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法教学研究案例

实验法教学研究案例
实验法教学研究案例

实验法教学研究案例

18章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郎溪县十字茶场中学陈璋平2013-10-2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类型;

(2)学会酵母菌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2.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酵母菌观察活动,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巩固显微镜的操作技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验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2、酵母菌装片的制作

3、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难点

1、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2、酵母菌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提问结合实验,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法指导

(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4)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

1、提前准备课堂教学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图片和资料。

2、制作酵母菌的相关器材

可见的微生物菌落。少量的微生物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大量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了。我们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呢??

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并提出最合理最可行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课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整个研究活动。

二、探究实验

目的要求

1.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主要的生殖方式。

2.尝试比较酵母菌和细菌的不同之处。

材料用具

鲜酵母或新鲜葡萄、蔗糖或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液、吸管、吸水纸、试管、细菌永久装片、铅笔。

方法步骤

1.制备酵母菌培养液

在实验前2~3天,用烧杯或家中玻璃瓶盛100 mL清水,加5 g蔗糖或葡萄糖,煮沸后冷却。将数粒鲜酵母或2~3粒新鲜的葡萄粒置于蔗糖或葡萄糖溶液中,然后置于温暖处培养。

2.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

用吸管从酵母菌培养液的上面吸一

小滴液体,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在培养液上。

3.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酵母菌,注意找到进分组谈论并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探究我们身边的微生物”为主题充分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预测。最后全班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实验,由于时间原因,第一个实验只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熟悉一下探究过程。地二个实验过程已设计好了,要求同学们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学生都有一股好奇劲,所以,动起手来,毫不退缩,认认真真地去做,而且完成的效果不错。分组实验已经是第四次了,所以同学之间配合井然有序。

学生座谈会

记录人陈璋平2013-10-20

课程结束后,召集了部分同学开了一个座谈会,都反映实验教学效果不错,受到了一致好评。记录如下:

汪恒:我感觉陈老师这节课上的很好,尤其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我们的学习兴趣都很高。由于自己动手,记忆也很深刻。老师还不时对我们的实验个别指导,使我们能够熟练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操作。

沈新元:对陈老师的这节课总体感觉如下。

1、条理很清晰。层次分明

2、让我们动手实验,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3、陈老师和蔼可亲,对我们做实验悉心指导。

4、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好。

罗梦缘:优点

1、动手实验,学习效果好

2、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3、重点突出

4、实验教学井然有序

缺点:时间安排有些紧,我们做实验有些仓促。

黄亚璇:我对这节可的感觉很好,但也有些不太满意,具体如下:

1、事先准备充分,整节课进行顺利

2、实验教学很好,我很喜欢,希望以后多进行实验。

3、分组实验,每个同学都有事做就不会乱跑,影响别人。

4、陈老师很有耐心,对不懂的同学不厌其烦地讲解。

5、感觉时间有些紧。

季娟:我一直都很喜欢陈老师的生物课。总是那么生动,陈老师知道的真多。就这节课而言,我也很喜欢,但还有一点遗憾。具体如下:

1、陈老师的讲解总是一环扣一环,逻辑性很强。

2、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我们都喜欢,兴趣很高。

3、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能照顾到全班同学。

5、感觉时间不够。

岳鼎:陈老师这节课我觉得上的很好,很喜欢。尤其采用了分组实验,我就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陈老师总是那么可亲,像父亲一样关爱我们我一直喜欢他的课。这节课事先准备的很充分,讲解有条不紊,实验安排也很有序。就是时间上有点紧。

创新思政课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心得体会

创新思政课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心得体会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新期望。在湖南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和传承好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基因,为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大学教育是民族灵魂的反映”。以习总书记的新期望为引领,以实际作为更好展现教育报国、筑梦育人的精神风貌,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守牢课程思政阵地,当好信仰与初心的播种人 长期以来,高校专业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分工明确但协同不够。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守牢课程思政这个阵地,高校教师须做好知识积累、思想积累、生活积累。每位教师都应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挖掘其中的价值信仰,并构建红船精神、延安精神、“半条被子”等红色基因传承的学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广大教师应自觉思考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是伟大的时代、时代的重

