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复习

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复习
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复习

一、填空

①RFID相关概念(PPT)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

②什么是无线传感网(课本)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无线自组网系统,其目的是将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发送给观察者。

③互联网、物联网、泛在网的区别与联系(课本)(网络)

1.互联网的端系统接入主要有两种类型: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

2.(1)物联网与互联网在网络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的重合。

(2)物联网应用系统将根据需要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的接入方式,而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接入方式不同。

3.(1)物联网是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延伸与功能的扩展

互联网是”Everybody over IP”;物联网是”Everything over IP”

4.物联网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

5.三网均是交互信息网,是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结果,目的是更加方便的为人们提供

方便,快捷的数据服务,从更小的细节完善人们的需求。

·互联网是人与人的信息交互。

·物联网是物与物,物与人的信息交互。

·泛在网等同互联通信网,目的是为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交互,突破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

④什么是互联网核心协议,P2P技术与节点计算机(PPT)(课本)(网络)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对等互联网络技术(Peerto Peer),互联网中节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客户机,又可以作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节点计算机是指一台电脑或其他设备与一个有独立地址和具有传送或接收数据功能的网络相连。

⑤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描述(PPT)

嵌入式系统,也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它是针对特定的应用,剪裁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以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SoC也称“片上系统”。

⑥GPS概念(PPT)

·GPS的英文全称是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 简称GPS,意为“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或简称全球定位系统。这是一种全新的定位方法,它是将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具有全时空、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的特点,为空间定位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常规的光学与电子定位设备。

·美国“全星球导航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

·欧盟的“伽利略(GNSS/Galileo)”卫星定位系统

·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已发射13颗,到2020年达30多颗)

⑦计算机网络分类(按覆盖范围分类)“名称、范围”(PPT)

·个人区域网(PAN)0-10M

·局域网(LAN)10M – 10KM

·城域网(MAN)10KM – 100KM

·广域网(WAN)100KM – 1000KM

⑧云计算系统的组成部分(4个)(PPT)

云计算=云安全+云存储+ 云平台+ 云终端

⑨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PPT)

·数据融合:针对物联网数据的多态性,需要研究基于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聚合技术,综合分析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在大型数据库中发现、提取隐藏的预言性知识的方法,使用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去找出普通数据查询中所忽视的数据隐含的趋势性的信息。

⑩基站的概念与描述、作用(网络)(课本)

·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包括天线,无线收发信机以及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一端通过空中接口与手机通信,另一端接入到移动通信系统之中。

二、不定项选择题

①物联网的描述(第一章)

②RFID的工作原理、有源(无源标签)、RFID标签的描述、RFID读写器的描述

③各类网络作用的描述

④无线传感网

⑤GPS的接收机

⑥IPv6、IPv4技术描述

⑦3G、4G区别与联系

⑧定位技术

三、简答题

①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哪几项并对每一项技术进行描述(8条)(书)

·自动感知技术

·嵌入式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位置服务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②阐述TCP/IP技术原理及特点

技术原理:通俗而言,TCP/IP协议采用四层的层级结构,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每一层均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而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如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IP则是给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规定一个地址。

特点:①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可联合各种硬件与软件。②协议不依赖于特定网络传输硬件,可集成各式网络。③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④标准化的高层协议,提供可靠的用户服务。

③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并对每一个进行简述(PPT)

·线性度: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灵敏度:在稳态下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的比值。

·重复性: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程多次测试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迟滞(回差滞环)现象:表明传感器在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分辨率与阈值::传感器在规定的范围所能检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间隔,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

·漂移:在外界的干扰下,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静态误差(精度):静态误差是传感器在其全量程内任一点的输出值与其理论输出值的偏离程度。

④3G和4G网络概念、设计目标及各自的技术特点(详细)

3G网络:

概念: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数百kbps以上。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设计目标:实现全球统一频谱、统一标准、无缝覆盖。更高的频谱效率,更低的建设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保密性能。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

技术特点:

①支持高速语音与数据信号的混传,可以同时支持高速、实时数据业务,以及基本的

语音业务

②支持高速接入业务,室内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bps,在慢步步行时可以达到

384kbps,在高速移动环境中可以达到144kbps

③3G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

音乐、视频等多种信息服务

④3G也要考虑与已有2G系统的兼容

4G网络:

