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保障。

第二章:文献的载体

1、文献的载体有哪些?

1、甲骨

2、金石

3、竹木

4、简帛

5、纸张

6、电子

2、甲骨文发掘及重要研究著作及意义?

△概念: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记录占卜的象形文字,记录了纪年、帝王世系、祭祀、战争在内的丰富资料。是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清代光绪年间发现,至今出土约十至十五万件。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刘鹗《铁云藏龟》第一部。孙诒让《契文举例》研究第一人。?甲骨文发掘:

甲骨文是1899年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首先发现并开始收藏的。他去世后,他所收藏的1000多片甲骨为刘鹗所得,刘氏又继续收集,约得5000片,并选择其中部分自己完好者于1903年出版《铁云藏龟》,这是我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此后,罗振玉、王国维等又继续搜访,编印了《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前编》、《后编》、《续编》等书。从1928年到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用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了十多次发掘,相继编印出版了《殷墟书契甲编》、《殷墟书契乙编》。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为人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除了殷商时的甲骨文外,周代的甲骨文在20世纪时也有发现。

甲骨文发掘主要分两个时期,即早期乱掘时期和1028年以后科学发掘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现存甲骨(韩拓片)约14-15万片,其中单字约4500个,有不到一半的字被识读,有一些字的释读学者们有分歧,有大量的字目前还难以认识。

?重要研究著作:

1、《铁云藏龟》清代刘鹗辑。是第一部汇集甲骨文材料的专书。

2、《契文举例》清代孙诒让(研究甲骨第一人)撰。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

3、《殷墟书契》罗振玉辑

4、《殷墟书契考释》罗振玉撰

5、《殷墟书契甲编》董作宾编

6、《殷墟书契乙编》董作宾编

?甲骨文的文献价值(意义):

甲骨文的主要价值有两方面,一是语言文字学价值,而是殷商史研究价值。

1、语言文字价值。在甲骨文发现以前,研究古文字主要依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提供的是秦统一中国后实行的小篆字体。许慎对文字形体构造的解说也只能以小篆为依据,自然会有错误。甲骨文的发现,由于提供的文字材料极其丰富,使我们能看到比小篆早一千数百年的系统汉字字形四千多个,《说文》所无之字,大大丰富了古文字的数量。甲骨文的发现,为世人提供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在整个人类文字历史上,其意义都是伟大的。

2、殷商史研究价值。在甲骨文发现以前,关于商代历史,我们主要靠《史记·殷本纪》来了解。但《殷本纪》是否可信一直是一个问题。甲骨文发现后,王国维首先利用甲骨文资料系统考证殷商史,不仅可以补史书之空白,证史书某一部分之可信,而且还可以纠史书之误讹,同时引导历史研究者自觉遵守“二重证据法”,引起治学方法上的进步,其在殷商史研究中的价值显而易见。

△甲骨四堂:

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

3、金文文献汇集、考释的著作及意义?

△概念: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镂刻或熔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当然也有少量其他金属,如铁器、金银器等。其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最多,战国晚期被铁器取代。如毛公鼎有497字。宋吕大临《考古图》,乾隆敕编《西清古鉴》等。

?汇集、考释的著作:

1、《考古图》十卷,宋代吕大临撰。吕氏《考古图》体例谨严,分类与考证多有可取,保存了宋代存世的许多青铜器图形、铭文、收藏、出土等资料,因此深为金石考古界所重。

2、《金石索》十二卷,清代冯云鹏、冯云鹓兄弟撰。此书汇刻铜器、时刻及其他器物于一编,内容丰富,取材较为严格,在清代金石学者著述中成书较早,颇为世重。

3、《西清古鉴》四十卷、《西清续鉴甲编》二十卷、《西清续鉴乙编》二十卷、《宁寿鉴古》十六卷。清代乾隆欶撰。

4、《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罗振玉编。

5、《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郭沫若撰。

?金文文献的学术价值(意义):

1、语言文字资料。金文在研究汉字发展脉络和规律中具有举足若轻的作用,对我们认识古汉字面貌、研究汉字的演变发展、探究古字古义,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另外,青铜器铭文有些是押韵的,韵文是研究音韵学的重要材料;而青铜器铭文作为商周时期的文章,对我们研究商周时期的文法也是了不起的原汁原味的材料。

2、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金文资料有助于我们正确释读纸面文献,如《尚书》、《诗经》等,同时能帮助我们订正古书的错误,考证古书产生的年代。

3、古史资料。特别是商周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如友多鼎记载的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4、近世出土简帛文献(马王堆、银雀山等至少五个)及价值?

△概念:简,指简牍,竹木制成的长条用绳连为册,用于书写。椟则为木质方版,用于写信或上奏,也用于其他内容的文字记载。帛是丝织品,用于书写。我们所说的简帛文献,是对简牍文献和缣帛文献的概括。

?近世出土简帛文献:

1、马王堆汉墓帛书。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

2、银雀山汉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

3、江陵秦简。1993年江陵王家台片十五号秦墓出土竹简。

4、江陵汉墓简牍。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从江陵张家山三座西汉早期墓中出土。

5、敦煌汉简。甘肃敦煌、玉门、酒泉汉代烽燧、驿置遗址出土的简牍。

6、曾侯乙墓竹简。1978年发掘,地点在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墓主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军曾侯乙。

?简帛文献的价值:

1、佚籍复出。大批古佚书的出土,使我国一部分古籍佚而复出,丰富了古文献的内容,解决了某些学术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新课题。

2、考校释读传世古籍。传世古籍的简帛古书写本的出土,为考证古书的时代及真伪、校补古书讹脱、释读古书文义提供了可靠的最新依据,大大推动了古文献学的深入研究。

3、历史资料宝库。大批不属于古籍的文书、遣策、历谱、药方等,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

4、文字学资料。出土简帛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战国至秦汉间汉字形体的资料,为研究战国文

字、秦汉文字提供了大量素材。

5、书籍制度史实物。出土简帛为我们了解古代书籍形态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石刻文献要籍及价值(至少五个)?

