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高三语文讲义

审文辨思,能力提升

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至是荒谬的。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褛梦》时在逻辑上失误之处。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做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象,来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炼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

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一个分支即“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的。“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这几笔就是“拓扑学”的“特征不变量”。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所谓的“神化”,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就连摄影,如果是艺术照,就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搬上照片,而应加以“艺术”处理,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春秋笔法”下的用字用词,是“杀”?是“弑”?是“诛”?是“戮”,是“斩”?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诗眼、词眼、文眼,也正是用以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特征的。正因为这些伟大的作家,阅历广泛,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由定性到定量,才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特征。“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开始第一句中的“环”字,滤去了词句水分,浓缩了语言容量,揭示了滁州为群山环绕特征,一字可敌万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在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在辽阔空间的锦锈江南,都生动深刻、内涵极为丰富地展开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画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0个字,10件事物,6点景色,描绘出了行人秋晨离开荒村野店匆匆上道的有声有色的凄凉景象。要强调指出的是,正因为中华诗词用词用字最为精炼,从而也最能抓住事物本质,突出事物特征.反映事物主要方面。

(选自阳叔子《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逻辑思维是基础,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会有正确的思维,能避免那些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荒谬错误的结论出现。

B.要想摆脱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的禁锢,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求异,进而作出重大的创新,就不能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

C.文学艺术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不一样,前者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和普遍性;后者则直接追求抽象,追求共性和普遍性的表达。

D.文学艺术能够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让人思考、领悟、追索和开拓的艺术魅力,因为它是从个别表现一般。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漫画家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美化或丑化艺术形象,却让人并不感到“失真”,是因为寥寥几笔,突出了那些始终不变的东西,抓住了本质,突出了特征。

B.作者引用京剧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科学地论证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强调京剧的独特性。C.摄影中的艺术照,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地加以呈现,应该加以“艺术处理”,借以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

D.文学作品中用词用字的精练,往往达到“一字可敌万语”的艺术境地,其目的就是为了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年龄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失误,阐明了文学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思维的创造性,更要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名句既合乎逻辑又给人想象空间。C.“杀”、“弑”、“诛”、“戮”、“斩”等词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科学性特征。D.“环滁皆山也”的“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最为精练,不又形象生动,而且丰富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本质。

高考原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

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

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

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17Ⅰ)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17Ⅱ)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17III)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8Ⅰ)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8Ⅱ)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8III)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9Ⅰ)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9Ⅱ)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9.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9III)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一只思想深邃的鸟

杨海林

我是在花鸟市场看到它的。

作为在古玩行浸泡了大半辈子的老江湖,我一眼就发现关它的笼子上一根栅条呈浅黄色,又透着一点点银白。

我的心中一动,脑海里立马跳出“象牙”这种材质,我假装对它感兴趣,凑近了去看笼子——栅栏上有纵行的浅沟纹,这是象牙无疑。

从工艺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

再看看,这只鸟笼在早晨的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像涂了一层清水漆。

你可不要以为真的是涂了漆哦,那其实是象牙内里渗出来的油,显油性的象牙最佳。

老板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这鸟不错,我又跟老弟有缘——这样,五十块钱你拿走得了。”

老板从竹竿上取下鸟笼,他的一只手指横着伸进搭钩里,递给我。

这个老板是不是不识宝呀?今朝教育收集;那么一只象牙的鸟笼他要当作附赠品送给我?

就在我发愣的工夫,我看那只鸟“嗤”地冷笑了一声。

我是个老江湖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接过鸟笼刚要拔腿走,老板拉住了我:“我只是卖里边的鸟,没说卖装它的笼子哟!”

因为有了那声冷笑,我没有着老板的套:

“我不喜欢雄性的画眉。”

“一大早就在这里转来转去,我还以为你是爱鸟的人呢。”老板撇撇嘴。

“我只爱母鸟。”我“哧哧”地笑了两声——那只鸟,人家只笑了一声。

不买这只鸟,我还是经常来看它——什么清中期的象牙鸟笼、青花釉里红的鸟食罐、定窑的饮水盒,统统见鬼去吧,我真的只是来看这只鸟。

它周围有好几个竹制的鸟笼,里面关着的都是一只只模样俊俏的雄画眉,为了寻一个好买家,只要它们相中了玩鸟人,就会伸着脖子鸣叫,活像那些浅薄的妙龄女郎在大腹便便的老板面前发嗲。

但真的很快被买走了。

而它,我看见它只是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一动不动。

那么热的天,它还给自己的脑袋保暖?

