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木材的物理性质

第六章木材的物理性质
第六章木材的物理性质

第16次课授课时间:2006年4月20日(星期四)1、2节

120

121

第六章 木材的物理性质

§3. 木材的电学性质

1、 木材的导电性

1.1 电阻率与电导率

电阻率,是指单位截面积及单位长度上均匀导线的电阻值,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电阻率

越大则材料导电能力越弱。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11--?Ωm ,电导率越大,则说

明材料导电能力越强。

1.2 木材的电导原理

木材含水率在0%~20%的范围内,影响电导机理的主要因子是木材中的自由离子浓度(载流子的数目);在更高的含水率范围内,被吸着的束缚离子的解离度很高,离子迁移率上升为决定电导的主要因子。

1.3 影响木材直流电导率的因素

木材的直流电导率受含水率、温度、木材的构造、密度等影响。

2、 木材的介电性

2.1 低频交流电作用下木材的电热效应

在低频交流电场中,欧姆定律对木材介质也成立,产生的焦耳热和直流电作用下相同。

2.2 射频下木材的极化和介电性

在射频下木材表现出介电性。所谓介电性,是指物质受到电场作用时,构成物质的带电粒子只能产生微观上的位移而不能进行宏观上的迁移的性质。木材中的极化现象有以下几类:电子极化、离子(原子)极化、偶极(取向)极化、界面(结构)极化和电解极化。木材的介电性主要由介电系数和损耗角正切表示。

2.3 木材的介电系数

(1) 介电系数介电系数ε是表征木材在交流电场作用下介质的极化强度和介

电体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参数。其定义为:木材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与

同体积尺寸、同几何形状的真空电容器的电容量之比值。

(2) 影响木材介电系数的因素 影响木材介电系数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木

材含水率、密度、频率、树种、纹理方向、电场方向等。

2.4 木材的介电损耗

(1)损耗角正切和功率因数:其定义为:介质在交流电场中每周期内热消耗的能量与充放电所用能量之比。功率因数的基本定义为:每周期之内有功功率(热消耗功率)与视在功率

(等于外施电压与总电流的乘积)之比。

(2)介质损耗因数(也称介电损耗率):介电损耗因数是与能量损失成正比的量,数值上等于介电系数与损耗角正切的乘积。

(3)影响木材介质损耗的主要因素:含水率、频率、密度、纹理方向。

2.5 木材的介电性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

(1) 交流介电式水分仪。

(2) 木材及木制品的高频热固化胶合工艺。

(3) 高频干燥技术。

3、木材的压电效应和界面的动电性质

3.1压电效应

具有晶体结构的电介质在压力或机械振动等作用下的应变也能引起电荷定向集聚(极化)从而产生电场,这种由力学变形而引起的介质极化称为压电效应。

木材的压电效应具有以下规律:(1)木材压电率与木材的弹性模量成反比;(2)压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含水率升高而绝对值减小;(3)密度大的木材,其压电率也较高;(4)各向异性程度越高的木材的压电效应越明显。

3.2界面的动电性质

§4. 木材的热学性质

1、木材的比热和热容量

在物理学中,某物质比热的基本定义为:使该物质的温度提高1℃所需的热量与将同质量水的温度提高1℃所需要的热量之比,相当于该物质的热容量系数与水的热容量系数之比。

2、木材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的基本定义为:以在物体两个平行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为单位,温度差恒定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导热系数通常用符号λ表示,单位为W/(m﹒K)。

影响木材导热系数的因子主要如下:密度、含水率、温度、热流方向。

122

3、木材的导温系数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表征材料(如木材)在冷却或加热的非稳定状态过程中,各点温度迅速趋于一致的能力(即各点达到同一温度的速度)。导温系数越大,则各点达到同一温度的速度就越快。导温系数通常用符号α来表示,其单位为m2/s。

木材的导温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密度、含水率、温度和热流方向等因子的影响。

4、木材的蓄热系数

蓄热系数,是表征在周期性外施热作用下,材料储蓄热量的能力的热物理参数。蓄热系数越大,则材料在周期性热作用下表面温度的波动就越小,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蓄热系数通常用符号S来表示,其单位为kJ/(m2﹒h﹒K)。

5、木材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固体的尺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热膨胀。木材的热膨胀系数很小,在10-6~10-5的数量级,明显小于其他建筑材料。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其不同纹理方向的线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差异。木材顺纹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与树种和密度无明显相关,但横纹方向的热膨胀系数则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6、热对木材性质的影响

木材在受热条件下,其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或劣化,主要原因在于木材的结晶结构和化学组分在受热后会发生改变。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木材热处理时,在适当的时间阶段内可发生非结晶纤维素中部分结晶化的效应,导致木材吸湿性降低,弹性模量提高;如继续延长热处理时间,就会造成木材化学成分的热分解,导致木材力学性质降低。

