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开课单位:材料成型及控制教研室

开课对象:材料10-3,4

前言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焊接结构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焊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典型焊接结构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焊接工艺,掌握焊接结构的整体设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领;最终使学生具有根据生产实际独立制定焊接结构焊接工艺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简化的桥式起重机主梁及储罐为研究对象,要求设计箱形梁及储罐的结构形式与尺寸,并其进行强度刚度校核,画出焊接箱型梁和储罐的图纸,最后制定焊接工艺文件。

3.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2) 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3)焊接结构装配图用A1纸绘制或打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炼。

5)无论在校外、校内,都要严格遵守学校和所在单位的学习和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学生有事离校必须请假。课程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 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1)搜集资料:根据任务书进行系统调查,搜集资料;

2)分析设计、画装配图: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焊接结构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并绘制装配图;

3)制定焊接工艺,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制定相关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并对其中的焊接部件编写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卡和焊接工艺卡。

4)验收与评分:指导教师对每人选定的课题(焊接结构),及设计的焊接工艺及工艺规程,结合课程设计说明书,根据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方法,评出成绩。

5.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1)写出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方案;

2)简单说明焊接结构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并绘制相应的装配图(用A3纸单独画出);3)设计相关部件的焊接工艺流程,并编写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卡;

4)设计者的心得体会。

6.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平时设计表现10%

考勤10%

答辩10%

装配图30%

设计说明书40%

第1章桥式起重机焊接箱形梁的设计校核1.1设计箱形梁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按起重机设计手册的要求,根据给定条件和任务书设计箱形梁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1.1.1给定条件

箱形梁设计给定条件见表1-1,具体条件见任务书。

表1-1箱形梁设计给定条件

吊车形式吊钩桥式起重机使用温度室温

材料Q235或16Mn 工作类型中级

载荷组合II类跨距见任务书

额定载荷见任务书大车运行机构类型见任务书

1.1.2 箱形梁的构造和主要尺寸的确定

1.1.

2.1箱形梁结构尺寸的确定

箱形梁结构尺寸示意图见图1-1:梁的腹板中部为矩形,两端做成梯形。

梯形的高度C=(1/5~1/10)L。主梁跨度中部的高度H一般按照跨度L的大小取如下值: 当L<17m时, H=L/17

当17

当L=23m时, H=L/19

当L>23m时, H=L/20

主梁在端梁连接处的高度H0=(0.4~0.6)H,当跨度较大而起重量较小时,H0取较小值,否则取较大值。

两腹板内壁的间距b不能太小,一般规定:

b≥H/3, b≥L/50,同时满足 b>350mm

上下盖板的宽度:B=b+2(δ+10) mm (手工焊)

B=b+2(δ+20) mm (自动焊)

两腹板的厚度,上下盖板的厚度的取值与起重量有关,设计时可按表1-2推荐的数值选用:

表1-2 箱形主梁腹板和盖板厚度的荐用值(mm)

注:表中所列板厚较大值用于跨度较大者。

1.1.

2.2 主梁加筋板的设置

为了保证主梁腹板受压区的局部稳定性,通常用加筋板和加筋条来加固腹板,方式如下:

(1)在箱形截面梁整个高度上设置横向加筋板。

一般当h/δ >70时,便需要在主梁腹板内布置一些垂直的横向大筋板(见图1-1和图1-2)。

当h/δ >100时,横向筋板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h或3m;

当h/ δ≤100时,横向筋板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5h;

端梁处两块加筋板的距离a≈h;而在跨中a=(1.5~2)h,且a≯2.2m。若腹板仅仅只用横向筋板加固时,其宽度取为两腹板间距b。

若梁宽较大,横向筋板中部可开孔,但应保证bj≥(h/30+40)mm。

筋板厚度不应小于bj/15(见图1-2)。

(2)设置短横向筋板

对于正规箱形结构桥式起重机,除设置横向筋板外,在箱形截面腹板受压区域设置短横向筋板(见图1-2),其高度h1≥0.3h ,或h1≥0.4a1,如果腹板上有纵向筋条,则短横向筋板应与纵向筋条相连,短横向筋板的间距a1≤(40~50)δ。

(3)设置纵向筋条

在跨度较大的桥式和龙门起重机中,梁的高度比较大,这时除设置横向筋板外,常常在腹板的受压区域设置纵向筋条。

当h/δ≤160(对于低碳钢)或h/δ≤(135~145)(对于低合金钢)时不必加固.

当160<h/δ≤240(对于低碳钢)或(135~145)<h/δ≤220(对于低合金钢)时,在离受压翼缘板(即上盖板)(0.2~0.25)h 处设置一条纵向筋条或角钢。

当小筋板和纵向筋条同时存在时,可以适当减小筋板的高度,并使纵向筋条焊在小筋板的下边(见图1-2)。 如果梁高很大,必须用第二根纵向筋条来加固腹板时,则第一根纵向加劲条离受压边缘距离为(0.15~0.20)h ,第二根离受压边缘距离为(0.35~0.40)h 。 1.2.3 主梁最大上拱度f s 的确定

规定梁跨度中央的最大上拱度 f s = L/1000。主梁跨度中任意点的上拱度值y 用下式计算:

式中: L ——主梁跨度; x ——距离梁端点的距离。

1.2 梁的校核

1.2.1梁的静载强度校核

首先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切力图和弯矩图,找出危险截面危险点,对危险点进行强度校核。 1.2.1.1 许用应力

材料的许用应力是材料的极限应力σj 除以安全系数n ,即

[σ]= σj

/n

( L x

sin y ( )

(4 s 2 f L x L x f y s

对于塑性材料极限应力应取材料的屈服极限σs;对于脆性材料极限应力应取材料的强度极限σb。在进行I、II类强度计算时,材料的极限应力σj应采用材料的屈服极限σs。

Q235和16Mn的机械性能分别见表1-3和表1-4。相应II、III类载荷组合情况下的强度计算安全系数见表1-5。II类载荷组合情况时钢材的许用应力见表1-6。

表1-3 Q235 的机械性能

表1-4 16Mn机械性能

表1-5 金属结构构件材料的安全系数n

表1-6 II类载荷组合情况时钢材的许用应力

8

.92/?=

L

G q q 剪切 [τ] 95 85 140 130 120

1.2.1.2梁的静载强度校核

静载强度校核的目的是校核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是否小于许用正应力和许用切应力。

(1)危险截面最大正应力σ的计算

1)主梁自重的确定:

图1-3是吊钩式桥式起重机系列的半个桥架结构部分的重量G q/2曲线(不包括端梁)。该曲线只适用于中级工作类型。根据跨度L 和起重量Q 用图1-3确定半桥架重量的估算值G q/2,则主梁由桥架自重引起的均布载荷q 为:

(N /mm )

2)梁的自重在L/2处引起最大弯矩为:

(N ·mm )

