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21.38 :621.316

:933GB 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uldance for lightnlng protectionfor electronlc equipments

本导则论述了电子设备防雷击保护原则,供从事电子设备设计、生产及使用人员考虑设备质量、成本、人身安全时,将电子设备上产生的雷电冲击限制到设备容许范围内,以达到GB 3482-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与外线相联接的电子设备的雷击保护,对雷电直击设备不能提供保护。

1 总则

1.1 名语术语

1.1.1 纵向过电压及纵向保护

纵向过电压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平衡电路上某点与地间出现的超过容许的电压。用来抑制此种过电压的保护称纵向保护。

1.1.2 横向过电压及横向保护

横向过电压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平衡电路的线间,或不平衡电路的线与地间出现的超过容许的电压。用来抑制此过电压的保护称横向保护。

1.1.3 内电路

指不直接联接于外线的机内侧电路。

1.1.4 粗保护

指限幅电压较高,耐流能力较大,装在靠近外线的电路点上的保护装置,如放电管等。

1.1.5 细保护

指限幅电压较低,耐流能力较弱,用于内电路保护固体元件的保护装置,如半导体、极管等。

1.2 危险源

1.2.1 直击雷

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沿导线或电缆流过大量的雷电流,持续时间达若干微秒,使线路设备有实质性的破坏,还可以引起几千伏的过电压直接加到线路装置和终端设备上。

1.2.2 感应雷

通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钢轨或类似传导体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称感应雷。

1.2.3 地电位升

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所引起大地电位的升高称地电位升,会危害设备的对地绝缘。

1.3 基本的保护方法

1.3.1 规定设备的介质绝缘强度、耐流量、阻抗等,以适应所使用的环境。

1.3.2 使用保护元件分流(如火花间隙)或中断(如用熔丝)可能到达设备内部的冲击。

1.4 保护元件

1.4.1 带碳精板或金属电极的空气隙保护器

通常联接于每一引入线与地之间,限制出现在两极间的电压,此类元件价格低廉,但运行一段时间特别经雷击放电后,绝缘电阻会下降,需经常维护及更换。

1.4.2 气体放电管

通常亦联接于每一引入线与地之间,如果是三极气体放电管则联接于平衡线对与地之间。用以把过电压限制到被保护系统可容许的范围。可较长期工作不需要特殊的维护。但应对气体放电管作定期检查。三极气体放电管的横向电压小,保护效果优于二极气体放电管。

1.4.3 半导体二极管

可把外来过电压值限幅低至1V,以保护设备。器件的动作速度快,但易因过流而遭损坏。多用于细保护电路。

1.4.4 压敏电阻

是一种其电阻值随外加电压变化的非线性元件。从高阻到低阻的过度可达纳秒级,耐流能力较大,但这类器件漏电会逐渐增加、极间电容较大,使用时应加以考虑。

1.4.5 熔丝

串联在每一引入线之中,当流过过载电流时熔断。可以中断过电流以保护设备与人身安全。

1.4.6 热线圈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新版)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40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新版) 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发生,保障电气设备、发电机组、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措施。 1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电厂送出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电动机保护,电气自动装置应参照执行。 2主要依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水电电生字(1987)108号 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电生供字第254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调[1994]143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584—1995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559—1994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623—199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DL/T684-1999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3术语和定义 双重化——指继电保护装置按两套独立、采用不同原理并能瞬时切除被保护范围内各类故障的主保护来配置。其中“独立”的含义为:各套保护的直流电源取自不同的蓄电池,各套保护用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各自独立,各套保护分别经过断路器的两个独立的跳闸线圈出口,各套保护拥有各自独立的载波(或复用)通道等。

接地与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接地与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1) 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16—1)。 图16一l专用变压器供电时TN—S接零保护系统示意 1-工作接地 2-PE线重复接地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Ll、L2、D一相线N-工作零线 PE-保护零线 DK-总电源隔离开关 RCD-总漏电保护器 (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 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图16—2)。 3)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4)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5) 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

