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教案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人体解剖教案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人体解剖教案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教学课题]: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的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

理解眼球的构造与功能,眼的调节与瞳孔对光反射。

了解耳的分部与功能,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与位置。

了解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视力测定、瞳孔对光反射、声波传导途径的检查。

[德育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重点]: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的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

眼球的构造与功能,眼的调节与瞳孔对光反射。

耳的分部与功能,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与位置。

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眼球的构造与功能,眼的调节与瞳孔对光反射。

耳的分部与功能,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与位置。

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启发式、讨论式、举例式、归纳式、讲授法

[教具]:模型、幻灯

[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

[引言]:人体内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是感受器。神经系统借助于感受器所提供的信息,通过神经传导而作出各种快速的反应,使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一方面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保证机体于外环境的协调平衡。

[复习提问]:

能量代谢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基础状态的含义及其测定意义是什么?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是如何情况?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体温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调节?

一、眼球的构造

是视器的主要部分,外形近似球状,位于眼眶的

(2)巩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乳白色,坚韧而不透明,具有保护和支持眼球的作用。巩膜前端接角膜,后端与视神经的鞘膜相延续。巩膜与角膜相接处称角膜缘。角膜缘的内侧部有巩膜静脉窦,是一环形管道,为房水循环的重要通路。巩膜前方有球结膜覆盖。球结膜上皮与角膜上皮相连续,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面为结缔组织。

万个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不同部位。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在中央凹的边缘才开始有视杆细胞,再往外视杆细胞的数目逐渐增多,视锥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辨色的能力则逐渐减弱。夜间活动的动物.如地松鼠、猫头鹰等,视网膜内只有视杆细胞,而白昼活动的

动物,如爬行类和鸡等,则只有视锥细胞。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均无色透明,无血管,具有折光作用,称眼的折光系统,能使进入眼球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成像。

、房水:充满于眼房内,为含少量蛋白质的透明水状液,是由睫状体血管过滤和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房水产生后先进入眼后房,经瞳孔到眼前房,沿虹膜角膜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注入睫状体静脉。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的产生和排出保持动态平稳,若房水回流受阻,房水量积集过多,则引起眼内压增高导致青光眼。房水除有折光作用和维持眼内压外,还有营

养角膜和晶状体的作用。

泪囊窝内,上部为盲端,下部移行为鼻泪管,开口于下

第二节位听器官

位听器包括感受声波的听觉器和感受机体位置变化的位觉器或称平衡器。这两部分机能虽然不同,但结构却紧密相连,位听器可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内耳是接受声波和反映位置变动的主要部分。中耳和外耳是收集和传导声波的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鼓膜三部分。人的耳廓在进化过程中已趋向退化,收集声波和定向的作用有所减弱。耳廓凸面向后,凹面朝向前外方,耳廓的上方大部以弹性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下方的小部内无软骨,仅有结缔组织和脂肪,名为耳垂,为临床

教师活动:

请同学先听一段声音,感觉声波的传导,展示图片,分析声音如何产生的过程。

学生活动:

根据教材和图片,分析声波在耳中的传导和形成听觉的过程,学习而的结构。

(-)骨迷路

?骨迷路的壁由致密骨质构成,较颞骨岩部其它部分为坚实。

骨迷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三部,依次由前向后沿颞骨岩部长轴排列。

?1.前庭前庭是位居骨迷路中部略呈椭圆形的空腔,内藏有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前庭的后部有五个小孔与三个半规管相通,前部有一个大孔通连耳蜗,前庭的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内侧壁即内耳道的底,前庭神经穿此到达膜迷路。

?2.骨半观管骨半规管位于前庭后方,为三个C形的互成直角排列的弯曲小管,分别称为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位置与水平面一致,亦称水平半规管),每个半规管各有二个骨脚与前庭相连,其中一脚稍鼓大称壶腹脚,另一脚为单脚,前、后半规管的单脚合成一个总脚,因此三个半规管只有五个孔开口于前庭。教师活动:

请同学做加速跑、原地旋转等简单运动,说一说自己的感觉。展示图片,发现这些位置觉产生的原理。

3.耳蜗耳蜗位于前庭的前方,形似蜗牛壳,蜗底向内耳道,蜗神经穿蜗底进入耳蜗。蜗顶朝向前,蜗轴在耳蜗的中央呈圆锥形,蜗轴的骨质疏松,有神经血管穿行其间。骨性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

2(1/2)—2(3/4)