3)额定载荷P 在L/2处引起最大弯矩为:

注:对于双梁桥式起重机,每根梁只承担1/2的额定载荷,这里的P 应为(1/2)额定载荷。

4)危险截面最大弯矩M max 为:

5)危险截面最大正应力σ的计算:

式中W x ——主梁跨中截面对水平重心轴x-x 的抗弯截面模量(mm 3);

用材料力学公式计算:

4

22max PL L P M P =?=

4

82max

max max PL

qL M M M P +=+=自重[]; m ax

σσ≤=

x

W M 8

2

max qL M =

自重

J x ——主梁跨中截面对水平重心轴x-x 的惯性矩(mm 4)。

对于双对称截面可用近似公式计算:

式中:δ——腹板厚(mm );δ1——盖板厚(mm );

B ——盖板宽(mm);h ——腹板高度(mm )

1.2.2 主梁跨端截面最大剪应力τmax 的计算

式中Q max ——主梁跨端最大剪力(N ),

Q max =梁自重引起的剪力与最大载荷移至跨端时引起的剪力之和;梁自重引起的剪力Q ZZ =qL/2 (N); 最大载荷移至跨端时引起的剪力Q KD =(1/2)额定载荷(N )

注:由于是双梁,故Q KD =(1/2)的额定载荷。

I ——主梁端部支承截面对水平重心轴x-x 的惯性矩(mm 4);

6

)2(263

0210131

H H B B I δδδδ+++= δ——主梁一块腹板的厚度(mm );

S ——主梁端部支承截面半面积对水平重心轴x-x 的静矩(mm 3);

4

)2(2

101δδδH H B S ++?=

1.2.3主梁的静刚度计算

主梁在小车轮压作用下产生的垂直最大挠度f 不得超过许用值,即: f ≤ [f];

f =( f qmax + f Qmax )-f s ;

f qmax ——由自重引起的最大挠度; f Qmax ——由额定载荷引起的最大挠度;f s ——预制上拱度;

f qmax 和f Qmax 均可用材料力学的方法计算出。 由自重引起的最大挠度f qmax 在跨中,其计算公式: EI

qL f q 38454

max

-=

[]

τδ

τ≤=I S

Q 2max max max

y J W x x =

h B h W x )3

(

1δδ

+≈L

f )1000

1

~7001(

][=

由额定载荷引起的最大挠度f Qmax 也在跨中,其计算公式:

EI

PL f Q 483

max -=

在上面计算f qma 和f Qmax 的式中,

E ——弹性模量,对于钢可取E=2.0×105

(N/mm 2); I ——主梁中部截面对水平重心轴x-x 的惯性矩(mm 4)

6

)2(263

2113

1h h B B I δδδδ+++= P ——应为(1/2)额定载荷。 1.3 焊脚尺寸的设计

填角焊缝的计算厚度不得小于4mm ,同时不得大于1.2δ , δ为焊件中厚度较小者。 主梁上下盖板与腹板之间的角焊缝的剪切应力τ应满足:

式中:m ax Q ——主梁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最大支反力(N ),=主梁跨端最大剪力;

I ——主梁端部支承截面对水平重心轴x-x 的惯性矩(mm 4); S 1——主梁端部上盖板面积对截面水平重心轴线x-x 的静矩(mm 3); )2

(

1

011δδ+=H B S h f ——角焊缝计算厚度,等于角焊缝斜边上的高(mm ), [τ]—— 角焊缝的许用剪切应力(MPa )。

当单面填角焊缝时h f =0.7K ,采用双面填角焊缝时h f =1.4K , 当全焊透时h f =δ , K ——焊脚高度(mm ),δ——焊件中厚度较小者的板厚(mm )。

深熔角焊缝时,计算高度h f 的确定见《焊接结构》(方鸿渊著)第三章 第3节“焊接接头静载强度计算”。 焊缝的许用应力可参考《焊接结构》第三章第4节“焊缝许用应力”。 参考资料

[1]陈道南、盛汉中主编.起重机课程设计(修订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2]《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主编.起重机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3]张文质、虞和谦、王金诺等.起重机设计手册 [M].北京:中国铁道部出版社,1998.3 [4]陈裕川主编.焊接工艺评定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

[5]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焊接手册第三卷[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

[21

max ττ≤??=

I

h S Q f

[6]田锡唐主编.焊接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0

[7]《材料力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现用教科书。

附注:工作类型、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

1)工作类型

根据门、桥式起重机的工作繁忙程度和载荷变化程度,把起重机的工作类型划分为:轻级、中级、重级和特重级四种级别。它们分为A1~A8八个级别,大体上相当于:A1-A4-轻;A5-A6-中;A7-重,A8-特重。2)起重机载荷分类与载荷组合

作用在起重机上的载荷分为三类,即

(1)基本载荷:始终或经常作用在起重机结构上的载荷,包括自重载荷、起升载荷、惯性水平载荷,以及考虑动载系数与相应载荷相乘的动载效应。只考虑基本载荷的组合为组合Ⅰ。

(2)附加载荷:起重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结构所受到的非经常性作用的载荷。它包括起重机工作状态下的最大风载荷、起重机偏斜运行侧向力、根据实际情况而考虑的自然载荷,以及某些工艺载荷等。考虑基本载荷和附加载荷的组合为组合Ⅱ。

(3)特殊载荷:起重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结构可能受到的最大载荷,或者在工作状态下结构偶然受到的不利载荷。考虑基本载荷和特殊载荷的组合,或三类载荷都考虑的组合为组合Ⅲ。

3)计算原则

为保证起重机安全、正常地工作,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和机构的零部件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刚度的要求。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是指结构构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不应超过许用的承载能力,刚度要求是指结构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不应超过许用的变形值,以及结构的自振周期不应超过许用的振动周期。计算的内容不同,对应的载荷组合类别也不同。

(1)寿命(耐久性)计算载荷——第Ⅰ类载荷用来计算零部件或金属结构的耐久性、磨损或发热。按正常工作时的等效载荷进行计算。

工作级别是A6、A7、A8级起重机,对于受变载荷作用的机构零件和金属结构应做疲劳强度验算。

(2)强度计算载荷——第Ⅱ类载荷用来计算零部件或金属结构的强度、受压和平面弯曲构件的稳定性、结构件的刚度、起重机的整体稳定性与轮压。按工作状态最大载荷进行强度计算。确定强度计算载荷时,应选取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载荷组合。

(3)验算载荷——第Ⅲ类载荷用来验算起重机的某些装置(如夹轨器)、变幅机构、支承旋转装置的某些零件和金属结构的强度和构件的稳定性,以及起重机的整体稳定性。按非工作状态最大载荷及特殊载荷(安装载荷、运输载荷及冲击载荷等)进行强度验算。

