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个月-15岁)知识讲解

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个月-15岁)知识讲解
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个月-15岁)知识讲解

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个月-15

岁)

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个月-15岁)

指导语:此现检查是为了解您孩子的各种生活能力而进行的,与幼儿园或学校的成绩无关。其中有些项目可能不能完成,这是因为您的子还小。请认真考虑您孩子的日常表现后,坦率地回答。

从相应的年龄阶段开始检查。从该年龄阶段的第一项开始提问。

连续十项通过,则认为这以前的项目均已通过,可继续向下提问,直到连续十项不能通过,则认为这以后的项目均不能通过,检查即可结束。

如开始十项未能通过,应继续向前提问,直到连续十项均能过,则认为前面项目全部通过。

通过一该项目基本会,或认为有机会就会。

不通过-对该项目不会(不太会),或认为有机会也不会。

[I]6个月---1岁11个月

1. 叫自己的名字,能知道是叫自己(自己名字被叫时,能把脸转向叫自己名字的人的方向)。

2. 能传递东西(给小儿可握住的东西时,能从一手传递给另一只手)。

3.见生人有反应(能分辨陌生人和熟人,或见到生人出现害羞或拘谨的样子)。

4. 会做躲猫猫的游戏(在游戏中,小儿能注视检查者原先露面的方向)。

5. 能拿着奶瓶喝奶。

6. 能模仿大人或兄弟姐妹的动作(如能挥着手说“再见”,或捂着脸说“没有了!没有了!”)。

7. 能用手指头抓东西(不是大把抓,而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抓起很小的东西)。

8. 能回答“是”、“嗯”。

9. 在孩子们当中,能高高兴兴地玩耍(在公园等处,想到其他正在玩耍的孩子们的旁边去,

或想模仿着玩)。

10. 能自己走路。

11.能说简单的词(能说“爸爸”、“妈妈”、“再见”等两、三个单词)。

12.能拿着杯子自已喝水(不用帮助。水也不怎么撒出来)。

13.能做出引起大人注意的行为(当家长表示“不可以”、“不行”、“喂喂”等禁止或制止时,特意表示出让人注意)。

14.别人给穿衣服时,能按照需要伸出手或脚。

15. 能明白简单的命令(能听从“把XX拿来!”、“到XX地方去”之类的指示)。16. 能在纸上乱画(能用蜡笔或铅笔在纸上乱画)。

17. 能抓住扶手自己上阶梯。

18. 能使用勺子自己吃饭。

16.能在纸上乱画(能用蜡笔或铅笔在纸上乱画)。

17.能抓住扶手自己上阶梯。

18.能使用勺子自己吃饭。

19.能和大人拉着手外出(基本上能自己走二、三十分钟的路)。

[II]2岁---3岁5个月

20.能脱袜子(不借助父母的手,只要提示就可以脱)。

21.大便或小便后,能告诉别人(不单是哭闹,而是能用动作或语言表示)。

22.什么事都能自已独立干(不管会不会干,都要自己干)。

23.希望拥有兄弟姐妹或小朋友都拥有的相同或相似的东西。

24.24.当受到邀请时,能加入到游玩的伙伴中去(跟着伙伴一起玩)。

25.能说两个词组成的话(如“去外面!”、“吃饭”等)。

26.26.能区别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用别人的东西。

27.当别人说“以后...“明...”之类的话时,能够等待。

28.28.会说日常的客气话(能正确运用“您早!”,“谢谢!”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9.不借助扶手或他人帮助,能够自己上、下阶梯,或能够双脚跳上或跳下一层阶梯。

30.要上厕所时,能告诉别人,并能解下裤子。

31.31.能自己洗手(不只是把手弄湿,而是能擦着洗)。

32.32.不拉着别人的手,自己也可以在人行道上走路(没有人行道时,则可以在马路边上走)。33.能把水、牛奶、或桔汁倒入杯子里(从瓶子倒入杯中,或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杯子)。

34.懂得顺序(能按照大人的指示,等待按顺序轮到自己)。

35.35.能帮助做饭前准备或饭后收拾工作(按照别人的吩咐把筷子或碗摆在桌子上,或收拾吃完后的餐具)。

36.36.能自己脱短裤。

37.37.能分别说出自己的姓和名(能把姓和名区分开)。

38.38.如果上厕所,能自己料理(在白天基本上不会出问题)。

39.能自己说出所见所闻(能说明身边发生的事情)。

40.吃饭时能使用筷子吃(能拿住筷子即可)。

41.吃饭时,不随便离席。

42.

