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废水处理

乳化液废水处理
乳化液废水处理

乳化液废水处理

一、背景条件

目前,我国机械加工业产生大量乳化液,乳化液是一种高性能的半合成金属加工液,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基础油(矿物油、植物油、合成酯或它们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防锈添加剂等。由于废液排放给环境造成重大污染,产生大量化学耗氧量COD,消耗大量工业用水,废液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

二、TEC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技术简介

我公司检测了在各种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初生态H2O2的浓度(如表1所示),并通过ESR法证实了·OH的存在。我们提出的这种·OH自由基产生的方法实践证明具有设备简单,投资省,效果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我们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生·OH自由基的三维电极装置命名为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亦称羟基絮凝复合床),其作用原理是:根据废水中需要去除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在两个主电极之间充填高效、无毒的颗粒状专用材料,催化剂及一些辅助剂,组成去除某种或某一类污染物最佳复合填充材料作为粒子电极。将这些材料装填于结构为方形或圆形的复合装置时,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装置内便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具极强氧化性能的羟基自由基(·OH)和新生态的混凝剂。这样废水中的污染物便会发生诸如催化氧化分解、混凝、吸附等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迅速被去除。

羟基自由基(·OH)产生的方法及其原理

羟基自由基如下表所示,其标准电极电位仅次于F2+2H+/2HF,比O3+2H+/H2O+O2还要高,因此是极强的氧化剂。

表几种氧化剂的电极电位

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是Fenton试剂,即利用下述反应产生·OH,在pH<时,·OH自由基生成速率最大。

Fe2++H2O2→Fe3++·OH+OH-

Fe2++·OH→Fe3++ OH-

Fe3++ H2O2→Fe2++ H2O+H+

H2O+ H2O2→O2+ H2O+·OH

此外,UV(紫外光)/ H2O2,UV/O3,UV/ H2O2/O3,UV/TiO2光催化氧化系统,高温(150~350℃)高压(~20Mpa)下的湿式氧化,超临界水氧化,超声波等技术,均会产生·OH自由基。这些方法其设备或运行费用都很高,一般企业都难以接受。

为降低设备投资及运转费用,我们研究以电能作激发能(脉冲电源),以无机物作引发,利用空气中O2,通过下述的化学反应机制生成初生态的H2O2,再进一步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OH)

1)H2O2的生成:

O2+e-?O2-(1)

?O2-+H+ HO2?(2)或?O2-+ HO2? O2+ HO2-(4)

2 HO2? H2O2 +O2 (3) HO2-+H+ H2O2 (5)

2)?OH的生成:

H2O2+e- OH-+?OH (6)

或 H2O2+Fe2+ Fe3++ OH-+?OH(7)

影响本技术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主要物理化学因素为:颗粒电极材料的组分、结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浓度、pH值、主电极距离、电压、空气流量等,其中以颗粒电极的组分、结构影响最大的。

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的特点

由于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本技术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水具有广普性、快速、稳定、可靠、污泥量极少、占地面积少、运转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清洁的水处理技术。工业使用电源为脉冲直流电源,一般使用的电压≤48V,处理时间为30分钟,电流则由废水电导率的大小所决定。

由于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有机污染物往往会被直接矿化为CO2和H2O,所以本技术用于处理废水具有广普性、快速、稳定、可靠、污泥量很少、运转费用低等优

点,符合清洁水处理技术的要求。

三、工艺流程

四、具体步骤说明

S1、原液进入调节池,由调节池对废液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

S2、经步骤S1调节后的原液通过提升泵进入一级PH调节搅拌箱,并在一级PH调节搅拌箱内加入酸,搅拌20-30分钟,以使原液的PH值调至;

S3、经步骤S2处理后的原液进入到一级羟基絮凝复合床,并加入催化剂填料,原液在一级羟基絮凝复合床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5-40分钟,汽水比为1:4-6,电压为20-30伏;

S4、经步骤S3处理后的原液进入到一级PH调节絮凝箱,并加入适量碱,使得原液的PH值控制在8-9之间;

S5、经步骤S4处理后的原液通过提升泵进入到板框压滤机,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然后进入中间水池进行储液;

S6、经步骤S5处理后的原液通过中间提升泵进入二级羟基絮凝复合床,并加入催化剂填料,原液在二级羟基絮凝复合床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为30分钟,汽水比为1:3-5;电压为45-50伏;

S7、经步骤S6处理后的原液进入二级PH调节絮凝箱,并加入适量碱,使得原液的PH值控制在8-9之间;

S8、经步骤S7处理后的原液先进入一级沉淀池,然后再进入三级羟基絮凝复合床,并加入催化剂填料,原液在二级羟基絮凝复合床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为30分钟,汽水比为1:3-5;电压为45-50伏;

S9、经步骤S8处理后的原液进入三级PH调节絮凝箱,并加入适量碱,使得原液的PH值控制在8-9之间;

S10、经步骤S9处理后的原液先进入二级沉淀池,然后再进入四级羟基絮凝复合床,并加入催化剂填料,原液在二级羟基絮凝复合床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为30分钟,汽水比为1:3-5;电压为45-50伏;

S11、经步骤S10处理后的原液先进入一级曝气生物滤池,并进行生物曝气处理;其中,原液在一级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3小时,汽水比为1:7-10;

S12、经步骤S11处理后的原液依次进入三级沉淀池和清水池后,达标回收或排放。

五、公司信息

江苏恩飞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5的宜兴市煌威环保有限公司,2013年10月和TEC(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技术研发团队、广州新能源水处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股份制公司,是集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新产品设计、制造,工程总承包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水处理新技术环保工程公司。

新公司成立以来,致力于高浓度、难降解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已取得相关发明专利四项。公司核心技术-----TEC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技术,是自主研发的世界一流难降解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广谱、清洁、环保、节能等诸多优势,可广泛使用于石油、石化、煤化工、焦化、化工、电子、电镀、机械、医药等各种含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处理,该技术已实际应用于部分电子、电镀、化工、锂电池、机械制造企业,各项技术性能均满足工艺设计要求。

