外于世界,世界也早已离不开中国。在中国更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看待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国情与外部世界,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还直接关系我们今天和未来的发展。因此,让我们现在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

全球化时代,必须睁眼看世界。如果固步自封,我们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如果还想搞封闭僵化那一套,违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不仅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无法解决,而且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也可能付诸东流。

事实已经证明,这30多年来,我们创造的“中国经济奇迹”,就是放眼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协作的结果。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觉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时间,在其不同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从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关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现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国梦”。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

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要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体现了高举旗帜同与时俱进的统一、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统一、立足当前同着眼长远的统一。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与改革紧密相连、可以等量齐观的,这是很多人的感慨和共识。从“文革”结束时的极度封闭起步,从追赶发达国家现代经济社会的巨大差距起步,我们实行了坚定而有步骤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成为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也由此成就了“世界工厂”的美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益于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充分参与并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初步实现了一些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外部世界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中国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开放战略,这是我们从既往发展历程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我们今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之一。

我们国内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期;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加快改变世界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坚持和扩大开放,更具现实意义。

在强调开放之于中国的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另一种倾向,就是在睁眼看世界、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或是认识模糊,或是观点偏差。有的以偏概全,外国什么都好;有的妄自菲薄,认为中国什么都不行;有的盲从于西方,不管老外出于什么目的说什么话总认为是对的,甚至还想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来改造中国。

本来,我们了解和参与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发展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在放眼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甚至遇到一些问题就要全盘否定自己,那么这样的国际视野就不是客观全面的,就可能丧失其应有的正面积极的意义。

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练,我们看待外部世界,应该有全面客观的眼光。全球化时代,我们与外部世界的相处,应该有平和的心态。

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应该有及时、充分的了解;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更应了然于胸。我们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存在的问题。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借鉴他人之长,也要懂得扬弃。我们当然要以学习的姿态来看待世界,对于别人的文明成果、发展经验,我们应当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虚心学习借鉴,取众家之长必有益于我。但是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也必要有批判的思维,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更是与世界相处中的基本方法。批判思维,不是简单否定,而是有分析有判断有取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分析其环境条件,从而判断其适应性,是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为我所用。

学习和借鉴,甚至“拿来”,绝不是照搬别人的模式,更不是以别人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为圭臬。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文化一元化。我们应当看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都不同,其发展道路也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近百年的近代史告诉我们,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必须本土化才能起到真正作用。“南橘北枳”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服水土”的问题。归根到底,我们走的道路,一定要适合自己,要具有中国特色。

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当今世界带给我们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既要警惕“棒杀论”,也需谨防“捧杀论”。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相应提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国际上不少人有误解和担忧,不但“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更有一些人鼓吹“中国崩溃论”,要唱衰中国。与此同时,对于取得的成就,我们既得到一些真诚的祝福和鼓励,也有一些未必友善的“捧杀”。面对这样的复杂形势,我们既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对国际形势有理性的评估;既要提振我们的发展信心,也需增强忧患意识。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坚持放眼世界,坚持开放战略,同时坚持走我们自己的路,才会梦想成真,也带给世界一个美好的“中国梦”。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鲜明揭示了宣传思想工作在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方面的基本任务,突出强调了其在帮助人们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方面的重大责任。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看清楚中国还不够,还必须睁眼看世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有及时、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一方面,要增强我们的宣传自信,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世界,好的要报道,不好的也要报道,打开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好,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客观、充分、理性的认识。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全面把握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才能更好地汲取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魂,更好地走向并融入世界,凝聚起实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看清楚中国还不够,还必须睁眼看世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有及时、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一方面,要增强我们的宣传自信,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世界,好的要报道,不好的也要报道,打开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好,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客观、充分、理性的认识。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全面把握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才能更好地汲取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魂,更好地走向并融入世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所以,这次“客观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讲座意义更加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