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电视台生存现状

关于地方电视台生存现状
关于地方电视台生存现状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

发展,地方电视台的各项事业都有了长

足的进步。但是,随着行业政策、广电

科技的发展以及省级以上电视台节目上

星和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不断普及,地

方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

我们不能全面地了解和正确对待危机,

不能找出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法来化解危

机,就会影响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各项

工作在基层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更会影

响到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这一问

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1存在的问题

1.1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淡

化了地方电视台的舆论宣传功能

地方电视台负责着地方党委、政

府的各项政策在基层的宣传,是地方党

委、政府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工具。地方

电视台为地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

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当地党委、政府联群众由于通过地面卫星接收设施收看电视节目,已经不能看到地方电视台的节

目,造成地方党委、政府的声音不能及

时传达到群众中去.因而地方电视台的

舆论宣传功能被淡化。我们曾对一个有

着60万人口的县级市做了调查,发现在

农村中有80%的农户有私自安装的地面

卫星接收设施。只有个别的困难户还在

用普通天线收看开路信号的节目,还有

一部分比较富裕的户收看的是有线数字

电视节目,但比例不过5%。在问到群

众是否能看到当地电视台的节目时,群

众说无法看到。

由此可见,当地党委、政府制定

的各项政策已经不能及时传达到群众中

去。造成了地方舆论宣传的脱节,直接

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实

和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地方电视台的

舆论宣传功能已经逐渐被淡化。

1.2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削

弱了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

地方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内容因为

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拥有较

好的收视状况。因为自家的“话筒”虽

然小点简陋点,却可以说自家人爱说想

说爱听想听的话。像地方政策、地方新闻、地方经济、当地人喜闻乐见的节目更是群众喜闻乐见。发生在群众身边的

人和事。都是通过地方电视台这个窗口

最直接报道出去,让群众感到真实亲

切。可以说,地方电视台曾经拥有很好

的收视状况,对当地群众的生活有着重

要影响。

但随着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

受众可选择的节目数量成倍增加,群

众就选择了收看到卫星上传送的节目。

这样一来,当地群众看不到地方台的节

目,地方台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几年

前,一些地方电视台搞歌曲大奖赛之类

的活动,有好多人参与。可现在,地方

台无论搞什么活动也很少有人参与了,

很大原因是由于安装了地面卫星设施,

看不到地方台的节目。有一个县级市

的电视台,前几年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

观众来信,信件中有点歌的、有提意见

的、还有提供新闻线索的。但近年来,难。

1。3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降

低了地方台的广告收入。影响了地方

台事业的发展

广告收入直接影响着地方电视台

的生存和发展。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

及。影响了地方台的收视率。一些地方

电视台只能靠增设频道和延长广告长度

来维持收入指标,形成了恶性循环。造

成地方台的收视率大大降低。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已经成为

现在的主流媒体平台,竞争日益激烈。

但是地方台收视率的不断降低。造成广

告客户在广告资金投放上有所侧重,电

视这一现代化的新兴媒体面临着巨大的

挑战。一些广告客户将投放在地方电视

台的广告费投放到其他媒体上,如报

纸、墙体以及网络上,从而降低了地方

台的广告收入,影响到地方台事业的发

展。以目前湖南、湖北、江西、河北等

几个中部省份的中等城市电视台为例,

一般晚上黄金时fa--J30秒的价格是2500-

4000元,操作价格一般在1.0.1.5折,

目P300—400元。白天专题平均价格为每

分4530-50元。稍为大一点的广告单,

价格在1折以下,最低已降到0.2折。减少,职工的工资福利没有保证,基本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影响了职工的工作

积极性,这家电视台的生存面临着很大

危机。

1。4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影

响了有线和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发展有线和无线数字电视是广电产

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收电视每月都要缴费。据一家中等城市的网络公司统计,2008年一年有线数字电

视的用户有所流失,影响了广电事业以

及产业的发展,所以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的普及不仅仅是对地方电视台的影响。

它影响的是整个广电系统和行业。

1。57线和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以

及地方台自办节目质量不高也降低了

地方台的收视率

随着数字卫星电视和有线数字电

视的快速发展,受众可选择的节目数量

成倍增加,一般能收看一百多个频道。

一些城市的数字电视除了央视的16个

频道的节目,各省级卫视之外,数字付

费电视还可以收看到如香港无线、凤凰

卫视、HBO、CNN、Discovery、国家

地理、星空卫视等境外电视频道。而地

方台因为财力有限,资源有限,设备有

限,造成制作的节目质量一般,所以

即使将地方台的节目并入数字电视节目

内,也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笔者在调

查时,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群众就反映

说,因为收看的节目频道太多,他们几

乎很少或者不看当地电视台的节目。

数字电视使得受众面前可选择的节

目数量以几倍的规模骤然增加,城市台

的频道完全淹没于其中,奋力争夺观众

的遥控器正成为城市台紧张和敏感的呐

喊。

看电视的大势所趋。地面卫星接收设施

的普及,势必影响到有线和无线数字电

视的发展。因为接收卫星节目除去购买

设备的费用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费用,

群众容易接受。而收看有线和无线数字

又以一家县级市电视台为例,原来开办

一套节目的时候,一年的广告费收入在

300万以上。现在开办了三套节目,广

告总收入还不蛰J300万。由于广告费的

这家电视台几乎没有接到观众的来信。

台长无奈地说:“那时电视台多火呀,

现在播什么节目也没人看了。”而影

响力的削弱,收视率的降低,使地方台

处于宣传劣势,市场份额呈逐渐下降趋

势。这也造成地方台广告经营处境艰

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但是,随着卫星电视信号的落地、

直播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地面卫星接收

设施的普及,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收看

电视的渠道有了很大转变。一些地方的2造成问题的原因

2.1行业政策模糊、执行国务院令

不坚决

国务院曾经在1993年10月5日颁布

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

定>,即129号令。其中第九条明文规

定:“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

收设施”。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

面接收设施,作为129号令中严肃申明

的一条明文纪律,也作为129号令之。精实需要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且符合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规

