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埋件的详细计算书

混凝土预埋件的详细计算书
混凝土预埋件的详细计算书

预埋件施工方案

川威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转炉一次除尘工程预埋件(螺栓) 施 工 方 案 二零一二年三月

一、编制说明 本转炉一次除尘工程;包括3个电除尘基础、2个切换站、水泵房、电气室,放散烟囱基础,风机及消音器基础,煤气冷却器基础等。有直埋和预留孔型。由于该工程需预埋大量的设备和钢构地脚螺栓,是施工现场的重点工作项目,特编制此方案补充施工组织设计。 二、掌握施工图纸与现场施工条件: 1.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要熟悉幕墙施工图与预埋件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土建施工状况,了解本工程的幕墙的分布、形式以及依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预埋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 2.在这个阶段要全面的消化图纸的内容,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设计师反映;找出预埋的难点、易混淆的部位,在交底中进行专项说明,并召集工人开专门的工作重点交底会议,要让操作人员掌握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 三、制定预埋施工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与总包单位技术部门交流,掌握施工重点、难点的处理,在结合我司的施工组织计划,制定出合理的预埋件施工计划,包括材料计划、劳动力组织、机械设备计划、施工工序安排、施工段划分、进度与跟踪、质量保证措施等。, 1、质量要求 1、材料要求 地脚螺栓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安装允许偏差 地脚螺栓位臵允许偏差(MM) 项目允许偏差 支承面标高±3.0 水平度 L/1000 地脚螺栓螺栓中心偏移 5.0 垂直度 H/1000 四、在施工段找出定位轴线: 根据图纸,在现场找出预埋部位附近的建筑定位轴线与水平层高标高线(50线或1m线)的位臵并进行复核,尽可能按照多的轴线来划分水平分布尺寸。 找出各轴线后,测量建筑物外轮廓线,并绘制测量出的建筑物图,与建筑施工图对比,及时将测量结果传递至设计师,由设计师对误差进行分析并作出修改。 五、按照图纸核对现场尺寸: 现场各施工段支模的实际尺寸往往与设计图纸有偏差,所以要核对,尤其是立面、平面外轮廓变化较多的地方、转角处、突出的部位等,将实际测量尺寸标注在施工图纸上。根据现场的尺寸,结合幕墙的分格,求出偏差每分格内平均值,如未超出规范允许范围内的偏差,则根据现场尺寸分格埋设,如超出规范允许偏差,则必须及时组织包括设计师、业主工程师在内的小组,进行修正方案讨论和确定。 六、定出垂直、水平分布位臵:

预埋件计算原理及算例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算例 第17章预埋件 王依群 20201212年12月 这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算例》(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新增加的第17章。第17.1节配置直锚筋的预埋件计算,第17.2节配置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预埋件计算。 例题演示了预埋件的计算和结果的准确性。 RCM软件试用版本RCML软件可到下面网站下载。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d316429379.html,

目录 (33) 第3章R CM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4) 第17章预埋件计算原理及算例............................................................................................................................................ 17.1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 (4) 【例17-1】受拉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5) 【例17-2】受剪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6) 【例17-3】受拉剪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7) 【例17-4】受拉弯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8) 【例17-5】受压弯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10) 【例17-6】受弯剪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11) 【例17-7】受拉弯剪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12) 【例17-8】受压弯剪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13) 17.2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弯折锚筋及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 (15) 【例17-9】受剪弯折锚筋及直锚筋预埋件算例 (15) 以后增加17.3构造要求

预埋件的各种知识

预埋件的各种知识 在建筑与水利工程施工中,预埋件可分为受力预埋件和构造预埋件两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1埋设在混凝土中的锚筋,这种锚筋一般采用I级或II级钢筋,也可以用角筋或其它型钢;○2外露在混凝土表面的锚板,一般选用3#钢板或角钢等。 在一些预埋件受力较大的地方,常在锚筋末端焊接挡板,称之为小锚板,目的是为了增强钢筋的锚固性能。而对于有抗剪要求的预埋件,在锚板上需加焊抗剪钢板,以满足使用要求。 一、预埋件施工前的准备 (1)预埋件施工工艺流程为:○1钢筋、钢板下料加工;○2焊接;○3支模并安 装预埋件;○4对照施工图校对预埋件尺寸和位置;○5浇筑混凝土;○6养 护和拆模;○7检查预埋件施工质量;○8修补处理。 (2)预埋件施工前,应首先了解其型式、位置和数量,然后按标准要求制作 并固定预埋件。预埋件的原材料应确保合格,加工前必须检查其合格证,进行必要的力学性能试验及化学成分分析,同时观感质量必须合格,表 面无明显锈蚀现象。钢筋的调直下料以及钢板的划线切割,需根据图示 尺寸认真实施。对于构造预埋件及有特殊要求的预埋件,应当注意锚筋 的弯钩长度、角度等规定。 (3)预埋件焊接前,必须检查钢筋钢板的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强制性标 准规定,对不符合要求者,需查明原因,妥善解决。 (4)对于焊条和焊剂型号的选定,需根据其使用要求和不同性能来进行,当 采用压力埋弧焊时,采用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的焊条;当采用手工焊 时,应按强度低的主体金属焊条型号。 (5)预埋件的焊缝型式应由锚筋的尺寸确定,对直径>20mm的锚筋优先选用压 力埋弧焊,当施工条件受限时,也可用电弧焊,选择适当的焊缝形式可 以保证预埋件焊接质量。