废乳化液处理

废乳化液处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废乳化液 机械制造工业中,金属切削加工使用大量乳化液作为润滑冷却之用,乳化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就会变成废水排出。 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用乳化油根据需要用水稀释再加入乳化剂配制而成的。在机床切削使用的乳化液中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还加入了亚硝酸钠等。 由于乳化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当它加入水中,使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大大降低,达到最低值,这时油便分散在水中。同时表面活性剂还产生电离,使油珠液滴带有电荷,而且还吸附了一层水分子固定着不动,形成水化离子膜,而水中的反离子又吸附再其外表周围,分为不动的吸附层和可动的扩散层,形成双电层.这样使油珠外面包围着一层有弹性的、坚固的、带有同性电荷的水化离子膜,阻止了油珠液滴互相碰撞时可能的结合,使油珠能够得以长期地稳定在水中,成为白色的乳化液。 配制的乳化液pH值一般再8~9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0~11. 乳化液废水水质如表1-1所示:

2. 乳化液废水处理原理 根据乳化液的性质,进行乳化液废水的处理需经过二个步骤: 破乳剂油;(2)水质净化去除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破乳方法种类较多,有盐析法、乳酸法、凝聚法、顶替法、高压电法、吸附法等等。一般常用的采用盐析凝聚混合法,现介绍如下 在乳化液中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的离子在乳化液中发生强烈的水化作用即争水作用,使乳化液中的自由水分子减少了,对油珠产生脱水作用,从而破坏了乳化液油珠的水化层,中和了油珠的电性,破坏了它的双电层结构,因而油珠失去了稳定性,产生凝聚现象(电解质一般分为二、三价的钙、镁、铝等盐类),其反应式如下: 2C17H33COONa+2MgCl2-→(C17H33COO)2Mg+2NaCl 油酸皂镁皂 2C17H33(OSO3Na)COONa+2CaCl2-→(C17H32)2(OSO3)2Ca(COO)2+4NaCl 磺化蓖麻油 2R-SO3Na+CaCl2-→[R-SO3]2Ca+2NaCl(R为烷基) 石油酸钠石油磺酸钙 加入混凝剂,则加快起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调整水的pH值,将pH值调整为较好。 四种破乳方法比较见表2-1:

高COD乳化液废水处理简析

乳化液是一种具有很好功效的半合成金属加工液,通常使用在金属切削加工时作为润滑冷却来使用,乳化液废水是一种来自于机械加工生产中产生的常见废水,然而乳化液废水不仅成分复杂,而且COD和含油量高。目前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乳化液也会大量增加,乳化液的成分也开始变得复杂,COD浓度达到了10000mg/以上因此使用普通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满足需求。 接下来本文中针对于某些厂产生乳化液废水,使用了絮凝一铁碳微电解组合-生化出水处理法的研究,试验效果比较好,出水可以达到相关标准规定。 1实验室破乳水质 某厂产生的乳化液废水水质情况主要污染物成分含量是:PH7~8,COD10000mg/L左右,BOD515000~20000mg/L。 2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 事实上乳化液废水处理的难易程度在于乳化液的油分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处理要求,从实用角度去看,当前主流的废乳化液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实用单一的处理技术很难达到各地排放的比早婚,实验室进行了多道处理技术模拟实验。主要处理流程:废乳化液—絮凝—铁碳微电解处理—生化除水处理。 3实验部分 (一)实验一,絮凝法: 絮凝法主要是选择投加混凝剂来破坏乳化液的稳定性,主要由于乳化液中的胶体互相聚集,形成絮凝剂,并且絮凝体在重力或者浮力的作用下沉降或者是上升,与水相分离,可以达到破乳的目的,絮凝法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普遍用来提升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不仅经济而又简便的水质处理方法。

选取3组不同水样,选择直接絮凝处理,加10%PAC后加0.1%PAM絮凝,数据可以见表1: (二)实验二,絮凝+铁碳微电解法: 所谓铁碳微电解主要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方法,原电池将废水进行处理的极好工艺,又可称为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电位低的铁成为阳极,电位高的碳成为阴极,在酸性充氧情况下产生电化学反应,在反应中,产生初生态的Fe2+和原子H,他们具有高化学活性,可以改变废水中很多有机物的结构还有特性,使得有机物产生断链、开环等影响。 选择以上相同3组水样,选择絮凝+铁碳微电解进行处理,分别是加10%PAC之后加0.1%PAM絮凝后水样能通过铁碳微电解,实验还需要进一步发现在提升COD降解率之后的同时也提高B/C的值,这样为了进一步进入生化处理优化了条件。数据见表2: 结论 根据上述的实验可以归纳发现通过采取絮凝+铁碳微电解处理的方式能将COD降解率基本上可以实现86%以上,并且同时能大大提升B/C,提升溶液的可生化性。该溶液能通过实验室生化小试验实验处置后出水各项标准均能达到表2的规定。

切削液废水处理方案

切削液废水处理方案 切削液的净化设备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因为混入细切屑、磨屑、砂轮末和尘埃等杂质,严重影响工件外表粗糙度,下降刀具和砂轮的运用寿命,并使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加速。 切削液废水处理方案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入细切屑、磨屑、砂轮末和灰尘等杂质,严重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刀具和砂轮的使用寿命,并使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加快。此外,由于机床漏油,使润滑油落入水基切削液中,使乳化液产生乳油,合成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润滑油作用而转变为乳化液,改变了水基切削液的质量,导致冷却性能下降和缩短使用周期。所以在使用切削液时,必须随时清除杂质和浮油,才能保证冷却液循环使用的质量。 (1)沉淀、分离装置:1)沉淀箱,2)旋风式分离器,3)磁性分离器,4)漂浮分离器,5)离心式分离器,6)静电分离器; (2)介质过滤装置:介质过滤就是以多孔性物质作过滤介质,将切(磨)削液中磨屑、切屑、砂轮末和其他杂质污物分离出来。过滤介质有两种:1)经久耐用的,有钢丝、不锈钢丝等编织的网,尼龙合成纤维编织的平纹或斜纹的滤布。这些过滤介质,在筛孔堵塞时均能清洗,其过滤精度取决于筛孔直径的大小,在堆积一定量切屑时,其过滤精度会更

