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常见事故大全

电石炉常见事故大全
电石炉常见事故大全

电石生产常见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编写:华永才、马飞云、邓浩、张海平

方振平、侯坐岭、阎建军、李云飞审核:李平、华永才

鄂尔多斯化工集团电石公司2009年12月印制

事故一:电极硬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下降后回升,但不会上升至原位。

2、炉气温度突然上升。

3、电炉产生的电弧声异常。

二、原因

1、电极糊保管不当,灰分增高,粘结性差。

2、停炉时期电极冷却率大。

3、导电接触元件以上的电极糊过热,固体物沉淀,造成电极分层。

4、由于电极进入炉料部分稍带锥形,当电极降低时,电极与硬壳及炉料产生极大的机械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过快。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断头小,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下,残留电极长度可以工作,可将断头压入炉内继续送电。

3、电极断头大,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上,工作端不能工作,须将断头用炸药爆破后取出,适当压放电极尽量用提高压放率而不用长距离的压放来增加电极工作端。

4、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妥善保管电极糊,防止灰尘进入。

2、尽量避免连续3小时以上的停炉,防止电极氧化。

3、保持电极糊高度在接触元件以上4.5米,让电极糊连续性焙烧,防止过热。

4、停炉期间应适时上下移动电极,防止电极与炉料粘结;尽量避免大幅度提升电极,防止塌料堵塞电极下降位置,增大电极下降的阻

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要缓慢,严格执行开车操作规程。

6、注意与塌料相区别,防止误判断。

事故二:电极软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上升,电极对炉底电压降至“0”。

2、炉气出口温度与H2含量增高。

3、电极筒大量冒黑烟。

4、炉气压力突然增大,防爆孔打开。

二、原因

1、电极糊的质量差,油份、挥发份多,软化点高。

2、电极自动下滑或过量下放电极。

3、电极糊块大,添加无规律,棚住或架空。

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迅速下降电极,使断头相接后压实炉料,减少电极糊外流,并扒掉外流的电极糊。

3、若软断严重,电极糊全部外流,一定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

4、重新装入电极糊后(加入电极筒内的高度应达到接触元件顶部以上4500mm。)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

2、严格控制压放周期及时间,使电极的消耗、压放及焙烧速度趋于或保持平衡。尽量避免一次性长距离压放,若一次性压放量大于100mm,则应开启电加热器进行辅助加热焙烧电极。

3、有规律的添加电极糊,保持电极糊高度在接触元件以上4.5米,让电极糊连续性焙烧,防止电极欠焙烧。

4、检查和维护好电极夹紧装置、电极肋片保持清洁无润滑脂或油类等,防止电极自动下滑。

5、电极糊粒度控制在100mm以下,添加时应少量缓慢加入,防止电极糊棚住或架空。巡检人员加强检查(每班最低检查三次),发现电极糊棚住或架空应用长竹竿或绳绑住大电极糊将其捣实。

6、对电极壳的制造、焊接质量严格检查,确保完好。

7、注意与翻电石相区别,防止误操作。

事故三:导电接触元件与电极筒间刺火

一、现象

1、接触面与电极筒处发红或有明显的刺火。

2、压放电极时,接触装置不易滑动。

3、保护套处常伴有冒黑烟。

二、原因

1、由于弹簧组件上的压力过低(接触元件与电极壳筋板接触不良)。

2、电极筒或肋板表面有毛刺或不清洁。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更换打火的接触元件,检查其他弹簧的螺母及压力。

3、电极筒肋板损坏,将损坏部分下送,直至接触元件与未损坏部分接触。

4、根据电极下放长度开启电加热器进行辅助加热焙烧电极或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调节好接触元件两块螺栓的间距及弹簧组件的夹紧力使之符合

要求。

2、利用每次检修时机对接触元件进行清理使之保持清洁。

3、把好电极壳的制造、焊接质量关,确保电极筒或肋板表面无毛刺、无泄漏。

事故四:电石炉内设备漏水

一、事故现象

1、炉气中的H2含量增高。

2、炉内电阻可能增大,单相电极电流可能下降。

3、炉气出口温度不断降低。

4、炉气压力逐渐增大。

5、回水温度不断升高、流量减小。

6、操作时漏水所在位置的单相电极塌料频繁。

二、事故原因

1、炉子绝缘不好,产生刺火现象。

2、电石硬壳与设备产生刺火。

3、炉内温度过高。

4、冷却软水质量差。

5、密封套、保护屏等设备因制造质量差而造成漏水。

6、因电极过烧造成电极壳卷铁皮,从而造成压裂底部环冷却水管

致使漏水。

7、设备内积有大量的水垢。

三、事故处理方法

1、发现漏水后立即停电处理,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2、平时操作细致观察各仪表的变化。

3、电极不能上下移动,防止热料喷出或爆炸。

4、料层表面的湿料要清除。

5、维修漏水的设备。

6、控制电极的焙烧速度。

7、控制循环冷却水的质量。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水路系统的巡检及维护。

2、严禁明弧操作,确保料面温度

3、确保炉子绝缘性,防止刺火现象发生

4、加强原材料管理,防止杂质高温产生硬壳与设备产生刺火

5、水处理系统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禁使用不合格冷却水破坏电

炉设备。

6、严格物资验收,保证炉壳质量

事故五:电石炉内翻电石

一、事故现象

1、一相或两相电极的电流不稳波动大,电极位置高。

2、出炉量小,出炉时一相或两相电极的电流下降很小或不

下降,反而上升。

3、炉内温度升高,炉气量波动大。

4、长时间打不开眼,无法出炉。

二、事故原因

1、电极工作端较短,炉底温度低,坩锅狭小。

2、操作不当,炉温低,三相不通。

3、长时间出炉量小,炉内电极积存过多。

4、配比过高出炉困难

三、事故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处理。

2、长时间停炉后,负载增加要慢。

3、提高单相电极电流或单相电极间歇加料。

4、适当调整炉料配比。

5、降低电压(档位)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原材料采购要严格,确保质量要求(特别是MgO、SiO2的含量),防止杂质过多在高温下产生硬壳和支路电流,使电极不能深插造成炉温低。

2、严格执行出炉时间要求,防止炉内电石积存过多。

3、操作工精心操作,严禁违反工艺指标;配料工配比要准确无误;防止三相不通和电石质量过高而无法出炉。

事故六:电极自动下滑

一、事故现象

1、电流突然上升,电极电压下降、功率因数降低。

2、观察电极距离标志变化(电极壳自动下滑),电极把持器位置不断下降(电极升降油缸有泄压现象)。

二、事故原因

1、液压系统、电器系统故障。

2、机械设备控制失灵(电极压放系统、把持系统)。

三、事故处理方法

1、切断电磁阀电源,锁定电磁阀。

2、用枕木垫住压放平台大力缸。

3、紧急停电。

4、调整夹紧缸和接触元件的夹紧力。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定期效验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保证液压、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2、保持电磁阀的卫生,防止灰尘进入电磁阀无法动作。

