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史考试大纲

中外艺术史考试大纲
中外艺术史考试大纲

《中外艺术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外艺术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以及对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的分析论述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1. 准确把握中外艺术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过程。

2. 了解掌握中外艺术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3. 熟练运用艺术理论分析中外艺术相关问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外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一、常识及概念

1.骚体赋

2.散体大赋

3.抒情小赋

4.乐府民歌

5.《孔雀东南飞》

6.《古

诗十九首》7.“建安风骨”8.《搜神记》9.志怪小说10.志人小说11.

“初唐四杰”12.唐代边塞诗派13.新乐府运动14.“小李杜”15.《长恨歌》16.花间派17.江西诗派18.话本19.永嘉四灵20.元曲四大家

21.豪放派22.婉约派23.唐宋八大家24.“三言”25.“二拍”26.唐

宋派27.公安派28.小说界革命29.晚清四大谴责小说30.新月派诗歌

31.象征派诗歌32.七月派33.语丝派34.文学研究会35.创造社36.中

国左翼作家联盟37.“朦胧诗”派38.寻根小说39.女性小说

二、分析及提要

1.《楚辞》的艺术特征

2.班固《汉书》的艺术成就

3.汉乐府民歌的主

要内容4.“二谢”的创作风格比较5.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6.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7.唐代传奇的思想内容8.宋代豪放词派的文学创作9.

宋代婉约派的文学创作10.辛弃疾诗歌的艺术风格11.王实甫《西厢记》的艺术特色12.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艺术特征13.《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塑造14.郁达夫“自叙体”小说创作特色15.巴金的小说创作16.“山药蛋”派的创作风格17.知青小说的创作特色18.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创作19.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阐释及论述

1.《诗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司马迁《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

术特色3.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4.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5.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6.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文学创作7.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比较8.苏轼的诗歌创作9.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10.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的艺术魅力11.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特征12.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的艺术特征13.吴敬梓《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14.《红楼梦》的艺术成就15.《聊斋志异》与清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创作16.鲁迅的小说创作17.“为人生”派的小说创作

18.老舍小说创作的特点19.“伤痕小说”的创作风格20.“反腐题材”

小说的创作特点与现实意义

外国文学史

一、常识及概念

1.荷马史诗

2.伊索寓言

3.《新约》

4.骑士文学

5.英雄史诗

6.但丁及

其《神曲》7.文艺复兴8.人文主义文学9.薄迦丘10.流浪汉小说11.

《堂吉诃德》12.《巨人传》13.《失乐园》14.启蒙运动15.《鲁滨逊漂流记》16.感伤主义文学17.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18.歌德19.唐璜20.

大仲马21狄更斯22.契诃夫23.自然主义24.唯美主义25.浪漫主义

26.《悲惨世界》27.普希金28.现实主义29.雨果30.《人间喜剧》31.

《约翰·克利斯朵夫》32.《母亲》33.海明威34.存在主义文学35.

荒诞派戏剧36.未来主义文学

二、分析及提要

1.柏拉图和亚历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2.基督教在中世纪文学发展

中的作用 3.城市文学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4.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内涵5.彼特拉克的人文思想与文学创作6.《十日谈》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7.古典主义的文学风格8.启蒙文学的总体特征9.伏尔泰和狄德罗小说的特点10.浪漫主义的特点11.现实主义的特点12.前期象征派及代表作家13.自然主义的特点14.唯美主义的特点15.象征主义的特点16.表现主义的特点17.意识流小说的特点18.黑色幽默的特点

三、阐释及论述

1.荷马史诗的英雄主义和艺术魅力

2.《神曲》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

3.堂吉诃德矛盾复杂的悲喜剧形象

4.《巨人传》中的人物形象所体现

的人文主义认识 5.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及在欧美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6.菲尔丁的现实主义小说7.卢梭的文学创作8.“狂飙突进”

运动在德国的文学表现9.巴尔扎克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10.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1.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评析12.

从《羊脂球》看莫泊桑创作的特点13.高尔基在俄苏文学上的重要地

位14.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风格

第二部分中外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一、常识及概念

1.元杂剧

2.“元曲四大家”

3.楔子

4.“四大传奇”

5.“临川四梦”

6.沈汤之争

7.《四声猿》

8.苏州派

9.南洪北孔10.《桃花扇》11.谭

鑫培12.春柳社13.《雷雨》14.四大名旦15.黄梅戏16.越剧17.豫剧

二、分析及提要

1.先秦原始歌舞与巫傩祭仪

2.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对戏曲形成的影响

3.

歌舞戏《踏摇娘》在唐代的改进4.唐代参军戏的发展演变5.金院本与宋杂剧的异同6.元杂剧兴盛的原因7.关汉卿的艺术成就8.《西厢记》的艺术成就9.南戏与杂剧在形式上的不同10.明传奇的体制特点11.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12.明代杂剧发展概况13.李渔的艺术贡献14.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15.清代戏曲的“花雅之争” 16.田汉的戏剧活动与主要成就17.郭沫若的历史剧及艺术特色18.周信芳京剧的艺术风格19.评剧的发展及艺术魅力

三、阐释及论述

1.宋代杂剧的兴起原因及演出形式

2.宋代南戏的形成与拓展

3.元杂

剧的体制构设与表演体系4.《琵琶记》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贡献5.京剧的形成和成熟6.近代的戏剧改良运动7.曹禺、焦菊隐的话剧创作8.