我没有把它比作我那个身体倍儿棒却还拼命买保健品的糊涂老爹,它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它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它的思想,它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应该另有深意——深意是什么,容我慢慢参悟。

有人要买它,老板开价一百。

这只鸟不像别的讨好买家,这种脾气对我的个性,我也不喜欢讨好公司总经理。

“但我喜欢征服别人”,想买它的人拍拍手,“总有一天,我要让这只鸟乖得像发嗲的女郎——打包。”

这个有着强烈征服欲的人在喊“打包”时没有注意到这只鸟又“嗤”地笑了,他拿起了手机。

手机的显示屏上是他们公司总经理的号码。

“是是是,我马上到。”这个人的腰弯到了九十度。

“是是是,我十分钟到——不,五分钟。”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把腰弯到了一百度,然后像一根被弯曲到最大限度的竹片迅速还原一样,瞬间没有了人影。

这真的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儿,我如果错过它,我的人生将会失去一位导师,我会和平常人样过得碌碌无为。

我喜欢写文章讽刺别人,如果我和这位人生导师失之交臂,我肯定也会被别人写成文章讽刺——我甚至已经看到了那样的情景。

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把它“请”回家,精心伺候,聆听垂训。

老板居然很客气,他说:“既然你看出了门道,我不收你一百了,也不收你五十了——你给十块好吧?”

这简直是对我和我的人生导师的亵渎!

我给了老板五十,后来忍痛又给了老板五十,让他把我的人生导师“请”进普通的竹笼(竹笼无须另外付钱)。

老板望望我:“大兄弟你仗义,我也不是孬种——这笼子是我十块钱买的,你连你的人生导师一起拿走。”

回到家,我揭开鸟笼上的布帘,才发现这只思想深邃的鸟已经脱水死了。

它不吃不喝不唱,偶尔高人似的冷笑一声,其实只是因为它拉了稀。

有一天我又在花鸟市场的石板路上左一下右一下地蹦跶,忽然被一只虚握起来的大手抓住了。

正好买了一只旧鸟笼,老板一伸手把我放进去。

“哦,你也拉稀了,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老板自言自语。

他看见一个人盯着我老婆刚卖给他的鸟笼两眼发直……

(一)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徒长沙,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②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列传》)

注:①肄:学习、练习。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补充阅读

1.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於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馀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宫,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脱於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

2.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

3.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柰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4.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

熙宁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凌虚台记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

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

①来到城市后,随便租了一间平房,屋子里很潮,又暗,门前一棵大香椿树遮住了窗口的阳光。好在我很少在屋子里闲呆,回来倒头就睡,睡醒锁门上班,住处的好坏,也就无所谓了。

②那天醒得早,去墙角挪动一个花盆,竟发现那里长出一棵香椿树!树高已达膝盖,叶片绿中带红,长得蓬蓬勃勃。我盯着那棵树,感觉不可思议。很明显,门口那棵香椿树把根须伸到这间屋子的地下深层,然后从其中一个根须上,长出这样一棵幼苗。它肯定生长了很长时间,而我竟没有发觉。

③去院里水龙头洗脸刷牙,遇上了房东。我告诉她,我住的那间屋子里,长出了一棵香椿树。房东有些抱歉地朝我笑笑,她说那屋子是有些潮,又背阴。这样吧,以后每个月把你的房租减去二十块。倒是我有些不安了。我说我绝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稀奇的事而已。她说真的对不起……房租每月减二十块,从下个月就开始,我决定了。

