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一、汉传佛教基本知识

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印度从西域传入的。

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发扬传系。

《四十二章经》,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汉传佛教将大乘佛教的教义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藏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

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

汉传佛教著名寺庙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

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少林寺

少林寺创建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大高潮之际——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

孝文帝为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

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少林寺后山一带坐禅传法,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步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

寺院创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园648 年)。唐高宗为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此寺。

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寺内的大雁塔是他亲自督造的。

汉传佛教著名人物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

鸠摩罗什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

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

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鸠摩罗什舍利塔现存于西安户县草堂寺中。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为中国禅宗的始祖。

达摩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

经十七年,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筪,657部。

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

汉传佛教流派

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俱舍宗九种流派

二、汉传佛教建筑类型

1、石窟寺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 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

中国四大著名石窟(1)甘肃敦煌莫高窟;(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3)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4)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石窟寺的类型

礼拜窟:雕造佛像,供人瞻仰礼拜禅窟:比丘修禅居住

形制:中心塔柱式、覆斗式方窟、平顶方窟、穹窿式窟

中心塔柱式石窟

中心塔柱式石窟平面纵长方形,窟顶后部为平顶(平棋),前部为起人字式顶,窟中央有一方形立柱,方柱四面凿龛供佛,是中国传统的木构庙堂建筑与印度“支提式”式石窟相混合的窟形。

窟顶后部即是模仿平棋的图案,窟顶前部即是模仿起脊屋架的枋、椽、斗拱及其彩绘的图案,斗及其彩绘的图案,斗下的竖条边饰即示意立柱,四壁下边饰即表示横枋。

这个时期的佛寺,也广泛采用中心塔式布局,中心塔石窟也是对于此式佛寺的模仿。

覆斗形顶石窟

北魏之后,中心塔柱式窟逐渐演变为覆斗形顶窟,即石窟平面方形,窟顶如一倒斗形状,正凿一龛供佛。

覆斗式方窟平面是方形,3壁或仅正面1壁开龛,在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都有。

覆斗顶是对于用于尊贵场所的“斗帐”的模仿,是当时不建中心塔的佛寺的表征。

覆斗窟中心高起,没有平顶的压抑感,各壁都没有中心柱的遮挡,适应了大型经变画大量出现的要求。

方顶石窟也是方形平面,主要见于云冈石窟、南北响堂山石窟。

穹窿顶石窟

穹窿顶是石窟窟顶结构中常见的形制,其中有一种建造方法为四壁垂直,窟顶四周连接壁面处先折成平顶,然后在顶中间形成圆周起穹窿。有学者认为穹窿顶石窟是覆斗顶的前身,在新疆地区的龟兹石窟中有穹窿顶石窟,被认为是受西亚与希腊文化影响的结果。

3、寺院

寺院是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佛骨),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处所。

佛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浮屠祠、招提、佛寺、伽蓝、精舍、道场、禅林、神庙、塔庙、寺、庙等名,到明清时期通称寺、庙。

“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东汉明帝时,天竺僧摄摩腾等携带佛教经像来洛阳,最初住在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后将此寺改建,称白马寺,后世相沿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

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宗派的佛寺在建筑上存在着差异,但大体都是以佛殿或佛塔为主体,辅以讲堂、经藏、僧舍、斋堂、库厨等建筑,布局上沿袭中国传统的庭院形式。

佛寺的宗教活动具有群众性,因而戏场、集市等相伴出现。虽是宗教建筑,却和世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建筑性质。

建在山林的佛寺则多与风景名胜相结合。

寺院形制演变

宫塔式楼塔式廊院式伽蓝七堂

楼塔式

楼塔式佛寺是中国化佛寺的早期型制。它借助中国古代建筑固有的楼阁艺术造型,将砖石宫塔演变为木结构重楼,并以宝刹作顶,使其既有楼的外观又有塔的特征。

楼塔将遍布塔外壁的千层佛龛改为内置佛像,堂阁环楼而设,从而使原来绕塔瞻礼膜拜变为堂内供佛诵经。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

廊院式

随着佛教精神崇拜物与礼佛形式的变化,殿堂变得越来越神圣,廊院式佛寺型制应运而生。

廊院式佛寺能够满足佛教功能多样化的需求。

廊院式佛寺无论单院式还是多院式,均以大殿为主体建筑,周围依序建殿、堂、楼、阁等配殿建筑。

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为典型的廊院式佛寺,其中的东大殿为唐代遗构。

伽蓝七堂

“伽蓝七堂”对佛教寺院的山门、佛殿、法堂、方丈、斋房、浴室、东司(厕所)等七种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排列程式作了明确规定: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