概念: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要求的宽带接入和分布式全IP架构网络,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设计目标:满足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的需要。

技术特点:

①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数据,通话只是4G手机一个基本的

功能

②终端可以实现一台便携式计算机、便携式电视机很多重要的功能

③4G移动通信系统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终端多样化

④能与2G、3G系统兼容

⑤云计算的概念(由云存储和云计算组成)3层核心组成P256#3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访问共享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资源的计算模式。

·IasS: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与网络资源,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态分配和调整。

·PaaS:平台即服务,平台向软件开发人员提供类似中间件的服务,包括数据库、数据

处理与软件开发环境等。

·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向最终用户提供定制的软件服务,用户不用安装软件副本,就可以通过网络使用软件。

⑥RFID概念(通过不同方法对RFID进行分类)P54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

·按供电方式分类:有源RFID标签&无源RFID标签

·按工作模式分类:主动式RFID标签&被动式RFID标签&半主动式RFID标签

·按读写方式分类:只读式RFID标签&读写式RFID标签

·按工作频率分类:低频RFID标签&中频RFID标签&高频RFID标签&微波RFID标签·按封装材料分类:纸质RFID标签&塑料RFID标签&玻璃RFID标签

·按封装形状分类:薄膜粘贴RFID标签&卡式RFID标签&柱形RFID标签&扣式RFID标签&身份识别RFID标签&植入式RFID标签

⑦VR与AR的概念、特点、区别、联系

VR:

概念: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或给定仿真对象的全体,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及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是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多种技术发展而成的一门新技术。

特点:沉浸(Immersion)VR系统的核心,表示用户投入到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中的能力,用户在虚拟场景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交互性(Interaction)用户与虚拟场景中各种对象相互作用的能力,它是人机和谐的关键性因素。交互性包含对象的可操作程度及用户从环境中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以及虚拟场景中对象依据物理学定律运动的程度等。VR 是自主参考系,即以用户的视点变化进行虚拟交互。

构想(Imagination)VR不仅仅是一个用户与终端的接口,而且可使用户沉浸于此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产生新的构思。因此,VR是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活动。

AR:

概念: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其它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的技术。

特点:①真实世界和虚拟的信息集成②具有实时交互性③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

联系: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的一个重要分支,均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光电成像、融合显示、多传感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技术等多门学科。均需要计算机生成相应的虚拟信息;都需要使用者使用头盔或类似显示设备;使用者都需要通过相应设备与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信息进行实时互动交互。

⑧什么是A-GPS技术

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ssisted GPS)简称A-GPS,是一种可以利用手机基地站的资讯,配合传统GPS卫星,使定位速度更快的GPS运行方式。

⑨一维码与二维码的特点

·一维码:编码规则简单,条形码识读器造价较低,但数据容量较小,一般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尺寸相对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一旦出现损坏将被拒读。

·二维码:信息容量大、译码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制作成本低、保密与防伪性能好、无需数据库,扫码后即得到信息等。

四、论述题

②RFID技术的应用(图书管理、物流库存)

·图书管理:RFID标签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时,我们需要解决从进书、打印与粘贴RFID 标签、入库、提货、销售、收款、统计分析、制定进货计划全过程的RFID应用技术问题。基于RFID的书店零售管理系统结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该由:RFID标签、标签编码器/打印机、读写器、运行RFID中间件软件的计算机、数据服务器与系统管理计算机组成。图书入库时进行编码、打印与粘贴RFID标签,且选择的RFID标签需要有价格低廉、存储空间能够标识图书信息的一次性编程只读标签,同时需要注意RFID标签标识的应该是每一本书,而不是一种书,这样对于图书管理会更精细。