托是什么、怎样传递好事业的接力棒,进而廓清“两个一百年”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做到提前识变、科学应变。 每一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激励学生书写精彩人生,让学生明白“芝麻撒在地上是不香的,需要太阳晒一晒、石碾子碾一碾”——这里的“太阳”就是理想信念的火种,“碾子”就是历史文化和红色传统的基因。 更新教学内容,厚实教学的底蕴和底气 我国高校的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肤浅、支离破碎。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每一门课程有内涵、每一位教师有底蕴,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补充现有教学内容、厚实教学底气。为此,高校教师不能将视野局限于纯粹的专业知识,要把对教育活动有着重大影响的理想信念培树、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关于自然与人生的终极思考纳入教学内容。 湖湘大地为什么代有人才出?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催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何在?探究这些重大问题既能够拓展教学视野,又能唤起教学背后的文化意识。教师在讲授古今中外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教学案例时,应融汇历史文化资源、生活中的逻辑、自己的体验感受,以实现传统知识的时代性转化,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

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

案例研究法探析 摘要:案例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案例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案例研究法这一研究工具及其在学术研究中应当注意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规范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包括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且被运用到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然而,究竟什么是规范的案例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如何定义案例研究法?怎样确定案例研究法的适用范围?案例研究设计中有哪些规范性要求?这是一些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的基础性问题。 一、案例研究的概念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尽管案例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如何界定案例研究法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案例研究法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科学家德尔伯特· C·米勒和内尔· J ·萨尔金德在《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一书中对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案例研究法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他们指出:尽管文化共享群体或具体的个人会被视为一个个案,但是定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不那么关注群体的模式,而更在乎对一个过程、事件或行动的深度描述。有人认为个案只是研究对象( Stake,1995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研究方法( Merriam, 1988年) 。只不过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个案研究是通过在多种信息来源和丰富的背景中收集深入、详细的资料, 对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历时性的探讨。 美籍华人学者应国瑞( Robert K. Yin)是案例研究法理论探讨和建构方面有突出影响的学者,他对案例研究有过如下的一些看法:首先,案例研究定义的核心精神在于其研究的范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案例研究法处理有待研究的变量比数据点还要多的特殊情况,所

第四章“实验法”案例

第四讲(第四章“实验法”)案例 一、一个案例:上海市青浦县“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上海市青浦县从1977年开始进行的一项持续十余年的数学教改研究,主要有四个阶段:三年教学调查(1977年10月——1980年3月)、一年筛选经验(1980年4月——1981年8月)、三年实验研究(1981年9月——1984年9月)、三年推广应用(1984年9月——1987年8月)。 在“教学调查”阶段,在调查学生学习情况、班级特点、数学教师教学情况的同时,研究人员调查了许多有志于数学教学事业的教师的教学经验,从中积累了160余项经验。在这些调查中,他们主要采用的办法是:(1)通过听汇报、查教学计划、看历年教学总结、抽查学生作业和试卷、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等取得调查素材; (2)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内容组织、概念教学、能力培养、师生配合、方法特点和教学效果等七个因素综合考察一堂课; (3)测验并研究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以了解他们学习分化的情况以及知识、能力的不同特征; (4)专门的测量,如体质测定、思维测定、理解力测定等。通过比较分析,取得资料。 (5)其他特殊方法。例如,该县有个农村初中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得法,学生间的讨论气氛很浓,教师又常抓住几个“小先生”带动全班。为

了摸清这个情况,他们借用社会关系调查方法,绘制学生学习讨论关系图,由此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班级集体作用的问题。 在“筛选经验”阶段,研究人员在一所中学挑选两个试点班和两个对照班开展研究。当时,研究实验尚无现存方法可循,于是,他们从工作实践出发,探索了一种经验筛选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研究顺序一般是:(1)分析和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科教学以及与它有关的其他学科(如心理学、逻辑学和哲学认识论等)的研究成果,然后运用这些经验和成果,结合本县本校的现状和要求提出计划; (2)按预定计划,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经验和成果; (3)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深入课堂,对执教情况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评价;(4)根据考察评价的结果,对原有的经验或成果进行淘汰、发展以及优化处理; (5)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多次往复,直至筛选出有效的教学措施。 这样,经过一年约50次循环,他们选得4条比较有效的教学措施:(1)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2)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 (3)指导学生亲自尝试; (4)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

