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二选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_第11课_圣雄甘地_word版有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二选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_第11课_圣雄甘地_word版有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二选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_第11课_圣雄甘地_word版有答案

清单一立志维护社会公正

青年甘地

1.出身

1869年,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于印度的一个中下阶层家庭,家人都是印度教虔诚的信奉者。

2.南非经历

在英国取得律师资格后不久,甘地去了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的南非,亲身体验了印度侨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3.发起成立印度人大会

1894年,甘地发起成立印度人大会,组织领导了一些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用全部精力为印度侨民服务。

清单二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

1.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领导印度人民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由独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成为国大党领袖

在推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中,甘地深入地了解印度的国情,同时宣传自己的思想。甘地的巨大声望使他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袖,他的思想也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3.实现国家独立

甘地领导的几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都遭到镇压,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在印度人民日益高涨的反英浪潮的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清单三甘地思想的局限

圣雄的悲剧

1.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

甘地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众的暴力斗争。当群众的斗争超出了非暴力的范围时,甘地往往会宣布中止运动;进行斗争的同时,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2.为宗教和解献身

甘地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主张印度教、伊斯兰教团结合作,这招致了部分印度教狂热分子的不满。1948年1月,甘地被印度教徒开枪打死。

[深化认知]

甘地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具有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高尚的品德情操与仁爱精神,晚年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及教派矛盾与纷争。被印度人民尊为“国父”。

探究点一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史料探究]

材料一我确信,不合作是正义的,是一条宗教原则,是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力,它完全符合宪法。……只要叛乱就其通常的含义是指用暴力手段压取公正,我以为无论成败都是不合法的。相反,我反复向我的同胞言明,暴力行为不管能给欧洲带来什么,绝不适合印度。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1)材料一反映了甘地的什么思想?其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案] 思想:非暴力不合作。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

材料二甘地活动剪影:

材料三1922年,发生了农民与当局冲突的乔里乔拉事件,甘地认为这是暴力行为,为“无知者的不人道所激怒”而绝食五天,并且下令终止了这次不合作运动。同年,甘地本人被捕入狱。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

[答案] 不合作运动的开展,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严格坚持非暴力原则,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开展手纺车运动等,以落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结论形成]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特点

非暴力不合作——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民族独立。

3.形式

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4.评价

(1)积极作用:

①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

③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推动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

(2)消极作用:

①甘地常以违背“非暴力”的原则为由停止运动,挫伤群众斗争的积极性。

②“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延长革命过程。并且在反革命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

③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探究点二全面认识和评价甘地

[史料探究]

材料一尼赫鲁评价甘地说:“他有意识地、从容不迫地表现出柔顺和谦逊的样子,但是他很有力量和权威,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1)依据材料一分析,在尼赫鲁的眼里甘地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甘地是一个自信、从容、谦逊、有权威的人。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2)依据材料二分析,甘地对西方工业文明有怎样的认识?

[答案] 西方工业文明有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材料三罗曼·罗兰评价甘地说:“这是一位唤醒了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势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3)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罗曼·罗兰对甘地的评价?

[答案] 甘地以宗教的仁爱之心感化殖民者,坚持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展开不合作斗争,动摇了英殖民帝国的基础,激发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热情。

[结论形成]

评价甘地

1.地位

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国父”。

2.功绩

(1)甘地一生反对殖民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提出了以真理与非暴力学说为核心的甘地主义。

(2)领导了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加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印度反英斗争的发展。

3.局限性

(1)采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变为革命,当群众运动超出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时,甘地立即作出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反映了其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反帝斗争中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

(2)抵御排斥西方物质文明,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经济的工业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准确理解是(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

C.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

D.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

解析:选C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在印度国情复杂和英国殖民侵略势力强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斗争目标就是实现自治独立,故选C项。

2.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律要点被印度公众概括为“不须审讯、不要律师、不许上诉”。为了拒绝如此不合理的要求,甘地( )

A.组织了“文明不服从”运动

B.建立了非暴力抵抗基地

C.领导了“食盐进军”

D.提出了印度独立的要求

解析:选A 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1919年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甘地亲自参加“食盐进军”活动;二战期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故A项正确。

3.下列是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内容,其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B.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抵制英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解析:选D “自治”涉及的是政治领域,A、C两项属于经济领域;“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是不合作的典型表现,但并没有涉及他是否建立自己的机构,相对来说还是不够深刻,“建立新的裁决法庭”是一种典型的自治表现,答案为D项。

4.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下列对甘地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袖

B.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C.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任何幻想

D.甘地的斗争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解析:选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希望以非暴力的斗争方式取得印度的自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英国侵略者的一种幻想。