123

材积表

木材材积表

b. 检尺径≥14cm:V = 0.00007854 L [ D + 0.5L + 0.005 L2 + 0.000124 L ( 14 – L ) 2 ( D – 10 ) ] 2 2. 检尺规则:a. 检尺长:a. 按原木两端直线长度量取; b. 小于检尺径的梢端舍去不计算 2

c. 端面无垂直断面者由断口内缘量取 b. 检尺径:a. 由梢端垂直截面量取;量取方法:·按短径计算:短径<26cm、且长短径差≤2cm ≥26cm、且长短径差≤4cm ·按均径计算:短径<26cm、且长短径差>2cm ≥26cm、且长短径差>4cm c. 异形材:a. 异径材:按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 ..b. 异端材;检量方法按标准方法计算 ..c. 双杈材:只检量其中一主枝另枝按节子处理 ..d. 劈裂材:·未脱离:≤10% 忽略不计 .>10% 须减去所通过裂缝长一半处的裂缝垂直宽度 ·己脱离:小头:≤10% 忽略不计 >10% 采取让尺:让径按均径计算 .. 让长检尺径在实际检尺长位置量取 大头:计算均径值:≥检尺径忽略不计 .<检尺径以大头为检尺径可采取让尺处理 3

.b. 检尺径≥10cm:V = 0.000039 ( 3.5 + D ) 2 (0.48 + L ) 2. 检尺规则:a. 检尺长:a. 按杉原条梢径≥6cm处的长度量取 .b. 小于检尺径的梢端舍去不计算 .c. 端面无垂直断面者由断口内缘量取 .b. 检尺径:a. 按根端2.5m处均径计算 .b. 检量处异形则向梢端移至正常部位量取 .c. 劈裂材:a. 梢端:检量方法按标准方法计算 .b. 根端:≥检尺径忽略不计 ..<检尺径劈裂长≤2.5m 则检尺径不变检尺长让去小于检尺径的根端 >2.5m 未脱落:则检尺径不变让去劈裂长一半为检尺长(小于5m则按小原条计算) ..已脱落:则检尺径按均值计算检尺长不变 4

10-2常见的酸物理性质及特性

10.1常见的酸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 () A、氢分子 B、氢离子 C、酸根离子 D、水分子 2、硫酸是一种常用的酸,在工农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硫酸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可生产农药、化肥B、用来精炼石油 C、存在于胃液中,帮助消化 D、用于车用电池 3、下列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是--------------------------------------------() A、浓硫酸慢慢的倒入水中产生大量的热 B、用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 C、浓硫酸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 D、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 4、下列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CO的还原性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浓硫酸使纸、木柴碳化 D、碳酸的不稳定性 5、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干冰和水 B、盐酸和硫酸 C、水和过氧化氢 D、盐酸和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6、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白磷 D、石灰石 7、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物质中,不含酸的是------------------------------------() A、汽水 B、食醋 C、食盐 D、山楂 8、要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是否是浓盐酸,你认为应选用下列方法中的---() A、讨论 B、调查 C、观察和实验 D、上网 9、小东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作为指示剂的是 10.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水 D、石灰石 1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体,能观察到纸花 变红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蒸馏水 D、食盐水 12 某溶液能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遇到该溶液的颜色变化 应该是-------------------------------------------------------------------------------(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无色 D、不变色 13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14、实验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有---------- () A、酸性 B、吸水性 C、氧化性 D、腐蚀性 二、填空题: 1、有Na、S、H、O四种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1)金属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 (3)酸(4)碱(5)盐 2、浓盐酸的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 B (填“>”、“<”或“=”,下同);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质量分数为B,则A B;质量为A的锌片插到稀硫酸中,一 段时间后取出锌片,测得其质量为B,则A B。 3、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后,在其瓶口会出现,说明盐酸具有 4、稀释浓硫酸时,要先在烧杯里放,后放。 5、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填写下表