43.[III]3岁6个月---4岁11个月

44.

45.42.有想要的东西,经过说服,可以忍耐(如外出买东西时)。

46.43.能把玩具和小朋友轮流玩,能把玩具借给别人玩,或借别人的玩具玩。

44.在车子里或人多的地方不撒娇磨人。

45.能自己到附近的朋友家或游乐场所去(附近的朋友家是指本层楼或本院以外的人家)。46.能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如睡衣、毛衣或钮扣的外衣等)。

47.能自己穿鞋(穿拖鞋不算,如鞋有带,不要求系带,亦不要求左右脚穿的正确)。

48.会玩“过家家”的游戏(如做樸仿做饭或买东西等游戏时,能扮演其中的角色)。

49.自己会穿、脱一般的衣服(如小钮扣的、带拉链的或有带子衣服)。

50.会自己洗脸(不只是玩玩水,要能擦洗整个脸)。

51.会粘贴(能用浆糊或胶水粘贴纸)。

52.能上公共厕所解手。

53.便后能自己用手纸把大便擦干净。

54.懂得用手划拳决定输赢(如用手表示锤子、剪刀、包袱的游戏)。

55.能遵守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过马路(没有交通信号的地方则注意来往的车辆过马路)。

56.能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形。

57. 能在电话中进行简单的对话(打来电话时,能拿起电话转交给父母,或告诉对方家里没

人。如家中无电话,当家长不在时,能接待来人,说明家长不在,事后又能转告给家长)。

58. 能识数字和挑读正楷的字(能识电视的频道或钟表上的数字,能挑读小人书上的一一些字)。

59.能按照吩咐,自已梳头或刷牙。

60.洗澡时能自己洗身子。(不会洗头也可以。

61.能和小朋友们交谈在电视中所看到的内容不模仿主人公,而是交谈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62.能够看着样子画出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ΟΔ口)。

63.能玩室内的竞赛游戏(在有年长的孩子或大人参加的情况下,会玩扑克、纸牌等游戏)。

[IV]5岁----6岁5个月

64.穿鞋子时,不会把左右穿错。

65.能打开小瓶的螺旋样盖子。

66.66.能写自己的姓和名。

67,能熟练地使用筷子(熟练地夹起细小食物,吃时不会掉下来)。

68衣服脏了或湿了,父母不说自已也会换下来。

69,能参加躲避球、攻阵等规则简单的集体游戏(如丢包游戏)。

70.能到指定的街上买回花钱不多的东西。

71.能一个人看家一小时左右。

72.72.能把别人(阿姨、老师)的话完整地传达给家里人。

73.会拧擦布或手巾(拧到不滴水的程度)。

74.74.能独立看并理解内容简单的书(以画为主的书)。

75.75.到规定的时间自己主动就寝(不是命令孩子“睡觉去”,但可以提醒他到睡觉的时间了)。

76.可以步行到距离一公里左右常去的地方。

77.77.能系、解带子(单结、复杂的结、活结或蝴蝶结等)。

78.78.不必由父母带着,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地区的活动,如赶庙会,看电影等。

