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墩柱纠偏加固施工图设计说明

某桥墩柱纠偏加固施工图设计说明
某桥墩柱纠偏加固施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桥梁概况 (1)

1.2项目背景 (2)

2检测结果 (2)

2.1必要说明 (2)

2.2桥梁病害整体现状 (2)

2.3桥墩外观检查 (3)

2.4垂直度检测 (5)

2.5支座及支承线偏移检查 (5)

3病害成因分析 (6)

3.1主要病害 (6)

3.2成因分析 (7)

4纠偏处治设计 (7)

4.1设计规范 (7)

4.2设计依据 (7)

4.3技术标准 (8)

4.4总体思路 (8)

4.5纠偏处治方案 (8)

5专项维修施工要点 (9)

5.1桥墩纵向纠偏复位 (9)

5.2顶升T梁调整支座系统 (10)

5.3植筋 (11)

5.4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 (11)

5.5混凝土裂缝处理 (12)

6其他说明 (13)

1项目概况

1.1桥梁概况

该桥左线桥上构为预应力T梁,桥跨布置为(3×30+ 4×30+4×30+3×30)m,全桥长427m,其中第二联为简支转连续刚构,其他3联为简支转连续梁;下构为桩柱式桥墩,桩柱式桥台,钻孔桩基础,墩柱直径1.4m,桩基直径1.6m;该桥二次跨越东坡河,无通航要求。

技术指标:

(1)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2)桥面宽度:分离式路基段13.0m;

(3)设计车速:100km/h;

(4)设计洪水频率:1/100;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左幅桥梁正面、立面现状见图1.1 ~图1.2;

桥梁右侧边坡现状见图1.3;

左幅桥梁2#~4#墩处现状见图1.4;

桥梁左幅3#墩一般构造图1.5。

图1.1 立面照图1.2 平面照

图1.3 桥梁右侧边坡现状图1.4 桥梁2#~4#墩处现状

图1.5 左幅3号墩一般构造图

1.2项目背景

0#~3#右侧边坡出现多次滑塌,根据滑塌资料简要汇总如下:

②***年***月***日,0#~3#右侧边坡出现第一次滑塌;

②***年***月***日,0#~3#右侧边坡出现第二次滑塌,本次滑塌面积较大;

③****年上半年,由于雨水较多,出现数次滑塌现象。

***年****月***日,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对***桥进行联测,发现L3#墩立柱出现纵向倾斜,L3-2#立柱出现多条横向裂缝。为进一步量化桥梁病害,整体全面掌握病害程度,受业主委托,我公司于****年**月***号至**月**号对该桥进行应急检查。

同时,委托我院对该桥左幅3号墩进行纠偏处治设计,**月**日,我院完成了纠偏处治的方案设计。

2检测结果

本节内容摘自《*****应急检查报告》(*****试验检测中心****年**月**日),详细内容见该报告。

2.1必要说明

为更简单方便的对桥梁构件及桥梁病害进行描述:

(1)纵向按路线小桩号到大桩号为前进方向,横向编号以前进方向左边为起始编号;

(2)前进方向左手侧桥梁为左幅桥,右手侧桥梁为右幅桥,如左幅1#墩记为L1#墩;

(3)桥墩左侧立柱为1号立柱,如1号墩左侧立柱记为L1-1#立柱;

(4)支座按孔位、墩号、支座横向位置编号,如第2孔1#墩顶左侧第3个支座记为L2-1-3#支座。

2.2桥梁病害整体现状

***桥右侧边坡多次滑塌,本次检查时2#~4#墩处现状如图2.1~图2.4所示。

根据现场情况,目测各墩处滑塌土方方向与桥梁走向夹角为35°~75°。根据桥墩表面土迹线,判断各墩原最大土方高度为3.1~13.2m,详见表2.1。

表2.1 左幅2~4号墩滑塌土高度及冲切角汇总表

图2.1 ***桥L2#~L3#墩处现状图2.2 ***桥L2#墩处现状图2.3 ***桥L3#墩处现状图2.4 ***桥L4#墩处现状

2.3桥墩外观检查

2.3.1墩柱裂缝检查

经检查发现:

(1)L3-1#、L3-2#立柱出现裂缝数分别为5条、11条;

(2)L3-1#下部裂缝最为严重,裂缝位于边坡侧(路线右侧);

(3)L3-2#墩柱中部开裂较为严重,位于河侧(路线左侧);

(4)L3-1#、L3-2#上部裂缝位于河侧(路线左侧)。

详细病害见表2.2。

L3#墩立柱裂缝示意图如图2.5所示。

表2.2 桥墩裂缝病害统计表

图2.5 L3-2#裂缝(1)图2.6 L3-2#裂缝(2)图2.7 L3-1#裂缝(2)图2.8 L3-1#裂缝(2)

图2.9 L3#墩立柱裂缝示意图

2.3.2系梁检测

检测时L3-2墩柱相接处还被填土掩埋,无法检测,对系梁与L3-1墩柱相接处检查发现:(1)系梁与L3-1墩柱相接处竖向通长裂缝,L1=1.35m,δmax=3mm;

(2)系梁距L3-1墩柱0.4m处全截面贯通裂缝,L2=4.8m,δmax=2mm;

3#墩桩系梁病害见图2.10~图2.15。

系梁裂缝分布示意图见图2.16。

图2.10 L3#系梁大桩号侧裂缝图2.11 L3#系梁与L3-1墩柱相接处裂缝

图2.12 L3#系梁全截面贯通裂缝大桩号侧(1)图2.13 L3#系梁全截面贯通裂缝大桩号侧(2)图2.14 L3#系梁全截面贯通裂缝小桩号侧(1)图2.15 L3#系梁全截面贯通裂缝小桩号侧(2)

图2.16 L3#系梁裂缝大桩号侧示意图

2.4垂直度检测

本次检测采用全站仪对左、右幅2~5#墩柱分别在墩柱顶、系梁顶处各取3点测量(其中3号墩在墩柱中部,分别计算出墩顶处、系梁顶处墩柱中心坐标,结合各桥墩桩基成桩时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墩柱位移变化趋势及垂直度。

L3号墩墩柱偏位及垂直度统计见表2.3。

表2.3 L3号墩墩柱偏位及垂直度统计表

注:顺桥向以路线前进方向为正,横桥向以右往左方向即边坡土压力作用方向为正。

测量结果表明,L3-1号墩柱顺桥向墩顶往大桩号方向偏移266mm,墩中部偏移153mm,墩底偏移53mm,横桥向墩顶往路线左侧方向(即河道侧)偏移150mm,墩中部偏移144mm,墩底偏移113mm。

L3-2号墩柱顺桥向墩顶往大桩号方向偏移304mm,墩中部偏移163mm,墩底偏移94mm,横桥向墩顶往路线左侧方向(即河道侧)偏移137mm,墩中部偏移122mm,墩底偏移104mm。

2.5支座及支承线偏移检查

2.5.1支座病害检测

经检查发现,左幅4#~6#墩顶为墩梁固结,其他墩支座未发现变形异常,未发现支座有明显滑移现象。但发现3号墩第3跨侧支座上钢板与梁底预埋上钢板安装错位,以此判断该桥墩偏移应发生在架梁之前,架梁之后并没有继续偏移。支座现状见图2.17~图2.20。