常用木材材积表53581

常用木材材积表(GB4814-84) 检尺径(厘米) 检尺长度(米) 2.0 2.2 2.4 2.5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材积(立方米) 4 0.0041 0.0047 0.0063 0.0056 0.0059 0.0066 0.0073 0.0080 0.0088 0.0096 0.0104 0.0113 6 0.0079 0.0089 0.0100 0.010 5 0.0111 0.0122 0.0134 0.0147 0.0160 0.0173 0.0187 0.0201 8 0.0130 0.0150 0.0160 0.0170 0.0180 0.0200 0.0210 0.0230 0.0250 0.0270 0.0290 0.0310 10 0.0190 0.0220 0.0240 0.0250 0.0260 0.0290 0.0310 0.0340 0.0370 0.0400 0.0420 0.0450 12 0.0270 0.0300 0.0330 0.0350 0.0370 0.0400 0.0430 0.0470 0.0500 0.0540 0.0580 0.0620 14 0.0360 0.0400 0.0450 0.0470 0.0490 0.0540 0.0580 0.0630 0.0680 0.0730 0.0780 0.0830 1 6 0.0470 0.0520 0.0580 0.0600 0.0630 0.0690 0.0750 0.0810 0.0870 0.0930 0.1000 0.1060 18 0.0590 0.0650 0.0720 0.0760 0.0790 0.0860 0.0930 0.1010 0.1080 0.1160 0.1240 0.1320 20 0.0720 0.0800 0.0880 0.0920 0.0970 0.1050 0.1140 0.1230 0.1320 0.1410 0.1510 0.1600 22 0.0860 0.0960 0.1060 0.1110 0.1160 0.1260 0.1370 0.1470 0.1580 0.1690 0.1800 0.1910 24 0.1020 0.1140 0.1250 0.1310 0.1370 0.1490 0.1610 0.1740 0.1850 0.1990 0.2120 0.2250 26 0.1200 0.1330 0.1460 0.1530 0.1600 0.1740 0.1880 0.2030 0.2170 0.2320 0.2470 0.2620 28 0.1380 0.1540 0.1690 0.1770 0.1850 0.2010 0.2170 0.2340 0.2500 0.2670 0.2840 0.3020 30 0.1580 0.1760 0.1930 0.2020 0.2110 0.2300 0.2480 0.2670 0.2860 0.3050 0.3240 0.3440 32 0.1800 0.1990 0.2190 0.2300 0.2400 0.2600 0.2810 0.3020 0.3240 0.3450 0.3670 0.3890

酸及其性质教案

密封线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2、掌握盐酸化学性质; 3会熟练书写酸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 重、难点突破:通过演示、观察、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盐酸性质,对于化学性质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采用找规 律、多写、多练的方法来记忆。 三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试管

药品:一瓶浓盐酸、一瓶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条、 生锈铁钉、碳酸钠、、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 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多媒体课件 四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比较,概括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诱人的水果,引导学生说出看到它们的即时感觉--酸 【设问】:水果为什么酸→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课题酸及其性质 【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酸,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什么是酸引出酸的概念。 【活动天地】: 【过渡】:酸是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物质,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在化学世界里常见的酸---盐酸硫酸。 【展示】:多媒体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得到的信息。 【学生活动】:1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颜色状态, 2打开瓶塞观察现象 3 闻气味,

原木材积计算公式

在G B4814-84《原木材积表》标准中规定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是:检尺径自4-12c m的小径原木材积公式: V=0.7854L(D+0.45L)0.2)2÷10000----(5-17) 检尺径自14c m以上的原木材积公式: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10000 --- (5-18) 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V=0.8L(D+0.5L)2÷10000---(5-19) 以上三式中:V---原木材积(m3);L---原木检尺长(m);D---原木检尺径(c m)。

另外,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例1}有一根紫檀圆木,检尺长2m,检尺径10c m,求其材积是多少?解:将L=2m,D+10c m,代入公式(5-17)得: V=0.7854×2(10+0.45×2+00.2)2÷10000 =0.7854×2×11.12÷10000 =0.7854×2×123.21÷10000 =0.0194(m3) 答:该紫檀原木的材积是0.019m3. {例2}有一根杉木,检尺长2m,检尺径20c m,求其材积是多少?解:将L=2,D=20c m代入公式(5-18)得: V=0.7854×2{20+0.5×2+0.005×22+0.000125×2(14-2)2(20-10)}2÷10000 =0.072(m3)答:此根杉木原木的材积是0.072m3.

{例子}有一根原木,检尺长14m,检尺径40c m,计算该原木的材积。解:将L=14m,D=40c m,代入公式(5-19)得: V=0.8×14×(40+0.5×14)2÷10000 =11.2×472÷10000 =2.47(m3) 如果需要计算的不是一根原木的材积数字,而是同一个长度中各个径级的材积数字,我们就可以采用一种简捷而精确的计算方法如例4。 {例4}求检尺长14m,检尺20—60c m的原木材积数字。解:先算出(用公式5-19020、22、24c m径级的材积: L=14m,D=20c m,V=0.81648m3; L=14m,D=22c m,V=0.94192m3; L=14m,D=24c m,V=0.1.07632m3。 将这三个材积数字依次相减,得出两个一次差:

不同树种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不同树种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不同树种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包括:弹性、塑性、蠕变、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冲击韧性、抗劈力、抗扭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 树木是木材的原体,是由它本身生命生存与繁衍的整个生长过程,积累了成为不同木材的物质,直到生命自然终结,或被认为终结生命,而成为被利用的材料。树木是木质多年生植物,通常把它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种。乔木是l.3米以上,只有一个直立主干的树木;灌木是直立的、具有丛生茎的树木。我国现有木本植物约7000多种,属乔木者约占1/3以上,但是作为工业用材而供应市场的只不过1000种,常见的约300种。 树木是人类繁衍延续到今天的必要条件。它靠空气、水和阳光存活,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树木肢体的物理变化,为人类营造出了天然的乐园。 “碳”是形成木材物理力基础。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营养体。水分及营养液等流体的输运现象始终伴随着树木营养生长的生理过程。树木由树梢沿主轴向上生长(高生长),也在土壤深处向下生长(根生长),中间的树干部分沿着径向生长。前一年形成的树干部分到了次年不会再进行高生长。

树木从天上接受阳光的沐浴,到地下去寻觅水分,把原料从树根输送到叶片。由叶子制造养分,将养分向下输送,供给树木生长需要。这样,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协调完备的水分及养分的输送系统。 一株红杉(美)树高达112米,一株杏仁桉(奥)树竟高达156米,一株银杏(中)树龄达3000年,一株世界爷(美)树龄竟达7800年。那么对于如此高大、如此年久的树木,体内各种物质(水、矿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激素等等)是它的最外层是树皮(外皮),树皮里边一层是韧皮部(也叫内皮),经它将营养液由叶部输送到树木的其他部分(包括根在内)。再向内一层是形成层,它的细胞不断分裂,使树木沿径向生长而不断加粗。再往里是边材和心材,即木质部,木质部中被叫做导管的细胞组织,它将树液输送到茎和叶部。这个过程,就是水分将土壤中的碳分子和空气中的碳分子,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积累。 压力流动模型实验证明,树木营养液的流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即净生产细胞(如一片成熟叶)由于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糖而保持较高的溶质浓度,水便通过渗透作用不断进入净生产细胞,使胞内的流体静压力增加,迫使营养液经过胞间连丝进入韧皮部。而净消费细胞(可以是一个根细胞、一个有代谢作用的细胞,或一个果实细胞)由于呼吸、生长和储藏保持着较低的溶质浓度,胞内流体静压力较低。这样,

木材材积计算规则

木材材积计算规则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814-84《原木材积表》、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GB449-84《锯材材积表》推算得出的,供各部门的木材经销、木材检量等人员用于迅速查定各类木材的累计材积数。 一、查定方法 (1)单根的或不满10根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直接从本手册中分别查得。 (2)根数为10根、20根、30根……的整十位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相应查出1根、2根、3根……的材积数,然后将小数点右移一位(即扩大10倍)得到。 (3)10根以上且带有个位数根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得出整十位数根数的材积数,然后再加上直接查得的个位数根数的材积数而得。 二、对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说明 1、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树种的原木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45L+0.2)2÷100 式中: V——材积(m3); L——检尺长(m); D——检尺径(cm)。 (2)检尺径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2÷100 (3)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 (4)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 2、GB4814-84《原木材积表》中的附录(圆材材积计算公式)的规定 (1)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而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 V=0.8L(D+0.5L)2÷100 (2)圆材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检尺径,按2cm进级;检尺长的进级范围及长级公差允许范围由供需双方商定。 (3)缺陷限度及分级标准由供需双方商定。 (4)地方煤矿用的坑木材积按下表计算: 检尺径(cm)检尺长(m) 1.4 1.6 1.8 材积(m3) 8 0.008 0.010 0.011 10 0.013 0.015 0.017 三、对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的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杉原条和其它树种的原条商品材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10cm以上的杉原条材积由下式确定: V=0.39(3.50+D)2(0.48+L)÷100

第六章木材的物理性质

第16次课授课时间:2006年4月20日(星期四)1、2节

第六章 木材的物理性质 §3. 木材的电学性质 1、 木材的导电性 电阻率与电导率 电阻率,是指单位截面积及单位长度上均匀导线的电阻值,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电阻率 越大则材料导电能力越弱。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11--?Ωm ,电导率越大,则说 明材料导电能力越强。 1.2 木材的电导原理 木材含水率在0%~20%的范围内,影响电导机理的主要因子是木材中的自由离子浓度(载流子的数目);在更高的含水率范围内,被吸着的束缚离子的解离度很高,离子迁移率上升为决定电导的主要因子。 1.3 影响木材直流电导率的因素 木材的直流电导率受含水率、温度、木材的构造、密度等影响。 2、 木材的介电性 2.1 低频交流电作用下木材的电热效应 在低频交流电场中,欧姆定律对木材介质也成立,产生的焦耳热和直流电作用下相同。 2.2 射频下木材的极化和介电性 在射频下木材表现出介电性。所谓介电性,是指物质受到电场作用时,构成物质的带电粒子只能产生微观上的位移而不能进行宏观上的迁移的性质。木材中的极化现象有以下几类:电子极化、离子(原子)极化、偶极(取向)极化、界面(结构)极化和电解极化。木材的介电性主要由介电系数和损耗角正切表示。 2.3 木材的介电系数 (1) 介电系数介电系数ε是表征木材在交流电场作用下介质的极化强度和介 电体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参数。其定义为:木材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同体积尺寸、同几何形状的真空电容器的电容量之比值。 (2) 影响木材介电系数的因素 影响木材介电系数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木材含水率、密度、频率、树种、纹理方向、电场方向等。 木材的介电损耗 (1)损耗角正切和功率因数:其定义为:介质在交流电场中每周期内热消耗的能量与充放电所用能量之比。功率因数的基本定义为:每周期之内有功功率(热消耗功率)与视在功率

