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世界性影响

孔子的世界性影响
孔子的世界性影响

众所周知,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诸大文明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中国、东方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儒学为主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覆盖面极广,形成了幅员辽阔,人口繁密的泱泱大国。至明中叶以前,中国的经济、科技、文教的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在不少方面推动了世界文明的的发展。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从来没有传教士,仍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义主臬,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学文化圈,它覆盖的人口超过全人类的四分之一。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孔子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影响之大、之深。

公元一世纪,孔子文化南下越南,东渡日本。早在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於汉城,祭孔文庙。促进了文化、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儒学对日本社会和文化也影响很深,尤其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突出王阳明的儒家精神、孔子思想,?与现代化相结合,实践出今天的日本,国强民富,社会安定,人民康乐长寿,国情国体,充满东方浓厚特色,弘扬传统宗教与文化,不受外来的极左极右势力 击与分化、分裂,及意识形态的困扰。二次世界大战後,虽更换了十多位首相,但从未引进外来势力打自己,所以人民团结爱国。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利用儒家思想得出来的最佳成果。但最遗憾的是日本曾侵略中国,反映号称‘大和’民族的部分日本领袖,还未能透彻认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精神。

儒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西方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文化於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通过传教士的渠道西行欧洲,造成很大震动。四书五经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的文官制度经欧洲人的接受改造,成部部分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由於儒学的传入,向西方展示了一种与基督教文化完全不同的东方文明,这为十七、十八世纪祟尚理性的欧洲思想所接受,?在法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孔子、儒家的思想启发了启蒙思想家,在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法国百科全书派重要代表人物豪巴赫(P.H.D.Holbach)硈美中国是唯一把政治的根本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主张以儒家道德来作为主导思想,认为圣人孔子的道德,其作用如同宗教一般,强调‘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社会的体系》)。这表现出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之大。

百科全书派的主角狄德罗(D.Diderot)盛硈中国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其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他撰写的‘中国’和‘中国哲学’两条收入《百科全书》。指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懂得善意和道德的哲学,《五经》是中国最初而最神圣的读物。《四书》则为《五经》的注释。认为孔子的学说以行为为主,不要暴力和迷信,强调以道德、理性治天下。显然,重理性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从中国儒学那 得到启示。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F.M.Voltaire)极力硈扬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的真实价值。认为中国文化是《旧约》以前、《旧约》以外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基督教完全不同。宗教的迷误和教会统治是人类理性的主要敌人,一切社会罪恶都源於宗教蒙昧主义。而中国的国君和朝廷的宗教从来未因为欺诈而名誉扫地,从来没有为神职人员和皇朝之间的争吵而产生过麻烦。他还说:‘中国文人的宗教也是令人钦佩的。他们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也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往中国的理性道德,接受儒家的性善说,?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孔子,硈扬中国文化,表明儒学对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此外,孔子、儒家思想对德国哲学、法国重农学派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著名哲学家

莱布尼皍(G.W.V.Leibniz)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在版图上不次於文明的欧洲。在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个极其令人硈佩的道德,再加上有一个哲学学说,或者有一个自然神论,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认为儒学的‘理’就是‘上帝’或‘天王’,进而主张宋儒之‘理’与基督教之‘神’完全相同。他积极提倡中国学术,主张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相互结合、沟通,欧洲应该接受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中国则应吸取欧洲的理论科学。此外,用他发明的二进制数学原理来研究儒学《周易》六十四卦图的数学配列顺序,结果发现中国的‘先天八卦’与其二元算术原理完全吻合,认为中国古代儒家所推崇的圣人伏羲几千年前就已经运用二元算术的原理来安排六十四卦的顺序了。由此表现出莱氏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崇拜。

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L.A.Feuerbach)在《幸福论》 指出中国的圣人孔子要求人们心地诚实地对待他人,如同对待自己一样,他不离开人的理性之本性所赋予人的那种义务的道德规律,所以他不把自己不愿别人向他做的事施加於别人。也就是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实是最平等、自由、人权、尊严之写照。费尔巴哈认为,孔子的这个朴素的通俗道德原理是最好最真实的,也是最明显最有说明力的。他吸取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强调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平等、自由、人权对待人,?试图把这种道德推广到家庭、集团、社会、民族和国家中去。这体现了儒家伦理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深刻影响。

