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促进康复、减轻痛苦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我院护理学科发展规划,对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病患的要求,促进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2017—2020三年护理工作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总体规划目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护理职责,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一、护理学科现状

全院床位总数110张,护理人员总数39名,其中合同护士23人;病房护士数30名,床护比为1:0.35,全院护士长4人。

备注:资料截至于2018年1月

二、护理学科建设规划

(一)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一线护士人力配置。根据国家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落实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要求,力争逐年增加护理人员配比,保证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编制。

1、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病种、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普通病区床位数与护理人员之比达到1:0.4,重点科室达1:0.45。

根据本院临床各专业工作量及并风险强度合理测算护理人力编制,做好人力资源预算,在满足现有运行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储备一定量的护理人员,建立机动护士资源库,以备急需,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根据护理体制改革中有关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明确岗位设置,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包括各岗位人员资质要求、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各级护理人员知晓并执行到位。

①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N0—N4 ),根据其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分层管理,每一层级分别对应不同内容的岗位职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②建立护理人员档案信息,做到动态与科学管理

逐步完善护士信息管理,即护士电子档案。内容包括:护士基本信息、学历演变、职称晋升、科室轮转、考试考核。可以实时监控临床护理工作量与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做到全院护理人员的弹性调配。

(二)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

人才是基础,只有保证人员的基础质量,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品质,保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加强在职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保证护理人员的培训率合格率100%。

1、岗前把好关口:入院—入科—入岗;

2、岗中分层次、分阶段、分专业;

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岗位制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护士培训计划,通科理论与专科理论相结合、专业理论与人文理论相结合、徒手心肺复苏人人过关。逐渐扭转形式化的护士大考试、大比武,真正做到临床是基础,培训为临床,保证学以致用。

3、全科护士和专科护士培养。我院是一所综合性质的乡镇卫生院,护士流动性大,低年资护士较多,另一方面科室较少,收治患者疾病种类多而杂。因此制定护士培养方案方面,要继续加强全科护士培养,低年资护士要在内科、外科、综合科和门诊转科,对各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患者的救治能够熟练掌握。鼓励低年资护士积极参与学历提升及职称提升的学习考试。对于高年资的主管护师,鼓励加强专科领域提高护理水平,向专科护士发展。

4、护士长规范化培训

制定护士长培训计划,护理部每年将有计划地派护士长参加市县各类护理培训,今年4名科护士长已外出培训十多次。

鼓励护士在职进修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历层次,在2020年底达:本科占10%以上,大专达70%以上;职称结构需要院方积极给予倾斜政策,增加中高级职称比例,提升整体队伍职称层次。

(三)推进供应室、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乡镇卫生院手术量少,手术室及供应室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相比相对滞后,科室护士学习培训及进修渠道有限,相关的专业知识面、工作方法、流程相对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手术室、供应室的建筑布局、器械管理、工作流程不符合现代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安排供应室手术室护士外出进修,提高认识,改进工作方法及流程,与院领导多方面沟通,改变布局,购置新型器械及材料,至2020年逐步达到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化要求。

(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1、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包干,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2、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丰富服务内涵,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倡导人性化服务。

3、改进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全面实行护士同工同酬。目前全院100%病房实施绩效考核护士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

三、影响护理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1)护理人员配置仅能保证科室工作倒班运转,责任制包干人员不够。有的岗位如供应室只能兼职,专业化不够。

2)护理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能力需要提升,学习进修渠道有限。

3)乡镇卫生院护理人才流失较大,招聘的护士学历、素质普遍较低。

3)护理资讯系统建设滞后(管理缺失、临床需要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