木材材积表大全-最全木材材积表

木材材积表大全-最全木材材积表

木材材积表大全最全木材材积表 收藏点击:549 时间:2014-03-29 来源:土巴兔装修网 分享到 更多 为便于查对材积,除将原木检尺长带0.52m编在一起外,还编制了专业用木材材积表,对表的编排形式也做了一些改进,即由原来4个径级编成1个组合,组合与组合之间的经极材积采用给体字相间,改为现在的经积不分组合,双厘米数惊悸的材积采用加灰底的排列方法,这样将单厘米经纪和双厘米经纪的材积明显地区别开来。本文为大家介绍常用木材材积表和短原木材积表。 一、常用木材材积表(GB4814-84)

二、短原木材积表 检尺直径(厘米) 检尺长度(米)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材积(立方米) 80.00.00.00.00.00.00.00.00.00.0

06060708080910111112 100.0 09 0.0 10 0.0 11 0.0 12 0.0 13 0.0 14 0.0 15 0.0 16 0.0 17 0.0 18 120.0 13 0.0 14 0.0 15 0.0 17 0.0 18 0.0 20 0.0 21 0.0 22 0.0 24 0.0 25 140.0 17 0.0 19 0.0 20 0.0 22 0.0 24 0.0 26 0.0 28 0.0 30 0.0 32 0.0 34 160.0 22 0.0 24 0.0 26 0.0 29 0.0 31 0.0 34 0.0 36 0.0 48 0.0 41 0.0 44 180.0 27 0.0 30 0.0 33 0.0 36 0.0 39 0.0 42 0.0 45 0.0 39 0.0 51 0.0 55 200.0 34 0.0 37 0.0 41 0.0 44 0.0 48 0.0 52 0.0 55 0.0 59 0.0 63 0.0 67 220.0 41 0.0 45 0.0 49 0.0 53 0.0 58 0.0 62 0.0 67 0.0 71 0.0 76 0.0 80 240.0 48 0.0 53 0.0 58 0.0 63 0.0 68 0.0 74 0.0 79 0.0 84 0.0 89 0.0 95 260.0 56 0.0 62 0.0 68 0.0 74 0.0 80 0.0 86 0.0 92 0.0 98 0.1 04 0.1 10 280.0 65 0.0 72 0.0 79 0.0 85 0.0 92 0.0 99 0.1 06 0.1 13 0.1 20 0.1 27 300.00.00.00.00.10.10.10.10.10.1

常见金属的基本性质

常见金属的基本性质 1、常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中有明显变化的是()。 A.饱和Na2CO3 溶液B.NaOH 稀溶液 C.饱和NaHCO3 溶液D.CaCl2 溶液 2、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AlO2-、Cl-、SO42- B.H+、Ba2+、Cl-、NO3- C.Ca2+、Fe2+、NO3-、HCO3- D.Na+、Cl-、CO32-、SO32- 3、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A: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B: Na2O2 + MnO2 = Na2MnO4 C: 2Na2O2 + 2H2SO4 = 2Na2SO4 + 2H2O + O2 D: 5Na2O2 + 2KMnO4 + 8H2SO4 = 5Na2SO4 + K2SO4 + 2MnSO4 + 5O2 + 8H2O 4、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 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a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A.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6、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 NaHCO3 7、某铝土矿样品中含有Al2O3、Fe2O3和SiO2,进行一系列操作将它们分离:加入试剂、过滤、洗涤、灼烧等。依次加入的一组试剂是() A.NaOH溶液、盐酸、氨气B.硫酸、NaOH溶液、盐酸 C.NaOH溶液、盐酸、CO2 D.水、盐酸、NaOH溶液 8、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

常见的酸及其化学性质

酸及其化学性质

A 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 B 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 C 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 D 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 4、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盐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可选用||,请简述实验过程: 把三种溶液各取少许放入试管||, 巩固练习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A.柠檬汁B.苹果汁C.纯净水D.石灰水 2、用下列方法能把稀盐酸、蒸馏水、石灰水一次区别开来的是() A.品尝B.闻气味C.滴加酚酞试液D.滴加石蕊试液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本知识点小结 本节知识点讲解2(浓盐酸和浓硫酸) 几种常见的酸 1.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浓硫酸浓盐酸

