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概论复习大纲及参考答案 (大连大学)

航天技术概论复习大纲及参考答案 (大连大学)
航天技术概论复习大纲及参考答案 (大连大学)

1.二体运动:在初步分析中,往往可以把天体运动简化并抽象为两个m、M的质点(位于天体质心)在相互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这就是“二体运动”。

2.星下点轨迹:航天飞行器运行时,它和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交点的集合叫做星下点轨迹。

3.等离子鞘:再入体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激波。再入体表面与周围部分气体呈粘滞状态,表面热量散发速度降低。在激波与再入体之间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度的高温区。高温气体和再入体表面材料的分子分解、电离和重新复合的结果,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它像鞘套一样包围着再入体,故称等离子鞘。

4.轨道控制:对卫星的质心施加外力,以改变质心运动轨迹的技术称为轨道控制。

5.被动式姿态控制:其控制力由空间环境或卫星动力学特性提供,不需要消耗星上能源,如利用气动力、太阳辐射压力或重力剃度可实现卫星的姿态控制和轨道被动控制。

6.章动:当陀螺的自转角速度w不够大时,则除了自转和进动外,陀螺的对称轴还会在铅垂面内上下摆动,即q角会有大小波动,称为章动。

7.姿态捕获:是各类卫星一种需要经常执行的控制模式,其捕获方式可分为全自动、半自动和地面控制,根据姿态捕获的目的和星上能源情况确定。

8.比冲:比冲是发送机每秒钟消耗1kg推进剂所得到的推力值。比冲记为Ie,其大小表示了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是火箭发送机最重要的性能参数。

9.平动点:在由飞行器m、小天体M2及天质量天体M1构成的三体问题中,若M2相对于M1作圆周运动(如月球和地球),则在M2的运动平面上有不同的5个点。若飞行器m进入这些点时相对于M1的运动速度与M1至M2的向径垂直,并且角速度与M2相对M1运动的角速度相等,则此后m在M1与M2的引力作用下,将继续保持这种运动状态。即m与M2以相同角速度绕M1作圆周运动。因此,在以M1为原点,以M1和M2的连线为坐标轴的旋转坐标系中,m处于静止状态。这5个点称为“平动点”。

10.微重力:在实际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时还会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例如,在地球附近有残余大气的阻力,太阳光的压力,进入有大气的行星时也有大气对它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航天器在引力场中飞行时,受到的非引力的力一般都很小,产生的加速度也很小。这种非引力加速度通常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或更小。为了与正常的重力对比,我们就把这种微加速度现象叫做“微重力”

11.遥控:遥控是一种上行信号,有时也称为前向链路信号,它是根据下行(或返回链路)中的遥测信号分析、判断、决策后作出的一种响应,响应变为命令,发送给过境的航天器,航天器上有相应的遥控接收机、解调器和译码器,译码器恢复出来的命令,用来启动执行机构干预航天器的轨道、姿态、调整内部分系统的工作状态、运动参数或更换备份分机。

12.轨道根数:是对选定的二个质点,在牛顿运动定律和平方反比定律的重力吸引下,确定特定轨道所必须的参数。确定卫星空间位置的参数叫做轨道要素。

13.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必须具有第一宇宙速度(7.91km/s)。

14.地形匹配制导:利用地形轮廓特征获取导信息,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制导技术。

15.GPS制导:GPS(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

16.轨道倾角:轨道倾角,简称倾角。指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分为顺行轨道、逆行轨道和极轨道。人造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1、简述地球大气的分层结构。

地球大气是指被地球引力场和磁场所束缚、包裹着地球陆地和水圈的气体层。

地球大气的气体主要集中在0~50km的高度范围之内,约占地球大气总量的99.9%左右;

高度大于100km的空间仅占0.0001%左右;

高度在90km以上的大气称为高层大气。

中性大气:LEO航天器所遇到的特有空间环境,100~1000km高度范围正处于大气的热层和外层大气之中。

中性大气对航天器的影响有:

(1)大气密度对航天器产生阻力,导致航天器的寿命、轨道衰变速度和姿态的改变;

(2)高层大气中的原子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与航天器表面材料发生化学效应,导致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质量损失、表面剥蚀以及物力、化学性能改变。

大气分层:按温度的垂直分布划分:

对流层(极地为6~8km,赤道地区为16~18km);平流层(50km);中间层(85km);热层(90~200km);外层大气或逃逸层

按大气成分的均一性质划分:

均质层(前三个);非均质层(后两个)

2、什么是地球的电离层?其有哪些反常现象?简述其对航天活动的影响。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重要层区,有太阳电磁辐射、宇宙线和沉降粒子作用于地球高层大气,使之电离而生成的有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构成的能量很低的准中型等离子体区域。处在50km至几千公里高度间,温度在180~3000K范围之间。

反常现象:伴随着太阳耀斑、磁暴等全球性扰动过程,出现电离层突然扰动、电离层暴以及极区反常现象。

离层突然扰动:电离层突然剧烈增强,造成日照半球上短波与中波信号立即衰落甚至完全中断,长波和超长波的天波相位发生突变。

电离层暴:太阳耀斑爆发时,抛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或等离子体“云“,破坏了电离层的正常结构,引发电离层暴。极区的变化最为剧烈,电离层暴对短波通信影响较大,短波吸收加剧甚至中断。

极区反常现象:极区的太阳光照条件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比较小而且缓慢,容易受到太阳带电粒子流的影响,极区经常产生极光和磁扰。

影响:(1)对航天器通信系统的影响

电离层对无线电波存在严重的影响,它对在其中传播的电磁波产生折射、反射、散射、吸收、色散和法拉第旋转等,改变电波传播路径,出现电波时延、信号衰落,通信质量下降。

电离层内不规则的变化,使通过的信号产生闪烁,造成经电离层传播的电波幅度、相位、到达角和偏振特性发生不规则的起伏,千兆赫兹频段的信号幅度起伏可达10dB,还可以引起电波聚焦或散焦,甚至造成电波信号丢失。局部电离还会改变航天器上天线的阻抗特性,还可能产生噪声。(2)对航天器定轨系统的影响

电波在电离层中传播时,由于电离层的运动或其特性随时间的变化,电波在电离层中传播的相路径随时间变化,表现为接收站收到的电波信号频率发生偏移。因此,在利用电波的多普勒效应测量确定航天器的轨道时,必须根据实时的电离层信息进行修正。

