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摘要根据油田生产实际,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了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给出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目标规划的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

1 引言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递减阶段,表现为后备储量不足,资源接替困难,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稳定产量难度大;原油成本迅速上升;资金短缺,难以筹集;设备新度系数低,老化严重。面对这种形势,油田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石油资源开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用现代管理方法——目标规划研究油田开发的最优化管理问题,依据自身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在建立效益、成本、产油量等多种目标的规划模型下,求得增加效益的各种措施优化方案,实现油田开发的全局管理,为油田开发管理者提供定量依据。

2 模型形成

目标的确定在油田开发追求效益实现增油的过程中,从各方面考虑,可涉及到多种目标,有些目标是互相矛盾的,通常相关的目标包括:资金投资目标;成本目标;措施增油目标;措施量目标等。

模型建立对于处于稳定后期的石油开采,需要采取大量增油措施,以确保稳定的石油产量和较高的采收率,依据确定的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其模型如下:(1)资金投资目标

(2)生产成本目标

(3)措施增油量约束

(4)总措施量约束

(5)单个措施工作量式中:xj-第j项增油措施量;cj-第j项增油措施所需的单位投资;TI-所有措施的总资金投入量;pj-第j项措施的单位采油成本;(Po)j-第j项措施的单位增油量;TC-规划期总采油成本;TP-规划期措施全部增油量;M-规划期内所有措施总量;Dj-第j项措施的最大提供量;di+-目标的正偏差变量,di+≥0;di——目标的负偏差变量,di-≥0;

d5j+-各措施工作量的正偏差变量,d5j+≥0;d5j——各措施工作量的负偏差变量,d5j-≥0; j=1,2,…,n, i=1,2,3,4.根据目标规划目标的描述形式,油田开发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可表示为各偏差变量的函数,即minF(d1+,d2+,d3-,d4+,d5j+) j=1,2,…,n

(6)

式(6)中的目标函数的各个目标,可以根据油田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定性地划分为若干层次的优先等级,经研究,未给予优先权重的目标规

划模型为:min(w1d1++w2d++w3d3-+w4(d4++d5j+)) j=1,2,…,n

(7)

优先权重的确定这里应用三点估计法,由各个专家对目标规划中目标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三个估计值,即最大值、最可能值和最小值,再应用Beta 分布计算每个目标的期望值,然后根据所有目标的优先估计值,求每个目标的组合权重。其过程为:(1)计算某个目标的期望值

式中rlj-第l目标第j个专家的估计权重(期望值);rljmax-第l目标第j项专家的最大估计值;rljmid-第l目标第j项专家的最可能估计值;rljmin-第l项目标第j专家的最小估计值。

(2)计算某个目标的权重(9)

式中wlj-第l项目标由第j个专家所算出的权重。

(3)计算某个目标的组合权重

(10)

其中Wl-第l目标的组合权重。

对于式(7),可求得某一组合权重为::w1=;w2=;w3=;w4=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3 措施增油目标规划模型与优化策略在油田开发后期,有效增油措施项目减少,增产难度加大。因此,从优先目标出发,应尽量采取投入少,产出多的措施,获取各种措施的优化配置方案,为此结合SL油田的实际,构建了基于目标规划的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模型。

xj≥0

di-≥0

di+≥0

d5j-≥0

d5j+≥0

(i=1,2,3,4;j =1,2, (9)

4 增油措施策略分析对上述模型,由计算机求得油田开发增油措施目标规划模型的组合策略,其各阶段的最优结果如表(1)。

结果资金(亿元)直接采油成本(万元)增油量(万吨)措施量(井次)压裂(井次)酸化(井次)补孔(井次)堵水(井次)转抽(井次)防砂(井次)热采(井次)大修(井次)其它(井次)

目标 218 5360 210 70 140 1200 150 500 2140 600 350实际218 4487 210 123 140 1200 150 0 2140 174 350表(1)油田开发措施增油目标规划组合优化结果由表(1)看出:(1)在达到目标最优值

时,现阶段资金量均未超过目标值,保证了投资不增的目标,但从资金约束的影子价格看,其影子价格为y1=,若放宽投资目标,可使用目标最优值下降,因此资金是油田开发的短缺资源。

(2)油田开发的直接采油成本低于目标值6万元,因此降低成本是具体操作中可予以采取的措施之一。

(3)措施增油量达到了目标规划值,保证了产量的完成,实现了规划目标的产油量,但此产油量是在降低成本下的产量,因此,体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

(4)对于措施工作量,总目标工作量过剩873井次,而总措施工作量约束的影子价格为零,表现为长线资源,说明目标规划中措施工作量有浪费,可对总工作量进行资源重新优化分配,发挥其应有效益。