京剧四大名旦的艺术创作

外国戏剧史

一、常识及概念

1.古希腊悲剧

2.《诗学》

3.《诗艺》

4.世俗剧

5.即兴喜剧

6.大学才

子7.《哈姆雷特》8.剑袍剧9.古典主义戏剧10.《伪君子》11.《菲德尔》12.风俗喜剧13.《造谣学校》14.《图兰朵》15.《爱米丽亚·迦洛蒂》15.《茶花女》16.现实主义戏剧17.自然主义戏剧18.《钦差大臣》19.《破罐》20.《玩偶之家》21.锁闭式结构22.《华伦夫人的职业》23.表现主义戏剧24.象征主义戏剧25.叙事戏剧26.存在主义戏剧27.荒诞派戏剧

二、分析及提要

1.古希腊著名的喜剧家及其创作

2.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及其

对悲剧的论述 3.贺拉斯的戏剧理论著作及其主要观点 4.宗教剧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概况 6.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创立与发展7.启蒙运动时期戏剧的主要特点8.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9.狄德罗现实主义戏剧的理论主张10.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兴起与创作11.哥尔多尼对意大利戏剧的贡献12.席勒的戏剧观及其作品内容13、浪漫主义戏剧的产生与特征14.英国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及主要作品15.果戈理的喜剧作品及艺术16.

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各阶段有何特色17.表现主义戏剧风格18.斯特林堡的戏剧创作及主要特点19.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之间的关系

三、阐释及论述

1.古希腊与古罗马戏剧艺术的关系

2.莎士比亚剧作的思想内容与艺

术成就 3.莫里哀喜剧作品的人物塑造与风格特点 4.歌德诗剧《浮士德》的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5.浪漫主义戏剧与古典主义戏剧的不同风格特色6.契诃夫戏剧作品的风格特点7.尤金·奥尼尔戏剧作品的艺术成就8.叙事戏剧的代表作品及艺术特征9.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戏剧的不同

第三部分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一、常识及概念

1.彩陶

2.黑陶

3.画像石

4.“马踏飞燕”

5.顾恺之

6.曹衣出水

7.展

子虔8.《唐朝名画录》9.昭陵六骏10.乾陵11.白描12.米氏云山13.

“南宋四家”14.“元四家” 15.吴门画派16.松江派17.徐渭18.“四僧”19.“扬州八怪”20.海派21.岭南画派22.景泰蓝23.太平天国壁画24.中国美术家协会25.新年画运动26.《收租院》27.伤痕美术28.

《西藏组画》 29.新写实主义30.超写实主义31.超现实主义32.中国波普33.荒诞表现主义

二、分析及提要

1.商代青铜雕塑的总体特征

2.秦汉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艺术特点

3.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4.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5.“六法”

的具体内容和要求6.北魏都城洛阳与唐代都城长安的建筑特点7.“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风格特征8.宋代绘画繁盛的表现9.宋代的风俗画创作10.“元四家”山水画的特色11.董其昌的南北宗说12.明代人物画的创作13.明代的雕塑发展14.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15.蔡元培的

美育观16.“北齐南黄”的艺术风格17.现代美术教育“三重臣”的成就18.建国十七年的水墨人物画19.建国十七年版画发展20.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特点21.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艺术发展

三、阐释及论述

1.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发展概况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及创作

3.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发展变化 4.五代时期山水画坛的发展风貌 5.宋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6.明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7.清代山水画的创作8.

清代年画的发展状况9.海派绘画的创作内容与风格10.建国十七年水墨山水和花鸟画的演变11.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油画发展

外国美术史

一、常识、概念

1.爱琴美术

2.瓶画

3.庞贝壁画

4.拜占庭美术

5.哥特式美术

6.彩色玻

璃画7.佛罗伦萨画派8.《蒙娜丽莎》9.威尼斯画派10.样式主义11.

卡拉瓦乔主义12.巴罗克艺术13.荷兰画派14.罗可可艺术15.新古典主义16.浪漫主义17.巴比松画派18.巡回展览画派19.《伏尔加河上的纤夫》20.印象主义21.新印象主义22.纳比派23.拉斐尔前派24.

新艺术运动25.马蒂斯26.康定斯基27.克利28.未来主义29.抽象主义30.荷兰风格派31.包豪斯32.达达主义33.巴黎画派34.大地艺术

二、分析及提要

1.古希腊雕塑的艺术风格

2.古罗马肖像雕刻的艺术特征

3.文艺复兴

美术的主要特征4.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人物及艺术风格 5.17世纪西班牙现实主义风格6.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特征7.罗丹塑

造的艺术形象之美8.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批判精神9.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艺术风格10.后印象主义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贡献11.立体主义艺术及其代表风格12.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和成就13.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与创作14.波普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三、阐释及论述

1.中世纪美术发展概况

2.“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成就

3.德国文艺复

兴美术的发展及特色4.17、18世纪欧洲美术的主要特征5.17、18世纪欧洲风景画的艺术成就 6.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成就7.象征主义美术的产生与发展8.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总体特征9.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及主要特征

第三部分中外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一、常识及概念

1.六代乐舞

2.《诗经》

3.《楚辞》

4.八音

5.十二律

6.乐府

7.鼓吹乐

8.相和歌9.清商乐10.歌舞戏11.《声无哀乐论》12.大曲13.曲子14.