一个土建预埋件计算书

本人有一个土建预埋件计算书提供给你看看, 幕墙埋件计算(土建预埋) 基本参数: 1:计算点标高:100m; 2:立柱跨度:L=3000mm; 3:立柱计算间距(指立柱左右分格平均宽度):B=1100mm; 4:立柱力学模型:单跨简支; 5:埋件位置:侧埋; 6:板块配置:中空玻璃; 7: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1.荷载标准值计算: (1)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 qEk=βEαmaxGk/A =5.0×0.16×0.0005 =0.0004MPa (2)幕墙受水平荷载设计值组合: 采用Sw+0.5SE组合:……5.4.1[JGJ102-2003] q=1.4wk+0.5×1.3qEk =1.4×0.001468+0.5×1.3×0.0004 =0.002315MPa (3)立柱单元自重荷载标准值: Gk=0.0005×BL =0.0005×1100×3000 =1650N (4)校核处埋件受力分析: V:剪力(N); N:轴向拉力(N); e0:剪力作用点到埋件距离,即立柱螺栓连接处到埋件面距离(mm); V=1.2Gk =1.2×1650 =1980N N=qBL =0.002315×1100×3000 =7639.5N M=e0V =100×1980 =198000N?mm 2.埋件计算: 校核依据,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AS≥V/aravfy+N/0.8abfy+M/1.3arabfyz C.0.1-1[JGJ102-2003] b:AS≥N/0.8abfy+M/0.4arabfyz C.0.1-2[JGJ102-2003] 其中: AS:锚筋的总截面面积(mm2); V:剪力设计值(N);

预埋件计算示例

预埋件计算书 ==================================================================== 计算软件:MTS钢结构设计系列软件MTSTool v2.0.1.6 计算时间:2013年03月27日10:32:08 ==================================================================== 一. 预埋件基本资料 采用化学锚栓:单螺母扩孔型锚栓库_6.8级-M20 排列为(环形布置):2行;行间距200mm;2列;列间距80mm; 锚板选用:SB12_Q235 锚板尺寸:L*B= 200mm×300mm,T=12 基材混凝土:C35 基材厚度:400mm 锚筋布置平面图如下: 二. 预埋件验算: 1 化学锚栓群抗拉承载力计算 轴向拉力为:N=10kN X向弯矩值为:Mx=9.5kN·m 锚栓总个数:n=2×2=4个 按轴向拉力与X单向弯矩共同作用下计算: 由N/n-M x*y1/Σy i2

=10×103/4-9.5×106×100/60000 =-13333.333 < 0 故最大化学锚栓拉力值为: N h=(M x+N*l)*y1'/Σy i')2 =(9.5×106+10×103×100)×200/60000 =28750=28750×10-3=28.75kN 所选化学锚栓抗拉承载力为(锚栓库默认值):Nc=90.574kN 故有: 28.75 < 90.574kN,满足 2 化学锚栓群抗剪承载力计算 X方向剪力:Vx=8.2kN X方向受剪锚栓个数:n x=4个 Y方向受剪锚栓个数:n y=4个 剪切荷载通过受剪化学锚栓群形心时,受剪化学锚栓的受力应按下式确定: V ix V=V x/n x=8200/4=2050×10-3=2.05kN V iy V=V y/n y=0/4=0×10-3=0kN 化学锚栓群在扭矩T作用下,各受剪化学锚栓的受力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V ix T=T*y i/(Σx i2+Σy i2) V iy T=T*x i/(Σx i2+Σy i2) 化学锚栓群在剪力和扭矩的共同作用下,各受剪化学锚栓的受力应按下式确定: V iδ=[(V ix V+V ix T)2+(V iy V+V iy T)2]0.5 结合上面已经求出的剪力作用下的单个化学锚栓剪力值及上面在扭矩作用下的单个锚栓剪力值公式 分别对化学锚栓群中(边角)锚栓进行合成后的剪力进行计算(边角锚栓存在最大合成剪力): 取4个边角化学锚栓中合剪力最大者为: V iδ=[(2050+0)2+(0+0)2]0.5=2.05kN 所选化学锚栓抗剪承载力为(锚栓库默认值):Vc=53.855kN 故有: V iδ=2.05kN < 53.855kN,满足 3 化学锚栓群在拉剪共同作用下计算 当化学锚栓连接承受拉力和剪力复合作用时,混凝土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 (βN)2+(βV)2≤1 式中: βN=N h/Nc=28.75/90.574=0.3174 βV=V iδ/Vc=2.05/53.855=0.03807 故有: (βN)2+(βV)2=0.31742+0.038072=0.1022 ≤1 ,满足 三. 预埋件构造验算: 锚固长度限值计算: 锚固长度为160,最小限值为160,满足! 锚板厚度限值计算: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10.9.6规定,锚板厚度宜大于锚筋直径的0.6倍,故取 锚板厚度限值:T=0.6×d=0.6×20=12mm 锚筋间距b取为列间距,b=80 mm 锚筋的间距:b=80mm,按规范且有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厚度尚宜大于b/8=10mm,

