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那么简单了。21世纪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发展。教师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全方位的角色转换。由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并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和时效性的高效课堂,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难题。

关键词:教学效果、授课新奇教学资源

正文: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历史教师,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历史老师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而只有让历史课生动有趣,才能做到让学生爱听爱学,进而喜欢授课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想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课要多思考,广泛阅读,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备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成绩较好的,中等的以及较差的,在备课上突出针对性,让优等生能提高,中等生能吃饱,差等生能跟上。

(二)备教材,历史教科书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佳材料,每节课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要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以及各种教学资料和设备,要认真研究新课标要求,因为它明确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它是指导性文件,教学必须依照课标进行。重点是一节课的核心,关键要通过在历史上的地位,在教材中的地位,在本课中的地位来分析重点。通过补充教材充实重点,利用细节活化重点,设计问题、探究问题要有质量,体现重点,组织活动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事实。

(三)备课要有趣味,由于现在的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简略,有些内容或被删除或是蜻蜓点水似的一笔带过。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之后,只知道有唐太宗和武则天这个人以及其措施,而对于俩人的历史地位,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却缺乏兴趣,并且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所以在备课过程中,应当穿插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知识。

二、课堂要有情趣

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课堂必须创新,灵活且有情趣。

1、导入要精彩

一堂好的课一定要有精彩的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之始就被吸引,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该节课。比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这堂课时,由于学生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比较感兴趣,而平时玩的游戏中也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学生对于这部分历史也非常熟悉,因此讲课之前我先让同学们收集关于三国的小故事,以学生讲解的历史小故事导入,从而增加了这节课的趣味性。

2、授课要新奇

(1)讲课故事化

用讲故事的方法代替死板僵化的填压式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这样,既能引学生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更形象、更深刻。比如,讲述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这节课时,我就引导学生首先分清官渡之战的背景、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等必要环节后,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将这场战争描述出来,学生顿时兴致勃勃,并且表现的非常好,在讲解赤壁之战时仍然如此,从而使这堂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结束,同学们还学得非常完整、扎实。

(2)、形式个性化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不妨进行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问题时,可在课中课外相互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角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质疑能力,古人云:“疑乃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时大胆质疑,能针对问题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问题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既深刻领会和掌握历史知识,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板书格式化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不仅需要老师高超的授课技巧,更需要精当的板书设计。板书是否精当适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我尝试了以下三种书写格式:

时间引导法:就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边讲边板书。这种方法便于学生按照时间的先后来掌握知识要点。

人物为主线法,中国古代史部分人物较多,并且大多围绕着人物展开的,因此以人物为主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③人物事件优先法:就是按照课文内容先主后次的顺序进行板书。即先板书主要人物和事件,后板书次要人物和事件,时间年代则附写其后。这种方法便于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掌握知识要点。

④表格法,以表格为主,强调各历史事件中的比较性,便于学生记忆。

三、积极开发并巧用教学资源

关于教材,新课改指出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字材料而已。可见,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还很多。

1、图书、报刊资源是常见易获的教学资源。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图书和报刊,部门单位有,学校有,不少个人也有,只要留心,是极易获得的。号召学生课外去阅读摘录,既可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们的“动”,促进课堂的“活”。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师生都应该乐意为之。

2、乡土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学资源。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当随时随地地发现和利用乡土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巧用这些资源,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因为他们的现身说法,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如果教师恰当巧用这些乡土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丰富其历史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活跃历史课堂。

3、广播、影视资源是鲜活生动而又丰富的教学资源。近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资源。文献记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还有一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要其违背史实不多不远,也可以有

选择地利用,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以增强其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

4、信息、网络资源是丰富而又便捷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提高,网络已进入不少校园,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使之为历史教学服务。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的推进,更加方便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我觉得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的网站有许多,“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初中历史教学网”、“历史中考网”、“历史图片素材”、“历史教学资源”以及新泰教研网都不错,我们不妨进去浏览浏览,会得到一些收获的。

