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烧成缺陷及原因分析

陶瓷烧成缺陷及原因分析
陶瓷烧成缺陷及原因分析

陶瓷烧成缺陷及原因分析

(一)变形:产品烧成变形是陶瓷行业最常见、最严重的缺陷,如口径歪扭不圆,几何形状有不规则的改变等。主要原因是装窑方法不当。如匣钵柱行不正,匣钵底或垫片不平,使窑车运行发生震动,影响到产品的变形。另外,产品在烧成中坯体预热与升温快时,温差大易发生变形。烧成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太长也会造成大量的变形缺陷。使用的匣钵高温强度差、或涂料抹不平时也会造成烧成品的变形。

(二)开裂:开裂指制品上有大小不同的裂纹。其原因是坯体入窑水分太高(大于2%以上),预热升温和冷却太快,导致制品内外收缩不匀。有的是坯体在装钵前已受到碰撞有内伤。坯体厚薄不匀,配件(如壶把、咀等)重量过大或粘结不良也会造成制品开裂。防止的办法是:(1)入窑坯体水分小于2%,车速适当减少冷却量。(2)装窑时套装操作谨慎,垫片与坯体配方一致。配件大小、重量与粘接位置恰当。有的在粘接泥浆中加入10-15%的釉料,可以使咀、把与主体牢固熔接一体,如此可克服开裂缺陷。

(三)起泡:烧制品起泡有坯泡与釉泡两种。坯泡分为氧化泡与还原泡两种。氧化泡指坯泡外面覆盖釉层,断面呈灰黑色,多形成于窑内低温部位。主要是瓷胎与釉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烧失物未完全排除所致。予热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度差过大。在坯釉料中,碳酸盐。硫酸盐及有机杂质含量较多等都是造成产品起泡的主因。此外时装车密度不当、入窑水份高等原因亦须注意。

还原泡又称过火泡,断而发黄,多发生于高温近喷火口处的制品。主要由于坯体内硫酸盐与高价铁还原不足,强还原气氛不足及烧成温度过高造成。釉泡系沉积炭及分解物在釉熔前未能烧尽挥发,气体被阻于釉面层中形成。若延长釉熔时间或适当平烧即可解决。

(四)阴黄:制品表面发黄或斑状发黄,有的断面也有发黄现象,多出现在高火位处。主要原因是升温太快,釉熔融过早,还原气氛不足、而使瓷胎中的fe2o3未能还原成feo。此外,装钵柱太低,窑顶局部产品温度偏高而还原不足也会形成阴黄缺陷。在产品原料中tio2含量太高,也会导致产品发黄,如若在坯料中加入微量coo,可遮盖产品的黄色。

(五)烟熏:不论采用何种燃料都会发生烟熏现象。烟熏指产品表面呈灰色或不纯正的白色。主要由于坯体氧化不完全或还原过早使坯内炭素、有机物或低温碳未能烧尽在釉层封闭之前。有时烟气倒流也会熏蚀釉面。若釉料中钙含量偏高也易形成烟熏缺陷。

(六)针孔:指产品釉面出现微小凹痕或小孔。形成此类缺陷一是坯料中有机物。碳素、氧化铁含量较高,当升温快时烧失物未能完全烧尽挥发而到后期高温阶段才逸出釉面,形成宛如微观火山状的针孔。此外,高温炉还原气氛太弱,喷火口部位产品再次被氧化也会造成针孔。再者,当釉料流动性差或施釉过薄时也会发生针孔缺陷。

(七)桔釉:制品釉面不平、呈桔皮状。一般发生于盘、碟类或瓷板砖类制品。主要原因是釉面波化时升温过快,烧成温度过高使釉面产生沸腾现象所致。另外釉浆厚薄不均、高温流动性差及釉料研磨不细等都是形成桔釉缺陷的症结所在。

(八)惊釉:产品釉面有发丝粗的裂纹。主要原因是坯、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形成。这就需要重新调整坯。釉配料配方。此外烧成温度过高、冷却制度不合理或釉层过厚也会形成惊釉缺陷。

(九)生烧与过烧:生烧的制品外观发黄、吸水率偏高、釉面光泽差而粗糙、强度低、敲打时声音浑浊。过烧时产品发生变形,釉面起泡或流釉。主要原因在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高温保温时间控制不当,装车密度不合理或烧成温差大等产生局部过烧或生烧。

(十)无光:亦称消艳。产生釉面无光的原因是釉面形成微细体和釉层熔融不良,因此形成釉面无光缺陷。可在冷却初期采取快速冷却,防止釉面层析晶。提高釉面光泽度。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

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凡是形状复杂或不规则、不能用其他方法成型以及薄胎制品都可用注浆成型来生产但是由于温、湿度对坯体成型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半成品的质量和成品率的高低,所以生产时必须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及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1、对石膏模型的要求 (1)设计合理,易于脱模,各部位及吸水均匀,能保证坯体收缩一致。 (2)孔隙率和吸水率适度,比可塑成型模型略大。 (3)模型的湿度要严格控制,一般应保持5%左右的吸水率,过干会引起坯体开裂;过湿会延长注浆时 间,甚至难于成型。 2、对泥浆性能的要求 为了提高注浆生产效率,并获得高质量的坯件,要求泥浆具有良好的性能。 (1)流动性好,要求泥浆在含水率较低的情况下粘度小,倾注时泥浆流出一根连绵不断的细线,使之容 易流动到模型的各部位。 (2)稳定性好,要求泥浆中的瘠性原料不沉淀,即悬浮性好,使成型后的坯体各部位组织均匀。 (3)触变性适宜,即粘度不宜过大。 (4)渗透性好,即过滤性好,要求泥浆中的水分能顺利通过粘附在模壁上的泥层而被石膏吸收。 (5)不含气泡,以利于增加坯体的强度。一、注浆成型生产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 3、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 注浆成型的卫生瓷操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5度—37度为好,夜间的温度可以提高一些,但也不能超过50度,因为超过50度,一方面坯体的外表面干燥速度过快,而坯体内表面的干燥速度则相对较慢,造成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内外收缩不均,导致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开裂;另一方面温度超过50度容易使石膏模过干、过热,而且石膏模形状复杂,各部分干湿度不均,在成型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吃浆过快以及成型后坯体气孔率增大等缺陷。成型操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过高则坯体的干燥速度太慢,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过低坯体干燥速度加快,收缩速度也在加快,容易产生开裂,特别是成型复杂的产品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开裂更加严重。 4、.注浆成型的坯体对季节的要求 注浆成型的坯体质量对季节的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春秋季节对坯体成型影响最大。因为春秋季节风比较大,空气又比较干燥,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坯体在成型阶段就造成大面积的风裂,严重影响坯体的收成率。主要原因是风不可能均匀地吹到坯体的各个部位,造成坯体各个部位干燥不均匀, 局部收缩过快而产生开裂。 因此,春秋季节坯体成型要注意的问题是:

日用陶瓷常见质量问题

陶瓷缺陷分析--色脏 色脏-----制品表面呈现不应有的染色现象。 产生原因, (1)装烧或搬运制品时叠放歪斜互相靠在一起,因颜料未干造成花面粘着的痕迹。 (2)操作人员手上粘有颜料. (3)彩烤时有碎屑或杂质落在画面上. 解决办法: (1)贴印花面和绘画的制品在装烧或搬运时,应细致小心,叠放要正稳。 (2)操作人员工作时手上要保持干净,勿粘颜料。 (3)防止彩烤碎屑、杂质落在画面上。 陶瓷缺陷分析--画面彩色不正 画面彩色不正 (1)画面缺陷--面面残缺和色泽不正的现象. (2)彩色不正--同一花纹色彩浓淡不匀或由于欠火而产生不光亮的现象。 产生原因: I.釉下装饰 (1)分水时,水色、浓淡、厚薄不统一。 (2)施釉时,釉层厚薄不一或画面不干净. (3)花纸上的料没有全部贴坯上,或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花纸,以及纸上料色有浓淡不匀的现象。 (4)烧成温度低或烧成气氛不当,使釉面没有充分玻化,花纹色彩不易进出. (5)烧成时由于吸烟或者是欠釉影响产品的呈色效果. 2.釉上装饰 (1)花纸质量不好或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 (2)操作技术不熟练,贴花时未贴妥,而鼓有空气,随着彩烤时温度上升,气泡胀破,导致爆花,或花纸正反面贴错,会造成严重爆花. (3)贴薄膜花纸时,所用酒精配制不当. (4)彩烤时,从色料中或花纸中所产生的气体会对其它产品上的色料发生反应,从而出现呈色不良. (5)所使用的燃料其含硫量过高,使气氛中的二氧化硫与釉料或色料中氧化钙及其它化合物生成硫酸盐,从而使彩色失去光泽。 (6)装烤方式或装载量不当。 (7)彩烤温度过高或过低,使彩色不正。 解决办法: 1。釉下装饰 (1)熟悉釉下贴花的操作技术,以及手工工艺,掌握釉下花面的色彩浓淡要求,调好料浆水份. (2)保管好花纸,防止受潮或过干,产生贴花的问题。 (3)掌握釉下贴花产品的施釉厚度,防止过厚或过薄。 (4)制定合理的烧成制度,防止吸烟和烧成气氛不良的现象。 2.釉上装饰 (1)妥善保管好花纸,勿使其受潮变质,注意先进厂的先用,保管时间不超过两年,若时间过久将会自然老化变质。 (2)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和薄膜厚薄,配制适宜的酒精溶液. (3)操作要细心熟练,一次不宜贴粘过多的产品,贴一批及时将气泡、皱纹用纯酒精刮干,然后再继续进行彩贴。 (4)根据花纸型号,所贴彩件品种,选择适当的空位,适合的彩烤温度,并注意通风。’ (5)不使用含硫量过高的燃料。 陶瓷缺陷分析--画线缺陷 画线缺陷-----用线条装饰的线和边的缺陷。 产生原因:

陶瓷烧成制度及材料

陶瓷窑炉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类(1)间歇窑(2)连续窑 按热源分类:(1)火焰窑——常用于普通陶瓷工业 (2)电热窑——常用于电子陶瓷或特种陶瓷工业 烧成过程是若干过程的综合,包括下面五个过程: (1)物料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2)物料的运动过程(3)气体流动过程(4)燃料燃烧过程(5)传热过程 陶瓷的烧成制度须满足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1、各阶段应有一定的升温或降温速度,不得超过,以免坯体内外温差过大而形成破坏应力,同时还应考虑到该阶段中所进行的物理化学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2、在适宜的烧成温度下应有一定的保温时间,以使坯体内外温度趋于一致,保证坯体内外充分烧结和釉面成熟平整。 3、在某些阶段应保持一定的气氛,以保证坯体中某些物理化学过程的进行。 烧成制度:1温度制度2气氛制度3压力制度4温度制度: ①温度制度::将窑炉内制品温度随时间(或位置)变化的规律在直角坐标系上绘成曲线称烧成曲线。(温度为制品的表面温度)常用窑温来代替此温度。 ②气氛制度:窑炉内制品周围气体性质随时间(或位置) 变化的规律。 ③压力制度:窑内气体压力随时间(或位置)变化的规律 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能: A、耐火度 定义:耐火材料抵抗高温而不变形的性能叫耐火度。 B、荷重软化温度(荷重软化点) 定义:荷重软化温度就是耐火材料在一定压力下发生一定变形和坍塌时的温度。 C、热稳定性 定义:耐火材料抵抗温度急剧变化而不破裂或剥落的能力称热稳定性或称耐急冷急热性。 D、抗化学腐蚀性 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炉渣侵蚀的能力 E、高温体积稳定性(残余收缩或膨胀、重烧收缩或膨胀) 指材料在高温下长期使用时,体积发生不可逆变化(收缩或膨胀)的性能