1#预埋件计算书

预埋件计算书 一. 预埋件基本资料 采用锚筋:焊接弯钩锚筋库_HRB400-Ф25 排列为(非环形布置):5行;行间距215mm;5列;列间距100mm; 锚板选用:SB28_Q345 锚板尺寸:L*B= 590mm×1050mm,T=28 基材混凝土:C60 基材厚度:500mm 锚筋布置平面图如下: 二. 预埋件验算: 轴力:N=1615kN X方向的弯矩:M x=626.4kN·m 锚板上锚筋总个数为25 个 锚筋总面积:A=25×π×(0.5×25)2/100=122.718 cm2 预埋件抗拉强度:f y=360N/mm2 X方向锚筋排数的影响系数:αrx=0.85 Y方向锚筋排数的影响系数:αry=0.85 锚筋的受剪承载力系数αv=(4.0-0.08*d)*(f c/f y)0.5=(4.0-0.08×25)×(27.5/360)0.5=0.5528 锚板的弯曲变形折减系数αb=0.6+0.25×28/25=0.88 沿X向最外层锚筋中心间距Z x=400mm 沿Y向最外层锚筋中心间距Z y=860mm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公式10.9.1-1计算: A1min=N/(0.8*αb*f y)+M x/(1.3*αry*αb*f y*Z y) =1615/(0.8×0.88×360)×10+626.4×103/(1.3×0.85×0.88×360×860)×10 =84.53cm2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公式10.9.1-2计算: A2min=N/(0.8*αb*f y)+M x/(0.4*αry*αb*f y*Z y)×10 =1615/(0.8×0.88×360)×10+626.4×103/(0.4×0.85×0.88×360×860)×10 =131.345cm2 故取锚筋截面面积为:A max=max(A1min,A2min)=131.345cm2 则截面实际产生承载力为:F=131.345×102×360 = 4728432.824N = 4728.433kN 由于在这里需要考虑地震组合工况:γRE=0.85 实际允许承载力值为:F u=A*f y/γRE=122.718×102×360/0.85=5197.488×103N = 5197.488kN 则有:F < F u,满足! 三. 预埋件构造验算: 锚固长度限值计算: 锚固长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公式9.3.1-1来取: 钢筋的外形系数:α=0.14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y=300 钢筋的公称直径d=25 mm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2.04N/mm2 锚固长度限值:l a=α*f y/f t*d=0.14×300/2.04×25=514.706 mm 钢筋采用机械锚固方式,取包括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为上述计算值的0.7倍:l a=514.706×0.7=360.294 mm 由于:l a<15×25=375 mm,故取l a=375 mm 锚固长度为400,最小限值为375,满足! 锚板厚度限值计算: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10.9.6规定,锚板厚度宜大于锚筋直径的0.6倍,故取锚板厚度限值:T=0.6×d=0.6×25=15mm 锚筋间距b取为列间距,b=100 mm 锚筋的间距:b=100mm,按规范且有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厚度尚宜大于b/8=12.5mm, 故取 锚板厚度限值:T=100/8=15mm 锚板厚度为28,最小限值为15,满足! 行间距为215,最小限值为150,满足! 列边距为100,最小限值为75,满足! 行边距为95,最小限值为50,满足! 列边距为95,最小限值为50,满足!

预埋件计算

预埋件计算(预埋件计算) 项目名称 构件编号 日 期 设 计 校 对 审 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计算条件 弯矩设计值M : 0.00kN ·m__轴力设计值N : 454.00kN 剪力设计值V : 0.00kN___力的正方向如图所示 直锚筋层数 : 3___层间距b1 : 200mm 直锚筋列数 : 2___列间距b : 150mm 锚板厚度t : 20mm___锚板宽度B : 300mm 锚板高度H : 750mm___最外层锚筋之间距离z: 400mm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 1.0___层数影响系数αr : 0.90 地震作用 : 不考虑 锚筋级别 : HRB400, f y =360.00N/mm 2, f y > 300, 取 f y = 300N/mm 2 直锚筋直径d : 22mm 砼强度等级 : C35, f c =16.70 N/mm 2, f t =1.57 N/mm 2 2 锚筋截面面积验算 (1)锚板受剪承载力系数αv : 根据混凝土规范9.7.2-5计算: =v (2)锚板弯曲变形折减系数αb : 根据混凝土规范9.7.2-6计算: b (3)直锚筋面积验算: 在剪力、法向拉力、弯矩的组合作用下,直锚筋的计算截面积按照混凝土规范 式 9.7.2-1 及 式9.7.2-2计算,并取其中较大值: ≥A S 0 (r v f 0.8 b f 1.3 r b f ? ( ?0.900.53300.00?0.83300.00 =2279.12mm 2 ≥0 ( ) N 0.8 b f M 0.4 r b f

