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问答题

新闻记者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问答题
新闻记者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问答题

业务问答

1、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熟悉带机采访、灵活把握记者角色、熟练操作摄录器材、注重分工协作。

3、选题确立的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新闻政策标准和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4、新闻价值要素?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5、新闻政策标准通常体现为?政治一些单位,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6确立选题的方法?

(1)要综合徇新闻价值要素。(2)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要看是否合乎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7、选题谁通过哪些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8、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1)搜集背景资料。(2)掌握相关政策。(3)补充相关知识。(4)熟悉采访对象。(5)设计采访计划及提纲。(6)做好物质技术准备。

9、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

一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二是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10、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有?

旁观式、参与式。

11、广播电视记者进行的现场观察有哪些特点?

(1)观察的直接性。(2)观察的综合性。(3)观察的客观性。(4)观察的经常性。(5)观察的敏感性。

12、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录具体生动的情节。

(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13、在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时要注意什么?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得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也关系到记者能否准确清晰地采录到需要的音响与影像,获取宏观的细节的信息。

(2)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

(4)把握好开机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5)将观察与思考结合。

14、采访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知情,愿讲,善于表达。

15、什么情况下可采取开放式问题?

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关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

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16、什么情况下可采取闭合型

问题?

闭合式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

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

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

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式问

题。

17、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

(1)注重音响的素质。(2)

音响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

(4)捕捉特点。(5)尽量清

晰。(6)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

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

18、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1)恰当地运用景别。(2)

精心选择拍摄角度。(3)巧妙

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

头。

19、调整转换景别主要有什么

方法?

改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

离;机位不变时,改变镜头的

焦距。

20、运用光线要注意什么?

要确保画面的基本亮度,当室

内自然光亮度不够或不均匀

时,需要用人工照明来补光或

平衡室内亮度。

21、长镜头有何优势?

长镜头拍摄的画面完整、连贯,

对动作场景和情节的介绍和表

现有一气呵成的特点,适合报

道动态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新

闻。

22、什么情况适用中景?

主要用于表现事物的局部和人

物动作、活动以及与他人的关

系。由于中景画面可以包容两

个以上的人,便于显示人物之

间的关系,表现记者现场采访

也常用这一景别。

23、近景的特点?

在拍摄人物时,近景把主要画

面空间留给了人物,而人物的

面部表情则异常清晰,所以常

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

段。近景拉近了观众与新闻人

物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与新闻

人物同处一个空间的感觉,可

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交流

感。

24、特写常用什么什么情况

下?

常用于细微处提示事物的内部

牲和本质内涵。它用放大的方

式把人物或物体的某一局部突

出地呈现在屏幕上,画面形象

单一、醒目,是视觉冲击力最

强的景别。

25、拍摄角度可分为哪些?

(1)正面方向拍摄。(2)侧

面方向拍摄。(3)背面方向拍

摄。(4)平角度拍摄。(5)

仰角度拍摄。(6)俯角度拍摄。

26、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符

合广播电视媒体的哪些传播特

点?

(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2)

线性传播。(3)受从广泛。(4)

具体形象,感染力强。(5)转

瞬即逝,不留痕迹。

27、用事实说话的原因?

(1)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

这是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褓也是新闻的存

在形式,因此新闻中要用事实。

(2)事实用于雄辩,新闻报道

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

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3)人

们认识某种事物,必得某个道

理,总是从具体的事实开始的,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

理性。(4)要让受从接受你的

观点,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带他

们回到具体和戌中去,即回到

事实中去。事实最符合受从的

需要,听广播、看电视的受从

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事实,而不

是观点。用事实说话,是受众

对新闻媒体的要求。

28、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中体现客观中立的立

场和新闻报道中注意消息来源

的多样性,确保报道的客观准

确是基本的原则。可采用多种

“用事实说话”的手法。(1)

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2)通

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

景材料说话。(4)借用同期声

说话。

29、同期声运用有何优点?

第一,同期声是新闻报道中不

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

话,不拘一格地引用它们,可

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

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

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与

概念化。第二,同期声一般都

有出处,即消息来源,有助于

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同期

声来自重要人物或重要机构,

还有助于提高新闻权威性。记

者可以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

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

便直接出面说的话。这样的报

道看起来更客观,因而加强了

说服力。

30、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有何

要求?

结构线索单一,层次清楚,核

心信息处理突出。

31、新闻背景的作用有哪个方

面?

(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

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提示

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

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

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在新

闻报道活动中,记者借背景事

实提出异议的做法,显然更有

说服力。(5)借背景为新闻注

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

更可读。

32、广播电视消息导语写作特

点是什么?

选材精粹,具体形象,简短精

炼,照应主体。

33、常见的导语类型包括什

么?

直接式导语,延缓式导语。

34、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是

什么?

(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

间顺序结构(3)逻辑关系结构

(4)金字塔式结构

35、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

是什么?

(1)主题开掘深刻,提示事物

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

规律性。(2)用形象说话。(3)

表态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

多样。

36、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

段有哪些?

广播新闻专题可同时调动同期

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

手段,以对播、交谈、问答或

听众参与的方式播出。电视新

闻专题的表达手段,包括诉诸

于视觉的手段,如活动画面、

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物

质等,诉诸于听觉的手段,如

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

乐等。

37、在新闻专题中适运用同期

声、解说等表达手段有哪些作

用?

