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豆机的设计

剥豆机的设计
剥豆机的设计

一、设计题目:剥豆机的设计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主要工艺动作是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蚕豆长度:20~25mm

蚕豆宽度:15~20mm 蚕豆厚度:6~8mm

生产率:每分钟剥80粒。

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工艺过程,由三个执行机构完成:送料机构、压豆切皮机构、挤压脱皮机构。其中必须完成六个动作:振动、送料、压紧,切皮、脱皮,清扫。、

1、 为了使蚕豆成连续排列,继而方便送料,采用振动料斗上料的方法。

2、 为保证蚕豆依次运入挤压切皮机构中并完成压切,送料可采用间歇运动机构,已完成压

切、挤扫,上料三个工位的转换。

3、 通过压紧机构将蚕豆压紧,同时切开头部豆皮,可采用联动组合机构。

4、 为了保证压力不过大可在压头处加一个刚度合适的弹簧。

5、 可使用轧轮,滑块等进行挤压脱皮。

6、 脱皮后立即进行扫皮。

以上六个动作,振动上料的动作比较简单,因此,剥豆机的运动方案设计的重点考虑间歇送料机构和压豆切皮机构和挤豆扫皮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

三、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对于剥豆机的运动循环图主要是确定三个执行机构的先后顺序、相位。以主动件的零位角为横坐标起点,纵坐标表示各执行构件的位移。

(1)以切压机构为主机构,要求压豆片保压一定时间,刀片移动切皮。主动件一转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其位移线图为:

压紧板

刀片

(2)压扫机构,可与压切机构同步进行,挤豆模块回程过程中要求扫皮刷进入扫皮,其循环如图:

压豆模块

扫屑刷

(3)间歇送料机构,要求在以上两机构工作时,保持静止。送料运动在进程前半段和回程后半段完成,如图循环:

综上分析得到运动循环总图:

3600

四、执行机构选型

由上述分析可知,剥豆机有三个执行机构完成。一为实现振动上料,间歇送料。二为实现压豆切皮机构,三为实现挤豆扫除豆皮的机构。此外,当各机构按运动循环图确定的相位关系安装后应能坐适当的调整,故在机构之间还需设置能调整相位的环节(也可能是机构)。剥豆机的设计过程:

实现压紧切皮运动的机构的基本运动功能:

(1)每分钟要完成80次的往复运动,及一个循环,主动构件的转速为80r/min,机构要求有运功转换的功能。

(2)为了切豆,压紧应保持一段时间,所以,进程后有停歇功能。

(3)压紧停歇过程中,刀片继续向下运动不应与停歇机构同步,应用联动机构。

按给定的条件,选出三种方案作为评选:

方案一方案二

方案三

五、机构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方案一采用连杆机构,曲柄带动摇杆摆动,使从动机构上下往复运动,能完成先压后切的动作,由于杆件较多,因此其运动规律较难确定,尺寸难以计算。

方案三采用连杆及齿轮齿条机构,也能满足设计要求,连杆带动齿轮往复运动,此轮带动齿条移动,齿轮齿条设计要求较高,分析较为复杂,加工复杂。

方案二采用凸轮机构,能得到理想的运动规律,压板与凸轮以高副连接,且适用于高速,小压力的场和。以凸轮为主动件,刀片以曲柄滑块机构控制,通过调节曲柄的位置,能实现不同的联动运动形式。如能满足,压板在行程末端停歇恰好时间让刀片完成切割的动作。

所以,以方案二为最终方案。

六、机械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根据选定的驱动电动机的转速和剥豆机的生成率。它们的机械传动系统的总速比为: i 总=

执行主轴

总n n =

80

800

=10 机械传动系统的第一级采用皮带传动,其速比为2;第二级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为5.

八、机构的尺度设计(切皮加压机构)

1)齿轮传动的计算

切皮加压机构与挤豆机构同步进行,齿轮要求一样,取Z 1=16,Z 2=i ×16=5×16=80。按钢质齿轮进行强度计算,其模数m=2mm 。则 d 1=z 1×m=32mm d 2=z 2×m=160mm 2)曲柄滑块的计算

切皮动作由曲柄滑块机构控制,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依据滑块的行程要求以及压切机构的尺寸要求,选取此机构的尺寸如下:

根据蚕豆的尺寸,可定其偏距为e=m ,柄L1=30mm ,连杆L2=100mm 。

根据以上数据设计,计算出滑块的行程为S=60mm ,满足要求

行程速比 K=1.0015 最小传动角 γmin=67.67

曲柄转速为80r/min ,ω=480rad/s 。其位移、速度线图如下:

120

230 切皮的过程曲柄转动的角度为110 ?

3)凸轮的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采用偏心距为零的机构,根据压头的运动要求取基圆半径为r=60,运动行程为h=35mm 。由于要与切皮的曲柄滑块机构配合,ω=480rad/s ,凸轮的

远休止角为δ。=110 ??,推程和回程都采用简谐振动分析,为方便运算,推程角、

回程角相等,取δ。=110 ?,近休止角30度,按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运动方程:

将数据带入公式,可得到位移线图、速度、加速度线图:

S=

2h [1-cos (πδο

δ

)], V=δοπω

2h sin(πδοδ)

a=δοπω2h cos(πδο

δ) 2574

位移

速度

根据位移线图可画出凸轮的轮廓曲线:4)压切组合机构

最终配合示意图:

120?

