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与经络_脏腑关系浅见_黄喜梅

腧穴与经络_脏腑关系浅见_黄喜梅
腧穴与经络_脏腑关系浅见_黄喜梅

各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各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各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指是人体上肢的末端,气咖流注到此而返回,五个手指有6条经脉循行。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肺经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商阳穴,心包经止于中指中冲穴,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关冲穴,心经止于小指少冲穴,小肠经起始于小指少泽穴。 五个手指所代表的脏腑,各家观点略有不同,临诊时可供参考. 1、拇指: ①脾经(张延生)。 ②从拇指皮肤可知呼吸系统障碍(王虹等)。 2、食指: ①代表肺部、胃和肠的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②食指的功能同人体营养状况有关,右手食指显示肝脏机能,左手食指显示胃肠机能(日本渡边正)。 ③食指反映胃肠机能(王虹、吕季儒等)。 3、中指: ①心血管系统(韩、张、许氏等)。 ②小肠和肝脏的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③心脏、血液循环系统、肾脏(刘邦明、日本渡边正)。 4、无名指: ①肺、大肠(韩、张二氏)。 ②无名指是肝胆机能的标志(王虹、吕季儒等)。 5、小指: ①肾、膀胱(韩、张二氏)。 ②生殖系统和心脏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③膀胱和心脏(王虹等)。 一般认为以经脉循行为依据判断经脉与脏腑的病变比较准确。 五个手指分别提示所循行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健康信息。每个手指除反映所循行的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信息外,还可以反映足部同名经的相关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健康信息。 大拇指反映手太阴肺经、肺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太阴脾经、脾脏的健康信息。 食指反映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阳明胃经、胃的健康信息。 中指反映手厥阴心包经、心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厥阴肝经、肝脏的健康信息。 无名指反映手少阳三焦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少阳胆经、胆的健康信息。 小指反映手少阴心经、心脏,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少阴肾经、肾脏,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的健康信息。 这种定位方法准确率比较高,因为它符合生物全息穴区的部位对应原理。即身体对应部位,如手、足、或同名经之间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有相似

脏腑经络关系及脏腑别通经典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1、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容

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连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认为脏腑的别通是由于膜网中实质性的丝管相连而导致的气血流通。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唐氏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今人黄杰熙所著《医经秘要》继承了唐氏的观点,明确提出包裹脏腑的胸膜、腹膜等膜网统称为三焦,其中有微丝血管相连通以行气行血,故脏腑别通"乃实有其道路相通,非凭空想象的气化相通耳"。 考《医学入门》中所引关于脏腑别通的容见于"三焦"一节的末尾,是为了阐述梴的三焦包容十二脏腑以至全身的观点。"观三焦妙用,而后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故脏腑之间不仅存在着表里配合关系,而且存在着互通关系。唐(容川)氏一系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基础,体现了力图汇通中西的思想,但与梴"三焦有名无形,无形而有用"的观点有异。膜网包裹脏腑固然可以作为脏腑之间相互连通的路径,却不足以说明其连通的特异性。 1.3、维杰认为脏腑别通的理论依据为六经开阖枢理论:中医的藏象学说与西医解剖学差异巨大,更看重脏腑经脉在功能上的联系,虽然经络至今未能得到解剖上的证实,却丝毫不影响经络学说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董氏奇穴传人维杰先生认为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由六经