周,自蜗轴发出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此板未达蜗螺旋管的对侧壁,其缺损处由膜蜗管填补封闭,从而将蜗螺旋管分为两半,上半称前庭阶,下半称鼓阶,故耳蜗内有三条管道,即上方的前庭阶,起自前庭,于前庭窗处为中耳的镫骨所封闭,中间是膜蜗管,其尖端终于蜗顶处;下方是鼓阶,终于蜗窗上的第二鼓膜,以之与鼓室相隔开,前庭阶和鼓阶在蜗顶处借蜗孔彼此相通。

学生活动:

根据教材和图片,分析人体位置产生的原因。

作用而刺激纤毛,使毛细胞兴奋,经前庭神经将冲动传向中枢。

、(膜)蜗管

位于耳蜗(骨蜗管)内,蜗管尖端为盲端,后端借连合管连于球囊,内含内淋巴,切面呈三角形,位于前庭阶和鼓阶之间,其上壁为前庭膜,把前庭阶和蜗管隔开,外侧壁较厚,富有血管,与骨蜗管的骨膜相结合,即为螺旋韧带表面的血管纹,血管纹是含有毛细血管的复层柱状上皮,内淋巴由它分泌形成;下壁由骨螺旋板的外侧和螺旋膜(基底膜)以及螺旋器组成,与鼓阶相隔。骨螺旋板起始部的骨膜增厚突入蜗管内形成螺旋缘,螺旋缘表面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形成一个胶质性盖膜,覆盖于螺旋器上方。基底膜中除含有血管和神经外,还含有从蜗轴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的胶原纤维,称听弦,人约有20000根,由于基底膜自蜗底向蜗顶逐渐增宽,所以听弦从蜗底至蜗顶也逐渐变长,因此,近蜗底部基底膜的共振频率高,渐至蜗顶部共振频率越低,膜蜗管底壁的上皮分化形成螺旋器。

也分内指细胞和外指细胞,分别位于内、外柱细胞的内外侧。指细胞呈长柱形.基部位于基膜上,顶部伸出一个指状突起,突起在表面相互连成网。指细胞有支持毛细胞的

分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两组,分别座落在内、外上,内毛细胞排列成一列,外毛

部有许多排列规则的静纤毛。螺旋神经节内双极神经元的树突穿过骨螺旋板至基底膜与毛细胞基部形成突触,神经元的轴突穿出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声波经外耳道至鼓膜,鼓膜的振动经听小骨传至卵圆窗,引起前庭阶外淋巴振动,继而使前庭膜和膜蜗管的内淋巴发生振动,前庭阶外淋巴的振动也经蜗孔传到鼓阶,使基底膜发生振动。由于基底膜含有不同长度的听弦,因此不同频率的声波以行波方式引起相应听弦发生大幅度振动。基底膜的振动相应地引起该部位毛细胞的静纤毛发生弯曲,使毛细胞兴奋,经蜗神经将冲动传至中枢。

教师活动:

展示皮肤图

片,请同学就图片

和教材分析皮肤结

构和功能。

学生活动:

结合生活实际

分析皮肤的构造和

功能。

毛根

指甲三、皮肤的功能和再生

人体解剖学习题-脉管系统

、心与动脉【练习题】 ?A1型题 1 .血液循环 A. 大循环始于右心室 B. 小循环始于左心室 C. 大循环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D. 小循环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E. 小循环主要功能是将静脉血转为动脉血 2. 心 A. 左右半心互相连通 B. 左半心含静脉血 C. 右半心含动脉血 D. 体循环起于右半心 E. 左半心称为动脉心 3. 属于终动脉的是 A. 上颌动脉 B. 脑膜中动脉 C. 直肠上动脉 D. 视网膜中央动脉 E. 颈浅动脉 4. 动脉韧带 A. 位于肺动脉干根部 B. 连于左右肺动脉分叉部偏左处 C. 连于左右肺动脉分叉部偏右处 D. 是肺动脉干与主动脉之间的通道 E. 胚胎时期已形成 5. 左颈总动脉 A. 是头臂干的分支 B. 是主动脉的一级分支 C. 由主动脉弓凹侧发出 D. 行于颈动脉鞘外 E. 动脉起始处有颈动脉窦 6. 脑膜中动脉是 A. 颈外动脉的一级分支 B. 上颌动脉的分支 C. 椎动脉的分支 D. 颈内动脉的分支 E. 大脑中动脉的分支

