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解析

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解析
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解析

江门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

江门市区发展目标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江门市区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和发展机遇因素; 保持和扩展已获得的发展成就; 借鉴相关规划中的江门发展目标; 也应当充分吸纳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 21世纪城市发展目标与准则。因此,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提出的江门市区发展的总目标可以描述为:

在规划期内, 统筹整合各类资源, 全力推动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努力打造珠三角电力能源、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加快建设珠三角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商务、物流、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业,强化城市现代服务功能,把江门市区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现代化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西部重要城市,促进江门经济跨越式发展。力争在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上为全省提供示范。

(1打造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要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2建设珠三角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发挥侨乡文化优势, 传承五邑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名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突出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珠三角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

(3强化城市现代服务功能: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务、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强化城市中心,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促进江门经济跨越式发展。

(4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加快港口、高速公路、轨道等重大交通设施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 增强珠三角西部门户地位。全面实现与珠三角现代交通网络衔接,加快江门融入粤、港、澳经济圈。

个人发展计划及阶段目标(20200602122006)

个人发展计划及阶段目标 一、指导思想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 过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 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 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从1991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经二十个春秋了。在这期间,我的教学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研意识都有很大进步,教学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我善于接受新 事物,面对新的挑战,我不会畏惧,而是怀着一份期待,一份欣喜。同时我又是一个工作负 责的人,平时无论做任何事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 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以应付,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 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 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五年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二、自我认识 在学习中,我深入剖析自身的不足,正视弱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1年来,我的教学经验增长了一点,但在教学研究上缺少科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专业知识等。平时思想上有惰性,读书较少,对教育名家及名著的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借鉴、运用一 些名家的教法及观点解释教育现象。写作水平较低,很少能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 育随笔。没有树立良好的教材观,对教材的把握、开发和利用不够等等。 三、目标定位 倾心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不止,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 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在规律,总 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 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 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研究型反思性教师。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 标理念,观摩名家光盘,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 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坚持写 教学反思、随笔,坚持写博文,努力成为优秀的博客写手。每年至少研读2本教学理论专著,定期阅读《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等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尤其写好深刻的学习心得,不 少于1万字。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注重自身的修养,

珠海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珠海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珠海城市发展的总目标在本规划期内,把珠海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经济特区;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集聚力强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业基地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亚热带海滨花园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风景旅游胜地。 城市性质:珠海是国家的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亚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胜地。 城市职能:珠海未来的主要城市职能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9个方面: 第一类,具有良好的现状发展基础,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的城市职能 1、国家的综合性经济特区 将按照“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的政策走向,继续为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进行探索和试验,并发挥示范作用;加快与港、澳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港、澳、深、珠的区域化合作中承担起更高层次和更丰富的区域职能。 2、具有国际影响,以休闲康体度假、海洋海岛生态旅游、会议会展为特色的旅游产业 继续发展和完善城市型和郊野型的休闲度假旅游,在保护海洋、海岛自然生态的同时,适度开发有特色的海洋旅游;利用现有环境与设施的优势,吸纳一定范围内组织或群体来珠海举办国内或国际会议,承办一定规模的中小型展示与展览活动。毗邻港澳环境良好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可能吸引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主题公园项目落户珠海;有可能与澳门、香港旅游业形成互补互助的一体化旅游市场。 3、高附加值、无(轻)污染化的加工业 在一定时期内,加工业会继续保持主导产业地位,并作为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但由于成本优势的弱化,加工业存在衰退的可能;加工业的发展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高附加值型,并坚持无(轻)污染化。 第二类,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前景良好,今后需要大力促进发展的新的城市职能: 4、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生活质量和地理条件,已初步具备跨国公司在珠海设立研究与开发(R& D)机构的条件;与港、澳直接的经济联系有助于借助境外和国际市场与资金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越的空港和广褒的海域是发展航空航天和海洋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5、高等教育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经形成,全国各着名高校在珠海筹划建立校区或研究基地。 6、以会议商务、大型展览、竞技体育为特色的新兴服务产业 航空航天博览会和一级方程式汽车赛将使珠海的新兴服务产业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影响;海洋、海岛、岸线资源和空港条件可用于发展航海博览会,海上与空中竞技体育;优良的自然和建筑环境,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和特区地位有助于会议商务、展览、贸易洽淡等新兴服务产业发展。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思路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改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立足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彰显教育功能优势,促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我校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因素分析 1、学校发展定位亟待明确。由于学校地处郊区,随着市委市政府的北迁、北郊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学校在生源猛增,促使学校在师资、硬件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学校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明确的问题。 2、找准校园文化发展的切入点。一直以来,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地方文化、班级文化、低碳行为文化、文明礼仪等各项层次不一、规模不同的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树立自身品牌,提高学校形象。但由于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充足,文化的发展缺乏传承,缺乏师生共识,文化创建的目标多变、缺乏经验。以至在学校文化创建上一直处于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状态,活动众多,但成果不显著。因此,找准自身立足点,明确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建学校特色品牌是学校科学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3、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素质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学校发展目标: 1、办学总体目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目标定位-最新范文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目标定位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担负着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的任务,只有科学定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树立正确的远程教育质量观,才能更好地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就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定位以及应树立什么样的质量观进行探讨,以期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质量问题是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关心的问题,因为它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也是其存在价值的体现。同样,对现代远程教育而言,质量问题一样是它的生命线,是其发展的关键。质量问题解决不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前途就无从谈起。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问题是极端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所谓远程教育质量观,就是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各个历史时期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和教育的效果,是远程教育目的观、人才观和价值观的反映。由于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使命、教育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质量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 这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世界发展显示出的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知识的发展与传播依托网络的高速发展,显得更加便捷。人们对教育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教育需求层次的日益提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给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又带来了一个春天。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有意识的知识传播,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远程教育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运