3、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定期更换液压油和清洗过滤器,保证液压油质量防止卡缸等事故。

4、在压放平台处准备充分的枕木,以便无法控制时用枕木垫住大力

缸。

事故七:电极糊外漏

一、事故现象

1、炉盖、电极护屏处有冒黄烟现象。

2、导电接触元件通水电缆出水温度变高。

3、炉气中H2气含量增高(电极糊中的烷烃类物质分解放出H2)。

4、电极电流逐渐增大(类似电极软断的现象)。

二、事故原因

1、接触面与电极筒处发红或有明显的刺火现象。

2、电极筒或肋板表面有毛刺或不清洁。

3、由于弹簧组件上的压力过低造成刺火。

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打磨不光滑。

三、事故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拆开护屏检查,上部漏糊焊接处理,下部漏糊用盐棉堵住一次性压放至底环以下。

3、用较小的电流焙烧该相电极。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电极导电接触元件出水温度的检测,温度变高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严格检查电极筒制造质量,清理毛刺和不清洁物质防止刺火

3、保证接触元件处的清洁卫生

4、加强电极壳的焊接质量

事故八:皮运机皮带断或撕裂

一、原因

1、皮带扣坏;

2、皮带跑边;

3、长时间运行皮带磨损严重;

4、挡板对皮带的损伤;

5、皮带运行时有锐器夹在皮带和滚筒之间。

二、处理方法

1、立即停止皮带运行,迅速联系维修工对断或撕裂的皮带进行抢修,影响的时间越短越好。

2、各日料仓及配料仓日常应保证备仓满料,使用仓在高料位。

3、若配料仓前的皮带坏,所对应的配料仓物料较充足,供电石炉使用的时间能满足皮带检修的时间则正常生产;若不能满足须降负荷生产,甚至停炉(在空料位时停炉)。

4、若配料仓后的任一皮带坏,则通过相关联的皮带倒换分料

挡板进行加料。

事故九:料仓、料管空

一、事故现象

1、料仓料位空、料仓内大量冒烟。

2、环形加料机内一氧化碳报警。

3、料管与炉盖连接处有发红现象。

二、事故原因

1、料仓料位计失灵,料仓内蓬住和料管堵塞。

2、皮带、环形加料机故障,无法加料。

3、料嘴烧掉炉料放净。

三、事故处理方法

1、紧急停炉,打开主副烟道蝶阀放空。

2、用氮气密封,迅速加料。

3、用风扇将一氧化碳吹散防止中毒。

4、将堵塞物清除,疏通料管。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料管、料仓巡检,防止仓管内蓬住和架空。

2、加强皮带、环形加料机的保养与维护,确保安全加料。

3、巡检工要经常效验查看料位计和实际料位,时刻保持安全料位。

事故十:停电、停水事故

一、事故现象

1、所有仪表无显示,电石炉内无放弧声音。

2、各油泵、水泵、风机停止工作。

3、进水、回水分布器无水,备用应急灯开启。

二、事故原因

1、雷击后开关站跳闸。

2、电网调度不力停电。

3、操作工误操作电网停电。

4、电气设备故障跳闸。

三、事故处理方法

1、迅速启动备用电源和备用水泵向电石炉供水。

2、关闭至后工段蝶阀,打开主烟道蝶阀。

3、用枕木将大力缸垫住防止电极下滑。

4、迅速打开炉盖观察门,组织员工将料面用生料埋住,降低料面的辐射热。

5、当恢复供电、供水后,循环冷却时的进水总阀要慢慢开启,禁止大流量的冷却水进入冷却系统,防止设备的焊缝裂开。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及时与电力部门联系加强电力调度,防止突然断电。

2、电控部要做好电力设施完善,防止电气设备故障自动跳闸。

3、培训好操作工防止误操作。

事故十一:电石锅倒地

一、事故原因

1、小车车轮失油,小车轴断,轨道变形或有杂物。

2、拉锅操作不当或钢丝绳断裂,小车不平稳。

二、事故处理方法

1、如果在出炉情况下倒地,要迅速堵眼,根据实际情况通知中控工停炉或减负荷运行,并组织人员清理冷却结块的电石。

2、如果在拉锅的过程中倒地,要迅速组织人员离开,待电石冷却结块后进行清理,保证小车通行。

3、对损坏的设备及物件及时修复。

三、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轨道及电石小车的维护保养,经常加油、禁锢螺栓等。

2、加强拉锅操作工的培训,经常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遇到断裂痕迹迅速更换。

3、拉锅操作时监护人和操作人精心操作,平稳操作防电石止溅落烫伤,锅旁五米禁止站人,防止翻锅热电石伤人。

4、出炉后及时清理轨道上的杂物,并检查轨道是否完好。

十二:出炉过程中常见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事故十三:一氧化碳中毒

1、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引起燃烧、爆炸,在18~19℃时其爆炸极限为12.5~74.2%。在65.2℃时与空气接触会自动着火。

2、一氧化碳的危害

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0.16~0.2%(16000~20000PPM)时,人在1~1.5小时后会中毒死亡,而浓度增加到0.5%以上时人15分钟后就会中毒死亡。只有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0.01%以下时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3、一氧化碳易泄漏的场所及泄漏点

电石炉二楼:炉盖之间、炉门、检修盖、下料管与炉盖连接处、防爆孔、闭料孔、密封套与炉盖或护套间隙、护套与电极间隙等。

三层半:闭料孔、料管接头、大套上沿与电极筒间隙、加热风机等。

四楼:环形加料机料仓进口

4、预防措施

4.1精心操作控制炉压在微正压0~10Pa。

4.2二楼:炉盖之间、下料管与炉盖连接处、检修盖等用耐火水泥浇筑料密封好;炉门、密封套与炉盖或护套间隙、护套与电极间隙等用耐火岩棉密封好;各防爆孔盖严密,防爆盖周围用少量岩棉充填;闭料孔处泄漏要防止料管内料空,尽量减少单纯的三层半闭料,同时料管内充入氮气进行密封,其压力为98Pa。

4.3三层半:闭料孔处泄漏要防止料管内料空,当料仓空料位时料管内须充入氮气进行密封,其压力为98Pa;料管接头安装时用密封圈紧固好;大套上沿与电极筒间隙用耐火绝缘材料密封;加热风机防止跳闸、运行风量不足。