5.1930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为圣雄甘地。这一年,他( )

A.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C.领导“食盐进军”的斗争

D.遇刺身亡

解析:选C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在1920年;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是1942年;为了抗议英国殖民政府的食盐专营法,1930年甘地领导了“食盐进军”运动;甘地遇刺身亡是1948年。

6.2015年1月,一家美国酿酒厂在易拉罐上印制以“甘地”为原型的机器人画像,被印度人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这是因为( )

A.甘地带领印度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B.甘地是印度反抗外来侵略的领袖

C.甘地废除了印度的政教合一制度

D.甘地是虔诚的佛教徒,主张禁酒

解析:选 B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领导印度抵抗外来侵略,是印度的民族英雄;故B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他违反了盐法。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一夜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久,示威的方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1)依据材料概括甘地所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和目标。(6分)

(2)请结合材料简要评价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6分)

解析:第(1)问,从甘地的家庭纺织运动和食盐运动的发动背景、过程和目的上概括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和目标。第(2)问,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方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1)内容:发展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抵制西方现代工业;开展“食盐进军”运动,打破殖民当局对食盐的垄断。

目标:唤醒、发动民众;开展大规模的反英斗争(抵制英货),争取国家独立强盛。

(2)评价: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但是全盘抵制西方文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

8.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对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枪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中有武器而我们却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

——甘地《圣雄箴言录》材料二印度总督欧文说:“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实行“非暴力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非暴力主义”思想的主要实践。(8分)

(2)据材料二,指出欧文和尼赫鲁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省略号分层,从第三层的层意中分析原因所在;其实践从所学知识中归纳总结即可。第(2)问,从二人的言论中概括其观点。

答案:(1)原因:坚持真理与正义;发扬民族精神;推崇非暴力斗争方式。

实践: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

(2)不同:欧文:激发民族意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尼赫鲁:一味坚持非暴力,遏制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岳麓版普通普通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普通普通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与本主题更多相关点击进入:知识点'>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 ____。 岳麓版普通普通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 “仁”(仁者爱人); B. “礼”(“克己复礼”);C. “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____,“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材料解析:《圣雄甘地》含答案

第2课圣雄甘地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甘地的家庭背景 〔材料一〕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①,为第三种姓──吠舍的一支,班尼亚种姓②。甘地家族曾世代经商,但甘地的祖父乌塔昌德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及其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甘地家族在卡提亚华享誉一方。 ──《甘地传》 〔材料二〕我的父亲是一个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族的人,只是性情有些急躁。……然而他却是一个廉洁的人,而且因为在家庭内外极为公正而闻名。他对于本邦忠心耿耿,这是人所共知的。…… 我的父亲向来没有发财致富的雄心,所以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产业。 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却很有经验。……他没有学过史地,然而他那丰富的实际经验使他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最繁难的问题,并且能够管理成千成万的人。他没有受过多少宗教训练,可是他有那么一种宗教文化,这种文化是许多印度教徒因为经常到寺庙里去听人讲解经文而获得的。到了晚年,由于我们家里一个有学问的婆罗门朋友的诱导,他开始念起纪达经③来,而且每天祷告的时候,总要朗诵几段。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材料三〕我的母亲给我印象最深刻之处是她的圣洁。她是一个虔诚笃行的宗教徒;从来没有一次是不做祷告就进食的。她每天必到哈维立──毗湿奴神庙去参拜。在我依稀遥远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遗忘奉行宗教的斋戒,从来没有错过为期4个月的禁食期④。她有时许下最不易奉行的善愿,但她始终是毫不懈怠地谨慎遵行。甚至有病的时候,她也并不以为是一个充足的理由而托故放弃。…… 我母亲有丰富的常识,有一种很稳重的判断力。她关心熟悉国家大事、政治局势,连宫廷里的贵妇们也很推崇她的才智。我年幼的时候经常跟着她出去,从童年时就获得了出入宫廷的特权。我现在还记得她和本邦王公的寡母多次生动的谈话的场景。 ──《甘地》 【解读】《甘地传》,内容包括甘地生平、十章正文、甘地年表。《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杜危、吴耀宗合译。这部自传虽然只写到作者的前半生,却是研究甘地思想

【岳麓版】选修四:第11课《圣雄甘地》同步测试(含答案)

