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经典呀

音箱的"灵魂"----分音器的调整.

2]分音器的交*频率的调整.------注:音箱,分音器已定型,分频点已基本符合单元要求,不然就不叫调整成设计了.

(分音器有两种设计方法: a)固定阻抗设计. b)分频点阻抗设计.)

现在把高低音喇叭和分音器卸下来,分音器上有阻抗补偿的把它卸掉,按正常接法搭棚焊接,接入功放,音量与第一部分测试相同,保持原先是几点钟方位,因为此时音箱以不要,低音声短路,听觉已不准.这可方便,一堆垃圾.万用表接谁都顺手.

万用表接入低音喇叭接线端子,测量低音喇叭分到的实际电压值,放1KH音频信号,微调音量电位器,使其为一整数.(此时为方便说明要假设一下:比如说万用表指示为3V.分音器交*频率比如说是3.15K---雨果正好有一频点是3.15K.)好,放500H---12KH的信号,方格纸上描点做图,这是低通曲线.

万用表接入高音喇叭接线端子,其它千万别改变!放1KH---20KH音频信号,如法炮制,这是高通曲线.

这时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到分频点.就是两条曲线的交*点.我们现在只调交*点,其余一概不管.

啊啊,它是在我们分频器的分音点上吗?它是按我们设计的滚落点交*吗?

现在可有办法对症下药了.我瞪着你呢.

我们原先假设输出为3V,3V的半功率点是: 3*0.707=2.12V,

我们只调电容值,(当然假设电感量基本符合)先让低通的3.15K点正好落在2.2V上.

再调高通电容,让它2.2V时和这个点正好交*.

这样分频点就调好了.

必要的交代:之所以不加任何数学证明是为了可操作性.繁琐的数学推导总让人有: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

但简要的还是要交代一下:0.707是矢量,两单元都各分0.707倍的电压,合成后的功率正好等于原输入功率.以后测频响合成曲线时读者将会发现它们是平坦的.详细的数学推导留给聪明的读者去完成.

也许两条曲线很难看,不要紧,啊啊,下一步就是我们的第3步,Q值的调整.

3]分音器(低通和高通)的Q值的调整.

由于叙述的困难,画了一张草图帮助说明:图中,蓝色的线是理想的分频曲线,相当于分音器的Q值=0.707,也就是最佳阻尼,这是我们调试的基准线.我们要使实际的分频曲线逼近

它.(调整之前除了绿色线,其它的线要先画出来).

[1]现在把低通的RC串联补偿接入低音扬声器端子.

注:RC的取值:-----我们有个前题,就是假定原来设计基本符合要求.

(a)用额定扬声器阻抗设计的,比如说8欧,就接入一个8.2欧1W-5W的电阻.

(b)用分频点阻抗设计的,就接入分频点扬声器实际阻抗值电阻.

(c)感到茫然的初哥,就用扬声器的标称阻抗值接相应的电阻值.

(d)C暂取15UF无极电容,耐压值大于功放输出电压值.

现在,我们老一套, 放500H---12KH的信号,方格纸上描点做图,这是低通曲线,描出的曲线高于蓝色基准线的,加大电容值,低于基准线的减少电容值.(注意,此时设计正确的分音器,原先调好的交叉点是不变的,交叉点变了的,设计就有问题.)

[2] 把高通的RC串联补偿接入高音扬声器端子.

(a)电阻取值如低通.

(b)C暂取1UF.

放1KH---20KH音频信号,如法炮制,这是高通曲线,调整方法如低通.

反复调整,直到与图示的绿色线相似----交叉点不变,高低通曲线从下方逼近理想的分频线. 此时分音器阻尼适当,失真最小.方波响应较为理想,交叉点的相位差大约是75度左右.

也许你两条曲线不一样高,不要紧,一般是高音单元灵敏度高,曲线也高,可能还高不少,这时就要加衰减电阻来平衡灵敏度,用0.5----1.5串入,让高通曲线比低通曲线低上0.1-0.3V,因为高音太亮听感不好,最后统调时按自己的爱好定.

现在,三个部分的粗调就算结束了,把我们的零碎一股脑的装入箱内吧。下一步我们还要整体统调一下。由于整体统调还需交代一丁点基础知识,所以请读者稍微耐点心,等我回顾一下。

以上我们所做的是基于以下思考:

(1)一套音响,最后放出的声音是音箱。声音的失真度是最需要关心的第一指标,一般地说,失真在1-2%以下,就有比较好地听感,人耳能感觉到1%的变化,3%时以容易察觉,到5%时就不容易被接受,而再往上,就使人烦躁。而一个优秀泊来品喇叭,在有效频率上,谐波失真大约在1-2%之间.且这个指标装入箱内是有增无减的!

(2)如何用最常用的工具来系统调整我们的音箱,使附加的失真尽可能的减少.

尽管此方法土的掉渣,但我拿着土法调好的进实验室出来以后却稍感安慰.

---------------------------------

后记:

经常受无法推脱的朋友之邀,洋枪派的好办,大不了再破费他来点儿神经线什么之类的.土炮党就挠头了,校音从音箱始,搬着全套仪器上门总不现实,又不能抱着两个大音箱去什么消音室吧.一般的音箱书籍上有测扬声器阻抗的电路.有一次,又在[无线电与电视]上看了一篇用万用表调分频点的文章(95或96年的吧,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文章很短小,又尽是数学推导.但萌发了我进一步探讨的兴趣,通过反复用仪器比对,就是以上所说的土的掉渣的内容,但自认为却很实用,留心了好长时间,也没发现有谁提出类似文章,大概是令人不屑一顾,不登大雅之堂吧.本来贴时就信心不足,但斑竹加精,跟贴的朋友十分捧场,勉为其难,诚惶诚恐了.

雨果发烧碟(一)中:

第17段----25H,

第18段----31H,

.............依此类推.

第44段----16K,

第45段----20K.

每段12秒,17----45共29段.是纯音频输出信号,专门用来测试,CD机指示可看出现在放的具体是那一段.

正版有一本小册子,详细介绍了每段的内容.

[我的碟]当中:

第59段是以从10H---99H每5秒变化1H的扫描信号,一共是7'30秒,可以从CD机的时间显示上结合听觉判断,也可予先自己做一张表:

1--- 5秒=10H

6---10秒=11H

..........依此类推

5'21-5'25秒=74H

...............

7'31-7'35秒=99H.

最后的结局----统调:经过分部调整的音箱,开声可以说已经今非昔比了(别忘了我们的题目----自制和业余), 它至少使低音扬声器非线性失真最大处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分频点正确且分音器的附加失真也被尽可能的减低了,现在听一下,是不是细节增加了许多? [下面这段话大家不要介意,并没有褒贬,因为原先的音箱可能就是一个组合过程,调整了怕是也

没有得法,整个一个唱响管,现在可以是一个合格品了]. 1)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要使双峰对称(低点峰称为F1,谷点称为F,高点峰称为F2)。

一般地说:如果F1低于F2,低端响应跌落大,低音不够舒展,力度变差。

如果F2低于F1,重放下限频率升高,且往往出现波峰,瞬态变差。

*且只有在两峰对称时瞬态响应最好*

找一段大提琴独奏曲,(比如巴赫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大提琴C弦(最低音弦,第四弦)是低音C.它的振荡频率就在80H左右.

主要判断C絃音的絃震动尾音,如清晰可辩,说明瞬态较好.

箱体比较大(小箱80H以下衰落较大,比较没有什么必要)的朋友再放一段钢琴独奏,听一听钢琴的絃和钢琴体的共鸣余音.

2)放一段女声请唱,听一听是不是过于明亮,有没有齿音,有齿音就说明分音器音频合成后有凸起,这时可将分频点拉开一点,变成-6DB交叉,使合成曲线凹陷一点.

现在,我零零星星的就讲完了.

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惠威试音碟],每一段都是有所指.对试音还是有帮助的.

祝大家的音箱好声,靓声从音箱始!

功放后面有三个选择开关,一个是立体声,一个是单声道,一个就是桥接了.

你把开关打在桥接的话,就要接二个输出端子的红端.这时只开左通道的音量控制器就行了.桥接输出的功率,大约是在立体声时同阻抗的四倍左右.

举例应用说明,说得不专业,请老师们多指教.

如果有一对8欧500W的音箱和一台8欧250W的功放.采用8欧立体声选择开关的话,功放就是小牛拉大车,不单会烧功放,音箱的动态也出不来啦.这样,我就会把这台功放进行桥

接.

桥接只有二个红端输出,又要接二只音箱,功放最后的阻抗和功放输出就会变成

4欧状态下的桥接输出约1800~2000W,而这个时候的音箱是4欧1000W,在这种功率配置的

状态下,要特别注意调音台和均衡的信号指示.不要让信号灯失真(着红灯),不然,喇叭会

烧掉的. 补充一下,桥接时功放的阻尼系数会下降,对低音的控制力变差(低音散),还要考虑功放在桥接状态下是否可以负载4欧(立体或单声时负载是4-8欧的桥接时是不一定也可负载4欧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桥接。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桥接时功放A

通道的+(红)输出接音箱的正,B通道的+(红)接音箱的负

5音箱由哪几部分组成?

市面上的音箱形形色色,但无论哪一种,都是由喇叭单元(术语叫扬声器单元)和箱体这两大最基本的部分组成,另外,绝大多数音箱至少使用了两只或两只以上的喇叭单元实行所谓的多路分音重放,所以分频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音箱内还可能有吸音棉、倒相管、折叠的“迷宫管道”、加强筋/加强隔板等别的部件,但这些部件并非任何一只音箱都必不可少,音箱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只有三部分:喇叭单元、箱体和分频器。

为什么有些音箱用两只喇叭单元,而有的要用三只,还有用四只、五只的,用一只行吗?

