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三)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三)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三)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三)

(总分:151.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39,分数:39.00)

1.在扬州瘦西湖划船,远方的主景是白塔,通向白塔的两岸是长堤春柳。从湖中看两岸长堤春柳与远方白塔形成的构景手法是( )。

A.对景 B.夹景 C.借景 D.添景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透过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图案的窗隙,可见园外的美景。这类窗户的构景作用是( )。

A.对景 B.障景 C.借景 D.漏景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3.北京颐和园内,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的湖畔种有不少垂柳,这些垂柳的构景作用是( )。

A.抑景 B.框景 C.借景 D.添景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4.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楼可观赏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同样,登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也可观赏大观楼,这种构景手法称( )。

A.对景 B.障景 C.借景 D.添景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5.南京中山陵、北京颐和园、北京中山公园分别属于( )。

A.规则式园林、混合式园林、自然式园林

B.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C.混合式园林、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

D.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规则式园林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6.《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为著名造园家( )撰写。

A.陈丛周 B.蒯祥 C.喻皓 D.计成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7.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仿照( )而建的。

A.寄畅园 B.个园 C.可园 D.清晖园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8.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果,这是( )的神来之笔。

A.抑景 B.框景 C.障景 D.借景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9.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的方法有多种,如借池塘中的鱼称为( )。

A.远借 B.邻借 C.仰借 D.俯借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10.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点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12.我国私家园林多与历史名人有关,与李清照相关的是( )。

A.苏州拙政园 B.绍兴沈园 C.济南漱玉泉 D.成都望江楼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3.( )类建筑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

A.庁堂 B.楼阁 C.亭榭 D.馆斋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14.登上杭州花港观鱼的藏山阁,远处的南屏山、西山层林尽入眼帘,这是( )。A.抑景 B.借景 C.框景 D.添景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15.用山、石、花等将园林中一些不足或丑陋之处加以掩盖或处理,使之变成一种美景的方法叫( )。A.框景 B.夹景 C.障景 D.抑景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6.当某风景点在远处,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林花卉屏障起来,使此风景点更显出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叫( )。

A.夹景 B.框景 C.透景 D.借景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17.17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明媚动人的景色。这属于造园手法中的( )。

A.抑景 B.框景 C.夹景 D.添景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8.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是( )。

A.颐和园 B.承德避暑山庄 C.拙政园 D.清晖园

(分数:1.00)

A.

B. √

C.

D.

19.著名太湖石“玉玲珑”是( )的主要景观之一。

A.可园 B.豫园 C.个园 D.留园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0.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的上林苑是由( )下令修建的。

A.汉武帝 B.唐太宗 C.秦始皇 D.康熙皇帝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1.站在杭州白堤垂柳下观赏远景时,西湖美景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这就是造园手法中的( )。

A.抑景 B.框景 C.借景 D.添景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22.园名出自于王羲之的诗句“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的寄畅园在( )。

A.无锡 B.苏州 C.东莞 D.杭州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23.以下选项中与陆游、唐琬的爱情故事有关的园林景观是( )。

A.避暑山庄 B.绍兴沈园 C.济南漱玉泉 D.成都望江楼

(分数:1.00)

A.

B. √

D.

解析:

24.豫园位于上海南市区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园主为( )。

A.徐泰时 B.潘允端 C.黄应泰 D.石涛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5.江南奇石“冠云峰”在( )内。

A.苏州拙政园 B.苏州留园 C.杭州竹素园 D.上海豫园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6.被园林专家誉为“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的假山为( )。A.上海豫园的玉玲珑 B.苏州留园的冠云峰

C.杭州竹素园的绉云峰 D.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27.建于北宋的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它的特色是( )。

A.以假山著称 B.以对比、借景取胜

C.未入园林先成景 D.以竹为植物主景,四季假山别具特色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8.中国园林中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处是( )。

A.避暑山庄 B.颐和园 C.拙政园 D.豫园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29.下列同属晚清时期的园林是( )。

A.何园、个园、寄畅园、豫园

B.清晖园、狮子林、寄畅园、可园

C.清晖园、可园、十二石斋、馀荫山房

D.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30.园林入口处常迎门饰以假山,该假山的构景作用是( )。

A.抑景 B.障景 C.借景 D.添景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31.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手法是( )。

A.抑景 B.障景 C.借景 D.添景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32.坐在苏州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等美景。该月洞门的构景作用是( )。A.抑景 B.框景 C.借景 D.添景

(分数:1.00)

A.