230??

ω

ω

九、参考资料

机械原理教科书、机械原理设计手册、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设计方案、机械设计指导书。

十、设计总结:

这是在学习了机械原理的理论课后进行的一次课程设计,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一机械(剥豆机)。我们组的每个人都开动脑筋,想法各异,在择优再择优之后,产生了最佳方案。其中,我主要负责切皮机构的设计,要完成这一动作,需要一个联动机构,及在切皮时必须有个压紧过程,且两动作必须配合运动,于是我想到了用学过的各类执行机构两两配合,想出了的不同的方案,当然有的在考虑可行性后被排除了,最终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选出了凸轮与连杆配合的方案。最后,将每位同学的机构配合起来,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尺寸计算,就完成本次剥豆机的设计。

在这次搞设计的过程当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很有限,在真正运用时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推敲,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而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要将各机构的设计拼凑起来并计算尺寸,就是一件难事,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还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不仅要了解机构的运动工作步骤,还要精确的把运动规律分析出来,经过反复的假设与验证才能使得各机构配合起来。

相对于大型机械,我们的设计是不起眼的,但是每一个复杂的设计都由基本机构构成,我想只要认认真真,善于思考,从现在起,从小部分做起,从实践中积累知识,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我们定会得到不少收获。

设计方案一

?此方案利用凸轮机构进行振动下料,

?利用凸轮加杠杆机构进行压紧及切头

?利用带轮加传送带进行送料,并利用槽轮进行间歇

?利用传送斗将传送过来的蚕豆送入辊子进行蜕皮

?

设计方案二

送料机构及蜕皮机构同第一设计方案,此方案将压紧切头凸轮置于上方,省去了杠杆机构,此外,此方案利用一曲柄滑块机构推动蚕豆,将其推入指定位置

幼儿园小班主题《剥豆子》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小班主题《剥豆子》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目标: 1、观察豆子的外形特征。 2、学习剥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a.蚕豆(事先浸泡过的)、毛豆或四季豆等; b.小盆子若干(用来放剥好的豆及豆壳); c.剪刀和剥豆器等小工具。 活动过程: 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幼儿用手剥豆(可先剥蚕豆,再剥毛豆或四季豆)。 第二层次:适时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选择使用。 第三层次:当大部分幼儿能熟练地剥豆后,可以按幼儿不同水平,提供一组写有10以内数字的小盆子,让幼儿把剥好的豆子的数量与盆子上的数字能一一对应并放人小盆内。 一、教师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剥豆子。" 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的毛豆,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毛豆的大小、长度、外形) 2、你能猜对每颗毛豆里有几颗豆子吗? 3、选一颗毛豆,先猜猜里面的果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二、观察重点与指导建议 a.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开始剥豆时,会用牙齿咬、用力拉常常剥不钓蚕豆皮,教师可及时换上发了芽的蚕豆,让幼儿从裂口处入手剥,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b.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在剥毛豆或四季豆时也会有多种剥法:有的是拧断后剥;有的是拉掉两侧的茎剥;还有的会用指甲把皮划破后剥。教师应注意观察随着活动的继续适时地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尝试。 c.当大部分幼儿都操作过后,可以让剥豆方法不同的几名幼儿来演示,大家共同讨论,哪种剥法又快又好,哪些剥法费力不讨好,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d.让幼儿把剥好的豆送到厨房间,请阿姨帮忙制作菜肴,进行品尝活动。活动反思 从孩子的操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在家从未剥过豆子,拿着豆子无从下手,的确对一些从没剥过豆子的幼儿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猜每颗毛豆里有几颗豆?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剥豆的兴趣,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创新设计 题目:干粉压片机 学校: 院系:机电学院 专业:工程机械 班级:09级2班 设计者: 指导老师:胡启国 2012年5月 前言 1.1 干粉压片机的概述 干粉压片机是指利用传动系统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带动执行机构对粉末物质采取 上下进行加压而成片状。根据干粉压片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不同,干粉压片机可以分为单片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高速压片机以及旋转式包芯压片机。 干粉压片机的使用行业很广泛。如制药厂、电子元件厂、陶瓷厂、化工原料厂等等,而且压片机还能用来做冲压设备。 压片机在欧美压片机出现的较早。而在国内到1949年,上海市的天祥华记铁工厂仿造成英国式33冲压片机;1951年,根据美国16冲压片机改制成国产18冲压片机,这是国内制造的最早制药机械;1957年,设计制造了ZP25-4型压片机;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成功60-30型压片机,具有自动旋转、压片的功能。同年还设计制造了ZP33型、ZP19型压片机。“七五”期间,航空航天部206所HZP26高速压片机研制成功。1980年,上海第一制药机械厂设计制造了ZP-21W型压片机,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产品。1987年,引进联邦德国Fette公

