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练习题与答案知识分享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与答案知识分享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与答案知识分享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与

答案

习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每空 2 分,共20 分)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d )。

A.通常水溶性大的药物较难溶性药物易吸收

B.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

C.非解离型药物的比例由吸收部位决定

D.通常酸性药物在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高的小肠中的未解离型药物量减少,吸收也减少,反之都增加

2. 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 a )。A.溶出度 B.崩解时限 C.片重差异 D.含量

3. 药物(和其代谢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为:( d )。

A、汗腺

B、呼吸系统

C、消化道

D、肾

4.在体内,药物的代谢反应均是在药物代谢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其代谢反应速度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即符合:(b)

A、扩散方程

B、方程

C、方程

D、方程

5. 在新生儿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都延长,是因为( d )。

A. 较高的蛋白结合率

B. 微粒体酶的诱发

C. 药物吸收完全

D. 酶系统发育不全

6. 口腔粘膜中渗透能力最强的是:( c )。

A、牙龈粘膜

B、腭粘膜

C、舌下粘膜

D、内衬粘膜

E、颊粘膜

7. 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 )。

A. 口服给药

B. 静脉注射

C. 肌肉注射

D. 舌下给药

8.下列叙述错误的( b )

A.植入剂一般植入皮下

B.皮内注射,只用于诊断与过敏实验,注射量在1m l 左右

C.鞘内注射可用于克服血脑屏障

D.肌肉注射的容量一般为25.其溶媒为水,复合溶媒或油

9.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 c ) 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

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

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

10. 如两个受试制剂与一个标准制剂比较时( b )

A、必须进行交叉实验

B、3*3 拉丁方实验设计

C、必须多选择受试对象

D、分别进行交叉实验比较

三、判断对错(共10 分)

1 硝酸甘油舌下片较普通片吸收好。(√)

2 皮肤的通透性低,是由于角质层的高屏障作用。(√)

3 消化道吸收的药物从给药开始到吸收过程中可能会被代谢,而经皮经肺吸收不会被代谢。(Х)

4 直肠和胃药物吸收与小肠相比,更遵循分配假说。(Х)

5 利多卡因口服和直肠给药,后者生物利用度高。(√)

6 加快药物从制剂溶出,有利于吸收。(√)

7 合并用药,存在竞争性结合,则游离药物浓度发生会变化。组织中分布急剧增加,有时会产生毒副作用。(√)

8 一般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和解离是可逆过程。(√)

9 通常上皮细胞有间隙存在,多数药物通过间隙通道吸收。(Х)

10 尿液值升高,弱酸性药物肾清除率增加,弱碱性药物降低。(√)

四、简答题(共 50 分)

1. 测定相对生物利用度时,要比较三个参数,、和,它们各代表什么?它们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7 分)

答: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药物吸收总量成正比,因此它代表药物吸收的程度。达峰时表示吸收的速度。而峰浓度是与治疗效果及毒性水平有关的参数,也与药物吸收数量有关。太大,超过最小毒性浓度,则能导致中毒。若达不到有效浓度,则无治疗效果

2. 阐述提高难溶性且强亲脂性的中性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经胃肠道吸收的方法?为什么?(7 分)

答:(灰黄霉素)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时吸收率显著增加

①食物中若有脂肪存在时往往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速。

②由于胆汁中胆盐具有表面活性作用,故一般能增加难加难溶性药物的吸

收。

3. 从分配理论的观点,简述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去提高药物的胃肠道吸收?(7 分)

答:溶液中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之比与和消化道的关系可用公式:

弱酸性药物分子型 /离子型

↓有利酸性药的吸收

弱碱性药物

↑有利碱性药物的吸收

4. 简述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机理?(7 分)

答: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5.简述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7 分)

答:第一相反应——引入官能团,大多脂溶性药物经氧化还原,水解生成极性基团。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化合物的

极性基团或由于第一相反应生成极性基团与机体成分结合。(第一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或经结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

6 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

7 分)

答:(1). 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正常溶液量为7μl.不眨眼为30μl。药一般50~75μl。所以70%损失,眨眼90%损失。(2). 药物外周血管消除。结膜内含淋巴管吸收药物入血。(3). .角膜上皮层内皮层均有丰富的类脂物。

①脂溶性药物较易渗入。

②部分解离药物一渗入(具一定亲水亲油平衡值)

(4)刺激性大药,泪液多,流失多,增加外围血管消除。(5)表面张力下降易吸收。

(6)粘度大,接触时间长,吸收多。

(7)简述生物利用度试验一般设计?(8 分)

答:研究对象

试验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

分析方法的指标与要求

单剂量给药计划

单剂量试验结果处理

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多次给药计划

结果处理

结果统计分析

习题二

一、练习题

1 、什么是生物药剂学?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

2 、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通过生物膜有何影响?