总之,备好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巧用资源,学生学的愉悦,老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

怎样上好一节高中历史课

怎样上好一节高中历史课 一、导入语要耐人寻味,吸引学生 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我想,同仁们都各有千秋,绝对不可能千篇一律,经验丰富的同行们甚至会身怀绝技。但是,我认为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导入语一定要耐人寻味,才能吸引学生。例如,我在上洋务运动这节课时,引入甲午战争的情节,再引入海军建设问题,这样就容易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但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上,不可能只用一种单一的方法,那样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就感到多彩缤纷,新鲜有趣。例如,我在上抗日战争时,我最多讲10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讲一个他们在影视中看到的一个小故事,这样做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问题,一个情景,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做到趣味性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这就好比一个人在讲故事,如果这个故事的情境美妙无穷,那么听故事的人就会觉得静静有味。事实上,对于历史课而言,每个历史故事都是生动有趣的,不管它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更多更好的去了解每一个历史故事情节,这样才能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上设计好问

题情境,使问题情境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我在讲科举制度的时候,就会给学生讲一个古代读书人点灯夜读的小故事,细致描绘夜读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适当应用历史片的影视资料,来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发生的背 景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行们都知道,在历史教材中都配有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这些资料都已历史教学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料,如果不够用的话,还可以在电脑中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动感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例如,我在上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就给学生展示甲午海战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到想邓世昌这样的爱国精神,从而认识到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性。 五、恰如其分地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会让课堂增加愉悦的气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恰如其分地增加一些历史小故事,会让学生感觉到很有趣,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一般说来,初高中的学生对历史小故事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些特点,来完成教学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在讲辛亥革命的时候,就会给学生讲一些孙中山年轻时候的小故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伟人的成长过程,与青年时期的成长有关,从而培养学生的立志成才的志向。 综上所述,上好一节高中历史课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

如-何-评价-一-堂-历-史-课

如何评价一堂历史课 组织、参与听课评课活动,目的在于考察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研讨课堂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怎样去发掘、整理课堂教学价值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入手: (1)从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的角度,去评判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方面有何独特的价值; (2)从横向、纵向对比的角度,去分析评判一位教师在对教材知识内容的处理和知识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发掘上,有何独特的价值; (3)从课堂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几个部分的各个教学环节上,,去分析评判这些环节的设计实施是否到位、是否简洁有效、是否有机衔接、是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4)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去分析评判是否关注到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否关注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否关注到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了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 (5)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次数、人数、态度,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在课堂上的生成性认识上,去分析评判课堂教学价值实现的深度与广度。 在新课程中,“一堂好课”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清晰。 教师必须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需要重点讲解和解决的知识点,重点培养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学有所获。对教学难点,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透彻讲解。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主要是看“学生的表现,即学生能否在教师的组织下获得有效的学习”,而衡量学生有效学习的标准是看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历史知识目标是否完整、课题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教师基本功扎实, 驾驭课堂能力强。 一般强调的教师基本功是:对教材熟练,讲课自然;语言准确精炼而有感染力、亲和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出;板书规范,字体端正;驾驭课堂和教学应变能力强。尤其是语言和教态是否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所以音量、语速要合适,语言要生动、清楚,有鼓动性。而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有亲和力的教态,能让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三、精心设计新课导入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揽引到我们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同在知识的海洋中走向40分钟的高潮。 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教师需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新颖、有趣多彩多样的导入语。但导入语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要与课文内容或史实相联系,不能牵强附会,还必须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要灵活多样,切记千篇一律;时间不宜过长。总之,在这短短的两三分钟的导入语中,要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能使学生在瞬息间呈现出生命活力,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一道探究新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奥秘,领悟求知的真谛,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合作中开启智慧之门,得到共同发展,让彼此在交流中开启思维之门,使能力得到提升,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流畅,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教学思路应该清晰、目的性强,教学策略正确,教学内容充实,衔接自然。讲解条理清晰,明白易懂。历史教学一定要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体现“以史为鉴”的特点。能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获得一种享受,获得人生体验。