·物流库存:RFID标签技术应用于大型仓库时,我们需要解决接收、粘贴标签、分发与转运货物的工作流程:①进货后,将货物从托盘上取下。②扫描每一种货物条形码,根据条形码信息和运输要求将货物分类。③根据获得的货物信息,按照RFID代码写入到RFID标签中。④使用RFID打印机将货物的RFID代码写入到RFID标签中。⑤将检验后的RFID代码回送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货物追踪。⑥手工在货物或货物包装箱上粘贴RFID 标签。⑦将送到同一地点的货物装到一个托盘上,重新包装。⑧RFID打印机为每个托盘编码、打印标签。托盘编码信息存入数据库服务器,用于运输过程中的追踪;将RFID 标签贴在托盘上。⑨托盘运出仓库时,仓库出口的RFID读写器读出托盘RFID标签,并将信息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⑩每天结束时统计并打印相关数据。这样运作简化了流程,缩短了货物的周转周期。

③以物联网典型应用中选一项进行阐述(第10章)

智能环保、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农业、中国智造2025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考前九章: 1、单选15x2’ 2、填空7x2’ 3、名词解释5x3’ 4、简答5x5’ 5、论述1x16’(短文500左右) 一、散的知识 1、物联网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应用层 2、物联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信方式? 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 3、物联网核心基础设施是? 网络,传感器,控制器,物理设备 6、安全协议哪些用于应用层?哪些用于传输层? 传输层:IPSEC协议、TLS协议、VPN、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SL)、安全外壳协议(SSH); 应用层:Web安全协议、电子邮件安全协议、门户网站、安全电子交易(SET)。

7、机密性的服务包括哪些? 文件机密性、信息传输机密性、通信流的机密性。 8、防火墙+VPN+入侵检测+访问控制?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之上的逻辑网络。 VPN可以在防火墙与防火墙或移动的Client间对所有网络传输的内容加密,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间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 防火墙(Firewall),也称防护墙,是由Check Point创立者Gil Shwed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US5606668(A)1993-12-15)。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访问控制是给出一套方法,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和数据标识出来,组织起来,托管起来,然后提供一个简单的唯一的接口,这个接口的一端是应用系统一端是权限引擎。权限引擎所回答的只是:谁是否对某资源具有实施某个动作(运动、计算)的权限。返回的结果只有:有、没有、权限引擎异常。

物联网试卷(一)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物联网通信技术》期末试卷 考试班级:111111 一、填空题(20×1=20) 1、物联网的特征是: 、 、 。 2、物联网的从低到高依次是 、 、应用层。 3、物联网的感知节点有传感单元、 、 及电源供电部分组成。 4、蓝牙技术采用 、 等先进技术。 5、蓝牙是一种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的标准是 。 6、zigbee 的设备角色可分为 、路由器、 。 7、依据IEEE802.15.4标准,定义了 、 两种类型的物理设备。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 、数据处理单元、 。 9、宽带无线接入网主要有 、 、HFC 接入网。 10、无线局域网是利用 和 取代有线传输介质所构成的局域网。 二、选择题,把答案填在下表对应的表中。(15×2=30) 1、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是以下哪个网的特征( ) A 、物联网 B 、泛在网 C 、传感网 D 、电信网 2、《未来之路》一书描述了物联网的场景,这本书的作者是( ) A 、 Weiser B 、国际电信联盟 C 、比尔·盖次 D 、UCC 3、传感器属于物联网的哪个层() A 、 网络层 B 、应用层 C 、感知层 D 、传输层 4、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安全的含义内容() A 、 数据的完整性 B 、数据的保密性 C 、数据的可信性 D 、数据的抵赖性 5、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A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B 、多级主从关系 C 、传输可靠性高 D 、通信协议开放 6、zigbee 网络底层执行的标准是()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A、IEEE802.11 B、IEEE802.11.2 C、IEEE802.15 D、IEEE802.15.4 7、zigbee不支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A、星型 B、网状 C、簇-树状结构 D、对等结构 8、zigbee网络不是判断信道是否空闲的方法的是() A、采用能量检测 B、采用载波检测 C、采用能量检测、载波检测 D、CSMA-CA 9、物理层提供的服务有() A、网络数据服务 B、MAC管理服务 C、PHY管理服务 D、网络服务 10、以下不是zigbee网络物理层的功能的是() A、激活、禁止无线电波 B、选择一个频道 C、产生LQI值 D、信标同步 11、zigbee网络的初始化流程是() A、确定协调器-信道扫描-设置网络ID B、信道扫描-设置网络ID-确定协调器 C、设置网络ID-确定协调器-信道扫描 D、确定协调器-设置网络ID-信道扫描 12、zigbee在全球的工作频段是() A、868MHz B、916MHz C、2.4GMHz D、315MHz 1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所有结点都需要移动 B、传感器结点本身是确定的 C、较多考虑网网结构 D、考虑结点的功耗 14、以下不是无线局域网可用的拓朴结构的是() A、无中心拓朴 B、单蜂窝漫游 C、单点接入方式 D、多点接入方式 15、物联网依托的主要技术是() A、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B、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 C、计算机、通信及电子技术 D、有线和无线技术 三、画图题(5×2=10) 1、画出泛在网、传感网、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图。 2、试通过图示说明zigbee和IEEE802.15.4的关系。 四、分析题(10×4=40) 1、物联网硬件平台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工业控制网经历了哪三代,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3、试简要说明ZIGBEE技术的主要特点? 4、试比较蓝牙、ZIGBEE和IEEE802.11的主要区别?