作途径和手段与传统教育有很大区别,这就容易使那些已经习惯了传统教育的学生和社会组织,在接受远程教育的时候,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认为远程教育的质量应该与传统教育的质量看齐,并且由此引发了对远程教育质量的怀疑和担忧。 1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定位 要解决上述的种种困惑,必须要理解远程教育的使命,明白远程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它的出现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所以我们要明确的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 1.1现代远程教育担负着普及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艰巨任务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基本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现在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及化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截至1999年只有9.5%左右,这其中还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如果除去成人学历教育所占人数,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 5.6%,距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4.1%)和达到大众化阶段的最低限(15%)都还有相当距离。我国要在2010年使入学率达到15%,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任务相当艰巨。大众型、普及型人才的培养,光靠传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远程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高等教育

年度发展规划目标

年度发展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1、做好国家和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矿调工作、水工环境地质调查 2、做好矿产勘查工作:重点以前找铁煤为主向找多金属矿转移,做好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并适度进行三稀矿产的调查评价。 3、向有关部门提交各种地质调查、勘察报告,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功能地质技术服务。 4、围攻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基础地质工作:如基础地质图的编制、地球化学图、环境评估图等。做好全省地质灾害调查、防治设计与评估等工作以及相关业务咨询与研究。 5、承揽社会地质勘查、工程勘察施工和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6、负责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保值增值。 7、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保持队伍稳定。 职责分类绩效目标: 以部门“三定”方案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部门职责为基础,根据地质地质工作需要和“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十二五”规划”、河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北省地矿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求,充分发挥地质工作

“资源基础、工程基础、环境基础”三大基础作用等相关要求,划定: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勘查工作、地质政务管理3类部门职责及8项活动: 职责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区域地质(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水工环、基础测绘等工作)、地质监测及地灾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职责二: 地质勘查工作: 主要包括地质勘查规划(编制全省矿产资源中长期战略规划)、矿产勘查(矿产勘查的异常查证、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各阶段工作)、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大比例尺或矿区的相关水工环境地质调查、供水水源地勘查与矿泉水资源调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旅游地质调查评价)、基地及装备建设(勘查装备、仪器、化验室分析测试仪器的更新维护,实物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二次开发;地质资料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地勘单位基地的新建与维护,技术队伍建设); 职责三:地质政务管理:主要包括综合业务管理(做好全省地质矿产资源基础信息和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趋势的动态数据收集、技术处理、预测分析和矿产资源长远规划,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矿山保护、重要矿产开发研究;开展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科学研究、引进推广)、综合事务管理(做好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相关综合性事务管理,保证行政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绩效目标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公司定位和发展规划

公司定位和发展规划2017年6月

一、定位和发展目标 1、定位 负责管委会授权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对授权范围内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承担起授权范围内有过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围绕经开区发展战略,通过优化资产布局结构、投资实业等手段,推进经开区产业培育、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 2、目标 以管资本为主,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以管委会的经济建设战略为指导。通过投资和设立企业,组织施实资本运营(资产经营、资本运作),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有效提高资金的