79.能够完成在班级所承担的任务,如值日,当委员等。

80.能自己一个人上学。

[V]6岁6个月---8岁5个月

81. 到别人家里很有礼貌(如在大人交谈时,能保持安静一个小时左右)。

82. 不必父母吩咐,也会把脱下的衣服收拾好(不是脱下不管,而是放在规定的地方)。83. 能自己洗澡(也会自己洗头)。

84. 能够根据需要自己打电话。

85. 买书时,能自已选择内容适当的书。

86.能按照吩咐,自已把房间打扫干净(父母不帮助,也能尽力去干)。

87.能按时按计划行动(能遵守约定的时间,计算乘车所需要的时间)。

88.能小心使用小刀等刃具。

89.会玩象棋、扑克等规则复杂的游戏。

90.能识别“禁止横穿马路”、“危险”等标志,并遵守指示。

91.能主动给小朋友等人写贺年片或信,能写出收信人的地址。

92.能在班会上陈述自己的意见。

93.会使用锤子和螺丝刀。

94.能根据需要记下事情或要点(如外出留条,告诉要去的地方,或在记事本上写下必要的

事项)。

95.能就身边的事情写成简单的文章(如日记、作文等,即使几行字的小文章也可以)。

96.能做为一名成员参加学校或地区的文体等方面的活动。

[VI]8岁6个月---10岁5个月

97.指甲长了自己会剪。

98.不必别人提醒,也能静静地把别人的谈话或说明听完。

99.能够根据天气或当天的活动,自己调换衣服。

100.能考虑到对方的立场或情绪,不增添麻烦,不提无理的要求。

101.会用辞典查找不懂的词句。

102.可以放心让其照顾或照管年幼的孩子。

103.会使用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

104.能遵守规则打垒球、篮球、足球或乒乓球等。

105.能储备零花钱,有计划地买东西。

106.自己能乘电车或公共汽车到常去的地方去(会买车票)。

107.对长辈说话会使用尊敬的词语。(如“叔叔、阿姨好”、“麻烦您了”、“请您”等,不使用平常伙伴之间使用的粗鲁的话)。

108.会使用煤气、煤(柴)灶、电器灶烧开水。

109.能关心幼儿或老人(如在车中自觉地让座等)。

110.即使没有去过的地方,如果能说明走法,也能步行到达(步行二十分钟左右的范围内)。

111.自已己会烧水沏茶。

112.能承担学校的工作(如少先队、班委、班长等工作)。

113.到常去的地方,即使途中需要换车,也能自己乘电车、公共汽车或地铁去。

[VII]10岁6个月以上

114.喜欢摆上花,贴上画,把自己的房间和教室装饰得很漂亮。

115.一次得到许多零花钱也不乱花(自已有计划地使用获得的压岁钱、贺礼钱等)。116.会缝钮扣。

117.注意自己的容貌打扮,能根据时间、地点穿着打扮。

118.能控制自己以免生病(如注意不吃得过饱,稍有不舒服能尽早躺下,不吃不洁食物等)。119.能用小刀或菜刀削去水果或蔬莱的皮。

120.能很好地遵守吃饭的礼节(如不发出响声,不做不礼貌的姿态,不给人留下不愉快的印

象)。

121.会作简单的饭菜或加热已经做好的饭菜。

122.相当远的地方也能骑自行车来回。

123.说话时能考虑对方的立场。124.能阅读并理解报纸和小说。

124.能阅读并理解报纸和小说。

125.对日常接触的学校和当地小朋友以外的人事交往也很关心(如和友人通信,参加兴趣爱

好相同的组织等)。

126.能根据需要,利用乘车的时间表和票价表(指长途汽车或火车时间表,票价表)。

127.不需要督促,自己也能制定学习计划,并能实施。

128.关心电视或报纸上报道的消息和新闻。

129.没有大人的指导,也能集体制定会议、郊游、体育活动等计划,并能付实行。

130.即使是没有去过的地方,也能通过问路或查找地图,独立到达目的地。

131.自己能恰当地利用交通工具,到达陌生的地方。

132.会修理简单的电器、家具等(如插口、插座、自行车等)。

评定结果

儿童每通过一项算一分,作各项领域的得分填入首页的计分表中,最后合计为总得分。

根据年龄分组和得分的范围,查出相对应的标准分。标准分5^13

根据标准分,对受测儿童做出社会生活能力的评价。

学生课堂各种活动评价量规样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 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时间教学/学习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 人数 学生参与情况 (反应及回答 情况)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时间 学生1(成绩好、安静)学生4(成绩中、活跃)学生6(成绩一般、活跃) 活动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参与 小组成员互评表 编号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知识点(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参观工厂,参加集体劳动,听法制报告,到敬老院做义工;旅游;植树等。 3:参加这些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伸,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为什么说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5,在社会中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也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6,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是什么?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7,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

