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钻锪孔)

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钻锪孔)
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钻锪孔)

第1章. 零件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参考P39)

图1所示系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的零件。027.0032+φmm 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

给丝杠轴,靠近027.0032+φmm 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033.0016+φmm 孔装一

棘爪,033.0016+φmm 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

轮杠杆使推动架绕027.0032+φmm 轴心线摆动。同时,棘爪拨动棘轮,使丝杆转动,

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图1 推动架 材料HT200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图1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由零件图可知,φ32、φ16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

1.φ32mm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mm 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mm 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φ16mm 孔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mm 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φ10mm 、M8-6H 的内螺纹,φ6mm 的孔及120°倒角2mm 的沟槽。 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φ32mm 孔内与φ16mm 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

(2).φ32mm 孔端面与φ16mm 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 。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由参考文献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1.3 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

由零件图分析可知,推动架的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推动架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 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等级 粗糙度Ra μm 形位公差 27φmm 的端面

IT13 12.5 0.1 A 16φmm 的孔 033.00+ IT6~9

3.2 50φmm 的外圆端面 IT7~9

6.3 32φmm 的孔 02

7.00+ IT8~9

6.3 35φmm 的左右端面 IT13

25 16φmm 的孔

019.00

+ IT6~9 3.2 第2章.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

2.1 选择毛坯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灰铸铁,通过计算和查询资料可知,毛坯重量约为0.72kg 。生产类型为中小批量,可采用一箱多件砂型铸造毛坯。由于φ32mm 的孔需要铸造出来,故还需要安放型心。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进行处理。

2.2 确定零件的加工余量

由参考文献可知,查得该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故CT=10级,MA为G级。

第3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1 基准的选择

3.1.1粗基面的选择

对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合理的,按照有关零件的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当零件有很多个不加工表面的时候,则应当选择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

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从零件的加工分析得知,推动架应该以外圆作为粗基准。

3.1.2精基面的选择

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的原则。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为使基准统一,先选择φ32的孔和φ16的孔作为精基准。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方案选择,首先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另外还要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在选择时,应根据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其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结合零件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慎重决定。

本设计任务给的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端面、内孔、槽、油槽、圆角等,其加工方法如下:

(1)Φ32mm孔左端面:是重要表面,有粗糙度要求,也是定位基准面,先用铣刀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以达要求。

(2)Φ32mm孔右端面:是重要表面,有粗糙度要求,先用车刀进行粗加工,再半精加工以达要求。

(3)Φ32mm孔:是重要表面,可通过钻孔、扩孔加工达到要求。

(4)Φ16mm孔:表面粗糙度为3.2为重要表面,可钻孔、扩孔、铰孔及精铰以达到要求。

(5)Φ16mm孔两端面:不是重要表面,表面粗糙度Ra25,只要铸造完,再对其进行粗铣加工即可。

(6)上端Φ10mm孔:表面粗糙度Ra12.5,不是重要表面,只需钻孔加工即可

(7)上端Φ16mm孔:表面粗糙度Ra3.2,为重要表面,由于零件形状关系,考虑对其不便加工原因,可选择从上端Φ10孔进入用镗床进行镗孔。

(8)上端宽6mm深9.5mm的槽:不是重要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12.5,用铣刀粗加工即可。

(9)Φ32mm孔上的滴油孔:不是重要表面,只需钻孔,锪倒角即可。

(10)Φ32mm孔内高度为2mm半径为3mm的油槽:不是重要表面,用拉刀进行加工就可达到要求。

(11)圆角:只有C1的圆角,可用立铣刀周铣出倒角。

3.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I 铣φ32mm孔的端面

工序II 铣φ16mm孔的端面

工序III 车φ10mm孔和φ16mm的基准面

工序IV 钻φ10mm和钻、半精铰、精铰φ16mm孔,倒角45°。用Z525 立式钻床加工

工序V 钻、扩、铰φ32mm,倒角45°。选用Z550立式钻床加工

工序VI 钻半、精铰、精铰φ16mm,倒角45°。选用Z525立式钻床

工序VII 钻螺纹孔φ6mm的孔,攻丝M8-6H。选用Z525立式钻床加工

工序VIII 钻φ6mm的孔,锪120°的倒角。选用Z525立式钻床加工

工序Ⅸ拉沟槽R3

工序Ⅹ铣深9.5mm宽6mm的槽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I 粗车、半精车φ32mm孔的右端面,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6.3要求