7. 右锁骨下动脉 A. 起于主动脉弓 B. 起于头臂干 C. 于前斜角肌前方走行 D. 发出甲状腺上动脉 E. 该动脉的止血点是锁骨中点 8.掌浅弓 A位于掌腱膜的浅面 B. 位于掌腱膜的深面 C. 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浅支构成 D. 发出掌心动脉 E. 位于掌深弓的近侧约2cm处 9. 卵圆窝位于 A. 左心房后壁上 B. 右心室后壁上 C. 右心房前壁上 D. 右心房的房间隔上 E. 右心室室间隔上 10. 心尖朝向 A. 左前方 B. 左方 C. 左下方 D. 左前下方 E. 右方 11. 左心房有 A. 肺动脉口 B. 4 个肺静脉口 C. 2 个肺静脉口 D. 冠状窦口 E. 上腔静脉口 12. 冠状窦口位于 A. 下腔静脉口与右心耳之间 B. 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C. 上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D. 上腔静脉口与下腔静脉口之间 E. 上腔静脉口与界嵴之间 13. 窦房结位于 A. 上腔静脉口附近心外膜下 B. 上腔静脉口附近心内膜下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眼球纤维膜 A.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B.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C.全层均透明 D.前1/6部分为角膜 E.后5/6为睫状体 2.对角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富有血管 B.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C.无色透明 D.占纤维膜的前1/6 E.微向前凸 3.角膜 A.色白半透明 B.无屈光能力 C.表面盖有一层球结膜 D.富有感觉神经未梢 E.富有淋巴管 4.巩膜 A.占纤维膜的后5/6 B.透明 C.棕黑色 D.前方与晶状体相连 E.具有屈光作用 5.对巩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密坚韧 B.占纤维膜的后5/6 C.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部有巩膜静脉窦 D.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功能 E.是脉络膜的一部分 6.关于眼球的描述,哪项错误 A.位于眶内,借筋膜连于眶壁 B.其后部经眼神经与脑相连 C.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 D.略呈球形 E.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光刺激的功能

7.眼球血管膜 A.位于眼球最外层 B.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C.富有神经、血管和色素细胞 D.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E.呈棕黑色 8.虹膜 A.为血管膜的最前部,位于角膜的后方B.虹膜内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骨骼肌C.中央有一圆形的瞳孔 D.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E.呈圆盘形 9.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是 A.虹膜角膜角 B.巩膜静脉窦 C.瞳孔 D.泪点 E.前房角 10.睫状体 A.位于虹膜的外后方 B.是血管膜最肥厚的部分 C.是吸收房水的部位 D.睫状肌的舒缩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E.睫状肌属平滑肌 11.脉络膜 A.位于血管膜的前部 B.外面与巩膜疏松相连 C.薄而柔软 D.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E.有营养眼球内组织的作用 12.具有感受强光和辨色能力的是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节细胞 E.视细胞 13.看近物时,使晶状体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睫状小带紧张 B.睫状肌收缩 C.晶状体具有弹性

《人体解剖学基础》第七章_脉管系统总结及习题

第四篇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密闭而连续的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氧气、营养物质及激素等物质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及细胞;同时将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代谢产物运送到肺、肾、皮肤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知识精讲 【知识结构图】

习题训练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心房与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左、右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和_______。 2.心传导系由_______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及蒲肯野纤维网。 3.主动脉根据其行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段。

4.主动脉弓凸侧发出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动脉。 5.腹腔干由_______动脉发出,其分支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动脉。 6.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动脉,卵巢动脉起自_______动脉,子宫动脉起自_______动脉。 7.上腔静脉由_______和_______汇合而成。在注入右心房之前有_______静脉注入。 8.上肢浅静脉较为恒定的主干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静脉。 9.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静脉。 10.脾位于_______,其长轴与第_______肋一致,脾肿大时临床触诊的标志是_______。 11.中等动脉管壁的内膜与中膜的交界处有一层连续的弹性蛋白膜称为_______,膜上有_______。 12.在人类,根据淋巴器官所发生的时间和功能,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13._______是脾白髓向红髓移行的区域,其结构疏松,含大量的________和一些T、B细胞。 14.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_______,位于皮、髓质交接处,主要由_______组成。 15.当受到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浅层皮质内可出现大量的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密集而成的球状结构。 二、A型选择题 1. 阑尾动脉直接起自() A.回结肠动脉 B.肠系膜上动脉 C.肠系膜下动脉 D.髂外动脉 E.髂内动脉 2. 奇静脉() A.来自左腰升静脉 B.收集左肋间后静脉 C.注入下腔静脉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