3 、药物的体内过程怎样?

4 、药物有哪几种吸收方式?特点怎样?

5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不同剂型口服制剂的吸收速度大小怎样?为什么?

6 、药物的多晶型与药物吸收有什么关系?

7 、药物动力学、隔室模型、消除速度常数、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清除率概念怎样?

8 、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公式怎样?

9 、什么是生物利用度?哪些药物必须测定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有哪些?生物利用度与固体制剂溶出度有何关系?

二、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C )

A 、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

B 、研究药物作用机理

C 、研究药物在体内情况

D 、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2 、能避免首过作用的剂型是(D )

A 、骨架片

B 、包合物

C 、软胶囊

D 、栓剂

3 、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整个采样时间不少于(C )

A 、 1-2 个半衰期

B 、 2-3 个半衰期

C 、 3-5 个半衰期

D 、 5-8 个半衰期

E 、 8-10 个半衰期

4 、药物剂型与体内过程密切相关的是(A )

A 、吸收

B 、分布

C 、代谢

D 、排泄

5 、药物疗效主要取决于( A)

A 、生物利用度

B 、溶出度

C 、崩解度

D 、细度

6 、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 )

A 、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

B 、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C 、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D 、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

7 、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B )

A 、胃

B 、小肠

C 、结肠

D 、直肠

8 、下列给药途径中,除( C )外均需经过吸收过程

A 、口服给药

B 、肌肉注射

C 、静脉注射

D 、直肠给药

9 、体内药物主要经( A )排泄

A 、肾

B 、小肠

C 、大肠

D 、肝

10 、体内药物主要经( D )代谢

A 、胃

B 、小肠

C 、大肠

D 、肝

11 、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C )

A 、片剂

B 、散剂

C 、溶液剂

D 、混悬剂

12 、药物生物半衰期指的是(D )

A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 、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 、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D 、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二)配伍选择题

[1-5]

A 、主动转运

B 、促进扩散

C 、吞噬

D 、膜孔转运

E 、被动转运

1 、逆浓度梯度(A )

2 、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是(B )

3 、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的是(D )

4 、细胞摄取固体微粒的是( C)

5 、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的是(E )

[6-10]

A 、 0(1τ)/(1τ)· t

B 、(0 →∝)口服/ 0 →∝)注射

C 、 0 ()·( e t - e )

D 、0·( 1- t)

E 、0 t

1 、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B )

2 、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A )

3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E )

4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D )

5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C )

(三)多项选择题

1 、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

A 、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

B 、药物剂型

C 、给药途径和方法

D 、药物制备方法

2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促进扩散

D 、胞饮与吞噬

3 、生物利用度的三项参数是()

A 、

B 、 t 0.5

C 、 T

D 、 C

4 、生物利用度试验的步骤一般包括()

A 、选择受试者

B 、确定试验试剂与参比试剂

C 、进行试验设计

D 、确定用药剂量

E 、取血测定

5 、主动转运的特征()

A 、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

B 、不需要载体参加

C 、不消耗能量

D 、有饱和现象

E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6 、肝脏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的剂型是()

A 、口服乳剂

B 、肠溶片剂

C 、透皮给药制剂

D 、气雾剂

E 、舌下片剂

7 、对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要完整表述一个生物利用度需要,两个参数

B 、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

C 、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应测生物利用度

D 、生物利用度与给药剂量无关

E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进入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习题二(答案)

( 一 )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二 ) 配伍选择题

1-5 6-10

( 三 ) 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习题三

二、填空

1.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载体媒介转运及膜孔转运。

2.生物利用度根据定义有两项参数,包括生物利用度的速度

和生物利用度的程度。

3.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为吸收。

4.某种药物究竟以何种机制吸收,这与被吸收药物的性质、各部位细胞膜的特征及各种环境条件有关。

5.眼部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是角膜,由上皮层、基质层和内皮层组成。

6.当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时,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药物中毒。

7.药物的分子量大小影响淋巴管的转运。

8.氯丙嗪在体内代谢为去甲基氯丙嗪,和母核化合物相比,其药理活性降低。

9.肾脏排泄药物的机理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

10.巴比妥类中毒患者,如给予乙酰唑胺使尿液碱化,则能促进巴比妥排泄,减少重吸收。

三、选择

1.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主要决定(B)

A起效的快慢

B作用持续时间

C最大效应

D不良反应的大小

2. 在新生儿时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C)

