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建筑工程暖通设计

略论建筑工程暖通设计
略论建筑工程暖通设计

略论建筑工程暖通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节能工程采暖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设计的方法,最后探讨了暖通专业发展的热点和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04+.2

随着环保节能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提高设计人员对节能的意识理解是很有必要的,设计人员应该将重点放在质量上,使得建筑工程在使用年限内,质量和使用性能得到保证。

1 节能建筑采暖通风设计的相关原则

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人们对于节能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对于现代节能建筑的认识,人们不仅仅是注重冬季建筑的保暖,还要注重夏季室内良好的通风情况,这样才能够使得夏季的室内温度更加清凉,同时还能对降低建筑的隔热效果发挥作用,减少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这些情况来看,在进行节能建筑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计。

根据地热采暖的相关特点来看,其特点具体包括了:节省居室面积和能源、环境舒适、运费低、隔音效果好等,这些使得地热采暖现在正逐渐变为节能建筑的第一供热方式。设计节能建筑暖通工程时,应该根据《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并按照工程的具体情况开展设计工作。对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进行技术参数分析后进行复核实际的设计与施工。节能建筑暖通工程相关设计

暖通施工图设计及安装说明[详细]

暖通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安装说明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1.建筑物性质、规模 本工程为XX市住宅建设项目,位于XX省XX市,其中建筑总面积为417229.92米2.地下室一层,为地下汽车库及发电机房、开闭所、变配电室和水泵房等设备房,地上为住宅楼,最高层数为32层,最高高度为99.15米. 2.本专业设计范围 本设计说明为地下室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说明,地下室设备房机械通风系统设计说明,地上住宅楼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以及相应的施工安装说明.本专业设计范围为:地下室汽车库通风、设备房通风、地上单体住宅楼通风系统的设计. 二、主要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任务书 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38-2011)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 9.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12) 本院建筑及其它专业提供有关的设计文件. 三、通风系统设计 1.各单体住宅楼及底层商铺由业主自行选用分体式空调进行夏季制冷,住宅室内空调房间设计参数如下表:

2.各单体住宅楼及底层商铺采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房间所在地面面积的10%计算. 3.本设计需通风的主要场所及其通风换气量列于下表: 2.地下室 2.1地下汽车库通风 地下一层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机械排烟系统,按5次/h换气次数计算机械排风量,同时送风量按照排风量的80%进行计算,设置机械送风系统.平时排风、送风系统分别与与火灾时机械排烟、机械补风系统合用. 2.2地下发电机房 发电机房设置工艺通风及机房通风换气系统.工艺通风按同时满足燃烧所需空气量和散热所需通风量设计排风.排烟(非消防)系统进排风通道设置消声装置.储油间按照换气次数12次/h进行计算,储油间的油箱密闭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发电机房机械送、排风系统风机均采用防爆型风机. 2.3地下变配电室、弱电机房 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排风量按换气次数8次/h进行计算,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进行计算.设置气体灭火的房间在排风系统设置下排风口,风口底端距地不超过300米米.火灾时送、排风系统停止运行,保证发生火灾时气消工作的全密闭空间.火灾后,启动风机通风换气,在室内外便于操作处均设置风机手动控制装置. 四、防排烟系统设计 1.防烟楼梯间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动力、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审查内容: 1.设计文件审查 (2)计算书是否完整; (4)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2.地下汽车库 (1)地下车库排风; (2)排风系统防火阀; (3)地下车库设送风系统; (4)排风(烟)系统风口。 (1)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 (2)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 (3)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 (5)有害气体排放。 4.空调、通风 (1)系统设置; (3)调节阀设置;

5.锅炉房 (1)锅炉房布置; (2)锅炉房泄压面积计算; (3)油、气系统符合设计规范; (4)锅炉房、控制室和化验室等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燃气 (1)气管道布置; (2)进户管设置; 审查要点: 1.设计计算书 (1)空调通风 及有特殊要求的空调系统应绘制I-d图。——DBJ 08—64—97第4.7.10条(2)锅炉房部分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热水管道应有应力计算及固 B.定支架推力计算; C.应有热水管道水力计算。——DBJ 08—64—97第4.7.10条 (3)燃气部分