喇叭单元起电-声能量变换的作用,将功放送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是音箱最关键的部分,音箱的性能指标和音质表现,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喇叭单元的性能,因此,制造好音箱的先决条件是选用性能优异的喇叭单元。对喇叭单元的性能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承载功率大,失真低、频响宽、瞬态响应好、灵敏度高几个方面,但要在20Hz-20kHz这么宽的全频带范围内同时很好兼顾失真、瞬态、功率等性能却非常困难,正如道路警察,如果管得太宽肯定会顾此失彼,而各管一段就容易得多,喇叭单元也是这个道理,最有效地解决方案就是分频段重放。为此喇叭厂生产了不同类型的单元,有的只负责播放低音,称为低音单元,播放中音的叫中音单元,高音单元只负责播放高音,这样便可采取针对性的设计,将每种单元的性能都做得比较好。

所以,尽管可以采用一只全频带喇叭来设计音箱,不过出于上述考虑,用多个单元的组合来覆盖整个音频频段的设计方式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具体用几只单元,取决于音频范围的频率划分方式,如果是简单地分成高音和低音(或中低)两段的二分频音箱,选用一高一低(或中低)两只喇叭就够了;如果是分高、中、低三段的三分频音箱,那么最少也得用三只单元,现在两只低音单元并联工作的设计方式也很流行,这样总的单元数便可能达到四只;有些大型音箱的频段划分得更细,如果再采用单元并联工作的设计,总的喇叭单元数就会更多。在音箱的资料或说明书上通常有“X路X单元”这样的文字,就是对音箱的分频路数和所用单元总数的具体说明,例如“三路四单元”,表示这是三分频设计的音箱,总共用了四只喇叭单元,其余依此类推。

分频器是做什么用的?

由于现在的音箱几乎都采用多单元分频段重放的设计方式,所以必须有一种装置,能够将功放送来的全频带音乐信号按需要划分为高音、低音输出或者高音、中音、低音输出,才能跟相应的喇叭单元连接,分频器就是这样的装置。如果把全频带信号不加分配地直接送入高、中、低音单元中去,在单元频响范围之外的那部分“多余信号”会对正常频带内的信号还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使高音、中音单元损坏。

从电路结构来看,分频器本质上是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LC滤波网络,高音通道是高通滤波器,它只让高频信号通过而阻止低频信号;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它只让低音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中音通道则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一低一高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可以通过,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都将被阻止。在实际的分频器中,有时为了平衡高、低音单元之间的灵敏度差异,还要加入衰减电阻;另外,有些分频器中还加入了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线尽量平坦一些,以便于功放驱动。

喇叭单元有那些种类?

喇叭单元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按电-声转换的原理来分,有电磁式、电动式、静电式、压电式等不同类型的单元,最常用的是电动式单元;按照单元振膜的形状来分,有锥盆单元、平板单元、球顶单元、带式单元等类型,其中锥盆单元和平板单

元比较适合做低音和中音,而球顶单元和带式单元比较适合做高音,也有部分中音单元采用球顶式设计;从所覆盖的频带来看,喇叭单元又可分为低音单元、中音单元、高音单元和全频带单元。

目前最常见的低音单元和中音单元从换能原理上讲都属于电动式扬声器,它们多采用锥盆状的振膜,因为这形状的振膜设计成熟、性能良好。振膜材料则多种多样,有传统的纸质振膜,也有高分子合成材料(如聚丙烯)制作的振膜,还有铝、镁等金属材料制作的振膜。对振膜的要求是刚性好(不易产生分割振动)、重量轻(瞬态响应好)、具有适当的内阻尼特性(抑制谐振),但这些要求并不容易同时满足,纸质振膜的重量和阻尼特性都能达到要求,但刚性不够强;金属振膜的刚性很好,但阻尼又欠佳;聚丙烯振膜比较好地兼顾了各个方面,近年来获得较多的应用。此外,还有些厂家采用很复杂的工艺制造振膜,“三明治”复合结构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上下两个表面之间夹着蜂巢结构的中间层,整体上具有很高的刚性,同时又有重量轻、阻尼好的特点,很有发展前途。

高音单元最常用的是球顶式高音,从工作原理上讲也属于电动式单元。球顶高音的振膜可以用金属材料制造(如铝、钛、铍等),称为硬球顶,也可以用软质的织物制造(如蚕丝、化纤),称为软球顶,通常,硬球顶的高频响应比较好,而软球顶的声音比较柔和。近年来,带式高音和静电高音也得到一定的应用,它们共同的优点是振膜特别轻盈,因而高频响应出色,声音纤细透明,不过,这两种高音的生产还不如球顶高音那么容易,应用不太普及。还有一种号角高音,由球顶式的驱动部分加一个喇叭状的号角构成,它的特点是声音指向性强,而且效率高,因而在专业扩音领域的音箱中应用很普遍。

还有一种同轴单元,实际上是低音和高音单元的组合,具体特点详见相关问答。

喇叭单元为什么要装在箱子里?不装箱行吗,比如用个支架来固定它们?

不行,准确地说是低音单元必须要装箱,高音则可装可不装。有两个原因使得低音单元必须装在箱子里:一是为了消除“声短路”现象;二是为了抑制喇叭单元的低频谐振峰。先说第一个原因。低音单元的振膜在前后运动时,除了有向前方辐射的声波,也有向后方辐射的声波,两个方向的声辐射相位正好相反,即相差180度。由于低频声波的波长很长,

其绕射能力是很强的,也就是说低频声波的方向性很弱,如果喇叭单元不装箱的话,后向辐射的声波就会绕到前面来与前方的辐射异相相消,总体上的前向声波辐射能量就被大大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声短路”。“声短路”现象必须设法消除,否则低频根本无法有效地辐射。如果把喇叭单元装在箱子里,振膜后方的辐射被箱子阻隔,也就不会形成“声短路”了。

第二个原因,每一只电动式低频单元都有一个低频谐振点,在此谐振点上的输出

达到一个峰值,但失真也很高,瞬态响应非常差,如果对此谐振峰不加以抑制,势必严重影响重放的音质。如果将单元装箱,箱内空气的劲度就会对振膜的运动产生抑制作用,这样就达到了压低谐振峰、改善性能的目的。另外,通过合理选择箱体的结构和参数,可以达到拓宽低频响应的目的,设计良好的倒相箱、无源辐射器音箱、传输线音箱都能获得这样的效果。

高音单元为什么可以不装箱呢?因为高音的波长短,绕射能力弱,不存在“声短路” 现象,也不象低音单元那样需要抑制低频谐振峰,所以,对于高音单元,音箱的作用只是一个支撑。

箱体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

箱体一般用木质材料制作,因为木材容易加工,表面处理之后能得到和家具一样

的质感,容易跟居室环境协调一致。目前最常用的材料是人造中密度纤维(MDF)板,这种材料强度高,而且不易变形,不开裂,表面还非常平整,无须打磨就可以直接粘贴木皮或P VC装饰。有些音箱也采用刨花板制作箱体,刨花板也有不易变形开裂、表面平整的特点,

强度也可以,不过一但受潮后就容易损坏,所以通常只用于廉价的低档音箱。还有用天然实木板制作箱体的,不过天然实木成本比较高,而且处理不当容易开裂变形,所以近年来的应用越来越少,一般只用于高档音箱,主要是取实木的质感比较高级(特别是名贵木材)这一优点。当然,箱体不一定非得用木材来做,用塑料、用金属甚至用石板都可以,但这些材料制作的音箱并不普遍。

实木音箱的声音比人造板音箱好吗?

不能这么说。理论上讲,箱体只要足够坚固不发生振动,用什么材料都没有区别。音箱的声音主要是由喇叭单元、箱体结构设计、分频器这三大要素决定,而跟箱体材料用实木还是人造板,甚至用塑料、用金属都没有关系。

音箱是如何分类的?

音箱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按音箱的声学结构来分,有密闭箱、倒相箱(又叫低频反射箱)、无源辐射器音箱、传输线音箱之分,它们各自的特点详见相关问答。倒相箱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从音箱的大小和放置方式来看,有落地箱和书架箱之分,前者体积比较大,一般直接放在地上,有时也在音箱下安装避震用的脚钉。落地箱由于箱体容积大,而且便于使用更大、更多的低音单元,其低频通常比较好,而且输出声压级较高、功率承载能力强,因而适合听音面积较大或者要求较全面的场合使用。书架箱体积较小,通常放在脚架上,特点是摆放灵活,不占空间,不过受箱体容积以及低音单元口径和数量的限制,其低频通常不及落地箱,承载功率和输出声压级也小一些,适合在较小的听音环境中使用;按重放的频带宽窄来分,有宽频带音箱和窄频带音箱之分,大多数音箱其设计目标都是要覆盖尽量宽的频带,属于宽频带音箱。窄频带音箱最常见的就是随家庭影院而兴起的超低音音箱(低音炮),仅用于还原超低频到低频很窄的一个频段;按有无内置的功率放大器,可分为无源音箱和有源音箱,前者没有内置功放而后者有,目前大多数家用音箱都是无源的,不过超低音音箱通常为有源式。

密闭箱的特点是什么?

密闭音箱的喇叭单元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箱体内,这样,振膜向后辐射的反相声波就被箱体完全阻隔,不会跑到箱外去和振膜前方的正相声波相抵消,解决了“声短路”问题,使低音能够有效地辐射。密闭箱的低频衰减特性比较其他类型的音箱都平缓,形同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衰减曲线,这意味着它具有各类音箱中最好的瞬态响应。同时,密闭在箱内的空气形成一个强劲的“空气弹簧”,能有效抑制振膜在谐振频率处的位移量,减少非线性失真。不过,空气的劲度也使喇叭单元的低频谐振频率上升,使音箱总体的低频下限比单元在自由空间的条件下有所上升,与倒相箱、传输线音箱这些设计相比,密闭箱的低频下限相对要差一些。还有,振膜后向的辐射得不到利用,致使其效率也要低一些。

气垫式音箱和密闭式音箱是一回事吗?