4.4环形加料机料仓进口:防止料管内料空,当料仓空料位时料管内须充入氮气进行密封,其压力为98Pa。

4.5一氧化碳易泄漏的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加强通风,增设通风设备,必要时将通风设备全部打开。

4.6在各一氧化碳易泄漏的场所设置报警装置,检查保证报警装置工作正常,测定电炉周围的CO含量,当CO含量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找出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4.7巡视检查时,应携带便携式CO气体检测仪,检测工作场所CO气体是否超标;巡检时要求二人或二人以上,一前一后相隔1.5米行进,以防种种原因造成CO中毒。

4.8在各楼设置事故应急柜,放置防毒面罩等。

4.9若发现有CO中毒者应立即将其送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呼吸停止、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经现场抢救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4.10 CO 大量泄漏引起燃烧、爆炸应立即停炉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或撤离,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事故十四:火灾、爆炸

1、电石生产中易引发火灾、爆炸的物质:炭材、一氧化碳气体、高温状态下的电石、电石遇水后生成的乙炔气体、油泄漏等。

2、炭材火灾的易发地点及防范灭火措施

2.1回转干燥器内炭材燃烧:严格控制回转干燥器的进口温度(600℃~800℃)及出口温度(350℃~450℃),一旦炭材燃烧迅速对回转干燥器内充入氮气进行密封,阻碍空气进入回转干燥器内达到灭火的目的。

2.2炭材干燥出来后在L-104(4#胶带机)上燃烧:迅速停运其皮带,用水、沙、干粉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2.3炭材在日料仓内燃烧:检查并保证日料仓密封完好,避免大量空气进入。一旦炭材燃烧迅速对其充入氮气进行密封,阻碍空气进入达到灭火的目的。

3、一氧化碳气体易泄漏的场所、泄漏点及防范、灭火措施

3.1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爆炸的易发地点

3.1.1电石炉二楼:炉盖之间、炉门、检修盖、下料管与炉盖连接处、防爆孔、闭料孔、密封套与炉盖或护套间隙、护套与电极间隙等。

3.1.2三层半:闭料孔、料管接头、大套上沿与电极筒间隙、加热风机等。

3.1.3四楼:环形加料机料仓进口。

3.2防泄漏措施见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中防泄漏条款。

3.3在易泄漏场所严禁烟火;检修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动火作业票证,制定落实好防范措施。

3.4一旦发生CO气体燃烧首要任务是切断气源;其次迅速用CO2灭火器等进行灭火,不得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若燃烧地点在三层半或四楼应同时打开现场的氮气阀门进行隔离。

3.5若CO大量泄漏而引起爆炸则在紧急停炉的基础上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4、高温状态下电石的防火措施

4.1高温状态下的电石主要存在于出炉、拖锅、冷却过程中,因而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高温电石炸裂、散落损坏钢丝绳、周围物品及烧、烫伤人员。

5、电石遇水后生成乙炔气体的场所及防火、防爆措施

5.1电石炉内设备大量漏水进入熔池生成乙炔气体发生爆炸,防范措施详见《电石炉内设备漏水事故》。

5.2出炉工作场所炉嘴、炉门、护屏等出炉冷却水系统若漏水、潮湿或者人为导致水与出炉的高温电石接触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5.2.1发现漏水要及时停水并联系维修,严重时必须改变出炉口。

5.2.2保持出炉工作场所干燥、无积水。

5.2.3严禁用电石烧水、煮面等。

5.2.4遇大量液态电石流到地面上时,严禁喷水降温,须待自然冷却后方可清理。

5.2.5保持所有出炉工具干燥,堵眼用泥球必须准备充分,泥球湿度要适中,严禁使用过湿、过软或冻结的泥球堵眼。

5.2.6严禁液态电石与水接触;禁止使用带油、带水的铁管和输氧管,使用前应先试通气,防止管内有水或不通而产生事故,;禁止使

用带油的手套操作。

5.2.7出炉过程中遇有硅铁大量流出确认有烧穿炉嘴、炉门等设备漏水的危险时应迅速关闭进水阀门,以防引起爆炸伤人。

5.2.8若出炉时遇炉嘴等设备漏水,须迅速关闭相对应的水阀门,同时须堵住炉眼;若因爆炸等情况暂无法堵住炉眼,须联系中控紧急停炉。

5.2.9若发生爆炸,现场人员应迅速缺断后继水源并撤离至安全地带。

5.3冷却过程中高温电石遇水、受潮发生爆炸。

5.3.1保持冷却工作场所干燥、无积水。

5.3.2严禁在进行冷却的电石坨上烧水、煮面等。

5.3.3冷却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加强通风,防止电石受潮后生成的乙炔气体在房间内聚集达到爆炸极限后发生爆炸。

5.3.4冷却场所一旦发生爆炸现场所有人员要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6、油系统泄漏遇火燃烧

6.1油系统易发生火灾的地点:油压站、三层半油路管道、油缸等。

6.2油压站防火措施

6.2.1防止油压站内油泵、油箱、阀门、油管路等设备泄漏。

6.2.2杜绝火源。

6.2.3每个油压站配备4瓶干粉灭火器、砂箱一个。

6.2.4检修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动火作业票证,制定落实好防范措施。

6.3油压站灭火措施

6.3.1迅速停炉,切断油压站电源。

6.3.2用砂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6.4三层半油路管道、油缸等防火措施

6.4.1加强油管路、油缸等设备的巡检、维护,防止油泄漏。

6.4.2三层半地面钢平台做防火隔热材料。

6.4.3配备4瓶干粉灭火器。

6.4.4检修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动火作业票证,制定落实好防范措施。

6.5三层半油路管道、油缸等灭火措施

6.5.1迅速停炉,切断油路。

6.3.2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事故十五:烧伤、烫伤

1、电石生产中最易发生烧、烫伤的是在二楼炉盖近处巡检、处理料面、出炉、拉锅、吊坨及发生火灾、爆炸等过程中。

2、二楼炉盖近处巡检防烧伤、烫伤措施

2.1中控工应精心操作控制炉压在微正压0~10Pa,防止炉压超高CO漏出燃烧。

2.2巡检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齐全本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2.3巡检时与炉盖保持一定距离,精力集中,随时做好躲避的准备。

3、处理料面防烧伤、烫伤措施

3.1必须按规定佩带齐全本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3.2中控工按正常步骤停车(详见正常停车方案),并打开主烟道蝶阀,保证炉内处于负压状态。

3.3处理料面人员须待电极完全停止动作后方可打开离烟道最远的炉门,不能先打开离烟道最近的炉门,防止炉气燃烧或热料喷出发生烧伤事故。打开炉门时人员不能正对炉门,应站在炉门后顺开。

