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

低温胁迫
低温胁迫

题目;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姓名:包建红

学号: 2010211764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冷害是指零度以上低温对植物体所产生伤害。引起冷害一般0—10℃,植物对低温敏感度与其起源地密切相关。冷害对植物体损伤程度取于低温和低温维持时间的长短。植物体受损伤后直接表现为叶片出现水渍状或果实上出现斑点。引起水渍状时间由几小时至几天时间,长短不等,主要取决于物种和温度,同时植物体水分状况及光照条件亦能间接影响冷害的程度。冷害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代谢的改变,最终导致幼苗生长纤弱、植株生长迟缓、萎蔫黄化、局部坏死,坐果率低,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等的产生。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1.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质膜透性的变化

细胞质膜透性直接反映植物膜系统受伤的程度,而相对电导率大小反映了质膜透性的大小。随着温度的下降,相对电导率先缓慢上升。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先小幅度上升后急剧上升。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上升,表明幼苗叶片细胞质膜结构受到严重的损伤和破坏。说明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的品种具有较强的维持细胞膜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结构完整性的能力,因而更能抵抗低温的伤害。

2.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水分的变化

随着温度下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自由水含量先下降,于4℃时到达最低值,之后上升;束缚水含量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高值,之后下降;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高值,之后下降,但-2℃时束缚水/自由水比值仍略高于胁迫前水平。

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不断下降。自由水含量先下降,于6 d时到达最低值,之后上升。束缚水含量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高值,之后下降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高值,之后迅速下降,胁迫后9 d,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已比胁迫前的低出30.10%。通常情况下,植物组织内含水量高低可以反映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低温胁迫下幼苗降低体

内水分含量和自由水含量,增加束缚水含量,有利于其降低体内细胞代谢活性,提高细胞原生质胶体保水力,增强细胞原生质胶体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细胞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避免代谢紊乱,极大地增强幼苗对低温胁迫的抵抗力。

3.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随着温度的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2℃时可溶性糖含量仍比胁迫前的高。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大值,之后下降,胁迫后9 d可溶性糖含量仍比胁迫前的高出55.20%。

4。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脯氨酸(pro)的变化趋势与可溶性糖含量相似。随着温度的下降,pro含量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大值,之后缓慢下降,-2℃时pro含量仍比胁迫前的高出56.35%。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pro

含量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胁迫后9 d,pro含量仍比胁迫前的高出87.70%。说明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的品种能积累更多的脯氨酸,从而大幅度降低水势,增强渗透调控能力,提高细胞原生质胶体的保水力,因而具有更强的抗低温伤害的能力。

5.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随着温度的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10℃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仅有微小下降,7℃后下降的幅度日趋增大见图。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断下降。胁迫后3 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之后缓慢下降。

6.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SOD酶活性的变化

SOD酶是细胞内重要的保护酶之一,主要起到清除超氧自由基O-2的作用。随着温度的下降,SOD酶活性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大值,而后迅速下降,﹣2℃时SOD酶活性已比胁迫前的低出4.30%。此外,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SOD酶活性先上升,于3 d时到达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6 d时SOD酶活性仅比对照高出2.06%,已接近胁迫前的水平,9 d时SOD酶活性比对照低出9.22%。SOD酶活性上升,有利于清除超氧自由基,

从而一定程度消除或减轻因低温造成的活性氧毒害,减轻了低温对幼苗产生的伤害,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7.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POD酶活性的变化

POD是细胞内重要保护酶之一,主要起清除H2O2的作用。随着温度的下降,POD活性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大值,而后急剧下降,1℃时已比胁迫前的低出14.10%。此外,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POD活性先上升,于3 d时到达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6 d时仅比胁迫前高出0.89%,几乎接近胁迫前的水平,9 d时已比胁迫前的低出6.34%。POD活性上升,表明POD酶清除过氧化物自由基能力日益增强,对细胞膜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8.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CAT酶活性的变化