气垫式音箱最早由美国的H.Olson和他的伙伴J.Preston提出后获得专利,1950年代被AR公司推广,代表性产品是当时名扬四方的AR-3(港台的发烧友称之为“阿三哥”)。气垫音箱是密闭箱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使用高顺性的喇叭单元并将箱体设计得足够小,使箱内空气的劲度大大高于单元振动系统的劲度(一般要超过3倍以上),对单元的振动系统而言,箱内的空气对它的作用仿佛一个弹性强劲的气垫一般,这种音箱因此而得名。气垫音箱的失真低,瞬态表现相当好,曾一度深受欢迎,不过,这种音箱由于采用高顺性的单元,灵敏度一般比较低。

倒相箱的特点是什么?

倒相箱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音箱,它在密闭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截导管(倒相管),导管一端跟箱内的空气连通,另一端通过箱壁上的开口(倒相口)通往箱外。当喇叭单元的振膜运动时,一方面直接对外辐射声波,另一方面又压缩(或扩张)箱内的空气,使箱内的空气从倒相口排出来,这样,倒相口就成了策动空气的“第二振膜”,如果设计得巧妙,倒相管-箱体系统可以刚好将振膜后向辐射的声波倒相180度(倒相箱因此而得名),这样从开口处辐射出去的声波就与振膜前方辐射的声波同相了,而同相的辐射使声能得到叠加,于是加强并延伸了音箱总体上的低频响应。倒相箱和密闭箱比较,同样的箱体容积能获得更低的低频延伸,而且由于巧妙利用了振膜的后向辐射能量,因而效率比较高。不过,倒相箱也并非十全十美,除了设计调试比密闭箱困难以外,开口处急速流动的空气容易造成气流噪声。另外,倒相作用本质上是利用声学谐振来达成的,因而由开口辐射的声波瞬态响应比较差。

无源辐射器音箱又有何特点?

无源辐射器音箱又叫空纸盆音箱,其实是倒相箱的一种变体,它的工作原理与倒相箱十分相似,只不过用无源辐射器代替了倒相管。无源辐射器的结构跟喇叭单元类似,有折环和辐射声波的振膜,但没有音圈和磁路系统,振膜的运动完全受箱内空气的控制。无源辐射音箱的特点跟倒相箱差不多,即用较小的箱体就可以获得较好的低频响应,效率也比较

高,但它也有区别于倒相箱的特点。优于倒相箱之处是克服了倒相口容易产生气流噪音的问题,不过无源辐射器音箱具有比倒相箱更陡峭的低频衰减特性,意味着瞬态响应比倒相箱还差。美国Polk Audio公司是生产无源辐射器音箱最具代表性的厂家。

传输线音箱有什么特别之处?

传输线音箱与密闭箱或倒相箱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它利用了1/4波长的传输线来达到吸收单元谐振、抑制振膜位移、拓展低频下限这些目的。传输线音箱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低音单元后面接有一跟长长的导管(传输线),导管的长度取单元低频谐振频率(或稍高一点的频率)的1/4波长,为了实用化,导管通常折叠于箱体内部,看上去象一个迷宫;连接喇叭单元那端的传输线截面积至少比单元的辐射面积大25%,然后逐渐变小,到传输线的出口处刚好等于单元振膜的辐射面积;传输线内敷设羊毛或玻璃棉等阻尼物质。传输线音箱与密闭箱和倒相箱等设计相比,具有更为深沉的低音,但以英国著名音箱专家Martin Co lloms为代表的一些人则认为传输线音箱较难避免因传输线谐振所造成的音染。

什么是同轴音箱?

一般的音箱,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由于平面地排列在音箱的面板上,所以它们的发声中心不可能重合为一个点,这样,高音和低音到达聆听者的距离就有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相位偏差从而影响声像的正确还原。同轴音箱用的是同轴单元,这种单元实际上是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的组合体,高音巧妙地放置在低音振膜的中心处,因此能保证高、低音的声学中心是同一个点,从而解决了相位偏差的问题。最著名的两种商品化同轴音箱都是英国的产品,一个是使用“郁金香”同轴单元的Tannoy(天朗),另一个是使用Uni-Q同轴单元的KEF。

什么叫哑铃式的单元排列?

就是高音单元紧夹在一上一下两只完全相同的中/低音单元中间,形式上有点象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哑铃式排列可以获得近似于点声源的发声效果,对立体声的声像定位有好处,所以近来这种设计比较流行。

什么叫双线分音?

常规的音箱只有一组输入接线柱,从功放出来的全频带信号用一组喇叭线送到音箱,在音箱内部才通过分频器将高、低音分开。双线分音(Bi-wiring)则用两组喇叭线来连接功放和音箱,让高、低音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大家互不牵扯。双线分音需要把分频器的高音通道和低音通道的输入端分开,因此音箱必须提供两组接线柱。当然,能双线分音的音箱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单线接法,只要用随箱附送的金属短路片将两组接线柱并接为一组就行了。

类似双线分音,如果用三组喇叭线分别传输高音、中音和低音,这样的连接方式就叫三线分音(Tri-wiring)。不过,三线分音不如双线分音普遍。

双线分音一定比常规连接好吗?

双线分音主要理由是有的喇叭线适合传输低频,有些适合传输高频,如果分开传输就能按照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线材,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不过,这种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也有人认为双线分音弊大于利的,例如著名的音箱厂Dynaudio和Thiel就坚持不用双线分音,他们认为不同线材的传输特性不一致,会破坏高、低音相位的一致性,如果用相同的线,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为什么通常较大的音箱低音也比较好?

音箱的低频下限和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个是喇叭单元的谐振频率,一个是箱体

的容积。在不装箱的情况下,低音单元的低频谐振频率通常被认为是单元的有效频响下限,口径越大的单元,谐振频率一般也越低,所以用大喇叭有利于还原更低的低频。此外,较大的振膜面积在同等振幅的前提下可以推动更多的空气,容易获得更多的低频量感。当喇叭单元装箱以后,其谐振频率受箱内空气劲度的作用会上升,箱体容积越大,空气对单元的作用就越小,谐振频率上升也就越小,有利于获得更低的综合低频响应。大音箱一方面便于使用大口径的低音单元,另一方面又有更大的箱体容积,所以低频通常比较好。

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客观衡量音箱性能的技术指标有很多,我们在产品目录或音箱的说明书上经常看

到的有:频率响应、阻抗、灵敏度、最大承载功率以及最大输出声压级。

频率响应表示音箱输出声压级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如果画成图,就是一条以频率

为横坐标、以输出声压(或者声压的分贝数)为纵坐标的函数曲线。这条曲线在中频段的总体趋势是水平的,当然中间可能有很多因为系统不够完美造成的小波动。在低频端和高频端,曲线出现下跌的趋势,音箱的输出会减少,通常把低频端和高频端的输出相对于中间水平段下跌3dB的那两点成为低频截止点和高频截止点,这两点之间的频带就是该音箱的频响范围。显然,频响范围越宽越好,这样就能还原音乐信号更宽广的音域。对于目前的音箱来说,高频端不是问题,早已达到音频的上限20kHz,有的产品还远远超出,困难在于低频端,一般书架箱达到50-60Hz左右、落地箱达到30-40Hz左右就很不错了。另外,频响范围内的曲线越平坦、波动越小越好,这表示该音箱对频带内的所有频率信号都能一视同仁地重现,不会出现平衡度的扭曲。

阻抗通俗地说,就是对输入电流信号阻力的大小,单位为欧姆(Ω)。音箱最常

见的阻抗值有8Ω、4Ω和6Ω三种,当然还有3Ω、5Ω、10Ω等其他值,但不常见。需要特别说明一点:音箱的阻抗只是一个标称值,音箱的实际阻抗大小是随频率变化的,譬如标称8Ω的音箱,只有在某些频率点上阻抗才为8Ω,在其他频率可能为10Ω、20Ω,另一些频率又可能低至6Ω或4Ω。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在音箱的阻抗曲线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这种变化增加了放大器驱动的难度。

灵敏度是衡量音箱电-声转换效率的指标,单位是dB/W/m,含义为输入1W的功率时,距音箱轴向1m远处能获得的声压级大小,比如灵敏度90dB/W/m的音箱,表示输入1W 的功率,在音箱正前方1m远处就能够得到90dB的声压级。灵敏度高的音箱比较节省放大器的功率,应该算优点。不过,有时灵敏度和其他性能指标不易兼顾,权衡之下,往往宁可牺牲一点灵敏度来换取更好的其他性能,这是因为目前大功率的放大器很普遍,价格也不算太高,灵敏度低一些不算很大的问题。

最大承载功率是音箱的安全指标,表示该音箱能够长期承受的输入功率大小,低于此值的输入显然是安全的,如果长时间都超过这个极限,就容易使音圈过热烧毁。最大承载功率这一指标为我们安全使用音箱提供了参考,但也应该注意到“长时间”这个前提,短时间超过最大承载功率是允许的,例如音乐信号中有许多短暂的峰值,其功率强度超过平均功率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但持续时间都非常短暂,也就是转瞬即逝,播放这样的信号,只要平均功率不超过音箱的最大承载值,则完全没有问题。

最大输出声压级表示在失真不超过某一标准的情况下音箱最大的输出能力,通俗的说法就是这只音箱最大能够放多响。通常,家用音箱的最大输出声压级在100dB~110dB

左右,少数高输出音箱可达120dB左右。显然最大输出声压级越高越好,如果这一指标过低,就容易出现动态压缩。

评价音箱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一款真正优秀的音箱,应该同时兼具优秀的客观性能指标和良好的主观聆听评价。优秀的性能指标包括宽阔而平坦的频率响应、很少的失真、快速的瞬态反应、高声压输出能力、高功率承载能力、合适的阻抗特性以及合理的灵敏度。而什么是良好的主观聆听评价,则是一门“艺术”了,每个人的标准不尽相同。理论上讲,既然音箱是还音系统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对还音质量影响最明显的最终环节),那么就应该绝对忠实地还原,音箱本身不带任何个性,不能对原音乐信号进行任何扭曲或修饰美化,如果达到或接近这样的标准,就是一款好音箱,这就是所谓“唯真派”的观点。然而也有人认为,既然音箱是用来再生音乐的,那么声音好不好听就是检验音箱好坏的标准,这就是所谓“唯美派”的观点。“唯美派”容许音箱对音乐信号进行合理的修饰润色,也不太在乎技术指标是否完美,只要放出来的声音“好听”就行了。“唯美派”的观点更适合我们这些把听音乐作为娱乐的爱好者,不过,对

于什么叫“好听”并无统一标准,而且不顾性能盲目追求好听或者个性很容易陷入误区。因此客观地讲,即使“唯美派”认可的好音箱,也应该建立在保证基本性能指标的前提下。

4Ω的音箱能否接8Ω的功放?