定的许可条件的,才可以向所在单位提

出申请。但必须要经当地县、市人民政

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同意后报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

审批,方可安装和使用。据此,长时间

以来,生产厂家、销售商、单位大院、

民宅小区,凡能够与卫星地面接收设

施的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牵扯瓜葛

的,均属于“129”辖制之列。

作为执行这一政策的上级广电部

门,由于体制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了对

政策的误读,在贯彻和执行国务院129

号令中态度不明朗,工作不坚决。特别

是在2007年10,9份,上级广电部门为

了让人民群众看到党的十七大新闻,还

要求转星,让群众误认为收看卫星节目

是合法的,给清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工

作造成困难,直接造成了地面接收设施

的泛滥。

2.2没有形成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

齐抓共管的局面。

按照129号令中的定义。卫星接收

设施是指接收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天

线、高频头、接收机及编码、解码器等

设施。国家对这些设施的生产、进口、

。一直贯穿于日后对卫星地面接收

设施的整个管理工作中。按照129号令

的精神。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个人确销售、安装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其许可条件由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规定。也

就是说。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由国

务院电子工业行政部门指定的企业完

成;其销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内贸易、

广播电视和电子工业行政部门指定的单

位完成;接收设施的设置,必须向当地

县、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

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凭审批机关开

具的证明购买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之

后,由审批机关发给《接收卫星传送的

电视节目许可证》。在目前市场经济条

件下这种运作方式不可能对卫星接收设

施的生产、销售实行起有效的管理,生

产和销售环节本身就存在着十分混乱的

状况。

清理地面卫星设施涉及千家万户,

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是广

电部门本身的执法力量就比较薄弱,这

就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一些地方生产、

销售、安装卫星接收设施还形成了一条

龙式的服务,群众在集贸市场都能买到

接收设施,并且价格非常便宜。由于缺

乏管理,群众在接受卫星传送的节目

时,还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人专门收

看国外一些有政治问题的节目,给社会

造成了不安定因素。还有一些卫星接收

设施安装门店为牟取暴利,向用户提供

能收看境外不健康节目的加密频道,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

查处生产和销售的环节,不是广电

部门一家能办到的,需要公安、工商等

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

面,才有可能遏制地面接收设施泛滥的

局面。

2.3地方台自办节目质量不高和广

告时间段过长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的

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方台由于

资金有限,制作水平不高,内容一般的

节目已经不能再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们势必要选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卫星节目。群众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在心理上

也就“顺理成章”了。笔者在调查时,

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湖南台的节目。为什

么?就是湖南台的节目迎合了观众的口

味。

广告时间过长是影响地方台收视

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台人

员多,经费少,只能靠增加广告的长

度来增加收入,群众戏称地方台为。

广告台”。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

环——收视率降低影响了广告的收入。

反过来,为了增加收入,又不得不延长

广告时段,有的台还不得不增加医疗广

告来牟取即时利益。这种恶性循环造成

的现状就是:一些地方电视台也试图通

过加大设备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来提

高节目质量,但随着地方台收视率的不

断降低,广告收入的越来越少,目前的

收入只能维持全员工资的基本发放,实

现大设备投入和人才引进这一目的又很

难达到。3解决问题的方法

3.1 进一步加大卫星接收设施管

理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清理违规

安装的接收设施。

上级广电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卫星

地面接收设施的各项管理规定以及对目

前非法安装的卫星接收设施的具体处置

和管理办法,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各级

广电部门要按照有关法规和规定。进一

步加强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管理。地

方政府要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清理工

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由政府牵

头,组成由公安、工商、社区、街道、

乡镇、广电等部门参加的专门队伍,负

责地面卫星设施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彻底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这样就可以逐渐扩大地方台的“势力范

围”,缓解地方台的生存压力。

3.2进一步提高地方电视台自办节

目质量,缩减广告播出时段。网络整合、管办分离、职能转换,

加上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地面无线电视频道面临前所未有

的生存压力。拓展频道内容,提升频道

形象。提高自办频道观众占有率和节目

收视率将是基层电视台提高竞争力的重

要手段。只有电视台的自办节目质量提

高了,才能吸引观众。另外。要优化电

视广告,在不影响总体收入的基础上,

尽量缩减广告播出段,尽量减轻观众对

地方电视台的抵触情绪,还观众一个清

新的荧屏。

提高节目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

到的,基层电视台受许多条件的制约,

需要下一番真功夫。

3.3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改变单纯依靠仅有的广告费运转的

局面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工

具,是高投入、高费用、重设备、重人

才的行业,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增加对电的状况;增强对电视台引进人才的扶持以及解决其待遇的支持力度,引进先进

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地方电视台也要

下决心打破现行的用人制度和分配体

制,真正实现业务岗位人员的聘用制。

3.4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服务,提高

有线数字电视的综合服务水平。

收看有线电视,是社会的发展趋

势,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一项

重要手段。数字电视安装部门要加强服

务,进一步提高有线数字电视的综合服

务水平,让群众早日享受数字电视的成

果。这样,也能吸引一些人由收看卫星

接收的节目回到收看有线数字电视节目

上来。人们在收看有线数字电视中就可

视台设备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把当

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

算,改变仅仅依靠有限的广告收入将就

维持运转的局面,改变乱播广告、形成

恶性循环、银屏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净化展了数字付费电视业务,发展数字付费电视用户4万户。目前,集团公司的宽