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摘要: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管理研究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将其恰当地结合使用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本文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通过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进一步说明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开展研究的过程、结论和重要性。 关键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 1引言 (1) 1.1研究目的................................. 1.2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研究背景................................. 2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概念.......................... 2.1案例研究法................................ 2.2实证研究法的概念............................. 3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关系........................... 3.1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目的不同........................ 3.2主观意志对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数据分析中的影响............. 3.3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同..................... 4案例分析.................................... 4.1 采用实证研究法............................. 4.2采用案例研究法............................... 5总结.....................................

教学工作例会2017427

教学工作例会2017-4-27 学办: 1、为促进大创项目学生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营造三创氛围,现拟开放工训一馆103作为校三创(创新)活动室。根据该活动室的实际环境情况,首批建设侧重创新项目。现面向全校征集入驻项目,来源可从近年大创(创新)项目中选取,请各学院将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11)于2017年5月5日前OA 发至工创学院吴洪老师。要求学生项目有实物作品,并已进入开发调试或完善改进阶段。我院分配名额为5项。 2、为了解各学院三创活动的开展情况,现对三创活动场所进行统计,请学办填写场所信息统计表(附件12),并于2017年5月3日前OA发至工创学院吴洪老师。 3、启动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下发大赛通知,请学办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大赛时间节点详见通知网址(附件13)。 教务: 1、请曹权老师撰写1-2个推进激励计划的典型案例,内容可为教学考核评价、学院监管制度以及其它富有成效的做法等。每个案例1000字左右。另外简要描述学院本学期推进激励计划有哪些新举措、新进展,形成10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上述两项材料请于5月5日前交教务处姜超老师。 2、根据我校第二课堂学分实施细则的规定:2013级普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2学分(专升本学生减半)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截止4月12日,我院尚有63名应届毕业生未完成第二课堂学分,名单见附件1(电子版)。请许文武老师和学办督促这些学生必须在本学期完成第二课堂学分,以免影响毕业。 3、为让学生选课前对所学课程内容有良好的了解,教务处在学生选课前将下学期所开设课程的课程简介发布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学生查询了解。目前我院尚有51门课程缺少简介,上次例会已通知相关老师补充课程简介,但目前没有老师完成该项工作,请许文武老师再次通知相关老师补充300字的课程简介填入附件表中,于5月2日将补充后的课程简介通过OA交教务处潘洁老师。需补充课程简介的课程详见上次例会附件5电子版。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建云,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案例研究方法是一门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公设、适用条件、研究路径以及限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作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由于近年来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的嫁接物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因此,需要从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等方面进行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方法;案例调查技术;限度;应用 在罗伯特·殷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中,案例研究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它和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的研究范式,而解释主义是定性的研究范式,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方法的一个嫁接产物,它将调查研究中确定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定量方法,尤其是统计分析方法带入了案例研究领域,使得很多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 案例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尚未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形成一致的看法。学者大多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界定有两大观点:第一种观点

认为案例是特殊事件,案例就是案例,从案例中不能总结出带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①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Nisbet,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风笑天,2005)。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 关于研究路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与技术,用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之概念化,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J. Corbin,柯宾,1990);案例研究是从具体经验事实走向一般理论的一种研究工具,它综合运用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通过对特定社会单元(个人、团体组织、社区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②(王金红,2007)。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似乎首先用于描述当代事件,并从中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Gee, 1950;马克·霍哲,2002);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用来阐

