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原理习题及答案

数字印前原理习题及答案
数字印前原理习题及答案

1. 数字印前的含义与范畴数字印前的涵盖面很广,它涵盖了从文字准备、原图处理以及图形图像设计创意一直到将印刷版制作成功的全部过程。

2. 生产印刷品的全过程可以划分成哪三个子过程?印前:涵盖了从文字准备、原图处理以及图形设计一直到涵盖了从文字准备、原图处理以及图形图像设计创意一直到将印刷版制作成功的全部过程;印刷:指的是上机印刷部分;印后:指将印刷后的承印物加工成符合人们实际生活需要的式样和性能的生产过程。

3. 三大类型的出版?印刷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

4. 电子出版及其特点电子出版指出版印刷领域的电子化。它一方面指出版印刷的各个工艺过程的电子化,另一方面指出版印刷媒体的电子化,是对传统出版的发展。特点:一是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亦即人们常说的多媒体性。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森严壁垒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亦可称为出版方式) 融为一体。二是表现在各媒体之间的交互性上。亦即图书、报纸、杂志、音像等形式间的差异不仅在这里缩小或消失,而且可以互相转换,这些都为网络出版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

5. 网络出版及其特点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特点:首先,它没有实物化的信息载体,而通常将信息存储在虚拟世界中,以编码电子信号的形式存储、显现、传播。人们看得见,听得见,但却摸不着。它省略了复制过程,使传播过程“无物流化”。其次,只有当读者打开计算机阅读时,它的出版过程才算完成,它传播的既可以是创作成果,也可以是创作过程。所以说,网络出版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读者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和作者交流,切磋,这就真正构成了出版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性。也就是说,无物流和交互性是网络出版的两个主要特性。

6. 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关系?就记录、存储手段而言,电子出版包涵了网络出版;就编、印、发三个环节来考察,网络出版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电子出版,是对电子出版的突破和革命。

7. 印刷出版与电子出版以及网络出版的关系印刷出版和各种电子出版以及网络出版具有相同的印前过程,其区别仅仅在于输出方式的不同,即,各种信息源经过印前处理,同样可以用于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我们称这一现象为跨媒体(Crossmedia)出版,数据统一处理阶段被称为超媒体(Premedia)阶段。

8. 印刷出版的版面内容主要有哪几类?跨媒体出版的版面内容主要有哪几类?跨媒体出版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7类基本对象,除了印刷媒体出版的文字、图形与图像三类基本对象外,还有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

9. 制版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手工制版时期:手工制版时期的印前过程需要的主要技术是绘画技术和雕刻技术。照相制版时期:分别获得的用于图像复制的图像分色加网底片和用于文字的文字胶片。然后,完全依靠手工方式拼接组合成图文并茂的页面,经过拷贝获得晒版底片用于晒制印版。电子分色时期:文字与图像的处理仍然分开进行。数字印前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可以在同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完成图像和文字的处理,而且可以进行排版,完成一直由手工完成的复杂的排版和拼大版的操作,最终的数字页面既可以由胶片输出机输出分色制版胶片,也可以直接输出印版,甚至还可以直接输出印刷品。

10. 数字印前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1970~1985电子分色机发展的鼎盛时期;(2)1985~1990年数字印前显露头角;(3)1990~1995年,数字印前发展的鼎盛时期;(4)1995~2000年CTP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时期;(5)2000年~2005年CTP技术和生产技术整合发展的鼎盛时期。(6)2005 ~数字化工作流程进入应用

11. 平版印刷为什么要采用网点来表示?版上的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在同一平面上。要想表达图文颜色的深浅,不能用油墨的厚薄变化来实现。油墨只能是“有”和“无”两种状态,

是二值表色。在这种情况下,用着墨面积百分比的不同,可以表达颜色的深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使用网点表示颜色的方法。

12. 网点参数有哪些?(1)加网线数(网点线数、网点频率)单位长度内的网点个数。当长度计量单位为英制时,常用加网线数计量单位为线数/英寸(LPI)。它决定网点中心距的间隔。(2)网点面积率(网点大小)网点所占的面积面分比,它与加网线数无关。只要网点面积率相同,亮度就相同。值越大,越精细。(3)网点形状3)网线角度是指网点中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网点角度是表示网点排列方向的值,用纵横两列中的任一列与水平X 轴的夹角来表示。一般逆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就是该网点排列结构的网点角度。定网点角度只能在第一象限内表示,从00至900内表示网点角度,其中00与900是相等的。

13. 为什么彩色印刷必须将各印刷版网点角度错开?四色印刷采用什么角度放置?加网时,龟纹是永远回避不了的。只要两个有规律分布的图案叠合成某一角度,就一定会因遮光和透光作用而产生干涉条纹。当两个版的网点角度相差30度或60度时,龟纹最不明显,所以,尽量设置30度或60度的网点角度差。四色印刷时,不能做到每两块版的网点角度差都为30度。加网角度设定在0°、15°、45°和75°可以使得龟纹对印刷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多色叠印对每个版的网点角度的设置:黄0,品15,黑45,青75或黄0,青15,黑45,品75 。否则,龟纹明显。

14. 印刷物页面内容可分为几大类?文字、图形、图像

15. 矢量图是以什么形式来描述的?它有什么特点?