设备基础与预埋件技术要求细则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围 (2) 2.参照标准 (3) 3. 设计要求 (3) 4.材料要求 (4) 5.材料送审 (7) 6.施工&安装要求 (8) 8.其它 (19) 附件 1.厂商/材料信息检查表 2.现场工作检查表 1.工程围

适用于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安装 2.参照标准 2.1《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GB50040-96) 2.2《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T 20643-98) 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2.4《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 2.5《素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9-1996) 2.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75-98) 2.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3-2002) 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2.9《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穗建筑[1999]175号) 2.10《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2.1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第80号 2.12《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穗府[1996]87号) 2.13《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中国建筑业协会文件(2000) 建协字第17号) 注:以上标准条文如有冲突,按比较严格的条文执行。 3.设计要求 3.1依照各专业所用设备制造厂的具体要求及基础安装深化设计图说。 3.2基础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 3.2.1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及轮廓尺寸图等 3.2.2机器自重及重心位置 3.2.3机器底座外廓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 3.2.4以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 3.2.5机器的扰力和扰力矩及其方向 3.2.6基础的位置及其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图 3.2.7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试验资料 3.3设备基础采用现浇的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3.4动力机器基础宜与建筑物的基础、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地面分开 3.5当动力机器基础的振动对邻近的人员、精密设备、仪器仪表、生产及建筑物产生有 害影响时,应采用隔振措施。详见通用工程细则:《消声减震技术要求细则》

预埋件计算规范

去除时间限制及相关安装说明: 1、安装过程中需要产品代码时,填写EC-C01 2、安装过程中需指定License文件时,请选择光盘中的\LICENSE\LICENSE-DAR\license.txt,即可去除时间限制。 3、如果在Windows XP中安装客户端或单机用程序,必须确保Windows XP升级到SP2。 4、如果选择SQL Server 2000做后台服务器,必须升级到SP3以上。首先安装Other tool中的数据库,然后再安装所需的客户端程序。 5、如果只在本机使用,建议只安装Stand-alone版本即可,这样只会在本机安装MSDE引擎,用于学习软件使用和一般项目管理足够用了。 6、安装指南可参考光盘\Doc-V5.0\IT下的adminguide.pdf,内有详细的安装说明。 7、最后说一句,P3确实是非常牛的项目管理软件! 1、工程模式 工程组、工程、目标工程不限 每个工程可达10万条工序 自动进度计算和资源平衡 进展骤光灯和自动进度更新 显示进展线、前锋线 20级工作分解结构(WBS)编码 工程识别编码 24个用户可自行定义的作业分类码,可用于选择、排序、分组分析 16个用户自定义数据项 多个工程汇总成新工程 赢得值分析评价完成情况 保存历史数据 合并多个工程 总体更新用于一次修改批量数据 用户自定义的计划模板(子网络) 真正的同时多用户功能:多人同时更* Web 向导,用于Internet/Intranet Primavera 中国唯一总代理新、分析、制作报表 可对工程设定多级权限 与Microsoft Office 兼容的图形* 可按任意作业分类码和资源组合来组用户接口 显示进展线、前锋线/td> 20级工作分解结构(WBS)编码 2、进度计算 关键路径法(CPM)计算 单节点网络图(PDM)方式 自由浮时和总浮时计算 支持完成-开始、开始-开始、开始-完成和完成-完成四种作业关 关系线上可显示延时 每工程可使用31种作业日历 时间单位可为小时、天、周、月

预埋件施工方案

预埋件施工方案 当基础垫层砼凝固后开始绑扎基础钢筋后,立即进行钢结构螺栓预埋准备工作。为确保上部结构安装质量,也必须与钢筋绑扎施工单位及模板支护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把关。预埋前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钢筋必须绑扎完毕; 混凝土短柱侧面保护垫块必须垫好、垫牢; 土建模板必须支撑牢靠,有足够的刚度; 土建模板上口平齐,高度一致; 轴线及标高控制点提供明确。 预埋时必须严格控制地脚螺栓的相对位置及绝对位置的准确度以及伸出长度、基础支承面水平度和标高等。 螺栓预埋施工要点:当基础垫层砼凝固后,即在垫层面上投测中线点,并根据中线点强出墨线,绘出地脚螺栓的位置或者计算埋件与控制线的相对位置确定地脚螺栓的设计位置,根据垫层投测的中心点,把地脚螺栓安放在设计位置。 为便于螺栓就位,可采用如图表示在工厂预制好的钻孔钢模辅助就位,(也可采用与基础模板连结在一起的钻孔木架,在模板与木架支撑牢固后,即在其上投点放线)地螺栓安装以后,检查螺栓第一丝扣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即将螺栓焊牢在钢筋网上,焊接时首先要保持螺栓之间的相对位置,且用钢筋对螺栓进行固定,即使螺栓组成一个整体(螺栓组),其次将螺栓组与四周钢筋网焊牢,为进一步确保螺栓组的稳定性,可用固定螺栓组的钢筋四周直接撑到外围的模板上。