第2章 储罐的设计校核

储罐是属于压力容器的一种,对于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有着严格的标准,目前通用的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的标准为GB150-2011,GB150-2011也是本次储罐设计的主要参考标准。

2.1 设计储罐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按GB150-2011的要求,根据给定条件和任务书设计储罐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2.1.1 储罐的筒体及封头的选材及结构

根据储罐内所贮存的介质及标准进行选材。

筒体结构设计为圆筒形。因为作为容器主体的圆柱形筒体,制造容易,安装内件方便,而且承压能力较好,这类容器应用最广。

封头有多种形式,半球形封头就单位容积的表面积来说为最小,需要的厚度是同样直径圆筒的二分之一,从受力来看,球形封头是最理想的结构形式,但缺点是深度大,直径小时,整体冲压困难,大直径采用分瓣冲压其拼焊工作量也较大。椭圆形封头的应力情况不如半球形封头均匀,但对于标准椭圆形封头与厚度相等的筒体连接时,可以达到与筒体等强度。它吸取了蝶形封头深度浅的优点,用冲压法易于成形,制造比球形封头容易,所以选择椭圆形封头,结构由半个椭球面和一圆柱直边段组成。

2.1.2 设计计算

2.1.2.1 筒体壁厚计算

根据选用的材料的许用应力及标准中的公式确定筒体壁厚。

例如:

圆筒的计算压力为2.16 Mpa,容器筒体的纵向焊接接头和封头的拼接接头都采用双面焊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的焊接接头,取焊接接头系数为1.00,全部无损探伤。取许用应力为163 Mpa 。 壁厚:

[]1.0206

.12116323000

6.122D =-???=

-=

c

t

i c p p φσδ㎜ (2.1)

钢板厚度负偏差0.8C 1=,查材料腐蚀手册得50℃下液氨对钢板的腐蚀速率小于0.05㎜/年,所以双面腐蚀取腐蚀裕量2C 2=㎜。

所以设计厚度为:

81.2212=++=C C d δδ㎜

圆整后取名义厚度24㎜。 2.1.2.2封头壁厚计算

标准椭圆形封头长短轴之比为2

封头计算公式 :

[]c

t

i

c p p 5.02D -=

φσδ (2.2)

可见封头厚度近似等于筒体厚度,则取同样厚度。可根据厚度查标准得知封头的直边高度。

2.1.3 附件的选择

2.1.

3.1 人孔的选择

为了检查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裂纹、变形、腐蚀等缺陷,需要在容器的筒体上开设人孔,开设人孔的大小,及人孔的结构可根据标准选定。

2.1.

3.2开孔补强计算

压力容器的筒体上开孔削弱了筒体本身的强度,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需要进行补偿。压力容器开孔补强常用的形式可分为补强圈补强、厚壁管补强、整体锻件补强三种。

补强圈补强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原材料易解决、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一般用途、条件不苛刻的条件下,可采用补强圈补强形式。但必须满足规定的条件。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为了计算方便,采用等面积补强法,即壳体截面因开孔被削弱的承载面积,必须由补强材料予以等面积的补偿。当补强材料与被削弱壳体的材料相同时,则补强面积等于削弱的面积。具体的补强计算方法及补强圈的选择参考标准GB150-2011.

不需另行补强的条件:当壳体上的开孔满足下述全部要求时,可不另行补强。

①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

②两相邻开孔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的2倍。

③接管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89㎜。

④接管最小壁厚满足以下要求。

表2.1 接管最小壁厚要求

接管公称直径/mm

57

65 76 89

最小壁厚/mm 5.0 6.0

2.1.

3.3 进出料接管的选择

容器接管一般应采用无缝钢管,所以液体进出料口接管材料选择无缝钢管,采用无缝钢管标准GB8163-87。进出料接管满足不另行补强的要求所以不再另行补强。

接管口法兰根据接管的公称直径查表选择。

2.1.

3.4液面计的选择

液面计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玻璃板液面计。它们都是外购的标准件,只需要选用。玻璃板液面计有三种:透光式玻璃板液面计、反射式玻璃板液面计、视镜式玻璃板液面计。液面计的个数根据储罐筒体的直径选取。

2.1.

3.5安全阀的选择

安全阀是压力容器上必不可少的附件,由工作压力决定安全阀的公称压力,由工作温度决定安全阀的使用温

度范围,可根据上述两个条件选择标准的安全阀。 2.1.3.6 排污管的选择

排污管按照标准选择相应的无缝钢管,以及对应的法兰及排污阀。 2.1.3.7 鞍座的选择及校核 1)鞍座结构和材料的选取

卧式容器的支座有三种形式:鞍座、圈座、和支腿,常见的卧式容器和大型卧式储罐、换热器等多采用鞍座,它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卧式容器支座。置于支座上的卧式容器,其情况和梁相似,有材料力学分析可知,梁弯曲产生的应力与支点的数目和位置有关。当尺寸和载荷一定时多支点在梁内产生的应力较小,因此支座数目似乎应该多些好。但对于大型卧式容器而言,当采用多支座时,如果各支座的水平高度有差异或地基沉陷不均匀,或壳体不直不圆等微小差异以及容器不同部位受力挠曲的相对变形不同,是支座反力难以为个支点平均分摊,导致课题应力增大,因而体现不出多制作的优点,故一般情况采用双支座。 采用双支座时选取的原则如下:

① 双鞍座卧式容器的受力状态可简化为受均布载荷的外伸梁,由材料力学知,当外伸长度A=0.207L 时,跨度中央的弯矩与支座截面处的弯矩绝对值相等,所以一般近似取.2L 0A ≤,其中L 取两封头切线间距离,A 为鞍座中心线至封头切线间距离。

② 当鞍座邻近封头时,则封头对支座处筒体有加强刚性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加强效应,在满足.2L 0A ≤下应尽量使0.5R 0A ≤.

此外,卧式容器由于温度或载荷变化时都会产生轴向的伸缩,因此容器两端的支座不能都固定在基础上,必须有一端能在基础上滑动,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通常的做法是将一个支座上的地脚螺栓孔做成长圆形,并且螺母不上紧,使其成为活动支座,而另一支座仍为固定支座。

2)容器载荷计算

筒体的质量1m : 封头的质量2m :

水压试验时水的质量3m :

附件的质量4m :人孔重+人孔补强重+进出料管+两个液面计+安全阀+排污阀+与阀门相接的接管重量.