CAT酶是细胞内重要保护酶之一,其作用与POD酶相似,主要是清除H2O2。随着温度的下降,CAT酶活性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0℃时,CAT酶活性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并于7℃和4℃时仍维持在高水平上,之后迅速下降,1℃时CAT 酶活性比胁迫前的低出27.30%,已显著低于胁迫前的水平。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CAT酶活性先上升,于3 d时到达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6 d时仅比胁迫前高出1.66%,已接近胁迫前水平,9 d时已比胁迫前的低出45.84%,已明显地低于胁迫前的水平。CAT酶活性上升,表明CAT酶清除过氧化物自由基能力日益增强,对细胞膜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9.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变化

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终产物,其含量多少可反映质膜损伤的程度。随着温度的下降,MDA含量先缓慢增加,4℃后便迅速上升。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MDA含量先小幅度上升,6 d后大幅度上升。MDA含量变化趋势与相对电导率的相一致。MDA含量的大幅度增加,表明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细胞膜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和破坏。

10.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叶绿素含量是反映植物光合作用能力高低的一个间接指标。随着温度的下降,叶绿素总量(chl)、叶绿素a含量(chla)和叶绿素b含量(chlb)先缓慢下降,4℃后明显下降。chla/chlb先上升,于1℃到达最大值,之后下降。-2℃时chla/chlb仍比胁迫

前的高出了12.11%。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chl和chla含量先小幅度下降,6 d后大幅度下降。chlb含量几乎成直线下降。chla/chlb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大值,之后缓慢下降,9 d时仍比胁迫前的高出13.02%。Chla/chlb上升,说明chla降解速度小于chlb。反之Chla/chlb下降,则说明chla降解和破坏速度大于chlb。

11.低温弱光对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净光合速率(Pn)是反映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重要指标。随着温度的下降,Pn先缓慢下降,7℃后下降速度加快,4℃后迅速下降。气孔导度(Gs)几乎成直线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下降,于4℃时达到最低值,之后上升,1℃时Ci比对照上升了9.58%。而气孔限制值(Ls)则表现出与Ci相反的变化趋势。Ls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大值,之后下降,1℃时,Ls比对照下降了

14.93%。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Pn先小幅度下降,6d后大幅度下降。Gs明显下降。Ci先下降,于6 d时到达最低值,之后上升,9 d时已比对照高出9.49%。而Ls则表现出与Ci相反的变化趋势,Ls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大值,之后下降,9 d 时已比对照下降了24.43%。

12.低温弱光下幼苗叶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随着温度的下降,蒸腾速率(Tr)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幼苗体内蒸腾作用的减弱,有利于提高叶片内水势,减轻由低温引起的水分胁迫,能保证生理代谢的正常进行。水分利用效率(wue)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大值,之后下降,1℃时比对照下降了3.72%。Wue的上升,说明Pn下降速度比Tr的小,表明幼苗体内光合作用过程受低温的影响轻微,仍然有利于光合作用对水分的利用。相反Wue的下降,说明Pn下降速度大于Tr,表明幼苗体内光合作用过程受

到低温的严重影响,从而阻碍了光合作用对水分的利用。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Tr不断下降。Wue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大值,之后下降,9 d时已比胁迫前下降了30.91%。

13.低温弱光和低温黑暗条见下幼苗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差异

弱光条件下,低温对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比黑暗条件下更加明显。弱光条件下,4℃胁迫后3 d,幼苗叶片Pn、Gs、Ci/Ca、Tr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6.42%、54.51%、8.33%、55.50%,

Ls、Wue分别比对照上升了13.83%、19.46%。而在黑暗条件下,4℃胁迫后3 d,幼苗叶片Pn、Gs、Ci/Ca、Tr仅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4.53%、42.83%、6.34%、46.56%,Ls、Wue仅分别比对照上升了11.61%、22.50%。表明低温弱光加剧了幼苗的光抑制。