50V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T一变压器 图16—2三相四线供电时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引出示意 1-NPE线重复接地2-PE线重复接地L1、L2、L3一相线 N-工作零线PE一保护零线 DK-总电源隔离开关 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6)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7) 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应符合表16—5的规定,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均应符合JGJ46—2005规范中第5.3节的要求。但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表16—5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y值

防雷击技术

防雷击电路说明书 在每年的雨季,由于雷击的影响,都造成电器设备的损坏,严重者还会引起火灾等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采用防雷击电路对于电器设备是必需的防范措施,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所拟定的IEC1312《闪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中的有关规定,我们开展了有关防护措施的研究,现介绍如下: 雷电的成因及危害: 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 通常雷击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剧烈的放电现象,又叫“直接雷击”,当直接雷击发生后,云层电荷迅速被释放掉,由于云层局部电势高低不同,地面存在导线或金属矿物质等散流电阻较大的区域,所以庞大的脉冲电流在一定区域内对地面发生电磁感应,产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被称为“感应雷”;第二种是带电云层由于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第三种是比较少见的“球形雷”,后两种雷击不易发生,破坏作用也比起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小得多。 由于“感应雷”产生的雷击占到雷击总数的70%以上,雷电的特点是放电电压高,可高达500KV以上,电流幅值大,可高达100-300KA,放电时间短,一般为100nS到1mS,破坏作用表现为: 1.电流热效应

2.电流冲击波 3.电流电动力效应 4.电流的经典感应和电磁感应 5.雷电反击和引入高电位。 雷击和EMC测试的关系: 随欧盟和各国家的EMC法规的建立健全,在指令中规定了过电压的限值及测试方法,主要有: ESD(静电放电) 瞬时短脉冲 脉冲电压(浪涌、高能的瞬变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被保护的系统内部的原因赵成的内部过压,电感负载的接通、电弧、与较高的电位势直接的耦合、电路的电感或电容的相互干扰。 第二:外部原因,线路制约的干扰量、强的电磁场、雷电影响。 随着产品出口的需要,通过EMC认证已成为必需的产品标准,对于电器产品的电源,应考虑防护浪涌、雷电等过电压的措施。 根据我们长时间对中国电网的调查,通过整理和统计,我们认为:在220V网络上使用的电子设备应具备抑制以下脉冲电压的能力。 --振幅为6KV --脉冲持续时间为0.05μS到2mS

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

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全体工程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本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了本防雷预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工人平平安安。 二、防御要求与重点 1、防御要求:确保全体工程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次是有效组织抢险救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防御重点:宿舍、工程建筑物和高大机械物。 三、措施与方法 1、建立领导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部的防雷电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项目部防雷电工作动态,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本项目部防雷电工作的指导。 2、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

本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防雷电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有项目经理部主要领导参加的防雷电抢险工作队。 3、请有关气象局专家对项目部的防雷电设施进行鉴定,排查隐患,按要求安装避雷设施。 4、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加强对全体工人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防雷电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进入汛期后,要求广大工人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派专人负责,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防范能力和应对逃生能力。 5、项目部进行一次彻底大排查,建立雷电隐患台账,清除一切不安全设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6、建立报告制度,健全汇报网络 一旦发生雷电袭击,及时报告灾情,项目部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项目经理的手机24小时开通,切实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