俗讲15.文字谱16.八十四调17. 二十八调18.唱赚19.鼓子词20.诸宫调21.货郎儿22.陶真23.南戏24.琴曲《潇湘水云》25.琵琶曲《海青拿天鹅》26.十八律27.海盐腔28.余姚腔29.弋阳腔30.昆山腔31.

鼓词32.弹词33.京韵大鼓34.十番锣鼓35.江南丝竹36.广东音乐37.

二泉映月38.秧歌剧39.新潮音乐40.八部样板戏

二、分析及提要

1.原始社会的主要乐舞

2.周代乐舞的主要内容

3.曾侯乙墓编钟的出

土及其历史意义4.儒、道、墨三家的主要音乐思想5.汉代百戏的大体内容 6.京房在音乐史上的贡献7.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律学的主要成就

8.隋唐时期主要的音乐论著9.宋代的词调歌曲与著名的词曲作家10.

宋代主要的器乐合奏及演出形式11.宋元时期的主要音乐论著及内容

12.“乱弹”声腔的发展13.近代大鼓艺术14.明清时期的歌舞音乐15.

朱载堉在音乐史上的贡献16.萧友梅、赵元任的艺术创作17.刘天华的音乐主张与艺术贡献18.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曲与歌舞剧19.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成就20.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艺术风格21.新时期通俗歌曲的繁荣22.谭盾的音乐创作与成就

三、阐释及论述

1.明清时期的古琴艺术和琵琶艺术

2.明清时期的器乐合奏及地方特色

3.明清时期主要的乐谱及音乐美学著作

4.清末学堂乐歌的状况及成就

5.“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

6.“五四”运动后中国声乐创作的发展

7.建国后的声乐创作状况

8.建国后器乐创作的演进

9.建国后的歌舞剧成就

外国音乐史

一、常识及概念

1.格里高利圣咏

2.弥撒

3.英雄业绩歌

4.经文歌

5.法伯顿

6.勃艮第乐

派7.意大利牧歌8.法国尚松9.众赞歌10.歌剧11.法国序曲12.康塔塔13.清唱剧14.海顿15.莫扎特16.贝多芬17.舒伯特18.门德尔松

19.肖邦20.轻歌剧21.强力集团22.表现主义音乐23.法国“六人团”

24.序列音乐25.偶然音乐

二、分析及提要

1.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2.格里高利圣咏的主要特征

3.

法国游吟诗人的创作内容4.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及其风格特征5.

意大利牧歌的发展过程及艺术特点 6.巴罗克音乐的总体特征7.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8.巴赫的音乐贡献9.格鲁克的正歌剧改革10.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11.法国抒情歌剧的特征12.意大利歌剧的发展13.印象主义音乐的总体特征及主要代表14.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总体特征及主要代表。

三、阐释及论述

1.复调的兴起与发展过程

2.意大利“新艺术”音乐

3.16世纪欧洲各

国带有民族风格的世俗音乐 4.巴罗克时期各国歌剧的发展情况 5.巴罗克时期各国器乐的艺术成就 6.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的交响乐风格

7.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演变8.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兴起与

成就9.民族主义音乐在20世纪的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一、常识及概念

1.香港电影之父

2.古装片、武侠片

3.南国电影剧社

4.“中国电影年”

5.孤岛电影

6.时装片

7.革命的抒情正剧

8.难忘的1959年

9.样板戏

10.1979年的电影11.第四代导演12.第五代导演13.王朔现象

二、分析及提要

1.《孤儿救祖记》的成就与影响

2.第一代导演对中国电影史的意义

3.

左翼电影运动取得的成就 4.第二代导演对电影的贡献 5.“十七年电

影”中喜剧创作的特点6.“三突出”的原则及其对电影的影响7.中国美术片的创作8.第五代导演取得的成就9.新生代导演的“新”特点

三、阐释及论述

1.中国电影拓荒期概貌

2.中国20世纪30—40年代电影艺术的发展

3.

十七年电影到文革电影的发展变化4.新时期电影的创新发展

外国电影史

一、常识及概念

1.布赖顿学派2.艺术电影运动3.“最后一分钟营救” 4.好莱坞5.

制片人制度6.明星制7.类型片8.社会主义现实主义9.电影手册派10.