在新闻专题中适当采用这些手

段,与内容协调,起到烘托内

容、激发受从情感、引起共鸣

的作用。

38、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

具体因素是什么?

一是说、听的线性传播方式;

二是听觉与视觉印象的特点;

三是受众的收听、收看状态。

39、广播电视新闻专题一般采

用哪些结构?

纵式、横式和递进式。

40、纵式、横式、递进式结构

适用于哪类报道?

一、纵式结构适用于报道中心

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

事实,如有些新闻小故事、事

件通讯等。这种结构一目了然

的地方,即是将新闻事实的发

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直接作

为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线

索。二、横式结构又分为同时

异空结构和多侧面拼接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比较适用报道那

些场面宏大,但没有中心事件

的新闻事实。同时异空结构,

就是将同一时间作为一个平

台,将发生在不同空间,不同

方位上的事实串联起来,以显

示题材的丰富和场面的宏大。

这种结构常常用来报道某些纪

念日的重要时刻,它是以空间

的变幻来显示时刻的重要。还

有一类叫多侧面拼接结构,常

常围绕主题,在一个主题的统

领下采用这一主题的不同侧面

拼接事实。三、递进式结构这

类报道往往在一开始提出问题

接下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地

进行分析和调查,最后得出一

个结论。递进式结构分析问题

一般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

原因到结果等层层深入的思维

轨迹。它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已

不再是并列、平等垢关系,而

是推进的关系,向前发展的关

系,犹如剥笋,一层比一层深

入最后挖掘出本质和灵魂。因

此,也有人把递进式称为“剥

笋式”。

41、现场报道有哪些要求?

(1)现场报道立足新闻现场,

即一切以现场发生了什么为核

心,虽然不排除现场以外的材

料,但务必坚持以现场发生的

事实为主;现场报道对现场的

信息进行了加工和梳理,源于

现场,高于现场。(2)现场报

道在题材选择上要求现场的时

间、空间相对集中,记者能在

一事实上时间里,通过自己在

现场的采访和报道活动展现事

件的发生、发展和来龙去脉。

现场报道的结构形式有线索单

一的时序结构和引导结构。

42、现场直播主要分为什么?

重大活动类现场直播,新闻直

播。

43、现场直播的主要特点有什

么?

即时性;直接性;参与性。

44、重大活动类现场直播适用

于哪些报道,为什么?

包括文艺、体育、重大会议、

重大庆典以及重要活动。这类

活动有大致的规律,这类活动

的直播,事先可大体进行预测,

有些活动还可以根据直播的要

求,事先进行组织、安排,主

持人可以事先进行准备,导播

可事先准备导播文本。如晚会、

足球比赛、人代会、党代会开

幕式、三峡截流等。

45、现场直播的作用是什么?

迅速快捷权威;声形具备,动

态可感;感受过程,满足好奇;

详尽、全面、立体,大事我在

场。

46、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有哪

些?

(1)新闻依据要不断添加和变

动。(2)递进式报道的方式要

做到各报道由浅入深,一环扣

一环地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

个报道。(3)在节奏把握上,

对同一新闻作多次报道和多单

元集合造成一事实上的舆论强

势,当新闻进展较快,可增加

报道密度,反之,则减少形成

良好的节奏。

47、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

集中性,围绕同一主题来进行,

主题集中不分散;广泛性,多

角度、多侧面围绕同一主题反

映各方面的情况内容广博,信

息量大;深刻性,系列报道题

材多为题材重要重大的非事件

性新闻,通过系列组合报道,

深入提示主题,具有深刻性。

48、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

责?

(1)新闻信息的统合。新闻信

息的统合过程,实际上就是新

闻信息的价值定位过程,也就

是新闻信息的理解与意义的揭

示过程。(2)把关。“把关”

就是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控制。

(3)发言。编辑部的发言,大

量采用间接的方式。

49、对“把关”的影响主要的

定位角度有哪些?

即社会角色定位、专业角色定

位和传播对象定位。(1)社会

角色定位关注的是媒介的社会

责任和政治责任主要体现在对

新闻的货币性及其传播的社会

效果的考量上;(2)专业角色

定位关注的是业务水准,以及

真实性、准确性、明晰性、时

效性、组合性等,是其决定聚

会的主要标准;(3)传播对象

定位的角度,关注的是新闻信

息的服务性,它是从满足目标

群体新闻需求和举的角度出发

对新闻信息的取舍。

50、编辑部的发言多采用哪些

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编辑部的发言大量采用间接的

方式,表达自己具有倾向性的

态度和立场,影响受众对新闻

事实的理解与判断。需要注意

的是,要处理好新闻真实性倾

向性的关系。此外,编辑部还

要根据新闻报道内容撰写与之

相配的言论,对新闻事件直接

发言阐明观点。

51、编辑工作有哪些流程?