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与脏腑的关系 一、耳与心 1、所属关系 ①心开窍于耳,其精气内藏于心。《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②心寄窍于耳。《千金方》:“神者,心之脏。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能审五味矣。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 2、生理关系 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心藏神,主听觉。”心主血脉,耳为宗脉之所聚,心血滋养耳窍。 ②心气通于耳,耳受之则能听。心气鼓动心血行而不滞上充于耳,心血濡润清窍,心气温养耳窍。 ③心主神明,听神受命于心,心助听神以司听觉,助位神以持平衡。《仁斋直指·卷八·声音方论》“心为声音之主”,《类经·十六卷·五癃津液别》:“心总五脏六腑,为精神之主,故耳目肺肝脾肾,皆听命于心。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也。” 3、病理关系 心的生理功能失调,可致耳的各种病变,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心脉微涩为耳鸣。”《内经》云:“心血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古今医统》云“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虑血耗,必致耳鸣耳聋。”《医学正传·耳病》曰“心火上炎,其人两耳或鸣或聋。” 4、治疗关系 根据二者的生理关系,从心论治耳病时可着重于养血气、清火气。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耳窍失荣,可见耳鸣、听力下降伴有心悸,乏力、眩晕、失眠多梦等,治疗时可以养血益气,理气通窍为治则。 二、耳与肾 1、所属关系 ①肾主耳,耳以肾为主。《中藏经》:“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 ②耳为肾之外候,《医学心悟·耳》曰:“耳者,肾之外候。”《杂病源流犀浊》曰:“耳为肾精之原也。” 2、生理关系 ①肾气充于耳,温养耳窍,助耳听觉。《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②耳与脑相连,故肾精通过脑髓而滋养耳窍,助耳生成与发育。 ③肾主伎巧,助耳平衡。 3、病理关系 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可致耳聋耳鸣,正如《灵枢·决气云说“精脱者,耳聋。” 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则出现耳鸣耳聋,反应迟缓或站立不稳。《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4、诊断关系 耳为肾之外候,肾中精气的盛衰可以从耳窍的润枯坚脆反映出来。而肾司听觉,为声音之根,因此也可以耳的听觉好坏来判断肾脏的盛衰。 5、治疗关系 一些耳病,可以从肾论治。如叶天士提出“本虚失聪者治在肾”,根据肾脏的功能以及耳鸣耳聋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临证治疗时以补肾精为主。 三、耳与肝胆 1、所属关系 ①肝脉络于听脉,如《医学心悟·第四卷·耳》说:“然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耳”。

白发 --- 与脏腑和经络密不可分的身体关系

白发 --- 与脏腑和经络密不可分的身体关系 (2012-11-20 14:34:05) 转载▼ 分类:健康知识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白发 --- 与脏腑和经络密不可分的身体关系作者:夏一文 现在白发现象已经不仅仅是年龄的象征了,而是越来越普遍,无论男女老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发现象。这种现象给一些人群带来了许多烦恼。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结果呢?今天我就从中医理论上给大家分析一下白发现象: 中医讲,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精血不足,黑发不生。意思是说毛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其生机根源在于肾。体内肾气的盛衰在外部的表现能从头发上显露出来。头发随着人的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的演变,均和肾气的盛衰有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肾对毛发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肾藏精生血液,营养毛发;第二,肾藏精生元气,激发促使毛发生长;第三,肾精通过督脉和精气作用而充养毛发。人体肾精充足,头发则发育正常,表现为浓密、光亮、柔润;反之则稀少、枯萎、不泽。故中医美发第一法即为补肾。 肝藏血,意思是说血液的正常运营,以及贮藏、调节,与肝密切相关。只有肝功能正常,全身各脏器及毛发才能得到血液的滋养。另外,肝主疏泄,当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时,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毛发营养供应受阻。 血对毛发起营养作用。血营养全身组织和器官,同样也对肌肤、毛发起营养作用。血的运行,必然需要在气的推动下,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发为血之余”,血气旺盛,则毛发也旺盛,血气虚亏,则毛发枯萎、稀少或脱落。 由于血气和毛发关系密切,故当各种原因造成血液病变时,如血淤、血热、血燥等,将会引起毛发的病变,如脱发、白发等。 因此头发疾患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症状。如人的心、肝、脾、肺、胃、肾的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病,心理疾病,血液和循环系统疾病、头部皮肤疾病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头发上。头发和毛囊所需的一切营养,均由毛囊底部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提供,人一旦精血亏虚,头发就没有充足的营养,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其中一种情况是合成黑色素能力减弱,因而出现白发。医学研究证明,精血双亏、肝肾受损,脏腑失调,就是白发的根源。头发早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经典】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1、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

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李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内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内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连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认为脏腑的别通是由于膜网中实质性的丝管相连而导致的气血流通。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唐氏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今人黄杰熙所著《医经秘要》继承了唐氏的观点,明确提出包裹脏腑的胸膜、腹膜等膜网统称为三焦,其中有微丝血管相连通以行气