带互联网业务已经进入试验阶段,双向

互动业务也正在试运行阶段,“互动吉

林”的产品已经开始全面推广。

(4)融资能力增强

广电网络整合使集团公司网络资

产的整体优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

得到充分发挥,为集团公司做大做强

做优有了现实的前提和基础。整合前,

一些市、县分配网长期负债运行,根

本没有能力更新改造。凭借整合的优势

和政策支持,集团公司从国家开发银行

和交通银行获得了10亿元中长期贷款

授信额度,其他商业银行也主动与集

团公司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化解了有

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巨额资金需求的

难题。2008年。集团公司共完成投资

5.86亿元,其中数字化整体转换4.89亿

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7046万元。有

计划的进行了网络改造。提高了网络运

行能力。

(5)上市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

阶段整合后,全省广电网络资源优势突

出,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各项业务迅猛

发展,经济效益逐年攀升,这为集团公

司上市提供了基础条件。集团公司上市

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高度重

视,是集团公司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集团公司上市将对规范的法人治理结

构、改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环境产生重

要作用;可以释放数字电视双向化、数

字化投资的巨大资金压力,大幅度节约

和减少公司劳动成本;同时,上市也将

提高公司的品牌价值。2009年,集团

公司将破解职工身份转变和6000多名

员工社保两大难题,扫清上市障碍,全

面完成基础工作,进入上市辅导期,争

取201 O年挂牌上市,实现集团公司新

一轮的垂直跃升。

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

粟。而吉林广电网络集团却在这5年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董事会和经理-

层的领导下。公司由资产千万元、员工

不足40人,通过整合一跃成为注册资本

8.8亿元,拥有54个分(子)公司和6000

多名员工、服务于全省260万有线用户的集团公司。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

的转变。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

营模式的跨越。未来,集团公司确立了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将继续全面

推进四大主营业务,努力实现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增值业务信息化,把吉林广电网络建设成为融声音、图像、数据传输为一身的现代多媒体网络运营商。第二步争取早日进入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积聚力量,把吉林广电网络集团建设成为治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第三步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走出一条主业突出、多业并举的多元化经营之路,把吉林广电网络做大、做强、做优。。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用更大的气魄和手笔描绘着吉林广电网络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09

年。集团公司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带领下。凝心聚力。艰苦创业,和衷共济,共同迎接吉林广电网络集团发展的春天。

当代女性就业现状及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

女性就业现状及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 日期:2013-03-05 中国妇女报 图为2010年不同职业的性别构成(%)。 “六普”为研究我国男女两性的就业现状、变化趋势与性别差异提供了丰富资料。研究表明,2010年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13.8个百分点,且20年来我国16岁~59岁女性就业率持续下降,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在职业构成中“白领”女性所占比例低于男性,部分职业与行业性别隔离严重。建议构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完善促进女性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5岁~64岁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为4.9亿,与2000年相比净增了6469.3万,比男性多增加663.5万。庞大的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为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挑战。女性就业不但关系到女性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本研究利用“六普”数据从就业、失业、行业、职业分布等方面分析我国女性的就业状况。 就业与失业 就业和失业是反映劳动力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女性的就业与失业状况不仅取决于女性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更取决于市场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以及政府就业政策的导向与保障情况,直接反映了女性就业意愿的实现程度。 ——就业状况 “六普”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在我国16岁及以上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4.7%,女性就业率为61.7%。本研究着重对16岁~59岁女性就业率及其性别差异进行分析。 2010年16岁~59岁女性的就业率为69.9%,表明我国该年龄城乡女性近七成在从事有收入的社会劳动。与2000年相比,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均有所下降,但女性的下降幅度(7.0个百分点)大于男性(4.0个百分点)。此外,近10年女性就业率的下降幅度比1990~2000年的5.8个百分点还要大,而男性近10年的下降幅度则略小于上一个10年(4.1百分点),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我们从7月1日开始闭馆,但每天还是有很多人到这里来。”中国科技馆的保安告诉记者。近日,《科学时报》记者两次因采访事宜来到中国科技馆,均发现虽已闭馆多时,但这里依然门庭若市,许多来北京旅游的游客都徘徊在科技馆门口。相比之下,记者曾去过一个地方的科技馆,由于展品陈旧而无人光顾。甚至一些地方的科技场馆因为经营困难将其场馆出租,名义上是科技馆,但实质上已变成了商品展示厅。为何科技类场馆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这一现象不仅引起记者的关注,更引发科技类场馆从业人员和相关专家的深思。目前,新一轮的科技类场馆建设热潮正悄然兴起,科技类场馆的发展究竟应何去何从?新发展新问题究竟什么是科技类场馆,如何对它们进行系统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仍未得出一个定论。中国科协前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十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教授徐善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科技类场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窗口。从分类上讲,科技类场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和行业科技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1978年,茅以升、王大珩等人向邓-小-平同志提建议,希望能建设中国科技馆,得到邓-小-平同志和原国家计委的批准,我国的科技馆事业发展从此起步,科技场馆建设也因此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据悉,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先后挂过科技馆牌子的建筑物就有300多座。“当时的科技馆都是按照科技会堂、科技活动中心建设的,因此真正的展览面积占建筑面积还不到20%。”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告诉《科学时报》。中国科技馆研究员朱幼文也介绍,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各地陆续建起的科技馆,有很多展览教育功能不强、不突出,“当时赋予了科技馆太多的功能,包括展览教育、培训实验、科技咨询、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工作者联谊、学术活动,甚至有科技机关的服务”。朱幼文介绍,1997年,中国科协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如按照展厅占建筑面积的50%以上计算,当时全国300多座科技馆只有4家符合要求,有常设展览的也就十来家,有的即使有展厅也不用于科普展览,其原因是不赚钱,当时