(5)由各项分措施工作量最优结果分析,酸化措施表现为工作量不足,短缺53井次,资源短缺明显,其影子价格表现为最大。而防沙工作量过剩,一井次未用。其余措施工作量均全部满足。但从资源的影子价格分析,均表现为短线资源,放宽其资源量限制,均使各目标值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因此,要针对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油田开发增油措施,优化资源配置。

(6)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安排,可对资金,开发成本,增油量,措施工作量等权重重新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油田的开发需要,增加其决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5 结论对于油田开发,一方面要以国家的宏观计划为准则,结合油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整个管理经营战略指导下,制定出一套完整合理的整体优化方案;另一方面,是随着油田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方便于及时控制、调整、监督和协调方案的实施,并不断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利于决策部门的总结提高。本文就是以此出发,提出了油田开发和多目标问题,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了措施增油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以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方案为例,进行了目标规划的建立,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其方法可行,对石油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 K. Muknerjee, A. Bera, Application of goal Programming in Project Selection decision - A case

study from the Indian coal mining industry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1995(82):18~25 2 S. L. ,Gass, A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Priorities and weights for large-scale linear goal

programs.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 1986,37(8):779~785 3 张在旭,冯德田。油田开发规划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15):124~127 4 张在旭。石油开发投入产出系统的优化与控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5): 107~111 5 侯风华。油田增产措施优化方法,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6):6 86,90

Goal Programming Model of Measures for Increasing Output in Oilfield Development

Zhang Zaixu, Hou Fenghua, Fu feng, Jiang Meifang(the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University )

Abstract

Based on the oilfield circumstance, the multi-targets system of increment oil production by measures are determined. A goal programming model of incremental petroleum production is set up. The computation of algorithm of target weights in petroleum development is introduced. The solution and the optimum decision analysis have been taken up . A quantative decision basis has been provided for the incremental oil production of oilfield. Keywords Oilfield development Goal programming Increasing oil output measurement Optimal decision,strategy analysis.

姬塬油田钻井液技术管理措施及现场处理维护方法

姬塬油田钻井液技术管理措施及现场处理维护方法 第四项目部今年施工的堡子湾、樊学、冯地坑、王盘山、张涝湾区块,表层黄土层较厚,易发生浅表层漏失;洛河段长,易发生粘卡,且漏失量严重;直罗组页岩中蒙脱石含量高,易吸水发生剥落垮塌;完钻井深均超过2000米,属于深井施工,这就对日常钻井液维护和完井钻井液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去年和今年的施工,我们逐渐掌握了此区块的地层特点,制定出了一套成熟的处理及维护措施,为今年的生产大提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表层钻进 由于第四系黄土层对流体冲蚀特别敏感,易发生大型漏失,故表层钻进以防漏为主,配制30方的白土浆(粘度35秒以上)开钻,50米后,如果无漏失,则采用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钻进,钻进时泥浆总量达到150方以上,聚合物主要以PAM为主,淡水配制PAM:15kg/10m3,苦水配制PAM:20kg /10m3。性能控制在密度:1.00-1.02g/cm3,粘度:28-30s,PH值7-8。钻进时采用高泵压、高转速、低排量,快速钻穿黄土层。若在钻进过程中发生只进不出的严重漏失,视情况(漏失层位、井深、水源等)确定堵漏方案或采取清水抢钻。浅表层井漏严禁清水抢钻。 钻完表层后配制30方高粘度清扫液,200米以内的井配聚合物胶液,粘度35秒以上配方:PAM:200Kg或KF-1:200Kg;200米以上的井配白土浆,配方:CMC:100Kg+白土:2000Kg+SM-1:150Kg, 漏斗粘度50秒以上,

开大排量循环清洗井眼,循环2周以上,保证表层套管座到井底。 姬塬油田表层深度都在200-450米,且黄土层较厚,具有胶结疏松,欠压实,承压能力低,渗透性强等特点。黄土层在钻进中一旦发生漏失,形成漏失通道,则堵漏难度大,堵漏的成功率低。随着漏失量增加、漏失时间增长,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漏出地表会造成环境污染、井架基础下沉等,严重影响钻井时效。所以表层钻进以防漏为主,核心是控制压差及压力激动。四部区块表层深度300米以上的井,表层施工按以下技术措施执行: 1、表层防漏及钻井施工技术措施 (1)、表层开钻前(包括冲大小鼠洞)必须配制低固相白土-CMC泥浆体系,加入粗型综合堵漏剂。该体系具有堵漏作用,能有效的预防井漏。 基本配方为: 清水+3-4%白土+0.15%CMC+0.25%SM-1+2-3%HD-1+2-3%锯末。 性能要求:密度1.02-1.03g/cm3,粘度40-45秒。 (2)、采用双凡尔或开回水或在回水闸门处安装喷嘴的方法控制排量(15 l/s左右),开泵前先启动转盘,平稳开泵,上提下放要控制速度避免压力激动导致井漏。 (3)、每钻完一个单根,应适当循环,确保钻屑带出地面,避免井筒内钻屑堆积太多产生压差压漏地层。 (4)、钻至60米后泥浆方面可考虑加水逐步稀释,同时加入聚合物絮凝剂PAM,控制性能为:密度1.01-1.04 g/cm3,粘度35-40秒。钻具结构可换用螺杆钻具完成表层作业。