现代派电影11.奥伯豪森宣言12.公路片 13.越战片14.科幻片15.家庭伦理片

二、分析及提要

1.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在电影史上的意义

2.格里菲斯对电影的贡献

和艺术理想3.查理·卓别林在喜剧电影上取得的成就4.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5.《公民凯恩》取得的历史成就6.“左岸派”电影的创作特色7.日本电影的美学特征8.新德国电影取得的成就9.新好莱坞电影对类型片的发展

三、阐释、论述

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成就与电影理论

2.欧洲先锋派电影为世界

电影所做的创新 3.好莱坞几种典型的类型片及其形态特征 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法 5.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成就

中外音乐史考题背

精心整理 1. 关于音乐起源问题的诸多争论中,我国古代哲学家多主张(模拟说) 2.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句话出自《乐记》。 3. 黄帝时代的代表性乐舞是(《云门》)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 16.“钟鸣鼎食之家”反映的是:(贵族家庭的奢华) 17.“乱”是音乐的高潮部分,他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18.“乱”是相和大曲的:(高潮部分) 19.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琴,已初步确立了:(七弦的体制)

20.在唐代宫廷演奏大型歌舞时,乐器演奏者水平相对较差的被归入(立部伎) 21.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属于:(民间俗乐) 22.《春莺啭》是一首:(大曲) 23.北曲的音乐特点是:(七声音节) 24.轧筝是一种(拉线乐器)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交替圣歌集》的编辑者是:(格里高利) 35.欧洲第一部歌剧的剧名是:(达夫内) 36.十五世纪开创“泛协和”风格的乐派是:(勃艮第乐派) 37.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中心。 38.欧洲“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 39.管弦乐《英国组曲》的作者是(巴赫)

40.清唱剧《创世纪》的曲作者是(海顿) 41.歌剧《魔笛》的曲作者是(莫扎特) 42.奠定小提琴协奏曲“快-慢-快”三乐章形式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托雷利) 43.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是(斯美塔那) 44.被称为“俄罗斯和民族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是(格林卡) 45. 46. 47. 48. 49. 50.《4 51. 52. 53. 54.《春之祭》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斯文基)的代表作。 (一)八佾:我国古代歌舞的一种阵式(横8人,竖8人的歌舞方阵)。 (二)但歌:独唱(无伴奏、无伴唱)。 (三)四夷之乐:我国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 (四)小令:也称令曲,演唱特点是“轻驾虚声”。 (五)五声:宫、商、角、徵、羽。

《中外建筑简史》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中外建筑简史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课,它以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全面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与风格,拓宽对建筑艺术的直观感受,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为目的。 2、要求 学生学完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掌握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 ②理解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 ③了解建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及建筑内外结构。 ④通过古今中外的建筑纵横对比加深对建筑流派的体系特点和建筑构成形态认知。 3、课程重点及难点 课程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建筑和建筑师。 课程难点:①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 ②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结构。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32学时)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共16学时) 第一节大兴土木,缘何无石——中国建筑的材料(2学时) 第二节中国建筑的艺术语言(2学时) 第三节百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建筑的结构(4学时) 第四节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中国建筑的装饰(2学时) 第五节庭院深深,秩序井然——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2学时) 第六节佛门之花,怒放神州——中国的宗教建筑(1学时) 第七节帝王建筑——宫殿、坛庙、陵墓(2学时) 第八节店肆与民居(1学时) 第二章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共16学时) 第一节史前建筑(0.5学时) 第二节神秘的古埃及建筑(1学时) 第三节古代西亚建筑——塔庙与宫殿的兴起(1学时) 第四节古希腊建筑——永恒的魅力(1学时) 第五节古罗马建筑——帝国风貌的展示(2学时) 第六节早期基督教建筑(1学时)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 中西绘画比较 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 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 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 ③ 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 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 ⑤ 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 ⑥ 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 与西方美术重体面, 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 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 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 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 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统一完整,薄衣贴身, 衣纹阴线。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 ① 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 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 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 既体又一派。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 以张躁为主的呈派, 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 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 唐代雕塑艺术特点: ① 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② 世俗性强,突破了佛教的禁欲主义,造型丰满、美丽,以现实美好理想为出发点。③ 技法写实,简单朴素,动态优美,生动。质感表现强,构图和谐,手法与立意,突破性的创造,是在大自然中与人的思维中,能拓展其艺术境界。 唐代美术总结:(关于佛教造像) 1、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佛权哲学渗进。政治和伦理道德。举君臣父孝之义 -------, 使好空者恶杀,义勇者殉国。 2、佛本生故事悲惨场景,消退让位于对极乐世界的追求向往。(幻想美丽的天国等) 于是壁画中,举目便是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歌,佛坐莲花中, 环绕圣仙,座前乐队钟鼓齐鸣,座后彩云缭绕,飞天散花到处是华贵绚烂的色彩, 圆润流畅的律条,丰溢柔和,亲切动人,美丽善良的人物造型,这一切代替了魏晋时代壁画的悲苦场面,瘦削的人物造型,强烈的动感节奏。此时代求得心灵的安慰和期求,一个时代对欢乐幸福和幻想,以取得心灵的满足。时