所以总质量为m =1m +2m +3m +4m 3) 鞍座选取标准

鞍座的选取参照标准JB/T4712-2007,标准中的鞍座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形式,重型鞍座可满足卧式换热器、介质比重较大或L/D 较大的卧式容器;轻型鞍座则满足一般卧式容器的使用要求。但容器直径小于一米的鞍座未设轻型结构,这是因为容器直径小其重量不会相差太大,且由于构造上的要求轻型鞍座的尺寸及用材量与重型鞍座相比相差无几。

2.1.4 强度计算

参照GB/T 4731进行强度计算

第3章图纸绘制

完成箱型梁或储罐的设计后,画出箱型梁或储罐的图纸。

3.1 基本格式(GB/T 17825.2-1999)

3.1.1图幅与图框

(1)图纸幅面尺寸

用计算机绘制CAD图时,其图幅及格式应符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图幅》(GB/T14689-1993)的有关规定。绘制图样时,优先采用表1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必要时可以沿长边加长。对于A0、A2、A4幅面的加长量应按A0幅面长边的八分之一的倍数增加。对于A1、A3幅面的加长量应按A0幅面的四分之一的倍数增加,A0及A1幅面也允许同时加长两边。

表3-1 幅面及周边尺寸单位:mm

(2)图框格式

无论图样是否装订,均应在图幅内画出图框和对中符号,并用粗实线绘制。需要装订的图样,其格式如图3-1(a)所示,周边尺寸见表1。一般采用A4幅面竖装或A3幅面横装。不留装订边的图样,其图框格式如图1(b)所示,周边尺寸e见表1。

(a)

(b)

图3-1 图框格式

3.1.2标题栏

每张用AutoCAD绘制的工程图样中都应该有标题栏,其格式如图3-2所示。所有的标题栏都应该配置在AutoCAD工程图纸的右下方,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的方向。而且标题栏的字体和线型应该符合工程制图标准。标题栏中的年、月、日都要按规定填写齐全。

标题栏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其他区、名称和代号区组成。也可以按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

(1)更改区:一般由更改标记、处数、分区、更改文件号、签名和年、月、日等组成。它的内容应该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填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顺延;或者放在图样中其他地方,但应该有表头。

(2)签字区:一般由设计、审核、工艺、标准化、批准、签名和年、月、日等组成。

(3)其他区:一般由材料标记、阶段标记、重量、比例等组成。

(4)名称及代号区:一般由单位名称、图样名称和图样代号等组成。

3.1.3明细栏

(1)装配图中一般都应该有明细栏。

(2)配置明细栏。明细栏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的上方,格式如图3-2所示。明细栏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填写,其行数应该根据需要而定。当从下而上延伸位置不够时,可以紧靠在标题栏的左边自下而上延续。

当装配图中不能在标题栏的上方配置明细栏时,可以作为装配图的续页而且按照A4幅面单独给出,其顺序是从上到下延伸。还可以连续加页,但应该在明细栏的下方配置标题栏,并且在标题栏中填写与装配图一致的名称和代号。

(3)明细栏的内容配置。明细栏一般由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重量(单件、总计)、备注等组成,并为3.5号字。

注:图2中“材料标记”为7号字;“专业、班级”为5号字;“图样名称”为5号字;“图样代号或存储代号”为5号字;其余均为3.5号字。

图3-2 标题栏的格式

3.1.4签署规则(GB/T 17825.7-1999)

CAD文件中的签署必须完整、清晰,且一般一人只能签署一项。签署者的姓名不允许省略,日期也应完整签署年、月、日。签署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签署者应承担签署的技术责任。纸质CAD文件一般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采用手工形式进行签署。

3.2图线

图线宽度一般优先采用如表3-2中第一组

表3-2 图线

3.3 字体

机械工程的CAD制图所使用的字体,应按GB/T13362.4~13362.5中的要求,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1) 数字与字母一般应以斜体(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输出,且小数点应占一个字位,并位于中间靠下处。

(2)汉字在输出时一般采用正体(长仿矢量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和推行的简化字。汉字

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体的宽度一般为

2

h

,即5号字体的字宽为3.5mm。

6

表3-3 字体高度与图纸幅面之间的选用关系

图幅

A0 A1 A2 A3 A4 体h

汉字

5 3.5

字母与数字

3.5 表面粗糙度

CAD图中表面粗糙度符号与尺寸标注相对应,标注尺寸大小如图3-4:

图3-4表面粗糙度符号

注:图纸右上角的“其余”粗糙度整体要比图纸上的大1.4倍。

3.6 形位公差

CAD图中形位公差符号h与尺寸标注h相对应,标注尺寸大小如图3-5:

图3-5形位公差符号

3.7 技术要求

CAD图中的技术要求应置于标题栏的上方或左方,并根据图幅的大小按表3-4中提供的参数选择字号,其中“技术要求”标题大一号字。且行的间距不得小于2mm;需要采用分数时,其分数线用“/”表示。

表3-4技术要求的推荐字号

图幅

A0 A1 A2 A3 A4

类别

汉字7 7 5 5 5

字母与数字 5 5 3.5 3.5 3.5

3.8 剖面符号(GB 4457.5-84)

在剖视和剖面图中, 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应画出剖面符号。国标中规定,不同材料采用不同的剖面符号,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详见有关书籍。绘制剖面符号应注意如下要求:(1)同一金属零件的零件图,剖视图、剖面图的剖面线,应该画成间隔相等、方向相同而且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的平行线。

(2)相邻辅助零件(或部件),不画剖面符号。

(3)当被剖部分的图形面积较大时,可以只沿轮廓的周边画出剖面符号。

(4)如果仅需要画出剖视图中的一部分图形,其边界又不画波浪线时,则应该将剖面线绘制整齐。

3.9 装配图零件序号

3.9.1 一般原则

(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

(2)装配图中的一个部件只写一个序号,同一装配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应该编写同样的序号。

(3)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应该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保持一致。

3.9.2序号的编排

序号应该尽可能地编排在反映装配关系最清楚的视图上。装配图中编排零部件序号的通用方法如下:

(1)在指引线的水平线(细实线)上序号,序号字高应该比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一号或两号,如图3-6(a)所示。

3.9.3 编写序号的形式

(1)同一张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形式应该一致。

(2)相同的零、部件用一个序号,一般只标注一次。多处出现相同的零、部件,必要时也可以重复标注。

(a) (b) (c)

图3-6 零件序号的编写形式

(3)指引线应该自所指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末端画一个圆点,如果所指部分(很薄的零件或者涂墨的剖面)内不便画圆点时,在指引线的末端画出箭头,并且指向该部分的轮廓,如图3-6(b)所示。

(4)序号指引线相互不能相交;当它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不应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指引线可以画成折线,但是只允许曲折一次,如图3-6(c)所示。