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正殿;正殿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钟鼓楼、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配殿。

僧舍位居中轴线的左侧,禅房位居右侧。

寺院形制演化的意义

佛寺以塔为中心缘起佛塔所具有的特殊宗教意义。拜塔与绕塔念佛诵经是崇佛礼佛的主要形式。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布局常见于宫塔式和楼塔式建筑型制。

在佛塔一元独尊的地位消失后,以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开始出现。殿堂的出现首先在于它具有实用性,造像奉祀的形式逐步取代了瞻礼象征性建筑的形式,供佛诵经的精神崇拜开始由建筑的外部空间转向内部空间。

选择殿堂作为佛寺中心还在于殿堂的政治属性按照等级制度,殿堂属于高级建筑,只有帝王议政、大典和寝宫才有使用的特权。佛教被特许在殿堂内供奉佛像,礼佛诵经,享受了与天子理国同样的殊荣。

汉式佛塔

佛塔是佛教的象征。

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

佛教传入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梵文的stupa被音译为“塔婆”、“佛

图”、“浮图”、“浮屠”等。

《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

隋唐时,翻译家创造出‘‘塔’’字,沿用至今。

汉式佛塔结构:地宫基座塔身塔刹

地宫:地宫在建塔基之前修建,多为方形,也有六角形、八角形及圆形等。里面安放盛有舍利的大石函或小型石塔,以及佛经、佛像、供品等陪葬品。

基座:基座覆盖在地宫上,是塔身的基础,基座有须弥座,金刚座等几种。

密檐式塔就借助这种造型作为塔基,使其更为雄伟。

塔身:是塔的主体,是区分塔式样的主要依据。楼阁式塔和亭阁式塔把佛像供奉在塔身各层之内;密檐式塔无论是新空心还是实心,都将佛像都雕刻在塔身之外。

塔刹: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刹”来源于梵文,意思为“土田”和“国”,佛教引伸义为“佛国”。塔刹一般用金属或砖石制成,塔刹本身也如一座小覆钵塔,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

汉式佛塔建筑材料: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

佛塔装饰形式:雕刻佛像、建筑形象、壶门、塔楼、色彩、文字、塔铃、灯笼

佛塔用途:墓碑崇拜物储藏宝物景观建筑补全风水镇压妖邪保全文运指导航向了望台储水配水

佛塔类型:楼阁式塔复钵式塔密檐式塔金刚宝座塔

楼阁式塔特征

外形:整体轮廓为锥形,每层之间的距离较大,塔的一层相当于楼阁的一层,各层面大小与高度,自下而上逐层缩小。

平面:唐代为方形,宋、辽、金时代为八角形,宋代还出过六角形。明、清时代采用八角形和六角形。

结构:唐代为单层塔壁,中空,内部呈筒状,设木楼梯、楼板。宋、辽、金各代均在塔的中心砌“砖柱”。柱与塔壁之间为登临的楼梯间或塔内走廊。

底部设简单台基,宋以前多不用基座。

塔身每层都砌出柱、额、门窗。唐代用方柱和八角柱。辽、宋多用圆柱,栏额之上用普柏枋。

各层檐下都用砖或石制成斗拱,式样与当时的木结构相似。

木结构楼阁各层有平座及栏杆,砖石楼阁式塔,不用平座。

密檐式塔特征

密檐式塔始于东汉或南北朝时期,盛于隋、唐,成熟于辽、金,它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演变而来的。

密檐式塔的第一层很高大,而第一层以上每层的层高却特别小,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

密檐式塔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唐代、辽代塔的主要类型,而且多为四角形、六角形和八角形。密檐式塔由于多是实心的,一般都将佛像雕塑在塔身的外面。

覆钵式塔特征

覆钵式塔的塔身是一个半圆形的复钵,源于印度佛塔的形式。复钵上是巨大的塔刹,复钵上建一个高大的须弥座。

覆钵式塔在元代开始流行,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元代设两层须弥座,明代袭之,但比例增高,清代多数只用一层须弥座。

塔身与基座之间,元代多施莲瓣一层。塔顶最下层为塔脖子。元明较粗壮,清代较细。其上为十三天,应是相轮的变体,一般为十三层。

金刚宝座塔特征

金刚宝座塔源于印度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塔。

塔下部是一个巨大的金刚宝座,座的下部有门。宝座上建五个小塔,供奉着佛教密宗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

这种塔在中国从明代以后陆续有修造,但是数量很少,全国现存十多处。著名的有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舍利塔等。

佛教名胜:

四大石窟寺: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

佛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

佛教名塔:应县木塔大雁塔妙应寺白塔嵩岳寺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