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8,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是什么? 青少年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9,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0,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为什么说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贝利婴幼教发展计划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简称BSID) 系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 Bayley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综合了格赛尔(Gesell)等量表的优点, 经过对数千名婴幼儿测验, 所研制出来的一套评定婴幼儿行为发展的工具, 其也是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许多欧美国家和亚、非国家都已相继引用或修订了各国自己的BSID常模, 成为国际通用的婴幼儿发展量表之一。 在过去的20年里,致力于婴幼儿发展研究的专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Bayley婴幼儿发展评估的结果。如今,Bayley第三版的问世更加能够对婴幼儿从出生到42个月各项能力发展进行最全面的评估,Bayley-III婴幼儿评估量表在前代评估领域(认知、语言、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性情绪以及适应性领域的评估,同时又参照近年婴幼儿的表现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最新的评估常模。而其中新增的进阶筛查与家长育儿指南更是为使用家庭带来了便利。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Bayley-III,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全面的评估领域 Bayley-III对于婴幼儿的评估分为五大领域: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适应行为。(其中前三者为专业人员对婴幼儿进行评估,后二者则由家长填写针对婴幼儿发展状况的问卷进行反馈)。而这五个领域亦是目前三大学会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心理协会),AERA(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美国教育研究协会),NCME(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所公认的婴幼儿发展评估最为全面的五大领域。

人教2011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_18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根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理解越来越深刻。 2.水平目标 ◆提升适合社会、参与社会的水平。 ◆使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思考。 3.知识目标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几种主要社会关系的理解。 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确立的。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从襁褓之中的嗷嗷待哺的小孩到今天的中学生,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那么我们与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揭开这个答案——我与社会。 阅读教材P2-3使用你的经验,回答: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 (2)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能够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答案提示:让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答案不统一。 教师:各位同学回答得都非常不错。我们能够通过观察、亲自实践、与人交流、借助多媒体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讲授新课】 一、感受社会生活 1.教师: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阅读教材P3探究与分享,回答: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答案提示:据实回答即可。 3.教师:大家都谈论了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水平的提升,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持续延展,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理解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注重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自身在社会关系网中的经历和教材P4的相关链接,回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感受社会生活有何重要意义?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2)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重要意义? (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网络怎样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重要影响?)(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7.怎样理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人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8.怎样看待同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信息良务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2018年中考政治(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走进社会生活

2018年中考政治(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走进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寒冬的开封,有人在外卖平台点了50份热粥,备注:“麻烦将粥就近送给路边除雪的环卫工人和正在送外卖的小哥。”接单的店长一看,悄悄给这份订单又加了量。送餐员也没一人独揽,立马将生意分享给十个同事……这表明() ①社会生活充满是非善恶 ②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③真善美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④从众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分析】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好心人、外卖平台和送餐员的行为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是真善美的行为,表明真善美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众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选项材料没有体现非和恶;②选项只有---才,太绝对,排除。 故选:D。 2.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因此,我们应该() ①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 ②提高警惕,练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 ③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 ④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少年面对网络的自我保护。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

修订完整 (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0-6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1999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 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30日 岁变月为一岁=12月 例1: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3年8月26日 0岁11月17天=11.6月 例2: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1年9月20日 2岁10月23天=34.8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0.5分。 1 - 3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1.5分。 4 - 7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3分。 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2、围栏床:小孩用单人小床。四周有转栏,栏高55×宽65×长125厘米。

八上政治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点小结

辨析题整合 1.甲:社会关系真复杂,学习为重远离实践. 乙:亲近社会好处多,注重实践奉献社会.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②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之外也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甲:网络让生活更多彩,我要以网络为家 乙:网络打破时空限制,我想怎样就怎样,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网络,我们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利用网络,但不能沉迷网络。因为沉迷于网络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云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 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规范自身行为,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3甲:微信方便又时尚,开阔视野长见识 乙:微信信息不可靠,理性辨别慎选择

①微信是一种新的网络交往方式,它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②微信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有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取信息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④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之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甲:网络世界自由多,畅所欲言随意说。 乙:遵德守法勇担当,弘扬网络正能量。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②网络无线自由有界。网络自由是建立在遵守网络规则的基础上的。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不能危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会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是法律制裁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网络生活的基本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 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5.甲:个人信息频泄露,信息时代没隐私。 乙:信息保护意义大,维护需要你我他。 ①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由于网民自我隐私保护意识不强,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 ②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③个人信息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和生活安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护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息;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④信息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树立起隐私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同时重视他人的隐私。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 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小组成员互评表

小组汇报量化评分表 注:此表算出的是小组成员的平均分数,个人分数还得根据小组成员互评量表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调整。

