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交会测量精选

前方交会测量精选
前方交会测量精选

交会测量

当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工程施工或测图要求,而且需要加密的控制点数量又不多时,可以采用交会法加密控制点,称为交会定点。交会定点的方法有角度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单三角形、后方交会和距离交会。本节仅介绍角度前方交会和距离交会的计算方法。

一、角度前方交会

如图6-14所示,A、B为坐标已知的控制点,P为待定点。在A、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水平角α、β,根据A、B两点的已知坐标和α、β角,通过计算可得出P点的坐标,这就是角度前方交会。条件:α>30°,β<150°并且两边尽量为等边。.

1.角度前方交会的计算方法

(1)计算已知边AB 的边长和方位角 根据A 、B 两点坐标(x A ,y A )、(x B ,

y B ),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两点间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

(2)计算待定边AP 、BP 的边长 按三角形正弦定律,得 图6-14 角度前方交会

??

????

?+=+==)sin(sin )sin(sin sin sin βααβαβγβAB BP AB AB AP D D D D D

(6-23) (3)计算待定边AP 、BP 的坐标方位角。

??

?

+?±=+=-=βαβααααα180AB BA BP AB AP

(6-24) (4)计算待定点P 的坐标。

?

?

?

+=?+=+=?+=AP AP A AP A P AP AP A AP A P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5) ??

?

+=?+=+=?+=BP BP B BP B P BP BP B BP B P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6)

适用于计算器计算的公式:

???????+-++=+-++=βααββααβcot cot )(cot cot cot cot )(cot cot B A B A P A B B A P x x y y y y y x x x (6-27) 在应用式(6-27)时,要注意已知点和待定点必须按A 、B 、P 逆时针方向编号,在A 点观测角编号为α,在B 点观测角编号为β。

2.角度前方交会的观测检核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定点的精度,避免测角错误的发生,一般要求从三个已知点

A 、

B 、

C 分别向P 点观测水平角α1、β1、α2、β2,作两组前方交会。如图6-15所示,按式(6-27),分别在△ABP 和△BCP 中计算出P 点的两组坐标P ′(x P ′、y P ′)和P ″(x P ″、y P ″)。当两组坐标较差符合规定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P 点的最后坐标。

一般规范规定,两组坐标较差e 不大于两倍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示为:

mm 1.0222M e e y x ?=≤+=容δδ

(6-28)

式中 P P x x x ''-'=δ;P P y y y ''-'=δ;

M ——测图比例尺分母。

A B

C

图6-15 三点前方交会

3.角度前方交会计算实例见表6-8。

表6-8 前方交会法坐标计算表

二、距离交会

如图6-16所示,A、B为已知控制点,P为待定点,测量了边长D AP和D BP,根据A、B点的已知坐标及边长D AP和D BP,通过计算求出P点坐标,这就是距离交会。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普及应用,距离交会也成为加密控制点的一种常用方法。

1.距离交会的计算方法

(1)计算已知边AB 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与角度前方交会相同,根据已知点A 、B 的坐标,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

(2)计算BAP ∠和ABP ∠ 按三角形余弦定理,得

图6-16 距离交会

??

??

?

?

?-+=∠-+=∠BP AB AP BP AB AP AB BP AP AB D D D D D ABP D D D D D BAP 2arccos 2arccos 22222

(6-29) (3)计算待定边AP 、BP 的坐标方位角。

??

?

∠+=∠-=ABP BAP AP BP AB AP αααα

(6-30) (4)计算待定点P 的坐标。

?

?

?

+=?+=+=?+=AP AP A AP A P AP AP A AP A P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31) ??

?

+=?+=+=?+=BP BP B BP B P BP BP B BP B P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32)

以上两组坐标分别由A、B点推算,所得结果应相同,可作为计算的检核。

2.距离交会的观测检核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定点的精度,避免边长测量错误的发生,一般要求从三个已知点A、B、C分别向P点测量三段水平距离D AP、D BP、D CP,作两组距离交会。计算出P点的两组坐标,当两组坐标较差满足式(6-28)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3.距离交会计算实例见表6-9。