△概念: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和图画。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摩崖、碑。

?石刻文献要籍:

1、《集古录》十卷,宋代欧阳修撰。这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2、《金石录》三十卷,宋代赵明诚撰。★

3、《语石》十卷,清代叶昌炽撰。这是一部笔记体的石刻通论性专著。

4、《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清代王昶撰。

5、《石刻题跋索引》,杨殿珣撰。本书为检索历代石刻题跋出处的索引工具书。

6、《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宋代洪适撰。

?石刻文献的价值:

1、史料价值。石刻资料可以补史之阙、正史之谬。

2、文学价值。石刻文字,就文体而言,包罗甚广,但仍以传记文最丰富,因为墓碑、墓志数量最大,无非为人物立传。其中名家佳作甚多,是传记文学的宝库。

3、文字学和书法价值。历代碑刻,有古文、篆、隶、楷各种字体,而且保存了数量相当大的别体字,这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至于书法,临摹古代碑刻拓本,更是习用的方法。

4、经学和宗教史料。我国儒家经典有刻石的传统,研究历代石经,成果很多,是经学和金石学的交叉学科。另外,佛经刻石也很多,这些佛经有不少刻经题记,是重要的佛教史料。

第三章:文献的形成于流布

1、文献的形成方式:

文献的形成方式大体可归纳为著、述、编、译四种。

著,也叫“作”、“造”、“著作”。古人对著作要求很高,强调“无本于前”、“前始未有”。

述:强调“古已有之”,有所承因。《说文》:“述,循也。”即遵循之义。开创者为作,遵循者为述。但述并不止于简单的继承,对于前人的创造,要有消化、理解领会过程,使之更为完善。(传、注、义疏)

编:又叫纂、辑。根据一定体例缀辑旧文,其重要特点是原始条文都是其他文献的原文,

不加改窜,一般要求注明出处。辑佚也属编纂范围。(最常见的编纂成果有总集(如《诗经》、《楚辞》、《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类书(如《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丛书(如《汉魏丛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

译:就是翻译。把一种语文的文献转换成另一种语文的文献。它与著、述、编都不同,是一种独特的文献形成方式。我国文献由翻译而来者为数甚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佛典翻译(始于东汉,唐代佛教进入全盛期。最早的佛经汉译本《四十二章经》。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学术翻译(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书籍的汉译)、文学翻译。2、文献的流传方式:

文献形成之后,就要流布。流布的方式主要有:讲唱、镌刻、抄写、印刷、摄影、微机输及激光扫描等。

讲唱,是最早也是至今仍很重要的文献流布方式。在文字产生前,人类文明已经存在,人类的历史只能靠口耳相传,其中神话和长篇史诗较为常见,进入阶级社会,又产生了长篇叙事诗。长篇史诗和长篇叙述诗都靠少数聪明人背诵下来并讲唱给别人听以达到流布和流传的目的。

镌刻,就是把文献用文字刻在某种载体上。甲骨、金属、石头上都可镌刻文献。

抄写,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举凡帛书、简策、纸,以及国外的莎草纸、羊皮纸、贝叶,这些载体上的文献都是写上去的。即使在印刷术发明以后,很多文献仍靠抄写来达到流布的目的。许多古书仅有抄本传世,可见抄写即使在印刷术普及后仍是文献的重要流布方式。

印刷是一种大量复制文献的方法,比抄写大大进步。早期是手工操作,后来是机械操作,是我国发明的。关于印刷最早的记载应是唐玄奘普印普贤像的事迹。

摄影是西方人发明的,现在各大图书馆的善本正在拍成微缩胶卷,便于保护文件,又便于复制、阅读。

微机输入、激光扫描是目前流行的流布方式。

3、四库全书的抄本及收藏(P246)

《四库全书》,清代乾隆欶编,请乾隆内府抄本。

文渊阁本三千四百六十一部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先藏清宫,后移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津阁本三千五百九十种七万九千八百九十七卷。先藏沈阳故宫,后移甘肃。

文澜阁本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先藏避暑山庄,后移北图。

文源阁本,在圆明园,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毁。

文汇阁本,在扬州大观堂,太平军毁。

文宗阁本,在镇江金山寺,太平军毁。

先通行者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商务本缩印。

★第四章: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1、历代官府的收藏

概况:官府文献收藏从文献有了文字记载以后就应当开始了,早期收藏情况已难以考察,现在可知的从商代开始。

商代的甲骨文据专家统计,出土约有十万至十五万片,而且主要是在安阳小屯殷墟,从科学发掘情况看,是有意存放的。

周代文献更加丰富,文献的收藏管理更趋制度化,设官吏掌管。

秦统一天下后,图书亦有专门藏所,有专门之官典守。

我国封建社会的皇家藏书制度的建立是在汉朝。自汉代起,历代封建王朝都设有掌管藏书的官吏。西汉官府藏书空前丰富,而且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整理。东汉官藏图书亦极丰富,且有专门官员在专门机构管理、校勘。东汉藏书之处:兰台、东观、石室、仁寿阁、辟雍、宣明、鸿都等。东汉政府调整藏书机构的最大贡献是成立秘书监,使藏书机构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三国时期,官府亦六艺文献收藏于管理。

魏晋南北朝天下大乱,战火不熄。国家藏书旋聚旋失。魏时藏书于秘书省中、外三阁。南朝梁、齐两朝除在宫内文往殿藏书外,另辟华林园专藏佛典。西晋秘书监荀勖和东晋著作郎李充创图书按经、史、子、集分类的四部分类法,对历代图书整理和藏书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天下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国家藏书机构更加完善,藏书数量激增。隋代官府藏书的管理机构是秘书省。隋代国家藏书成就突出:一是大规模地开展了文献收集、整理、录副工作,使国家藏书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对藏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了一批著作。唐代主要继承隋,开元时期,唐代藏书量达到高峰。唐代秘书省仍为管理国家藏书的主要机构。唐代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新设的一些藏书机构,主要有弘文馆、史馆和集贤院。(唐三馆)

宋初沿袭唐代旧制,设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称西馆。太平兴国二年(977),建三馆书院,名崇文院,将西馆藏书迁入院中贮藏。两宋仍以秘书省作为国家图书的管理机构。两宋国家藏书机构在图书搜集、整理、利用方面成就突出。首先是编制了许多国家藏书目录。其次是充分利用藏书,具体承担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文苑英

华》等大型类书、总集的编纂任务。再次是南宋初秘书少监程俱撰写了《麟台故事》,南宋秘书监陈骙编《中兴馆阁书目》以及佚名撰写的《中兴秘阁续录》,对两宋国家藏书事,进行了一次系统总结。