(5)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3-7所示。

(6)装配图中的标准化组件(如油杯、滚动轴承、电动机等)可看作一个整体,只编写一个序号。

2013级JAVA课程设计题目

Java课程设计题目 一、课程设计总体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是对前面学过的所有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以及编程方法的一个总结、回顾和实践,因此,开始设计前学生一定要先回顾以前所学的内容,明确本次作业设计所要用到的技术点并到网上搜索以及查阅相关的书籍来搜集资料。通过编写一个基于JA V A的应用系统综合实例,来掌握Java语言编程技巧。 重要说明日程说明: 1、4月21日前分组选题,查询资料,21-27日程序设计以及上机调试。最多2人一组。 2、设计报告打印一份,并将电子版以”13信算xx班第XX组报告.rar”的压缩包发到邮 箱:325822013@https://www.360docs.net/doc/d66875451.html,邮箱。 3、压缩包里包含:设计报告的word版,word名称参考说明2,程序源代码文件。 注意:4月27日23点59分之后不再接收电子以及纸质稿,逾期成绩一律按不及格计算,联系方式qq:325822013,TEL:670705。 机房开放安排说明: 1.机房地点:求中502、503 2.时间安排共开放2.5天: 21日(周一):1-2节信算1、2班/ 3-4节数学1、2班/ 5-6节信算3班 23日(周三)全天,25日(周五)上午自由开放 二、参考题目及要求: 1、编写一个记事本程序(2人) 要求:用图形用户界面实现。 能实现编辑、保存、另存为、查找替换等功能。 提示:使用文件输入输出流。 2、ATM柜员机模拟程序(3人) 要求: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当输入给定的卡号和密码(初始卡号和密码为123456)时,系统能登录ATM柜员机系统,用户可以按照以下规则进行: 1、查询余额:初始余额为10000元 2、A TM取款:每次取款金额为100的倍数,总额不超过5000元,支取金额不允许透支。 3、A TM存款:不能出现负存款。 4、修改密码:新密码长度不小于6位,不允许出现6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只有旧密码正确,新密码符合要求,且两次输入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成功修改密码。 3、超市收银系统(3人) 要求:使用图形用户界面。 由收银员输入顾客的会员卡卡号(若有卡)、所购商品的货号等。从数据库中取出有关价格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返回给收银台。同时把该收银台的销售总量和有关种类商品的剩余量以及该持卡顾客的消费情况交数据库存储以供查询。 另外,对没有卡的消费情况不记录该顾客的消费情况等个人信息。如果一个未持卡顾客一次购物满200元,可为其发放一张会员卡,以后在该商场购物可向9折优惠。

2013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彩色图像增强软件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班级: 1002501 姓名:曾小路 学号: 100250131 指导教师:赵占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3 年12月27日

目录 目录 .......................................................................................................................... I 一. 课程设计任务 (1) 二. 课程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2) 2.1 彩色图像基础 (2) 2.2 彩色模型 (2) 三.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结果 (6) 3.1 采集图像 (6) 3.2 图像增强 (7) 3.3 界面设计 (9) 四. 课程设计总结 (12) 五. 设计体会 (13) 六. 参考文献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课程设计报告 一. 课程设计任务 1.1设计内容及要求: (1)、独立设计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对由于曝光过度、光圈过小或图像亮度不均匀等情况下的彩色图像进行增强,提高图像的清晰度(通俗地讲,就是图像看起来干净、对比度高、颜色鲜艳)。 (2)、参考photoshop 软件,设计软件界面,对处理前后的图像以及直方图等进行对比显示; (3)、将实验结果与处理前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设计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1.2参考方案 1、实现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学习使用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利用imread()语句读入图像,例如image=imread(flower.jpg),利用彩色图像模型转换公式,将RGB 类型图像转换为HSI 类型图像,显示各分量图像(如imshow(image)),以及计算和显示各分量图像直方图。 2、彩色图像增强实现 对HSI彩色模型图像的I分量进行对比度拉伸或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提高亮度图像的对比度。对S分量图像进行适当调整,使图像色彩鲜艳或柔和。 H 分量保持不变。将处理后的图像转换成RGB 类型图像,并进行显示。分析处理图像过程和结果存在的问题。 3、参照“photoshop”软件,设计图像处理软件界面 可设计菜单式界面,在功能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按键式界面,视 功能多少而定;参考matlab 软件中GUI 设计,学习软件界面的设计 - 1 -

Excel2013课程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工具《Excel2013课程设计》 淄博一中孙林 2016年3月

模块一 Excel数据输入、计算和统计技术的教学应用 学习目标 1.学习Excel数据输入技术,如序列、分列输入等技术,提高输入效率; 2.学习Excel数据求和、排名等技术,实现成绩的计算和排名处理; 3.学习Excel查阅和打印技术,实现成绩的查阅和成绩条等信息的打印; 4.学习Excel数据的分类汇总技术,计算班级学科平均分和统计上线人数。 知识图 导入语 本模块学习Excel数据输入、计算和统计技术的教学应用,有效提升教师处理、分析和应用成绩数据的能力,指导教师高效处理和分析学生的成绩数据,准确了解学情,及时发现数学问题,有针对性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预详细了解本模块的内容,请观看下面的学习导入视频。 教学视频:0-1 《Excel2013学习导入》 主题一 Excel数据输入技术 微课导入,感受Excel快速输入技术的魅力和效率 观看下面的微课——《Excel数据输入技术》,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 1.利用序列填充法如何填充2,4,6,8,10……20的偶数序列?

2.如何利用自定义序列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学科的输入? 微课:1-1 《Excel数据输入技术》 结合微课观看情况,自主选择PPT文件学习 教学课件:1-2 《Excel数据输入技术》 完成相关操作练习及思考练习、讨论分享 请按照微课要求,自主完成相关操作练习及活动1中的思考练习,请在学习平台中及时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和操作心得。 资源文件:《学生成绩表》操作练习文件 主题二 Excel数据计算技术 微课导入,感受Excel数据计算技术的魅力和效率 观看下面的微课——《Excel数据计算技术》,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 1.观察公式中数据区域的表示方法,注意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的区别,思考在公式两种引用的作用? 2.手动选取公式数据范围时CTRL和SHIFT两个辅助键的区别是什么? 3.说说专用名次排序函数RANK的优势? 微课:2-1 《Excel数据计算技术》 结合微课观看情况,自主选择PPT文件学习 教学课件:2《Excel数据计算技术》 微课导入,感受Excel查阅及打印技术的魅力和效率观看下面的微课——《Excel数据的查阅及打印》,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 1.在数据的查阅过程中,如果使用了隐藏技术,如何发现及取消隐藏?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2013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版) 一、组织形式 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班级按项目小组进行分组,每组4人。 2、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由项目项目负责人召集项目组成员进行工作分工,开展工作。 3、项目的每项任务要落实到人,且规定该任务的起止日期和时间。 二、总体要求 1、要求运用规范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2、要求每个小组提交《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两份文档。 3、系统分析要求有业务功能分析、流程分析、信息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等。 4、设计文档要求有架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设计等。 5、要求按规范绘制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6、要求有数据量分析、输入输出、存储、通信网络、设备选型等设计内容环节。 7、结论和体会 简要说明项目设计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三、考核 1、若有小组题目有重复,如果内容被认定为互相抄袭,则双方成绩为不及格。 2、每个小组都必须通过答辩。

