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品管统计知识

基本品管统计知识
基本品管统计知识

基本品管统计知识(Ca/Cp/Cpk概念介绍)

Edited by Alex Chen on Aug. 11th,2002统计的基本原料是

数据

何谓『统计』

何谓『有意义的情报』

至少应包括:『集中趋势 + 离中趋势 + 含盖在特定范围内的机率』

一、什么是平均值Xà集中趋势

二、什么是标准差σà离中趋势(标准差与全距有关)

三、平均值±n倍标准差à 数据分布范围

数据如何分布

规格描述:规格中心(SC),规格界限(USL, LSL)

规格界限分类:

双边规格:同时存在上下规格界限(USL, LSL);单边界限:只有规格上限(USL)或只有规格下限(LSL)时

平均值X和规格中心值SC的比较

(偏离规格中心)

规格上下界限范围和数据分布的比较 数据分布全数落在规格界限内

部份数据落在一边或两边规格界限外

平均值 ±3倍标准差为何

此为现有统计品管理论的基本依据,其信赖区间达到% 何为制程能力(Cp) :

制程精密度,其值越高表示制程实际值间的离散程度越小,亦即表示制程稳定而变异小(离中趋势,与σ有关)。可用于比较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与制程分布的比值,(亦即,当公差范围内能纳入愈多的σ个数,则此制程表现愈好),其本身是一种制程固有的(已决定的)特性值,代表一种潜在的能力 其公式为:σ

6LSL

USL Cp -=

;按:6σ就是2*(3σ),亦即以3σ制程为分界点,以评估制

程能力的好坏。

何为制程准确度(Ca)

制程准确度,代表制程平均值偏离规格中心值之程度。若其值越小,表示制程平均值越接近规格中心值,亦即质量越接近规格要求之水平(集中趋势,与X 有关),制程平均值愈偏离规格中心值,所造成的不良率将愈大) 其公式为:2

)

()(LSL USL SC X Ca --=

,其中2

LSL

USL SC +=

,Ca 的值将介于0 ~ 1

何为综合制程能力指数(Cpk)

理想的制程应同时要求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其计算公式有两种: 公式一:

双边公差时:Cpk=Cp*(1-Ca),

其中,σ

6LSL

USL Cp -=

当Ca =0(不偏时),Cpk=Cp (有最大值) 当Ca =1(制程平均值=规格上限或规格下限时),Cpk=0(其值最小有最大值) 当Ca >1(制程平均值超出规格上限或规格下限时),Cpk 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

单边公差时:由于没有规格中心值,故Ca =N/A ,故定义Cpk=Cp

公式二:

双边公差时:Cpk=min(

σ3)(X USL Cpu -=

,σ3)

(LSL X Cpu -=

) 两者取小值,

当制程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完全一致时, Cpk=Cpu=Cpl =σ

6LSL

USL Cp -=

(直接将公差与6σ直接相除即可)

单边公差时:由于没有规格中心值,故Ca =N/A ,故定义Cpk=Cp

一个sigma(σ)所在的位置

3σ制程与6σ制程之比较

标准差的两种估计值:

2/?d R σ

- 从管制图分析得出的每个分组全距R

图的平均值(R )以及管制图表中得到的d2值(如下所示),计算其值:2/?2/?d R d R σσ

==

s σ

? - 总的标准差,可用计算器计算出来(一般在计算器上可以标为s 或是σn-1)∑=--==n

i s n X Xi s 1

2

1)(?σ

(按:以图解法显示一个sigma(σ)所在的位置 )

制程能力评估之用途 一、 提供分析数据给设计部门,使其能尽量利用目前的制程能力,以设计新产品, 二、 决定一项新设备或翻修之设备是否能满足要求, 三、 利用机械之能力,安排适当工作,使其能得到最佳应用, 四、 选择适当的作业员、材料、与作业方法, 五、 用作建立机器之调整界限, 六、 作为接受客户订单时的衡量与参考。 制程能力的评估时机 初期 -- 新产品量产前

-- 重大的产品或制程变更导入前 量产阶段 --重大的产品或制程变更导入前 制程能力的评估的对象

所有的管制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 ) 在管制计划/QC 工程表中所定义者 QS9000中的应用的两种方法: 制程能力指数:Cpk=min(2/?3)(d R X USL Cpu σ-=

,2

/?3)

(d R

LSL X Cpl σ-=

)

初期制程能力指数:Cpk=min(S X USL Cpu σ?3)(-=

,S LSL X Cpl σ

?3)

(-=)