元代帝王亦重视藏书,由秘书监管理。

明代帝王亦重视藏书。明代初年,藏书主要在文渊阁。

清代政府承袭了明宫廷的全部藏书,国家藏书发展到了我国古代国家藏书的全盛时期,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清代的宫廷藏书最著名的就是所谓“四库七阁”。

清末,学部成立京师图书馆,即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进入民国,各地大都有了公共图书馆。

△综上所述,历代国家藏书有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各朝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从事国家藏书的管理工作。

其次,国家藏书一般都继承前朝国家藏书,并能采用征集、收购、组织专人抄写等方法来迅速增加藏书量。藏书内容,秦代以前,多为文书档案,两汉扩大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类图书,魏晋以后为经、史、子、集四类,并通过部类的扩充与调整容纳新出之书。自汉代以后,历代多编有国家藏书目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国家藏书及管理水平。

再次,国家藏书事业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明显。

最后,国家藏书的普遍缺点是难以流通,无异于帝王之私有财产,最后不免散佚。

2、历代著名的藏书家

3、明代常熟三大藏书楼收藏及流传情况:

明朝末年江苏常熟三大藏书家楼:赵琦美的脉望馆,钱谦益的绛云楼和毛晋的汲古阁。

脉望馆藏书丰富,不仅校抄了大量秘本,而且广泛搜罗古今典籍,及民间俗文学。赵琦美抄校辑集的元明两代稀见杂剧剧本《古今杂剧》,今存国家图书馆,被誉为研究我国戏剧史的宝库。赵琦美校刊的《仲景全书》,为研究伤寒的最好版本。《脉望馆书目》实开近世著录残宋本先例,大量的校跋文字成为后人鉴定版本的重要依据,并引发后人对藏书理论进行总结研究。

绛云楼藏书非常丰富,设有大书柜73个,宋刻孤本多贮其中。清朝顺治年间不慎发生火灾,藏书大部被毁。钱谦益将残书赠给族孙钱曾。钱曾藏书处早年有“述古堂”,晚年有

“也是园”。他辑的《述古堂藏书目》和《也是园书目》共著录藏书六千余种。钱曾去世后,其书尽归泰兴季振宜。

毛晋的“汲古阁”广收宋、元刻本,抄录罕见秘见,其“影宋钞”为天下所重。藏书多达84000余册,是历代私藏最多的一家,流布也甚广。著名的有《十三经》、《六十种曲》、《文选》、《津逮秘书》等。

4、天一阁(P74)、澹生堂(P79)、胡应麟(P77)、周永年(P87)、卢文弨(P86)、朱彝尊(P84)、吴骞(P89)、黄丕烈(P91)、傅增湘(P99)、郑振铎(P102)

?天一阁:浙江宁波范钦创建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该阁建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范钦性喜藏书,海内异本,无不购藏于阁内,生前积书达七万卷之多。范钦和他的后代立下了“书不可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家训。并对保管阅览天一阁藏书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藏书以明代地方志和进士题名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且最为珍贵。据统计,天一阁原藏省、府、州、县志有435种,比《明史、艺文志》著录的还要多,现在还存268种。

?澹生堂:澹生堂是明末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其主人是明代著名藏书家祁承火業。有《澹生堂藏书约》、《澹生堂书目》行世。《书目》著录藏书九千余种,十万余卷,在当时罕见其匹。澹生堂抄本亦十分珍贵,用蓝格纸,版心下有“澹生堂抄本”五字,颇有流传。同时,澹生堂还注重收藏戏曲。

在祁承爜死后十几年,发生明末战乱,澹生堂藏书开始散失。辗转至今,澹生堂旧本已星散各家,寥寥无几。上世纪50年代,澹生堂佚书数十百册于绍兴复出,多为祁氏世守之自著书、明代乡试录及明刻戏曲总集。其多数尽归北京图书馆,残零则归浙江图书馆。

5、明清代著名抄本

6、清末四大藏书楼及图书流传

1、铁琴铜剑楼——国图、上海、常熟。常熟瞿绍基

2、海源阁(四经四史之斋)——北京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山东杨以增

3、皕宋楼(藏宋书二百余种)——静嘉堂书库。归安陆心源

4、八千卷楼(中国清代杭州丁丙藏书楼)——南京图书馆。钱塘丁丙

?能体现宋代藏书之多的:

体现私家藏书之多的——“私家目录学史上的双璧”:《郡斋读书志》(南宋学者晁功武编纂)与《直斋书录解题》(南宋著名学者陈振孙编纂)

体现国家藏书多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7、图书散佚的原因:

根据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关于文献亡佚原因的介绍,现将文献亡佚的原因总结如下:

1、天灾人祸及战乱。书厄的出现,一般都与急风暴雨似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社会动乱相关,也与强大的水、火、虫蛀等自然灾害有关,与管理不善有关。

2、统治者个人主观原因,暴力禁毁。

3、古人重德轻艺。凡是涉及技艺方面的书籍,人们总是不加重视,因而导致了典籍的易于散亡。

4、重文词,轻朴学。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对于词藻华艳的作品,极感兴趣;朴实说理的书籍,反为人所疏忽。

5、书籍重修后原书亡佚。由于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某些编录名物的书籍,各为它的时代所局限,后人凭借它原有的材料,加以重修。重修的书盛行,而原书便废。

6、因人废言。由于著书的人犯了罪,伏了法,或者身败名裂,为社会所不齿,因之对它的著述,也就由疏远而遗弃以至于散亡。

7、私人收藏。由于封建社会里,某些私人收藏家特别是对海内的孤本“讳莫如深”,不轻易给人知道,这自然给书籍带来了灾害。同样有些官书不向社会流传,只在朝廷中存放,视为秘籍,一遇灾祸,定亡无疑。

8、出书技术落后。在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没有完备时,所有书籍全靠手写,因此人们对抄录的书籍是有所选择的,两种以上相近的图书,若有一部删繁存简足以概括多种内容的书籍出现,便大家都传抄此书,而抛弃其他各家了。有些因部头过大传抄不易,也就不存于世了。

9、图书自然淘汰

7、《永乐大典》的价值及其散佚:

《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明解缙、姚广孝等人奉明成祖之命修成,是中

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卜、释道、技艺等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保存了不少宋元以前的书籍。体例是依照《洪武正韵》的韵目,“以韵统字,用字系事”。