卫生陶瓷缺陷分析

卫生陶瓷缺陷分析 着重对其中几种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一、变形 1、坯料方面 ①坯料配方不当。 ②注浆用的泥浆搭配不合理。 ③泥浆成形性能差。 ④少于浆速度过慢、中断供浆,会造成坯体塌陷变形。 2、成形及半成品加工方面 ①注浆模型过干,擦模方法不当;擦模不均匀;模内湿坯收缩不一致,使坯体局部塌陷或局部过早脱模。 ②在注浆过程中,由于泥浆表面起皮,或在封闭模型的的漏浆过程中在空腔内产生了负压,形成湿坯塌陷。 ③过早脱模,坯体含水率偏高;修坯、粘接操作不当;坯体偏薄或厚薄不一致等。 ④模型整体或局部不符合规定要求,失去对坯体的控制作用。 3、烧成方面 ①装窑方法欠妥。 ②烧成制度尤其是烧成温度不合理,烧成温度过高,或局部温度过高等,引起制品变形。 二、裂纹 1、原料与坯料方面 ①原料杂质多,洗、选料不符合要求,有杂质混入坯料。 ②坯料配料不准;低可塑性原料用量不当;泥浆细度不合适,过粗或过细;注浆所用泥浆的温度过高。 ③泥浆性能不稳定;电解质加入量不当,泥浆过于粘稠;陈腐时间过短;相对密度不合适。 2、成形与半成品加工方面 ①擦模过程中,用力不均匀或操作方法不当。 ②揭模或湿坯脱模过早、过晚。 ③模型结构复杂,模型造型或结构本身影响湿坯在模型内均匀地收缩。

④模型对口缝处溢浆,使坯体在对口缝处开裂。 ⑤坯体脱模后,在某一部位的重力作用下,使悬空部位接茬处开裂,或某一部位含水率高,受力不均匀,造成坯体开裂。 ⑥脱模湿坯与垫托接触部位不相吻合、垫托上有异物,坯体受外力作用而开裂。 ⑦修坯粘接时,刀具不锋利,用力不均匀,坯体含水率过高或过低,室内温度高,室外多风等,造成割口与修坯部位开裂。粘接坯体不实、不牢;各部件与主休含水率不同,收缩不一致,使坯体在干燥时开裂。 ⑧打孔眼操作不变,打孔器具不锋利,造成制品眼孔部位开裂。 ⑨坯体的底部、凹沟处、漏浆处存浆,或底部模型过干、过湿而造成制品开裂。 ⑩坯体在施釉过程中或在存放、搬运、接触等环节不慎磕碰,造成制品开裂。 3、烧成方面 ①装窑不慎,坯体与垫托磕碰;坯体与垫物形状不相吻合、接触不良,坯体受力部位易于开裂。 ②入窑坯体含水率过高;烧成温度不稳定,在烧成的预热阶段升温过快,易造成烧裂;在烧成的冷却阶段冷却过急,会使釉面出现炸裂。 ③制品局部釉面因相互粘连产生炸裂。 ④制品在出窑、运输、检验、入库等环节不慎磕碰,破损开裂。 三、斑点 1、原料及坯料方面 ①原料品质差,含铁量高,含杂质多,堆放不善,练选与洗料不严格。 ②坯、釉料的细度达不到要求,过筛、除铁工艺控制不严,较果差。 ③回坯泥、回收釉保管不善,处理不当,混入石膏碎屑等杂质。 ④在泥浆、釉浆的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不注意保持清洁。 2、生产工艺方面 ①操作人员不执行操作规范,工作责任心不强。 ②石膏模型强度低、不干净,沾有石膏渣等,注浆前又未清除干净。 ③擦模时,有棉布、海绵等碎屑落入模型内,在注浆时混入坯体中;修坯时,有绒布、毛巾、海绵碎屑粘在坯体上。 ④喷釉之前坯体沾有灰尘、污垢等,未清除干净。 ⑤入窑坯体检验不严格;扫灰不干净;装窑工的手脏;窑车面不干净,有残渣、匣钵碎屑等落在坯体上。

主要缺陷中英文对照

主要缺陷中英文对照

————————————————————————————————作者:————————————————————————————————日期: 2

德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品管部中英文对照表(一) 主要缺陷中英文对照 序号中文英文 序 号 中文英文 1 披峰Flash 16 流痕Flow mark 2 走不齐/ 缺胶 Short shot 17 色差 abberration 3 变形/注塑 后变形 Deformation 18 夹水线Weld lines 4 偏模Mismatch 19 碰伤Bump damage 5 起泡Blister 20 银线Silver 6 污斑Grease pits 21 少数量Packing shortage 7 雾化Atomization 22 泛白Blushing 8 烧焦Burn mark 23 发白Whitening 9 油污Oil mark 24 刮伤Scratch 10 气泡Blister 25 气纹Gas lines 11 划痕Scffing 26 混色Color mixture 12 泛黄Yellowing 27 斑点/污 点/ 黑点 Macula 13 缩水Sink mark 28 结合线 14 段差29 拉伤Pull 15 抛光不良Polishing mark 30 水印Watermark 主要测量仪器中英文对照

序号中文英文 序 号 中文英文 1 分厘卡(千 分尺) Micrometer 14 卡尺Caliper 2 C表Dial gauge 15 扁分厘卡Blade micrometer 3 块规Block gauge 16 针规Pin gauge 4 CMM X-Y-Z Coordinate 17 电子卡尺Digital caliper 5 扭力计Torque meter 18 投影仪Projection apparatus 6 高度仪Height gauge 19 直角尺Square master 7 游标卡尺Vernier caliper 20 硬度机Durometer 8 牙规Scre gauge 21 半径规Radius gauge 9 角度规Universal protractor 22 特别塞规Ring gauge 10 拉/推力计Pull/Push gauge 23 弹力计Spring balance 11 塞尺Clearance gauge 24 专用夹具Special fixture 12 工具显微 镜 Tool-measuring microscope 25 千分表Dial indicator 13 1 抽样Sampling 11 抽样计划 Sampling plan 2 样品数量Sample size 12 合格Conformity