女性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女性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地位逐步提高,女性的身影在职场上越来越多,据2007年的数字统计分析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达45%,已经高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确定的到2010年要达到40%的目标。据了解,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国女性的就业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就业的主渠道,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计算机、软件、通讯、金融等高新技术行业,成为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在计算机、通讯、金融、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国民经济6大行业中城镇单位就业的女性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其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中女性就业的比重最大,达到%。与此同时,中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到2008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7487 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7039万人,其中女性参保人员增加了2775万人,增长了49%。女性参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也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性在社会中的弱嵌入性,她们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在就业中仍是步履维艰。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我国妇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性别歧视使女性竞争力减弱 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过程中的性别偏好。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性别偏好”,更愿意招用男性职工,这种现象很普遍。在下岗职工中,女性群体首当其冲,当劳动力行政配置逐步走向市场配置、企业用人权逐步得到承认,女职工在劳动力市场是就成为剩余劳动力, 1998年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有2300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而在被剥离的职工中,女职工占多数。据全国总工会在90年代对1230个企业的调查统计,下岗女职工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0%。这一统计包括7个省和10个省属市的数据,因而60%的比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按照这一比例,在每5个下岗职工中,女性3个,可见女性劳动就业权受损的情况超过男性。 (二)女性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 妇女就业劣势使得女性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往往以女工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三资”、个体、私营企业中以及一些大企业中,一部分企业将女工劳动保护和妇女保健等开支一减再减压到最低,甚至缺乏起码的卫生保健条件和设施,业主对国家制定的女工劳动保护、女工禁忌劳动范围等缺少了解或根本就无视其存在。在现实中,突出问题为:(1)女职工产期、哺乳期、休长假时工作岗位无保障;(2)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女性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加班不加薪; (3)低报酬招聘,男女同工不同酬;(4)违规作业,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而不告知;(5)随时解雇,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即换新人;(6)惩罚性克扣工资,借故减少女员工的收入;(7)拖欠工资或工资不兑现等。而国家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企业主更加无视法律规定;在社会保障方面,妇女享受的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妇女享受的医疗保险、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补贴/住房、法定假期以外的带薪休假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生育保险是维护女性权力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措施,但是在我国现在有很多企业和单位在女职工怀孕至分娩期间没有任何的保障措施,也没有一定比例的工资支付,如西安收费站工作的女性在生育期间没有任何待遇。 (三)就业领域男女退休年龄不平等 男高女低的不平等退休规定。我国宪法保障男女平等就业的权利,但劳动法规定:从事企业体力劳动的女性满50岁、男性满55岁退休;从事单位脑力劳动的女性满55岁、男性满60岁退休。而退休金积累的依据是工作年限,由此造成了退休金积累男性多女性少,女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较男性低的不平等结果。 (四)女性就业率低 女性就业总量有一定的提高,但女性就业率水平较低,职业选择范围狭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和%,总的来说男女人口比相差不大,但女性就业比例却较男性显著偏低。如图1所显示的是1994年-2008

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和运营剖析

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和运营 1、最好针对北京和我们的国情有一些新点子 2、2000字左右,材料具体、生动些针对08奥运赛后场馆利用体育场馆管理专业开课本报 记者邓跃摄影报道“现在,我们开始本专业的第一次点名。”昨天下午2点40分,北京大学生体操协会主席仰东正式站在了联合大学东方信息学院体育场馆 信息管理专业 的讲台上。全国第一个针对2008年奥运会设立的体育场馆信息管理专业就此正式开课。 他所面对的70位学生将在四年后,成为中国首批现代化体育场馆管理人才。 70人将成为实践场馆赛后利用的人上课前,仰东最后看了一遍《奥林匹克 概论》课的教学大纲。“这是现代化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基础。”大纲里安排 了奥运会志愿者实践、对奥运会负责项目场地的考察等实践课程。“你们 将成为填空者。”仰东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接着解释说:“目前在我国,针 对体育馆赛后利用的研究还属于空白。你们将是我国首批专业现代化场馆管理 人才。”根据课程设置,首个体育场馆信息管理开设了奥林匹克文化、场 馆信息化建设和运动文化概论等相关课程。终结体育场馆的四大“工”时 代“传统的体育场馆只要有会计、电工、瓦工和木工,就基本可以维持机 械运转。”仰东告诉学生,这四大“工”的统治时代已经过去了。根据欧洲和 美国等国际现代化体育场馆管理人才需求,大型体育馆工作人员将包括场馆新 闻制作者、为不同人群制定个性锻炼标准的专业保健师、拓展地域和社区体育 文化的宣传员及观众文化的营造者。作业是设计体育场活动项目时间表 第一课上,仰东重点介绍了国外通用的场馆管理方式“club(俱乐部)模式”,在欧美等国的体育场馆,通常由30多家俱乐部同时运作经营,且每家俱乐部都具有一定规模。他们大多都针对大学生和当地社区居民制定符合其消费习惯和 水平的运动模式。学生们在课后领到了第一份作业———设计一套体育场 活动项目时间表,表格要至少包括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3个项目的运动俱 乐部,并要分时段制定浮动价格。转自搜狐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 究热荐★★★★★【字体:小大】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 ——以2008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设计为例 作者:庄惟敏1&nbs <优麦电子商务论文>p;栗铁1 马佳文章来源:kb 点击数:1030 更新时间:2006-5-22 用户登录新用户注册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以2008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设计为例█庄惟敏1 栗铁1 马佳2 █Zhuang Weimin Li Tie Ma Jia作者单位:1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2 北京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44)收稿日期:2006-01-10 [摘要]如何通过前期策划对体 育场馆功能进行合理配置和弹性设计以使其在大赛之后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是目前我国体育建筑设计应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体育建筑的赛 后利用为核心,结合国内已有的体育场馆实例分析,并通过2008年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的设计研究,提出我国体育建筑场馆赛后利用的设计对策和建议。