表6-9 距离交会坐标计算表

注:测图比例尺分母M=1 000。

摄影测量立体相对的前方交会VB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zx1 As Single, zy1 As Single, zx2 As Single, zy2 As Single, zx3 As Single, zy3 As Single, zx4 As Single, zy4 As Single, zx5 As Single, zy5 As Single, zx6 As Single, zy6 As Single Dim yx1 As Single, yy1 As Single, yx2 As Single, yy2 As Single, yx3 As Single, yy3 As Single, yx4 As Single, yy4 As Single, yx5 As Single, yy5 As Single, yx6 As Single, yy6 As Single Dim f As Single Dim jd11 As Single, jd12 As Single, jd13 As Single, jd21 As Single, jd22 As Single, jd23 As Single, jd1 As Single, jd2 As Single Dim a1(1 To 3, 1 To 3) As Single Dim a2(1 To 3, 1 To 3) As Single Dim fz1(1 To 6, 1 To 3) As Single Dim fz2(1 To 6, 1 To 3) As Single Dim aa(1 To 6, 1 To 5) As Single Dim p As String Dim bx(1 To 6, 1 To 1) As Single Dim n1(1 To 6, 1 To 1) As Single, n2(1 To 6, 1 To 1) As Single Dim aat(1 To 5, 1 To 6) As Single Dim aataa() As Double ReDim aataa(1 To 5, 1 To 5) Dim l(1 To 6, 1 To 1) As Single Dim aatl(1 To 5, 1 To 1) As Single Dim atal(1 To 5, 1 To 1) As Single Dim jd11z As Single, jd12z As Single, jd13z As Single, jd21z As Single, jd22z As Single, jd23z As Single Dim jd1z As Single, jd2z As Single zx1 = Val(Text1(0).Text): zy1 = Val(Text1(1).Text): yx1 = Val(Text1(2).Text): yy1 = Val(Text1(3).Text) zx2 = Val(Text1(4).Text): zy2 = Val(Text1(5).Text): yx2 = Val(Text1(6).Text): yy2 = Val(Text1(7).Text) zx3 = Val(Text1(8).Text): zy3 = Val(Text1(9).Text): yx3 = Val(Text1(10).Text): yy3 = Val(Text1(11).Text) zx4 = Val(Text1(12).Text): zy4 = Val(Text1(13).Text): yx4 = Val(Text1(14).Text): yy4 = Val(Text1(15).Text) zx5 = Val(Text1(16).Text): zy5 = Val(Text1(17).Text): yx5 = Val(Text1(18).Text): yy5 = Val(Text1(19).Text) zx6 = Val(Text1(20).Text): zy6 = Val(Text1(21).Text): yx6 = Val(Text1(22).Text): yy6 = Val(Text1(23).Text) jd11 = Val(Text2(0).Text): jd12 = Val(Text2(1).Text): jd13 = Val(Text2(2).Text) jd21 = Val(Text2(3).Text): jd22 = Val(Text2(4).Text): jd23 = Val(Text2(5).Text) jd1 = Val(Text2(6).Text): jd2 = Val(Text2(7).Text)

角度前方交会计算表(Word)

表6-5 角度前方交会点坐标计算表 略图 αⅡⅠ 北 αβ1 2 2 β1 公式 α βαβctg ctg y y ctg x ctg x x A B B A P +-++=)( α βαβctg ctg x x ctg y ctg y y A B B A P +--+= ) ( 已知 数据 x A =4807.86m y A =6936.06 m x B =3552.77m y B =7417.68m x C =3729.17m y C =8684.70 m Ⅰ 组 α1=60°17′16″ ctg 0.570673 β1=53°34′38″ ctg 0.727877 Ⅱ 组 α2=49°29′32″ ctg 0.854315 β2=65°07′57″ ctg 0.463495 (1) βαctg ctg + Ⅰ组 1.308550 Ⅱ组 1.317810 (2) βctg x A Ⅰ组 3547.609 (3) βctg y A Ⅰ组 5117.959 Ⅱ组 1646.691 Ⅱ组 3438.058 (4) αctg x B Ⅰ组 2027.470 (5) αctg y B Ⅰ组 4233.070 Ⅱ组 3185.886 Ⅱ组 7419.469 (6) A B y y - Ⅰ组 481.62 (7) )(A B x x -- Ⅰ组 +1255.09 Ⅱ组 1267.02 Ⅱ组 -176.40 (8) (2)+(4)+(6) Ⅰ组 6056.699 (9) (3)+(5)+(7) Ⅰ组 10606.119 Ⅱ组 6099.597 Ⅱ组 10681.127 (10) ) 1()8(= P x Ⅰ组 4628.558 (11) ) 1()9(= P y Ⅰ组 8105.245 Ⅱ组 4628.586 Ⅱ组 8105.210 )(1.022 2mm M e e y x ??=≤+=容δδ 式中 x =x P ′- x P ″, y =y P ′- y P ″,M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表6-5实例中:x =4628.558-4628.586=-0.028m y =8105.245-8105.210=+0.035m e =0.045m e 容=2×0.1×1000=200mm 观测结果计算得e ≦e 容,说明观测结果达到精度要求,最后取平均值作为P 点坐标,即 x P =4628.572m y P =8105.228m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双像解析空间后方-前方交会的算法程序实现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双像解析空间后方-前 方交会的算法程序实现 遥感科学与技术 摘要:如果已知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就能确定被摄物体与航摄像片的关系。因此,利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可以迅速的算出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而前方交会的计算,可以算出像片上点对应于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基于这两点,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代替人脑快速的完成复杂的计算过程。 关键词: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外方位元素,C++编程 0.引言: 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是摄影测量基本问题之一,是由若干控制点及其相应像点坐标求解摄站参数(X S,Y S,ZS,ψ、ω、κ)。单像空间后方交会主要有三种方法:基于共线条件方程的平差解法、角锥法、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的解法。而本文将介绍第一种方法,基于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象片的外方位元素。 而空间前方交会先以单张像片为单位进行空间后方交会,分别求出两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再根据待定点的一对像点坐标,用空间前方交会的方法求解待定点的地面坐标。可以说,这种求解地面点的坐标的方法是以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为基础的,因此,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成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以及算法程序实现的关键。

1.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算法程序实现: (1)空间后方交会的基本原理:对于遥感影像,如何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一直是摄影测量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其方法有:利用雷达(Radar)、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 N S)以及星像摄影机来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也可以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如图1所示)。 图中,地面坐标X i、Yi、Zi和对应的像点坐标x i、yi是已知的,外方位元素XS、Y S、ZS(摄站点坐标),ψ、ω、κ(像片姿态角)是待求的。 (2)空间后方交会数学模型:空间后方交会的数学模型是共线方程, 即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 式中X、Y、Z是地面某点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x,y是该地面点在像片上的构像点的像片坐标,对 于空间后方交会而言它们是已知的,还有主距f是已知的。而9个方向余弦a 1,a 2,a3;b1,b 2,b 3;c 1,c2,c 3是未知的,具体表达式可以取