第9章 关键工序或复杂环节的技术措施

第九章关键工序或复杂环节的技术措施 9.1 关键工序及复杂环节认识 胜利油田天源储气有限公司LNG储存站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关键工序及复杂环节主要在2个方面:2500m3LNG球罐施工、土方处理。 9.2 2500m3LNG球罐施工 2500m3LNG球罐施工既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也是复杂环节。2500m3LNG球罐具体施工方案详见“设备管理方案”,下面重点叙述2500m3LNG球罐施工的难度及保障措施。9.2.1 内球罐的组装 球罐采用无中心柱分带整体组装程序: 基础复验→下段支柱安装→外架搭设→赤道带组装→调整赤道带及组装质量检验→外架搭设→下极带组装→上极带组装→内架搭设→总体组装质量检查→各带焊接→无损检测→附件安装→充水试验→酸洗钝化→气压及气密试验→竣工验收 组装工具采用龙门卡具,组装前在球皮上焊接不锈钢方块,引弧及收弧在方块上。吊耳焊接采用不封闭焊缝。 下段支柱安装好后,吊装第一块带上支柱的赤道板,固定后再吊装相邻的带上支柱的赤道板,吊装相邻支柱间的赤道带插装入带柱腿两赤道带之间。依上述办法顺序吊装,直至整个赤道带闭合。赤道带组装应连续作业,防止作业当中的大风。各带组装完成后采用点焊固定,严格检查组装间隙、棱角度、赤道带水平度、椭圆度。 9.2.2 内球罐的焊接 内球罐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工艺: (1)球壳板坡口采用单边V型外坡口型式,手工电弧焊打底填充盖面。背后采取角磨机清根。 (2)球罐的焊接程序:先纵缝,后环缝,先赤道带,后温带、极板。 (3)球罐焊接遵循“多焊工,均匀分布,同工艺,等速度”的原则。 (4)赤道带及纵缝等长焊缝分为多段进行焊接。 (5)每道焊缝开始焊接的填充及盖面采用分段退焊法。立焊缝每段约500mm,平焊缝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张在旭 侯风华 付峰 姜梅芳 范水清 (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摘要 根据油田生产实际,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了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给出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目标规划的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目标规划 增油措施 最优决策 策略分析 1 引言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递减阶段,表现为后备储量不足,资源接替困难,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稳定产量难度大;原油成本迅速上升;资金短缺,难以筹集;设备新度系数低,老化严重。面对这种形势,油田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石油资源开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用现代管理方法——目标规划研究油田开发的最优化管理问题,依据自身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在建立效益、成本、产油量等多种目标的规划模型下,求得增加效益的各种措施优化方案,实现油田开发的全局管理,为油田开发管理者提供定量依据。 2 模型形成 目标的确定 在油田开发追求效益实现增油的过程中,从各方面考虑,可涉及到多种目标,有些目标是互相矛盾的,通常相关的目标包括:资金投资目标;成本目标;措施增油目标;措施量目标等。 模型建立 对于处于稳定后期的石油开采,需要采取大量增油措施,以确保稳定的石油产量和较高的采收率,依据确定的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其模型如下: (1)资金投资目标 (2)生产成本目标 (3)措施增油量约束 (4)总措施量约束 (5)单个措施工作量 式中:x j —第j 项增油措施量;c j —第j 项增油措施所需的单位投资;TI —所有措施的总资金投入量;p j —第j 项措施的单位采油成本;(Po)j —第j 项措施的单位增油量;TC —规划期总采油成本;TP —规划期措施全部增油量;M —规划期内所有措施总量;D j —第j 项措施的最大提供量;d i +—目标的正偏差变量,d i +≥0;d i -—目标的负偏差变量,d i -≥0;d 5j +—各措施工作量的正偏差变量,d 5j +≥0;d 5j -—各措施工作量的负偏差变量,d 5j -≥0; j=1,2,…,n, i=1,2,3,4。 根据目标规划目标的描述形式,油田开发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可表示为各偏差变量的函数,即 minF(d 1+,d 2+,d 3-,d 4+,d 5j +) j=1,2,…,n (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99G02) )1(111 TI d d x c n j j j =+-- +=∑