高。其他过滤介质如油毛毡、玻璃纤维结合的压缩材料,其过滤精度可达数微米。2)一次性的,即用后就报废的过滤介质,有过滤纸、毛毡或纱布等,其过滤精度可达20um-5um 左右。其他还有硅藻土、活性土等涂层过滤介质,其过滤精度可达2um-1um,不过有时会把极压添加剂和其他一些添加剂过滤掉。 过滤装置分为重力、真空和加压三种。 2.切削液的废液处理 (1)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油基切削液一般不会发臭变质,其更换切削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削液的化学变化、切屑混入量增大、机床乳化油的大量漏入及水的混入等原因,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1)改善油基切削液的净化装置;2)定期清理油基切削液的切屑;3)通过检修机床防止润滑油漏入;4)定期补充切削润滑添加剂;5)加热去除水分,并经沉淀过滤后加入一些切削油润滑添加剂,即可恢复质量,继续使用。 油基切削液最终的废油处理一般是燃烧处理。为了节省资源,也可对废油进行再生。 (2)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燃烧处理四大类。 1)物理处理,其目的是使废液中的悬浊物(指粒子直径在10um以上的切屑、磨屑粉末、油粒子等)与水溶液分离。

电镀脱脂废水处理

废水来源: 电镀行业废水主要分为5类:脱脂废水、含金属离子废水、混合废水、槽脚废水和酸洗综合废水等等。脱脂废水主要来自于电镀工艺的预处理阶段,是对镀件进行刨光、清洗和除油等处理。 排出的废水中主要含有油、酸、碱和部分表面活性剂等物质,一般不含有重金属,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COD。苏州毅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可根据您的需求提供废水低温蒸发浓缩解决方案。 处理方案: 采用蒸发浓缩处理,废水进入低温真空蒸发器,在真空低温条件下蒸发,水蒸气在抽真空过程中冷凝形成蒸馏水,收集至清水储存罐中;剩余的微量废物做下一步处理。 经过废水处理系统真空蒸馏后残留物最低可减少到原有废水量的5%,水蒸气冷凝后几乎不含任何杂质,可作为工艺水送回到生产过程中。 蒸发处理优势: 1、相较于传统蒸发技术,热泵蒸发技术在能耗上可以节约90%以上;

2、其唯一的热源为电。无需任何蒸汽供热或者作为辅助热源,因而大大节省设备的配套设施的投资及消耗; 3、由于热泵其自身可以同时输出冷媒对物料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所以无需任何外部的冷却水供应,因而大大节省设备的配套设施及冷却水和电的消耗; 4、模块化设计。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小,组装运行快速方便; 5、超低温蒸发。真空度达45mbar,蒸发温度最低可达32℃。更加适合热敏性物料。对于腐蚀性物料对设备的腐蚀程度降到最低,延长设备的寿命; 6、全自动化控制及运行。相较于MVR蒸发器,其操作简单,控制点少,自动化程度更高,故障率低,运行稳定,维修及保养成本极低; 7、由于其规模效应,热泵蒸发器适用于蒸发量低于1000公斤/小时的工况。这很好的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在污水处理方面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等的窘境,为我们中小型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意大利废水浓缩系统应用广泛,包含: ●废水蒸馏 ●废水浓缩

金属切削液废水的处理

机械金属切削液的净化及废液处理来源:中国环保联盟更新时间:10-1-29 16:031.切削液的净化装置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入细切屑、磨屑、砂轮末和灰尘等杂质,严重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刀具和砂轮的使用寿命,并使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加快。此外,由于机床漏油,使润滑油落入水基切削液中,使乳化液产生乳油,合成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润滑油作用而转变为乳化液,改变了水基切削液的质量,导致冷却性能下降和缩短使用周期。所以在使用切削液时,必须随时清除杂质和浮油,才能保证冷却液循环使用的质量。(1)沉淀、分离装置:1)沉淀箱,2)旋风式分离器,3)磁性分离器,4)漂浮分离器,5)离心式分离器,6)静电分离器;(2)介质过滤装置:介质过滤就是以多孔性物质作过滤介质,将切(磨)削液中磨屑、切屑、砂轮末和其他杂质污物分离出来。过滤介质有两种:1)经久耐用的,有钢丝、不锈钢丝等编织的网,尼龙合成纤维编织的平纹或斜纹的滤布。这些过滤介质,在筛孔堵塞时均能清洗,其过滤精度取决于筛孔直径的大小,在堆积一定量切屑时,其过滤精度会更高。其他过滤介质如油毛毡、玻璃纤维结合的压缩材料,其过滤精度可达数微米。2)一次性的,即用后就报废的过滤介质,有过滤纸、毛毡或纱布等,其过滤精度可达20um-5um左右。其他还有硅藻土、活性土等涂层过滤介质,其过滤精度可达2um-1um,不过有时会把极压添加剂和其他一些添加剂过滤掉。过滤装置分为重力、真空和加压三种。2.切削液的废液处理(1)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油基切削液一般不会发臭变质,其

更换切削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削液的化学变化、切屑混入量增大、机床乳化油的大量漏入及水的混入等原因,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1)改善油基切削液的净化装置;2)定期清理油基切削液的切屑;3)通过检修机床防止润滑油漏入;4)定期补充切削润滑添加剂;5)加热去除水分,并经沉淀过滤后加入一些切削油润滑添加剂,即可恢复质量,继续使用。油基切削液最终的废油处理一般是燃烧处理。为了节省资源,也可对废油进行再生。(2)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燃烧处理四大类。 1)物理处理,其目的是使废液中的悬浊物(指粒子直径在10um 以上的切屑、磨屑粉末、油粒子等)与水溶液分离。其方式有下述三种:利用悬浊物与水的密度差的降解分离及浮游分离,利用滤材的过滤分离,利用离心装置的离心分离。2)化学处理,其目的是对在物理中未被分离的微细悬浊粒子或胶体状粒子(粒子直径为0.001-10um的物质)进行处理或对废液中的有害成分用化学处理使之变无害物质,有下述四种方法:使用无机系凝聚剂(聚氯化铝、硫酸铝土等)或有机系凝聚剂(聚丙烯酰胺)等促进微细粒子、胶体粒子之类的物质凝聚的凝聚法;利用氧、臭氧之类的氧化剂或电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处理废液中含有害成分的氧化还原法;利用活性碳之类的活性固体使废液中的有害成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吸附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使废液中的离子系有害成分进行离子交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离子交换法。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的目的是对物理、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简述

