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指标

水处理工艺指标
水处理工艺指标

除盐水工艺指标1.多介质过滤器:

进水浊度:≤30FTU 出水浊度:≤3FTU 2.超滤:

出水SDI指数:﹤3(运行五年内)

产水浊度﹤0.2FTU

3.反渗透:

一级进水温度:≥15℃

一级进水SDI: ≤3

一级进水浊度:≤0.2FTU

一级进水余氯:≤0.1ppm;

ORP(氧化还原电位) ≤200

一级进水pH值:7~9

4.混床:

产水电导率:﹤0.2μS/cm(25℃)

产水SiO?含量:﹤20 μg/L

硬度:≈0

5.总产水指标:

pH:7(25℃)

电导率:﹤0.2μS/cm(25℃)

SiO?含量:﹤20 μg/L

硬度:≈0μmol/L

污水处理各种工艺大全及优缺点对比

污水处理各种工艺大全及优缺点对比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 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 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 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 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纯净水处理设备工程方案及报价讲解

广州奥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活饮用纯净水设备一套 5加仑 /200桶 /天。用于 1800名员工饮用。 一、纯水设备基本技术参数 1、生产工艺:单级 RO 反渗透设备、预处理、 304不锈钢主机架 2.设备在(25℃产水量分别为:终端产水量大于 0.5 T/小时; 3、罐装设备大于 200桶 /天(18.9升 /桶。 4.设备产水技术标准:一级反渗透产水脱盐率大于 98.5%; 产水 TDS 值小于 10 符合:国家新修订的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压力大于1.5kg/cm2 二、纯净水设备基本工艺流程 根据甲方的要求、确定工艺如下: 整个工艺系统包括二大部分: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脱盐系统。原水经过原水泵进入预处理系统,经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自动软化装置、自动加药泵加入阻垢剂后预处理出水, 再经过保安过滤器进入高压泵送到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 反渗透产水送往纯水箱。纯水箱中的纯水经输送泵送往用水点, 并且装有压力控制系统, 可根据用水点的开启自动控制输送泵的启停。 纯净水设备工艺系统说明

1、石英砂过滤器 石英砂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泥沙、粘土、腐植物、颗粒物等杂质, 降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澄清的目的,经处理后水质污染指数SDI ≤4,可防止膜面结垢(包括 CaCO 3、 CaSO 4、 SrSO 4、 CaF 2、 SiO 2、铁铝氧化物等、防止胶体物质及悬浮固体微粒的污堵、防止有机物质及微生物的污堵,保护反渗透膜。 2、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活性炭的表面有大量的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 可以对各种性质的物质进行化学吸附去除水中的异味、有机物、胶体、铁及余氯,同时降低水的色度、浊度, 减少对反渗透的污染,处理后水余氯≤0.1ppm 3、自动软化装置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 降低水中的硬度, 同时用食盐再生离子交换树脂。 4、自动加药装置 采用意大利原产 A601自动计量加药泵, 在原水输送管路上加入稀释的阻垢剂, 阻垢剂采用美国 PWT 公司专利的树枝状专用反渗透膜阻垢剂,可有效防止 CaSO 4等各种金属盐结垢及胶体结垢,延长反渗透膜的清洗时间。 5、保安过滤器 采用 5微米的聚丙烯缠绕纤维滤芯为过滤元件, 主要是为去除前处理系统未去除干净的

纯净水设备工程报价方案资料

纯净水设备工程报价方案资料下载 纯净水工程报价方案 技术参数 1、生产工艺:单级RO 2.生产设备产水量:终端产水量大于0.5T/小时(25℃) 3.技术要求:一级反渗透产水脱盐率大于98.5%; 产水电导率小于10μS/cm, 4.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压力大于0.5kg/cm2 二、纯净水设备系统工艺流程 A.根据甲方的要求、确定工艺如下: 整个工艺系统包括三大部分: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脱盐系统。原水经过原水泵进入预处理系统,经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自动软化装置、自动加药泵加入阻垢剂后预处理出水,再经过保安过滤器进入高压泵送到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反渗透产水送往纯水箱。纯水箱中的纯水经输送泵送往用水点,并且装有压力控制系统,可根据用水点的开启自动控制输送泵的启停。 B.各工艺系统描述