④上班途中,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好笑。我只是说了一件蹊跷事,她竟以为我嫌房租太高。于是打个电话给女友,想把这个乐子与她分享。想不到女友在那边沉默了半天,竟抽泣起来。她说不喜欢那份工作的话,就回来吧,我知道你肯定生活得很苦,我知道你的工作肯定不顺心,住的地方像牛棚,你快回来吧。女友呜呜地哭,让我的心里很不舒服。最后她竟肉麻地发誓,不管如何,我会永远爱着你。

⑤在办公室我再一次想起屋子里长树这事,就告诉我的主任。主任看着我,尴尬地说,其实我也想每个月发些住房补贴给你,可是咱们公司有规定,只有工作满一年的职员才能享受这个待遇。我说我绝不是跟你要住房补贴,我只是告诉你一件奇事。主任不理我,他说你等等啊,我去申请一下试试看。一小时后主任回来,拍拍我的肩说,破格通过了,从下个月起,你就可以去财务领八十块钱的住房补贴了。

⑥房租免掉二十,再加八十块的住房补贴,我等于每个月多赚了一百块钱。我想这真有意思,不过因为一棵树,怎么他们突然对我这么友好?下班时经过一条街,街边蹲着几个算卦的。我想不妨问问他们,屋子里长出一棵树,有没有什么说头。

⑦我随便问了其中一人。那人一听,眼睛就亮了。他说好兆头啊!屋子里长出树,生活有了绿意,说明你的生活,从此将生机盎然!他的话倒是让我很受用,于是我给了他五块钱。走了一会儿,我又问了第二个。他一听,头马上摇得跟风车似的。不是好兆头!他说,你想方方正正的屋子就是一个□,树即为木,□里加一木,不就成“困”了?这说明你以后的日子,定将困难重重。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很不舒服。给他五块钱后,一个人站在街口发呆。

⑧过了一会儿,我想被一棵树折磨,真是不值得。于是打电话给一位哥们。我说今天晚上没什么事,你来我这儿坐一会儿?他说好啊。我说再告诉你一件事,今天我起床后,竟发现屋角长出一棵香椿树!长到小腿那么高了……他说等等,长多高了?我说小腿那么高了。他说好,一会儿,我找你喝酒。

⑨一会儿哥们来了,提着一瓶酒,握着两枚鸡蛋。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就是没聊香椿树;那天我们俩喝得很痛快,一瓶白酒被全部干掉。我们的下酒菜是:香椿芽炒鸡蛋。

⑩后来我想,自打发现这棵树后,他是我见到的唯一正常的人。

(取材于周海亮《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有删改)

窗子以外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

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

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

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

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溫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不小心逝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

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両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①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当属鲁迅先生了。

②2017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

③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难以附着,因此雕像成为一首流畅的诗。

④走出世界文豪广场,向前是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排到了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

..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那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⑤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在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

⑥鲁迅墓很好寻,位于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

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

..望着往来的人。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⑦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⑧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Q正传》《风波》《药》《伤逝》《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

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

..时,播撒于春日晚雾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

了有筋骨

..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⑨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待过后事“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绝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气。

10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

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我想鲁迅被葬在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该享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11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

有的树,此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调侃:自嘲

B.筋骨:力量

C.默然:鄙视的样子

D.块垒:郁结的不平或愁闷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段以“旧书”“名言”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

B.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

D.第○10段写鲁迅墓虽有绿树青草等相伴,但缺少宁静清寂的气氛,这让作者感到遗憾。

3.请简要回答第⑤段和第○11段中的“湮灭”各有哪些含义。(5分)

4.作者在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⑧段对于鲁迅小说的感受?(6分)

5.从最后一段画线句看,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有着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

找出两处依据并加以分析。(5分)

(一)孔子曰:“知耻近乎于勇。”

马克思说:“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指出:“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拯救。”

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士不知耻“则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

《管子牧民》篇认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古今圣贤对“耻”的认识,一直是我们思想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依据,知耻也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今却有一些人缺乏羞耻心,令人深思。

某中学近期准备召开一场“耻”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就上述名句立意,以该中学高三18班谭锐同学的身份参加这次演讲,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3)不珍视秋天的人,不会真正爱春天。