周转循环,追求资本在运动中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运营架构, 二、公司架构 1、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结构及各部门主要职能 部门一)党群、人力办公室: 1、拟订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2、承办公司党支部日常工作,负责党员队伍建设相关工作。 3、负责公司公文流转,影像资料、印章、证照、档案和保密管理工作。 4、负责会董事会联席会议、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并对决策事项、领导交办事项进行传达、反馈。 5、负责公司公务接待、会议、车辆等管理工作、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维护、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 6、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和保密工作,负责公司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双拥共建和节日慰问工作。 7、负责公司网站建设、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和办公信息化管理。 8、承办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部门二)、财务部: 1、拟订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2、负责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做好会计核算工

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目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城市发展目标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经营机制,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把福州建成农业基础牢固,工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繁荣,高新技术发展,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科技教育比较先进,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稳定,风气良好,环境优美,人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历时平均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大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提高产业素质、效益和技术层次为中心,以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产业关联度为重点,合理确定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质的提高。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多样性的优势,搞好农业的综合开发,实现闽台农业合作,突出发展外向型农业,生产特色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进一步加强电子、轻纺、化工、机械、建筑五个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水产、房地产、建材、旅游四个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围绕金融商贸、科技信息和闽台交流三个重点,形成以中心城为中心、城乡结合,以批发为主、批零结合,以专业为主、专业和综合结合的市场体系;推进与国际接轨,逐步建立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化、系列化、社会化的第三产业体系。 3.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社会进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增强“三废”治理能力;提高绿化水平,保障生活质量。把福州建设成为科技进步、教育先进、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卫生整洁、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大城市。 4.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从改善城市整体功能出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保证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争取本世纪末,基础设施在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建设、对台“三通”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规划期末,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要从基本适应型向适度超前型转变。 5. 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遵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专业分工与协作,提高资源配置整体效益”的原则,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展开布局,增强福州作为全省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以保税区为窗口,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建设沿国道、沿闽江、沿海岸线的经济增长带,积极参与闽东南经济发展的战略分工,加强闽台的合作与交流,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闽江口经济圈的全面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动福州向东拓展,向南延伸,逐步形成产业布局的圈层结构。福州中心城为核心圈层,集中布局金融、商贸、文化信息、行政管理、综合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中心城外围邻近各城镇为第二圈层,主要发展科技中心,大专院校,旅游和高科技、低物耗、少污染的工业;第三圈层为第二圈层之外的市域范围,主要发展城郊型农业、旅游业和大型工业区等。引导和加强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让小城镇为广大农村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发挥联系城乡“桥梁”的作用。

个人发展目标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个人发展目标计划 篇一:本学期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本学期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杨永芮 一、发展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把握教育的真谛,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力争全面了解与教学有关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情境,把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并逐步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撑握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努力成为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干型人才。 二、发展内容 1、知识方面: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历;撑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社会知识及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了解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及课程评价方面的知识;撑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及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等各方面的知识。

2、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理解、把握 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组织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的能力;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善于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创造思维和实践的能力。 3、身心发展方面: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热情诚恳;自 尊自信自爱自强;自我调控的能力和坚强意志品质。 三、发展计划 1、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进行自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各 方面相关知识,参加高等自学考试提高学历和理论修养。 2、认真理解钻研教材,并在实践中掌握教与学的内在 联系。 3、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4、认真总结反思每一堂课,虚心请教其他教师,不断 积累经验。 5、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勇于参与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篇二: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发展目标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继续教育发展目标计划 教师:冯静英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与日常工作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学校工作目标及措施