3.4若处理料面时发现炉内有漏水导致的湿料,此时切记不能移动电极,须先处理好设备漏水,扒出湿料后再处理料面。

3.5处理料面时人员精力一定要高度机集中,防止塌料引起热料

喷出、扒出的高温粉料、烧红的工具烧伤、烫伤人员。

4、出炉、拉锅、吊坨防烧伤、烫伤措施

4.1必须按规定佩带齐全本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禁止使用潮湿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如手套、工作鞋、工作服等)。

4.2出炉过程防火灾、爆炸的措施同样适用于防烧伤、烫伤。

4.3吹氧、出炉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炉眼两侧,避免身体正对炉口,操作者身后不得站人。

4.4输氧管与钢管连接处必须紧固,防护屏操作孔要加防护板后再进行吹眼,以防液体电石或火焰喷出伤人。

4.5出炉时,严禁因任何原因进入防护屏内作任何工作;堵眼后也严禁进入护屏内炉嘴正下方作业(防跑眼)。

4.6拉锅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小车的平稳,不允许采用点动方式拉锅。

4.7电石锅不得装得过满,装得过满时须待表面凝结后牵引。

4.8遇有液态电石锅落道时,禁止勉强或冒险牵引,必须有可靠措施谨慎操作,周围禁止人员停留,防止液态电石落地爆炸伤人。

4.9液态电石在锅内冷却时间必须在四小时以上才准吊坨出锅;置于地面上冷却的锅插板要在60分钟以后才能取下。

4.10热电石砣吊出时,应挂好抱钳后起吊,操作人员迅速离开5m以外。在吊锅、吊电石热坨过程中防止将其吊翻、掉后高温电石飞溅伤人。

4.11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做好自我防护。

电石爆炸事故案例

事故回放 2004年3月14日17时40分,抚顺某化工有限公司电炉工段一出炉工人发现,在本应正常出电石的电石炉2#出口没有开启的情况下,封闭的电石炉1#出口意外开启,这时班长安排了停水、停电。过了20多分钟,待电石水流量小了以后,班长带领大家上前堵眼,6人在电石炉1#出口堵眼作业,4人在电石炉2#出口处做泥球。大约2分钟左右,隔热水墙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 事故原因 电石炉1#电石出口因炉内硅铁水挤压破裂,造成大量的高温硅铁水、电石水长时间积聚在隔热水墙前,使水墙内的水升温汽化;硅铁水将水墙底部熔解穿透后,大量的液态电石进入水墙内,电石与水反应,瞬间发生爆炸,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01年5月20日,这台电石炉1#电石出口处已经发生过类似的跑眼,导致隔热水墙爆炸,而该化工有限公司没有对这起事故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对导致水墙爆炸的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给此次事故埋下了祸根,这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电石炉跑眼是经常发生的事,当工人吃晚饭时,没有安排人员对电石炉进行巡视检查,做好应急处理预案,以致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跑眼,发 现后也不能快速、妥善处理,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按工艺规程要求,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应执行1#、2#出口轮换使用制度,但未规定轮换周期,致使1#出口在发生事故前长达15天没有使用,导致1#出口在事故前的安全状态不稳定,这是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事故教训 为预防化学品爆炸事故,国家对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包装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及标准要求,对不同物质规定要隔离储存、隔开 储存、分离储存的储存方式。电石为忌水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乙炔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即发生爆炸反 应。生产过程中用水作隔热墙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在储存、运输时也要作好防水,不能用水作灭火剂;在生产乙炔气、储存电石时,要求厂房、库房有足够的泄爆面积、整体防爆;乙炔气运行管路上的阀门等含铜量要附合国家规定限值以下,并要加装阻火器;电石破碎间地面高于室外;工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鞋等。

加热炉常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目录 一、范围 (2) 二、引用标准和术语 (2) 三、事故应急预案 (2) 1、煤气管路事故爆炸处理 (2) 2、加热炉区域煤气泄漏事故处理 (3) 3、加热炉区域停电事故处理 (4) 4、加热炉区域停煤气事故处理 (6) 5、加热炉区域停软水事故处理 (7) 6、加热炉区域停冷却水(净环水)事故处理 (8) 7、加热炉控制系统故障 (8) 8、板坯在炉内严重跑偏事故 (9) 9、加热炉区域停压缩空气事故处理 (11) 10、加热炉区域电、风、压缩空气、煤气、氮气突然同时停 (11) 11、加热炉区域汽包缺水事故处理 (12) 12、煤气中毒事故的救护措施 (13) 13、加热炉区域全面停电事故处理 (14)

加热炉使用混合煤气是热轧薄板厂受控危险源之一。混合煤气具有着火、中毒、爆炸三大危害,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特制订本事故应急预案。 一、范围 本方案使用于加热炉区域已发生或潜在事故的应急组织与处理办法。 二、引用标准和术语 加热炉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 三、事故应急预案 1、煤气管路事故爆炸处理 事故后果:造成加热炉停产,煤气大量泄漏,引发扩散性中毒事故,引起大面积火灾。 避免方法: A执行煤气使用安全规程要求,操作中严格执行规定程序。 B避免高温直接烘烤煤气管道,防止其发生变形、开裂,禁止在煤气管道及其设施上进行焊接作业。 C在煤气区域切割或焊接作业,应提前办理作业操作牌。 D停送煤气时做好氮气吹扫,防止空气进入煤气管道。 1.1事故发生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

发生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发生人员中毒时拨打救护电话;发生煤气泄漏时拨打煤气防护电话电(煤防站)管控调度)。 1.2 作业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煤气报警仪、对讲机到现场开展施救。 1.3 煤气管路爆炸着火处理 A若是煤气总管道爆炸,立即关闭煤气总管快切阀、总管电动蝶阀,关闭盲板阀可靠切断煤气。 B若是加热炉段管道爆炸,应停止使用加热炉煤气,关闭烧嘴前手动蝶阀;手动调动煤气总管切断蝶阀(或点击调动开启度),降低煤气总管压力,保持泄漏点燃烧状态,同时打开煤气总管氮气吹扫阀门,通入氮气进行灭火;灭火后关闭总管快速切断蝶阀、总管蝶阀和盲板阀,可靠切断煤气。 1.4 迅速安排近岗位人员紧急撤离现场至上风口安全处,并按上岗人员清点名单人数,如果有失踪人员,应安排三人一组,进行搜寻,如有人员伤亡采取自救。 1.5 煤气爆炸后处理原则 A加热炉区域禁止明火,加热炉进行停炉,关闭煤气总管快切阀、蝶阀,关闭盲板阀。 B可靠切断煤气避免事故蔓延。 1.6配合协助单位实施救助活动,直至时间被控制。 2、加热炉区域煤气泄漏事故处理 事故后果:当空气中煤气含量超过200PPm时,有大量煤气泄漏