在油田地面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整改技术措施

在油田地面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整改技术措施 【摘要】面对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进行石油化石能源的开发中,必须注意各项环节所存在的施工建设文艺。在进行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的时候,由于施工管理、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技能问题,往往成为了影响油田地面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油田;施工问题;整改措施 前言 在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设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油田运输的油气资源属于易燃、易爆类武平,多以在进行地面施工时必须重视管道以及相关环节的建设施工,确保其安全使用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一、工程开工前期管理 1.1对施工队伍管理。①所有进入孤东采油厂施工队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实行登记制度,施工单位项目部必须服从建设方、监理部及相关参建科室的通知、指令等。对于不服从管理,则视为不配合工作或违约;②对在孤东采油厂的常驻施工单位,实施奖惩制度,定期对施工单位现场、资料管理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差的队伍要求加强学习,岗前教育,甚至驱逐场外,这样可以及时有效的督促施工单位时刻保持警惕性;③工程开工前组织油田内部主要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现场授课,详细讲解相关规范、标准,及现场主要分部分项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1.2工程图纸审查。参建各方领取工程图纸后,仔细研读图纸,依据现行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及工程特点,按照事前控制的原则,事先分析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针对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例如对本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质量通病进行事前识别并归类,对重要隐蔽验收环节需控制的技术要点进行熟悉与掌握,由此在接下来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确认其中重要质量控制点和重要工序质量保证措施的合理有效、切实可行。 1.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施工的设计方案以及事先设计的图纸交由施工单位以及审查部门进行审查,通过对设计图纸的设计以及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后,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合理的管道建设施工要求。 二、油田地面工程施工常见的问题 2.1施工建设投资款项不能按时拨付。工程款拖欠问题并不仅仅在建筑施工

对油田增产措施的系列探究

对油田增产措施的系列探究 文/景岩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原油储藏在岩石孔隙里,油层的渗透性能直接影响油井的产量。尽管油层有很高的压力,但由于油层的连通性、渗透性差,产量仍很低,另外,现今世界上大油田已面临枯竭,这就迫使许多国家日益重视发展完善各种增产技术,以提高油井产量。从改善油层的渗透性提高油的产量角度考虑,目前各国普遍采用油层酸化处理、水力压裂以及堵水等办法,增加油田的采收率。 1油层的酸化处理 油层酸化处理是将按一定技术要求配制的酸液从地面经井筒注入到油层中注入油层的酸液可溶解岩石孔隙中的堵塞物(如泥浆)和岩石中的某些组分,增加孔隙量并使原有的孔隙扩大,从而提高井底附近岩石的渗透率,达到增产目的。 1.1前置液酸压技术 该技术以前置液粘性指进酸压为主,为实现指进酸压·多采用宽间距,稀孔密射孔技术,并要求前置液和酸液之间的粘度比一般为(2oo一600):1,至少要达到150:1。该工艺特别适合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 1.2稠化酸(胶凝酸)酸压技术 由于稠化酸摩阻较小,为提高排量创造了条件,深井、超深井多采用稠化酸酸压。另外,稠化酸具有一定的降滤失作用,对裂缝发育地层,可实现较长的酸蚀缝长。

稠化酸现场应用的技术难点在于要求稠化酸具有较高的粘度和较好的热稳定性能,而对于致密地层,由于粘度相对较大,不易于返排。 1.3化学缓速酸酸压技术 采用化学方法来延缓酸岩反应速度的方法之一是·向酸中加入一种表面活性剂,当这种缓速表面活性剂与地层裂缝壁面接触时,就吸附在壁面上,使裂缝壁面的碳酸盐岩物质不易受到酸的溶蚀,达到延缓反应速度的目的。另一种方法是,当酸岩反应生成∞z时,一些活性缓速剂能够与之形成一种稳定的泡沫,这种稳定的泡沫在岩面上可形成一个隔层,起到延缓岩面与酸相遇的物理隔膜作用,达到延缓反应速度的目的。化学缓速酸酸压技术控制滤失较差,主要适合酸岩反应速度受表面反应控制的低温白云岩地层。 1.4泡沫酸酸压技术 在普通酸中加入液氮,并通过泡沫发生器形成泡沫,制成泡沫酸。泡沫酸中的主要成分是气体。液体含量很少,一般仅占总体积的1O~4O。泡沫的携带能力较强,利于将酸岩反应生成的微粒和岩屑带到地面。泡沫酸易于返排,不会引起粘土膨胀,特别适合在含水敏性粘土储层的酸压改造。 1.5乳化酸酸压技术 乳化酸通常是指使用油和酸液两种不相溶的液体通过乳化剂构成的分散体系,一般以油外相乳化酸为主。国外在大型重复酸压中使用乳化酸较多,塔河油田压后评估分析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乳化酸酸压比稠化酸酸压形成的酸蚀缝长要大于40以上。乳化酸的摩阻较普通酸高20,限制了施工排量的提高;另外,粘度大,乳化液对地层有一定的伤害。 1.6多级注入酸压技术 多级注入酸压技术是将数段前置液和酸液交替注入地层进行酸压施工的工艺技术,形成较长且导流能力较高的酸蚀裂缝,从而提高酸压效果。该项技术已成为实现深度酸压的主流技术。 1.7闭合裂缝酸压技术 该技术是在高于破裂压力下先注酸形成裂缝。然后在低于闭合压力下继续注酸,改善裂缝特别是近井地带裂缝导流能力。该工艺适合含油面积大、储层物性差的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的主流技术之一。 1.8平衡酸压技术