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有 A、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B、脑膜中动脉后支经过 C、脑膜中动脉的起点 D、三叉神经节 2、面神经运动支: A、颞支与颞浅血管伴行 B、颧支与腮腺管伴行 C、颊支与腮腺管伴行 D、下颌缘支与面血管伴行 3、管理颜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滑车神经 4、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 A、面后静脉 B、颈外动脉 C、面横血管 D、Ⅸ、Ⅹ、Ⅺ、Ⅻ脑神经 5、有关腮腺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又称咬肌筋膜 B、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形成 C、分浅、深两层,在腮腺前缘融合 D、深层厚而致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面动脉 A、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内动脉 B、在面部行于面静脉前方 C、在颈动脉三角起自颈外动脉 D、面神经下颌缘支越过其浅面 E、末端改称为内眦动脉 2、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 A、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下部之间的狭隙 B、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C、经下颌切迹相通 D、常易受牙源性感染累及 E、仅以下颌支相隔 3、关于颅底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蝶骨体骨折可引起颅内动静脉瘘 B、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可造成鼻出血或脑脊液外漏 C、颅底骨折因部位深且软组织多,故临床上无开放性骨折 D、颞骨椎体部骨折可发生面神经麻痹和失听 E、鼓室盖骨折可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入中耳经咽鼓管流入口内,若鼓膜同时被撕 裂,血或脑脊液可自外耳道流出 4、关于腱膜下间隙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头皮撕脱沿此层分离 B、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C、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D、腱膜下间隙血肿与颅骨鼓膜下血肿难以鉴别,因二者均可弥散到整个颅顶并 有搏动感 E、此隙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5、关于海绵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B、因在垂体前、后有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感染可蔓延至对侧 C、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通过 D、前端与眼静脉相通,此外与翼丛、面静脉、鼻腔等静脉亦相通,故面部感染 可导致海绵窦炎和血栓 E、后端分别有岩上窦和岩下窦,前者注入颈内静脉,后者注入横窦或乙状窦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最新人体解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同步)

《人体解剖学》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 A.身体直立B.两眼平视正前方C.手背和足尖向前D.手掌和足尖朝前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C A.前B.内C.内侧D.近侧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C A.桡侧B.胫侧C.尺侧D.腓侧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D A.桡侧B.胫侧C.尺侧D.腓侧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E 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额状面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D A.希波克拉底B.亚里士多德C.盖仑D.维萨里E.达芬奇 ◇B1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A.系统解剖学B.局部解剖学C.断层解剖学D.X线解剖学E.微体解剖学 1.按照人体各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位置及形态结构的科学A 2.按人体结构的部位,由浅入深研究各局部组成结构的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B 3.研究人体不同层面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C 4.以显微镜等作为主要手段观察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E 5~8题共用备选答案)A.器官B.系统C.细胞D.组织E.细胞间质5.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 6.由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D 7.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A 8.由彼此相互关联的器官共同构成的结构B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内B.内侧C.浅D.深E.近侧 9.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较近的方位术语B 10.距空腔较近的方位术语A 11.距四肢根部较近的方位术语E 12.距皮肤较近的方位术语C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A.正中矢状面B.额状面C.水平面D.垂直面E.垂直轴 13.垂直于水平面,上下穿过人体的线E 14.平行于地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C 15.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面B 16.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A ◇X型题 1.属于解剖学分支学科的是ABCDE A.外科解剖学B.临床应用解剖学C.艺术解剖学D.运动解剖学E.体衰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 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 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 2.1. 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 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 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 小学生能力的发展 本章所讲内容 第一节能力的概述 第二节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小学生能力的发展 第一节能力概述 一、何谓能力、才能、天才 能力指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结合 天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 二、能力的分类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指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思维、创造力等。 一般能力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称做智力。 智力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最高表现是创造力。 特殊能力指在特定领域中具有的能力,如音乐美术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个体接受信息、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其对象是认知的信息 元认知能力—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进行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其对象为认知活动的本身(三)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言行举止,引起与之相类似行为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者相互联系。模仿能力中一般都含有创造性因素,而创造能力的发展又需要一定模仿能力作为基础

三、能力的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智力可分成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 (特殊因素)。 G因素是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 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智力活动中必备因素 (二)瑟斯顿的群因素 7个不同的因素群: 语词流畅(W)语词理解(V)空间能力(S)知觉速度(P) 计算能力(N)推理能力(R)记忆能力(M) 智力是由以上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它们之间的不同搭配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的智力结构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内容——操作——产物 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 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 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含 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方体。由于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一共可以得到5×5×6=150种的结合。每一种结合代表一种智力。 各种智力都可以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如给被试一系列4个字母的组合,PIAS FHKY、DSEL 等,要被试将它们重新组合成熟悉的单词,如FISH、PLAY、DESK等,在这一测验中,智力活动的内容是符号,操作为认知(理解),产物为单元。 (四)卡特尔的智力型态论 流体智力——是指以生理活动机能为基础的、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 晶体智力——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后天习得的能力,它与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积累有关. 前者在中年后下降,后者随人的一生发展不断上升

