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仅供参考)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仅供参考)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湿热证的证治12009-02-25 06:14

分类:温病专辑

字号:大中小

一杨俊耀

一、概述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或面黄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大便溏泄不爽,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证中的病证在临床上,由于病因病机之不同,体质阴阳之差异,治疗方法之正误,以及个体的易趋性和病理机转的顺逆之变,故虽统属湿热证大纲,然大纲之中又含小纲,小刚之中又分细目,另外又有与该证存有同类证和疑似证的相映生辉,这些充分地体现出了该证的繁杂性和复杂性,从而令医者鉴别要难,辨证之棘手。

湿热证在其一般演变的过程中,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逐渐化燥,出现湿热并重现象,甚则转化为热重于湿。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部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如: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湿热郁于经络证、湿热弥漫三焦证、湿热化燥证、湿热泄泻证、湿热下痢证、湿热毒盛证、阳明湿热证、阳明湿热里实证、阳明湿热兼表证、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

冲任证、皮肤湿热证、肝胆湿热犯耳证、肉轮湿热证、气轮湿热证、风轮湿热证、水轮湿热证等大纲之中的小纲证候。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湿阻气分证、暑湿困阻中焦证、胆热证、胆郁痰扰证、湿遏热伏证、热极生风证、暑湿郁蒸证、暑湿挟滞证、太阳热扰胸膈证、太阴寒湿郁结证、热结旁流证等类似证和疑似证的存在。

《医林绳墨》谓:“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重;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然则初谓其湿,当以利水清湿为要,使其湿不得以成其热也。久而湿化为热,亦不得再利其湿,使热反助其胜也”。此乃先贤旧说,虽对湿热证之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之治法有参考意义,但笔者我认为不为全对,正确的自当是湿热俱清。由于湿热病证,虽有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但其治法总离不开分消湿热,既治湿又治热,即治湿不遗忘治热,治热不忽视治湿。其中又得分析其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侧重病情及各种变证。并且对于湿热证中的不同证型在立方遣药时,绝不可平均使用祛湿药和清热药,机械地去进行治疗,否则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于三七或四六开用药,并酌加兼证药。基于上述的认识,湿热证临床上大体治法是:初起内外合邪,湿遏卫气时,宜芳香宣透以化表里之湿,表证解除后,则宜宣化气分湿浊,并视症状兼佐清热。湿热化热而出现热重于湿,自以清热为主,兼及化湿。湿热完全化热化燥,即以化燥化热论治。

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能是医者初步辨别出湿邪与热邪之熟轻熟重,以便

对清热药和利湿药的选用相应地有所侧重。辨别湿热之偏轻偏重,最简单且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是看舌苔;其次问口渴。若湿重热轻者,舌苔白且腻,口淡不渴;湿热并重者,舌苔黄厚腻,口渴不欲饮,或口渴而喜热饮;热重于湿者,舌苔黄微腻或黄燥不腻,口渴明显而欲饮。清热药与利湿药大多数为寒凉之品,属于“阴柔”之药物,其性凝重粘滞,守而不走,较难以运化而影响疗效,而且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所以,使用此类药物时,应酌情配伍温燥行走之品,如川厚朴、陈皮、木香、苍术、法半夏、桂枝等属于“阳刚”之药物(即使属于热重于湿也不例外)。以促使气机的升降出入,并有助于药物的运化,同时也保护了脾胃功能,从而提高了疗效。这从王孟英的著名方剂如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方剂中,即可体会到这一点。这是中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奇妙之举!

使用清热利湿药通利小便,难以避免地会耗伤津液。所以,运用清热利湿法时应该适可而止。素体阴虚液亏者慎用本法,或酌情配伍养阴生津之品。不兼湿邪或湿邪已化燥化火者,忌用本法。

湿热证多为冒雨淋湿,或感受湿热之气所致。好发于长夏初秋,此时雨水较多,气侯闷热,湿蒸热郁,体弱之人每易感受湿热之邪而患本证。临床上若见湿热为患,常须忌食油腻、厚味之品,恐助内湿,应以清淡食品为宜。由于湿性粘滞难除,故既使是湿温之邪在表,亦决非可望一表而除或一清而退。因此,有“湿温忌汗”之说,大发其汗,常致津液耗而湿不除。故而需通过芳香宣透之法,使腠理疏达,气机畅通,才可微微汗出而解,庶无湿热稽留之弊。

湿热初愈之时,往往余邪缠留不尽,其时既需药治,亦需谨慎饮食。《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在临床上湿热初愈,其时胃纳转佳,由于饮食过多,或进厚味过早,往往病情反复,故患湿热重症后,只可进清淡稀粥之类,经过一段恢复过程,始可酌增饮食。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侯之一,散见在临床各科,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治法便不尽相同。哪么在治湿热病症时,不仅必须抓住同一病性(湿热)的病证在病因、病位(病位不同,方证迥异)、病程(病程不同而治有法度)、病理(病理特点不同而证治有别)、病势(轻重缓急因势利导)、病机等的共性和个性,而更以辨析其方证之异同;注重疑似证和类证之间的鉴别,以求使湿热病证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医者理法方药客观科学,患者药简效宏。

二分述

(一)、脾胃湿热证概念: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

证因:本证可因饮食不调,膏梁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面目或肌肤发黄,身热而汗出不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分析:《金匮要略心典·痉湿喝病》曰:“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机不速而湿侵于

外,外内合邪”。此则一是指由于脾胃素为阳虚,运化失职,湿从内生,外湿(外受时令之湿、涉水、冒雨或久居潮湿之地等)侵入,内湿与外湿互结郁久若化热而成湿热中阻。湿热中阻,中焦不畅,则脾胃功能失调;二是长夏之际,湿热熏蒸,易发湿热疫毒,湿热疫毒乘虚侵入人体后从表入里,郁入肝胆,深入营血,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以致不仅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黄,而且肝气不舒,日久必犯脾或犯胃,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另外常暴食膏梁厚味,引致湿热内蕴,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以湿热导致的脾化升降功能失调,其可症见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治法:脾胃湿热证,常见于泄泻、痢疾、湿阻、黄胆、水肿、鼓胀等疾病中,但临床表现不尽一致,治法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发病特点:脾恶湿,长夏主湿,暑令多湿。因此,脾胃湿热证多见于夏令暑热季节,或久居湿地之人,素体脾虚,饮食不节,往往因湿邪为患而诱发本证。

证的转归:脾胃湿热证,治疗不得当,则易演变发展为其它证侯。如脾胃湿热侵及大肠,则导致大肠湿热证,表现为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

类证鉴别:

1、寒湿困脾证与脾胃湿热证两证候均可因湿困脾胃,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机受阻而致,都可有脘腹闷胀,纳呆泛恶,腹痛便溏等症状。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然其病性病性截然不同,脾胃湿热证属湿热

内犯,或湿邪伤人,郁久化热;寒湿困脾证则湿从寒化,或素体脾胃虚寒,过食生冷瓜果而致病。因此,脾胃湿热证必兼热象,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而不利,脾胃湿热熏蒸,郁而面目肌肤发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寒湿困脾证之湿必兼寒象,大便溏泄,泻下清水,因寒湿滞于经脉,阻塞气机,常因湿溢肌肤而浮肿,脾为寒湿所困,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外荣,则肌肤面目萎黄不泽,此属阴黄,须与脾胃湿热引起的阳黄加以鉴别。寒湿困脾证,可见口淡不渴,而脾胃湿热证则见身热口干,亦有助于鉴别。