制程能力判定准则

Ppk ≧, Cpk ≧

计算Cpk 或Ppk 至少需要多少的数据

如何提升制程能力

Cp Ca等级处置

≦Cp|Ca|≦%A维持

≦Cp<%<|Ca|≦25%B尽可能改进

≦Cp<25%<|Ca|≦50%C检讨规格或作业标准

Cp<50%<|Ca|D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检讨,必要

时停止生产

讨论:有何具体措施可以尽可能提升Cp或降低Ca

……………

品管知识大全集从零到高手

第一部分品管基础知识 一、品质相关内容简介 1、基本概念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控制 QM: (Quality Manage) 品质管理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2、基本术语 2.1 品管: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与活动。 2.2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之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2.1 实体是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A 活动或过程 B 产品 C 组织体系或人 D 以上各项的任意组合※说明: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a.可包括服务、硬件、软件或流程性材料,或其中的任何组合; b.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 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概念), 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c.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不愿有的结果) 2.2.2 明确或隐含之需要 a.明确的需要是法律法规要求或合同中列明的条件等, 隐含的需要则是相对明确 的需要而言; b.需要包括:性能(可用性)、合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耐久性、安全性、环 保性、经济性、美观性。 性能:根据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包括正常性能、特殊性能、 效率等。 合用性:产品对具体不同的消费群之适合度。 寿命(耐久性):产品能正常使用的期限,包括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两种。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安全性: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经济性: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方面。 环保性: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维修性:产品故障维修之方便与可行性。 美观性:产品的外形、美学、造型、装璜、款式、色彩、包装等。

品管部基础知识培训文件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工具的正确使用 1.游标卡尺(数字显示、表盘显示、刻线显示) A.使用范围及规格: 不同规格的卡尺,具有不同的量程范围,常用的量程范围为0~150mm、0~200mm、0~500mm、 0~600mm等,我们依照工件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卡尺。 卡尺用于测量长度(宽度、高度)、深度、台阶、内径、外径等。 B.精确度: a.数字显示游标卡尺精确度一般为0.01mm,简称为C(丝、条、道…),本公司统一为丝。 1mm=100丝=1000μ b.表盘显示游标卡尺精确度一般为0.02mm。 c.刻线尺因读数困难,现已专门少使用,一般精确度为 0.01或0.02。 C.使用方法: a.取出卡尺,明确精确度,查看是否在有效期限内,是 否有合格标签,上述项目明确后,方可使用。 b.用外量爪测量长度(宽、高)或圆柱外径,用内量爪测量圆孔内径,槽的宽度,用深度尺测 量槽、盲孔深度,用阶梯尺测量阶梯、台阶尺寸。 c.测量时用用软布、软纸轻轻擦去测量面污物,并归零,用手推、拉动游标尺,滑动轻

快,无阻滞感,无误时方可使用。 d.用上述方法测量,一般测量3次,取平均值。 D.读数方法: 数字显示的卡尺直接读取数据,表盘显示为主尺值加表盘 数据,每小格表示0.02。 E.注意事项: a.使用前检查准用证(标签),使用有效期。 b.调零,是否在零位,测量面清洁,光滑无异物、锈蚀。 c.滑道顺畅,无异物。 d.使用后清洁、润滑、防锈(加油),归位保管。 e.不可用于其它用途(如画圆等)。 f.卡尺与包装盒一一对应,携带过程中必须放在盒内,幸 免摔伤、碰伤。 2.千分尺(数字显示、刻线显示) A.规格及使用范围: 外径千分尺:0~25、25~50、50~75、75~100、100~ 125、125~150、150~175、175~200mm,0~ 50mm用于测量长度、外径。 内径千分尺:5~30mm,用于测量内径、槽宽。 B.精确度: 第1依照使用要求,千分尺的精确度为0.01或0.001。 C.使用要求: a.使用前,检查合格证、有效期限、精确度。 b.使用时,先清理一次测量部位,再测量基准杆长度或调

品管知识技能(ISO基础知识)

审核:编写:制订部门:品管部制订日期:2006.12.25 ISO的基础知识 1.ISO的含义: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其英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 2.ISO9001与ISO9002有什么根本区别? ISO9001与ISO9002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比全者多一个要素:设计/开发 3.ISO的核心文件是什么? ISO的核心内容是(1)文件及资料控制,(2)品质审核,(3)纠正及预防措施 4.ISO核心思想是什么? ISO的核心思想是纠正及预防 5.公司的品质最高决策者是谁?ISO9000工作的推行一般由谁来完成? 公司的品质最高决策者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或董事长);ISO9000工作的推行一般由管理代表来完成,有的工厂由品保部同时代行其权力. 6.ISO9000文件结构怎样?BOM单是哪一阶文件? ISO9000文件共分四层:第一层为品质手册(质量方针),第二为程序文件,管理办法,第三层为作业规范、检验标准,第四层为记录、报表;BOM表是第三阶文件 7.ISO的精神是什么? ISO的精神是说,写,做一致(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证明给我看) 8.ISO中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互利的共方关系 ?管理的系统方法 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了解并掌握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确保组织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各期望相结合 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措施 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兼顾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利益 强调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和实现组织目标内部环境。 创导“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兼顾顾客和其它相关的利益,建立组织宗旨和发展方向 提供应有的资源和自由,激发员工创造性 激励,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