煤气(天然气)管道应有水力计算(100M以上高层或水平管道较长者)。——DBJ 08—64—97第4.7.10条 2.地下汽车库 (1)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其排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不应少于6次/h。——GB 50067—97第8.2.4条 (2)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排烟风机入口总管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超过280℃时自动关闭,排烟风机也联锁关闭。——GB 50067—97第8.2.5条 (3)对无直接通向室外的地下汽车库,在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其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GB 50067—97第8.2.7条 (4)当排风和排烟合用一个系统时,下部风口应有阀门控制,上部排烟口的风速不大于10m/s,总排烟出风口的有效截面积应保证排烟效果。——GB 50067—97第8.2.6条 (1)高层建筑的防烟楼间、前室、消防电梯或合用前室及避难间等,应分别设置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系统。——GB 50045—95 (2)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 m2。 B.靠外前公德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 C.不应小于2.00 m2。 D.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E.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优化研究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优化研究 摘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暖通设计是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的暖通设计必须要在能源消耗最少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本文结合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暖通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优化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同时,空气污染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形成较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以矛盾,必须在能源消耗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引导下,实现节能减排,迎接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挑战。 1暖通设计概述 暖通主要分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和空调系统,例如采暖系统、通风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等,从总体建筑的功能上看,三者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1]。 采暖系统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发挥建筑物的温度调节功能。 通风系统是暖通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建筑的主体部分含有较多的钢筋水泥,空气难以流通,给人压抑的感觉,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空气流通的问题。 空气调节系统可以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提高居住环境的适宜性,可以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2暖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供暖方面的问题 ○1只入户不入口 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在入口位置设置温度检测设备、压力检测设备和热量检测设备,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只将重点放在入户的热力装置安装方面,忽视了入口位置设备的安装,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对入口位置进行合理的标注[2]。

○2入口设计安装不合理 建筑的供暖系统中,建设单位为了提高管理的便利性,通常在一个单元中设置一个入口,或者一栋楼一个入口,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建设方式,都没有结合供暖系统本身,注重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导致在高层建筑中出现供暖疏漏的问题。在建设图纸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明确规定入口管线的耗热量、管径和水平距离,最终到时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比较随意,出现较多的不合理现象。 ○3楼梯间散热问题 在散热器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对整体建筑进行合理的分析,散热器安装需要有独立的支管。但是在很多工程中把楼梯间相邻的散热器连接起来共用同一根支管,导致楼梯间的密封性能不良,其中一个散热器出现故障后,相邻的散热器也会出现问题。 2.2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1保温材料选择不合理 选择保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考虑到施工成本,同时考虑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位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设单位注重的只是经济效益,忽视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在经济效益的影响下,建设单位一般采用滤波玻璃棉材料用作保温,虽然可以发挥较好的保温效果,但是材料有较强的吸水性,在冷冻管的保温中是不合理的[3]。 ○2防火阀问题 防火阀一般设置在通风空调管穿越防火区的位置,通常情况下都是保持开启状态。在火灾发生后,烟气温度逐渐上升,温度达到防火阀的设定阀值时,防火阀自动断开,避免火灾蔓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筑中值设置了防烟阀,没有设置防火阀,降低了建筑的安全系数。 3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优化 3.1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暖通方案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要保证设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

空调设计说明 1.概述 本项目。 2.设计依据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38-201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高效空气过滤器GB/T 13554-2008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57-200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1110-2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版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及生产工艺和业主要求. 3.设计参数 地点:。 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3℃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4℃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2.1℃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1℃夏季最多风向: C E 室外平均风速: 2.4m/s

大气压力: 1002.5hPa -冬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8℃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5%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9℃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2℃冬季最多风向: C E 室外平均风速: 2.5m/s 大气压力: 1023.8hPa -年最多风向: C E 室内设计参数 洁净区室内新风量取下列两项中的最大值: 1)不小于40m3/h·人。2)补偿室内排风量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新风量之和。 非洁净区室内新风量不小于30m3/h·人。