2、肝胆湿热证与脾胃湿热证二证均属湿热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化生湿热而来。但脾胃湿热证的病变部位主在脾胃,属中焦湿热,肝胆湿热证的病变部位主在肝胆,两者病位不同,临床上不难鉴别。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且肢体困重,大便溏泄,泻而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证。肝胆湿热证可见腹胀呕恶,纳呆,但主要见肝胆疏泄失常,胆气上溢的胁助脓痛,口苦,身目发黄,寒热往来,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等症。妇女则见外阴痒痛兼作,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数等。

3、胃热证与脾胃湿热证胃热证系热邪犯胃,过食辛热之品而成,而脾胃湿热证则为湿热互结,其发病与季节有一定关系。胃热证因热郁胃中,胃脘呈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口渴喜冷饮,亦可因胃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呕血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脾胃湿热证证见脘腹胀满,泛恶呕吐,身重等症。二者临床表现不同,不难区分。

4、脾胃湿热证与湿阻气分证湿阻气分证常见于湿温、暑温、伏暑、温

疫等兼湿的温病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肢体疲重、头重如裹、胸脘痞闷、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尿赤便溏、舌淡红或滑腻,脉滑或濡缓等。其是由湿邪内郁于气分,气之运行不利而水湿内蓄、阻闭清阳、气不运行所产生的上述的一系列症状。该证常因外受时令之湿或冒雨、涉水、多饮、偏嗜肥甘等原因而致。而脾胃湿热证因内伤所致,常由饮食失节、饮食停蓄于中,或过嗜酒食肥甘,壅生脾胃湿热引起,故见证极杂;或上攻为齿龈肿痛、口臭;或蕴结于中发为黄疸;或蒸于肌腠,发为痈脓、疮疖;面赤口臭、脘热便溏不爽甚或脂溢性脱发与皮炎等均所常见,无外邪入袭之初呈寒热、继则但热不寒等症状。两证虽为中焦湿热,但后者重在脏腑,前者重在三焦气机,可资鉴别。

5、脾胃湿热证与暑湿困阻中焦证两证的病机均为脾胃蕴结湿热,故如脘腹痞闷、呕恶纳呆、便溏而不爽、尿短赤而不利等见症均相同,所区别者,内伤之脾胃湿热证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炙、多饮洒浆等者而致中焦湿热蕴结,外症常无发热,不似后者之发热属必见症;脾胃湿热证多见口苦口臭、面赤而无暑湿困阻中焦证之多汗、面垢等。总之脾胃湿热证指内因而成,暑湿困阻中焦证由外因而成,症虽相似,机理不同,用药亦有异,详审可辨。

(二)、肝经湿热证概念:肝经湿热证,是湿热之邪蕴郁肝经,出现胁痛、口苦、黄疸、纳呆等症的概称。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酒酪而致。

主要临床表现:黄疸、胁胀痛、饮食减少、口苦、恶闻荤腥,身困乏力。若湿重于热,苔白腻微黄;热重于湿,苔黄腻,小便短赤,脉濡数或弦

滑数。

病机分析:湿热侵犯肝经,凝滞气机,肝失疏泄,郁而不达,可殃及胆液受阻,疏泄不利,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如橘子色黄胆之阳黄,则多表现为一身面目悉黄,胁痛,口苦,恶闻荤腥,体倦乏力等。湿偏重者,兼见肿胀,身重,头如裹,纳呆,便溏,舌红苔黄白相兼而腻,脉濡不数;热偏重者,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身热心烦,舌红,苔根黄腻,便结溺赤,脉沉弦而数。如湿热侵犯肝经,凝滞气机,则也多导致右胁持续胀痛,或阵发剧痛,痛引心下或胸背,口苦,咽干,呕恶,或寒热往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湿热侵犯肝经,肝失疏泄,湿热壅结,气滞水停,肝脾两伤,病及血分,湿热与瘀互结,可见臌胀病症所现;肝经湿热下趋冲任,可导致带下淡黄,粘稠臭秽、量多,或赤白杂下,或伴有外阴痒痛兼作,小便淋浊等。

治则治法:湿热侵犯肝经,凝滞气机,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1、脾胃湿热证与肝经湿热证肝、脾(胃)为木土之脏,病理上常相互影响,既同是湿热为病,临床表现自易混同,但仔细鉴别,二者仍有其不同的特点:盖脾主运化,胃主纳降,倘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则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以脘腹痞闷,呕恶厌食为多见症状,且由于湿热交阻下迫,可兼见大便溏泄却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肝主疏泄,湿热蕴结于肝经,则疏泄失常,以胁助胀痛,口苦纳呆为多见,因知肝传脾,可兼见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总之,脾胃湿热证

以升降失常为主;肝经湿热证以气机郁滞为主。前者脉证多见濡数;后者脉证多见弦数。可资鉴别。

2、肝胆湿热证与肝经湿热证两证在病因病机及主要及主要症状方面颇类同。如皆由外感湿热或内伤饮食,湿热郁滞,气机失于疏泄、条达而致病,均可见胁痛,口苦等症状。但由于病位有异,所以治法有别,临床不可不辨。肝胆湿热证,胆经症状较突出,如黄疸日渐加深,伴有耳聋,咽干,目弦,呕吐苦水等;而肝经湿热证,黄疸可有可无,或见黄疸而较轻微。若肝经湿热证的黄疸日趋加深,说明病位已从肝及胆,湿热之邪已弥漫肝胆二经。两证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偏于胆,后者偏于肝。以此为辨。

3、膀胱湿热证与肝经湿热证湿热侵犯下焦,可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湿热侵犯中焦可影响肝经的气机疏泄功能,两者均为湿热影响气机的病变。但膀胱湿热证,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如尿急、尿频、尿少、尿痛,或见尿血,或尿夹砂石,尿道不通;肝经湿热证,以胁痛,口苦,纳呆为主要症状,肝经湿热虽可下注前阴而引起尿痛,但有明显的肝经湿热持续阶段,见尿痛而不为主症。据此,两证不难区别。

湿热证的证治--续1

(三)、肝胆湿热证

概念:肝胆湿热证为湿热交阻,肝胆疏泄失常或湿热循经下注而出现的一糸列症状的概称。本证可由湿热外邪或嗜洒、过食肥甘,酿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蕴热肝胆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口苦、纳呆、呕恶、脘腹胀闷、胁助胀痛、尿赤、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妇女阴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致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故见胁肋隐痛或钝痛,胸闷脘痞;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浸淫肌肤,弥漫全身,故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小便短赤;湿热壅滞,脾胃不运,故纳呆口苦,恶心欲呕;肝经绕阴器而过,湿热循经下注,故出现男女前阴诸疾,热毒内蕴,湿热下迫,男子式表现为阴囊湿疹、睾丸肿痛,女子表现为阴痒、带下黄臭,局部常红肿痛痒,甚或黄淋漓,兼见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尿赤便结;另外,湿热蕴结于肝胆,疏泄失职,湿热下注膀胱,出现尿急、尿痛、小便黄赤,兼有口苦,胁痛自的淋证;湿热蕴结于肝胆,流注下焦,使膀胱气化受阻,水液内停,导致尿量极少,色赤灼热,或点滴不通,少腹胀急之癃闭及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