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指是人体上肢的末端,气咖流注到此而返回,五个手指有6条经脉循行。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肺经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商阳穴,心包经止于中指中冲穴,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关冲穴,心经止于小指少冲穴,小肠经起始于小指少泽穴。 五个手指所代表的脏腑,各家观点略有不同,临诊时可供参考. 1、拇指: ①脾经(张延生)。 ②从拇指皮肤可知呼吸系统障碍(王虹等)。 2、食指: ①代表肺部、胃和肠的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②食指的功能同人体营养状况有关,右手食指显示肝脏机能,左手食指显示胃肠机能(日本渡边正)。 ③食指反映胃肠机能(王虹、吕季儒等)。 3、中指: ①心血管系统(韩、张、许氏等)。 ②小肠和肝脏的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③心脏、血液循环系统、肾脏(刘邦明、日本渡边正)。 4、无名指:

①肺、大肠(韩、张二氏)。 ②无名指是肝胆机能的标志(王虹、吕季儒等)。 5、小指: ①肾、膀胱(韩、张二氏)。 ②生殖系统和心脏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③膀胱和心脏(王虹等)。 我们认为:以经脉循行为依据判断经脉与脏腑的病变比较准确。五个手指分别提示所循行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健康信息。每个手指除反映所循行的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信息外,还可以反映足部同名经的相关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健康信息。如大拇指反映手太阴肺经、肺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太阴脾经、脾脏的健康信息。食指反映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阳明胃经、胃的健康信息。中指反映手厥阴心包经、心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厥阴肝经、肝脏的健康信息。无名指反映手少阳三焦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少阳胆经、胆的健康信息。小指反映手少阴心经、心脏,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少阴肾经、肾脏,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的健康信息。 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方法准确率比较高,因为它符合生物全息穴区的部位对应原理。即身体对应部位,如手、足、或同名经之间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有相似之处,故可以反映相对应经络脏腑的健康信息。大量的手诊实践证明,以经脉循行为依据判断经脉与脏腑的病变能较准确地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舌与脏腑 1.以五脏划分 舌根主肾、命门,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主肝,右主胆。 2.以三焦划分: 舌尖属上焦,上焦主心肺; 舌中属中焦,中焦主脾胃; 舌根属下焦,下焦主肝肾。 3.舌形色在五脏分居 白苔肺经;绛苔心经;黄苔胃经;鲜红胆经;黑苔脾经;紫色 肾经,焦紫起刺或舌青滑均属肝经。

舌与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它通过连及舌本,挟舌本,或在经脉循行中虽未系舌本,但有关舌病者亦属其经脉所主等形式,与舌相联系的主要经络: 一、足太阴牌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入腹,属脾,络胃,上穿嗝,挟行咽喉,连于舌本,并散舌下。另一分支从胃腑别出,上穿隔,注入心中,与手少明心经相交接。 当外邪侵犯本经后,可出现循经病变,如舌根强硬,食后呕吐,胃院疼痛、胀满,时有暖气,便后或排气则觉舒适;亦可有全身症状,全身及四肢沉重无力;总以脾胃病症状为主。