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存在概念错误的问题。“8欧姆的功放”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提问者可能看到有些功放上标有“100W/8Ω”之类的字样,便以为这台功放的输出阻抗是8Ω,其实是个误解,正确的解释是:以8Ω负载为测试条件,这台功放的输出功率为100W。

功放无论晶体管机还是电子管机,都属于恒压输出功放,其输出阻抗是很小的,晶体管机一般在0.1Ω以下,电子管机要高一些,但一般也在1Ω以下,而不是8Ω。晶体管功放的带负载能力很强,原则上接任何阻抗的音箱都可以,当然也要注意,阻抗不能低到让功放吃不消甚至过载,例如,接一对2Ω的音箱(假如有的话),大多数中、小功率的功放会吃不消。对于电子管功放,有一个“最佳负载”的问题,即负载阻抗为某个值时电路的性能最好,这个最佳负载阻抗通常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而音箱的阻抗只有几欧姆,相差太大,所以要用输出变压器进行阻抗变换。电子管机的输出变压器一般设有不同的抽头,无论音箱的阻抗为多少,只要选择输出变压器上数值相同(或者接近)的那组抽头,都能够“映射”为功放需要的最佳负载。综上所述,功放在搭配音箱时,根本无须操心音箱的阻抗,晶体管机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而电子管机可以通过选择输出变压器的抽头来适应各种阻抗的音箱。

为什么有的音箱很吃功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两个原因:第一,可能音箱的灵敏度比较低。灵敏度相差仅3dB的音箱,要获得同样的音量大小(或声压级),输入功率相差就达到一倍,比如一只90dB/W/m的箱子,若要在1m远获得100dB的声压级,只要输入10W的功率就够了,而对于87dB/W/m的音箱,就需要20W的功率才行。倘若音箱的灵敏度差异有10dB,那么同样输出声压条件下的输入功率就达到10倍之差。比如将前面87dB/W/m的音箱换成80dB/W/m灵敏度的音箱,还是在1m 远获得100dB的声压,所需要的输入功率就高达100W,比90dB/W/m的箱子高出10倍。

第二,也许灵敏度不算低,但阻抗特性有异常。例如有些音箱,灵敏度87-90dB/ W/m以上,已经不低了,但再看它们的阻抗曲线,在某些频率点的阻抗可能低至2Ω甚至1Ω,这么低的阻抗对于普通放大器而言已经接近短路了,还怎么推啊?肯定在这些频率处会产生很严重的过载失真。要驯服这样的音箱,只有出动Krell、Mark Levinson这些负载阻抗降至1Ω时功率还能保持线性增长的超级强力功放才行。如果同时遇到灵敏度又低、阻抗特性又怪异的箱子,对放大器的要求就更苛刻了。

有人用功率只有几瓦的电子管功放推一对很大的音箱,这样做有道理吗?

有人认为大音箱用的大口径喇叭很重,功率小的放大器推不动,其实是一种想当然,音箱对放大器功率的需求主要跟音箱的灵敏度有关,而跟单元的大小无关。不少大音箱,特别是采用大口径纸盆低音单元的箱子,例如美国JBL、Klipsch等公司的产品,其灵敏度都相当高,通常在90dB以上,有些甚至达到95dB以上,对于这样的音箱,用一台输出功率几瓦的电子管单端功放就可以将它们推至爆棚。有些发烧友可能知道,在日本,采用8W的单端300B胆机推高灵敏度的JBL音箱是一种很流行的玩法呢。

我的音箱是100W的,用50W的功放推得动吗?如果用200W的功放推,会不会烧喇叭?

首先要明确,音箱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明的100W功率,是指音箱的承载功率,意思是说只要不长时间输入超过100W的功率,音箱就不会损坏,而不是指需要使用100W的功放。至于需要多少瓦的功放才能推动,主要看音箱的灵敏度高低和需要的输出声压级有多大,跟音箱的承载功率没有关系。一般说来,灵敏度特别低的音箱总是少数,而且普通家庭环境下需要的声压级也不会很大,50W的功放已经可以满足很多音箱了。当然,有些音箱的阻抗特性比较特别,对放大器是很严峻的考验,这时就需要大功率、高电流输出的强力功放才能驯服它们。

再看第二个问题:用200W的功放会不会烧喇叭?这要看你怎么使用这台功放。确实,200W已经超出了该音箱的最大承载功率的一倍了,如果将音量开到最大,一直让功放

处于满功率输出,那这对音箱必烧无疑。但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没有人会把功放的音量猛然拧到尽头来使用的,事实上,当音量大到接近过载失真(破响)时,肯定不会有人再继续猛增音量(等于增加输入到音箱的功率)来使音箱彻底发出破响,反而会减小一些音量让喇叭发出正常的声音,这样,输入到音箱的平均功率始终都控制在它能够承受的安全范围内,就算功放的功率再大,也只输出了音箱能够承受的那一部分,又怎么会烧喇叭呢?相反,用大功率的功放提高了功率储备量,能避免瞬间的大动态峰值音乐信号出现过载失真,对保证放音质量还有好处。

音箱铭牌上标的“20-200W”是什么意思,它的功率到底为多少?

这不是音箱承载功率的指标,而是建议的放大器功率范围,即厂家推荐使用功率在20-200W这一范围的放大器来驱动。

音箱在使用时,面网摘下好还是戴上好?

面网看起来是薄薄的一层纱,实际上对声音辐射是有影响的,如果用仪器分别测一下有面网和无面网时的频响,你会发现二者有不小的差别。大多数音箱出厂时的测试和调校都在无面网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使用时也应该将面网摘下。当然,有少数音箱据说是在戴上面网的条件下测试和调校的,听音时就不宜取下。据说美国Avalon的音箱就是如此。

家庭影院系统对音箱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家庭影院系统一般都采用环绕声放音系统,所以声道数多,目前流行的杜比数字和DTS系统要使用五只宽频带音箱构成前方和后方声道,另外还有一只超低音。对这些音箱的要求跟对高保真双声道系统的要求没什么两样,仍然是频响宽、失真低、音染少、瞬态响应好等共通的要求,原则上,只要听音乐表现出色的音箱,用于家庭影院也没问题,只不过那些动态输出能力较弱的音箱(如LS3/5A)不太适宜,否则遇到大动态的火爆场面时容易过载失真。由于中置音箱一般放在电视机上使用,因此应该具有防磁性能。另外,各个声道的音箱音色应该协调一致,最好用同厂家同系列的产品。

电子分频器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及故障排除

电子分频器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及故障排除网络摘编 电子分频器: 电子分频器的主要功能当然就是给不同的音箱分配好不同的工作频率了,当然还有保护音箱的功能,下面说下调整电子分频器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及故障排除: 1、分频点: 在一个2分频的音响系统中,一般情况下分频点放在130Hz附近比较合适,但很多情况下,对分频点的调整实际上不是取决于低音音箱,而是要看中高音或全频音箱。因为低音音箱在300Hz以下工作都可以,但有些中高音和全频音箱由于扬声器口径太小,动态范围不够大,必须在200Hz以上工作才能保证它们的安全,如果此时分频点分在130Hz附近,那么这些中高音音箱工作起来就很危险了,因此在效果和安全当中还是要找一个平衡点。我觉得双15寸的全频主音箱最好不要经过电子分频器;单15寸的主音箱可灵活运用;而单12寸以下的主音箱最好要通过电子分频器,至少在180Hz以上工作才安全。 2、音量控制: 不管是输入电平还是输出电平,调整的时候都要有一个度,不要开的太大。如果是电子分频器上的各个音量旋钮都开到很大了,系统的声压还不够,那就要调整电子分频器前面设备的信号电平或者调整电子分频器下面功放的电平和音量开关了。 3、×10按钮: 有一些电子分频器上有一个: ×10的按钮,大家注意不要轻易按下它。 例如我们的分频点调整在200Hz的话,按下此按钮200×10就变成2000Hz 了,因此除非是需要,否则一般不要按下此按钮。

4、低音模式: 有些电子分频器后面板有一个低音模式的选择,它可以把2路立体声信号混合成1路单声道信号,这样可以减少低音音箱之间的声干涉。大家可以适当利用下。 当然要是低音分频点分的较高,那么低音音箱发出的声音就会有一定的指向性了,此时还是要在2路立体声信号的状态下工作较好。 5、立体声工作模式和单声道工作模式: 目前我们使用的大多数电子分频器都是2分频的居多,考虑到灵活性和多功能性,这些电子分频器的后面板一般会有一个立体声和单声道的工作模式转换开关,如果把此开关放在单声道工作模式下,那么此时这台电子分频器就从一台双通道2分频的电子分频器变成了一台单通道3分频的电子分频器了。因此除非必要,否则不要轻易转换此工作开关,要不然电子分频器后面信号输出口所输出的频率信号就会大不一样了!轻者恶化了音质,重者还会损坏设备! 6、系统中低音信号的输出和中高音信号的输出一定不要搞混了,否则高音信号给了低音音箱,低音信号给了高音音箱,那样南辕北辙的做法音响系统中就真的没有声音出来了,因为频率不对呀!搞不好还会烧坏音箱呢! 电子分频器故障例子: 1、05年朋友在长沙做了一个大型的酒吧,音响系统中共使用了单12寸全频主音箱16只,双18寸重低音音箱22只,还有其它20多只辅助音箱。但开业几天后发现主音箱的单12寸的喇叭坏了2只,开始那里的技术人员以为是正常损坏,更换了2只新的喇叭了事,但后来一个星期内陆陆续续的又坏了6只12寸的全频喇叭,这样就很不正常了,而且除了12寸主音箱发生故障外别的音箱都没有问题。后来我去帮忙检查了下系统,发现那里的电子分频器分的频率太低,我把分频器的分频点从130Hz调高到了230Hz,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低音效果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 这个系统中由于要兼顾人声演出,所以采用了对人声表现较好的12寸全频主音箱,开始时电子分频器的分频点在130Hz,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系统中