品管基础知识-外贸验货员网

第一部分品管部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品管基础知识 一、品质相关内容简介 1、基本概念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控制 QM: (Quality Manage) 品质管理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2、基本术语 2.1 品管: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与活动。 2.2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之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2.1 实体是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A 活动或过程 B 产品 C 组织体系或人 D 以上各项的任意组合※说明: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a.可包括服务、硬件、软件或流程性材料,或其中的任何组合; b.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 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概念), 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c.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不愿有的结果) 2.2.2 明确或隐含之需要 a.明确的需要是法律法规要求或合同中列明的条件等, 隐含的需要则是相对明确 的需要而言; b.需要包括:性能(可用性)、合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耐久性、安全性、环 保性、经济性、美观性。 性能:根据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包括正常性能、特殊性能、 效率等。 合用性:产品对具体不同的消费群之适合度。 寿命(耐久性):产品能正常使用的期限,包括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两种。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安全性: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经济性: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方面。 环保性: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维修性:产品故障维修之方便与可行性。 美观性:产品的外形、美学、造型、装璜、款式、色彩、包装等。 第1页

品管部的必备知识培训

品管部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ISO9000基础知识.................................................3 第二章:品管基础知识.....................................................7 第一节:品管发展史.......................................................7 第二节:品管部组织名称解说................................................8 第三节:品管部组织职能...................................................9 第四节:品管部运用工具....................................................11 第五节:品管基础知识及技能................................................15 1.基础知识.........................................................。。。。。。15 2.品管工作的性质和技巧..............................................。。。。。。20 第六节:进料品质控制.....................................................22 1.IQC的相关知识...................................................。。。。。。22 2.IQC具体检验过程...................................................。。。。。23 第七节:制程品质控制......................................................28 第八节:成品品质控制及出货品质控制........................................31 第九节:检验控制方法.......................................................36 第十节:质量统计和分析....................................................45 第十一节:不合格品管理.....................................................46 第十二节:质量检验的方式...................................................51 第三章:电子基础知识.......................................................68 1.电子元件...........................................................。。。。。。68 2.焊接技术...........................................................。。。。。。77

品管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d513271855.html, 好好学习社区 品管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总分64分,每小题2分。其中12.,13每小题4分) 1. 塑料制品结构尺寸检测通常使用的仪器有:游标卡尺,千分尺 ,高度尺 ,投影仪 2. 我公司生产的扎袋带系列产品常有的不良缺陷有: 缺料 ,毛边 , 断尺 , 打 不足 3. 扎带产品需要做的测试有: 拉力测试 , 冷冻测试 , 穿带测试 4. 对产品质量缺陷进行分类可分为那几类: 严重缺陷 , 主要缺陷 , 次要缺陷 5. 塑件在经过喷涂或印刷后需要做的功能测试有: 耐酒精测试 , 模厚测 试 附着力测试 , 硬度测试 。 6. 一般塑料制品需要做的检测项目有: 尺寸 , 外观 , 性能 7. 当产品表面等级为I -A 时目视距离: 250mm ,目视时间: 10s 。 8. AQL 的含义是: 质量允收水准 。 9. 除非有特别规定外,一般情况按严重缺陷CR= 0 ,主要缺陷MAJ= 1.5 ,次要缺 陷MIN= 2.5 ,的允收水准执行。 10. 九阳系列产品产品检验是单词抽样方案,普通II 级,AQL 值:CR= 0 ,MAJ= 1.5 ,MIN= 2.5 , 11. 公司使用的AQL 表中AC 代表的含义是: 接收 ,RE 代表的含义是: 拒收 , 12. 公司使用的AQL 表中“ 的意思是: 表示用箭头下方第一组抽样方式 , 表中“”的意思是: 表示用箭头下方第一组抽样方式 。 13. 塑料制品常见的外观缺陷有: 欠注 , 毛边 , 缩水 , 凹痕凸起 , 融接痕 , 水纹 , 拉伤 , 划伤 , 变形 , 顶白 , 异色 , 斑点 , 油污 , 烧焦 , 断裂 , 开裂 , 气泡 , 色差 , 修饰不良 , 14. IPQC 代表的是: 制程检验 ,OQC 代表的是: 出货检验 ,IQC 代表的是: 进料检验 ,

