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笔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笔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笔记

正确评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史地位

《河北学刊》(石家庄)2012年1期唐正东

当然,一旦现实背景发生变化,黑格尔这种观点的神秘主义特性就会显露出来。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的马克思所处的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现实背景。马克思当时所关注的是革命,而不是对当下现实之意义的理解,“我们必须彻底揭露旧世界,并积极建立新世界”。(第6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对于作为一个革命者的马克思来说,需要批判的当然不是作为理念的国家及其分有形式,而是现实存在的国家、市民社会等。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黑格尔那里,“现实性没有被说成是这种现实性本身,而被说成是某种其他的现实性……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的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都是颠倒的”(p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这种批判无疑标志着他在哲学方法论上转向了一般唯物主义的层面。这种转变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有马克思在客观现实性层面上对人类自由与解放道路的探寻。

然而,同时也应看到的是,马克思仅仅得出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对于其哲学思想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一文本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我们以往对马克思这一文本的解读中,或许存在着对马克思上述观点的内涵作了过度诠释的嫌疑。我们实际上是用马克思后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来追溯他此处的思想了。但马克思此处的“国家”难道等同于后来的“上层建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家庭”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经济基础”,它又是如何决定“国家”的?

笔者认为,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此时还不具备全面批判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路的学术能力,而只能借鉴费尔巴哈的观点来展开对黑格尔法哲学之观点本身的批判。

此时的马克思努力把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主宾关系颠倒过来,但他只是从客观事实性的层面论证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从作为家庭的成员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群体中产生的”[4](P12),因此,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与构成部分,或者说,家庭和市民社会使其自身成为国家。仔细辨析不难发现,马克思此时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市民社会”在马克思的脑海中所显现出来的,重点不是英国式的“社会”,即以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而是德国式的“市民”,即拥有特殊政治权利的个人。正是从这样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才会说国家是从家庭成员和市民社会成员这样的群体中产生的。但这样一来,要想了解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就很难了。马克思事实上是在到了法国巴黎之后,才逐步认识到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所具有的理论地位,并在其后的理论探索中逐步认识到这种经济基础与政治等上层建筑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这种超越,在其哲学发展史上显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如果没有这种超越,马克思就不可能站在唯物主义的平台上推进其对历史发展的内涵及其意义的思考,即不可能最后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哲学。目前,这一唯物主义的理论平台尽管还显得有点粗糙,但它毕竟已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平台。如果马克思囿于黑格尔法哲学的理论框架,那么,他至多只能提出一种新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线索。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对于马克思的这一向一般唯物主义理论平台的转变的意义是不应低估的。

当然,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此时的马克思还只处在一般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上,且距离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马克思尽管意识到了应该从现实的人的发展的

角度来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但他对于什么是现实的人,以及什么是现实的人的发展等问题,尚未获得清晰的认识。因为此时他是受到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的,而费尔巴哈在其哲学中尽管强调了实践哲学的重要性,“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5](P108),但支撑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思维领域把神学转变为人类学——这等于在实践和生活领域中把君主政体转变为共和国”[5](P598)。因此,费尔巴哈实际上并未研究现实的实践过程以及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关系,而只是在思维领域中强调了抽象人性的重要性。

马克思此时如果真的想要彻底地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就必须通过对现实的人身上所负载的现实社会关系之内在矛盾运动过程的研究,以另一种方式来阐明人类自为存在状态(即他后来所说的自由王国)的实现路径。而此时的马克思显然还无法达到这一点。

客观地说,马克思此处的思路还是比较简单的,市民社会之所以决定政治国家,不是因为现实市民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的特性决定了政治国家等上层建筑的特性,而是因为市民社会中的不同等级会直接拥有不同的立法权,因而不存在一种国家整体的立法权。也就是说,市民社会中有多少不同的等级、同业公会或阶级,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立法权。这就是马克思此时所理解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含义。

客观地说,马克思的这种观点尽管充分体现了他在哲学思路上的唯物主义特性,但这只是一种一般唯物主义,还远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因为,此时的马克思只是看到了不同的等级或阶级的存在,但尚未注意到阶级关系的存在及其意义;只看到了不同的等级或阶级直接拥有立法权的事实,但尚未看到市民社会中阶级关系的属性对包括立法权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的特性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此时只是用对经验事实和历史事实的认定来对抗和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而我们知道,用经验论实际上是无法真正驳倒黑格尔以历史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法哲学的。马克思还需要做的是,通过对现实市民社会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找出一条深刻解读私有制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思路,并以此来构建能同时回答历史过程的本质及意义这两个问题的历史观。这是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一步一步完成的艰巨的理论工作。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