摄影测量程序汇总(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单模型光束法平差)

程序运行环境为Visual Studio2010.运行前请先将坐标数据放在debug 下。 1.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C语言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ouble *readdata(); void savedata(int hang,double *data,double *xishuarray,double *faxishu,double *l,int i,double xs,double ys,double zs,double fai,double oumiga,double kapa); void transpose(double *m1,double *m2,int m,int n); void inverse(double *a,int n); void multi(double *mat1,double * mat2,double * result,int a,int b,int c); void inverse(double *a,int n)/*正定矩阵求逆*/ { int i,j,k; for(k=0;k

摄影测量学 考前知识点整理

摄影比例尺: 摄影比例尺越大,像片地面的分辨率越高,有利于影像的解译与提高成图精度 摄影航高: 相对航高: 绝对航高: 摄影测量生产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 影像的色调、 像片倾角(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夹角,α= 0 时为最理想的情形) 像片重叠:航向重叠:同一航线内相邻像片应有一定的影像重叠 旁向重叠:相邻航线也应有一定的重叠 航线弯曲:一条航线内各张像片的像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像片旋角:相邻两像片的主点的连线与像片沿航线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 像片旋角过大会减小立体相对的有效观察范围 中心投影:所有投射线或其延长线都通过一个固定点的投影 阴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之间。(距摄影中心f ) 阳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同侧。(距摄影中心f ) 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主点o 为原点) 像空间坐标系(x 、y 、-f)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 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T-XYZ (高斯平面坐标+高程)左手系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 内方位元素: x 0,y 0,f 作用: 1、像点的框标坐标系向像空间坐标系的改化; 2、确定摄影光束的形状; 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线元素(X S ,Y S ,Z S ) 角元素(航向倾角?、 旁向倾角ω、 像片旋角κ) 共线条件方程(摄影中心、像点、地面点) 像点位移: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同摄站同主距的倾斜像片和水平像片沿等比线重 合时,地面点在倾斜像片上的像点与相应水平像片上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 像点位于等比线上,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等比线上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向着等角点 等比线下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背向等角点 (1) 当 时, ,即等比线上的点不会因像片倾斜产生像点位移 (2)当 ,像点位移朝向等角点(一、二像限) (3)当 ,像点位移背向等角点(三、四像限) (4)当 时,主纵线上点的位移最大 像片纠正:因像片倾斜产生的影像变形改正 因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当地面有起伏时,高于或低于所选定的基准面 的地面点的像点,与该地面点在基准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的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y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x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333222333111

后方交会

后方交会-解释是工程测量中一种比较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两个或多已知点测量一个未知点. 测角定位-正文利用测角仪器观测角度,以确定被测点位置的一种方法。一般观测两个角,则有两条位置线,两线交点即为被测点位置。在海洋测量中,测角定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后方交会法,一般使用三标两角法,有时使用四标三角法,即在被测点上使用测角仪器观测3个或4个已知目标之间的夹角来确定点位;前方交会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上用测角仪器同时观测各已知点到某一被测点的夹角来确定点位;侧方交会法,综合使用后方交会法和前方交会法来实现定位的方法。另外,还有一距离一方位法,也是通过测角测定方位和距离实现定位的。因为测角仪器大部分是目视光学仪器,所以作用距离近,只适于近岸测量使用。 控制测量-正文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地形测图或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区域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一般分别单独布设,也可以布设成三维控制网。 控制网具有控制全局,限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是各项测量工作的依据。对于地形测图,等级控制是扩展图根控制的基础,以保证所测地形图能互相拼接成为一个整体。对于工程测量,常需布设专用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的依据。 平面控制网常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和边角测量等方法建立。 三角测量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方法之一。但三角网(锁)要求每点与较多的邻点相互通视,在隐蔽地区常需建造较高的觇标。 导线测量布设简单,每点仅需与前后两点通视,选点方便,特别是在隐蔽地区和建筑物多而通视困难的城市,应用起来方便灵活。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发展,导线测量的应用日益广泛。 三边测量要求丈量网中所有的边长。应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后即可进行解算。此法检核条件少,推算方位角的精度较低。 边角测量法既观测控制网的角度,又测量边长。测角有利于控制方向误差,测边有利于控制长度误差。边角共测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提高点位精度。在工程测量中,不一定观测网中所有的角度和边长,可以在测角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边长,或在测边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角度,以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小三角测量是在小测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方法,它多用于小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或三、四等三角网以下的加密,作为扩展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网(点)的基础。此外,交会定点法也是加密平面控制点的一种方法。在2个以上已知点上对待定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前方交会法;在待定点对3个以上已知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