第一节课历史课

第一节课历史课 (教师讲故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对于各位同学来说,我是你们的新老师.按照惯例,我首先应该作一个自我介绍.(尽量风趣.幽默.) 虽然说教学时间很宝贵,但是今天我不准备上新课,而是想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好吗?(调动一下课堂气氛:生答:好!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学生热烈的掌声.活跃了气氛.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 二.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快乐是一种能力 那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应聘者云集,考核也异常严格.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三个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考核的方法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只是在做饭的时候,因为都不太擅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手忙脚乱中三个人还都快乐地把饭吃到了嘴里。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浮躁起来,有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甚至连吃饭也草草地应对了事.有人不停地在房

间里走来走去,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有一 个人,还跟随着电视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5天后,考核方终于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时,那两个焦躁的应聘者已经形容枯槁,只有那个始终快乐着的应聘者还依然神采奕奕.就在三 个应聘者凝神静气等待主考官最后出题时,主考官说出了考核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生活的人被应聘了.主考官对三个同样诧异的应聘者解释道:”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灵,可以个更把握地走进成功!”

怎样上好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怎样上好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赵河中学唐来贵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第一、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 第二,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我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三、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七年级800字作文 一堂有趣的历史课

七年级800字作文一堂风趣的历史课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历史那门全新的功课。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历史课时,大家都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填塞了奇怪和渴望。历史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铃声一响,全班四十四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齐耳短发,身材高挑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历史课本,走进教室,来到了讲台前。“接下来,我们来上课,大家翻到课本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预习一下,等会来抢答。”历史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拿着笔在课本上圈圈画画,认真仔细地看课本中的内容。 十分钟过去了,历史老师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桌子,提醒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大家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历史老师看她会提什么问题。 “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出现在什么时候?”历史老师话音刚落,我们就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的同学还将手举过头顶,生怕老师看不见。 老师看了看我们,摇摇头,接着说:“我所说的抢答是指谁知道,谁就站起来说出你的答案,谁先抢到谁先答。” 老师让我们来抢答,并希望我们站起来大声地回答,在那个做什么事都是千篇一律以遵守纪律的时代,这样稀罕的事,不是太离谱了吗?”但少年时代总是填塞了叛逆精神,越离谱的事情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一个个洗耳恭听,看看老师还会提什么问题。 “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什么作用?” “决定性作用。”一位同学快速站了起来,马上报出自己的答案,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并招手让那位同学坐下。那些想回答而抢不到的同学个个垂头丧气,但很快又振作起来因为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这次明明比上次的速度快多了,四个同学一起站起来说出了正确答案。 提了许多问题后,还有一些同学一个也没答,有些急了。老师还没问完,一个同学就站了起来。历史老师笑着问那位同学:“你知道我要问什么吗?”那

如何上好初中第一堂历史课

课题:如何上好初中第一节历史课 科目:历史教学对象:初一学生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历史的起始课。茫茫历史长河中,教师要精选有趣的,重要的部分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让学生明确历史课不仅交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学会怎样做人,明事理,懂道理,使我们变得聪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历史,明确历史学科的特点及如何学好历史课;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展示图片等,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历史的重视性,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爱家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由小学刚升入初中,对中学的学习环境,学习课程,教学安排,学习方法都很陌生。小学只学语文数学两科目。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多是影视媒体或者书本的不系统,不完整的历史知识。历史的重要性也受社会或者家长影响,认为不重要,是副科,没必要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教师对学生“引进门”的一堂课,教师要突出历史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重视历史课。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关注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这堂课里收获多多,不仅获取历史知识,同时还掌握好学习方法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心灵得到升华。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简单,多采用讨论,提问,对比等方法。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借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难点:如何学好历史?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教师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周郎,大家可以叫我小周老师。首先 恭喜大家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家现在已经是中 学生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比小学的时候应该更懂 事,更成熟了,学习上也应该更加努力了。不管你小学的时候学习怎么样,但现在上了初中,这就是一个新的起点,大家现在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现在一定要做一个崭新的自己,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学习上我是你们的老师,生活上我是你们的朋友,大家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老师会尽力帮助你们的。之前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应该没有专门学过历史是吧?不学习书上的内容,是 让我们自习吗?“历史” 这两个字能聊一节课? 通过自我介绍让同学 更加了解自己。通过 聊天,拉近师生之间 的距离