品管基础知识考试题

品管基础知识考试题 工号: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检验从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方面进行;检验的依据 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 不良有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两种分别可用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代表。 3. PDCA循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发现问题应该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来考虑。 5. 品质代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6. 品质管制的两大目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改善八大步骤: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管的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MIE: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 ° 10.生产六大指数: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 11.7S 是指: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名词解释:

品管基础知识测试题

质量基础测试题(A) 部门:工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请写出我们品管所有运用的QC七大手法:检查表,柏拉图,直方图,散布图, 鱼骨头,分层法,控制图; 2.影响品质的五大要素人,机,物,法,环境; 3.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习惯; 4.品管人员要精通各项检验标准、各类量测仪器的使用和保养。 5.我们在描述问题的时候会用到 5W1H 方法,分析真因的时候会使用鱼骨图。 6. 目前世界各国的工程图样有两种画法:第一视角,第三视角; 7.检验记录报表应包含日期,工单号,图号,测量数据,检验数量,判定结果,不良点说明及处理结果。 8.色差仪测试时?4个字母个代表的什么?L*:?a*:?b*:?E*: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脱漆掉镀的检测方法是用百格测试(√) 2.生产过程要实行自控、自检、互检(√) 2. 我们品质检验的所用的系统是ERP (√) 3.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4.出现质量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分析,没有预防和整改措施。(√) 5.品管七大手法是中国人首先提出来并运用。( X ) 6.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服好务。(√) 7.操作者将自己加工的工件通过检测判断合格与不合格后,必须使之分别堆放。( X ) 8.钢直尺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它的测量结果精确度准确(X ) 10.来检验两个结合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使用塞尺又称厚薄规或间隙片。(X ) 11.产品的质量是全员参与的结果,即各工作站之间互为客户(√)

12.作为合格品保具有风险评估及危机意识。(√)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3分,共33分,本题必须全选对才得分) 1.使用带表卡尺的正确读数方式为(AC ) A:看表盘指示表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B:从尺身主刻度读取整毫米数 C: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小数 D:只读尺身主刻度读取整毫米数 2.使用百分时表注意事项( A B C D) 3. A:测头要轻轻地接触测量物 B:使用规定的支架 C:测量面和测杆要垂直D:测量圆柱形产品时,测杆轴线与产品直径方向一致 3.一般所说的表面处理方式有(A C )。 4.A:烤漆B:镭雕C:氧化D:攻牙 4.作业中必须按照(A B C )进行操作。 A:工艺规程 B:安全规程 C:技术图纸 D:车间主管的口头要求 5.在工作中使用查检表的使用目的(A B C)。 A:用于记录B:用于调查 C:日常质量管理D:提升产能 6.以下属于加工件外观不良的有( B );属于尺寸不良的有(A D);属于功能不良的有( C E F ): A.槽宽偏小 B.表面划伤 C.折反 D.长度偏长 E. 未攻牙 F.牙拧不进 7.“”图纸标题栏中标注投影识别符号( A ) A:第一角画法B:第二角画法C:第三角画法D:俯视画法 8.质量管理的三大控制是指(A B D )。 A:进料控制B:过程控制C:仓储控制D:成品控制 9.质量管制的意义在于(A B C D )。 A、降低不良生产率,提高生产效率; B、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 C、提升公司质量形象 D、维护公司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 10.品管人员的基本职能是( B C )。 11.A:鉴别职能B:把关职能C:预防职能 D:报告职能 12.11.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三不原则( A B C ) 13.A.不接受不合格品B。不制造不合格品 14.C。不合格品不向下工序流转 D。不制造合格品 15.运用的剖视图可分为(A B C ) A.全剖视图、 B.半剖视图 C.局部剖视图 D.俯视解剖图 四、问答题(共23分) 1.当发现其他单位及作业或存放产品对产品造成影响时,作为品保应该如何处理(8分)

产品检验基础知识(检验员培训资料含试题及标准答案)

