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基础概念及趋势

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光连接器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术语) 1、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将光纤光缆和光纤光缆之间、光纤光缆和有源器件、 光纤光缆和其它无源器件、光纤光缆和系统与仪表进行活动连接的光无源器件(连 接器的作用)。整套光连接器的组成:插头—适配器—插头。 2、光跳线:两端都装有插头的一段光纤或光缆。 3、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全反射原理传导光信号的玻璃纤维。主要成分:SiO2.光纤由纤 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纤芯的折射率nl大于包层的折射n2.纤芯的作用是传导光 信号,包层的作用是反射光信号,涂敷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 和柔韧性。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9/125μ)和多模光纤(50/125或62.5/125)。 4、光缆:光缆由护套、加强构件、紧套(或松套)层和涂敷光纤组成。生产跳线采用 的光缆一般有:φ3.0单芯光缆、φ2.0单芯光缆、φ0.9紧套光缆,双芯平行光缆、防水尾缆、束状光缆和带状光缆等。 5、插入损耗:是指光信号通过光连接器之后,光信号的衰减量。一般用分贝数(dB) 表示。表达式为: IL=-10LOG(P1/P0)(d B) 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 P1——输出端的光功率 6、回波损耗:也称后向反射损耗,是由于光连接处的非涅尔效应而产生的反射信号, 该信号沿光纤原路返回,会对光源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回波损耗的表达式为: RL=-10LOG(P2/P0) 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 P1—后向反射光功率 二、光连接器基本结构原理 图1 光纤连接器精密对中原理 一般均采用精密小孔插芯(Ferrule)和套筒(sleeve)来实现光纤的精确连接。 影响连接器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有: 1、纤芯错位 2、角度偏差 3、连接间隙 4、不同种光纤(数值孔径不同)

基因的概念及发展

基因的概念及发展 基因(gene)这个名词是1909年由遗传学家约翰逊(W.Johannsen)提出来的。他用基因这一名词来表示遗传的独立单位,相当于孟德尔在豌豆试验中提出的遗传因子。顾名思义,基因不仅是一个遗传物质在上下代之间传递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功能上的独立单位。 在遗传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基因仅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已经证实了的物质和结构。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基因的概念也在不断的修正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证明了基因是以直线的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因此人们认为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1953年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基因是DNA的片段,确定了基因的化学本质。20世纪60年代,本茨(S.Benzer)又提出了基因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可以区分为突变子、互换子和顺反子三个不同单位。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变化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因此可以看成是一个突变子;两个碱基之间可以发生互换,可以看成是一个互换子;一个顺反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功能单位的基因应该是顺反子。从分子水平来看,基因就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片段,经过转录和翻译能合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可是,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这个结论并不全面,因为有些基因在转录出RNA以后,不再翻译成蛋白质,如rRNA和tRNA就属于这种类型。另外,还有一类基因,如操纵基因,它们既没有转录作用,又没有翻译产物,仅仅起着控制和操纵基因活动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在DNA分子上有相当一部分片段,只是某些碱基的简单重复,这类不含有遗传信息的碱基片段,在真核细胞生物中数量可以很大,甚至在50%以上。关于DNA分子中这些重复碱基片段的作用,目前还不十分了解。有人推测可能有调节某些基因活动和稳定染色体结构的作用,其真正的功能尚待研究。因此,目前有的遗传学家认为,应该把基因看作是DNA 分子上具有特定功能的(或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概念的发展 1909年,约翰逊(Johannsen)首次提出了基因(gene)的概念,用以替代孟德尔(Mendel)早年所提出的遗传因子(genetic factor)一词,并创立了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的概念,把遗传基础和表现性状科学地区分开来。随着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基因概念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 1 1个基因1个酶 英国生理生化学家盖若德(Garrod.A.E)研究了人类中的先天代谢疾病,并于1909年出版了《先天代谢障碍》一书。他通过对白化病等疾病的分析,认识到基因与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即1个突变基因,1个代谢障碍。这种观点可以说是1个基因1个酶观点的先驱。 比得尔(Beadle.G.W)和塔特姆(Tatum.EL)对红色链孢霉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认为,野生型的红色链孢霉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合成一些营养物质的能力,如嘌呤、嘧啶、氨基酸等等。控制这些物质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产生一些营养缺陷型的突变体,并证实了红色链孢霉各种突变体的异常代谢往往是一种酶的缺陷,产主这种酶缺陷的原因是单个基因的突变。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技術&知識】連接器規範和測試要求 文:Knight Chen / CACT 工程部 連接器依照其產品功能和使用環境,將規範要求分為四大部分。 1. 電氣規範要求 2. 機械規範要求 3. 環境規範要求 4. 環保要求 一、電氣規範要求