一、含油废水简述 在含油废水中,油以4种状态存在: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进入水体的油大部分以浮油的形式存在,这种油的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um,占含油量的70%~80%,静置后能较快上浮,铺展在污水表明形成油膜,用一般重力分离设备即能去除;分散油以小油滴形状悬浮在污水中,油滴粒径在25~100um 之间,当其受到机械外力或较长时间静置时,油滴较为稳定,会聚合成较大的油滴上浮到水面,此状态的油也较易去除;溶解油是以分子状态或化学状态分散于水相中,非常稳定,用一般的物理方法无法去除,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大概为5~15mg/L。 乳化油一般呈碱性,油滴粒径大部分是2~3um,呈乳浊状或乳化状。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得原本是非极性憎水性的油滴变成了带负电荷的胶核,带负电荷的胶核会吸附水中的正电荷离子或极性水分子形成胶体双电层结构。这些油滴外面包有弹性的、一定厚度的双电层,与彼此所带的同性电荷相互排斥,阻止了油滴间相互聚合变大,使油滴能长期稳定的存在于水中,所以乳化液废水是属于比较难分离的一类。 不同型号的钢帘线拉丝产生的废水成分略有不同,多为高浓度乳化液,基本成分为合成油与水,通常也会有大量重金属的带入。乳化液废水COD浓度一般较高,能达到40000~80000mg/L,油剂含量一般为20000~40000mg/L,并且含有较高浓度的锌和络合铜。 二、含油废水处理方法 目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化法和膜分离等。 物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对乳化液废水中的浮油和分散油进行重力分离。物理分离法具体有重力分离法、粗粒化法和过滤法。 重力分离法:利用油水密度差和和油水互不相溶性进行油水分离。包括浮上分离法、机械分离法和离心分离法。 浮上分离法为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借助浮力作用下缓慢上浮、分层,油珠的上浮速度与油珠的粒径大小、油水密度差、流动状态及流体的粘度有关。此类处

乳化液废水处理审批稿

乳化液废水处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乳化液废水处理 一、背景条件 目前,我国机械加工业产生大量乳化液,乳化液是一种高性能的半合成金属加工液,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基础油(矿物油、植物油、合成酯或它们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防锈添加剂等。由于废液排放给环境造成重大污染,产生大量化学耗氧量COD,消耗大量工业用水,废液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 二、TEC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技术简介 我公司检测了在各种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初生态H2O2的浓度(如表1所示),并通过ESR法证实了·OH的存在。我们提出的这种·OH自由基产生的方法实践证明具有设备简单,投资省,效果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我们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生·OH自由基的三维电极装置命名为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亦称羟基絮凝复合床),其作用原理是:根据废水中需要去除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在两个主电极之间充填高效、无毒的颗粒状专用材料,催化剂及一些辅助剂,组成去除某种或某一类污染物最佳复合填充材料作为粒子电极。将这些材料装填于结构为方形或圆形的复合装置时,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装置内便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具极强氧化性能的羟基自由基(·OH)和新生态的混凝剂。这样废水中的污染物便会发生诸如催化氧化分解、混凝、吸附等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迅速被去除。 羟基自由基(·OH)产生的方法及其原理 羟基自由基如下表所示,其标准电极电位仅次于F2+2H+/2HF,比 O3+2H+/H2O+O2还要高,因此是极强的氧化剂。 表几种氧化剂的电极电位

化学镀镍废水处理

废水来源: 化学镀镍工艺在当下已广泛应用在电子计算机、航天航空、汽车工业、食品加工等行业。如图,其本质为化学反应,在不通电情况下,依靠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含有金属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次磷酸钠,实现不同材料镀件表面镍离子沉积,进而形成致密镀层的现象。 同时,反应过程中还需加入含镍主盐、还原剂之外的络合剂与缓冲剂,常见络合剂有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等,常用缓冲剂为氨水,较复杂的反应环境使废水指标涵盖了总磷、氨氮、重金属镍、COD等四项严控污染物。 苏州毅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可根据您的需求提供废水低温蒸发浓缩解决方案。 处理方案: 采用蒸发浓缩处理,废水进入低温真空蒸发器,在真空低温条件下蒸发,水蒸气在抽真空过程中冷凝形成蒸馏水,收集至清水储存罐中;剩余的微量废物做下一步处理。 经过废水处理系统真空蒸馏后残留物最低可减少到原有废水量的5%,水蒸气冷凝后几乎不含任何杂质,可作为工艺水送回到生产过程中。

蒸发处理优势: 1、相较于传统蒸发技术,热泵蒸发技术在能耗上可以节约90%以上; 2、其唯一的热源为电。无需任何蒸汽供热或者作为辅助热源,因而大大节省设备的配套设施的投资及消耗; 3、由于热泵其自身可以同时输出冷媒对物料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所以无需任何外部的冷却水供应,因而大大节省设备的配套设施及冷却水和电的消耗; 4、模块化设计。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小,组装运行快速方便; 5、超低温蒸发。真空度达45mbar,蒸发温度最低可达32℃。更加适合热敏性物料。对于腐蚀性物料对设备的腐蚀程度降到最低,延长设备的寿命; 6、全自动化控制及运行。相较于MVR蒸发器,其操作简单,控制点少,自动化程度更高,故障率低,运行稳定,维修及保养成本极低; 7、由于其规模效应,热泵蒸发器适用于蒸发量低于1000公斤/小时的工况。这很好的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在污水处理方面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等的窘境,为我们中小型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废乳化液及处理

废乳化液 机械制造工业中,金属切削加工使用大量乳化液作为润滑冷却之用,乳化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 , 就会变成废水排出。 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用乳化油根据需要用水稀释再加入乳化剂配制而成的。在机床切削使用的乳化液中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 , 还加入了亚硝酸钠等。 由于乳化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当它加入水中,使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大大降低,达到最低值,这时油便分散在水中。同时表面活性剂还产生电离,使油珠液滴带有电荷,而且还吸附了一层水分子固定着不动 , 形成水化离子膜,而水中的反离子又吸附再其外表周围,分为不动的吸附层和可动的扩散层 , 形成双电层 . 这样使油珠外面包围着一层有弹性的、坚固的、带有同性电荷的水化离子膜,阻止了油珠液滴互相碰撞时可能的结合,使油珠能够得以长期地稳定在水中 , 成为白色的乳化液。 配制的乳化液 pH 值一般再 8~9 之间,有的甚至高达 10~11. 乳化液废水水质如表 1-1 所示:

2. 2.1 乳化液废水处理原理 根据乳化液的性质,进行乳化液废水的处理需经过二个步骤: 破乳剂油; (2) 水质净化去除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破乳方法种类较多,有盐析法、乳酸法、凝聚法、顶替法、高压电法、吸附法等等。一般常用的采用盐析凝聚混合法,现介绍如下 在乳化液中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的离子在乳化液中发生强烈的水化作用即争水作用,使乳化液中的自由水分子减少了 , 对油珠产生脱水作用,从而破坏了乳化液油珠的水化层,中和了油珠的电性,破坏了它的双电层结构,因而油珠失去了稳定性,产生凝聚现象 ( 电解质一般分为二、三价的钙、镁、铝等盐类 ) ,其反应式如下: 2C 17 H 33 COONa + 2MgCl 2 -→ (C 17 H 33 COO) 2 Mg+2NaCl 油酸皂镁皂 2C 17 H 33 (OSO 3 Na) COONa+2CaCl 2 -→ (C 17 H 32 ) 2 (OSO 3 ) 2Ca (COO) 2 +4NaCl 磺化蓖麻油 2R - SO 3 Na + CaCl 2 -→ [R - SO 3 ] 2Ca+2NaCl (R 为烷基 ) 石油酸钠石油磺酸钙 加入混凝剂,则加快起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调整水的 pH 值 , 将 pH 值调整为 8.5 较好。 四种破乳方法比较见表 2-1 :

乳化液废水处理方案资料

乳化液污水 设 计 方 案 江苏宇泰环保科技有限公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三、处理工艺的设计????? 四、单体工艺设备设计???? 4.1 主要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4.2 主要处理构(建)筑物?? 4.3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4.4 平面布置和高程设计原则? 4.5 建筑及结构??????? 4.6 配电及设备控制????? 4.7 管材及防腐、防渗措施?? 4.8 降噪措施???????? 4.9 污水处理效率?????? 五、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 六、项目实施及工程管理??? 七、工程估算????????九、承诺服务????????

一、工程概况 1.1 概述金属材料包装的公司,主要产品马口铁、冷轧亮带钢、平板带钢的私营企业,生产车间的乳化液废水。 4 主要标准: ①国环字( 1987)第002 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②《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BJ16-2000; 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 工作条件 ①电源种类及电压: 1) 动力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2) 电压:380V 10% 3) 频率:50Hz 2% ②压缩空气:压力:0.25 ~0.32Mpa ③设备温度:≈环境温度。 ④厂房温度和湿度: 厂房温度:-10℃~35℃; 厂房湿度: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3%,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5%,最高相对湿度98%。⑤工作制度:两班作业。 1.2. 污水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为COD、SS、油类等物质,污染物来源于车间排放的乳化液、含油废水 1.3. 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 废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按1m3/h 进行规划设计

机加工工厂、冷轧工厂乳化液废水处理

乳化液的应用及乳化液废水处理 乳化液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而含有乳化液的废水一直是污染严重却又未能的到有效处理。文中就乳化液废水处理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技术。 1.概述 国内机加工行业大量使用切削冷却润滑液(乳化液),其废弃液一直是严重污染环境而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以往国内废液的处理和研究,主要针对油基础类切削废液,重点解决COD和油的综合排放。但是单一的处理存在但是单一的处理,既存在处理技术工艺方面的问题,又存在处理费用过高等方面的问题,使各种处理技术及设备均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随着水基类切削液使用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原有处理技术更难以适应新型废液处理的需求。据有关部门统计,沈阳市每年机械加工行业使用的切削原液为2000多t,平均按1:15稀释后工作液为30000多t,扣除自然消耗和特殊加工等消耗每年至少产出20000多t废液。这些废切削液大多数未经处置就以各种渠道直接排放入自然界中。而废液中含有油、化学添加剂等有害物质,COD指标较高,这些有害物将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它不同于烟尘,粉尘和噪声等污染被人们所直接认识,但它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2.乳化废液的来源及危害 2.1主要来源 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在加工成各种机械零部件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各种润滑剂。无屑成型过程使用的润滑剂叫金属成型润滑剂,有屑成型过程使用的润滑剂称为切削润滑剂。金属加工润滑剂分为油基型和水基型2大类。油基型润滑剂是以矿物油、动植物油或2者的混合物为主加入各种添加剂形成的。水基型润滑剂包括可溶性油、半合成液和合成液3种。可溶性油(又称乳化液)是由矿物油(或植物油)、水、乳化剂、添加剂组成的乳状液。其废液处理比较困难,常造成许多问题。本文提及的乳化液实际指的就是可溶性油(乳化液、半合成液和合成液)。产废的主要行业是机加工行业,涉及的行业包括机电、机加、泵业、汽车加工、冶金、锻造、和铸造。