图2.17 L4-3-4#支座现状图2.18 L4-3-3#支座现状

图2.19 L3-3-5#支座现状图2.20 L3-3-1#支座现状

2.5.2支承线偏移检查

查阅该桥相关图纸可知,左幅3号墩盖梁支座支承线距盖梁边缘42cm,如图2.21所示;预支座上钢板与T梁预埋钢板安装错位支座上钢板与T梁预埋钢板安装错

制T梁的支座支承线距梁端距离为47cm,如图2.22所示。

图2.21 L3#墩盖梁支座设计支承线

图2.22 预制梁支座支承线

现场检查发现,相对盖梁而言,盖梁两侧的支座支承线基本位于设计位置,距盖梁边缘约为42cm;但相对T梁而言,实际支承线与T梁设计支承线有较大差距,第3跨侧T梁实际支承线均向梁端偏移,有的已非常靠近封锚端;第4跨侧T梁实际支承线与设计支承线位置相差不大。这说明在吊梁前左幅3号墩已经向大桩号侧偏移,使第3跨实际跨径变大,而第4跨实际跨径变小。吊装第4跨时通过缩小4号墩顶的现浇连续段使3号墩支座的实际支承线与设计线保持基本一致;而吊装第3跨时只有将T梁的支承线向梁端偏移。T梁支座支承线偏移见示意图2.23。

图2.23 T梁支座支承线偏移示意图

根据以上示意图,测出各T梁支承线偏移量见表2.4。

表2.4 T梁支承线偏移量统计表

结论:左幅3号墩第3跨侧T梁实际支承线向梁端偏移12.6~19.1cm,而第4跨侧T梁实际支承线基本在设计支承线位置。

3病害成因分析

3.1主要病害

(1)左幅3号墩顺桥向向大桩号侧偏移,横桥向向左侧偏移,1~2#墩柱顶部合成偏移量分别达到30.5cm、33.3cm;

(2)墩柱顶底部附近、2#柱中部附近出现环向裂缝,裂缝主要为横桥向侧,最大裂缝宽度为0.42mm,位置1#柱底部横桥向右侧;

(3)左幅3号墩支座未发现变形异常,未发现支座有明显滑移现象。但发现3号墩第3跨侧支座上钢板与梁底预埋上钢板错开,以此判断该桥墩偏移应发生在架梁之前,架梁之后并没有继续偏移。

(4)左幅3号墩第3跨侧T梁实际支承线向梁端偏移12.6~19.1cm,而第4跨侧T梁实际支承线基本在设计支承线位置。

(5)受现场条件限制,左幅3#墩桩基暂未挖出检测,但墩柱垂直度检测发现该桥墩1#、2#桩桩顶在横桥向分别发生11.3cm、10.4cm的偏位,在纵桥向也发生了5.3cm,9.4cm的偏位。据此估测,桥墩桩基顶部一定范围内很有可能也已出现环向裂缝,桩基的承载力会有所降低。3.2成因分析

由以上检测可知,该桥最主要的病害就是左幅3#墩的偏位,墩柱、系梁混凝土开裂也是由于偏位造成的。该病害的原因分析如下:

(1)查阅相关施工记录可知,左幅3#墩桩基、墩柱和盖梁分别于2012年12月、2013年5、2013年7月施工完毕。而在2013年5月至2014年上半年间,由于该地区多次普降暴雨,使该桥右侧边坡多次出现滑塌,滑塌土体直接堆积在左幅3#墩附近,堆积层最厚时达13.5m,直到2014年9月发现该桥墩有偏位时,堆积层还有约8m厚。如此长时间的堆积土偏压是造成左幅3#墩偏位的最主要原因。

(2)现场检测发现堆积土对左幅3#墩的偏压与顺桥向约有45°的夹角,由于盖梁、墩柱和系梁的框架效应,横桥向土侧压力会使桥墩横向框架内产生较大次弯矩,最大弯矩理论上分布在横桥向1#柱顶部左侧、底部右侧和2#柱顶部左侧、底部右侧。现场检测在其中三个部位均发现环向裂缝分布,受现场条件限制,检测时2#柱底部右侧还未挖出,没有检测,据以上分析,该部位很有可能也存在环向裂缝。横桥向框架水平受力弯矩分布示意如图3.1所示。

图3.1 横桥向框架水平受力弯矩分布示意图

4纠偏处治设计

4.1设计规范

(1)《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2)《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JTG D60-2004)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J023-85 /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8)《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

4.2设计依据

(1)《***桥应急检查报告》(***试验检测中心***年**月**日)

(2)《****高架桥施工图》(****)

(3)****相关设计变更及施工资料。

4.3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维持原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4.4总体思路

针对该桥病害,本次桥墩纠偏处治主要针对左幅3号墩,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对墩柱和桩基进行适当加固补强,保证桥梁结构安全;

(2)对桥墩进行适当纠偏,确保墩柱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3)对支座系统进行调整,杜绝落梁风险。

4.5纠偏处治方案

4.5.1总体方案

4.5.1.1桩基补强方案

由检测结果可知,左幅3号墩原桩基顶部发生较大偏位,桩身可能已出现环向受力裂缝,承载力可能有所降低。因此,有必要对桩基进行补强。

补强方案:在左幅3号墩原桩基两侧各新增两根直径120cm的钻孔灌注桩,根据原桩基钻孔施工时记录的地质状况,新增桩基设计为端承桩,桩长16m;在原桩间系梁位置新增一字型承台,将新老桩基连接在一起共同受力,如图4.1所示。桩基采用C30混凝土,承台采用C40自密实混凝土。

图4.1 左幅3#墩加桩后一般构造图

4.5.1.2墩柱纠偏及补强方案

由检测报告可知,左幅3号墩墩柱相对桩顶纵桥向偏位约21cm,第3跨T梁支座实际支承

线也向梁端偏位12.6~19.1cm,第4跨T梁支座实际支承线基本在设计位置。另外,由于横桥向

的框架效应,墩柱顶底部附近均出现横向环形裂缝。

纠偏方案:在帽梁上架设自平衡反力架,通过顶推第3跨侧T梁横隔板进行纠偏复位。左

幅三号墩墩顶支座均为四氟滑板支座,四氟板与不锈钢板的表面摩擦系数不大于0.03,墩顶恒载

约680T,因此,每台千斤顶的顶力大约4T。纠偏示意如图4.2所示。

纠偏量的确定:

在纠偏中,既要让第3跨T梁支座实际支承线适当靠近原设计中心线,也要让第4跨T梁

支座实际支承线不要太靠近梁端。因此,墩柱纠偏量取为第3跨T梁支座实际支承线较大偏位量

的一半左右,约为10cm。

补强方案:墩柱外包均厚30cm的C40自密实混凝土,同时将墩柱纠偏后残留的偏位纠正。

墩柱竖向主筋在顶部通过植筋与盖梁有效连接,底部可预埋在新增承台内。由于墩柱外包混凝土

后尺寸大于盖梁宽度,故对盖梁侧面也采用外包C40自密实混凝土加宽,盖梁相对墩柱的余宽

取10cm。

图4.2 自平衡反力架纠偏示意图

4.5.1.3支座系统调整方案

调整方案:待墩柱、盖梁混凝土外包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拆除自平衡反力架,顶升梁体,重

新调整支座上钢板的位置,并安装永久性限位装置。

4.5.2施工步骤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平整左幅3号墩四周场地,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2)桩基施工的同时,利用自平衡反力架进行墩柱纠偏复位施工,到位后锁定反力架,拆除千斤顶;

(3)对系梁裂缝进行封闭处理,绑扎承台钢筋网,浇筑新设承台,使新增桩基与原桩基形成整体,浇筑承台时应注意预埋墩柱外包砼的竖向钢筋。

(4)对墩柱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凿毛墩柱表面混凝土并植筋,绑扎墩柱钢筋,浇筑外包混凝土;