(1)根据本媒体、栏目特点和

节目的要求确定先是开展策

划,组织稿源;(2)在获得相

关稿件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节

目需要的稿件,对稿件进行必

要的修改为稿件制作合乎规范

的标题,并对经过修改的稿件

进行编排,确定节目播出形式;

(3)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确定

后,按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

行录播或直播;(4)节目播出

后,及时悼念受从反馈情况,

继续联系稿源,及时调整、改

进栏目的内容编排,为下一次

编辑工作做准备。

52、新闻报道的策划其具体内

容包括?

(1)确定一定时期的报道中心

与重点;制定出报道时机和规

模、方式等传播策略;安排先

是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

体规划与组织实施。

(2)新闻报道策划的另一个重

要方面就是大型报道活动的设

计与组织实施包括重大新闻现

场直播及各种较大规模的报道

活动。

53、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要

注意把握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

哪些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媒介组织报道的

基本方式为空间型的集中式与

时间型的连续式两种。广播电

视作为线性传播媒体,一般而

言,更适合于连续式的传播。

54、集中报道的特点?

其特点是以密集性大信息量,

保证信息的全面与深入并造成

传播声势。

55、对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衡

量的标准有什么?

一个是新闻的标准即新闻是否

真实是不具有新闻价值;二是

社会效果的标准在新闻传播过

程中,被传播的内容不仅有事

实信息而且有观念信息。

56、选择播出稿件,在衡量社

会效果的标准时应该注意什

么?

(1)事实信息(2)观念信息

(3)此外,在选择播出内容的

同时,也要兼顾内容的表现形

式。

57、修改节目、稿件的原因有

什么?

(1)本身存在问题必须订正、

修改;(2)则是本身并无问题

但要依据栏目的特殊定位和传

播意图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修

改,这称为相对性修改。

58、修改差错有哪些方面?

(1)是订正事实,这一下事实

要达到真实、准确、科学、清

楚的标准;(2)一个是矫正思

想政治差错。矫正思想政治差

错则要求纠正节目、稿件中在

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的问

题检查有无违政策、法规和社

会规范的地方,以及校正在字

里行间直接或间接流露出的错

误观念和倾向。

59、修改辞章的工作,是从传

播内容方式的角度对节目、稿

件所做的修改。它一般包括什

么?

(1)是对符号系统传播方式的

调整与推敲,包括活动图像、

图表、音响、语言、文字、符

号、标点等一切表意表情手段;

(2)是对节目、稿件从整体上

加以调整与增删组合,包括压

缩、补充和重组。

60、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相比,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1)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2)

标题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3)

作用有所不同

61、广播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

分为什么?

分为录播和直播两种。

62、直播节目各部门应该作些

什么?

新闻节目直播时,在有的组织

形式中,编辑还要担任导播,

或参与播出操作,在新闻节目

直播现场,导播掌握着现场和

各工程调度的权力,在其指导

下,各部门协同工作,密切配

合,共同完成直播工作。

63新闻类节目的编辑有谁来承担?

根据不同的动作机制,或由摄像师承担,或由编辑承担,或由记者承担,或由其中任意二者共同承担。它需要编辑人员具备对音响、影像的判断处理能力和操作电子编辑设备的技能。现场直播和无剪辑摄录的新闻节目是把摄录和编辑两个步骤合一,没有后期编辑工作。64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真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逻辑性原则;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兴趣原则;胜利适应性原则。

65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有什么?

音响;合成

66使用音响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1在报道中音响应尽量早出,以音响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引起注意,增强报道的生动性。(2)在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说明的,尽量使用音响,如有可能,解说时最好也有音响作为背景,使报道中的现场音响不中断,声音场面持续相连,形成强烈的现场感。(3)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把音响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切实直到表现和烘托主题的作用;(4)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5)注意不要滥用音响。

67音响用得过多用什么不好的地方?

音响用的过多过杂会淹没精彩的典型音响,冲淡主题,减慢节奏。

68声音合成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什么?

一切换即将前一种声音结束,然后即刻出现后一声音的组接方法;淡放淡出,一声音的音量由小变大而出,取代前一种声音,再由大变小而没,让位于后一声音内容的衔接方法;二混播,即两种不同的声音如解决和音响或两个音响同时播出,分出主次叠放在一起。

69各种声音混合复制的要求是什么?

各种音响比例合适、层次分明、音量平衡;声音清晰、平衡、丰满、不抖动;复制后不失真,不混入杂音,标准音量时无“沙沙”声;两段音响或音响与解决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没有复接痕迹。

70电视新闻编辑包括哪些?

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等。

71影像组接主要有哪些常用方法?

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使镜头衔接流畅(5)转场的技巧。

72电视新闻中的声音包括什么?

有声语言和音响、音乐三部分。73有声语言包括?

播音播报语言和语言实况音响。

74对播音播报语言的编辑处理要注意什么?

1选择与节目风格相配的人配画外音;(2)仔细处理情绪的起伏与节奏的张弛,与内容相统一、与影像相协调;(3)准确控制与画面及其他传播要素的对位。

75语言实况音响要求有什么?

1讲话要简练、通俗、口语化,

与讲话人的职业、年龄、身份

相适合。(2)语言实况音响和

画面的关系:在广播电视中,

实况音响是客观事实的重要再

现形态,具有与画面同等的信

息价值。在具体条件下,二者

或互补、或主从、或分立、共

同完成信息传达的使命。在实

况音响的编辑过程中要注意与

画面或同步、或对位等不同组

合方法的适当使用。

76字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有什

么作用?