4.设计概要 空调系统设计 本项目的净化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风道式中央空调系统。空调系统风管材料采用优质镀锌钢板,室内风管采用不锈钢板。风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保温棉,难燃B1级。 净化空调系统空气经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后送入室内。高效过滤器设置在送风系统末端的送风口内, 级别为H14。换气次数: D级≥15次/h,C级≥25次/h,室内气流组织:上送,侧下回排。 净化空调系统通过对系统内各区域的送风﹑回风及排风风量的合理设计和调节来达到不同房间之间以及室内外压差要求。洁净区一般压差控制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以及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不小于10 Pa;静压差值最大不超过50Pa。 部分普通区空调系统部分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其他空调房间使用全空气风道式中央空调系统。全空气风道式空调系统空气经初效、中效过滤器两级过滤后送入室内。室内气流组织:上送上回。 室内新风量洁净区每人每小时不小于40立方米,其余区域每人每小时不小于30立方米。 其他需要机械通风的房间换气次数≥3次/h。 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采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内侧壁板采用镀锌钢板,外侧壁板采用彩钢板。空调机组由进风段、初效过滤段、回风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中效过滤段、出风段等组成,对于不同情况段位会有所改变。 冷热源及参数:空调系统所用冷源采用7/12℃冷冻水,由能源中心的冷冻机组提供;空调系统加热采用60/50℃热水,由汽水换热机组提供,汽水换热机组一次侧供汽为0.4MPa 蒸汽,由能源中心提供蒸汽,空调加湿采用0.2Mpa工业蒸汽。 本次设计对于净化区的消毒,主要采用臭氧消毒方法;设置臭氧发生设备在空调机房内,将臭氧接入回风管,利用空调系统进行循环消毒。 相应的净化空调系统中设置不同工况的切换。 消毒排风系统也可适用于其他消毒方式的排风。 消毒发生时间1h。设计消毒浓度: C级≥30mg/m3,D级≥20mg/m3。消毒时间不小于0.5h。排风系统设计 净化空调系统设排风系统,排风系统均设有中效过滤器,以防止室外空气对洁净度的影响及防止室内排风污染周边环境。 净化空调系统消毒排风设消毒排风系统,设电动密闭阀,用于工况切换。 舒适性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部分房间设排风系统。 试剂柜、器皿柜等排风系统需采用无机玻璃钢材质,带防静电接地措施;其余系统风管材料采用镀锌薄钢板;风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复合保温材料,难燃B1级。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 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1 设计依据 1.1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4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 夏季平均风速 1.9 m/s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 冬季平均风速 2.8 m/s 1.6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1.7 2004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 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原深圳湾大酒店现已更名为XX大酒店,位于深圳市华侨城深南大道旅游文化区域的中心位置,基地现状为不规则多边形,坐北向南,东西长约460米,南北最深约200米,现状为斜坡场地,酒店总用地面积为62717米2.整个建筑地下二层(半地下层、地下一层)塔楼高六层,在首层与二层间设夹一、夹二两个设备转换层,塔楼主体二至六层,主要以客房为主,包括标准客房、行政套房、总统套房、常住客房等;裙房(含夹一、夹二层)主要为酒店公共设施,设有餐饮、宴会、酒吧、会议、健身、婚礼中心等功能房间;利用地势高差设有半地下室停车库、酒店设备用房及部分酒店公共设施;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平时为酒窖.总建筑面积108867 米2,其中客房面积约40451 米2,客房数量约500间,酒店公共空间面积约37549 米2.改建后的酒店定位为白金五星级酒店,已于2006年底部分投入使用. 图1 酒店总平面图 XX大酒店设计之初,其管理公司——XX酒店管理公司已经介入,对本酒店的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如酒店室内设计参数、新风量要求、空调主机品牌,空调冷、热水管管制、房间换气次数、室内噪声要求等等 主要设计参数 深圳市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0℃,湿球温度27.9℃;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6.0℃,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0%.室内设计参数详见表1. 表1 室内设计参数表