被称为‘欧洲的孔子’(TheCofuciusofEurope)的重农学派领袖魁奈(F.Quesnay)崇拜中国的重农政策,指出中国以农为国之本,其伦理学与政治学是同一个学问。

回顾以上文明发展的历史和孔子学说对东、西方的影响,可以看出,儒家作为中国文化及东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的精粹之处,自有超出地域和时代,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有客观需要的价值和成分,而值得今天的人类所吸取和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同一过着封建时代的时期,只有中国的孔子及其传人敢出言论批评与劝谏当时的国君,要行德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乱神。如‘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仁者爱人’,‘选贤与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闻诛一夫纣矣,未闭杀君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苛政猛於虎也’等等数不尽的孔儒名言,遗留至今,变成历史经典名言,一样通用於今天的政治理想,一样通用於今天仍然行皇朝帝制的如日本、英国等国。孔子虽生於封建时代,但思想是超越时空的。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浅谈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以人和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价值、以“礼”为社会规范、以“中庸”为思辨方法的思想体系。其“仁”和“和”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孔子思想;仁;和;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两千多年,可以肯定的说,在今天,孔子思想依然还会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一,这不但是因为孔子思想在今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之一,更重要的仍在于孔子思想的精神特质在一定的意义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心路历程”。孔子最受推崇的“仁”、“和”思想,实质上契合了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他的思想不是拒人于外,而是与人有关,与普通人有关,因而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 1982 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行聚会中,谈到21 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之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要从2500 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精神的营养。在高科技的引领下,现代社会高速前进,可与之相伴的是人们精神的匮乏与心灵的躁动,而宗教的力量显然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此时,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华文明的开创者之一——孔子,想在他那里找到解决现代社会难题的钥匙。 一、仁”的思想是现代社会所需的一剂良方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他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仁”是看待整个世界的根本。只有心怀“仁”心态的人才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面貌逐渐焕然一新。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希望——80 后、90 后的青年一代,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朝气蓬勃,锐意进取,但在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上、与社会相处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他们缺少是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他人的关爱。发生的深圳富士康企业的接连的跳楼自杀事件就充分说明自杀者大多是身心疲惫,缺少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最终选择了轻生之路。孔子思想的里“仁”简单点说就是爱人。把自己的爱心献给亲人朋友,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这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温暖。 二、“和”的思想是理顺社会关系的钥匙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

孔子英语介绍.

Confucius Confucius (551 B.C—479 B.C.)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people. A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1, his thought has exerted a deep influence on China and its people. But Confucius was not his real name. It was a courtesy title, a Latinized form of “Kong Fuzi”, meaning “Master Kong”. His family name was Kong and his given name, Qiu. And he styled himself Zhongni. He was born at Zouyi, the State of Lu2.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最著名的人物。作为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一直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孔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种尊称,是孔夫子的拉丁文。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A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and educator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Confucius’ legacy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he compiled and preserved the literary works, The Six Classics, including Shi3, Shu4, Li5, Yue6, Yi7and Chun Qiu8, which are regarded as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The accomplishment makes a large impact on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文献,被后代奉为儒家经典,合称“六经”,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Secondly, Confucius built up a system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s with Ren as its basic virtue. This virtue is the central theme of his Analects9. He considered Ren as the first and highest criterion of man’s behavior and the core of morality. Ren meant to “love other men”;to help others to be established when one wished to be established oneself; and help others to be

孔子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与其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对大家来说,我相信都不会陌生。简单地说,他是教师的鼻祖,我老师的老师吧!我对孔子很正式的认识是从高中开始的,有一次我的语文老师以膜拜的口吻提起他,引起了我对他的浓厚兴趣。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城)人,汉族。他的英文名叫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孔子的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在教学方面,他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 孔子在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在治理国家方面,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 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 孔子的“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本主义思想、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舍身取义的节操等,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止的精神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则成为历代领袖治国的方略。远的不必说,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便足可见基于孔子学说。 公元一到二世纪,孔子思想传到朝鲜。三世纪,朝鲜学者王仁带着一本《论语》到了日本。从此,“孔子”便在日本落下了根。日本的儒学受孔子的思想影响很大,在明治维新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明治维新取得巨大的成功。现代的日本人民仍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气息。比如有部电视短剧《医龙》同样有孔夫子的思想呢,“以德报怨”。 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不仅日本、朝鲜,就连越南、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将孔子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相继建起了祭祀孔子的庙宇。十六世纪以来,孔子思想又陆续传入西方国家,他的理想主义、道德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的武器,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可见孔子学说已遍及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的思想仍然是活跃的!孔子所