赵家祥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7 月,第四期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的“书目”中说:马克思1844 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以下简称《导言》) 两篇文章,“彻底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 “马克思在1844—1847 年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 和辩证) 唯物主义。”②这就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两种转变”和“两次转变”的思想。列宁的“两种转变”和“两次转变”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实际,这可能是因为列宁当时看到的马克思的著作有限造成的。

但《导言》仍然属于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著作,尚未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离完成这个转变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认为德国可以不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超越革命发展阶段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不久马克思就纠正了自己的这种不正确的观点。( 2) 马克思当时的“人类解放”的思想还具有历史局限性,它是把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一起解放,而不是无产阶级首先解放自己和被剥削的劳动人民,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解放全人类。当时的“人类解放”思想,还没有达到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的高度。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3) 马克思当时还深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影响,还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与费尔巴哈的观点有本质的区别,他使用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两个命题,完全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命题。( 4) 马克思当时才刚刚开始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他对德国社会的批判主要是从宗教、法律、政治方面进行的,尚未进行经济批判。他对共产主义的论证还主要是哲学的论证,缺乏经济学的论证,他当时的共产主义理论还属于“哲学共产主义”,没有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水平。

马克思在写作《导言》的时候,刚刚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他对共产主义的论证还主要是哲学的论证,缺乏经济学的论证。当时他的共产主义理论还属于“哲学共产主义”,没有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水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回顾自己理论研究的历程时说: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 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④《导言》对德国“市民社会”的解剖,还主要不是“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而是到哲学中去寻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概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说: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 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⑤马克思在《导言》中对“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主要还是“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不是“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例如,马克思对当时德国社会制度落后性的批判,依然只是对宗教、法、政治的批判,并把这种批判当做“哲学的迫切任务”,而没有进行经济学批判,没有把经济学批判当做“迫切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 “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坚定的立场,伟大的转折

——重读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张守民

】《高校理论战线》(京)2011年7期第24~33页

一、《导言》的写作背景

《导言》是马克思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在法国巴黎撰写的,《导言》是马克思为未完成的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撰写的。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在世界观上是唯心主义的。退出《莱茵报》之后,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认识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4](P591)就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而言,这一新

观点意味着马克思开始由“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唯心主义路线转向“从人间升到天国”的唯物主义路线。

《导言》就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研究德国现状和德国革命,为解决德国革命派“往何处去”这个问题而撰写的,是马克思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进程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二、《导言》的理论成果

就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而言,《导言》中提出的对马克思未来的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彻底的革命、普遍的人的解放”是“当代问题的中心”。

第二,哲学的任务是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

第三,“彻底的革命”需要“物质基础”,需要扮演“解放者”角色的革命阶级。

第四,“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不是“政治解放”,而是“普遍的人的解放”。

第五,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心脏”是无产阶级。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结33 杨培元201301022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反映马克思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也通过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著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出德国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哲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革命消灭德国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宗教批判(1—7)、德国现状分析(8—21)、德国的理论(22—27)以及德国应该怎么办(28—48)。行文思路是先以历史上对宗教的批判为引子,通过对比提出对政治和法的批判,引出全文中心。接着通过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和分析证明德国制度的落后以及哲学理论水平的先进性(通过与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从而得出应该消灭旧制度并批判德国哲学来实现变革。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对德国未来变革的解决方法。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想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的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要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必须同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原文(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名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德法年鉴》。 那么,《黑格尔法哲学》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法哲学”指的是什么?从我对全书的理解,法哲学应为一种国家哲学,即一种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一种意识形态。而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普鲁士的国家哲学,是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是为其存在的合理性做辩护的工具。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应该存在。”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黑格尔思想的对现存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也就顺里成章的成为普鲁士的统治思想。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用其激昂、锋芒毕露的笔锋,对现存的统治思想进行针峰相对的斗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三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篇一 就德国而言,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对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对德国宗教的批判角度着笔,以开篇显志的议论笔法,直接指出,已对完成对宗教问题的批判的德国正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与方向的新的批判,德国正处于遽速变革的时期。而批判将带来学习和思考,带来新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一思维着的精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第二段马克思即表明了自身立场,即人与宗教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作为唯物主义的伟大先驱,马克思坚定地持反宗教的批判观点,认定是人出于自身的意愿与欲望而创造了地位凌驾于自身之上的人,而非由以神祇为核心灵魂的宗教创造了比自己更为低等的人。而关于人为何要创造宗教这一问题,马克思则指明,宗教作为信仰的皈依,是人在现实的苦难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拯救获得幸福的欲望的反映。而关于宗教,还有一种颇为有趣的比拟,是将宗教比作精神鸦片”。鸦片作为一种麻痹神经具有致幻力的老式毒品,除了许诺给人一个美好的梦境外,也具有调剂无聊生活,权作消遣的效用。但无论怎样说,马克思都指出了,宗教是用以麻痹人类的毒药,而麻痹人类势必会导致生产力低下,社会停滞不前,因此,宗教对德国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成为了反对以宗教作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宗教批判成为其他一切批判的起点