一堂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反思

一 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这一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节课的主题是明清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从题目来看,这些突出成就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突出成就是如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呢?这是本课的难点。七年级的学生学识尚浅,理解、分析能力都不是很强,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营造活泼热烈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分析综合能力,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为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了解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我课前做了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并指导学生到图书室有选择地阅读名著。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展示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面,一同走进第23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大屏幕显示醒目的课题。

接着,我请同学们一起回忆以往学过的不同时期的突出文学成就。学生齐声回答:唐诗、宋词、元曲。我们的课程就这样展开了﹍﹍ 本节课,我做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准备,课后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感觉有优点,也有不足点,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用教师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整节课,教师充满了激情,教师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正是这种激情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比如,讲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进行小游戏时,同学们情绪高昂,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使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达到了快乐课堂、和谐课堂的效果。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本节课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提高,达到了课堂的和谐性,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决心。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譬如,由于教师的文学、艺术储备还不够丰富,所以限制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

如何上一节好的历史课

如何上一节好的历史课 新课改后,如何上一节好的历史课?是很多历史教师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开放式教学和信息化时代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在增大,学生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但是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根据历史教学自身的特点和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是要实现“五化” 一、教学目标最优化 历史教学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历史课程标准》已有了明确规定,但如何实现目标是我们历史教师最关心、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能否准确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历史教学是为了促动学生个性化,健全的人格的发展,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知识,发展水平,受到教育。所以,判断课堂教学好坏的根本标准有两条:1:是看课时教学目标实现的水准怎样。因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是看为取得这些教学成果或者说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师生消耗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也说是课堂效益)。所谓教学目标的最优化,从历史课程的性质和新课程的理念来说,它不但指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包括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但指显性的能够表述的教学目标,而且包括隐性的难以言说的教学目标实现;不但指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优实现。 二、教学形式趣味化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对历史课有这样一些看法和态度,历史课是副科,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也是故事课,历史就是读书课,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意见出发,以新课程理念指导,采取相对应的形式,让教学有趣味。1:要在教学工具上有趣味。现代化教学有趣味,但因为程序化,有时人会麻木,要适时调整。在上《现代科技与革命》时,我准备了以前的留声机、录音机、录音笔、mp3、学生的兴趣很高。2:幽默的语言。在讲“在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反映人们上班的情况,我用形象化的语言“上班一窝蜂,下班大呼隆”。3:穿越时空的角色扮演法。特点是由教师选择有重大意义历史事,由学生站在历史当事人的立场上实行辩论。