孔子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孔子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关于孔子,我们总习惯于把其冠名为中国的“至圣先师”,似乎他只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已,可事实上,一种先进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仅是对于本国,对于其他一些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必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华盛顿邮报》曾经写道:“虽然孔子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今天世界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剑桥大学将孔子著作《论语》的部分章节作为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而儒家仁者爱自己,更爱别人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验证…… 当然,身为中国春秋人士的孔子肯定是不会讲英语的,可是以上诸事例足以说明,高贵的思想无所谓国籍也无所谓语言,中国古代连普通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孔圣人,不止是我们的圣人,在满嘴英文字母的西方人面前也照样是需要顶礼膜拜或者说苦心参详的哲学家。 文化无国界,这也许正是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吧。 事实上,在英语世界里,西方人对孔子及其学说的研究未必比我们少。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对于孔子思想的解读。

对于一种思想的解读总是离不开同时代政治和经济的变革,这也正是思想的作用的厉害之处——作为指导的纲领和行动的依据,它可以推动一场改革甚至革命。 西方人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孔子思想的这一点。 著名的汉学家威尔·杜伦在其著作《哲学概论》中不仅孔子学说的反宗教性,而且将孔子与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等而视之,说他们都“把道德和智慧看做一件事”,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使人格全面发展”。 这个言论很有意思,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无疑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在英语世界也无疑是智慧和思想的化身,同时更重要的,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向往自由、平等的文化憧憬,威尔·杜伦将孔子与此二位并列,足以说明孔子思想对于现代欧洲民主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再说说美国。 要是中美关系改善以后,美国对'孔子学说的研究更是迅猛发展,研究中国儒家学说的机构超过千个,许多著名大学还开设中国儒学方面的课程。美国学者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比较广泛、深入,涉及孔子思想的各方面,其中有些论述也是颇有见地的。例如克里尔在谈及孔子的哲学思想时认为。孔子感兴趣的是“人道”而非“天道”,孔子把“天”看作是一种“非人格的道德力量”,把“命”看作是“生命的命而非命运的命,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命”陈荣捷认为,“孔子确实可以说从总的方面铸造了中国文化”。他还说:“最重要的是,孔子

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

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 文学院13广告吴安琪20134024020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的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并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论语》一书里。孔子建立起人类思想最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仁学、人性理论、认识论、中庸论,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应该已经超过了我们能想像的范围了。 1988年,当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由此可见孔子伟大的思想。作为孔子的后人,对此我既感到自豪却又感到羞愧,自豪是因为我是孔子的后人;羞愧的是我对孔子的各种思想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倡导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系统的道德理论。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以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 “仁”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世间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也是一种宽容的精神。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这对后来的领导者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吧。孔子在人际关系中主张“以德服人”,在社会生活中主张“为政以德”,在自己的生活中身体力行。孔子身上充分体现出“仁爱”的精神,他对一般民众给予真切的关心,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给予深切的关注。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出席世界宗教大会的几千位宗教领袖或代表,签署了《全球伦理宣言》,其中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文明间矛盾与冲突相当普遍的当今世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诚恕之道,彼此尊重,加强沟通、理解与对话,是调节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良方,也是克服人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思路。①(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第四节原始儒家)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礼”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待人接物的形式;个体修养涵养;用于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方法,都告诉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恭让与恭敬。这对道德准则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由此和睦家族、邻里,最终协和万邦。②(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二章第二节)即便世界各国文化各有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模式都应该大同小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才能有安稳的社会,才会给国家领袖带领国家的发展提供舒适的温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让人类在地球持续生存和发展。 孔子儒家的大一统说对于促进维护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价值,对现在治理国家的领导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天子作为国家统一的核心。