1、纯净水设备系统石英砂过滤器 石英砂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泥沙、粘土、腐植物、颗粒物等杂质,降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澄清的目的,经处理后水质污染指数SDI≤4,可防止膜面结垢(包括CaCO3、CaSO4、SrSO4、CaF2、SiO2、铁铝氧化物等)、防止胶体物质及 悬浮固体微粒的污堵、防止有机物质及微生物的污堵,保护反渗透膜。 2、纯净水设备系统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活性炭的表面有大量的羟基和羧基 等官能团,可以对各种性质的物质进行化学吸附去除水中的异味、有机物、胶体、铁及余氯,同时降低水的色度、浊度,减少对反渗透的污染,处理后水余氯≤0.1ppm 3、纯净水设备系统自动软化装置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中的硬度,同时用食盐再生离子交换树脂。 4、纯净水设备系统自动加药装置 采用意大利原产A601自动计量加药泵,在原水输送管路上 加入稀释的阻垢剂,阻垢剂采用美国PWT公司专利的树枝状专用

水处理工艺学习介绍

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 MBBR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 MBBR的主要特点是:①处理负荷高;②氧化池容积小,降低了基建投资;③ MBBR 工艺中可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不需反冲洗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操作简便,降低了污水的运行成本;④MBBR工艺污泥产率低,降低了污泥处置费用;⑤ MBBR工艺中不需要填料支架,直接投加,节省了安装时间和费用。 生物流化床(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Process简称MBBR法)是生长生物膜的载体层在废水中不断流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载体是聚乙烯中空圆柱体,长5~7mm,直径10mm,内部有十字支撑,外部有翅片,密度0.95g/cm2,空隙率88%,可供生物膜附着的比表面积约 800 m2/m3,能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填充率可高达67%,可在好氧操作下以空气搅拌,或在兼/厌氧操作下以机械搅拌,使生物接触材在水中均匀的悬浮流动。这种载体的特殊形状使微生物在有保护的载体内表面生长而去除废水中的 BOD5。 生物流化床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而又超越了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缺点及限制。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应用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使生物池中的菌种浓度大大提高,使生化效率大大增强,有效去除氨氮、磷及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 生物流化床系统有如下优点: ①省地:占地仅为传统方法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并取消了二沉池。将传统的“初沉、生化及二沉”三个步骤合为一个步骤;②省时:比传统方法快一倍,只需2~6小时;③无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对比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对比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 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

水处理设备中衡量水质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水处理设备中衡量水质标准的主要技术指 标 水处理设备中,主要指标有水的浊度、臭和味、硬度、碱度以及铁离子、锰离子、有机物、余氯、溶解氧及微少物等的含量。 一、浊度 浊度又称混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一般将1L蒸馏水中含有1mg Si02时的浊度规定为1度。水处理设备中浊度高时,能保护微生物免受消毒作用和刺激细菌的繁殖,因此在水处理设备消毒过程中,浊度低时才能保证其消毒效果。另一力面,浊度超过5度就可觉察出来,并会使用户感到厌恶,因此—般自来水的浊度上限为5度。 原水中所含的杂质是发生水浑浊的主要原因,导致水混浊的主要杂质是悬浮物质和肢体物质。季节和供水途径的变化,都有可能因原水中所含杂质而产生混浊现象。水处理设备厂必须注意原水的浊度变化,同时根据水质情况,采用凝聚、沉阵或过滤、氯化等方法去除混浊。 二、臭和味