1 第11课圣雄甘地 .一、选择题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经济思想的是 4. 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5. 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6.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 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B . 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 . 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 . 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 A. 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官职头衔 B. 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国货物 C. 拒绝上英国人办的学校 D. 拒绝给英国殖民当局服兵役 2 .右图反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一运动涉及的范围有( ) ①政治 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3.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 “手摇纺车”运动 B. 阿姆利则惨案 C. 食盐进军 D. “文明不服从”运动 A.时代的要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 .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A. 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 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 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 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a , 2 ' ( )

7.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的最确切的理解是 () 2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以和平的手 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8.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 二、非选择题 9?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 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 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 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 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 _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 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 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西方民众正在唯物 (物质)主义这个魔鬼 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 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 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 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 D. 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形势 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 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 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 (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促成这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检测试卷【1】(含答案解析)

【创新设计】2018-2019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 3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 )。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 形成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一战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此时西方列强对外经济侵 略的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各大国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C.俄国、奥地利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D.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解析一战前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是俄国和奥匈帝国。奥地利是一战结束后, 奥匈帝国分裂后才出现的,因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3.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 A.阻止战争的爆发 B.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 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 解析从和平大会的主要任务看,这次会议将战争认作是一个国家的正当权 利,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侵略集团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 )。 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市场互相勾结 D.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争斗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 圣雄甘地习题精选第八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圣雄甘地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2017年1月,一家美国酿酒厂在易拉罐上印制以“甘地”为原型的机器人画像,被印度人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这是因为( ) A、甘地带领印度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B、甘地是印度反抗外来侵略的领袖 C、甘地废除了印度的政教合一制度 D、甘地是虔诚的佛教徒,主张禁酒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30年,甘地领导了“食盐进军”运动。下列有关对这一运动的评述,错误的是 A、“食盐进军”系为反对英殖当局的《食盐专营法》 B、该运动倡导民众自制食盐,以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C、是甘地领导的一次典型的、悲壮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运动影响很大,全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基于这种认识,甘地 A、组织了“食盐进军” B、提出“回到纺车去” C、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 D、号召民众进行绝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20年,印度的律师抵制出庭,治安长官放弃职位,政府职员和教员放弃公职。富裕的商人出现了“热衷不合作的倾向”,社会下层则成为不合作运动的主力。他们响应甘地抛弃外国所有东西的宣传,脱掉英国制造的鞋、袜、裤、衫、帽等。农民运动在许多地方发生,农民抗捐抗税,进攻地主庄园。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①旨在实现印度的工业化 ②与暴力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相当广泛地发动了群众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10:第2课 圣雄甘地

第2课圣雄甘地 1、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全部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以和平手段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C.以不合作的态度抗议、抵制英国殖民者 D.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赢得印度自治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A.反对封建统治 B.反清复明 C.反满兴汉 D.反对民族压迫 3、凯末尔就任总统以后说:“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我们已经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他所说的“真正的工作”是指() A.废除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彻底收回被列强窃取的国家权益 C.为国家建设赢得稳定的环境 D.采取措施将国家引入现代化轨道 4、下列有关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自治 B.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C.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镇压使运动停止 5、有人这样描写印度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有宗教家的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材料中的“他”是()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甘地 D.华盛顿 6、甘地曾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甘地选择了非暴力的方式,可见他() A.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 B.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认识到英帝国的强大 D.认识到暴力和非暴力相结合 7、1942年7月,印度国大党工作委员会通过了甘地起草的“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并宣

精选2019-2020年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 圣雄甘地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

精选2019-2020年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圣雄甘地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出现于 A、“食盐进军”时期 B、“文明不服从”运动时期 C、二战期间 D、二战结束后不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同学说“民族解放运动者都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甘地是一个民族解放运动者”,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对此你认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③领导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时圣雄甘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时圣雄甘地 【学考报告】 考点一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b) 【自主学习】 1.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年) (1) 原因 ①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 甘地发动了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②英国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2) 内容: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⑶结果 ①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②暴力事件不断发生,1922年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 2.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1930年) (1) 原因 ①主观方面: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方面:英国当局制定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2) 内容 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②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③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并下令取缔国大党。 ④有的地方或者举行武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⑶结果:殖民当局被迫释放了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亦停止不合作运动。 3.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 ⑴原因: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商谈战后自治问题_ (2)内容: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3)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合作探究】 要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典型事迹 史料1930年,甘地带领群众步行至海边,亲自煮海水取盐,运动举行整整24天,步行 约390千米,甘地亦趁势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自己一贯“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该和平抗议活动,获得印度不少民众支持。 思考 史料反映了印度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了高潮。 【活学活用】 1. (2017 ?浙江杭州七校联考)一战期间,甘地给英国的印度总督写信说,“在帝国的紧要关 头,我愿让印度将其所有强壮的儿子作为供品奉献给帝国”;1919年11月,甘地提出了对 英国的“不合作”主张。促使甘地对英国态度发生上述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 国大党被取缔 B.家庭纺织运动的开展 C.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 D.食盐专营法的颁布 解析1919年11月,甘地提出了对英国的“不合作”主张。促使甘地对英国态度发生转变 的直接原因是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进一步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领导的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由此而起。 答案C 2. (2017 ?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期末)甘地曾说:“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 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由此可知,甘地() A. 主张抵制西方工业品 B?反对西方资本控制印度 C?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