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量表

注: 1.本评价表针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作评价。 2.本评价仅作定性评价,被评者、同学及教师分别就各项的评价标准将各项评价意见填写在相应评价栏。 3.“我的反思”是被评者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完之后针对大家的意见作反思,填写反思记录。 学生课后调查表——小学 姓名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请根据今天这节课课堂上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回答以下问题。 1.我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2.我注意到吸取其他同学问题回答中的优点,找出同学问题回答中的错误。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3.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学到了数学知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4.我发表的意见被老师和同学接受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5.我在自己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或计算机寻求帮助。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6.我会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7.根据遇到的数学问题,我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8.我已经学会今天课上的内容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9.我知道今天学的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会用这些知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0.今天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我的兴趣很高。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1.我觉得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学得很好,我相信我能学好数学。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2.在网络教室上课,我容易走神,不听老师讲,做小动作。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3.我喜欢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希望老师经常让我们上这样的课。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 14.我能把今天学的数学知识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讲练专题06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新人教版】

专题六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 重点难点: 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网络的利与弊是什么?) 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的弊端: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B、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5.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6.怎样做到传播网络正能量

八上道德与法治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课时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鲁宾逊漂流记》片段。 提出问题:鲁滨逊是真的到了世外桃源了吗?他是真的与世隔绝了吗? 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四年。这期间,他的知识、技能、手中的火枪等工具帮了他很大的忙。但这些都是在社会中获得的,像他这种极端的例子都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而存在,更何况我们呢? 导读问题: 1.参考“李铭的一天”,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3.结合P3探究,说明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4.阅读P4相关链接,思考:如何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讲授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

完整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0-6 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 1999 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30日 岁变月为一岁=12月 例 1: 测验日期 94 年 8月 13日 出生日期 93 年 8月 26日 0 岁 11月 17天=月 例 2: 测验日期 94 年 8月 13日 出生日期 91 年 9月 20日 2 岁 10月 23天=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 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1 - 3 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4 - 7 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 3 分。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2、围栏床:小孩用单人小床。四周有转栏,栏高 55×宽 65×长 125厘米。 3、小桌:小孩专用长方形桌子。长 70 厘米、宽 35厘米、高 40 厘米。 4、小椅:小孩用带靠背木椅。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网络是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 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4.网络是如何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的?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5.网络是如何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的? 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6.网络存在哪些弊端?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 ②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漫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③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④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8.沉迷于网络是如何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 ①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②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③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9.在网络世界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的表现和危害分别是什么? (1)表现: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2)危害: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10.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提高媒介素养; ②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11.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的原因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1)原因: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2)要求: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 12.怎样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①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②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 ③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由美国耶鲁大学的A.格塞尔及其同事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 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对它作了几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1974年修订版的测试对象为从出生至5岁、重点是3岁以下的幼儿,测试时间约30分钟。 格塞尔早期用电影记录并分析了幼儿的日常行为反应,发现了幼儿发展程序的规律。他认为,幼儿的生长发展是有次序地逐步成熟和由简易分化到精细分化。幼儿的行为在抵达某一阶段时会显示出特殊的飞跃式进展,幼儿的新行为在成熟程序上具有代表性,并反映其在生长发育上已抵达新的阶段。格塞尔称这些年龄阶段为枢纽年龄,并把测定枢纽年龄列为量表的重点检查项目和诊断标准。格塞尔量表确定,1岁内以每4周为一个阶段,而以4周、16周、28周、40周、52周作为枢纽年龄,1~3岁间则以3~6月为一个阶段,以18月、24月、36月为枢纽年龄。其检查内容分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格塞尔认为,所观察到的发展现象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序。这一理论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临床上试用格塞尔量表。 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动作能分为粗动作、细动作。粗动作如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细动作如手指抓握能力,这些动作能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运用过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对物体、环境的精细感觉。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是智慧潜力的主要基础。

《走进社会生活》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八上政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练习题 1.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其实是培养了同学们亲社会的行为。下列关于亲社会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①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才需要培养的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就是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亲社会的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小明同学在上下学路上,经常主动给年迈和需要帮助的人让座。虽然背着沉重的书包很累,但是小明觉得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小明的行为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A.谦让 B.分享 C.帮助他人 D.关心社会发展 3.小龙经常和同学在一起交流学习经验,他们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了好的经验,也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感受到同学情谊。这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A.谦让 B.分享 C.帮助他人 D.关心社会发展 4.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是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纪念活动之一。中学生小军心潮澎湃的观看了阅兵,并为伟大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A.谦让 B.分享 C.帮助他人 D.关心社会发展 5.“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两句话