加热炉操作基础

加热炉操作基础 1、阻火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明火或常明灯的明火进入燃料气系统,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其工作原理是:当火焰通过狭小孔隙时,由于热损失突然增大,使燃烧不能继续而熄火。 2、加热炉为什么要设置防爆门? 答:在加热炉未点火之前,如果炉膛内充满易燃气体,一遇明火或静电即会爆炸,这时防爆门被顶开,使炉膛内的压力能迅速泄出,防止炉体被损坏。可见,加热炉设置防爆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炉爆炸时造成过大的损害。 3、风门的作用?烟道挡板的作用是什么? 答:风门的作用是通过风门调节入炉空气量来调节火焰燃烧情况。 烟道挡板的作用是调整进出加热炉空气量,以此调整炉内负压,达到调节火焰燃烧情况的目的。 4、加热炉的负压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在负压下操作? 答:由于烟囱内的烟气温度比外界空气高,气体密度相对较小,容易向上流动,这样就使烟囱入口存在抽力。在此抽力的作用下,使炉内产生负压。 负压大小对操作影响很大,负压过大,入炉空气量多,使烟气氧含量增加,降低了炉子的热效率,且炉管氧化加剧,负压过小,空气入炉量过小,导致燃烧不完全,也降低了炉子的热效率,因此要在适当的负压下操作。 5、加热炉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负压? 答:燃料需要有一定量的空气存在才能燃烧,只有保持一定的负压,炉内压力比炉外压力低一些,才能使炉外空气进入炉内,若炉内负压很小时,炉内吸入的空气量就很小,燃料燃烧不完全,炉热效率下降,烟囱冒黑烟,炉膛不明亮,甚至往外喷火,会打乱系统的操作。 6、负压值应该保持多少为合适? 答:一般炉膛负压应保持在-50~-100pa,烟道挡板开度增大还不能增加抽力,则应该减少燃料量和降低加热炉的负荷。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

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 01-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 (1) 02-湖北省钟祥市金鹰能源“11?11”较大中毒事故 (5) 03-浙江林江化工“6?9”爆炸较大事故 (8) 04-安徽万华“4?2”较大爆燃事故 (12) 05-吉林松原石化“2?17”较大爆炸事故 (15) 06-新疆宜化“2?12”较大电石炉喷料灼烫事故 (20) 07-河南豫港焦化“4?28”较大爆炸事故 (23) 08-青海盐湖工业公司“6?28”较大爆炸事故 (26) 09-连云港聚鑫生物“12?9”重大爆炸事故 (29) 10-湖北大江化工“9?24”较大窒息事故 (33) 11-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1?30”较大机械伤害事故 (36) 12-山东日科“12?19”较大火灾事故 (40) 13-内蒙古乌海华资“6?27”较大爆炸事故 (43) 14-江西之江化工“7?2”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47) 15-大连西太石化“11?18”中毒事故 (51) 16-新疆宜化“7?26”较大燃爆事故 (55) 17-山东金誉石化“6?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59)

01-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 2017年1月3日8时50分许,位于临海市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邦公司”)C4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一、事故单位及生产工艺情况 华邦公司创建于2002年9月,占地68.27 亩,总资产5360万元,现有员工200 人,主要产品包括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DP-3)、三苯基氯甲烷、潘生丁二氯物(DDH)等医药中间体,所有产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其生产过程涉及加氢、氧化、磺化、胺化、硝化、重氮化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甲苯、乙酸乙酯、液氨、氢气、乙炔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且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回收。 事故发生在 C4 车间生产 DDH的环合反应釜。DDH的生产工艺是以草酸二乙酯为起始物料,经过缩合工序制得草酰乙酸二乙酯甲苯溶液,再经环合、硝化、加氢还原、氯化、缩合等工序得到成品。发生事故的环合反应过程如下:在反应釜中投入缩合物草酰乙酸二乙酯甲苯溶液和尿素,冷却至20~25℃滴加硫酸,保温 2 小时,升温至60~68℃,保温反应至终点(保温 5 小时);减压浓缩回收甲苯,加入 10%液碱中和至中性,过滤后的滤饼(主要成分为乳清酸)加入水和氢氧化钠,于60~63℃保温反应 l 小时,冷却至常温,滴加 30%盐酸中和反应至 PH 值 1~2,酸化反应 2 小时,得到最终反应产物。 二、事故经过 1月2日,当班员工由于24 小时上班,身体疲劳而在岗位上瞌睡,错过了投料时间,本应在前一天晚上11 时左右投料,却在凌晨 4 时左右才投料;滴加浓硫酸并在20~25℃保温 2 小时后交班,但却未将投料时间改变和反应时间不足工艺要求的情况向白班交接清楚。 白班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就直接开始减压蒸馏。蒸馏约20 多分钟后,发现没有甲苯蒸出,操作工就继续加大蒸汽量(使用蒸汽旁路通道,主通道自动

案例氧气乙炔爆炸事故分析

案例一 2003年1月16日下午1时左右,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死1伤。现将有关事故调查分析情况介绍如下。 事故的基本情况 2003年1月16日上午12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共6只氧气瓶。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30只氧气瓶分两组各15只进行充装。约在12点50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当充装工卸下第3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6间充装间,每站站房长4m,宽6。充装间设有30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的玻璃被震碎,充装间屋面全部掀光。爆炸气瓶被炸成3块,大块重29kg,中块得23.5kg,小块重3.5kg,气瓶爆炸后3.5kg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有35m。 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 1.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 2.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 3.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3块(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颈圈),经称重约为56kg,与检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3.5kg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35m。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400mm×150mm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 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11.0MPa。又对爆炸现场进行了清理,发现爆炸瓶右侧有3只瓶内尚有气体,现场进行压力测试,发现这3只瓶内均有压力,且在10.0MPa左右,这就进一步排除了物理性爆炸的可能(不超压); 5.对上述3只气瓶采用吸耳球取样,并用着火烟头试验,发现烟并没有有明显的助燃作用,无气体爆鸣,同时对1只气瓶又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为9.0MPa。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 工典型安全事故案例 汇总

目录 1目录............................................................................................................................ 4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4) 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5) 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6)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7) 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9) 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1) 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2) 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3) 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5) 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6) 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19) 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0) 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22 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2) 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23) 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25) 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27) 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28) 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29)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31) 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32) 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33) 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34) 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34) 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36) 38 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安全 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连载14)

安全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连 载14) 编者按 小7: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事故案例: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 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 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爆炸时冒起的黄烟 爆炸后的地面事故经过:2005年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 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