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复习

一、填空 ①RFID相关概念(PPT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英文缩写,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二目的。 ②什么是无线传感网(课本)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无线自组网系统,其目的是将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发送给观察者。 ③互联网、物联网、泛在网的区别与联系(课本)(网络) 1. 互联网的端系统接入主要有两种类型: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 2. (1)物联网与互联网在网络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的重合。 (2)物联网应用系统将根据需要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的接入方式, 而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接入方式不同。 3. (1)物联网是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延伸与功能的扩展 互联网是” Everybody over IP ” ;物联网是” Everything over IP ” 4. 物联网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 5. 三网均是交互信息网,是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结果,目的是更加方便的为人们提供 方便,快捷的数据服务,从更小的细节完善人们的需求。 ?互联网是人与人的信息交互。 ?物联网是物与物,物与人的信息交互。 ?泛在网等同互联通信网,目的是为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交互,突破时间,地点空间的限 制。 ④什么是互联网核心协议,P2P技术与节点计算机(PPT)(课本)(网络) ?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对等互联网络技术(Peer to Peer),互联网中节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客户机,又可以作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节点计算机是指一台电脑或其他设备与一个有独立地址和具有传送或接收数据功能的 网络相连。 ⑤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描述(PPT 嵌入式系统,也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它是针对特定的应用,剪裁计算机的软件 和硬件,以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SoC也称“片上系统”。 ⑥GPS既念(PPT ?GPS的英文全称是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 简称GPS 意为“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或简称全球定位系统。这是一种全新的定位方法,它是将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具有全时空、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的特点,为空间定位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常规的光学与电子定位设备。 ?美国“全星球导航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 ?欧盟的“伽利略(GNSS/Galileo )”卫星定位系统 ?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已发射13颗,到2020年达30多颗) ⑦计算机网络分类(按覆盖范围分类)“名称、范围” (PPT ?个人区域网(PAN 0 - 10M ?局域网(LAN) 10M - 10KM ?城域网(MAN 10KM - 100KM ?广域网(WAN 100KM - 1000KM ⑧云计算系统的组成部分(4个)(PPT) 云计算=云安全+云存储+云平台+云终端 ⑨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PPT) ?数据融合:针对物联网数据的多态性,需要研究基于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聚合技术,综合分析各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8、感知中国中心设在()。 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19、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0、物联网的核心是()。 A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指导.doc

概念题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 M2M M2M (Machine/Man to Machine/Man)是一种以机器智能交互为核心的、 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简单地说,M2M是指机器之间的互联互通。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也叫数字家庭,或称智能住宅,在英文屮常用Smart Home,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环境控制、安防系统、网络家电)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一起。 丁 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无线传感网络 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粮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口组织的网络系统。 / ZigBee ZigBee 是IEEE 802.15.4 协议(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美国电气和电了工程师协会)的代名词,无线传感网络内的各个要素通过ZigBee进行信息的传输,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 WiFi (Wireless Fidelity) 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指具冇完全兼容性的802.□标准IEEE 802.11b 了集,它使用开放的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llMbpSo无需直线传播,传输范围为室外最大300米,室内冇障碍的情况下最大100米,是现在使用的最多的传输协议。 /蓝牙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木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Z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其数据速率为IMbpSo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 PLC PLC,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云计算 (1)狭义云计算是指IT :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 (2)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 冇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金等独特功效。