工序II 钻,扩φ32mm孔使粗糙度达到Ra6.3,倒角45°

工序III 粗铣、半精铣φ32mm孔左端面,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6.3要求

工序IV 铣φ16mm孔的左右两个端面

工序V 粗铣、半精铣?27mm的端面,使粗糙度达到Ra6.3

工序VI 铣深9.5mm,宽6mm的槽,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12.5要求

工序VII 钻φ10mm通孔,使粗糙度达到Ra12.5

工序VIII 粗镗、半精镗φ16mm孔,使粗糙度达到Ra3.2

工序Ⅸ钻螺纹孔?6mm,攻丝M8

工序Ⅹ钻、扩、铰、精铰φ16mm的孔,使粗糙度达到Ra3.2

工序ⅩI 钻?6mm孔,锪120°倒角

工序ⅩII 拉沟槽R3

3.4 加工方案的比较与优化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两个方案都是按加工面再加工孔的原则进行加工的。方案一是先加工钻φ10mm和钻、半精铰、精铰φ16mm的孔,然后以孔的中心线为基准距离12mm加工钻、扩、铰φ32mm,倒角45°,而方案二则与此相反,先钻、扩、铰φ32mm,倒角45°,然后以孔的中心线为基准距离12mm 钻φ16mm的孔,这时的垂直度容易保证,并且定位和装夹都很方便,并且方案二加工孔是在同一钻床上加工的因此,选择方案二是比较合理的。

第4章. 工序设计(工序130钻φ6mm的孔,锪120°的倒角。)

4.1 选择加工设备

选择机床,根据工序特点选择机床。工序130钻φ6mm的孔,锪120°的倒角。选用Z525立式钻床加工。

4.2 选择刀具、量具及夹具

4.2.1选择刀具

根据工序特点选择刀具。钻孔φ6mm.锪120°的倒角。用锥柄阶梯麻花钻,刀具采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6mm,120°锪刀。

4.2.2.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根据零件的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机械工艺手册》(P105,P114,P125),选择如下:选择加工孔量具,因为孔的加工精度介于IT7~IT9之间,可选用读数值0.01mm 测量范围50mm~125mm的内径千分尺即可。

4.2.3选择夹具

该步工序钻孔、锪倒角需要专用夹具。

4.3 确定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钻φ6mm的孔,选用Z525立式钻床加工,刀具采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6mm,使用切削液。

1.确定进给量f

由于孔径和深度均很小,宜采用手动进给

2.选用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机械工艺手册》表5-130,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8mm,耐用度为15min。

3.确定切削速度v

由表《机械工艺手册》5-132,σ=670MPa的HT200的加工性为5类,据表5-127,暂定进给量f=0.16mm/r。由表5-131,可查v=16m/min。根据Z525立式钻床说明书选择主轴实际转速n=1041r/min。

4.4 确定工序尺寸

钻φ6mm孔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8~IT9之间,粗糙度为25um。查《机械工艺手册》表2.3-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

钻孔:φ6mm

4.5 确定时间定额

钻一个φ6mm 深8mm 的通孔,基本时间T b 约为6s 。

钻φ6mm 平均单件时间约为:Tp 1=Ta+T b +T s +T r =6+10+7+4=27s

锪孔的基本时间T b 约为3s 。

锪120°的倒角平均单件时间约为:Tp 2=Ta+T b +T s +T r =3+0+4+2=9s

本工序的时间定额T=Tp 1+Tp 2=36s 。

第5章 夹具设计

5.1 本工序的加工要求与应限制的自由度

在加工φ6mm 孔时,要求孔的中心与右端面的距离为15mm ,粗糙度要求

较低,为25um ,对加工工序分析可知,至少需要限制X 、Y 、X 、Y 4个方向

的自由度。

5.2 确定定位方案及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5.2.1确定定位方案

出于定位简单和快速的考虑,选择孔φ32mm 和端面、孔φ16mm 为基准定

位,采取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可满足条件。大端面限制X 、Y 、Z 3个自由度,