家畜解剖学习题库: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与被皮.doc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与被皮 一、名解 1.咽鼓管:是连通鼻咽部与鼓部固有部的短管道,空气经此管进入鼓室与外耳首的大气压相等后,防止鼓膜被冲破。 2.乳镜: 二、单选 1.相当于皮肤表皮的蹄结构是(A ) A.蹄匣 B.肉蹄 C.皮下组织 D.肉缘 2.相当于皮肤真皮的蹄结构是(A ) A.肉缘 B.蹄匣 C. 皮下组织 D.蹄缘 3.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纤维膜的是(A )。 A.巩膜 B.虹膜 C. 脉络膜 D.视网膜 4.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血管膜的是(C )。 A.巩膜 B.角膜 C. 脉络膜 D.视网膜 三、多选 1.下列结构中,属于皮肤腺的是(ADE ) A.皮脂腺 B.毛 C.蹄 D.汗腺 E.乳腺 2.下列器官中,属于皮肤衍生物的器官有(CD ) A.汗腺 B.皮下组织 C.角 D.毛 E.乳腺 3.皮肤结构包括(ABC ) A.表皮 B.真皮 C.皮下组织 D.皮肌 E.肌肉 4.蹄的结构里有下列结构(ABD ) A.蹄匣 B.肉蹄 C.肉球 D.蹄缘 E.肉缘 5.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纤维膜的是(AE )。 A.巩膜 B.虹膜 C. 脉络膜 D.视网膜 E.角膜 6.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血管膜的是(BC )。 A.巩膜 B.虹膜 C. 脉络膜 D.视网膜 E.角膜 7.在耳的结构中,属于中耳的是(BC )。 A.耳廓 B.鼓室 C.听小骨 D.半规管 E.耳蜗 8.在耳的结构中,属于内耳的是(DE )。 A.耳廓 B.鼓室 C.听小骨 D.半规管 E.耳蜗 9.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内容物的是(ABE )。 A.晶状体 B.玻璃体 C. 脉络膜 D.视网膜 E.眼房水 四、判改 1.蹄的角质部相当于皮肤的表皮,形成蹄匣。(+ ) 2.蹄的肉蹄相当于皮肤的表皮(—)。 五、填空 1.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2.家畜的皮肤腺包括乳腺、皮脂腺和汗腺。 3.蹄的结构中无知觉部称蹄匣,有知觉部称肉蹄。 4.蹄的角质部相当于皮肤的表皮,肉蹄部相当于皮肤的真皮层。 5.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纤维膜的是巩膜和角膜。 6.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血管膜的是脉络膜、虹膜和睫状体。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 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2.1.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间空隙较大(临床腰椎穿刺)3-L2-命门穴L4-腰阳关穴。 2.2.1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十章感觉器官 学习要求 1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了解光的折射与眼内物像的形成。 3掌握简化眼;眼的调节;眼的折光与调节能力的异常。 4熟悉视网膜的结构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5掌握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力、视野、暗适应与明适应。 6熟悉传音系统——外耳与中耳的功能;声音感受器,声音传导的行波学说;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耳蜗微音器电位。 7了解前庭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各型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是: A听觉器官B视觉器官 C前庭器官D嗅觉器官 E味觉器官 2视觉器官的感觉器是: A视神经B感光细胞 C角膜D晶状体 E玻璃体 3眼的折光系统不包括: A角膜B房水 C晶状体D玻璃体 E视网膜 4眼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 A瞳孔的大小B角膜的折光系数 C房水的折光系数D晶状体的弹性 E玻璃体的厚度 5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的调节功能称为: A辐辏反射B瞳孔近反射 C瞳孔对光反射D角膜反射 E折光调节反射 6远处物体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是: A近视B远视 C老视D散光 E斜视 7对远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眼的折光力过弱 C近点较正视眼短 D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