矢量图的尺寸任意变化都不会影响图形本身的质量点是构成矢量图形的最小单位,坐标点不可见,但它确实存在,并控制全局,当需要对图形进行修改时,必须首先选取点,当点被选取时,呈可见状态

16. 三次贝塞尔曲线的数学表达式?贝塞尔曲线的几何特点是什么?三次Bezier曲线

的方程为P(t)=P0(1-t)3+3P2t2(1-t)+P3t3 几何特点:要保证图形轮廓的光滑,在数学上要求保证曲线的一阶导数处处连续,三次Bezier曲线在两个结点的曲线满足这个要求。

17. 矢量图形的填充算法中,什么是奇偶规则?什么是非零缠绕计数规则?

18. 文字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分为几个环节?

19. 有哪几类字体?各有什么特点?

20. 曲线字有哪两种?两者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2)数据量对于同一套字体,TrueType的数据量要大一些。(3)还原速度 Truetype还原速度比Type1更快。(4)系统的支持 Type1字体必须使用ATM来管理,TrueType字体内置于操作系统中

21. 文字输入方式有哪些?举出常见的输入方法

主捕式

整体键盘(大键盘)输入

感应式

键盘输入

音形结合方案

记忆代码方案

笔画方案

汉字编码(小键盘)输入联想方案

拼形方案

拼音方案

声音识别在线手写

识别输入手字体识别

字形识别印刷体识别脱机手写

22. 数字印前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有哪些?主要起什么作用?输入设备:采集文字图形图像2.计算机或计算机工作站处理或传递电子文件 3.存储器存储大量电子数据。4.打印机输出灰度或彩色打印样张5.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6.CTP设备直接输出印版

23. 扫描仪如何分类的?按色彩形式分:彩色扫描仪,灰度扫描仪按原稿架形式分:平板式扫描仪和滚筒式扫描仪按感光器件的种类分:CCD扫描仪、PMT扫描仪按扫描仪幅面分:A0、A1、A2、A3、A4幅面扫描仪按扫描原稿介质的性质分:反射式扫描仪、透射式扫描仪、多用途扫描仪

24. 什么是光学分辨率?什么是差值分辨率?

光学分辨率:指一台扫描(或其它图像数字化)设备的光学系统可以采样的实际信息量。图像数字化设备的内插分辨率是在设备内置的处理器或软件的帮助下能获取的信息量。像素的内插实际上不会增加图像的细节,只是采用某种插值方法求出由图像数字化设备获取像素之间的像素。

25. 什么是位深度?常用的位深度是几?位深度指存储图像每一个像素使用的“位”数,它决定了在彩色数字图像文件中每一个像素分配到得色彩信息的多少。早期的扫描仪仅有1位,只能记录黑白,对彩色扫描仪的色彩位数实际指对RGB三个分通道的位数的记录总和,若RGB每个通道各为8位,则需24位的扫描仪,故一般图像处理采用8位。

26. 什么是扫描仪的动态范围?它对扫描图像有什么影响?动态范围也叫密度范围或浓度值范围,是扫描仪所能记录的色调范围,通常指接近纯白到纯黑的范围,也就是扫描仪所能测量到得最亮颜色与最暗颜色之间的差值。动态范围越大,所能得到的细节越多。

27. 数字印前常用的主机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工作站:高速度、大容量、快速I/O. Mac机:专用作彩色电子出版系统的处理平台,处理器的速度快,内存容量大,寻址能力强,兼容性强,使用方便。PC机:在寻址能力、图形界面、高速硬盘接口、全彩色显示及图形加速器等方面已接近或超过Mac机,PC机比Mac机更为开放,各种配件更加丰富。

28. 图像大小如何计算?

图像文件大小的计算:图像文件大小(字节数)=

长(in)×宽(in) ×分辨率2×位深×独立通道数/8

29. 胶片输出机按结构分为哪几类?平板式、外鼓式、内鼓式。

30. 什么是胶片输出机的输出分辨率和重复精度?其大小对输出质量有什么影响?输出分辨率:指激光照排机在单位长度内可以记录的光电数量PPI或线数LPI。输出分辨率越高,激光光点的尺寸越小,光点的密集度就越高,输出效果越好,加网线数越高,印刷品网点越精细。重复精度:指版面某个点在两次输出时是否能精确处在同一位置上的能力。如果照排机的?