治则治法:肝胆湿热证,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肝火上炎证与肝胆湿热证肝为阴中之阳脏,其性生发,情志郁结,恼怒伤肝,化火上冲,则引起肝火上炎证。肝胆湿热证则因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火为热之甚,其性上炎,又易灼伤津液。而湿为阴邪,湿邪粘腻而滞。因此,决定了二证不同的临床表现。肝火上炎证见胁痛、

眩晕、呕吐、头痛、目赤、耳鸣、烦躁易怒、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脉弦;肝胆湿热证则出现胁肋胀痛、口苦、口渴而不欲饮、心烦、纳呆、呕恶、小便短赤、大便不调等。

2、胆热证与肝胆湿热证胆热证因外邪入里化热,或七情郁结化热,累及胆腑而成,以眩晕、口苦、咽干、耳鸣耳聋、心烦不寐、舌红、脉弦数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时出现善惊易恐,情绪易于激动。肝胆湿热证则因湿邪与热邪胶结于肝胆,病程相对较长,且有湿热内阻的胸闷泛恶纳呆症状。

3、胆郁痰扰证与肝胆湿热证肝胆相表里,胆郁常致肝郁,故二证均可有肝胆郁热表现,如口苦、胁肋不舒;痰与湿在病机上关系密切,又均可阻遏气机,出现纳呆、呕恶等症状,二证颇多相似,须加分辨。肝胆湿热证病因病机较复杂,多由受湿热外邪而致,亦可因嗜酒或恣食肥甘,酿生湿热,或由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引起,不似胆郁痰扰证仅伤于七情失调,郁结化热化痰,郁于胆腑,并可蒙蔽心窍,阻遏气机,使心神不定,胆失决断,故烦躁、夜寐不安、心悸、怔仲、舌苔黄、脉弦滑。胆郁痰扰证热势较缓;肝胆湿热证则热势较盛,是肝胆脏腑均病,除了与胆郁痰扰证相似的表现外,还同时出现胆汁外溢,可见身目发黄;湿热阻遏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司,可见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不调、脉多弦数;湿热下注,则可见阴襄湿诊、睾丸肿痛,妇女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

4、脾胃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参见前述)

5、肝经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参见前述)

(四)大肠湿热证

概念:大肠湿热证系指湿热蕴结大肠,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之总称。本证多由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醇酒,或暑湿热毒侵犯肠道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下利粘液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或便物如酱,或便如黄水而肛门灼热,并见腹痛,发热汗出,午后热盛,胸脘满闷,肢体沉重,纳呆呕恶,舌苔呕恶,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湿热蕴结大肠,阻遏气机,气机不利,则作腹痛后重,且腹痛以下腹部明显,大便粘滞不畅而肛门灼热,痛而拒按,不喜温暖;湿热下注大肠,大肠传导失司而为泄泻,症见便物黄浊如糜或黄水样,臭甚,便时肛门有灼热感;湿热蕴蒸,伤及肠道气血则成痢疾,症见便下脓血,或便物如酱,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湿热壅阻于大肠,气血凝滞而为肠痈,症见少腹右侧剧痛拒按,可伴有发热等。

病机演变:1、夏日暑热熏蒸,湿热结于大肠,除见大便溏而不爽,肛门灼热等下焦症状外,往往兼见头昏脑胀、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等湿热上蒸之征;2、大肠湿热经久不愈,或过用寒凉清利,湿邪末尽,正气已衰,湿从寒化,可逐渐转为大肠虚寒证,可见大便溏薄,或作滑泻,肛门无热感,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缓。

治则治法:大肠湿热证,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不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治法随之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大肠结热证与大肠湿热证二者皆为热结大肠之证,属实证。一般多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肠道火热素盛,或热邪内移大肠,致令传导失司,气机郁滞,故均现腹痛、大便不利,肛门灼热,舌苔黄,脉数有力等症。但二者又有区别:大肠湿热证常由饮食不节,宿食与湿热互结,或湿热疫毒直接侵犯肠道,或湿邪困脾,进而化热,湿热蕴结于大肠。大便稀却粘稠不爽,或有粘液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既有热象,又有湿象。大肠结热证多由外邪犯肺,肺移热于大肠,或湿热化燥,或热邪与食积互结,总为燥与热结。大便干燥秘结,肛门灼痛,腹部胀满硬痛拒按。舌苔黄褐而燥,或生芒刺,脉洪数。

2、大肠风郁证与大肠湿热证二者皆为邪热郁结大肠之证,邪伤肠络可见便血。但一为风热郁结,一为湿热郁结,自当分辨。风郁之证,为太阳风邪末解,传入阳明,风热相煽,易伤肠络,或肝气郁结,风气煽动,亦伤肠络,迫血外溢,下为便血,必见胁腹胀满,口苦多怒,或兼寒热。风为阳邪,善行数变,便血不混脓汁粘液,无肛门肿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而湿热证则便下脓血,或血色如果酱,身热稽留,苔厚腻,脉滑数,易与风郁证相鉴别。

(五)膀胱湿热证

概念:膀胱湿热证是湿热蕴结膀胱而出现的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常以及灼伤阴络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涩少淋漓、尿道灼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少腹拘急、或伴有发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于膀胱,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尿中杂质结成砂石,形成淋证中的石淋;湿热阻于膀胱,热灼血络,络伤血溢,可形成淋证中的血淋;湿热下注,聚于膀胱,气化不行,无以分清泌浊,导致小便混浊如米泔,或有滑腻之物,尿道热涩疼痛之淋证中的膏淋;湿邪化热,湿热之邪结于膀胱,气化不行,导致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小便点滴而下或点滴全无的癃闭。

病机演化:膀胱和肾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说:“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膀胱湿热证日久必然影响及肾,在其病机演化过程中常由实转虚或实中夹虚。可伴见以下证情:湿热留恋,热邪伤阴,肾阴耗伤,阴虚火旺;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舌根苔黄腻、脉细数。或可见阴虚火动,迫血妄行。尿血日久,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脉虚数等症。小便混浊如脂膏,为脂液下流,日久累及于肾,可出现形瘦、头昏乏力、腰膝酸软、面色白、舌淡、脉细弱等等肾阴亏虚证。

治则治法:膀胱湿热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证侯虽相同,但在不同的疾病中,因其小便异常变化各有不同,治法则亦不同。(详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下焦湿热证与膀胱湿热证膀胱位于小腹中央,属下焦部位,膀胱病属于下焦病变,下焦湿热证可包括膀胱湿热证,两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亦有区别。下焦湿热证,大多由中焦湿热下传,病变重点在大肠与膀胱,临床表现以二便的异常为主。下焦有分清泌浊,排出水液的功能,湿热之邪传入下焦,阻遏大肠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故大便闭结、少腹硬满。湿聚于下,津不上承则渴不欲饮,湿邪上蒙清窍故头胀昏沉,舌苔灰白黄腻、脉濡数。膀胱湿热证多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所致。出现尿频、尿急、尿涩少淋漓、尿道灼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少腹拘急、或伴有发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小便异常的征象。依据二证临床表现的不同症状可资鉴别。

2、心火亢盛证与膀胱湿热证心与小肠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火亢盛证多由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心火内炽,移热于小肠,小肠积热,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小便带血,血色鲜红、尿道有灼热感,且心胸烦热,面赤、口渴、夜不成寐、口舌生疮、舌尖红、脉数;膀胱湿热证,由湿热下注,热迫膀胱,血从下溢,可见尿血紫红、夹有血块或血丝,尿道热涩刺痛,甚则少腹疼痛满急、舌