音箱中分频器的选择

音箱中分频器的选择 分频对音箱的重播性能至关重要,若没有最佳参数的分频网络,即使采用最好的扬声单元,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扬声器系统中的分频,多为功率分频网络,对这种分频网络产生影响的有三大要素:1.扬声器音圈阻抗;2.分界频率( cross-over frequency,即分频点);3.分频斜率。常见的分频网络有二分频和三分频两种。

二分频分频网络由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三分频分频网络则增加一个带通滤波器。分界频率对二分频取1~3kHz,三分频取400~600Hz及3~5KHz为宜。分界频率的选择应根据场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若选择不当,会影响声功率的分配,造成总声压频率特性不平坦。分频点在1kHz以下时,要对相关扬声单元输出声波的相位关系特别注意,还要尽量避开分频点设在3~4kHz间。分频点不好的分频网络,即使将一般元件换为顶级元件,也是没有改善作用的。 分界频率的选取应在低频单元频响的高端与高频单元频响的低端相互重叠区内,并符合高频单元下限频率高一个倍频程以上及低频单元上限频率低一个倍频程以下要求。由于指向性关系,对二分频网络要求中音区的效率要比低音高1~3dB,故分界频率以选得稍低些较有利。另外,由于分频频率的频段衔接处会出现频率叠加,故选择低通波器和高通滤波的分频点时不能完全相同,以适当隔开使曲线在-6dB处相交为宜。 分频网络采用单元件的一阶分频网络衰减斜率为毎倍频程6dB,两个元件组成的两阶分颏网络斜率为12dB/oct。分频网络的分频斜率越陡峭,效果越好,但结构越复杂,由网络产生的相位转移及损耗也越大。一阶分频络可得很好的相位一致性和清晰的声像,适于中高频用,低频可用高阶分频网络,以保证低频的清晰度和控制力。

求解这个音箱功率分频器图解

求解这个音箱功率分频器图解? 2009-6-6 20:12 提问者:jk5889|浏览次数:1556次 我是一个对音箱感兴趣的初学学生,想请教大家一下.下面这个分频器线路图解原理. 为什么低音分频上需要这么多电容?并且电容都回到负极上?这起着什么原理作用? 为什么高音电容不回到负极?而在正极上,这起着什么原理作用? 为什么低频电感线圈会回到正极上,这起一个什么原理作用? 为什么高频高频电感线圈却回到负极上,这又是个什么原理啊? 电感线圈主要起什么作用啊? 还有大家帮我看看这个分频器?我想在高音上处理得更好一点,请各位老师们帮我建议建议,参考参考,指点指点,谢谢啊. 我来帮他解答 2009-6-6 23:25 满意回答 lanhaibaor说得很好。我用更简单的话来解答:

1、为什么要这么多电容?主要原因是电容厂家制作时只有几种容量型号,比如1uf,1.5uf,2.2uf,2.5uf,3.3uf,4.7uf等等,有点像硬币只有1分,2分,5分的,你不会看到有8分的硬币。而根据公式的计算又需要特定的容量,比如高通里边需要用4.4uf的电容,而又没有这个型号的,就用两个2.2uf的并联做4.4uf。就是这么简单。当然还有其他的次要原因,比如挂小容量的方便调试以及lahaibaor说的原因等。 2、为什么这些电容、电感是并联,而有些是串联?因为电容更容易让高频通过而阻止低频通过,而电感则相反。这是基本电路原理,如果你连这点都不清楚,我建议你还是和lahaibaor联系,让他给你讲讲,我虽然也知道,但是你似乎太初级了,我没有耐性。 9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八百里八|八级 擅长领域:电脑/网络医疗健康体育/运动历史话题军事 参加的活动: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 谢谢你,呵呵 相关内容 ?2011-6-2在音箱分频器高音线路里串联一个电阻可以适当的减少分配在高音了、... ?2010-4-12漫步者S2000音箱,这个分频器,是在那个位置安装的 ?2011-6-12DVD用的2.0音箱内有分频器吗? ?2011-5-9我的一个音箱里的分频器上有个FD-20W2R4K的象水泥电阻的东西,我看... ?2011-3-29音箱没有分频器可以么? 1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音箱功率分频器图解 ?分频器:价格 ?分频器:电路图

了解音箱中的分频器

了解音箱中的分频器 在扬声器中,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部件,说它不起眼,是因为在扬声器的表面上根本找不到它,一般人除了想深入了解扬声器的外,也几乎没有关注它的时候。而扬声器离开了它,又根本无法工作,它就是分频器。 在播放音乐时,由于扬声器单元自身的能力与结构限制,只用一个扬声器难以覆盖全部频段,而如果把全频段讯号不加分配地直接送入高、中、低音单元中去,在单元频响范围之外的那部分“多余讯号”会对正常频段内的讯号还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使高音、中音单元损坏。因为这个原因,设计师们必须将音讯频段划分为几段,不同频段用不同扬声器进行放声。这就是分频器的由来与作用。 分频器是音箱中的“大脑”,对音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功放输出的音乐讯号必须经过分频器中的滤波组件处理,让各单元特定频率的讯号通过。要科学、合理、严谨地设计好音箱之分频器,才能有效地修饰喇叭单元的不同特性,优化组合,使得各单元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自应有的潜能,使各频段的频响变得平滑、声像相位准确,才能使高、中、低音播放出来的音乐层次分明、合拍、明朗、舒适、宽广、自然的音质效果。

从工作原理看,分频器就是一个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滤波网。高音信道只让高频讯号通过而阻止低频讯号;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只让低音通过而阻止高频讯号;中音通道则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一低一高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可以通过,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都将被阻止。 被动分频器的组件组成:L/C/R,即L电感、C电容、R电阻,依照各组件对频率分割的特性灵活运用在分频网络上。 L电感:其特性是阻挡较高频率,只让较低的频率通过,也就称为“低通滤波器(Low Pass Filter)”。通过较低频率的多少是由该“L电感”之电感量来决定,其感抗单位为“μH、mH”代表。电感材质常见有:空心电感、铁淦氧电感、硅钢片电感等。铁淦氧电感、硅钢片电感通常只在需要高电感值而无法由空心电感来获得低直流电阻的场合下才使用,由于铁心电感具有磁饱和而在大电流的场合造成失真的天性,所以铁心电感是一种妥协下的产物。 C电容:其特性与电感刚好相反,也就是阻挡低频率通过,让较高的频率通过,称为“高通

调音经验4、专业电子分频器的使用技巧

4专业电子分频器的使用技巧 在一套音响系统中提到分频器一般来说是指能将:20Hz--20000Hz频段的音频信号分成合适的、不同的几个频率段,然后分别送给相应功放,用来推动相应音箱的一种音响周边设备。由于它是一种用来处理、分配音频频率信号的电子设备,所以我们通常也叫它:电子分频器。电子分频器的详细功能和工作原理我就不多说了,这里我只是侧重于对一些大家比较重视或经常感到困惑的方面做一些通俗易懂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们为什么要使用电子分频器 我们音响师研究电声和现在电声设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尽量忠实的再现各种音源,当然要把自然界里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声音完全利用现在的电声技术再现是不太现实几乎做不到的。大家知道,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在20Hz—20000Hz之间,现在大多数前级音频处理设备的频率范围是可以达到这样宽度的,但目前的扬声器却成了一个瓶颈部分,我们奢想使用一种或简单几只扬声器就能放送出接近20Hz--20000Hz这样宽频率的声音是很难做到的,因为现在单只喇叭的有效工作频率范围都不是很宽。鉴于此电声工程师们就设计出了在不同频率段内工作的音箱,如: 1、重低音音箱:让它在大约30-200Hz的频率范围内工作。 2、低中音音箱:让它在大约200-2000Hz的频率范围内工作。 3、高音音箱:让它在大约2000-20000Hz的频率范围内工作。 如此以来我们就可以利用在不同频率段工作的不同种类的音箱配置一套能最大限度接近声音真实频率(20Hz--20000Hz)的音响系统了。当然不同音箱设备的构成和参数是不同的,我上面说的是以一个三分频的系统为例,实际使用上还有其它诸如:2分频或4分频等系统,而且不同音响系统中由于采用的音箱会有区别,因此这些音箱的工作频率也不可能是固定相同的,但大体的原理和思路是一样的。 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如何给这些在不同频率段工作的、不同种类的音箱灵活分配音频频率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子分频器就应运而生了,它可以根据不同音箱工作频率的需要提供合适的频率段,例如: 1、我们可以用电子分频器将高频信号通过功放送到高音扬声器中. 2、可以用电子分频器将中频信号通过功放送到中音扬声器中。 3、可以用电子分频器将低频信号通过功放送到低音扬声器中。 这样高、中、低频信号独立输出、互不干涉,因此可以尽可能发挥不同扬声器的工作频段优势,使音响系统中各频段声音重放显得更加均衡一些,使声音更具层次感,使音色更加完美。