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工作经验总结

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工作经验总结 局台合一体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短缺,设备简陋老化,经费不足。又面临上级大台的挤压,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办好节目,吸引受众,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几年来,我们迎难而上,不断改革创新,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整合人力资源 原先电台、电视台各自为政,各有各的采编播系统,分线作战,互不沟通。造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的浪费。加之县级台站人才紧缺,人员捉襟见肘。我们发挥县级局台合一的优势,整合采编播人力资源,改变广播电视分线作战的局面。 1.将两台记者整合为一体,统称为广播电视记者。把电台、电视台记者统一整合为区广播电视局编辑记者,集中办公,集中调配,打造人力资源整体优势,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对发生在全区内的新闻统一安排资料使用和采访报道,消除信息分散、资源浪费的弊病,把握正确新闻宣传导向。在本台内一稿两用,对上一稿多投。这样本台的稿源充足,解决了“稿荒”问题;对上增加了供稿量,壮大了对上报道的力量。将基层骨干通讯员邀为特约记者。为了改善本局专职记者不足的局面,有效发挥社会各界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作用,我们从部分区直部门和镇街择优聘任了7名新闻报道骨干为特约记者,发挥他们身处基层的优势,指导他们在报道好身边新闻的同时开展跨区域采访,为区两台提供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其稿件在本区宣传和对上报道工作方面约占30%。将编播人员科学组合,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我们将电台、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科学有机组合,相互调配,合理利用,互为补充。改变编播人员单纯局限于本台业务范围的现状,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根据需要随时调配。指导两台编播人员提高业务能力,适应并胜任拓展的业务。 创新宣传形式

夹缝中生存的县区级电视台的节目策划

夹缝中生存的县区级电视台的节目策划 [俗话说:罗卜白菜各有所爱。民众对电视节目的喜爱也是如此。县区级电视台虽然处于中央、省、市级电视台发展的夹缝中生存,但是,办出特色、避长就短,县区级电视台一样可以得到受众的喜爱。笔者认为,众口难调的电视时代里,县区级电视台如果办出自己的特色,生存之路一样宽广。 众所周知,县区级电视台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人才、设备难以和中央省市台相比。但是,地方台实际上就像餐桌上的沾酱菜一样,清纯可人。关键是在我们如何去搭配,并且保持它的鲜嫩,适合大众的口味。特别像一些民族地区的电视台,把浓郁的民族的东西加进去,更可以吊起受众的口味,让县、区级电视台更能够在基层群众中站住脚跟,成就一番事业。 一、特色的东西就有生命力 特色,是县区级电视台站住脚根的有效办法之一。而各地县区级电视台的特色都有不同,就看有没有抓住、有没有充分的利用特色的东西。比如说,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有线电视台,紧紧抓住了达斡尔族风土人情、人文文化、特色经济等多方面的东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首先说,他们把达斡尔族特有的音乐旋律做为他们电视音乐的主旋律,让各族观众耳目一新。同时,他们开办了民族类的栏目,多方位、多角度的阐释达斡尔族文化、经济发展进程,不但关注历史文化,同时也关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得到了观众朋友的喜欢。目前,这个台的收视率逐年上升。 二、县区级电视台一样要以新闻的“新”字取胜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区范围虽小,但是,一样有可供报道的闪光点。“记者的伟大之处、难当之处,就在于天天要处理一个‘新’字。”在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前提下,县区级电视台要改变新闻报道的方法方式,把受众最关心的最新消息以最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小见大”、“把小做活”是县区级电视台新闻的采编方向。只要中央省市台还没有发现的题材,或者同一题材但有其不同的意义,或者报道时变换另一角度,或者结合实际加插采访同期声,都能给地方台受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感受。如果一味不变的“三部曲”或“四季歌”条条框框报道模式,就不会有新意。总之,县级台的记者编辑要敢于跳出陈旧的模式,以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受众。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有线电视台在“一免两补”工作的报道中,跳出了上级台报道模式,选派记者直接来到农户家或者田间地头,以访谈的形式唠出农民的心里话。农民从自身的负担谈起,谈到土地的收入、支出,感觉种地出路不大的时候,农民们有感触地说出“一免两补”的英明,他们反复算账,从切身的减负一直聊到积极性如何在“一免两补”的工作中得到提高,以及高高兴兴种田的心里过程。很多观众看完节目说,这种报道形式我们喜欢,实在、不生硬、让人易于接收,城里的观众朋友也在节目中理解了“一免两补”的重大意义。

不同年龄段女性 职场生存压力分析

20、30、40女性的职场生存压力 源起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择业机会的增加、个人职业选择的多样、人才竞争的激烈,职业咨询已经逐渐受到职场人士的重视。在2004年中,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就接受了数千人次的咨询。而其中女性占咨询人次的76%,男性则只占24%.这是否说明在职业规划中,女性面对更多困境或者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比男性更加慎重呢?就此,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针对职业女性所面对的生存压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职场女性的20 30 40 2004 年台湾女演员张艾嘉执导的《20 30 40》,以独特、细腻的视角,描绘出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选择及生活压力。它所关注的是处于20、30、40的女性对梦想、爱情、婚姻、家庭不同的渴望和追求。而职业中的女性,也同样在这三个年龄层次中受到不同的生存压力,面临着不同的危机和选择。 20-30岁是女性职业生涯的开始,此时面临的是就业、择业和与其它同业者的竞争,女性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会更看中自己的事业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会面临感情的选择。30-40 岁是职业女性的“黄金期”,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也拥有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这时也是女性婚育的最优时期,如果选择此时婚育,至少会离开工作岗位半年。同时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要求女性将更多的精力留给家庭。因此,这个阶段女性必须在家庭和事业中把握平衡。40-50岁对于大多数的职业女性是