海底输油管线(埕岛油田)悬空治理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19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海底输油管线(埕岛油田)悬空治理技术措施正 式样本

海底输油管线(埕岛油田)悬空治理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引言(1) 根据目前埕岛油田海底管线出现悬空的实际情况,对 海管悬空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海管悬空治理的 不同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介绍了水下桩治理方 案的制定和实施。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的浅海海域,区域构造 位置位于埕宁隆起埕北凸起的东南端,是一个在潜山 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大型浅山披覆构造。该区从1875 年开始勘探,在先期资源评价、盆地分析模拟、区带 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于1988年钻探了第1口控井—

—埕北12井,从而发现了埕岛油田。截止目前,埕岛油田已建成海底输油管线54条,注水管线33条。 海管悬空情况调查(2) 目前,通过对61条海底管线的调查发现其中仅有5条管线未被冲刷悬空,仅占8%,管道悬空高度平均值为1.33m,最大值为2.5m。大于等于2m的有16根,占26%,大于等于1m的有48根,占79%,可见冲刷的普遍。从悬空长度来统计,平均悬空长度为15.1m,最大30m。大于等于20m的为22根,占36%;大于等于10m的有43根,占70%。 如果按管道初始设计埋深为1.5考虑,则遭到最大冲深的管道从原海床面计算总计冲刷深度S= e+D+h=4.5m(其中e为埋深;D为管道直径,近似取0.5m;h为冲刷后管道悬空高度)。这样的冲刷深度对海底管道来说是少见的。除了管道处发生强烈冲

浅谈国内油田开采中增产技术的使用

浅谈国内油田开采中增产技术的使用 我国是储油大国,同时也是石油开采大国。近年来,由于国内工业水平的快速提升,石油消耗明显增大,传统的油田开采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油资源的需求量,因此,急需新的技术来弥补这项需求。增产技术是当前油田开采中的重要技术,使用石油增产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石油开采的需求问题。因此,本文要对国内油田开采中增产技术的使用做以分析,以求推动我国油田开采水平的快速发展。 标签:石油开采增产技术问题方法 0前言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能源的消耗,尤其是对石油的需求数量一直属于上升趋势。所以,石油开采增产技术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石油行业中的重要目标和方向。相比较而言,一次采油在增产和降低能耗方面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所谓的二次采油,是依据事先制定好的采油工艺技术来进行石油开采,包括人们经常使用的注水采油模式就是参照这个原理进行的。依据以往的石油开采经验,不难看出,一次和二次采油的效率都比较低下,所以,在石油开采中应用到增产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1热力采油法在石油开采增产技术中的应用 所谓的热力采油法是指:在石油开采中,使用特定的加工工艺技术,提高油层中的温度,以此来有效提高石油开采率和石油的产量。具体方法可以划分为:蒸汽吞吐法、蒸汽驱油法、气——汽驱油法等几种。其中,蒸汽驱油热采一般情况下是被作为蒸汽吞吐热采的转换技术来进行应用的,而且这种方法也被认为是现下比较成熟的一种开采技术。当蒸汽吞吐热采进入高周期以后,其本身会对地面产生一定的压力,以此来减低油汽比例。紧接着,为了保持油层的温度,需要注水,并且要保证油温符合原有的开采要求,通过增强原油的流动性来促使油层压力有所增加,从而使石油的开采率得以提高。 2其他新工艺在石油开采增长技术中的应用 2.1注水增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其实质就是将符合要求的水通过相应的注水设备有计划的注入到事先安排好的油层中,利用水的动力将原油从存储层中驱逐出来。不同的油田特征适用不同的注水方式,就目前而言,注水方式又分为面积、边缘、点状以及切割注水等,在实际的注水增油作业中,要注重这几种方式的互补。通常情况下,常用的注水增油法即为分层注水方法。分层注水分为三种方式,首先就是采用油管和套管来分两段注水,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油层分为上下两个注水层段,其中间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封隔器隔开,明确的将这个油层切割成两