溶质的化学式H2SO4HCl 颜色无色无色||,工业盐酸因含Fe3+略显黄色 状态黏稠油状液体液体 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与水比较)大于水大于水 挥发性无有||,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 2.浓硫酸的特性 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⑵具有脱水性||,能使纸张、木材等炭化||。 ⑶具有强腐蚀性||,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⑷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因而实验室制氢气时不用浓硫酸||。 ⑸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 3.浓硫酸的稀释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可能导致浓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4.用途 ⑴盐酸:制造药物||,金属表面除锈||,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⑵硫酸: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易错提示】 ⑴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是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空气中的水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不能说成白烟||。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否则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不纯净||。 ⑵浓硫酸的吸水性是物理性质||,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化学性质||。 ⑶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时||,不能倒入过快||,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应在烧杯中稀释||,并不断搅拌||。

原木材积表(实用)

木材材积表 ( 1 ) 原木材积表(GB4814-84) 检尺长 检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8 0.006 0.0060.0070.0080.0080.0090.0100.011 0.0110.0120.0130.0150.0160.0170.0180.020 10 0.009 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 0.0170.0180.0190.0220.0240.0250.0200.029 12 0.013 0.0140.0150.0170.0180.0200.0210.022 0.0240.0250.0270.0300.0330.0350.0370.040 14 0.017 0.0190.0200.0220.0240.0260.0280.030 0.0320.0340.0360.0400.0450.0470.0490.054 16 0.022 0.0240.0260.0290.0310.0340.0360.048 0.0410.0440.0470.0520.0580.0600.0630.088 18 0.027 0.0300.0330.0360.0390.0420.0450.039 0.0510.0550.0590.0650.0720.0760.0790.096 20 0.034 0.0370.0410.0440.0480.0520.0550.059 0.0630.0670.0720.0800.0880.0920.0970.105 22 0.041 0.0450.0490.0530.0580.0620.0670.071 0.0760.0800.0860.0960.1060.1110.1160.120 24 0.048 0.0530.0580.0630.0680.0740.0790.084 0.0890.0950.1020.1140.1250.1310.1370.140 26 0.056 0.0620.0680.0740.0800.0860.0920.098 0.1040.1100.1200.1330.1460.1530.1600.174 28 0.065 0.0720.0790.0850.0920.0990.1060.113 0.1200.1270.1380.1540.1690.1770.1850.201 30 0.074 0.0820.0900.0980.1060.1130.1210.129 0.1370.1460.1580.1760.1930.2020.2110.230 32 0.085 0.0930.1020.1110.1200.1290.1380.147 0.1560.1650.1800.1990.2190.2300.2400.260 34 0.095 0.1050.1150.1250.1350.1450.1550.165 0.1750.1860.2020.2240.2470.2580.2700.283 36 0.107 0.1180.1290.1400.1510.1620.1730.185 0.1960.2080.2260.2510.2760.2890.3020.294 38 0.119 0.1310.1430.1550.1680.1800.1930.205 0.2180.2310.2520.2790.3070.3210.3550.298 40 0.131 0.1450.1580.1720.1860.1990.2130.227 0.2410.2550.2780.3090.3400.3550.3710.302

原木材积计算

原木材积计算 作中,我们通常以长、宽、厚各为1米所占的1立米木材为单位来计量木材材积。但是,要精确计算原木的材积并不容易,因为树干畸形怪状,十分复杂,其形状因树种、生长立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大。一般来说,针叶树木远销为通直圆满,而阔叶树木材的树干形状各有不同。生长在密林里的树木其干形规则些,而生长在疏林里的树木就很不规则。就是同一树种的树干,其上下形状也会不同。树干形状虽然没没有完全像圆锥体、抛物线体、圆柱体或凹曲线体,但树干的各部位与这些几何体的的较接近,所以林业科学工作者在测定树干材积时,拟假定树干为复杂的某种几何体,以用一个相应的可以同时适用于各种几何体形状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树干的材积。实际上,任何一种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都不可能精确地计算每根原木的材积,而且从统计的意义来讲,也没有这个必要。计算原木材积的基本公式尽可能要简单,只是考虑诸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加以调整,保证统计精度即可。 一、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 1.中央断面面积公式 是以原木中央断面面积和材长之积来求算材积的公式,即:V=(/4Do2)LO(5-10) 式中:/4Do2----以中央直径计算的原木中央断面面积(m2);LO ---原木的材长(m)。 用这种公式计算材积比较方便,但是需要在原木的材身中内检径,而且