電氣特性是連接器實現連接功能的主要特性。確定連接器的電氣特性,以保證連接器滿足連接功能。連接器的電氣特性有: 1. 接觸阻抗(Contact Resistance) 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3004.1。 測試要點:a. 測試電流/電壓100mA@20mV,被測試連接器(連接系統)無負載。 b. 測試電流為低電流是為了避免接觸阻抗受到端子(導體)熱電效應影響。 c. 測試電壓為低電壓是為了避免端子(導體)之間接觸界面絕緣薄膜被擊穿和熔化。 規範要求:一般要求50m?(initial);100m?(final,即在壽命測試或環境測試後)。 定義接觸阻抗此參數是為了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電流就像水流一樣。阻力越

小,能量的損失和衰減就越少。 就連接器的接觸處而言,影響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對於彈性接觸結構而言),接觸環境,如端子(導體)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方式(如電鍍的金屬特性和緻密性),端子與端子(或其他導體)的結合方式(是焊接or鉚合or彈性接觸等)。 從電學理論角度來說,接觸阻抗為C點綠色圈接觸處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來說,連接器提供A點到B點的導通(連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應包含從A點到B點的所有導體本身的阻抗和接觸處的阻抗(包括焊接、鉚合等接觸方式)如圖一示。 (圖一) 2. 耐電壓(Withstanding Voltage)

浅谈当代产品设计趋势

浅谈当代产品设计趋势 时间飞逝,为期两周的深圳参观实习转眼间就结束了,这受益匪浅,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社会上琳琅满目的产品,总有些不知所向,通过这么久的调查与思考,或多或少的也有了很多的收获,接下来就让我来谈谈我对当代产品设计之后发展趋势的想法吧。 在当今这个以日新月异发展的世界,什么都得跟得上社会变化的脚步,产品设计也是一样,当代设计的主流,是一种设计理念的更新、进步。全新的科技、全新的创意、全新的理念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产品设计主要的发展趋势:由过去的低级变得智能化;由过去的轻视污染变成讲求低碳环保;由过去的死板变得人性化;由过去的单调变得形象化。总之就是要建设一个清洁无污染低消耗简约型的设计理念,以此推动整个世界走向健康的发展。 一、当代产品设计将迈向智能和高科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推动新型产品的产生,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导致了生产状态的变化,就像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的出现,都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新发明和新技术的产生,使得新产品、新功能也不断吸引着人们。 在这信息化发达的时代,中高新技术和人工智能化不可或缺的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事实证明,当代设计要想得到发展,要想设计出跟的上时代潮流的产品,就必须用到高科技的电脑技术,当代产品设计一定要迈向智能化和高科技化。

二、当代产品设计将更加绿色和环保 进入21世纪后,人们越来越发现人与自然与环境想和谐的重大意义,因此呼吁“环保设计,绿色设计”的人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涉及对象的环境属性,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绿色是生命之源,是活力的象征,它是和谐健康安全和幸福的象征,也是人们选购高科技产品的导向,是知识经济的助动力。就像在洛克克公司参观时,学长所说的设计要简洁,在产品造型中,要尽量简洁、明快,质朴而精致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产品设计理念:别试图满足所有人

产品设计理念:别试图满足所有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设计,因为你最终能做的就是在各种关系之间取得平衡。在适当的秩序下,增加任何一个元素都会打破平衡。(保罗·兰德) (本文虽然是讲国外的案例,但意思还是说得很明白的。) 正文: 我们最近上架了一款天气应用,Skyline Weather。我是在睡觉的时候想出设计概念的。 很多东西的想法都是从梦里产生的。据说保罗·麦卡特尼就在梦中写出的Yesterday这首歌。又据说他接下来花了几周时间到处跟人打听他们有谁听过这首歌,直到足够多的人都说没有,他才确定这确实是他自己的原创的、从潜意识当中飘忽而来的歌曲。 再据说,伊莱亚斯·豪也是在梦中完成了他的缝纫机发明。他梦见自己被捉到了一个原始部落,原始人把他绑起来准备烤着吃,而他敏锐的注意到原始人使用的长矛在末端都有一个小洞。正是这个细节启发了他,进而搞定了缝纫机的设计方案。 而我自己,则是因为流感而卧床…当时我想看看接下来的天气情况,于是浑浑噩噩的拿出手机,却发现自己难以透过惺忪迷离的双眼在任何一个天气应用当中快速而轻松的获取天气信息,特别是接下来几个小时内的天气变化。我感觉这事儿里面一定有优化和简化的工作可以做。 然后我就睡了。再然后我就醒了,脑子里浮现出两个基本概念: ?通过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轴来呈现天气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温度的起伏。 ?聚焦于未来几小时内天气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而不只是当前的情况。 我很快就把草图画了出来,然后回到床上继续生病。