(3)对航天器轨道和姿态的影响

电离层中的电子和离子,对航天器的运动可产生小份额的阻力。当航天器横切磁力线飞行时,会产生感生电动势,并通过周围的等离子体形成电流回路,又将产生新的阻力。

(4)对航天器电源系统的影响

运行在400~500km以上高度轨道的航天器的高压太阳电池阵,由于周围等离子的高导电性,会使电

池裸阵导体部分与之构成并联回路,从而造成电源电流的无功泄露,降低了电源的供电功率。(5)航天器充电效应

空间等离子体导致的航天器充电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能量不能穿透航天器表面的等离子与航天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面充电。

另外一种等离子体充电形式是内部充电,它是能量高于几十ke V的电子入射到航天器上,可以穿透航天器表面,在航天器表面之下聚集并形成充电现象。当充电电位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对航天器电子系统产生影响。

3、简述卫星有哪些轨道要素及其物理意义。

确定卫星空间位置的参数叫做轨道要素。相对地心赤道坐标系,确定卫星的空间位置。

确定轨道平面在空间位置的参数:Ω——升交点赤经,从春分点到升交点的角距;i——轨道倾角,是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确定轨道在轨道面内位置的参数:ω——近地点角距,在轨道平面上,升交点和近地点矢径的夹角

确定轨道形状及地点矢径的夹角:a——轨道长半轴,e——轨道偏心率

确定卫星在轨道位置上的参数:f——真近点角,近地点和卫星所在位置矢径之间的夹角。4、按卫星轨道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分为哪些种类?

答:可以分为近地轨道卫星(1000km以下)、中高轨道卫星(1000~10000km)、高轨道卫星(36000km)、大椭圆轨道卫星(近地点300~500km,远地点40000km以上)。

5、如何实现返回式卫星的落点控制。

返回式卫星由返回舱和设备仓两部分组成。

返回前卫星在原轨道上运行,当时间程序控制要求卫星返回时,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称制动角),这时的纵轴方向为制动方向,这时制动火箭按给定时间工作,使卫星在这一方向上获得附加速度△V,使卫星由原来的速度V1变成V2。由于卫星运行方向和速度的变化使其脱离原轨道,进入一条新轨道。若姿态指令未执行或姿态为达到预期要求,则地面站可以根据卫星提供的姿态不正常标志,而发全姿态捕获指令,实现重新捕获原运动姿态,卫星继续在原轨道运行,直至适时在再次进行返回调姿,精确控制制动方向和制动火箭的冲量可使卫星过渡轨道保证卫星安全进入大气层。对于没有再入机动能力的卫星,为了建校制动火箭自旋,制动火箭点火,返回舱沿过渡轨道下降,直至进入大气层,此时旋转稳定的返回舱需要消旋,以便返回舱利用其动力稳定在防热层逆流的状态,由于返回舱以一定的速度在空气中飞行,受到大气阻力作用,逐渐减速,最后将落到预定地点。

6、简述卫星运行的三种轨道。

(1)从运载火箭第一级点火,到卫星入轨,是发射轨道,由主动段和自由飞行段组成。

(2)卫星入轨至结束轨道寿命,或返回卫星的制动火箭点火期间卫星飞行的轨道是卫星运行轨道。(3)从制动火箭点火,至卫星再入舱回收容器降落到地面,是卫星的返回轨道。

7、航天运输系统的定义?运载器和运输器的区别?

航天运输系统是指完成各类航天飞行任务的运载器和运输器的总称。

运载器: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

运输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天飞机、单级入轨火箭、轨道机动飞行器(OMV)和轨道转移飞行器(OTV)等。

8、简述开普勒三定律的主要内容。

椭圆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面积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

等的。这一定律实际揭示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角动量守恒。

调和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由这一定律不难导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这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基础。

9、分包遥测基本思想?

答:分包遥测和常规IRIG遥测相反,每个参数采用一个测量过程完成之后以应用过程为单位的方式,再传送标准化业务和数据结构,CCSDS已定义了一组数据格式和信道编码方案。

10、什么是空间测控和通信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何?

答:在航天器和地球基地之间建立一条交换信息的渠道,统称为空间测控和通信系统。其主要功能有跟踪,遥测,遥控,通信四种功能。

11、GPS主要技术思想,位置计算原理和主要定位能力如何。

答:技术思想:1.星座位置采用倾角i=63.4度,轨道高H=19652km,周期为12h的圆形轨道;2.共发射21-24颗星,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轨道面在赤道上相距120度,每个轨道面上8颗星,其中一颗备用,7颗工作星;3.定位原理采用“甚长基线同步测距三角定位法”利用三个球面相交于一点求出目标位置;4.将原子钟搬上天,保证GPS的高精度;5.每个GPS星用L波段的两个载波同时发射导航电,每个包含卫星星历表和时钟性能数据。6.采用伪码序列P码、C/A码、M码。

位置计算原理:1.以具有普通晶振时钟多通道的用户设备为例,令B为导航星时间系统和GPS 接收机时钟之间的始终误差。2.p1,p2,p3,p4为GPS接收机测出的四个伪距离;3.R1,R2,R3, R4为四颗导航星至GPS接收机之间的真实距离;4.ui,vi,wi为第i颗导航星在惯性直角地心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5.x,y,z为用户星在惯性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6.4个未知数x、y、z、B,需四个方程式求解。解出x,y,z后再换算成用户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高程。

主要定位能力:1.全球、全天候;2.用户数量不受限制;3.无源测距、用户隐蔽性好,海陆空天目标都可使用;4.P码能提供小于10m的精度,C/A码定位精度在100m左右。

12、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答:1.先后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建成了酒泉、西昌、太原三大航天发射场,先后成功地实施了63次各种类型的发射,并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送入太空,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和较好的经济效益。2.自行研制和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了中国4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即将形成“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3.建成了中国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及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实现了载人航天。在研制高可靠性运载火箭与航天医学、生命科学试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4.为适应航天事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航天综合性技术,推动了我国冶金、材料、能源、机械加工、化工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各种新型电子元器件、箭载与星载计算机等现代基础工业的兴起与发展。5.建成了中国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及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经突破了飞船研制试验的基本技术,在研制高可靠性运载火箭与航天医学、生命科学试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3、空间技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空间技术系统由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卫星系统、应用系统5部分组成。

运载火箭系统:运载火箭是把搭载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运载工具。

发射场系统:主要负责组织指挥火箭的组装、测试、加注及发射,同时负责提供卫星的组装、测试和发射保障,火箭发射后的跟踪测量和控制。

测控系统:主要负责火箭及卫星的轨道测量、图像及遥测监视、遥控操作、数据注入、飞行控制等。卫星系统:任务期间,它们主要承担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三项任务。

地面应用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由数据接收、运行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管理、科学应用五个分系统组成。

14、地球引力区和月球外层空间领域的资源包括哪些?