例如:以秦始皇设郡县制为例,让学生扮演王绾与李斯,发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从他们所代表的立场,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它里面隐藏着无限的知识和智慧。在上历史课时,要挖掘本课程本身特有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增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历史在编成教科书时,几乎没有细节。在新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才有了能够说是具体的细节。细节才能有生动。历史教学回归生活。从《神话》到《魔幻手机》都给我们有很好的启迪。这需要教师创造情境。另处让学生走近历史的方法,就是让历史的见证者与其交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历史公开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历史公开课 铜陵县钟仓中学杨岳 内容提要:面对新课改,历史公开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切实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首先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其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思想性;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四是教师个人素质的渗透性。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历史公开课 内容提要:面对新课改,历史公开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切实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首先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其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思想性;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四是教师个人素质的渗透性。 随着历史新课改的深入,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老师们感觉到上好一节优质的公开课的难度越来越大。本人根据从教二十年的经验,简单说说在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历史公开课。 (一)教学内容正确,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讲解要清楚,无科学性错误。课堂上学生接受的知识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史实、历史概念,对人物、事件分析的基本观点及从史实中总结出的理论规律等。一节课中哪些是基础知识,有哪几个概念,分析哪个人或哪件事,教师要心中有数,明了清楚,并在授课中体现出来。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上有失误,就会传授给学生错误的信息,误人子弟。因此,一堂优质课应该做到讲授准确无误。 例如,讲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首先要讲清的基本史实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过程以及后果,对其中的许多个时间、人物发明的新机器等基础知识要分别交代清楚。其次对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等几个概念要加以说明,比较各区别。此外,要认真剖析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学生理解后面“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打下基础。 (二)教学结构层次分明,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容量适当,能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一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45分钟内解决的问题却很多。这就给历史教师提出了高要求:一是在考虑教学内容时,要分清主次,掌握好轻重缓急。二是要在体现教材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如果把教材中所涉及的史实并列起来,一一讲授,肯定收不到好效果。把教学内容最能体现现代教学目的的那部分,加以浓默重彩,让学生印象深刻,十分必要。三是要对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有时就是重点),要专门给学生讲述清楚。这样,才能让学生主次分明,明确重点,突破难点。四是讲课的起点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把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课堂教学结构紧凑,知识联系整体性强,教学环节紧密连贯,过渡自然,条理清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是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的话: 我认为这句话的正确性在于中国的一句古话:以史为鉴。“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 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比如,看过三国演义的将领在和敌人打仗的时候就不会把战舰用铁链连接起来的错误了。历史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借鉴其中的人与事,不至于重蹈前人覆辙。 你历史读得多了,知道成与败的事情就多了,在实际生活中和的没读过历史的人相比成功与失败几率也就不同程度增大与减小了,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第一,历史的含义;第二,何为历史;第三,为什么学习历史;第四,如何学习历史。 一、历史的含义 从分析古代历、史各自意义入手,梳理从单个使用再到合成一个特定概念的过程。 1、“历”、“史”。《说文解字》中解释“历”:过也,从止歷声,郎击切。过,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即其意义;从止歷声,是其结构;郎击切,是运用古代反切法,即读音。”。《说文解字》中解释“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力,疏正切。