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

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 ————乳化液和微乳液的废液处理 水基切削液的种类很多,其组成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它们的废液处理也应当采取相适应的措施。 应根据废液的量、组成、浓度等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 1、废乳化液的破乳这类废液的破乳处理有盐析法、凝聚法、酸化法、混合法等。 盐析法盐析法是在废乳液中加入电解质,使产生强烈的水化作用,使乳化液中的自由分子减少了。当电解质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产生脱水作用,从而破坏了油珠周围的水化层,同时还中和了油珠的电性,破坏了它的双电层结构,因而失去稳定性,产生聚结现象。并且电解质还能使油相的表面张力增大,从另一角度破坏了原来的平衡。这些作用的最终结果,使乳化液产生产生油、水分层。 盐析法特点:析出的油质量好,但投药量大,水中含盐量高,给污水净化带来一定的困难。 凝聚法凝聚剂溶解在水中,经水溶解一般都成为胶体状态存在,这些胶态聚合物,在水中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配位体等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吸附现象。凝聚剂的聚合物一般都是比较长的线型分子。这些伸展了的分子很容易为几个甚至好多个油珠所吸附、形成油珠的化学桥联产生凝聚作用;同时凝聚剂中,特别是一些低分子电解质,同样也存在着油珠微粒的静电作用,促成油珠相互靠近而发生凝聚。 常用的凝聚剂有明矾、聚铝、聚丙烯酰胺、硫酸亚铁等。 凝聚法特点:投药量少、成本低、但油质一般较差。 混合法混合法是盐析法和凝聚法的综合。它集中了两个方法的优点。混合法实际上就是盐析法,所不同的是加入的盐类较盐析法少得多;加凝聚剂前油尚未析出,故不需单独除油。 混合法的特点是耗药量中等,破乳能力强,但油质较盐析法差,比凝聚法好。 酸化法酸化法就是往废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使其产生化学反应,促使乳液中的脂肪酸分解析出脂肪酸,由于这些高级脂肪酸不溶于水,所以失去乳化能力,达到破乳的目的。使用酸可以是酸洗金属件下来的废酸。其加入量是废乳液量的6%左右。搅拌半小时后,静置24h其继续反应分层,将浮在上层的油吸出,再投石灰1%左右,进行中和处理,并使其PH值提高到6~8之间,待产生的杂质全部下沉后,水即清澈透明。 2、水的净化废乳液经上述任一方法处理,水质已经大大改善,但这些指标远远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尚需对分离出来的水进行净化。其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生化处理法、离子交换法、臭氧法、超滤法等。 3、废乳化油的再生经前面四个破乳方法所获得的废油均可以再生。由于乳化液中的乳化剂在生产使用和破乳过程中受到一定损耗,故再生废油时需给予补偿。而且对于破乳过程中受到变形或分解了的乳化剂应重新还原、恢复其乳化能力。 废油再生的步骤是: 1)脱水破乳后所得到的废油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中含氯较高,这些氯化物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因此,需将水分排除干净。 2)加碱添加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其用量依据乳化油的PH值应在8~9之间

机械类废水处理

机械切削液废水处理 一、背景条件 目前,我国机械加工业产生大量切削液,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 , 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伍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由于废液排放给环境造成重大污染,产生大量化学耗氧量COD,消耗大量工业用水,废液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 二、TEC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技术简介 我公司检测了在各种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初生态H2O2的浓度(如表1所示),并通过ESR法证实了·OH的存在。我们提出的这种·OH自由基产生的方法实践证明具有设备简单,投资省,效果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我们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生·OH自由基的三维电极装置命名为多维电极羟基发生器(亦称羟基絮凝复合床),其作用原理是:根据废水中需要去除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在两个主电极之间充填高效、无毒的颗粒状专用材料,催化剂及一些辅助剂,组成去除某种或某一类污染物最佳复合填充材料作为粒子电极。将这些材料装填于结构为方形或圆形的复合装置时,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装置内便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具极强氧化性能的羟基自由基(·OH)和新生态的混凝剂。这样废水中的污染物便会发生诸如催化氧化分解、混凝、吸附等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迅速被去除。 2.1 羟基自由基(·OH)产生的方法及其原理 羟基自由基如下表所示,其标准电极电位仅次于F2+2H+/2HF,比O3+2H+/H2O+O2还要高,因此是极强的氧化剂。 表几种氧化剂的电极电位 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是Fenton试剂,即利用下述反应产

废切削液处理与排放

废切削液的处理与排放 众所周知,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切削液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研究推广废切削液处理的新技术是现代切削液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合理使用切削液和正确处置废切削液,是每一个与切削液有关人员的神圣职责。 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切削液在机械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用量迅速增加。但由于切削液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损害,因此切削液的使用和废液处理已受到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制约。研究推广废切液处理新技术,已成为现代切削液研究的一重要课题。 切削液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切削液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废液对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废切削液通常含有矿物油、动植物油、表面活性剂、极压添加剂、防霉杀菌剂、各种金属离子和悬浮物等。 矿物油是切削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生物降解性差,能长期滞留在水和土壤里,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可长达100年。美国环保局指出:矿物油对水生物有急性致死毒性,也有长期亚急性致死毒性。浓度低达0.1mg/kg的矿物油可使海水中小虾类的寿命低达20%,水中油含量超过10mg/kg就会使海洋生物死亡;当淡水中矿物油含量达10mg/kg 时,就会使鱼苗发育畸形,并使鱼肉带有异味;油含量达到300mg/kg时,可使淡水鱼类死亡。就算排放的废液经过严格的矿物油回收处理,其在水中长期的积累也不容忽视。 切削液中的添加剂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很严重的。如极压剂切削液中含有的短链氯化石蜡对水生环境,尤其对水微生物、贝壳及鱼类危害极大,故这类产品在IMDG(国际海事危险品代码)中被列为严重的海产污染物。欧洲氯化物制造业协会已经在这类产品上贴上了“对环境有危害”的标签,在德国和北欧,早已禁止使用氯系极添加剂,在水基切削液中,常用磷酸钠作防锈剂,研究表明,磷酸盐的积累使河流、湖泊囚营养富化而出现赤潮。 切削液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对饮用水的污染。由于许多国家的饮用水大多取自地下水,切削液废液的排放可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水质。据我国水利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20世纪80年代的一倍以上,年排废污水达600亿吨,这些废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洒湖库。我国城镇供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高达90%以上,不少城市供水水源受到威胁。现代医学发现,水不久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疾病80%与水有关。垃圾、污水、农药、石油类等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很容易通过地下水或地表水进入食物链系统。当被污染动植物食品和饮用水进入人体后,就可能使人体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 性质、切削液对人体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等其他需注意事项。德国环保部门规定,对某些废切削液及带有残存切削液的切屑,必须作业有毒有害废物加以加理。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标准已成为我国企业必须遵守的一个条件,ISO标准认证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张通行证。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9月在欧洲推出了ISO 9000系列的环境版---ISO 14000认证标准,该认证标准是以环保内容为核心的。我国为配合此标准,于1998年1月4日由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国贸部、公安部等四部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其中明确规定废皂液、乳化油/水、烃/水混合物、乳化液(膏)切削剂、冷却剂、润滑剂、拔丝剂等为危险废物,所以废切液必须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自1973年首次发布实施与污水排放有关的{GBJ4-73工业“三废”排放执行标准}至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其法律效力相当于技术法规。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水域都制定了各自的污水排放标准。例如,上海市规定排入保护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排入一般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的水执行三级标准。1998年1月以后建厂的企业应该执行的部分水污染物排放指标见表。 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PH 6-9 6-9 6-9