1. 低通滤波可以利用离散形式的卷积在空间域中实现,这种滤波方式可实现对噪声的减弱处理(低通滤波)或高频分量的增强(高通滤波或锐化)

2. 锐化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哪些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图像锐化的目的

图像处理系统中由于成像(包括摄影和摄像等)系统聚焦不良或信号传输系统的信号频带过窄,会造成图像中目标物轮廓的模糊,必须对其进行锐化处理。1)梯度算法2)离散卷积形

式的高通滤波,图像中的边缘或线条与图像中的高频分量相对应,因此,若采用高通滤波的方法让高频分量通过,使低频分量受到抑制,可使图像中的边缘或线条变得清晰。与平滑处理相似,采用邻域像素加权法处理,但加权矩阵取值不同。3)钝蒙版(USM)类似于照相分色中用的高光蒙版。特点:滤波作用的强度可以用Amount(数量)调节,以百分比度量。输入百分比值越大,效果越强,对于300DPI分辨率的图像,使用150%,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边缘像素锐化宽度用Radius(半径)控制,以像素为单位度量,用以确定影响边缘像素的深度。半径值越高,则与边缘邻近的较多像素会得到锐化。边缘像素的对比度范围:为了规定一个用于差分计算的阀值,需在Threshold(阈值)框中输入一个数值,它以灰度值表示,范围为0~255。此值越小,锐化程度越高。

3. 数字出版常用的数据格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TIFF格式特点:1.只能存储栅格图像2.跨平台性3.支持多种图像模式,兼容性良好4。支持Alpha通道5.提供LZW压缩(无损压缩)选项6.可读取和存储图像中的解说词。2.GIF格式特点:采用无损压缩的编码格式,具有多元结构,可以利用一个文件同时存储多幅图像,采用先进的LZW压缩算法处理图像数据;GIF格式提供了存储多种信息的结构,并和好地组织这些信息,使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能方便交换数据。GIF格式引进了根据标示符查找数据区的机制,可辅助应用程序快速查找数据所在区域,GIF格式提供了数据顺序和交叉存储机制,交叉方式适合于图像的网格传输,但GIF格式不支持24位彩色3。JPEG格式特点:1.节省存储空间2.非常适合摄影照片的处理3.能储存真彩色数据

4.EPS格式特点:1.存储裁剪路径,存储其他格式不支持的图像模式2。包含加网信息3.包含传递函数4.保存分色设置的信息。

5.PDF格式特点:具有可移植性,具有可压缩性,字体独立性,允许随机访问每页的内容,方便递增更新,具有可扩展性。

6.PS 格式层次结构和序列次序是PS文件的两大特点

4. 什么是有理正切加网?什么是无理正切加网?什么是超细胞结构加网技术?当加网角度的正切值为有理数时,这样的加网称为有理正切加网。当加网角度的正切值为无理数时,这样的加网称为无理正切加网。超细胞结构加网技术是一种介于有理加网和无理加网之间的加网方法。在输出设备有限的记录分辨率范围内,采用超大型细胞结构,并在细胞内设置多个网点生长点的方式,可解决精确接近15度角和记录分辨率之间的矛盾。使数字家网技术达到甚至超过传统4色分色加网工艺的效果。

5. 图形加网与图像加网有什么不同?文字加网与图形加网有什么主要区别?图形加网与图像加网不同在于图像加网处理的重点是图像的层次还原和尽可能准确的色彩再现。因此侧重于加网角度。加网线数和网目调网点的选择和计算,两者区别源于两种对象采用了不同的描述方法。因此图形的加网不能像图像加网那样一像素值为一句转换成网点,图形用矢量方式描述,与设备无关,其最终的输出精度取决于记录设备的精度。文字加网的约定规则:1.控制多笔画字形缩小输出时笔画宽度一致。2.控制重要笔画间的距离。3.保证笔画不丢失4.保证字体的清晰。5.控制拐角间的对称性 4.保证字符的结构特征。

6. 调幅网点与调频网点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表示图像的浓淡深浅的?举出两种生成调频网点的抖动算法。调幅网点:每一个网点中心具有固定的空间位置,它决定了加网线数和加网角度。调频网点:每一个网点的尺寸相同,没有大小区别,网点没有固定的空间位置,网点数目的多少由数字图像灰度决定。调幅网点是以网点大小来表现阶调的加网技术,通过网点间距相同,大小不同来表示阶调。调频网点:以点子数量的多少实现阶调的加网技术,通过用不同距离的小点来表示阶调。两种生成调网点的抖动算法:1.模式抖动法2.误差扩散抖动。

7. 混合加网技术有什么特点?混合加网技术既调频又调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调频加网与调幅加网效果的局限性。根据随机网点的结构特性消除了撞网和网花。提高了细微层次的再现性,提高了色彩的饱和度,消除了断线和起毛现象。

8. 什么是陷印?陷印规则是什么?陷印技术的实质是处理图形对象重叠或相接时,印刷这些图形对象的油墨之间相互关系的技术。陷印的规则:1.所有颜色向黑色扩展2.亮色向暗色扩展3.黄色向青色、品红色和黑色扩展4。青色和品红色彼此等量扩展。

9. RIP的作用是什么?RIP是栅格图像处理器Raster Image Processor的缩写。出版页面的描述用的是PostScript语言。RIP用来解释PostScript代码,然后在计算机内存中创建页面区域,将它划分成栅格点阵表示,并控制照排机在胶片上曝光。RIP是电子出版系统的核心部件。开放性、输出质量、输出速度。