卫生陶瓷开裂缺陷的种类、成因和克服方法

第一部分 卫生陶瓷开裂缺陷的种类、成因和克服方法 卫生瓷开裂缺陷,在产品质量中是一种常见质量缺陷,各厂情况不一,按其比例一般占10%左右,多者则占20-30%,因此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根据原料、成型、烧成三道工序开裂缺陷的初步分析归纳为27种常见开裂缺陷。 一、原料工序因加工等项原因造成开裂、以及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 1、原料工序裂 原料工序裂主要指从原料选料洗料,入磨制整个过程中,原料本身含有杂质,又洗、洗不净,因而制泥后,所含有杂质颗粒,在成型工序注入模型成坯,有时在湿坯阶段开裂,有时在坯体干燥收缩阶段开裂,有时又在产品烤烧过程开裂,这几个阶段的开裂究其原因是属于原料工序所造成,因此统称为原料工序裂。 1)原料工序裂的特征: 主要是产品经过烤烧后,在某一部位的表面隆起,无规则,在隆起部位开裂。 2)原料工序裂的原因分析: 这种开裂主要原因是杂质在遇到高温烧成时,坯体内杂质发生化学变化,不能有效地同坯体和釉面而结合,因此造成开裂。 3)克服方法: a)应该讲究原料质量,要有原料进厂的质量验收制度,不合格原料不允许入厂,更不允许流入下道工序; b)对所使用的原料要进行精选,无论是软质料,还是硬质料,都要经过人工手选,剔除杂质,然后投入使用; c)原料存放要讲究工艺卫生,存料处要干净,不能有木柴、草木、石膏、脏土等物混掺,应该做到按料种不同分类存放; d)运输原料的车辆,制泥的设备要保持清洁,防止杂质混入。 4)各种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原料中含氧化铁较多的杂质,使用产品表面灰暗,如沙土,各种原料中的黄色、红色表层和成块原料,这种杂质直接影响外观质量,其颗粒容易导致开裂。 有机物质如煤屑、草木屑、石膏粉成块,容易增加坯体收缩、形成隆起部位、造成开裂等。 易熔性物质如石灰石、白云石、莹石等杂质,可使坯体剧烈降低烧成温度,使烧成范围变窄,也容易导致坯体开裂。 2、泥浆性能不稳定使坯体开裂 这种反映在成型工序坯体上的开裂,主要由于坯体收缩不均匀,是由于泥浆性能的不稳定所致,因而导致坯体各部位多裂。 4)坯体开裂特征: 主要反映在坯体的凹、凸梭角处多裂,裂纹一般是透裂。 2)主要原因有四点: a)电解质在泥浆中的比例不适当。同行们都十分清楚,电解质对泥浆起稀释作用,随着泥浆中电解的增加,粘度相应降低,流动性则又增强。但是泥浆的流动性要有一个范围。这是指流动性太强,泥浆中的粗颗粒会下沉,下沉的部位就容易引起坯体某一部位开裂。如果流动性较弱,也可以说流

焊接缺陷中英文对照

焊接缺陷1.裂缝:crack (焊缝/弧坑/热影响区裂纹:weld metal/crater/ heat-affected Zone (HAZ) crack) 2.焊瘤:overlap 3.冷隔:cold lap 4.未焊满: under fill / incompletely filled groove 5.咬边: undercut 6.道间没有圆滑过渡/焊缝凹陷:bum effect / Excessive concave 7.未溶合: lack of fusion / incomplete fusion 8.气孔:gas pore / blowhole (针尖状气孔:pinhole; 密集气 孔:porosity; 条虫状气孔:wormhole) 9.夹渣: slag inclusion (夹钨:tungsten inclusion; 夹杂 物:inclusion) 10.未焊透:incomplete penetration / lack of penetration 11.过度焊缝加强高:excessive reinforce / Excessive weld metal 12.电弧烧伤:Arc strike / Arc burn 13.焊接变形: welding deformation 14.烧穿:burn through 15.塌陷: excessive penetration 16.凹坑:pit / dent 17.过度打磨:excessive grinding

scar 焊疤:18. 19.飞溅:spatter 20.焊缝成行不好:poor profile 21.焊角不足:lack of weld leg 附录 attachment 焊接工艺方法 1.熔焊:fusion welding 压焊:pressure welding 钎焊:brazing welding 2.焊缝倾角:weld slope, inclination of weld axis. 3.焊缝转角:weld rotation, angle of rotation 4.平焊:flat position of welding, downhand welding 横焊:Horizontal position welding. 5.立焊:vertical position welding 仰焊:overhead position welding. 6.向下立焊:vertical down welding, downward welding in the vertical position. 7.向上立焊:vertical up welding, upward welding in the vertical position. 8.倾斜焊;inclined position welding 9.上坡焊: upward welding in the inclined position 10.下坡焊: downward welding in the inclined position 11.对接焊:butt welding 角焊:fillet welding 搭接焊:lap welding 12.船形焊: fillet welding in the downhand / flat position 13.坡口焊:groove welding 14.I 形坡口对接焊:square groove welding 15.Y形坡口对接焊:flare groove welding 16.纵缝焊接:welding of longitudinal seam. 横缝焊接:welding of transverse seam. 17.环缝焊接:girth welding, circumferential welding 18.螺旋缝焊接:welding of spiral seam, welding of helical seam. 19.环缝对接焊:Butt welding of circumferential seam. 20.单面焊:welding by one side 双面焊:welding by both sides 21.单道焊:single-pass welding, single-run welding 多道焊: multi-pass welding.. 22.单层焊:single layer welding 多层焊:multi-layer welding 23.分段多层焊:block sequence, block welding 24.连续焊:continuous welding 打底焊:backing welding 封底焊:back sealing weld 25.自动焊:automatic welding 半自动焊:semi-automatic welding