14.低温弱光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Fv/Fo用来表示PSⅡ的潜在活性。随着温度的下降,Fv/Fo 不断下降。Fv/Fo下降表明低温胁迫降低了PSⅡ的潜在活性。Fv/Fm表示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其值降低表明植物受到光抑制。随着温度的下降,Fv/Fm先缓慢下降,4℃后迅速下降。说明4℃以下的低温胁迫加剧了幼苗的光抑制。Fo为初始荧光,是PSⅡ反应中心全部开放时的荧光水平,其升高意味着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或不可逆失活。随着温度的下降,Fo先缓慢上升,4℃后迅速上升。Fo的上升表明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Fv/Fo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胁迫后3 d,Fv/Fo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之后有所放缓,6 d后又趋于增大。Fv/Fm先小幅度下降,6 d后大幅度下降。Fo先小幅度上升,6 d后大幅度上升。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彭瞰看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 植物逆境生理是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机制,逆境也常称为胁迫。而低温、冷害则是田间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胁迫。本实验以良玉和松玉玉米为材料,研究了以20℃为对照, 用5℃的低温24h后胁迫处理玉米幼苗,以4项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的通透性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来研究玉米幼苗的的冷伤害和抗冷性。结果表明, 低温对玉米幼苗造成显著伤害, 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减少, 根系活力降低, 生物膜的通透性增大, 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等。冷伤害程度与胁迫温度、胁迫时间密切相关。 关键词:玉米冷害低温胁迫抗冷性 前言:性生理的研究,探明植物在不良环境下的生命活动规律,了解植物的适应和逆境伤害机制并加以人为调控,对于农业高产稳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植物产生有害影响的低温对植物产生的危害分别称为冷害和冻害。本次实验针对植物抗冻害进行研究。现在关于冻害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分别是巯基假说、膜伤害假说。巯基假说是Levitt (1962 )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冰冻使植物受害是由于细胞结冰引起蛋白质损伤,蛋白质的天然结构破坏,引起细胞伤害和死亡。膜伤害假说的主要内容是冰冻引起细胞的损伤主要是膜系统受到伤害。膜脂相变使得一部分与膜结合的酶游离而失活,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TP 形成明显下降,引起代谢失调,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低温是玉米生育期间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黑龙江、吉林、辽宁3 省都因低温冷害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内外学者对低温胁迫下的玉米从叶绿素、蛋白质、活性氧代谢、内源激素平衡、显微超微结构、分子反应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将通过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来讨论并探究冷害对玉米幼苗的伤害机制。探究低温胁迫机制进而防治低温对植物的危害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本实验针对此地区玉米抗寒的生理变化进行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植物低温胁迫及其抗性生理

植物低温胁迫及其抗性生理 江福英1,2 ,李 延1 ,翁伯琦 2 (1.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02-02-02初稿;2002-05-29修改稿 作者简介:江福英(197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牧草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2000T 005)。 摘 要:综述低温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等生理过程的影响,以及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及其机理。提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低温胁迫;抗寒性;抗寒蛋白;抗寒基因中图分类号:Q 945.78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n physiology of chilling stress and chilling resistance of plants JI AN G Fu-y ing 1,2,L I Yan 1,W ENG Bo -qi 2 (1.Colleg e of Resour ces and E nv ir onment Sciences ,Fuj ian A gr icultur e and F or estry Univ ersity ,Fuz hou ,Fuj ian 350002,China ; 2.Fuj ian A cademy of A gr icultur al Sciences ,Fuz hou ,Fuj ian 350003,China )Abstract :T he physio lo gical chang es such as the activ e o xy gen metabolism,photo synthesis,r espiration a nd nit ro gen metabolism o f chilling st ress plants and the m ethods o f chilling resist ance w ere intr oduced ,so me pr oblems need t o be fur ther investig ated in the ar ea of pla nt chilling -resistance w ere put for w ard .Key words :Chilling str ess;Chilling r esist ant ;Chilling resistant pro tein;Chilling r esist ant gene 低温胁迫是植物栽培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灾害,它不仅会导致植物产量的降低,严重时还会造成植株的死亡[1]。研究低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植物抗寒机制及其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概况和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低温胁迫对植物伤害效应及机理 1.1 活性氧代谢 1.1.1 膜脂相变 细胞膜系统是低温冷害作用的首要部位,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2]。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增加膜脂中的不饱和类脂或脂肪酸含量能降低膜脂的相变温度,且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比例越大,植物的相变温度越低,抗寒性也越强[2~11]。植物对低温反应的一种重要表现就是增加不饱和度较高的脂肪酸,如增加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增加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在总磷脂中的比重 [9~11] 。王洪春等[4] 对206个 水稻品种种子干胚膜脂脂肪酸组成所做的分析表明,抗冷品种(粳稻)的膜总类脂脂肪酸组成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C 18∶2和较少的油酸C 18∶1,其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高于不抗冷品种(籼稻)。类似的报道在香蕉、柑桔、番茄等中也得到证实[6~8]。一般认为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膜上的脂,特别是膜磷脂的脂肪酸所决定。膜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能控制膜流动性,因而成为临界冷冻决定因素,高比例的磷脂合成可能有利于植物免受冻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3] ,磷脂酰甘油(PG)因具有较多的饱和脂肪,而成为决定膜脂相变一重要因素,PG 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变温度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具有相同脂肪酸链的不同磷脂的热致相变中,不同极性端的磷脂其相变温度的顺序为磷脂甘油(PG)>磷脂酰胆碱(PE)>磷脂酰乙醇胺(PC)[12]。1.1.2 膜脂过氧化 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可能与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破坏有关[13]。植物体内的自由基与活性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许多生物功能分子有破坏作用。植物体内也同时存在一些清除自由基和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17(3):190~195,2002 Fuj ian J our nal of A gr icultur al S ciences 文章编号:1008-0384(2002)03-0190-06