(5)凿毛盖梁表面混凝土并植筋,绑扎盖梁钢筋,浇筑外包混凝土;

(6)拆除自平衡反力架,顶升梁体,重新调整支座上钢板的位置,并安装永久性限位装置。

4.5.3裂缝处理

(a)对裂缝宽度<0.15mm,采用表面封闭法处理;

(b)对裂缝宽度≥0.15mm,采用压力注浆法处理。

5专项维修施工要点

5.1桥墩纵向纠偏复位

5.1.1施工工艺流程

由于本项目需要纠偏复位的联跨均T梁结构,根据项目特点特有针对性制定如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图5.1 桥墩纠偏复位施工工序图

1)为便于施工操作,需在桥墩位置搭设施工吊架或采用桥梁检测车。吊架设计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荷载确定。

2)在桥墩纠偏复位前应采用垫块将该墩伸缩缝处梁间缝隙进行可靠塞垫,确保梁体复位过程中,不引起其他联跨梁体发展纵向滑移。

3)然后,在帽梁上架设自平衡反力架,通过顶推第3跨侧T梁横隔板进行纠偏复位。

4)同步顶推进行桥墩复位,左幅三号墩墩顶支座均为四氟滑板支座,四氟板与不锈钢板的表面摩擦系数不大于0.03,墩顶恒载约680T,因此,每台千斤顶的顶力大约4T。

5)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后锁定反力架,拆除顶升系统。

5.1.2施工注意事项

在复位施工过程中,应对桥墩底部,千斤顶安装的横隔板病害进行全程跟踪观测,发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复位,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复位工作。

同时,应在复位过程中不间断监测梁体纵向复位量、横向偏位梁及桥梁墩柱偏位量,发展意外情况应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复位工作。

5.1.3施工质量检验

当梁体纵向复位量与设计计算值之间差值控制在5mm以内,且复位后,各相关伸缩缝、梁体间变形在极端温度下均满足要求,可确定复位满足要求。

5.2顶升T梁调整支座系统5.2.1施工工艺流程

5.2.2施工操作要点

1)搭设施工平台

为便于施工操作,需在桥墩位置搭设施工吊架或采用桥梁检测车。吊架设计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荷载确定。

2)设置千斤顶

应根据本次桥梁的上部荷载及安全角度考虑,确定出千斤顶的布置方式,且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0。千斤顶的位置应均匀对称布置,并置于T梁端横隔梁下部;并在千斤顶顶、底部各设置2cm厚加宽钢板,钢板尺寸大于千斤顶顶面尺寸。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钢板的厚度,如一块钢板厚度不够时可多加。

3)系统安装调试

顶升系统采用位移和顶升压力的双控作为顶升控制依据,顶升前应单一和统一调试各系统的正常运行性,以保证顶升过程中的正常进行。

在进行正式顶升工作前,首先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前对设备、系统进行反复调试,人员进行反复复核信息就致关重要。

(1)顶升前系统不同人员排异检查

顶升系统安装完成后应保证两人以上的排异检查,且应保证两人的排异检查的时间、工况等的隔离性,以保证顶升过程中的顶升系统能真实反映顶升过程中的的情况。

排异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检查完毕后应各自出据检查报告给总指挥。

(2)人员工作细致分工

顶升前应对参加顶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并进行书面分工岗位的书面技术交底。

书面交底内容应包括组织机构、分工岗位、岗位职责、紧急频道处理信号、信息渠道常用术语、及施工禁止项等。

严禁未经岗位培训或刚培训不久的人员上岗操作,本次顶升工作均为多年岗位人员。

(3)信息反馈及传递渠道检查

本次顶升的信息的传递工具为KENWOOD手持对讲机,有效距离为5km。

顶升前应统一为施工当地未禁止的频道作为信息传递渠道。应检查每部对讲机的有效沟通性及清晰性。

顶升前应再次明确频道的禁止语、紧急语、急令等关键语言。

4)顶升

(a)预顶升

预顶升(以梁体顶起5mm为准)主要目的为消除全套顶升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气压、油路接头漏油、油泵压力不够等,同时消除顶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弹性变形。

预顶升以千斤顶顶至设计荷载为控制荷载,并应持荷5min以上卸载。

卸载后同时还应认真检查千斤顶上下钢板有无变形现象,必要时可调整钢板的厚度以满足顶升要求。

卸载后应认真检查千斤顶放置位置下的结构物有无区别于顶升前的现象,如存在,应认真查出原因后方可正式顶升,严禁情况未明时继续进行顶升。

卸载后应立即组织沟通会议,对于组织机构、信息传递及反馈等过程控制中有无需再次强调及改进等。

卸载后各系统的负责人员应各自把出现的问题书面统一上报给总指挥,经协调处理后方可再次顶升。

(b)正式顶升

在预顶升过程完全无遗留问题时,便可进行正式顶升,正式顶升时应严格控制顶升压力及顶升位移的控制,相邻千斤顶的位移差不能超过2mm,同时在顶升过程中注意系统各部位的检查。

(c)安装临时支撑

因千斤顶不能长时间持荷,在顶升至设计位置后,便可进行临时支撑的设置,在临时支撑采用加工好的厚钢板。临时支撑的设置位置紧邻千斤顶位置,并应适当加密。

5)调整支座系统

在梁体本身顶起至有足够施工操作空间并在20mm以内高度时,及时放置临时支撑;取出支

座,调整支座上钢板与梁底预埋钢板的相对位置,采用焊接连接,确保连接可靠。此过程中严禁工具或橡胶支座碰撞临时支撑和千斤顶,取出的支座严禁向下直接摔地,避免可能发生的砸断高压油管、通电线路等情况。

6)落梁

落梁程序与顶升程序相反,应严格执行其程序。

落至支座承载以前应注意各墩减速是否一致,位移变化是否一致,相差过大时应找出原因处理后重新落梁。

落梁前应确认所有临时支撑已拆除、支座已安装好。

5.2.3施工注意事项

本项目上部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顶升高度以能够调整上钢板位置为宜,且不能超过2cm。

5.3植筋

5.3.1施工工艺流程

5.3.2施工操作要点

(1)标定位置

检查被植筋的混凝土面是否完好,用钢筋探测仪测出植筋处混凝土内的钢筋位置,核对、标记植筋部位,以便钻孔时避让钢筋,如设计植筋位置有钢筋,可以对植筋位置做适当调整。

(2)钻孔

按上述标记钻孔位置,利用电锤钻孔(严禁使用气锤钻孔,防止出现混凝土局部疏散、开裂)。钻孔直径可按照《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附录A中表A.3.5执行。孔的深度详见设计文件。

(3)清孔

钻孔成批量后,逐个清除孔内灰尘。清孔方法:先将喷嘴伸入成孔底部并吹入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向外拉出喷嘴,反复3次;将硬毛刷插入孔中,往返旋转清刷3次;再将喷嘴伸入钻孔底部吹气,向外拉出喷嘴,反复3次。植筋前应用丙酮或工业用酒精擦拭孔壁和孔底。

(4)钢筋处理

检查钢筋是否顺直,用钢丝刷除去锈渍,用乙醇或丙醇清洗干净,凉干使用。无锈蚀钢筋则可不进行除锈工序。

(5)植筋

植筋用胶黏剂应采用专用灌注器或注射器进行灌注,灌注量一般为孔深的2/3,并应保证在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黏剂溢出。

注入胶黏剂后应立即单向旋转插入钢筋,直至达到设计的深度,并保证植入钢筋与孔壁间的间隙基本均匀,校正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6)静置固化