物联网工程概论期末考卷答案

《物联网工程概论》复习 一、选择题 1、MEMS是指(A) A. 微机电技术 B. 电子标签技术 C. 传感器技术 D. 自动识别技术 2、RFID技术是基于(B) A. 雷达原理 B. 电磁感应原理 C. IC卡原理 D. 其它 3、中国使用的Zigbee频率为(D)。 A. 13.56MHz B. 868MHz C. 900MHz D. 2.4GHz 4. 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技术采用(C) A. CDMA B. CSMA C. TDMA D. FDMA 5、传感器通常由(B )、转换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构成。 A. 测量元件 B. 敏感元件 C. 感知元件 D. 探头 6、EPC是指(C ) A. 电子产品编码 B. 工程计划代码 C. 产品电子代码 D. 高档PC机 7. ZigBee具有三级安全模式,其数据加密标准是(C) A. AES 64 B. DES 64 C. AES 128 D. DES 128 8. 常见的无线路由器采用(A)技术。 A. WiFi B. AP C. UWB D. ZigBee 9. 热电偶是用于测量(C )的传感器。 A. 热量 B. 电量 C. 温度 D. 电流 10. 单片机与各种外围设备(Flash、RAM、网络控制器、A/D、传感器、MCU 等)进行直接串行通信通常采用(D)接口。 A. RS232C B. RS485 C. COM D. SPI 12、MEMS技术是一种(A) A. 传感器制造技术 B. 存储器技术 C. 短矩通信技术 D. 人机界面技术 13.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移动通信网络标准是(C) A. WCDMA B. CDMA2000 C. TD-SCDMA D. LTE 14、EPCglobal是指(B) A. 电子产品编码 B.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 C. 产品电子代码 D. PC全球在线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期末复习 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 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 (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 8 什么是IPv6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 第二章 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 (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物联网工程概论》习题及思考题答案..

1-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1-2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 答: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1-4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答: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1-5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答:物联网可以简要分为核心层、接入层,软件核心层主要是应用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感知控制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服务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指导

目录: 概念题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论述题 1.物联网、无线传感网、RFID系统和泛在网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请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3.请简述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 4.你理解或了解的物联网特征是什么? 5.自动识别的功能是什么?主要有哪些类型的识别方式? 6.射频标签与条形码的区别是什么? 7.什么是RFID? 8.RDIF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各自有什么功能? 9.简述RFID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10.简述EPCglobal标准体系的体系框架。 11.通常情况下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2.蓝牙系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每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13.由蓝牙技术组成的微网中允许有256个设备同时存在,但1个主设备最多只能与7个从设备进行通信。为什么? 14.现场总线的特点是什么? 15.无线局域网都由哪几部分组成?无线局域网中的固定基础设施对网络的性能有何影响?接入点AP 是否就是无线局域网中的固定基础设施? 16.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关联(association)的作用是什么? 17.无线局域网的MAC 协议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无线局域网中不能使用CSMA/CD 协议而必须使用CSMA/CA 协议? 18.什么是Wi-Fi技术? 19.简述Mesh网络的优点与不足。 20.物联网中间件的主要作用? 21.云计算主要特点? 22.简述云计算体系结构(基本架构),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2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24.IEEE 802.11n协议采用了哪些措施提高网络性能? 25.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包含那几部分,各部分功能? 26.简述云计算服务层次及各层典型产品? 27.GPS由那几部分的组成,各部分作用? 28.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29.物联网中间件的主要特点?