短圆柱销可限制Y 、Z 2个自由度,菱形销可限制X 1个自由度,属于完全定位,

再使用快速螺旋卡紧机构进行卡紧。

5.2.2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本工序采用孔φ32为基准在心轴上定位,心轴为水平放置,及φ32右端面为基准在夹具体上定位,这样定位很可靠,且使加工基准和设计基准统一,能很好的保证定位的精度。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由于工件及定位元件存在公差,使各个工件所占据的位置不完全一致即定位不准确,加工后形成加工尺寸的不一致,形成加工误差。这种只与工件定位有关的加工误差,称为定位误差,用△D 表示。定位误差: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1、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不。2、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位移误差△位(也叫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在使用销、定位套定位时,定位面与定位元件间的间隙可使工件定心不准产生定位误差。

短圆柱销定位间隙引起的定位误差分析:

δ=D max - d min=ES - ei=0.025mm - 0.017mm=0.008mm

轴套定位间隙引起的定位误差分析:

δ=D max- d min=ES - ei=0.018mm - 0.012mm=0.006mm

标注公差应该为定位误差的1/5~1/3,因此,标注的尺寸公差可取

0.002mm。

5.3 夹紧方案的确定及夹紧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图2 夹紧装置

如图所示,采用螺栓加紧,为了加紧方便,采用开口垫块。

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卡紧力。实际效果可以保证可靠的卡紧。

钻削轴向力:

F i=C F k F f f y d0zf=1000×1.0×0.20.7×91=1021.5N

扭矩

T=C T d0zt f yt k t=0.305×80.8×1.0=0.92×10-6N*M

卡紧力为

F=Ff/(2μ)=1.41N

取系数S1=1.5 S2=S3=S4=1.1

则实际卡紧力为F’=S1*S2*S3*S4*F=28.4N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卡紧,调节卡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卡紧力.夹具的卡紧力不大,故使用手动卡紧。为了提高生产力,使用螺纹卡紧机构。

5.4 确定夹具的对刀(或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的作用:保证刀具相对工件的正确位置,提高刀具系统的支撑钢性。本工序是钻φ6mm的孔,锪120°倒角,宜采用可换钻套进行导向,如图3(a)所示。

5.5 夹具上其它装置的设计

根据零件加工工序分析可知,钻模板采用固定式钻模板,如图3(b)所示。

圆柱销结构如图3(c)所示。

菱形销的结构如图3(d)所示。

(a)(b)

(c)(d)

图3 部分夹具零件

5.6 夹具技术条件的制定

根据工序加工要求,各零件加工完后,按装配图装配。夹具的技术要求如表4所示:

表4 夹具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

等级

粗糙度Ra

μm

形位公差

基准端面IT7 0.4 0.1 A

mm的外圆端面IT7~8 0.4

32

IT7~8 0.4

菱形销的外圆面0

.0-

016

IT7~8 1.6

菱形销的右端外圆面0

011

.0-

5.7 夹具的操作说明

夹具的卡紧力不大,故使用手动卡紧。为了提高生产力,使用螺纹卡紧机构。在生产中,只需要松动螺帽,取出开口垫块,就可轻松取下和更换零件,然后再放入开口垫块,手动拧紧螺栓即可进行钻孔加工。锪倒角时更换可换钻套即可。

图4 钻床夹具

1—短圆柱销;2—螺帽M12;3—垫圈;4—开口垫块;5—可换钻套6—螺栓M3x5;7—螺栓M6x8;8—钻模板;9—菱形销;10—夹具体

参考文献

1、倪小丹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关慧贞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吴拓主编.《现代机床夹具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朱耀祥,浦林祥主编.《现代夹具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