分频器

L1与C1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将200-54的分频点选在1.5kHz,这里将它的分频点恰当进步,主要是单元特性好,更重要是音频的功率八成都会集在中低频,恰当进步低频单元的截止频率,能够充分发扬单元专长,给出的声响将愈加丰满有力度。若是分频点过低,不光丧失了单元优势,反而还会加剧中频单元的担负,导致振幅过载、失真增大等弊端。 尽管中频单元的有用频响宽达800Hz~10kHz,L2、L3与C2、C 3组成的带通滤波器仅取其 1.5~6kHz的一段频带,这也是它的黄金频段。L4、C4构成的高通滤波器将YDQG5-14的分频点定为6kHz,本单元的下限截止频率也获得较高,将愈加轻松自如地在高频段发扬它的专长。因为合理的挑选分频点,3个单元各自都作业在声功率最高的频带,故体系的归纳灵敏度也要比各单元的均匀特性灵敏度高出1~2dB。 分频器元件少,电路也很简单,关于分频电容器最起码的要求是高频特性好,耗费及容量差错小。当前的聚丙烯CBB无极性电容器的耗费角正切值仅为0.08%~0.1%,高频功能优良,体积小、无感、价廉,完全能担任Hi-Fi体系分频电路的需求。本音箱选用耐压为63V的CBB21、CBB22电容器,9.4 uF的用2只4.7 uF的并联即可。高耐压电容在分频器上无大含义,价钱却成倍上升。不要盲目崇拜那些进口货洋电容,这类电容并不一定能显着改进音质,价钱却高得惊人,有时1只10 uF的电容往往超越一只中低频扬声器单元的价格。 分频线圈L的内阻R0巨细直接关系到传输功率与音质,在胆机中分频器与输出变压器二次侧线圈、扬声器音圈及传输馈线呈串联回

(一)、分频器作用和特点 1、基本分频任务:由于现在音箱的种类很多,系统中要采用什么功病能的、几分频的电子分频器还是要灵活配置的,现在通常用的电子频器有2分频、3分频、4分频等区分,超过4分频就显得太复杂和无实际意义了。当然现在的电声技术日新月异,目前还有一些分频器在分频的同时还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一些其它方面的处理,但不管什么类型电子分频器的主要功能和任务当然还是分频 2、保护音箱设备:我们知道不同扬声器的工作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口径越大的扬声器其低频特性也越好,频率下潜也越低。就好像在相同情况下,18寸扬声器的低音效果一般会比15寸扬声器的低音效果好些;相反中音部分就要采用较小口径的扬声器了,因为通常情况下现在的纸盆振动式扬声器口径越小发出的声音频率也就越高;以此类推高音部分的振动膜片也应该很小才能发出很高频率的声音来。既然扬声器这么复杂,种类又如此繁多,那么如何保障它们能够安全有效的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了。电子分频器可以提供不同扬声器各自需要的最佳工作频率,让各种扬声器更合理、更安全的工作。设想一下:假如系统中中高音音箱没有经过电子分频器分频,而是直接使用了全频段的音频信号,那么这些中高音音箱在低频信号的冲击下就会很容易损坏,因此,电子分频器除了分频任务外,正常的使用它更重要的功能还有:保护音箱设备。 3、增加声音的层次感:假如一个音响系统中有很多只不同种类的音箱,的确没有使用电子分频器,不同种类的音箱都使用未经分频的全频信号,那不同音箱之间就会有很多频率叠加、重复的部分,声干涉也会变得很严重,声音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声场也会很差而且话筒还会容易产生声反馈。如果使用了电子分频器进行了合理的分频,让不同音箱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这样不同音箱之间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几乎不会重复了,这样就减少了声波互相干涉的现象,声音就会变得格外清晰,音色也会更好、更具有层次感了! (二)、缺点和不足 1、太多分频选择会导致思想混乱:俗话说有利就有弊,和其它专业音响的周边设备一样,电子分频器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些时候系统中需要分频的音箱多了就会显得很复杂,因为不同的音箱就需要有不同的分频点、不同的工作频率段,对于水平一般的音响师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电子分频器分频时会让他们觉得无从下手。因此细心仔细的调整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尽量少用4分频,采用2分频或3分频的方法,这样可以简单些,也会让我们的调整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些。 2、使用电子分频器后会导致声效下降:虽然使用电子分频器的优点很多,但由于它硬性的规定了不同音箱的工作频率范围,因此也使得这些音箱的效能受到了限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浪费了很大一部分资源。例如:一只双15寸的全频音箱不经过电子分频器时可以发出很正常、较大的声音来,但如果经过了电子分频器分频后在200Hz以上频率工作的话,那这只音箱的丰满度和震撼力就会全没有了,因为此时音箱的低音给电子分频器切掉了。同样情况下我们利用电子分频器也切掉了大部分低音音箱的高音部分,虽然这样音色可能会好听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低音音箱也浪费掉了大量的能量。这对于音箱数量较多又注重音色的音响系统来说还无所谓,但如果一套音响系统中音箱数量不多又不注重音色只是要大声些,那此时还是不使用电子分频器现实一些。

分频器的设计

分频器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学会使用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工具Hspice,熟练地用网表文件来描述模拟电路,并熟悉应用Hspice内部元件库。通过该实验,掌握Hspice的设计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电路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 2.分频器大多选用市售成品,但市场上出售的分频器良莠不齐,质量上乘者多在百元以上,非普通用户所能接受。价格在几十元以下的分频器质量难以保证,实际使用表现平庸。自制分频器可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收获。 二.内容 分频器-概述 分频器是指使输出信号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整数分之一的电子电路。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如电子钟、频率合成器等,需要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协同工作,常用的方法是以稳定度高的晶体振荡器为主振源,通过变换得到所需要的各种频率成分,分频器是一种主要变换手段。早期的分频器多为正弦分频器,随着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脉冲分频器(又称数字分频器)逐渐取代了正弦分频器,即使在输入输出信号均为正弦波时也往往采用模数转换-数字分频-数模转换的方法来实现分频。正弦分频器除在输入信噪比低和频率极高的场合已很少使用。

分频器-作用 分频器是音箱中的“大脑”,对音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功放输出的音乐讯号必须经过分频器中的各滤波元件处理,让各单元特定频率的讯号通过。要科学、合理、严谨地设计好音箱之分频器,才能有效地修饰喇叭单元的不同特性,优化组合,使得各单元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自应有的潜能,使各频段的频响变得平滑、声像相位准确,才能使高、中、低音播放出来的音乐层次分明、合拍,明朗、舒适、宽广、自然的音质效果。 在一个扬声器系统里,人们把箱体、分频电路、扬声器单元称为扬声器系统的三大件,而分频电路对扬声器系统能否高质量地还原电声信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高频部分,分频电路所起到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其作用如下: 合理地分割各单元的工作频段; 合理地进行各单元功率分配; 使各单元之间具有恰当的相位关系以减少各单元在工作中出现的声干涉失真; 利用分频电路的特性以弥补单元在某频段里的声缺陷; 将各频段圆滑平顺地对接起来。 分频器-分类 1)功率分频器:位于功率放大器之后,设置在音箱内,通过LC滤波网络,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别送至各自扬声器。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现音频谷

专业术语音箱、扬声器、分频器、功放详解

专业术语音箱、扬声器、分频器、功放详解 本文主要详解音箱、扬声器、分频器、功放,首先介绍了音箱的组成、原理、分类及性能指标,其次介绍了扬声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最后详细的阐述了分频器、功放的原理及作用,具体的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音箱详解音箱指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通俗的讲就是指音箱主机箱体或低音炮箱体内自带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声音,使其声音变大。 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其作用是把音频电能转换成相应的声能,并把它辐射到空间去。它是音响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把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供人的耳朵直接聆听的任务。 音箱的组成 市面上的音箱形形色色,但无论哪一种,都是由喇叭单元(术语叫扬声器单元)和箱体这两大最基本的部分组成,另外,绝大多数音箱至少使用了两只或两只以上的喇叭单元实行所谓的多路分音重放,所以分频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音箱内还可能有吸音棉、倒相管、折叠的“迷宫管道”、加强筋/加强隔板等别的部件,但这些部件并非任何一只音箱都必不可少,音箱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只有三部分:喇叭单元、箱体和分频器。音箱发声的原理 要知道音箱发声的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就好比水波,你往平静的水面上抛一个石子,水面就有波浪,再由对岸传播到4周;声波也是这样形成的。声波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能够被人耳听到;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人耳都听不到。 水波与声波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通过介质的传播,人耳才能听到声音

一文看懂汽车音响分频器接线方法图解

一文看懂汽车音响分频器接线方法图解 分频器原理从电路结构来看,分频器本质上是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LC 滤波网络,高音通道是高通滤波器,它只让高频信号通过而阻止低频信号;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它只让低音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中音通道则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一低一高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可以通过,高频成份和低频成份都将被阻止。在实际的分频器中,有时为了平衡高、低音单元之间的灵敏度差异,还要加入衰减电阻;另外,有些分频器中还加入了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线心理平坦一些,以便于功放驱动。 位于功率放大器之后,设置在音箱内,通过LC滤波网络,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别送至各自扬声器。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现音频谷点,产生交叉失真,它的参数与扬声器阻抗有的直接关系,而扬声器的阻抗又是频率的函数,与标称值偏离较大,因此误差也较大,不利于调整。 将音频弱信号进行分频的设备,位于功率放大器前,分频后再用各自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把每一个音频频段信号给予放大,然后分别送到相应的扬声器单元。因电流较小故可用较小功率的电子有源滤波器实现,调整较容易,减少功率损耗,及扬声器单元之间的干扰。使得信号损失小,音质好。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电路结构复杂,运用于专业扩声系统。 分频器技术参数第一个,就是分频器的分频点,这个应该不用多说。 第二个,就是所谓分频器的“路”,也就是分频器可以将输入的原始信号分成几个不同频段的信号,我们通常说的二分频、三分频,就是分频器的“路”。 第三个,就是分频器的“阶”,也称“类”。 一个无源分频器,本质上就是几个高通和低通滤波电路的复合体,而这些滤波电路的数量,就是上面所说的“路”。但是在每一个滤波电路中,还有更精细的设计,换句话说,在每一个滤波电路中,都可以分别经过多次滤波,这个滤波的次数,就是分频器的“阶”。