字幕的运用在电视新闻编辑中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字幕根据

其与其他图像、声音等节目构

成要素关系的不同,有如下一

些常见的基本形态;独立型字

幕、主导型字幕、辅助型字幕、

转译型字幕、表达型字幕、伴

随型字幕等。

77在字幕文字应用上要注意什

么?

1要掌握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

则,注意并正确处理字体选用

与安排、字幕与图案和画面的

搭配及布局、字幕与画面的色

彩和谐、字幕与节目情调和节

目整体风格的统一,等等,努

力做到各要素的优化组合,统

一于传播目的的根本需要。(2)

要注意文字的书写必须规范

化、大众化,杜绝错别字、杜

撰字和怪异难辨字的出现。

78什么是栏目编排思想?栏目

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什么?

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

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栏

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1)

要具有良好的大局观,能够站

在时代的调试和人民大众的立

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

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

闻节目。(2)要遵循新闻节目

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编排一

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

性,要研究新闻的配置和优化

组合,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

联系,充分挖掘其蕴含着的新

闻价值,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

果。(3)要尊重并关于利用受

众信息接收生理、心理特点习

惯,以提高传播效果。

79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包

括?

新闻选择、分类及编辑、串联,

也包括新闻栏目设置、栏目之

间的组合等。

80新闻节目编排的常见技巧包

括?

1突出重点(2)优化组合(3)

巧妙安排结构(4)使节目起承

转合流畅自然(5)保持风格的

统一

81在编排组合时较常使用的方

法有什么?

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配

82新闻编排要遵循什么?

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

念:峰谷、节奏、分段。

83何为峰谷技巧?

所谓峰谷技巧是保持受众兴趣

高峰状态的方法。要求对能引

发受众兴趣的节目分散安排,

有意搭配不同体裁、形式的内

容和有趣与无趣新闻,以减轻

观众的疲劳感和厌烦情绪。

84节奏意味着什么?

节奏意味着节目流的起伏和变

化周期,即节目在内容和形式

上的改变与重复。节目长短、

简繁、迟速、庄谐、不同形式

等诸多因素,都应加以通盘考

虑,合理搭配,使节目张弛自

如、徐疾有度、不滞不泄,合

乎受众的接受心理节奏。

85分段是什么?

是用广告或其它区隔方法将一

档新闻栏目分成几个部分。

86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的

方法有什么?

一般新闻栏目的起承转合有各

种方法,如栏标、标题、广告、

音乐、片花、结尾等等,包括

节目间直接的响应连接等,就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其中

最直接的方式,是以语言为媒

介的起承转合,即通常所说的

节目提要、按语和串联词。

87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区别

有哪些?

1传播内容不同。新闻报道是对

于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

道,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

闻价值的事实是其传播的主要

内容。新闻评论以客观事实为

依据,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

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

点是其传播的主要内容。(2)

传播目的不同。新闻报道以传

播事实性信息为主,以满足受

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为目

的;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

息为主,以满足公众对意见性

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为目

的。(3)传播方式不同。新闻

报道强调“用事实说话”,以

客观叙述、描写等方式进行报

道,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议论;

新闻评论讲求“直抒胸臆”,

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

方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表明态度

和看法。和新闻报道比较,新

闻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

得更高,看得更远。

88新闻评论的功能有哪些?

解释功能;表态功能;深化功

能;引导功能和协调功能。

89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思

想性;论理性;前瞻性

90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有

什么?

更具时效性,平易亲切,生动

形象,视听形象。

91评论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

1观点的正确(2)立论的鲜明

与论点的明了(3)新闻评论要

想新鲜引人,认点的新鲜独到

非常重要。(4)无论多长篇幅

(或时间)的评论节目,其容

量都是有限的。

92评论的论据按材料的性质可

分为?

1为理论性论据,这是人类认识

自然、认识社会的结晶,是一

种经过实践检验或理论证明,

并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规律性

认识的总称。(2)为事实性诊

所,是所有用来说明或证明论

点的具体的事实性材料的总

称。

93新闻评论论据的应注意什

么?

真实,精当,新鲜

94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

据事说理;对比说理;论辩说

理;算账说理。

95据事说理的事实材料包括什

么,它们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包括新闻事实、具有新闻性的

典型事例、史实性材料以及知

识性材料等,它们的共同要求

是:(1)客观存在的人各事,

且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2)

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3)能

够启发人们思考或引发人们兴

趣。

96据事说理的方法分为什么?

1依托式。(2)输入新闻事例。

(3)夹叙夹议的整理糅合艺

术。

97对比说理的具体方法有什

么?

纵横比较、对比和类比等。

98本台评论的重要地位和作

用?

1表现在它是代表媒介编辑部

的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评论

形式;(2)评论直接代表媒介

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

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

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3)还需要考虑广播电视传播

的特点,力求简练、通俗、生

动。

99一般情况下短评以什么形式

出现,他与评论员文章有什么

不同?

一般情况下,短评经常以配合

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与评论

员文章不现的是,它的篇幅更

短小,论题更为集中,分析更

为扼要,在使用上也更为灵活。

100本台短评的特点和要求是

什么

短——短小精悍;新——新鲜

独到;活——生动活泼;深—

—就实务虚。简捷、通俗,能

够朗朗上口。

101编后话在什么位置?有什

么意义?