说明了 A.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B.虚拟交往能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 C.人们不应该进行虚拟的网络交往 D.现实的交往应该取代虚拟的交往 6. 中学生小明爸爸从事蔬菜种植,蔬菜只能在附近的集市销售。小明暑假回家,用手机给爸爸建了一个微商,在网上推广和售卖爸爸种植的蔬菜,一时间蔬菜的销量大增。材料说明了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②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③互联网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④互联网推动了传统行业转业升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初中生小丽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她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的网络上,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大家对她巧妙的构思和文笔点赞。小丽非常开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作家的信心。这说明了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②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③网络极大的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④不管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在网络上交流传播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如果要对漫画中的人进行规劝,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①不可沉溺网络,学会“信息节食”②争分夺秒的浏览,时间就是金钱 ③走路不看手机,要保护人身安全④网络信息丰富,获取新知更优秀 A.①③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参考内容]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一)测验内容 姓名 性别 年龄月 永久通讯地址邮编 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 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 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 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 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 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 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 分娩与出生时情况: 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 出生后健康史: 家庭与遗传病史: 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kg 出牙数个 头围cm 胸围cm 备注

智力量表 智力量表(※可偶尔观察到) 序号月龄条目计分 1 0.1 对铃声反应 2 0.1 抱起时安静 3 0.1 对摇鼓声反应 4 0.1 对尖声反应:(电灯开关) 5 0.1 短暂地注视红环 6 0.2 短暂地注视人 7 0.4 稍长时间地注视红环 8 0.5 眼的水平协调活动(红环) 9 0.7 眼的水平向天活动(光) 10 0.7 眼睛追随移动的人 11 0.7 对说话声反应 12 0.8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光) 13 0.9 发声一至两次 14 1.0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红环) 15 1.2 眼的旋转协调活动(光) 16 1.2 眼的旋转细条活动(光环) 17 1.3 ※自由环视周围 18 1.5 社交笑:测试者谈话与微笑时 19 1.6 眼转向红环 20 1.6 眼转向光 21 1.6 ※发声至少四次 22 1.7 期待性兴奋 23 1.7 对面部的纸有反应 24 1.9 能用视觉辨认母亲 25 1.9 社交笑:测试者微笑与安静时 26 2.0 ※对测试者的微笑和说话有发声反应 27 2.1 ※用眼睛寻找声源(详细说明) 28 2.2 ※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2017-2018年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

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1、我们会和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3、会更加关心国际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三、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四、社会化对一个人的影响。 1、使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2、能力不断提高。 3、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4、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5、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六、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七、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 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 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 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 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 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 会行为。 九、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塑造健康的人格。 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正面影响: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 得方便迅捷。 3、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 际交往。 4、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6、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8、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负面影响: 9、网络是把双刃剑。 10、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11、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12、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 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生活和工作有关的 信息,不应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三、怎样理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 的基本准则? 1、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2、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 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 3、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 的网络参与者。 四、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献言 献策。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 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 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学生课堂评价量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

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有什么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等特点。 1)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来完成的。 2)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强调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内容与研究的主体必须具有实践性。 3)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人的认识必须完成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实践)和两个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2.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的环节? 1)动员与培训阶段 2)课题准备阶段1。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2。成立课题组3。制定小组实施方案 4。开题报告和评审 3)课题实施阶段1。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2。采集、处理、分析资料 4)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1.撰写研究报告2.进行结题与答辩3.评定成绩、总结、反思 3.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1)指导选题 2)指导小组的分配 3)指导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开题报告的书写 4)指导帮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指导学生完成成果总结汇报和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6)动员与培训阶段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24时记时法”、“小数乘、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课,训练学生对大量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7)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达各地?” ●成立课题组:分四个小组 ●制定小组实施方案:分别到达四目的地 ●开题报告和评审:从时间、速度、路程入手 8)课题实施阶段●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各组自由提出学习任务的疑问。 ●采集、处理、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搜集资料。四组分别查找去各自目的地的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