饮用水不得有异臭和异味,或者说没有令人厌恶的臭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难则》规定:“对大多数用户无厌感感”,水处理设备用水的水质应无味、无臭。 水质发生异臭和异味的原因很多,甚至难以区分,例如来自无机物的异味、腥臭、腐败臭、碳氢化台物以及来自硫磺或氯的臭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某些水臭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有些则是工业污染造成的。 水的异味主要来自无机物,如镁、钙、铜、铁和锌。以及某些盐类,例如重碳酸钠和氯化钙。只有当水中的这些无机物浓度与人唾液中的浓度相近时,才能感觉水无味。 水处理设备氯化过程也会出现余氯气味,但这是用氯消毒而使饮用水保证微生物安全性所必须的。水处理设备中存在异臭和异味将会影响水质的香气和滋味,而且有时还会使水出现沉淀现象。 根据情况,水用水有时必须进行脱臭或除味处理。去除异臭或异味的方法很多,例如由气体引起的可进行脱气处理;由还原物质引起的可用氯或臭氧进行氧化处理;活性炭吸附过滤是消除异臭和异味行之有效的方法。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指标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指标 §1.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图1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treatment wastewater)工艺流程图 §1.1.1 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1、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 2、再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污水的高度)提升后,经过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 3、之后进入沉砂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 4、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 §1.1.2 二级处理(即生化处理) 图2 生物处理方法分类

生化处理的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SS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 §1.1.2.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就是生物絮凝体,上面栖息、生活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氧分充足的环境下,以溶解型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不断生长,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本方法的主要设备为反应装置和提供氧气的曝气设备。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供氧装置以及回流设备等组成,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由初沉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沉池底部流出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并在曝气池充分曝气产生两个效果:①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②保持曝气池好氧条件,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二次沉淀的作用有两个:①将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水分离;②浓缩活性污泥,使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二沉池的污泥也可以部分回流至初沉池,以提高初沉效果。 图3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1.1.2.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和活件污泥法一样,同属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介绍及对比

几种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 一、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进及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已较少使用。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生活污水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作简单介绍,包括氧化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BAF)、A-0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等。 二、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完整工艺如下: 污水——前处理——生化法——二沉池——消毒——出水 | | ——-——污泥处理系统-- 前处理也称为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格栅或格网、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一简介。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

水处理设备技术协议书

技术协议 协议编号: 设备名称:150TPH化水系统 买方: 卖方: 签定日期:2006 年04 月11 日 签订地点:

*****************有限公司 **********公司 水处理设备技术协议书 协议编号:***********公司(以下简称买方)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卖方)就150TPH化水系统设备工程签订本技术协议,该技术协议与双方签订的合同(合同编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总体说明 本协议规定了水处理工程除合同规定以外的技术细节。 2工程界限与设计基础条件 2.1工程界限 化水车间厂房轴线以外1.0米为界限,即从多介质过滤器入口的化水车间轴线外1.0米处至除盐水泵出口化水车间轴线外1.0米处。 卖方负责总体平面设计。 2.2界区内卖方工程内容 2.2.1工程界区内化水设备涉及的设备、安装及调试 2.2.2工程界区内设备供电工程 2.2.3工程界区内仪表和控制工程 2.3买方工程内容 2.3.1电源接入厂房,安装空气开关。如果是双路供电系统,安装双路均衡和切换装 置 2.3.2土建工程和预埋管道工程、厂房内外埋管道工程、墙壁预埋工程。所有预埋 管道必须有衬胶或衬塑防腐 2.3.3采暖通风空调工程 2.3.4生活、消防和排水工程 2.3.5照明、防雷和设备供电接地工程 2.3.6提供加热蒸汽

2.3.7提供压缩空气 2.3.8厂房内外预埋管道工程 2.4工程界区的边界条件 2.4.1给水流量:>300m3/hr 2.4.2电源:380V/220V,50HZ,功率,设计联络会确认 2.4.3调试化学药品:由乙方提供 2.4.4水质分析仪器药品等由买方提供 2.5设计基础条件 系统应适用于黄河水或地下水或二者混合水 2.6工程规模 系统总产水量:150TPH 2.7产水水质 总硬度:≈0 μmol/L SiO2:≤20μg/l 电导率:≤0.2μs/cm 3配置清单 设备配置清单见附件1 4技术图纸 卖方应合同签订7日内向土建设计单位和买方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和图纸 5设备验收 5.1设备制造完成后双方根据《设备配置清单》进行到货验收 5.2设备正常连续运转24小时后双方对设备进行整体验收,验收标准如下: 5.2.1超滤产水SDI<3,三、四期改造后总产量≥400吨/小时 5.2.2双级反渗透系统脱盐率>99%,产水电导率>10μs/cm,产量≥170吨/小时 5.2.3EDI产水符合本技术协议2.7要求,产量≥150吨/小时 6质量保证 6.1设备系统质保期为安装调试完成之日起一年整。其中超滤膜及EDI组件质保期为 安装调试完成之日起三年整。