胶黏剂完全固化前,不得触动或振动已植钢筋,以免影响其黏结性能。

5.3.3施工注意事项

(1)在正式施工前,应模拟植筋,对所用胶黏剂进行黏结抗拔试验,并验证初凝时间和固化时间。

(2)严禁采用将胶黏剂直接涂抹在钢筋上植入孔中的植筋方式。

(3)对植筋进行焊接施工时,植筋的焊点离胶面距离不小于15d,且应采用冰水浸渍的湿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

5.3.4施工质量检验

(1)钻孔质量检验可参照《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附录A.2进行。

(2)植筋质量检验可采用抗拔试验:φ12钢筋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33.5KN,φ16钢筋抗拔

力不小于设计值59.7KN,φ22钢筋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112.8KN。

5.4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

5.4.1施工工艺流程

5.4.2施工操作要点

(1)老混凝土表面处理

清理所有的表面,并清除灰尘,疏松的材料,灰泥,油脂,腐蚀沉积物或藻类。通过轻轻的粗凿或喷砂,粗化表面,并清除浮皮,露出固料。然后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浇筑新混凝士前,老混凝土表面必须保持干饱和状态。

(2)配制界面胶

按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要求,分别搅拌固化剂与基料组份,然后将固化剂组份倒在基料组份罐里,用带搅拌页板的低速搅拌器,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不少于2分钟,直致颜色完全均匀为止。然后将罐的周边刮净并继续搅拌2分钟,并要求在适用期内用完。

(3)涂抹界面胶

界面胶搅拌完成后,应尽快开始涂敷施工。将配好的界面胶用刷子涂刷在已成干饱和状态的经表面处理过的老混凝土表面上,完全覆盖老混凝土,且不能形成有残缺的涂膜。若钢筋较密或大面积施工,可使用空气压缩机和压力容器及喷枪来喷涂作业,胶体喷涂应均匀,满布于喷涂面。涂敷一层后,应让界面胶滲入混凝土,待成胶凝状后,再涂敷第二层,并将其用作粘结层。两层界面胶的涂敷厚度应控制,用量不低于0.3升/m2。

(4)浇筑新混凝土

在老混凝士面上涂敷界面胶后应及时浇筑新拌混凝土,浇筑新拌混凝土的工序应控制在界面胶的适用期内完成。在23℃的温度下,涂敷施工后,可以进行新混凝土或刮板施工的最长时限可达7小时。在35℃的温度时,可达5小时。在新混凝土施工前应将涂敷过的基层按原状保持1小时。

5.4.3施工质量检验

(1)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质量应良好。锤击或超声波检测判定为结合不良的测点数应不超过总测点数的10%,且不应集中在主要受力部位。检查数量为每一界面,每隔100-300mm 布置一个测点。

(2)在新增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当日,进行新老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ft)的有见证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f t≥1.5MPa,且为正常破坏。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可参照《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U第U.6.2条进行。5.4.4施工注意事项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在界面胶固化后再直接浇筑新拌混凝土,因界面胶在其固化前的胶凝状态时与其他材料贴合才能对其他材料进行粘结,否则将不会有任何粘结力。若涂刷的界面胶已经固化,应再次涂刷界面胶,并重复以上施工工艺。

5.5混凝土裂缝处理

裂缝修补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桥裂缝进行全面检测,准确定位,测量裂缝的长度及宽度,绘制裂缝分布图(标明裂缝长度及宽度)。

5.5.1表面封闭法

本方法采用自然渗透法直接用橡皮滚子或滚筒涂刷封缝材料,使胶液充分吸收,且裂缝内含胶饱满,具体施工工艺如下所述:

(1)用钢丝刷沿裂缝走向清理宽约5c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仔细清除水泥浮渣、苔藓、灰尘。混凝土表面质量不良、缝两侧有较多细微龟裂的部位,清理至8~10cm宽。

(2)用锤子和钢钎凿除两侧疏松的混凝土块和砂粒,露出坚实的混凝土表面。

(3)用丙酮或酒精擦拭混凝土表面,将油污、灰尘清理干净。

(4)待干燥后用排笔反复涂刷裂缝修补胶,每隔3~5分钟涂刷一次,涂层厚度达1mm左右为止。

(5)质量检验:灌缝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灌缝结束后应检验灌缝效果及其质量。凡有不密实或重新开裂等不合格的情况,应采取补灌等补强措施,确保质量。

5.5.2压力注胶法

压力注胶法封闭裂缝施工工艺如下所述:

(1)裂缝处理

灌缝前应首先对裂缝进行处理,先用钢丝刷、角磨机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松散层;然后用空压机将裂缝中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再用棉纱浸丙酮溶液将沿缝两侧各5cm宽范围擦洗干净,并保持干净。

(2)埋设灌胶嘴

沿裂缝方向骑缝埋设灌胶嘴,当一个灌胶嘴灌胶时,其他灌胶嘴可当排气嘴使用。

将灌胶嘴固定在预定的位置上,在灌胶嘴四周及外表面用厚约5mm的建筑结构胶将灌胶嘴密封、粘结好。

注浆嘴沿裂缝走向布置,间距视缝宽度一般为200~400mm。

(3)封缝

其目的在于使裂缝成为一个封闭性的空腔。通常根据裂缝的大小和灌胶的要求,进行封缝。对细小缝可用环氧胶泥或环氧树脂浆液贴脱脂玻璃丝布直接封缝。如有渗漏也可配合使用水泥加水玻璃密封堵漏。封缝质量直接影响灌胶质量,所以要认真制作。

(4)封缝检查

为保证封闭空腔的密闭性能和承受灌胶压力,应对封缝进行密封效果检查。程序是,待封缝胶泥或水泥砂浆固化后,沿缝涂一层皂液,从灌胶嘴向缝中通压缩空气,若无冒泡表示封缝效果好,可以进行下一工序,否则应予以修补。

(5)灌胶

灌胶前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胶嘴上的阀门,再一次用压缩空气将管道及裂缝吹扫(原已吹扫干净)一遍,将灌胶机具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正常方可正式灌胶。根据裂缝的区域或大小不同,可采用单孔或分区群孔灌胶。在一条缝上灌胶可由一端到另一端。灌胶压力为0.2~0.4MPa,压力应逐渐升高,不得骤然加压。达到规格应保持稳定,以满足灌胶要求,保证灌胶质量。

灌胶结束的标准应以不吸浆为原则,一般吸浆率≤0.1L/min,再继续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胶。灌胶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清洗干净。

(6)封口处理

待裂缝浆液达到初凝不外流时,拆下灌胶嘴或灌胶盒等设施,再用快固化胶液把灌胶嘴处抹平封口。灌胶工艺完成。

(7)质量检验

灌胶工艺完成后要进行灌胶质量检查。可通入压缩空气或压入水(灌胶压力的70%~80%)进行检查,也可钻芯取样检查浆体外观及力学性能。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

6其他说明

(1)专项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涉及的施工工艺、材料配制等各分项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试验,以便及时调整。