(设备管理)弱电设备如何防雷击

弱电设备如何防雷击 1.概况 仅1999年6月到2001年8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可查的由于雷击发生的弱电损坏就有四次之多。樊庄变电站线路落雷,造成主控地与设备之间的电位差而损坏大量的保护设备;南郊变电站的微波塔落雷,由于感应过电压而损坏大量的通讯、远动设备损坏;西万庄变电站的微波塔落雷,由于地电位差造成大量的通讯远动设备损坏;北郊变电站微波塔落雷,造成大量的保护、运动、通讯设备损坏。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使用越来越广,人们在受益于微电子的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受到其一旦损坏就损失巨大的困扰。实际中,在增加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候,往往对自动控制系统的防雷未加考虑或考虑不够的情况较多,一旦有雷电波侵入,设备损坏一般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这些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次设备发生雷击后在弱电设备造成的浪涌超过了设备承受的能力而损坏设备的,浪涌的主要形式是电源浪涌、信号浪涌。而这种浪涌在新建或扩建设备时又往往不被重视,所以本文在介绍常用的弱电防雷的同时,重点探讨了浪涌对弱电设备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弱电设备雷电危害的主要原因分析 雷电会导致多种不同形式的危害,没有任何一种办法可以全面防止雷电的危害,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可将雷害的程度降到最低,在多年的实际中人们对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的认识比较高,防护也相对完善,但对雷电浪涌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相对比较薄弱,以上所列的四次典型的雷击弱电设备的情况就是对弱电防雷考虑不够造成的。其主要的雷电形式及雷害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 (1)雷电浪涌是近年来由于微电子的不断使用引起人们极大重视的一种雷电危害形式,同时其防护方式也不断完善。最常见的电子设备危害不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的,而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和通讯线路中感应的电流浪涌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

防雷击保护装置

输油气管道站场信息设备防雷击电磁脉冲保护 一、具体措施 1、通信部分 将压气站内明敷用户的电话线穿金属软管保护,金属软管的两端与接地极可靠连接,同时电话线路的屏蔽层在入户处做等电位连接。同时对于综合办公楼内的卫星通信设备、特高频电台同轴馈线在天线和机房入口处均进行可靠接地,作好等电位连接。进入机房后与通信设备连接处,安装通信线电涌保护器,限制由于电磁脉冲造成的瞬态过电压,分流电涌电流,从而保护通信设备的可靠运行。特高频电台的天线支架也应可靠接地。针对这一教训,在今后的设计中应注意严禁将用户线架设在避雷针设施上。 2、清管站 在温度检测回路加装电涌保护器,同时在PLC的通信接口处加装电涌保护器并确保电涌保护器就近与接地极相连,切实作好等电位联结工作。 3、自控部分 对供电线路切实作好接地连接,接地保护。同时对站内的低压母线上的避雷器进行改造,更换为低残压水平的电涌保护器,确保电涌保护器的良好接地,确保泄流通道的通畅。 对供电UPS将已有的串联电涌保护器进行可靠有效的接地,接地铜线截面大于16mm2,长度不超过5m。 对UPS下端的仪表、通信设备的供电系统同样加装电涌保护器,防止雷击电流沿供电电缆引入自控设备,烧毁板子。同时将所有的模拟量检测回路和通信接口处加装电涌保护器,分流电涌电流沿地网引入大地。屏蔽电缆的两端屏蔽层可靠接地。 通过上述措施的处理改造后,站内没有再出现雷击损坏设备的事故发生。由此,根据实例总结出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如下: 二、信息设备防雷击电磁脉冲技术措施 雷击电磁脉冲是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上或建筑物附近遭受雷击时,由于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沿金属导体引入造成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内或由于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使雷击电磁脉冲以“场”或“路”两种形式耦合影响敏感的电子信息设备,使之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损坏的现象。 总结近年来信息系统设备雷害事故经验教训并结合近年来输油气管道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的设计实践,提出一些看法。 1、接闪 对输油气站场内放置通信、自动化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应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防直击雷设计和建设。 2、分流和接地 通过防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给雷电流提供一条低阻抗泄流通道。同时在信息设备建筑物内,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和信息设备接地宜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3、屏蔽 屏蔽是减少通过空间“场”形成的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应将与建筑物和安装信息设备房间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构件,如: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 4、等电位连接 对进入建筑物和进入信息设备安装房间的所有金属导电物(如电力线、通信线、数据线、控

水电站预防雷击火灾事故发生的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42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水电站预防雷击火灾事故发生的措施标准版本