浙江2020年10月自考中外音乐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音乐史试题 课程代码:007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音乐史上将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唐玄宗时,将宫廷燕乐中的九、十部乐改成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唐时期的变文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相间的叙事性音乐体裁。 4.流行于宋元时期,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朱权编印的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 6._________________是巴洛克时期威尼斯歌剧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第一部歌剧是_________________。 7.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键盘乐器,即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 8.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是德国民族歌剧创始人,他的著名歌剧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其成功声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0.乐器“缶”的制作材料属于()。 A.革 B.土 C.石 D.竹 11.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是()。 A.《陈旸乐书》 B.《词源》 C.《乐记》 D.《乐府传声》 12.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A.《碣石调-幽兰》 B.《广陵散》 C.《高山流水》 D.《梅花三弄》 13.《声无哀乐论》集中体现了魏末文人()的音乐思想。 A.张炎 B.嵇康 C.沈括 D.郭沔 14.宋人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为()。 A.勾栏 B.大乐署 C.均容直 D.瓦舍 1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1341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 48/2(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一、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2、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3、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4、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5、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6、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中国建筑史部分(26学时) 第1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及发展概况(4学时) 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知识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为主,一脉相承;宫式建筑为典型,等级森严;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全民审美素质”等风格特征。 1.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知识点: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封建社会建筑。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具备必要的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关注音乐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2. 音乐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音乐学科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 音乐教学实施能力。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并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 4. 音乐教学评价能力。具有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了解评价基本方式与方法,能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善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和运用与初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 3.熟悉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4.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二)教学设计 1.熟知初中音乐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与学习需要,运用学科知识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3.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突出学科特征,体现多维目标。 4.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状况,进行教学过程

中外美术史常识试题2

中外美术史常识试题2 中国部分 一、填空 (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__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 _;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__和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捣练图,《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 (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_。” (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__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二、选择 1、“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a 龙山文化 b 仰韶文化 c 马家窑文化 d 红山文化 2、霍去病墓石雕时代是a 战国b 秦c 西汉d 东汉 3、北朝的著名画家有: a 杨子华b 张僧繇c 曹仲达d 陆探微 4、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 a 宾阳洞 b 古阳洞 c 莲花洞 d 石窟寺洞 5、隋唐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家有: a 李思训金碧山水 b 李昭道青绿山水 c 展子虔设色山水 d 王维 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为: a 南唐画家 b 西蜀画家 c 北宋画家 d 唐代画家 7、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的永乐宫现位于山西的: a 太原 b 芮城 c 稷山 d 永济 8 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有: a 陈洪绶 b 崔子忠 c 陈淳 d 徐渭 9 属于“海派”的画家有: a 任伯军 b 赵之谦 c 虚谷 d 吴昌硕 10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口号的是: a 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蔡元培 三、解释 1?《步辇图》 2“吴门四家” 中国部分 一、填空 (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__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 _;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__和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捣练图,《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

自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唐时期的变文,是一种_____和_____相间的叙事体裁。 2.流行于宋元时期,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_____。 3.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明代朱权编印的_____。 4.秧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作有_____和 _____等。 5.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建立于_____年。 6.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 7.德国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是_____,他的著名歌剧_____奠定了其成功声誉。 8.李斯特首创了_____体裁,瓦格纳把自己的歌剧称为_____。 9.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键盘乐器,即现在的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0.宋人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为( )。 A.勾栏 B.大乐署 C.均容直 D.瓦舍 11.全国性的大剧种京剧形成于( )时期。 A.西汉 B.南北朝 C.清朝 D.元朝 12.( )与曾孝谷等人在日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

A.李叔同 B.沈心工 C.曾志? D.蔡元培 13.富有激情、质朴刚健的京剧“麒派”唱腔的代表人是( )。 A.程砚秋 B.周信芳 C.梅兰芳 D.尚小云 14.清唱剧《长恨歌》是( )创作的。 A.萧友梅 B.王光祈 C.黄自 D.青主 15.舒伯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 )。 A.交响音乐 B.歌剧 C.艺术歌曲 D.钢琴曲 16.巴赫的《马太受难乐》是由( )于1829年首先发掘,并亲自指挥上演的。 A.门德尔松 B.伯辽兹 C.李斯特 D.瓦格纳 17.比才最优秀的歌剧作品是( ),它代表着法国喜歌剧的最高成就。 A.《茶花女》 B.《卡门》 C.《魔笛》 D.《唐璜》 18.“俄罗斯音乐之父“是指( )。 A.鲍罗丁 B.穆索尔斯基 C.居伊 D.格林卡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学方向) 科目代码及名称839中外建筑史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测试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和近现代建筑的基本理论知识,各时 期主要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代表人物和艺术特色。 测试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类 型建筑的特点、构成形制;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 考生还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论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外 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二、试卷结构 内容比例: 外国古代建筑部分约 40分 外国近现代建筑部分约 35分 中国建筑史部分约 75分 题型比例: 1.名词解释约 30分 2. 绘图题约 40分 3.简答题约 40分 4.论述题约 4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外国古代建筑部分 考试内容 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 间特色 ;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意大利巴洛克和法国古典 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和艺术特色; 欧美资本主义建立初期复古主义建筑的特色。 考试要求 1.基本概念:奴隶制社会建筑;拜占庭建筑;哥特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 筑;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复古主义建筑。 2.各时期主要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 3.各时期主要的主要作品样式。 4.各时期主要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 (二)外国近现代建筑部分 考试内容 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和艺术特色; 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建筑理论; 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埃、密斯·凡·德·罗和赖特的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 二战后西方建筑思潮建筑理论。 考试要求 1.基本概念:新建筑运动诸流派;现代主义建筑;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 埃、密斯·凡·德·罗和赖特的建筑理论;二战后西方建筑思潮建。 2.四位大师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和艺术特色。 3.各时期主要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 4.各时期主要的主要作品样式。