四、设计题目及背景介绍 1、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目前旅游行业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但由于信息化普及程度低,各旅游机构并不能取得比较准确而详细的市场数据,尤其是国内旅游方面的数据,不利于从宏观方面掌握旅游的发展态势和为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旅游行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旅行社进行信息化。另外,正如众多业内商家所谈,旅游行业是信息密集性行业,旅游的提供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旅游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相关行业的协作,其中信息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综观旅游投诉事件,有大部分是因为信息沟通不畅通而造成的。因此旅行社作为旅游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沟通显得非常必要。就旅行社运营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削弱了旅行社信息垄断的功能,对旅行社未来的运营目的提出了挑战。因此,旅行社必须改变模式才能取得发展。许多研究表明,旅行社未来的业务应该着重于凭借自身的专业化优势,进行旅游信息加工,提供有偿的信息咨询服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活动和利用网络进行组团等。此外,旅行社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练好内功,走做强做大的发展之路。改变传统经营模式,选择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是明智的决策。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若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必将阻碍旅游业的发展,故旅游业管理的信息化成其必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一批旅行社开始意识到必须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性了。旅行社的主要职能包括: (1)组团职能。 (2)接团职能。 (3)导游职能。 (4)散客职能。 (5)交通职能。 (6)计调职能。 (7)财务职能。

13本科课程设计模板

荆楚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班级: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 ____________ 设计题目:_ ________ _____ 完成日期:2015 年07 月5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 _ 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设计任务 (3) 1.1设计目的 (3) 1.2设计内容 (3) 1.3设计指标或者要求 (3) 2 设计过程 (3) 2.1程序功能 (3) 2.2程序流程图 (4) 3软件运行或者测试结果 (6) 3.1管理员身份登录 (6) 3.2读者身份登录 (8) 4 软件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9) 5 总结 (10) 附录(程序源代码) (10)

1 设计任务 1.1设计目的 运用所学C++知识,完成图书馆管理系统,通过实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1.2设计内容 建立图书馆管理系统,用户分为图书管理人员,读者。管理人员可以增加删除查看图书、读者。读者只能查看自身信息,和借还书。 1.3设计指标或者要求 管理人员可以访问任意图书和读者,而读者只能借还图书馆存在的图书和查看自己的 2 设计过程 分析:由于管理系统用户有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但两者的权限不同,管理员有权访问所有图书信息和管理员信息,而读者只能访问所有图书信息和自身的信息。所以他们的相同点:都能访问所有图书信息 不同点:管理员能访问所有读者信息而管理员只能访问自身信息而不能访问其它读者信息;故此设计了三个类。 程序包含三个类:图书类(books),管理员类(manager),读者类reader,books类为抽象类,manager,和reader类为books类的派生类。为了能让管理员和读者访问所有图书信息,所有都继承了books类;而为了分出两者的权限的不同,所以把所有读者的信息做为一个链表作为管理员的一个私有成员,而读者却只能放一个自身节点作为读者的私有成员,然后分别设计各个类的成员函数。 2.1程序功能 Class books ///虚基类 { protected: books_node *broot; public: books();//构造函数 savebooks();//保存修改的内容 search_book();//查找某一本书 print_books();//输出所有书的信息 virtual add_book()=0;//对于读者是还书,对于管理员添加书 virtual delet_book()=0;//对于读者是借书,对于管理员是去掉某一本书 };

课程设计参考选题2013

附录A 参考选题(每个选题每班最多可由两位同学选定) I级难度系数 1.员工薪资管理子系统 背景资料: 1)某单位现有1000名员工,其中有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2)该单位下设4个科室,即经理室、财务科、技术科和销售科。 3)工资由应发和应扣两类。应发部分包括基本工资、福利补贴和奖励工资,失业保险 和住房公积金在工资中按百分比扣除。 4)每个员工的基本资料有姓名、性别、年龄、所属部门和职务(如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销售人员等)。 5)不同职务拥有不同的、可修订的基本工资和福利津贴,需要系统逐级设置。奖励工 资因人而异。工资按月发放,实际发放的工资金额为工资减去扣除。 设计要求: 1)实现按照科室录入个人的基本资料、工资和扣除金额的数据。 2)计算个人的实际发放工资,给出工资表单。 3)按科室、职称分类统计人数和工资金额。 4)实现各种条件分类查询。 5)能够删除辞职人员的数据。 2.书店销售管理子系统 背景资料: 书店希望借助一个销售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现有业务的管理。该书店目前采用会员制,顾客购买书籍累计到一定金额后,凭购物发票可申请成为会员,会员在购书时享有一定的折扣。该书店不定期地会推出促销活动,图书的价格是可变的。 设计要求: 1)图书入库管理:维护入库图书的信息(图书编号、书名、作者、价格、图书分类、 出版社),自动计算库存。 2)图书统计查询:按图书分类,出版社,作者等条件查询图书详细信息。 3)销售管理:销售过的图书记录在销售列表中,图书销售后,实时记录图书库存,实 现分别按日、月和年对销售数量的统计。 4) 会员管理:提供会员信息的维护,可设置会员等级,不同级别的会员享受不同的折扣。 3.人才市场管理系统 背景资料: 随着人才流动的正常化以及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长,人才市场的业务越来越红火。人才市场管理系统实现对人才市场业务的规范化管理。 设计要求: 系统主要管理如下信息: 用人单位:编号、名称、联系人、电话、招聘人数、学历要求、招聘职位等。 求职人员:身份证号、姓名、地址、电话、学历、求职意向等。 每个招聘单位可以招聘多名求职人员,每个求职人员只能与一家单位签约;每位求职人

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解析

《建材工厂工艺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3年6月

第一章工艺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 建材工厂基本建设过程中,设计工作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设计驻厂(包括调试和试生产在内)阶段。其中初步设计是研究和解决工厂设计各项重大原则、方案和总体规划的设计阶段。对技术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建设项目,可以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分为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价段来进行。对于较简单的子项,也可以简化设计阶段只做施工图设计。 因设计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阶段对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也不同。但不管工程项目大小,其设计文件都要齐全,内容要完整,并须达到应有的深度。 一、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 本次工艺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包括以下的图纸和文字说明: 1、水泥粉磨流程图; 2、水泥粉磨车间工艺布置平、剖面图; 3、工艺设备表; 4、工艺设计说明(包括工艺设计计算)书; 工艺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定全厂生产车间总体布置; 2、定各生产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3、定原、燃料的消耗; 4、定主机设备型号,规格,生产能力和数量; 5、定各车间内部工艺布置; 6、能指导施工图设计的编制。 二、初步设计工艺布置图,内容如下:

粉磨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平、剖面图表示粉磨生产工艺流程,主机和主要的附属设备台数及定位尺寸,车间厂房柱网和各层层高等。 (一)工艺布置平面图 1、注明厂房柱、墙轮廓线,柱网间距,楼层、平台相对标高,门、窗(必 要的)、楼梯位置; 2、各层平面上设备外形俯视图和设备编号,设备定位尺寸和尺寸线; 3、地坑、地沟的位置和相对标高; 4、吊装(检修)孔的位置,吊车和吊车梁的平面位置; 5、辅助室、生活室的平面位置和尺寸。 (二)工艺布置剖面图 1、注明厂房柱、梁、墙轮廓线,柱网间距,楼层、平台相对标高,楼梯 位置; 2、各楼层、平台上设备外形侧视图和设备编号,设备定位尺寸和尺寸线; 3、非标准件外形轮廓(如溜管、风管、支架、料斗等); 4、地坑、地沟的位置及深度(相对标高); 5、平台、设备基础(地上、台面部分)立面示意图; 6、吊车梁的立面位置,吊钩的位置及荷载。 三.初步设计工艺设备表,填写要求如下: 1.注明设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生产能力,数量,重量,设备来源等项;名称,型号,规格要与生产品样本一致,或与设备图纸一致,不得采用俗名,也不能自取。 2.输送设备的长度或高度,只供参考用,不得作为订货的依据; 3.各种风机型号和规格,各种阀门等;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3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1、(难度系数3)模拟UNIX(linux)文件系统 [问题描述] 在任一OS下,建立一个大文件,把它假象成一张盘,在其中实现一个简单的模 拟UNIX文件系统。 [基本要求] 1).在现有机器硬盘上开辟20M的硬盘空间,作为设定的硬盘空间。 2).编写一管理程序对此空间进行管理,以模拟UNIX(或linux)文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盘块大小1k 正规文件 (2) i 结点文件类型目录文件 (共1byte) 块设备 管道文件 。物理地址(索引表) 共有13个表项,每表项2byte 。文件长度4byte 。联结计数1byte (3)0号块超级块栈长度50 空闲盘块的管理:成组链接( UNIX) 或位示图法(Linux) (4)每建一个目录,分配4个物理块 文件名14byte (5)目录项信息 i 结点号2byte (6)结构:0#:超级块 1#-20#号为目录区 20#-30#号索引节点区 (7)功能:1、初始化 2、建立文件(需给出文件名,文件长度) 3、建立子目录 4、打开文件(显示文件所占的盘块) 5、删除文件 6、删除目录 7、显示目录(即显示目录下的信息,包括文件、子目录等) 8、显示整个系统信息 2、模拟文件系统(难度系数2) [问题描述] 在任一OS下,建立一个大文件,把它假象成一张盘,在其中实现一个简 单的小型文件系统。 [基本要求] 该小型文件系统没有子目录机制,文件连续分配,不考虑分区。

做一个简单的操作界面,提供五条简单的命令:显示文件名dir 、创建文件cf、拷贝文件copy、删除文件del , 文件改名rename 。 进一步增强: 上题中的文件系统功能:文件系统不连续分配,可以有子目录机制,(如两级子目录机制)。 3、设计一个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难度系数1) 并编写模拟程序实现之。产生一个需要访问的指令地址流。它是一系列需要访问的指令的地址。为不失一般性,你可以适当地(用人工指定地方法或用随机数产生器)生成这个序列,使得 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25%的指令均匀地散布在前地址部分,25%的地址是均匀地散布在后地址部分。 页面淘汰算法采用最佳,FIFO,LRU,LFU 等页面淘汰算法,并且在淘汰一页时,只将该页在页表中抹去。而不再判断它是否被改写过,也不将它写回到辅存。存储管理算法的流程图如下: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彩灯烟花控制器 主要要求及指标: 设计一个可以循环移动的彩灯控制电路,彩灯总数为8盏。 1.灯光流的点亮方式有四种: 方式1:亮1灭1;方式2:亮2灭2; 方式3:亮4灭4;方式4:亮8灭8; 2. 灯光流的点亮方式每个循环切换一次,先正向切换(从方式1至方式4),再反向切换(从方式4至方式1); 3. 每种8个节拍作为一个循环,一个循环结束时,控制进行方式切换; 4. 每4种灯流方式完成时,控制灯流方式切换的正反; 5. (*)彩灯白天不亮,晚间自动亮。

2. 四档速度彩灯控制器 主要要求及指标: 1.控制红、黄、绿、蓝一组彩灯,按如下所示的规律(实际上为四位循环码,见下表)循环闪亮:全灭-蓝-绿蓝-绿-黄绿-黄绿蓝-黄蓝-黄-红-红蓝-红绿蓝-红绿-红黄绿-红黄绿蓝-红黄蓝-红黄-全灭。如此循环,产生“流水”般的效果; 2.实现四挡不同的速度,交替完成每一循环“流水”; 3.(*)彩灯白天不亮,夜晚自动亮。 设计提示: 1.用光敏器件(如光敏电阻)检测周围环境的光强,以区分白天、夜晚,控制彩灯的亮灭。 2.四位循环码有十六个状态,至少需用四个触发器为核心组成一个时序逻辑电路或用十六进制的计数器+逻辑电路构成灯的控制电路。

3. 移动方向可逆的彩灯控制器 主要要求及指标: 1.控制红、绿、黄一组彩灯循环闪亮,变化的规律是:红→红绿→绿→黄绿→黄→全亮→全灭→全亮→黄→黄绿→绿→红绿→红,如此往复循环,产生“流水”般的效果; 2.彩灯白天不亮,夜晚自动亮。 3.(*)在“流水”中,前7秒速度快,后7秒速度慢。 设计提示: 1.由于灯的亮灭规律是钟摆样的往复式,故除了可按常规设计一般时序逻辑电路的方法设计逻辑控制电路外,还可将计数器改为可逆计数器,每完成一次计数循环,由加法计数改为减法计数,或由减法改为加法计数,如此循环。计数器可用可逆计数器74191或74190均可。 2.用光敏器件(如光敏电阻)检测周围环境的光强,以区分白天、夜晚,控制彩灯的亮灭。

2013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2013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1引言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2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