编后话置于报道末尾,旨在归

纳、引申、深化、生发,它是

种类新闻评论体裁中最富依附

性的一种,离开了所依托的报

道,就抢劫了其存在的意义。

102编后话的作用?

揭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

议;强调补充

103新闻述评与新闻综述的不

同?

1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牙接近

于述评,但它是以向读者告知

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在

于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

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

的叙述。(2)新闻述评则属于

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

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

立场和主张,从述评的篇幅来

看,术往往多于评,但它的重

点在于评,目的是为了评,述

是为评服务的。

104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

表现为?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

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

评,以评驭述。

105新闻述评的类型大致可为

什么?

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

评;思想述评

106新闻述评写作的要求?

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2)

就事明理,重在分析。(3)夹

叙夹议,事理交融。

107电视述评的基本形态是什

么?

即以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等为

报道、主板的对象,以画面、

音响为主要的表现手段,以字

幕为辅助手法,以记者(或主

持人)的解说、评析为主线,

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和人

们分析、认识事物的逻辑规律,

将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及各界

群众的分析议论加以恰当的剪

辑组织,在节目结尾处予以画

龙点睛的点评或提炼,使节目

视听结合,事理融合,使受众

获得事实性与意见性信息的双

重满足。

108电视述评涉及的范围?

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

外交等各个领域。其表现形式

也多种多样,包括调查性、解

释性、分析性、论辩性等等。

此外,述评中所报道与分析的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新闻事件、

普遍的社会现象、典型的新闻

人物、人们的思想观念或政治、

经济及国际形势等等。

109谈话类评论的优点?

1谈话最接近人际交流的传播

方式,在谈话类评论节目中,

形成了类似直接交换意见、商

讨问题的说理氛围,带有类交

流的特点,具有双向色彩,可

以唤起受从的参与感,促使受

众进入主动收听(看),主动

思考的状态。

2同时,多种意见的交流与探

讨,增强了信息的含量,也开

阔了人们的思路。

110谈话类评论分类?

一般分为漫谈式谈话节目、对

话式谈话节目、讨论式谈话节

目和现场参与式谈话节目。

111话评论节目的好处?

变一人播报为两人对播,或采

用访谈的形式,它不仅要以清

除一人的单调感,而且通过一

问一答,探讨切磋、关照响应

等方式,使谈话形成交流和互

动,不仅可以活跃评论的氧气,

而且可以调动听从的思维,使

其置身于对话与交流之中,通

过谈话的逐层深入,听众自然

而然地进入交流的情境之中,

并自然而然地了解评论的主旨

和意图。

112要办好谈话类评论节目,需

注意什么问题?

1选择受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

件或社会话题。(2)选择具

有较强的现场组织、协调能力、

机敏、干练的合适的节目主持

人;主持人的选择在这类节目

中相当重要的位置,并直接影

响节目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

(3)选择有借助性且具有较

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意见领袖”

工兵嘉宾以及现场观众;(4)

关于运用播放有关带和现场音

乐演奏等方式掌握谈话节奏,

营造轻松、自然、和谐的现场

气氛。

113舆论监督节目的目的?

在于维护社会正义、消除社会

阴暗、规范社会秩序、修正社

会认知、改善社会风气、提高

首先水平、形成正确的社会舆

论,直至制定形成相应的社会

规范。

114舆论监督节目的作用?

1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扬社

会主义民主,提高群众参与社

会事务的热情;(2)有利防止

公共权力的滥用,避免社会资

源的浪费,维护社会各成员的

合法权益;(3)有利于宣传社

会条条块块人工湖,关头社会

风气,提高社会首先水平;(4)

有利于弘扬正气,倡导先进,

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及现代化

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

境。

115舆论监督节目的特点?

1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它监督

的范围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

域,监督的参与者不仅有新闻

工作者,人民群众也积极投身

其中,提供线索、发表意见、

使得舆论监督具有其他监督形

式不可比拟的广泛性。(2)舆

论监督动作迅速,通过媒体的

活动可以及时发现、反映问题,

并迅速向社会传播,确保公众

和社会组织在第一时间掌握相

关信息。新闻媒体通过自己的

报道活动还可以及时反映社会

公众对所报道问题的意见,形

成信息的交流,促进问题的尽

快解决。(3)舆论监督是公开

的,通过新闻媒体的活动,把

所要监督的对象以报道、评论

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吸引社会

的注意,引起社会的讨论,其

过程、内容和细节完全牌公众

的掌控之下,从而得以建立有

效的社会监督。

116制作舆论监督节目,开展舆

论监督要注意把握哪些原则?

1坚持建设性监督(2)坚持科

学监督(3)坚持依法监督

117、栏目编排的具体操作包括

什么?