地球引力区和月球外层空间领域的资源:1航天器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2高真空和高洁净环境资源;3航天器微重力资源环境;4太阳能资源;5超低温热沉资源;6月球及其他行星资源。

15、简述卫星控制系统的组成。

答:卫星控制系统即控制卫星轨道和姿态控制的整套设备,它包括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

姿态控制系统用来保持或改变卫星的运行姿态。控制方式有两类:被动姿态控制(利用卫星本身的动力学特性和环境力矩来实现姿态稳定的方法),如自旋稳定、重力梯度稳定、磁稳定、气动稳定、太阳辐射压力稳定等;主动姿态控制(根据姿态误差形成控制指令,产生控制力矩来实现姿态控制的方法)。系统由姿态敏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常用的姿态控制方式有重力梯度稳定、自旋稳定和三轴稳定。

轨道控制系统用来保持或改变卫星的运行轨道。轨道控制按应用方式分为4类:变轨控制和轨道机动、轨道保持、交会和对接、再入和着陆控制。按工作原理分为两类:非自主导航和自主导航。轨道控制往往和姿态控制配合,共同构成卫星控制系统。

16、什么是双自旋卫星的消旋控制,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一般双自旋卫星的消旋控制是为卫星的有效载荷提供一个稳定平台,并根据自旋轴的姿态控制使定向天线指向地面给定区域。这一控制部件通常称为消旋平台控制系统。消旋平台控制系统是采样锁相伺服系统,在工作时由位置磁编码器产生的天线位置脉冲与某一基准(一般为地中脉冲)相位锁定,从而保证天线精确指向,一个速度磁编码器提供测速反馈,保证伺服系统有极好的刚度。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和按地面指令改变东西向波速指向而设置了东西向校正线路。

17、什么是卫星的轨道摄动?卫星运行期间,主要受到哪些摄动的影响?

答:由于外力的作用、卫星自身发出的姿态控制力的作用,导致卫星的实际运动轨迹偏离二体运动椭圆轨道,这种偏离称为“轨道摄动”。卫星运行期间,主要受到的摄动有:地球形状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太阳光压摄动和日月引力摄动等。

18、简述近地轨道LEO航天器的发射过程。

运载火箭由发射场的发射架点火起飞到把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加速飞行段、滑行段和再加速段。初始加速段的任务是利用的一级缓建的发动机先点火,在强大推力的作用下离开发射台垂直向上缓慢上升,穿过稠密大气层后,按程序控制命令在预定时间令第一级发动机熄火,并自动分离脱落,紧接着第二级发动机点火工作,推动二三级火箭和航天器继续加速前进,这时火箭的运行轨道按程度转弯,由垂直逐渐变得向地面弯曲,第二级火箭工作一段时间后,也在预定时间熄火并自行与第三级航天器分离后脱落,此时运载火箭已经熄火,推力等于零,第三级火箭和航天器即进入滑行阶段,依靠已经获得的能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用惯性飞行滑行,经过一段时间,当达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时,即进入再加速阶段,按照指令使得第三级发动机点火,继续加速使航天器带到所需的环绕速度,然后在预定点把航天器弹出,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做惯性飞行。

19、什么是空间平台,它有什么功能和特点?空间平台和空间站有什么关系?

答:空间平台是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空间平台是一种可接受在轨定期维修、补给和有效载荷替换及产品回收的大型组合式航天器。它具有自主的运行能力,有时亦称为“自由飞行平台”。空间平台可为多种有效载荷集中提供结构、电源、通信、热控制、数据管理、姿态和轨道控制、机动等功能。

空间平台的特点是:能适应多种学科、多种技术、多种任务空间有效载荷需要;可进行多种组合;

适应大型有效载荷和不同仪器、设备需要;能提供大功率电源;高数据率;定期接受在轨服务;工作寿命从几个月、几年到永久性;研制操作成本低;能同时进行多科学相关观测;理想的空间材料加工、生产工作,研制平台投资省、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

空间平台和空间站的关系

空间平台和空间站在未来的天基系统里都是独立的基本单元,它们协同工作,互相补充。空间平台不但可以完成空间站的许多任务,而且发展空间平台较空间站技术成熟,因而投资省、难度小、风险少、研制周期短、效益高,优先发展空间平台更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20、分别简述三轴稳定卫星、自旋卫星、双自旋卫星的定义与特点。

答:三轴稳定卫星就是卫星不旋转,本体在X、Y、Z 三个方向上均稳定,换言之就是与地球保持一定的姿态关系。优点是能适应绝大多数卫星应用,易于满足载荷的定向要求,轨控较易实现。明显缺点没有,但需要增加姿控系统(姿控推力器、动量轮等),对控制的要求也高些。

自旋稳定卫星就是利用卫星绕其主惯量轴旋转所产生的陀螺定轴性,保持自旋轴在惯性空间指向,以实现姿态稳定的卫星。自旋稳定卫星分为单自旋稳定卫星和双自旋稳定卫星。单自旋稳定卫星采用的是一种被动姿态稳定方式。按照陀螺定轴性的原理,只要卫星星体的自旋角动量足够大,在环境干扰力矩的作用下,角动量方向的漂移非常慢,就可以使卫星在惯性空间达到定向控制的目的。双自旋稳定卫星由转子和消旋平台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轴和轴承连接起来。卫星中的大部分辅助系统都放在转子中,转子的质量比平台的大得多。转子恒速自旋使卫星自旋轴的姿态保持稳定。装在转子上的电动机使平台作反方向旋转。当平台相对于转子的转速与转子的转速相等时,平台即实现了消旋。这时平台上的有效载荷(如探测仪器、通信天线等)将稳定地对地定向。

21、什么是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简述其技术思想。

答:统一载波系统是指,系统只需使用一副天线及天线座、一套伺服系统、一套收发装置,即系统内的卫星本体和地面站公用一个载波就能完成跟踪、测角、测距、测速、遥测和遥控六项任务。这种技术刚出现时采用的是S 频段,因而也称为统一S 频段(USB)测控系统。

USB 的技术思想为:将星地间的信息交换渠道划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所谓链路是指一台发射机、一台接收机和发收天线共同组成的通信路径。一条链路可包括多个信道,上行链路指由地面跟踪站向航天器发送信息所建立的多个信道,下行链路指航天器向地面观测站传送信息所建立的信道。上行、下行载波频率也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国际上规定:240/221/ 下上f f 。

22、简述天宫一号与神州8号交汇对接过程中采用了哪些通信技术?哪些控制技术?