(4)春天的太阳甚至给那最卑微的小花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司各特

饱经风霜苦,始觉春可贵/凛冬终散,春光散发爱与平等

春暖花开,青春有我/抗疫之战,冬去春来

春天不远,伴你我前行/静观春色,尽享春意

春暖花开前,珍视每一天/严冬已逝,阳春既来

(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与大人有些陌生感的“断舍离”一词位列其中。“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日本作家、知名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一本畅销书《断舍离》指出,“断舍离”

是一种人生观念与行为技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断舍离,把握舒适人生(断舍离,实际上是取其精华,弃其糟渣的过程/断舍离,代表的是一种“有舍方有得”的人生智慧/断舍离,需要我们关于反思,精于整理)弃不需杂物,过舒适人生

行至简,断舍离(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负担/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东西不是多多益善,学会舍弃,简单人生/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学会放下,也就掌握人生真谛)

“断舍离”,得舒适人生(断绝不需,怀满腔热血,轻装上路/敢于舍弃,有舍有才能得,舍才能更好的得,得到适舒人生)

不执着于物,得安宁之心(不执着于物,不为外物所累/通过自己之物了解自己,

整理内心混乱,求得内心安宁。/一种人生观念,通过外物了解自己,舍弃不必要的物品,从而使人生更舒适)

切断负担,舒适人生

妙用断舍离,回归本我心(妙用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为自己追梦之路清空障碍/……舍弃多余废物,为自己追梦之路放下负担,轻装上阵/……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为自己追梦之路换个方向,殊途同归。)

学会割舍,方有获得

且为“断舍离”,且行人生路

潇洒断舍离,身心俱荡涤(知“断”何物者方知需何物,所需即心中所向此乃人生方向/敢舍杂物者更惜所有物,所有即珍惜当下,此乃人生琛宝/能离物欲者能入佳境,所入即精神追求,此乃人生至境。)

断舍离,把握舒适人生

断舍离,收拾物品,了解自己,理整混沌,净化内心。故曰:断舍离,把握舒适人生!

随“断舍离”位列“2019十大网络用语”,可见,“拥挤”的现实生活,急需时常的整理。因此,学会“断舍离”,只为更舒适的人生!

“断舍离”,实际上是取其精华,弃其糟渣的过程。

“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是自然界“断舍离”的一个过程。当下社会,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繁忙与杂乱仿佛成为生活的代名词。正如手机一般,忆往昔,储存少,删短信以留珍藏;望今朝,短信之不删,APP之繁杂,“得益于”科技的发展。正如手机需要定时清理垃圾,人类也是如此。“断舍离”,断绝不需要者,舍弃多余者,脱离执着者。让你我排去埋怨,只留欣喜,回归纯真,享受舒适生活。

“断舍离”,代表的是一种“有舍方有得”的人生智慧。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则成色。”苏轼一席话语千百年后依旧沁人心脾。正如李子染火爆中华内外,“诗意田园”已然成为厌倦城市生活的你我的心灵归宿。棱罗舍弃人间繁华,与湖傍寻求人生真理;陈光标舍弃荣华富贵,裸捐助力希望工程;韩红舍弃明星光环,捐助六十辆急救车支援武汉。作为平凡的个体,我们或许无法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舍弃”不分大小。有舍方有得,或许只是他人的微笑,或许只是内心的满足,当我们从繁杂中抽身而出,舍弃的是枷锁,获得的是释怀与舒适。

“断舍离”,需要我们关于反思,精于整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世间五光十色,我们想得到的事物太多太多,忙于追求,以至忘记所拥有。通过“断舍离”,重新拾起“吾之所有”,在整理物品当中,一张照片回忆一次旅行,一张邮票牵起一次往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断舍离”当中,我们反思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舍去急功近利,享受岁月静好,感谢拥有甚多,“满地都是六便士,我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断舍离,无问东西,未来可期。

断舍离,把握舒适人生!