产品检验基本知识 一、检验基础知识 1、什么是检验(QC)? 定义:检验是指依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测量、观察或试验,将其检查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2、检验三要素 1) 产品--- 检验的对象。品管人员应当了解产品的用途、关键特性、在你负责的区域内的质量特性对后工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一个称职QC你还应当了解生产流程; 2) 检验方法---既检验手段,包括检验工具、仪器、目力等。你要了解产品特性的重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仪器工具; 3) 检验标准---检验的生命线。假设一个企业,没有检验标准,仅凭个人经验操作,或标准制定描述失当、不充分或者模糊,它能够作出优质产品来,是难想象的。所以,在二方验厂时,有经验的稽核人员会首先考察你工厂的控制标准和实验室,然后在去勘察你的控制现场 3、检验职能(作用) 1. 把关: 放行合格的产品,卡住不合格的产品。这是检验的根本命脉。 2. 报告:将产品检验的结果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报告的目的是建立和收集数据,记录报表是为运用而生的,其作用是为评估过程业绩和下一步的质量改进提供原始数据。所以,作为一名质量相关人员,在设置记录的种类、数量、格式内容,你首先应当考虑质量诉求,既客户的期望和要求,当然你还要考虑公司需求和现有资源状况。 报告包括两种形式: 1)例行报告如检验记录、返工返修记录、质量报表等; 2)异常报告如品质异常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退货报告等 3. 反馈将产品不合格信息及时反映给产品制造部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 以上是品管人员的基本职责,你应当根据公司的情况和需求,赋予QC更多的功能与职责,譬如监督(工艺监督与确认)、指导(给操作者纠错和辅导)、改进等。 二、检验标准的有关知识 1. 检验标准的要素构成 1.1检验项目:即产品特性(检验的指标和内容)。这是检验标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 1.1.1 外观:脏污、肥油、破损、弯曲、色泽、图案的正确性; 1.1.2 尺寸: 板厚、线宽、线径、管脚长度等; 1.1.3产品功能如通断(开路和短路)、升降压、发光颜色; 1.1.4 产品性能如阻燃性、耐热性、绝缘阻抗、安全耐压、寿命等; 1.1.5 包装:内外包装、说明书落地试验 1.2检验方式: 采取全检还是抽检 1.3 检验手段:使用什么工具和仪器 1.4 判断准则:经过检查后,如何判定该项目是否合格(分为单件质量和批质量) 1.5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 1.6 引用的文件信息:如AQL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 2.适用的检验标准有哪些? 1) 产品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 2) 产品图纸、技术规格书 3) 生产指令说明 4) 客户订单 5) 产品样板/图片/菲林等,建议尽可能多采用实物标准,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 6) 色板(偏通卡) 7)抽样标准(GB2828.1-2003)

品管基础知识-1

品管基础知识(1) ---品保课 一、QC七大手法 1、查检表 2、层别法 3、散布图 4、直方图 5、柏拉图 6、管制图 7、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其它常用QC手法:关联图、系统图、箭头图、矩阵图(此属新QC七大手法);推移图。 我们常说的QC七大手法其实就是“旧QC七大手法”,“新QC七大手法”和“旧QC七大手法都是20世纪70年代以完全形式出现,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在工厂管理、特别是现场品质管理上,“旧QC七大手法”的实用性比“新QC七大手法”更为实用。 所以很多人提起QC七大手法时自然而然地就指“旧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中,查检表和层别法几何每个工厂都会用到。 散布图除非特殊性行业(如压铸、炼铁厂)会常用,一般工厂很少用。 直方图的应用一般大中型企业会用,小的加工企业很少用,因为其对统计有很高的要求,数据量也有点大,不过很实用。 柏拉图和鱼骨图在生产品质管理(现场)上可以说是七大手法中最为实用、也最好用的手法,通俗易懂。 管制图一般会在“SPC”——制程统计品管中常常见到,不过“SPC”一般中小企业很少用,因为其对统计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想做好统计,前提条件还有:制程相对比较稳定、制程量比较大才行。 二、品管常用英语缩写代码 IQC:进料检验(品管)IPQC:制程检验(品管)OQC:出货检验(品管) QA:品保/品质稽核QE:品质工程师QCC:品管圈 通常所指的抽样标准是:美国军用抽样标准MIL-STD-105EⅡ(GB2828) AQL:品质允收水准CRI :致命缺陷MAJ:严重缺陷MIN:轻微缺陷 AC:允收RE:拒收 三、ISO9001:2008八大原则是什么? 1、以顾客为中心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四、五大版块是什么? 4.0质量管理体系 5.0管理职责 6.0资源管理 7.0产品实现 8.0分析、测量和改进 五、精神和精义是什么? 精神:怎么说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写自己所做、做自己所写、说自己所做。精义:持续改进(P、D、C、A) 六、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最少要制定哪些程序文件(须制定哪些文件) 1、《文件控制程序》 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七、ISO9000标准族四大核心是什么 A: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改进指南 D:ISO19011—质量(或)—环境体系审核指南

品管基础知识

品管基础知识 本章宗旨﹕ 通过对品管基础知识的培训﹐来增强我们的员工的品质意识。他包括从原料和零件投入到最终成品出库日整个过程,可有 效的对生产物料进行控制,使其符合品质标准,而不致于物料的 品质问题影响生产;对生产过程检验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生产 过程中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对成品检验进行控制,以确保入仓 及送给客户前的产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一、什么是品质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特效与特性的总和。 二、检验 1、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将这些 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经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2、检验的步骤﹐明确品质要求测试、比较、判定、处理; 3、检验工作的职能 A、保证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鉴別、分选、剔除不合格 品﹐決定该产品是否接受。 B、预防的职能﹕通过检验及早发现品质问题并找出原因﹐及时加以排除﹐预 防或减少不合格品。 C、报告的职能﹕检验中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为改 进设计﹐提升品质﹐加強管理提供资讯和依据。