比较轻松的时期。女性的事业和家庭都已进入稳定期,而女性也将其在社会中的角色逐渐回归家庭。而在50-55岁时,女性的职业生涯终结。 男女生存压力大对比 1、近三年压力感呈上升趋势 在对03年和04年以及05年前三个月的职场人士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如果以03年为基期(100%),从业人员的总体压力感呈明显上升趋势,04年为121.5%,而05年的前两个月就达到了152.3%,比03年增加了0.5倍。而总体幸福感却成下降趋势:04年为03年的88.6%,05年前三个月是03年的72.8%.这说明随着压力感的提高,从业人员的幸福感相对应的也在下降。 2、女性幸福感高于男性 从业人员中男性和女性具有高幸福感的人数比例差别不大,在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近69%的从业人员中,56%为女性,44%为男性。 3、男女的压力来源不同 男性女性的压力感也是普遍存在,只是压力的构成不同。在构成生存压力的来源中,主要分为社会、生理、心理三个方面。男性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包括家庭等社会个体),占总体压力的72%,心理和生理压力则分别为18%和10%;女性的社会压力比男性要少,但仍占总体压力的尽一半,为48%,心理压力占到23%而生理的压力为29%,是男性的三倍。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生命周期中有一段时间是无法正常参与工作的,这就是孕育新生命的时期。而女性最佳孕育期也正是从业者的“黄金期”,因此女性生理上的原因,也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d59896765.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县级电视台建设方案

建设电视台所需器材案例 一、技术要求 1、肩扛式大摄像机:具备高清拍摄功能,长焦可调镜头,可用存储卡及DVCOM带存录,可配广角镜头,具备电视台各种特技的拍摄功能,具备广播级以上的图像质量标准。数量:8台 2、便携式小摄像机:具备高清拍摄功能,可配广角镜头,可用存储卡及DVCOM带存录,具备广播级以上的图像质量标准。数量:8台 3、硬盘播出系统:播出的图像、伴音质量达到标清和广播级以上水平,具备高清升级功能,具备自动播出功能,主、备播可自动切换,并可自动切换转播中央《新闻联播》。数量:主播2套,备播2套。 4、编辑系统:精编具备新闻、专题、广告等节目的采集、制作的广播级以上标准水平,具有高清数据处理制作能力。数量6套;粗编具备专题、新闻、广告等栏目的采集、剪辑、制作及相关特技的处理功能,数量10套。 5、素材存贮系统:15T以上存贮容量,与之连接的非编可方便调用其存贮的新闻、专题、影视剧、广告等素材,数量2套。 6、简易切换录制现场实况系统:可联5台以上的机位,具备摄像者与导播者的双向通话系统,导播可监看各台机位信号及切出的信号,切换用数字切换台,录制可用非编或专用录放机录制。数量1套。

7、演播室灯光、背景设计安装:新闻、专题演播室各一个,灯光、背景设计安装的要求必须达到广播级以上水平。 8、采编附属设备:大摄机脚架5支(含托板),小摄机脚架5支(含托板),纽扣式无线采访话筒2套,手持式无线采访话筒2套,演播室配音话筒4支,大摄机电池10A以上10块,小摄像机电池10块,新闻采访灯5个(可配摄像机用),大摄机广角镜头2个,小摄机广角镜头3个,大摄机充电器5个,小摄像机充电器4个,演播室提词器2套,新闻配音站2套,演播室监听通话系统2套,配音话筒脚架4副,专题演播室视频特技切换台1台,14寸监视器6台,千兆局域网系统可连30个工作点,播出机柜1套,播出监视电视机34寸一台、21寸4台,DVCAM带60分钟100盘、180分钟100盘,清洗带10盘,电脑桌15张,16路调音台4台,录音笔10支,专业录放机4台。 二、系统集成要求: 1.数据传输要求:记者部、新闻制作室、专题制作室、审片站、编单站、广告上载站、存贮素材库、硬盘播出系统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了,职场女性的话题也再次受到关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经济领域,以知识、创新、体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经济模式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大的表演舞台。 诚然,也使得当今的职场女性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女性就业率高达73%的中国。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相夫教子是义务;在企业里她们是职员是领导,尽心尽职是责任,同时还需要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20XX年,全面放开二胎,承担生育责任让女性在职场上进退维谷,而事实上,女性还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被认可、升迁阻碍等问题,更有职业黄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两难。 总结下来这就是当前女性在职场中备受偏见的现状: 1、大龄女青年不受待见 2、女性工资低于男性 3、因怀孕而影响晋升 4、女性年龄上处于劣势 5、女性刻板印象,难以改变 6、社会舆论容易将某位女性的错误都上升为群体缺陷 下面我们来结合大数据来看看,调查报告指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超两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性别