6、《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内部使用

心得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夹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夹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输出轴夹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输出轴夹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输出轴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输出轴夹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夹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夹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作者: ————————————————————————————————日期:

洛阳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B080205 姓名:史俊南 学号:B08020521 2012年月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 B080205 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 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为所示支架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年2月19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年3月2日张老师 2012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B080205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张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二张 说明书 17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教师:

?目录 序言--------------------------------------------------------------------------------------4 1.专用夹具设计---------------------------------------------- ---------------------5 1.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5 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5 1.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5 1.1.3.加工方法-----------------------------------------------------------------------6 1.2.总体方案的确定--------------------------------------------------------------6 1.2.1.定位方案--------------------------------------------- --------------------------6 1.2.2选择加紧机构--------------------------------------------- ---------------------6 1.2.3选择导向装置------------------------------------------------------------------7 1.2.4.夹具体--------------------------------------------------------------------------8 1.3.绘制夹具装配图-------------------------------------------- --------------------9 1.3.1. 制图比例的选择-------------------------------------------------------------9 1.3.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9

钻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程: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2、定位方案的确定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定位基准为下表面和左端面,考虑到工件加工尺寸较大,结合工艺性,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常用定位元件采用支撑板和2个支撑钉 3、夹具结构设计 3.1 定位装置(含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时,支撑钉位如下。两定位孔中心距为150 ±0.06mm 1)确定圆柱销直径 圆柱销直径公差取g6,即 mm。 (2)确定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 根据公式(5-3),取 mm ,所以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为150±0.02mm。 3.2 夹紧装置(含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根据设计思想,则此钻床夹具采用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如下所示:

夹紧力计算 09.81Zf Yf F F F C d f K = 查表可得F C =42.7、 xf=1.0、 yf=0.7、.Z F K =. 0.9 因此Fz=.595N 09.81ZM YM M M M C d f K = 查表可得M C =0.021、 xM=2.0、 yM=0.8、.M K =.0.87 因此 扭矩 M=1.6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 ×'F 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K=1.3×1.1×1.15×1.2.=1.98 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螺旋夹紧机构,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3.3辅助装置(如钻模板、钻套等) 钻模板 1)钻模板类型的选择 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用的机床夹具。钻模的结构特点是除有工件的定位,夹紧装置外还有根据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的分布而设置的钻套和钻模板,确定刀具的位置,并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倾斜,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位置精度。由于加工的两个孔均匀分布在180度的轴线两侧,则选择固定式钻模。 2)钻模板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钻模板的厚度,夹具板的外尺寸确定,可根据加工工序的要求及尺寸确定。 厚度为25,长为262.5mm,宽为50mm

连杆夹具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

设计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目录 序言 (4)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毛坯制造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1基面的选择 (5) 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面的加工(所有面) (7) 2.孔的加工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 5.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6. 工序Ⅵ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7.工序Ⅷ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8 .工序Ⅸ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9. 工序Ⅹ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六.夹具的选择与设计 (16) 1.夹具的选择 (17) 2.夹具的设计 (17) 七.选择加工设备 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18) 八.选择刀具 1. 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18) 九.选择量具 1.选择加工面的量具 (19) 2.选择加工孔量具 (19) 3.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 (19) 参考文献 (19) 序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

十字头滑套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资料

┊┊┊ ┊┊┊┊┊┊┊┊┊┊装┊┊┊┊┊订┊┊┊┊┊线┊┊┊┊┊┊┊┊┊┊┊┊┊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十字头滑套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系/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六年四月