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 冷源系统 本工程集中空调面积62279米2,夏季空调计算冷负荷11403KW,设计选型时考虑酒店的运行规律, 按同时使用系数为0.8配置制冷主机,设计选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四台,总装机容量9142KW,其中单台制冷量为2637KW的机组三台,单台制冷量为1231KW的机组一台,机组冷水进、出水温度为12℃~7℃,机组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冷媒为R134a.大、小主机的冷量调节范围均为30%~100%无级调节,当冷量需求低于单台大主机冷量的50%时,由小主机接力,总装机容量下的大小主机搭配可实现5%~100%的调节能力. 热源系统 本工程所有客人活动区的空调系统在冬季都将供热.空调供热面积56732米2,计算供热负荷2524KW.酒店洗衣房有蒸汽使用要求,本工程选用高效蒸汽锅炉,能有效满足洗衣房、厨房、生活热水、空调采暖的要求. 热回收系统 由于锅炉房、洗衣房、配电室等房间夏季散热量大,冷却通风所需风量大,且无法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因此在施工配合过程中,为这些房间增设了带热回收装置的热泵机组.热泵机组进、出风温度为30℃/20~24 ℃,进、出水温度为20℃~55℃,制热效率可达4.0.经热回收后的冷风可作为房间冷却通风,产生的热水供应员工更衣室、员工厨房及洗衣房生活热水需求. 空调水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设计为一次泵变流量四管制系统,根据使用功能及平面位置划分为四大主支路(图2),从分、集水缸接管分别为左翼裙房、左翼客房、主楼及右翼裙房、主楼及右翼客房服务,各主支路回水管均设有静态平衡阀.因左翼客房支路水管距主机房较近,其冷、热水管采用同程布置,增加同程管路以增加其阻力损失,与右翼平衡;其余主、支管路均为异程布置;客房管井立管底部设置压差平衡阀;平衡阀通过控制各支路之间地水力压差来平衡因主干管阻力引起地支路之间水力不平衡.本工程选用地平衡阀在全开地状态下其阻力只有0.3Kpa,从而起到比设置同程管还节能地效果.

暖通施工图审图要点计划.docx

暖通审图标准 编写部门:编写人:编写日期:2013年9月22日 说明: 1、本文仅列出常见设计疏漏和审图公司审图重点,各项目需结合各自的目标成本、经营模式、管理需求展开详尽、细致的审图工作。 2、本文所列的“规范或依据”只涵盖国标和广西区地方规范,非广西地区项目需参考所在 省市地方规范或当地主管部门要求,仔细审阅施工图。 (一)机电施工图通用审图要点: 序号审图要点规范或依据备注 审查图纸目录上的图纸名称、阶段、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 1次、日期、幅面与图纸相应内容是否对编制深度规定》(以下 应;简称《深度规定》) 2审查图纸的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建筑 《深度规定》节能、图例、主要设备材料表是否齐全; 3审查设计说明、施工说明中的设计依据 《深度规定》是否齐全、规范版本是否有效; 4审查设计说明与系统图、平面图是否一图纸内容及深度应满致;足招标及施工要求审查设备表中设备参数是否完整、设备 图纸内容及深度应满 5编号规则是否一致,与图纸设备能否一 足招标及施工要求一对应; 6审查本专业图纸的建筑图层与建筑专业各专业图纸之间应匹图纸是否完全吻合;配 (二)防排烟系统审图要点: 序号审图要点 审查暖通空调施工图上防火分区、防烟1分区的划分与建筑图上防火分区、防火卷帘、档烟垂壁设置是否一致; 审查机械防排烟系统设置区域的合理 性; 2( 多层和高层建筑内长度大于 30 米的走道,当只有单侧可开启外窗时,也应设 置机械排烟 ) 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审查可开启外窗3 的面积、高度、开启形式和方向; 规范或依据备注 各专业图纸之间应匹 配 《建规》、第、、、、、无特别要求,对防烟等;《高规》第、、、、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等;《防排烟规程》时,其前室 ( 非合用前第、、、节等室)可不送风 GB50016-2006《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简称 《建规》)第条; GB50045(2005 版)《高 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解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解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摘要:文章将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要点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首先,就高 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类型进行了明确,然后分析了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工作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工作重点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优化设计质量,保障暖通空调设计的意义有推动优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暖通空调;设计;要点;质量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讲求环境的舒适体验。因此,为满足时代变迁的需要,大量的现代高层建筑建设起来, 暖通空调作为生活建筑与商用建筑都离不开的设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 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但是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安装及具体应用环节存在着很多突兀的问题。因此,保障高 层建筑暖通空调的有效性是高层建筑工程的重难点。 2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类型 2.1 全空气暖通空调系统 高层建筑属于我国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在建筑施工环节离不开暖通空调设计工作。暖 通空调设计工作的展开是为广大业主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空间。因此,就高层建筑展开 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必须结合高层建筑的基本特征,明确设计的基本要点。保障设计工作的 科学性与合理性。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类型很多。其中之一是全空气暖通空调系统,这 种暖通空调系统在大型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在一些商业大厦或高级酒店更有 着广泛的应用。全空气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原理就是将空调机充分利用起来,达到理想的加 湿加温,降温除湿的目的,通过这一系列的功能做好建筑内部环境的相关调节工作。 2.2 空气-水暖通空调系统 空气-水暖通空调系统。这类系统在多种类型的高层建筑中比较实用,基本的工作原理是 完成水和空气的相互交换,促进空调内部的热量得以高效释放。将水循环利用起来,对于室 内的温度及湿度做好对应的条件,借助空气促进室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该类暖通空 调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并且制冷速度较快,因此受到广大业主的青睐。 2.3 全水暖通空调系统 全水暖通空调系统,该种空调系统的作用就是将水循环充分利用起来,保障室内环境得 到高效的条件,该种类型的结构形式相对简单,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高层建筑暖通的需求。 3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工作重点解决的问题 3.1 必须解决可行性及可靠性问题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解决可行性及可靠性的问题。设计方案应该与国家及地方相对应的规范对应起来。保障供电,供热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一