歧视严重。此外,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为女性。 在就业中,性别歧视普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存在歧视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比男性高出近8%。而27%的男性则认为就业中几乎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比女性高出9%。 高学历女性会遭歧视么?——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 在就业过程中,高学历女性会被歧视么?上述调查指出,从学历角度看,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 调查显示,在拥有高中或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2%、18%、28%,但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3%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值得注意的是,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超九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甚至严重的性别歧视。 此外,调查也显示,拥有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男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4%、13%、14%、18%。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歧视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每时每刻无处不在,新闻与传播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据了解,我国目前有两千多家日报,还有九千多种杂志,两千多个广播电台,三千多个电视频道,一百多万个网站。所有这些,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媒体经营/管理人员等等。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新闻记者行使采访权、监督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为了公众获得知情权而进行的信息采集。如果记者的正当采访权和人身权得不到保护,就无法实施党和人民交给的舆论监督的责任。记者的采访权和人身权屡遭侵害,无非是因为一些部门、一些个人做了丑事,害怕曝光,才对记者的正当采访百般刁难、继而谩骂、殴打乃至诬告。在每一起记者采访权和人身权遭侵害事件的背后,都有更多见不得人的黑幕和“猫腻”,有关强硬的后台作支撑。挖出这些黑幕和后台,也许比处理侵权事件本身更有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记者是活跃的“一群”,在大街小巷,在村镇社区,总能留下他们的脚印;记者是危险的“一群”,在灾害发生现场,在事故发生第一线,总能浮现他们的身影;记者是辛苦的“一群”,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在烈日烘烤的晌午,总能留下他们的疲惫身影……我国的记者现在面临着诸多问题:胃病蚕食记者肠胃,扛“枪”扛成肩周炎,人身安全受威胁,所见惨烈场面入梦来等,记者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特做一份调查研究问卷,以反映记者生存现状,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对记者的理解与支持。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有利于将调查目的和调查要求具体化为一系列有机联系着的提问项目和可测指标,以便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和确定各种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问卷发放地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 三、数据分析 1、您是否知道记者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 A.知道 B.不知道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记者最为重要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认为记者的职业使命是“舆论监督”、“为弱势群体说话”和“国家的喉舌”的比例数据依次是59.5%、44.4%和23.0%。京沪穗三地认为记者是为公众传播信息的回答比例比较接近,没有达到统计结果上的差异,三地比例依次为76.2%、84.3%和86.1%。 2、您是否认为记者的使命完成得一般? A.是 B.否 根据被访者自己对记者职业使命的界定,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都不同,那么在公众心目中,现阶段的记者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的情况如何呢?京沪穗三地被访者中,认为“完成得一般”的比例数据是59.2%,占据较大的比例。认为完成得很好的比例数据是14.8%;完成了极小的一部分的比例数据是13.2%;基本没完成的比例数据是12.8%。值得一提的是,有70.3%的北京人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们对自己的职业使命“完成得一般”,这一比例要显著高于上海和广州(60.8%、46.5%)。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84.2%的被访者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提及“敬业精神”、“个人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专业知识”的分别是57.2%、26.6%和21.4%。统计结果说明公众颇为注重现阶段记者的职业道德。值得关注的是,在京沪穗三地的回答中,对于“职业道德”的回答比较集中,比例数据依次是89.1%、

浅议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9896765.html, 浅议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作者:贺若军 来源:《今传媒》2013年第02期 摘要:由于形势的不断发展,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可谓内外夹击,危机四伏。 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的挑战,有公共频道的开播和县级电视频道的取消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有内部弊端的日益显现等,都造成了县级广播电视台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广播电视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有危就有机,当前,县级广播电视台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1)国办发79号文件如春风化雨,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希望;(2)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带来了中大道历史机遇;(3)公共频道的推出为地方台搭建了更大更高水平的舞台;(4)文化体制改革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打开了突破口。总之,县级广播电视台只要认清形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转变职能,就一定能破危为机,开辟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台;困境;机遇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64-02 广播电视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的福,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的祸。”当前,我国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方针和管理体制仍然是“四级办”,即“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县级广播电视台是“四级办”的产物,它自创办至今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发展的一日千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政府的简政放权,整个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可谓为内外夹击,危机四伏。 一、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外患与内忧” 外部压力的表现一是观念的挑战。时过境迁,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四级办”越来越不适应于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舆论压力如“重复建设论”、“机构臃肿论”、“不合理论”、“无序竞争论”等一片反对声,真是“四面楚歌”“山雨欲来风满楼”。二是政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各省公共频道的开播和县级电视频道的取消。根据国办发【1999】82号 文件精神,“在县级广播电视实行三台合一的基础上,由省级电视台制作一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从中空出一定时间段供县级电视台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和专题,但仍保留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台号、呼号,机构不取消”。大多数省份都在2002年7月1日准时开通了公共频道[1]。这样一来,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利益在中国媒介产业改革过程中已经基本被忽略, 甚至其所肩负的重要职能即意识形态功能也已经被柔化,县级台从此改为以转播中央、省和市级电视台的节目为主的播出格局。职能的转变给县级广播电视台带来了一场历史性变革,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自办节目

随着中央、省级媒体覆盖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处在电视业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到覆盖面和资金、技术、人才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而办好自办节目,体现地方特色,成为县级电视台生存发展的重要砝码。 那么,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自办节目,在媒体大战中拥有一席之地呢? 当前,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可以说问题不少,据笔者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不”: 一是数量不多。目前自办节目形式大多为新闻和专题。在每晚四五个小时的节目中,自办新闻节目仅有8到10分钟,而专题节目也一般在10分钟左右。 二是质量不高,突出表现为节目单调。县级台的自办节目主要是新闻节目,服务性节目较少,而自办教育性、文艺性节目更是微乎其微。 三是效果不佳。由于自办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很难吸引受众,致使收视率每况愈下。综观以上问题,办好自办节目,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牢固树立节目经营理念 过去人们对县级台自办节目的认识多半停留在政治属性、社会效益上,而忽视了它的经济属性。因此,多数县级台是把自办节目当作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来完成,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产品、产业来经营,更没有去讲求它的受众市场、经营规律、节目成本、综合效应。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县级台节目办不好的根本原因。因此,办好县级台的自办节目,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彻底更新,树立一种正确的节目理念。只有把自办节目当作一种产品、一项产业来策划、组织、经营,依照市