沁阳市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下期工作目标及措施 工作目标: 教学成绩保持优秀等级,特色化评比全市第一,小学综合评价全市第一。 主要措施: 1、继续深入开展“四学两争一创建”工作。以“向蔡林森校长学精神、学理念、学课改、学管理,争当优秀校长,争当优秀教师,创建品牌学校”为载体,分批组织所有教师到永威学校进行跟班学习、培训,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敬业奉献、勇争一流的工作激情,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2、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改革,认真落实好“四个一”教学模式,强化常态课巡课制度和随堂检测,加强对薄弱学科教师的管理,组织学科专家组和家长参与听评课,全面开展达标课、优质课、观摩课评比活动;抓好礼仪教育,围绕“中国梦”教育主题,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抓好长跑活动,将上午和下午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课程表,“课程化”组织实施,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抓好评价改革,对学生的评价继续实行星卡多元化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制,四年级以上全学科学业水平监测良好率达到100%;对教师的评价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引导教师关注过程。 3、全面推进书法教学。成立书法指导专家组,聘请书法名家对教师进行书法教学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平;狠抓书法常规教学,坚持开展一日一练笔,一周一评比,一月一表彰活动,通过评选“书法之星”、“书法班级”、“优秀书法教师”,定期更新书法墙,展示师生优秀作品,激发师生参与书法活动的热情,营造浓厚书法教育氛围;建立师生书法档案,出版师生书法作品集,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级书法比赛,扩大书法教学成果,提高书法教育水平。 4、全面实施阅读考级制。制定课外阅读考级评价方案,开设阅读考级课程,强力推进新教育实验,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学期末对师生阅读进行“考级”,全面提高师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5、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进一步提高家长委员会工作成效,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坚持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训,开发家长资源,建立班刊,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听评课、路队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师德师风评议等工作,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构建宁静、典雅、和谐校园为宗旨,以构建完美教室为平台,提升个性突出的班级文化内涵;在校园内处处展示师生作品,让师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获得自我成功的喜悦。 7、建设数字化校园。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在线平台、班班通设备、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电视台等,推动信息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网上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构建数字化校园。 8、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认真做好课题选题、立项、研究、结题和过程性管理工作,利用每周三集体教研活动进行专题研讨,集体备课,达到人人有课题研究,以教研促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9、打造“一校多品”特色名校。丰富校级社团种类,扩大校级社团规模;继续完善班级社团活动机制,师生全员参与,参与率达到100%。打造唢呐精品队伍,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比赛,成立唢呐研究会,开展学校品牌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普及推广唢呐、剪纸、花样跳绳等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0、打造节约型校园。规范财务财产管理,管理好教育经费的收支。严格财务制度,加强财

(完整版)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日趋扩大、成熟与竞争充分的物业管理市场中,既有高端的品牌物业公司,也有勉力维持在行业边缘的弱势企业,当然,更多的物业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内部管理日趋规范,拓展经营初尝胜果。在新的市场和行业发展形势下,各类物业企业为保持、提升自身在本地区同行业中的市场地位,迎接物业管理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必须明确制订本公司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以指明公司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 简言之,规划即是决定如何达成所订目标的过程。根据规划执行,我们即可主动地利用计划,使资源能在控制之中,而不只是被动的反应。有效的规划具备下列正面的结果:1、有效地利用资源;2、预测问题;3、将组织的目的传达给外部;4、评估目标的可行性;5、评估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法; 6、建立事情的优先顺序; 7、有效减少应急需要。(注:中期指三年至五年,长期指五年以上)。 物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纲要: 步骤一:明确进行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的,在公司管理层统一思想认识。 成立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课题小组,确定总体负责人,确定参与人员的范围及分工,制定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和完成时间、整个课题可分为课题工作计划制定、确定课题子项及其

负责人、基础材料收集与分类分析、目标提炼与确定、策略及途径研究、分析支持性规划、汇总统稿等几个工作阶段和步骤。 实施重点:制订企业战略规划必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强调全员参与。 步骤二:讨论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核心目标组成。 实施重点:核心目标主要围绕两个方向:1、市场发展目标; 2、管理服务能力。将企业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二项主指标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目标的时间轴可分为中期目标(五年)和长期(十年)发展愿景。 步骤三:着手进行企业诊断与分析、市场分析与预测、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企业诊断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物业公司swot 分析(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b、企业资源分析(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条件资源的转变等);c、企业经营现状分析(收入规模、收入结构、盈利能力、管理体系能力、顾客满意度现状以及企业各项能力的量度指标、量度工具、量度方法等)。 2、市场、行业分析与预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中期和长期发展中的市场结构研究与预测(从供应方、消费方、竞争对手、市场新加入力量、替代产品等五个方面入手),市场细分研究;b、市场或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市场整

