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治疗及护理进展

翼状胬肉治疗及护理进展
翼状胬肉治疗及护理进展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 部(如图)。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 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治疗要点]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护理目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①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消除恐惧,密切使用。 ②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高血压、粮尿病病人应采取必要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 部(如图)。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 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治疗要点]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护理目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①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消除恐惧,密切使用。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要点

翼状胬肉手术护理 翼状胬肉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名。通常双眼患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一.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 正确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3. 预防感冒、发热,嘱患者注意保暖。 4. 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 5. 术日晨可正常进食,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6. 术晨去除饰品、义齿等,换穿清洁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 7. 术眼准备:(1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 (2术日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三.术后护理 1. 嘱患者多休息,避免头部用力,避免碰撞术眼。 2.术后无特殊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用力咀嚼。 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渗出。

4. 嘱患者勿咳嗽或大声谈笑,勿用力大小便。 5.避免揉抓眼睛,保持眼部卫生。 6. 病房内光线不宜太亮,尽量减少光线的刺激。 7.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应用。 四.健康指导 1. 术后一周内避免污水入眼。 2. 2周内勿用力挤眼,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及用力咳嗽或大声说笑。 3. 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4.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5. 指导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6. 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等因素的刺激,如果需要长期的户外工作,应戴上防护眼镜加以保护。 7. 嘱患者出院后2周复诊一次,不适随诊。 五.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者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3. 执行各项治疗及时准确。 4. 饮食指导正确。 5. 护患沟通有效,关系融洽。

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对于眼睛翼状胬肉患者来说,了解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是必须的,那么眼睛翼状胬肉怎么治疗呢?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 对于眼睛翼状胬肉患者来说,了解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是必须的,那么眼睛翼状胬肉怎么治疗呢?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来看一看。 眼睛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一般认为它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眼睛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原则:尽量避免外来剌激,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 一、抗生素 用抗生素眼药水以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在充血较重时可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为减少外界剌激可戴适当的变色镜。 二、其他 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如胬肉为进行性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可行于术切除。对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可用2000~3000U/ml的争光霉素液0.3ml在表面麻醉下注射于翼状胬肉的颈部及体部,每周1次,3~6次为1疗程。为减轻局部反应,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 部(如图)。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 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治疗要点]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护理目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翼状胬肉患者30例治疗分析

翼状胬肉患者30例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3T15:19:48.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罗汝 [导读]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户外活动人群。 罗汝 (贵州省平塘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558300) 【摘要】目的:对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I组和II组,每个组别各15例。I组患者主要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II组患者主要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I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I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翼状胬肉治疗分析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248-01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户外活动人群。翼状胬肉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红且有不适感,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散光以及视力下降。在目前,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然而依旧存在复发现象。我院对收治的3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7例,共26只眼,女性患者有13例,共20只眼。年龄范围为33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53.2±11.2)岁。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为原发性翼状胬肉。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I组和II组,每个组别各15例。I组15例,共22只眼;II组15例,共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患者如果存在胬肉充血情况,可以采用滴眼液进行消炎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麻醉方法进行选择。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采用降压药对血压进行控制,之后再进行选择表面局部麻醉,降压无效的患者,则实施全麻处理。两组患者均实施角巩膜胬肉组织切除术。 I组患者主要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进行治疗,患者在完成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选择同侧的上方球结膜游离结膜瓣,将其上皮朝上进行平铺处理,并使用10-0眼科缝线缝合残留的结膜以及间断结膜,并将其在浅层巩膜上作好固定处理。 II组患者主要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患者在完成胬肉组织切除后,选择位于同侧上方且具备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组织移植瓣,其大小以及角膜缘的长度需要适应植床以及手术显露的要求。并使用10-0眼科缝线将移植瓣的两端缝合和固定,确保其上皮朝上,且能够对应角膜缘干细胞以及手术区域角膜缘,并将残留的结膜以及其余移植瓣进行间断缝合。 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对眼部进行包扎,维持48小时,并使用消炎滴眼液进行治疗,术后10天到15天,需要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拆线。 1.3 临床疗效评估 (1)痊愈:患者经治疗,手术区域光滑,结膜平整光亮,不存在充血症状,角膜光滑,不存在新生的血管以及胬肉组织。 (2)复发:患者结膜处出现充血症状,且表现为形态肥厚,创面处出现异常血管以及息肉生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在目前,翼状胬肉主要是因眼部受到慢性刺激所致,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然而单纯的手术切除术术后复发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角膜表面以及结膜下胬肉组织的残余所致。角膜缘干细胞能够有效对新生血管进行抑制,避免异常结膜源性组织的不断生长,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重建以及修复角膜缘上皮组织,从而使眼部干细胞以及角膜恢复正常,对结膜上皮以及新生血管的生长进行抑制,防止进入血管,因此翼状胬肉的复发明显减少[1]。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II组的复发率相比I组明显更低,且II组的痊愈略高于I组患者,这主要是因为角膜缘干细胞向丢失区域进行转移,从而有利于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和创面修复,有利于角结膜细胞逐渐恢复正常,并对病变组织进行抑制,最终减少了患者的复发率[2]。 综上所述,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明显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翼状胬肉(医师版)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丝裂霉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翼状胬肉生物羊膜移植护理 翼状胬肉除影响美观外,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碍视力,较大的翼状胬肉还可影响眼球的运动。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多为20%~40%[1],且易发生睑球粘连、散光等并发症。因此,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治疗措施是眼科界所寻求的。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院开展了一项新技术, 即翼状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 手术对眼部损害小,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经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28例(30眼)翼状胬肉患者,男10例(11眼),女18例(19眼), 年龄38~68岁,平均52岁。羊膜规格:厚度0.1~0.3 mm,面积25 mm×25 mm~30 mm×30 mm。 2.手术方法