司微机控制技术,设计制造了P3100-37型旋转式压片机,具有自动控制片剂重量、压力、自动数片、自动剔除废片等功能,封闭结构严密、净化程度达到GMP要求。1997,年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了ZP100系列旋转式压片机、GZPK1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进入21世纪,随着GMP认证的深入,完全符合GMP的ZP系列旋转式压片机相继出现:上海的ZP35A、山东聊城的ZP35D等。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在产量、压力信号采集、剔废等技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最高产量一般都大于300000片/小时,最大预压力20kN,最大主压力80kN或10080kN。譬如,北京国药龙立科技有限公司的GZPLS-62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GZPK30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的PG5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等。随着制造加工工艺水平、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提高以及压片机使用厂家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各种特殊用途的压片机也相继出现。譬如,实验室用ZP5旋转式压片机、用于干粉压片的干粉旋转式压片机、用于火药片剂的防爆型ZPYG51系列旋转式压片机等。 国内压片机的现状:(1)压片机规格众多、数量大;(2)操作简单;(3)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后力不足。国外压片机的现状:高速高产、密闭性、模块化、自动化、规模化及先进的检测技术是国外压片机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1.2 干粉压片机的研究现状 1.2.1 压片机动力学分析及力的优化 文献[6]阐述了主加压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可采用图解法分析和解析法分析.在此,我们采用解析法,应用c语言程序进行分析。杆组法运动学分析原理,由机构的组成原理可知,任何平面机构都可分解为原动件、基本杆组和机架三个部分,每一个原动件为一个单杆构件.分别对单杆构件和常见的基本杆组进行运动学分析,并编制成相应的子程序,在对整个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根据机构组成情况的不同,依次调用这些子程序,从而完成对整体机构的运动分析。 文献[10]阐述了各种方案的拟定。根据各功能元的解,动力源可以采用电动机、汽油机、蒸汽透平机、液压机、气动马达等;上下加压则可采用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连杆机构、液压缸等;送料可采用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槽轮机构等.这样可组合的方案达上百种。 文献[7]阐述了谐响应分析。分析动态响应实际上是解一个完整的动力学方程,它是一个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M]{x(t)}+[c]{x(t)}+[K]{x(t)}={P(t)} 式中:[M] 、[c]、[K]--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x(t)、x(t)、x ( t)--结点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向量,它们均为时间的函数。fP(t)卜一激振力向量,也是时问的函数。谐响应分析是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随时问按正弦规律变化载荷时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分析的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谐波激振力下的响应,即位移响应与应力响应,并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系统激振力频率的曲线,称为幅频曲线。压片机工作时,冲头和压轮周期性接触,这样就会造成有周期性的激振力作用在整个结构上。当激振力的频率与压片机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就会发生共振。共振现象的发生不但不能保证冲压的加工精度,还会对冲头和压轮以致整个机床造成严重破坏,这是一定要避免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经过力的优化以后,避免了在第一、二阶固有频率处的共振现象的发生,虽然优化后,第三阶固有频率处的位移比其他频率处较大(1.8xlO4),但小于优化前该频率处的位移(2.1xlO4),更远远小于机器共振时的(1。6x10一),振动量降低了接近1O倍。(2)经过力的优化以后,由于对整体结构不存在激振力,所以一、二、四、五阶振型不会对动态性能产生影响。(3)由于该压片机的实际工作转数在每分钟4O一6O转之间,即工作频率为48 73Hz之间,而优化后在96HZ处振动量较大,远离工作频率范围,所以,机器处于安全良好的工作区域范围,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通过对压片机的模态分析,动力学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压片机在不同工作频率范围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力的优化,有效的抑制了共振现象的发生,解决了机器工作时振动和噪音的问题,分析结

ZL05装载机总体及其工作装置设计

ZL05装载机总体及其工作装置设计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主要机种之一,作业效率高,本次设计的题目是ZL05装载机总体及其工作装置设计,此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装载机总体计算及分析,包括发动机参数选择,整机性能参数确定,总体参数评价,装载机铲装阻力的计算,整机的自重及桥荷分配,最大牵引力计算,最大爬坡度计算。 装载机总体中工作装置设计,包括铲斗斗型的选择,铰点位置确定,动臂、摇臂、拉杆长度和截面形状确定,工作装置受力分析及校核强度,各铰销强度校核,拉杆稳定性计算。 液压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包括工作液压系统设计参数及压力计算,油缸所需流量计算,油泵的选择,液压件的选择,转向液压系统的最小转弯半径,转向阻力及工作压力计算。 前后车架的铰接力式及工艺要求。 此外,还在ADAMS中建立了此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并且测出了其最大卸载高度和斗尖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 第一章引言 1.1 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为适应工程施工,市政建设及农用水利工地的砂石灰土等各种散装物料的装运需要,提出设计小型轮式装载机的任务。 基本要求: ⑴以“GB3688.1—84”轮式装载机的基本系数的要求为设计依据。