暖通空调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1 工艺流程 1.1 通风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 风管制作 2.1 材料要求 (1)所使用板材、型钢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2)制作风管及配件的镀锌钢板厚度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3)风管法兰规格按下表选取。

2.2 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板材下料后在轧口之前,必须用倒角机或剪刀进行倒角工作。 (3)板材剪切必须进行下料的复核,以免有误,按划线形状用机械剪刀和手工剪刀进行剪切。 (4)剪切时,手严禁伸入机械压板空隙中。上刀架不准放置工具等物品,调整板料时,脚不能放在踏板上。使用固定式震动剪两手要扶稳钢板,手离开刀口不得小于5cm ,用力均匀适当。 (5)金属薄板制作的风管采用咬口连接、铆钉连接、焊接等不同方法。 咬口连接类型可采用平咬口和角咬口,咬口宽度和留量根据板材厚度而定。 钢板厚度 平咬口宽 角咬口宽 0.7以下 6--8 6--7 0.7—0.82 8--10 7--8 领料 展开下 剪切 倒角 咬口制 风管折 成型 方法兰下料 焊接 冲孔打眼 找平找 打孔打 划线下 圆法兰卷圆 铆法兰 翻边 检验

0.9--1.210--129--10 焊接时可采用气焊、电焊或接触焊,焊缝形式应根据风管的构造和焊接方法而定,可选用:对接焊、搭接焊、角缝、搭接角缝等几种形式。 铆钉连接时,必须使铆钉中心线垂直于板面,铆钉头应把板材压紧,使板缝密合并且铆钉排列整齐、均匀。板材之间铆接一般中间可不加垫料,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要求进行。 (6)咬口连接根据使用范围选择咬口形式。 (7)咬口时手指距滚轮护壳不小于50mm,手不准放在咬口机轨道上,扶稳板料。(8)咬口后的板料将画好的折方线放在折方机上,置于下模的中心线。操作时使机械上刀片中心线与下模中心线重合,折成所需要的角度。 (9)折方时应互相配合并与折方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翻转的钢板或配件碰伤。 (10)法兰加工 矩形风管法兰加工:方法兰由四根角钢组焊而成,划线下料时应注意使焊成后的法兰内径不小于风管的外径,用型钢切割机按线切断。下料调直后放在冲床上冲铆钉孔及螺栓孔,孔距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冲孔后的角钢放在焊接平台上进行焊接,焊接时用各规格模具卡紧。矩形法兰用料规格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11)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其管段长度在1.2m以上均应采取加固措施。(12)风管与法兰组合成形时,风管与扁钢法兰可用翻边连接;与角钢法兰连接时,风管壁厚小于或等于1.5mm时可采用翻边铆接,铆钉规格、铆孔尺寸见下表。 类型风管规格铆孔尺寸铆钉规格 方法兰120--630φ4.5φ4×8 800--2000φ5.5φ5×10 (13)风管与法兰铆接前先进行技术质量复核,合格后将法兰套在风管上,管端留出10mm左右翻边量,管折方线与法兰平面应垂直,然后使用液压铆钉钳或手动夹眼钳用铆钉将风管与法兰铆固,并留出四周翻边。 (14)翻边应平整,不应遮住螺孔,四角应铲平,不应出现豁口,以免漏风。 (15)风管与小部件(短支管等)连接处、三通、四通分支处要严密,缝隙处应用密封胶堵严以免漏风。 3 风管及部件安装 3.1 材料要求