作为设计师,我的工作离不开草图。每次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画的草图时,我都能发现当时想法中的一些缺陷;一个在半夜里看上去不错的想法到了白天很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然而,当我再次打开我的天气应用草图时,它看上去还是很不错!… 这个概念可以让天气信息通过高度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信息看上去更像是便于识别的图片,而不是人们必须投入注意力去阅读的文本。我所见过的多数天气应用当中都充斥着微小的文本信息片段、精细的天气符号和数字,这些都需要用户花费力气去辨识与理解。 文本 vs. 图形 阅读文本时,人们会一个词一个词的读,然后在头脑中将整段文字的含义拼合起来。文本可以帮助人们沟通较为复杂的信息,但同时会降低消化信息的速率。而恰当的图形元素可以让你立刻对其大致的概念有所了解,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细节信息。

光纤连接器的基础知识

光纤连接器得基础知识解析 一、光纤连接器得定义 光纤连接器就是连接器得一种,也就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各种装置连接所必不可少得器件,主要用于光纤与光纤之间得活动,使光路能按所需得通道进行传输,以实现与完成预定或期望得目得与要求。 二、光纤连接器得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就就是把光纤得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得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得影响减到最小,这就是光纤连接器得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得可靠性与各项性能。 三、光纤连接器得性能 光纤连接器得性能,首先就是光学性能,此外还要考虑光纤连接器得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与插拔次数等。 (1)光学性能

对于光纤连接器得光性能方面得要求,主要就是插入损耗与回波损耗这两个最基本得参数。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即连接损耗,就是指因连接器得导入而引起得链路有效光功率得损耗。插入损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应不大于0、5dB。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eflection Loss)就是指连接器对链路光功率反射得抑制能力,其典型值应不小于25dB。实际应用得连接器,插针表面经过了专门得抛光处理,可以使回波损耗更大,一般不低于45dB。 (2)互换性、重复性 光纤连接器就是通用得无源器件,对于同一类型得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由此而导入得附加损耗一般都在小于0、2dB得范围内。 (3)抗拉强度 对于做好得光纤连接器,一般要求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90N。 (4)温度 一般要求,光纤连接器必须在40oC ~ +70oC得温度下能够正常使用。 (5)插拔次数 目前使用得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插拔l000次以上。 四、常见得光纤连接器种类 按照不同得分类方法,光纤连接器可以分为不同得种类,按传输媒介得不同可分为单模光纤连接器与多模光纤连接器;按结构得不同可分为FC、SC、ST、D4、DIN、Biconic、MU、LC、MT等各种型式;按连接器得插针端面可分为FC、PC(UPC)与APC;按光纤芯数分还有单芯、多芯之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得不同来加以区分。以下简单得介绍一些目前比较常见得光纤连接器: (1)FC型光纤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最早就是由日本NTT研制。FC就是Ferrule Connector得缩写,表明其外部

连接器力测试标准

连接器力测试标准: 6.0连接器和端子测试: (Engage/Disengage Force, Terminal Push) 6.1 目的: 本实验是为了检验控制器的连接端子是否满足保持力的标准要求。该测试的失效模式及效果 6.2步骤: 控制器要承受的测试条件如测试条件表中所描述。该测试条件表遵循产品测试表中相关内容。测试中的任何偏差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测试数据必须要求记录。 Note 1a: 本试验将会给测试模块连接器内部的端子一个应力。在测试时需要确保夹具能紧固测试模块。 Note 2a: 目检:由测试导致的产品变化应该被记录下来,并报告给JETEK工程师。JETEK工程将决定是否进行必要调整。 机械表面目检: 目检是否有部件松动(电气的或机械的),或者管套有损伤或磨损。 6.5合格/不合格标准: 端子应当完整的保留在连接器上,永久性变形持续不能超过0.1 mm。