水处理工艺流程

1 污水的分类及其来源 根据废水来源可分为城镇污水和农业废水。城市废水又分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 A生活污水 *主要包括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 *来源:除家庭生活排的废水外还有集体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排出的废水。 生活污水以有机物污染为主、可生化性好、但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治病的新药层出不穷,部分排泄物与生活污水混为一体使污水结构趋于复杂并使处理效果的难度增加。 B工业污水 *是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由工业生产车间与厂矿排出的绝大部分工业废水是用于冷却、洗涤及地面冲洗,因此,里面会含有工业生产所用的原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 *工业废水的排放特点:1具有排放量大、方式多、范围广。2种类繁多,浓度波动范围大。3迁移变化规律差异大。4毒性强、危害大。5不宜治理,恢复困难 C 雨水 *雨雪降至地面形成地表径流,工业废渣和垃圾堆放厂冲刷排水随着时间季节环境的变化其成分复杂

D农业废水 *农业废水包括农田灌溉,畜牧业养殖,食品生产加工等过程中废液的排放,分散面积广,不易集中,治理困难。农药化肥,有机富营养物的含量较高 污水污染程度表示指标: 1)BOD ·定义: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至无机物时所消 耗的溶解氧的量。 ·指标:在20℃水温下,5d的BOD约占总BOD的70%一80%,常用BOD20作为总生化需氧量La,工程上常用BOD5作为可生 物降解有机物的综合浓度指标。BOD意义: 直接反应水体中的有机污染情况 能表征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BOD/COD>0.3才认为可采用生物处理 定义:在一定的严格的条件下,水中还原性物质与外 加的强氧化K2Cr2O7,KMnO4等)作用时所消耗的氧量,用 氧(O2)的mg/L表示。COD综合反映有机物质相对含量。·CODCr:污水指标,简写为COD。以K2Cr2O7为氧化剂,

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及特点

表4 常用工艺性能简述 工艺 名称 工艺简述优点缺点 AB法工艺AB法工艺即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该工艺不设初沉池,由A、B二级 活性污泥系统串联组成,并分别有 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A段负荷高, 主要进行吸附去除,B段负荷低, 进行生物氧化降解。 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 行稳定性好;②去除COD、 BOD效果好;③具有良好的 脱氮除磷效果;④投资省, 运转费用低。 ①A段负荷太高, 如果控制不好, 很容易产生臭 气;②A段产生 的污泥量较大, 有机物含量高, 不易稳定化处置 [3]。 A/A/O 工艺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由厌氧 池、缺氧池、好氧池串联而成。在 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 式存在的氮和磷一并出去。系统的 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 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组成。在好氧 段,硝化细菌通过生物硝化作用, 将氨氮及有机氮转化成氮气逸入 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目的;在厌 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 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 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 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去除。且以 上三菌均有去除BOD的作用。 ①在同类脱氮除磷的工艺 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 同类其它工艺;②在厌氧- 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 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 SVI一般小于100,污泥易 沉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③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 在2.5%以上,污泥肥效好。 ①该工艺适用于 TP/BOD值较低的 污水,当TP/BOD 值很高时,BOD负 荷过低会使得剩 余污泥量少,难 以达到满意的处 理效果②当污水 量变化时(高低 峰)会造成沉淀 池内污水停留时 间长,导致聚磷 菌在厌氧条件下 产生磷的释放, 会降低除磷效 率。 传统SBR工艺SBR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 泥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此法将 初沉池出水引入SBR反应池,按时 间顺序进行进水、曝气、沉淀、出 水等基本操作。各操作周而复始反 复进行,且在同一池子中完成。此 工艺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二沉池和 污泥回流系统,但每个池子都需设 ①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占地面积小;②处理效果 良好,出水可靠;③较好 的脱氮除磷效果;④污泥 沉降性能良好。⑤控制灵 活,易于实现脱氮除磷⑥ 对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具 有良好的适应性 ①设备的闲置率 较高;②污水提 升水头损失较 大;③不连续出 水时,需要较大 的调节池;④不 适合于大型污水 处理厂[4]。