10. 常用的色彩表色空间有哪些?什么是色彩的设备相关性?举例说明哪些表色空间是与设备相关的?相关性常用的色彩空间有RGB、Lab、HSB、CMYK不管是显示器还是显示颜色存在着颜色不一致的缺陷。1.RGB表色与设备相关1.显示器不能表示出可见光谱中的所有色,实际上,显示器所用的RGB三原色不是理想的光的三原色,因此那些颜色合成不出来。2.用不同的显示器显示同一组RGB值得到不同的颜色效果对同一个文件,其颜色数值相同但由于显示器本身对颜色表示的差异,显示出的颜色效果不同,2.印刷用的CMYK表示颜色与设备相关1.黄品青三色油墨的颜色不是理想三原色不能合成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2.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其颜色不完全相同,用相同的印刷条件印刷也得不到一致的颜色效果,即使CMYK值相同,当印刷材料与印刷设备变化时颜色不同。

11. 实施色彩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所见即所得

12. 什么是封闭式色彩管理?什么是开放式色彩管理?各有什么特点? 封闭式色彩管理:(1)先将设备配置好,得到固定配置。(2)对固定配置下的设备进行颜色传输实验,确定颜色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的关系。缺点:设备的每一种搭配,都需要测试。封闭性开放式色彩管理:要预先测量每台单独设备的颜色表色特征,不管以后设备怎样组合,都能达到一致的色彩效果,特点是色彩传输与设备无关。

13. 如何实施开放式色彩管理?

为了解决色彩传输的设备无关性,开放式色彩管理必须满足(1)将所有与设备有关的颜色用与设备无关的方式进行描述。颜色与设备无关事实现图像信息交换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其含义是某一图像处理设备处理所获得的色彩效果,在另一设备上应得到相应还原(2)选择标准颜色空间,即选择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XYZ和CIE1976L*a*b作为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作为标准的颜色空间,将与设备有关的RGB颜色或CMYK颜色都转换到CIE1931XYZ和

CIE1976L*a*b颜色空间上来(3)需要一个色彩描述的标准格式,实现颜色在不同设备上传递,并转换适合该设备的颜色,以保证颜色在不同设备上再现的一致性。

14. CIP3、CIP4的含义是什么? CIP3指印前、印刷、印后集成化国际合作组织 CIP4具体内容:将印刷生产流程看做集体采集、处理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按统一的文件格式存储、传递。并将这些数字化信息有效地应用到生产流程中。

15. 什么是数字化工作流程?JDF、PDF的含义是什么?数字化工作流程:建立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整个过程一体化全数字处理,建立的基础是图文信息数字化和生产控制信息数字化。印刷过程中的信息流:1.图文信息流,记录印刷媒体传递及复制的对象信息,这些信息必须尽可能完美地呈现在印刷品上2.生产控制信息流对整个印刷生产的过程进行导向和控制所需的信息。3.管理信息流是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PDF 文件以产品和印张为对象,对生产加工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记录、描述信息。能够较好地“指导”印刷、印后加工生产的顺利实施,得到了印刷设备生产厂商和数字工作流程系统开发商的支持。JDF是一个在印刷工业中简化不同应用软件和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工业标准,它以CIP3为基础,但超越这个标准,将商业及运作规划的应用软件与印刷技术流程结合起来,为保证不同平台之间使用的最大主便性,并与基于因特网的应用协调一致,JDF文件用XML 语言写成,JDF还提供一种生产自动化的“消息服务”,在执行作业的每个步骤上,记录执行

的结果,以便对作业状况进行跟踪。为此,JDF规定了“消息”的结构;数据格式语法和协议。

16. 图像的阶调:指图像画面整体明暗对比的密度变化,是度量人们对图像整体明暗对比梯级变化感受的心理物理量。层次:从图像画面上最亮部分到最暗部分的明暗变化的梯阶。印刷图像在线阶调调整压缩的必然性是由印刷品本身油墨呈色的机理决定。

59.为什么需要黑版理论上讲,实现原稿在印刷品上的在线,本不需要黑版,但实际上因为1.油墨纯度不够实际上使用的油墨颜色不是理想的三原色2.需要强调图像画面的实地质感。为了适应原稿和原稿暗调区域的复制需要制作黑版,起轮廓和骨架的作用。