生雄甘地改变世界的十句名言

Are you inspired by Mahatma Gandhi? Gandhi quotes inspired millions of Indians to act in non-violent protest against British oppression. His own wisdom and philosophy can always inspire us. Here are the Gandhi’s Top 10inspirational quotes that give you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 你是否曾受到过圣雄甘地的启发?甘地激励了上百万印度人民以非暴力抵抗运动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一直以来,甘地都在以他的智慧和哲学理念影响着我们。以下是甘地所说过的最鼓舞人心的10句名言,希望这些句子能带给你改变世界的力量。 1.First they ignore you. Then they laugh at you.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you win. 他们先是无视你,再来是嘲笑你,接着他们与你战斗,最后你赢了。 2.The weak can never forgive. Forgiveness is the attribute of the strong. 软弱的人不懂得原谅。原谅是强大的表现。 3.Happiness is when what you think, what you say, and what you do are in harmony. 幸福就是你的所想、所说和所做的和谐统一。 4.A 'No' uttered from the deepest conviction is better than a 'Yes' merely uttered to please, or worse, to avoid trouble. 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声“不”,要好过于为了取悦甚至是为了避免麻烦而说出的一声“是”。5.A coward is incapable of exhibiting love; it is the prerogative of the brave. 懦夫没有能力去表现爱;爱是勇者的特权。 6.A man is but the product of his thoughts what he thinks, he becomes. 人是思想的产物。心里想的是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7.A nation's culture resides in the hearts and in the soul of its people. 国家的文化蕴藏在其人民的内心和灵魂之中。 8.Always aim at complete harmony of thought and word and deed. Always aim at purifying your thoughts and everything will be well. 时刻致力于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完全和谐。时刻致力于净化你的思想,这样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9.An error does not become truth by reason of multiplied propagation, nor does truth become error because nobody sees it. 谬误不会因为千百遍地传播就变成真理;同样,真理也不会因为无人所知就变成谬误。10.An ounce of practice is worth more than tons of preaching. 再微小的实践也远胜于再繁多的说教。

高中历史 第11课《圣雄甘地》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

基础达标 1.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A.有利于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宣传 B.为谴责英国的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 C.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D.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 解析甘地提出非暴力思想时,印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赢得民族独立,但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不利于印度各族、各阶层人民 的团结,甘地的这种思想有利于将印度人民团结在“真理”这一统一的 “神”之下。 答案 C 2.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的分析理解,属最佳选择 题。解题关键是对“最能体现自治目标”含义的准确理解,“自治”主要是指 控制上层建筑和国家机器这一领域,由此,A、C、D三项可排除。 答案 B 3.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国父”③甘地主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

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不能看成是他为人民永远牢记 的原因,由于他的突出作用为人民所牢记才尊称其“圣雄”、“国父”。 答案 B 4.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了人民的团 结③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④“非暴力”的局限性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 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非暴力主义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 础的政党。甘地发动亿万群众参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殖民统治造成强大 的威胁和压力,促进了它的瓦解,加速了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甘地常以违 背“非暴力”原则为由,中止运动,挫伤群众的斗争积极性,“非暴力”原 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 答案 D 5.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内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答案 C 6.1922年,印度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 B.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自相矛盾 C.国民大会党孤军奋战

岳麓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套教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课标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 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性的战争成 为可能 :2、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原因、表现、后果) 4、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三 对矛盾日益尖锐(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 军事侵略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巴尔干成为火药桶。(原因) 意 (非洲突尼斯问题) 法 (普法战争后果) (年 德英 1892年 1879 1907年 奥匈俄 (直接原因、借口、偶然性):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比利时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高二历史圣雄甘地