当宗教的伪善外衣被撕碎时,人所幻想出的美好桃花源也被撕碎了。失去精神支柱的人类迫切需要新的真理来支撑自我价值观使其不至于崩塌,使自我不至于重新陷入信仰无序的状态之中。于是哲学家 以马克思为首的这批人,他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之后,历史的 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他开始把批判的视野从宗教本身转移到之前被宗教圣光所遮掩的其他社会领域——从对神性的批判,到对人性的批判,到对由人汇集而成的群体,即社会的批判,最后,至y人所创设并最终用以治人的,政治与法的批判。 关于对德国社会其他领域的延伸批判,马克思作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所谓德意志的自由历史”同野猪的自由历史”作比,振聋发聩,他的这一观点,恰恰是唯物史观的一个表现,主张历史的变化发展上升性,想要寻求变革,重蹈历史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立足眼下,以炮火轰开新变革的大门!因此,对于德国制度,马克思痛呼:这种制度 本身不值得同情,它本身不值得重视,且已处于应当受到鄙视,也已受到鄙视的状态”,大力批判德国既定制度,指出德国国人在此种政治经济制度下,社会成员麻木不仁,俯首听命,在身价高而人数少的统治者手下,日益呈现出行尸走肉之态。马克思自认这样的社会状态是耻辱的,但他同时表示,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马克思以一种民族羞辱的姿态,企图以此唤醒国家人民的羞耻感,从而鼓动他们逃离僵 化的社会制度关系,这便是一种十分大胆且付诸实际行动的批判了。 马克思认为,当批判的矛头指向哲学的时刻,批判本身便接触到了当代问题之所在的问题核心。德国的法哲学与国家哲学具有先进性,因而德国人民

生理学框架笔记-重点记忆

㈠内环境 细胞内液 40% 组织液 15% 体液 血浆 5% 其他 40% 基本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神经调节 特点:快、短、准确 内分泌(包括神经分泌) 方式旁分泌 (二)生理功能调节体液调节自分泌 特点:慢、长、广泛 参与物质:激素、代谢产物 根本点:不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 特点:范围小 自身调节异长自身细节 举例 肾血流在血压正常范围波动内,保持不变 定义:反馈信息促进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 举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动作电位的产生,1,6-双磷酸果糖对6- 磷酸果糖果激酶Ⅰ的作用 (三)反馈系统 定义:反馈信息与控制部分的作用方向相反 负反馈意义:维持稳态 举例:减压反射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决定因素:浓度差和通透性 单纯扩散特点:顺浓度差,不耗能 被动转运 举例:O2和CO2 充分抑制 载体中介有饱和性 结构特异性 易化扩散 小分子无饱和性 通道中介相对特异性 有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 耗能 特点 原发逆电—化学梯度 一个催化单位加一个调节亚单位的二(一)物质转运钠泵有ATP酶活性 主动转运(最重要)移3个Na+出细胞,移2个K+入细胞 兴奋(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基础 继发:肾小管和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依赖钠泵建立的势能 出胞(耗能):细胞的分泌活动,需Ca2+参与 大分子 入胞(耗能):受体介导入胞模式 终板电位 化学门控通道突触后电位 感受器电位 特殊通道蛋白质(促离子型受体)电压门控通道:神经轴突,骨骼肌和心肌 机械门近代通道 总特点:快,但局限,不是最易见形式 第二信使:cAMP,Ca2+,IP3,DG a亚单位起催化作用 (二)细胞膜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促代谢型受体) 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 G-GTP未活化 G-GIP活化 特点:慢,但灵敏和作用广泛 过程:配体+受体→G-GTP→AC→cAMP→蛋白激酶A 只有一个跨膜a螺旋 酪氨酸激酶受体磷酸化酪氨酸残基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未完成的政治哲学残篇,写于1843,该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的批判性分析。《批判》一书其中部分遗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标题是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首次发表的时候加上去的。 、人物简介黑格尔(1770-1831)全名: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国家哲 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的的表现。 黑格尔思想前后也不是一致的。 (1)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 他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于兴盛,对当时德国的四分五裂表示不满和悲愤。 (2)晚年的黑格尔思想逐渐趋于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 士专制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 二、社会历史背景 (1 )德国社会状况: 19世纪初期,德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