7.0 连接器插入力测试: 7.1目的: 本试验是为了检验线束的接头到控制器接口的接头的插入力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该测试的失效模式及效果测试情况如下: 7.2步骤: 控制器要承受的测试条件如测试条件表中所描述。该测试条件表遵循产品测试表中相关内容。测试中的任何偏差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测试数据必须要求记录。 Note 1b: 线束的接头应该要有依据产品设计最大数量的端子;在测试时需要确保夹具能紧固测试模块。 Note 2b: 目检:由测试导致的产品变化应当记录下来,并报告给JETEK工程师。JETEK工程师将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调整。 机械表面目检: 视觉检查是否有部件松动(电气的或机械的),或者管套损伤或磨损。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产品设计的现状 2.1大的社会环境 由于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期,我们周围充满了浮躁的味道。产品设计免不了也陷入其中。浮躁不是一种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奋起直追的国家的常态。我们正在追赶世界,世界张开双臂迎接我们。身在其中,想做到不浮躁真的很难。产品设计在我国还处在幼稚阶段,如何面对这么强大的社会背景值得深思。 2.1.1 整体设计意识的薄弱 拿工业设计而言,现代工业设计已经是现代意识与现代心理的物化,是理性与感性的构成,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创造活动。这时,设计意识也就有个人意识上升为社会意识,只有在社会意识表现出对设计的渴求,设计活动才会被认可与重视。而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与否,也与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对设计的需求的有无来决定。 今天,世界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化信息时代。理智上我们知道新时代已经来临,但心理上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看看周围,设计常常被社会“作为肤浅的比附,即使没有被丢弃,至少也是被冷落的和轻视的”(张道一,1994)更谈不上深刻的体现或揭示社会的心理。但是,我们相信,当设计师的个体设计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使设计成为生活的必需,社会的渴求,汇聚成一定的社会意识从而替代整个社会意识。也只有当社会意识对设计情有独钟,形成设计意识的时候,我国的设计才有真正的出路,才会后来居上。 2.1.2 认识的缺陷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民大众混淆了设计和艺术两个概念。很多人认为做设计就是艺术设计人就是艺术人。他们总带有一种蔑视的眼光,口语称其为“看不起学设计的人”。认为做设计的就知道画画,就是恶搞,就是与众不同。足见设计并没有这么乐观的称为已经大众化。 3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产品设计未来发展是一种完全依据新思路的创造性的设计,这种未来型设计也许不能为当代人们所接受,但它是人们对今后生活的美的憧憬,是未来社会图

基因概念的发展及对我的启示4页

基因概念的发展及对我的启示 基因的概念是现代遗传学的中心概念,由其演化出来的一系列概念构成了现代遗传学乃至整个现代生物学的基本体系框架。回顾基因概念的演变和发展,为我们正确理解基因概念,认识其本质和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1,基因概念的起源 (1)C.R.Darwi的泛生论认为动物每个器官里都普遍存在微小的流动的泛生粒,以后聚集在生殖器官内形成生殖细胞繁殖后代。泛生论虽 然是混合遗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是他第一次肯定有机体内部特 殊的物质负责传递遗传性状这是合理的。 (2)E.H.Hae.ckel的独特分子学说, K.W.von.Nageeli的生殖质学说,H. deVries的泛子学说都认为遗传物质是种极微小的粒子,并都带有 形而上学的成分。 (3)A.Weismann的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可分为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种质学说包含着科学合理的内核,已认识到遗传物质问题。因此可以说 是基因的初步概念已经在种质学说中开始孕育萌动了。 2.基因概念的发展 1)经典遗传学阶段

(—)遗传因子学说基因的最初概念来自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所控制的,性状本身是不能遗传的,被遗传的是遗传因子。 (二)基因术语提出 1909年,丹麦学者W.L.Johannsen提出了“基因”(gene)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但是只是提出了遗传因子的符号,并没有提出基因的物质概念。 (三)基因是化学实体 1910年摩尔根等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出连锁交换定律,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直线排列,性别决定是受染色体支配的。 (四)三位一体学说 1927年莫勒首先用X射线造成人工突变研究基因的行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有确切的位置,它的本质是一种微小粒子。Morgan的“基因论”首次把基因的概念归纳为“三位一体学说”,遗传就是位于染色体上的粒子单位——基因的传递。 (五)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 1941年Beadle,G.w等人对红色链孢霉进行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观点,认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一个基因控制一个相应的酶,基因通过酶控制代谢继而控制性状,这是人们对基因功能的初步认识。 2)分子遗传学阶段 (一)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有时是RNA 艾弗里和格里菲斯通过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首次证明了基因的本质是DNA。1956年,康兰特烟草病毒的研究中,证明了不具有D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从而基因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上。