常见术语及缺陷中英文对照

品 質 部 培 訓 教 材 相關常見術語中英文對照

1、衝壓五金工藝常見術語及缺陷中英文對照: 中 文 英 文 備注 中 文 英 文 備注 弧長 Arc Length 材料 Material 基本呎寸 Basic Dimension 厚度 Thickness 錐度 Conical Taper 扭曲 Twist 擴孔 Counterbore or Spotface 弧度 Camber 錐孔 Countersink 拱形 Crossbow 深度 Deep of Depth 翹曲 Tilt 直徑 Diameter ? 彎曲 Coilset / Bow 半徑 Radius R 公差 Tolerance 個數 Number or Times - Places 2X 孔徑 Hole 不測量呎寸 Dimension Not to Scale X.XX 版次 Revision 參考呎寸 Reference Dimension (X.XX) 呎寸 Dimension 斜度 Slope 切面 Section 球直徑 Spherical Diameter S? 利角 Sharp edges 球半徑 Spherical Radius SR 半剖角 Half section 正方形 Square □ 編號呎寸 Number Sizes 平面度 Flatness □ 比例 Scale 直線度 Straightness — 單向公差 Unilateral tolerance 圓度 Roundness ○ 雙向公差 Bilateral tolerance 圓柱度 Cylindricity 規格 Specification 線輪廓度 Profile or a Line 剖面圖 Cross – Section 面輪廓度 Profile of a Surface 擠壓 Extrusion 傾斜度 Angularity ∠ 內徑 Bore 垂直度 Perpendicularity ⊥ 內應力 Internal stress 平行度 Parallelism / / 硬度 Hardness 位置度 Position 變形 Distortion 同軸度 Concentricity ◎ 刮花 Scratch 對稱度 Symmtery 碰銲 Spot Weld 圓跳動 Circular Run out 凹槽 Fluting / Groove 全跳動 Total Run out 成形 Forming A 點 A-Ponit 基準線 Datum Line 配件 fittings 焊接件 Weldment 配合 fit 回火處理 Drawing temper 裝配 fitting 夾具 Fixture 劃傷 scuffing 剪切 Shear 螺紋 screw 或 thread 剪切力 Shear force 回火 Tempering 剪切銷 Shear pin 脆性 Brittleness 剪切應力 Shear stress 脆性斷裂 Brittle fracture 間隙 Clearance 錘擊試驗 Hammer test 截面收縮 Contraction in area 單工序衝床 Simple press tool 緊配合 Driving fit 彈簧 Spring 開口 Throat 執片 Shim 抗彎強度 Bending strength 定位銷 Pilot pin 拉伸試驗 Tensile test 斷裂試驗 Fracture test 老化 Aging 斷裂應力 Breaking stress 螺母 Nut X.XX

焊接缺陷中英文对照(20200523203856)

焊接缺陷 1.裂缝:crack (焊缝/弧坑/热影响区裂纹:weld metal/crater/ heat-affected Zone (HAZ) crack) 2.焊瘤:overlap 3.冷隔:cold lap 4.未焊满: under fill / incompletely filled groove 5.咬边: undercut 6.道间没有圆滑过渡/焊缝凹陷:bum effect / Excessive concave 7.未溶合: lack of fusion / incomplete fusion 8.气孔:gas pore / blowhole (针尖状气孔:pinhole; 密集气 孔:porosity; 条虫状气孔:wormhole) 9.夹渣: slag inclusion (夹钨:tungsten inclusion; 夹杂 物:inclusion) 10.未焊透:incomplete penetration / lack of penetration 11.过度焊缝加强高:excessive reinforce / Excessive weld metal 12.电弧烧伤:Arc strike / Arc burn 13.焊接变形: welding deformation 14.烧穿:burn through 15.塌陷: excessive penetration 16.凹坑:pit / dent 17.过度打磨:excessive grinding 18.焊疤:scar

19.飞溅:spatter 20.焊缝成行不好:poor profile 21.焊角不足:lack of weld leg 附录attachment 焊接工艺方法 1.熔焊:fusion welding 压焊:pressure welding 钎焊:brazing welding 2.焊缝倾角:weld slope, inclination of weld axis. 3.焊缝转角:weld rotation, angle of rotation 4.平焊:flat position of welding, downhand welding 横焊:Horizontal position welding. 5.立焊:vertical position welding 仰焊:overhead position welding. 6.向下立焊:vertical down welding, downward welding in the vertical position. 7.向上立焊:vertical up welding, upward welding in the vertical position. 8.倾斜焊;inclined position welding 9.上坡焊: upward welding in the inclined position 10.下坡焊: downward welding in the inclined position 11.对接焊:butt welding 角焊:fillet welding 搭接焊:lap welding 12.船形焊: fillet welding in the downhand / flat position 13.坡口焊:groove welding 14.I 形坡口对接焊:square groove welding 15.Y形坡口对接焊:flare groove welding 16.纵缝焊接:welding of longitudinal seam. 横缝焊接:welding of transverse seam. 17.环缝焊接:girth welding, circumferential welding 18.螺旋缝焊接:welding of spiral seam, welding of helical seam. 19.环缝对接焊:Butt welding of circumferential seam. 20.单面焊:welding by one side 双面焊:welding by both sides 21.单道焊:single-pass welding, single-run welding 多道焊: multi-pass welding.. 22.单层焊:single layer welding 多层焊:multi-layer welding 23.分段多层焊:block sequence, block welding 24.连续焊:continuous welding 打底焊:backing welding 封底焊:back sealing weld 25.自动焊:automatic welding 半自动焊:semi-automatic welding 26.手工焊:manual welding, hand welding 27.车间焊接:shop welding 工地焊接:site welding, field welding 28.堆焊:surfacing welding, building up welding, overlaying welding.