现场埋件基础浇筑混凝土时切忌振捣棒不要紧挨着预埋螺栓或者预埋件,避免埋件跑位。 为防止地脚螺栓在安装前或安装中螺纹受到损伤,宜采用防护套将螺纹进行保护。而为了保证地脚螺栓位置及标高的正确,应进行看守观测,如发现变动应立即通知施工人员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于基础和预埋件,应先检查复核轴线位置,高低偏差,平整度,标高,然后弹出十字中心线和引测标高(见图表),并必须取得基础验收的合格资料。 由于涉及到钢结构制作与安装两方面,又涉及到土建与钢结构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们之间的测量工具必须统一。

预埋件计算书

目录 一、埋件计算概述 (1) 1.坐标轴定义 (1) 2.规范和参考依据 (1) 二、预埋件MJ01计算 (2) 1.埋件分布 (2) 2.荷载传递简图 (2) 3.埋件YMJ-01加工图中的尺寸: (2) 4.荷载计算 (3) 1)恒荷载标准值 (3) 2)风荷载标准值 (3) 3)地震荷载标准值 (3) 4)荷载工况组合: (3) 5.埋件受力分析 (4) 1)锚筋面积校核 (4) 2)锚板面积校核 (4) 3)锚筋锚固长度校核 (5)

一、埋件计算概述 1.坐标轴定义 对于位于土建梁侧的埋件:埋板的法向方向为Y轴;埋板平面内沿重力方向为Z轴;埋板平面内沿土建梁轴向方向为X轴; Z轴方向的荷载对埋件产生的效应为拉压力,记为N ;X轴和Y轴方向的荷载对埋件产生的效应为竖向剪力,记为Vx和Vy ,同理弯矩记为Mx和My 。 2.规范和参考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金属、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二、预埋件MJ01计算 1.埋件分布 编号为MJ01类型的埋件在本工程中标高17.8m的位置。 2.荷载传递简图 3.埋件YMJ-01加工图中的尺寸: YMJ-01 尺寸图

4.荷载计算 1)恒荷载标准值 Gk2=ρ×t+gs ρ石材的重力密度,取值为:25.6 KN/m3 t 产生重力荷载的玻璃的有效厚度,此处取0.018 m gs 连接附件等的重量,保守按照11 Kg/m2取值为:0.11 KN/m2 Gk=28×0.030+0.11=0.95 KN/m2 2)风荷载标准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得出的风荷载标准值Wk1为:Wk1=W0×μs1×μz×βgz W0基本风压取为,上海50年,取值为0.55 KN/m2 μs1局部风压体形系数,此处按照最不利取值为(1.4+0.2)=1.6 μz风压高度系数,地面粗造度为B类,埋件使用部位标高17.8m,取值为1.19 βgz阵风系数,地面粗造度为B类,埋件使用部位标高17.8m,取值为1.63 Wk1=0.55×1.6×1.19×1.63=1.707 KN/m2, 3)地震荷载标准值 Ek=Gk×αmax×βE αmax 地震影响系数放大值,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取0.08 βE 动力放大系数,取:5.0 Ek=0.95×0.08×5.0=0.380KN/m2 4)荷载工况组合: 工况1 : 1.2×Gk+1.4×1.0×Wk+1.3×0.5×Ek 水平荷载 PAh=1.4×1.0×Wk+1.3×0.5×Ek=2.637 KN/m2 竖向荷载 PAv=1.2×Gk=1.140 KN/m2 竖框承受的最不利受荷载面积Am=1.2×2.25=2.700 m2 所以竖框对埋件产生的最大支反力如下: 水平荷载:RFy=PAh×Am=2.637×2.70=7.120 KN 竖向荷载:RFz=PAv×Am=1.140×2.700=3.078 KN 最大弯矩:M=RFz×L=3.078×0.275=0.846 KN.M