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汇总

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为“礼、仁、孝”,在冲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这一特殊时期,“礼、仁、孝”成为孔子所倡导的主流社会思想,《论语》中也大篇幅讲述“礼、仁、孝”的重要性及其积极作用,深深影响着现代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优点:《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对“礼”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大家对于社会上一些现象就拿这句话称量着,对那些富而作威作福的人痛感厌恶,讲究贫而守节,并对此大奖不疲,甚是流传。“礼”作为孔子首推的精神,其富含浓厚的意蕴。又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礼”成为了一种行为准则,而“成人之美”也成为一种美谈。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遇到纠结之事,“礼”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着相同的内涵。“六尺巷”的故事也表现

出人们对“礼”的理解与实践。 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与教育。“仁”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一种品质,更是君子们处世之道。《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孔子将“仁”作为每个人以生的追求。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不仅仅只是思考方式,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在今天,依旧有无数人为了心中的“仁”奋斗着,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孔子思想中关于“忠、孝”也是十分的着重的。《论语》中这样议论“孝”的: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懿子问孝,子曰:“无 违”。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影响 姓名:李玉媛学号:100908026 专业:08级小学教育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要算是孔子了。孔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位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目前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我个人的浮笔来略谈一二。 一、发现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里说的“学”,是指读书、读简策。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而不动脑筋、不思考,完全相信书本上说的,就容易受书的迷惑而无所得。相反,如果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通过读书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会由于精神疲惫而无所得,也就会感到疑惑。所以,学习和思考二者必须结合统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孔子还强调先学后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必须先学习,头脑中拥有充分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思考,才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也就可能会发现新知识。所以这对于我们平日的学习、教师教学都有着启发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尤其是当前的教育,要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多留课余空间,指导学生多看相关必要书籍,教给学生学习看书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全部理论知识,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学会方法,才能不断的持续学习。学生也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要学会争分夺秒的利用时间看书,不是纯粹地死记硬背老师给的条条框框,这只能应付暂时的考试,而不能促进自身的超越性的发展,不利于发现新知识,不利于长远的创新发展。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定要在适当的年龄阶段积累好必要的知识,这样在以后用到之时就能像呼风唤雨一样,想要什么就能用什么,这样下笔才有神啊。这就和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只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可能会有理性认识,要想理性认识,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是不可能有理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还是要先学习,先具备充分的知识,才能去深入的思考,才可能去发现新的东西。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当前的教育中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创新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启发式教学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此注解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也就是说,孔子启发教学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达。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自动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孔子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起促进指导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对改变当前教育中的“机械式的学习”、“满堂灌输的思想”、“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英语作文 孔子(Confucius)-精品

孔子(Confucius) twenty-five hundred years ago life in china was very hard. most of the people were hopelessly poor. into these times one of china’s great leaders was born. he was confucius. confucius came from a noble family, but his parents were poor. his father died when confucius was only three years old. the boy was a good and obedient son to his mother. he grew up to be quiet, thoughtful, and studious. as confucius watched the people around him, he became eager to help them. at last he left his family and started out his students to be honest and kind, and to honor their parents. he taught them that a good man never lets himself get angry. many of his saving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and written down. one of his famous savings is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others to do to you. “ for years he wandered from province to province spreading his ideas to all who would listen to him. 2019年12月11日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符丽军 10级特教班 2010213636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即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在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二)、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温故知新: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即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即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要虚心求教,奋发图强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此外还有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 (三)、站在德育、素质教育的角度: 1、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谈论):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英国对世界的影响英文

British influences on the present world England's full title is "Great Britain and the Northern Ireland united kingdom". She separates North Sea, Straits of Dover and the English Channel faces one another with the Europe continent, is an island country. England was formed as a country during the 10th century and takes its name from the Angles that is one of a number of Germanic tribes who settled in the territory during the 5th and 6th centuries. In 18th century, because politics, the economy and the technical aspect are gradually mature, England has started a industrial revolution. Along with the steam engine invention, to 19th century in leaf's Victoria time, England has become in the world the most advance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leaps to the world first place in the production and the trade yeast, everywhere carries out the gunboat policy, captures the marine hegemony, invades the colony, massively plunders other country wealth. Great Britain dominates the world, spreads Europe, Asia, America, Africa, Australia in the overseas control region and it is known as "the date not to fall the empire".This period is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and it is should be the prosperous to leave the world two very profound influences that one is English and the other is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English nowadays is used in a lot areas around the world. Once called as the “sun-never set country”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British Empire owned about 1/4 land of the world. At that time, the language of the ruler, the English, was the language chosen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lonies and within the British Empire. English now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for more than 80 countries and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language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owadays English is popular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cadem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meetings, entertainment, business, and even personal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field of mass media, English is the most favorite language. Take the TV news as an example. CNN and BBC are good choices 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news. I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English has an unparalleled position. In the movie field, Hollywo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produces lots of movies every year. Among the movies from Hollywood, most are in English or come with