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真菌 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真菌 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无性繁殖以芽孢为主,也有少数是裂殖,有些酵母菌能产生囊孢子,有的能形成假菌丝。酵母菌的菌落似细菌菌落,但较大且厚,多呈白色,少数为红色。酵母菌在液体中生长可形成菌膜、菌环、沉淀和浑浊。酵母菌的细菌结构较完善,即有壁、膜、质、核等结构。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均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酵母活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活力强,还原力也强,若无毒的染料进入细胞,既被还原脱色,但死细胞及代谢作用缓慢的老弱细胞无此还原力。美兰是无毒染料,且能被活细胞还原成无色,故可用来区别细胞的死活。 霉菌是一些小型丝状真菌、单细胞(根霉、毛霉)或多细胞(曲霉、青霉),其细胞结构与酵母类似,同属真核细胞。 霉菌形态较复杂,个体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其菌丝分为气生菌丝与营养菌丝(菌丝比放线菌粗得多)观察时请注意菌丝是否具有横膈膜、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时形成何种孢子,孢子着生方式以及孢子头的构造等,以区别各种不同霉菌的形态。 霉菌菌落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较疏松,呈毛状、棉絮状、绒毛状或毡状。由于不同霉菌形成的孢子均有不同颜色、构造、性状,故菌落表面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色泽特征。菌丝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菌落中心的菌丝较老,先产生孢子,故常形成同心圆。 教材分析: 《酵母菌和霉菌》实验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真菌”教学单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八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酵母菌和霉菌的

育人模式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大讨论活动总结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如,视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首先还得回归到大学的本源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大学?徐显明教授在上任山东大学校长后有一段精彩讲话,可谓推心置腹,令人感慨:大学,即为大学之“大”,和大学之“学”。大学之大,首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最后还在于“大树”(好的学统)。大学的学,首先是学府,不是政府,不是食府,不是企业。不能是服从模式,不能是利益导向模式,应是学术导向,要高度关注学人,即学者和学生。要用学术的标准,来秉承学术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要有理想、理念,否则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坚守。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高原,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的守护者、引领者。现在在一些高校泛滥起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功利、浮夸是对大学这块圣地的玷污与亵渎,是不为社会、不为良知所容忍的。所以,大学是学府,理应维护学术、学者、学人的利益,坚守良知,维护正义,不能随波逐流,随世俯仰。大学应永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把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突出的、首要的地位。 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恰恰要反映在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献身的境界。 第一,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与关键因素。要以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为根基,以师德为保障,以教学专业的热情为调节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内容,即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其次,要真正弘扬师德,让校园溢满大爱。在近年师德弱化的现实面前,要大力弘扬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种大爱,只有在浓浓

什么是案例研究方法

什么是案例研究方法? 管理案例的英语原词为Business Case。Case一词还有译作个案、实例、个例、事例的。在这里,我们将管理案例定义为:“对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客观书面的描述或介绍。”介绍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组织中的人员行动、事件、背景与环境,通过对事实、对话的描述及数据与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的。 案例基本上是写实的,是确已发生过的事实的记录,不是杜撰、虚构与主观臆想的产物,不同于小说。案例是对事实的白描,不得带有撰写者的分析与评论。 管理案例有明确的目的,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案例可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管理情景,使他们获得锻炼与提高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总是以一个或一些问题为经线或核心,围绕着它(们)展开和铺陈其情节的。 如何设计案例研究? 设计案例研究方案是研究过程中最困难的一环。与其它研究方法不同的是,如何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尚未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罗伯特·K·殷提出了设计案例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设计的界定 每一类实证研究都有其隐含的(如果不是明确的)研究设计。就其最本质的意义来说,研究设计是用实证数据把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最终结论连接起来的逻辑顺序。 研究设计的要素 就案例研究法来说,进行研究设计时要特别注意5个要素:要研究的问题;理论假设(如果有的话);分析单位;连结数据与假设的逻辑;解释研究结果的标准。 1.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案例研究最适合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所以,你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分析你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 2.提出假设 这是第二个要素。它可以引导你关注要研究的问题,不会滑向与研究无关的问题。例如,假设你要研究组织之间的关系,那么你首先要提出问题:为什么几个组织会联合起来,共同提供某种服务?它们是怎么联合起来提供某种服务的?(例如,为什么电脑制造商和电脑经销商会联合起来,共同提供该产品的售后服务?)这属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你首先