其实具体操作包括审定全部播

出节目、稿件,对其中内容相

关的稿件和节目进行组合,安

排与调整播出顺序,撰写节目

提要、开关语、结束语和串联

词,选定其中部分的背景图像,

安排间隔,写栏目播出串联词

等。

新闻学基础知识(精品)

新闻基础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 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的分类标准有好多。 新闻种类较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真、实、强、短、快、活。 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评论消息。 2、以新闻发生地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3、以新闻的时间性分类: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时间的报道)。 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硬新闻(关系到国际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5、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6、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7、按照新闻的传播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三、新闻的特点 新闻要求及时性、真实性。具体: 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 3、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4、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5、交代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地阐述事物的政治意义。背景材料应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并非每条新闻都要背景材料。 四、新闻的结构 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其基本要素和其他叙事性文体是一致的。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要包含六要素,即“5W+H”:谁

2010年(12月)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__________ A 小报 B 邸报 C 开元杂报 D 报房京报 2、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__________” A、新闻 B、进奏院状 C、朝报 D、阁抄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__________ A、1815年8月15日,马六甲,B 1815年8月15日广州 C、1815年8月5日马六甲,D1815年8月5日,广州 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__________ A、徐宝磺 B、邵飘萍 C、戈公振 D、李大钊 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__________ A、《新青年》 B、《京报》 C、《时事评论》D《每周评论》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__________ A、《新闻周刊》 B、《新闻研究》C《新闻战线》D《新闻学》 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__________ A、1922年9月 B、1927年 C、1921年8月 D、1923年2月 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 A、《生活周刊》 B、《大众生活》 C、《抗战》 D、《生活日报》 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_________ A、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__________ A、《解放日报》 B、《红旗日报》 C、《人民日报》D《新华日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__________ A 邸钞、B、朝报、C 进奏院状D 除目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__________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司 D、梁发 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 A、《向导》周报、 B、《前锋》月刊 C、《新青年》季刊 D、《共产党》月刊 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__________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劳动节专刊》C、《庶民的性利》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 A、《新闻学》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 D、戈公振 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__________在__________文章中的话 A、李大钊 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 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__________,副刊是__________ A、瞿秋白 B、蔡和森 C、呼声 D、鼓吹录 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__________,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__________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刘瀚 C、奥斯邦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央日报》 B、《中国日报》 C、中央广播电台 D、中央通讯社 10、人民日报诞生于__________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__________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 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

新闻记者考试基础知识教学文稿

新闻记者考试基础知识 1、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熟悉带机采访、灵活把握记者角色、熟练操作摄录器材、注重分工协作。 3、选题确立的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新闻政策标准和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4、新闻价值要素?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5、新闻政策标准通常体现为?政治一些单位,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6确立选题的方法? (1)要综合徇新闻价值要素。(2)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要看是否合乎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7、选题谁通过哪些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8、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1)搜集背景资料。(2)掌握相关政策。(3)补充相关知识。(4)熟悉采访对象。(5)设计采访计划及提纲。(6)做好物质技术准备。 9、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 一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二是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10、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有?旁观式、参与式。 11、广播电视记者进行的现场观察有哪些特点? (1)观察的直接性。(2)观察的综合性。(3)观察的客观性。(4)观察的经常性。(5)观察的敏感性。 12、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录具体生动的情节。(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13、在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时要注意什么?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得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也关系到记者能否准确清晰地采录到需要的音响与影像,获取宏观的细节的信息。(2)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 (4)把握好开机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5)将观察与思考结合。 14、采访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知情,愿讲,善于表达。 15、什么情况下可采取开放式问题? 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关于表达 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16、什么情况下可采取闭合型问题? 闭合式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式问题。 17、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注重音响的素质。(2)音响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4)捕捉特点。(5)尽量清晰。(6)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18、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1)恰当地运用景别。(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3)巧妙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头。 19、调整转换景别主要有什么方法? 我: 改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机位不变时,改变镜头的焦距。 20、运用光线要注意什么?要确保画面的基本亮度,当室内自然光亮度不够或不均匀时,需要用人工照明来补光或平衡室内亮度。21、长镜头有何优势?长镜头拍摄的画面完整、连贯,对动作场景和情节的介绍和表现有一气呵成的特点,适合报道动态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新闻。 22、什么情况适用中景?主要用于表现事物的局部和人物动作、活动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由于中景画面可以包容两个以上的人,便于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记者现场采访也常用这一景别。23、近景的特点? 在拍摄人物时,近景把主要画面空间留给了人物,而人物的面部表情则异常清晰,所以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近景拉近了观众与新闻人物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与新闻人物同处一个空间的感觉,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交流感。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年至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合法斗争 B、罢工 C、示威游行 D、武装斗争 2、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 A、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 C、空间的无限性 D、时间的无限性 3、地理环境是: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B、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5、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曾经是新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由于该工程没有考虑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可能会造成三门峡水库的淤塞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门峡水库泥沙日益淤积,库容不断减少,对下游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是 A、世界是多样性 B、世界是统一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一切从实用出发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B、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C、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D、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 7、2002年,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 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 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 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8、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