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均采用结膜下浸润麻醉,先用显微剪沿胬肉头部前0.05 mm处浅层剖开角膜,向胬肉生长侧浅分离至巩膜,分离球结膜及胬肉头、体、颈部并剪除,取与创面同形等大的生物羊膜置于巩膜面,用10-0进口尼龙缝线间断缝合结膜、巩膜及羊膜。术毕涂适量四环素眼膏,加压包扎术眼, 2周后拆线。 3.结果 本组28例患者羊膜透明,无植片溶解溃烂和脱落现象,植片均1期愈合,术后早期球结膜轻度水肿1周后消退,角膜上皮1~2周修复。术后未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 缺损结膜面重建,新生结膜上皮覆盖良好,无新生血管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效果满意。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 及时完善各种检查,如心电图、胸透、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术前3 d给予抗生素眼液滴眼以预防感染,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术前调整好全身状态,必要时可用降压药、降糖药,使其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后方可进行手术。术前1 d清洁结膜囊,冲洗泪道,术前30 min给予肌肉注射鲁米那0.1 g和止血敏0.5 g。进手术室前更衣、戴腕带,并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心理护理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新近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羊膜移植缺乏认识,特别是一些复发性胬肉患者由于多次手术,更加担心术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概念 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得名。 诱因 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结膜慢性炎症 病因 风沙、尘土、冷、热刺激、紫外线照射 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 1/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2/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3/进行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肥厚、充血,头部稍隆起,其前方角膜有浸润,向角膜中央发展。 诊断 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呈三角形。 治疗 (1)药物治疗,对静止型者,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可不必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点眼,如0.25%氯霉素或0.5%可的松或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4次。中药方面可用消胬灵眼药水点眼,每日4次。 (2)对进展型胬肉或胬肉长入黑眼珠影响视力者,应当行胬肉切除,但易复发。有条件时术后可行90锶射线照射或β射线照射,以防术后复发。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眼内异物有关。 术前指导 1.术前化验检查,无血液及其他传染病即可手术。 如ECG、胸透、大小便常规,血RT、血糖、血凝、HIV、HAV等。 2.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吸烟,因为烟雾、致病微生物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伤口裂开;如有感冒、咳嗽时应先控制好方行手术。3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 4.局部手术当天早晨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 5.术前准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docx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 (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 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 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 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 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 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 业,如农民、渔民等。 [ 治疗要点 ]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 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 1、感知紊乱 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 护理目标 ]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 知识。 [ 护理措施 ]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 理 ①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 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消除恐惧,密切使用。 ②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高血压、粮尿病病人应采取必要的 治疗及护理措施:如有发热、咳嗽、月经来潮、颜面部疖肿及全身感染等情况要 3、心理 -社会状况 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 为体部(如图 )。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 有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概念 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得名。 诱因 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结膜慢性炎症 病因 风沙、尘土、冷、热刺激、紫外线照射 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 1/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2/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3/进行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肥厚、充血,头部稍隆起,其前方角膜有浸润,向角膜中央发展。 诊断 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呈三角形。 治疗 (1)药物治疗,对静止型者,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可不必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 点眼,如%氯霉素或%可的松或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4次。中药方面可用消胬灵眼药水点眼,每日4次。 (2)对进展型胬肉或胬肉长入黑眼珠影响视力者,应当行胬肉切除,但易复发。有条件时术后可行90锶射线照射或β射线照射,以防术后复发。 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眼内异物有关。 术前指导 1.术前化验检查,无血液及其他传染病即可手术。 如ECG、胸透、大小便常规,血RT、血糖、血凝、HIV、HAV等。 2.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吸烟,因为烟雾、致病微生物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伤口裂开;如有感冒、咳嗽时应先控制好方行手术。 3.3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 4.局部手术当天早晨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 5.5.术前准备 1/术前3天需滴抗生素眼药水,注意眼睛卫生,不用手揉眼; 2/术前一天要洗澡洗头、换干净衣物,剪指(趾)甲; 3/术晨冲洗结膜囊,包上无菌纱布; 4/术前30分钟打止血、镇静药。 5/术前有活动做假牙,要取下用冷开水浸泡,贵重物品交家属或当班护士保管。 术后指导 1.手术有疼痛剧烈,异物感,流泪等情况出现,可能是伤口的线摩擦引起,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给予适当的处理。 2.术后要卧床休息24小时。,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用力揉眼,洗脸时不要 弄湿敷料,。 3.术后第一天滴抗生素眼药水,更换干净敷料,伤口无明显渗血及无其它不适时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有利伤口愈合。 4.忌食辣椒、大葱等刺激性食物,并应忌烟酒。 5. 五天后拆线。 [术后康复] 总之,翼状胬肉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有复发的可能,因此事先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清楚。为防止胬肉术后复发,在初次手术时,对各个步骤的要点,如胬肉的剥离、胬肉下方组织的清理、巩膜的暴露或结膜移植片的采用,都应慎重处理。术后辅助治疗对预防复发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术后用%~%的可的松眼液滴眼,每天4次,持续1个月,可减少新生血管;1:2000噻替派溶液滴眼,每