案例研究方法的定义(精)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定义 从研究范式来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时当地正在进行的现象,研究现象与其所处的情境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来看,案例研究要根据理论假设来引导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依靠多个资料来源,通过三角互证的方式,最后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并不只是一种资料收集的方式,也不仅仅起到研究设计的作用,而是一种全面而完整的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上。教育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名学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某一教育制度、政策或某一教育事件等。( 又称为“个案研究”) 二、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分类 在决定采用某种研究方法之前所必须考虑的三个条件是:(1)该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的烈性是什么;(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事件的控制程度如何;(3)研究的重心是当前发生的事,或者是过去发生的事。(表1: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 表1: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资料来源:COSMOS公司)1 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需要对研究 过程进行控制研究焦点是否集中在当前问题 实验法怎么样、为什么需要是 调查法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 多少 不需要是 档案分析法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 多少 不需要是/否 历史分析法怎么样、为什么不需要否 案例研究法怎么样、为什么不需要是案例研究方法适用的范围是:(1)研究“怎么样” 或“为什么” 的问题;(2)在研究者对事件没有控制或控制极少的情况下;(3)研究的问题聚焦在现实问题1(美)罗伯特.K.殷,周海涛主译,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P7。

演示实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探究

演示实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发展与实验分不开的,化学实验中演示实验是进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活泼、最有效的手段;而且通过有计划地、周密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也有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演示实验教学的效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下面从演示实验的教学创新问题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1.演示实验的教学创新策略 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不是一个机械的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只能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的学习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能够相互讨论和交流,互相倾听和沟通,在这样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中,教师从监督者变成了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认真进行演示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成功与不足,探

讨和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体验到实验带给他们的乐趣,这种积极的情感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挖掘出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各种素质。 让教师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验证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只作为一个主宰者、评论者;而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咨询者、服务者和提问者,教师在讨论和辩论时往往有意持不同意见,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去创造发现。探究性实验有利于理解科学过程和培养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演示实验教学中应该由教师的演示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转变,从而不断尝试培养学生敏锐、精确的观察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辅助教学 把微观问题宏观性,抽象问题具体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原因,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例:观察Fe(OH)2沉淀的颜色,由于Fe(OH)2白色沉淀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学生难以观察到稍纵即逝的Fe(OH)2白色沉淀现象。教学时可用暂停镜头,把现象定格在屏幕上,就能清晰的观察到白色现象。若用慢镜头放映,可观察到Fe(OH)2被氧化的白色→灰绿色→红褐色的颜色变化过程。因此用媒体代替演示实验具有趣味性、效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国际视野下面向行业的工业设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理工大学成果科类:艺术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国际视野下面向行业的工业设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完成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方兴、汤军、吕杰锋、郑刚强、黄雪飞、徐进波、王双全 戴福祥 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 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方兴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560 培养体系构建,学科专业建设 汤军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650 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 吕杰锋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600 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郑刚强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473 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黄雪飞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530 课程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徐进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520 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王双全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420 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戴福祥副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350 国际化课程建设与管理实践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 (1)培养理念创新:“培养国际视野下面向行业的工业设计卓越人才”的目标,“国际化+前沿化”的主导思想,“设计师+工程师”双师型卓越人才的定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途径。 (2)专业方向与特色创新:提出了结合特色行业与优势学科的专业建设理念,围绕信息、机械、汽车、船舶等行业和学科,构建了由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数字艺术设计3个方向组成的集成化工业设计专业,形成了行业化的专业特色。 (3)教学平台创新:构建了立体化工业设计卓越人才教学体系,从培养方案、师资、课程、教材、实验室、科研保障、产学研和国际合作等八个维度进行教学链优化。 (4)培养方法创新:运用“引导+自主+交互”及数字化、网络化特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采取Workshop、在线课程、企业课堂、国际化课程等创新教学形式;应用“国际导向,前沿驱动”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培养人才并产生大批成果;通过建设“校、院、企”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创办“工业设计拔尖人才实验班”等方式培养卓越人才;通过与国外大学学分互认合作机制、开展制度化的中外毕业设计联展、引入国际教学资源等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 —1 —