卫生瓷常见斑点缺陷的种类、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

第二部分 卫生瓷常见斑点缺陷的种类、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 卫生陶瓷在成品和半成品的内外表面,时常会程度不同的出现一些与釉面不相一致的斑点,在操作工人习惯用语为“脏点”,这种缺陷直接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并为之而使产品降低等级直至破损。这些斑点构成因素,应该肯定地说与原料有关,又与工艺管理、工艺技术有紧密的联系,既便是先进工艺,也会伴随着一些不同种类的缺陷产生,为控制这些缺陷的产生,分清造成这些斑点产生的责任范围,在这一部分里按工序先后次序,对斑点缺陷的种类、特征、成因及克服方法综述如下: 一、原料工序容易出现的各种斑点 1、铁脏 这种缺陷直接反映在卫生瓷产品釉面和卫生瓷半成品表面,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1)铁脏特征 表现为分散的黑色斑点。 2)造成原因 a)原料本身所含杂质,具有铁的成分,多来自原矿或加工过程混入,如长石中混入黑云母、 磁铁矿,粘土中分布不均匀的块状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等,这些含铁的原料不能有效的选料和洗料,因而流入下道工序。 b)在原料加工过程中,机械的磨损,不可避免地把铁质带入泥釉料中,又如设备检修、回坯 泥等也极容易把铁质带入。 3)克服方法 a)要坚持精选精洗原料,硬质料要精选精洗,含铁的成份要剥掉,而不能流入下道工序,对 软质料也要采取认真选料,把黄沙板一类的杂质选出,不让其混入混料之中。 b)要坚持对泥浆除铁,应该重视除铁这一关键工序,因为加工设备从粉碎、磨制、出磨、储 存、输送等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铁脏。这样要在出磨(包括水碾)、输送、回浆、回坯等环节安装磁铁进行必要的除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少出或不出棕眼缺陷。 c)原料加工场地要干净,坚持水冲地面,防止杂质混入泥浆之中。 d)定期清理加工设备中的杂质和储泥池、回坯泥中沉积的淤泥,以保证质量。 2、料脏 在产品釉面发生灰暗色斑点的缺陷,是原料中杂质熔烧后化学反应的一种缺陷。 1)料脏特征 产品釉面呈灰暗色斑点。 2)造成原因 a)整个原料管理不善,存在严重的原料混掺,造成泥釉料配比不准确,做为杂质混入,影响 泥釉浆质量,特别是有的杂质呈现在釉面上。 b)软质料含有的颗粒性杂质拣选不干净。 3)克服方法 a)强调选料质量,应按原料使用的技术标准使用。

陶瓷烧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陶瓷烧成过程及影响因素一。低温阶段温度低于300℃,为干燥阶段,脱分子水;坯体质量减小,气孔率增大。对气氛性质无要求二中温阶段温度介于300~950℃1.氧化反应:(1)碳素和有机质氧化;(2)黄铁矿(FeS2)等有害物质氧化。2.分解反应:(1)结构水脱出;(2)碳酸盐分解;(3)硫酸盐分解3.石英相变和非晶相形成。影响因素加强通风保持良好氧化气氛,控制升温速度,保证足够氧化反应时间,减少窑内温差。三。高温阶段1.氧化保温阶段温度大于950℃,各种反应彻底;2.强还原阶段CO浓度3%~5% 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之后与二氧化硅反应形成硅酸铁。3.弱还原阶段非晶态(玻璃相)增多,出现偏高岭石===模来石+ SiO2(非晶态)影响因素,控制升温速度,控制气氛,减小窑内温差四。高温保温阶段烧成温度下维持一段时间。物理变化:结构更加均匀致密。化学变化:液相量增多,晶体增多增大晶体扩散,固液分布均匀五。冷却阶段液相结晶晶体过冷强度增大急冷(温度大于850℃)→缓冷(850~400℃)→终冷(室温)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对比一次烧成又称本烧,是经成型,干燥或施釉后的生坯,在烧成窑内一次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路线。特点:1 工艺流程简化;2 劳动生产率高;3 成本低,占地少;4 节约能源。二次烧成是指经过成型干燥的生坯先在素烧池中素烧,即第一次烧成然后拣选施釉在进入釉烧窑内进行釉烧第二次烧成特点:1 避免气泡,增加釉面的白度和光泽度;2 因瓷坯有微孔,易上釉;3 素烧可增加坯体的强度,适应施釉、降低破损率;4 成品变形小,(因素烧已经收缩);5 通过素检可降低次品率。对批量大,工艺成熟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可一次烧成,但一次烧成要求坯釉一起成熟,否则损失大,质量下降,应用二次烧成耐火材料的宏观性质1.气孔:开孔、闭孔和贯通孔;2.气孔率:体积百分比 真气孔率Pt=(Vc+V o)/Vb×100% 闭气孔率Pc= Vc/Vb×100% 显气孔率Pa= V o /Vb×100%Vc---闭孔体积;Vo---开孔+贯通孔;Vb---材料总体积Pt= Pc+ Pa 3.密度(g/cm3)体积密度d=M/V视密度或表观密度da=M/(Vc+Vt)真密度dt=M/Vt Vc---闭孔体积;Vt---除气孔外的材料体积;V---总体积;M—质量 4.吸水率(%)是指全部显气孔被水填满时,水的质量与干燥材料的质量之比。Wa=(M-Mo)/Mo×100%Wa—吸水率;M—吸水后质量;Mo—吸水前质量 力学性质1.常温耐压强度S=P/A P—材料破坏时的最大压力;A—受压面积 2.高温耐压强度在高于1000~1200℃条件下,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3.抗折强度(抗弯强度、断裂模量)材料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极限弯曲应力。 4.耐磨性材料抗机械磨损作用的能力。 热学性质1.热膨胀性包括线膨胀系数和体积膨胀系数;2.导热性导热系数; 3.比热容常压下加热一公斤材料使之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kJ) 4.导电性电阻率。碳质和碳化硅质材料为导体,一般耐火材料为不良导体,但温度大于1000℃时导电性明显提高,熔融时导电能力很强。 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质1.耐火度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达到软化程度时的温度。 2.荷重软化温度普通材料加恒压0.2N/mm2下,升温测其软化温度。 3.高温体积稳定性材料重烧线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 4.耐热震性(抗热震性)极限温差。 5.抗渣性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熔渣及其它熔融液侵蚀而不易损毁的性能。 6. 耐真空性材料在真空和高温下服役时的耐久性,因高温减压时耐火材料中有些组分极易挥发。