【物联网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1、为什么物联网被称为具有“智能”? 答:(1)物联网能随时获悉连在网上各种物体的性质、位置和状态,大量的这类信息使它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比较深刻;(2)物联网借助于互联网的强大计算资源,能及时地处理动态的信息并针对变化了的状况做出及时的应答与反馈,做成更具体智慧的决策。 2、试述如何应用RFID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管理。 答:食品的供应链包含食品生产前期、中期和后期。食品生产前期包括种子、饲料的生产环节,中期是粮食种植生产环节,而后期包括粮食分级、包装、加工、存储与销售等环节。因此,食品安全实际上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中可以从种子或种畜开始,一个一个环节跟踪到餐桌边,进行全程记录在案,以便进行食物来源的追溯。 3、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传感器(五项以上)。 答: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如电视机、音响、DVD、空调遥控器等所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器;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及温控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家庭使用的煤气灶、燃气热水器报警所使用的气体传感器;家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上网聊天视频所使用的光电传感器; 汽车所使用的传感器就更多,如温度、压力、油量、角度线性位移传感器等。 4、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如下的特征:规模大、自组织、多跳路由、动态性、可靠性、以数据为中心、与应用密切相关等。 5、简述支持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列举五项以上) 答: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 1、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机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我国物联网拥有强有力的政策发展基础和持久的牵引力 2.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三网走向融合 3.我国已具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条件,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动通信网应用

IOT导论——复习题

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 1.物联网、无线传感网、RFID系统和泛在网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从ITU、ISO等国际标准组织对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定义和标准化范围来看,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其实是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其实质都是依托于各种信息设备实现物理设备和信息世界的无缝融合。 “物联网”和“传感网”都是以传感器、RFID等客观世界标识和感知技术,借助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移动网等实现人与物理世界的信息交互。泛在网是面向泛在应用的各种异构网络的集合,更强调跨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聚合与应用。 2.请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传输层、互联网层)和应用层。 位于底层的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中间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顶层则是内容应用层。 感知层:全面感知,利用传感器技术,RFID等随时随地的读取物体的信息 网络层:实时传递,利用各种网络传输手段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应用层:全面应用,包括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3.请简述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 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可分为五层:感知技术、传输技术、支撑技术、应用技术和公共技术。 ·感知技术:能够用于物联网底层感知信息的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网络技术等; ·传输技术:能够汇聚感知数据,并实现物联网数据传输的技术,包括M2M无线接入、Mesh网技术等; ·支撑技术:用于物联网数据处理和利用的技术,包括云计算,公共中间件技术等; ·应用技术:用于直接支持物联网应用系统运行的技术,包括物联网信息共享交互平台技术等; ·公共技术:是感知、传输、支撑和应用四层都需要的技术,包括标示解析、安全技术和应用管理等。 4.你理解或了解的物联网特征是什么? 物联网的特征:将人、物、机器等通过感知设备和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主要特征: ·信息量:物联信息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海量级。 ·设备接入:亿万异构设备的泛在接入,异构种类、接入方式应有尽有。 ·网络架构:信息和存储的边缘化,分散在机器、设备或物体之中。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高度自治化。 ·物物互联:物物互动的协同和智能化。 ·物理安全:隐私的易泄露,面临更多安全问题。 ·设备制造:设备的小型微型化。 ·能量获取:能量自取、大容量,设备所取能源多样化。 5.自动识别的功能是什么?主要有哪些类型的识别方式? 自动识别的功能:提供关于个人、动物和货物等被识别对象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数据采集技术和特征提取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需要被识别的物体具有特定的识别特征载体(标签、磁卡等); ·特征提取技术:根据被识别物体本身的行为特征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 6.射频标签与条形码的区别是什么?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一、散的知识 1、物联网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应用层 2、物联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信方式? 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 3、物联网核心基础设施是? 网络,传感器,控制器,物理设备 4、移动通信中断代(1G、2G、3G、4G)指的是? G指的是Generation,也就是“代”的意思,所以1G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意思,2G、3G、4G就分别指第二、三、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1G是模拟蜂窝移动通信; 2G是数字通信,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广带接入和分布网络技术。 5、公开密码体制WHO、WHEN提出?(33) Diffie和Hellman,1976年 6、安全协议哪些用于应用层?哪些用于传输层? 传输层:IPSEC协议、TLS协议、VPN、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SL)、安全外壳协议(SSH); 应用层:Web安全协议、电子邮件安全协议、门户网站、安全电子交易(SET)。 7、机密性的服务包括哪些? 文件机密性、信息传输机密性、通信流的机密性。 8、防火墙+VPN+入侵检测+访问控制?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之上的逻辑网络。 VPN可以在防火墙与防火墙或移动的Client间对所有网络传输的内容加密,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间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 防火墙(Firewall),也称防护墙,是由Check Point创立者Gil Shwed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US5606668(A)1993-12-15)。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6)智能控制技术