乳化液废水处理概述

乳化液废水处理概述 摘要:乳化液废水中,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最低,油与水的亲和力最强,液体内部产生电离,油珠外表面形成电荷层,并吸附水分子层后形成水化离子膜,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再吸附于水分子外表面形成扩散层,这样的水化离子膜具有弹性并带有同性电荷,即使油珠相互碰撞,也不能结合在一起,使水中油的成分稳定。 关键词:切削液乳化液;矿物油;乳化剂 1 乳化剂的主要来源 乳化液主要用于水压机和车丝机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冷却或润滑液,这其中以水压机的打压液为主,虽然车丝机的切削液用量不大(成分与水压机的打压液相近),但已被丝扣油污染,所以也需要废液处理。在制造石油钢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对金属切削设备造成严重损耗,因此在此工段使用乳化液,由于其润滑及冷却作用,设备损耗率大大降低。乳化液可以循环使用,一定周期后,排放至废水收集区域跟其它废水经过处理后再外排或回用。 2 乳化液的主要成分 乳化液是用矿物油、乳化剂及添加剂混合配制好的乳化油稀释而成。为了使油水能够混合,所以需要加入适量的乳化液。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由有机油加水稀释后再加入乳化剂配置的,三者比例是根据需要来确定的。由于乳化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乳化剂,而乳化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组成,其分子包含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极性基团可溶于水,非极性基团可溶于油,所以乳化剂起到了水与油相互交融的作用。其原理为:乳化液废水中,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最低,油与水的亲和力最强,液体内部产生电离,油珠外表面形成电荷层,并吸附水分子层后形成水化离子膜,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例子再吸附于水分子外表面形成扩散层,这样的水化离子膜具有弹性并带有同性电荷,即使油珠相互碰撞,也不能结合在一起,使水中油的成分稳定。当在水中加入油后,乳化剂分子将水与油连接起来形成水离子化膜,使油水能均匀的分布,形成白色乳化液。乳化液中由于乳化油的浓度不同,形成的乳化液有不同的用途:低浓度乳化液常常用于削磨或粗加工,此类乳化液适用于清洗及冷却;高浓度乳化液由于润滑效果好用于精加工。如需要更高的润滑性能,通常在乳化液中加入一些非金属,如氯、磷等极压添加剂,制成极压乳化液。 本设计中使用的乳化液为Quaker Chemical公司提供的半合成型乳化液,其主要由矿物油(15%)、边界润滑剂、防锈添加剂、消泡剂(10%)、乳化剂(35%)、水(40%)组成。乳化液中还会含有一定量的芳香剂、杀菌剂等,这些含量非常少。 3 设计的乳化液处理水排放标准

废切削液处理方法

废水来源: 废切削液由于其乳化程度高、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可生化性差,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属于国家危险废物HW09。 废切削液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油面的覆盖隔绝了水体的表面复氧,使水体丧失了自净能力;水体溶解氧的减少又破坏了水中生态平衡;而油类的氧化作用又将加速水体恶化;油中一些低沸点芳香烃化合物对水中生物有直接的毒害作用,水中的油会使水质变坏变臭,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废切削液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能排放。 处理方案: 蒸发处理是使用低温真空蒸发器对削废液,乳化液,机加工冷却液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经过废水处理系统真空蒸馏后残留物的量会减少到原有废水量的5%,水蒸气冷凝后几乎不含任何杂质,可作为工艺水送回到生产过程中。 蒸发处理优势: 1、相较于传统蒸发技术,热泵蒸发技术在能耗上可以节约90%以上;

2、其唯一的热源为电。无需任何蒸汽供热或者作为辅助热源,因而大大节 省设备的配套设施的投资及消耗; 3、由于热泵其自身可以同时输出冷媒对物料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所以无 需任何外部的冷却水供应,因而大大节省设备的配套设施及冷却水和电的消耗; 4、模块化设计。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小,组装运行快速方便; 5、超低温蒸发。真空度达45mbar,蒸发温度最低可达32℃。更加适合热敏 性物料。对于腐蚀性物料对设备的腐蚀程度降到最低,延长设备的寿命; 6、全自动化控制及运行。相较于MVR蒸发器,其操作简单,控制点少, 自动化程度更高,故障率低,运行稳定,维修及保养成本极低; 7、由于其规模效应,热泵蒸发器适用于蒸发量低于1000公斤/小时的工 况。这很好的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在污水处理方面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等的窘境,为我们中小型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意大利废水浓缩系统应用广泛,包含: ?废水蒸馏 ?废水浓缩 ?机加工废水浓缩