孔子思想的对国外的影响力

孔子思想的对国外的影响力 孔子思想的对国外的影响力 孔子思想对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影响同样甚大。法国哲学家从孔子思想中悟到:征服者可以毁坏有形的物质,但毁坏不了道德。法国作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他读了《赵氏孤儿》,将它改为“五幕孔子伦理观”,并说,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样仁义,就不会发生战争了。他把孔子的塑像放在自己的书房里,朝夕朝拜。同样,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人的,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今天,旅居法国的华侨华人依然遵循着祖宗的教诲,在待人处事中恪守这一规则。 在近代史上,山东一度是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卫礼贤跟随军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学成回国后,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在教授学生时,他流传法国的名言是这样说的:“所谓经济学说、社会学说,皆不如孔教。西方哲学家兴推倒前人学说而代之,中国则以孔教通贯数千年。”在他看来,孔子思想比西方哲学思想好处很多,所以能统治中国几千年。1772年的英国出版了世界历史名人录,孔子列榜首。从此,

英国人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孔子研究机构,对孔子思想深入研究。英国传教士庄士敦还做起了清朝皇帝的洋文“太傅”,他在教授清帝时悟出了儒家思想的价值,他说:“四书五经之于中国,犹如希腊拉丁文之于英国的教育,须臾不可离。”后来,在《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孔子”的词条多达400余则。 美国人对儒家学说的认识大约是从19世纪开始的。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先读儒学著述,后办教会学校。在两种思想结合过程中,儒家思想不胫而走,传到了美国。1844年,美国学者爱默生说:“孔子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句话点燃了美国人对孔子的热望,从此,美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孔子思想与东方哲学的挖掘。1974年,美国成立孔子文教基金会,其成员皆为各国政要,开始推动世界尊孔运动。后来,他们还在各国成立孔子学院、孔子博物馆等,对孔子思想进行世界范围“布道”。在美国的华人华侨也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勇于创造,科技人才辈出,出现了许多名人巨匠。华人华侨的卓越表现,又反过来印证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教育价值,使孔子思想愈发魅力四射,大放异彩。今天,在美国旧金山公园里伫立着一尊孔子塑像,在人流最多的地方,他面容和善,智慧满腹,倍受尊崇。在西方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遇到了诸多解不开的现代难题,匆忙

英语畅谈世界文化Lesson19 Confucius 孔子(中国)

Lesson19: Confucius 孔子(中国) 原文: FS: Foreign student S: Student S: Hi Zhang Ping. What are you reading? FS: It's about Confucius and his rules for life. S: Rules for life, like in a religion? FS: Exactly !Confucianism is one of " The Three Ways" , along with Buddhism and Taoism. S: Oh, I see. When did he live? FS: He lived from 551-479 BC. His life defines the en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It wasn't until many years after he died that he became the dominant Chinese philosopher of morality and politics. S: So, when did he become famous? F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rom 390-305 BC, they extended and systematised his teachings, but they didn't become what we know today until the Han dynasty. S: So, it was years and years after his death? I guess it's a little like Jesus, whose teachings became the official religion of the Roman Empire 300 years later. FS: But Confucianism is all based on a terminology of 1

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中华文化的缔造者,是华夏民族历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他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孔子重视民生疾苦,所以在治理国家上,他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因此,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在人际交往中,提倡“忠恕”之道,“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以及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论点。在教育上,他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在学习方法上,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孔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秦朝不合时宜,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而没有得到实施及推广,但是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被统治者接受,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时至今日,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他的一系列学说都深深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并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