摄影测量学__考前知识点整理

摄影比例尺:摄影比例尺越大,像片地面的分辨率越高,有利于影像的解译与提高成图精度 摄影航高:相对航高:绝对航高: 摄影测量生产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影像的色调、像片倾角(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夹 角,α= 0 时为最理想的情形)像片重叠:航向重叠:同一航线内相邻像片应有一定的影 像重叠;旁向重叠:相邻航线也应有一定的重叠;航线弯曲:一条航线内各张像片的像主点 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像片旋角:相邻两像片的主点的连线与像片沿航线方向的两框标连线 之间的夹角;像片旋角过大会减小立体相对的有效观察范围 中心投影:所有投射线或其延长线都通过一个固定点的投影 阴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之间。(距摄影中心f ) 阳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同侧。(距摄影中心f ) 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主点o 为原点) 像空间坐标系(x 、y 、-f)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 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T-XYZ (高斯平面坐标+高程)左手系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 内方位元素: x 0,y 0,f 作用: 1、像点的框标坐标系向像空间坐标系的改化; 2、确定摄影光束的形状; 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线元素(X S ,Y S ,Z S ) 角元素(航向倾角?、 旁向倾角ω、 像片旋角κ) 共线条件方程(摄影中心、像点、地面点) 像点位移: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同摄站同主距的倾斜像片和水平像片沿等比线重 合时,地面点在倾斜像片上的像点与相应水平像片上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 像点位于等比线上,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等比线上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向着等角点 等比线下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背向等角点 (1) 当 时, ,即等比线上的点不会因像片倾斜产生像点位移 (2)当 ,像点位移朝向等角点(一、二像限) (3)当 ,像点位移背向等角点(三、四像限) (4)当 时,主纵线上点的位移最大 像片纠正:因像片倾斜产生的影像变形改正 因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当地面有起伏时,高于或低于所选定的基准面 的地面点的像点,与该地面点在基准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的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 地形起伏像点位移的符号与该点的高差符号相同,像片上任何一点都存在像点位移 物镜畸变、大气折光、地球曲率及底片变形等一些因素均会导致像点位移 航摄像片:中心投影,平均比例尺,影像有变形,方位发生变化 地形图:正射投影,比例尺固定,图形形状与实地完全相似,方位保持不变 在表示方法上:地形图是按成图比例尺,用各种规定的符号、注记和等高线表示地物地 貌;航片则是通过影像的大小、形状和色调表示。 在表示内容上:在地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文字、数字注记表示,在像片上这些是不存 ???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y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x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333222 333111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全)复习过程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 (全)

一、名词解释 1、解析相对定向:根据同名光线对对相交这一立体相对内在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的像点坐标,用解析计算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确定模型点的三维坐标。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将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动态 GPS 定位技术获取的摄影中心曝光时刻的三维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引入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整体求解影像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3、主合点:地面上一组平行于摄影方向线的光束在像片上的构像 4、核线: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所组成核面与左右像片的交线。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 6、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7、影像匹配: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点 8、影像的内方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9、影像的外方元素:描述像片在物方坐标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0、景深: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11、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2、空间后方交会: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或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3、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点之间的连线。 14、像主点:像片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15、立体像对:相邻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影像。 16、数字影像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采样点上的像素值时,需进行灰度重采样。 17、核面:过摄影基线与物方任意一点组成的平面。 18、中心投影:所有投影光线均经过同一个投影中心。 19、单模型绝对定向:相对定向所构建的立体模型经平移、缩放、旋转后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的过程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 20、数字影像内定向:同一像点的像平面坐标与其扫描坐标不相等,需要加以换算,这种换算称为数字影像内定向。 2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22、内部可靠性:一定假设条件下,平差系统所能发现的模型误差的下界值 22、外部可靠性:一定显著性水平和检验功效下,平差系统不能发现的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23、摄影学: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取相片,通过相片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技术。 24、影像信息学:是一门记录、储存、传输、量测、处理、解译、分析和显示由非接触传感器影响获得的目标及其环境信息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

摄影测量实验报告(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

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程序编程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运用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求解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学会运用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根据所给控制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坐标以及相应的像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空间后方交会的过程,完成所给像对中两张像片各自的外方位元素的求解。然后根据空间后方交会所得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利用同名像点在左右像片上的坐标,求解其对应的地面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完成精度评定过程,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此过程。 二.仪器用具 计算机、编程软件(MATLAB) 三.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包含四个地面控制点(GCP)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及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此四对坐标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左右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即完成了空间后方的过程。另外还给出了5对地面点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和左右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实验数据如下:

内方位元素:f=152.000mm,x0=0,y0=0 四.实验框图 此过程完成空间后方交会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其中改正数小于限差(0.00003,相当于0.1’的角度值)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迭代的方法,是外方位元素逐渐收敛于理论值,每次迭代所得的改正数都应加到上一次的初始值之中。

在空间后方交会中运用的数学模型为共线方程 确定Xs,Ys,Zs的初始值时,对于左片可取地面左边两个GCP的坐标的平均值作为左片Xs 和Ys的初始值,取右边两个GCP的坐标平均值作为右片Xs 和Ys的初始值。Zs可取地面所有GCP的Z坐标的平均值再加上航高。 空间前方交会的数学模型为:

五.实验源代码 function Main_KJQHFJH() global R g1 g2 m G a c b1 b2; m=10000;a=5;c=4; feval(@shuru); %调用shuru()shurujcp()函数完成像点及feval(@shurujcp); %CCP有关数据的输入 XYZ=feval(@MQZqianfangjh); %调用MQZqianfangjh()函数完成空间前方、%%%%%% 单位权中误差%%%% %后方交会计算解得外方位元素 global V1 V2; %由于以上三个函数定义在外部文件中故需VV=[]; %用feval()完成调用过程 for i=1:2*c VV(i)=V1(i);VV(2*i+1)=V2(i); end m0=sqrt(VV*(VV')/(2*c-6)); disp('单位权中误差m0为正负:');disp(m0);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并将其输出显示 输入GCP像点坐标及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坐标的函数和输入所求点像点坐标函数: function shurujcp() global c m; m=input('摄影比例尺:'); %输入GCP像点坐标数据函数并分别将其c=input('GCP的总数='); % 存入到不同的矩阵之中 disp('GCP左片像框标坐标:'); global g1;g1=zeros(c,2); i=1; while i<=c m=input('x='); n=input('y='); g1(i,1)=m;g1(i,2)=n; i=i+1; end disp('GCP右片像框标坐标:'); global g2;g2=zeros(c,2); i=1; while i<=c m=input('x='); n=input('y='); g2(i,1)=m;g2(i,2)=n; i=i+1; end

摄影测量学复习文档

《摄影测量学》课程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传统、现代、比较): 1、传统摄影测量学定义: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现代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1988年ISPRS在日本京都第16届大会上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二)航空影像与地形图的优缺点比较: 1、影像特点:1.直观;2.信息丰富;3.目标之间相对关系固定,无绝对的地理方位等信息; 2、地形图特点:1.统一的比例尺;2.符号化;3.地貌、地物综合取舍;4.目标具备地理坐标及方位绝对信息; 3、航空影像——地形图 主要特点:在像片上进行量测和解译,无需接触物体本身,因而很少受自然和地理等条件的限制。 各种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摄影测量学发展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 (三)测绘4D产品的定义: 测绘4D产品(DEM,DOM ,DLG ,DRG ) 1、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 2、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 3、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缩写DLG); 4、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缩写DRG); (四)摄影测量分类和特点: 按技术手段分: 模拟摄影测量(Analog Photogrammetry)(像片,模拟解算); 解析摄影测量(Analytical Photogrammetry)(像片,数字解算); 数字摄影测量(Digital Photogrammetry)(数字图像,数字解算); 1.2摄影原理与航空摄影机 2、主光轴:组成物镜的各个透镜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称为主光轴, 用LL表示; 3、焦点:主光轴与像平面和物方平面的交点,用“F”表示; *****还有书本第12页-第14页的八个名词解释(摄影测量对空中摄影的基本要求)。(5)摄影测量与遥感影像获取方法的异同点。

合肥工业大学 测绘工程 前方交会测量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 前方交会测量实验 组别:测绘工程C4组 组员:胡强邹倩朱塞虎吴小凡彭东平余洋班级:测绘工程09级1班 实验时间:2012.5.10----2012.5.27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复习测回法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和前方交会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方法,了解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竖 直角与和前方交会的具体操作步骤,做出实地前方交会测量的具体实施方案。 2.通过测回法测量平面角与竖直角(至少两测回)对观测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掌握前方交会的内 业计算方法,经平差后得到各个观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3.通过观测科技楼楼顶的竖针的三维坐标,并结合以往观测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达到变形监测 的目的,并在测量过程中提高各个成员的外业作业水平和仪器操作方法。 2注意事项 1.在选点时,应该顾及到仪器架设和观测的方便性,全站仪引的已知点之间的通视性,车辆来往所造 成的影响,合理的选择已知点,要求交会角一般应大于30度并小于150度。 2.选的点尽量要远离科技楼,使观测的仰角不致太大,使操作员用全站仪观测起来不方便或观测不到目 标。 3.在测量过程中,数据记录人员要边记录边计算,发现问题后立即告知观测员,并一起找出原因,从新 观测。 3使用的仪器及工具 南方电子全站仪一台,脚架三个,棱镜两个,记录板一个,计算器一个,喷漆一瓶,锤子一个,钉子若干,自备铅笔和小刀。 4操作步骤 1.根据学校校内已知点,用全站仪引点到科技楼附近已选好的点上,测量出这些点的XYZ坐标(如 图,图上的A、B、C三点)并记录在记录板上。 2.依次在A、B、C点上架设仪器,并测量其他已知点的坐标检核一下,检核与它的原始坐标相差不 大时,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α1,α2,β1,β2,测量三测回,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时求 出结果,检查是否超限。 3.在每个测站测量中,盘左盘右观测科技楼塔顶竖针的仰角,观测两测回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求 出平均仰角。 4.当观测结束后,回到家中,整理数据资料,求出科技口塔顶竖针的三维坐标,并和别的组对比一 下结果。

前方交会

10.3.1 测量原理 图10-4所示为双曲线拱坝变形观测图。为精确测定等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首先在大坝的下游面合适位置处选定供变形观测用的两个工作基准点E和F;为对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核,应根据地形条件和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检核基准点(如C、D、G等),并组成良好图形条件的网形,用于检核控制网中的工作基准点(如E、F等)。各基准点上应建立永久性的观测墩,并且利用强制对中设备和专用的照准觇牌。对E、F两个工作基点,除满足上面的这些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用前方交会法观测各变形观测点时,交会角(见图10-4) 不得小于,且不得大于。 图10-4 拱坝变形观测图 变形观测点应预先埋设好合适的、稳定的照准标志,标志的图形和式样应考虑在前方交会中观测方便、照准误差小。此外,在前方交会观测中,最好能在各观测周期由同一观测人员以同样的观测方法,使用同一台仪器进行。