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

B微粒体酶的诱发

C 酶系统发育不全

D 阻止药物分布全身的屏障发育不全

3.如果处方中选用口服硝酸甘油,就应选用较大剂量,因为(D)

A胃肠道吸收差

B在肠中水解

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首过效应明显

4. 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是指()

A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

B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

C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D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等5.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D)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最主要部位

B胃肠道内的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值上升到3),十二指肠5-6,空肠6-7,大肠7-8

C 主动转运很少受值的影响

D 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 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 烧杯(1000ml, 400ml) 2. 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 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三、实验内容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 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 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 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 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 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 酊剂和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 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和蛇刺难以被粉碎,但是其他部分被粉的过细。在 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

精馏习题及答案

精馏习题 概念题 一、填空题 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_____,液相组成__________汽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______________。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_ __________________,若α=1,则表示_______________。 4. 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α=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n+1两层理论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y n=0.4, y n+1=_________。全回流操作通常适用于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5.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_精馏必须引入回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总压为101.33kPa、温度为85℃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 A°=116.9kPa、 P B°=46kPa,则相对挥发度α=______,平衡时液相组成x A=_______,汽相组成y A=______。 8.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75,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____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9. 最小回流比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____________R min。 10.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______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汽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时,则进料热状态参数q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11. 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x F、q D保持不变,若回流比R增大,则x D_______,x W _______,V______,L/V_____。 12. 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x F、x D、x W及R一定,进料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论板数N T____。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_____、下降液体量L_____;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_____,下降液体量L′_____。 13. 某理想混合液, 其中一组平衡数据为x=0.823,y=0.923,此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α=___________.

黑龙江大学2011级药剂学实验思考题及处方分析

药剂学实验二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实验室常用哪种方法?优点是什么?鱼肝油乳剂制备属于哪 类制备方法? 解: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干胶法、湿胶法和机械法。实验室常用干胶法和湿胶法。优点是适宜小剂量制备。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鱼肝油乳剂属于干胶法。 2、为什么制备乳剂是经常要将阿拉伯胶和西黄蓍胶合用?为什么含有阿拉伯胶的乳剂不 宜作外用制剂? 解:阿拉伯胶单独使用往往会使形成的乳剂分层,所以常与西黄蓍胶等合用,有利于乳剂的稳定。因为阿拉伯胶黏度较大,附着在皮肤上会形成一层膜而导致不适感,所以不宜作外用制剂。 3、石灰搽剂的制备类型及形成乳剂的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解:石油搽剂的制备类型是新生皂法,形成乳剂的类型是油包水型乳剂。原因是氢氧化钙与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等反应生成钙肥皂,由于是二价皂,所以形成的是油包水乳剂。 4、测定植物油乳化时所需HLB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解:对于评价和选择恰当适合的乳化剂和稳定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指导生产实践。 5、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解: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 2.乳化剂的用量3.分散相的浓度4.分散介质的黏度5.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6.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7.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等 6、有哪些方法可判断乳剂类型? 解:稀释法和染色法。 药剂学实验一思考题 1、通过本实验总结制备比较稳定的混悬型液体药剂所需条件及可采取的措施。 解:1.尽量减少微粒半径,将药物粉碎得愈细愈好。2.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减少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 2、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解:炉甘石(主药)氧化锌(主药)甘油(润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三氯化铝(絮凝剂)吐温-80(稳定剂,形成电性保护膜)枸橼酸钠(反絮凝剂)水(溶媒) 药剂学实验六思考题 1、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为何要加入酒石酸? 解:因为乙酰水杨酸遇湿热不稳定,湿法制粒可加入酒石酸,以防乙酰水杨酸水解。 2、湿法制粒历史悠久,为什么至今还在应用? 解:湿法制成的颗粒经过表面润湿,具有颗粒质量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故虽历史悠久仍在应用。 3、制备中药浸膏片与制备化学药片有什么不同? 解:一般中药的剂量比较大,所以中药片的大小比化学药片大。中药通常容易吸潮,压片时会粘冲,所以加的辅料中需要增加一些改善流动性的辅料。中药由于成片后不容易崩解,所以辅料还有增加崩解剂。中药外观不好看,或味苦,需要包衣。主要是成分上不一样,中药片剂多是复方,成分复杂,不像一般化学药品成分明确且单一。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解: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1、原材料特性的符合性2、药用赋形剂的使用比例,辅料的不一致性3、不合理的配方关系 4、不合理的混合工艺,制粒工艺5、压片时使用的模具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与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填空与简答) 一、填空题: 1.孔板流量计的Re ~C 关系曲线应在 单对数 坐标纸上标绘。 2.孔板流量计的R V S ~关系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上应为 直线 。 3.直管摩擦阻力测定实验是测定 λ 与 Re_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4.单相流动阻力测定实验是测定 直管阻力 和 局部阻力 。 5.启动离心泵时应 关闭出口阀和功率开关 。 6.流量增大时离心泵入口真空度 增大_出口压强将 减小 。 7.在精馏塔实验中,开始升温操作时的第一项工作应该是 开循环冷却水 。 8.在精馏实验中,判断精馏塔的操作是否稳定的方法是 塔顶温度稳定 9.在传热实验中随着空气流量增加其进出口温度差的变化趋势:_进出口温差随空气流量增加而减小 。 10.在传热实验中将热电偶冷端放在冰水中的理由是 减小测量误差 。 11.萃取实验中_水_为连续相, 煤油 为分散相。 12.萃取实验中水的出口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E R R R E V C C V C /)(211-= 。 13.干燥过程可分为 等速干燥 和 降速干燥 。 14.干燥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掌握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 15.过滤实验采用悬浮液的浓度为 5% , 其过滤介质为 帆布 。 16.过滤实验的主要内容 测定某一压强下的过滤常数 。 17.在双对数坐标系上求取斜率的方法为: 需用对数值来求算,或者直接用尺子在坐标纸上量取线段长度求取 。