高级植物生理学03温度胁迫

低温胁迫 低温程度和植物受害情况,可分为冷害(chilling),指作物在它生长所需的适温以下至冰点以上温度范围内所发生的生长停滞或发育障碍现象;冻害(freezing),指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低温的伤害: 膜伤害: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膜(特别是质膜和类囊体膜)系统是植物受低温伤害的初始部位,低温处理后膜相对透性以及膜上各组分的变化, 是衡量植物抗冷性的一个指标。若温度缓慢降至零下,能引起细胞外冰晶积累,造成机械性胁迫和细胞内次生干旱等复杂变化。 膜脂相变:细胞膜系统是低温冷害作用的首要部位, 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膜脂从液晶相变成凝胶相,膜脂上的脂肪酸链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膜的外形和厚度发生变化,膜上产生皲裂,因而膜的透性增大,离子大量外泻,因而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膜脂肪酸成份(饱和和非饱和脂肪)酸和膜透性 膜脂过氧化: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可能与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破坏有关。MDA含量可以作为低温伤害程度以及植物抗冷性的一个生理指标。 乙烷。植物在正常条件下几乎不产生乙烷,在逆境条件下细胞遭到破坏时乙烷大量产生。一般认为乙烷是由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及其过氧化物通过自由基反应生成的,所以乙烷的产生与膜脂过氧化密切相关,其产量与膜透性呈正相关,可作为膜破坏的指标。 乙烯???当植物处于逆境条件时,乙烯生成增加,被称为逆境乙烯或应激乙烯,其量比正常条件下的乙烯量高2~50倍。乙烯主要由受刺激而未死亡的细胞产生,其生物合成也是遵循:蛋氨酸→腺苷蛋氨酸(SAM)→ACC→乙烯途径。也有人报道逆境乙烯也可由亚麻酸过氧化作用产生。但在植物体内很难将各种途径产生的乙烯区分开来,因此乙烯的释放不能作为一种表示膜脂过氧化的指标。 细胞骨架是(植物中主要是指微管和微丝)。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基因表达及细胞分化等生命活动都密切相关。低温直接毁坏了细胞骨架,使细胞质基质结构紊乱,进而破坏细胞的代谢系统及其中物质的运输。不同耐寒性植物的微管对低温的反应有着显著差异。不耐寒植物的微管对低温敏感,而抗寒植物其微管具有抗寒性,其冷稳定性与植物种类抗寒性成正相关,抗寒锻炼后,抗寒植物的微管其冷稳定性提高。 光合作用:温胁迫对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光合能量代谢及PS活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都有明显影响。对于亚热带起源的低温敏感植物,当温度稍低于其最适生长温度时,即表现出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当温度降至引起冷害的临界温度时,光合作用显示出强烈的抑制。光合机构的光破坏在很多情况下是由过剩光能产生的活性氧引发的(引发光氧化损害的两类活性氧是米勒反应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和单线态氧’O2。