红苔黄。两证都属实热,都见尿血、尿痛症状,然膀胱湿热证无心烦、舌尖红、口舌生疮等心火亢盛之见症。

湿热证的证治--续2

(六)湿热郁于经络证

慨念:湿热郁于经络证,吴菊通亦名之为湿痹,指因湿聚热蒸,蕴于经络,以致经气痹阻的表现。常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或内伏暑热、外伤水湿等而成。

主要临床表现:寒战身热、骨节烦疼、面目萎黄、汗多自利、胸腹白疹、舌色灰滞、脉濡缓或滑数等。

病机分析:湿热郁于经络证常见于“湿温”、“暑温”、“伏暑”等疾病中。吴菊通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说明了三种病的病因实际都是湿热为患。故本证在三类病中均可出现。本证见于湿温病中,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湿热之邪袭入经络的,由湿聚热蒸、蕴于经络,痹阻经络之气所致,症见寒战热炽、骨节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二是所感湿热较重,其邪内郁于脏腑,外郁于肌表经络的,症见身热、汗多而热不退、身痛、自利,胸腹白疹、小便短赤等症状。另外,湿热入蒸经络,初见四肢拘急、口噤,继则发痉神昏,足冷阴缩,此为湿热郁于经络,而下体兼受客寒,营气不达所致。若湿热挟风窜入阳明之络,则可见汗出胸痞、渴不欲饮、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识乱神迷等症。

治则治法(见临床应用)

类证鉴别

1、风湿相搏骨节证与湿热郁于经络证两证均为外邪痹阻经络,但前证为湿与风合,多因冲风冒雨、涉水当风或劳作后汗出当风,或素禀湿重、复受风邪而致风湿壅滞、经络不通;后者则为冲冒暑温,湿热阻滞经络,此为病因之别。两证虽均见身热、关节肿痛的主症,且于初起时均有恶寒,但风湿相搏骨节证系风湿兼寒,故必然畏寒;湿热郁于经络证的恶风,则因阳为湿遏所致,故恶寒之程度轻;风湿相搏骨节之骨节肿,皮色如常,脉多浮缓,舌苔白滑;湿热郁于经络者,骨节皮色多红,脉多濡数,舌多灰滞,两证是可以鉴别的。

2、痉证与湿热郁于经络证痉证是慨称,实则发痉原因颇多,有风寒湿邪发痉,风痰发痉,痰火发痉,湿热夹风郁于经络之重证亦可发痉,至于发痉的表现如项背强直、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则四痉均同,故有鉴别的必要。现将四者的区别讨论如下:风寒湿邪致痉亦称风痉,风性迅疾而寒性收敛,故发痉多突然,反复发作如痫证,脉常弦紧或浮。风痰痉则因风与痰合,壅塞经络所致,多伴口眼涡斜、神昏不醒,常有痰湿素盛,卒为风袭之起因,脉多浮弦而滑,舌苔多腻滑。痰火痉则由痰盛化火,闭阻经络而成,素禀多火,常呈面赤,火痰两盛,每有眩晕耳鸣、痰多口苦等,脉显洪滑而数,与湿热郁于经络致痉的汗出胸痞身热、渴不欲饮等,详细比较,自易分别。

(七)湿遏热伏证

慨念:湿遏热伏证是指湿邪阻遏气机,郁热不能宣散透发,以发热不甚,午后较显,胸脘痞闷,苔白、舌绛为主症的证候。《外感湿热篇》云:“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

主要临床表现:头痛,身重,发热不甚,肢体因倦,胸脘痞闷,口不渴,纳食呆滞,小溲黄赤,舌苔白而质绛,脉濡数。

本证辨析:湿遏热伏证系湿热合邪,湿困热外,热处湿中的一种证候。湿邪郁遏,清阳被阻,则见头痛,身重;外湿引动内湿,脾气失以运化,则见肢体重着困倦,口不渴;中焦升降失司,则见腹胀纳呆;热被湿遏,则发热不甚,舌苔白而质绛,脉濡数。

发病特点:湿遏热伏证好发于长夏初秋,此时溽暑蒸腾,人在气交之中,湿邪困聚,气机失宣,热伏于里,即成湿遏热伏之侯。湿偏重者,湿阻气机,影响脾胃升降,则会出现以脘腹胀满,胸闷泛呕为主的证候;热偏重者,热蕴气分,灼炽津液,则会出现以身热烦渴,汗出溺短为主的证候。

治则治法:湿遏热伏证常见于湿温病中,治则治法则参见临床应用章节所述。

类证鉴别

1、湿遏卫阳证与湿遏热伏证二者可见湿邪阻遏的发热不扬,头痛身重等。但湿遏卫阳证主要是湿热之邪郁于表卫,卫气不得宣散,故身热必兼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而湿遏热伏证则以湿郁气机,邪热不得透达为其因,症见身热胸痞,舌苔白而质绛,脉滑数。二者不难区别。

2、湿热郁阻脾胃证与湿遏热伏证湿热郁阻太阴,运化失司所致的脘腹痞满、纳食呆滞为其共同点。但湿热郁阻脾胃证是太阴湿土内盛,阳明里热郁结,升降之机紊乱的证候。泛恶呕吐、烦闷口渴,舌苔黄腻为其特点,与湿遏热伏证的口不渴,舌苔白而不同。在治疗上,彼证当化湿清热,而本证则以泄湿透气为法。

3、暑兼寒湿证与湿遏热伏证暑兼寒湿证是夏月伤暑,复贪凉饮冷,外有寒湿郁表,里有暑热内郁所致。而本证是由于湿阻气机,热为湿遏所形成。在临床表现上,前者发热重,口渴,苔黄腻;而后者热不甚,口不渴,苔白腻。且后者无寒湿犯表的恶寒也是与前者的不同点。

(八)湿热弥漫三焦证

慨念:湿热弥漫三焦证,是湿热合邪内犯阳明太阴,阻于中、逆于上、侵于下,弥漫于三焦而致上焦清肃、中焦升降、下焦排泄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以胸闷、腹胀、泛恶、身重、溲赤、便溏,舌苔灰白或黄腻为主症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身体重痛、发热烦渴、恶心呕吐、大便不爽或溏泄、小便短赤、汗出、舌苔灰白或黄腻、脉濡滑等。

本证辨析:湿热之邪多自口鼻侵入,虽亦有因雨露自入者,但为数少,既入人体,均归于脾胃,常兼少阳、三焦,此由湿热里传,阻碍三焦气化,因其邪热盘踞之重点不同,表现也不一致。湿温病之湿热弥漫三焦证,常见舌苔灰白、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尿短等,由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邪距中焦阻遏气机,上逆于肺而下阻于肠所致,须苦辛开泄,清利三焦湿热,方用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若三焦为湿热所郁而以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为主要症状的,其郁重在中焦,痞塞中焦之气,而令太阴不升、阳明不降、水谷失运、气滞于中所致,应以苦辛寒法升降中焦被郁之气,庶可正通邪去,方用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以脘闷便溏、身重、苔白、脉濡滑或模糊为主要特点的,为湿热内郁中焦而外走经络所致,身重且痛、脉象模糊即为湿痹经络,经气不通的表现,应苦辛淡法化湿理气、宣通经络,方用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己见舌黄脘闷症状的,为中上焦之气机不宣,秽湿渐从热化所致,此时则宜苦辛寒法宣肺理气,泄热渗湿,方用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演化:

体弱之人,所感湿热秽浊之邪甚重,临床表现呈热蒸头胀、身重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苔白、渴不多饮等症状的,由元气虚弱,湿热之邪弥漫三焦,且外犯经络,内灼脏腑,而呈上下内外俱为湿热所困之势,此时邪气大盛,正将不支,最易内闭外脱而危及生命,应从速宣窍而护神明,化湿而清邪热。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温病湿热证

温病湿热证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温病湿热证的传变 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疾病虽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病机传变则不外“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的范围。温病湿热证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内外相引,发为

中医古籍大全:(眼科奇书)

中医瑰宝苑 眼科奇书 -------------------------------------------------------------------------------- 前言 《眼科奇书》系清代渝州(今重庆市)李氏家藏秘本,著者不详。李氏对此书珍若拱壁,私不轻以示人。蜀东长寿县有孙奉铭者,与李氏相契十余年,始得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暂借—观,遂命其子、侄分而抄之。后则按书立方,治眼无不奏效。据孙侄本端氏云,此书抄得后久未付梓,直至1923年,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周松荣见此书而称赞之,并捐资在渝州印送一千六百本;次年,又由张小林捐资印送一千本,李学林捐资印送一千五百本,本书始得流传。曾有述古老人,恐《眼科奇书》之名涉于奇异而不纯正,因更名为《眼科宜书》,但因本书效奇方奇,后世仍多沿用其本名。1934年,蜀东长寿人安仁又在渝州复印二千本,厥后再未付梓。 《眼科奇书》的内容,一是论奇:认为外障是寒、内障是气,与世俗目不因火则不病、内障多肝肾不足之论相悖。二是方奇:治外障用四味、八味大发散等辛温峻剂,治内障则主以枳壳、摈榔、郁金、香附等破气之药,与世俗寒凉攻补之方迥异。三是量重:麻黄、细辛、蔓荆子、藁本均用至一两,生姜、黄芪曾用至一斤,闻之令人膛目。四是效奇:孙奉铭曾谓按书立方,屡试屡验。现代试用于临床,本书方药确有奇效。至于方多温热,可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地理等特殊条件有关,虽立论偏颇,却纠正了目不因火则不病等偏见。通观全书,对眼科的理论与临床确有价值。对其药量之畸重,宜临近斟酌,减量用之即可。 由于时过境迁,旧刊原本几不复存,今人欲读此书而不可得,诚为憾事。为使本书能够广泛流传,我们特将河南省图书馆珍藏的武昌广雅书局1924年石印本,参考国内流传的数种手秒本、油印本,予以点校刊出,供同道参阅,并藉以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工作中,为振兴中医眼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我们的点校方法是: 一、以广雅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参考河南中医学院馆藏手纱本、衡阳市中医院李熊飞等校勘的油印本(以下简称李勘本)、河南中医学院刘振武氏手抄的《限科宜书》本(以下简称刘抄本)、以及荆小俦(音仇)整理的《眼科奇书》(以下简称荆整本),进行点校。 二、书中夺字、错字及少数难懂的字、词、句,均一一加以校注。凡需校注之处,均在其右上方附以角码,按角码顺序注于该页之末。 三、1934年安仁重印《眼科奇书》时,书前有广传眼科奇书弁(音遍,序文)言一篇,是研究本书历史及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献,特据李勘本补入。 四、原本无眼科奇书说明一节,今据李勘本补入。

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

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一、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二、肝胆湿热的症状*三、肝胆湿热的调理法则 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1、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之食疗方 1.1、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汤服。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者。 1.2、五汁饮:梨、荸荠(马蹄)、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制法:上述五味洗净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绞汁饮用。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1.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2、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之中成药 2.1、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2.2、肝胆双清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调理气血。适用于肝胆湿热、气血不调所致的胁肋隐痛,口干口苦,食少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3、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之外敷药物 3.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黄,任选1种,选敷合谷、列缺,发泡后,刺破流出黄水(但操作时避免感染,最好在医务工作者的监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湿热黄疸。 3.2、地肤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阴,用于阴部湿痒,带下黄臭。 4、肝胆湿热的治疗方法之灌肠疗法 4.1、生大黄、马齿苋、黄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每日1~2次。 4.2、生大黄、败酱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肠,保留20~30分钟,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 肝胆湿热的症状1、很多人是受到湿热之气或者脾脏虚水而产生,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2、主要是以湿热为主,比如肋疼或胀痛、眼睛黄、尿黄、身体黄、发热。口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尖红、舌苔黄。 3、另外女性肝胆湿热有的会出现白带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而男性肝胆湿热会出现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 4、长期饮食不当或者情绪较差,乙肝、丙肝、酒精肝也是出现肝胆湿热症状的原因之一。 5、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证,常因感

湿热咳嗽与寒湿、湿热的辨证治疗

湿热咳嗽的症状复杂,舌象是诊断关键。 由于湿热咳嗽的病机复杂,因而临床表现也较为错综复杂,湿热二邪同时为患,二者各自要表现其特点,但又互相影响,互相裹结,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而临床每多见矛盾性症状。择其常见者如下:(1)咳声重浊、胸闷,痰质粘量不多,湿热咳嗽的热重于湿者,由于肺气不宣,热伤津液,经常痰少质粘,咳吐不利;而湿重于热者可能痰质稀量多。(2)热证而脉不数,热证而面不红反淡黄,精神不烦躁而反呆滞,口干而不引饮、且喜温饮,大便数日不解而不燥结,大便质溏而排出不爽,舌质红而舌苔白厚腻,身体困怠而活动后稍减等。(3)病程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具有一般湿热证的症状。《湿热病篇》说:“湿热证,咳嗽昼夜不安”,湿热病具有来缓去迟的特点,湿热咳嗽也不例外,往往缠绵数周或数月;湿热咳嗽具有一般湿热证的症状,如:周身困重,倦怠乏力,纳差,胸闷腹胀。 湿热咳嗽症状表现复杂,但是只要抓住舌象,诊断还是有据可循的,常见舌象为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质地较厚。其中舌质红是判断疾病性质属于热证的重要指证,苔腻是判断存在湿邪的重要根据,苔的厚薄程度是判断湿邪数量多少的依据。舌苔的颜色一般与病程长短、湿邪和热邪之间的比例关系密切,病程短者和湿重于热者多见白色;病程长者和热重于湿者多见黄色。切不可一见白苔便为寒证。 三、湿热咳嗽的治疗规律 湿热咳嗽的治则是宣降肺气,清热利湿。咳嗽的病机,总与肺气失于宣发和肃降有关,然而由于外感湿热病邪多从人体上部侵犯人体。湿热之气的运动途径是由下而上的,湿热之气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医原·湿气论》曰:“然阴气必得阳气而后升。所以,盛夏热甚湿生,万物皆润,溽暑蒸淫,自下而上,升于太虚,为云雾雨露。”《经》说:“湿上甚为热”。湿热咳嗽的气机病理是以肺气不降为主的。因此,湿热咳嗽的肺气调理当以降肺为主。咳嗽初期伴有表证、脉浮者,咳嗽的病机以肺气失宣为主,治疗当以宣降肺气、清热利湿为主。咳嗽日久者(以笔者的经验而言,约在10天以上者),咳嗽的病机以肺气不降为主,伴有气逆的表现、脉不浮,治疗当以清肺降逆、清热利湿为主。 处方时还应当注意湿热之间的轻重,湿重于热者治疗以利湿为主,热重于湿者治疗当以清热为主。如果津液已受伤者,还应当加入生津化痰之品。 笔者相当长一段时间苦于辨证已明,而无良方,后受《医源》等有关论述的启发,用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每获良效,基本处方:苇茎(芦根)15-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6克,薏苡仁30克,杏仁15克,车前子12克,前胡12克。 元犀说:“此方以湿热为主。咳而微热烦满,胸中甲错者,是湿热之邪在肺也。肺既结,则阻其气血不行而为痈矣。方用苇茎解气分之热结;桃仁泄血分之热结;薏苡利湿,清结热之源;瓜瓢排瘀,开结热之路。《金匮方歌括》”《成方便读》说其:“方虽平淡,其散结通瘀、化痰退热之力,实无所遗,以病在上焦,不欲以重浊之药伤其下也。”所以用千金苇茎汤治疗湿热咳嗽是颇为合理的。但是毕竟此方是为治疗痰血热邪互结肺脏、久而成脓的肺痈所设的处方,作用在于清肺化痰化瘀。利湿之力不足,止咳效果较逊,更无降肺之效。所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宣肺止咳作用的杏仁,“湿热治肺,千古定论”,一般湿热病都需要宣肺以启水之上源,湿热咳嗽当不能例外,故重用杏仁;“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故加用清热利湿降肺作用的车前子;千金苇茎汤止咳之力不足,故加降气化痰止咳的前胡;一般咳嗽气血壅滞之象不及肺痈,故减少活血化瘀的桃仁的药量。全方药物清轻滑利,善走三焦