(2)其他未尽事宜应严格执行规范《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相关规定。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对比纠偏措施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对比纠偏措施 为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和形象进度节点工期满足要求,公司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对比,当发现偏差时及时纠正:组织措施上由项目经理统一落实,协调进度,合同措施上实行工期奖惩制度;经济措施上做到工程款及时拨付,满足工程进度;技术措施上做到应用新技术提高工效和控制好关键工序。 一、组织措施 (一)整个工程由总承包负责检查督促分包进度计划实施情况,以便在分包超前或滞后于进度计划时实时采取纠偏措施。 (二)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按节点部位绘制实际计划完成情况横道图,对照总计划和完成情况,分析出偏差的项目,在下节点部位进度计划安排中进行调整。 (三)每周例会通报工程进度情况,确定薄弱环节,以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协调配合问题,部署下周工作安排。 二、具体办法 (一)分析原因及影响,追回落后工期 如果出现进度偏差,首先进一步分析此偏差对进度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各分包及各专业工种进行调整,定出追回落后工期的措施和时间表。 (二)关键工序的纠偏措施 只有关键工序进度有保证,总工期进度才能有保证。因此当实际进度出现偏差时,首先是从关键工序入手部署纠偏措施,保证关键工序、节点

工期与计划进度稳合。关键工序的调整以避免影响原定计划工期和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原则。 1、关键工序超前于计划进度 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时,若不拟缩短工期,则结合工程实际选择资源占用量大或直接费用高的后续关键工作,适当延长其持续时间以降低资源强度或费用;若要提前完成计划,则将计划的未完成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重新进行调整,按新计划执行。 2、关键工序落后于计划进度 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落后时,在未完成关键线路中选择资源强度小或费用率低的关键工作,缩短其持续时间,并把计划的未完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按工期优化方法对它进行调整。 (三)非关键工序的纠偏 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或满足施工的需要,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在其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范围内将工作持续时间进行延长或缩短。 (四)资源不足的纠偏措施 由于施工能力或调整不足而产生延误的情况下,采取加大人力投入或加班施工来赶上工期。若业主一时资金短缺,经共同协商后,本公司财务部将提供临时资金周转。 (五)增减工作项目时的纠偏措施

景观设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精选.pdf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建设单位: 1.3项目位于: 二.设计依据 2.1国家及地方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2甲方()与乙方()签定的委托合同 2.3甲方认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 2.4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建筑总平及其它相关设计资料 三.设计深度 3.1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施工图设计深度及园林绿化设计规范的 有关要求的设计深度 四.技术说明 4.1本工程总平面图与分区平面图设计标高采用绝对标高值,园建单体及立、剖设计采用 相对标高值;其±0.00相对绝对标高值,详见各图中附注;本工程设计绝对标高为 甲方提供的标高值 4.2本工程设计中除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3本工程设计中所指距地高度均指离开完成面的高度 4.4其它相关专业(结构、水、电等)的配合,应于室外环境工程施工前由甲方负责组织 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方可施工 4.5本工程所用的各类设备(给排水、机电等)应在本工程室外环境工程施工之前由甲方 负责组织相关的设备技术施工图,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由厂家或安装单位派专 人赴现场配合室外环境工程施工 五.基础及构造措施 5.1所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如遇基础的设计底标高不能落在持 力层上,必须除去非持力层,用砂夹石回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压实系数≥0.95;如遇膨胀土地基时,除去膨胀土,用砂夹石换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换填至基底标高(压实系数≥0.95),换填后地基的承载力必须满足150Kpa 5.2连续的地面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平头缝, 其间距6-12m,横 向缩缝采用假缝,其间距为3-6m,缝宽5-20mm, 深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面层与垫层对齐;连续的路面垫层沿纵向宜设置伸缝,其间距采用20-30m,缝宽20-30mm,缝内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局部加强 5.3本次园林设计如涉及到有关建筑结构顶板(底板)及围护结构,本设计如无特殊指明, 则其有关构造做法及措施参照建筑施工图设计 5.4本工程所有砖基础部分用M10水泥砂浆、MU10页岩砖(240×115×53)砌筑;砌砖部 分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排水沟: 5.5.1砖砌排水沟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2排水沟如遇填土,沟底C15混凝土垫层下应加铺50-70mm粒径卵石(或碎石) 一层夯入土中 5.5.3排水沟与勒脚交接处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深50mm 5.5.4每30-40m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受古蔺县水务局委托,我单位于2014年9月初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两河项目区(叙永县)太平溪小流域实施方案》,并于9月9日在四川省水利厅通过了专家技术审查会,按照与会专家修改意见于9月下旬修改完成实施方案后进行报批申请。于10月初领取到四川省水利厅下发的《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函[2014]1338号)。 该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情况如下:星光河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km2。共实施坡改梯60.00hm2(石坎48.50hm2,土坎11.50hm2);水土保持林276.0hm2;经济果木林364.0hm2;封禁治理1099.46hm2;保土耕作550.54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堰整治7座,蓄水池32口,沟渠12.68km,沉砂凼58个,作业道路7.63km。 星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76.3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697.48万元,植物措施288.97万元,封禁治理6.95万元,独立费用82.98万元。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治理技术》(GB/T16453.6-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 (10)《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1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12)《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4); (1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 (1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基础资料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四川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 (2)《四川省古蔺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0年~2015年); (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古蔺县实施方案》(2013~2017年); (4)《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水保[2013]442号) 三、设计工程概况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XXXXX建设工程 2. 建设地点:XXXXXX 3. 建设单位:XXXXXXXX 4. 工程内容:包括市民广场、中轴景观步道的铺装、园路、涌泉、园林建筑小品、绿化种植 设计以及附属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二、总则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 (2)建设单位认可的景观设计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1:500地形图。 (4)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 (5)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区域周边市政道路资料。 (6)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与标准。 (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012; 2、本工程采用甲方提供的北京坐标系和黄海高程。本图中所指标高均为完成面标高(或尺寸)。 3、本工程图纸所注尺寸除总平面及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本图须与道路、建筑、结构、绿化、给水排水、电气等有关专业图纸同时配合施工。预先做 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足够的计划安排。 5、所有材料须有国家或部、省、市认可的产品合格证,替代品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6、施工应按设计图施工,如有改变,需征得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批准。 7、所有外装饰材料色彩、质感需先做小样,经甲方及设计单位认可方可大面积施工,凡铺贴在 水泥砂浆面上的石材其背面涂刷“石材处理剂”一道(市场成品)以防泛浆,污染石材面。 8、地下管线应在绿化施工前铺设,功率在100W以上的灯具离植物的距离应大于1m。 9、严禁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砂浆,必须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 10、未详尽处施工应按国家及本地区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11、绿化种植按种植设计说明进行施工。 三、施工要求 1、基层做法: (1)所有的基础均应置于老土层以下。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以及其他过分潮湿的路段不宜直接铺筑灰土基层。否则应在其下设置隔水垫层,防止水分侵入土基层。 (2)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土质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确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无车辆通行的广场、道路、人行道按下表“支路”标准执行。有小车、轻型车通行的按“次干道”标准执行。 大干密度为100%。 2、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 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 方要求。 2、砖、石及混凝土施工:除注明者外砖砌体用MU10砖、M5水泥砂浆,不得使用普通实心粘土砖。 可选用混凝土砌块,各类烧结空心、实心砌砖,各类蒸压空心、实心砌块。用于基础的及承重的砌块不得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替代黏土实心砖的承重砌块宜选用烧结空心砌块。 3、各类金属件: (1)材料: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采用Q235B钢,钢筋采用HPB235级钢,不锈钢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钢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 (2)焊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有关技术规定。电焊条选用E4303的手工电弧条型号。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不得有裂缝、过烧现 象,外露处应锉平、磨光。焊缝的高度为8mm,焊缝长度见各大样。安装后不应有歪斜、 扭曲、变形等缺陷。 (3)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刺、无铁锈、无油污及附着在构件表面的杂物。 (4)钢板制作的装饰件应保持边角整齐、切割部分须锉平磨光,不得留有切割痕迹和毛刺。 (5)各种机加工件,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 (6)钢构件表面装饰及防腐处理:各种钢构件在面层油漆前应进行彻底的除锈处理。 (7)油漆:对室外各构件的油漆做法。除图纸中另有注明者外,均按地上建筑做法说明中的做法。 ①金属构件:钢刷除锈、磨去毛刺、湿布擦净、涂硝基底漆一遍。刮5p基腻子一遍。 填补麻点,凹痕,划痕,砂纸磨平。硝基基漆处用色漆数遍至颜色均匀,膜面平整, 水砂纸打磨,喷亚光硝基外用清漆(Qn11型)罩面颜色另定。 注意:所有油料需经脱色处理,颜色为淡色透明。 (8)预埋铁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外露钢材宜采用热镀锌处理。 4、本项目所有木材均选用进口成品芳兰防腐木材,外刷两道栗色木纹漆。 5、防护: (1)防滑:凡是光滑的地面材料(如玻璃、卵石铺装)坡度必须小于0.5%。