┊┊┊┊┊┊┊┊┊┊┊┊┊装┊┊┊┊┊订┊┊┊┊┊线┊┊┊┊┊┊┊┊┊┊┊┊┊ 摘要 十字头滑套,典型的配套类零件,主要由车床加工完成,用途较大,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公差的准确度要求较高,但是数控车床加工只是设计表面粗加工和精加工部分,最主要的钻孔由夹具来完成。 此设计是对十字头滑套零部件加工的分析和工艺的分析及夹具的制造。工艺分析为零件的尺寸和加工工序的分析,要确定零件的尺寸和零件的加工顺序计算切削的多少。夹具绘图包含零件图和装配图,用此夹具夹紧加工的零件然后钻孔。 关键词:夹具;工艺设计;十字头滑套

┊┊┊┊┊┊┊┊┊┊┊┊┊装┊┊┊┊┊订┊┊┊┊┊线┊┊┊┊┊┊┊┊┊┊┊┊┊ Abstract Cross sliding sleeve, a typical supporting parts, mainly completed by lathe processing, use large, dimensional accuracy, surface quality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olerance requirement is higher, but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processing just design surface roughing and finish machining parts, the main drilling are done by the fixture. This design for the crosshead sliding sleeve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process design analysis and fixture manufacturing. The size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of parts and the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parts and components processing sequence calculation of cutting. Fixture manufactur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design of the part drawing and assembly drawing, want to use the fixture clamping part and drilling. Key words: fixture;process design;cross sliding sleeve

双孔钻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模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见A4图为所示加工弯板,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2-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A3夹具中零件图一张,A4加工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2年月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2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三张 说明书18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夹具的发展概况 (2) 第二章专用夹具设计 (4) 2.1设计前的工作准备 (4) 2.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4) 2.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4) 2.1.3加工方法 (5) 2.2总体方案的确定 (5) 2.2.1 定位方案 (5) 2.2.2 夹紧机构 (6) 2.2.3 选择导向装置 (8) 2.2.4 夹具体 (9) 2.3绘制夹具装配图 (11) 2.3.1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11) 2.4夹具精度的验算 (13) 2.4.1误差分析 (13) 2.4.2误差计算 (14) 第三章方案设计论证 (15) 3.1设计思路 (15) 3.2设计方法与结果 (15) 致谢 (16) 感想 (17) 参考文献 (18)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有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河南科技大学 设计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题目: 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2张 5. 工装设计装配图 4张 6. 工装设计零件图 4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机械一班 学生 指导教师

2010年 3 月 目录 绪论............................................................................................ . (1) 第1章引言................................................ .............................. (2) 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2)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种类 (3) 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3) 第2章零件的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 ...... .........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 ............ ... (4) 第3章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5) 第4章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7) 4.1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 ......... .................. (7) 4.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 ............ .................. (7) 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 第5章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10) 5.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10) 5.2确定工序尺寸 (11) 第6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3) 6.1 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6.2 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6.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6.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 (16) 6.5工序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邓俊宏 学号 20121495 班级模具12-1班 指导老师张俊纪 2014/12/15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三.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根据工序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 2 夹紧方案 3、确定夹紧机构 4、尺寸的确定 5.夹具精度分析 6,制定工艺路线 7.夹具体设计 四.夹具装配图 五.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 六.课程设计总结 七.参考资料

一夹具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 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二.定位基准选择: 底面对孔的中心线有一定的垂直度公差要求。因此以底面为定位基准,由于铸件的公差要求较大,利用两个大端面表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时,只有采用自动对中夹具才能同时保证对铣削50h11槽精度的公差要求.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决定采用套装式直齿三面刃铣刀来完成铣削。 1,零件的工艺分析 按照零件的工艺要求以及工作要求,选取零件的材料为KTH350-10,可锻铸铁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能用于承受较高的冲击,振动及扭转负荷下的进行工作。为此一下是壳体需要加工的表面及加工表面之间的要求。 1.上下两端面粗糙度为1 2.5。 2.侧面槽44×28mm的粗糙度为12.5。 3.内孔Φ48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4.内孔Φ30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2,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KTH350-10,考虑零件在运行中受到的冲击力小,零件结构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宜选用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6 ,选用可锻铸铁尺寸公差等级为C7~8,本设计中选用8级。 3,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09,可知孔径小于Φ10mm的铸件将不予铸出。 孔径大于Φ10mm时,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7,可知:铸件加工余量与工艺余量是为了机械加工时能满足最后精度要求而具有足够被切削的材料量,一 A15.0公式计算 般按照 e=CA2.0 max 式中e————余量值 A ————铸件的最大尺寸(mm) max A————加工表面最大尺寸(mm) C————系数;由于本设计中零件为组建且为大批量生产,则加工顶面时C=0.65,加工侧表面及地面时C=0.45. 铸件中孔φ30mm的加工余量e=0.45×892.0×6615.0=2.13mm 上表面的加工余量e=0.65×892.0×8915.0=3.13mm