23、多级运载火箭的优缺点?

优点::(1)由于多级运载火箭的每一级所负担的飞行任务能够独立进行工作,当推进剂燃烧完,这一级在完成了自己飞行任务后脱离系统。

(2)采用多级火箭,对每一级的推力大小、工作时间等可以灵活的选择,以适应于火箭质量不断减小,轨道倾斜度不断增加的变化。

(3)由于每一级运载火箭,当推进剂燃烧终了就被抛掉,新一级启动,加速度可以调整一次,不至于一直上升,这对于载人航天很有利。

缺点:(1)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必然带来整个多级火箭组合系统的复杂化;如控制问题,级数越多越复杂。

(2)由于多级运载火箭结构和控制的复杂性,不仅给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而更重要的是使多级运载火箭工作的可靠性降低了。

24、航天飞机的组成?外挂贮箱的作用是什么?

航天飞机由助推器,外挂贮箱和轨道器3部分组成:

外挂贮箱是一个庞大的尖头圆柱体,它有两个主要功用:为轨道器主发动机贮存和输送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轨道上升期间是连接轨道器和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支撑结构

研究生试卷-航天技术概论-最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从以下题目中选择4-5个) (1)二体运动 在初步分析中,往往可以把天体运动简化并抽象为两个m、M的质点(位于天体质心)在相互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这就是“二体运动”。 (2)星下点轨迹 航天飞行器运行时,它和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交点的集合叫做星下点轨迹。 (3)等离子鞘 再入体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激波。再入体表面与周围部分气体呈粘滞状态,表面热量散发速度降低。在激波与再入体之间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度的高温区。高温气体和再入体表面材料的分子分解、电离和重新复合的结果,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它像鞘套一样包围着再入体,故称等离子鞘。(4)轨道控制与姿态控制 对卫星的质心施加外力,以改变质心运动轨迹的技术称为轨道控制;姿态控制包括姿态稳定和姿态机动两方面,前者是保持已有姿态的过程,后者是把卫星从一种姿态转变为另一种姿态的再定向过程。(5)章动 当陀螺的自转角速度w 不够大时,则除了自转和进动外,陀螺的对称轴还会在铅垂面内上下摆动,即q 角会有大小波动,称为章动。 (6)姿态捕获 是各类卫星一种需要经常执行的控制模式,其捕获方式可分为全自动、半自动和地面控制,根据姿态捕获的目的和星上能源情况确定。 (7)比冲 比冲是发送机每秒钟消耗1kg推进剂所得到的推力值。比冲记为Ie,其大小表示了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是火箭发送机最重要的性能参数。 (8)平动点 在由飞行器m、小天体M2及天质量天体M1构成的三体问题中,若M2相对于M1作圆周运动(如月球和地球),则在M2的运动平面上有不同的5个点。若飞行器m进入这些点时相对于M1的运动速度与M1至M2的向径垂直,并且角速度与M2相对M1运动的角速度相等,则此后m在M1与M2的引力作用下,将继续保持这种运动状态。即m与M2以相同角速度绕M1作圆周运动。因此,在以M1为原点,以M1和M2的连线为坐标轴的旋转坐标系中,m处于静止状态。这5个点称为“平动点”。 (9)微重力 在实际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时还会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例如,在地球附近有残余大气的阻力,太阳光的压力,进入有大气的行星时也有大气对它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航天器在引力场中飞行时,受到的非引力的力一般都很小,产生的加速度也很小。这种非引力加速度通常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或更小。为了与正常的重力对比,我们就把这种微加速度现象叫做“微重力”。

航天概论大作业

航天技术概论大作业 第二章 1.大气层分几层?各层有什么特点? 答:大气层共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5个层次。 (1)对流层主要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风向、风速经常变化;空气上下对流剧烈;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2)平流层主要特点:空气沿铅垂方向的运动较弱,因而气流比较平稳,能见度较好。 (3)中间层主要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且空气有相当强烈的铅垂方向的运动。 (4)热层主要特点:空气密度极小,温度随高度增高儿上升。 (5)散逸层主要特点:空气极其稀薄,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2.什么是国际标准大气?

答:国际标准大气是由国际性组织(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标 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种“模式大气”,它依据实测资料,用简化方程近似地表示大气温度、密度和压强等参数的平均铅垂分布,并排列成表,形成国际标准大气表。 3.大气的状态参数有哪些? 答:大气的状态参数是指它的压强P 、温度T 、密度ρ这三个参数。 对一定数量的气体,这三个参数就可以决定它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气体状态方程表示,如下 RT ρ=P 4.什么是大气的粘性? 答:大气的粘性是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性质,主要是由 于气体分子作不规则运动的结果。 5.何谓声速与马赫? 答:声速是指声波在物体中传播的速度。空气被压缩的程度与声 速成反比,与飞机飞行速度成正比,要衡量空气被压缩程度 的大小,就用马赫Ma 来表示,a v M a =。 6.什么是飞行相对原理? 答: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中,往往采用让飞机静止不动,而空气 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的方向流过飞机表面,此时在飞机上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与飞机以同样的速度在空气中飞行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完全一样,这就是飞行“相对运动原理”。 8.低速气流和超声速气流的流动特点有何不同?