案例研究方法定义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定义 二、从研究范式来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时当地正在进行的现象,研究现象与其所处的情境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来看,案例研究要根据理论假设来引导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依靠多个资料来源,通过三角互证的方式,最后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并不只是一种资料收集的方式,也不仅仅起到研究设计的作用,而是一种全面而完整的研究方法。 三、教育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上。教育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名学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某一教育制度、政策或某一教育事件等。( 又称为“个案研究”) 四、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分类 五、在决定采用某种研究方法之前所必须考虑的三个条件是:(1)该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的烈性是什么;(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事件的控制程度如何;(3)研究的重心是当前发生的事,或者是过去发生的事。(表1: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 表1: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资料来源:COSMOS公司)1 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需要对研究 过程进行控制研究焦点是否集中在当前问题 实验法怎么样、为什么需要是 调查法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 多少 不需要是 档案分析法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 多少 不需要是/否历史分析法怎么样、为什么不需要否 案例研究法怎么样、为什么不需要是 案例研究方法适用的范围是:(1)研究“怎么样” 或“为什么” 的问题;(2)在研究者对事件没有控制或控制极少的情况下;(3)研究的问题聚焦在现实问题时。根据研究目的,案例研究可以分为“解释性” 的案例研究、“探究性” 的案例研究和“描述性”的案例研究。解释性的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从而对抽象问题提供说明,最后进一步精炼理论、检验理论。探究性的案例研究是指通过深入了解特定案例的特殊性或个别性,从而提出理论假设。描述性的案例研究是指深入描述案例的脉络和细节,提供描述性的素

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 长期以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对案例研究持有不尽相同的认识。1984年,罗伯特K.尹为“案例研究”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即: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探究,它研究现实生活背景中的暂时现象;在这样一种研究情境中,现象本身与其背景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研究者只能大量运用事例证据来展开研究。围绕这一定义及尹、罗伯特·E.斯特克等学者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人们开始逐步就案例研究的性质、研究对象及其作用这类问题形成大体一致的判断。这些共识可以概括为4点: 首先,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纯理论性的研究。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回答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Yin,1994,Stake,2000),而不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其次,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社会经济现象中的事例证据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 再次,案例研究对整体性的要求。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决定了案例研究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体系,也许它的各个部分并不运转得那么良好,也许它的目的是非理性的,但它始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体系。 最后,案例研究的作用。在被研究的现象本身难以从其背景中抽象、分离出来的研究情境中,案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它可以获得其他研究手段所不能获得的数据、经验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检验和发展已有的理论体系。案例研究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它还可以满足那些开创性的研究,尤其是以构建新理论或精炼已有理论中的特定概念为目的的研究的需要。此外,案例研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判断力、沟通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研究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案例研究型。 服务于不同案例研究类型的方法是不同的,有一些案例研究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案例研究类型。也有一些案例研究可以同时综合应用多种案例研究方法。 1.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来区分的案例研究类型,即探索型、描述型、例证型、实验型和解释型的案例研究。探索型案例研究往往会超越已有的理论体系,运用新的视角、假设、观点和方法来解析社会经济现象,这类研究以为新理论的形成作铺垫为己任,其特点是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支撑,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不完善。在已有理论框架下,当研究者希望对企业实践活动做出详尽的描述时,可以采用描述型案例研究方法;当研究者希望阐述企业组织创造性实践活动或企业实践的新趋势时,可以采用例证型案例研究方法.当研究者希望检验一个企业中新实践、新流程、新技术的执行情况并评价其收益时,可以采用实验型案例研究方法。解释性案例研究则适用于运用已有的理论假设来理解和解释现实中企业实践活动的研究任务。 2.根据实际研究中运用案例数量的不同,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单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单一案例研究主要用于证实或证伪已有理论假设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它也可以用作分析一个极端的、独特的和罕见的管理情境。通常,单一案例研究不适用于系统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以凯思琳M.德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学者偏好于多案例研究方法,其观点是,多案例研究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反映案例背景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在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的时候,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将显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 (摘要) ■办学宗旨和目标 办学定位:根据学校“建设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绍兴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立足绍兴、服务浙江、联系行业、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医学院提出了“以人文学科为基础,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线,以相关医学专业为特色”的办学定位。 以人文学科为基础,即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更好地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线,即把临床医学专业为医学院最核心最根本的支撑专业,其专业定位为“培养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和临床技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以相关医学专业为特色,即把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办出专业特色和水平,为做大医学院奠定坚实基础。 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修德求真”校训,坚持“质量为重、人才为本、特色为上、协同为要”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加快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卓育英才”的院训,医学院进一步完善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2.5+2.5”教育新模式,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训练,造就致力于服务地方医疗卫