乳化油废水处理

乳化油废水处理 乳化油是水中加油加乳化剂经高速搅拌而成。乳化剂是一些表面油性物质,如:皂类、高分子合成物质等。它在细小的油滴粒(直径一般小于10μm,多数为0.1~2μm)表面形成一层与水极薄的界膜,形成双电荷层,表明层电荷极性相同,因此各油滴间相互排斥,极难接近,不会出现碰撞,形成大油滴。这些极微小的油滴在水中均匀稳定悬浮着,就是乳化油。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乳化油夹杂着金属氧化物金属细末一起被排出。 一、絮凝—电气浮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乳化油废水处理 1、电极反应 当使用肥皂作乳化剂时,分散相液滴表面带有负电荷,在这类乳化剂中加入无机酸(盐酸),可使肥皂(脂肪酸盐)转化为电中性的不溶性脂肪酸使界面膜破坏而破乳。经此破乳处理后的pH为2~3的废乳化液,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反应:2Cl--2e=Cl2↑(氧化反应) 【OH--4e=O2+H2O,不含Cl-时的氧化反应】 H+比M+(M为肥皂乳化剂中的金属离子)容易得到电子,因而H+不断地从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原子,并结合成氢分子从阴极放出。 阴极反应:2H++2e=H2↑(还原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H+是由水的电离生成的,由于H+在阴极上不断得到电子而生成H2放出,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水分子继续电离出H+和OH-,H+又不断得到电子变成H2,结果在阴极区溶液里OH-的浓度相对地增大废液pH将不断增大。 总反应:2MCl+2H2O=2MOH+Cl2↑+H2↑ 2、电气浮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电气浮的分离效果与电极表面释放出的气体的气泡大小紧密相关。影响电气浮过程气泡大小的因素包括电流密度、温度和电极表面曲率。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溶液pH和电极材料。此外电解槽内的水力学条件和电极的布设方式均对气泡的运动轨迹有影响,从而影响到电气浮的分离效果。 (1) pH的影响 pH对电气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决定了电解过程中气泡的大小分布。中性条件下,H2气泡的尺寸最小,碱性介质中尺寸较小,而在酸性条件下甚大。但对于O2气泡来说,酸性介质中其尺寸较小,随着溶液pH的升高,O2气泡急剧变大。 (2)电流密度的影响 电气浮过程中电流密度的大小决定了产生气泡的数量和大小。电流密度越高,单位时间内电极上释放出的气体的量就越多。按照法拉第电解定律,当电解过程中通入1F(26.8A?h)电量时,可释放出0.0224Nm3H2和O2。此外,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气泡直径逐渐减小,但当电流密度增加到200A?cm-2以上时这种现象就观察不到了。电极表面的粗糙程度亦对气泡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电极表面粗糙度越大,气泡越大,镜面抛光的不锈钢电极表面上气泡最小。 (3)电极材料

乳化液废水处理概述_闫思敏

乳化液废水处理概述 闫思敏,白栓栓 (西安晨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乳化液废水中,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最低,油与水的亲和力最强,液体内部产生电离,油珠外表面形成电荷层,并吸附水分子层后形成水化离子膜,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再吸附于水分子外表面形成扩散层,这样的水化离子膜具有弹性并带有同性电荷,即使油珠相互碰撞,也不能结合在一起,使水中油的成分稳定。 关键词:切削液乳化液;矿物油;乳化剂 1乳化剂的主要来源 乳化液主要用于水压机和车丝机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冷却或润滑液,这其中以水压机的打压液为主,虽然车丝机的切削液用量不大(成分与水压机的打压液相近),但已被丝扣油污染,所以也需要废液处理。在制造石油钢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对金属切削设备造成严重损耗,因此在此工段使用乳化液,由于其润滑及冷却作用,设备损耗率大大降低。乳化液可以循环使用,一定周期后,排放至废水收集区域跟其它废水经过处理后再外排或回用。 2乳化液的主要成分 乳化液是用矿物油、乳化剂及添加剂混合配制好的乳化油稀释而成。为了使油水能够混合,所以需要加入适量的乳化液。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由有机油加水稀释后再加入乳化剂配置的,三者比例是根据需要来确定的。由于乳化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乳化剂,而乳化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组成,其分子包含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极性基团可溶于水,非极性基团可溶于油,所以乳化剂起到了水与油相互交融的作用。其原理为:乳化液废水中,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最低,油与水的亲和力最强,液体内部产生电离,油珠外表面形成电荷层,并吸附水分子层后形成水化离子膜,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例子再吸附于水分子外表面形成扩散层,这样的水化离子膜具有弹性并带有同性电荷,即使油珠相互碰撞,也不能结合在一起,使水中油的成分稳定。当在水中加入油后,乳化剂分子将水与油连接起来形成水离子化膜,使油水能均匀的分布,形成白色乳化液。乳化液中由于乳化油的浓度不同,形成的乳化液有不同的用途:低浓度乳化液常常用于削磨或粗加工,此类乳化液适用于清洗及冷却;高浓度乳化液由于润滑效果好用于精加工。如需要更高的润滑性能,通常在乳化液中加入一些非金属,如氯、磷等极压添加剂,制成极压乳化液。 本设计中使用的乳化液为Quaker Chemical公司提供的半合成 厚的时代注解。人类学家格尔兹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5]一条宽六尺、长百米、高两米的小巷,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短诗赋予了"六尺巷"一种宽容礼让的文化符号,表达了桐城人民的宽容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将其一代代相传下去。我们知道在一个社会分工日益精密和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同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人打交道,而这种谦让、宽容、合作的精神的内涵也正是现代合作共赢经济理念的实践。 3长江 滨临长江,湖泊众多,水系发达,具有"水乡泽国"的地理特质,孕育了桐城人一种灵活应变、情感细腻、委婉含蓄的特质,这种长江文化蕴藏"柔"情"惠"质深深的扎根于桐城人的品格内,并赋予了时代的经济涵义。 桐城人在为人处世上,皆以"柔"(圆熟)为标准,而言语交谈,则以得体为维度。长江文化造就"柔"的文风,从而住在江畔的人就更加具有"柔"的特质。"柔"并不是"懦弱",它常与"和"联系在一起,显示的一种江河水的上善之德情怀。这种"柔"情使得桐城人在日常的处世中总是显得委婉含蓄、不失分寸,即使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也用"柔"的精神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这种"柔"也使得桐城人营造了一个和谐、亲切、祥和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便成为了桐城人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是的一种重要的可利用的文化资源。"惠",则是灵活应变、善于思考、趋利避害的竞争意识,只有"惠"质的人才能适应不同的陌生环境,才能形成一种活力迸发、财富涌流的经济局面。 4结语 桐城区域文化的繁富、深奥以及其个中的原委是简短尺牍所不能涵盖的,而本文只是挑选了桐城区域文化中蕴涵的具有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桐城派"弘扬了勤劳务实的精神,崇文重教的传统弥漫了人才的魅力,"六尺巷"传达的是一种宽容合作精神,徽商带给我们的是诚信经营,长江从骨髓里赋予了我们睿智灵活的气质。这些文化的特质推动桐城经济的发展,使桐城走出了一条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激励着桐城人更加勤劳、更加的奋进。 参考文献: [1]方苞.方望溪遗集[M].黄山书社,1990. [2]姚鼐.惜抱轩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王凯符.桐城派文选[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王气中.桐城派研究论文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 [5]王铭铭.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J].教学与研究,1999,(4). 100 2014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