国,皇室领地等构成了德意志帝国,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2)思想状况: 随着普鲁士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力日趋强大,众多的德国人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普 鲁士王国的强盛方面。黑格尔就是其中一位。 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 给予说明和协调。 (3)黑格尔《原理》形成背景: 恰好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则赋予德国思想界以解放和革命的因素。 正是在此背景下,黑格尔在沿袭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辨证的思维一一即看到 事物存在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必将消亡的一面。 在此思想指导下,黑格尔对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哲学的批判和认识,写作了《法哲学原理》(philosophy of right)(1821年)。一方面,他力图证明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辨证的思维又赋予他这种哲学论证以某种程度的革命性。

三大框架笔记

一,Spring 框架提供了构建Web 应用程序的全功能MVC 模块,具有简单性,可测试性和松耦合特点.使用JavaBean替代EJB. 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控制反转IoC(Inversion of Control)和面向切面的容器框架. 控制反转是容器控制程序,依赖注入是由容器动态的将某种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依赖注入减轻了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了组件之间的可移植性. 依赖注入有三种方式:接口注入,设值方法注入,构造子注入. Spring Web MVC 处理Http请求的大致过程: 一旦Http请求到来,DispatcherSevlet负责将请求分发。DispatcherServlet可以认为是Spring 提供的前端控制器,所有的请求都有经过它来统一分发。 在DispatcherServlet将请求分发给Spring Controller之前,需要借助于Spring提供的HandlerMapping定位到具体的Controller。 HandlerMapping是这样一种对象,它能够完成客户请求到Controller之间的映射。在Struts 中,这种映射是通过struts-config.xml文件完成的。 其中,Spring为Controller接口提供了若干实现,例如Spring默认使用的BeanNameUrlHandlerMapping。 还有,SimpleUrlHandlerMapping,CommonsPathMapHandlerMapping。Spring Controller将处理来自DispatcherServlet的请求。 Spring的Controller类似于struts的Action,能够接受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Spring为Controller接口提供了若干实现类,位于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包中。由于Controller需要为并发用户处理上述请求,因此实现Controller接口时, 必须保证线程安全并且可重用。Controller将处理客户请求,这和Struts Action 扮演的角色是一致的。 一旦Controller处理完客户请求,则返回ModelAndView对象给DispatcherServlet前端控制器。ModelAndView中包含了模型(Model)和视图(View)。 从宏观角度考虑,DispatcherServlet是整个Web应用的控制器;从微观角度考虑,Controller 是单个Http请求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器, 而ModelAndView是Http请求过程中返回的模型和视图。前端控制器返回的视图可以是视图的逻辑名,或者实现了View接口的对象。 View对象能够渲染客户响应结果。其中,ModelAndView中的模型能够供渲染View时使用。借助于Map对象能够存储模型。如果ModelAndView返回的视图只是逻辑名, 则需要借助Spring提供的视图解析器(ViewResoler)在Web应用中查找View对象,从而将响应结果渲染给客户。 DispatcherServlet将View对象渲染出的结果返回个客户。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书报告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书报告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作背景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列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得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主要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就那些批判,必须同时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布,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面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疑问,这篇文章发

表在德法年鉴。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内容 1.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批判 在黑格尔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含义相同,直到黑格尔才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概念进行区分。由于黑格尔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观念,他认为市民社会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是一种理念,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产物,现实中没有市民社会。而且理念中的市民社会也不是以文明、道德、伦理为出发点,而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借助他人运用手段,各取所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他还颠倒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他认为,社会的各种关系都源于国家,国家是最高权利的体现,是社会各方面的决定性力量,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离不开国家。 马克思由于当时经济学知识的欠缺,所以大多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市民社会就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既肯定市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又批判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自己的知识欠缺,马克思又从对哲学的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企图从政治经济学中找到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从而摆脱黑格尔的理论,实现超越黑格尔。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颠倒,摆脱理性现实主义,从现实社会出发,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离不开市民社会。