水电站预防雷击火灾事故发生的措 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我国,水电站已成为各大电网的主要电源,发挥着发电、防洪、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水电站自然条件复杂,设备与线路内在联系紧密,一旦发生雷击事故特别是雷击火灾事故,就会波及全站乃至全网,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20xx年9月,三门峡水电站2号主变压器因雷击引起火灾而损坏,致使3号发电机组停运,被迫弃水约0.99亿立方米。因此,为确保水电站运行安全,必须采取防雷措施。

1.水电站雷击火灾的危害性 1.1直接雷击 即雷云直接向水电站的电气设备或建筑物放电。电站建筑物若被直接雷击中,巨大的雷电流将会造成建筑物火灾;若雷云直接向电气设备放电,则直击雷过电压会使电气设备的绝缘遭到击穿破坏而造成火灾。 1.2感应雷击 在雷云临近水电站上空时,水电站建筑物和附近地面上将感应产生大量的电荷。如果建筑物接地不够

良好,就会与大地间形成电位差,当感应雷过电压足够大时,就会引起建筑物内部的电线、金属管道、大型金属设备放电而造成火灾。 1.3雷电侵入波 当水电站输电线路遭到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会沿着输电线路向电站流动,产生的雷电高电压有时可高达30~40万伏,使电站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造成火灾;避雷线被雷击后,避雷线与输电线间的空气绝缘也容易被击穿;另外,由于水电站电气设备本身还带有工频交流电,如果雷电过电压使设备的绝缘击穿,当短暂的雷电流过去之后,工频交流电通过其击穿通道时就会短路,从而造成火灾事故。

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

煤矿防雷电安全措施 结合煤矿实际情况为了杜绝由于雷电而引发的事故,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 一、雷云的形成和雷电发展 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一般叫闪电,它的形状分为线状、带状、片状和球状。按空间位置可分为雷云之间和雷云对大地之间两类。前者发生在高空,对人类危害较小,后者为发生在雷云对大地间的落地雷,尤其是负极性落地雷,对人体和设备危害最大,是造成煤矿变电所雷击事故的主要来源。雷电与雷云的存在分不开,在天气闷热时,热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水蒸汽结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与继续上升的热空气发生碰撞出现水滴分离形成微细水滴,这些水滴随风吹聚形成带负电的雷云,雷云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前提。负极性的落地雷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先导放电 当天空中有带负电电荷的雷云时,由于感应作用,地面和地面物体都带上正电荷,雷云中某处电荷较多就使该处附近电场强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使空气绝缘被破坏,开始出现游离,形成先导放

电通路,方向从雷云向大地逐级发展(放电速度约数10km/s),向下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地面物体可能产生向上的先导,它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和雷击点的方位。 2 、主放电 下行先导的极高电位和上行先导的感应电荷与大地距离较小,在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就使剩余的空气隙被击穿,游离出来的电子很快流入大地,大量地面电荷迅速冲向雷云,就会产生很强的光亮和巨大的雷声。主放电电流极大,大多数雷电流瞬间幅值约数10kA,少数可达数百千安。剧变的雷电流产生过渡过程,形成雷电冲击波,使雷击点周围的磁场出现很大的变化。虽然主放电时间只有几十微秒,但破坏作用极大,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和设备损坏及引起火灾。 3 、余辉放电 主放电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按通路持续流入大地,形成余辉放电,放电电流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只需几毫秒放电就结束了。在存在多个雷云中心时,还会出现重复放电,只是放电电流小多了。 二、雷电类型:

(完整版)化工企业如何防雷击防控措施模板

化工企业如何防雷击防控措施 雷击是全球第三大自然灾害,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雷雨多发区,由雷击所造成的化工装置停产、损坏和人身伤亡的事故不断发生,频发的雷击事件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上千人,因雷击造成的各类事故,财产损失约50~100亿人民币。 一、雷电的起因和危害 雷电实质上是带电云层巨大的静电放电现象。雷电的产生,主要是带电云层形成所致,而形成带电云层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云滴上升到空中遇冷冻结起电,此时空中云层底部带负电,顶部带正电。当带有正负不同电荷的雷云不断积聚后相遇,或带有大量电荷的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随着瞬间空中能量的转换,并迸发出强烈的光和声,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闪电。巨大雷电能迅速将附近的空气加热到20000℃以上,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爆炸冲击波,在空气中传播,使雷击范围内生产装置、建筑物等产生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热效应,以致被彻底击毁。 防雷装置在受雷击时,雷电流通常会产生很高电位,如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的设备之间绝缘距离不够时,会产生“反击”现象。当雷电流经地面雷击点或接地体流入周围土壤时,在它周围形成电压降落。当雷电流经引下线到接地装置时,由于引下线本身和接地装置都有阻抗,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电压降落,可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这

时人接触,身体就会受到严重损害。所有这些现象一般均可致人伤残,严重的可立即致人死亡。 二、雷电的种类 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大致可分为片状雷、线状雷和球状雷三种。从危害的角度上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球形雷。从发生的机理上可分为热雷、界雷和低气压性雷。片状雷是在云间发生的,对人类影响不大;线状雷是比较常见的闪电落雷现象;球状雷电是一种特殊雷电现象,简称“球雷”,是一种紫色或红色的发光球体,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十米,存在时间一般3~5秒钟。球雷通常是沿着地面滚动或在空气中飘行,并还会通过缝隙进入室内,并发生爆炸。 三、防雷抑制措施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必须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接闪、均压、屏蔽、接地、分流(保护),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接闪装置。就是我们常说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或避雷网,接闪就是让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出现的闪电放电,不能任意地选择放电通道,而只能按照人们事先设计的防雷系统的规定通道,将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中去。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相关防范措施 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如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饮水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办公室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如果遭遇雷击,我们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呢?“如果遭雷击这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衣服、毯子把伤者裹住以不灭火焰,也可以用冷水冷却伤处,若伤者失去意识,有呼吸和心跳,应立即用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法实施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要终止对其进行的心肺复苏的急救。 2.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电脑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避免使用手提电话。 (5)切勿从事其它水上活动,不宜进行室外作业,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高大塔器上、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防雷击安全保障措施

编号:SM-ZD-56436 防雷击安全保障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雷击安全保障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根据地铁施工的特性,本工程中有临时电力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雷击事故,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之一,为确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在下列电力系统部位,均需按要求做保护接地或工作接地,防止出现雷击现象。 ①电机及其电器的金属外壳及金属底座部位; ②电气装置(设备)的传动装置; ③配电、控制、保护用的盘、台、箱的框架; ④电线杆上的变压器等配电设备。 ⑤电力系统配电线间的电压在380V及以下的三相四线制配线路的中性线应直接接地。 ⑥起重机具设备的滑触线支架(高出3.5m) 2.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线路中,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接地保护。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配电线路中,所

项目部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项目部防雷电安全技术 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某项目部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雨季临近,我项目部在做好预防强降雨和可能造成的淹井、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发生的同时,并结合2012年我项目部实际施工情况,以及我项目部2012年度计划施工的工程内容及特点。确保平安渡过雨季,防止雷电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措施。 一、雷云的形成和雷电发展 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一般叫闪电,它的形状分为线状、带状、片状和球状。按空间位置可分为雷云之间和雷云对大地之间两类。前者发生在高空,对人类危害较小,后者为发生在雷云对大地间的落地雷,尤其是负极性落地雷,对人体和设备危害最大,是造成煤矿变电所雷击事故的主要来源。雷电与雷云的存在分不开,在天气闷热时,热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水蒸汽结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与继续上升的热空气发生碰撞出现水滴分离形成微细水滴,这些水滴随风吹聚形成带负电的雷云,雷云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前提。负极性的落地雷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先导放电