暖通方案设计模板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版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二、工程简介及设计内容 本工程暖通专业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百货、商业名品等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地下汽车库、设备房、公用卫生间等的通风设计;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以及战时人防通风设计。 三、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计算参数(**地区):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5o C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5o C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 o C 夏季室外空调计算相对湿度83% 夏季大气压力1005.8kPa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o C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o C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0% 冬季大气压力1025.4kPa 2、室内设计参数

四、空调系统设计 1、主要设计指标 根据建筑特点,本工程商业部分设一个集中冷、热源。中央空调系统夏季总冷负荷约7830kW,冬季总热负荷约3400kW。空调冷源采用2台900Tons离心式水冷制冷机组和1台450Tons离心式水冷制冷机组。热源采用城市蒸汽热网,采用二台换热量为1.75MW的汽——水换热机组供热。冬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60/50℃,夏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7/12℃。冷水机组、换热机组及循环泵集中设置在冷冻机房内,冷却塔设置在裙楼屋面。补水定压:冷水补水泵采用软化水,冷却水采用电子除垢仪。冷水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冷热合用系统,膨胀水箱设在裙楼屋面。 3、空调形式 根据建筑内各房间的功能及大小不同和方案比较,本工程中央空调的形式主要有: 1、商业、超市、等大空间采用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根据各场所分布情况,设空调机房,采用立柜式或吊装式空气处理机组。空调风系统设计空调设计以竖向分层、横向按防火分区设置空调系统为原则,同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设计 2、商业配套办公管理用房等小空间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以满足各房间的个性化需求。 五、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1、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中的采暖空调基本参数和要求计算房间热负荷和逐项逐时冷负荷,并编写负荷计算书。 2、空调设备选用在设计满负荷工况下和部份负荷的效率最高的设备;风机的设计工况效率,不低于风机最高效率的90%。 3、末端装置和水环热泵机组采用温控系统,负荷变化时水泵台数作相应增减,与之对应的主机也作相应增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选用高性能的制冷主机,离心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大于5.1; 5、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以减少空调水输配能耗。 6、空调水系统的设计输送能效比小于0.0241。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暖通空调不仅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还发挥着调节室内温度与空气质量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暖通空调设计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是就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标签: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1、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 1.1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实用性及可靠性原则 在进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特别是针对环保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根据暖通空调运行时间长的特点,采取可靠、可行的设计方案,才能达到促进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水平稳步提升的目的。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关设计参数、标准等进行合理的评估,才能在确保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促进暖通空调实用性的不断提升。实用性与可靠性作为暖通空调设计的关键,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在设计的过程中将两者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促进暖通空调实用性与可靠性有效提升的目的。设计的可行性。 1.2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操作性及调节性原则 高层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运行程序与功能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确保暖通空调的正常稳定运行,设计人员必须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调整予以充分的重视,通过调节系统的方式实现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负荷的调整,才能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另外,设计人员必须对暖通空调设计的可操作性予以充分的重视,根据暖通空调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开展与自动化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所提出的差异性需求。 2、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具体要点 2.1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是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规模、楼层也呈现出日益增加的发展趋势,从而导致暖通空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所以,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节能环保的理念,才能实现优化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目的。比如,高层建筑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为了充分体现出其节能效果,必须在考虑热源输送问题的同时,充分重视热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才能有效降低热源传输损耗的同时,确保暖通空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优化中应用概述 梁晓宁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优化中应用概述梁晓宁 发表时间:2019-12-13T15:27:07.33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4期作者:梁晓宁 [导读] 目前对于建筑工程暖通设计应用BIM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基于BIM技术的自身特点及对暖通设计的重要影响。