18.在实验结束后,关闭手动电气调节仪表的顺序一般为:先将手动旋钮旋至零位,再关闭电源。 19.实验结束后应清扫现场卫生,合格后方可离开。 20.在做实验报告时,对于实验数据处理有一个特别要求就是: 要有一组数据处理的计算示例。 21.在阻力实验中,两截面上静压强的差采用倒U 形压差计测定。 22.实验数据中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表格,图形和公式. 23.影响流体流动型态的因素有流体的流速、粘度、温度、尺寸、形状等. 24.用饱和水蒸汽加热冷空气的传热实验,试提出三个强化传热的方案(1)增加空气流速(2)在空气一侧加装翅片(3)定期排放不凝气体。 25.在精馏实验数据处理中需要确定进料的热状况参数q 值,实验中需要测定进料量、进料温度、进料浓度等。 26.干燥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先开鼓风机送风后再开电热器,以防烧坏加热丝。 27.在本实验室中的精馏实验中应密切注意釜压,正常操作维持在0.005mPa,如果达到0.008~0.01mPa,可能出现液泛,应减少加热电流(或停止加热),将进料、回流和产品阀关闭,并作放空处理,重新开始实验。 28.流体在流动时具有三种机械能:即①位能,②动能,③压力能。这三种能量可以互相转换。 29.在柏努利方程实验中,当测压管上的小孔(即测压孔的中心线)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从测压孔算起)为静压头,它反映测压点处液体的压强大小;当测压孔由上述方位转为正对水流方向时,测压管内液位将因此上升,所增加的液位高度,即为测压孔处液体的动压头,它反映出该点水流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①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②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临床意义: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3.进行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4.探讨新药给药方案 5.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6.降低治疗费用 7.避免法律纠纷。 ③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④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又叫生物转化。 ⑤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过程。 ⑥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⑦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转运。 ⑧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⑨清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清除。 ⑩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11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Dn::溶出数。Do:计量数。An:吸收数 12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丛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13 体内总清除率:是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多少体积的相当于流经血液的药物。 14 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它的吸收程度用AUC表示,而且吸收速度是以用药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即达峰时间来表示。)评价指标AUC,Tmax,Cmax。 15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16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17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8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性。 19 首关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20 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21 速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重要的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越大,该过程进行也越快。单位为min-1或h-1。 22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半衰期为常数。 23 滞后时间:有些口服制剂,服用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吸收,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只血

化工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基础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2、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1、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 2)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 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 (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 (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 (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2、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 答:(1)保持溢流 (2)玻璃管不宜过长 (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四连续流动反应器实验流程图 1、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答: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和随机输入示踪法。本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 2、模型参数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模型参数N的数值可检验理想流动反应器和度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返混程度。当实验测得模型参数N值与实际反应器的釜数相近时,则该反应器达到了理想的全混流模型。若实际反应器的流动状况偏离了理想流动模型,则可用多级全混流模型来模拟其返混情况,用其模型参数N值来定量表征返混程度。 3、实验中可测得反应器出口示踪剂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此曲线下的面积有何意义? 答:一定时间内示踪剂的总浓度。 4、在多釜串联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流体流量和转速稳定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实验? 答:为使三个反应釜均能达到平衡。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药剂学实验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考试试卷 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 乳剂(也称乳浊液)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直径一般在0.1~100μm;包在液滴外面的另一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乳剂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 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石蜡乳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 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 蒸馏水 4、干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工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工作状况、灭菌条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2、影响Vc注射液质量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C缺乏而致的各种坏血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生产中因配制工艺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药液外观发黄,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3、制备Vc注射液时为什么要通入二氧化碳?不同可以吗? 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维生素C还原性很强的 4、Vc注射液时为什么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查颜色?目的是什么?