⑵整机主要参数达到或超过我国同级别装载机水平。 ⑶贯彻“三化”,方便生产,方便用户。 ⑷力争降低制造成本。 1.2 主要部件结构形式 ⑴变速箱:小四轮拖拉机变速箱。 ⑵驱动桥:后桥驱动,小四轮拖拉机驱动桥。 ⑶离合器:小四轮拖拉机主离合器。 ⑷制动器:小四轮拖拉机制动器。 ⑸工作装置:单板Z型反转四连杆机构,单摇臂、卧式动臂油缸。 ⑹车架:铰接式车架,全部钢板式焊接。 ⑺转向器:摆线转子式全液压转向器。 ⑻轮胎:T.50—16。 1.3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ZL05 额定装载质量(kg):500 额定斗容量(m3):0.25 最大卸载高度(mm):大于1900 相应卸载距离(mm):大于800 轴距(mm):1540 轮距(mm):1150 最小离地间隙(mm):245 车速(km/h):前进:V1=1.9, V2=4.4 V3=5.97, V4=7.1 V5=13.9, V6=22.2

模板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设计1

目录 0.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设计题目 (3) 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3)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5) 4.豆机的功能分析与设计过程 (6) 5.脱皮机构与定位夹紧机构选型 (8) 6.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11) 7.脱皮机构的尺度设计 (12) 8.定位切皮凸轮机构及夹紧凸轮机构设计 (13) 9.剥豆机三维图设计 (16) 10.参考资料 (17) 11.设计总结 (18)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 —2011 学年第2 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材料成型专业材1 班级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剥豆机机构设计 完成期限:自2009 年 6 月 5 日至2009 年 6 月9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银金光2009 年6 月1 日 系(教研室)主任:王菊槐2009 年6 月 1 日

1.设计题目:剥豆机机构设计 1.1设计原理: 剥豆机是将干蚕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1.2设计要求: ①蚕豆长度:20-25mm ②蚕豆宽度:15-20mm ③蚕豆厚度:6-8mm ④生产率:每分钟剥80粒 ⑤剥豆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 蚕豆形状如图1-1所示, 图1-1 蚕豆形状图 2.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2.1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工艺过程,机构应具有一个电动机和四个执行构件(一个料筛、一个

推杆、一个定位切皮构件、一个夹紧块和一个双轴轧辊)。五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如下所示: (1)料筛沿着槽面左右水平往返移动,是蚕豆能够快速地按预定位置落入槽内。因为蚕豆颗粒相对比较大,若没有振动这一过程,蚕豆容易卡在料筛的出豆口,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我们采用的是使蚕豆一粒一粒的落下,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能耗,料筛振动的幅度不宜过大。故其行程约为30mm 其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1所示: (2 )推杆沿着槽的内部首先将蚕豆水平推进24mm ,然后停止一段时间,等切皮结束后在往前推52mm ,到达斜槽顶部是蚕豆下滑。若机构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则其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2 所示: (3)定位切皮机构是有凸轮机构来实现其运动规律的。它的目的是将蚕豆定位,并且定位于切皮是一个联动组合机构,在回位的同时进行切皮动作其 图2-1振动筛的位移示意图

最新语文五年级上册《剥豆》教学设计(精品)

语文五年级上册《剥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执著、赌气、沮丧”等。 2、品读课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说话练习,加强感受,积累语言,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3、以读悟写,以写促悟,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展开想象,练习写几句描写儿子心理活动的语段。 4、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获得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等乐观积极的生活体验。 设计意图 科学解读教材,首先必须正确解读,实事求是解读。本文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理解并无大碍,但文章出现的几个生字新词却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安排预习,只有学生自己查字典获取的才是印象深刻的。科学解读教材,还必须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此文结构清晰,由剥豆的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细腻的爱,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自信、大气,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的少年形象。我们面对的好多学生不就是缺少这样的品质吗? 于是,我们的情感目标果断地定位于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体验。另外,作为选读课文,我们还应该透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地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 他还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写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此课时教学,我就是根据这些想法去设计实施的。 预习要求 借助字典读通课文,尝试理解新词。 课前朗诵:有关母爱的诗歌 教学流程 一、课题导入

1、我们刚刚学了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今天我们再来学学她的另一件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板书,读课题(正音)。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难读的记下来。 2、检查: 1)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我就相信大家不检查了。 2)写在小组的本子上,全班反馈,请小老师教 3)在预习时按照剥豆前、中、后给课文分了段,把结果跟大家说说。 指名——(怎么想的呢) 三、导读重点,落实训练 1、导语:对待同样的剥豆比赛,妈妈和儿子的态度似乎迥然不同。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母亲和写儿子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适当正音 2、导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母子二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吗?板书: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儿子(认真、执著) 3、导读母亲“瞻前顾后”体会母爱细腻 导语:自由读句子,边读边划出妈妈剥豆时速度的词语,反馈板书。 (1)看到这里,老师产生问题了,你们有疑问吗? (2)导:是啊,比赛,为什么慢了下来?为什么又快了起来?为什么缓了下来?为什么又紧了许多?妈妈的这复杂的心情,你能读懂吗? (3)选择一个点,用上“母亲剥豆时之所以————————是因为——————————————”写一句,有时间可以写上两句。(交流3位——评价: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无微不至) (4)朗读训练体会母爱 导:母亲的心理是复杂的,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心理变化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剪板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剪板机设计说明书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剪板机 成员 指导教师 2014年7月18日