?价值:

1、《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各韵分列单字后会汇集与该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资料,对名物器什、山川地形,皆绘有精致的插图。这为我们查找各方面史料带来极大方便。

2、写诗要对偶,又要用典,有出处。《永乐大典》作为类书可发挥查诗文语句典故之用。

3、校勘、考订古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容易出现翻刻、抄写的错误,《永乐大典》类书则可以帮忙校改。如明清流传的《水经注》错误较多,尤其经文与注文混淆,戴震在四库馆利用《永乐大典》本重校《水经注》,基本恢复了其本来面貌,成为善本。近人王国维亦尝用《永乐大典》本《水经注》与通行本相校。

4、辑佚。古籍在流传中容易散佚掉,类书因为是大量摘引古书而成,保存了大量逸文逸篇,所以是辑佚书的重要来源。现在虽然只存残卷,仍不断有人从中辑出佚书。现存《大典》中尚存方志约七百多种,另外科技、医学、文学书籍亦很可观。明清靖末年张四维参与重抄《永乐大典》,从中抄出《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当是利用《永乐大典》辑佚书之史。

但总而言之,《永乐大典》主要用途是辑佚和校勘。

?散佚:

1、战乱。书厄的出现,一般都与急风暴雨似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社会动乱相关。《永乐大典》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被许多外国侵略者掠夺去。

2、天灾人祸。文献的散佚也与强大的水、火、虫蛀等自然灾害有关,与管理不善有关。如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翰林苑被人放火焚烧,无数图书、书版包括《永乐大典》残存部分大都毁于一旦。少部分被外国使馆人员趁火打劫,抢掠而去。

3、出书技术落后。在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没有完备时,所有书籍全靠手写,而永乐年间清抄《永乐大典》时又有严格的责任制度,早进晚出,不允许雇人代写。因此保留的《永乐大典》数量较少。

4、《永乐大典》不香社会流传,只在朝廷中收藏存放,一遇灾祸,定亡无疑。

5、在明清交替之际被毁。

6、古人重德轻艺。凡是涉及技艺方面的书籍,人们总是不加重视,因而导致了典籍的

易于散亡。《永乐大典》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涉及技艺内容较多,不受重视,自然保护不当,容易散佚。

7、重文词,轻朴学。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对于词藻华艳的作品,极感兴趣;朴实说理的书籍,反为人所疏忽。因此《永乐大典》这种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就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8、一些个人原因。(官员偷书)如《永乐大典》在翰林院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时,一些翰林院官员懂得其价值,便设法盗取。

8、五厄、十厄(P64)

前人论述有关文献亡佚者,当首推隋朝牛弘,他提出书有“五厄”:

1、秦始皇三十四年焚书。

2、西汉末年王莽之乱,宫室图书并从焚毁。

3、东汉末年,献帝移都、董卓之乱,典籍荡然无存。

4、西晋末年惠坏之乱(“八王之乱”)。

5、南北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

明朝胡元端按牛弘之说,补论为“十厄”:

6、隋末唐初混战。

7、唐朝安史之乱。

8、唐代黄巢起义

9、北宋靖康之难。

10、南宋:伯颜军入临安,“绍定之祸”

(其他:明:李自成起义;清:乾隆禁毁、嘉庆宫火、太平天国起义、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庚子事变、日本侵华战争、“文化大革命”;钱谦益)

第五章:文献的版本

1、版本的概念

版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刻版(也称雕版)印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的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广义的“版本”又可指一切形式上的书本。随着时代的推移,“板本”含义逐步丰富了,变成了以雕版印本为主体而包括写本、活字本、批校本、手稿本在内的一个大概念。

2、版本的类型(P105)

一、写本,有叫抄本、手写本,是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主要版本形式,因其性质和作用不同又可分为手稿本、稿本、钞本。

二、刻本,即雕版印刷的本子。刻本的分类最为复杂,从时代早晚来看,有唐五代刻本、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从刻书地域看,南宋有四川地区刻蜀本、浙江地区刻浙本、福建地区刻建本。从出资者来看,有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从刊刻先后看,有初刻本、重刻本、影刻本。从印刷早晚看,有初印本、后印本、三朝本。从墨色看,有蓝印本、朱印本、墨印本。从开版大小看,开版小的叫袖珍本。从板式看,有黑口本、白口本。从行款看,又有十行本、八行本等。从字体大小看,又有大字本、小字本。

三、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经过多版次印刷而成的版本。

四、饾版与拱花印本

五、活字本。活字印刷,每个字一个字模,制版时用一块底盘,把活字一个个检出排上,烟火压平固定,即可刷印,印完拆版,字模可再排他版,经济方便。

六、石印本,用石材制版印刷的书本,

七、珂罗版印本,多属于影印本。

八、批校本、提拔本。写书或印本,经过读书人批注、校勘或加写题跋,就成为批校本、提拔本。

3、善本的概念(P110)

善本: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可称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学术意义上的善本可归纳为八个字:精注精校,不缺不讹。

4、四部要籍的精校精注本(P112)

5、版本鉴定的方法:(P115)

6、避讳、牌记、题跋本

?牌记:又名书记,书碑。指在书的卷末或序文目录的后边或封面的后边刻印的图记,多记刊刻者姓名,时间等内容。

?避讳:是古代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是国讳,就是帝王的名字不能直接书写,要采取一定

方式避讳,以表示尊崇,此外还有家诲。避讳常用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改音等。?题跋本:写本或印本,经过读书人加写题跋,就成为题跋本。

7、明清著名的题跋本

★第六章:文献的校勘

1、文献错误的类型及校语的写法(P136、写法P148)

文献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都会出现错误,主要的错误类型有:

1、讹。即文字错误。

2、脱。脱文,也叫夺文。即漏掉文字。

3、衍。衍文就是多余的字,由后人传写传刻中不小心混入或者重复而造成,也有无知者擅自补入而造成的。

4、倒。即文字颠倒。

5、错乱。一段文字乱了次序。

2、校勘的方法(P141)

一、对校法。假如一部书传世的本子不止一个,那就应对不同的本子进行对校。假如异本不多,可以逐一对校,假如异本较多,则不可能逐一对校,那就要先弄清版本系统。考究版本系统仍要先将各种印本进行重新鉴定,依时代排出先后顺序。然后细细审阅序跋,通过研究序跋可将版本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有一个祖本,其余是根据祖本重刻的本子。这样,通校的工夫可限于祖本之间。其余从祖本衍生的本子则作为参校本,参校本就是在有分歧处参考一下,就不再做一字一句、一点一画的通校工夫了。——对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古书的讹误通过对校容易被发现。)