2“.历史”连用。在史籍中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主传》中裴松之注引。《吴书》,是吴使赵咨问曹操称颂孙权时说的一段话“~~~~~~”,但这里的历史并非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的概念。 3、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概念。日本人首先使用“历史”的,以对应翻译英语“history”。198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介绍:“日本之女学,约分十三科~~~~五历史~~~~”。此后,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一词在我国广泛使用。 二、何为历史 从古今中外历史学家的言论中找出历史的含义,然后总结历史的内涵其实是众说纷坛的,但历史还是有其基本的内涵。即一是,历史是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实本身;二是历史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选择性记录和诠释。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或者是对以往实际发生事件的记录。 什么是历史?这是第一要告诉学生的。“所谓历史,就是指过去了的事,有的事离我们很遥远,有几百几千年了,而有的事就发生在昨天,在前一时刻。如你们的小学生活对今天来说,也是历史。” 三、为何学历史(历史的特征) 1、过去性:经世致用,以史为鉴。 2、客观性: 3、复杂性: 4、规律性: 所谓“国可灭,而史不可灭”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应用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为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施展的空间和机会。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盘考虑,整体筹划,具体安排,细心组织,处理好教材的使用,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发挥出自己的教学特长,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样才符合新课标关于历史教学设计的要求。 作为教学设计者,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初衷主要是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认知历史过程,运用历史思维,全面、辩证、客观、发展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事物,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一项原则:论从史出,论中有史,史中有论。 教学设计成功与否,要看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是否有利于展现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以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反映的是清末历史,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期,所体现出封建制度的弊端是导致中国屡遭外敌欺辱的根源。教材通过侵略战争和民族救亡运动来展现主题的,而两者之间也存在必然因果的联系。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1)教学的主题核心是什么?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是首要的。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抓住学习主题重心所在,有了主轴,纲举才能目张;(2)主题涉及哪些方面?有哪些要点?根据主题核心,对教学范围、层次等进行分析、把握内容;(3)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目的在于避免教学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随意和零散;(4)弄清单元中各课课题之间以及与主题的关系,最终在围绕单元学习主题下,整体思考这一教学时段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以及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整合主要有:(1)教学材料的整合;(2)教学方式的整合;(3)教学活动的整合;(4)作业练习的整合(整合时要遵循简单实效的原则)。使每节课在材料类型、教学方式、活动组织形式、练习训练上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又在整体上构成联系和配合。 二教学手段 当前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教师的讲授只是辅助手段而已,有的人甚至不讲课。不少教学理论的专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所以教师不能够多讲课,有些地方甚至以时间为量化标准,越线即判为不当,带上“紧箍咒”。我的看法:要讲,要讲好,而且不能少讲。 这是为什么? 理论上,教师、学生、教材是三位一体,缺少或弱化任何一者都将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材则是二者的中介。教师向学生传授教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 从历史课的性质上讲,历史学科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它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性课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的常规形态。教师在课堂讲授历史知识是完成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 从历史知识传递上看,历史反映的是过去的人类活动。是不可能通过实验方式加以重演,很多也不能直接通过观察所得,而大多数只是通过间接方式传递。一般情况下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有:听、读、看等方式,听课则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中是

我最满意的的一堂历史课

我最满意的的一堂历史课 我曾经上过一节历史课复习<五四运动>我首先提问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学生对答如流,接着我问:“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从五四运动学生身上学到些什么呢?今天,作为21世纪的时代骄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顿时一片寂静。我很伤感说:“你们知道吗?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说:“学校的历 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我们学习历史不是只为了考试,是以史为鉴,鉴古知今------我 慷慨陈词,但学生还是茫然一片。 事后,我反思自己,难道只怨学生吗?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高考机制就没有问题吗?为了高考,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我更多的是交教给学生如何归纳历史知识,如何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我教给他解答历史试题的思路方法。是的,我的学生成绩是优秀的,这是我最感骄傲的地方。可是,今天我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甚至负罪感。作为历史教师让学生考高分就完成任务了吗?面对五四运动他们记住了基础知识,但他们的学习是没有感情的,他们只是为了考试而背,他们无法切身感受那一段血与火的日子,无法体会五四时期的三罢斗争,无法体会学生当时的如火的爱国热情;面对中国的隋唐盛世、古代的四大发明他们缺乏发自内心的自豪感;面对明清的衰弱与彷徨,他们更多的记住了明清衰弱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等们缺失的是明清的衰弱对今天中华崛起的借鉴作用;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他们也是默然置之,有的人甚至不记得9.18,问其原因,他们的理由是没背过。历史,难道仅仅是背过吗?从教十年,我第一次有了挫败感,如果我们这些学生毕业了,他们会如何看待过去的历史呢?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如果忘记它,我们会受到历史的惩罚的。