浅谈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杨万坤 114120238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应用生物教育A班) 摘要: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植物正常所需温度(生物学零度)时,温度对植物形成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造成严重影响。植物遭受低温逆境胁迫时,从感受低温信号到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和调节基因表达,进而产生抗寒能力。研究低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低温反应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对于我们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 Abstract:Whe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is consistently lower than the temperature normally required for plants (biological zero),The temperature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nt, the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a serious impact.Plant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low temperature signal from the feeling to have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 and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resulting in cold hardiness。Study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 growth,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low temperature responsive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for our production and life of great significance.

植物低温胁迫适应性应答综述

植物低温胁迫适应性应答综述 摘要:对植物低温胁迫适应性应答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温诱导蛋白、低温转录因子、低温信号转导、不饱和脂肪酸酶,以及低温次级氧胁迫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植物;低温胁迫;适应应答 低温胁迫包括0-12℃之间的冷胁迫(chillingstress)和0℃以下的冰冻胁迫(freezing stress)两种。它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限制作物的区域分布和生存,还对作物产量有很大影响。探讨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抗寒冻机理。对改善作物抗寒冻性能,提高经济作物产量,改善环境绿化状况均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是人们关注和研究解决的植物生理学和农业问题之一。 1 低温胁迫下的植物损伤 环境温度改变会引起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随着温度降低,水分子的粘滞性可以增大几倍。使得溶剂以及水分子的扩散速率下降,盐的溶解性也降低,而气体的溶解性增大。生物体缓冲系统的pH提高。另外,细胞结冰往往伴随着脱水。使细胞内渗透压增大,细胞体积缩小。质膜系统和细胞骨架受到损伤,气体交换受阻,生物大分子结构改变并导致功能丧失,有害物质积累,植物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也受到影响。植物体内包括光合、呼吸、生长发育、代谢、蒸腾以及营养水分吸收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寒冷胁迫的干扰。 有关植物冷害的最早学说是Lyons在1973年提出的“膜脂相变”学说。该学说认为,与热激胁迫所引起的蛋白质变性以及折叠受阻不同,低温对冷敏感植物的伤害首先是改变了磷脂双层膜的膜相,尤其是改变了质膜的空间构象和物理状态,使从片层(lamellar)转变为非片层(non-lamellar)或六方晶Ⅱ(hexagonalⅡ),从液晶相转变为凝胶相。膜相的改变可能抑制细胞膜发挥正常功能,而构象的改变影响了膜的稳定性,使蛋白质从膜上解聚下来,发生膜融合。 2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响应 虽然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靠运动来趋利避害,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多种在寒冻环境下生存的适应机制,包括被动适应机制和主动适应机制。前者指植物体自身具有的结构障碍,如叶片较小、栅栏组织发达、细胞壁衍化成角质层、

玉米低温胁迫下五项生理指标测定

玉米低温胁迫下五项生理指标测定 马广伟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生物科学哈尔滨150036)摘要:本实验研究了玉米幼苗在5℃处理6小时后,叶绿素含量、组织水势、组织抗逆性、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五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综合讨论了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关键词:,低温,玉米,生理指标 植物寒害一般分为两种: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为冷害;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伤害为冻害。本文主要讨论冷害对玉米幼苗的影响。 低温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膜,从而影响植物膜系统维持的生理功能【1,2】。根据对低温的抗逆性将植物分为两类:低温米感型,如玉米(极限低温5℃),香蕉(极限低温14℃);低温非敏感型,这类植物在15℃以下0℃以上时受冷害的迹象不明显【3】。生活在寒带及温带早春、晚秋的植物一般对冷害的抗性较强,原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以及温带夏季生长的植物对冷害的抗性一般较弱。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对冷害的抗性也有差异【1,4】。低温冷害是限制物种分布与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1,5】 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夏季早晚温差大,玉米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所以,研究低温对玉米幼苗的