【阿米阿斯教育】三大基础力综合复习手写笔记

第四讲三大基础力综合复习 考点1 力的基础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注意: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5.力的示意图 (1)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口诀: 变形变态大方点,物体相互寄首饰(既受施) 考点2 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g=9.8N/kg。 (2)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3)悬挂法和平衡法寻找重心。 (4)物体重心越低,稳定度越高。 考点3 弹力 1.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三要素: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 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

教育心理学第11课笔记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课笔记 第1页:【说在课前】上午讲了学习理论的三大流派:1.行为主义。2.认知主义。3.建构主义。今晚要讲人本主义。 第2页:【解析】人本主义整体上更注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强调自我实现。代表人物:1.马斯洛。2.罗杰斯。口诀“罗马人”。 第3页:【解析】之前讲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自我实现。马斯洛尤其强调人格实现。1.自我实现的人格观:人要发挥所有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2.内在学习论:别人逼迫的学习是机械的、外在的学习,马斯洛反对外在学习,提出内在学习论。要想学习,必须调动内在驱动,开发潜能。马斯洛智商在190以上,他的理论提出时被很多人反对,被反对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智商高,所以要坚持自己的理论。内在学习就是靠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内在学习是比较难达到的。人本主义的理论稍微有一点不切实际。 第4页:【解析】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关注人,他的理论也有一点不切实际,有一点空。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老师培养人,要培养“完人”,“完人”就是知识高,情商高,“双高”的人。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奥苏贝尔之前也提出过有意义学习,但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人本主义关注人的价值,因此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1)“有意义”: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②建立知识与人的联系。(2)自由学习就是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学到哪,而是自主、自觉。(2)自由学习就是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学到哪,而是自主、自觉的学习。3.学生中心教学观:人本主义关注人,教学过程关注学生,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提出学生中心教学观,也叫“非指导教学”。罗杰斯反对原来的老师指导学生、命令学生,他认为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倾听式的,要暗示学生。非指导模式强调老师的角色是“催化剂”。非指导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就是良好师生关系,作为老师要做出努力,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取决于老师。老师要做出三方面努力: (1)真诚:以诚相待,不能让学生觉得在敷衍。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老师的、家长的爱是有条件的,例如家长的爱是通过各方面作为回报的。罗杰斯认为老师和家长不求任何条件地积极关注他,不要求考好成绩、品行一定好。 同理心:老师解决问题时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换位思考”。 【总结】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3.非指导模式。4.良好师生关系(老师):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 第5页:总结:【解析】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关注自我实现,关注人的价值。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简称“罗马人”。 第6页:【解析】1.最难的一道 题,考试时正确率非常低。A项培养 知情合一的人,这是人本主义罗杰斯 的观点。B项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奥苏 贝尔的观点。C项内在学习是人本主 义马斯洛的观点。D项学习应该是有 情境的,这是建构主义的观点。【选 D】2.【选B】 第7页:【解析】1.行为主义:S-R 联结公式,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普 洛夫、斯金纳、班杜拉。2.认知主义: SOR联结。代表人物有苛勒、托尔曼、 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其中布鲁纳和奥苏贝尔考的最多。3.建构主义:综合了其他主义的优点,强调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长。知识是动态的。4,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不错,德国历史自夸有过一个运动,在历史的长空中,没有一个国家曾经是