一节好历史课的标准

一节好历史课的标准 我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下面就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和不成熟的认识。 一、学有所得的历史课。 即有意义的历史课。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要求基本达到的。比如《鸦片战争》这一课,学生通过对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分析、理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这就从客观历史升华到了思想领域的认识,学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学生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学生课前和课后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学生上了历史教师的课后会有所得,那么这样的历史课是堂好课。所以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课是堂好课。因为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了精神世界。 二、学有成效的历史课。 从纵向来看,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是人人产生历史课堂效率的基础,从横向来看,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历史课堂效率是有高低的。从这个意义上,人人有效率,人人讲效率,这样的历史课应该是一堂好课。 人教版的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思考的话题,但许多历史老师往往动不动就拿来探究,拿来讨论,动不动就拿多媒体,结果往往流于形式。笔者也经这样做过,结果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人,乐于探究的学生不是全部,勤于讨论的学生也不是全部,还有多媒体环境下的一部分学生只是来看热闹的,这样的教条化历史教学可能会成为窒息历史课堂效率发展的一大杀手。所以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高效率的课,并且是在讲有效率的基础上的高效率,即人人讲效率。或者说是讲究参与度基础上的有效度。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既要看过程又要看结果。 三、资源生成的历史课。

浅谈一堂好的初中历史课的标准

浅谈一堂好的初中历史课的标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老师要上好课不简单,因为谁都没有现成的经验。那么该怎样上好自己的课呢?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下面就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好的历史课应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升华 叶澜教授说:“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要求基本达到的。比如《鸦片战争》这一课,学生通过对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分析、理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这就从客观历史升华到了思想领域的认识,学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学生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学生课前和课后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学生上了历史教师的课后会有所得,那么这样的历史课是堂好课。 所以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课是堂好课。因为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了精神世界。 二、好的历史课应让学生收到实效 从纵向来看,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是人人产生历史课堂效率的基础,从横向来看,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历史课堂效率是有高低的。从这个意义上,人人有效率,人人讲效率,这样的历史课应该是一堂好课。 初中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想一想”“议一议”等思考题,但许多历史老师往往动不动就拿来探究,拿来讨论,动不动就拿多媒体,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我也曾经这样做过,结果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人,乐于探究的学生不是全部,勤于讨论的学生也不是全部,还有多媒体环境下的一部分学生只是来看热闹的,这样的教条化历史教学可能会成为窒息历史课堂效率发展的一大杀手。所以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高效率的课,并且是在讲有效率的基础上的高效率,即人人讲效率。或者说是讲究参与度基础上的有效度。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既要看过程又要看结果。 三、好的历史课应及时捕捉生成资源 历史课程目标是既定的,但历史教学的具体目标是生成性的。所谓生成性就是说既定历史教学目标要在历史教学实际过程中动态变化,是师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逐步形成的。因为历史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倘若以静止的目标来代替或抑制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自主探究,以牺牲学生

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

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2008-12-11 17:23:50)转载▼ 标签:教育历史课好课价值观社会历史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老师要上好课不简单,因为谁都没有现成的经验。本文就从四个方面浅谈什么样的历史课是好课:即学有所得的历史课、学有成效的历史课、资源生成的历史课、留有空间的历史课。本文实际涉及到了课堂的评价及其标准问题。 关键词:价值观效率生成性空间 学生喜欢听好课,老师也喜欢听好课,上好课。校长希望自己的员工上的全是好课,家长更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上的全是好课。老师,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在学生、领导、家长的期盼下,该怎样上好自己的课呢?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笔者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下面就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和不成熟的认识。 一、学有所得的历史课。即有意义的历史课。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1 这是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要求基本达到的。比如《鸦片战争》这一课,学生通过对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分析、理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这就从客观历史升华到了思想领域的认识,学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学生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学生课前和课后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学生上了历史教师的课后会有所得,那么这样的历史课是堂好课。 所以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课是堂好课。因为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了精神世界。 二、学有成效的历史课。从纵向来看,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是人人产生历史课堂效率的基础,从横向来看,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历史课堂效率是有高低的。从这个意义上,人人有效率,人人讲效率,这样的历史课应该是一堂好课。 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思考的话题,但许多历史老师往往动不动就拿来探究,拿来讨论,动不动就拿多媒体,结果往往流于形式。笔者也曾经这样做过,结果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人,乐于探究的学生不是全部,勤于讨论的学生也不是全部,还有多媒体环境下的一部分学生只是来看热闹的,这样的教条化历史教学可能会成为窒息历史课堂效率发展的一大杀手。所以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高效率的课,并且是在讲有效率的基础上的高效率,即人人讲效率。或者说是讲究参与度基础上的有效度。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既要看过程又要看结果。 三、资源生成的历史课。历史课程目标是既定的,但历史教学的具体目标是生成性的。所谓生成性就是说既定历史教学目标要在历史教学实际过程中动态变化,是师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逐步形成的。因为历史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倘若以静止的目标来代替或抑制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自主探究,以牺牲学生的情思活动为代价,那将是削足适履。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2一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上很多事情是教师无法预料的,教师应该有这种意识。因此随着历史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对历史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完全正常的,其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取决于有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比如笔者在某中学上了一节《北伐战争》,上课前的开场白是用多媒体介绍该学校女子足球队在世界中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上获得亚军的煞爽英姿。课程主要内容结束后我问同学:“本课对我们有何启发?”