物联网工程导论总复习题

一~三:(填空、简答、画图分析题)候选题目 1. 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答:物联网(the In ternet of Thi ngs, loT)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 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 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 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 简述物联网应具备三个特征 答: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3. 简述计算十五年周期定律和摩尔定律。 答:十五年周期定律: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纵观历史,1965 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 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2010年发生的变革出现在物联网领域。 18个月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4. 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答: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5. 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答:物联网的框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 应用服务层 网络传输层

物联网期末考试

一、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5分)答:物联网的框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 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感知控制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网、移动通讯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服务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二、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含义。(5分)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 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三、RFID电子标签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10分) RFID系统基本都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 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工作的能量是由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阅读器.有时也被称为查询器、读写器或读出装置,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四、阐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15分) 大规模: :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感器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如在原始大森林采用传感器网络进行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密集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 自组织::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 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动态性::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①环境因素或电能耗尽造成的传感器节点故障或失效;②环境条件变化可能造成无线通信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通;③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 可靠性::WSN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随机部署,如通过飞机撒播或发射炮弹到指定区域进行部署。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以数据为中心::互联网是先有计算机终端系统,然后再互联成为网络,终端系统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c.WI-FI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b.WI-FI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c.RFID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物联网工程导论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理解物联网的定义和技术特征,需要注意那三个基本的问题?P14 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互联网在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它不是互联网概念、技术与应用的简单扩展。 2)互联网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信息共享的深度与广度,而物联网更加强调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广泛与深入地应用。 3)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有哪些?p14-17 1.物联网中的智能物体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 1)“智能物体”是对连接到物联网中的人与物的一种抽象 2)对智能物体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理解 3)对物联网标识符的理解 4)智能物体与嵌入式技术的关系 2.物联网可以提供所有对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 3.物联网的目标是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什么中间件软件?P29 (我国学术界一般认可的定义是) 中间件是指网络环境下处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互连与互操作问题,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屏蔽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易移植性 第2章 RFID与物联网应用 简答题 1.RFID标签读写器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P64 1)标签身份识别与标签数据传输加密/解密问题 2)标签数据传输错误问题

3)多标签读取过程中的“碰撞”问题 4)有源标签电源状态管理问题 5)标签与天线位置对读写效果的影响 2.EPC编码体系与UID编码体系有何不同。P73 日本的UID标准与ECP标准在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编码位数、网络运行环境与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1)UID标准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为与,EPC标准使用UHF频段。 2)UID的U-code采用的基本长度是128位,EPC标准则采用96位长度。U-code 可以兼容各种标识编码体系,如条形码的JAN码、UPC码、EAN码,书籍的ISBN、ISSN码,IPv4或IPv6地址,电话号码等。 3)UID标准主要用于产品追溯与移动支援、旅游指南,EPC标准主要是针对供应链 的流通环节。 3.读写器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62 1)读写器与RFID标签之间的通信。 2)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3)能够实现在有效区域内实现对多个RFID标签同时读写的能力。 4)能够对固定或移动RFID标签进行识别和读写。 5)能够校验读写过程中错误信息。 6)能够识别有源RFID标签与电池相关的电量信息。 第3章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1.传感器静态性能技术指标包括哪些?(每个指标作简单介绍) P88 1)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2)灵敏度:灵敏度是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为输出量的增量Δy 与引起该增量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 之比。

物联网工程导论总复习题

一~三:(填空、简答、画图分析题) 候选题目 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答: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简述物联网应具备三个特征。 答: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3.简述计算十五年期定律和摩尔定律。 答:十五年期定律: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纵观历史,1965年前 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2010年发生的变革出现在物联网领域。 18个月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4.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答: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围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5.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答:物联网的框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