二、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耻下,斜行足心涌泉穴,出舟骨相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绿至胭内侧,沿股内侧后缘上人脊内,贯穿脊柱,属肾,络膀胱。直支,从肾脏上行,穿肝,过隔,入肺,沿喉咙上行挟于舌根部。另一分支从肺别出,络心,注胸中,交于手厥明心经络。 外邪侵犯本经,可出现循经和全身症状,以肾虚症状为主。 三、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毫毛中(大敦穴),沿足背上行,过内踝前一寸,向上八寸交于足太阴脾经后,向后上行至膝关节内侧,沿大腿内侧向前,入阴毛中,绕阴部,入小腹,上挟胃旁,属肝,络胆,上行过嗝,散布胁肋部,向上沿喉咙后方。人鼻咽部,向上连接目系,上出前额部,于头顶交汇督脉。另有目系支脉,从目系分出,下行至额里,环绕唇内。另一肝系支脉,从肝分出,过嗝,入肺。 外部侵犯本经,引起循经和全身症状,多以瘀证,实证为主。 四、任脉: 任脉起于中极穴下方的会阴穴,向上行经关元穴达咽喉,上结于舌本,出循面部而络于目。 由上述可见,五脏皆系根于心,通过经络,手足阴阳脉气亦通于舌,正如清代傅耐寒在《舌胎统志》序中论述:盖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如心之开窍为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挟舌本,心脉系于舌根,脾络系于舌旁,肾肝之络脉,亦上系于舌本。夫心为神明之府,五脏之主;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源;脾主中州,四脏赖心灌溉。是以脏府有病,必变见于舌上也,故舌辨脏府之虚实寒热,犹气口之辨表里阴阳。” 练舌保健法 1.舌柱上腭。打坐时闭目冥心,舌尖轻舔上腭,调和气息,舌端金津玉液频生,当此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咽时要汩汩有声,直送下丹田。久行此法,五脏邪火不炎,气血流畅,百脉凋匀,有益寿之功。 2.赤龙搅海。用舌在口内舔摩内侧齿龈,自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共9圈。然后再用舌舔摩外侧齿龈9 圈,顺序同上。此法久之可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3.鼓漱华池。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蠕动。当有津液生后要鼓漱有声,共36次。津液漱口后分3口咽下,并用意念引入丹田。这谓之玉液还丹。此法玉液灌溉五脏,润泽肢体,久之身轻体健,步履轻捷,百病皆除。 4.赤龙吐信。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觉,在舌不能再伸长时,把舌缩回口中。这样一伸一缩,面部和口舌随之一紧一松,共做9 次。此法利五脏,久之可回春驻颜。 5.张口结舌。张大口,伸长舌,口中如有津液生后可仰头咽下,心中默数81个数后收功。久行此法有通气、消食、驻颜去皱之效,对面部神经疾患也有疗效。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这里提到了天之阴阳与地之五行,那么这些五行阴阳如何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及经络对应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xx: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我们用这个图的上下左右中与人体进行对应: 下方的水对应五脏之中的肾上方的火对应五脏之中的心左方的木对应五脏之中的肝右方的金对应五脏之中的肺中央的土对应五脏之中的脾这是地之阴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 那么寒暑燥湿风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人体出了与地之阴阳对应外,还要与天之阴阳对应。 OK,现在我们看一下,人体是如何与天之阴阳对应的。 《黄帝内经》: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肝之地气属木,肝之天气为风;心之地气属火,心之天气为热;脾之地气属土,脾之天气为湿;肺之地气属金,肺之天气为燥;肾之地气属水,肾之天气为寒。所以五脏的生成,实际上就是天地之气相交感。

《黄帝内经》: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这里引出了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是如何与脏腑相对应的呢? 这个问题在《灵枢·经脉》中有答案,即以人体经络的分部来进行命名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当然,至于六腑的形成,黄帝内经给出一个解释: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胆,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虽然胆为地气所生,但是在脏腑阴阳的划分中,属性为阳。到这里,五行与三阴三阳及脏腑就结合到一起了。 五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所以与五脏相对应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也就分别对应五行中木火土金水。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第一就是依据经络在人体的实际分部,而对应的理论则是: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少阳与厥阴,阳明与太阴,太阳与少阴互相对应,虽然是这样,但是这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气化的问题。黄帝内经提到: 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眼睛与五脏六腑关系

眼睛与五脏六腑关系 眼睛与五脏六腑关系 《黄帝内经》中说,人体五脏分别有相对应的孔窍,其部分功能也通过这些孔窍而表现出来。认为口是脾之窍、鼻是肺之窍、舌是心之窍、耳是肾之窍,眼睛则是肝之窍。 中国传统医学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认识到眼睛虽然是一个局部器官,但是它与全身,特别是与脏腑、经络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帝内经》上说,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说“诸脉者,皆属于目”。眼睛之所以能够看见万物、辨别颜色,全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眼睛依靠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够视觉正常、神光充沛。所以,中国传统医学望诊中的“望目”,就是通过观察眼睛的各种情况,不但可以辨别疾病,而且还可以由此而推知人体内部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变化,具有由外推内、见微知著的重要意义。后世医家更在此基础上,根据眼睛各个部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应关系发展成为著名的“五轮学说”,并认为眼睛的各个部位及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 两眼内眦、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两眼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眼白睛属肺,称为“气轮”;两眼瞳仁属肾,称为“水轮”;两眼的上下眼胞属脾,称为“肉轮”。此外,古人还根据八卦学说,对眼睛进行分类归属的划分,按照八卦中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其中震卦东、兑卦西、离卦南、坎卦北、艮卦东北、坤卦西南、干卦西北、巽卦东南,把眼睛也相应地分为八等份,并分别归属于八卦及五脏六腑,这就是眼部的“八廓”理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运用这种方法。 眼针疗法 《证治准绳》说: “目窍于肝,主于肾,用于心,运于肺,藏于脾。”眼与经络的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