“断舍离”,得舒适人生

曾几何时,“我太难了”一句话刷屏网络,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压力、紧张、不安……看似无解的焦虑之下,是人内心的混沌。“断舍离”,可以整理你的思绪,带给你更舒适的人生。

“断舍离”是断绝不需,怀满腔热血,轻装上路。

我们都曾面对杂乱的房间无所适从,都曾看着满内存的图片与文件不知所措,都曾对着繁多的资料感到迷茫……不需要的东西占据了太多,以致于我们无暇去关注我们的重点,它们甚至成为我们的负担,影响我们前行。试想,一个堆满杂物的方间与一个简洁大方的屋子,哪一个更让人心情愉快?又试想,被旧思想包围的你又以何面貌面对更好的更新的未来?一如我们常谈的戏曲等传统文化,一味抱残守缺只是在作茧自薄,只有断绝我们不需要的元素,才能以更好的方式迎接未来,才能怀满腔热血轻装上路。

“断舍离”是敢于舍弃,有舍才有得,舍才能更好的得,得到适舒人生。

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下,我们面临着太多太多可以说是两难的选择。

从“娱乐”与“学习”,到“事业”与“家庭”,甚至是“小我”与“大我”。面对这些选择,只是犹豫不决,最后反而可能两者皆失。战场之上,恰当的舍弃是一个优秀将领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只有舍弃多余,才有更多的空间,更好的心态去得到更多。不然,只能陷入尴尬的境地。

“断舍离”是对执念的脱离,放平心态,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舒适人生。

佛曰:“看破,放下,适怨”。我们总是执着于物品本身而看破不成,以至于陷入自我迷茫。一如疫情期间广受争议的“学校野蛮清空学生宿舍”的事件,争议之下,是众人对物品,对物质的执念,这份执念让他们在遇事时不能放平心态,不能以大局的观念去思考问题,以至于他们迷茫于物品间。试想,如若放下的物品的执着,多一丝对爱的表达,多一些奉献,这世界又该减少了多少矛盾与争端,又该多么的舒适啊!放下执着,得到心灵的慰藉,以面对更好的人生。

朋友,让我们学会“断舍离”吧,整顿自己内心的混沌,用更好的姿态迎接舒适人生,迎接美好的未来。

(三)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化”之一术

打开手机,各类公众号上都告诉你“化腐朽为神奇”,便真以为所谓的“腐朽”能化作“神奇”了。把卷纸筒做了笔筒,废纸剪剪做了手工艺品,自以为“腐朽”化为了“神奇”,实际不过是换了角度,转化思路。

常说,化什么为什么,前提是有资本、有条件,不然的话,怕只能化惊涛为骇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大的主观能动性也克服不了没有条件。我们常说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恰恰正是有条件,只是我们转化思路,就能化无为有。《流浪地球》中,人类看似没有条件了,但能源、空间站都是条件。所以能够做出牺牲,保全地球,所谓创造条件。“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看似没有条件了,但“邻之厚,君之薄”这就是条件——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嘛。所以,“化”之一字,前提是有什么,才能去“化”。不然,便无物可化,更别提化什么为什么了。

倘客观条件有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展现了,这时候“化”之一字的为例便体现出来了。如何化?往往是最困难的一步。我有笔、有纸,但能化笔纸为好文章吗?往往可能性不大。所以须得是“有志与力”“巧妇”才能更巧妙地化。这时候便体现了个人和集体的能力。“化”不是蛮干硬干——一刀下去骨头没断刀劈了,这显然不叫化。转化分解,逐个击破。古代文人往往有这个本领,因为话说得不好怕被砍头,所以先说“我好看呀,但人家都骗我”,再说“您好看呀,您强啊,所以被蒙蔽了”。拐弯抹角一通,大王没生气,话也说明白了。这叫“化”,叫“讽谏”。比起强硬的死谏这是更见效也更合乎逻辑的转化。一个道理,还是烛之武,几个道理往这儿一摆:越国鄙远,难;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郑能供其乏困;阙秦利晋——齐了,秦就退兵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齐了,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惊涛

为细流,化腐朽为神奇。

化之一术,其实根本上是中国哲学留给后人的思想。《庄子》中大樗的化废为宝,《孙子兵法》里的化险为夷,都是一个道理,包括《庖丁解牛》用最小的损害做同样的事,以及《赤壁赋》中“物于我皆无尽也”。小至解牛,大至伦理精神、生命信仰,中华文明无一不体现一“化”字。其实质在于转化——不极端,不惊不躁,将条件转化为对自己有利,骨子里是君子人格。