中医名著99本

中医学的教科书能让你成为一个医生,但很难让你成为一个高明医生。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只是概括了中医学的起码知识,在临床最安全的范围内去运用辩证论治,包罗的也只是非常有限的信息量。千变万化的临证状态,数千种中药作用目标的不确定性,数万首成方配伍组方的千差万别,如何准确的体会、把握、得心应手的运用?只有你在多读书、勤积累的不懈努力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升华你的医术, 在临床运用自如,成为一代名医。 下面推荐99种中医名著,供同道中人参考,每种书根据其成就与价值以星号表示其必读的程度(☆~☆☆ ☆☆☆) 1.☆☆☆☆☆黄帝内经 2.☆☆☆☆类经明·张介宾 3.☆☆内经知要明·李中梓 4.☆☆☆☆☆濒湖脉学明·李时珍 5.☆☆☆☆☆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清·吴谦 6.☆☆☆三指禅清·周学霆 7.☆☆四诊抉微清·林之翰 8.☆☆望诊遵经清·汪宏 9.☆☆辨舌指南曹炳章 10.☆☆☆☆☆珍珠囊药性赋4卷金·李杲 11.☆☆☆☆本草备要清·汪昂 12.☆☆☆☆药征三卷日·吉益东洞附二卷 13.☆☆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14.☆☆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15.☆☆☆☆☆医方汤头歌诀清·汪昂 16.☆☆☆☆☆删补名医方论8V 清·吴谦 17.☆☆☆医方考6卷明·吴崑 18.☆☆☆医方论清·费伯雄 19.☆☆局方发挥元·朱震亨 20.☆验方新编清·鲍相璈 21.☆☆☆☆☆伤寒论汉·张仲景 22.☆☆☆☆☆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吴谦 23.☆☆☆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吴谦 24.☆☆☆伤寒来苏集八卷清·柯韵伯 25.☆☆☆☆伤寒类证活人书宋·朱肱 26.☆☆☆☆☆金匮要略方论汉·张仲景 27.☆☆☆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吴谦 28.☆☆☆☆金匱要略心典清·尤在泾 29.☆☆☆☆☆瘟疫论明·吴有性 30.☆☆☆☆温热论清·叶桂 31.☆☆☆☆温热经纬清·王孟英 32.☆☆☆☆温病条辨清·吴瑭 33.☆☆☆湿热条辩清·薛雪 34.☆☆☆时病论清·雷丰 35.☆☆☆☆☆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清·吴谦 36.☆☆☆☆☆杂病证治准绳8卷明·王肯堂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 散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风燥伤肺疏风散寒,润燥止咳杏苏散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 三子养亲汤 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合 黛蛤散 肺阴亏虚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病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发作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 膏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缓解肺肾两虚补肺益肾 生麦地黄汤合 金水六君煎 喘证风寒壅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 散 实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 养亲汤 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宣肺平喘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 汤 虚肾虚不纳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 参蛤散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 锡丹 肺胀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 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虚火灼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 散 气虚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or参苓白术散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胸痹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 寒凝心脉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or朱砂安神 丸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

肝胆湿热怎么治疗

肝胆湿热怎么治疗 文章目录*一、肝胆湿热怎么治疗*二、肝胆湿热的症状是什么*三、肝胆湿热吃什么好 肝胆湿热怎么治疗1、肝胆湿热怎么治疗之睡眠充足湿热产生的一大因素,可能是在身体肝胆正在排毒的时候,没能及时的把毒素排出去,所以导致自己的肝胆出现问题,进而导致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而晚上是肝胆排毒的时间,所以建议不要熬夜,按时睡眠,这样对身体的伤害也是最小的。这样身体肝胆湿热的情况也会缓解。 2、肝胆湿热怎么治疗之室内及时换气 工作、住宿的地方如果是湿气比较重的地方的话,这样长时间势必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外部是比较热的,但是房间内不通风,势必是会产生湿热,这样长时间下来,势必在身体内也产生了一些伤害。建议是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这样对身体的呼吸作用才不会产生伤害。 3、肝胆湿热怎么治疗之内治法 肝胆湿热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见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半夏;若见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

苓、金银花;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4、肝胆湿热怎么治疗之外敷药物 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黄,任选1种,选敷合谷、列缺,发泡后,刺破流出黄水(但操作时避免感染,最好在医务工作者的监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湿热黄疸。地肤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阴,用于阴部湿痒,带下黄臭。 肝胆湿热的症状是什么1、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 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 潮湿,睾丸肿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如何调理,受到许多医生与患者的密切关注。湿热现象在中医辨证中十分常见,也是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之一。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湿热,湿热体质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请“清适敏”的医学专家给我们讲述一下: “清适敏”的文医生指出,“湿与热”是中医的述语,通常是指身体内部的湿与热。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体质在现代医学解释为“代谢功能紊乱或脂代谢紊乱”,近年来又有新的理论认识,比如“排毒、抗氧化和自由基”理论。 随着对“湿热体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清适敏”的医学专家通过“健脾化湿、分水渗湿”的方法排除“湿热体质”,改善过敏症状。“清适敏”的专家还将营养强化的理念应用于其中,将一些天然的抗氧化剂、抗衰老因子应用在疾病康复中,将“疾病治疗与营养强化”相结合的有机统一,突破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 另外,对于过敏性疾病的调理,还需注意“调肝温肾”。“肝”主渲泻,“肝气郁结”则面色晦暗、斑毒于形、疮痍滋生。“肾”主水,肾司水液代谢,肾水失调则皮肤粗糙暗沉。 湿热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发生湿热、泡疹、皮炎等过敏现象,我们建议患者日常可以多吃一些消热利湿、健脾理气的食物,如山药、山楂、苦瓜等。但对于长期有过敏现象的患者,宜采用中药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的饮食调养: 一所能吃的水果: 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丝瓜,芦笋,水芹,黑木耳,藕,萝卜,西红柿,西瓜,梨,香蕉等,这些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 二食品调料: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鲜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三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但不要用饮料代替,尤其是橙汁,因为橙汁多喝可生热生痰,加重内热。