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女子胞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 1.女子胞与脏腑: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而血来源于脏腑。在脏腑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化血,肺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它们分司血的生化、统摄、调节等重要作用。故脏腑安和,血脉流畅,血海充盈,则经候如期,胎孕乃成。在五脏之中,女子胞与肝、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女子胞与肝:肝主疏泄而藏血,为全身气血调节之枢。女子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血的藏与泄。肝为血海,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本。肝血充足,藏血功能正常,肝血下注血海,则冲脉盛满,血海充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而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肝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月经方面。女子以血为体,以气为用。经、带、胎、产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女子的经、孕、胎、产、乳无不与气血相关,无不依赖于肝之藏血和疏泄功能,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临证指南医案·卷九》)之说。 (2)女子胞与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者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经。女子胞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经血的化生与经血的固摄两个方面。脾气健旺,化源充足,统摄有权,则经血藏与泄正常。 (3)女子胞与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肾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天癸的至竭和月经孕育方面。“天癸者,阴精也,盖男女之精皆主肾水,故皆可称为天癸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天癸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机能成熟所必需的重要物质,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此,女子到了青春期,肾精充盈,在天癸的作用下,胞宫发育成熟,月经应时来潮,就有了生育能力,为孕育胎儿准备了条件。反之,进入老年,由于肾精衰少,天癸由少而至衰竭,于是月经闭止,生育能力也随之而丧失了。 2.女子胞与经络:女子胞与冲、任、督、带,以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以冲、任、督、带为最。 (1)女子胞与冲脉:冲脉上渗诸阳,下灌三阴,与十二经脉相通,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又为五脏六腑之海。“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灵枢·逆顺肥瘦》)。脏腑经络之气血皆下注冲脉,故称冲为血海。因为冲为血海,蓄溢阴血,胞宫才能泄溢经血,孕育胎儿,完成其生理功能。故曰:“经本阴血也,何脏无之,唯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景岳全书·妇人规》)。 (2)女子胞与任脉:任有妊养之义。任脉为阴脉之海,蓄积阴血,为人体妊养之本。任脉通畅,月经正常。月经如常,方能孕育胎儿。因一身之阴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称“任主胞胎”。任脉气血通盛是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生理基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方能有子。所以,胞宫的作用与冲任二脉的关系更加密切。 (3)女子胞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一行于身后,一行于身前,交会于龈交,其经气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以维持胞宫正常的经、孕、产的生理活动; (4)女子胞与带脉:“带脉下系于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血证论·崩带》)。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 (5)女子胞与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气血通过冲脉、任脉、督脉灌注于胞宫之中,而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女子胞直接或间接与十二经脉相通,禀受脏腑之气血,泄而为经血,藏而育胎胞,从而完成其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关系与症状 脏腑之间的关系#精选、

五脏六腑关系与症状+ 脏腑之间的关系 本文引用自柒樂海風《你五脏六腑关系与症状》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

眼睛与五脏的关系是什么呢

眼睛与五脏的关系是什么呢 眼睛是人们最重要的器官,眼睛可以看到世界上的任何物体,如果失去眼睛就会处于黑暗当中,由于眼睛的重要性,让很多人开始重视起来,可是电子产品的增多,很多人未对眼睛进行保护,从而出现了多种眼睛方面的疾病。我们可以观察眼睛的症状判断患者身体其它器官的问题,那么眼睛与五脏的关系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中说,人体五脏分别有相对应的孔窍,其部分功能也通过这些孔窍而表现出来。认为口是脾之窍、鼻是肺之窍、舌是心之窍、耳是肾之窍,眼睛则是肝之窍。 中国传统医学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认识到眼睛虽然是一个局部器官,但是它与全身,特别是与脏腑、经络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帝内经》上说,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说“诸脉者,皆属于目”。眼睛之所以能够看见万物、辨别颜色,全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眼睛依靠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够视觉正常、神光充沛。所以,中国传统医学望诊中的“望目”,