伤害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9单48号玉米自交系,由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玉米浸种和催芽精选种子400粒左右,用蒸馏水将玉米种子洗净,放入大烧杯。先用75%酒精浸泡10s后用蒸馏水洗净残余酒精,再用5%次氯酸钙浸泡10min后用蒸馏水洗净,加蒸馏水没过种子,37℃恒温暗培养进行催芽。 1.2.2 玉米幼苗的培养和低温胁迫处理玉米催芽16h后,用蒸馏水洗三次,洗去种子表面抑制生长的物质。将大烧杯中水倒净,用干净的湿布塞住烧杯口,目的是保湿,加盖培养皿保持水分,37℃恒温暗培养,每隔4小时左右用蒸馏水洗三次。然后进行沙培,将沙子平铺在培养盘上,用喷壶浇适当的完全营养液(表一)。将种子放在沙子上,种脐向上,种子间距离适当。种子上覆盖适当的沙子,约1cm 厚,保证沙子湿度适当,为保湿,将培养盘上面盖上一层塑料膜。两周后,选取一部分玉米幼苗,放在5℃冰箱里低温处理6小时,以备后续试验。

浅谈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万坤 114120238 (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应用生物教育A班) 摘要: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植物正常所需温度(生物学零度)时,温度对植物形成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造成严重影响。植物遭受低温逆境胁迫时,从感受低温信号到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和调节基因表达,进而产生抗寒能力。研究低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低温反应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对于我们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 Abstract:Whe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is consistently lower than the temperature normally required for plants (biological zero),The temperature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nt, the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a serious impact.Plant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low temperature signal from the feeling to have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 and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resulting in cold hardiness。Study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 growth,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low temperature responsive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for our production and life of great significance.

植物低温胁迫生理研究进展_吴广霞

植物低温胁迫生理研究进展3吴广霞 唐献龙 杨德光 席景会 摘 要 低温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一种非生物胁迫因素。综述了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光合作用、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低温胁迫;植物抗寒性;生理研究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植物都面临着寒害的问题,植物在低温条件下会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1]。低温胁迫会大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对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作者简介:吴广霞,在读硕士,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150030,黑龙江哈尔滨 唐献龙,席景会,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杨德光(通讯作者),通讯地址同第1作者 3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6CB101700),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收稿日期:2008-04-18其中最明显的是膜脂相的改变[2]。低温对膜脂的直接影响是改变膜脂成分的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特别是脂肪酸组分的变化与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关系密切[3~5]。当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主要是通过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来提高抗寒性[6,7]。低温对膜脂及其脂肪酸的影响也与胁迫温度、时间及光强等因素有关。对于外界温度的变化,生物膜本身能够对膜脂的不饱和度进行调整[8],以改善低温下膜的流动性。研究表明,植物冷害首先发生在细胞膜系统,膜系统损伤首先是冷冻引发的严重脱水所致[9]。低温引起植物胞外或胞内结冰,胞内的水分通过质膜流出,导致细胞严重脱水[10,11]。脱水会对细胞产生多种伤害,包括膜的结构和功能。此外,由于低温诱导产生活性氧也能损伤膜的结构[12],胞外形成的冰晶刺伤细胞壁或细胞膜引起细胞破裂。 2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低温对光合作用最明显的影响是引起光合速率的下降,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失调引发的生物膜结  198 27刘成,杨足君,冯娟等1利用小麦微卫星引物建立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性标记1遗传,2006,28(12):1573~157928唐祖强,杨足君,李光蓉等1簇毛麦5V染色体特异性I SSR标记的建立及其对亲缘物种的检测1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15(5): 799~804 Progress of Stud i es on Detecti on of A li en Chro ma ti n i n W hea t S u J un ji1,Do ng Yo ngm e i2,C ha i S ho ucheng3 (1Cott on I nstitute of Xinjiang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and Cultivati on Sciences,Shihezi832000,Xinjiang;2B reeding Center f or Molecular Agricultural Technol ogy of Xinjiang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and Cultivati on Sciences,Shihezi832000,Xinjiang; 3Agr onomy College of North west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2Technol ogy University,Yangling712100,Shanxi,China) Abstract The wide relatives of wheat p r ovide with abundant genetic diversity and valuable genes f or the i m p r ove2 ment of wheat1Studies on hybridizati on,identificati on and utilizati on of wild relatives will p lay an i m portant r ole for the devel opment of wheat breeding and p r oducti on1Many markers such as mor phol ogical,cyt ol ogical,molecular and p r otein markers are i m portant genetic methods t o detect alien genes in wheat1This paper p 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app licati on and devel opment of these methods app lied t o detect alien genes in wheat1 Key words W heat;A lien chr omatin;Molecular markers 71 作物杂志 Cr op s200813