王惠兰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

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湿热病

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痤疮、酒渣鼻、湿疹等面部皮肤病 (2013-06-26 10:44:34) 转载▼ 标 分类:皮肤病 签: 健 康 皮 肤 病 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痤疮、酒渣鼻、湿疹等面部皮肤 病 (附验案4则)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其立法为祛湿,清热,解毒。主治湿热并重,毒邪为患之病症。治湿宜给以出路,治热宜宣散清泄,治毒宜泻火解毒。择甘露消毒丹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疗皮肤病,尤其面部皮肤病证属湿热、毒邪为患者,疗效满意。 1.痤疮 辨证:肺经风热,湿毒蕴结。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柴某,男,26岁。2010年5月19日初诊。主诉及现病史:1年前,面部散在出现粉刺,能挤出白色分泌物,未引起重视,不久,丘疹演变成脓疱、囊肿,用多种中医药物,疗效不显著,非常苦恼,现来我中医门

诊求治。现症:前额、双颊、颈部均可见丘疹、脓疱、渗出、囊肿,下颌部尤重,口渴,胸闷腹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濡数。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证:肺经风热,湿毒蕴结。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滑石15g(包煎),黄芩10g,桑白皮10g,茵陈10g,川贝母5g(研末服),石菖蒲10g,藿香5g,白蔻仁5g,连翘10g,射干5g,生甘草5g。水煎服,200ml,2次/d。第3遍煎液局部湿敷,2次/d。 二诊(2010年5月26日):上方用7剂,渴止,脓疱消退,二便通畅。上方去滑石、射干,继续口服。 三诊(2010年6月9日):上方又用14剂,面部丘疹大部分消失,囊肿明显回缩,胸闷腹胀除,二便通畅。上方去藿香,继续口服。 四诊(2010年6月23日):上方又服14剂,除面部留有瘢痕外,他症悉除。又拟消痕汤:白芷10g,丹参10g,蒲公英20g,丝瓜络10g,夏枯草10g,猫爪草10g,当归10g,炙甘草5g。水煎服及局部湿敷一个月,瘢痕基本消失。 按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复感湿邪,湿热蕴而化毒,上蒸于面。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滑石利尿通淋,清热,收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茵陈煽情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又有解毒疗疮之功;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结节消肿;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藿香芳香化浊;白蔻仁化湿行气,温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湿热体质必看-祛除湿热妙方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湿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湿: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湿热证的证治12009-02-25 06:14 分类:温病专辑 字号:大中小 一杨俊耀 一、概述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或面黄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大便溏泄不爽,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证中的病证在临床上,由于病因病机之不同,体质阴阳之差异,治疗方法之正误,以及个体的易趋性和病理机转的顺逆之变,故虽统属湿热证大纲,然大纲之中又含小纲,小刚之中又分细目,另外又有与该证存有同类证和疑似证的相映生辉,这些充分地体现出了该证的繁杂性和复杂性,从而令医者鉴别要难,辨证之棘手。 湿热证在其一般演变的过程中,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逐渐化燥,出现湿热并重现象,甚则转化为热重于湿。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部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如: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湿热郁于经络证、湿热弥漫三焦证、湿热化燥证、湿热泄泻证、湿热下痢证、湿热毒盛证、阳明湿热证、阳明湿热里实证、阳明湿热兼表证、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

冲任证、皮肤湿热证、肝胆湿热犯耳证、肉轮湿热证、气轮湿热证、风轮湿热证、水轮湿热证等大纲之中的小纲证候。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湿阻气分证、暑湿困阻中焦证、胆热证、胆郁痰扰证、湿遏热伏证、热极生风证、暑湿郁蒸证、暑湿挟滞证、太阳热扰胸膈证、太阴寒湿郁结证、热结旁流证等类似证和疑似证的存在。 《医林绳墨》谓:“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重;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然则初谓其湿,当以利水清湿为要,使其湿不得以成其热也。久而湿化为热,亦不得再利其湿,使热反助其胜也”。此乃先贤旧说,虽对湿热证之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之治法有参考意义,但笔者我认为不为全对,正确的自当是湿热俱清。由于湿热病证,虽有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但其治法总离不开分消湿热,既治湿又治热,即治湿不遗忘治热,治热不忽视治湿。其中又得分析其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侧重病情及各种变证。并且对于湿热证中的不同证型在立方遣药时,绝不可平均使用祛湿药和清热药,机械地去进行治疗,否则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于三七或四六开用药,并酌加兼证药。基于上述的认识,湿热证临床上大体治法是:初起内外合邪,湿遏卫气时,宜芳香宣透以化表里之湿,表证解除后,则宜宣化气分湿浊,并视症状兼佐清热。湿热化热而出现热重于湿,自以清热为主,兼及化湿。湿热完全化热化燥,即以化燥化热论治。 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能是医者初步辨别出湿邪与热邪之熟轻熟重,以便

脾胃湿热怎么治疗

脾胃湿热怎么治疗 湿热体质在夏季是非常常见的,其中又以脾胃湿热最为平凡,那么脾胃湿热应该怎么办?脾胃湿热又要如何调理呢?今天为大家推荐治疗脾胃湿热的方法。 1、素烧苦瓜 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2、赤小豆薏米饮 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3、金针冬瓜汤 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4、五花茶 干木棉花30克、金银花30克、槐花20克、鸡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肠湿热。 脾胃湿热如何预防脾胃湿热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因此要预防

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尽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鲜。 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瓜蒌、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脾胃湿热的原因医生告诉我们,如果身体出现了脾胃湿热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就患有慢性胃炎、或者是长溃疡或者是肝硬化以及胆囊息肉等疾病,所以说日常一定要弄清楚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原因,然后在寻找出最适合的治病方法,令身体快速恢复健康。 中医方面认为,身体出现脾胃湿热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如果体内的正气充足,那么风雨寒热就不能够入侵身体,这样也就不会损伤身体了。事实上,导致脾胃湿热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上曾经出现了患者由于多吃了一些东西,身体就出现了胃脘胀满的情况,不仅仅食欲下降、恶心想吐,同时也出现了大便失常的情况。 所以说,追根问原无论是由于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失调所导致的脾胃湿热,那么身体中的水分还有食物的运化就不能够正常,这样水分就会淤积在身体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湿气滞留在身体中,长期如