二、他校法。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他校法要求广泛掌握同类文献资料,包括引文和同一史料互见他书,因而此法很见功力。——本书引它书,它书引本书,片段对校。

三、本校法。本校法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要求掌握本书文法文例,韵文掌握韵例,熟读全书。目录与正文可以互校,注文与正文可以互校等等。——没有不同版本或它本不能解决----联系上下文,用本书校勘

三、理校法----实在没有依据又存疑的,校勘者自己提出看法,做出说明

五、综合考证法。在实际校勘中,往往诸法并用,而且要根据自己的文字音韵训诂以及历史文化知识来判断是非,这叫综合考证。一位合格的校勘学家,其功力可尽见于此法。

3、校勘的条件:

一、主观条件:校书者必须具备读懂古书的能力,否则强不知以为之,妄改古书,只能错上加错。要读懂古书,首先要精通古代语言文字,包括文字、音韵、训诂、文法。其次要具备古代文化知识,诸如天文、历法、地理沿革、职官制度、风俗习惯等。第三要懂得古书的行文习惯,一般古书是繁体字竖写,自右至左,大写单行写正文,小写双行写注文,遇到当朝帝王相关的语句要抬头(提行)等。

二、广求异本。校书必广求异本,尤其必须广求古刻善本。

三、广求相关资料。凡校某书,应对所校古书的相关材料进行调查,达到相当程度,一边校勘时随时参证。

四、精研所校之书。凡校一书,应对该书反复阅读研究,熟习内容和行文规律,一边前后互证。

4、底本、参校本、

?底本: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本子,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

?参校本:在使用对校法是,通过研究一些书的序跋可将版本分为若干组,每组有一个祖本,从祖本衍生的本子则作为参校本,在有分歧处作为参考,不做一字一句、一点一画的通校。

5、如何确定版本源流

第七章:文献目录

一、目录学的发展过程:

重视分类,是中国古代目录学的重要特色之一。我国古代目录学家都十分重视目录的分类,提出并采用了种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以“六分法”和“四分法”两大系统为主。

“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始创于《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而不是分类,所以只有“六略”六类。《七略》虽已散佚,但班固《汉书·艺文志》是在其基础上编成的。

随着学术和图书状况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图书的分类编目也必然会重加调整或改革。从《七略》到魏晋之时200多年间,文学创作日益增多,史学著作也有很大发展,而子书、兵书却相对减少。这就使《七略》的六部分类体系不再适用,因此,四部分类法就在魏晋时期应运而生了,并对后世目录分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确立于东晋时的李充。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制成国家内部藏书目录《中经》,后有秘书监荀勖,凭着《中经》另编《中经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以总括群书。从各部所收图书的主要内容来看,荀勖所定的甲、乙、丙、丁四部次序,就是经、子、史、集。后来将子部移后,史部提前,使甲、乙、丙、丁成为经、史、子、集的顺序,是东晋李充加以改定的。这便是四部分了法的开端。至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时,便直标经、史、子、集四部之名,来代替甲、乙、丙、丁的称号概括各部类书籍的性质内容。从此四部分类法便成了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

经部,所著录的是儒家的经典和后世儒生解说经书的著作,以及与学习经书有关的读物如“小学”之类书籍。经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占据着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因此,自《七略》、《汉志》的《六艺略》开始,到《隋志》以后“经部”的设立,经学书籍一直占有古籍四大部类中的一大部,并居于四部之首,

史部,著录历史类书籍,《汉志》中没有设史籍类,史书附于《六艺略》中的“春秋”类。史学书在当时还不很发达。晋荀勖《中经新簿》及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开始为史籍设立部类,正式确立“史部”名目的则是《隋志》。此后的国家图书目录和史志目录的史部种类基本上沿用《隋志》此法而略有增减变更。如将“古史”更名为“编年”,将“簿录”改称为“目录”,《四库总目》增设“别史”、“时令”、“史评”。

子部,著录以《汉志·诸子略》所包括的先秦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九流十家的诸子著作为主。再合并《汉志》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三大类中的书籍,唐宋以后又增设释家类、道书类、艺术类、类书类、谱录类等,从而使子部变成了一个十分庞杂的部类。

集部,是在《汉志·诗赋略》基础上扩展而成的。《隋志》集部下分楚辞、别集、总集三类。后世集部大多沿袭这一体例而增设文史类,《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再增词曲类,共为五类。

二、目录学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历代学术的盛衰。目录学通过目录的特有形式,著录各类学术典籍,是人们查找各类自己的门径,为人们了解、检阅图书提供便利。

2、有助于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古代学术的演变。我国古代目录学,自刘向、刘歆到班固,历代目录书颇多沿袭,注重利用图书叙录及类序等形式介绍学术源流和演变。于是,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便成为古代目录学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目录学也被人们称为“流略之学”。

3、有助于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我国古典目录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性,这就决定了它同科学研究有不解之缘。

第九章:类书与丛书

一、什么叫类书?(P220)

类书好似抄集群书词、句、段、篇、分类排纂,以供检查的工具书。

二、重要的类书:(P226)

1、《太平广记》五百卷,宋代李昉等编。

2、《太平御览》一千卷,宋代李昉等编。

3、《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等编。

4、《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明代解缙等编。

5、《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清代陈梦雷等编。(现存最大的类书)

三、什么叫丛书?(P240)

丛是丛聚之义,丛书把多种不同的书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其收录标准和排列顺序根据编者的宗旨各不相同,不像类书那么讲究。

四、重要的丛书:

1、《四库全书》★,清代乾隆欶编,清乾隆内府抄本。

2、《大藏经》

3、《道藏》

4、《十三经注疏》

5、《二十四史》

文献学 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大一下)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古典文献学题库