植物对低温胁迫敏感研究获进展

植物对低温胁迫敏感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0-9-25 0:00:00 温度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由于人类主要的食物是由开花植物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产生的,因此认识植物在有性生殖发育阶段如何适应温度胁迫的机理,对于应对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许多研究结果已经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温度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根、茎、叶等组织,对发育阶段时间比较短且非常复杂的植物生殖器官的研究非常稀少。虽然如此,但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植物有性生殖对低温冷胁迫高度敏感,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降低。在植物有性生殖阶段,温度胁迫可以导致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以及受精失败等严重后果。目前认为,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其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对低温冷胁迫最为敏感。 最近,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分子生物学研究组余迪求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邹长松同学以模式植物拟南芥花粉为研究材料,通过基因功能分析手段证实了植物成熟花粉粒对低温冷胁迫敏感,是由于花粉粒特异表达的转录调控因子WRKY34抑制低温诱导的CBF1,CBF2和CBF3等基因表达所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重要期刊《实验植物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植物WRKY基因家族是植物独有的转录调控因子超级家族,在调控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反应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邹长松等的研究发现,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WRKY34基因在植物成熟花粉细胞中特异表达,同时受低温冷胁迫强烈诱导表达。遗传分析证明,WRKY34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wrky34-1和wrky34-1)的成熟花粉粒对低温冷胁迫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显著降低,其花粉活力在低温冷胁迫后显著高于野生型。通过比较分析低温冷胁迫对植物成熟花粉粒的活力、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以及最终对植株种子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也进一步证实wrky34成熟花粉的花粉活力显著地高于野生型;而且,WRKY34高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成熟花粉粒即使在没有冷处理的条件下也表现出不育。这说明WRKY34作为一个负转录调控因子参与了成熟花粉

低温胁迫

题目;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姓名:包建红 学号: 2010211764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冷害是指零度以上低温对植物体所产生伤害。引起冷害一般0—10℃,植物对低温敏感度与其起源地密切相关。冷害对植物体损伤程度取于低温和低温维持时间的长短。植物体受损伤后直接表现为叶片出现水渍状或果实上出现斑点。引起水渍状时间由几小时至几天时间,长短不等,主要取决于物种和温度,同时植物体水分状况及光照条件亦能间接影响冷害的程度。冷害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代谢的改变,最终导致幼苗生长纤弱、植株生长迟缓、萎蔫黄化、局部坏死,坐果率低,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等的产生。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1.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质膜透性的变化 细胞质膜透性直接反映植物膜系统受伤的程度,而相对电导率大小反映了质膜透性的大小。随着温度的下降,相对电导率先缓慢上升。此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先小幅度上升后急剧上升。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上升,表明幼苗叶片细胞质膜结构受到严重的损伤和破坏。说明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的品种具有较强的维持细胞膜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结构完整性的能力,因而更能抵抗低温的伤害。 2.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水分的变化 随着温度下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自由水含量先下降,于4℃时到达最低值,之后上升;束缚水含量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高值,之后下降;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先上升,于4℃时到达最高值,之后下降,但-2℃时束缚水/自由水比值仍略高于胁迫前水平。 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不断下降。自由水含量先下降,于6 d时到达最低值,之后上升。束缚水含量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高值,之后下降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先上升,于6 d时到达最高值,之后迅速下降,胁迫后9 d,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已比胁迫前的低出30.10%。通常情况下,植物组织内含水量高低可以反映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低温胁迫下幼苗降低体