推动架钻孔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内附图)

夹具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学号:08 班级:08机械五班 指导老师: 2012-03-01

目录 一、概述 (3) 二、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指定工序的加工要求 (3) (一)结构特点的论述 (4) (二)零件的二维设计图 (4)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三、设计方案的讨论 (5) 四、夹具结构特点的论述 (5) 五、定位误差的计算 (7) 六、夹具的主要技术条件及优缺点分析 (7) 七、夹具主要零件技术条件的分析 (7) 八、夹具非标零件的加工工艺规范 (8) 九、主要参考资料 (9)

一、概述 设计题目:设计钻推动架Φ10及Φ16孔专用夹具。 在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装置,即为机床夹具。在机床上进行加工时,必须先把工件安装在准确的加工位置上,并将其可靠固定,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置的变化,才能保证加工出得表面达到规定的加工要求(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这个过程叫做装夹。在此过程中,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加工位置的过程叫定位;在工件定位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叫夹紧,而装夹则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在夹具设计中,通过工件各定位面与夹具的相应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定位元件上起定位作用的表面)接触、配合或对准来实现定位;夹具对机床应先保证有准确的相对位置,而夹具结构又保证定位元件的固定工作面对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的表面的相对准确位置,这就保证了夹具定位工作面相对机床切屑运动形成表面的准确几何位置,也就达到了工件加工表面对定位基准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由此可见,在制造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传统的机床还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上,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设备,通过机床的夹具设计,不仅可以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制造的知识,还可以得到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通过此次夹具设计,我得到了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能熟练运用设计软件AutoCAD对二维图纸的绘制,通过本次设计,对于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提高了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对于机械基础知识和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得以有效利用,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使用。 设计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二、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指定工序的加工要求 (一)结构特点的论述

十字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指定工序专用夹具的毕业设计

十字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指定工序专用夹具的毕业设计 目录 绪论 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1.1 十字头零件的功用和原理分析 1.2 十字头零件的结构特点 1.3 十字头零件的工艺分析 2毛坯的材料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1 生产批量的确定 2. 2 毛坯材料的和制造方法的确定 3 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1.1 粗基准的选择 3.1.2 精基准的选择 3.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3.3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选择 3.4 加工设备刀具量具及切削用量的计算和确定 3.4.1加工设备刀具及量具的选择 3.4.2切削用量的计算和确定 3.4.3 切削时间额定的确定 3. 5工序卡片的编制 4夹具设计 4.1 夹具的概要

4. 2 夹具定位要求的分析 4. 3 夹具加紧装置的设计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绪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此十字头零件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我们在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使我对专业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从事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系统,夹具都是十分重要的。我的毕业设计为十字头并对其进行功能、工艺规程设计、结构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等综述,最后确定要选择的方案并对夹具进行设计。 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在零件图的工艺分析之前要先了解零件的作用及原原理,然后根据零件的结构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