预埋件计算技术手册2

预埋件计算技术手册2 预埋件的计算 一般要求: 一、计算的主要内容 预埋件计算的主要内容为计算预埋件锚筋的承载力设计值。预埋板厚度一般按不小于锚筋直径的60%构造配置。 二、锚筋的层数与根数 采用直钢筋做预埋件中的锚筋,其不宜多于4层,且不宜小于4根。超过4层时按4层计算。受剪预埋件的锚筋在垂直剪力方向可采用一层(2根)。 三、锚筋层数的影响系数 受剪和受弯预埋件的强度计算公式是根据二层锚筋确定的,当锚筋层数增多时,预埋件承载力设计值有所降低,需将锚筋层数的影响系数适当调低。当锚筋层数为2层时,取为1.0; 三层时取0.9;四层时取0.85。 四、预埋件的受力性能与预埋件锚板及焊于其上的传力件形式(如传力钢板、钢牛腿等)有关。传力件的设置,应使预埋件锚筋的应力状态与计算假定一致。 五、预埋件承受的外力中,含有拉力或弯矩时,其强度计算必须考虑预埋件钢板因弯曲变形而使锚筋呈复合应力状态的影响。如传力件的设置能保证预埋件钢板不产生弯曲变形,则不必考虑此影响。 六、锚筋的锚固长度 1、受拉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2、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 七、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如计算中充分利用其强度时,则埋置在混凝土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上文第六项的要求。 受拉预埋件 受拉预埋件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采取措施防止预埋板弯矩变形时: 当时:

当时: 参数说明:为锚筋总截面面积; 为承受周期反复或多次重复荷载时的承载力折减系数,按前文表格; 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预埋板厚度; 为锚筋直径; 为垂直于传力预埋板方向的锚筋间距; 为预埋板弯曲变形的折减系数。 计算预埋板的弯矩变形的折减系数时,系假定拉力板作用在每二排锚筋中间中间排锚筋处,预埋板弯曲变形的折算宽度按下图确定。 受剪预埋件

模板支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 计 算 书 一、概况: 现浇钢筋砼楼板,板厚(max=160mm),最大梁截面为300X600 mm,沿梁方向梁下立杆间距为800 mm,最大层高4.7 m,施工采用①48X 3.5 mm钢管搭设滿堂脚手架做模板支撑架,楼板底立杆纵距、横距相等,即la= lb二1000mm,步距为1.5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杆或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100 mm。剪力撑脚手架除在两端设置,中间隔12m —15m设置。应支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45° —60°。搭设示意图如下:

二、荷载计算: 1.静荷载 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0.5KN/ m3 楼板木模板自重标准值:0.3KN/m 2 楼板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 m3 浇注砼自重标准值:24 KN/ m3 2.动荷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0 KN/ m2 掁捣砼产生 的荷载标准值:2.0 KN/ m2 架承载力验算: 大横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1000 1000 1000 q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 qK1=0.3X 1 + 1.1 X 1 X 0.16+ 24X 1 X 0.16= 4.32 KN/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 q1= 1.2 qK1 = 1.2X 4.32= 5.184 KN/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标准值: qK2= 1X 1 + 2X 1= 3KN/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设计值: q2= 1.4 qK2= 1.4 X 3 = 4.2 KN/m 大横向水平杆受最大弯矩 2 2 2 2 M = 0.1q1lb2+0.117c p lb2=0.1X 5.184X 12+0.117X 4.2X 12=1.01 KN/m 抗弯强度:(T = M/W = 1.01 X 106/5.08X 103= 198.82N/ m2v 205N/ m2= f 滿足要求 挠度:V = 14X( 0.667 qi+ 0.99 qK2)/100EI 4 5 4 =1 X(0.667X 5.184+ 0.99X 3) /100X 2.06X 10 X 12.19X10 =2.6 mm v 5000/1000= 5 mm 滿足要求 3.扣件抗滑力计算 大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 R=1.1q1lb + 1.2c p Ib= 1.1X 5.184X 1 + 1.2X4.2X 1 = 10.74KN >8KN,不能滿足,应采取措施,紧靠立杆原扣件下立端,增设一扣件,在主节点处立杆上为双扣件,即R= 10.74KN v 16KN,滿足要求。 4.板下支架立杆计算: 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为大横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与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产生的轴 向力设计值之和,即: N = R+ 0.5X 1.2+ 10.74+ 0.5X 1.2= 11.34KN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0= h + 2a= 1.5+ 2X 0.1= 1.7 m 取长度系数卩=1.5 入=I0/I = K 卩l0/i 取K = 1,X = 1.5X 170/1.58= 161.39V〔入〕=210,滿足要求 取K = 1.155 X = 1.155X 1.5X 170/1.58= 186.4 W= 0.207