前言 一.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设计一剪板机械,主要功能是能将卷料展开并剪成一定长度的铁板,即将板料作定长度的间歇送进,在板料短暂的停歇时间内,剪刀在一定位置上将铁板剪断。设计要求:原材料为成卷的板料。每次输送铁板长度为2000mm;每次输送铁板到达规定长度后,铁板稍停,以待剪板机构将其剪断。剪断工艺所需时间约为铁板输送周期的十五分之一,铁板停歇时间不超过剪断工艺时间的倍,;输送机构运转应平稳,振动和冲击应尽量小。 剪板频率为30次/分钟。 二.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目录 一.选题意义 (1)

二.原理分析 (2) 三.设计方案及选择 (3) 设计方案分析 (3) 设计方案选择 (3) (3) (5) 四.选用机构的尺寸设计 (7) 机构自由度计算 (7) 间歇传动轮系的直径与转速的确定 (7) (7) (7) 剪断传动机构的尺寸确定 (9) (9) (10) 五.选定机构的运动分析 (14) 位移分析 (14) 速度分析 (14)

加速度分析 (16) 机构运动循环 图 (18) 六.心得体会 (19) 七.参考文献 (22) 八.附录 (23)

一.选题意义 剪板机常用来剪裁直线边缘的板料毛坯。剪切能保证被剪板料剪切表面的直线性和平行度要求,并减少板材扭曲,以获得高质量的工件。板金行业的下料剪切工具,广泛适用于机械工业,治金工业,等各种机械行业,主要作用就是用于金属剪切在使用金属板材较多的工业部门,都需要根据尺寸要求对板材进行切断加工,所以剪板机就成为各工业部门使用最为广泛的板料剪断设备。 二.原理分析 剪板机分为送料机构,剪断机构,卸料机构三个部分,由一台电动机为机器提供动力。送料机构可以应用两个夹紧的皮带轮将卷状的板料加为直板。而剪断机构可以利用齿轮传动与杆件的联合传动带动刀具剪切钢板,并通过齿轮的变传动比使刀具达到规定的剪切频率。卸料机构则只需要皮带轮将剪切完成的铁板送之规定地点即可。 三.设计方案与选择 设计方案分析 铁板作间歇送进的机构方案设计,可从下述两个方面考虑机构的选择: ⑴、如何夹持和输送铁板,并使停歇时保持铁板的待剪位

轮式装载机设计说明-毕设参考

前言 装载机主要用来装卸成堆散料,也能进行轻度的铲掘工作。由于它适用于建筑、矿山、铁道、公路、水电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因此,在国内外产量与品种的发展都较快,是工程机械中的一个主要机种。 装载机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结构类型。通常,按使用场合的不同,分成露天用装载机和井下用装载机;接行走系统结构不同,分成轮式装载机与履带式装载机;按卸料方式不同,分为前卸式(前端式)、后卸式与回转式装载机。本书主要论述露天工程用的轮式装载机的设计。 装载机的设计,大致要经历:明确任务、调查研究、制订设计任务书,进行整车布置、确定整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各部件的方案设计与强度计算,技术设计和工艺设计,试验鉴定和修改定型等这样一些阶段。一台装载机的设计是否成功,首先是从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好造、好用、好修,具备较高的作业生产串和较低的使用成本来衡量的。这体现在设计工作中,就是应当使装载机具有较完善的技术经济性能与指标以及先进的部件结构方案。