1999-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11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11材料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北航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北航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北航。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北航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材料分析重点总结 三、金属学原理重点总结 四、金属学原理名称解析总结 五、物理化学复习总结 六、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总结 七、高分子物理复习总结 八、高分子化学复习总结 以下为截图及预览: 2015真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管理是一种艺术”,这个命题强调的是() A.管理的综合性 B.管理的实践性 C.管理的层次性 D.管理的具体性 2.“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秩序。”反映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理论 C.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D.西蒙的决策理论 3.“人际关系学说”创建的基础是() A.霍桑试验 B.技术分析 C.数学模型 D.权变学说 4.组织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最高、对组织管理者挑战最大的环境是() A.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B.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C.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D.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5.计划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 A.确定目标 B.估量机会 C.编制预算 D.制订派生计划 6.某服装厂兼并一家纺织厂,此种战略形式属于() A.水平一体化 B.前向一体化 C.后向一体化 D.水平多元化 7.传统的程序化决策制定中最普遍和最为盛行的技术是() A.管理信息系统 B.组织结构 C.结构分析 D.惯例 8.汽车、家电的生产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形式是() A.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 C.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D.非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9.被称为“斯隆模型”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结构 10.下列不属于 ...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 A.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 B.上级的控制较多 C.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D.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11.管理者所能进行的组织变革领域是() A.结构 B.结构、技术 C.结构、技术、人员 D.结构、技术、人员、环境 12.人员配备指的是() A.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B.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 C.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D.对组织内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13.法约尔认为对小型工业企业的领导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 A.管理能力 B.技术能力 C.商业能力 D.财务能力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这种情形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看出来,所以就不详细介绍。 例题1 3,4,6,9,(),18 A 11 B 12 C 13 D 14 【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2 8,8,12,24,60,() A 90 B 120 C 180 D 240 【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 例题3 8,14,26,50,() A 76 B 98 C 100 D 104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3.等差与等比混合式 例题4 5,4,10,8,15,16,(),() A 20,18 B 18,32 C 20,32 D 18,32 【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4.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 例题5 34,35,69,104,() A 138 B 139 C 173 D 179 【解答】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例题6 5,3,2,1,1,() A -3 B -2 C 0 D 2 【解答】这题与上题同属一个类型,有点不同的是上题是相加形式的,而这题属于相减形式,即第一项5与第二项3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和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即1-1=0,故答案为C。 5.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 例题7 2,5,10,50,() A 100 B 200 C 250 D 500 【解答】这是一道相乘形式的题,由观察可知这个数列中的第三项10等于第一、第二项之积,第四项则是第二、第三两项之积,可知未知项应该是第三、第四项之积,故答案应为D。 例题8 100,50,2,25,() A 1 B 3 C 2/25 D 2/5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反馈控制: 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4、命令一致 原理命令一致原理,是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5、商议式的管理方 法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主管人员在做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试图去酌情利用下属的想法

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兼作处罚的办法让职工参与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D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D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陈希有主编 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公务员考试十大数字推理规律详解

公务员考试十大数字推理规律详解 (2009-6-11 上午 07:55:46) 备考规律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7,11,15,( ) A 19 B 20 C 22 D 25 【答案】A选项 【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15+4=19,第四项应该是19,即答案为A。 (一)等差数列的变形一: 【例题】7,11,16,22,( ) A.28 B.29 C.32 D.33 【答案】B选项 【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一种等差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5;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6。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5,6,X。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由此可以推出X=7,则第五个数为22+7=29。即答案为B选项。 (二)等差数列的变形二: 【例题】7,11,13,14,( ) A.15 B.14.5 C.16 D.17 【答案】B选项 【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等比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2;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1。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 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2,1,X。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由此可以推出X=0.5,则第五个数为14+0.5=14.5。即答案为B选项。 (三)等差数列的变形三: 【例题】7,11,6,12,( ) A.5 B.4 C.16 D.15 【答案】A选项 【广州新东方戴斌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正负号进行交叉变换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5;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6。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 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5,6,X。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

《金属学原理》练习题-金属和合金的固态结构

1.图2.在和[2 3. 用等晶 4.写 5.晶于同 6.计结构 7.氢 8.铜固溶 9.纯径计算转 图Ex1-1的晶结构基元。 在一个单斜单211]等晶向。用四轴坐标系晶向。 写出图Ex1-2晶面:(234)同一个晶带?计算面心立方构的(0001)、氢原子溶解在铜的密度为溶体点阵常数纯铁在912°C 计算BCC 结构转变后的体积晶体结构中包单胞中画出(0 系画出六方晶2中晶向的四、(120)、(1求出该晶带方、体心立方(1010)晶面的在铝中形成什8.96g/cm 3。数a=0.3795nm C 由BCC 结构的原子半径积变化。这些包含两类原子010)、(110)、(晶系的(0211)四轴坐标晶向11)、(241)、带轴。 方结构的(100的面密度。 什么类型固溶①计算铜的点m ,密度为1结构转变为FC 径。它们的相 些结果说明了什子,把这个晶图Ex1-1121)、(312)、(0121)、向指数。 图Ex1-2 (122)、(40)、(110)、(1溶体?它应存点阵常数和原14.213g/cm 3,CC 结构,体相对变化为多什么? 晶体结构抽象 )等晶面;以及(1110)等晶面 13)、(101)、111)、(112)晶存在于点阵的原子半径。②计算说明这体积减少1.06多少? 如果假定象出空间点阵及画出[111]面及[211]、(010)和(34晶面的面密度的什么位置?②测得x(Au)这合金是什么6%,根据FC 定转变前后原阵,画出其中、[231]、[[1132]、[32)中有哪些度,计算密排为什么? u)=40%的Cu 么类型的固溶CC 结构的原原子半径不变一个 011]125]些面属排六方u--Au 溶体。 子半变,计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31055