纯水设备技术参数

纯水设备技术参数 1.纯水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表 2.设备组成 由预处理系统、反渗透主机系统及纯水供水系统、细菌过滤器、UV杀菌器组成2.1.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由多介质过滤器、软化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组成。 2.1.1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滤料为酸洗石英砂、椰壳净水级活性炭,流量≥2m3/h 罐体规格为1054树脂罐 控制阀为全自动过滤控制阀 2.1.2软化器过滤 软化过滤器:滤料为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流量≥2m3/h

罐体规格为1054树脂罐 控制阀为全自动再生控制阀 2.2.反渗透主机系统 高压泵材质:泵体为不锈钢,流量≥2m3/h,扬程≥ 120m 反渗透膜元件:脱盐率≥99% 反渗透膜片类型为: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 膜元件数量:2根/套 反渗透主机尺寸:1350×800×1700mm(长×宽×高) 反渗透主机模块:集成一体化不锈钢框架 2.3. 纯水供水系统 由纯水箱、压力控制模块及纯水泵等组成; 纯水泵:材质不锈钢,流量≥2m3/h,扬程≥30m 纯水箱:容积为500L,材质为不锈钢,配自动液位装置 恒压系统:采用美国进口恒压供水系统 供水控制:同时受水箱液位和压力控制器的双重控制,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平衡、稳定运行和对纯水泵的缺水运行保护。 系统管道:优质U-PVC 3.设备工艺流程 自来水→多介质过滤器→软化过滤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系统→纯水箱→恒压供水系统→UV杀菌器→细菌过滤器→用水点→纯水箱 含管路消毒系统 4.设备主要技术性能特点: ※ 产水水质满足国家内镜中心用水标准; ※ 全自动运行控制,自动开停机,实现无人看管; ※ 多功能监测可实现水质、流量、压力等在线显示; ※ 预处理系统自动冲洗及再生运行; ※ 软水、纯水具有独立的供水管路,可多点取水; ※ 具备无水保护,高、低压力保护等多种安全自锁功能;

水处理工艺介绍

水处理工艺介绍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A2/O水处理工艺介绍 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 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如图所示,在该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一被去除。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1、A2/O工艺于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磷工艺(A~/O)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该工艺在好氧磷工艺(A/O)中加一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目的。 2、工艺特点: (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污水处理几种常见工艺比较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 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 (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3. A/O工艺的缺点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

净水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净水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1、★净水设备具有权威机构(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许可批件》证书; 2、净水设备生产厂商必须具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有效期内的产品责任险保险单; 3、净水设备生产厂家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生产厂家通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厂家通过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4、★净水设备具有国家强制性产品CCC认证证书和CQC认证证书; 5、★适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纯净饮用水)》GB19298-201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GB/T4133-2010 直饮水》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处理器》(2001)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2001) 《GB19298-2003 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6、★设备应包含但不限于PP棉过滤、活性炭吸附、RO反渗透膜过滤

等五级以上高精度过滤系统; 7、★出水口≥2个,每个出水口同时具备常温水和热水两种出水温度选择,提高取水效率; 8、采用专利长效反渗透滤芯(提供证明材料),有效降低滤芯耗材的更换频率,节省费用开支;反渗透膜片优选进口品牌,保证膜的稳定性,有效降低滤芯耗材更换频率,节约开支。须出具相关关税证明材料或海关报关单证明材料; 9、★水效等级:1级;废水比达到1.5 :1及以上(提供权威检测机构报告),可以有效节能、减少废水的排放; 10、★额定净水流量:≥15L/H; 11、★热水制水量:≥18L/H(不低于90℃),单次连续出热水量≥20L (不低于90℃),满足冬季高峰期的热水需求; 12、★温水箱容量:≥11L、热水箱容量:≥11L; 13、额定功率:≤1850W,加热功率:≤1800W; 14、额定电压:AC220V 50HZ 15、适用水压:0.1~0.35MPa 16、适用自来水水温:5~38℃ 17、设备尺寸:(宽*厚*高)421*452*1455mm;误差±5%; 18、★具有断电保护、漏电保护、溢水保护、防干烧保护等安全功能; 19、防触电保护类型:Ⅰ类(提供权威检测机构报告);