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5次较大爆炸,造成装置内2个塔、12个罐及部分管线、罐区围堰破损,大量物料除爆炸燃烧外,部分物料在短时间内通过装置周围的雨排水口和清净下水井由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引发了重大水污染事件。1事故原因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由于操作工在停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时,没有将应关闭的硝基苯进料预热器加热蒸汽阀关闭,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长时间超温;恢复进料时,操作工本应该按操作规程先进料、后加热的顺序进行,结果出现误操作,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

电石炉常见事故大全

电石生产常见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编写:华永才、马飞云、邓浩、张海平 方振平、侯坐岭、阎建军、李云飞 审核:李平、华永才 鄂尔多斯化工集团电石公司2009年12月印制 事故一:电极硬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下降后回升,但不会上升至原位。 2、炉气温度突然上升。 3、电炉产生的电弧声异常。 二、原因 1、电极糊保管不当,灰分增高,粘结性差。 2、停炉时期电极冷却率大。 3、导电接触元件以上的电极糊过热,固体物沉淀,造成电极分层。 4、由于电极进入炉料部分稍带锥形,当电极降低时,电极与硬壳及炉料产生极大的机械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过快。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断头小,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下,残留电极长度可以工作,可将断头压入炉内继续送电。 3、电极断头大,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上,工作端不能工作,须将断头用炸药爆破后取出,适当压放电极尽量用提高压放率而不用长距离的压放来增加电极工作端。 4、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妥善保管电极糊,防止灰尘进入。

2、尽量避免连续3小时以上的停炉,防止电极氧化。 3、保持电极糊高度在接触元件以上4.5米,让电极糊连续性焙烧,防止过热。 4、停炉期间应适时上下移动电极,防止电极与炉料粘结;尽量避免大幅度提升电极,防止塌料堵塞电极下降位置,增大电极下降的阻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要缓慢,严格执行开车操作规程。 6、注意与塌料相区别,防止误判断。 事故二:电极软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上升,电极对炉底电压降至“0”。 2、炉气出口温度与H2含量增高。 3、电极筒大量冒黑烟。 4、炉气压力突然增大,防爆孔打开。 二、原因 1、电极糊的质量差,油份、挥发份多,软化点高。 2、电极自动下滑或过量下放电极。 3、电极糊块大,添加无规律,棚住或架空。 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迅速下降电极,使断头相接后压实炉料,减少电极糊外流,并扒掉外流的电极糊。 3、若软断严重,电极糊全部外流,一定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 4、重新装入电极糊后(加入电极筒内的高度应达到接触元件顶部以上4500mm。)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

化 工 典 型 安 全 事 故 案 例 汇总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5) 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5) 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6) 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8)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9) 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11) 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4) 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6) 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7) 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20) 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21) 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24) 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6) 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28) 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8) 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30) 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33) 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35) 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37) 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38)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40) 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42) 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43) 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44) 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45) 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47) 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49) 一河南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49) 二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51) 三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 (55) 四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57) 五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 (58) 六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 (59) 七苯中毒事故案例 (63) 八制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 (64) 九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66) 十二氧化硫中毒事故案例 (67) 第四章国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 (72) 一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BP-阿莫科聚合物工厂爆炸事故 (72) 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Sonat Exploration公司油气分离厂火灾爆炸事故 75 三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 (80) 四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 (85)

电石炉事故案例

案例一新电极焙烧时爆炸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2月24日9时10分,宁夏某电石厂发生重大电极爆炸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2005年12月2宁夏某电石厂新建两台电石炉,于12月上旬安装完毕,下旬开始焙烧1#炉新电极,前两天电极焙烧正常,第三天电极端头已基本形成固化物,电极底部铁板消耗完毕,第四天中午电极在焙烧过程中炉内散发出大量的电极糊挥发分,此时弧光也很大无法辨别炉况,负责开车的周某见此状况开始压电极,23日晚上10时左右另一负责人在巡查时发现电极位臵较高再次压放电极,次日早上周某发现电极弧光减弱电流变化较快,试着提了一下电极,但见电流无变化就再次提电极,提电极后准备到炉前观察炉况,刚出操作室,操作工发现电流突然下降,电石炉内冒出大量黑烟,火花四处溅落,见此现状后迅速通知周某,周某即下令停炉。此时炉内发生一声巨响,设备炉门、防暴孔全部炸飞,一名正在外面巡检的工人当场炸死,一名加电极糊工人脸部烧毁达到80%,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万元。 二、事故原因: 1、电极压放过量,电极焙烧硬度不够造成电极变形、有裂纹,在提电极时电极断裂,电极糊外漏产生爆炸。 2、负责的工艺员对无法辨别的炉况没有及时停炉观察,盲目操作造成电极断裂。 3、操作人员观察不仔细,发现事故不及时,造成事故恶化。 4、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 5、工艺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相互沟通探讨,解决问题不及时。 6、管理不当,电极糊质量差灰分、油分过大,电极强度不够。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员工的培训,增强员工安全防护、保护意识。 2、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认真仔细,精心操作,

加热炉事故应急预案9

加热炉事故应急预案 2020年度

加热炉使用高炉煤气是轧钢厂受控危险源之一。高炉煤气具有着火、中毒、爆炸三大危害,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特制订本事故应急预案。 一、范围 本方案使用于加热炉区域已发生或潜在事故的应急组织与处理办法。 二、引用标准和术语 加热炉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 三、事故应急预案 1、煤气管路事故爆炸处理 事故后果:造成加热炉停产,煤气大量泄漏,引发扩散性中毒事故,引起大面积火灾。 避免方法: A执行煤气使用安全规程要求,操作中严格执行规定程序。 B避免高温直接烘烤煤气管道,防止其发生变形、开裂,禁止在煤气管道及其设施上进行焊接作业。 C在煤气区域切割或焊接作业,应提前办理作业操作牌。 D停送煤气时做好氮气吹扫,防止空气进入煤气管道。 1.1事故发生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 发生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发生人员中毒时拨打救护电话;发生煤气泄漏时拨打煤气防护电话电(煤防站)管控调度)。 1.2 作业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煤气报警仪、对讲机到现场开展施救。 1.3 煤气管路爆炸着火处理 A若是煤气总管道爆炸,立即关闭煤气总管快切阀、总管电动蝶阀,关闭盲板阀可靠切断煤气。 B若是加热炉段管道爆炸,应停止使用加热炉煤气,关闭烧嘴前手动蝶阀;手动调动煤气总管切断蝶阀(或点击调动开启度),降低煤气总管压力,保持泄漏点燃烧状态,同时打开煤气总管氮气吹扫阀门,通入氮气进行灭火;灭火后关闭总管快速切断蝶阀、总管蝶阀和盲板阀,可靠切断煤气。