进度计划纠偏整改措施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彭山产业新城迎宾大道一期 市政道路工程 进度计划纠偏整改措施 发放编号:CCES5B3/SC-YBDD- 发布日期:2016年 12月执行日期:2016年 12月 中建五局三公司彭山迎宾大道项目部

目录 一、进度计划简述 (3) 二、影响本施工计划进度的主要因素 (4) 三、具体纠偏措施 (4) 3.1、材料的运输、调配措施 (4) 3.2、施工技术措施 (4) 3.3、项目部人员管理措施 (5) 3.4、组织措施 (5)

一、进度计划简述 本工程总工期约435个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5月20日,竣工时间:2018 年7月30日,实际开工日期以甲方的开工通知为准,开工后的工期节点同向调整。 我单位结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环境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将软基处理、排水管道 回填、路基填筑、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等部位的完工设置成阶段性工期控制点,便于对总体施 工计划的控制,具体控制时间点如下表: 一段南侧节点控制(2017.5.10~2017.9.26): 节点 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下旬工期时间 时间 排水管道完工7.1 42天涵洞施工完工7.1 42天桥梁施工完工8.10 41天路基施工完工7.30 72天水稳基层完工8.15 16天道路路面完工9.1 16天工程总体完工9.26 139天一段北侧节点控制(2017.6.19~2017.9.30): 节点 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下旬工期时间 时间 排水管道完工7.30 30天涵洞施工完成7.30 30天桥梁施工完工8.10 40天路基施工完工9.10 17天水稳基层完工9.16 10天道路路面完工9.21 6天工程总体完工9.26 98天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3.10

————————————————————————————————————————————————— - 1 -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是一座美丽的海湾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大通道、桥头堡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防城港于1993年设立地级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 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陆地边境线230多公里,人口近90万,是一个全海景的生态滨海城市,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图-1.1 防城港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位置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作为防城港市三大景区之一,位于防城港市沿海旅游带的中心,具有极大 的发展潜力。根据《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报批版),防城港市定位为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而早在 1982 年,江山半岛就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成为防城港市旅游开发的重点。 随着江山半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江山半岛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较为无序,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项目作为为江山半岛旅游产业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将对岛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升级升级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图-1.2 江山半岛在防城港市中的区位 在本项目的投标中,我公司顺利中标,承担了防城港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的设计任务。 江山半岛定位为 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

进度计划纠偏措施

吕梁学院综合实验楼进度纠偏措施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实验楼项目部 二O一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对比纠偏措施 为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和形象进度节点工期满足要求,公司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对比,当发现偏差时及时纠正:组织措施上由项目经理统一落实,协调进度,合同措施上实行工期奖惩制度;经济措施上做到工程款及时拨付,满足工程进度;技术措施上做到应用新技术提高工效和控制好关键工序。 一、组织措施 (一)整个工程由总承包负责检查督促分包进度计划实施情况,以便在分包超前或滞后于进度计划时实时采取纠偏措施。 (二)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按节点部位绘制实际计划完成情况横道图,对照总计划和完成情况,分析出偏差的项目,在下节点部位进度计划安排中进行调整。 (三)每周例会通报工程进度情况,确定薄弱环节,以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协调配合问题,部署下周工作安排。 二、具体办法 (一)分析原因及影响,追回落后工期 如果出现进度偏差,首先进一步分析此偏差对进度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各分包及各专业工种进行调整,定出追回落后工期的措施和时间表。 (二)关键工序的纠偏措施 只有关键工序进度有保证,总工期进度才能有保证。因此当实际进度出现偏差时,首先是从关键工序入手部署纠偏措施,保证关键工序、节点

工期与计划进度稳合。关键工序的调整以避免影响原定计划工期和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原则。 1、关键工序超前于计划进度 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时,若不拟缩短工期,则结合工程实际选择资源占用量大或直接费用高的后续关键工作,适当延长其持续时间以降低资源强度或费用;若要提前完成计划,则将计划的未完成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重新进行调整,按新计划执行。 2、关键工序落后于计划进度 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落后时,在未完成关键线路中选择资源强度小或费用率低的关键工作,缩短其持续时间,并把计划的未完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按工期优化方法对它进行调整。 (三)非关键工序的纠偏 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或满足施工的需要,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在其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范围内将工作持续时间进行延长或缩短。 (四)资源不足的纠偏措施 由于施工能力或调整不足而产生延误的情况下,采取加大人力投入或加班施工来赶上工期。若业主一时资金短缺,经共同协商后,本公司财务部将提供临时资金周转。 (五)增减工作项目时的纠偏措施 当增减工作项目时,重新计算时间参数,分析项目的增减对原进度计划的影响。在不打乱原进度计划总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对局部逻辑关系进行调整;

悬索桥设计说明

悬索桥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项目为配合XXX工程建设所进行的库区淹没路桥复建工程。 原XXX人行索桥全长约60m,桥面高程约为1284.0m,两岸为人行便道。XX水电站库区蓄水后,正常蓄水位为1335.0m,将淹没原人行索桥。为保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两岸交通的恢复,按照国家有关水库淹没赔偿的“三原”原则及有关规定,重建XX县化乐乡夺泥村河边组人行索桥及两岸人行便道。 二、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参数 1、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F40-2003); (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2、设计标准 (1)人行索道技术标准 荷载:人群荷载2.0kN/m2。 桥面宽度:净-2.3m。 合龙温度:15℃。 (2)人行便道技术标准 技术等级:等外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20km/h; 路面宽度:2m; 路面类型:泥结碎石路面。 三、桥梁地质概况 1、自然条件 (1)气候、水文 桥址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带的岩溶高原中山区,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1000~1100mm,是贵州热量较低、雨量较多、海拔较高的剥蚀、侵蚀高原山地区。 (2)地形、地貌 桥位区为河谷斜坡地形,总体上两侧高中间低,呈“V”字型,其地面标高1269.20m~1348.92m,相对高差79.72m, 河床标高约为1268.7m。两侧地形坡角较大,一般坡角30~60°,南岸一侧谷坡较陡,地形综合坡角近于垂直;北岸一侧谷坡下缓上陡,地形坡角一般30~60°。桥位区地貌为岩溶化脊状中低山地形地貌,属溶蚀地貌,河岸两侧以高山峰林为主,山脊山顶为条形

工期纠偏措施

贵阳学院艺术楼工程 工 期 纠 偏 措 施 编制: 审核: 复审: 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贵阳学院艺术楼项目部 二00六年十月十三日