装置技术措施分析

104Nm3/d液化天然气装置

目录 1.工程概况3 2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3 3储罐工程技术措施11

辽河油田10×104Nm3/d液化天然气装置工程 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新建辽河油田10×104Nm3/d液化天然气装置主要由工艺装置区、储存区、LNG装车区、辅助生产区、放空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组成。其中,储存区有1000m3LNG储罐1座,辅助生产区有4000m3消防水罐2座。 我项目部主要承揽工艺装置区撬块基础、储罐及消防水罐基础、辅助生产区建筑及2座4000m3消防水罐的施工及安装。 2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定位放线技术措施 1) 利用建筑坐标系统建立施工测量方格控制网,设控制桩6个,每处用C20 混凝土浇筑保护,每个用混凝土0.5m3。 2) 将建筑物、构筑物外墙轴线交点用木桩定于地面上(木桩顶钉小钉为轴线交点标志)。 3) 做平行于外墙轴线的基线(距外墙基础开挖线1~1.5m)。 2.2土方工程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保证施工区域内的电通、水通、路通、场区平整。 2)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开挖方式,基坑放坡系数根据土质情况和有关要求放坡。 3)基坑开挖后基底不能暴露时间过长,基底不能有浮土,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若地基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设计提出的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4)回填用的土,不许含有树皮草根等有机物,腐植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卵石不能用做边坡填料。 5)每层回填厚度为20~25mm,并需将土块打碎,分层压实,要严格控制填方边坡,特别是不同土料分层回填时,边坡要做成折线形式,边坡处要超填20~30cm,压实后将超填部分铲去,并做出标准坡度。 6)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土的最佳含水量,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回填,避免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定稿版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张在旭侯风华付峰姜梅芳范水清 (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摘要根据油田生产实际,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 了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给出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 目标规划的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 据。 关键词油田开发目标规划增油措施最优决策策略分析 1 引言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递减阶段,表现为后备储量不足,资源接替困难,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稳定产量难度大;原油成本迅速上升;资金短缺,难以筹集;设备新度系数低,老化严重。面对这种形势,油田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石油资源开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用现代管理方法——目标规划研究油田开发的最优化管理问题,依据自身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99G02)

在建立效益、成本、产油量等多种目标的规划模型下,求得增加效益的各种措施优化方案,实现油田开发的全局管理,为油田开发管理者提供定量依据。 2 模型形成 2.1 目标的确定 在油田开发追求效益实现增油的过程中,从各方面考虑,可涉及到多种目标,有些目标是互相矛盾的,通常相关的目标包括:资金投资目标;成本目标;措施增油目标;措施量目标等。 1.2 模型建立 对于处于稳定后期的石油开采,需要采取大量增油措施,以确保稳定的石油产量和较高的采收率,依据确定的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其模型如下: (1)资金投资目标 (2)生产成本目标 (3)措施增油量约束 ) 1(1 1 1TI d d x c n j j j =+--+=∑) 2(221 TC d d x P j n j j =+-- +=∑) 3() (331 TP d d x Po j n j j =+--+=∑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7328427.html,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 作者:刘斌 来源:《商情》2019年第35期 【摘要】隨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正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对于石油能源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大,为了更好地确保石油开采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应该对油田进行大规模开采,并且目前在对石油进行开采过程中非常多的开采设备以及开采技术正在进行应用,其中在对井下石油进行开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井控技术,不仅可以确保采油过程中是非常安全的,而且也可以将石油开采效率大幅度提升上去。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对油田开采井控技术进行一定分析,希望给相关人士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原因;措施分析 一、前言 在对石油资源进行开采过程中,对安全问题以及石油开采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井下作业控制技术而言,对油气开采效率以及开采量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能够促进石油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井下作业技术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不仅包括对开采方案进行设计,而且还包括对开采方案进行确定,对机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这些因素不仅对井下作业安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而且对油气开采效率以及开采量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二、井下作业相关井控技术 (一)酸化技术措施 通过对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进行有效应用,可以对有层岩石当中存在的胶结物质进行很好的溶解,这样就可以将油层岩石的空隙体积增加上去,确保岩石孔隙当中的流体始终处于流动状态。通过对酸化技术进行一些原因,可以对基质进行一定的酸化,并且通过对压裂酸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就是当油层压开形成裂缝之后,将酸液倒进去可以对裂缝进行很好的溶蚀作用,这样就可以将井下油层岩石的渗透性大幅度提升上去,确保井下油终处于流动的状态,并且还可以对油气流入到井内的动力进行有效提升,将流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下去,这样就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二)堵水工艺技术措施 在对油气井进行注水开发过程中,如果再油层当众比较早的就发现有水存在或者是已经被水淹没,这样对油气流的流动就会形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堵水技术措施进行有效应用,这样才可以将出水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确保油气井可以回到原来正常开采状态。为了能够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摘要根据油田生产实际,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了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给出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目标规划的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 1 引言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递减阶段,表现为后备储量不足,资源接替困难,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稳定产量难度大;原油成本迅速上升;资金短缺,难以筹集;设备新度系数低,老化严重。面对这种形势,油田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石油资源开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用现代管理方法——目标规划研究油田开发的最优化管理问题,依据自身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在建立效益、成本、产油量等多种目标的规划模型下,求得增加效益的各种措施优化方案,实现油田开发的全局管理,为油田开发管理者提供定量依据。 2 模型形成 目标的确定在油田开发追求效益实现增油的过程中,从各方面考虑,可涉及到多种目标,有些目标是互相矛盾的,通常相关的目标包括:资金投资目标;成本目标;措施增油目标;措施量目标等。