摘要 我所设计的ZL15装载机既保留了传统装载机的优点,而有具有新的性能和优点。 本次设计主要进行的工作装置的设计。装载机采掘和卸载货物的作业是通过工作装置的运动实现的。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摇臂、连杆及液压系统等组成。铲斗以铲装物料;动臂和动臂油缸的作用是提升铲斗并使之与车架连接;转斗油缸通过摇臂,连杆使铲斗转动。动臂的升降和铲斗的转动采用液压操作。 先对装载机的发展概况几设计的指导思想、特点、任务进行概述,然后确定方案,在技术设计部分罗列了ZL15装载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和参数,进行了牵引特性计算,工作装置设计。工作装置设计中有工作装置运动分析,对铲斗、动臂、连杆机构进行设计等几部分组成。 在工艺设计中叙述了工艺工程。应用程序计算了受力分析。总之,整个设计是有序地完成的。 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在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的,通过这次设计,我学到很多东西,在实践中把大学中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复习了一次,同时也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受益非浅。在此,本人表示衷心感谢!并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对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2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社戏》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社戏》教案 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 2、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农家小朋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劳动人民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描写的诗情画意及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和抒情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本篇的结构层次,“我”在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新课: 童年是美好的,我们在童年经历的件件有趣的事情,听到的各个奇妙的童话,唱出的首首稚嫩的歌谣,直至今天我们都还记忆犹新,都还怀有种种快乐与欣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社戏》一文,看看作者对于这段往事是否怀有与我们一样的情感体验。 二、检查预习 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ZL50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含全套图纸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论文题目: ZL50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 专题: 指导教师:职称: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工程机械中轮式装载机的应用,从实际情况考虑,设计ZL50型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设计过程是从铲斗到连杆系统的形式选取及尺寸确定,同时包括动力装置转斗油缸和举升油缸的设计。另外,本次设计采用的是CATIA软件绘制的立体图来表达结构形式,使设计产品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尺寸也更加精确。 要求首先要达到最大卸载高度2.5m和最小卸载距离1.5m;其次工作装置运动平稳、无干涉、无死点、无自锁,动臂从最低位置到最大卸载高度的举升过程中,保证铲斗中的物料无撒落,在卸载后,动臂下放至铲掘位置,铲斗能自动放平;同时结构要求简单紧凑,承载元件数量(包括油缸)尽量少,前悬小。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摘要 装载机属于铲土运输机械类,是一种通过安装在前端一个完整的铲斗支撑结构和连杆,随机器向前运动进行装载或挖掘,以及提升、运输和卸载的自行式机械。它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和矿山等工程建设。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对于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机械化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装备之一。 这次设计采用先进的现代设计方法,对这种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了总体设计到零部件设计。主要包括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关键零部件,如铲斗、连杆机构以及转斗油缸、举升油缸等,并对重要零件进行了刚度、强度分析。应用CA TIA软件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整体进行设计,并用它对本次设计进行立体展示表达。 关键词:装载机;机械化;工作装置 全套完整版设计,联系164306145各专业都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剥豆机的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黄林专业班级材料071班学号07405300103 题目剥豆机的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09 年 5 月22 日~2009年29月日 目录清单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20 学年第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07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剥豆机 完成期限:自2009 年 5 月22 日至2009 年 5 月29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2009 年 5 月20 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剥豆机的设计方案 起止日期:2009 年5 月22 日至2009 年 5 月29 日 学生姓名黄林 班级材料071 学号07405300103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09年5 月29 日

目录 1.设计题目 (2) 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3)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 4.执行机构选型 (4) 5.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5) 6.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6) 7.机构运动简图 (6) 8.剥豆机压紧切皮机构的尺度设计 (6) 9.参考资料 (9) 10.设计总结 (10)

一、设计题目:剥豆机的设计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主要工艺动作是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蚕豆长度:20~25mm 蚕豆宽度:15~20mm 蚕豆厚度:6~8mm 生产率:每分钟剥80粒。 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工艺过程,由三个执行机构完成:送料机构、压豆切皮机构、挤压脱皮机构。其中必须完成六个动作:振动、送料、压紧,切皮、脱皮,清扫。、 1、 为了使蚕豆成连续排列,继而方便送料,采用振动料斗上料的方法。 2、 为保证蚕豆依次运入挤压切皮机构中并完成压切,送料可采用间歇运动机构,已完成压 切、挤扫,上料三个工位的转换。 3、 通过压紧机构将蚕豆压紧,同时切开头部豆皮,可采用联动组合机构。 4、 为了保证压力不过大可在压头处加一个刚度合适的弹簧。 5、 可使用轧轮,滑块等进行挤压脱皮。 6、 脱皮后立即进行扫皮。 以上六个动作,振动上料的动作比较简单,因此,剥豆机的运动方案设计的重点考虑间歇送料机构和压豆切皮机构和挤豆扫皮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 三、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对于剥豆机的运动循环图主要是确定三个执行机构的先后顺序、相位。以主动件的零位角为横坐标起点,纵坐标表示各执行构件的位移。 (1)以切压机构为主机构,要求压豆片保压一定时间,刀片移动切皮。主动件一转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其位移线图为: 压紧板 刀片