三、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 1、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 质量活动的两类﹕ A、一是通过质量控制﹐保证已经达到的质量水平﹐有为保持; B、另一类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个实现提高的过程有为改进。 2、偶发性故障和经常性故障﹕ A、偶发性故障﹕也称急性质故障﹐指由系統性因素造成的质量突然恶化﹐须採取 应急措施﹐偶发性故障对质量的影响很大。这种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过程就是质量控制﹐就是质量保持的活动; B、经常性故障﹕又叫慢性质故障﹐特点是原因不明﹐影响不易发觉﹐长久会影 响企业素质和经济效誉。

品管基础知识

品质常识 一、品质术语 1.品质:就是产品质量,亦即产品符合标准的程度并且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要素属性的总和。 2.品质保证:通过采取事先措施,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要求的 过程; 3.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闫方要求的能力; 4.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5.产品: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的结果(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 6.标准:指的是品质规范,技术指标,限度要求等有关产品外观,功能,结构方面的特性和接收准 则; 7.签板:指的是对样板进行签名确认; 8.限度样板:表示的特性状态为最低的接收控制限度,低于此板时拒收; 9.标准样板:表示的特性为最佳的值; 10.合格:满足要求; 11.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12.缺陷: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1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5.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16.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在限定的产品数量或期限内,对特定用途允许其偏离原规定要求的授权; 17.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授权; 18.放行:进入过程下一个阶段的授权; 19.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0.返工:为使用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1.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22.报废: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使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23.本体不良:是材料本身发生的不良; 24.作业不良:是材料在制造过程发生的不良; 25.客户:被服务的对象,一般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 26.认证: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二、英文缩写 1.QC:Quality control(品质管理); 2.QS:Quality system(品质系统); 3.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检验) 4.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检验) 5.OQC:Outgo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 6.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 7.QE:Quality engineer(品质工程师) 8.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作业指导书) 9.SIP: 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检验规范) 10.BOM: 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 11.ISO:Intem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12.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允收品质水准) 13.CAR:Corrective action requirment(纠正措施要求) 14.CR:致命缺陷、MAJ严重缺陷、MIN轻微缺陷、AC允收、RE拒收 三、基本知识 1.检验七要素:(1)目标、(2)抽样、(3)比较、(4)判定、(5)结果、(6)处理、(7) 记录。

品管现场基本知识

品管现场基本知识 第一章原料检查及取样的步骤 一、进厂原料检查步骤 1、查看原料的外观、色泽、形状等; 2、查看有无昆虫、昆虫幼虫及其他可能侵入原料的杂物; 3、查有无肥料、鼠类或鸟粪、死鼠、猫及其他动物尸体及粪便(血粉尤其注意); 4、查有无结块,是否发热或部分发热、温度异常; 5、确定是否有任何不正常气味出现,如腐朽动物、化学品、酸败味、发酵、烧焦、化肥、油品、烟味等异味; 6、确定是否有霉菌丝、霉粒、霉块等霉变现象; 7、测定各种常规指标 8、根据需要测定其他指标。 二、原料检查项目: 1、外观检查 (1)气味:是否新鲜、正常,是否有霉味、酸味、臭味等异味? (2)色泽:是否正常、有无烧焦现象? (3)形状:是否正常、是否结块、粒度粗细是否符合要求(皮、壳、绒等)?(4)其它:发热、发酵、吸潮、陈旧、有无污染与虫害? 2、检测指标

(1)原粮类(玉米、小麦…): 水分、杂质、霉变粒、容重、脂肪酸; (2)原粮副产品(面粉、次粉、麸皮、小麦胚、玉米混合粉…): 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 (3)植物蛋白原料 A.饼粕(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 常规检测: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 卫生指标:豆粕-脲酶活性、花生粕-黄曲霉毒素B1、棉粕-游离棉酚、菜粕-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 酮() B.其他副产品(蛋白粉、、胚芽粕…): 常规检测: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 掺假鉴别:三聚氰胺、蛋白精; 卫生指标:霉菌毒素; (4)动物蛋白原料(鱼粉、肉骨粉、羽毛粉…): 常规检测: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 掺假鉴别:三聚氰胺、蛋白精; 卫生指标:铬、铅、细菌总数; 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 (5)油脂(豆油、玉米油、鸭油、猪油…): 植物油(豆油):水分、碘价、酸价、皂化率、不溶物、240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1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a)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b)质量具有_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四个特点。 c)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d)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PDCA循环_。 e)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料、法、测、环_。 2、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2分) a)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 b)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c)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质量要求的能力。 d)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e)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f)一般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超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3、简述题(每题5分,共45分): a)如何理解质量? 简答: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指某事物本身应具有的特性。如:定位销的外径、产品的外形等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b)简述质量概念的发展? 简答:质量的概念由符合性发展到适用性,最后发展到广义质量。 符合性质量:它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适用性质量:它是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广义质量的概念: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既反应了要符合标准要求,也反应了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 c)你是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的? 简答: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策划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质量目标设计行动方案。