连接器可靠性测试项目及其测试标准

连接器检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项目:插拔力测试、耐久性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振动测试、机械冲击测试、冷热冲击测试、混合气体腐蚀测试等。 连接器具体测试项目如下: (一)连接器插拔力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13 目的:验证连接器的插拔力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原理:将连接器按规定速率进行完全插合或拔出,记录相应的力值。 (二)连接器耐久性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09 目的:评估反复插拔对连接器的影响,模拟实际使用中连接器的插拔状况。 原理:按照规定速率连续插拔连接器直至达到规定次数。 (三)连接器绝缘电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1 目的:验证连接器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或经受高温,潮湿等环境应力时,其阻值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原理: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或内部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来的电阻值。 (四)连接器耐电压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0 目的:验证连接器在额定电压下是否能安全工作,能否耐受过电位的能力,从而评定连接器绝缘材料或绝缘间隙是否合适。 原理:在连接器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接触件与外壳之间施加规定电压并保持规定时间,观察样品是否有击穿或放电现象。 (五)连接器接触电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06/EIA-364-23 目的:验证电流流经接触件的接触表面时产生的电阻值。 原理:通过对连接器通规定电流,测量连接器两端电压降从而得出电阻值。 (六)连接器振动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8 目的:验证振动对电连接器及其组件性能的影响。 振动类型:随机振动,正弦振动。 (七)连接器机械冲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7 目的:验证连接器及其组件耐冲击的能力或评定其结构是否牢固。 测试波形:半正弦波,方波。 (八)连接器冷热冲击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32 目的:评估连接器在急速的大温差变化下,对于其功能品质的影响。 (九)连接器温湿度组合循环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31 目的:评估连接器在经过高温高湿环境储存后对连接器性能的影响。 (十)连接器高温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17 目的:评估连接器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于规定时间后端子和绝缘体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十一)连接器盐雾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26 目的:评估连接器,端子,镀层耐盐雾腐蚀能力。 (十二)连接器混合气体腐蚀测试 参考标准:EIA-364-65 目的:评估连接器暴露在不同浓度混合气体中的耐腐蚀能力及对其性能的影响。(十三)连接器线材摇摆测试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技术&知识】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文:Knight Chen / CACT 工程部 连接器依照其产品功能和使用环境,将规范要求分为四大部分。 1. 电气规范要求 2. 机械规范要求 3. 环境规范要求 4. 环保要求 一、电气规范要求 电气特性是连接器实现连接功能的主要特性。确定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以保证连接器满足连接功连接器的电气特性有: 1. 接触阻抗(Contact Resistance) 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

测试要点:a. 测试电流/电压100mA@20mV,被测试连接器(连接系统)无负载。 b. 测试电流为低电流是为了避免接触阻抗受到端子(导体)热电效应影响。 c. 测试电压为低电压是为了避免端子(导体)之间接触界面绝缘薄膜被击穿和熔化。 规范要求:一般要求50m?(initial);100m?(final,即在寿命测试或环境测试後)。 定义接触阻抗此参数是为了减少信号和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或衰减,电流就像水流一样。阻小,能量的损失和衰减就越少。 就连接器的接触处而言,影响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对於弹性接触结构而言),接触环境端子(导体)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方式(如电镀的金属特性和致密性),端子与端子(或其他导的结合方式(是焊接or铆合or弹性接触等)。 从电学理论角度来说,接触阻抗为C点绿色圈接触处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来说,连接器提供到B点的导通(连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应包含从A点到B点的所有导体本身的阻抗和接触处的阻(包括焊接、铆合等接触方式)如图一示。 (图一) 2. 耐電壓(Withstanding Voltage) 目的:确认两导体(或两回路)之间的绝缘介质(包含气体)及其间距是否适合和足够,以确保

连接器插拔力标准总结

连接器插拔力标准 目地:为了保证连接器适配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依据EIA-364-13C(国际电气协会插拔力测试规范)特制定本标准,规定插入力不得大于额定值(确保使用者不至于很难插入适配头),而拔出力不得小于额定值(防止在各种复杂场合松脱或掉落,造成设备连线中断及损坏)。 连接器类型测试项目标准测试条件 USB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0Kg,焊线后注塑成品≥0.8Kg 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Mini-Din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3Kg,焊线后注塑成品≥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S-ATA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4.5Kg D-SUB系列-09P 1.连接器拔出力≥1.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2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D-SUB系列-15P 1.连接器拔出力≥2.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2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D-SUB系列-25P 1.连接器拔出力≥2.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20次 插拔速度为25.4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8.5Kg D-SUB系列-37P 1.连接器拔出力≥3.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12.5Kg Housing系列-02P 1.连接器拔出力≥0.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0Kg Housing系列-04P 1.连接器拔出力≥0.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0Kg Housing系列-06P 1.连接器拔出力≥0.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0Kg Housing系列-08P 1.连接器拔出力≥0.7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Housing系列-10P 1.连接器拔出力≥0.7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3.5Kg Housing系列-12P 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Housing系列-14P 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Housing系列-16P 1.连接器拔出力≥1.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5.0Kg 187端子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1.5Kg 测试头插拔次数≤5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6.5Kg 250端子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2.0Kg 测试头插拔次数≤6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8.0Kg IDC端子系列1.连接器拔出力≥0.06g*Pin数测试头插拔次数≤10次 插拔速度为12.7mm/分钟2.连接器插入力≤6.8Kg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工业设计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而未来是怎样发展的,就需要我们去探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复杂度远超以往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信息都极大丰富的世界,从产品竞争的角度上来说,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和冲击是必然的,许多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谈配置”过渡到了“谈感情”的阶段,情感化设计已经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1情感化设计 1.1情感化设计的概述 情感化设计是指旨在抓住用户注意、诱发情绪反应(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情绪反应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例如,通过影响唤醒水平(即生理刺激),一个有着明亮色彩的按钮能够无意识地抓住用户的注意。而随后的行为可以是任何动作,比如点击按钮、注册内部通讯、或进行网上购买。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设计了拉线式CD,通过仔细的观察人们无意识的一些动作,然后通过设计来表现这个无意识的动作,让人们能够很自然的使用,他强调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行改变,使之强行复杂化,加重使用者适应负担,好的设计师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本文内容主要通过情感化设计让用户拥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在当今快