航空航天概论试卷

绝密★启用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103学期《航空航天概论》试卷A ☆注意事项:1、本考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名称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密封 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考卷上的不记分; 3、答题完毕,将试卷和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第一代“协和”号超声速客机退役、第二代超声速客机何时问世尚无着落的情况下, 苏霍伊设计局和美国格鲁门合作,提出___公务机概念。 2、A129“猫鼬”直升机,是___陆军引以自豪的尖端“低空利器”。 3、___“眼镜蛇”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研制的武装攻击直升机。 4、目前载人航天器内压力为千帕,而舱外航天服内的压力是___千帕。 5、___年,美国专利局正式授予莱特兄弟飞机设计专利。 6、飞机飞行必须依靠机翼产生升力,升力与空气的密度成___关系。 7、大气层气体含量最高的是氮气,其次是___。 8、使用钛合金最多的飞机是___。 9、耶格尔是美国着名飞行员和试飞员,1947年10月14日,他驾驶X-1火箭动力研究机在 世界上首次突破___。 10、专用气闸舱一般能容纳___名航天员。 11、俄罗斯航天员预吸氧的时间是___分钟。 12、用失重飞机作抛物线飞行可产生___秒左右的失重。 13、月球上可能有水冰,且引力只有___,有望成为载人探索火星的跳板。 14、月球基地必须包括2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设施,那就是可供航天员在生活和工作的 加压居住舱和___。 15、勇气号和机遇号配置了___台光谱仪。 16、亚表面探测雷达/高度计,用以查找火星的___ 。 17、支线客机是相对于干线客机而言,按飞行航线划分的一类飞机,一般指飞行于小城市之 间或小城市至中心城市间,飞机座位数在___座以下的客机。 18、在A380超大型客机项目启动前,空客的设计师们已经秘密工作了好几年。关于机体的 设计方案,最初就有好几个。如两个A340机身挤压在一起的方案;飞翼方案;最终确定的是全长度___布局。 19、我国通用航空飞行时间主要是空中作业,而美国通用航空飞行时间60%是___。 20、由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___大型民用直升机将于3月中旬在江西首飞。该机最 大起飞重量为吨,一次搭载27名乘客或运送15名伤员,最大航程为900千米。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 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史 1、航天飞机是属于航空器还是航天器? 2、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用中国人名命名的月环山叫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孔明灯是________航空器的鼻祖。 4、第一个坐气球离开地面升入空中的人是哪个国家的? 5、巨型飞艇一次灾难性事故,它名叫_______。 6、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功升空,得益于蒸汽机的出现。对吗? 7、第一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是________。 8、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人叫_______。 9、二战后期,螺旋桨飞机最快速度达到了_______千米/小时。 10、涡轮喷气发动机是那个国家的工程师发明的? 11、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是______。 12、第一次突破音障的人名叫________,他驾驶的飞机叫_______. 13、遇到“热障”的飞机叫________ 14、第三代战斗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_ 15、隐形飞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 16、第四代战斗机的“4S”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柏林大空运的有名的运输机是_______。 18、驼峰航线要翻越的山脉是________。 19、第一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客机是________。 20、“协和号”客机能够以几倍音速飞行? 2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是_______。 22、“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又名________。 23、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在哪个城市? 24、中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______。 25、洪都生产的“强五”飞机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 26、我国最强悍的武装直升机是______, 在哪个城市生产的? 27、历史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德国的______。 28、第一个宇航员是____年升空的,名叫_______。 29、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年份是_____。宇航员是_______。 3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年升空的。 31、中国的“嫦娥之父”探月首席科学家是________。 32、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是_______。 33、中的月球车叫______。 34、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的英文缩写是______。 35、第一架升空的航天飞机的名叫_______。 第二章飞行原理 36、在对流层层里,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_度。 37、平流层也称为同温层,平均温度恒定在零下______度。 38、海平面的音速是_______米/秒。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实验报告

实验一、飞行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风洞的功用和典型构造; 2.通过烟风洞实验观察模型的气流流动情况; 3.通过低速风洞的吹风实验了解升力与迎角、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 4.通过对不同的飞机模型进行吹风实验掌握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二)实验内容 1.观察翼型模型或飞机模型在烟风洞中的气流流动情况; 2.观察飞机模型的迎角大小和相对速度对升力的影响规律; 3.观察飞机模型在受到扰动失衡之后如何自动恢复到平衡状态; 4.观察飞机模型通过操纵设备来改变飞机的哪些飞行状态。 (三)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直流式低速风洞、烟风洞、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吹风模型教具。如图1-1所示是烟风洞构造示意图。烟风洞也是一种低速风洞,主要用于形象地显示出环绕实验模型的气流流动的情况,使观察者可以清晰地看出模型的流线谱,或拍摄出流线谱的照片。 1-发烟器;2-管道;3-梳状管;4-实验段;5-沉淀槽;6-烟量开关; 7-烟速调整纽;8-模型迎角调整纽;9-发烟器及照明开关 图1-1 烟风洞构造示意图 烟风洞一般由风洞本体、发烟器、风扇电动机和照明设备等组成。风洞的剖面呈矩形,为闭口直流式。烟从发烟器1产生,沿管道2流向梳状管3(很多并列的细管),烟雾通过梳状管形成一条条细的流线,流线流过实验段4时,就可以观察气流流过模型时的流动情况。烟雾流过实验段后流人沉淀槽5,最后流到风洞的外面。发烟器底部装有电加热器,把注入的矿油点燃而发烟。为了看得更清楚或方便摄影,风洞实验段后壁常漆成黑色,并用管状的电灯来照明。 如图1-2所示是一种简单的直流式风洞的构造示意图。风洞的人造风是由风扇旋转式产生的,风扇由电动机带动,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改变风洞中气流的流速。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二、三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是()。 B. 杨利伟 满分:4 分 2. 20世纪60年代,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飞船进入太空,人类实现了遨游太空的 伟大理想。 A. 东方1号 满分:4 分 3. 中国的运载火箭都是以()命名。 A. 长征 满分:4 分 4. 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 A. 滑翔机 满分:4 分 5. 美国的()兄弟发明了飞机。 B. 莱特 满分:4 、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神舟6号飞船搭载的航天员是()。 C. 费俊龙 D. 聂海胜 满分:4 分 2. 人造地球卫星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A. 科学卫星 B. 应用卫星 C. 技术试验卫星 满分:4 分 3. 飞机的隐身方式主要有()。

A. 雷达隐身 B. 红外隐身 满分:4 分 4. 民用航空市场现在基本处于垄断市场的两家飞机公司是()。 A. 空客 B. 波音 满分:4 分 5. 根据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可将大气层划分为()。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和散逸层 满分:4 、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中国是第一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A. 错误 满分:4 分 2. 伯努利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原理在流体流动中的应用。 B. 正确 满分:4 分 3. 马赫数可以用来衡量空气被压缩的程度。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卫星导航系统是21世纪的新技术。 A. 错误 满分:4 分 5. 惯性导航系统是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进而推算出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的一种导航 技术。 B. 正确