模型建立对于处于稳定后期的石油开采,需要采取大量增油措施,以确保稳定的石油产量和较高的采收率,依据确定的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其模型如下:(1)资金投资目标 (2)生产成本目标 (3)措施增油量约束 (4)总措施量约束 (5)单个措施工作量式中:xj-第j项增油措施量;cj-第j项增油措施所需的单位投资;TI-所有措施的总资金投入量;pj-第j项措施的单位采油成本;(Po)j-第j项措施的单位增油量;TC-规划期总采油成本;TP-规划期措施全部增油量;M-规划期内所有措施总量;Dj-第j项措施的最大提供量;di+-目标的正偏差变量,di+≥0;di——目标的负偏差变量,di-≥0; d5j+-各措施工作量的正偏差变量,d5j+≥0;d5j——各措施工作量的负偏差变量,d5j-≥0; j=1,2,…,n, i=1,2,3,4.根据目标规划目标的描述形式,油田开发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可表示为各偏差变量的函数,即minF(d1+,d2+,d3-,d4+,d5j+) j=1,2,…,n (6) 式(6)中的目标函数的各个目标,可以根据油田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定性地划分为若干层次的优先等级,经研究,未给予优先权重的目标规

海底输油管线(埕岛油田)悬空治理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海底输油管线(埕岛油田)悬空治理技术措施正式版

海底输油管线(埕岛油田)悬空治理技 术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引言(1) 根据目前埕岛油田海底管线出现悬空的实际情况,对海管悬空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海管悬空治理的不同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介绍了水下桩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的浅海海域,区域构造位置位于埕宁隆起埕北凸起的东南端,是一个在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大型浅山披覆构造。该区从1875年开始勘探,在先期资源评价、盆地分析模拟、区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于1988年钻探了

第1口控井——埕北12井,从而发现了埕岛油田。截止目前,埕岛油田已建成海底输油管线54条,注水管线33条。 海管悬空情况调查(2) 目前,通过对61条海底管线的调查发现其中仅有5条管线未被冲刷悬空,仅占8%,管道悬空高度平均值为1.33m,最大值为2.5m。大于等于2m的有16根,占26%,大于等于1m的有48根,占79%,可见冲刷的普遍。从悬空长度来统计,平均悬空长度为15.1m,最大30m。大于等于20m的为22根,占36%;大于等于10m的有43根,占70%。 如果按管道初始设计埋深为1.5考虑,则遭到最大冲深的管道从原海床面计