场规律运做,才可能使之适应市场、适应受众,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找准自办节目定位 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在确立县级台自办节目定位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1.自办新闻节目要做到政治性和贴近性的统一。县级电视台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阵地,自办新闻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重中之重,是主体,是龙头。如何守好阵地、突出主题,把党的政策及时宣传到群众中去,节目贴近群众是关键。电视新闻要把镜头对准基层和群众,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首先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努力发掘和群众息息相关的新闻点,把时政新闻做得让观众爱看。其次,要从百姓的眼光去发现、发掘新闻点,用百姓身边事影响和教育观众。县级电视台的根基在基层。群众中有很多先进典型和事迹,同时,也有少数人所作所为与公共道德、法律相悖,这些鲜活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和总结,就应成为县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生动素材。节目做出来后,会让观众觉得可亲、可信,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教育。 2.立足本土、凸显区域特色。县级电视台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设施、办台经验等许多方面都难以与省、市大台相比。然而,县级电视台也有其独到之处和优势条件,那就是对本地受众的接近和对本乡本土的熟知,这点正是中央、省、市台所不能抢占的优势。县级电视台就要从栏目设置、节目形式、内容安排等方面打“特色牌”,唱出“拿手戏”。宁阳县广播电视局2005年新开办的《视野》栏目就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特色牌”。走遍宁阳的大街小巷,了解身边的鲜闻趣事,关

现代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现代女性的职业发展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她们权力受限,也不用承担某些义务,但却必须受到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妇纲的束缚。 更重要的是她们不能在经济上独立,大多靠男性收入维持自己以及家庭生活,也就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因此女性也大多没有自己所谓的职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们在如何选择自己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在知识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今天,女性渐渐有了自己的施展空间。 时代赋予了女性与男性一样有工作的权利,而且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人都有自我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首先都要满足自己基本的生理需求,这就要通过工作来创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成就和实现理想抱负等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要。 在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能力增强,在职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在国人常说: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足以证明女性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独立,自由是现代女性的标志,她们崇尚自由,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她们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们希望能够干自己做喜欢的职业,她们在工作中有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思维敏捷、聪明智慧、干练精明、谈吐优雅,勤奋努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已成为过去式,现代社会给女性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各类女性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 现代女性,既忙自己的事业,又不失女性传统的美德。 开放的外部世界和激励的生存竞争,给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女性几千年旧思想的茧壳中破茧而出,自信自强。

北京奥运体育场馆建设发展Word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发展 奥运会场馆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因素。 一与城市整体来相协调。 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的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精品奥运工程。在整个奥运场馆建设当中有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奥运场馆建设的结构问题、安全问题和绿色环保问题。比如说在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北京工业大学的羽毛球馆、北京大学的乒乓球馆都采取了钢结构的结构,钢结构场馆建设用钢近吨。在这些方面,一个是在钢结构,因为场馆的造型复杂,变得结构复杂,并且是大跨度15万,这些在工程建筑当中都是很重要,也是很难做到的,在一系列的工程制作过程中,在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安装、检测等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多突破。在结构方面,我们想做到这些以后,可能还有一个大家想到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因为钢会有变形,变形以后会有安全问题,这些场馆在今后过程中,如何保障安全的,形成了一整套从建设到现在的使用,到未来遇到突发事情的全部系列的监测技术,都已经全面地落实。比方想到了地震,想到了雷击,我这些运动场馆都是地震震不垮,雷电击不毁的。在钢结构的工程当中,说到第三个方面就是钢了,奥运场馆特别是鸟巢体育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过去都是少量用在工程机械上,强而韧的钢,现在经过创新研究,已经由中国的炼钢企业生产出来,并全面得以应用。在这个建设的过程,因为体育建筑的发展也促使了我国其他的行业的发展,大量的提高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展示了个高科技的一个新的平台。第二方面就是在奥运场馆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绿色环保节能的技术。一个方面是能源的使用,大量的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二个方面在使用新材料方面,更着重重视了节能、环保。就连铺在地上的砖都充分考虑到雨水的渗透性。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交通将全面实现“零排放”。此时此刻,即将投入使用的这一批环保车的交接仪式正在进行当中。在北京奥运会中,提倡的是“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在这些建筑的方面,都体现了“绿色奥运”这一口号,“鸟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代表,它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所体现的“绿色奥运”理念,正是所有北京奥运场馆的共同追求。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3万平方米的屋顶可以把雨水100%的收集,雨水收集系统一年收集的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膜结构等相关技术使自然光能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平均每天9.9小时使用自然光,省电效果显著。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阶梯状房顶高低错落,各层之间都是可以开合的玻璃天窗。无论是采光还是通风,都可以通过顶部400多个分层排列的天窗完成。不用借助辅助光源,馆内亮度已足够满足大多数活动的需要。在奥运村居住区,42栋楼房都采用了绿色空调系统,即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提取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再生水)中的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每年可节约燃煤数千吨,减少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奥运会射击馆,双层幕墙之间安装了温度感应装置,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使外界的冷风和热风与室内空气进行交换,实现自然通风对流。有了这套系统,射击馆就可随季节调节室内温度,减少了空调制冷和取暖的耗能。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智能化浇灌系统可以将土壤水分、植物生长、蒸发、蒸腾等各种环境信息反馈给中央计算机,比手动或半自动灌溉节约一半用水量。在青岛奥帆中心,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温度相对稳定的海水作为冷热源,为媒体中心提供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所需冷热量……第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的实践,坚持“以人为本”,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在整个工程建设当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规划设计中贯穿并借鉴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建设当中都严格执行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国家和北京市的地方标准。在场馆建设和配套设施过程中,也更注意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在符合运动项目的总体要求下,还要同时兼顾运动员乃至观众观赏的舒适性。 二、体育设施的空间模式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