航空概论大作业

航空概论大作业

班级:113072 学号:111307219 姓名:王志敏 2012年11月15日 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发展的设想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飞行器。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与其他国家文明一起,共同孕育了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萌芽。在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中,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开始快速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基本建成了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航空航天工业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飞豹”战斗轰炸机和“神舟”号系列载人试验飞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航空工业真正起步于清政府(即1910年)。从1910年到1949年中国一直处于动乱和战争时期,这时期所有的原材料,机载成品和设备几乎全部依赖外国进口,更没有与之相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师,维修人员也很缺乏。根本没有独立的航空工业,更谈不上航空科研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到1951年中国只有少量设备相当简陋的航空工厂,修理、装配和制造过少量飞机。1951年国家将航空工业体系建立纳入国家议程,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对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任务方针、组织领导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经过50余年的建设,我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自行研制,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配套齐全的航空科研设计,制造和试验的工业体系。

50多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军械设备,仪表等专业设计研究机构,建立了空气动力,强度,自动控制,材料,工艺,试飞和计算技术等专业研究试验机构。我国航空工业科研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试验设备日臻完善,已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的风洞试验设施,飞机全机静力试验室,发动机高空试车台,飞行试验实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等设备。 由于航空工业体系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我国在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直升机等各种类型的机种都迅猛向世界各类先进机种靠近。 军用机从最初的仿制苏联的雅克-18飞机生产初级教练机,到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的第一架飞机歼教1。它的研制成功对培养我国第一代飞机设计人员积累自行研制飞机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后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诞生,这是一种高亚声速歼灭机,使我国的航空工业和空军进入喷气时代。歼6飞机是我国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7和歼8等在其基础上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轰5、轰6、水轰5、飞豹等轰炸机,枭龙FC-1型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使我国飞机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种类上也不断增多,这也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不但在技术上不段更新和创新,在研制飞机种类上也不放松,两者齐头并进 民用飞机运5飞机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小型运输机,之后“北京”一号、运7、运8等不断更新。直升机如直5、直8、直9、直11、“延安”2号、“701”型等种类多样。可以看出我国航空工业生产的飞机不仅能够保家卫国,固守我国疆域,而且越来越多的可以进入民用,为人民服务。在运输,邮递,救护,搜索,抗震救灾,护林播种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用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我国航空工业从最开始的标志性研制和研发,到现在在经济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已经体现出了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潜力。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体系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航空人才培养诞生。我国在先进战斗机发展方面,也可以与美国,俄国,欧洲等国家相互竞争。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先进,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越来越紧密,航空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未来航空工业的发展实际就是科技的发展。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推进技术的创新,材料和结构的研制,航空电子与控制等的发展与进步是航空工业进步的基础。 展望未来,如何提高未来飞机的性能,空气动力学一直是航空器设计的考虑的关键。计算流体力学(CFD)仍是研究重点,欧拉和N-S方程的数值求解与网络生成技术备受关注,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仿生空气动力学等流动现象的研究将仍是未来的前沿课题。 推进技术方面,提高热机和推进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提高推力级,降低噪声,增加可靠性,减少排放。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发展的目标。组合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以及其他新概念或非常规发动机的原理研究也是这一领域的重点。 材料和结构方面,金属材料仍然是今后飞机机体的主要用材,因而在不降低现有材料寿命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比刚度,韧性和抗腐蚀能力,同时也要开展比强度更高的新材料研制与开发。研究和发展实用的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分析,制造,检验和修理方法;研究和发展复合材料的损伤容限机理和实用的无侦探伤技术;研究和开发耐高温树脂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结构材料等。 航空电子与控制方面,利用各种来源的导航信息,实施航迹的跟踪与管理。为实现全天候起降,要建立可靠的防撞系统。研制新的风切变探测装置及其回避系统。在座舱显示系统方面要增加显示信息和数据,增加实景画面,利用语音控制来提高飞行员的操作正确性。 我国未来的航空工业发展是以人才为基础进行创新和革新,在高端新科技上我们有自己的技术和研究方法,在经济上能作出巨大贡献,生产更多民用飞机走进千家万户。 同时在中国面临的严峻的战略形势下,航空工业的发展显得与为重要。 航空器与航天器的分类

航空航天概论习题册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一单项选择 1.C 2.D 3.B 4.B 5.D 6.C 7C 8A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D 16.B 1 7.C 1 8.C 1 9.A 20.B 21.A 22.D 23.B 24.D 25.D 26.D 27.D28.B 29.B 30.B 31.C 32.C 33.B 34.B 35.D 36.B 37.A 38.B 39.B 40.A 41.C 42.B 43.A 44.A 45.D 46.D 47.B 48.C 49.A 50.A 51.B 52.D 53.A 54.B 55.C 56.C 57.D 58.A 59.D 60.B 61.C 62.A 63.C 64.D 65.C 66.C 67.D 68.B 69.D 70.B 71.B 72.C 73.C 74.C 75.A 76.B 77.B 78.C 79.B 80.B 81.D 82.A 83.A 84.A 85.B 86.C 87.B 88.D 89.C 90.D 91.C 92.D 93.B 94.B 95.B 96.C 97.A 98.B 99.B 100.A 101.B 102.B 103.D 104.A 105.D 106.D 107.D 108.B 109.D 110.D 111.B 112.C 113.D 114.B 115.B 116.D 117.D 118.B 119.C 120.C 121.C 122.C 123.A 124.A 125.C 126.D 127.B 128.D 129.C 130.B 131.D 132.C 133.C 134.D 135.B 136.C 137.B 138.B 139.C 140.C 141.D 142.B 143.A 144.B 145.D 146.D 147.A 148.C 149.C 150.B 151.B 152.A 153.A 154.B 155.C 156.D 157.B 158.D 189.A 160.B 161.A 162.B 163.A 164.C 165.A 166.A 167.D 168.B 169.B 170.B