中外音乐史常识

中外音乐史常识 1.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札特的《D小调安魂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2. 三大神剧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神剧是指韩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和门德尔松的《伊利亚》 3. 中国乐器有哪几类呢中国乐器依八音分类法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 4. 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分类呢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器乐! 5. 西方乐器如何分类呢 西方乐器总括分为擦弦、木管、铜管及敲击四大类 6. 五大纲琴协奏曲是指哪几首呢 贝多芬的《第五号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皇帝”》、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合称为“五大纲琴协奏曲”》其实还有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公认的世界最难钢琴曲。 7. 六大交响曲是指哪几首呢 六大交响曲包含了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第八未 完成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和柏辽兹的《幻 想交响曲》 8.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哪几首呢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老师提的问题,很遗憾当时没有答上。 11.音乐史上的3B (4B)是指哪些人呢 布拉姆斯( Brahms, Johannes )、巴赫( Bach, Johann Sebastian )与贝多芬( Beethoven, Ludwig van )三人并称为音乐史上的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尔托克(Bartok, Bela ) 在音乐史上,通常我们会把巴赫的,《钢琴十二平均律曲集》比喻为旧约圣经,且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比喻为新约圣经,这是去年考试没有答上的问题! 12 ?音乐的新旧约是指什么呢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 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 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 4 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的律学理论; 5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 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相和歌; 7 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叫作(" "),也叫"北歌". 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 9 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择,( ),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 10 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 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 ),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12 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 )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 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 ),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 二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 1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 a(嵇康),b(陈康士),c(郭沔) 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 a(成玉),b(汤应曾),c(张雄) 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a(荣斋),b(华秋萍),c(王猷定) 4 《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徐青山),b(徐大椿),c(燕南芝庵) 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沈心工),b(曾孝谷),c(李叔同) 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 a (萧友梅),b(赵元任),c(黄自) 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a(刘天华),b(阿炳),c(徐炳麟) 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a(聂耳),b(任光),c(青主) 9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a(李劫夫),b(李一鸣),c(卢肃) 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 a(宋杨),b(费克),c(马可) 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 1 相和大曲 2 沈心工 3 黄自 4 《黄河大合唱》

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七艺考研简介:七艺考研是专业从事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辅导机构,为贴近艺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更基础,教学管理更灵活,“讲”“练”“考”“评”四位一体,为艺术学生制定高效的辅导方案。 课程种类:艺术生集训营,文化课保过班,文化课周末小班面授,专业课暑假小班面授 特色课程:艺术生文化课保过班经过5年的实践积累,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艺术生的辅导方案,抓基础,保底分,国家线通过率99.8% 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内容有哪些?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有哪些?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题型有哪些?七艺考研精心整理了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希望能给广大考试带来一些帮助,并预祝大家考研取得好成绩。 《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中外音乐史论》是音乐院校大学本科音乐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的总称。它包括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影视音乐、音乐电视、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本考试科目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以上课程的基本概念、历史音乐事件、历史音乐人物及其重要代表性作品、音乐风格流派特征、音乐社会现象焦点、音乐的跨界融合现象等,并应用以上基本知识点,体现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一、远古及夏、商、周三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的音乐 2.战国时期的音乐 三、秦汉时期 1.乐府 2.鼓吹乐 3.相和歌 4.百戏 5.器乐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民间音乐 2.文人音乐

3.各民族乐舞的相互传播交流 4.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 五、隋、唐、五代时期 1.宫廷雅乐 2.宫廷燕乐 3.梨园与教坊 4.民间音乐舞蹈 5.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六、宋、元时期 1.城市音乐 2.歌曲 3.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 4.器乐 七、明、清时期 1.戏曲音乐的繁荣 2.说唱音乐的繁荣 3.器乐 4.乐律理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一、传统音乐的发展 1.民歌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 4.民族器乐 二、学堂乐歌 1.沈心工 2.李叔同 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音乐 1.学校音乐教育 2.音乐社团 3.工农革命运动中的音乐