就是通过观察眼睛的各种情况,不但可以辨别疾病,而且还可以由此而推知人体内部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变化,具有由外推内、见微知著的重要意义。后世医家更在此基础上,根据眼睛各个部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应关系发展成为著名的“五轮学说”,并认为眼睛的各个部位及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两眼内眦、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两眼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眼白睛属肺,称为“气轮”;两眼瞳仁属肾,称为“水轮”;两眼的上下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此外,古人还根据八卦学说,对眼睛进行分类归属的划分,按照八卦中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其中震卦东、兑卦西、离卦南、坎卦北、艮卦东北、坤卦西南、干卦西北、巽卦东南,把眼睛也相应地分为八等份,并分别归属于八卦及五脏六腑,这就是眼部的“八廓”理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运用这种方法。 中医讲,眼睛是心的使者。心又藏神,心是神明所呆的地方,所以神散则目惑,就是一旦我们的神散了,眼睛看东西必然要老花。俗语有:花不花,四十八。这是说人一般活到了48岁的时候,眼睛就有可能会花掉,其实眼睛是否老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散不散。

寸关尺对应脏腑-耳与脏腑关系

寸关尺对应脏腑-耳与脏腑关系 耳与脏腑经络的联系文章来源:深圳鼻炎网发表时间:xx-10-30点击:398次编辑:Gamely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以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肾开窍于耳:《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为藏精之脏,肾精充沛,则髓海有余,耳窍濡养有给,表现为听力聪慧;若肾精亏损,则髓海空虚,耳失所养,出现耳鸣耳聋。老年人听力多减退,即与肾中精气减衰有关。在肾主耳理论的机理探索方面,唐容川《血

证论》引陈修园之语说:“肾开窍于耳,而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从脏腑相关理论看,这一解释有一定道理。王清任《医林改错》力图从解剖学角度阐明耳与内脏联系的途径问题。他说:“耳孔内小管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而肾藏精生髓通脑,且肾脉贯脊,督脉属肾贯脊络脑,故肾气完全可通过肾脉、督脉上达于脑,而后输精于耳窍。唐容川对此作了概括:“肾主脑髓,耳通于脑,路甚直捷,所以肾开窍耳也。”(《医经精义》)。肾通过脑髓与耳联系的认识,较为合理地说明了肾主耳的机理和途径所在。近年来中医学的有关资料中,几乎均将耳鸣耳聋作为肾虚辨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肾与耳的关系作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人们发现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有耳鸣耳聋症状。作肾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的病人常有听力损失。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耳

毒性抗菌素对肾脏有毒性作用,而抑制肾功能的利尿剂也可引起耳蜗损伤。有人在实验动物中比较卡那霉素对肾、耳、肝、脑等器官的毒性作用,发现该药对肾与耳蜗具有共同的特异性作用。现代医学发现,肾与耳这两个相距颇远的器官,在解剖组织结构和酶的含量与分布方面,在水和电解质平衡生理机制以及对某些药物的药理反应上却有类似之处。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认为醛固酮、铁、钙、甲状腺素等为肾开窍于耳的物质基础,中医肾虚证的听力学改变规律及机理、氨基甙类抗生素肾毒性与耳毒性的关系,中医补肾方药在耳科应用等众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不少资料,为肾耳相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无论从基础理论研究,或是从临床实践观察,均发现肾脏确实存在着某些与内耳相似或类同的特性,两者具有某些客观上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讲义]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经典】

[讲义]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经典】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 "。《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李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内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容 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内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017-05-27 09:29:19) 眼为人体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和其他组织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如果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以及气血、津液失常,均可反映于眼部,甚至引起眼病。反之,眼部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脏腑,以致气血、津液失常,出现全身性反应。一眼与脏腑的关系眼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是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所以《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里的“精”,是指精明,即眼的视觉功能。如果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上注入目,就会影响眼的正常功能,甚至发生眼病。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一)眼与心和小肠的关系1.心主血脉,诸脉属目《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诸脉者,皆属于目”;《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血液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受血养,才能维持视觉。2.心主藏神,目为心使《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这里的“神”,是指人之精神、思维活动(实为脑的功能)。因神藏于心,其外用又在于目,故眼之能视,受心主使。《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又说:心神在目,发