航天技术概论大作业

23 计算机多媒体数据通讯技术的定义,特点及意义 数据通信是以“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数据是预先约定好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数据通信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而兴起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应运而生,它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传递。由于不同业务需求的变化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通信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系统的任务是:把数据源计算机所产生的数据迅速、可靠、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宿(目的)计算机或专用外设。 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成部分来看,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数据终端设备,通信控制器,通信信道,信号变换器。 1.数据终端设备: 即数据的生成者和使用者,它根据协议控制通信的功能。最常用的数据终端设备就是网络中的微机。此外,数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网络中的专用数据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等。 2.通信控制器: 它的功能除进行通信状态的连接、监控和拆除等操作外,还可接收来自多个数据终端设备的信息,并转换信息格式。 如微机内部的异步通信适配器(UART)、数字基带网中的网卡就是通信控制器。 3.通信信道: 通信信道是信息在信号变换器之间传输的通道。 如电话线路等模拟通信信道、专用数字通信信道、宽带电缆(CATV)和光纤等。 4.信号变换器: 它的功能是把通信控制器提供的数据转换成适合通信信道要求的信号形式,或把信道中传来的信号转换成可供数据终端设备使用的数据,最大限度地保证传输质量。 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信号变换器是调制解调器和光纤通信网中的光电转换器。 信号变换器和其他的网络通信设备又统称为数据通信设备(DCE),DCE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 压缩技术和解压缩技术的意义 数据压缩基本上是挤压数据使得它占用更少的磁盘存储空间和更短的传输时间。压缩的依据是数字数据中包含大量的重复,它将这些重复信息用占用空间较少的符号或代码来代替。 基本的压缩技术有: 空格压缩(Null Compression)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心得 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 一个试验 乘火箭上 天的人是 15世纪中 国官 员万户。 王大民 22 美术学院 航空航天概论 学习心得

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 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

最新航空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航空概论作业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 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空活动。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器主要在宇宙空间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但航天器的发射和回收都要经过大气层,这就使航空航天之间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 按照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飞行器分为航空器、航天器及火箭和导弹三类。 3、航空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空器又如何细分? 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可将航空器分为两类,即靠空气静浮力升空飞行的航空器(通常称为轻于同体积空气航空器,又称浮空器),以及靠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升力升空飞行的航空器(通常称为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轻于同体积空气的航天器包括气球和飞艇。 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天器包括固定翼和旋转翼两类,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机与旋翼机。 4、航天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天器又如何细分? 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根据是否环绕地球运行,无人

航天器可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又称航天站)和航天飞机。 5、熟悉航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1783.11.21 法国的罗齐尔和达尔朗德乘蒙特哥菲兄弟发明的热气球第一次升上天空,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时代。1783.12.01 法国的查尔斯和罗伯特首次乘氢气球升空。1785.06.15 法国的罗齐尔和罗曼乘氢气和热气的混合气球在飞越英吉利海峡时,气球着火爆炸,二人成为第一次航空事故的牺牲者。1852.09.24 法国的季裴制成第一艘软式飞艇。1900.07.02 德国的齐伯林“LZ-1号”硬式飞艇首次在博登湖上空试飞成功。1903.12.17 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带动力装置的飞机第一次试飞成功,在五十九秒内飞行了二百六十米。1908.09.17 美国的塞普里金乘坐威尔伯.莱特驾驶的飞机坠落,成为第一次飞机事故的牺牲者,威尔伯.莱特身负重伤。1910.10.31 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1911.02.08 世界第一次运载航空邮件。法制“索默”双翼飞机携带6500封信由印度的阿拉哈巴特到达五英里外的奈尼。1915.05.31 德国的齐伯林“LZ-38号”飞艇首次夜袭伦敦,是世界上第一次空袭。1919.08.25 第一条由英国伦敦到法国巴黎的民用航线通航,所用的DH-16双翼机可载四名旅客。1923.06.26 美国的史密斯和里比德各驾驶一架DH-4B双翼机,用输油胶管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空中加油。1929.08.08-08.29 德国的“齐伯林伯爵号”飞艇环球飞行成功,航程31400公里,历时

2017年航空航天概论习题(第4版)参考答案

第1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一、基础部分(单项选择) 1-5B D C A A6-10D B B C B11-15B A B B A16-20C B A B D 21-25A A B A B26-30C C D B C31-35A C D C A36-40C D B D B 41-45C B C A B46-50B C A A B51-55C C D D C56-60D B B B C 61-65A B B D D66-70D D D B C71-75C B C D D76-80D D B B D 81-82B B 二、基础部分(多项选择) 1-5B C A C D A B D A B D B C6-10B C D A C B C A B A B C 11-15C D A B D A B D C D A B C16-20B C A C D A C B C A C 21-25A C D A B C D A B D A D A B D26-30A B C A B C D A B D A C B C 31-35A C B C D A B D B C D A B D36-37B D A B C D 三、深化部分(单项选择) 1-5D B B C B6-10C B B D B11-15B D D D A16-20B C A B A 21-25A C B B B26-30D A A B B31-35D A A B B36-40A D A B C 41-45A A A B C46-50D D B C A51C 四、深化部分(多项选择) 1-5A B D B C D A D A C B D6-10B D B C D A B D A C D A B D 11-15A B C D B D A B D B C D A B D16-18A C A B C D A C D 五、拓展部分(单项选择) 1-5C D B D D6-10A A C C C11-15A D D B C16-20D C C D D 21-25C B B C D26-30D C B C A31-35D C D B C36-39A C D C 六、拓展部分(多项选择) 1-5A D B D A C A B C A B C D6-10A B D A B D A B D A B C D A B D 11-15B D B C D B D A B C A B D16A D 七、图片填空 1螺旋桨、副翼、机翼、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方向舵、升降舵、襟翼、主起落架、动力装置、前起落架、机身 2低速、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高超声速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感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感想和总结 在这几周的公共课学习之后,我非常庆幸我能选到《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这门课,因为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在我平时的专业课、基础课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过去我只知道飞机、卫星、火箭等这些算航空航天范畴之内,但是理论上,我并不明白航空和航天到底有什么区别,上述那些又属于哪些类别,在技术层面上有何不同。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识了航空航天的区别,飞行器,飞机,火箭的具体划分和本质区别。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划分: 1.飞天梦和飞行器的发展史 我原来所知道的也就是古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和戴达罗斯的典故,却不知道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这让我感到汗颜,原来前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飞向天空的梦想,并且为此做出了各种尝试,甚至于不惜丢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这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全心全意投入到飞天的梦想中去的精神和信念应当获得今人至高的敬意,而不应该被我们遗忘,我们不该仅仅知道莱特兄弟,更应该知道万户、蒙特高菲尔兄弟、凯利爵士、奥托李连泰等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还有一个关于王牌飞行员的内容,让我受益颇丰。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的加洛斯,后来也用他击落5架敌方战机的战绩作为衡量王牌飞行员资格的标准。而更有意思的是机枪同步协调器的发展过程,竟然是因为战机坠落到敌方的地盘而使机枪同步协调器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德国的福克的发明真让人赞叹不已,让飞行员可以毫无顾忌地在螺旋翼后发射子弹。这些有趣的内容都是我平常不会去探究而且也无从得知的。 我对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