船舶PSC检查缺陷代码【中英文对照】

Code Actions to be Taken需采取的措施 00 No Action Taken 无不需采取措施 10 Deficiency Rectified 缺陷已纠正 12 All Deficiencies Rectified 所有缺陷已纠正 15 Rectify Deficiencies At Next Port 在下一港口纠正缺陷 16 Rectify Deficiencies Within 14 Days 在14天内纠正缺陷 17 Master Instructed to Rectify Deficiencies Before Departure 要求船长在离港前纠正缺陷 18 Rectify Deficiencies Within 3 Months 在三个月内纠正缺陷 19 Entrance Prohibition for ship without Certification 未经认证的船舶禁止靠港 20 Ship Delayed to Rectify Deficiencies 船舶延期离港以纠正缺陷 25 After Delay Allowed to Sail (*Specify Date) 延期后允许开航(注明日期)30 Ship Detained 滞留船舶 35 Detention Rised (*Specify Date) 解除滞留(注明日期) 36 Ship allowed to sail after follow-up detention 船舶再次滞留后允许开航 40 Next Port Informed 通知下一港口 50 Flag State /Consul Informed 通知船旗国/领事馆 55 Flag State Consulted 咨询船旗国 60 Region State Informed 通知本区域成员国 70 Classification Society Informed 通知船级社 80 Temporary Substitution of Equipment 临时更换设备 82 Alternative equipment or method used 使用替代设备或方法 85 Investigation of Contravention of Discharge Provision (MARPOL) 违反(MARPOL)排放规定的调查 90 Letter of warning issued 签发警告信 95 Re-inspection Connection with Code 90 根据签发的警告信重新检查 96 Letter of Warning Withdrawn 收回警告信 97 Destination Unknown Information 目的港信息未知 99 Other (Specify) 其他(具体说明)

陶瓷缺陷分析

制品表面呈现不应有的染色现象。 产生原因, (1)装烧或搬运制品时叠放歪斜互相靠在一起,因颜料未干造成花面粘着的痕迹。 (2)操作人员手上粘有颜料. (3)彩烤时有碎屑或杂质落在画面上. 解决办法: (1)贴印花面和绘画的制品在装烧或搬运时,应细致小心,叠放要正稳。 (2)操作人员工作时手上要保持干净,勿粘颜料。 (3)防止彩烤碎屑、杂质落在画面上。 画面彩色不正: (1)画面缺陷--面面残缺和色泽不正的现象. (2)彩色不正--同一花纹色彩浓淡不匀或由于欠火而产生不光亮的现象。 产生原因: I.釉下装饰 (1) 分水时,水色、浓淡、厚薄不统一。 (2) 施釉时,釉层厚薄不一或画面不干净. (3) 花纸上的料没有全部贴坯上,或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花纸,以及纸上料色有浓淡不匀的现象。 (4) 烧成温度低或烧成气氛不当,使釉面没有充分玻化,花纹色彩不易进出. (5) 烧成时由于吸烟或者是欠釉影响产品的呈色效果. 2.釉上装饰 (1) 花纸质量不好或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 (2) 操作技术不熟练,贴花时未贴妥,而鼓有空气,随着彩烤时温度上升,气泡胀破,导致爆花,或花纸正反面贴错,会造成严重爆花. (3 )贴薄膜花纸时,所用酒精配制不当. (4) 彩烤时,从色料中或花纸中所产生的气体会对其它产品上的色料发生反应,从而出现呈色不良. (5) 所使用的燃料其含硫量过高,使气氛中的二氧化硫与釉料或色料中氧化钙及其它化合物生成硫酸盐,从而使彩色失去光泽。 (6)装烤方式或装载量不当。 (7)彩烤温度过高或过低,使彩色不正。 解决办法: 1。釉下装饰 (1)熟悉釉下贴花的操作技术,以及手工工艺,掌握釉下花面的色彩浓淡要求,调好料浆水份. (2)保管好花纸,防止受潮或过干,产生贴花的问题。 (3)掌握釉下贴花产品的施釉厚度,防止过厚或过薄。 (4)制定合理的烧成制度,防止吸烟和烧成气氛不良的现象。 2.釉上装饰 (1)妥善保管好花纸,勿使其受潮变质,注意先进厂的先用,保管时间不超过两年,若时间过久将会自然老化变质。 (2)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和薄膜厚薄,配制适宜的酒精溶液. (3)操作要细心熟练,一次不宜贴粘过多的产品,贴一批及时将气泡、皱纹用纯酒精刮干,