浅谈强化油田修井作业技术管理措施

浅谈强化油田修井作业技术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9-07T16:26:30.5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作者:陈晓东 [导读] 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其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陈晓东 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修井作业是油田工程实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修井作业主要工程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影响修井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其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油田;修井;作业技术;管理 1前言 油田修井作业技术管理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其具体实施措施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油田修井作业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石油修井作业主要工程的技术方法 (1)试油工程的技术方法。试油是石油工业中测试、验证和落实地层流体性质(油、气、水)、产能、压力、温度等资料的工程过程。它在钻井工程之后,在油井采油生产之前,是勘探工作的成果鉴定,是开发工作的前期开始,是采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油的技术方法可分为套管井试油和裸眼井试油。套管井试油是在下套管井中,经过(包括)射孔使油气层与套管井筒连通后进行的。裸眼井试油是在地层裸露条件下进行的,它包括在钻井过程中裸眼井中的试油和钻井、完井后的裸眼井段的试油。(2)小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小修是为维护油气水井正常生产的井下作业工程。小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包括:作业准备(井架安装、作业设备安装、压井液选择、压井)、起下油管、起下抽油杆、起下泵、检泵、起下封隔器、起下隔热管、热洗、清蜡等。(3)大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大修是清除套管内的落物及对套管损坏进行修复的井下作业工程。大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包括:井下故障诊断、落物打捞、解卡、套管扩胀、套管整形、套管补贴及加固、换取套管、套管内的钻、磨、铣、打通道、钻水泥塞、查封窜、找堵漏、挤灰封存层等。(4)压裂、酸化工程的技术方法。压裂是油气水井的增产增注措施,是低渗透油田的战略进攻措施。它既能解除地层的污染伤害;又能改造地层,使油气层形成人工裂缝,从而增加油、气、水井的产量和注入量。 3影响修井质量的主要因素 3.1人的因素 井下作业工作长年在野外,而且劳动强度大、连续生产休息困难,所以,作为石油行业的重要生产单元,修井作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对于修井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关键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把人作为控制对象,从控制人员的行为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避免人为失误等方面入手,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和安排人员从事合适的工作分工。 3.2材料的因素 材料是指投入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配件、设备,对于修井业务来讲,主要包括井下采用的化工注剂、消耗材料等,它们是修井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不符合标准,修井质量就达不到要求,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修井质量的先决条件。 3.3技术因素 这是指修井作业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要根据不同井底情况,合理采取修井工艺,避免出现根本性的技术错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每一个业务实际,要组织管理、工艺操作、HSE体系保证等方面进行考虑,力求操作方便、效果直接,这是提高修井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修井成本的根本,也是实现修井质量有效控制的基础。 3.4环境的因素 油气井分布广泛,各种地表、地下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参差不齐。因此,环境因素对修井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结合修井特点和具体条件,预见环境对修井质量影响的多种因素,实行积极主动的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如修井作业所处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以及劳动环境,如劳动工具、作业面等。 4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严把人员关。要严格进行人员的资质管理。井下作业是危险岗位,必须要对关键岗位、特种岗位和特殊专业上的操作人员进行资质认定,只有由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证,才允许上岗操作,且必须持有效上岗证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第一个关口。(2)严把材料关。作为修井施工企业要对修井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料、配件必须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严把环境关。加强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的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如安全通道、作业机的摆放、官桥的搭设等,这些环境条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障。(4)严把施工方案关。施工方案是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的关键和前提(1)把好参数优选关。每一井的地层压力系数与井况都不样,所以,在选择包括压井液密度在内的各项参数的时候要仔细的查阅相关的资料,有针对性的计算出单井的各项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否键全;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造合具体修井;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监管人员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处置质量隐患,对于重点井的施工作业时,进行要进行24小时的全程监督,主要队领导要进行盯岗操作,一时不漏地进行监理,避免因为监管失误造成事故,这是一种常规、简便,却有效的管理手段。 (2)对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各种配件的进行现场试验,判断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对施工阶段修井质量控制,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是现场检查,坚持巡察制度。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精编版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精编版

油田开发增产措施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张在旭 侯风华 付峰 姜梅芳 范水清 (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摘要 根据油田生产实际,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了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给出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目标规划的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目标规划 增油措施 最优决策 策略分析 1 引言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递减阶段,表现为后备储量不足,资源接替困难,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稳定产量难度大;原油成本迅速上升;资金短缺,难以筹集;设备新度系数低,老化严重。面对这种形势,油田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石油资源开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用现代管理方法——目标规划研究油田开发的最优化管理问题,依据自身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在建立效益、成本、产油量等多种目标的规划模型下,求得增加效益的各种措施优化方案,实现油田开发的全局管理,为油田开发管理者提供定量依据。 2 模型形成 目标的确定 在油田开发追求效益实现增油的过程中,从各方面考虑,可涉及到多种目标,有些目标是互相矛盾的,通常相关的目标包括:资金投资目标;成本目标;措施增油目标;措施量目标等。 模型建立 对于处于稳定后期的石油开采,需要采取大量增油措施,以确保稳定的石油产量和较高的采收率,依据确定的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其模型如下: (1)资金投资目标 (2)生产成本目标 (3)措施增油量约束 (4)总措施量约束 (5)单个措施工作量 式中:x j —第j 项增油措施量;c j —第j 项增油措施所需的单位投资;TI —所有措施的总资金投入量;p j —第j 项措施的单位采油成本;(Po)j —第j 项措施的单位增油量;TC —规划期总采油成本;TP —规划期措施全部增油量;M —规划期内所有措施总量;D j —第j 项措施的最大提供量;d i +—目标的正偏差变量,d i +≥0;d i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99G02) )1(111TI d d x c n j j j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