B. √

C.

D.

33.下列园林中属于江南园林的一组是( )。

A.拙政园、留园、个园、寄畅园 B.可园、豫园、个园、沧浪亭

C.留园、颐和园、寄畅园、退思园 D.清晖园、狮子林、网师园、拙政园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34.杜甫的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体现出的是( )的效果。A.抑景 B.框景 C.添景 D.对景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35.素有“城市蓬莱”之誉和“小西湖”之称的园林是( )。

A.古莲花池 B.梁园 C.寄畅园 D.个园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36.( )意谓“渔父钓叟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涵着浓郁的隐逸气息。A.个园 B.寄畅园 C.留园 D.网师园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37.被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的园林是( )。

A.可园 B.清晖园 C.梁园 D.馀荫山房

(分数:1.00)

A. √

B.

D.

解析:

38.( )是广东四大名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有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A.可园 B.清晖园 C.梁园 D.余荫山房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39.( ),园名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

A.豫园 B.清晖园 C.梁园 D.余荫山房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18,分数:36.00)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北京的颐和园、恭王府、北海公园都是皇家园林

B.拙政园、留园、恭王府都是私家园林√

C.拙政园、留园是私家园林,避暑山庄、北海公园是皇家园林√

D.北京的颐和园、恭王府是皇家园林,绍兴的沈园、上海的豫园是私家园林

E.北海公园、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拙政园、恭王府是私家园林√

解析:

4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

B.紫薇象征荣华富贵

C.石榴象征子孙满堂√

D.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

E.兰花象征幽居隐士√

解析:

42.以下属于中国四大园林的是( )。

(分数:2.00)

A.北京颐和园√

B.上海豫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苏州拙政园√

E.苏州留园√

解析:

43.以下园林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分数:2.00)

A.避暑山庄√

B.颐和园√

C.拙政园√

D.豫园

E.个园

解析:

44.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是( )。

(分数:2.00)

A.通过人工美追求几何形美

B.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艺术再现√

C.整齐一律,均衡对称

D.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E.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解析:

45.以下关于黄河类型园林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范围较大√

B.建筑富丽堂皇√

C.淡雅朴素

D.河湖、园石较多

E.以北京为代表√

解析:

46.现存岭南类型园林主要有( )。

(分数:2.00)

A.可园√

B.清晖园√

C.十二石斋

D.馀荫山房√

E.寄畅园

解析:

47.古典园林的理水之法,理论上有( )三种。

(分数:2.00)

A.隔√

B.合

C.掩√

D.破√

E.分

解析:

48.造园植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讲究( )。

(分数:2.00)

A.姿美√

B.名贵

C.色美√

D.味香√

E.吉祥寓意√

解析:

49.以下表述与轩的含义符合的是( )。

(分数:2.00)

A.平面常为长方形,三面临水

B.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

C.取自杜甫“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说√

D.主要供游人休憩、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景色

E.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

解析:

50.有关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不仅有交通的功能还有观赏的用途

B.眺望远景√

C.让游人移步换景,品味周围景色

D.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E.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解析:

51.以下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

(分数:2.00)

A.北京北海公园√

B.北京颐和园√

C.北京恭王府

D.承德避暑山庄√

E.上海豫园

52.在下列中国著名园林中,以假山著称的是( )。

(分数:2.00)

A.狮子林√

B.个园√

C.环秀山庄√

D.馀荫山房

E.沈园

解析:

53.在下列园林中,属于规则式园林的是( )。

(分数:2.00)

A.北京的中山公园

B.南京中山陵√

C.大连斯大林公园√

D.苏州留园

E.扬州瘦西湖

解析:

54.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深发展阶段,属于这一时期的园林有( )。

(分数:2.00)

A.沧浪亭

B.拙政园√

C.个园√

D.狮子林

E.颐和园√

解析:

55.历史上人类创建了数以千万计的园林,( )堪称代表,被推崇为三大园林系统。

(分数:2.00)

A.欧洲√

B.美洲

C.西亚√

D.中国√

E.非洲

解析:

56.以下园林中,位于佛山的有( )。

(分数:2.00)

A.可园

B.清晖园√

C.梁园√

D.馀荫山房

解析:

57.江南类型的园林也称( )。

(分数:2.00)

A.南方类型√

B.长江类型

C.岭南类型

D.扬子江类型√

E.亚热带园林√

解析:

三、判断题

(总题数:36,分数:36.00)

58.世界各国的园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20世纪以前的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另一类是中国的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9.中西方园林都发端于狩猎。(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0.中国古典园林重在体现均衡对称的观念,而西方园林重在表现人文的力量。(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1.厅堂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2.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

(分数:1.00)

B.错误√

解析:

63.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4.以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北方类型,扬子江类型和岭南类型。(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5.以园林的艺术风格分,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6.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掩、隔、合三种。(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7.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拙政园的水廊,留园的曲廊被誉为“江南三大名廊”。(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8.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以及杭州竹素园的瑞云峰有“江南三大名石”的美誉。(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9.苏州的拙政园,按其占有者身份划分,属私家园林;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划分,属扬子江类型园林。(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0.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手段,造就了人们获得理想美的深邃意境,如私家园林以梅、兰、荷、菊这“花中四君子”和松、竹、梅“岁寒三友”等来象征文雅清高和向往桃源隐居之乐的意境。(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1.“亭”古代有停止的意思,它是供人休息、纳凉、避雨和观赏四周景色的建筑。(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2.中国古典园林既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又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具有求乐、求美、求新、求知等多方面的旅游功能。(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3.中国古典园林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艺术再现,它的主要组成要素是山、水、植物、建筑、动物、匾额、楹联与刻石等。(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4.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浙江武康的花岗岩,质地坚硬,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置于假山的上部,供游人玩赏品味,称收顶。(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5.在园林中,亭还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6.自然式园林对花木的选择有三个标准,即要求姿美、花美和色美。(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7.唐代诗人王维在辋川别业中养鹿植梅,是为了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8.中国古人给一些植物也赋予了精神品质,如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子孙满堂,兰花象征高官厚禄。(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79.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面积290公顷,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0.苏州园林是中国风景园林集艺术、自然、构思之美而营造出和美宁静意境的杰作,其四大历史名园是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和留园。(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1.轩,取自杜牧“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的诗意。(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2.中国古代营造园林,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3.豫园位于上海南市区城隍庙,园主原为潘允端,该园为其以“豫悦老亲”名义而建。(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4.舫是仿照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京煦园的香洲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不系舟是舫中佼佼者。(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5.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讲究游与赏的结合。(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6.承德普宁寺的“大乘之阁”有一尊高22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雕像,是我国最大的木雕佛像。(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7.楼阁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是否有平座是楼与阁的主要区别。(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8.廊是围合空间的构件,不仅有交通功能,还有观赏的用途。(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89.杭州西湖北面宝石山上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90.寄畅园之名取自白居易的“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91.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92.个园内翠竹成林,故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之句命名。(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93.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是一座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四、简答题

(总题数:7,分数:28.00)

94.比较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特点有何不同之处?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受的园林;私家园林是皇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营造的园林;

b.皇家园林规模大,真山真水较多,建筑体形高大,色彩金碧辉煌;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常用假山、人造

水景,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净;

c.皇家园林表现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私家园林体现园主人寄情山水的心态;皇家园林以北京为代表;私家园林以苏州为代表。)

解析:

95.怎样游览中国古典园林?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游”与“停”的结合。

a.游指的是顺着路、径、廊漫步游览,这样具有步移景异的效果;

b.停指的是遇到厅、堂、亭、榭等重要建筑物,驻足停留,细加观赏,品味匾额、楹联,了解历史典故,欣赏野境、画境,体会意境;

c.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登山越水的路径适合年轻人;年纪大的游人适合进廊游览;