当天空中有带负电电荷的雷云时,由于感应作用,地面和地面物体都带上正电荷,雷云中某处电荷较多就使该处附近电场强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使空气绝缘被破坏,开始出现游离,形成先导放电通路,方向从雷云向大地逐级发展(放电速度约数10km/s),向下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地面物体可能产生向上的先导,它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和雷击点的方位。 2、主放电 下行先导的极高电位和上行先导的感应电荷与大地距离较小,在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就使剩余的空气隙被击穿,游离出来的电子很快流入大地,大量地面电荷迅速冲向雷云,就会产生很强的光亮和巨大的雷声。主放电电流极大,大多数雷电流瞬间幅值约数10kA,少数可达数百千安。剧变的雷电流产生过渡过程,形成雷电冲击波,使雷击点周围的磁场出现很大的变化。虽然主放电时间只有几十微秒,但破坏作用极大,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和设备损坏及引起火灾。 3、余辉放电 主放电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按通路持续流入大地,形成余辉放电,放电电流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只需几毫秒放电就结束了。在存在多个雷云中心时,还会出现重复放电,只是放电电流小多了。

防雷击预防措施

防雷击预防措施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可以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 一、雷电基本知识 1、雷电的形成和种类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物、树木等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 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 雷电可分四种: (1)直击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 (2)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防雷击电涌保护讨论参考文本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防雷击电涌保护讨论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防雷击电涌保护讨论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引言 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促使建筑物不断地向智能 化兴建和发展。建筑物智能化在我国自90年代以来,得到 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5年,智能建筑技术在国内几乎 所有的高层建筑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建 筑物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的时间较短,起点较低,所 以我国的智能建筑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 流耐受能力差,对雷电引起的外部侵入造成的电磁干扰敏 感等弱点,尤其是抗雷击电涌能力差。如不加以有效防 范,无法保证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国内许多资 料均反映了由于未重视建筑物内部防雷击电涌保护,引发

了许多重要建筑物内中央计算主机、微机、程控交换机及各终端接口故障,造成了许多重大损失。所以,目前关于智能建筑的雷击电涌保护可靠性及安全运行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据统计,到20xx年底现有智能建筑中,有约80%以上是按国家标准1994年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来作为设计规范的,该规范已不能较好的满足信息时代对建筑安全防雷设计技术的要求。所以,20xx年国家对原1994年版标准作了较大的修订。但由于现有许多智能建筑仍是按1994年规范设计已建成的。所以,对这些建筑增强其防雷击电涌保护就成了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仅针对此点作一些研讨。 2.雷击电涌保护基本概念 2.1防雷区(LPZ)概念 防雷区(LPZ)概念首先在1992年国际防雷会议上提

防止接地网事故的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接地网事故的预防措 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682-33 防止接地网事故的预防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防止发电厂接地网事故的发生,总结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1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发电厂接地网。 2 主要依据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5091—1999 发电厂接地设计导则 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75—92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接地网——是指由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均压带

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计算机网络或综合自动化装置使用的并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工作接地——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运行的需要所设的接地。 保护接地,指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及杆塔因绝缘损坏而带电,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所设的接地。 接地极——指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兼做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并具备一定的深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基础、金属管道统称自然接地极。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冲击接地电阻——是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 工频接地电阻——是按通过接地流入地中工频电流求得的电阻。

防雷击应急措施

录井施工现场防雷击应急措施 现在已进入雷雨季节,由于在钻井期间遇雷暴天气易造成录井仪器被雷击,导致设备严重损坏、延误钻井工期,甚至出现人身伤害事故,给录井公司及个人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及人身伤害,为了防止、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措施,望录井队严格遵照执行。 一、平时应作好如下工作 1、配置有防雷装置的录井队,必须安装好防雷设备,确保其接地可靠,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2、仪器工程师定期对设备设施及线路进行例行检查,当班人员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报大班人员,填好巡回检查记录表及设备设施异动记录,如分队不能解决,立即上报工作部或制订有效地控制措施。 3、与钻井队等协作方协商制定防雷击措施,由于雷击时间一般较短、损害大,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钻井队在强雷暴天气停止施工,录井员工尽量减少室外活动,以避免仪器损坏造成停钻和漏点以及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4、录井队长与钻井队等协作方沟通,提示他们搞好井架避雷针及现场设备的可靠接地,钻井设备与仪器房之间避免金属导通,确保井场范围内人员安全。 5、保证仪器房及办公室可靠接地(责任人:仪器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接地情况。