A. 确定型决策法 B. 风险型决策法 C. 非确定型决策法 D. 追踪决策法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 2. 美国学者肯尼迪和迪尔认为,企业文化除了价值 观、 A.组织结构 B.领导方式 C.礼仪和庆典 D.企业行为 3. 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4. 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 C ) A. 管理信息系统 B. 预算控制 C. 政策程序控制 D. 个人观察 5. 群体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明显的阶段,它们是 6. 所谓的“火炉法则”包括以下步骤 ( B ) 即时处理、相同后果 D. 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普适执行 7. 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8. 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 A. 没有历史包袱 B. 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 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 具有广告效应 9. 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 B ) A. 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 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 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 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10. 所谓授权,是指 ( C ) A. 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 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 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委派给某些下属 D. 委托代理关系 11. ( A ) 假设事物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状况对未来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A. 简单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指数平滑法 D. 因果关系分析法 12. 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13. 霍桑试验表明 ( D A. 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 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 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 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 A. 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 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英雄人物、文化网络因素外,还包括 A. 初创、动荡、有序、衰亡 B. 形成、动荡、 规范、表现 C. 形成、有序、规范、成熟 D. 形成、动荡、规范、成熟 A.预先警告、即时处理、违者必究、普适执行 B. 预先警告、即时处理、相同后果、普适执行 C. 预先警告、身为表率、 A. 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 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 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 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B) A. 预先控制、 持续控制、 现场控制 B. 预先控制、 持续控制、 结果控制 C.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 结果控制 D .持续控制、 现场控制、 结果控制 14.( B ) 面对未能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

商业资料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目录:单击进入相应的页面 目录:F (1)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2 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 (6) 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8 第四部分:数字推理题典!! (16) (数字的整除特性) (62) 继续题典 (65) 本题典说明如下:本题典的所有题都适用!1)题目部分用黑体字 2)解答部分用红体字 3)先给出的是题目,解答在题目后。 4)如果一个题目有多种思路,一并写出.

5)由于制作仓促,题目可能有错的地方,请谅解!!! ts_ljm 06-3-7中午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行政能力倾向测试是公务员(civil servant)考试必考的一科,数字推理题又是行政测试中一直以来的固定题型。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数字推理并不难;但由于行政试卷整体量大,时间短,很少有人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尤其是对于文科的版友们来说,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应用题)以及最后的资料分析是阻碍他们行政拿高分的关卡。并且,由于数字推理处于行政A类的第一项,B类的第二项,开头做不好,对以后的考试有着较大的影响。应广大版友,特别是MM版友的要求,甘蔗结合杨猛80元书上的习题,把自己的数字推理题解题心得总结出来。如果能使各位备考的版友对数字推理有所了解,我在网吧花了7块钱打的这篇文章也就值了。 数字推理考察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文科的朋友不必担心数学知识不够用或是以前学的不好。只要经过足够的练习,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至少不会拖你的后腿。抽根烟,下面开始聊聊。 一、解题前的准备 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 (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 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 (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 (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29...... (4)开方关系:4-2,9-3,16-4...... 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如216 ,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215,124,63,()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