中医谈湿热

中医谈湿热 中医谈“长痘与湿热” 一般人的印象中,长痘似乎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专利,其实不然,有很多人到30岁以后还在长痘,而且还不少,这可不是年轻的表现,而是一种体质偏颇,是体内的湿热在作祟。 青春痘,在中医里面叫痤疮,根本的原因在于湿热导致痰凝血瘀,生成痘痘。如不及时调理,就会化脓,生成暗疮或者其它皮肤病。 湿热体质之所以容易得皮肤病,就是因为体内湿、热两种病邪太盛,机体出于本能向人发出信号,因此长痘或者化脓。这就好比水果在湿热的夏季很容易腐烂,而坚果,比如一个核桃,如果保持干燥,就可以保持很久。 内因是湿热,外在表现是生痘,所以只是外敷某些药物或者护肤品是不能从根本体质上解决痘痘问题的。 中医谈“口苦口干口臭”“小便赤短,大便粘滞” 有些人口苦口干口臭、容易胃胀,腋臭,性情比较急躁,也是因为体内有湿热。湿热体质的人,小便赤短(颜色深),大便粘滞,粘在马桶上都冲不掉。 中医认为,湿属于阴,热属于阳,二者融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要打架的。湿热的人体就是湿、热二者厮杀的战场,无论哪一方力量更强大,战场所在都是元气大伤的地方。 由于湿和热主要伤害的部位是脾胃,所以会有饮食不佳、口臭、口干等症状。脾的运化不好,必然影响排泄功能,所以会有小便黄赤、大便燥结或者粘滞的症状。 中医谈“阴囊潮湿” 起居不规律,喜欢熬夜,喝酒,抽烟,易加重湿热体质偏颇。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偏颇的湿热体质危害很大,很容易得比较难缠的胆囊炎、前列腺炎,女人的话易得阴道炎,都是非常难以愈合的。 男人“阴囊潮湿”,有很多原因,比如精神长期紧张,居住环境潮湿,经常喝酒等,根本原因是湿热体质偏颇。 中医谈“喝酒与湿热” 酒是“万药之王”也是“大是大热”之物。酒这个东西,本身是液体的,有湿;酒又是发酵而成的,有热,所以热量很高的酒被称作烈酒。酒本身就包含了形成湿热体质的二个因素,人若长期饮用,无异于加倍地将湿邪和热邪导入自己的身体里,体内的湿和热自然比正常人要高。 中医谈“湿热与肝胆疾病”

仲景的治“湿热”六法(上)

仲景的治“湿热”六法(上) 导读:《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但这不代表张仲景的方剂只能治疗外感热病。其实,《伤寒论》里蕴含着许多所谓的“温病方”。在本文中,时振声教授为我们总结了仲景治疗湿热的六大法及各类方,特此推送,以飨读者。《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有关湿热证治,《伤寒论》中内容虽较简略,但其有关论述,对湿热的辨证与治疗却很有指导意义,现归纳六法,分析如下。1宣畅上焦法湿热为患,随其病变部位之异,而有治法之别,治者必审病于何经何脏何腑,采取相应之法。 外感湿热之初,病于肌表,症见头痛,身重疼痛,恶寒,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脉浮而濡。 由于肺主皮毛,且主一身之气,故治当宣畅上焦肺气,肺气得降,肌表疏达,气机化行则湿化热散。 《伤寒论》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虽言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乃湿热内蕴,外不得汗越,下无小便渗泄,遏阻胆汁,外渍肌肤所致。 疸病属湿温范畴,以麻黄、杏仁宣肺以畅上焦,连翘、赤小

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姜枣调和营卫。 因此,对湿热在表、壅闭肺气者,可以轻宣上焦,畅通气机,外透湿浊,兼清里热,使内外分解。近人治疗皮肤湿疹亦常应用。 或问:湿温有忌汗之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冥不欲言”,何以更用汗法? 湿温禁汗乃忌纯用辛温,因辛温助热,蒸腾湿浊,蒙蔽清窍,故当禁用。 然在表之湿热,又必以“微微似欲汗出”方能解除,不得微汗,病必不除,对于湿热在表,既有不可纯用辛温发汗之禁,又有得汗始解之治,临证当知变通。 《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亦用宣肺化湿之法,与《温病条辨》治上焦湿温之三仁汤实有相似之处。 轻宣肺气,畅达上焦,乃治疗湿热初期,在上、在表之大法,故吴鞠通指出“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人,且为气化之先。”2升降中焦法湿热之邪,由上焦下传,最易迫及脾胃,使中焦升降失司,气机滞塞。 湿热为病,中焦居多,其由上焦下传中焦的过程中,可以阻遏胸膈气机,出现心中懊憹。 治疗虚烦不眠之症,《伤寒论》用栀子豉汤,用栀子之寒以清热,苦以燥湿泄降,豆豉芳香化湿,辛散宣达,透湿外出,

湿热的治疗

湿热的治疗 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鲜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蓄等。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湿热体质人群养生建议书 A.湿热体质的常见症状 湿热体质为基础的人常见脸部和鼻尖部油光滑亮,并容易生痈、疖、疮;头部和胸背部常出汗如油,粘腻色黄;常常口中有苦味或其它异味,皮肤易瘙痒,大便粘腻不爽,小便灼热色浓。 B.湿热体质易患疾病与常见美容问题 (一)湿热体质易患疾病(症状): 心脑血管疾患:冠心病、风心病、脑膜炎; 周围血管病:脉管炎、坏疽; 呼吸系统疾患:喉痈、肺炎、肺脓肿; 神经系统疾患:癫狂; 内分泌系统疾患:高血压、痛风、糖尿病、肥胖症; 消化系统疾患:急性黄疸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痛、便秘(排便粘滞不爽)、肠炎、肠易激综合症; 生殖泌尿系统疾患: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癃闭(包括泌尿系结石等); 男:前列腺炎、下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阳痿; 女:月经失调、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白带多色黄味腥臭、 不孕; 皮肤疾患: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疱痤疮、体癣、股癣、脚癣湿疹、脱发; 五官疾患:口腔溃疡、口苦口臭、鼻窦炎、眼结膜炎、中耳炎。 (二)湿热体质常见美容问题: 油性皮肤多见,皮肤油腻,毛孔粗大,痤疮,酒糟鼻,黄褐斑,眼袋,各种癣,湿疹,脱发等。 C.“恬愉”湿热体质养生原则 (一)调理要点

大肠湿热证详解治疗

大肠湿热证详解治疗 大肠湿热证是湿热内蕴,阻滞肠道,以腹胀腹痛,暴注下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腹泻不爽、粪质粘稠腥臭,肛部灼热,身热口渴,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大肠湿热证系指湿热蕴结大肠,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之总称。大肠湿热证多由饮食不节,恣食厚味醇酒,或暑湿热毒侵犯肠道所致。 大肠湿热证临床主要表现:下利粘液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或便物如酱,或便如黄水而肛部灼热,并见腹痛,发热汗出,午后热盛,胸脘满闷,肢体沉重,纳呆呕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大肠湿热证常见于腹痛、痢疾、湿温、泄泻、肠痈、痔疮等疾病中。 大肠湿热见于:急慢性肠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慢性阿米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痔疮等。 ' 大肠湿热证典型症状:下痢粘液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或便

物如酱,或便如黄水而肛部灼热,不喜温暖,腹痛拒按,发热汗出,午后热盛,胸脘满闷,肢体沉重,纳呆呕恶。舌苔黄腻,脉滑数。根据粘液血便,或稀而粘稠,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即可辨为本证。如过用寒凉清利,可因湿邪未净,正气已衰,湿从寒化,转为大肠虚寒证。注意大肠湿热证与大肠热结证、大肠风郁证的区别。 大肠湿热证中医病机:湿热内蕴,阻滞肠道。大肠湿热证多由饮食不节,恣食厚味、醇酒,或夏月暑湿、疫毒之邪侵及肠道所致,为邪实之证,病位在大肠。因湿热毒邪内结大肠,下焦气机壅滞,传导失常,脉络受伤,气血瘀滞,而出现痢疾、泄泻、腹痛、痔疮等疾病。 大肠湿热证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调气,行血为主。 大肠湿热证饮食疗法 1、马齿苋绿豆汤 新鲜马齿苋120克(或干品60克)、绿豆60克,煎汤服食。每天1~2次,连服3天。二味合用对湿热泄泻、或热毒血痢,甚为有效。 2、车前子饮 车前子30克,纱布包,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