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重复且压抑,通过对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分析,找到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能缓解家庭关系与压力。加强人机互动联系,充分体现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改变枯燥的生活体验,让生活变成一种快乐的事。 1.2情感化设计的意义 现代生活让许多年轻人喘不过气,来自家庭、社会等压力让人们不得不适应快节奏下的都市生活,怎样去提高效率,节省用户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设计也是这样去发展的,例如:电饭煲的发展由原来的仅仅满足煮饭要求变成了现在更加人性化的要求,采用全面加热技术,强热循环对流,煮出柴火饭的味道,让用户体验小时候妈妈做的饭的味道,给人一种亲情关怀,另外还有人工智能模糊逻辑电路,设有快煮、粥、菜饭、糯米饭、糙米饭等多种烹饪功能,自动调节,寻找记忆的味道,虎牌电饭煲还2组预约功能,预约时间长达24小时,清早起床、下班回家就能吃上喷香的米饭。在网上可以明显的看到智能电饭煲的销量是传统电饭煲的十倍之多,即便价格比传统电饭煲贵许多。未来的设计也必定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脱离人的目的而产生的产品必定没有适合的产品语境,情感化设计也必将会提高产品销量,让用户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使家庭更加和睦,朋友之间更加团结。 1.3情感的分类及产生 (1)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2)从情绪的状

连接器的测试标准[详]

连接器实验 一.连接器的实验项目: 插拔力、夹持力、蒸汽老化、盐水喷雾、热风回流程(IR)、振动测试、高温老化、恒温恒湿、冷热冲击、快速插拔测试、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压测试、硬度测试、喷漆厚度测试、电镀膜厚测试、表面粗糙度测试、吃锡性/耐焊性实验。 二.各项实验之条件及实验目的: 1.插拔力---测试公母对插之插入及拔出所需力量。(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插入行程及速度、测试单程或去回程、插拔次数。 检验:检验产品在公母对插时的力量是否太紧太松,当影响对插力理的尺寸不良需做此项实验确认。 2.夹持力---测试端子植入塑料所需拔出之力量。(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同上 检验:当端子卡钩尺寸或塑料卡槽尺寸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来确认。 自动插拔测试机如下:

3.蒸汽老化---检验五金件电镀后的保质期。(镀全金/半金锡/全锡端子)试验条件为 温度98±2℃,时间8H。(蒸汽老化试验机) 参数:温度及时间可以调整。另可检验NY6T塑料的吸湿性 检验: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蒸汽老化试验机如下: 4.盐水喷雾---检验五金件电镀后的保质期。(铁壳/叉片/铆钉类)试验条件为试验槽 温度35℃,时间4H,盐水比例5:95。(盐水喷雾试验机) 参数:试验时间可调整。 检验: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盐水喷雾试验机如下:

5.热风回流焊(IR)---仿真产品在客户处过SMT使用状况。现厂内主要检验塑料起泡 状况及少量产品SMT试验,实验条件为温度235±5℃,最高温度 时间为3~5S。(热风回流焊试验机) 参数:实验温度/时间可以依需求调整。 检验:当塑料存放时间过长(NY6T 3个月)、镀锡铁壳或沾锡膏实验需通过此实验确认塑料是否会起泡、铁壳是否会流锡或吃锡状况。 热风回流焊试验机如下: 6.振动测试---检验产品公母对插后的瞬间导通性,实验时将产品全部串联接到信号 测试机上测试。另也可以仿真产品在运输途中的状况。实验条件为频 率10HZ-55HZ-10HZ/分钟一个循环,振幅1.52mm,时间为X、Y、Z各2H。 参数:频率、振幅及时间均可依需求做调整。 检验:当产品对插口尺寸不良、产品包装不良或盖子与本体搭配不良需做此实验确认。此实验项目重点是检验产品公母接触的瞬间接触状况。 振动试验机如下:

光纤跳线+连接器基础知识

光纤知识 2007年11月26日星期一下午 12:38 现在监控传输、网络传输等越来越多的使用到光纤.但很多工程商对于光纤传输还是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光纤传输很神秘很复杂. 看过这篇文章后,一定会让你对光纤及其设备有一点了解... 上图中为光连接器,常见的是FC(俗称圆头)、SC(俗称方头)和LC。 FC型又分为FC/FC和FC/PC(APC)型,前一个FC 是Ferrule Connector 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件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后面的FC 表明接头的对接方式为平面对接,PC 是Physical Connection 的缩写,表明其对接端面是物理接触,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结构,APC和PC类似,但采用了特殊的研磨方式,PC是球面,APC是斜8度球面,指标要比PC好些。目前电信网常用的是FC/PC型, FC/APC多用于有线电视系统。一般写成FC或PC均是指FC/PC光连接器。 SC型其外壳采用模塑工艺,用铸模玻璃纤维塑料制成,呈矩型;插头套管(也称插针)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套筒为金属开缝套管结构,其结构尺寸与FC 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 或APC 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头。常用于在数据工程中使用。一般SC型均指SC/PC。 LC光纤连接器采用模块化插孔(RJ)机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桶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尺寸的一半。LC常见于通信设备的高密度的光接口板上。

上图是各种光连接器与之对应的适配器,也称法兰盘,用在ODF架上,供光纤连接。 该图为FC/PC型光纤跳纤(非正规叫法是双头尾纤),英文名为PATCH CORD即两头带光纤连接器的软光纤,用于设备至ODF架的连接以及ODF架之间的跳接。光跳线颜色为黄色,表示单模跳纤。

卡通形象设计的概念及前景

卡通形象设计的概念及前景 卡通的概念 由英文:Cartoon音译而来。狭义的是指美国和欧洲等地的漫画和动画。广义的指各国各地中有着各自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化的卡通漫画、动画。一般会通过归纳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塑造各种形象。 虽然卡通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它以幽默夸张、生动可爱的形象,成为一种老 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艺术。“卡通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个性化创 造以及绘画技能运用等内容,不但能使人发笑,而且还能发人深省。 卡通形象的艺术特征:简洁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鲜明艳丽的色彩;赋予人的情态特征 (拟人)。 卡通形象的概念 “卡通形象”就是在“卡通”这种用绘画语言讲述故事的影视艺术形式中的艺术形象,即指卡通片(或动画片)中所塑造的形象,或叫动画形象(人物、角色)。卡通形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夸张。 卡通形象成功与否是一部动画作品成败的关键。缺乏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一部动画作 品就无法得以完整体现,也就不会产生广泛的艺术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卡通形象还是品牌 衍生的基础。能否塑造鲜活的、有个性的、受欢迎的卡通形象,对于卡通的产业化发展也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阿狸、帽帽鼠等。 卡通形象设计的造型方法 几何形组合一一这与绘画基础的素描造型课的基本原理相同。我们所观察到的任何一个 自然形态都是由多几何形所构成的,这些大的几何形组成了自然形态的基本骨架,在观察和 绘画形象时应从大处着眼,将自然形态的物体加以划分,以几何形化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 它,从而便于我们画出它的基本形态。 夸张变形一一前面我们谈到夸张变形式动画形象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夸张变形是在了 解自然形态的结构基础上来进行变形的。夸张变形不是随意的扩大或缩小,而是根据自然形态的内在骨骼结构、肌肉和皮毛的走向变化来进行的。 拟人化一一拟人化的处理式动画形象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创作方法。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对于动物、植物、道具等形象的设计往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处理。人可以直立行走,而 在形象设计中对动物类角色就是让其直立,象人类一样奔跑跳跃,完全模拟人的动作,再将 人类的语言、性格、服饰等赋予这些角色,使它们好像完全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朋友。 卡通的特点 创造性一一动画是赋予生命的艺术,它是通过在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整理的基础上加以 提炼和概括,创造出一个新的虚拟世界。卡通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定义,将许许多多无 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和个性,使之具有了具体的形态、语言、生活经历和外表特征。动画艺