2005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 新闻传播学习网资料购买下载

2005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传播学习网|资料购买下载 题目 1、把()性、()性、()性统一起来,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2、对一件文艺作品而言,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之中,第一位的是性。 3、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为()性服务的。()性是艺术性、观赏性的灵魂。 4、简述文艺作品“三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思想艺术观赏 2、思想 3、思想思想 4、(1)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起来,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2)“三性”统一,第一位的是思想性。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为思想性服务的。思想性是艺术性、观赏性的灵魂。(3)艺术性、观赏性同样重要。如果没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的思想性就难以发挥作用,思想性就难以体现,也难以产生影响。(4)只讲思想性,不讲艺术性、观赏性,作品会让人看不下去;只强调艺术性,不讲究观赏性,作品会让人看不明白。(5)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才是完整的,才能成为精品,才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题目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来反映和报道新闻。 2、简述对“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客观事实客观事实 2、(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2)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有事实才能写新闻,没有事实就不能写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尚未变为现实的猜测和设想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题目 1、主旋律指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主潮的,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在当前,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文艺创作中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主义、()主义、()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记者证考试-综合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1、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 要求: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央从新闻战线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需要。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题。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1)坚持正确的的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处理矛盾的科学方法。 (2)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3)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要审时度势,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要因时、因人、因地、因事制宜。 (4)只有把好关、把好度,才能确保导向正确,水平提高,阵地巩固,影响扩大,既要在政治上、政策上把好关、把好度,又要在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具体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归恨结底是要在导向上把好关、把好度。 4、简述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1)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具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检测作用。 (2)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3)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舆论监督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法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4)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出现,其监督的领域广、反应迅速、参与公众多,影响效果大。 (5)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平衡。 5、简述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内涵要求。(★★★★★) 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坚持新闻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起码的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6、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一般要求):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还要做到概括性事实真实客观。 本质要求(更高要求):本质真实。新闻事业要全面、完整、深刻、精彩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相,不仅要做到具体事实的真实,而且要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以及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努力做到整体真实,要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7、简述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的要求。(★★★★★) (1)维护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责任和义务。新闻报道要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就是要用事实说话,通过事实的力量说服人、引导人。 (2)新闻具有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事实的选择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新闻报道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性。 (3)客观报道并非无倾向性。新闻客观、公正、有立场,是同准确、鲜明、生动紧密结合的。在当代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读: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 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好记者,除了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我以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 记者的素质绝不是天生的和不用经过培养的,一个成功的记者所必备的素质大都是后天获得的,而并非遗传。从我们以上所说到的记者素质看,除了悟性可能有遗传因素外,其他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才能做到的。 当然,这种培养与训练有很多方法和渠道,在实际工作的实践中训练是最好的方法,应该怎样进行具体的培养和训练呢? (一)理论学习和语言文字能力 1、就是坚持每天写作,为职业记者,最低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新闻和你对新闻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 2、坚持每天看新闻,至少细看十条。将每天的你认为重大的新闻事件记下来。而后,对一些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跟踪看下去,既看事件的进展,也看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方法和步骤,从中体会新闻写作的一些规律。 3、坚持对同源新闻进行对比,从中总结新闻采写的规律性的东西。经常作同源新闻的比较分析,对我们提高新闻采写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二)敏锐的洞察力即新闻的敏感程度 (三)深入现场,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胡编乱造 (四)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及时准确的了解新情况新问题 (五)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社会以及受众负责。 (六)和社会生活要有广泛的联系,有阶级性和政治色彩,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面对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在动笔之前,记者必须搭建这条新闻的叙事框架,这个框架包括新闻价值的基本因素、报纸的定位、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新闻纪律的规范等,比如,要确定是突出时效,还是突出重要,还是突出显要;是从法律层面介入,还是从社会道德层面来表述;如何适应报纸的定位;读者的关注点在哪里;有没有违背新闻纪律的事实及观点。然后再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适当的叙事方式,这里就包括确定体裁,安排结构,组织语言等。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是被动地反映事实,从选择事件、确定角度到安排结构、组织文字,每一个环节都有记者的主观判断,为什么会出现同源新闻的不同报道,就是因为不同的记者有着不同的综合素质,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同经历阅历。

新闻基础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1)新闻的定义: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A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B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C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D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E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2坚持党性原则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四是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五是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3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对新闻带来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 (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奋发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鼓舞和启迪人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与批语报道的联系。 (4)舆论导向:1含义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确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善于和敢于回答广大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访法论的重要内容,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哪些应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 (5)舆论监督的实质:1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社会五种功能:一是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二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三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四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五是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如何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一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会计监督同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二是会计监督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三是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有利于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出发,促进问题的解决。四是舆论监督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五是会计监督既然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要在党委领导下有序地进行。 (6)政治家办报办台:1957年6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一是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二是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三是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四是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五是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3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 C】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的好奇心 B、人的耳目喉舌 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D、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 2. 【 C】“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B】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A、16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4. 【 A】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A、传递新闻信息 B、引导社会舆论 C、提供文化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5. 【 A】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D】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的方针不包括。 A、以正面宣传为主 B、以事实为主 C、以我为主 D、以迎合对象国受众为主 7. 【 C】“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明确提出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江泽民 8. 【 D】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套电视节目。 A、12 B、13 C、14 D、15 9. 【A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 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10. 【 B】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A、《开元杂报》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万国公报》 11. 【 C】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抢有压 B、有闻必录 C、争取时效 D、用事实说话 12. 【 A】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可以“去塞求通”的资产阶级报人是。 A、梁启超 B、徐宝璜 C、邵飘萍 D、史量才 13. 【 A】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A、陆定一 B、邓拓 C、胡乔木 D、范长江 14. 【 D】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 B、充当政府喉舌 C、提供娱乐 D、赚钱赢利 15. 【C 】着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A、《旅欧通讯》 B、《俄乡纪程》 C、《中国的西北角》 D、《陕北之行》 16. 【 D】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所概括的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是。 A、党性、真实性、群众性、战斗性 B、党性、阶级性、思想性、倾向性 C、党性、客观性、鲜明性、生动性