七下生物练习册答案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生物练习册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后写到第n 卷答题处。本题包括 40个小题,1 — 30小题每小题1分,31— 40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 A 、长臂猿 B 、猕猴 C 、猩猩 D 、森林古猿 2. 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 排岀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的交换发生在 ( ) A 、胎盘 B 、子宫内膜 C 、脐带 D 、卵黄 6. 学生营养餐每天都配有牛奶或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 A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 ?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吸收 C. 在人体内不会分解 D ?溶解养分的物质 7. 由于小李经常偏食,导致他的皮肤干燥,而且还岀现了牙龈岀血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他体内 缺乏( ) A 、维生素 A 、维生素 B1 B 、维生素 A 、维生素 C C 、维生素 C 、维生素 D D 、维生素C 、维生素 B1 8. 在“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岀的问题是“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 多”,在他制定的计划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取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 B 、 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 C 、 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D 、 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9. 有些人吃饭狼吞虎咽,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这里主要会影响食 物中哪类物质的消化?(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10.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需要多种营养物质 下面是四位同学选择的早餐,其中营 养最合理的是( ) A 、牛奶、鸡蛋、馒头、水果、蔬菜 B 、饼干、饮料、方便面 C 、肉丝面、火腿肠、咸菜 D 、稀饭、鸡腿、油条 3.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男性和女性的性腺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C 、子宫是女性维持女性特征的主要性器官 化有关 4. 下列哪项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 ( A 、身高突增 B 、心脏功能明显增强 能增强 5. 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男女同学应保持良好的交往 C 、青春期是学知识、长才干是关键时期 型 B 、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D 、月经来潮与卵巢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 ) C 、神经系统功能增强 D 、肺的功 ) B 、青春期每天应获得合理、充足的营养 D 、女孩子应禁食含脂肪的食物以保持良好的体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实验5 精馏塔的操作和塔效率的测定 ⑴ 在求理论板数时,本实验为何用图解法,而不用逐板计算法? 答:相对挥发度未知,而两相的平衡组成已知。 ⑵求解q 线方程时,G, m ,Y m 需用何温度? 答:需用定性温度求解,即: t (t F t b )/2 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瀑沸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溶液瀑沸?如何处理? 答;①初始加热速度过快,出现过冷液体和过热液体交汇,釜内料液受热不均匀。 ②在开始阶段要缓慢加热,直到料液沸腾,再缓慢加大加热电压。 ③出现瀑沸后,先关闭加热电压,让料液回到釜内,续满所需料液,在重新开始加热。 ⑷取样分析时,应注意什么? 答:取样时,塔顶、塔底同步进行。分析时,要先分析塔顶,后分析塔底,避免塔顶乙醇大量挥发,带来偶然误 差。 ⑸写出本实验开始时的操作步骤。 答:①预热开始后,要及时开启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冷却水量要足够大。 ② 记下室温值,接上电源,按下装置上总电压开关,开始加热。 ③ 缓慢加热,开始升温电压约为 40?50伏,加热至釜内料液沸腾,此后每隔 5?lOmin 升电压5V 左 右,待每块塔板上均建立液层后,转入正常操作。当塔身出现壁流或塔顶冷凝器出现第一滴液滴时, 开启塔身保温电压,开至 150 V ,整个实验过程保持保温电压不变。 ④ 等各块塔板上鼓泡均匀,保持加热电压不变,在全回流情况下稳定操作 20min 左右,用注射器在塔顶,塔底同 时取样,分别取两到三次样,分析结果。 ⑹ 实验过程中,如何判断操作已经稳定,可以取样分析? 答:判断操作稳定的条件是:塔顶温度恒定。温度恒定,则塔顶组成恒定。 ⑺分析样品时,进料、塔顶、塔底的折光率由高到底如何排列? 答:折光率由高到底的顺序是:塔底,进料,塔顶。 ⑻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塔釜分析时取不到样品,是何原因? 可能的原因是:釜内料液高度不够,没有对取样口形成液封。 ⑼ 若分析塔顶馏出液时,折光率持续下降,试分析原因? 可能的原因是:塔顶没有产品馏出,造成全回流操作。 ⑽ 操作过程中,若发生淹塔现象,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 (11) 实验过程中,预热速度为什么不能升高的太快? 釜内料液受热不均匀,发生瀑沸现象。 (12)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为什么塔板上的液层不是同时建立? 精馏时,塔内的蒸汽从塔底上升,下层塔板有上升蒸汽但无暇将液体;塔顶出现回流液体,从塔定下降,塔 顶先建立液层,随下降液体通过各层塔板,板上液层液逐渐建立。 (13) 如果操作过程中,进料浓度发生改变,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塔顶、塔底产品的 浓度如何改变? 答:塔顶 x D 下降,x W 上升 (14) 如果加大回流比,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塔顶、塔底产品的浓度如何改变? (15) 如果操作时,直接开始部分回流,会有何后果? 塔顶产品不合格。 (16) 为什么取样分析时,塔顶、塔底要同步进行? 打开进料转子流量计,开启回流比控制器,塔顶出料,打开塔底自动溢流口,塔底出料。 答: 答: 答: 答: 答: 塔顶 x D 上升,x W 下降。 答: 答:

生物药剂学重点

生物药剂学 一、生物药剂学概述: 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 (1)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称为分布; (3)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称为代谢或生物转化; (4)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而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代谢与排泄过程称为消除。 3.生物药剂学研究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因素主要是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 (1)剂型因素: ①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②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 ③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④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⑤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⑥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2)生物因素:①种族差异②性别差异③年龄差异④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⑥遗传因素。 4.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内转运行为的影响; (2)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3)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4)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5)研究新的给药途经与给药方法; (6)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7)研究生物药剂学的试验方法。 5.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根据药物的体外溶解性和肠壁通透性特征将药物分成4种类型:Ι类为高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ΙΙ类为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ΙΙΙ类为高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ΙV类为低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 6.微透析(MD)技术:P10 二、口服药物的吸收: 1.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生物膜性质: (1)膜的流动性; (2)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3)膜结构的半透性。 3.膜转运途径: (1)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穿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免费下载】 药剂学实验指导思考题答案

实验1、混悬剂的制备 1、混悬剂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混悬剂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是物理稳定性,它主要与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絮凝与反絮凝、结晶微粒的长大、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等这些因素有关。 2、将樟脑醑加到水中时,注意观察所发生 的现象,分析原因,讨论如何使产品微粒更细小? 答:将樟脑醑加到水中时,会有白色晶体析出,这是因为樟脑易溶于乙醇而难溶于水所致。操作时应急剧搅拌,以免樟脑因溶剂改变而析出大颗粒。可以用“加液研磨法”和“水飞法”使产品微粒更细小。 3、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应稳定,在使用或贮存期间含量应符合要求;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粒子的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混悬剂应有一定的粘度要求;外用混悬剂应容易涂布。 4、亲水性药物与疏水性药物在制备混悬液 时有什么不同? 答:亲水性药物:一般应先将药物粉碎到一定的细度,再加处方中的液体适量,研磨到适宜的分散度,最后加入处方中的剩余液体至全量;而疏水性药物不易被水润湿,必须先加一定量的润湿剂与药物研匀后再加液体研磨混匀。 实验2、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乳化剂的性质;乳化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5%~10%;分散相的浓度,一般控制在50%左右;分散介质的黏度;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微生物的污染等。 2、如何判断乳剂的类型,鱼肝油乳、液状石蜡乳及石灰搽剂各属于什么类型? 答:可用染色镜检法和稀释法判断,镜检法:将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分别涂在载玻片上,用苏丹红溶液(油溶性染料)和亚甲蓝溶液(水溶性染料)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苏 丹红均匀分散者为W/O型乳剂,亚甲蓝均 匀分散者为O/W型乳剂)。稀释法:取试管 2支,分别加入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各一滴,再加入蒸馏水约5ml,振摇,翻转数次,观察混合情况,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能 与水均匀混合者为O/W型乳剂,反之则为 W/O型乳剂)。鱼肝油乳和液状石蜡乳均属 于O/W型乳剂。而石灰搽剂属于W/O型乳剂。 2、分析鱼肝油乳或液状石蜡乳处方中各组 分的作用? 答:鱼肝油、液状石蜡是主药;阿拉伯胶 是乳化剂;西黄蓍胶是辅助乳化剂;糖精 钠是矫味剂;尼泊金乙酯是防腐剂;蒸馏 水是溶剂;挥发杏仁油是芳香剂。 实验3、注射剂的制备 1、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 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答:将NaHCO3加入维生素C溶液中时速度 要慢,以防止产生大量气泡使溶液溢出, 同时要不断搅拌,以防局部碱性过强造成 维生素C破坏。维生素C容易氧化,致使 含量下降,颜色变黄,金属离子可加速这 一反应过程,同时P 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也 较大,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通入CO2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同时加入NaHCO3控制这 些因素对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在 制备过程中还应避免与金属用具接触。 2、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水系统、输液容器、胶塞与涤纶薄膜、净化系统与灌封、管道系统、原辅料、澄 明度检查装量和检查人员的视觉能力、判 断能力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大输液的澄明度。 3、如何保证葡萄糖输液热源与色泽合格?答:配制前注意原辅料的质量、浓配、加热、加酸、加注射剂用碳吸附以及包装用 输液瓶、橡皮塞、涤纶薄膜的处理等,都 是消除注射液中小白点,提高澄明度、除 去热源、霉菌等的有效措施;过滤除碳, 要防止漏碳;制备中要严防污染;灭菌温 度超过120℃,时间超过30min时溶液变黄,故应注意灭菌温度和时间;PH值要控制好。