生事业并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发展规划:在稳定本科教育规模的前提下,着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把医学院建设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医学人文为特色优势的区域性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学院”,使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在浙江高等医学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力争办学水平进入全省同类医学院校前列。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初步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基层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 1.学校具有悠久的越文化办学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环境。 2.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得到了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有力支持。 3.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融合,扩大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交流、合作的机会。 4.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综合性大学为医学教育提供的教学基础设施、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图书信息资源、后勤保障服务等,为医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人、财、物的有力支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于2011年设立的本科专业。我校于2009年率先开设太阳能利用专业方向,2011年获批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当时国内首批招收该专业的16所高校之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淮海工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一、规划与发展 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涵盖太阳能、风电、生物质、海洋能、核能等,产业种类齐全,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区太阳能企业群集,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其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必须与当地或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相适应,并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 1.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决定了专业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师资队伍的配置、实验室建设与设备添置、课程与教学计划的设置,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是侧重于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同时兼顾其他新能源利用,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在重视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太阳能利用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具备设计、制造太阳能利用产品等相关能力,为太阳能利用产业一线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 2.发展目标 1)构建以能源动力类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新能源利用

为方向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完善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2)根据专业的规模需求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本专业专职教师达到17人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25%以上,培养或引进教授1-3人,聘请兼职教授及工程一线专家5-8人。 3)建成与“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组织编写并出版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系列特色教材3-5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指导书3-5部。 4)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0-15项,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6-8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15篇。 5)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和学生创新实验比例,保证100%的实验开出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与改进实验。 6)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各类新能源利用企业及光电企业的合作。稳定现有实习基地,适当建设新的实习基地,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 7)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竞赛,到2015年,力争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3-5项,成为本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3.专业建设思路及改革规划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势明显的专业教学团队。 (1)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学缘结构。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精华版)

绪论 1、研究的过程 计划阶段+执行阶段 计划阶段(包含文献检索) A、识别宽泛的研究领域 B、选择研究主题 C、确定研究方法 D.撰写研究申请 执行阶段:A、收集研究数据 B、分析数据 C、表达研究结果 在进行执行阶段也有可能返回计划阶段的修正。 第二章确定研究主题 确定宽泛的研究领域——导师认可——主题初选——可行?——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可以接受的主题(过程需要进行修正) 缺少导师有益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迷失研究方向,或者不能满意地完成所确定的研究。导师会指定一些选题,选择新颖的。 选题原则:数据和信息的可用性,研究计划的可操作性,时间限制,所需技能,资金,涉及到的风险。 主题来源:已有的学位论文期刊书籍及书评研究综述专家交流同事工作媒体等 结果分析: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得出很多可能结论,要综述和探索出其他方法的可能性,不能过于狭隘的思路研究方法。 而对于应用或者行为研究还需要在得出结论后,要求学生给出相应的应用建议。 选择的题目要不仅今天有用,以后也有用的题目,对职业和发展都大有裨益,不能选择很容易过时的东西。 第三章研究范式 三类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强调理解)批判主义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调查,实验定性研究(行为研究案例研究人种学研究数学建模等及扎根理论等) (强调解释而不是理解,目的是预测)