连接器的测试基础知识

连接器的测试 ◆连接器的基本测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 ◆一、机械部分 ◆二、电性部分 ◆三、环境部分 机械部分 Mating &unmating Force) Retention Force) 端子卡垫与塑胶PIN孔的干涉力 Normal Force) 端子弹片受压力所产生的弹力 Durability) N 的变化 Vibration 模拟易产生振动之环境对连接器机械及电气特性方面的影响 Mechanical Shock 电气特性方面的影响境部分 电性能部分 Contact Resistance 500V DC的电压于相邻两端子之间1 分钟. 1000MΩMIN. Dielectric withstanding Voltage 各个导体之间的距离 500V DC的电压于相邻两端子之间1 分钟. Insulation Resistance 验证诸如热、湿气或污染因素对连接器绝缘材料绝缘阻抗的影响 :20mV max.;测试短路电流: 100m A max.测 50 mΩMax. 环境部分 Soldering Heat 验证连接器在焊锡温度点其机械性能的变化 Humidity, TemperatureCycle 验证高、低温及湿润的环境对连接器机械和电气特性方面的影响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Shock 验证极高与极低之环境温度剧变对连接器机械和电气特性的影响 Sulfur Dioxide Test 的特性变化 Salt Spray 模拟海边潮湿、咸热的环境验证连接器在该环境下端子和铁件表面的腐蚀程度 Ammonia Solder ability 验证端子经电镀后其锡脚的可焊性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連接器依照其產品功能和使用環境,將規範要求分為四大部分。 1. 電氣規範要求 2. 機械規範要求 3. 環境規範要求 4. 環保要求 接触电阻,简言之就是在两导体接触这一过程中,对导体产生的电阻 一、電氣規範要求 電氣特性是連接器實現連接功能的主要特性。確定連接器的電氣特性,以保證連接器滿足連接功能。連接器的電氣特性有: 1.接觸阻抗(Contact Resistance) 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E lectronic I ndustries A ssociation)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3004.1。 測試要點:a. 測試電流/電壓100mA@20mV,被測試連接器(連接系統)無負載。 b. 測試電流為低電流是為了避免接觸阻抗受到端子(導體)熱電效應影響。 c. 測試電壓為低電壓是為了避免端子(導體)之間接觸界面絕緣薄膜被擊穿和熔化。 規範要求:一般要求50m?(initial);100m?(final,即在壽命測試或環境測試後)。 定義接觸阻抗此參數是為了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電流就像水流一樣。阻力越小,能量的損失和衰減就越少。LLCR:Low Level Contact Resistance低电平接触阻抗(低电平包含低电流&低电压) 就連接器的接觸處而言,影響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對於彈性接觸結構而言),接觸環境,如端子(導體)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方式(如電鍍的金屬特性和緻密性),端子與端子(或其他導體)的結合方式(是焊接or鉚合or彈性接觸等)。 從電學理論角度來說,接觸阻抗為C點綠色圈接觸處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來說,連接器提供A點到B點的導通(連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應包含從A點到B點的所有導體本身的阻抗和接觸處的阻抗(包括焊接、鉚合等接觸方式)如圖一示。 (圖一) 2. 耐電壓(Withstanding V oltage)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 一.工业连接器的标准 1. 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缩写为ASTM)是一个全美性的学术协会,其目的是进行材料的研究和标准化。负责公布标准,试验方法,推荐性用法,定义及其它有关材料。其制定的有关连接器的标准,符号和编号均按照ASTM体系。“B”表示有色金属委员会,后面的数字为标准号,紧接着的数字则表示该标准被首次通过的年份,括号内的日期是指最近修订版的年份, “*”则表示该标准是已被批准的美国国家标准。 ASTM连接器标准 表*-1 标准描述 FOXCONN适用范围 *B63-49(1970) 金属导体电阻及接触材料的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ALL *B182-49(1970) 电接触材料的寿命试验 ALL *B193-72A 导电材料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ALL *B277-72 电接触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 ALL *B326-72 微型接触件电阻特性测试方法 ALL *B340-61(1972) 电接触件制成品的保证试验方法 ALL *B477-72 可锻贵金属电接触材料一般要求规范 REF B522-70 电接触用的Au-Ag-Pd合金规范 ALL B539-70 电连接(静态接触)的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 ALL B540-70 电接触件用的Pd合金规范 ALL B541-73 电接触件用的Au合金规范 ALL B542-71 电接触件及其使用的有关术语的定义 ALL B563-72 电接触件用Pd-Ag-Cu合金规范 REF B576-73 电接触材料大电流电弧腐蚀试验设计的实用参考方法 Audio Jack ,Power Jack B583-73 金属基片上镀金层的多孔性试验方法 ALL B596-73 Au-Cu合金电接触材料规范 ALL 2.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缩写为EIA)接触件方面的标准工作被列在EIA和JEDEC(美国电子器件工程联合委员会)标准以及工程技术出版物的目录中。从这个内容广泛的目录中可取得下列与接触件直接或间接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