6、平常加强对防雷击措施演练,对要断开位置做好标识,连接处保持随时可以插拔状态,便于应急操作。 二、雷电来临时应急措施 从多年的仪器雷击事故来看,还没有发生直接雷击,均为感应雷击,主要是雷电在外接(尤其悬空、较长距离)信号线、电源线感应产生的强大电压、电流到达我们的设备设施造成损坏,即使我们没有通电也会遭受雷击,因此在雷电时我们要尽量减少信号线、电源线与设备设施的连接。 1、有外接终端显示器的仪器,雷电时须取掉视频线(从仪器房内视频分配器取下终端接头)、外接网线(仪器房内网络交换机上)、外接电话线(程控交换机上),雷电过后再行接通。 2、在发生强雷电时要求钻井队停止施工,人员避免室外活动,断开信号连接(SK-2000C\SK-2000FC\ACE仪器拔掉室内CAN卡上的串口信号线;SK-2000仪器拔掉7J02后的37芯扁平线;SLZ-2A拔掉801/802上的扁平线;以达到快速断开室内外信号连接,随后再分步断开传感器\分线箱\CAN节点\信号总线,),酌情保留绞车及工程参数监测,雷电过后再行全面恢复。 3、如雷电来临井队停钻则应断开仪器、电脑及空调等电源及所有外接线、各传感器和分线箱连接的信号线。 4、如雷电来临井队坚持不停钻则应拔掉贵重传感器(如密度、电导、超声波等)信号线,断开外接显示信号线和网线。 5、雷雨季节,停待和非正常生产必须断开仪器房与外接所有连

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柳政办发(2011)32号文件精神,结合贺昌煤矿实际情况为了杜绝由于雷电而引发的事故,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经矿领导讨论决定,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 一、雷云的形成和雷电发展 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一般叫闪电,它的形状分为线状、带状、片状和球状。按空间位置可分为雷云之间和雷云对大地之间两类。前者发生在高空,对人类危害较小,后者为发生在雷云对大地间的落地雷,尤其是负极性落地雷,对人体和设备危害最大,是造成煤矿变电所雷击事故的主要来源。雷电与雷云的存在分不开,在天气闷热时,热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水蒸汽结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与继续上升的热空气发生碰撞出现水滴分离形成微细水滴,这些水滴随风吹聚形成带负电的雷云,雷云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前提。负极性的落地雷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先导放电 当天空中有带负电电荷的雷云时,由于感应作用,地面和地面物体都带上正电荷,雷云中某处电荷较多就使该处附近电场强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使空气绝缘被破坏,

开始出现游离,形成先导放电通路,方向从雷云向大地逐级发展(放电速度约数10km/s),向下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地面物体可能产生向上的先导,它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和雷击点的方位。 2 、主放电 下行先导的极高电位和上行先导的感应电荷与大地距离较小,在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就使剩余的空气隙被击穿,游离出来的电子很快流入大地,大量地面电荷迅速冲向雷云,就会产生很强的光亮和巨大的雷声。主放电电流极大,大多数雷电流瞬间幅值约数10kA,少数可达数百千安。剧变的雷电流产生过渡过程,形成雷电冲击波,使雷击点周围的磁场出现很大的变化。虽然主放电时间只有几十微秒,但破坏作用极大,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和设备损坏及引起火灾。 3 、余辉放电 主放电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按通路持续流入大地,形成余辉放电,放电电流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只需几毫秒放电就结束了。在存在多个雷云中心时,还会出现重复放电,只是放电电流小多了。 二、雷电类型: 1、直击雷: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叫直击雷,雷击 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极大,对电气设备会造成最大威胁。

雷击防护技术

雷击防护技术(注安备考) 2017-09-18彭益石深圳龙岗一石安全工作室 一、防雷措施 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雷电的预防措施