化是策略,是手段,是术,而术之所为则为道,有道方不至于将化滥用、邪用。愿当代的年轻人,将化之一术,用于正道,用于大道。

化解

化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融通的力量,是化解,是一种化解之中的宽容,是一种化解之中的随和的人生境界。

这种化解之前,需先融通。将相间的矛盾化为友谊的玉帛,这其中的智慧就在于化解之前的融通。烛之武智退秦师,正是他向秦王融通了两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化解了秦与郑之间的干戈,使“戍之,乃还”。若他不明白如何融通两者的关系,又怎能看到化解的支点呢?融通即是在诸多关系中寻找决定性的关系,以此来寻找一个可以化解的切入点,从而达到化解的目的。融通是化解的准备性工作。

化解之时,是宽容。依旧是矛盾的化解,当两车相蹭之时,是否一句“没事,走吧,别堵路”,便能化解两人互相推诿责任的矛盾?又是否能化解道路拥堵和停车解决事故的矛盾?答案不言而喻。当我们想要化解一事之时,其实本质上是宽容的体现,是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宽容,是不想造成更多麻烦与干戈的宽容。正是在处理争端时的宽容,是化解之时的决定性力量。

化解之后,是一种随和舒适的心情。化解为人们带来的是境界的提升。无论是帮别人以融通之心化解矛盾,抑或是自己以容人之量化解矛盾,最终都会形成一种沉静的成就感滋养你的心田,你会感觉化解真好,它让这个小区、这个社会又少了一种群众斗殴、法庭相见的凶气,使身边的环境又随和和谐了一些。这样,你享受了化解的成果,你就感受到了化解的魅力,会不断的想要再次创造这样的美好环境和心情,像滚雪球一样。这样不断的化解,享受化解成果,又去化解,在这个过程中,人生境界便会不断被淬炼提升,最终形成一种“万事皆可化”的乐观心态。化解之后,是人生境界的提高。

然而,化解并不意味着忘却与消失。忘却与消失中暗含一种被时间洗涤的无奈,是一种最后不得不归于尘土的被动与不甘,是一种“那就这样吧”“好吧”的被矛盾折磨后的放弃与妥协。而化解不是这样,化解是“我们来说说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下我的观点,你听听看可以嘛”的主动,是一种人们思想上的想开与豁然开朗,是一种真的认为“此事不足为我所扰”的乐观,是一种主动想开,体现一种处理矛盾时的思维力度。

化解,乃人生大智,愿你我共同欣赏这其中的魅力,学习这宽容的精神,从而使身边少一次争吵,少一次打架,少一次“法庭上见”。

如是化解,构建和谐社会。

“化”在今天

《流浪地球》中所体现出“化险为夷”的“化”之智慧,是长久以来便蕴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了。古训教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际上,古者如此,今者亦然。在今天,掌握“化”的智慧,大有裨益。

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压力山大”的今天,“化”的智慧能带来许多便利。做数学题时,老师常讲“化简”——化繁为简可让我们更快完成工作。开展项目时,把工程化为小任务,

逐个完成,这是“化整为零”。把繁杂的人物转化成公式一样的处理流程,“一条线”处理,这是问题的“合并简化”。“化”不只是转化任务,更是转化心志。现在的人,常面临来自工作、家庭、自身乃至社会的压力,而难以喘息,这时只有把压力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方能不被压垮。施一公大学时不幸丧父,但他没有沉湎于悲痛中,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刻苦钻研生命科学,最终成为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情感、冲动,只有学会像施一公那样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化”对于我们身处社会时,也很有意义。遇到有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化滴水为江河之力,能化解一个人的难解之困难;发生冲突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融化人与人之间真心间的冰墙……

人、社会都能从“化”的智慧中得到好处,那国家呢?