图10-5 角度前方交会法测量原理 利用前方交会法测量水平位移的原理如下:如图10-5所示,A、B两点为工作基准点,P 为变形观测点,假设测得两水平夹角为,则由A、B两点的坐标值和水平角观测值、可求得P点的坐标。 从图10-5可见: (10-3a) (10-3b)其中可由A、B两点的坐标值通过“坐标反算”求得,经过对(10-3)式的整理可得: (10-4a) (10-4b) 第一次观测时,假设测得两水平夹角为和,由(10-4)式求得P点坐标值为, 第二次观测时,假设测得的水平夹角为和,则P点坐标值变为,那么在此两期变形观测期间,P点的位移可按下式解算: ,, P点的位移方向为:。 10.3.2 前方交会法的种类 前方交会法有三种:测角前方交会法、测边前方交会法、边角前方交会法。其观测值和观测仪器见表10-5。 表10-5 前方交会法的种类 ,,,D1,D2

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 :是对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物理投影 :就是上述“光学的、机械的或光学-机械的”模拟投影数字投影 :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实时地进行投影光线(共线方程)的解算,从而交会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 摄影测量分类:1按照成像距离不同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2按照应用对象不同分为地形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3按照技术手段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特点:1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2由二维影像重建三维目标3面采集数据方式4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 摄影测量任务:地形测量领域1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2建立各种数据库3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非地形测量领域1生物医学2公安侦破3古文物、古建筑4建筑物变形监测第二章 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统1像平面坐标系2框标坐标系3像空间坐标系4像空间辅助坐标系5摄影测量坐标系6物空间坐标系7地面测量坐标系 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影机的镜头中心相对于影像位置关系的参数,称为影像的内方位元素。 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像或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影像内定向:将影像架坐标变换位以影像上像主点位原点的像坐标系中的坐标,称该变换为影像内定向 共线条件方程的意义和应用:意义:共线条件是中心投影构像的数学基础,也是各种摄影测量处理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应用:1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多像空间前方交会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平差的基本数学模型3构成数字投影的基础4计算模拟影像数据5利用数字高程模型与共线方程制作正摄影像6利用DEM与共线方程进行单幅影像测图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的空间坐标与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该影像是外方位元素。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计算过程:1.获取已知数据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并进行必要的影像坐标系统误差改正,得到像点坐标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4.计算旋转矩阵R 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 6.逐点计算误差方程式的系数和常数项,组成误差方程式7.计算方法程的系数矩阵A TA与常熟项A TL,组成法方程式8解求外方位元素9.检查计算是否收敛。 就是要恢复摄影时相邻两影像摄影光束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 相对定向的方法①单独像对相对定向:采用两幅影像的角元素运动实现相对定向,定向元素为()②连续像对相对定向:以左影像为基准,采用右影像的直线运动和角运动实现相对定向,定向元素为()在多个连续模型的处理中多采用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 核面:摄影基线与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同名光线组成的面 核线:核面与左右像片面的交线为同名核线 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称为同名像点 同名光线: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称同名光线 确定同名核线的方法:1基于数字影像的几何纠正2基于共面条件。00立体像对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左右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该点的物方空间坐标。 立体像对空间前方交会方法:1.利用点投影系数的空间前方交会方法2.利用共线方程的严格解法。 绝对定向的解算过程:1确定待定参数的初始值2计算地面摄测坐标系重心的坐标和重心化的坐标3计算空间辅助坐标系重心的坐标和重心化的坐标4计算常数项5计算误差方程式系数6逐点法化及法方程式求解7计算待定参数的新值8判断是否均小于给定的限值单立体像对中待定点的空间坐标求解(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方法:1后方交会—前方交会解法2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解法3光束法严密解法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三种解法的比较:1第一种方法前交的结果依赖于空间后方交会的精度,前交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多余条件进行平差计算2第二种方法计算公式比较多,最后的点位精度取决于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的精度,用这种方法的解算结果不能严格表达一幅影像的外方位元素3第三种方法的理论最严密,精度最高,待定点的坐标是完全按最小二乘原理解求出来的。