预埋件工法

坡屋面现浇混凝土施工工法 一、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迎合人们生活多样化选择的需求,近几年来,在建筑设计上呈现出许多新颖别致、纷呈多样的坡屋面结构。但往往由于坡屋面在施工中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极易引起渗漏。本施工方法针对坡屋面结构特点使用一种操作简易,切实可行的双层模板安装体系,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二、特点 ⒈传统上坡屋面(通常指坡度在25°~60°之间的坡屋面)施工中往往采取安装斜坡底面模板或在钢筋面上附加一层钢丝网进行浇筑、拍实,但由于坡陡,在振捣过程中往往造成混凝土滑落、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只能在斜坡面上在无约束呈滑落状态下自然成型。混凝土浇捣密实性难以得到控制,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给混凝土结构施工留下渗、漏隐患通病,而安装双层模板后则克服了混凝土滑落的缺陷,混凝土浇捣成型后易于达到密实的效果。 ⒉采用竖向定位木龙骨做为控制坡屋面结构的厚度及安装面层模板的依据,面层模板则预先制做好,施工时采用逐级摆放、安装,逐级浇筑,模板安装与浇筑混凝土互不干扰工作面,相互依次循环进行,操作简单、方便,能保证结构密实、截面尺寸正确及表面平整,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成型的质量。 三、适用范围 对于设计坡度小于25°的坡屋面,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骨料下滑力较小,因此可参照有梁板的施工方法安装单层底面模板后进行振捣、浇

筑;对于设计坡度大于60°的坡屋面则可参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安装双层模板后进行浇捣。本施工工法适用于通常设计坡度在25°~60°之间的密实性的坡屋面结构。 四、工艺原理 本施工方法是在按要求安装好坡屋面底层模板后,依据坡屋面的走向沿坡底至坡顶的方向布置竖向龙骨,竖向龙骨与底层模板间通过限位止水螺栓进行夹固、定位,以此来控制结构的厚度及安装面层模板的依据。面层模板则根据放样的结果予以事先分级预制,安装时将面层模板摆放进竖向龙骨之间,通过铁钉将面层模板与竖向龙骨钉牢即可。木工绕坡屋面四周从下至上分级安装面层模板,每安装完一级即可浇筑混凝土,泥水工绕坡屋面四周浇筑已安装好一级模板的混凝土。采用逐级安装、逐级浇筑的方法、相互依次循环进行,直至浇筑结束。 五、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⒈工艺流程

混凝土预埋件施工方案

目录 一、预埋件工程简介 (2) 二、编制依据 (2) 三、预埋件的加工 (2) (一)M32螺栓加工 (2) (二)M3-133预埋件加工 (3) 四、预埋件安装施工 (3) (一)壁板内M3-133埋件施工方法 (3) (二)水平冲击坑底板内M32螺栓施工方法 (4) (三)壁板内M32螺栓施工方法 (6) (四)预埋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6) 五、预埋螺栓及预埋件的现场管理 (7) 六、施工其它注意事项 (8)

一、预埋件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预埋件安装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深基坑有两种埋件:M32螺栓及M3-133预埋件。按埋件的安装条件不同分为三个部位:*****壁板M32螺栓安装,******底板M32螺栓安装,壁板M3-133预埋件安装。本工程的*******预埋件较多,业主对预埋件的成品质量及安装精度均要求非常严格,因此特制定本预埋件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 2.设计修改通知单(2009.11.25)中关于*******施工图; 3.设计修改通知单(2009.12.08)中关于深基坑M32螺栓定位、数量及安装的施 工图; 4.经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 5.04G362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标准图集; 6.我公司建立的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2000)。 三、预埋件的加工 (一)M32螺栓加工 我项目部委托专业的螺栓加工厂家,先按本工程施工图中设计要求的材质及尺寸加工1根M32螺栓的样品。交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其它相关单

位核查认可符合设计要求后封样。最后由工厂按此样品的标准加工出所有的M32螺栓。M32螺栓进场时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备用。(二)M3-133预埋件加工 按《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G362)图集中M3-133的详图尺寸及材质下料及加工。为保证M3-133预埋件加工成型后的质量,项目部从Q235B 钢板购买、下料、锚筋焊接等各工序均加强自检,逐个核查。不让不合格的预埋件流入施工现场,在预埋件安装前报监理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四、预埋件安装施工 (一)壁板内M3-133埋件施工方法 1. 必须严格按04G362第33页中M3-133埋件的详图加工埋件,保证埋件质量合格。 2. 壁板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对M3-133进行安装,埋件通过其锚筋与壁板钢筋焊接固定。 3. 先采点焊锚筋的一个点对锚板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对锚板进行校正。保证埋件的标高,垂直度以及平整度符合要求。 4. 锚板校正并验收合格后对其它锚筋与壁板钢筋点焊牢固,防止砼施工时埋件发生位移。当锚筋与壁板钢筋无合适位置焊接时可搭接一段钢筋焊接。 5. 焊接时要注意施工质量,不得影响壁板钢筋的安全使用功能。 6. 后附M3-133埋件定位尺寸及加工详图。