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可打印修改)

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 华南师大附中历史科 在新课程中,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课堂教学评价既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已经发生变化,同以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结合教学实际,我们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清晰。 教师必须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需要重点讲解和解决的知识点,重点培养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学有所获。对教学难点,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透彻的讲解。 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主要是看 “学生的表现,即学生能否在教师的组织下获得有效的学习”,而衡量学生有效学习的标准是看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历史知识目标是否完整、课题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基本功扎实, 驾驭课堂能力强。 我们比较强调的教学基本功是:对教材熟练,脱稿讲课;语言准确精炼而有感染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出;板书规范,字体端正;驾驭课堂和教学应变能力强。 我们尤其关注语言和教态是否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所以音量、语速要合适,语言要生动、清楚、有鼓动性。而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有亲和力的教态,能让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流畅,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教学思路应该清晰、目的性强,教学策略正确,教学内容充实,衔接自然。讲解条理清晰,明白易懂。我们历史教学一定要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体现“以史为鉴”的特点。能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获得一种享受,获得人生体验。 四、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生态课堂,注重教学情感交流。 好的课堂应当是,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以知识交流为目标,以情感交流为基础,情感交流使知识交流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又使知识交流得到升华。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在第一节历史课上,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向学生充分“推销”自己后,直接就跟学生说:“这是我们的第一节历史课,我们不学习书上的新内容。”学生觉得很奇怪:“不学习书上的内容,是让我们自习吗?”我说:“这节课我们聊天,我们就聊‘历史’这两个字?”学生说:“老师,你不是在骗我们吧,‘历史’这两个字能聊一节课?”学生带着怀疑的眼神看着我。我说:“不信?我们看着吧。我们聊‘历史’这两个字,不得不说‘WWW’。”学生哄笑:“老师,你不是教我们上网吧,什么‘WWW’,我们上网早就会用了……”我说:“此‘WWW’,非彼‘WWW’……”学生马上被我风趣的语言给吸引住了。“那么,什么是‘WWW’呢?” 什么是历史(What)?这是第一个“W”。学生恍然大悟:“哦,这就是老师说的第一个W”。接着,我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历史。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一开始面面相觑,后来便有几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回答,有的讲“历史就是过去是事情”,有的讲“历史就是以前”,还有的讲“历史就是古代发生的事情”,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说:“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为什么开始不敢说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同学有时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对吧?其实历史这概念很简单:几千几万年前的事叫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事叫历史,你们的昨天,对今天来说,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记住: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啦!”。这样学生明白了,原来过去了的事情,都可以被称为是历史,自己也是历史中的一个人。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被激发出来了。 为什么要学历史(Why)?这是第二个“W”。对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讨论。有了第一个问题讨论的经验,此时,课堂气氛有所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始被激活,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增长知识,有的说可以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还有的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等等。在听取了学生的发言之后,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同样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说:“同学们,你们想听听老师的观点吗?”学生大声说:“想!”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给学生总结了两个理由:(一)中考、高考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