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 1 引言 扬声器系统的分频器分为前级分频和功率分频2类。前级分频是前级电路中由电子元件产生的分频,再由各自的功放分别驱动高﹑中﹑低音扬声器系统,如图(1a)所示,属于小信号有源分频。而功率分频则是由电感、电容、电阻元件构成的位于功放与扬声器之间的无源分频电路,如图(1b)所示。 采用功率分频的扬声器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又能获得很高的放音质量,因而在现代高保真放音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其性能的好坏与扬声器的各项指标以及分频电路、电感元件的性能、精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确计算电感参数便是成功的关键。 2 对分频器电路、元件的要求 (1)电路中电感元件直流电阻、电感值误差越小越好。而且为使频响曲线平坦最好使用空心电感。(2)电路中电容元件损耗尽可能小。最好使用音频专用金属化聚丙烯电容。 (3)使各扬声器单元分配到较平坦的信号功率,且起到保护高频扬声器的作用。 (4)各频道分频组合传输功率特性应满足图2所示特性曲线的要求(P0为最大值,P1为对应分频点f1、f2的值)。分频点处的功率与功率最大值之间幅度应满足P1(=0.3~0.5)P0的范围。 (5)整个频段内损耗平坦,基本不出现“高峰”和“深谷”。 3 分频电感电容参数值的计算

下面以三分频分频器为例说明其参数的计算,如图3所示。

1)计算分频电感L1,L2,L3,L4和分频电容C1,C2,C3,C4。 为了得到理想的频谱特性曲线,理论计算时可取:C1=C4,C3=C2,L1=L3,L4=L2,分频点频率为f1,(f2见图2),则分频点ω1=2πf0,ω2=2πf2。并设想高、中、低扬声器阻抗均相同为RL。每倍频程衰减12 dB。 2)实验修正C1,C2,C3,C4,L1,L2,L3,L4的值 为精确起见,可用实验方法稍微调整C1,C2,C3,C4,L1,L2,L3,L4的值,以满足设计曲线﹙见图2﹚的要求。即通过实验描绘频响曲线,从而得到C1,C2,C3,C4,L1,L2,L3,L4的最佳值。如果没有实验条件,这一步也可不做。求出电容电感的值后就可计算电感值了。 4 最佳结构电感的作用 4.1最佳结构电感的提出 空心分频电感(简称电感)的基本参数是电感量和直流电阻。一般来说,电感量不准会导致分频点偏离设计要求并可能影响扬声器系统的频响,大家都比较重视。然而其直流电阻不宜过大,否则会对音质产生影响。通常人们对此电阻在电路中的影响及其定量要求不甚了解,因此未引起足够重视,对此特作以下简要分析。 以图3的分频网络为例,由于低音单元的分频电感L2与负载R(L低音单元额定阻抗)相串联,因此若L2的阻抗过大,功放输出功率在其上的损耗将增大。同时,功放内阻对低音单元的阻尼作用也将大大减弱。前者影响功放的有效输出功率,后者对音质的影响却无可挽回。由于分频网络中L2的电感量最大,且随分频点的降低而增大,所以L2的直流电阻的影响相当突出。 至于高音单元的分频电感L1,因它未与负载串联,就不存在L2那样的功耗和阻尼问题。但是仍希望其阻抗尽可能小些。因为它与负载并联,起着旁路来自C1的残余低音频成分的作用。若阻值过大,就会影响高音分频网络对低音频的衰减陡度。

扬声器参数详解

扬声器俗称喇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在发声的电子电气设备中都能见到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组成音响组。扬声器在电子元器件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器件。 1.扬声器的分类 扬声器有多种分类式: 按其换能方式可分为电动式、电磁式、压电式、数字式等多种; 按振膜结构可分为单纸盆、复合纸盆、复合号筒、同轴等多种; 按振膜开头可分为锥盆式、球顶式、平板式、带式等多种; 按重放频可分为高频、中频、低频和全频带扬声器; 按磁路形式可分为外磁式、内磁式、双磁路式和屏蔽式等多种; 按磁路性质可分为铁氧体磁体、钕硼磁体、铝镍钴磁体扬声器; 按振膜材料可分纸质和非纸盆扬声器等。 2.箱体 箱体用来消除扬声器单元的声短路,抑制其声共振,拓宽其频响范围,减少失真。音箱的箱体外形结构有书架式和落地式之分,还有立式和卧式之分。箱体内部结构又有密闭式、倒相式、带通式、空纸盆式、迷宫式、对称驱动式和号筒式等多种形式,使用最多的是密闭式、倒相式和带通式。 落地音箱属大型音箱,箱体高度在750MM以上,书架音箱的箱体高度在750MM以下,450MM~750MM之间的为中型书架音箱,450MM以下的为小型书架音箱。 3.分频器 分频器有功率分频和电子分频器之分,主要作用均是频带分割、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校正、阻抗补偿与衰减等作用。 功率分频器也称无源式后级分频器,是在功率功放之后进行分频的。它主要由电感、电阻、电容等无源组件组成滤波器网络,把各频段的音频信号分别送到相应频段的扬声器中去重放。其特点是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适合业余制作,但插入损耗大、效率低、瞬态特性较差。 电子分频器也称有源式前级分频器,是由各种阻容组件与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等有源器件组成,它昌置于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信号线路中的一种模拟电子滤波器,能把前置放大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分成不同频段后,再送入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其特点是各频段频谱平衡,相互干扰小,输出动态范围大,本身有一定的放大能力,插入损耗小。但电路构成要相对复杂一些。 4.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灵敏度、频率响应、额定功率、额定阻抗、指向性以及失真度等参数。 ①.额定功率 扬声器的功率有标称功率和最大功率之分。标称功率称额定功率、不失真功率。它是指扬声器在额定不失真范围内容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在扬声器的商标、技术说明书上标注的功率即为该功率值。最大功率是指扬声器在某一瞬间所能承受的峰值功率。为保证扬扬器工作的可靠性,要求扬声器的最大功率为标称功率的2~3倍。

分频器数字音频处理器功放音响

精心整理 在一套音响系统中提到分频器一般来说是指能将:20Hz--20000Hz 频段的音频信号分成合适的、不同的几个频率段,然后分别送给相应功放,用来推动相应音箱的一种音响周边设备。由于它是一种用来处理、分配音频频率信号的电子设备,所以我们通常也叫它:电子分频器。电子分频器的详细功能和工作原理我就不多说了,这里我只是侧重于对一些大家比较重视或经常感到困惑的方面做一些通俗易懂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们为什么要使用电子分频器 我们音响师研究电声和现在电声设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尽量忠实的再123频率( 1、我们可以用电子分频器将高频信号通过功放送到高音扬声器中. 2、可以用电子分频器将中频信号通过功放送到中音扬声器中。 3、可以用电子分频器将低频信号通过功放送到低音扬声器中。 这样高、中、低频信号独立输出、互不干涉,因此可以尽可能发挥不同扬声器的工作频段优势,使音响系统中各频段声音重放显得更加均衡一些,使声音更具层次感,使音色更加完美。这也就

是我们为什么使用电子分频器的原因了。 二、电子分频器的作用和特点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对电子分频器有一个大体认识了吧,那么使用分频器还有哪些作用和特点,甚至是缺点呢?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下面几点: (一)、作用和特点 1、基本分频任务:由于现在音箱的种类很多,系统中要采用什么功能的、几分频的电子分频器还是要灵活配置的,现在通常用的电子频器有2分频、3分频、4分频等区分,超过4分频就显得太复杂和无实际意义了。当然现在的电声技术日新月异,目前还有一些分频器在分频的同时还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一些其它方面的处理,但不管什么类型电子分频器的主要功能和任务当然还是分频了。 2、 15寸3、 (二) 1 2、 声音来,但如果经过了电子分频器分频后在200Hz以上频率工作的话,那这只音箱的丰满度和震撼力就会全没有了,因为此时音箱的低音给电子分频器切掉了。同样情况下我们利用电子分频器也切掉了大部分低音音箱的高音部分,虽然这样音色可能会好听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低音音箱也浪费掉了大量的能量。这对于音箱数量较多又注重音色的音响系统来说还无所谓,但如果一套音响系统中音箱数量不多又不注重音色只是要大声些,那此时还是不使用电子分频器现实一些。 3、分配频率不合理会导致设备损坏:上面说了合理使用电子分频器可以保护设备,同样电子分频器还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的话反而会损害设备:例如我们把从电子分频器里分出的高音信号送给了低音音箱,由于低音喇叭发不出这么高频率的声音来,所以此时的现象就是:高音音箱和低音音箱都不会有声音。如果有些音响师不看原因,只是一味的增加前级信号和后级功放的音量,那结果就是增加再大的音量也没有用。此时还会很容易损害功放,而且要是电平信号大到失真还容易烧坏扬声器,别以为低音音箱没有声音就没有事了,毕竟此时已经有很大的电流在通过

最新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 1 引言 扬声器系统的分频器分为前级分频和功率分频2类。前级分频是前级电路中由电子元件产生的分频,再由各自的功放分别驱动高﹑中﹑低音扬声器系统,如图(1a)所示,属于小信号有源分频。而功率分频则是由电感、电容、电阻元件构成的位于功放与扬声器之间的无源分频电路,如图(1b)所示。 采用功率分频的扬声器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又能获得很高的放音质量,因而在现代高保真放音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其性能的好坏与扬声器的各项指标以及分频电路、电感元件的性能、精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确计算电感参数便是成功的关键。 2 对分频器电路、元件的要求 (1)电路中电感元件直流电阻、电感值误差越小越好。而且为使频响曲线平坦最好使用空心电感。 (2)电路中电容元件损耗尽可能小。最好使用音频专用金属化聚丙烯电容。 (3)使各扬声器单元分配到较平坦的信号功率,且起到保护高频扬声器的作用。

(4)各频道分频组合传输功率特性应满足图2所示特性曲线的要求(P0为最大值,P1为对应分频点f1、f2的值)。分频点处的功率与功率最大值之间幅度应满足P1(=0.3~0.5)P0的范围。 (5)整个频段内损耗平坦,基本不出现“高峰”和“深谷”。 3 分频电感电容参数值的计算 下面以三分频分频器为例说明其参数的计算,如图3所示。 1)计算分频电感L1,L2,L3,L4和分频电容C1,C2,C3,C4。