植物耐受低温胁迫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2013(05):191~ 194·专题综述· 第一作者简介:师秋菊(1986-),女,硕士,现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459685022@qq .com.责任作者:李群(1971-),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liqun_007@126.com.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91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疆工程资助项目(200840102)。收稿日期:2012-11-02 植物耐受低温胁迫研究进展 师秋菊,李 群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 摘 要: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在简要介绍低温胁迫对细胞膜和质膜物质影响基础上,综述了CBF/DREB转录因子与低温调控相关的基因及影响低温胁迫的 相关因素,阐述了与RNA结合的耐受低温蛋白和耐受低温有关的酶类等对植物抗冻性有关的植物抗冻蛋白;最后介绍了DNA甲基化、MicroRNA、 光周期等与抗冷性的关系。关键词:低温胁迫;抗冻性;生理生化;基因;抗冻蛋白 中图分类号:Q  94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3)05-0191-04 非生物胁迫中, 低温是限制植物地域分配和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冷胁迫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的产量,导致损失严重。有些物种已经适应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在秋季通过调整其新陈代谢,增加它们在冷胁 迫下产生耐寒性物质,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耐寒性。还有一些是通过分子水平、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对植物进行冷 驯化等方法来提高植物的耐寒能力[1 ]。因此,对于植物的抗冷性研究十分重要,通过了解其抗冷的生理生化的表现及其调节机制,并且应用基因工程,将抗冷基因整合到农作物中,增强其抗冷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1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 细胞膜是生物感受外界胁迫的第一道屏障,在冷胁迫下,细胞质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会升高,从而增加质膜的流动性,抵御冷胁迫。有学者通过对高山离子芥的试验, 发现质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在植株耐寒上有很重要的作用[2 ]。试验也发现,在25℃下, 质膜上脂肪酸的含量呈16∶0>18∶2>18∶3>18∶1> 18∶0的比例,而在0℃和-4℃时,其它C18的脂肪酸含量降低,而C18∶3反而增加,质膜上脂肪酸的含量呈18∶3>16∶0>18∶1> 18∶2>18∶0和18∶3>16∶0>18∶2>18∶1> 18∶0,C18∶3的含量比对照组要高0.8倍[2] 。也有人在研究ω?3脂肪酸脱氢酶中发现,过表达ω? 3脂肪酸脱氢酶FAD3和FAD7催化亚麻酸(18∶3),易和亚油酸(18∶2 )的转换。转基因的OE-FAD番茄植株表出改变的脂肪酸组成,在叶片和果实18∶3、18∶2比例增加,从而OE-FAD 的番茄植株更加耐寒[ 3 ]。1.2 低温胁迫对质膜物质的影响 低温对其质膜上的质子ATP酶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冷胁迫的情况下,不仅改变激酶结构域的催化活性,而且对其磷酸酶域也有影响,从而影响质膜H+-ATPase活性[4 ]。试验还表明激酶结构域和磷酸酶域的变化,可能是依赖于改变C-末端的某种酶的特性,质膜H+-ATP 酶可能在适应冷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植物内膜线粒体阴离子通道(PIMAC )参与代谢产物运输和线粒体体积变化,并可能在植物温度耐受性中有重要作 用[ 6 ]。在拟南芥中6个基因家族编码的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BPs)。ACBP1家族的成员,包含1个氨基末端的跨膜结构域,通过转基因拟南芥ACBP1过表达的质膜分析发现,ACBP1过表达使磷脂酰胆碱(PC)的含量减少并且增加磷脂酸(PA)的含量,并伴随着增加冷冻敏感度,acbp 1突变体植株反而使PC的积累增加而PA减少来加强抗寒性,这也就说明ACBPs对于冷调控是通过调节质膜上不同的脂肪酸的含量来调控对冷的敏 感性[ 7 ]。2 相关因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2.1 CBF/DREB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又称反式作用因子,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0~5 000bp的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s)沉默子(Silencer)或增强子(Enhancer )结合并参与调节靶基因转录效率的1组蛋白, 并能将来自细胞表面的信息传递至核内基因,通过1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