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目标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经营机制,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把福州建成农业基础牢固,工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繁荣,高新技术发展,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科技教育比较先进,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稳定,风气良好,环境优美,人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历时平均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大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提高产业素质、效益和技术层次为中心,以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产业关联度为重点,合理确定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质的提高。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多样性的优势,搞好农业的综合开发,实现闽台农业合作,突出发展外向型农业,生产特色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进一步加强电子、轻纺、化工、机械、建筑五个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水产、房地产、建材、旅游四个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围绕金融商贸、科技信息和闽台交流三个重点,形成以中心城为中心、城乡结合,以批发为主、批零结合,以专业为主、专业和综合结合的市场体系;推进与国际接轨,逐步建立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化、系列化、社会化的第三产业体系。 3.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社会进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增强“三废”治理能力;提高绿化水平,保障生活质量。把福州建设成为科技进步、教育先进、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卫生整洁、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大城市。 4.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从改善城市整体功能出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保证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争取本世纪末,基础设施在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建设、对台“三通”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规划期末,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要从基本适应型向适度超前型转变。 5. 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遵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专业分工与协作,提高资源配置整体效益”的原则,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展开布局,增强福州作为全省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以保税区为窗口,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建设沿国道、沿闽江、沿海岸线的经济增长带,积极参与闽东南经济发展的战略分工,加强闽台的合作与交流,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闽江口经济圈的全面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动福州向东拓展,向南延伸,逐步形成产业布局的圈层结构。福州中心城为核心圈层,集中布局金融、商贸、文化信息、行政管理、综合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中心城外围邻近各城镇为第二圈层,主要发展科技中心,大专院校,旅游和高科技、低物耗、少污染的工业;第三圈层为第二圈层之外的市域范围,主要发展城郊型农业、旅游业和大型工业区等。引导和加强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让小城镇为广大农村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发挥联系城乡“桥梁”的作用。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及目标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及目 标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及目标 一、教育成长目标: 认真学习,吸收精髓,补充能量,提升内涵,做一个成熟、有善心、有感恩心的合格教师。 二、专业成长目标: 以最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对待学生,真正以他们的前途、人生发展方向为出发点,认真贯彻学校的要求。本人争取在规定的评级时间内评上教坛新秀。 三、学习成长计划: 1、坚持自己的阅读习惯,坚持每周写教有所思、读有所悟。 2、坚持新课标的要求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多听多学,给自己充电。 3、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成为一个有特点的老师。 四、自身现况分析: 成为一名教师一直是我的理想,现在我要做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工作的几年里,我认真备课,积极学习老教师的长处,多向老教师了解学生,已经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已经可以熟练的向学生们传授课堂知识。但是随着我对课堂的认知,我认识到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需要我不断地反思、总结、归纳。 五、成长途径分析:

1、认真备课。备课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前提,所以备课的时候要加强加强备课的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在了解班级学生情况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2、认真上课。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课标要求上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动性。而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学习的主导和引领者,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以体现美术的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教学中尊重尊重个体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学习美术享受美术奠定好的基础。在扎实教授学生技能的基础上,能灵活的运用一些新颖的教法。 3、及时反思: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好的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对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写下来,从主观和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案,在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鉴。 4、理论丰富:运用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规划好学习交流时间,在这一学年内读一到两本教育书籍,真正做到“胸中有墨水”。 5、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1. 引言 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1995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规划原则 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 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12390平方公里。

目标定位和工作思路.doc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学院党政、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04-2007任期3年来,国际交流学院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建设多科性大学为中心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为保障,认真抓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并积极探索、解决新机制磨合期引发的新问题,圆满完成了任期内的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就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目标定位和工作思路 根据学院成立时间短等实际情况,我院在实践中通过反复探索与调研,在学院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思路上形成了如下共识。学院的工作目标定位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核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为重点,专业层次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一流的外语教学服务于全校各个学科,依托轻工业学院多学科优势,打造具有轻院特色的外语专业品牌,构建具有大连轻工业学院办学特色的外语教学体系。 围绕着学院的工作目标我们确定的工作思路为:规范发展、注重实效、形成特色、综合提高。 “规范发展”所强调的是:注重规章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尊重外语教学的规律,全面规划教学与科研工作任务;按教学规律与客观实际制定规章制度,按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

“注重实效”具体是指体现在常规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工作,以及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成效。 “形成特色”既是本院管理理念,也是本院围绕外语教学与研究应求取的一大目标,强调“教学与科研并举”;提倡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综合提高”是工作求得的整体目标,具体包括管理水平和外语实际的教研水准的同步提升、大学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齐头并进、外语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共同发展 二.学科建设 1、2004年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新增英语专业的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英语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2、2005年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准备,成功申办日语本科专业并于2006年招生,使学院摆脱了单一英语专业的局面,从而使英语和日语两个语言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相互支撑。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搭建人才构架 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使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学缘结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根据我院师资队伍年龄低、学历层次低和职称低的现状,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 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 二、规划期限与目标 1、规划期限 近期:2001~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 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 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 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③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是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④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 六大组团的功能主要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组合城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