人教版七上生物基础训练答案

生物的特征 一、1、放大镜显微镜2、细胞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繁殖 二、1、B 2、B 3、C 4、A 5、C 6、D 三、××√× 四、①---D ②---C ③----F ④---A ⑤---B ⑥---E 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六、不一样一样长一样大观察容易产生误差,因此还需要对物体进行测量。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1、目的对象方案2、样本3、形态结构 二、D C D 三、××√√ 四、(1)分类依据:根据生物生物的形态进行分类。 分类结果为:植物:松、玫瑰。动物:蝴蝶、麻雀。 或 分类依据:根据生活环境进行分类, 分类结果:空中飞的:蝴蝶、麻雀陆地生活的:松、玫瑰、蘑菇 (2)湿地 五、(1)调查家庭宠物的饲养率;或调查家庭宠物的危害等(2)家庭宠物(3)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4)以问卷

调查为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拟订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问卷。2、发放问卷。3、对搜集回来的问卷进行分类整理、总结。 第7页生物圈 一、1、大气圈水圈岩石圈2、营养物质水生活空间3、文字图片图表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所4、大气圈的底部水圈 二、B A A C D 三、×√√× 四、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物质等 五、月球上有生命的可能性不大。结合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而月球上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有生命的可能性不大。可以通过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和上网搜索等途径来收集有关资料。

P9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1.生物温度水 2.发现并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3.对照 4.捕食 5.合作竞争 二、1.A 2.D 3.A 4.B 5.B 6.A 三、①---A ②---C ③----A ④---B ⑤---B ⑥---C 四、(1)温度(2)恐龙的卵发育成雌性还是雄性可能与环境温度有关,由于意外原因(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温度发生异常,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孵化出的恐龙性别单一,无法繁殖后代而灭绝。 五、(1)光能否影响蚜虫翅的发育(答案多种)(2)光能影响蚜虫翅的发育(3)光 六、温度酸咸度等。 P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1.寒冷 2.形态结构生活方式 3.影响 4.干湿计 二、1.D 2.A 3.B 4.C 三、A是极地狐B是沙漠狐。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沙漠狐的耳朵应该比较大,有利于散失热量,这是它适应沙漠地区炎热气候的需要;极地狐的耳朵应该较短小,以防止热量过分散失,与寒冷的环境相适应。 四、(1)生物(2)竞争捕食(3)适应影响和改变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1.在对装置做排气工作时,是否一定要关闭流程尾部的出口阀?为什么? 答:是的。理由是:由离心泵特性曲线可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机负荷最小,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2.如何检测管路中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 答:启动离心泵用大流量水循环把残留在系统内的空气带走。关闭出口阀后,打开U 形管顶部的阀门,利用空气 压强使U 形管两支管水往下降,当两支管液柱水平,证明系统中空气已被排除干净。3.以水做介质所测得的 -Re 关系能否适用于其它流体?如何应用? 答:(1)适用其他种类的牛顿型流体。理由:从)/(Re,d 可以看出,阻力系数与流体具体流动形态无 关,只与管径、粗糙度等有关。(2)那是一组接近平行的曲线,鉴于Re 本身并不十分准确,建议选取中间段曲线,不宜用两边端数据。Re 与 流速、黏度和管径一次相关,黏度可查表。 4.在不同设备上(包括不同管径),不同水温下测定的-Re 数据能否关联在同一条曲线上? 答:只要 /d 相同, -Re 的数据点就能关联在一条直线上。 5.如果测压口、孔边缘有毛刺或安装不垂直,对静压的测量有何影响?答:没有影响.静压是流体内部分子运动造成的 .表现的形式是流体的位能 .是上液面和下液面的垂直高度差 .只要静 压一定.高度差就一定.如果用弹簧压力表测量压力是一样的 .所以没有影响。 实验二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1.试从所测实验数据分析,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由离心泵特性曲线可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机负荷最小,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2.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1)离心泵不灌水很难排掉泵内的空气,导致泵空转却不排水;(2)泵不启动可能是电路问题或泵本身已 经损坏,即使电机的三相电接反,仍可启动。 3.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调节流量? 答:(1)调节出口阀门开度,实际上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的工作点,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2) 这种方法的优点时方便、快捷,流量可以连续变化;缺点是当阀门关小时,会增大流动阻力,多消耗能量,不经济;(3)还可以改变泵的转速、减小叶轮直径或用双泵并联操作。4.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不开,压力表读数是否会逐渐上升?为什么? 答:(1)压力表读数会随着叶轮转速的变大而增大,到叶轮转速正常时,读数趋于稳定;(2)这是因为出口阀 关闭时,出口压力与泵内流体所受到的离心力有关。 5.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路上安装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1)不合理;(2)因为水从水池或水箱输送到泵靠的是液面上的大气压和泵入口处真空度产生的压强差,将水从水箱压入泵体,若在进口管上安装阀门,会增大这一段管路的阻力,可能导致流体没有足够的压强差实现流动过程。 6.试分析,用清水泵输送密度为 1200Kg/m3的盐水,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泵的压力是否会变化?轴功率是否变化? 答:(1)泵的压力增大。因为扬程H 与密度无关,但 g H p ,故密度增大压力增大;( 2)轴功率增大。因 为 gQh N ,Q 与密度无关,N 正比于密度。 实验三 流量计的校正 1.孔流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孔流系数由孔板锐口的形状、测压口的位置、孔径与管径之比和雷诺准数有关。具体数值由实验测定。2.孔板、文丘里流量计安装时各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物药剂学名词解释大合集