翼状胬肉

江西省人民医院 (眼科专用病历) 入院记录住院号:819928姓名:姚桂英性别:女年龄:58岁籍贯:江西南昌入院时间:2011/1/13婚姻:已婚民族:汉族职业:退休地址:江西省新建县现代米罗401室主诉:双眼内角长膜状物8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近期8年前开始发现双眼内角长有一白色带血管膜状物,经常眼红不适,对视力影响不明显,曾在当地县医院求治,被诊断为“翼状胬肉”,未行特殊治疗,今来我院门诊求治,以“双眼翼状胬肉”收入院。患者自起病以来,二便饮食正常,精神睡眠可,体重无进行性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曾患传染病无 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 疫水接触史无特殊嗜好无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生育月经史14 2-4 51岁,育 28-30 1男1女。 体格检查 体温36.2℃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6/84mmHg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皮肤颜色,纹理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黏膜无异常发现。头颅大小正常,未见肿物及压痛,颈项双侧对称,活动自如,无肿块。颈动脉搏动正常,无杂音,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压痛、结节。胸廓

外形正常,双侧对称,无局部隆起、压痛、水肿,双侧呼吸活动度对称,双肺扣诊呈清音,未闻及干湿锣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对称,呼吸运动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和叩击痛及异常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无压痛、叩击痛。腹部叩诊为鼓音。二阴无异常发现。脊柱和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精选文档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概念 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故得名。 诱因 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结膜慢性炎症 病因 风沙、尘土、冷、热刺激、紫外线照射 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 1/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2/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3/进行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肥厚、充血,头部稍隆起,其前方角膜有浸润,向角膜中央发展。 诊断 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呈三角形。 治疗 (1)药物治疗,对静止型者,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可不必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点眼,如 0.25%氯霉素或0.5%可的松或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4次 中药方面可用消胬灵眼药水点眼,每日4次。 (2 )对进展型胬肉或胬肉长入黑眼珠影响视力者,应当行胬肉切除, 但易复发。有条件时术后可行90锶射线照射或B射线照射,以防术后复发。护理诊断 2.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下降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眼内异物有关。 术前指导 1 ?术前化验检查,无血液及其他传染病即可手术。 如ECG胸透、大小便常规,血RT血糖、血凝、HIV、HAV等。 1.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吸烟,因为烟雾、致病微生物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伤口裂开;如有感冒、咳嗽时应先控制好方行手术。3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 4■局部手术当天早晨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