中外音乐史试题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音乐史试题 课程代码:00730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先秦时期,《管子·地员》篇中所记载的________,是文献记载中最早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 2.清商乐是东晋南北朝时期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的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总称,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3.隋代音乐家万宝常提出了________理论;南宋乐律学家蔡元定提出了________理论,在理论上合理的解决了三分损益法中各均音阶的音程关系不统一的问题。 4.元杂剧《汉宫秋》是________创作的。 5.1927年,蔡元培与萧友梅一起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独立的专业高等音乐学校是________. 6.中世纪有代表性、综合性的世俗音乐,可首推________,它包括神秘剧或奇迹剧的形式,盛行于14-16世纪。 7.文艺复兴时期声乐体裁获得极大发展,其中意大利最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________;法国著名的世俗音乐体裁是________. 8.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________创作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其中最精彩的两部清唱剧是《创世纪》和《四季》。 9.在浪漫主义时期,“无言歌”是由________首创的;交响诗体裁是________首创的。 10.浪漫主义晚期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创作的一部交响声乐套曲是________,其歌词采用了中国的唐诗。 11.总体序列音乐代表作曲家________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先秦时期最为代表性的古琴音乐作品是表现伯牙与钟子期故事的() A.《胡笳十八拍》 B.《酒狂》 C.《流水》 D.《广陵散》 13.下列属于唐代建立的掌管宫廷燕乐的音乐机构是() A.鼓吹署 B.大司乐 C.乐府 D.梨园

614《中外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614《中外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基本史实,了解各种不同建筑类型的历史演变与类型特征;熟悉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 2、熟悉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建筑发展规律;了解建筑学发展态势;具有综合分析、比较、论证建筑理论问题的能力。 3、熟悉建筑的基本要求,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主要的建筑设计规范。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 《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委会.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20XX [3] 刘先觉,汪晓茜.外国建筑简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4] 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5]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6]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7] 朱昌廉,魏宏杨,龙灝.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8] [荷]赫曼·赫茨伯格著. 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M].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XX [9] [荷]赫曼·赫茨伯格著. 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M].刘大馨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XX [10] 现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及近年来《建筑学报》等建筑类期刊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绘图题、绘图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中国建筑史部分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及各时期建筑发展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概况及各时期典型城市规划设计特点; 3、掌握典型住宅与聚落的设计特点,并对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及宗教建筑的规划设计特点,并对重点实例进行分析; 4、了解、掌握园林建筑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并能利用造园要素指导园林设计实践; 5、了解中国古代单体建筑详部特征与构造做法。 第二篇近、现代中国建筑 6、了解近、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 7、对近、现代中国城市建设及规划设计有一定认识,了解典型城市规划建设特征; 8、认识近、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思潮的演变及其对中国建筑形式、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了解近、现代中国建筑制度、教育与主要设计机构的发展状况。 外国建筑史部分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硕714中外音乐史或中外舞蹈史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硕714中外音乐史或中外舞蹈史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音乐与舞蹈学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考试科目包括《中外音乐史》与《中外舞蹈史》两大部分。(注:报考“音乐理论与键盘/声乐表演艺术实践研究”方向的考生只考《中外音乐史》部分,报考“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考生只考《中外舞蹈史》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所报考的一级学科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科前沿研究的趋向,综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外音乐史》要求考生对音乐知识及基础理论的概念、原理具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中外舞蹈史》要求考生全面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概念及原理,对不同风格的舞种及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并能够熟练掌握。 二、考试内容 中外音乐史(150分) 1、中外音乐史 中外舞蹈史(150分) 1、中外舞蹈史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实际考题在上述范围内略有突破当属正常。 四、考试形式与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复试参考书目: 1.复试笔试科目 (1)考试科目:音乐作品分析与艺术呈现命题学院:师范学院 注:供报考“音乐理论与键盘/声乐表演艺术实践研究”方向考生选考。 参考书目: 《汉族调式及其和声》,黎海英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张前著,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彭志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考试科目: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与艺术呈现命题学院:师范学院 注:供报考“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考生选考。 参考书目: 《舞蹈编导基础教材》,李承祥著,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舞蹈编导教学参考》,于平著,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中国舞蹈编导教程》,孙天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大型晚会编导艺术》,吕艺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双人舞编导教材》,张建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欧建平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艺术史论试题

2003年湖北美术学院艺术史论试题 名词解释 1谢赫“六法” 2《历代名画记》 3“元四家” 4文艺复兴 5学院艺术 6巴洛克艺术 7超现实主义艺术 8意境 9形象思维 10艺术风格 问答 1美术家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与修养 2为什么说艺术接受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被称为后现代美术现象有哪些基本特点 4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现代设计作为美术学科,其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论叙 美术的民族性、国际性、时代性之我见 艺术的发生、发展规律 1:为什么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2:什么是意境结合艺术作品说明. 3: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艺术意韵,结合艺术作品说明. 5:任写一篇影评,1000字左右. 美术学院外国美术史 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浪漫主义 2. 新印象主义(点彩派) 二.问答题:(每题30分) 1.请指出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比较两者在艺术主题与风格上的差异。 2.试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和哲学基础。

3.试论美国战后抽象表现主义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和风格特征。 美术史系 外国部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叫_______金字塔,它建于_______王国时期。 2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______时期、______时期、_______时期______时期四个阶段。3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______式和______。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位美术大师是______、______、______。 5《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_____。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______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6法国浪漫主义大师______创作的《________》,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7印象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下半期,它的主要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此后又出现了新印象主义,它的主要代表画家是 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蒙娜丽莎 库尔贝 美术作品分析试题: 试就齐白石的《虾》(1946年)写一篇千字左右的赏析文章(要求写在稿纸上,请将准考证号写在右上角,作品用幻灯放映)。 提示:齐白石的这幅水墨画作于1946年,如题记所示,白石老人那一年八十六岁;另一幅《虾》(1929年可作参照,白石自题:“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 美术史系: 中外美术史常识与美术作品分析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现存最早、最大和最高的木结构阁楼式塔是 _________。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______。 (3)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_________合金制作的各种器物。 (4)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 _______。 (5)黄公望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 (6)油画《梅杜萨之筏》的作者是 _______。 (7)沈周、_____唐寅、______仇英合称“明四家”。 (8)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建筑师______设计的。 (9)《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_______。 (10)《格尔尼卡》是现代著名画家 ________的作品。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 )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2)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 A 叶浅予 B 丁聪 C 华君武 D 张乐平 (3)“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有( )