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2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临床意义: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3.进行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4.探讨新药给药方案5.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6.降低治疗费用7.避免法律纠纷。 3.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4.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又叫生物转化。 5.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过程。 6.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7.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转运。 8.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9.清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清除。 10.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11.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

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Dn::溶出数。Do:计量数。An:吸收数 12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丛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13体内总清除率:是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多少体积的相当于流经血液的药物。14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15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5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性。 16首关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17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

最新中药药剂学实验大纲

中药药剂学实验大纲 (供中药学、药企管理专业使用)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该课程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具有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特点。药剂学实验是完成药剂学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式之一。它不仅印证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掌握药剂的制备技术和生产实践的能力。熟悉常用各类剂型的处方设计原理及质量考核,熟悉常用制剂器械的性能与操作,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性药物散剂、含有低共熔组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要点。 2.熟悉等量递增的混合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益元散 (二)硫酸阿托品散 (三)脚气粉 三、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2.散剂中如含有毒性药物应如何制备? 实验二浸出制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糖浆剂、煎膏剂与酊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渗漉法、浸渍法等浸提方法及操作要点3.熟悉含 醇量、含糖量与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鼻渊糖浆 (二)益母草膏 (三)橙皮酊

三、思考题: 1.糖浆剂易产生沉淀,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2.比较浸渍法、渗漉法、建筑法、回流提取法的优缺点,适应范围及操作关键。 3.比较糖浆剂与煎膏剂的异同点。 实验三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1.掌握真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一般制备方法2.比较不同乳剂及不 同乳化方法制得乳剂的分散相粒度及稳定性。3.掌握常用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4.熟悉液体药剂中常用附加剂的HLB 值得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甲酚皂溶液 (二)薄荷水 (三)炉甘石洗剂 (四)液状石蜡剂 (五)石灰擦剂 (六)液状石蜡复合乳剂 (七)制备液状石蜡乳剂所需乳化剂HLB 值的测定 三、思考题 1.在制备甲酚皂溶液的实验中,什么物质可以代替植物油?2.甲酚皂溶液的配制原理是什么? 3.制备薄荷水时加入滑石粉的作用是什么?还可选用哪些具有类似作用的物质?欲制得澄明液体的操作关键步骤? 4.石灰擦剂用振摇法及能乳化,说明了什么? 5.测定油的乳化所需HLB 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植被的液体石蜡应属哪种 实验四注射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2.熟悉中药注射剂常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 、实验内容: 一)板蓝根注射液二)应用鲎试剂检查大输液热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