计算出的材咱们比实际材积偏小些。树干尖削度愈大(特别是长材),材积愈偏小;如尖削度小的短原木,其计算材积较接近实际。 2.平均断面面积公式 就是以原木大头断面面积和小头断面面积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断面面积,再乘以材长而计算原木材积的公式,即:V=/8(D2大+D2小)LO (5-11) 式中:D大,D小分别表示大、小头直径(m); /8(D2大+D2小)---平均断面面积(m2); LO----原木材长(m)。 用平均断面面积公式计算材积,需要原木大、小头都要检径,因此检尺工作量大一些,但是计算也较简单。而计算材积比实材积偏大,树干尖削度越大,材积偏差越严重。 3.圆台体公式 把原木形体视作圆台体,用圆台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材积的公式,即:V=/12(D2大+ D大? D小+D2小)LO(5-12) 因为原木的几何形体,从统计意义来讲比较接近于圆台体,用此公式计算材积,尽管计算工作较复杂些,但计算得出的材积精确度较高,且较接近实际材积,特别是短原木更为理想。 4.直径增加率公式 我国在原木检尺中一贯采用在原木的小头检径的办法。这对提高检尺效率、方便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和原木楞垛(密实楞)检验这个事实和有关。而上述三个公式的应用,却要求在原木中央或在大小头

常用木材材积表

木材材积表( 1 ) 原木材积表

2

b. 检尺径≥14cm:V = 0.00007854 L [ D + 0.5L + 0.005 L2 + 0.000124 L ( 14 – L ) 2 ( D – 10 ) ] 2 2. 检尺规则:a. 检尺长:a. 按原木两端直线长度量取; b. 小于检尺径的梢端舍去不计算 c. 端面无垂直断面者由断口内缘量取 b. 检尺径:a. 由梢端垂直截面量取;量取方法:·按短径计算:短径<26cm、且长短径差≤2cm ≥26cm、且长短径差≤4cm ·按均径计算:短径<26cm、且长短径差>2cm ≥26cm、且长短径差>4cm c. 异形材:a. 异径材:按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 ..b. 异端材;检量方法按标准方法计算 ..c. 双杈材:只检量其中一主枝另枝按节子处理 ..d. 劈裂材:·未脱离:≤10% 忽略不计 .>10% 须减去所通过裂缝长一半处的裂缝垂直宽度 ·己脱离:小头:≤10% 忽略不计 >10% 采取让尺:让径按均径计算 3

.. 让长检尺径在实际检尺长位置量取 大头:计算均径值:≥检尺径忽略不计 .<检尺径以大头为检尺径可采取让尺处理 .b. 检尺径≥10cm:V = 0.000039 ( 3.5 + D ) 2 (0.48 + L ) 2. 检尺规则:a. 检尺长:a. 按杉原条梢径≥6cm处的长度量取 .b. 小于检尺径的梢端舍去不计算 .c. 端面无垂直断面者由断口内缘量取 .b. 检尺径:a. 按根端2.5m处均径计算 .b. 检量处异形则向梢端移至正常部位量取 .c. 劈裂材:a. 梢端:检量方法按标准方法计算 .b. 根端:≥检尺径忽略不计 ..<检尺径劈裂长≤2.5m 则检尺径不变检尺长让去小于检尺径的根端 >2.5m 未脱落:则检尺径不变让去劈裂长一半为检尺长(小于5m则按小原条计算) ..已脱落:则检尺径按均值计算检尺长不变 4

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分析

木材的力学性 能 参 数

目录 1.1木材的力学性质………………………………………………P3 2.1木材力学基础理论……………………………………………P3~ P8 2.1.1应力与应变 2.1.2弹性和塑性 2.1.3柔量和模量 2.1.4极限荷载和破坏荷载 3.1木材力学性质的特点…………………………………………P8~ P20 3.1.1木材的各向异性 3.1.2木材的正交对称性与正交异向弹性 3.1.3木材的粘弹性 3.1.4木材的松弛 3.1.5木材塑性 3.1.6木材的强度、韧性和破坏 3.1.7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

4.1木材的各种力学强度及其试验方法………………………P20~ P28 4.1.1力学性质的种类 5.1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P28~ P31 5.1.1木材密度的影响 5.1.2含水率的影响 5.1.3温度的影响 5.1.4木材的长期荷载 5.1.5纹理方向及超微构造的影响 5.1.6缺陷的影响 6.1木材的允许应力…………………………………………P31~ P33 6.1.1木材强度的变异 6.1.2荷载的持久性 6.1.3木材缺陷对强度的影响 6.1.4构件干燥缺陷的影响 6.1.5荷载偏差的折减