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应用BIM技术不但能够提高设计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使暖通设计避免发生管线干涉的情况。暖通设计与其他设计不同,暖通设计中管线的数量较多,管线的走向和管线的交叉情况相对较多,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只能进行平面设计,容易出现管线碰撞和干涉的现象,对整个设计质量造成了重要影响。应用了BIM技术之后,能够实现三维设计,在成像过程中能够清晰的看到管线的实际走向以及管线的布置情况,对于提高设计质量和避免管线干涉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暖通设计 引言 目前对于建筑工程暖通设计应用BIM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基于BIM技术的自身特点及对暖通设计的重要影响,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应当认识到BIM技术的优势及其重要性,在暖通设计中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图像的设计和方案的模拟,使整个设计方案能够在科学性、有效性和管线的走向及布置方面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暖通管线的设计质量,满足暖通设计的实际需要。 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的优势 (一)直观可视效果好 从暖通设计过程来看,BIM技术的优势在于直观可视,可以通过三维立体模型的方式看到具体的设计结果,并且对设计结果的细节进行查看,了解暖通管线的走向情况,以及暖通管线的相互之间的距离位置,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发生暖通管线的干涉碰撞。这一方式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暖通设计质量,使暖通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基于这一优势,BIM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辅助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对设计结果的提高和方案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对BIM技术的特点有正确认识。 图1 BIM系统暖通设计可视图 (二)能实现模拟优化和协调功能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需要考虑管线的走向和管线是否会发生相互干涉与碰撞,同时,管线在布置中需要与其他的设计专业和部分进行协调,采用单一的设计方法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利用BIM技术能够对方案进行有效的模拟,通过模拟和协调与其他的专业设计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暖通设计方案,既能够保证设计的质量达标,同时也能够提高方案合理性。通过模拟的方式能够对方案进行有效的优化,提高优化质量。因此,暖通设计中应用BIM技术成为了优化暖通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于解决暖通设计中存在的控制净高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统计可靠,计划精准 BIM技术在应用过程当中,既能够对管线的走向和管线的碰撞干涉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也能够对管线的尺寸和管线的直径与长度进行有效的模拟测量,通过这些具体的参数能够为后续的原材料采购和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施工成本的控制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因此,BIM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图形设计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施工辅助技术,对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以及施工成本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对BIM技术的优势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发挥BIM技术的优势,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效果。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优化中的具体应用 (一)BIM技术可以实现产品库模型的调用 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对方的优化需要用到BIM技术,在BIM技术应用过程当中,由于BIM技术可以对产品库模型进行调用,可以降低暖通设计的强度,对特殊部位的模型可以通过产品库调用的形式予以实现,避免了重新画图的工作量,对于减轻设计者的压力和提高设计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这一优势,极大的提高了暖通设计的效率,使暖通设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复杂模型的建立,对推动暖通设计和优化暖通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解决暖通设计过程当中工作量大和设计周期长的问题。 (二)BIM技术能够对暖通管线进行综合设计,避免干涉 在暖通设计中,暖通管线的碰撞干涉是影响暖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用BIM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选择。基于BIM技术的特点,在设计中能够对管线走向进行三维立体的呈现,能够对具体的细节进行放大检验。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实现暖通管线的综合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暖通管线的碰撞干涉现象,使暖通管线在细节设计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满足暖通管线的设计需求,解决暖通管线的设计需要,使整个暖通管线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设计质量,确保设计效果达标。因此,我们应当对BIM技术的这一特点有正确认识,在实际应用当中提高BIM技术的应用实效性。 (三)BIM技术能够加强多专业间的协作 对于BIM技术来讲,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实现多专业间的有效协作。在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单一方案的设计,而是融合了多个专业设计的综合方案。由于具备这一功能,BIM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能够实现暖通设计、电器设计、建筑设计等多种设计的有效融合,设计之后的方案,能够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放大检验,提高设计的整体质量,满足设计的有效性。因此,BIM技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方案(通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建筑概况 (1) 三、施工准备及工作计划 (1) 3.1技术准备 (1) 3.2现场准备 (1) 3.3机具准备 (2) 3.4材料准备 (2) 3.5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备 (2) 四、通风工程施工工艺 (3) 4.1 镀锌钢板风管的制作 (3) 4.2 风管制作工艺 (5) 4.3 风管加固 (8) 4.4 风管安装 (9) 五、通风空调设备安装 (13) 5.1 材料设备检查 (13) 5.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与安装要求 (13) 5.3 风机安装 (13) 5.4 漏风量测试 (14) 六、采暖系统安装 (14) 6.1材料要求及连接方式 (14) 6.2材料质量要求 (15) 6.3管道连接 (15) 6.4 管道支架制作、安装 (15) 6.5管道安装 (15) 6.6阀门安装 (16) 6.7管道系统试压和清洗 (16) 6.8管道保温 (16)