8-几种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分析

几种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就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对比和选择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比较;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众多,具体结合到污水处理工程要根据原污水的水质、出水要求、处理规模、污泥处理方法以及当地的具体条件,慎重分析和选择。在方案的选择上还要考虑经济效益、技术性能、操作管理以及占地面积等因素。 一、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 1、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氧化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连续循环完全混合工艺,是用延时曝气法处理废水的一种环形渠道,平面多为椭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以上。在沟渠内安装与渠宽等长的机械式表面曝气装置,常用的有转刷和叶轮等。曝气装置一方面对沟渠中的污水进行充氧,一方面推动污水作旋转流动。氧化沟多用于处理中、小流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以间歇运转,也可以连续运转。氧化沟根据其构造和运行特征,并根据发明者和专利分为不同类型。 以Carrousel(卡鲁塞尔)式氧化沟(荷兰DHV公司开发)为例, 图1卡鲁塞尔氧化沟 1—出水堰;2—曝气器 由上图1可知,这是一个多沟串联系统,进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后沿箭头方向在沟内作不停的循环流动。Carrousel氧化沟采用垂直安装的低速表面曝气器,每组沟渠安装一个,均安装在同一端,因此形成了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富氧区和曝气器上游以及外环的缺氧区,这不仅有利于生物凝聚,还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BOD5去除率可达95~99%,脱氮效率约90%,除磷效率约为50%。Carrousel氧化沟的表面曝气机单机功率大,其水深可达5m以上,使氧化沟面积减少土建费用降低。由于曝气机功率大,使得氧的转移效率大大提高,平均传氧效率至少达到达2.1Kg/Kw.h。因此这种氧化沟具有极强的混合搅拌耐冲击能力。当有机负荷较低时,可以停止某些气器运行,以节约能耗。 氧化沟的沟渠长度较大,污水在氧化沟内停留的时间长,污水的混合效果好。可以不没初沉池,有机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氧化沟的曝气装置具有两个功能:供氧并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循环流动。污泥的BOD负荷低,同延时曝气法。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龄长,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在氧化沟内可产生硝化反应;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的程度,不需要再进行硝化处理,可直接进行浓缩脱水。如采用一体式氧化沟,可不单独设二次沉淀池,使氧化沟与二沉池合建。中间的沟渠连续作为曝气池,两侧的沟渠

水处理设备说明书2

水处理设备说明书2

目录CONTENTS 2 电子水处理器 3 全程水处理器 5 射频水处理器 6 旁流水处理器 8 旋流除砂器 10 反冲式过滤器 12 分/集水器 12 定压补水机组 13 水处理机 15 全自动软水器 17水箱 18除污器 19 循环水物化处理装置 21 真空脱气机 22 辅助电加热器 23机械过滤器 25 精密过滤器 26 综合水处理器 27 加药器 28 紫外线杀菌器 29 水力模块 29 手摇刷式过滤器 30 板式换热器 31 无负压供水机组 34 反渗透/超滤设备 35 强磁/永磁水处理器

电子水处理器 ◆技术参数: 1.适用水质:本设备处理水硬度为<800mg/L(以CaCO3计);特殊要求可订做。 2.工作环境:-25℃~50℃ 适用水压:≤1.6MPa 3.设备电源:220V,50Hz。 4.防垢率>98%,除垢率>95% 管道锈蚀速度减少>95%。 5.设计使用寿命:≥5年。 ◆结构及尺寸 型号 进出口管径L 功率最大处理水量 吋mm mm w m3/h SSHD-50 -1.6 2 50 500 3018 SSHD-65 -1.6 2.5 65 700 3030 SSHD-80 -1.6 3 80 13045 SSHD-10 0-1.6 4 100 13070 SSHD-12 5-1.6 5 125 130100

◆安装原则 1.水处理器应安装在需保护的设备之前,尽量接近设备的入水口。 2.在水处理器和设备之间不能有水箱或储水池。经过水处理的水只在24小时内有明显防垢除垢效果,超过这一时间水微观结构恢复原状,作用减弱。 3.本设备宜在室内安装,如在室外安装需加防水装置。