古典文献学概要 中国古代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 ?孔子修“六经”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 ?始于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当时叫“校雠” ?近代受西方学术影响,一些传统学术被冠以“××学”之名,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即传统上的字书、韵书、训诂“校雠学”,“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之名的提出 ?梁启超1920年《清代学术概论》:“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 ?1923年《中国近三百学术史》:“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 ?1928年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例言》:“本编亦采其谊,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成为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 ?建国后标点整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50年代末翦伯赞等教授建议建立文献学专业 ?在魏建功先生领导下,1959年在北大中文系创建国内第一个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张舜徽先生提出招收文献学研究生,于是在历史系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 ?从此就形成了古典文献、历史文献两个专业并存的局面 古典文献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传统的文献学包括文献形态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典藏学;文献标点、注释翻译、考证、文献检索、出土文献等?古典文献学的功用 ?传统上即明道,教化,娱情,考辨,经世 ?古典文献学是治中国文史之学最基本的学问 程千帆:文献学学不好,将来会被人欺负的 平时说话要负责任进行学术研究不能不顾学术常识 ?他曾就读于复旦、柏林、苏黎世、哈佛,通晓八国语言,先为清华大师,后教于牛津,学贯中西。家学深厚,全唐诗10万首都可倒背如流,晚年目盲后,全靠口述,出口成章,学生整理其听课笔记便成国学巨著。号称500年才出的一个教授,蒋介 石称之为国宝,他就是陈寅恪,死于文革。(有种人叫天才,惊采绝艳啊。) ①全面认识文献,进入古代文化、学术宝库的钥匙。“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秦观?“楼观”“寺观”;“观看”“观瞻”。 ?元韦居安《梅涧诗话》:陆放翁名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至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 去国自是台评。王景文乃云“直翁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笑云:“我 字务观乃去声,如何作平声了?”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观”字亦作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笑。 ?陆游《题秦少游像》“我名公字正相同” ②指引读书治学、寻检资料。通过目录、类书、索引等工具书,用较少的时间,尽可能全面地找到所需资料,并鉴别、确定可靠的版本 ?陈垣:“不懂研究的方法,会读一辈子的书终不能入门。” ?程千帆:“今天中文系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融会贯通,不会收集和整理材料,当然也

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

认知心理学复习指导 一、认知心理学及其发展 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 2、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 3、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是反应时方法的运用 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 广义:是指以认知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主张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价值、选择等在人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重视对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智力等的研究。 狭义: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的系统,并和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对知识的获得就是人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 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是由纽维尔和西蒙提出的,认为无论是人还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都是操纵符号的。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形成符号结构。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以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该符号所标志的操作。因此将信息加工系统也叫不好操作系统。 平行分布处理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它要求更多的考虑认知系统的神经基础,希望能在跟接近大脑的神经结构的基础上来建构人知的理论与计算模型。研究范式的这种转变称为大脑比喻。 3、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 1.自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叫自上而下的加工。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更为明显,后期反之。 2.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人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加以处理——系列加工。同时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平行加工。 3.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控制性加工。它是由主意来发动,并由注意来维持的。在没有注意的条件下,人也能进行信息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 4、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记录、计算机模拟 1.反应是记录法。(相减法、因素相加法)反应时记录法:是指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间,即反应的潜伏时间。它不仅能推测人的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的过程,而且能推测认知的内部结构,即知识的表征。 (1)相减法——唐德斯基本方法:计算复杂反应时间与简单反应时间的差别,或者说,用复杂时间减去简单反应时间。相减法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信息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当一种作业由一系列加工阶段组成时,应用这种方法是较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可以用完成作业第一段所需时间与完成作业第二段所需时间相比较来量度,或者说,完成两段作业的时间差就是这一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2)因素相加法——斯滕伯格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间的总和。斯滕伯格还假定,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对作业完成的时间具有独立的或相加

文献学复习

文献学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文献学 填空题 1、“版本”之称,始于唐五代雕版印刷书之后,是相对于“写本”而言,所以前人论及版本学,多称始自宋人尤袤(读若“冒”,南北曰袤,东西曰广)的《遂初堂书目》。 2、《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隋书.突厥传》突厥人“无文字,刻木为契。” 3、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县发现的“石鼓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4、最长的简是二尺四寸,用来书写经史、法律。木制的版牍多写公文或画地理图,故称国土为“版图”。又常有用版牍(长一尺)写书信,故有称书信为“尺牍”。 5、《汉书.赵飞燕传》说,赵飞燕用名叫“赫蹄”的小薄纸包药丸,其实这种纸也是缣帛。 6、宋代最为流行的装订方式是“蝴蝶装”(亦作“蝶装”)。 7、所谓建本,是就地域而言,指福建建阳县的麻沙、崇化两镇书坊所刻之书。 8、宋代刻书最精者是杭州刻本,即“浙本”。 9、元代地方官刻,由各路儒学和书院刻印,其中书院最优。 10、善本八字标准“精校精注、不缺不讹”。而版本鉴别八字经验则是“眼别真赝,心识古今”。 11、“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目录不明,终是乱读。”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12、宋人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清人朱彝尊撰写《经义考》仿照马端临的目录体例;章学诚《史籍考》;谢《小学考》。 13、马端临的目录学体例——自序、总序、大序、小序。 14、古人写字都带着刀和笔,故有“刀笔”一词,《史记》称萧何为秦之“刀笔吏”,后来“刀笔吏”贬称从事文字记录工作的小官。

文献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2、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清代著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之道,必有渐也。 二、文献的整序和典藏 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熟悉与书目方法的掌握。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文献的编纂:研究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三、文献的载体 1、甲骨文献: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 价值:①语言文字学价值,为人类提供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②殷商史研究价值 2、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 价值:①语言文字资料,有助于认识古汉字的全貌,研究演变过程,推究古意;研究韵学②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③古史资料 2、简帛文献:中国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材料或软材料。硬器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甲骨上。用毛笔蘸墨写在竹、木、帛、纸上,轻便易得,纪念性文字多用金石类,记录文字多用简帛类。竹简过于沉重,不便书写。 价值:①佚籍复出,丰富古文献的内容,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和资料。②考校释读传世古籍③历史资料宝库④文字学资料⑤书籍制度史实物 3、石刻文献:价值①文学价值②史料价值③文字学和书法价值④经学和宗教史料 4、抄写与雕版