品管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品质:一项产品或一项服务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必须满足顾客需求和法律、法规的 相关要求。 2)计量型:以测量的方式得出来的数值,称为计量型.如:长度,重量等. 3)计数型:以点数的方工得出来的数值,称为计数型.如:个数,点数等. 4)批量:检验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个数. 5)样本:从批量中抽取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产品组成的单位个数,用“n”表示. 6)批:在相同条件下,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规格的产品,用“N”表示. 7)随机抽样:在概率相等的条件下进行抽样. 8)基准:为计算或参考为目的,假设一实体上的点、线、平面等是精确的,并将其作为 检验的依据。 9)公差:某一特定尺寸可变移的总量,即上下限(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数总和。 10)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二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11)统计控制:描述一个过程的状态,这个过程中所有特殊原因的变差都已排除,并且仅存在普通原因。即观察到的变差可归咎于恒定系统的偶然原因;在控 制图上表现为不存在超出控制限的点或在控制限范围内不存在非随机性的图 形。 12)稳定性:不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处于统计控制的状态。 13)过程能力: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的总范围。对于计量型数据,常用Cpk或Ppk值来估算;对于计数型数据,常用不合格的平均比率p来表示。 10)致命缺点:对产品的使用者及携带者的生命或安全造成危害的缺点.用CRI表示. 11)严重缺点:影响产品的功能,使用目的无法达成的缺点.用MAJ表示. 12)轻缺点:不影响产品的功能,但表面有轻微瑕疵的缺点.用MIN表示. 二>英译汉 QC:品质管理IQC:进料检验IPQC:制程检验FQC:成品检验

基本品管统计知识(Ca-Cp-Cpk概念介绍)

基本品管統計知識(Ca/Cp/Cpk概念介紹) Edited by Alex Chen on Aug. 11th,2002 ●統計的基本原料是? 數據 ●何謂『統計』? ●何謂『有意義的情報』? 至少應包括:『集中趨勢+ 離中趨勢+ 含蓋在特定範圍內的機率』 一、什麼是平均值X?→集中趨勢 二、什麼是標準差σ?→離中趨勢(標準差與全距有關) 三、平均值±n倍標準差→數據分佈範圍

●數據如何分佈? ●規格描述:規格中心(SC),規格界限(USL, LSL) ●規格界限分類: 雙邊規格:同時存在上下規格界限(USL, LSL);單邊界限:只有規格上限(USL)或只有規格下限(LSL)時 ●平均值X和規格中心值SC的比較 (偏離規格中心)

● 規格上下界限範圍和數據分佈的比較 數據分佈全數落在規格界限內 部份數據落在一邊或兩邊規格界限外 ● 平均值 ±3倍標準差為何 ? 此為現有統計品管理論的基本依據,其信賴區間達到99.73% ● 何為製程能力(Cp) : 製程精密度,其值越高表示製程實際值間的離散程度越小,亦即表示製程穩定而變異小(離中趨勢,與σ有關)。可用於比較公差(規格上限-規格下限)與製程分佈的比值,(亦即,當公差範圍內能納入愈多的σ個數,則此製程表現愈好),其本身是一種製程固有的(已決定的)特性值,代表一種潛在的能力 其公式為:σ 6LSL USL Cp -= ;按:6σ就是2*(3σ),亦即以3σ製程為分界點,以評估製程能力的好壞。 ● 何為製程準確度(Ca)? 製程準確度,代表製程平均值偏離規格中心值之程度。若其值越小,表示製程平均值越接近規格中心值,亦即品質越接近規格要求之水準(集中趨勢,與X 有關),製程平均值愈偏離規格中心值,所造成的不良率將愈大) 其公式為:2 ) ()(LSL USL SC X Ca --= ,其中2 LSL USL SC += ,Ca 的值將介於0 ~ 1

品管基础知识考试题0617

品管基础知识考试题 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总分30 分,每空0.5 分) 1.ISO定义:质量是指一组满足的程度。 2.品质检验的三种形式:、、。 3.QC五大职能:、、、、 。 4.列举CNC制程五种常用的测量工具:、、、 、。 5.请列举4种旧QC七大手法:、、、 。 6.不合格品控制要求:、、、、 。 7.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的方法:、、、 、。 8.请写出以下简称的释义: IQC: IPQC: FQC: SIP: SOP: SWR: IS: PDCS: QA: 9.5S分别是、、、、。 10.抽样检验中,Ac代表,Re代表,n=100代表 ,C=0代表。 11.品质保证的三不政策: 、、;三不放过原則: 、、。