E可用凸透镜矫正 8视物精确性最高的部位在: A视神经乳头B黄斑中央凹 C生理盲点D视网膜周边 E以上都不是 9视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感色素为视紫红质 B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 C对光的敏感度较差 D能分辨颜色 E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10对近视眼的叙述, 错误的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视眼远 C眼的折光力过强D平行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前E可用凹透镜矫正 11悬韧带的放松可使: A瞳孔缩小B水晶体曲度增加 C水晶体曲度减少D角膜曲度增加 E角膜曲度减少 12黄斑的中央凹处视敏度最高,是因为: A视杆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 B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聚合联系 C视锥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 D视锥细胞多而集中,联合联系 E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都多,单线联系 13散光眼的产生原因为: A水晶体曲率半径过小B眼球前后径过长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D眼球前后径过短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 14与声波传导和感受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A鼓膜B基底膜 C听骨链D毛细胞 E咽鼓管 15声波传入内耳主要途径是: A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 B外耳→鼓膜→鼓室空气→蜗窗→内耳 C外耳→鼓膜→听骨链→蜗窗→内耳 D咽鼓管→鼓室空气→前庭窗→内耳 E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 16中耳结构不包括: A鼓膜B听小骨 C鼓室D基底膜 E咽鼓管 17巨大爆炸声响时,迅速张口有助于保护: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十一章 感觉生理)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一、名词解释 1.视力(视敏度);2.近点;3.瞳孔对光反射;4.瞳孔近反射; 5.视野;6.气传导;7.骨传导; 二、填空题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适应现象 2.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光学介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入眼内的光线,在_________处折射最强。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 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双眼球会聚 4.当眼看近物时,睫状体中的环状肌__________,悬韧带________,晶状体__________,其曲率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收缩放松变凸增大增强 5.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表现为近点________移。晶状体弹性减弱远6.矫正近视眼可配戴适度的__________,矫正远视眼可配戴适度的_________,矫正散光眼可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____,老视眼看近物时要配戴适度的____________。.凹透镜凸透镜柱面镜凸透镜 7.光照愈强,瞳孔愈_________;光照愈弱,瞳孔愈_________。小大 8.人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其功能是感受___________;后者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其功能是感受____________。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视网膜中心部昼光觉视网膜周边部暗光觉 9.视紫红质是__________内的感光色素,该物质对光的敏感度_________。视杆细胞高10.在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一部分_________被消耗,须靠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来补充,该物质缺乏时,将会发生___________。 视黄醛维生素A 夜盲症 11.按照三原色学说,视网膜存在分别对______、_______、______光线敏感的三种________细胞或相对应的三种感光色素。红绿蓝视锥 12.近视眼的原因多数是由于______________,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方。眼球前后径过长前 13.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________,绿色视野最________。最大小 14.外界声波依次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耳蜗,这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 15.声波传入耳蜗的途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根据行波学说原理,对声波频率的感受在耳蜗基底膜底部感受___________声波,顶部感受__________声波。气传导骨传导高频低频 是非题

生理学教材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The functions of sense organs) 本章导读 感觉使人类认识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它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察觉,涉及复杂的生理及心理过程。感觉形成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和皮层中枢。机体通过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获取了丰富的环境信息,最简单的感受器是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一些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连同附属结构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感觉器官。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和适应现象是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器官主要有眼、耳、皮肤、舌和鼻等。人类对自然界的印象和记忆,大约70%~90%以上是通过眼睛看到的。人眼可感受到的电磁波范围是370~740nm。眼通过自身的折光系统将视物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物成像经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感光换能和编码作用后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到视觉中枢。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包括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视杆系统的光敏感度高,能感受到弱光刺激引起视觉,但仅能区别明暗,分辨率低,而且视物无色觉;视锥系统的光敏感度低,只被强光刺激激活,但可辨别颜色,看清楚物体细节,故分辨能力高。视锥系统功能不全时,可以引起色弱甚至色盲。听觉器官可感受到外界的声波振动,适宜刺激是16~20 000Hz的空气振动疏密波。听觉形成过程包括声波经外耳、中耳等传音装置传到耳蜗后引起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通过科蒂器官中毛细胞的感音换能作用,由听神经以特定的动作电位频率及组合形式编码声音信息,传送到听觉中枢引起听觉。人体正常姿势的维持需要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感受器传入冲动所致反射活动的协同作用,以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构成的前庭器官传入冲动引起的反射最为重要。半规管主要感受机体旋转变速运动,而椭圆囊和球囊则主要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味蕾由多个味觉细胞聚集而成,味觉细胞顶端的纤毛是味觉感受的关键部位,人类的味觉系统能分辨由四种基本味觉即酸、甜、苦、咸组成的多种味道。嗅细胞上的嗅纤毛可以感受到空气中气味化学物质的刺激,并将刺激能量转换成嗅神经冲动传至嗅觉中枢,引起嗅觉。人类可辨别的气味约2 000~4 000种,由至少7种基本气味组成: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人和动物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当感觉刺激的强度足够大时,感受器可以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变成为生物电信号,以神经冲动的形式,通过传入神经纤维到达不同的感觉中枢,经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后形成相应的感觉(sensation)或知觉(perception),并且引发不同类型的反应。 广义的感觉是指有意识或下意识对外界或内在刺激的察觉,包括感觉形成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两个部分。其中感觉形成的生理过程是由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以及皮层中枢三个部分的活动共同完成的,本章将重点讨论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General physiology of sensory receptors)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ensory receptors and sense organs)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人体解剖学第一章