幕墙预埋件计算书

幕墙预埋件计算书 1荷载计算 1.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计算: w k=βgzμzμs1w0……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 上式中: w 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20m; 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 βgz=K(1+2μf) 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 A类场地:βgz=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 B类场地:βgz=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 C类场地:βgz=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 D类场地:βgz=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 对于C类地形,20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βgz=0.85×(1+2×(0.734(Z/10)-0.22))=1.9213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μz=1.379×(Z/10)0.24 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 B类场地:μz=(Z/10)0.32 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 C类场地:μz=0.616×(Z/10)0.44 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 D类场地:μz=0.318×(Z/10)0.60 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 对于C类地形,20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0.616×(Z/10)0.44=0.8357 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按表7.3.1采用; 2. 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8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本计算点为转角位置。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 (1)

后置埋件及化学螺栓计算 一、设计说明 与本部分预埋件对应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工程中尽量采用预埋件,但当实际工程中需要采用后置埋件,需对后置埋件进行补埋计算。本部分后置埋件由4-M12×110mm 膨胀、扩孔锚栓,250×200×10mm镀锌钢板组成,形式如下: 埋件示意图 当前计算锚栓类型:后扩底机械锚栓; 锚栓材料类型:A2-70; 螺栓行数:2排; 螺栓列数:2列; 最外排螺栓间距:H=100mm; 最外列螺栓间距:B=130mm; 螺栓公称直径:12mm; 锚栓底板孔径:13mm; 锚栓处混凝土开孔直径:14mm; 锚栓有效锚固深度:110mm; 锚栓底部混凝土级别:C30; 二、荷载计算 V x:水平方轴剪力; V y:垂直方轴剪力; N:轴向拉力; D x:水平方轴剪力作用点到埋件距离,取100 mm; D y:垂直方轴剪力作用点到埋件距离,取200 mm; M x:绕x轴弯矩; M y:绕y轴弯矩;

T :扭矩设计值T=500000 N·mm ; V x =2000 N V y =4000 N N=6000 N M x1=300000 N·mm M x2= V y D x =4000×100=400000 N·mm M x =M x1+M x2=700000 N·mm M y = 250000 N·mm M y2= V x D y =2000×200=400000 N·mm M y =M y1+M y2=650000 N·mm 三、锚栓受拉承载力计算 (一)、单个锚栓最大拉力计算 1、在轴心拉力作用下,群锚各锚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 1/sd N k N n ;(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第5.2.1条) 式中,sd N :锚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 N :总拉力设计值; n :群锚锚栓个数; 1k :锚栓受力不均匀系数,取。 2、在拉力和绕y 轴弯矩共同作用下,锚栓群有两种可能的受力形式,具体如下所示;(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第5.2.2条) 假定锚栓群绕自身的中心进行转动,经过分析得到锚栓群形心坐标为(125,100),各锚栓到锚栓形心点的x 向距离平方之和为:∑x 2=4×652=16900 mm 2; x 坐标最高的锚栓为4号锚栓,该点的x 坐标为190,该点到形心点的x 轴距离为:x 1= 190-125=65mm ; x 坐标最低的锚栓为1号锚栓,该点的x 坐标为60,该点到形心点的x 轴距离为:x 2= 60-125=-65mm ;

混凝土施工时预埋件的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时预埋件的质量保证措施 本文简单介绍了预埋件的分类组成,阐述了预埋件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准备工作,针对预埋件的固定方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预埋件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更好的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标签:混凝土施工预埋件质量保证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预埋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施工中,针对部分预埋件受力较大区域,一般会将挡板焊接在锚筋末端,也叫小锚板,通过这种方式,使钢筋锚固性能得到提高。部分预埋件有抗剪要求,为了满足设计需要,锚板需要加焊抗剪钢板。为了充分发挥出预埋件的功能和作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措施,提高预埋件施工质量,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一、預埋件的分类组成 1.预埋件的分类 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埋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情况预埋件种类不同,一种是构造预埋件,这类预埋件主要为了满足建筑物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受力以及受力强度等级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往往不会应用在受力结构预埋;另一种是受力预埋件,预埋件预埋过程中能为预埋体提供支持力和反作用例,使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预埋件的组成 预埋件属于建筑工程项目中一项主要施工构建,其组成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锚筋,锚筋一般埋设在混凝土中,起到拉结预埋件作用,根据锚筋的受力情况,可以选择Ⅰ级钢筋或者Ⅱ级钢筋,另外还能应用角钢等其他型钢,结合不同形式特点,可以有平锚筋、斜锚筋以及直锚筋等;另一部分是锚板,外露在混凝土表面,一般选择3号钢板,同时也可以选择角铁等,在施工过程中,锚筋形式的选择需要结合具体的结构使用功能。部分特殊结构锚筋末端可能会焊接有挡板,这种挡板叫做小锚板,主要是提高钢筋锚固效果,部分有抗剪要求预埋件,将剪切钢板焊接在锚板,能够提高应用有效性。 二、预埋件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预埋件施工前,需要对预埋件的型式、数量、位置等方面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和把握,再与图纸要求结合在一起制作出所需要的预埋件。 1.工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