编辑记者证考试知识点全攻略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据;(3)栏目的整体层次定位。它要确定栏目是针对一般大众,还是特殊需求群体;是专业化的栏目定位,还是普及性、通俗化的栏目定位;(4)根据目标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的特色与风格,避免与其他栏目雷同,确立自己的栏目个性;(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此外还要注意协调与其他栏目的关系。除了避免与其他栏目产生雷同外,还要注意相邻栏目间的配合,形成长短时间、风格各殊的互补格局,以便提高传播效果。 5、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体现?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电台、电视台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具有突出的新闻性和政治性。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更具时效性。这与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速度快、制作工序较少、流程较短密切相关;(2)平易亲切。广播电视媒介在新闻评论中一方面可以吸引广大受众参与评论,让受众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评论的语言也更加通俗化、口语化;(3)生动形象。广播电视媒介可以通过多样性的信息符号 (声音、图像)交代背景、再现时空、营造气氛,使评论更加形象、生动。 6、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其他媒介采访有相同之处,又有它独特的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人。带机采访,也就是用录音设备和摄像设备录取声音、画面等现场素材;(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由于带机采访的特殊性,采访与部分 (或全部)报道同步进行,使报道在采访过程中体现,进而产生了“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3)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广播电视新闻中,新闻报道的形式与新闻素材的获取方式及采访方式密切关联;(4)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从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记者同时也是受众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记者通过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活动参与新闻的制作。(5)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于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与第一个特性是相关的。(6)对于电视新闻来说,采访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电视新闻采访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7、简述电视传播的优势和劣势。(1)电视传播的优势包括:①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相比其他媒介,电视可以通过影像、声音、文字等传递更多的信息,更真实、全面、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②真实再现,现场感强烈。电视凭借其特有的画面的直观性、听觉的直接性既让人“眼见为真”,又让人“耳听为实”,在真实再现新闻事件方面,电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③时效性强。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迸步,电视的采制设备日益趋向小型化,大大提高了其传播效率,时效性也越来越强.2)电视传播的劣势包括: ①电视传播存在着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以及信息选择性差的劣势。②电视画面是感性的符号形式,不具备抽象性和概括性,长于展示而拙于阐释。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试题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题目 1、新闻事业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 2、新闻事业与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机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上。 3、新闻事业与哲学、文学、艺术等比较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意识形态 2、没有强制力 3、(1)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比哲学、文学、艺术更接近政治,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更直接。(2)反映社会生活最迅速,范围更广,影响更大。(3)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题目 1、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我们很容易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业所所宣传的思想体系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归因于()。 参考答案 1、新闻事业是专门采集、处理和传播的社会活动、传播方式和主持机构的总称,即总的活动是反映社会生活,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 构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 筑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集合体。新闻事业是意识形态中 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新闻事业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2、新闻事业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不同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题目 1、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划分为:()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2、()阶段主是指新闻事业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控制之下。 3、()阶段始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终于资本主义进行垄断时期,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处于政府放任状态。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教学文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过程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 1、了解新闻传播活动 (1)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3)新闻传播活动的渠道 2、新闻传播的本源 (1)掌握事实──新闻传播的惟一本源 (2)了解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原则 (3)掌握坚持新闻传播起源和本源问题上的唯物史观 3、了解新闻的定义 (1)新闻的种种界定(报道说、事实说、信息说) (2)熟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熟悉新闻传播的过程 1、新闻传播的动态观察 2、新闻传播的静态分析 3、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二、新闻传播的要求、选择 (一)新闻传播的要求 1、了解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1)真实性的科学含义(2)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治 2、了解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1)客观性的科学含义(2)客观报道和客观主义 3、了解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1)公正性的含义(2)公正性和倾向性的关系 4、了解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1)全面性的科学含义(2)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 5、了解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1)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2)抢新闻和报道时机 (二)新闻传播的选择 1、熟悉新闻传播选择的定义 2、掌握新闻传播选择的标准 (1)新闻定义(2)新闻价值(3)宣传价值(4)新闻法规 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一)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 1、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 2、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社会性 (二)熟悉新闻事业的功能 1、传播新闻,沟通情况 2、反映和引导舆论 3、倡导科学,介绍知识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5、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四、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新闻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 A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 【 C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B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政治敏感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线索 4. 【 D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5. 【 D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所有。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A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 【 B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功能。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8. 【 A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9. 【 C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 B、38 C、43 D、63 10. 【 C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A、正面宣传 B、鼓动性宣传 C、片面性宣传 D、指导性宣传 11. 【 B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12. 【 D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13. 【 A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14. 【 A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A、《热血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解放日报》 15. 【 D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群众日报》 D、《晋绥日报》 16. 【 D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 A、进行政治宣传 B、服务社会生活 C、提供文化娱乐 D、传播新闻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