《人体解剖学》第01章在线测试 《人体解剖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33:1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有 A、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B、脑膜中动脉后支经过 C、脑膜中动脉的起点 D、三叉神经节 2、面神经运动支: A、颞支与颞浅血管伴行 B、颧支与腮腺管伴行 C、颊支与腮腺管伴行 D、下颌缘支与面血管伴行 3、管理颜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滑车神经 4、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 A、面后静脉 B、颈外动脉 C、面横血管 D、Ⅸ、Ⅹ、Ⅺ、Ⅻ脑神经 5、有关腮腺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又称咬肌筋膜 B、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形成 C、分浅、深两层,在腮腺前缘融合 D、深层厚而致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面动脉 A、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内动脉 B、在面部行于面静脉前方 C、在颈动脉三角起自颈外动脉

D、面神经下颌缘支越过其浅面 E、末端改称为内眦动脉 2、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 A、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下部之间的狭隙 B、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C、经下颌切迹相通 D、常易受牙源性感染累及 E、仅以下颌支相隔 3、关于颅底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蝶骨体骨折可引起颅内动静脉瘘 B、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可造成鼻出血或脑脊液外漏 C、颅底骨折因部位深且软组织多,故临床上无开放性骨折 D、颞骨椎体部骨折可发生面神经麻痹和失听 E、鼓室盖骨折可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入中耳经咽鼓管流入口内,若鼓膜同时被撕裂,血或脑脊液可自外耳道流 出 4、关于腱膜下间隙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头皮撕脱沿此层分离 B、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C、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D、腱膜下间隙血肿与颅骨鼓膜下血肿难以鉴别,因二者均可弥散到整个颅顶并有搏动感 E、此隙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5、关于海绵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B、因在垂体前、后有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感染可蔓延至对侧

第十一章 观察法

第十一章观察法 张秀君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一节观察法的类型及特点 一、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调查者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目的,用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观察仪器和观察技术,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或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 有明确的目的(目的的重要性) 有系统的计划 在自然状况下 观察法的功能与适用的情境 有关社会研究现象很少为人所知时; 需要了解有关事情的连续性、关联性、背景脉络时; 事实与当事人所说的内容不同时; 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个案调查,而且这些个案在时间上允许研究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参与式观察时; 对不能或不需要进行语言交流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时; 希望发现新观点、建构自己的”扎根理论时”; 对其他的研究方法起辅助作用. 观察法的局限 不适合大规模的宏观调查; 不适合对过去的事情、外域社会现象,以及隐秘的私人生活进行调查; 不适合对当地人的思想观念、语词概念和意义建构进行细密的探究; 不适合对社会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 不适合对社会现象进行因果分析。 二、观察研究的类别 (一)按场所: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二)按观察者的角色: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 (三)按观察程序: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四)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一)按场所: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实验室观察:通常在具有单向透镜、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时候也是自然场

所,如教室、会议室、活动室等。但这些自然的场所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控制,比如预先设置某些观察工具,规定好观察的程序和内容等。 实地观察: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即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观察。 (二)按观察者的角色: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与局外观察 参与观察:观察者直接加入到某一社会群体之中,以内部成员的角色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在共同生活中进行观察,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旁观者身份,置身于调查对象群体之外进行的观察。 如在汽车站旁的一间楼房内,对车站上排队等车的人上车行为的观察 (三)按观察程序: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根据预先设计的表格和记录工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其特点:观察过程的标准化。即它对观察的对象、范围、内容、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得随意改动。 其内容:物质表征、动作行为、态度行为。 无结构式观察:对观察的内容、程序事先不作严格规定,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观察。内容:情景环境、对人物、对事物的动因、对社会行为、对出现频率和次数等的观察。 直接观察:即对那些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人们的行为所进行的观察。直接观察人的行为等; 间接观察:指观察者对自然物品、社会环境、行为痕迹等事物进行观察,以间接的材料反映调查对象的状况和特征。 间接观察中,较有特色的两种类型是:“损蚀物观察”、“累积物观察” 如,图书馆的书籍;书桌文字 第二节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一般与实地研究相联系。 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的观察,而且多采取无结构观察的形式。 参与观察是人类学和民族志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两种不同的角色进入: (1)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即指研究者的身份对其所研究的群体来说是公开的,同时,研究者又被这一群体所接受,允许他参与他们的成员关系和群体活动,使研究者能够进行观察和研究。 存在的问题:干扰因素——真实性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福特·怀特所做的“街角社会”的研究 (2)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完全的参与者。也叫隐蔽的观察者,