1.1十字头零件的功用和原理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十字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指定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它主要是连接连杆和活塞杆的部件,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的关节。对十字头的基本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损,重量轻,工作可靠。 本十字头零件与活塞杆是依靠法兰连接的结构,这种结构使用可靠,调整方便,活塞杆与十字头容易对中,不足之处是结构相对复杂,加工不方便。 1.2 十字头的结构分析 根据十字头的结构、尺寸公差、粗糙度等要求对十字头零件进行结构分析,使零件可以达到设计的要求。十字头的结构相对复杂属于一般复杂零件,在加工时要考虑它的加工先后顺序,首先外圆是基准,所以在加工时我们要先把基准定出来,以此保证零件的尺寸要求,十字头的组要工作面为Φ20内孔,底面Φ20孔及顶面Φ65内腔,外圆的尺寸公差要求不高,但粗糙度要求很高,所以在加工中,我们应该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劲量满足粗糙度要求,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好加工经济方面的问题,以此减少加工成本。 加工Φ20内孔是要保证其空的位置度,但是该孔加工起来不方便,由于十字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座椅骨架夹具的设计,包括基准面的选择,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其中,基准面的选择是根据总成件的大小,确定基板的尺寸,然后从标准件库选出合适的基板;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q为N,阻挡弯曲变形所需的夹紧力q为208711N,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所以应该选择双作用气缸。本文通过公式的计算确定一种缸径D为50mm,另一种缸径D为75mm。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副变速拨叉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前言……………………………………………………………………………… 二、零件图的分析…………………………………………………………………… 1、生产类型………………………………………………………………………… 2、零件的作用……………………………………………………………………… 3、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三、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基面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1、Φ24mm右端面……………………………………………………………… 4.2、Φ14mm的孔………………………………………………………………… 4.3、14H13的槽…………………………………………………………………… 5、确定切削用量…………………………………………………………………… φ右端面的切削用量………………………………… 5.1、确定工序1:铣削24 φ孔的切削用量…………………… 5.2、确定工序2:钻、扩、铰、及精铰14 5.3、确定工序6:铣削14H13的槽的切削用量………………………………… 四、夹具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夹具设计…………………………………………………………………………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3、定位误差分析……………………………………………………………… 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推动架夹具设计规划介绍说

湖南师范大学 机械制造基础 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黄辉翔 班级学号:2008180220 指导教师:尹克俭老师 20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0年5月25日

目录 一、序言 (2) 二、设计内容..............................2. 三、零件的分析 (3) 四、工艺规程设计 (7) 五、夹具设计 (13) 六、设计心得 (23) 八、参考文献 (23) 内容: 1.零件图1张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 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2张 4.夹具装配图1张 5.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一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工艺分析 推动架共有二组加工表面,其相互有一定关联要求。分析如下:以φ32为中心的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5、60、φ16孔 以φ16孔为中心的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0、25、6x1槽、6x9槽孔、M8孔 经过分析,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将φ32孔和φ16作为定位基准,以他为工艺基准能很好保证其他各个尺寸要求,完全可以达到图纸要求。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第一组表面,再以第一组加工后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另外一组加工面。零件图如下,

二工艺规程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2 基面的选择 (1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为了使基准统一,先选择φ32孔和φ16孔作为基准. 3 制定工艺路线 2.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备毛坯 工序二热处理 工序三铣面φ35和φ50的下表面φ27的右表面 工序四铣面φ35和φ50的上表面 工序五扩孔φ32,孔口倒角 工序六车端面,钻孔φ10,车孔φ16,孔口倒角 工序七钻扩铰φ16孔 工序八钻孔φ6,锪孔 工序九钻M8底孔φ6.6,攻M8孔 工序十铣槽6x1、6x9 工序十一检查 工序十二入库 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备毛坯 工序二热处理 工序三铣面φ35和φ50的下表面φ27的右表面 工序四铣面φ35和φ50的上表面

夹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 工艺学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CA6140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孔的夹具。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最后,设计钻49 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传动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机制131 学生:徐仕阳 指导老师:梁春光 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

零件图 一、专用夹具作用分析 专用夹具是为零件的某一道工序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它能有效地降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 二、任务分析