为了得到理想的频谱特性曲线,理论计算时可取:C1=C4,C3=C2,L1=L3,L4=L2,分频点频率为f1,(f2见图2),则分频点ω1=2πf0,ω2=2πf2。并设想高、中、低扬声器阻抗均相同为RL。每倍频程衰减12 dB。 2)实验修正C1,C2,C3,C4,L1,L2,L3,L4的值 为精确起见,可用实验方法稍微调整C1,C2,C3,C4,L1,L2,L3,L4的值,以满足设计曲线﹙见图2﹚的要求。即通过实验描绘频响曲线,从而得到C1,C2,C3,C4, L1,L2,L3,L4的最佳值。如果没有实验条件,这一步也可不做。求出电容电感的值后就可计算电感值了。 4 最佳结构电感的作用 4.1最佳结构电感的提出 空心分频电感(简称电感)的基本参数是电感量和直流电阻。一般来说,电感量不准会导致分频点偏离设计要求并可能影响扬声器系统的频响,大家都比较重视。然而其直流电阻不宜过大,否则会对音质产生影响。通常人们对此电阻在电路中的影响及其定量要求不甚了解,因此未引起足够重视,对此特作以下简要分析。 以图3的分频网络为例,由于低音单元的分频电感L2与负载R(L低音单元额定阻抗)相串联,因此若L2的阻抗过大,功放输出功率在其上的损耗将增大。同时,功放内阻对低音单元的阻尼作用也将大大减弱。前者影响功放的有效输出功率,后者对音质的影响却无可挽回。由于分频网络中L2的电感量最大,且随分频点的降低而增大,所以L2的直流电阻的影响相当突出。

分频器的结构及接线方法

分频器的结构及接线方法 分频器是指将不同频段的声音信号区分开来,分别给于放大,然后送到相应频段的扬声器中再进行重放。在高质量声音重放时,需要进行电子分频处理。 分频器是音箱内的一种电路装置,用以将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分离成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部分,然后分别送入相应的高、中、低音喇叭单元中重放。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任何单一的喇叭都不可能完美的将声音的各个频段完整的重放出来。 分频器是音箱中的大脑,对音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功放输出的音乐讯号必须经过分频器中的过滤波元件处理,让各单元特定频率的讯号通过。要科学、合理、严谨地设计好音箱之分频器,才能有效地修饰喇叭单元的不同特性,优化组合,使得各单元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自应有的潜能,使各频段的频响变得平滑、声像相位准确,才能使高、中、低音播放出来的音乐层次分明、合拍、明朗、舒适、宽广、自然的音质效果。 在一个扬声器系统里,人们把箱体、分频电路、扬声器单元称为扬声器系统的三大件,而分频器是音箱中的大脑,分频电路对扬声器系统能否高质量地还原电声信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高频部分,分频电路所起到的作用就更为明显。 分频器的结构连接高音喇叭的电路:让电流先流过电容器,阻止低频,让高频通过,并且喇叭与一个线圈并联,让线圈产生负电压,那么这个电压对于高音喇叭来说正好是一个电压补偿,于是可以近似地逼真还原声音电流。 连接低音喇叭电路:电流先流过线圈,这样高频部分被阻止,而低频段由于线圈基本没有阻碍作用而顺利通过,同样,低音喇叭并联了一个电容器,就是利用电容器在高频的时候产生一个电压来补偿损失的电压,道理和高音喇叭端是一样的。 可以看出,分频器充分利用的电容器和线圈的特性达到分频。但是,线圈和电容器在各自阻碍的频率段内终究还是消耗了电压的,所以电路分频器会损失一定的声音,其补偿措施也有很多。而电子分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声音输入到功放之前就先分频,然后对不同的频段使用专门的放大电路进行放大,这样的话声音失真小,还原逼真。但是电路复杂,

音箱分频器的作用

音箱分频器的作用 在音箱中,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部件,说它不起眼,是因为在音箱的表面上根本找不到它,一般人除了想深入了解音箱的人外,也几乎没有关注它的时候。而音箱离了它,又根本无法工作。它就是分频器。 在播放音乐时,由于扬声器单元自身的能力与结构限制,只用一个扬声器难以覆盖全部频段,而如果把全频段信号不加分配地直接送入高、中、低音单元中去,在单元频响范围之外的那部分“多余信号”会对正常频段内的信号还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使高音、中音单元损坏。因为这个原因,设计师们必须将音频频段划分为几段,不同频段用不同扬声器进行放声。这就是分频器的由来与作用。 从工作原理看,分频器就是一个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滤波网。高音通道只让高频信号通过而阻止低频信号;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只让低音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中音通道则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一低一高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可以通过,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都将被阻止。 看似简单,但在实际使用的分频器中,为了平衡高低音单元之间的灵敏度差异,厂家们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加入大小不一的衰减电阻或是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不同的设计和生产工艺自然使分频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元件在音箱中产生了效果不一的影响。而这些细节,正式所有HIFI器材必须追求的,这也是HIFI与普通民用设备的基本区别。 全频音箱上限不用切都可以,下限要看音箱尺寸而定。15寸的到60;12寸的到80;10寸的到90超低的上限要根据每个音箱的品质而定,你可以现场感觉听,听到哪里舒服就定哪里。关于超低的下限,我建议分到40以上因为现在的国产超低都是有严重拖尾的现象,40一下也是场所装修严重共振的地方。 分频器设计制作是要看喇叭具体数据的,最简单的是:几寸的喇叭(高音,中低音)两个喇叭的阻抗各是多少欧。还有就是分频点想选择在多少HZ。衰减选择多少?没有这些初级数据一个最简单的分频器都是弄不好的。

音箱分频器工作原理详解

音箱分频器工作原理详解 音箱分频器介绍音箱分频器可以将声音信号分成若干个频段。如二分频器就是由一个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组成。三分频则又增加了一个带通滤波器。分频器是音箱中的“大脑”,对音质的好坏至关重要。 分频器的使用问题音响技术分频器是一种可以将声音信号分成若干个频段的音响设备。我们知道,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在20Hz—20kHz之间,祈望仅使用一只扬声器就能够保证放送、20Hz—20kHz这样宽频率的声音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会在技术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高质量的放音系统,为了保证再现声音的频率响应和频带宽度,在专业范畴内大都采用高低音分离式音箱放音,而采用高低音分离式音箱放送声音时,就必然要使用分频器。 音箱分频器结构音箱分频器采用了下图结构,具体分析: 连接高音喇叭的电路:让电流先流过电容器,阻止低频,让高频通过,并且喇叭与一个线圈并联,让线圈产生负电压,那么这个电压对于高音喇叭来说正好是一个电压补偿,于是可以近似地逼真还原声音电流。连接低音喇叭电路:电流先流过线圈,这样高频部分被阻止,而低频段由于线圈基本没有阻碍作用而顺利通过,同样,低音喇叭并联了一个电容器,就是利用电容器在高频的时候产生一个电压来补偿损失的电压,道理和高音喇叭端是一样的。 可以看出,分频器充分利用的电容器和线圈的特性达到分频。但是,线圈和电容器在各自阻碍的频率段内终究还是消耗了电压的,所以电路分频器会损失一定的声音,其补偿措施也有很多,由于笔者知识不够,难以说的很清楚。而电子分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声音输入到功放之前就先分频,然后对不同的频段使用专门的放大电路进行放大,这样的话声音失真小,还原逼真。但是电路复杂,造价昂贵。 音箱分频器电路音箱分频器就是能够将声音信号的频率分开,将不同频段的声音信号区分

扬声器

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认识一个喇叭单元,这是我们每个生产厂家、每个扬声器系统设计人员要面对的一个最基本而又是最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和工程设计的实际方面的客观物理特性来认识喇叭单元。(注:主观听感是认识喇叭单元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客观物理特性的描述与主观听感愈来愈趋于一致。也就是说,随能够用客观物理特性的描述来表达主观听音的心理感受。) 一、T/S参数 T/S参数是由THIELE和SMALL先生首先提出的扬声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参数。 T/S参数在扬声器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已经被生产厂家、工程设计人员所普遍接受,在几乎所有常见的电声测试系统、扬声器系统设计软件上得到支持。T/S参数由成。 小信号参数包括四个基本参数: 1.Fs为扬声器单元的谐振频率。 2.Vas为扬声器单元的等效容积。 3.Qes为扬声器单元的电Q值。 4.Qms为扬声器单元的机械Q值。 大信号参数包括两个基本参数: 1.Pe(max)为扬声器单元的散热能力所确定的最大功率额定值。 2.Vd为扬声器单元振膜在最大振幅时所推动的体积。 上述参数主要是向我们提供了模拟和设计喇叭单元在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依据,通过合理地优化箱体结构参数,从而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扬声器系统频率响应合和不同的使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T/S参数没有更好,只有更合理和更合适。例如Fs/Qts的比值在那个范围适合那一类声箱系统,Vas如何取值更为合理等。T/S参数最重要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T/S参数的实际测量误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T/S参数误差过大,会导致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偏离过大,甚至失去T/S参数的以下几个方面皆会引起测量误差。 1.不同的测试方法引起的误差。如定压法与定流法的误差,容积法和加载法的误差。 2.在加载法中选取加载量引起的误差。根据经验,定压法比定流法对加载量的大小更为敏感,引起的误差更大。 3.不同的测试电平引起的误差。定压法和定流法均存在同样的问题。 4.测量运算中给定值引起的误差。如“振动面积”、“直流阻抗”等参数,尤其是“振动面积”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5.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如测试环境、被测喇叭单元放置的方向、测试电缆的阻抗大小等。 下图是ROGERS旗下的LS系列LS33音箱中低单元(型号为:DU-160-LS2a/2)的T/S参数,该参数由LAUD系统给出,是采用定流法测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