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摄影测量加密)的目的和意义:意义1.不需直 接触及被量测的目标或物体,凡是在影像上可以看到的目标,不受 地面通视条件限制,均可以测定其位置和几何形壮2.可以快速地在 大范围内通式进行点位测定,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野外测量工作 3. 摄影测量平差计算时,加密区域内部精度均匀,且很少受区域大小 的影响。目的:1用于地形测图的摄影测量加密2高精度摄影测量 加密,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目的。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分类:1.根据平差中的数学模型:航带法,独立 模型法,光束法2.根据平差范围大小:单模型法,航带法,区域网 法。 三角测量所必需的信息:1.摄影测量信息,2.非摄影测量信息 影像连接点的类型:1.人工转刺点2.仪器转刺点3.标志点4.利用地 面明显地物点(自然点)5.数字影像匹配点 系统误差预改正类型:1.摄影材料变形改正2.摄影机物镜畸变差改 正3.大气折光改正4地球曲率改正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1.像点坐标的测量和系统误 差改正2.像对的相对定向3.模型连接及航带网的构成4.航带模型的 绝对走向5.航带模型的非线性改正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主要包括:像对定向和模型连接两部分 航带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思想:首先按单航带的方法将每条航带待定 点构成自由网,然后用本航带的控制点及上一条相邻航带的公共 点,进行本航带的三维线性变换,吧整个区域内的各条航带都纳入 到统一的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然后各航带按非线性变形改正公式同 时解算各航带的非线性改正系数。计算过程中既要顾及相邻航带间 公共点的坐标应相等,控制点的摄影坐标与它的地面摄影坐标月应 相等,又要使观测值改正数的平方和最小,单点在平差中不起作用, 故不参加平差计算,在这种条件下最后求出全区待定的地面坐标。 航带法区域网平差计算过程:1.建立自由比例尺的航带网 2.建立松 散的区域网 3.区域网整体平差 独立模型法区域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把一个单元模型视为刚 体,利用个单元模型彼此间的公共点连成一个区域,在连接过程中, 每个单元模型的三维线性变换(空间相似变换)来完成。在变换中 要使模型间公共点的坐标尽可能一致,控制点的摄测坐标应与其他 摄测坐标尽可能一致,同时观测值改正数的平方和最小,在满足这 条件下,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待定点的地面摄测坐标。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内容:1.求出各单元模型中 模型点的坐标,包括摄站点坐标 2.利用相邻模型之间的公共点和梭 子模型种的控制点,对每个模型各自进行空间相似变换,列出误差 方程式及法方程式 3.建立全区域的改化方程式,并按循环分块法求 解,求得每个模型的7个参数 4.由已经求得的每个模型的7个参数, 计算每个模型中待定点平差后的坐标,若为相邻模型的公共点,则 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测量的基本思想与内容:光束区域网空中三角测 量是以一幅影像所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平差的基本单元,以中心投 影的共线方程作为平差的基础方程,通过各个光线束在空间的旋转 和平移,使模型之间公共点的光线实现最佳的交会,并使整个区域 最佳地纳入到已知的控制点坐标系统中去。这里的旋转相当于光线 束的外方位角元素,所谓的相邻影像公共点会点坐标应相等,和控 制点的加密坐标与地面测量坐标应一致,均是在保证【pvv】最小 的意义下的一致。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内容:1.各影像外方向元素和地 面点坐标近似值的确定。2.从每幅影像上的控制点和待定点的像点 坐标出发按每条摄影光线的共线条件方程列出误差方程式。3.逐点 法化建立改化方程式,按循环分块的求解方法先求出其中的一类未 知数,通常是先求得每幅影像的外方位元素。4.空间前方交会求得 待定点的地面坐标,对于相邻影像公共交会点应取其均值作为最后 结果。 三种区域网平差方法得比较:三种平差方法是航带法区域网平差,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和光束法区域网平差。1.数学模型各为:航 带坐标的非线性多项式改正公式,单元模型的空间相似变化公式, 共线条件方程。2.观测值各为:自由航带种各点的摄影测量坐标, 计算的或量测的模型坐标,每幅影像的像点坐标。3.平差单元:航 带,独立模型,单个光束。4.未知数:各航带的多项式改正系数, 各模型空间相似变换的7个参数,各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规律:1.不论参与哪种区域网平差方 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最弱点位于区域的四周,而不在区 域的中央。2.当密集周边布点时,区域网的理论精度对于航带法而 言小于一条航带的测点精度,对于独立模型法而言相当于一个单元 模型的测点精度,二光束法区域网的理论精度不随区域大小而改 变,它是个常数。3.当控制点稀疏分布时,区域网的理论精度会随 着区域的曾大而降低。4.区域网平差的高程理论精度取决于控制点 间的跨度而区域大小无关。 三角测量控制点布设的原则:1.平面控制点应采用周边布点。2.高 程控制点应布成索形。3.当信噪比较大时,光束法区区域网平差可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平差来补偿影像系统误差。4.在区域网平差 种可用来代替地面控制点的非摄影观测值主要是导航数据。5.为了 提高区域网的可靠性,控制点可布设成点组。6.在不增加控制点的 情况下,通过扩大平差区域范围,可以提高加密精度和可靠性。 补偿系统误差的方法:1.试验场检校法 2.验后补偿法 3.自检校法 4. 自抵消法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法的基本思想:采用一个用若干附加参数描 述的系统误差模型,在区域网平差的同时解求这些附加参数,进而 达到自动测定和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的方法。 