《剥豆》完整

《剥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剥”,通过上下文理解“敛声息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品读文中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感受母亲的用心良苦,从而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本书,上面没有一个字,可是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名字,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生活”。的确,普通的生活蕴含着哲理,平凡中又包容着伟大,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很普通的家庭生活小故事,希望我们学完后也能从中有所发现,收获启迪。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剥豆》。(点击课件1 剥豆) 2、解决多音字“剥”。 师:“剥”是一个多音字,它有两种读音,出示课件,谁来读? 生读:(点击课件 2 剥 bāo :去掉外皮或外壳,如剥花生、剥皮。bō: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削、剥夺。)所以题目中的这个字应该读——生回答:bāo。《板书bāo》 3、齐读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生读:剥豆。 4、剥豆的作者叫毕淑敏,出示简介,生默读。她是个有着很多身份的女性。她是我国一级作家,曾经当了十一年的兵,又是个资深的内科医生,还是我们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的文学硕士。当然,她也是一个“母亲”。 5、今天我们要来看一看这位作家的平常生活。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词语检查: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你们来展示下预习的成果吧! ①先出示:剥豆、利索、执著、沮丧、磨难、凸起、清澈、怜爱(正音)。 ②再出示:敛声息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眼动手剥、(猜词义)。 谁来读读?自由读,指名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利索”读轻声,“敛”是第三声。“敛声息语”是什么意思?我们拆开解释,“敛”是收起来的意思,那敛声就是?息语呢?那整个词应该怎么理解?课文中说敛声息语去干什么?“瞻前顾后”是什么意思?顾虑很多,犹豫不决。 2、概括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请你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回答:母亲和儿子进行剥豆比赛。(板书:母亲——儿子)。你有没有发现这场比赛和我们一般的比赛有什么不同? 3、师:刚才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的障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母子二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垫圈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垫圈内径检测装置 设计人: 学号: 班级: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 (3) 二、题目分析 (4) 三、机构设计、尺寸设计及其计算 (5) 3.1 推料机构(其中有平面连杆机构和齿轮系的设 计) (6) 3.2控制止动销的止动机构(其中有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齿轮系的设计) (7) 3.3压杆升降机构的设计(其中有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系的设计) (9) 四、运动方案简介 (13) 4.1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比分配的确 定 (13) 4.2 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14) 4.3 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轮廓线图 (14) 五、系统评价 (14) 六、设计小结 (15) 七、参考书目 (16)

一、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 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开关的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的内孔。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 检测的工件过程如图1所示。当所测工件的内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时(图1a),微动开关的触头进入压杆的环行槽,微动开关断开,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在压杆离开工件后,把工件送入合格品槽。如工件内径尺寸小于合格的最小直径时(图1b),压杆的探头进入内孔深度不够,微动开关闭合,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使工件进入废品槽。如工件内径尺寸大于允许的最大直径时(图1c),微动开关仍闭合,控制系统将工件送入另一废品槽。

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摘要 装载机主要用来装卸散状物料,也能进行轻度的铲掘工作,并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是工程机械中保有量较大的品种之一。 装载机液压系统设计是装载机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装载机的使用性能和装载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装载机性能的优劣和作业效率的发挥,离不开液压系统的设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和转向机构都采取液压传动,本文通过对工作装置及转向机构工作要求和载荷分析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对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的选择、设计。 本文的设计,能够使读者对液压系统设计进一步加深了解,同时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些设计理念,为以后从事此类工作得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装载机液压传动液压系统设计

ABSTRACT The loader is mainly used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bulk materials, but also for light excavation work, and has good maneuverability, is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o maintain a larger variety of one.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of the load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ader design. It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ader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oader in the marke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ader and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pla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nd to a large extent depends on the hydraulic system efficiency. The working device of the loader and the steering mechanism are taken hydraulic driv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work device and steering mechanism requirements and load analysis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Mainly inclu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control components of the selection of components, design. The design of this paper can make the rea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from which you can experience some of the design concept for the future to engage in such work to get some help. Key words: loader hydrauli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社戏》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社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学习虚词的用法,识别偏正短语。 4.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 1.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1)“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2)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3)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年纪相仿的“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4)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 (5)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 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

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作者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依次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得有形:“起伏的群山”,“一丛松柏林”; 有色: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 有声:笑声、嚷声、水声、笛声; 有味:豆麦的清香; 有情:“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目失”起来。 以上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去看戏和看戏返回途中两次景物描写基本相同,但描写景物的次序却是互相颠倒的。描写上也有所不同。去时,最后描写的是“仙境”一般的戏台,而回来时却将戏台放到最前面来写。去时,尚可看到“淡黑”连山的曲线,回来时,“周围的黑暗只是浓”看不到什么轮廓了。去时,看到的远远近近的渔火,为返回时几个夜渔的老渔夫看见在浪花里蹿的大白船而停下艇子喝采的描写埋下优笔。 这样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丝丝入扣,细致续密。 3.在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分析:这里,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孩子们“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品质。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换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工件间歇输送机构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设计人: 指导老师: 2011 年 7 月 6 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专业班级

一、课程设计题目:工件间歇输送机构 二、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 课程设计指导书 [2] 安子军机械原理[M].7版. 国防工业,2009 [5]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 2010 三、课程设计应解决主要问题 (1)通过机构设计满足间歇输送工件的运动要求 (2)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可行性以及机构工作的稳定性 四、成员分工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四、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图纸、软件等) (1)A2构件图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方案构件图三份 3D仿真图三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 (3)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要求 (3) 2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4) 2.1机器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4) 2.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4) 2.3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4 2.4 机构选型 5 2.5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和判定 5 3系统方案拟定与比较 (4) 3.1方案一 (5) 3.2方案二 (8) 3.3方案三 (13) 3.4方案比较 (16) 3.5方案选择 17 4心得 17

1 课程设计任务 1.1设计题目 工件间歇输送机构 1.2设计要求 输送机主要由动力机构、间歇机构、传动机构组成。如图一所示,电动机输入动力,带动传动机构,通过间歇机构实现工件的间歇输送。 图1 间歇输送机构工作示意图