总之,“游”与“停”要得当,才能真正领略到园林风光的佳趣妙味。)

解析:

96.谈谈园林中叠山的目的及石材的选择。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叠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登高远眺,扩大空间;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武康黄石,因其质地坚硬,不易受风雨的侵蚀,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称叠脚;二是太湖石,因其具有绉、透、漏、瘦、丑五大特点,置于假山的上部,供游人玩赏品味,称收顶。)

解析:

97.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山、水、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刻石。)

解析:

98.简述园林建筑的作用。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点景,点缀风景;b.观景,观赏风景;c.分隔园林空间;d.组织游览路线。)

解析:

99.园林中常见的廊有几种类型?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园林中常见的廊有四种类型。

a.双面空廊:双面通透,可赏两面景物;

b.单面空廊:一边通透,面向主要景色;另一边沿墙或附属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闭的效果;

c.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从廊子的这一边可以透过漏窗看到空廊那一边的景色。

d.双层廊:双层廊指上下两层的廊,又称“楼廊”。它为游人提供了在上下两层不同高程的廊中观赏景色的条件,也便于联系不同标高的建筑物或风景点以组织客流,可以丰富园林建筑的空间构图。)

解析:

100.谈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表现的常用手法。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运用延伸空间和虚复空间的特殊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强化园林景深,丰富美的感受。

b.造园艺术常用的写意、比拟和联想手法使意境更为深邃。

c.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形式来点景、立意,表现园林的艺术境界,引导人们获得意境美的享受。) 解析:

五、综合题

(总题数:3,分数:12.00)

10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了最简单的园林——囿和园。囿,用来养禽兽;园,用来种花果。b.商周时期,先人们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c.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

d.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并在池中筑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e.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受佛教和老庄哲学的影响,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增多。

f.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人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g.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现存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解析:

102.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中国古典园林有几种风格及其特点?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根据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北方类型、江南类型、岭南类型。

b.北方类型园林也称黄河类型园林,范围较大,多位于古都所在地,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条件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较少,风格粗犷,秀美不足。大多集中于北京、承德、西安、洛阳、开封等地。c.江南类型园林也称南方类型或扬子江类型,建筑淡雅朴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园林景致细腻精美,风格明媚秀丽,范围较小,略感局促。大多集中于苏州、扬州、杭州、无锡、上海、南京等地。d.岭南园林,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造园条件好于北方、江南。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富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大多集中于广东顺德、东莞、番禺等地。)

解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第一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营造原则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1 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 而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申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中国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申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1.2 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1.3 移天缩地 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 宋代宋徽宗的艮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 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

明代造园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1.4 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 东晋文人谢灵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 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1.5 形式独特 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申国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申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惑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1.6 造园手法高超 中国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 接下来就是运用借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东北

辽宁省 ●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辽宁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左翼作家,1925年参军。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 ●近海生物有3大类520多种。 ●境内河流3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7条。 ●民俗风情主要由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 ●1608年4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 ●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盛京。 ●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辽宁的菱镁矿质地优良,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 ●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铁路运营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 ●辽宁地貌:六山一水三分田 ●水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 ●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到东西西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辽宁在秦时,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

吉林省 ●地形: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 西北低的特征;中部以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部平原两大地 貌区。 ●气候: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 热同季。 ●交通: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两个走向;铁路以长春为中 心。 ●历史: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 ●清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省名源于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简称吉林。 ●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 ●雾凇是天造地设、奇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北国风光之最,中国四大奇观之一。 ●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 ●吉林秧歌是一种舞蹈、唱歌、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吉林秧歌中最普及、最灵活:地秧歌。 ●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是满族的旗袍。 ●资源:钼、镍(nie)为我国第二大矿床。 ●吉林三节《碧血龙江传》为代表的叙事文学表现了吉林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世居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满族特色菜: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主要民俗活动有赛马、刁羊、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