陶瓷高温烧成

实验5.5 陶瓷高温烧成 1 目的意义 1.1 意义 烧成是通过高温处理,使坯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预期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从而达到固定外形并获得所要求性能的工序。陶瓷烧成是制备陶瓷材料最重要的工艺步骤之一。 1.2 目的 ① 进一步了解陶瓷烧成温度和温度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② 掌握实验室常用高温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③ 通过实验学会分析材料的烧成缺陷,制定材料合理的烧成温度制度。 2 基本原理 陶瓷材料在烧成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例如,原料的脱水和分解,原料之间新化合物的生成,易熔物的熔融等。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新生成的化合物量不断变化,液相的组成、数量及粘度也不断变化,坯体的气孔率逐渐降低,坯体逐渐致密,直至密度达到最大值,此种状态称为“烧结”。坯体在烧结时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陶瓷材料的烧结过程将成型后的可密实化的粉末,转化为一种通过晶界相互联系的致密晶体结构。陶瓷生坯经过烧结后,其烧结物往往就是最终产品。陶瓷材料的质量与其原料、配方以及成型工艺、陶瓷制品的性能、烧结过程等有很大关系。因此,一般建筑卫生瓷的烧结除了要通过控制烧结条件,以形成所需要的物相和防止晶粒异常长大外,还要严格控制高温下生成的液相量。液相量过少,制品难以密实;液相量过多,则易引起制品变形,甚至产生废品。 烧结后若继续加热,温度升高,坯体会逐渐软化(烧成工艺上称为过烧),甚至局部熔融,这时的温度称为“软化温度”。烧结温度和软化温度之间的温度范围称为“烧结温度范围”。 3 实验器材 ①坩埚钳,石棉手套、护目镜; ②高温电阻炉(最高温度1350℃±); ③垫砂(煅烧SiO2或A12O3粉)。 ④坯料:高岭土、滑石、长石、化学试剂等 4 实验步骤 ① 试样制备:参见实验九; ② 按编号将试样置人高温炉内。装炉时,试样与炉底间以煅烧过的石英粉或A12O3粉隔离。试 样之间的距离为10mm。

建筑卫生陶瓷釉缺陷的解决方法

建筑卫生陶瓷釉缺陷的解决方法 建筑卫生陶瓷制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是装饰生活空间和维系人类健康生存的必需品,在美化和净化城乡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否采用或者使用什么样的建陶和卫生洁具产品,也往往成为衡量现代化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准。常言道:“货卖一张皮”。建筑卫生陶瓷制品的釉面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建陶瓷砖发展的方向呈现大规格化趋势;卫生陶瓷洁具则是造型愈加丰富,釉料色彩更为斑斓夺目。因此在陶瓷生产中,产品的釉缺陷现象及解决技术问题亦越发受到重视。 陶瓷釉实际上是一种附着在瓷胎的玻璃物质,在烧成熔融阶段及后期阶段经常发生一系列的釉缺陷,从而影响到制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产品的釉缺陷在不合格产品中占据大的比重,目前陶瓷发达国家很重视解决陶瓷釉缺陷问题。从工艺技术意义上讲,改善釉面的功能必须做到无缺陷,找到产生缺陷的起因,并从本质上给以克服。因此科技人员必须搞清釉本身缺陷和釉烧成的缺陷,然后再找出解决办法。釉的缺陷是否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品质价值,均应根据其外观显露结果与严重的程度加以判断。该及时鉴别出釉缺陷的特征进行补救或改进,避免再次发生。釉缺陷的种类较多,其中有釉裂,剥釉,釉泡,釉痕与针孔,斑点,滚釉,薄釉等,都是期待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想在此做一些探讨: 1、釉裂:亦称釉龟裂。属于釉内细微裂纹网络的缺陷形式。此类裂纹极易从釉坯界面扩展到釉表面。釉龟裂通常集中与釉厚部位,某些裂纹因太细不宜发觉。在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中,龟裂严重损害制品外观,降低产品的性能,尤其易造成产品的后期吸湿膨胀,导致釉面起翘。釉龟裂不论前期或后期均因釉料应力过大引起,由于釉与坯的收缩相互不适应,釉承受的压力大于张力所致。解决的方法是将釉调成轻微的压应力。前期龟裂是开窑后即发生龟裂现象。后期开裂亦称二次龟裂。属于坯吸湿膨胀引起的龟裂缺陷。如果在配料中加入少量的滑石,白云石或锻烧菱镁矿[约2%左右]可降低吸湿膨胀,也不会影响气孔率。滑石有助以某些微量石英转化成方石英,方石英的存在会增加坯体的热膨胀系数,从而增加釉的受压程度,因此能提高产品的抗龟裂性。 2、剥釉:当釉与坯体处在适当的压应力条件下时,呈现为机械稳定状态。釉的压力是烧成冷却时坯体的收缩大于釉的收缩形成的。若坯体的收缩超过釉太多时,而且坯体本身不能经受该压力,即会发生剥釉缺陷。我们日常看到许多低档的瓷砖产品包括伪劣产品,釉面掉块即属于剥釉缺陷。剥釉常出现于边缘或有明显的弯曲面部位。釉从坯面脱落或剥落,通常是沿着中间层进行。或者开裂的边缘重叠进入临近的釉中。当釉产生的压力大于其下面的坯体的强度时就会产生剥釉的缺陷。不过,强度很大的瓷坯如玻化瓷坯较少出现剥釉趋向。因此适时提高烧成温度,促进多孔坯基体形成较大的玻璃结合层,就会大大减少剥釉缺陷,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近年来建陶产品与卫生陶瓷制品已经实现质地瓷质化,加之熔块釉的推广,釉剥落现象已大量减少。 不过,现在有许多企业,即使坯釉烧成后的性能与物理特性均符合标准,仍然有可能发生剥釉现象。分析其原因在于坯系统的设计欠合理,而不是釉本身的缺陷。有时原料中的可溶性盐类在干燥时朝边沿与明显弯曲的黏土坯面析出,在坯面形成一层薄膜,在施釉时它会影响釉料的粘附并引起剥釉。如果能在坯料内加入少量易反应的钡盐,即可减少坯体内可熔盐的含量,减少剥釉缺陷。此外,车间内空气中的灰尘如沉积于素坯表面的话,也会导致坯釉结合不良,出现剥釉现象。在对卫生陶瓷坯体修坯时如果用海绵修坯的水不常加更换时,也会造成剥釉。原因是海绵修坯水中的细颗粒黏土易形成粘附层,该粘附层将影响坯釉之间的结合。提高釉料抗剥落性的方法有: [1]增加釉的热膨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