2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2.1机器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由于机器加工的与产品的流水线效率的需要,间歇式传动显得必不可少!本设计旨在针对需间歇式传动的机构而设计的步长为840mm的各种方案,为其他机械提供基础。 设计要求:步长为840mm的间歇式传动 2.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若需完成840mm间歇式传动,必须要经过的三个步骤 1. 四级电动机n=1500r|min的输出机构 2. 将高转速的电机速度通过合理的减速机构,使之达到需求的转速 3. 低转速的输出机构,并使物体能够840mm间歇式移动 2.3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机械课程设计(剥豆机)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剥豆机 学生姓名: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设计题目 (1)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 (1)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1) 4.执行机构选型 (3) 5.机构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5) 6.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5) 7.机构运动简图 (5) 8.剥豆机压紧切皮机构的尺度设计 (6) 9.工作原理图 (8) 10.设计体会 (9) 一、设计题目:剥豆机的设计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主要工 上料切皮脱皮

艺动作是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蚕豆长度:20~25mm 蚕豆宽度:15~20mm 蚕豆厚度:6~8mm 生产率:每分钟剥80粒。 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工艺过程,由三个执行机构完成:送料机构、压豆切皮机构、挤压脱皮机构。其中必须完成六个动作:振动、送料、压紧,切皮、脱皮,清扫。、 1.为了使蚕豆成连续排列,继而方便送料,采用振动料斗上料的方法。 2.为保证蚕豆依次运入挤压切皮机构中并完成压切,送料可采用间歇运动机 构,已完成压切、挤扫,上料三个工位的转换。 3.通过压紧机构将蚕豆压紧,同时切开头部豆皮,可采用联动组合机构。 4.为了保证压力不过大可在压头处加一个刚度合适的弹簧。 5.可使用轧轮,滑块等进行挤压脱皮。 6.脱皮后立即进行扫皮。 以上六个动作,振动上料的动作比较简单,因此,剥豆机的运动方案设计的重点考虑间歇送料机构和压豆切皮机构和挤豆扫皮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 三、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对于剥豆机的运动循环图主要是确定三个执行机构的先后顺序、相位。以主动件的零位角为横坐标起点,纵坐标表示各执行构件的位移。 (1)以切压机构为主机构,要求压豆片保压一定时间,刀片移动切皮。主动件一转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其位移线图为: 压紧板 刀片 (2)压扫机构,可与压切机构同步进行,挤豆模块回程过程中要求扫皮刷进入扫皮,其循环如图:

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水平面内转30度,手臂自转90度,前进50mm。

机械手的夹持器还有夹紧和放松动作; 机械手工作频率:20/min; 升降 0.3kw,摆动 0.1kw,伸缩 0.1kw,夹持 0.2kw。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2-1 转角机构(实现平面转角0 30功能) 方案一 实现平面转角0 30的过程:电机带动不完全 齿轮运动,不完全齿轮带动全齿轮运动,与全 齿轮固结的四杆机构,使滚子在预先设计好形 状的槽内运动,左右运动的极限位置恰好是30 度。 机构评价: 优点:因为槽的形状固定,所以能保证在一个 行程内,机构的平面转角就是30度。 不完全齿轮的使用,为机械手在抓放物 体时留下了工作时间。 缺点:由于四杆机构的运动被槽限制住,最短杆 无法做周转运动,导致机构的回程要求齿 轮的翻转,必须在前面加入变速箱改变速 度方向。 方案二 实现平面转角0 30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 轮蜗杆从而使不完全齿轮,有间歇地带动完全齿 轮转动,齿轮通过杆拉动齿条,由齿轮来回往复 地带动固接杆转动0 30 机构评价: 优点: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较小运 动灵活,造价低准确地实现转角0 30的 要求,可以控制间歇实现循环功能。 缺点:磨损较严重,效率较低,齿轮尺 寸过大加工难。 方案三 30的过程:使用槽 实现平面转角0 轮实现平面转角30度,只要计算好槽轮 的槽数,就能在主动圆盘转360度时, 使从动轮转30度。机构评价: 优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

率高,并能平稳的间歇地进行转位。 缺点:传动存在柔性冲击,且是单向的间歇运动,同样要求变速箱改变运动方向。 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只有第二个方案能较好的实现对传动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平面转动上能准确地控制在30度,制造简单方便。 §2-2 上升机构(实现上升100功能要求) 方案一 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和齿条配合。通过控 制蜗杆的半径,使转动一周后,使齿条上升100. 机构评价: 优点:蜗杆的轮齿是连续的螺旋尺,故传动平 稳,啮合冲击小。 缺点: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 磨损较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 现象,常用耐磨材料制作,成本高。 方案二 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轮蜗杆 从而使凸轮转动,凸轮通过顶杆推动滑块滑 动,从而使工作杆上升100mm。 机构评价: 优点:结构简单,传力较小,凸轮不用太大就 可以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缺点:效率过低,滑块容易磨损且一旦磨断严重影响上升高度,寿命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