201309学期航空航天概论作业4

201309学期航空航天概论作业4 单项选择题 第1题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采用什么平台建造?() A、资源1号平台 B、东方红三号平台 C、CAST968平台 答案:B 第2题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有几个?() A、10个 B、6个 C、4个 答案:C 第3题1986年,斯里兰卡率先购买6架()飞机,其中1架用作总统的座机,从此开始了中国民用飞机的出口销售。 A、运5 B、运7 C、运8 D、运12 答案:D 第4题A340-500/600是1997年年底才发起的项目,这是空客产品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直接瞄准()座超远程飞机市场。 A、100-200 B、200-300 C、400-500 D、300-400 答案:D 第5题轰炸机按起飞重量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 A、小型、大型、特大型 B、轻型、中型、重型 答案:B 第6题()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由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飞公司等单位1989年开始共同研制,1994年12月22日首飞成功。 A、直5 B、直8 C、直9 D、直11 答案:D

第7题定翼思想是19世纪初英国航空之父()提出来的。 A、凯利 B、汉森 C、菲利普斯 D、斯特林费罗 答案:A 第8题于2004年8月3日升空的“信使号”是什么探测器?() A、幂王星探测器 B、金星探测器 C、水星探测器 答案:C 第9题嫦娥1号奔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A、2~3天 B、4~5天 C、8~9天 答案:C 第10题“嫦娥工程”分几期实施?() A、3期 B、4期 C、5期 答案:A 第11题建造“国际空间站”大体分()阶段建造。 A、3个 B、4个 C、5个 答案:A 第12题和平号空间站最主要的特点是率先升空的核心舱上有()对接口。 A、8个 B、6个 C、5个 答案:B 第13题神舟号飞船有()舱。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 想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 张弛 这学期选课,当看到有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因为我很热爱星空,原因一是喜欢那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二是喜欢梵高的举世名画《星月夜》。说来奇妙,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而选择对于科学做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我对航空航天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只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前苏联的米高扬是飞机设计之父,设计了着名的米格系列战机等零碎的航空航天知识。经过郑老师的认真细致的讲解,我逐渐对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产生了兴趣,在课后上网查询了一些航空航天知识,并对航天事业做了一份简单的了解。 近代以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重视空军乃至天空的发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妄加指责前人。20世纪后,由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飞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器受到了世人的广泛推崇。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航天飞机,火箭,卫星,空间站等新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地球航空航天事业额发展。 其实,在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上感触最深的是那些与航空航天事业相关的人员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们把一腔热血付诸航空航天事业的无私,勇于探索新事物的无畏,还有对于年少理想的执着追求。

不可否认,很多人对于年轻时候的理想不够坚持。所以他们只能永远平庸。布伦克特说过,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确实,如果初心不改,历经岁月的磨练,成功必定指日可待。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耐不住寂寞,不能平心静气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他们注定是人生的失败者。与之成对比的是中国老一代的航空航天事业工作者们,他们的坚持初心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他们理应获得鲜花和掌声。 课上的学习亦使我明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面的人才。这种人才并不能只是书本知识的权威,更要是各种社会技能的掌握者。众所周知,航空航天事业的研究环境相当艰苦,温室里的花朵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若想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除了学业上的努力,在课外,我们也要锻炼好身体,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做持久的研究工作。另外,要用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武装自己。科学研究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多于成功的可能性,只有能以平常心来应对前999次的失败,才能赢得第1000次的成功。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答案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考核要求 1.飞机的气动布局形式有哪些?请简述各布局形式的特点。(20分) 2.简述直升机是如何实现前飞、后飞、上飞和下飞的?(20分) 3.比较描述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基本结构及其用途。(20分) 4.无人机是如何分类的?试估计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20分) 5.支线飞机的定义是什么?通过你对航空技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我国支线 飞机发展状况和前景的看法。(20分) 答案如下: 1.飞机的气动布局形式有哪些?请简述各布局形式的特点。(20分) 答: 常规布局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这种布局一直沿用到现在,也是现代飞机最经常采用的气动布局,因此称之为“常规布局”。 无尾布局 通常说的“无尾布局”,是指无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还是有的。在无尾布局的飞机上,副翼兼顾了平尾的作用。省去了平尾,可以减少飞机的重量和阻力,使之容易跨过音速阻力突增区,其缺点主要是起降性能差。无尾布局的飞机高空高速性能好,适合做截击机用。但其低空区音速机动性能差,不符合现代飞机发展趋势,正逐渐被鸭式布局所取代。 鸭式布局 是一种十分适合于超音速空战的气动布局。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的前翼称为“鸭翼”。战机的鸭翼有两种,一种是不能操纵的,其功能是当飞机处在大迎角状态时加强机翼的前缘涡流,改善飞机大迎角状态的性能,也有利于飞机的短矩起降。飞机的鸭翼除了用以产生涡流外,还用于改善跨音速过程中安定性骤降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少配平阻力、有利于超音速空战。在降落时,鸭翼还可偏转一个很大的负角,起减速板的作用。 三翼面布局 在常规布局的飞机主翼前机身两侧增加一对鸭翼的布局称为“三翼面布局”。三翼面布局的前翼所起的作用与鸭式布局的前翼相同,使飞机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机动性较好。但目前这种布局的飞机大多是用常规布局的飞机改装成的。三翼面布局的缺点是增加了鸭翼,阻力和重量自然也会增大,电传操纵系统也会复杂一些。不过这种布局对改进常规布局战机的机动性会有较好的效果。 飞翼布局 由于飞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连垂直尾翼都没有, 所以其雷达反射波很弱。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概论心得 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 并不 能阻挡人类进 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空间,再从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 前,人类 就有飞出地 王大民 22 美术学院 航空航天概论 学习心得

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从那里求得的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在他的《火箭与》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80年代,带来了的春天。1986年,、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把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一致认为是我国继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批准研制工程。自此,我国的正式启动。1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在1992年开始研制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直接发展的多种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