工期纠偏措施 致:贵阳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龙港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由我部承建的贵阳市贵阳学院艺术楼工程为贵阳市政府重点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该工程于2006年7月13日正式进场,致2006年10月13日工程只完成A区基础部分(B、C、D区基础未完工),对比我部制定的计划工期滞后1个月时间。针对工期严重滞后的情况,我部作出以下分析及工期保证措施,确保工程在安全、保质的前提下按期完工。 一、工期滞后原因分析: 1、外界因素 1.1、设计基础图在进场后三周才得到; 1.2、平场土石方期间由于土石方外运施工道路受外界影响,平场停工一周时间; 1.3、影响施工的植被、电杆、原有房屋移植对工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1.4、由于水泥市场紧张,商品混凝土不能及时到位。 2、内部因素: 2.1、项目部管理不严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分工不明确。造成现场多人指挥,施工班组重复操作。 2.2、现场与技术、现场与材料、现场与资料严重脱节,造成施工技术问题影响现场进度、材料不能及时进场、资料不能与工程同步的后果。 2.3、基础及平场期间未安排夜间加班,造成工期滞后。 2.4、施工班组作业人数少,造成具备施工条件的工作面无人施工,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2.5、项目部与外界相关单位协作不好,不能及时落实相关单位的意见。 二、工期补救及保证措施(9月11日~合同完工时间): 1、按照计划工期表计算出已滞后工期,结合目前完成工程量及至合同完工的剩余时间,详细排出施工工期倒排计划。将总工期分解为周工期,用每周工期控制总工期。项目部每周对计划工期进行检查,看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如果出现工期滞后现象,制定相关补救措施及时补救。具体后期工程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计划横道图(2006年10月11日至合同完工)” 2、对项目部不能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进行更换,增强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方面的力量。项目部细化分工,各岗位责任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工作效率与个人经济挂钩,工程进度与整个项目部经济挂钩,哪一个环节脱节,追究该负责人的责任,确保工程能最大化的加快进度。 3、项目部从10月15日起将工地生产时间改为“两班制”,夜间安排班组进行施工。制定相应的夜间加班安全生产、保质措施,确保工程在“保质、安全”的前提下“抢工期”。夜间作业时间必须与学院及附近居民予以公告,在“抢工期”的时间段内做好外界关系处理,减少阻碍施工的各项因素。 4、根据现场施工作业面、施工进度的具体情况增加班组施工力量,合理安排各班组生产作业,对本工程主体工程分区流水作业施工。及时协调班组与项目部、班组与班组之间的关系,确保具备施工作业面的区域正常施工,绝不能出现施工作业面无人施工的现象。 5、项目部工程部按照设计图纸拟出工程总材料计划,明确各材料具体数量、规格型号、具体进场时间、进场后堆放位置。项目部从资金上全力确保工程材料及时到位,不能因为材料因素造成工地窝、停工。

施工进度计划纠偏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纠偏措施 1、进度偏差的分析(1)分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无论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不为关键工作,需要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2)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自由时差的情况来确定。(3)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该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无影响,因此,原进度计划可以不作调整。(4)进度计划调整的最有效方法是利用网络计划。调整的内容包括:关键线路时段的调整、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增减工作项目、调整逻辑关系、重新估计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对资源的投入作局部调整等。(5)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时,若不拟缩短工期,选择资源占用量大或直接费用高的后续关键工作,适当延长其持续时间以降低资源强度或费用;若要提前完成计划,

则将计划的未完成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重新调整,按新计划实施。(6)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计划比计划进度落后时,在未完成路线中选择资源强度小或费用率低的关键工作,缩短其持续时间,并把计划的未完成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按工期优化方法进行调整。(7)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在时差长度范围内进行。途径有三:一是延长工作持续时间以降低资源强度;二是缩短工作持续时间以填充资源低谷;三是移动工作的始末时间以使资源均衡。(8)增减工作项目时不打乱原网络计划的逻辑关系,并重新计算时间参数,分析其对原网络计划的影响。(9)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的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只有当实际情况要求改变施工方法或组织方法时,才可进行逻辑关系调整,且不应影响原计划工期。(10)当发现某些工作的原计划持续时间有误或实现条件不充分时,可重新估算持续时间,并计算时间参数。这种方法是不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使施工进度加快,并保证实现计划工期的方法。这些被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是位于由于实际施工进度的拖延而引起总工期增长的关键线路和某些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可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11)当资源供应发生异常时,采用资源优化方法对原计划进行调整或采取应急措施,使其对工期影响最小。(12)如果潜在延误工期的潜在因素,将按照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为交叉口改造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东北侧,伦教镇东侧。主线道路为碧桂路,被交线道路为龙洲路。本工程近期按菱形立交实施,远期为枢纽式立交,其中以碧桂路跨线桥为主体工程。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设计范围,碧桂路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1.48km。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于2008年3月14日在顺德区召开。根据评审会意见,我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后,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业主又先后召开了数次“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协调会”,并形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补充大纲》。本施工图修编设计按照《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及《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等有关文件来编制。 1.1 任务依据 1)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 3)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年4月)。 4)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2007年4月)。 5)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原则(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 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7年12月)。 6)《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佛交函【2007】475号。 7)《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8年3月) 8)《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9)有关会议纪要。1.2 采用规范

施 工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Ⅰ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日溪乡党洋村畲族文化公园 二. 设计依据 1. 现行国家颁布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 业主提供的基地现场有关现状基础资料。 3. 业主认可的方案设计有关文件(其中包括业主反馈信息、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评审会意见)。 三. 设计范围 园林景观设计 四. 设计深度 1. 参照“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2. 本设计单位内部技术管理条例中有关规范要求。 五. 一般说明 1. 本工程设计除注明者外,标高采用绝对标高(业主提供),坐标采用何种坐标系,均与标高一致为业主所提供的数据;图纸中所标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2. 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设计所指距地高度均指距离完成面高度。 3. 本工程铺装地面的排水坡度应设在1%左右,若出于景观需要,可将排水坡度设定在2%~3%在的范围;景观道路的路面横坡坡度设定在1%~2%,最小纵坡度设定在0.5%以上,以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4. 所有地面工程、墙体工程及综合工程中的驳岸与景石布景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5. 特殊工艺如雕塑、喷泉、艺术假山、钢及膜结构等等,其详细施工图纸与施工安装应由专业队伍负责,但须同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施工图纸,并由专业队伍派人员赴现场施工或配合土建施工。 6. 各种施工安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部门标准及各项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与结构、水电、绿化等专业施工图纸密合切地配合。 (二). 图例 本工程设计图纸中总平面图、分区图、铺装平面图、植物配置图、景观灯具及城市家具布置图均示有图例说明。 六. 土建说明 (一). 材料要求 1. 结构材料 1) 混凝土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20,垫层(在钢筋结构下)为C15;钢筋混凝土若用在景观道路与铺地上,预制的为C20,现浇的为C25;若用在构筑物、园建小品及水池等等上,预制的为C15,现浇的为C20~25;钢筋采用HPB235,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2) 砖砌体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砌体均为MU10非粘土砖,规格为240×115×53mm,M5砌筑砂浆;如果墙体厚度为1/4标准砖,则采用1:2.5水泥砂浆砌筑;用于基础及承重砌块不得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3) 金属件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等均采用Q235--AF钢;不锈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焊接及焊接材料也应符合国标中的有关技术规定,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无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挫平、磨光;焊条用E43系列,焊缝高度6mm,钢与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

完整版(施工图设计说明)