治疗翼状胬肉36例疗效分析

治疗翼状胬肉36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3-02-26T14:59:28.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王海茹 [导读] 总之,翼状胬肉是一种很常见的结膜变性疾患。 王海茹(山西省洪洞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山西洪洞 041600) 【摘要】目的采用手术切除疗法治疗翼状胬肉,使患者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方法选取36例翼状胬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翼状胬肉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预防措施。结果翼状胬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翼状胬肉主是因慢性炎症性病变所致,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比较直接,如果术后护理得当,复发率是相当低的。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218-02 目前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尚在继续研究中,但诸多学术研究表明,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眼部软组织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有的学说注重于患者自身身体因素的考虑,比如,遗传、营养缺乏、过敏等;有的学说侧重于外界因素的考虑,比如,眼部长期受风尘、花粉、阳光照射等孤独刺激。但不论何原因,翼状胬肉带给患者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有翼状胬肉的患者由于胬肉赘生,可能使视力散光,或者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侵犯角膜,遮蔽瞳孔区域,而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非常严重的病例可以使眼球运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形象、健康、心理、工作等。笔者就临床接纳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术后跟踪调查,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36例翼状胬肉患者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20~72岁,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72岁男24例,占66.67%,女12 占33.33%。单眼发病30人,双眼发病6人,单眼双侧生长胬肉1眼。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患者翼状胬肉病情进行诊断鉴别,主要是要准确将其与假性翼状胬肉和睑裂斑进行区分,以正确治疗。真性翼状胬肉是属于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并向角膜发展的结果。翼状胬肉与周围组织全面粘着。具有发展趋势。 其次,对于翼状胬肉患者病情程度进行判断,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和患者极其不愿接受手术者可以用药物治疗或者冷冻治疗。对于翼状胬肉正在进行,而且患者球结膜已经变形、充血、肥厚、增生,已经影响到患者正常视力的情况则用手术疗法。 再次,手术方法:对于翼状胬肉头已经入侵角膜,接近瞳孔边缘影响患者视觉功能的,造成此处血管网已经增生或紊乱,多采用胬肉直接切除法,要彻底全面的切除变性组织,使角膜缘、巩膜暴露(为了防止结膜纤维入侵,可以在角膜缘外侧预留巩膜洼),对于切除了头的胬肉的切缘,在缝合时要使两方上皮面完全对应不能残留“触角”。切除泪阜两侧深部,直到向上下穹窿部扩张的纤维组织。剥切胬肉下方的结缔组织时,可注射空气,使结膜与下面组织分离,以保护结膜和内(外)直肌筋膜鞘。缝合切口要少用缝线,针脚细密,不留痕迹。 1.3 疗效标准 痊愈:胬肉切除干净,患者恢复视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者。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无功能障碍。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4 治疗结果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在笔者临床诊治的36例患者中,27例采用手术性治疗, 9例采用非手术性治疗。治疗结果如下表: 组别痊愈显著有效无效 手术组 20 4 3 0 非手术组 3 3 2 1 2.讨论及建议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医称其为“攀睛”,因其外形很像昆虫的翅膀,俗称“鱼肉”。病发部位多在大眼角,一般认为它是长期受风沙、粉尘、日光照射等外界剌激或者因为劳累过度、睡眠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临床上,可以将其分为静止胬肉、进展胬肉。治疗中,常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多用于静止性胬如或不愿接受手术者,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以减轻结膜炎症,也可用如0.25%氯霉素或0.5%可的松眼药水(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减缓结膜充血水肿。或者用冷冻疗法,破坏其新生血管致其萎缩。但是药物治疗对于进展性胬肉和症状较严重者疗效有限。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之,手术切除,能干净彻底的将胬肉去掉,用时短,使患者快速恢复。手术中,一定要注意:切除球结膜时要注意保护健康组织,不宜过厚,胬肉要切除干净,但不能伤及肌腱和泪阜,以免日后发生睑球粘连或运动障碍,结膜瓣要平伏的紧贴在巩膜上,之间不能有淤血气泡,对于胬肉下的结膜下组织,其切除范围要比胬肉大一些,以减少术后迅速发生新生血管或组织增殖,彻底切除角膜缘、巩膜及角膜上的变性组织并暴露巩膜(制造缓冲带,防止结膜纤维组织入侵角膜)。现多采用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术,术中保证角膜光滑,无角膜小靥,使之不能形成泪液池和泪液潴留,也就将复发的因素减少到最小限度。这是手术切除胬肉成功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术后必须对病人定期复查,积极观察术后疗效,预防复发。 为提高手术治愈率(胬肉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可以配合药物治疗,作为预防复发的措施。比如,可用1:2000的噻替哌眼液,在术后5天开始应用,连续6-8周,此药可以有效的抑制术后新生血管新生上皮细胞及新生结缔组织,阻止细胞核的丝状分裂,对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有较好的效果。也可以用丝裂霉素C眼液,方法,3次/d,共7天,或2次/d,共5天,已足够维持低复发率,据专家反馈,此药刺激小、用量少、操作简便,但可能产生青光眼,虹膜炎等副作用。还可以用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抑制炎症反应与角膜水肿,从而防止血管新生。 手术后,应嘱咐患者积极预防复发。比如,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尽量避免外界刺激,外出可以配戴太阳镜,避免烟尘、风沙、冷热及阳光刺激,保护眼部卫生,忌食辣椒、大葱等刺激性食物,并应忌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要有规律。 总之,翼状胬肉是一种很常见的结膜变性疾患。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很难控制复发率(术后复发率高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