江苏大学金属学原理复习题

形核功:要形成一个临界晶核,必须获得像△G*这样一部分能量,所以称△G*为临界形核功,简称形核功。 晶胚: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的小晶团称为晶胚 临界晶核:在r=r*时,粒子处于临界状态,因此半径r*的晶核叫做临界晶核。 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 粗糙界面:在固、液两相之间的界面以微观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 光滑表面:在光滑界面以上为液相,以下为固相,液、固两相截然分开,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 伪共晶:不是共晶成分的合金而得到完全共晶的组织叫伪共晶。 不平衡共晶:在不平衡凝固条件下,合金冷却到共晶温度以下时仍有少量液体存在,剩余液相的成分达到共晶成分而发生共晶转变,由此产生不平衡共晶。 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较多,而共晶体数量甚少的情况下,共晶体中与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将依附于已有的粗大先共晶相长大,并把先共晶体中的另一部分推向最后 凝固的边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反应扩散:通过扩散而产生新相的现象被称为反应扩散 成分过冷:固溶体结晶时,尽管实际温度分布不变,但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变化,液相的熔点也随着变化,这种由于液相成分改变而形成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平衡分配系数:达到平衡时,固相线成分也液相线成分之比。 区域熔炼:对于k<1的合金,溶质富集于末端,始端得到提纯,对于k>1合金,溶质富集于始端,末端得到提纯。(利用稳态凝固产生宏观偏析的原理进行金属提炼的办 法) 有效分配系数: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和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度之比。 直线法则:在一定温度下,三元合金两相平衡合金的成分点和两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必然位于成分三角形内的同一条直线上,这一规律称为直线法则。 重心法则:当三元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处于三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为3个平衡相的成分点组成的三角形的质量重心,由此称之为重心定律。 连接线:两个平衡相的成分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连接对应成分点的直线叫连接线。 单变量线:三元系统中,平衡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的空间曲线。 临界分切应变:滑移系统开动所需最小份切应力。 单滑移:外力作用下,当只有一个滑移系统上的分切应力最大并且达到了临界切应力时,系统中只有一个滑移系开动,这种滑移叫做单滑移。 复滑移:由于晶体的转动,使拎一个滑移系参加滑移,从而形成双华谊,多组滑移系参加滑移,称为复滑移。 交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同一个滑移方向进行交替滑移的过程,称为交滑移。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 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此现象就是加工硬化。形变织构:金属和合金塑性变形时,由于各晶粒的转动,当形变量很大时,各晶粒的取向会大致趋于一致,形变中的这种组织状态叫做形变织构。 位错点阵阻力: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每隔一个原子间距必然越过一个能垒,因此位错本身受到一种阻力,称为点阵阻力。 纤维组织:当形变量很大时,各晶粒已辨别不出来,而呈现纤维状的条纹,称为纤维组织。再结晶: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地下加热时,通过新晶粒重新形核和长大,以无畸变的新晶核逐渐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 )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2.美国学者肯尼迪和迪尔认为,企业文化除了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网络因素外,还包括( C ) A.组织结构 B.领导方式 C.礼仪和庆典 D.企业行为 3.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 B )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4.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C )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5.群体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明显的阶段,它们是( B ) A.初创、动荡、有序、衰亡 B.形成、动荡、规范、表现 C.形成、有序、规范、成熟 D.形成、动荡、规范、成熟 6.所谓的“火炉法则”包括以下步骤( B ) A.预先警告、即时处理、违者必究、普适执行 B.预先警告、即时处理、相同后果、普适执行 C.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相同后果 D.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普适执行 7.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C )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8.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B)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9.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B )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10.所谓授权,是指( C ) A.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委派给某些下属 D.委托代理关系 11.( A )假设事物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状况对未来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A.简单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因果关系分析法 12.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C )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13.霍桑试验表明( D )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14.( B )面对未能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 A.确定型决策法 B.风险型决策法 C.非确定型决策法 D.追踪决策法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表示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 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 (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 (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一.题型: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2,5,8,() A 10 B 11 C 12 D 13 【解答】从上题的前3 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例题2】3,4,6,9,(),18 A 11 B 12 C 13 D 14 【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3】3,9,27,81() A 243 B 342 C 433 D 135 【解答】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的数字应填243. 【例题4】8,8,12,24,60,() A 90 B 120 C 180 D 240 【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 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 【例题5】8,14,26,50,() A 76 B 98 C 100 D 104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 倍减2 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的数字应为50×2-2=98. ●等差与等比混合式 【例题6】5,4,10,8,15,16,(),() A 20,18 B 18,32 C 20,32 D 18,32 【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 为首项、等差为5 的等差数

材料科学基础之金属学原理扩散习题及答案

《材料结构》习题: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1. 已知Zn在Cu中扩散时D0= 2.1×10-5m2/s,Q=171×103J/mol。试求815℃时Zn在Cu中的扩散系数。 2. 已知C在γ铁中扩散时D0=2.0×10-5m2/s,Q=140×103J/mol; γ铁中Fe自扩散时 D0=1.8×10-5m2/s,Q=270×103J/mol。试分别求出927℃时奥氏体铁中Fe的自扩散系数和碳的扩散系数。若已知1%Cr可使碳在奥氏体铁中的扩散激活能增加为Q=143×103J/mol,试求其扩散系数的变化和对比分析以上计算结果。 3. 若将铁棒置于一端渗碳的介质中,其表面碳浓度达到相应温度下奥氏体的平衡浓度C S。试求 (1)结合铁-碳相图,试分别示意绘出930℃和800℃经不同保温时间(t1

习题4答案: 1.解:根据扩散激活能公式得 3-5132017110exp() 2.110exp 1.2610m /s 8.314(815273)-???=-=??-=? ??+?? Cu Zn Q D D RT 2.解:根据扩散激活能公式得 3γ-5172027010exp() 1.810exp 3.1810m /s 8.314(927273)-???=-=??-=? ??+??Fe Q D D RT 3γ-5112014010exp() 2.010exp 1.6110m /s 8.314(927273)-???=-=??-=? ??+??C Q D D RT 已知1%Cr 可使碳在奥氏体铁中的扩散激活能增加为Q =143×103J/mol , 所以,3γ-51120143.310exp() 2.010exp 1.1610m /s 8.314(927273)-???'=-=??-=? ??+??C Q D D RT 由此可见,1%Cr 使碳在奥氏体铁中的扩散系数下降,因为Cr 是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与碳的亲和力较大,具有降低碳原子的活度和阻碍碳原子的扩散的作用。 3.(1)参见204页。 (2)若渗碳温度低于727℃,不能达到渗碳目的。因为在727℃以下,铁为α相,而C 在α-Fe 中的溶解度非常小(最高为在727℃时为0.0218%)。 4.解:(1)在870℃下, 3γ-5122014010exp() 2.010exp 8.010m /s 8.314(870273)-???=-=??-=? ??+??C Q D D RT 在930℃下, 3γ-5112014010exp() 2.010exp 1.6710m /s 8.314(930273)-???=-=??-=? ??+??C Q D D RT (2)低碳钢渗碳的扩散方程解为 0()erf =--S S C C C C 所以,渗层厚度∝x = 所以,1122112 1 1.67101020.9h 8.010--??===?D t t D 。 (3 )根据低碳钢渗碳的扩散方程解0()erf S S C C C C =--得,

管理学原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 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 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领导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12.头脑风暴法属于( ) A.外推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德尔菲法 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控制活动应该( )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 .