1.4 迅速安排近岗位人员紧急撤离现场至上风口安全处,并按上岗人员清点名单人数,如果有失踪人员,应安排三人一组,进行搜寻,如有人员伤亡采取自救。 1.5 煤气爆炸后处理原则 A加热炉区域禁止明火,加热炉进行停炉,关闭煤气总管快切阀、蝶阀,关闭盲板阀。 B可靠切断煤气避免事故蔓延。 1.6配合协助单位实施救助活动,直至时间被控制。 2、加热炉区域煤气泄漏事故处理 事故后果:当空气中煤气含量超过200PPm时,有大量煤气泄漏会造成炉区及周边工作人员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轻者头疼恶心,重者中毒死亡。 避免方法: A焊接管道时做好管道打压和焊缝试漏工作,避免煤气投送时出现煤气泄漏。 B正常生产时维护好炉区现场的煤气检测器,认真做好现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C操作上控制好空煤比,使煤气能够完全燃烧。 2.1 当煤气管道或设施周围CO含量在30mg/m3以上时成为泄漏,泄漏的煤气因为高温或明火而发生燃烧成为明火。 2.2 煤气发生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向调度、作业区领导汇报,迅速弄清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2.3加热炉区域煤气泄漏事故处理措施 A小裂缝可以直接等着正压补焊;较大裂缝应立即用黄泥或湿布堵上并点燃泄漏的煤气;如果裂缝又大又长,必须关掉该段管道段前阀门,向管道内通入氮气吹扫20分钟在进行补焊,情况严重时应紧急停炉处理。 B发现煤气管道着火时,应逐渐减少该段煤气量火势减小后在按A方法处理。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可以直接关闭阀门灭火,如果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必须使用上诉方法火势减小后在处理。 3、加热炉区域停电事故处理 事故后果:加热炉区域停电时,助燃风机、排烟风机、停止运转,热水循环泵、给水泵、软水泵停止运转、煤气管道上总管和分管快切阀关闭,区域照明关闭。 避免方法: A作于与机动能源部门联系,提前做好准备。 B 炉区设置不间断电源为应急处理提供电源和时间 C 采用双路电源供电避免临时性停电。 3.1.1加热炉区域停电事故现象 加热炉区域停电时照明熄灭,助燃风机、排烟风机停止运转,热水循环泵、给水泵、软水

化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化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

氯乙酸氯化岗位玻璃冷却器爆炸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7年10月25日上午10:30分,某化工厂氯乙酸工段C1氯化釜系统玻璃冷却器突然发生爆炸。其中C1氯化釜三楼九节玻璃冷却器全部炸坏,炸坏后的碎片造成附近 D2 、E1 、E2等三台氯化釜共七节玻璃冷却器不同程序的损坏。爆炸发生后,当班人员迅速关闭氯化系统相关阀门,氯化岗位做紧急停车处理,氯乙酸其他结晶、离心包装等岗位未受到影响,生产保持正常运行。经维修人员紧急检查、抢修后,氯化岗位于11:00部分氯化釜恢复开车(4主4副),下午18:30分氯化系统开满正常。 这次事故由于设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万余元,并且爆炸后形成的酸雾向周围弥散,造成极坏的影响。 2. 事故调查: 1)C1氯化釜停用前后的情况调查:根据查看相关记录,该氯化釜最后一次投料使用时间为10月13日下午15:36,到14日21:00转为主釜,在15日15:00氯化反应中期发现釜体穿孔后停用。停用后,工段组织人员对通氯阀、进出水阀等进行了关闭,并对釜内料液进行了抽空处理。

2)化验室人员对氯乙酸氯化系统相关气体及该氯化釜釜内残液(约500㎏)等进行了 化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a)主釜尾气组成:HCl:64.5%;Cl2:1.75%;H2/Cl2:3. 17%; b)副釜尾气组成:HCl:73%;H2/Cl2:3.15%; c)氯化釜釜内残液:HAc 34.55%;HCl 2.10%; 另外氯化釜残液内含有大量Fe2+离子。 3)维修人员对该氯化釜分配台通氯胶囊阀、釜上通氯玻璃阀及釜上DN100气相大阀进行检查,发现以上氯气和气相阀门关不死,存在内漏现象。 4)维修人员对氯化釜水洗处理后,打开釜盖后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氯化釜内穿孔两处,距离釜底圆弧以上400m m处(方向分别为西南侧一处,孔径φ8mm),同时发现穿孔处上下共约600mm宽的釜体出现一周脱瓷。 3. 事故原因分析: 1)由于该氯化釜几处通氯阀门内漏,造成氯气进入氯化釜系统内。

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1-(48953字符)

注意保存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 案例汇编 (2017年) 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2018年10月

前言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把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贯穿于安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助力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和遏制化工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和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共同编制了《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 本汇编共收集、整理了17起典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资料,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事故教训吸取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建议,希望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举一反三,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本汇编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事故调查报告,征求了多位专家意见,在此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本汇编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目录 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 (4)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2.12”较大电石炉喷料灼烫事故 (8) 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17”较大爆炸事故 (12) 安徽安庆万华油品有限公司“4.2”较大爆燃事故 (20) 河南济源豫港(济源)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28”较大爆炸事故 (26) 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31) 浙江林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9”爆炸较大事故 (39) 内蒙古乌海市华资煤焦有限公司“6.27”较大爆炸事故 (45) 青海盐湖工业公司化工分公司“6.28”较大爆炸事故 (51) 江西九江之江化工有限公司“7.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55)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7.26”较大燃爆事故 (61) 湖北大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9.24”较大窒息事故 (66) 湖北省钟祥市金鹰能源科技公司“11.11”较大中毒事故 (69)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1.18”中毒事故 (72) 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1.30”较大机械伤害事故 (78) 江苏连云港聚鑫生物公司“12.9”重大爆炸事故 (84)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2.19”较大火灾事故 (93)

加热炉检修方案

武安市广耀铸业有限公司轧钢厂 双蓄热式加热炉 检修方案 起草: 审核: 批准:

单位名称:轧钢厂 年月日 一、危险因素分析与通用安全防护措施: 1 危险因素分析: 此次加热炉检修具有涉及煤气、电气、高空、高温、酸液、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煤气系统工艺操作涉停送煤气和加热炉熄火、点火等,控制不好有可能发生煤气泄漏、中毒、爆炸事故,停炉时加热炉的余热系统的蒸汽、热水、废气管道和加热炉本体都处于高温状态也有可能发生高温烫伤、灼伤,加热炉热水管道使用酸液进行清洗,有可能发生酸液灼伤事故,在高空进行操作时,也有可能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在电器和机械设备检修或操作时还有可能发生电气伤害、机械伤害事故,必须提前做好事故防范和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遵守AQ2003-2004《轧钢安全规程》工业炉窑使用煤气下列规定: (1)使用煤气的生产区,其煤气危险区域的划分:

第一类区域,应戴上呼吸器方可工作;第二类区域,应有监护人员在场,并备好呼吸器方可工作;第三类区域,可以工作,但应有人定期巡视检查。 在有煤气危险的区域作业,应两人以上进行,并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2)加热设备与风机之间应设安全联锁、逆止阀和泄爆装置,严防煤气倒灌爆炸事故; (3)炉子点火、停炉、煤气设备检修和动火,应按规定事先用氮气或蒸汽吹净管道内残余煤气或空气,并经检测合格,方可进行; 3、加热炉检修安全措施。 (1)成立临时指挥组,对加热炉停、送煤气与检修工作进行统一指挥,确定对口联系人,进行对口联系,对口汇报,不得出现乱指挥,乱汇报现象。 (2)进入作业现场人员劳保品穿戴齐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 (3)在煤气设备与区域、油站区域、配电室等公司规定的禁火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4 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4 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5 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6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7 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9 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1 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2 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3 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5 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6 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19 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0

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22 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2 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23 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25 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27 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28 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29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31 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32 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33 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34 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34 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36 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38 一河南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38 二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39 三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 43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5) 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5) 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6) 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8)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9) 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11) 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4) 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6) 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7) 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20) 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21) 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24) 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6) 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28) 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8) 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30) 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33) 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35) 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37) 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38)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40) 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42) 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43) 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44) 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45) 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47) 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49) 一河南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49) 二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51) 三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 (55) 四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57) 五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 (58) 六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 (59) 七苯中毒事故案例 (63) 八制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 (64) 九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66) 十二氧化硫中毒事故案例 (67) 第四章国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 (71) 一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BP-阿莫科聚合物工厂爆炸事故 (71) 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Sonat Exploration公司油气分离厂火灾爆炸事故 .. 74 三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 (79) 四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 (84)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 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 产能力达3000 t/ a。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 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 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 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 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 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加热炉常见事故应急预案

加热炉事故应急预案 2015年度

加热炉使用高炉煤气是轧钢厂受控危险源之一。高炉煤气具有着火、中毒、爆炸三大危害,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特制订本事故应急预案。 一、范围 本方案使用于加热炉区域已发生或潜在事故的应急组织与处理办法。 二、引用标准和术语 加热炉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 三、事故应急预案 1、煤气管路事故爆炸处理 事故后果:造成加热炉停产,煤气大量泄漏,引发扩散性中毒事故,引起大面积火灾。 避免方法: A执行煤气使用安全规程要求,操作中严格执行规定程序。 B避免高温直接烘烤煤气管道,防止其发生变形、开裂,禁止在煤气管道及其设施上进行焊接作业。 C在煤气区域切割或焊接作业,应提前办理作业操作牌。 D停送煤气时做好氮气吹扫,防止空气进入煤气管道。 1.1事故发生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 发生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发生人员中毒时拨打救护电话;发生

煤气泄漏时拨打煤气防护电话电(煤防站)管控调度)。 1.2 作业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煤气报警仪、对讲机到现场开展施救。 1.3 煤气管路爆炸着火处理 A若是煤气总管道爆炸,立即关闭煤气总管快切阀、总管电动蝶阀,关闭盲板阀可靠切断煤气。 B若是加热炉段管道爆炸,应停止使用加热炉煤气,关闭烧嘴前手动蝶阀;手动调动煤气总管切断蝶阀(或点击调动开启度),降低煤气总管压力,保持泄漏点燃烧状态,同时打开煤气总管氮气吹扫阀门,通入氮气进行灭火;灭火后关闭总管快速切断蝶阀、总管蝶阀和盲板阀,可靠切断煤气。 1.4 迅速安排近岗位人员紧急撤离现场至上风口安全处,并按上岗人员清点名单人数,如果有失踪人员,应安排三人一组,进行搜寻,如有人员伤亡采取自救。 1.5 煤气爆炸后处理原则 A加热炉区域禁止明火,加热炉进行停炉,关闭煤气总管快切阀、蝶阀,关闭盲板阀。 B可靠切断煤气避免事故蔓延。 1.6配合协助单位实施救助活动,直至时间被控制。 2、加热炉区域煤气泄漏事故处理 事故后果:当空气中煤气含量超过200PPm时,有大量煤气泄漏会造成炉区及周边工作人员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轻者头疼恶心,重

电石行业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011年以来电石行业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012-08-31 15:47:36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电石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在危险化学品被列为第4.3类,属于遇湿易燃物品,其生产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等诸多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伴随着高电压、大电流,在生产过程中灼烫、爆炸、窒息与中毒、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淹溺等都属于多发事故。如果设备设施整体安全性不足或存在误操作现象等各种原因,易造成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近几年来在电石生产行业发生的多起电石炉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充分说明了电石生产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 当电石接触水或与潮湿的空气作用时既放出乙炔气体,乙炔气与空气混合浓度在2.1%~87%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进入电石中就可以放出大量的乙炔气体及热量,若有任何火源存在,既能引起燃烧及爆炸。 在生产过程中,电石炉内以2300℃左右的高温来冶炼电石,同时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粉尘。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无臭、有毒气体,在温度15~20℃时,以空气相对密度为1时,则CO的密度为0.968。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比例时,会引起燃烧及爆炸,在18~19℃时,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2.5~74.2%范围内时既爆炸,在650℃时与空气接触会自动着火。 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0.16~0.2%(1600~2000ppM)时,人吸入1~1.5小时后会中毒死亡,而浓度增加到1.5%以上时,则人吸入15分钟既会中毒死亡;其安全浓度控制在0.01%以下,都能确保人身安全。 二氧化碳(CO2)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会使人产生窒息的作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4%时,会使人心跳加剧;含量达到8%时,会引起剧烈头痛,如超过10%,则足以使人窒息而死。 二氧化硫是从炉内废气中生成的,因为原材料中(主要是碳素原料中)含有一定的硫。二氧化硫(SO2)的允许极限浓度是0.02~0.04毫克/升空气。在电石炉出炉时含有一些二氧化硫气体,但在距离出炉口4~5米的场所,通常没有硫化物的气体。 氮气(N2)无色无味无嗅大气中含量78%,但是工作环境中的氮气含量过多会减少氧气含量,氧气的最低安全含量为19.5%,含氧量6~8%的空间8分钟会造成窒息死亡,含氧量4~6%的空间40秒后人昏迷、呼吸停止。电石生产过程中氮气用于气体密封及炉气管道积灰吹扫。 电石炉使用的白灰、碳素材料及排出的粉尘,对于人的呼吸器官、视觉器官、皮肤等都是有害的。 电石炉生产的主要消耗之一是电能,电炉设备的电流通过部分必须绝缘良好,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