国内外水处理工艺对比及未来发展方向(一)

国内外水处理工艺对比及未来发展方向(一) 饮用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这三大工厂对保障我们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健康都有着重要贡献。饮用水技术的发展到今天已有100年的里程,解决污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时也不断的催生新的技术,那么这三大工厂未来的发展又会遇到什么机遇,其发展方向和技术愿景又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回顾过去,饮用水技术的发展到今天已有100年的里程,特别是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技术,对保证人类的安全甚至健康都有着重要贡献。2014年,活性污泥法诞生刚好100周年,它为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人类生态环境的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里程碑的事件,其中一个就是工业废水问题的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初,很多文献从原来记载饮用水的处理一下子就变成了工业废水的报道,这个热点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2013年做中国环境技术评估和环境技术预测的时候有人指出,工业废水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没有完成的,而且还会使环境变差的工业化时代。正是这样一种需求,在1914年的时候,诞生了活性污泥法。1902年,诞生了氯气消毒法,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在饮用水安全方面的窘境。1894年的时候,发明了芬顿法,至今它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这样一些里程碑的事件过去了,那我们面临的未来是什么? 如果我们用一个技术变革的事件来看未来我们的水处理厂,那么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产业?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又该使用何种工业模式?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技术创造是在工程运用的需求当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认为,未来或者说下一代水处理技术应该是具有自身的清洁性,在处理过程中应该具有能耗和药耗最大程度减少的可行性,同时还必须具有保障水质生态与人体健康安全的可靠性。如果从这样一种观点出发,放到下一代水处理厂,那么饮用水处理厂应该是保障水质健康安全的健康工厂,生活污水处理厂应该是能量与物质回收的高质工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应该是外化与资源化的循环工厂。这三个工厂在未来的水处理厂当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且为保障我们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饮用水处理厂应该是水质安全和健康的工厂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革命,未来的污水处理厂还应该是在最佳技术和成套装备支撑下的智能化工厂。首先下一代的饮用水厂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它应该是保障水质安全和健康的工厂。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的困惑,新问题层出不穷,大家会发现水中的污染物质或者是导致不健康的物质不断地被发现,同时对水质安全的判断力非常软弱,有的时候甚至无法判断或是根本无法知道水质是否安全,一个标准的缺失,一个技术支撑的短板,这两条都是导致我们的判断力软弱和对问题的解析以及应对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对于将来会做成一个什么样的饮用水处理厂这一问题,关键是提出的标准要具有刚性的约束力、管理的执行力、安全的判断力以及与民众的沟通力,总结起来必须且只有两个字:健康。如果没有健康的保证,我们就不可能具有这“四力”,就没有办法来使饮用水的技术真正回到它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上去。所以下一代的水处理厂的技术判断可能就依据于这两个标准:卫生达标的标准、没有毒性的标准。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目录

一、污水处理的相关简介 、污水相关概念 污水(sewage)通常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其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有毒物质等源源不断地向江河湖泊倾泻并历年累积,导致水质污染并不断恶化,破坏了天然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主要危害如下: ①危害人体健康:水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当饮用水源受到合成有机物污染时,原有的水处理厂不能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而且废水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即使数量不多,经过水体稀释,其浓度可以降低,甚至难以检测出来,但由于动植物的富集作用和人体自身的积累作用,仍然可以对人体造成致命的危害。 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用被污染的天然水体或直接使用污染水来灌溉农田,会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严重时则颗粒无收。当土壤被污染的水体污染后,会在今后长时间内失去土壤的功能作用,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据统计,由于水污染,已造成了160多万公顷农田粮食减产,减产粮食达25~50亿公斤。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当水受到污染,就会危及到水生生物生长和繁衍,并造成渔业大幅度减产。如黄河的兰州段原有18个鱼种,其中8个鱼种现已绝迹。自1987年以来连续3次发生的死鱼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万元。由于水体污染也会使鱼的质量下降,据统计,每年由于鱼的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300亿元。 ④制约工业的发展:由于很多工业(如食品、纺织、造纸等)需要利用水作为原料或洗涤产品和直接参加产品的加工过程,水质的恶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