12.请写出以下蓝图中符号代表的项目: R3.0: φ6.0: C0.4: // 0.20: ◎0.30: ⊥0.10: 二、选择题,可多选:(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包括()。 A. 产品缺陷 B.采用标准 C.法律法规规定 D.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E.产品过度包装 2.产品质量检验的目的要确保()。 A. 检验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B.检验人员发挥“把关”作用 C.检验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D.不合格品不流转、不交付 3.用通止规检测产品,下面哪种情况能判断产品为合格() A、通规止,止规通 B、通规通,止规止 C、通规通,止规通 D、通规止,止规止 4.下面哪些项目属于QC七大手法() A. 柏拉图 B. 查检表 C. 鱼骨图 D. SPC图 5.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包括()。 A. 验收功能 B.预防功能 C.产品检验 D.比较功能 6.质量检验“把关”指的是()。 A. 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 B.测定过程(工序)能力

职场教育品管基础知识考试试卷样板 (含答案)

品管员基础知识考试 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为了更好地预防废品产生,除把关与积极预防外,检验员还应用那些工作方法卡, 防,帮,讲. 2.电线电缆检验的三个名词术语---合格品,返修品,-报废品. 3.试验类型的分类—型式试验--,--抽样试验--,---例行试验--,相应的代号是--R--,-S-, --T-- 4.游标卡尺根据精度分为-0.02-,-0.05--和-毫米--三种 5.外径千分尺又叫-螺旋测微仪-- 6.电缆在总体上分为-导体-、绝缘-、-屏蔽和护套四个结构组成部分 7.电线电缆最常用的两种性能是—电性能--,---机械性能-- 8.绝缘厚度应检测,-平均厚度--和-最薄点-- 9.护套层质量应检查--塑化不良、烧焦、气泡、杂质,(不含护套厚度及外观) 10.RVVP的名称---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屏蔽软电线电缆-------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产品质量检验: 产品质量检验就是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测定产品质量的特性, 然后把测定的结果同既定的质量标准做比较,从而对该产品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 断。 2.例行试验:例行试验是制造厂对全部成品电线电缆进行的试验。 3.电线电缆:用于传输电力、传递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电工线材产品 4.电线:结构比较简单、外径比较小的、使用电压和电流比较小的绝缘线叫 5.屏蔽层:将线缆产品中的电磁场与外界的电磁场进行隔离的构件 三.简答题(第一,三题各10分,第二题15分) 1.电线电缆为什么选用铜为导体,密度是多少? ①导电性好,仅次于银而居位于第二位②导热性好,仅次于银随和金、导热系数为银的70%。③塑性好,易于加工。④耐腐性好,化学稳定性能高。⑤易于焊按。 ⑥机械性能好,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伸长。⑦无磁性⑧来源可靠,资源比较丰富。 8.89g/cm3 2.数字修约的原则,1.452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品管基础知识考试试卷样板2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 5S是: ( ) ( ) ( ) ( ) ( ); 质量方针是: ( ) ( ) ( ) ( ) 2. 换算单位: 1M(米)=( )FT(英尺) 1inch(英尺)=( )mm(毫米) 1mm(毫米)=( )mi(密耳) 1M(米)=( )cm(厘米) 100mm(毫米) =( )m(米) 1kg(千克)=( )斤=( )g(克) 3. 下列几种英语简写单词各代表什么? 请填写: Black( ) Blue( ) Brown( ) Green( ) Orange( ) STR( ) SOL( ) TC( ) BS( ) TCCA( ) BCCAS( ) AEB中的A( ) E( ) B( ) 3. 请写出下列导体规格的AWG数: 7/0.127( ) 1/0.32( ) 1/0.515( ) 7/0.203( ) 11/.0.16( ) 7/.016( ) 1/0.404( ) 17/0.16( ) 21/0.18( ) 41/0.16( ) 7/0.10( ) 7/0.08( ) 4. 请写出下列网络线24#4P每对对绞所用的绞距(单位: MM) 蓝, 白/蓝( ) 橙, 白/橙( ) 绿, 白/绿( ) 棕, 白/棕( ) 24#4P集合绞距( ) 5. 说明下面印字内容的含意: AWM ( ) 2835 ( ) 60°C() 30V()VW-1( ) E237114( ) CAT.5e( ) UTP( ) CABLETECH TECHNOLOGY( ) 6. 填写芯线及外被押出所规定的同心度: 芯线( )以上; USB( )以上;网络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