答案是显然的。

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化、全球化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化”的智慧至关重要。前些年,在“一带一路”的提出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提议,广受支持。这其中的思想,便是把孤立的、各自为自己谋利的多个国家,转化为协同合作的一个整体,是“化零为整”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通过串联各国的利益,使大家为“人类”的利益奋斗,把“气候问题”等看似无法解决的大挑战转化为每个国家出谋划策的任务。可以看出,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必须通过对问题的转化、易化,把各国的利益从“歧化”变为“同化”,来使世界维持在稳定的发展中。

由此观之,熟练应用“化”的智慧,能把任何困难变简单。但是易化不是逃避,简化问题最终也要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抱着绕开问题的心理,则会弄巧成拙,化“神奇”为“腐朽”了。“化”的使用也需要深思熟虑,往好的方向化,才能尝到甜头。

所以,如果能绕开误区,善用“化”的智慧,便会发现:“化”至如今,益大矣!

贾老板遇上了个“钉子户”。

三个月前,贾老板看中了一块地,想买下来做个会馆。想想,皇城根脚下,坐在金碧辉煌的会馆里,喝喝茶,甭提多享受了。居民们都愿意搬走,可就遇上了一家——宁老,让老贾头疼不已。

贾老板决定亲自前往看看,他就不信,他这三寸不烂之舌还不能化宁老那颗硬石头为任他揉圆搓扁的面团!

刚进门,就看见宁老那侍候花草,院内一棵参天大树拔地而起,几乎遮住了整个院子,隐约可闻桂花香气。

“宁老……”挂着个赔笑的脸,贾老板刚开口,就看见宁老手中的花洒一歪,水流就朝他呲了过来,吓得他连忙一转身儿,才没让那水潲上他昂贵的西装。

“宁老……”惊魂未定下,贾老板再次开口,宁老像是觉得花粉有些刺鼻,转个脸来就给他来了个大喷嚏,唾沫星子结结实实溅了贾老板一脸。就当贾老板手忙脚乱找帕子的时候,就见宁老施施然返回了屋内,只留下了一句:“我有些累了,贾老板慢走不送啊。”气得贾老板直咬牙,却又无可奈何。

贾老板还是不死心,各类几天又提着个稻香村的礼盒去了,虽然宁老还是对他爱答不理,但贾老板还是隔几天就去,每次去都提着个稻香村礼盒,却又只字不提买房子的事,两人之间的惊涛仿佛被化为了细流,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宁老也是不是能和贾老板搭上两句话,有时还能邀请他来一起喝两杯。

越是接触,贾老板就知道得越多:宁老一辈子都居住在这院里,也没有儿女,老伴也早就去了,宁老最宝贵院子里这棵桂花树,还是宁老爷爷小时候种下的;宁老平日里也不和什么人走动,就待在他院子里侍弄花草;宁老……贾老板满脑袋里全是宁老,他那颗在商场上

浸淫已久的钢铁心肠似乎都化为了对这个老人的愧疚。

“小贾,咱俩来喝一杯!”这天贾老板刚进院,就能听见宁老的吆喝。“我今天弄到一坛花雕,咱俩来尝尝这好酒是啥滋味。”贾老板随手把礼盒放桌上,一边应和着好。酒过三巡,宁老已带上醉意,拍着贾老板的肩头说:“小贾,我这老头子就是倔,这地方住了一辈子,更别说还有这棵树,我是真舍不得啊。你不知道,到了秋天,桂花一开,该是有多香啊……”打了个酒嗝,宁老接着说:“你是个好孩子,没有逼着我强搬,而是不停地来看我,稻香村的点心真是甜到我心里去。是你这颗诚心,让我这倔脾气也化为了无奈啊……”

贾老板的眼睛中也带了些湿润,宁老的态度由硬化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由原来一开始想要盖会馆的决定,化为了想让老人开心的愿望。面对老人,他早已抛下了他作为商人利益至上的标准。

“宁老,您放心,您踏踏实实地住。这会馆,我不盖了!我也要和您一起守着这棵树,也守着您!”贾老板大声地说着,紧紧地握住了宁老的手,宁老笑了。

桂花树下,两个人相视而笑,相握的手见证了两人之间化干戈为玉帛的情谊。

综合分析全国卷

1.(2019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18年)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3.(2017年)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