6.9系统调试 (16) 七、工期保证措施 (17) 八、成品保护 (17) 九、安全文明施工 (18)

一、编制依据 本工程总承包合同;本工程施工图纸;国家、行业相关现行规范、规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质量、安全、环境体系程序文件;延安地方相关标准、规程等。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0-20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K132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延安市新天地商业步行街(西区)工程 2、工程地点:延安新区(北区) 3、建筑面积:50865.60平方米,商业街 4、结构类别:框架结构 5、建设单位:延安市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6、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承包范围: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 三、施工准备及工作计划 3.1技术准备 3.1.1认真熟悉图纸,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配合图纸会审等相关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3.2现场准备 3.2.1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和结合实际情况布置施工现场平面。 3.3机具准备 机具在人员进场之后,施工之前运入现场,按施工平面图布置定位,本工程所有使用的主要机具名称、数量详见下表5:

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5001 — 2006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 2006 3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 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0. 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二、给水部分: 1、室外给水: 本工程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分别从两市政路上引入DN200的给水管,在本工程小区周围形成DN200连通的环状管网。低区生活用水和生活水 箱、消防水池补水管从环网上接入。 2、室内给水: 用水量估算:本工程量每日用水量为:45卅加,最大时用水量为:7nVh。 给水方式:采用下行上给供水方式。按城市供水压力、建筑使用性质和高度,纵向分为高、低两个区,其中首层至四层为低区,由城市供水管网直接供给;五至九层为高区,均采用恒压变频给水设备供给。此供水方式既充分利用了市政管道的压力,又达到了节能环保且经济的作用。 三、排水部分: 1、排水体制:

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制。 2、污水系统: 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给水量(不计道路及绿化用水、空调用水)的85%古计, 室内污水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涤废水分流,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与洗涤废水一起排到小区污水管网。估算设计最高日污水量:38m^/d ;最大时污水量6m^/h。 室外污水干管沿主干道敷设。污水干管管径从DN200到DN3O0坡度为0.005?0.003和沿地面设。 2. 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和室外用地范围内的雨水有组织地排入雨水管沟。屋面雨水排放按重力流设计,重现期取5年;室外地面雨水重现期取2年。 室外雨水干管沿主干道敷设。雨水干管管径从DN300到DN600坡度为0.003?0.001和沿地面设。 四、消防部分: 1、设计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灭火系统: 30L/S, 火灾延续时间:3h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 30L/S, 火灾延续时间:3h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0.8L/S , 火灾延续时间:1h 消防水池,总容积:400m i 屋顶消防水箱,容积: 18用 2、室外消火栓系统 在室外给水环网上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v 120m,均匀分布在消防主体周围并与消防主体的间距大于5m,小于40m,采用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每个消火栓供水能力10-15L/S。 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 消火栓间距v 30m,按室内任何一点发生火灾均有两支消防水枪的充实水栓同时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