为神光,神光深居瞳神之中,才能明视万物。此外,《素问·解精微论》还说:“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脏腑精气任心所使,而目赖脏腑精气所养,视物又受心神支配,因此,人体脏腑精气的盛衰,以及精神活动的状态,均能反映于目,所以,目又为心之外窍。这一理论,也为中医望诊的“望目察神”提供了重要依据。3.眼与小肠的关系人食水谷,由胃腐熟,传人小肠,小肠则进一步消化,分清别浊,其清者,包括津液和水谷之精气,由脾转输全身,从而使目受到滋养。此外,心与小肠脏腑相合,经脉相互络属,经气相互流通,故小肠功能是否正常,既关系到心,也影响到眼。(二)眼与肝和胆的关系1.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在论述五脏应四时、同气相求、各有所归时说:“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指出了目为肝与外界联系的窍道。因此,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质,也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从而维持其视觉功能。2.肝受血而能视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虽然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但目为肝之窍,尤以肝血的濡养为重要。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则进一步阐述说:“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还指出血与眼内神水,神膏、瞳神等关系密切,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才能维持眼的视觉。3.肝气

眼与五脏的关系

眼与脏腑的关系 眼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是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所以《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里的“精”,是指精明,即眼的视觉功能。如果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上注入目,就会影响眼的正常功能,甚至发生眼病。 一、眼与五脏的关系 (一)眼与心的关系 1.心主血脉,诸脉属目《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诸脉者,皆属于目”;《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血液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受血养,才能维持视觉。 2.心主藏神,目为心使《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这里的“神”,是指人之精神、思维活动(实为脑的功能)。因神藏于心,其外用又在于目,故眼之能视,受心主使。《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又说:心神在目,发为神光,神光深居瞳神之中,才能明视万物。 此外,《素问·解精微论》还说:“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脏腑精气任心所使,而目赖脏腑精气所养,视物又受心神支配,因此,人体脏腑精气的盛衰,以及精神活动的状态,均能反映于目,所以,目又为心之外窍。这一理论,也为中医望诊的“望目察神”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眼与肝的关系 1.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在论述五脏应四时、同气相求、各有所归时说:“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指出了目为肝与外界联系的窍道。因此,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质,也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从而维持其视觉功能。 2.肝受血而能视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虽然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但目为肝之窍,尤以肝血的濡养为重要。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则进一步阐述说:“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还指出血与眼内神水,神膏、瞳神等关系密切,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才能维持眼的视觉。 3.肝气通于目肝主疏泄,具有凋畅人体气机的重要功能。气能生血、生津,又能行血、行津。凡是供给眼部的血液、津液,无不依赖气的推动,而人体气机是否调畅,又与肝的疏泄功能所反映的主升、主动的特点密切相关。所以,《灵枢·脉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经典】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经典】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1、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李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内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

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内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连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认为脏腑的别通是由于膜网中实质性的丝管相连而导致的气血流通。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唐氏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今人黄杰熙所著《医经秘要》继承了唐氏的观点,明确提出包裹脏腑的胸膜、腹膜等膜网统称为三焦,其中有微丝血管相连通以行气行血,故脏腑别通"乃实有其道路相通,非凭空想象的气化相通耳"。 考《医学入门》中所引关于脏腑别通的内容见于"三焦"一节的末尾,是为了阐述李梴的三焦包容十二脏腑以至全身的观点。"观三焦妙用,而后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故脏腑之间不仅存在着表里配合关系,而且存在着互通关系。唐(容川)氏一系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基础,体现了力图汇通中西的思想,但与李梴"三焦有名无形,无形而有用"的观点有异。膜网包裹脏腑固然可以作为脏腑之间相互连通的路径,却不足以说明其连通的特异性。 1.3、杨维杰认为脏腑别通的理论依据为六经开阖枢理论:中医的藏象学说与西医解剖学差异巨大,更看重脏腑经脉在功能上的联系,虽然经络至今未能得到解剖上的证实,却丝毫不影响经络学说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董氏奇穴传人杨维杰先生认为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