6.1.6木材容许应力应考虑的因素 7.1常用木材物理力学性能……………………………………P34~ P36 1.1木材的力学性质 主要介绍:木材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 木材的正交异向弹性、木材的黏弹性、木材的塑性; 木材的强度与破坏、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 基本的木材力学性能指标; 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等。 1.1.1木材的力学性质:木材在外力作用下,在变形和破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1.1.2木材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弹性、塑性、蠕变、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碗强度、抗减强度、冲击韧性、抗劈力、抗扭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 1.1.3木材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与一般钢材、混凝土及石材等材料不同,木材属生物材料,其构造的各向异性导致其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因此,木材力学性质指标有顺纹、横纹、径向、弦向之分。 1.1.4了解木材力学性质的意义:掌握木材的特性,合理选才、用材。

酸及其性质

酸及其性质 一、(一)生活中常见的酸 人的胃液里含有什么酸?胃液中含有胃酸,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 汽车电瓶里含有什么酸?汽车电瓶里含有硫酸; 食醋里含有什么酸?食醋里含有醋酸(CH3COOH); 酸雨里含有什么酸?酸雨里主要含有硫酸; 水果里面含有什么酸?水果里面含有果酸; (二)1、酸的定义: 2、常见酸的化学式:盐酸HCl 硫酸H2SO4 硝酸 HNO3 碳酸 H2CO3醋酸CH3COOH 二、化学中常见的酸 (一)活动天地2---1 浓盐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的小液滴。具有强腐蚀性。 浓硫酸:无色,粘稠感油状液体,不容易挥发,所以没有气味;易溶于水,可以与水任意比混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脱水性),具有吸水性。 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类的是(C) A. H2S B. HCl C. NaHSO4 D. H2CO3 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 A.CH3COOH B.SO2 C.NH3?H2O D. NaHCO3 3、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不同的是(C) A.浓盐酸打开瓶塞,瓶口形成白雾 B.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质量增加 C.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产生一层白膜 D.滴有酸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木炭后红色消失4、将A试剂瓶(盛浓盐酸)和B试剂瓶(盛浓硫酸)打开瓶塞,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符合两者共同变化的是 ( D ) A两瓶中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B.两瓶中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C.两瓶中的溶剂质量都增加 D.两瓶中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总结: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浓盐酸减小不变减小减小 浓硫酸不变增大增大减小 5、下列物质长时间盛放在敞口容器里,质量会减少的是(A)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石灰水 D、烧碱固体 6、下列实验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脱水性)的是(D) A.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产生大量热B.用过氧化钠制取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得到干燥的氧气C.浓硫酸久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 7、如图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中a、b 两种仪器的名称:__玻璃棒_、__量筒__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浓硫酸___(填“水”或“浓硫酸,");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浓硫酸沸腾溅出__; (4)[联系与拓展]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_腐蚀性____;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贴标签__。 (二)1、浓硫酸的吸水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干燥 H2 、O2 、CO2 、SO2等,但不能干 燥NH3。 2、浓硫酸的脱水性 与浓硫酸接触的物质中的氢元素、氧元素会被浓硫酸按照2:1的比例脱去,并生成黑色的炭。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又称腐蚀性。 请思考:吸水性与脱水性哪个是化学性质,哪个是物理性质? 吸水性是物理性质,脱水性是化学性质。 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注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思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怎样处理呢?

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分析整理

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

目录 1.1木材的力学性质………………………………………………P3 2.1木材力学基础理论……………………………………………P3~ P8 2.1.1应力与应变 2.1.2弹性和塑性 2.1.3柔量和模量 2.1.4极限荷载和破坏荷载 3.1木材力学性质的特点 (8) P20 3.1.1木材的各向异性 3.1.2木材的正交对称性与正交异向弹性 3.1.3木材的粘弹性 3.1.4木材的松弛 3.1.5木材塑性 3.1.6木材的强度、韧性和破坏 3.1.7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 4.1木材的各种力学强度及其试验方法………………………P20~ P28 4.1.1力学性质的种类 5.1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P28~ P31 5.1.1木材密度的影响 5.1.2含水率的影响 5.1.3温度的影响

5.1.4木材的长期荷载 5.1.5纹理方向及超微构造的影响 5.1.6缺陷的影响 6.1木材的允许应力…………………………………………P31~ P33 6.1.1木材强度的变异 6.1.2荷载的持久性 6.1.3木材缺陷对强度的影响 6.1.4构件干燥缺陷的影响 6.1.5荷载偏差的折减 6.1.6木材容许应力应考虑的因素 7.1常用木材物理力学性能……………………………………P34~ P36 1.1木材的力学性质 主要介绍:木材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 木材的正交异向弹性、木材的黏弹性、木材的塑性; 木材的强度与破坏、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 基本的木材力学性能指标; 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等。 1.1.1木材的力学性质:木材在外力作用下,在变形和破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1.1.2木材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弹性、塑性、蠕变、抗拉强度、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