人体解剖教案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教学课题]: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的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 理解眼球的构造与功能,眼的调节与瞳孔对光反射。 了解耳的分部与功能,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与位置。 了解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视力测定、瞳孔对光反射、声波传导途径的检查。 [德育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重点]: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的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 眼球的构造与功能,眼的调节与瞳孔对光反射。 耳的分部与功能,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与位置。 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眼球的构造与功能,眼的调节与瞳孔对光反射。 耳的分部与功能,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与位置。 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启发式、讨论式、举例式、归纳式、讲授法 [教具]:模型、幻灯 [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 [引言]:人体内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是感受器。神经系统借助于感受器所提供的信息,通过神经传导而作出各种快速的反应,使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一方面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保证机体于外环境的协调平衡。

[复习提问]: 能量代谢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基础状态的含义及其测定意义是什么?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是如何情况?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体温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调节? 一、眼球的构造 是视器的主要部分,外形近似球状,位于眼眶的 (2)巩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乳白色,坚韧而不透明,具有保护和支持眼球的作用。巩膜前端接角膜,后端与视神经的鞘膜相延续。巩膜与角膜相接处称角膜缘。角膜缘的内侧部有巩膜静脉窦,是一环形管道,为房水循环的重要通路。巩膜前方有球结膜覆盖。球结膜上皮与角膜上皮相连续,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面为结缔组织。

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一章节肢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异律分节;2.外骨骼;3.蜕皮现象;4.开管式循环系统;5.混合体腔;6.气管;7.马氏管;8.半变态;9.渐变态;10.不完全变态;11.完全变态;12.幼体生殖;13.多胚生殖;14.羽化 二、判断题 1.节肢动物的体腔为混合体腔,腔内充满血液,又称为血体腔。 2.昆虫的血液主要是运送养分和氧气。 3.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脱皮现象,昆虫和甲壳动物终生都可以蜕皮。 4.节肢动物身体最前一节称为顶节,相当于环节动物的口前叶。 5.昆虫的咽侧体能分泌蜕皮激素,胸腺能分泌保幼激素。 6.节肢动物头部内位于消化道上方的前3 种对神经节分别形成前脑、中脑与后脑。 7.节肢动物具有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平滑肌。 8.昆虫有十分发达的中肠突出物,便于养分储存,以适用陆栖生活。 9.栉蚕雌雄异体,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10.大栉蚕可从口腔内发射出丝状分泌物,用来粘捕昆虫等食物。 11.有爪纲动物由于气孔不能关闭,易丧失体内水分,因此只能栖息在潮湿的场所。 12.日本沼虾全身共有19 体节,因此共有19 对附肢。 13.日本沼虾的血腔和血窦内部所含血液的性质不同,血腔内含静脉血,而血窦内含动脉血。14.沼虾的3对口肢是摄食的主要器官,颚足是摄食的辅助器官。 15.沼虾能感知方位的平衡囊位于第二触角原肢第一肢节内。 16.蟹类的雌雄可以通过“蟹脐”来判断,即雌蟹的呈圆形,雄蟹略呈三角形。 17.蟹类交配时,雄蟹的阴茎不直接与雌蟹接触,精液的转运通过生殖肢。 18.昆虫的复眼有调节焦距的能力,适应于其飞行生活。 19.甲壳动物的排泄器官是由环节动物后管肾演变而来的。 20.甲壳动物的鳃具有呼吸和排泄的机能。 21.沼虾的排泄系统为一对触角腺,开口在第一触角基部。 22.鲎的血液内含有血红蛋白及鲎素。 23.鲎的发育是间接发育,要经过无节幼体阶段。 24.游猎型蜘蛛跗节只有2 爪,织网型蜘蛛中跗节有5 爪。 25.所有的蜘蛛都产丝,并都能织网。 26.蛛形纲动物和昆虫的马氏管均由中胚层衍生而成。 27.蛛形纲动物除蝎类卵胎生外,其余均卵生。 28.蜈蚣的毒腺和马陆的臭腺都是皮肤腺。 29.蝗虫的直肠垫是一种腺体。 30.稻蝗虫的血液可以运输氧气、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 31.蝗虫的一对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 32.蝗虫类的中肠内有围食膜结构,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33.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靠嗅毛来识别同种个体。 34.白蚁和蚂蚁同属于膜翅目。 35 豆娘和纺织娘同属于蜻蜓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