赵庆东高中历史选修4 圣雄甘地 高中历史选修4 圣雄甘地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赵庆东 课前准备 阅读教材,列表整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的概况,并谈谈你对“非暴力不合作运”的看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投影:“我们后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爱因斯坦” 师:(我帅不帅?)我的同事们都说我像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你们看像谁? 看不出来吧,我提示一下(用“开心辞典”的方式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新课: 环节一:他是谁——甘地印象 师:投影展示以下材料(注:斜体字填空):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文明的不服从;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 他1869年出生于印度教家庭。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马哈特马",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他领导了三次“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板书:甘地。 师:很好,仅凭这几段不完整的材料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说明大家对甘地是有一定了解的。哪位再来填一下空,把材料补充完整? 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甘地的信息? 板书:印度——印度教——文明不服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环节二:他做了什么——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知识梳理 过渡:坚守“仁爱”,坚持真理,不仅是甘地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也是他的政治理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斗争:为南非侨民的尊严和权利而战、为印度自由和独立而战、为人类和谐而战。在这些斗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甘地作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为争取印度自由和独立,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并拿出预习作业。对照下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过渡:通过阅读教材和填表,你对三次“不合作运动”有哪些思考?有哪些理解了?有哪些不理解? 甘地领导国大党开展的“不合作运动” 预设一:个别同学不理解的问题,可让已理解的同学解答。 预设二:对都不理解的问题,作一些分类,能用教材知识解答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解答。课堂上,着重依据表格,解决以下问题。 过渡:甘地被称为“Mahatma”,(一般汉译为“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mahatman, 原意“Great Souled”,伟大的灵魂,却常被误以为是他的名字。这在他授予泰戈尔"Gurudev"的称号,意即“伟大的导师”后,1915年印度诗人拉宾德拉那·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赠予甘地的尊称,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

岳麓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 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 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甘地生平简介

甘地生平简介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古吉拉特语;MahatmaGandhi,印地语;MohandasKaramchandGandhi,1869年10月02日-1948年0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反抗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视歧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月间,为抗议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

第2课《圣雄甘地》同步测试(含答案)

圣雄甘地 一、选择题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经济思想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官职头衔 B.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国货物 C.拒绝上英国人办的学校 D.拒绝给英国殖民当局服兵役 2.右图反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一运动涉及的范围有( ) ①政治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3.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 A.“手摇纺车”运动 B.阿姆利则惨案 C.食盐进军 D.“文明不服从”运动 4.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 A.时代的要求 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5.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6.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

7. 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的最确切的理解是(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8.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二、非选择题 9.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_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总结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一战的爆发 1、一战爆发的客观条件 ①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 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 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2、一战爆发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 ⑵重要原因: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三对) ①法德矛盾——实质:争夺欧大陆霸主地位②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 ③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 ⑶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①同盟国集团——德、奥、意②协约国集团——英、俄、法 ⑷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矛盾实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战爆发 二、一战进程和结果 1、三条战线 ⑴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 ,英法V德(“施里芬计划”) ⑵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V德、奥匈 ⑶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V奥匈 2、四年战事及结果 ⑴战况及结果: 年 代 战况战役战役特点新式武器 19 14 东西两线计划破产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 宣告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19 15 重心在东东线僵持东线僵持 19 16 重心转西 战事惨烈 凡尔登战役决定意义,是一战的转折点德军首次使用毒气弹 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英国首次使用坦克 日德兰海战最大海战,“大炮巨舰的高峰” 19 17 阵营变化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布列斯特和约》 19 18 战争结束盟国崩溃,奥匈投降,德国投降 ①原因:A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加强,为了保障美国借给协约国的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胜。 B 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参战契机。

(全国通用)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圣雄甘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圣雄甘地 [目标导航]1. 了解甘地早期的生活经历,分析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产生的原因。 2.掌握非 暴力不合作的具体措施,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征和作用。 3.通过甘地一生的主要事 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 .从政前的生活经历 (1) 出生: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波尔班达城的一个印度教家庭。 (2) 童年:多次撰写文章提倡素食主义。 (3) 青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回国不久前往南非工作。 2.走上从政之路 (1) 在南非,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创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练基地。 (2) 运用“坚持真理”概念进行非暴力抵抗运动。 (3) 在韭暴力思、想指导下,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 ⑷1914年回到印度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细微点拨 [思维点拨] 以“坚持真理”为核心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派、各种 有利于把印度各阶层、各教 姓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帜下。

[史论要旨]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宗教领袖,在其心中人性是向善的,他认为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才是最高明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无法与英国抗衡。这说明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1)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2) 甘地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 2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的高压政策。 ②直接原因: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 (2) 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 制英货。 (3) 结果: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3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原因 ①主观原因: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原因: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⑵概况 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②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有的地方或者发生武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⑶结果 ①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②甘地停止了不合作运动。 4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 (1)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2) 内容:甘地明确提岀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岀不合作的号召。 (3) 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5 ?甘地的其他活动 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直至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杀。 [思维点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