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 1、行为研究i 行为研究是被设计用来研究变化对于现实的影响,由参与现实的人(一般是了解组织或场所情况的内部知情人,因为他们能识别“变化”,而外部的话在引用变化时要困难)启动,所以需要发生在现实环境中。并通过监测变化以监视产生的结果。 行为研究的螺旋循环过程 2.案例研究 针对一个实例的详细研究,所有的个人、社会群体、组织或者事件都可以被看作是值得研究的“案例”例如: (1) 新担任的CEO (研究重点在此人对CEO 这新角色的反应) (2) 一个坐落在大城市的咖啡厅(研究对象是组织,可能对顾客的变化情况或顾客关系 感兴趣等) (3) 一个小学讲授英语技巧方式的改变(研究对象是事件,描述讲授方式改变的本质, 以及改变后的效果,学生的反应等) 与行为研究相比,案例研究不试图控制变量,或者从仔细挑选的样本收集数据,二是仅仅针对一个案例对其周围的特定交互进行详细描述,目的是建立比调查研究更加精确和丰富的组织描述。 3.人种学研究(略) 4、扎根理论 将俩个以上的概念或者思想联系在一起,并进一步说明其中的一个如何影响另一个的一般陈述。另外,通过收集经验数据,理论还能够被实践所证实。研究的目的是最终形成理论。 5、调查研究 样本会比较大。数据多。 一般研究以下三个方面: (1) 特定人群的特定生活态度和方式,或者特定社会习俗在该类人群中的存在程度 (2) 特定人群的发展趋势 (3) 从事特定职业的特定人群的特点 (对于非生命体如汽车 住房等也适宜调查研究) 技术

实验教学研究方法(1):测量与评价

总第234期 2016年1月实验教学研究方法(1):测量与评价 艾 伦 摘 要:测量与评价是实验教学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形成科学判断的基础。掌握测量与评价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实验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实验教学;测量;评价;正交性;完备性;指标 Research Method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1):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Ai Lun Abstract: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s the basic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it is the basis of forming scientific judgment. Master the problems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 measurement; evaluation; orthogonality; completeness; index 中小学实验教学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如何需要通过科学的判断得出,而科学的判断不应该是主观臆断,它依靠精确的测量和客观的评价。 图1 本文逻辑思维导图 一、实验教学的评价 实验教学问题是教育学问题,而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即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处理社会问题),对教育教学活动优劣的判断需要科学判断,科学判断应该是“价值无涉”[1]的,它的意思是科学判断应该与人的价值取向无关。 1.科学判断与评价 人们对事物的评价,由判断依据的主体区分可分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而由判断依据的强度区分可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于是就存在4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主观定性评价、主观定量评价、客观定性评价以及客观定量评价。其中,主观定性评价与主观定量评价属于价值判断,客观定性评价属于认知判断,客观定量评价则属于科学判断。科学研究一般应避免使用属于价值判断的主观评价方式,因为这种评价方式受到评价者知识背景、阅历大小、经验多少、文化习俗、价值取向等主观条件的限制,甚至评价者评价时的社会关系、身体状况 与心理情绪等都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说明科学研究应避免使用价值判断的原因,这里举出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一位中国玉雕艺术家将他的一个作品放到国际展会上参加评选,他的作品表现了一位翩翩起舞的古装少女含笑地手拿一个丝帕遮住下巴。所有的外国专家都给该作品以95分以上的高度评价,但在场的中国专家却都给它打了零分,原因是作品中少女口下有一巾,在汉字里表示上吊的“吊”字,是中国文化中不吉利的象征。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是由中外专家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的。艺术不是科学,对艺术作品人们主要考虑其艺术价值,对它的评价完全不使用科学判断,所以中 国专家的评价是无可指摘的,但是若将这种评价方式用于科学研究就是不恰当的了。 2.对实验教学的评价 实验教学问题属于教育学范畴,是社会科学,所以应该使用科学判断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对中小学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存在着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对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对象为授课教师;第二是对通过实验教学后学生能力提高程度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当然,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只要学生实验教学相关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的目标达到了,教师的授课情况就已经十分清晰,不必再做其他评价。但是,学生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效果,而对教师的评价是对一节实验课或一门实验课的评价,是对短期情况的判断,所以对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还是非常必要的,它也是使最终的实验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有力保障。 对实验教学实施的评价需要有一系列的变量,并具有一个规定的指标;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评价,同样有一系列的变量和规定的指标。这些变量中要有输入变量(自变量或投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因变量或产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