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部分) 1、工程概况 1.1工程规模、建设范围 XX市XX城XX路按照XX城城区路网规划总体要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米,道路区域为填海区,填海造城一期工程海堤填筑刚合拢,现在已形成16m宽的道路路胚,原路基范围内未进行地基处理,直接吹沙填筑,高度有4m~5m左右。为了加快XX城内部城区建设,根据建设单位要求,XX路近期先实施16m,远期按照40m道路红线宽度修建。本次设计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起点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K0+30.234),道路沿海堤前进,终点位于XX桥(K4+578.114),本次修建长度全长4.547公里。 1.2工程自然条件情况 1.2.1地形地貌 本线路位于XX市将新建的XX城城区内,道路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方向。XX 市XX城将在围海填筑基础上形成城市,现已完成海堤填筑,整个地形比较平缓。 1.2.2水文条件 本工程沿线无大河流,路线受海洋潮汐影响较大。 1.2.3工程地质 本工程沿线地质主要是填海区,而且是在刚填筑的堤坝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是刚完成堤坝填筑,路基不够稳定,沉降影响较大。1.4 设计内容及文件组成 根据签定的设计合同,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排水、管线综合等。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道路设计合同 2.1.2建设单位提供XX市XX城海堤填筑施工图 2.1.3XX市XX城区域路网规划――总平面图 2.2采用规范 2.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2.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2.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D30-2004) 2.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2.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道路工程设计 3.1设计原则 3.1.1服从现状区内现状用地规划,满足各条道路规划红线的要求,保证道路实现其交通、景观、艺术功能,维护区内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 3.1.2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 3.1.3根据地形与地块功能分区,道路竖向设计与周边地块开发有机结合。 3.2主要设计标准

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三篇 第六册 第二分册 引桥下部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郭家沱长江大桥是六纵线跨长江的节点工程,是两江新区联系主城核心区最快捷的通道,项目的建设将推动东部新城发展,带动两侧土地开发,同时加强龙兴、复盛片区与环樵坪经济区过江快捷联系。是重庆市政府为实现重庆特大城市空间发展和城市化战略目标重要手段。工程起于两江新区郭家沱周家村,向南于郭家沱跨长江至南岸区峡口镇,经长岭岗西侧上跨既有三横线兰草溪大桥至重庆南岸山城油漆厂东侧止,主线全长6.2km,主要包括郭家沱长江大桥,全长1.4km;北引道工程,长2.7km(含花红湾立交与北桥头立交);南引道工程长2.2km(含峡口立交)。 郭家沱长江大桥起点桩号K2+689.209,终点桩号K4+093.009,全长1403.8m,主桥采用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跨径布置为(75+720+75)m=870m;两岸引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北引桥跨径布置为(4×43)m,南引桥跨径布置为(3×43+4×43)m。 1.2 设计内容及图册划分 本项目施工图设计共分九篇,其中第一篇为“总体线路”,第二篇为“北引道及立交工程”,第三篇为“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第四篇为“南引道及立交工程”,第五篇为“交通及照明工程”,第六篇为“排水工程”,第七篇为“景观工程”,第八篇为“管理用房”,第九篇为“公轨共建段工程”。 第三篇“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共分八册,本册为第六册“引桥工程”第二分册“引桥下部”。 2 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签订的《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设计合同》(2014.05)(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 (3)《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3-2020年)》 (4)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10) (5)重庆西科水运工程咨询中心编制的《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 (6)重庆西科水运工程咨询中心编制的《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防护评价报告》(长许可[2013]141号) (7)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渝(市)环准[2016]006号) (8)重庆市地震工程研究所编制的《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渝震安评[2012]37号) (9)重庆市勘测院《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2012.9)(1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投资[2015]867号)(11)《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重庆市规划局渝规方案函[市政][2016]0028号)(12)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查意见》(渝建方案审[2016]5号) (1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投[2016]1273号 (14)《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初步设计》(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2016.09) (15)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郭家沱长江大桥轨道交通设计有关问题会议纪要》(第17号) (16)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关于明确轨道8号线相关技术参数的复函》(渝轨建办函[2015]3号) (17)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渝建初设[2016] 180号) (18)重庆市勘测院《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015.10) (19)桥位区域1:500地形图(重庆市勘测院) 2.2 前期工作过程 2012年2月,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招商局重庆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施工图设计编制依据 1、依据性文件 1)主管机关认可的建筑方案设计图 2、主要相关设计规范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05 3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4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01-2010 5 《房屋建筑学》教材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淮安某高校学生宿舍楼 2、建设地点:淮安 3、建筑层数:5层 4、建筑高度:18.00米。 5、建筑面积: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6、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二级。 8、屋面防水等级:11级 9、抗震设防烈度:8 度 10、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三、设计标高、坐标及图纸标注 1、本项目平面定位及±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值详位置图。 2、图中尺寸单位,除标高及总平面以米为单位外,其他均以毫米为单位。 3、平面图中凡未注明门窗洞口尺寸者,可视图示按剧中或一侧墙面200 。 4、专业代号:总图-总;建筑-建;结构-结;给水排水-水;采暖-暖; 通风-风;电气-电; 5、墙体预留洞、槽表示方法: 洞:(专业代号)宽×高槽:专业代号)宽×高×深圆洞:(专业代号)直径⊙洞底距楼地面高度槽底距楼地面高度洞中心距楼地面高度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四、其它: (1)内外高差为600mm。 (2)有组织外排水,屋面可以考虑上人。 一、设计依据 1、计委批准文号:昌发改复[2005]69号 2、规划许可证编号:2005 昌规建字0043号 3、设计合同书编号:2005—016号

4、地质勘探报告编号:2005—046号 5、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1 -602 -2006 );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05 ); 二、项目概况 1、建筑名称: 2、建设单位: 3、建设地点:淮安市某高校 4、建筑面积:3704m2(含阳台面积)该面积数值仅作为参考。 5、檐口高度:12.85米 6、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7、使用功能:办公楼 8、耐火等级:二级 9、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0、相对高程:±0.00米,相当于绝对高程,见总平面图 11、平面所注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所注标高以米为单位。 总平面图中所注尺寸以米为单位。 三、墙体工程 1、墙体的基础部分见结施; 2、墙体±0.000以上采用240厚页岩实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0.000以下采用MU15页岩砖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3、墙体外保温层采用60厚粘贴聚笨板保温层。见图集:88J2—9∶5页外墙51M2⑩ 楼梯间墙体内保温层采用2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 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下约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的 墙身防潮层(在此标高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或下为砌石构造时可不做),当室内地坪变化处防潮层应在高低关埋土一侧墙身做20厚1∶2水泥 砂浆防潮层,如埋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酯防水涂料(或其它防潮材料); 4、女儿墙为240厚页岩实心砖,60厚砼压顶,做法:88J14—2—W8—2 5、墙体留洞及封堵 А.钢筋混凝土墙上的留洞过梁见结施和设备图; В.砌筑墙体预留洞过梁见结施说明; C .预留洞的封堵: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15豆石混凝土填实; 变形缝处双墙留洞的封堵,应在双墙分别增设套管,套管与穿墙管之间嵌堵嵌缝油膏,防火墙上留洞的封堵为不燃烧材料堵塞密实。 6、几点特殊技术要求: A.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涂塑耐玻纤网格布粘贴部位做法参照88J2—3B1~B10页) B.所有管道井、风道井,管道安装完毕后,在楼板处用后浇板作防火分隔。 四、屋面工程 1、本工程的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设防做法为:〈88J1—1〉Ⅲ4 2、屋面做法及屋面节点索引、露台、雨篷等见各层平面图及有关详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