文献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献学 2、课程性质:专业 3、周学时/学分:2/2,实训部分,1学分 4、授课对象:历史学专业 5、使用教材: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9. 二、课程简介 中国历史文献起源极早,而形成为专门之学则较迟。以“文献学”为专门学科者,晚近始有所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部分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以来,逐渐列入了历史学科教学体系,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本课程以中国历史文献为对象,考察它的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叙述其历史发展与成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总结整理利用它的方法与理论。任务是探讨和阐述历史文献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形成过程、表现形式、流传过程、结集编纂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总结整理历史文献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评介。 教学分四部分进行:一、概论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历史科学与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二、介绍文献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 三、以重要文献学家、重要历史典籍和重大事项为线索,阐述从先秦两汉到20世纪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史。四、系统介绍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了解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若干方法的原理和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学习“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目的是认识文献的演变过程,扩展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利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为从事历史学研究或古籍文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中国历史文献学”这门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批判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历史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文献整理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 (注:此计划,可视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变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笔试与其中作业、实训成绩相结合 2、成绩评定办法:实训成绩10%,期中作业20%,期末考试70%。 六、理论部分 第一章概论(教学时数2) 一、文献与历史文献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文献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文献学 【名词解释】 1.《三体石经》 2.《穆天子传》 【老师笔记】“信史”,即可信的历史。《穆天子传》虽然影响很大,但传说的成分更多。因此,它不是信史。 【百度解释】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 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用墨书写。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3.善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善本的完整定义: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4.类书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word版本

文献学概要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是为历史文化学院历史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限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以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是中国历史文献学。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历史文献的各类载体形式的发展、历史文献的内容类别、总结整理利用历史文献的经验和方法,叙述和评价历史文献的历史发展和成果。 (三)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献的载体类别、历史典籍文献的类别和编纂体例,历史文献的整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时数 一学期14周,每周2课时,共28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 二、正文 第一章载体类别文献 教学要点: 从文献的载体和制作技术的角度,考察文献的产生、发展、传播和表现形式,开拓学生的文献视野,略知各类载体文献的制作过程。 教学时数: 共用四周8课时讲授。 教学内容: 一、印刷术通行以前的文献形式 1、甲骨文文献 2、金石文献 3、简牍文献 4、缣帛文献 5、抄本文献 二、印刷文献形式 1、雕版印刷的方法 2、册页制度的发展 3、书籍的几种演变形式 考核要求: 能够了解各种文献的特征,系统掌握文献发展的各个时期及步骤。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献的类别 教学要点: 通过系统介绍历史文献的类别、各类文献的编纂体例,揭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献内容。教学时数: 共用6周12课时讲授。 教学内容: 一、经、史、子、集四部典籍文献 二、类书、丛书文献 三、佛教、道教文献

考核要求: 了解四部最基本文献,知道这些书的作者、内容、版本流传情况、学术价值、如何利用它们研究历史。 第三章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总结和概述历史文献整理的方法和经验,为当代的古籍整理和文献工作服务。它包括对传统文献目录、版本、校勘、考据、辨伪、辑佚、注释等各学科知识和经验的条理和运用。教学时数: 共用四周8课时。 教学内容: 一、古代对图书目录整理 二、古代版本学概况 三、古籍校勘知识 四、考据、辨伪、辑佚 考核要求: 大致了解整理历史文献所应具备的知识、古代对图书目录的整理情况、校勘四法的内容及运用。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谢玉杰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版1版 2、黄永年著《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版1版 3、黄永年著《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9月1版 4、陈垣著《校勘学释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7月版1版 5、柴德赓著《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版1版 6、刘国钧著《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10月版1版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 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 1956 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 7 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 Dartmouth 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 年 S.Paert 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 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 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反应时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一、涵义 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

一、①“文献”概念: 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 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 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 (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 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三、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1、先秦(起源) 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②古书开始有注解,训诂学萌芽。 ③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若是五经,就没有《乐》)。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和三十五年的“坑儒”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2、两汉(奠基) ①简帛碑刻同用。

文献学发展及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献学工作

文献学发展及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献学工作 新乡市第二中学历史组曹新齐 摘要:本文主要回顾了文献学在各个时期的内容、特点,使人们详细了解了文献学的发展,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献学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文献文献学张舜徽古典文献学专科文献学现代文献学文献学的专门研究新的文献形式知识经济网络资源 文献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几乎是同步的。有了文献,也就有了文献的各种活动,在文献和文献工作的发展基础上,逐渐积累了经验及其认识,形成人类社会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门类文献学。文献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不仅在于它拥有丰富的实践来源,而且在于它具有“文献与文献工作”这一独特的研究对象。 文献学博大精深,孕育了上千年,它承担的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言:“我们最大的目的,便是要在对文献进行了整理、编篡、注释工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创立新的体例,运用新的观点,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这便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正因为文献学对科学研究的独特贡献,因此被学者们誉为20世纪的一门显学。 一、文献学发展简要回顾 自从人类有了文献,就有了关于文献的各种活动,文献学(Documentation)可以说是以文献为直接研究对象,在文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经历代学者们归纳、总结、升华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纵观20 世纪中国文献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文献整理的具体方法、经验的总结到有关理论的抽象、概括,从古典文献学、专科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到文献学的专门研究的过程,文献学逐渐独立并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有关文献学的研究成果。 1.古典文献学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实际上是指以考证典籍源流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古代,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称之为校雠学家。所以,文献学也被人们称之为校雠学。20 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中西方文化融合,文献环境的变化促使一批学者广义地提出“文献学”这一概念。“文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北京大学出版社)

1.绪论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的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加因素法实验: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使用相加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开窗”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出声思考:当个人在进行思维时,让他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进行出声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 2.知觉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由于每个模板都与一定的意义及其他信息相联系,受到识别的模式便得到解释或其他的加工。 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比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特征说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3.注意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1958)原理:人的神经系统容量是有限的,当外界大量信息通过神经通道时,由于其超过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容量,所以需要一个过滤机制,这在信息传递中起了个关卡的作用,使某些信息得到选择和保证,到达皮层中枢作出反应。 衰减模型特雷斯曼(1960)原理:信息不仅仅是通过一个通道,而是通过两个通道,但其中一个通道被加强,另一个通道的信号则逐渐减弱,从而难以激活其最低感觉阈限值而不被