中国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由此可见,在中国园林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 皇家园林在中国传统园艺艺术上极具代表性。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2、模拟仙境。3、移天缩地。 4、诗情画意。 5、形式独特。 6、造园手法高超。 造园手法高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接下来就是运用惜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造园师除了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建园的工地具体指导施工,从而保证设计意图的贯彻执行,并有利于即兴创作。中国明代造园大师计成(1582年-?)就著有《园冶》一书,精辟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重要的造园手法。这是中国第一部造园专著,具有跨时代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园林给人的美学感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全园被分成若干景区,各有特色又相互贯通,往往通过漏窗、门洞、竹林、假山等手段保持一种若断若续的关系,相互成为借景,也为游览中景区的转换做出铺垫。在诸景区中常常,布上几件盆景、花

我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就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就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就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就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就是智慧与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就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与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与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与观景的建筑。建筑与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瞧来,国家的山河都就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与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造园手法 摘要:文章通过对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处 理上常用的手法,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布局;自然;意境 A Discussion On The Gardening 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The Layout Of Garden In T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ZHANG Lei Abstract: Through analytizing the spacious layout of the gardens in t 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gardening methods of layouting spac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n additio n, many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statement above. Key words: Classical Gardens; Space; layout; Nature; 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 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主 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 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 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 笔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 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 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 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 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 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 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 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 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如苏州网师 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网师小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内的第一空间,就是由“小 山丛桂轩”等三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庭院中点缀着山石 树木,构成了幽深宁谧的气氛。但当从这个庭院的西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 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正由于 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 朗了。 1.2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 在江南园林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 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 观赏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上的小建筑的尺度, 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如苏州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 小,柱高仅2.3米,柱距仅1米。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 上,从池北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 1.3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 在江南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 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 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导游基础知识》学习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旅游管理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段玮婷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导游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导游基础知识》最为导游专业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教授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其需要的人才。文章通过分析《导游基础知识》的特征以及目前其授课的方式和方法,提出相关的见解。 一、导游基础知识的特点 《导游基础知识》是一本以导游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涵盖了我国导游知识的基础性内容,具有知识体系全面、权威和实用的特点。内容主要涉及我国的历史常识、民俗、宗教、建筑、园林、菜系、文物、港澳台的相关情况以及我国游客的主要客源国情况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由此看来,《导游基础知识》作为导游专业进行重点学习的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二、传统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一)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 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的教授时,完全按照教材中内容的顺序,以ppt形式或者板书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本了解基础的内容和知识体系,老师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课,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授形式下,课堂气氛

一般不活跃,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疲态。 2、知识接受效果不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会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解答,自己思考的比重较低,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均不高。 (二)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 导游专业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但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的,进行课程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在导游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学习的事项。这种授课方式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厌学 《导游基础知识》是一门结合了建筑、园林、菜系、历史以及民俗和宗教等知识的学科。知识体系丰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疲态,甚至产生厌学,进而教学效果不高。 2、理论与实践脱离 导游专业进行《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是要将理论知识和景点富含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社会背景相结合,另一方面是教授学生在进行导游工作时如何进行工作的开展。但根据目前的授课方式来看,并不能达到效果。学生知识一味的了解了相关知识,但并没有掌握导游将内容向外传达的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授课方式,只会给学生将来的工作带来困扰。 (三)单一的考核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有的考核方式大都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的内容也只是纯粹的理论,口试、答辩等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并没有完整的体现,且评价方式一般较为单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北京重点知识归纳

北京 11.熟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概况。 12.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3.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熟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14.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15.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地理气候] 1.国家中心城市,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2.曾用名:燕京,大都,京师,北平,顺天府 3.16个市辖区 [交通资源] 4.8条国家级高速公路:G1-7+G45 5.9条国内铁路:承包九通桂原哈+北上广 6.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全球规模最大,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