2018质量管理学00153总复习笔记

2018质量管理学00153总复习笔记 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 第一节当代管理环境的特征 1.被人们称为“3C”的是变化(Change)、顾客(Cus-tomer)和竞争(Competiton)。 2.当代环境的最的特征(PEST)政治、经济、技术、社会。 3.企业适应环境必须具备的FFII特征:快速、灵活、创新、不断改进。 第二节质量的含义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特性的分类:(1)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2)心理方面的特性、(3)时间方面的特性、(4)安全方面的特性、(5)社会方面的特性。每个特性的例子,重点(1)和(3) 4.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5.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1)服务。(2)软件。(3)硬件。(4)流程性材料。 6.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类型的质量特性,即魅力特性、必须特性和线性特性 (名词解释)魅力特性是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民航客机中向旅客提供酒就可看做魅力特性。 7.代表最低限度期望的特性是必须特性。 8.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属于“大质量”观。制造有形产品、直接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过程、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属于“小质量”观 第三节与管理和质量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 1.管理就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 2.企业的“治理”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3.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活动。 4.简述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三个管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简答) 质量计划旨在明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对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行动进行规划和部署的过程。质量控制也就是实现质量目标、落实质量措施的过程。广泛应用统计方法来解决质量问题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特征之一。质量改进是指实现前所未有的质量水平的过程。在质量管理的“三部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质量控制确保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的方式进行,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质量改进则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在不断攀登和提高。 5.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正式宣布将TQC改变为TQM。TQM的特征(简答) (1)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下;(2)价值观和科学方法;(3)人力资源和信息;(4)有效地运作质量保证体系及其他跨职能管理体系;(5)确保与顾客、雇员、社会、供应商和股东的融洽关系;(6)持续地实现公司的目标。 7.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书报告

马克思的“批判”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书报告 一、作品信息 篇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者:卡尔·马克思 写于1843年底-1844年1月,载于1844年《德法年鉴》,原文是德文,中译文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2-467页。 二、写作背景 1841年春,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曾想进入大学谋一哲学教师职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奈何当时普鲁士政府对待不同观点的知识分子禁止在大学内有讲学的自由。而马克思在这样的形式下毅然放弃大学谋职的愿望,转而决定通过从事学术研究和报刊工作,投入到社会斗争之中。之后马克思就职《莱茵报》主编。在任职期间,青年马克思在巴黎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的正义者同盟盟员建立了联系,观察了那里的工人运动,研究了当时先进的政治思想,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从中发现了矛盾。而这一发现又推动了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依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要达到这一目的,马克思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以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经过大量阅读等一系列准备工作,1843年末到1844年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由此应运而生。 三、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大概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阐述对宗教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的批判的萌芽;二是阐述对宗教的批判必须转向对现实的批判;三是指出对德国现实合理的批判主要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来实现的;四是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的解放”。 全文一共48个自然段:1-7自然段着笔于对德国宗教的批判,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独具一格,一针见血地指出宗教的性质与弊端;8-21自然段则转回到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并且犀利地指出德国落后制度与英法等国家的差距;22-27自然段马克思阐述了德国的法哲学理论;28-48自然段则表示了德国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法哲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是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哲学信仰、哲学思维方式内在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是基本上是按照“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实践批判”的思路进行的。马克思首先对德国宗教进行了批判,然后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最后对德国革命实践进行批判。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前提,哲学批判又进一步为实践批判扫清了道路。马克思从对宗教的批判得出人的本质,又从对德国现状及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批判得出实现人类解放需要彻底的理论的来指导,最后又从对德国与当代其他国家的区别中得出在德国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只有这样,德

三大框架原理

ooa(object 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 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面向对象设计 Oop 面向对象编程 Spring javabean的生命周期 配置初始化调用销毁 Spring 1、spring原理 2、IoC概念:控制权由对象本身转向容器:由容器根据配置文件区创建实例并创建各个实例之间依赖关系。 spring的最大作用ioc/di,将类与类的依赖关系写在配置文件中, 程序在运行时根据配置文件动态加载依赖的类,降低的类与类之间 的藕合度。它的原理是在applicationContext.xml加入bean标记, 在bean标记中通过class属性说明具体类名、通过property标签说明 该类的属性名、通过constructor-args说明构造子的参数。其一切都是 返射,当通过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id名称‖)得到一个类实例时, 就是以bean标签的类名、属性名、构造子的参数为准,通过反射实例对象, 唤起对象的set方法设置属性值、通过构造子的newInstance实例化得到对象。 正因为spring一切都是反射,反射比直接调用的处理速度慢,所以这也是spring 的一个问题。 spring第二大作用就是aop,其机理来自于代理模式,代理模式 有三个角色分别是通用接口、代理、真实对象 代理、真实对象实现的是同一接口,将真实对象作为 代理的一个属性,向客户端公开的是代理,当客户端 调用代理的方法时,代理找到真实对象,调用真实对象 方法,在调用之前之后提供相关的服务,如事务、安全、 日志。其名词分别是代理、真实对象、装备、关切点、连接点。 2、动态代理:不用写代理类,虚拟机根据真实对象实现的接口产生一个类,通过 类实例化一个动态代理,在实例化动态代理时将真实对象 及装备注入到动态代理中,向客户端公开的是动态代理, 当客户端调用动态代理方法时,动态代理根据类的返射得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讲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 一、教学要求 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莱茵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阅读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但是,和费尔巴哈只注重自然和宗教批判不同,马克思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把被他颠倒了的逻辑观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批判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著名结论;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二、主要内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中,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有以下几点:人的本质归根结底并不仅仅是宗教的本质这种抽象物,更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主观的实践是必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能动性思维能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要用哲学改变世界,必须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考量------“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总之,马克思之所以批判得不留情面,是因为他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们不停的编造新词汇解释世界,与其妥协,只是在意识形态上打转,也就是说,只是要改变关于世界的观念,而无法改变世界本身。在从思想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生活方