管理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管理学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理论训练题1.单项选择题(1)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A .管理 B.组织 C.战略计划 D.激励(2)管理同生产关系相联系而表现出的属性是()。A .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 科学属性 D.艺术属性(3)在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起核心作用的是()。A .管理者 B.管理对象 C.管理环境 D.管理组织 (4)通过管理提高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表明管理学是一门( )。A .软科学 B.硬科学 C.应用性学科 D.定量化学科(5)管理的控制职能由哪一类管理人员执行()。A .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 C.基层管理人员 D.以上均是(6)管理的二重 性是指()。A .艺术性与科学性 B.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 性与社会属性 D.普遍性与重要性(7)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最主要的方法是()。A .系统的方法 B.矛盾分析方法 C.理论联系实 际 D.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 会是()。A .工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2.简答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概念? (2)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必 须具备哪些技能? (3)联系实际论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重大现实意义。

(4)怎样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含义? (5)怎样学好管理学? 实训题实训项目调查访问1.实训目标:使学生结合实际,加深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与理解2.实训内容: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5-8人,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与访问。在调查访问之前,每组需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经过讨论制定调查访问提纲,主要包括调研的主要问题与具体安排。调研内容有以下两项: (1)重点访问一位企业管理者,了解其职位,工作职责,该职位需要的技能等。 (2)调查该企业的管理环境,主要是外部环境。 3.实训要求: (1)每人要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描述和分析上述两项内容。 (2)调查后安排一次讨论课,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代表发言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报告与发言讨论的表现给予评价打分。纳入学生实训课考核之中。 第二章理论训练题1.单项选择题 (1)( )是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A .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孔茨 (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力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 )。A .差别计件工资制 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 D.工时研究 (3)确立企业在物质.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这是法约尔提出的( )职能。A .计划 B.组织 C.指挥D.协调 (4)韦伯的行政性组织又可称为( )。A .神秘化组织 B.传统的组织 C.现代的组织 D.合理—营销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素质?

燕山大学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习题解答 5-1 在题5-1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相电压为220V ,端线阻抗 ()0.10.17l Z j =+Ω,负载阻抗()96Z j =+Ω。试求负载相电流'' A B I 和线电流A I 。 N A U -+ 题5-1图 解:该电路可以变换为Y 形负载电路,如题解5-1图所示。 N A U -+ ' 题解5-1图 图中'Z 为 ()'323 Z Z j = =+Ω 设2200A U =∠ V ,则线电流A I 为 ' 220058.14353.1 2.17 A A U I Z Z j ∠===∠-++ A 所以相电流A B I 为

''3033.575A A B I = =∠- A 5-2 题5-2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星形负载相阻抗 ()19628Z j =-Ω,星形负载相电压有效值为220V ;三角形负载阻抗()214442Z j =+Ω,线路阻抗 1.5l Z j =Ω。求:(1) 线电流A I 、B I 、C I ;(2) 负 载端的线电压''A B U 。 2 Z A B C Z ' 题5-2图 解:该电路可做如下变换,如题解5-2图所示。 A B C Z ' ' N 题解5-2图 图中'Z 为 ()'2 248143 Z Z j = =+Ω 设2200A U =∠ V ,则线电流A I 为

' 12200 6.337.9434.4 4.8A A l l U I j Z Z Z ∠===∠-++ A 根据对称性可以写出 2 6.3312 7.94B A I a I ==∠- A 6.33112.06C A I a I ==∠ A (2) 'A 端的相电压为 () ()'''12 6.337.9434.4 3.3218.76 2.46A N A U I Z Z j =?=∠-?+=∠- V 所以负载端的线电压''A B U 为 '' ''30378.9027.54A B A N U =∠=∠ V 5-3 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230l U =V ,负载阻抗()1216Z j =+Ω。求:(1) 星形连接负载时的线电流及负载吸收的总功率;(2) 三角形连接负载时的线电 流、相电流和吸收的总功率;(3) 比较(1)和(2)的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星形连接负载时,把三相电路归结为一相(A 相) 计算。令电源相电压 0132.790A U = =∠ V , 且设端线阻抗10Z =,根据一相计算电路,有线电路A I 为 132.790 6.6453.131216 A A U I Z j ∠===∠-+ A 根据对称性可以写出 2 6.64173.13B A I a I ==∠- A 6.6466.87C A I a I ==∠ A 所以星形连接负载吸收的总功率为 cos 1587.11l l P I ==?W (2)三角形连接负载时,令负载端线电压'' 102300A B AB U U U ==∠=∠ V ,则三 角形负载中的相电流''A B I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