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汇编

一、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 1、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2、传统文献学又叫做校雠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所开创。 3、古典文献学的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 4、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5、古典文献按照问世或流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迄今 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出土文献是商代的甲骨文,最早的传世文献是《易经》《诗经》《尚书》。 6、刘向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著 有〈别录〉一书。刘歆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著为〈七略〉。 7、两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是郑玄。 8、魏晋玄学以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风尚。 9、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两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 刊刻和汲冢竹书的发现。 10、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词律》。 11、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文选》 12、《百川学海》刻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流传较广,是中国最早刻印的一部丛书。 13、《古今说海》是我国最早的小说专门丛书。 14、《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型的综合性丛书。 15、我国最早的书目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 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制》《四库全书总目》 16、中国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广韵》, 它代表了汉语中古语音系统。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撰的《佩文韵府》; 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汉语大字典》。 1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 览》,历代著名的类书有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18、十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通) 《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19、.我国最早的一书目录是《易·序卦传》 2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汉书·艺文志》。我国最早的目录书是《别录》。 21.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有讹、脱、衍、倒。 22.旋风装又叫做龙鳞装。 23.东汉蔡邕的《蔡中郎集》,题“汉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左中郎将”是官职,“伯喈”是字;三国魏曹植的《曹子建集》,题“魏陈思王曹植撰”,“陈”是封地,“陈王”是封爵名,“思”谥号;南宋张炎的《山中白云词》,题“西秦玉田生张炎叔夏”,“西秦”(今甘肃天水)是他的原籍,“玉田生”是号,“叔夏”是字。 24. 正史中只有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为私人修撰,其余均是官修。 25.辨伪的核心内容是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 26.纪传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27、我国著录甲骨文第一书是刘鹗的《铁云藏龟》 28、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彝器款识 29、孙诒让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其《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专著。

中医文献学笔记

中医文献学笔记第一章概论 一、文献的概念 1.最早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人。 2.元朝,文章典籍。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3.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权威定义)。三大要义: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 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大致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 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等。 三、中医文献学 1.概念: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渊源,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为主要手段。是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中医古典文献:殷商——1840/1911 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12124种(《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4.研究方式:1)善本影印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雕刻或活字印刷、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 3)类书:编辑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第二章历代中医文献研究概况 一、先秦—两汉战国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赵)公元前403年分晋完毕 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十五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 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公元前25年,汉成帝命令李柱国校方剂刘歆《七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

3.四大经典(黄、神、伤、难)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西晋266年 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 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咎殷《经效产宝》;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 1)官方隋文帝《四海类聚方》隋炀帝《四海类聚单药方》300卷 2)民间晋葛洪《肘后急救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 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 三、两宋金元时期 1.医籍校勘整理和医书编写蔚然成风 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新校正” 重订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为集方剂与治疗于一身的巨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政府颁发的制剂规范。 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祐孙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 2)民间自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苏沈良方》 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的专科著作 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形成系统 2)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初具规模 3)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注》《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始臻大备 4)宋慈《洗冤集录》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文献学概要(修订本)杜泽逊

三、标点下面一段古文(请全文抄在答题纸上标点。每打错一个标点扣1分,扣完为止。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汉书·艺文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答】①《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由班固撰写,简称《汉志》,属于史书志目。《汉书》十志之一,《汉书·艺文志》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绪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 ②总共著录图书38种,596家,13269卷。凡是作了合移增删的,均自注明“出”“省”“入”若干家,若干篇,以示更改。故《七略》虽佚,根据此书仍可看出其概貌,可以知西汉文化典籍的状况。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图书目录,并首创史志目录的体例,对后世目录学尤其是史志目录的发展影响极大。 2.简述《隋书·经籍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答】①《隋书》,唐魏徵等撰。据考,《经籍志》由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徵删订。它收录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公私收藏的书目,对著录书籍14000多部,89000多卷的旧目进行删补,著录书6520部,56881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之下,分47类。 ②《隋书·经籍志》是《汉书·艺文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且自有特点:它确立了四部分类法,为后世公私目录普遍采用;志首有总序,各部,各类之末有小序,扼要说明学术源流;每录一书,按书名,卷数,作者的次序著录,对于作者,只叙其时代官衔,不作评价,其著录方式渐趋稳定;书下小注,记载忘,残,别本,反映了六朝时代书籍流传存佚的情况,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料。故最为后世学者,研究者所重。 3.简述古代文献编纂的原则和要求。 【答】①古代文献编纂的原则是由编纂成果的质量要求决定的,编纂古代文献的成果最基本的要求是:全备,真实和科学。这也是古文献编纂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②全备,是对文献编纂工作的首要基本要求,即搜集材料应当力求搜罗全部文献,避免重大的遗漏,这样才能提高编纂质量,使之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真实,求真的基本要求是不伪不滥。所编录的文献本身应当真实,采集到的文献史料也要经过审慎的考证才能编入,不能擅改原文,逐一注明原始出处;科学,这里的科学是指体例而言,即文献史料的编排应当科学有序,要便于读者阅读和查检。 4.简述古代文献辑佚的基本要求。 【答】①古代文献辑佚的基本要求表现在“全,真,正”三个方面。所谓全,就是要避免漏版。既辑一书,搜求该书的佚文应当力求全备。为此,应当博览群书,不但要查各种典籍,还要查找同一典籍的不同版本,尽可能详备地搜集资料。 ②所谓真,就是要避免滥收和误收。所辑内容正确无误,不要误将本书中已有的不是佚文的文字辑入,更不要将他书的文字作为本书的佚文辑入。这就要勤于查核,对搜辑到的史料作认真的考辨,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 ③所谓正,就是要体例完善。首先,所辑的文献应当尽可能依据善本,准确抄录,认真核对。其次,所辑佚文的编排,应当尽可能还原书的本来面貌。 5.简述校勘的四种方法。 【答】①对校法: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的错误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发现文献中的错误和找到改正错误 的依据。 ②本校法:即以同一种书的上下文或不同部分相校,从而抉择其异同,正其误。在没有异本可供比勘,或虽有异本,但无校勘根据可循的情况下,此方法有效且实用。 ③他校法:即以本书以外的各种文献典籍来校本书。此方法能解决对校和本校所不能证明的讹误,但要求校勘者熟悉古代文献。 ④理校法:即根据事理,文理进行校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校除各种异文之后,要依理对异文的正误做出判断和抉择,这一类往往是和本校,对校,他校结合进行的;二是在通过对校,本校,他校无法找到版本的情况下,按照事理或者文理加以推断。此方法“最高秒”但也“最危险”。 6.清代王引之提出的校勘古籍的“三勇改”和“三不改”原则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