框架结构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框架结构读书笔记 篇一:《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读书笔记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一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本文为histruct的读书笔记(见正文中红字注出部分)。正文如下: 结构设计中相当部分构件的设置,规范仅给出了最低限值或建议取值,实际设计过程中各人的理解不同可能对整个设计带来相当大的区别。还有部分是属于概念设计的范畴,尤其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一.关于超长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1条中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而 7.1.2条则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且有充 分依据的,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这两条使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握。工程实例中超过55m就设置伸缩缝,这显然是很难保证的,但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究竟应控制房

屋长度多少而不至于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呢?笔者认为这 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按照苏州地区的经验,单层房屋超过55m在70m以内时,采取设置施工后浇带及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后,不设置伸缩缝是可行的,这在笔者长期的工程实践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多个工程均未产生严重的裂缝。但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笔者认为中部区域作为一个中点必然受较大应力,而两侧梁柱,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推力,而超长结构在角部容易产生的扭转效应也须我们在设计中对角部结构进行加强[histruct注: 首先中部区域恰恰相对不需要加强配筋,这是因为中部作为收缩的中和轴区域,一般应力比较小,而约束比较强的边界区域则是需要加强的;角部区域更是严重,至于角部区域的扭转,则有点费解]。当框架结构超过70m时,笔者认为必 须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譬如说采用预加应力,掺入抗裂外加剂等等,而且作为超过70m的结构,必须对温度及收缩裂缝采取定量的分析,并相应施加预应力,这在许多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也是众目共睹的。如果对超长结构,不能有效的分析清楚受力情况,笔者建议还是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毕竟建筑上缝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不影响观瞻的[histruct注:温度和收缩应力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应该清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批判的起点与终点 ——解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詹瞻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原专业,南京210044 摘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通过探究宗教本质进而把对宗教的批判深入到政治制度领域,通过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两条线索来寻求人类获得全面解放、实现人的最高本质的途径,该途径就是无产阶级用作为精神武器的哲学统一于革命实践。 关键词:宗教批判、政治批判、物质武器、精神武器、无产阶级 列宁在《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一文中说道,“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一句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现代所有的宗教和教会、各式各样的宗教团体,都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用来捍卫剥削制度、麻醉工人阶级的机构。”列宁的话告诉我们,马克思认清了宗教的本质和根源,他对宗教进行批判,但同时又清楚地认识到宗教不是造成阶级分化、人民穷困受压的原因,而是结果,因此他批判的矛头继而转向了罪恶之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是这样一篇批判性的著作。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第一次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指出了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掌握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原理。他对宗教所做的理论研究是他全部理论活动的起点,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对社会对制度批判的前提,而对现实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才是他全部批判的关键和重心所在,才是他批判的终点和最终目标。在这一逐层深入的过程中,宗教的本质、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统治阶级的本质、无产阶级的根本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才逐步得以解析。 一、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首先是从宗教改革开始的。他于文章开篇就这样写到:“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是颠倒的世界产生的颠倒的世界意识,是人的自我异化所产生的神圣形象。因而对宗教的批判,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马克思如此迫切地呼吁宗教改革,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对此,马克思这样回答,“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卡尔.马克思写于1843年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它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一种超人的存在物,而他找到的却只是自己本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自身的假象,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要求抛开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开那需要幻想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世界——宗教是它们的灵光圈——的批判的胚胎。 宗教批判摘去了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但并不是要人们依旧带上这些没有任何乐趣任何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们,伸手摘取真实的花朵。宗教批判使人摆脱了幻想,使人能够作为摆脱了幻想,具有理性的人来思想,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旋转。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当人还没有开始围绕自身旋转以前,它总围绕着人而旋转。 因此,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便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