自检校平差的效果与信噪比:信噪比愈大,自检校平差的效果愈好。 此时,偶然误差很小,系统误差能较好地被测定,改正了系统误差 后必能使精度有明显的提高。反过来,当信噪比小时,系统误差将 受到偶然误差严重的干扰,此时系统误差很难侧准,而且改正后也 不会引起精度有本质的改善。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基本原理:有GPS所确定的摄站位置,可 作为辅助数据用于区域网联合平差,从而可大量节省甚至免去地面 的航测外业控制点测量工作。 POS:机载定位定向系统POS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 装置IMU的直接测定影像外方位元素的现代航空摄影导航系统, 可以用于在无地面控制或仅有少量地面控制点情况下的航空遥感 对地定位和影像获取。 提取目标影像特征(1)点状特征点特征提取算子(2)线状特征线 特征提取算子(3)面状特征通过区域分割获取00采样是对实际 连续函数模型离散化的量测过程;(影像灰度的)量化是把采样点上 的灰度数值转换成为某一种等距的灰度级。重采样就是在原采样的 基础上再一次采样。 重采样理论方法双线性插值法,双三次卷积法,最邻近像元法。 点特征提取算法 1 Moravec算子(步骤:1计算各像元的兴趣值IV、 2给定一经验阈值,将兴趣值大于该阈值的点作为候选点、3选取 候选点中的极值点做为特征点)2 Forstner算子(步骤:1计算各像 素的Robert梯度、2计算L*L窗口中灰度的协方差矩阵、3计算兴 趣值q与w4、确定待选点、选取极值点) 线特征是指影像的“边缘”与“线”。“边缘”可定义为影像拒捕 区域特征不相同的那些区域间的分界线,而“线”则可以认为是具 有很小宽度的其中间区域具有相同的影响特征的边缘对,也就是距 离很小的一对边缘构成一条线,因此线特征提取算子通常也称边缘 检测算子。 特征参数将三个特征点的像素号与△g作为描述此特征的四个参 数#5一个理想的边缘经过一成像系统输出,其影像梯度与系统的 线扩散函数成正比。 影像相关:利用互相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点。 数字相关:利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数值计算的方式完成影像相关。 维纳-辛钦定理:随机信号的相关函数与其功率谱是一傅立叶变换 对,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即功率谱,而功率谱的逆傅立叶变换即 相关函数。 金字塔影像相关:对于二维影像逐次进行低通滤波,并增大采样间 隔,得到一个像元素总数逐渐变小的影像序列,依次在这些影像对 中相关,即对影像的分频道相关,将这些影像叠置起来颇像一座金 字塔。 金字塔影像层数确定的方法:由影像匹配窗口大小确定金字塔影像 层数;由先验视差确定金字塔影像层数。数字影像匹配的五种基本 匹配配算法:相关函数最大;协方差函数最大;相关函数最小; 差平方和最小;差绝对值和最小。 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的迭代过程步骤:1)几何变形改正2)重采样3) 辐射畸变改正4)计算左方影像窗口与经过几何、辐射改正后的右 方影像窗口的灰度阵列g与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是否需要 继续迭代5)采用最小二乘影像匹配,解求变形参数的改正值 6)计算变形参数7)计算最佳匹配的点位。 特征匹配可分为三步:特征提取;利用一组参数对特征作描述;利 用参数进行特征匹配。 特征点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 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的顺序: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处理影像几何变形的影响:1)先不顾及几何变形粗匹配,然后用 其结果作几何改正改正再匹配2)最小二乘影像匹配将影像匹配与 几何改正均作为参数同时解算3)作几何改正,后作影像匹配。 数字微分纠正:根据有关的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的构像 方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 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逐 一进行纠正,且使用的是数字方式处理。 微分纠正的类别:点元素纠正;线元素纠正;面元素纠正。 反解法的步骤1)计算地面点坐标2)计算像点坐标(z是p点的高 程,由DEM插求得)3)灰度内插4)灰度赋值。 正解法数字微分纠正的缺点:纠正后的图像上,所得的像点是非规 则排列的,有的像元素内可能出现空白,而有的像元素可能出现重 复,因此很难实现内插并获得规则的数字影像。 正射影像的优缺点:有正确的平面位置,又保持着丰富的影像信息, 但它不包含第三维信息。 立体正射影像对:正射影像和相应的立体匹配片。 立体影像对的制作方法(斜平行投影法,对数投影法)的步骤1) 按XY平面上一定间隔的方形格网,将它正射投影到数学高程模型 上获得XYZ坐标,再由共线方程求出对应像点在左片上的坐标xy, 用此影像断面数据可制作正射影像2)由xy平面上同样的方格网, 沿斜平行投影方向将格网点平行投影到数字高程模型表面,该投影 方向平行于XZ面3)将斜平行投影后的地表点坐标XYZ按中心投 影方程式变换到右方影像上去,得到一套影像断面数据xy,由此数 据可制成立体匹配片。 立体正射影像对量测碎部高度存在的问题:1)对于未被DEM所采 集的高程信息,不应当用立体正射影像的计算高差公式来计算,而 应用计算2)对于已为DEM所采集的高程信息,则必须 用计算高差。 立体正射影像对与原始航空影像相比的优点:便于定向和量测;量 测用的设备简单。 转角系统:1.以Y轴为主轴的の-w-k系统,以Y轴为主旋转转の 角,然后以X轴转W角,最后以Z轴转K角。2.以X轴为主轴的 の’-w’-k'系统,以X为主旋转转W’然后以Y转の’角,最后以Z轴 转K‘角。3. 以Z轴为主轴的A-a-k系统,以X轴为主旋转转A 角,然后以Y轴转a角,最后以Z轴转K角00选择矩阵R种有3 个独立元素,角元素;の,w,k。 连续像对相当定向与单独像对相对定向的区别:单独像对相对定 向,采用两幅影像的角元素运动实现相对定向,其定向元素为(の, k,の2,W2,k2)连续像对相对定向以左影像为基础值,采用右影像 的直线运动和角运动实习相对定向,其定向元素为(By,Bz,の2, w2,k2)另外,连续像对定向通常假定左方影像是水平或其方位元 素是已知的。 像点位移:像点位移是像片倾斜,地形起伏时,地面点在航线摄影 片上构像相对于理想情况下的构像所产生的位置差异。 像点位移的规律:1.位移量与像点距像主点的距离成正比,即像点 距像主点愈远,位移量愈大,像点中心部分位移量较小,像主点是 惟一没有像点位移的点。2.位移量与地形起伏的高差成正比,高差 为正时,位移量为正,像离开中心点向外移动,高差为负,影像向 中心点移动。3.位移量与航高成反比,航高越高,位移量越小。 测绘081 摄影测量小抄V完美 I BELIEVE WE CAN DO IT SH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