1.设计任务 (1)设计轴键槽铣削夹具 (2)加工工件两件如图1所示 (3)生产类型:单件生产 (4)毛坯:模锻件 (5)工艺容;本工序在?62mm和?48mm两处分别铣削键槽,工序图如图2所示。在进行本工序前,定位基准?48mm和?60mm的外圆一加工,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该工序所用设备为X53T型立式升降台铣床,刀具选择标准键槽铣刀,本工序选用?14e8和?18e8键槽铣刀。(6)工序的加工要求:键槽宽为18mm键槽深度为7mm以及键槽宽14mm,槽深为5.5mm。键槽中心平面与轴颈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为标准误差,对称度误差为0.040mm。 图一、轴零件图

图二、键槽铣削工序图 2.设计步骤 1)夹具类型的选择 由于该工件生产为单件生产,且工件体积小,结构部复杂,从经济耐用的要求考虑,本工序加工夹具不宜太复杂,自动化程度不宜太高。故拟定选用简单的V形块定位螺旋压板加紧机构。 2)定位装置的设计 (1)定位装置的确定。 方案一:以?60外圆表面自定心三爪卡盘与活动顶尖定位,限制X ,Y,Z,Z`,四个自由度。这种定位无法保证轴尺寸精度,再由于加紧力方向与切削力方向不一致,切削力远离定位支撑面,加紧不稳定,如图3所示。 图样三、

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

绪论 本文是有关推动架工艺步骤的具体阐述。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的小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其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在设计推动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第1章引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 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1.1.1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它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于准备,产品的技术、生产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热处理,部件及产品的装配、检验调试、油漆包装、以及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机械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零件的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工序。工序又由安装、工位、工步及走刀组成。 规定产品或零件制造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如下: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根据它来组织原料和毛坯的供应,进行机床调整、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调配劳动力,以及进行生产成本核算等。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也是组织生产、进行计划调度的依据。有了它就可以制定进度计划,实现优质高产和低消耗。

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及CAD图纸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设计者唐健谭凯何欣阎淼龙胡楠 指导教师唐勇 长沙大学

题目: 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及工艺装备内容: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2张 5. 工装设计装配图4张 6. 工装设计零件图4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08机械一班 学生唐健谭凯何欣阎淼龙胡楠 指导教师唐勇 2011年 6 月

目录 绪论 (1) 第1章引言................................................ .............................. (2) 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2)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种类 (3) 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3) 第2章零件的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 ...... .........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 ............ ... (4) 第3章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5) 第4章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7) 4.1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 ......... .................. (7) 4.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 ............ .................. (7) 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 第5章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10) 5.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10) 5.2确定工序尺寸 (11) 第6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3) 6.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6.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6.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6.4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 (16) 6.5工序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 6.6工序Ⅵ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 (18) 6.7工序Ⅷ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8) 6.8工序Ⅸ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 (20) 第7章夹具设计 (23) 7.1 钻扩铰φ16孔的钻夹具设计 (23) 7.2 钻M8底孔φ6.6,攻M8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26) 7.3 钻.攻M8螺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29) 7.4 铣槽6x1、6x9铣床夹具设计 (32) 结论............................................. ........................ (34) 参考文献...................................................... ........................ (38) 3D效果图 (39) 附录一............................................. ........................ (40) 附录二............................................. ........................ (42)

手柄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序言 综合模块(机制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所选的零件是“手柄”,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在加工时,零件的配合部分需进行精加工,保证其配合准确,提高车床的综合性能,又因为被加工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大,需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装配。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n=5000件/年; 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可以取为α=5%,β=0.5%。由此可得,该零件的生产纲领

年 件/ 5513 0.5%) (1 %) 5 (1 5000 ) + )(1 + Qn(1 = N = + + ? = βα 查表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中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毛坯的设计 1、选择毛坯 根据生产纲领可知,手柄属中大批量生产,零件形状为全圆柱体,可选零件材料为45,毛坯制造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为了提高生产率,铸造方法选用砂型铸造,且为机器造型。 2、确定毛坯尺寸 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μm。Ra<6.3μm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增大。 分析零件,各加工表面均为Ra≥1.6μm,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要将零件的尺寸加上余量值即可。 图2:根据零件尺寸计算的毛坯尺寸 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不规则多孔零件体,其右端面是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了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