雷电的预防措施 电闪雷鸣是一种自然现象。我国雷电的分布特点是:夏季多于春秋季,陆地多于海洋,山区多于平原,南方多于北方。雷电的电压很高,瞬时电流强度很大,因此,一次雷电的放电时间虽然只有0.01S 左右,但其释放出的能量却大得惊人。雷电放电时,可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建筑物造成破坏,家用电器击毁,人体及牲畜死亡或受伤等。雷击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雷云对地面物体或人畜直接放电的现象叫直接雷击;架空电缆或室外天线被空中带电云放电形成的强电场的感生电动势冲击家用电器或电子设备的现象叫感应雷击。避雷的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1建筑物防雷措施一般民宅和小型建筑物可安装避雷针。一方面将地面感生电荷通过尖端放人空中,另一方面将接收的电流迅速流散人地,可避免雷击。超高建筑和山区建筑物,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较好;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可以直接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中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来防雷。工业建筑物人户处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邻近100m内,每25m左右接地一次,各冲击接地电阻均不大于20Ω;民用建筑物入户处绝缘子铁脚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除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30日,或低压线不高于周围的建筑物,或线路接地点距入户处不超过50m,或土壤电阻低于200Ω,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及铁杆几种情况外,低于架空线路接户线绝缘子铁脚均宜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2家用电器防雷措施从供电系统看,民用建筑的用电电压为:380/220V低压系统,所采用的

输电线路为10kV架空线路引入配电变压器,再从变压器低压侧,经低压线路进入各民用建筑内。当变压器高压侧的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时,雷电波通过变压器高压侧侵入到低压侧以至到用户、家用电器因此遭受雷击而损坏。为预防家用电器遭雷击,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低压相线与零线之间装一只FYS—0.22kV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这不仅可以有效防雷,还可防止由于三相四线进户零线断线引起中性点位移而产生的过电压危及人身和家用电器安全。目前,市场上还有加装避雷器的家用电器,如电话机、电器插头等,就是说将体积甚小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埋在家用电器的插头里,使每一件家用电器都通过低压避雷器有可靠接地。(2)在低压线路进入室内前安装一组无间隙避雷器,室内再装防雷插座,构成三道保护。(3)在低压线进入室内前的第一个电杆上将支持绝缘子铁脚可靠接地,起放电间隙作用,降低侵入室内雷电过电压幅值。(4)室外天线的馈线临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线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接地。如馈线未穿金属管,又不是屏蔽线,则应在馈线上装避雷器或放电间隙。另外,雷雨前,尽可能将家用电器的插头拨下,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不打电话,有室外天线的,在雷前就拨下天线插头。3人体防雷措施雷雨时,非工作必须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架构架或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如依靠建筑物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要注意离开墙壁和树干8m以上。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雨,

防雷击安全措施

编号:AQ-CS-03695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雷击安全措施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防雷击安全措施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概述 本项目广州地铁文化公园站地处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公园内,而广州是雷电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年平均雷暴日高达100~130日,再加上施工现场为开阔地段,场地内高耸物(钻机、吊车等)较多,雷雨天气更易造雷击危害,因此施工场地内的防雷击危害工作尤为重要。 雷电破坏力很大,可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雷电有电性质的破坏作用,热性质的破坏作用,机械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施工现场的建筑物应采用防止雷击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施工机械应采用防止雷击措施。 二、保障措施 1.成立防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贾国境杨正文

副组长:李长山褚长琨陈什庆 组员:刘建忠熊建魁王喜军黄志国 李明宇刘和刚赵东平梁彪文 由熊建魁负责雷雨天气的防雷击工作,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雷击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做好雷雨天气的防雷击的宣传工作,特别是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防雷击意识,将雷击危害因素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3.安排专人收起天气预报资料,有必要的话可和当地气象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提前做好雷雨天气的防雷击预警,并安排专人巡查现场防雷击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4.防雷击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人员,对项目部所有建筑物、构筑物、施工机械等部位的防雷击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三、防止雷击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