中外音乐史试题

中外音乐史试题 一、填空题 1.宋人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_瓦舍_,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称_勾栏_。 2.__纳西古乐_是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的传统音乐,又名丽江古乐。 3.明清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理论成就,是朱载堉发明的_新法密率__,即十二平均律。 4.在俄罗斯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中,贺绿汀的_牧童短笛_荣获了一等奖。 5.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_冼星海___开创了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体裁,其代表作____梁红玉____。 6.自20世纪30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音乐运动,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音乐运动,我们一般称为__新音乐活动____。 7.被誉为中国“比较音乐学先驱”的是___王光祈____。 8.在古希腊时期,一种源于对酒神的祭祀、显示古希腊人的非凡天赋、具有崇高价值的综合艺术是___古希腊悲剧___。 9.中世纪时期,教会音乐主要使用格里哥利圣咏,它使用__圣经__的歌词、__古希腊__的曲调和__自由__的节奏。 10.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乐派重要的代表作曲家是___迪费__和班舒瓦___。 11.音乐史上将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称为__百戏___。 12.唐玄宗时,将宫廷燕乐中的九、十部乐改成了__坐部伎___和__立部伎____。 13.唐时期的变文是一种____散文___和___韵文__相间的叙事性音乐体裁。 14.流行于宋元时期,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___南戏___。 15.明代朱权编印的__神奇秘谱__是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 16.__蒙特威尔第__是巴洛克时期威尼斯歌剧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第一部歌剧是__奥菲欧__。 17.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键盘乐器,即现在的____钢琴____。 18.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___海顿___、____莫扎特___和___贝多芬___。 19.__韦伯_是德国民族歌剧创始人,他的著名歌剧__《自由射手》__奠定了其成功声誉。 20.秧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作有_兄妹开荒___和__夫妻识字___等。 21.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建立于__1927___年。 22.李斯特首创了__交响诗___体裁,瓦格纳把自己的歌剧称为__未来的戏剧__。 23.__《诗经》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___305___篇,分《风》、《雅》、《颂》三大类。 24.清商乐主要由_____吴声____和___西曲_____组成。 25.唐代由宫廷直接管辖的音乐机构有__教坊___和__梨园_。 26.西方音乐史上保存下来最早的歌剧是由里努其尼与佩里创作的___《尤丽狄茜》__。 27.巴赫最后的___音乐的奉献___和___赋格的艺术___是集300年来复调技术之大成的总结性作品。 28.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结构被固定下来,主要包括__呈示部__、__展开部__和__再现部_三部分。 29.《无言歌》的创始人是__门德尔松___。 30.印象主义音乐主要代表作曲家是__德彪西____和___拉威尔___。 二、单项选择题 11.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建于(C)。 A.1919年 B.1935年 C.1927年 D.1949年 12.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B)。 A.《弦索备考》 B.《神奇秘谱》 C.《乐府传声》 D.《溪山琴况》 13.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持续使用到20世纪中叶的传统记谱法是(C)。 A.减字谱 B.文字谱

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建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以建筑学一级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与建筑构造以及城市规划理论等主要专业课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掌握与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为150分,其中建筑学通识基础50分,专业知识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专业综合理论考试,由以下两部分内容构成: 1.第一部分:建筑学科通识基础50分 (1)建筑学基础知识30分(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 (2)城市规划学基础知识10分 (3)风景园林学基础知识10分 2.第二部分:专业知识100分 2.1 建筑历史与理论50分,包括: (1)《中国建筑史》(1册)占试题分数的40%; (2)《外国建筑史》(2册)占试题的60%。 2.2 建筑构造50分,包括: (1)《建筑构造》(上),占试题分数的70%; (2)《建筑构造》(下),占试题分数的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建筑学科通识基础部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专业知识部分试题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还可包括判断题、填空题、绘图题、计算题等。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一)建筑学通识基础 1、建筑学基础知识 1.1建筑设计原理 教材《建筑设计原理》第2、3、4、5、6章各节内容,及第8章第3节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条文5:场地设计”和“条文6:建筑物设计”部分内容。 1.1.1 建筑设计与原理 (1).对于第二章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 ①.了解使用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②.掌握不同类型(生活用房、学习用房、展览用房、观演用房、辅助用房等)使用空间设计的设计要点,重点掌握展览用房、观演用房以及盥洗用房中的术语、定义、空间设计特点等; ③.重点掌握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要点(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掌握教材和《通则》中的术语定义、需掌握的的设计数据和规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