7.矿产资源:67种矿种,44种列入国家储量表 8.动物区系: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所以北京的动物区系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9.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水系 10.大型水库:密云、怀柔、官厅、海子水库 历史沿革] 11.北京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世界同一阶段,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是公认的人类发祥地之一 13.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址:“东胡林人”墓葬 14.帝都历史:燕辽金元明清。其中,燕(蓟城)、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 文化艺术] 15.京味文学: 老舍——《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刘绍棠——《春草》《中秋》《地火》《蒲柳人家》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较之唐宋的空间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 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笔 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 它不仅要考虑园林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突破园林空间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 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 如网师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网师小 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的第一空间,就是 由“小山丛桂轩”等三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 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庭院中点缀着山 石树木,构成了幽深宁谧的气氛。但当从 这个庭院的西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 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正由于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朗了。(中国园林的欲扬先抑手法) 1.2 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在江南园林 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 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在较小的空间 围,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 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观赏物体近大远 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 上的小建筑的尺度,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如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小,柱高仅2.3米,柱距仅1米。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上,从池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写意处理与视觉错差) 1.3

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构景手法)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一、抑景(又叫障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 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如 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忌 一览无余,一望到边。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而是 通过某种途径将园中景致隐藏起来,使之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然后再突然展现出 来,使人心情为之一振,达到渐入佳境和步移景异的意境,以此来提高园林艺术的 渲染力,这叫“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如颐和园入口处一组大殿(仁寿殿、乐寿 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过了大殿,眼前豁然开朗,见到了秀美无比的万寿山 和烟波粼粼的昆明湖,那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尽收眼底,真正的画面才在我们面前 展开,达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美效果。这种构景手法恰如 其分地体现了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如苏州园林的留园、拙政园的门口风景,都有此手笔。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 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 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 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 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有时求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在缺乏前景的情况下可作添景处理。如甲风景 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 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花卉,便叫作添景。例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岸的垂柳 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 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 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 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 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为了突出优美景色,常将视线两侧的较贫乏的景观,利用树丛、树列、山石、建筑 等加以隐蔽,形成了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的景物。这种左右两侧起隐 蔽作用的构景手法称为夹景。夹景是运用透视线、轴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能起 障丑显美的作用,增加景观的深远感。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 州桥主景,被两岸起伏的山石和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多夹持,构成明媚动人的景 色。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常洲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占有学分: 4 学分 一、课程定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2.1 课程基本理念 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 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常洲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占有学分:4学分 一、课程定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2.1课程基本理念 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说明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导游专业/涉外旅游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等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数:72课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目前已成为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全国统一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导游基础知识》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成为学生就业和考取国家导游证资格证的支撑课程。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文化知识和素养,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自然景观、古代建筑文化、宗教情况、民族民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港澳台地区概况、客源地概况等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第二节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第三节中国的古代文学 第四节中国的古代艺术 第二章中国自然景观 第一节地文景观 第二节水域风光 第三节生物景观 第四节气象气候景观 第五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二节宫殿与礼制建筑 第三节陵墓建筑

第四节园林建筑 第五节中国古代城防建筑 第六节居住建筑 第七节工程构筑 第八节中国著名的古代楼阁和佛塔第四章宗教概述 第一节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第二节佛教 第三节道教 第四节伊斯兰教 第五节基督教 第五章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中国民族与民俗概况 第二节汉族 第三节北方部分少数民族概况介绍第四节西北部分少数民族概况介绍第五节南方部分少数民族概况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

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

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以苏州四大名园为例

《园林艺术概论》 期末小论文 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 —以苏州四大名园为例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3年12月26日

摘要:苏州园林是古典园林的最主要的代表,其中在造园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简单分析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关键词:古典园林;苏州园林;造园手法 古典园林介绍 古典园林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吴王的苑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四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世纪至18世纪全盛时期,有园林二百余处,现在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处,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臵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概况 第一节辽宁省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面积14.57万平方千米,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 [区划与人口] 辽宁省下设14个省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下设16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7个市辖区。 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交通与资源] 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已经通车的高速有京沈高速、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沈四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远高速等。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锦州小岭子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营口兰旗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锦州湾国际机场等。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芳香油类89种;油脂类149种,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近海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在现代的园林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置,组成优美的焦点景观,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