201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要求 设计说明书编写内容: 1. 封面、目录 2. 设计题目、原始条件数据 3. 工艺流程简介及论述 4. 设备选型计算 5. 设计结果一览表 6. 设计评述 7. 主要参考文献 8. 工艺流程图、设备图 注意事项: 1、课程设计必须独立完成,如有问题可提问。也可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但不能互相抄袭。 2、如有不足的数据资料除可在课本查找外,还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或取近似值。 3、按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并装订成册,所有组的封面统一一致,封面上包括: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时间。上交时间:2014-1-6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7题目) 1. 分离苯—甲苯溶液的常压精馏塔钟华森 设备类型:筛板 原料:含苯40%(质量百分比,)的苯—甲苯混合溶液; 生产能力:年处理量10万吨;年开工7200小时 进料热状况:泡点进料 分离要求:塔顶气相产物苯含量不低于96%;塔底液相产物苯含量不高于2% 2.分离苯—甲苯溶液常压精馏塔张芮 设备类型:泡罩 原料:含苯24%(质量百分比,)的苯—甲苯混合溶液; 生产能力:年处理量10万吨;年开工7200小时 进料热状况:露点进料 分离要求:塔顶气相产物苯含量不低于96%;塔底液相产物苯含量不高于2% 3.正戊烷-正己烷溶液常压精馏塔黄前锋 设备类型:筛板 原料:含C5 30%(质量百分比,)的C5-C6混合溶液; 生产能力:年处理量10万吨;年开工7200小时 进料热状况:泡点进料 分离要求:塔顶气相产物C5含量不低于96%;塔底液相产物C5含量不高于2% 4.正戊烷-正己烷溶液常压精馏塔韦敏飞 设备类型:泡罩 原料:含C5 25%(质量百分比,)的C5-C6混合溶液; 生产能力:年处理量10万吨;年开工7200小时 进料热状况:露点进料 分离要求:塔顶气相产物C5含量不低于96%;塔底液相产物C5含量不高于2%

2013课程设计—波形变换器

2013课程设计—波形变换器 学号0116 班级2011级自动化02班

姓名朱玉菲 同组者成鑫鑫 内容摘要: 本设计主要分为波形变换部分和频率测量部分,波形变换部分由LM324运放与分立元件共同搭建,由三角波发生器产生三角波,与给定的信号通过加法器进行信号叠加,再经过滤波器滤掉高频信号,最后与三角波一同送入比较器得到一个占空比变化的方波。 LM324是四运放集成电路,内部包含四组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除电源共用外,四组运放相互独立。 555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555定时器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 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它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 Multisim的仿真分析方法结合波形变换电路的实例,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在电路基础实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LM324 Multisim 波形变换频率测量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使用给定器件实现图1框图所示电路功能。 二、具体要求 1.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 i10 0.1sin2V u f t =π的正弦波信号,0 500Hz f=; 2. 设计一个信号发生电路,产生如图2所示波形u o1。其中T1=2ms,允许有±10%的误差; 3. u o1,u i1相加,使u o2=10 u i1+ u o1; 4. u o2经滤波器滤除u o1频率分量,选出频率为f0的正弦波信号 -2 t 2 u o1/V T1 图2

为u o3。u o3峰-峰值为9V,用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 5. 将u o3与u o1比较,得到峰值为6V的输出电压u o4; 6. 测量u o4的频率并用数码管显示(注:该部分可以用中小规模数字电路实现,亦可用VHDL或Verilog语言编程,下载到EPM7128 芯片实现。); 7. 要求预留u i1,u o1,u o2,u o3,u o4的测试端子。 三、设计思路: 分段设计,首先设计三角波变换电路,然后设计加法器、滤波器、波形比较器、频率测量部分。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 (1)三角波转换器

课程设计题目2013-物联网

一、选题要求 1. 分组设计 按小组方式进行组织设计,小组成员为4~5人,班级内自由组合,并确定小组组长,分组名单汇总到各班班长,最后交给老师。 2. 题目选择 每个小组至少选择3个题目,其中:基础题中任选3道题,综合设计题选1道题。 3. 考核标准 总的要求:组内每位同学,一起协商承担的任务,每人都要参与设计和编程工作,不能只负责撰写论文。 评分组成: 1)组长对组内成员学习态度和承担设计任务的评价; 2)课程设计完成的效果,必要时会采用现场演示和答辩的方式; 3)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质量; 4. 提交材料 每位同学依据所在小组选择的课程设计题,独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分题目依次撰写。不允许相互间抄袭,否则均以零分计算。 备注:如果是合作完成一个题目的,除了选择的数据结构一样以为,算法部分每个人只写自己完成的那部分,绝对不允许交上来的论文一模一样!。 题目: 要想得到优秀: 只做(必做)题目:数据结构各章算法的演示系统 一、基础题目 基本设计题1:顺序表操作 一、设计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操作特性。 2.实现基于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实现线性表的查找、插入、删除、计数、输出、排序、逆置等运算,查找、插入、删除、计数、输出、排序、逆置要单独写成函数,并能在屏幕上输出操作前后的结果。 通过基本操作的组合来实现:假设利用两个线性表LA和LB分别表示两个集合

A和B(即: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即为集合中的成员),分别实现集合A和B的基本运算:求交集,并集,差集,要单独写成函数,并能在屏幕上输出操作前后的结果。 要求: (1)设计一组输入数据并编写完整的程序。调试程序并对相应的输出作出分析;修改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并验证输出的结果。程序具有可扩展性。 (2)要求设计的界面美观、合理、便于操作等,功能与实际应用系统紧密联系,系统结构合理构思巧妙、模块化程度高等。 基本设计题2:链表操作 一、设计目的 1.掌握线性链表的建立。 2.掌握线性链表的基本操作。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利用链表的插入运算建立线性链表,然后实现链表的查找、插入、删除、计数、输出、排序、逆置等运算,查找、插入、删除、计数、输出、排序、逆置要单独写成函数,并能在屏幕上输出操作前后的结果。 通过基本操作的组合来实现:假设利用两个线性表LA和LB分别表示两个集合A和B(即: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即为集合中的成员),分别实现集合A和B的基本运算:求交集,并集,差集,要单独写成函数,并能在屏幕上输出操作前后的结果。 基本设计题3:栈和队列其应用 一、设计目的 目的在于使读者深入了解栈和队列的特性,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他们;同时还将巩固对这两种结构的构造方法的掌握,接触较复杂问题的递归算法设计。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1):栈列操作的验证(建栈、入栈、出栈、销毁栈) (2):表达式求值 (3):进制转换 (4):队列操作的验证(建队列,入队,出队等操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大纲2013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制定人: 制定时间: 2013年 5月 所在单位:德州科技学院 一、实习基本信息 二、设计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计算机工具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具有实际内容和意义的课程设计,也是机械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并在机构分析与综合方面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在给定运动要求的条件下,使学生受到拟定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训练,并对其中的一~二个机构进行设计和分析。通过设计提高学生机械运动简图的设计能力,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的能力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实习成绩评定(小四号黑体) 实践教学环节应进行严格的考核并评定成绩。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成果的质量、设计过程中的表现。 本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出勤情况、设计过程中的表现、设计说明书的质量、设计图纸的质量。 设计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评定成绩。 四、实习具体安排和要求

注:实习类别选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 1、医用棉签卷棉机 2、设计洗瓶机的推瓶机构 3、轧辊机的轧辊机构设计 4、书本打包机设计 5、制钉机构的设计 6、四工位专用机床 7、平压印刷机机构设计 8、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设计 9、专用精压机设计 10、冲压机构及送料机构设计 11、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12、健身球分选机构设计 13、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机构设计 14、凸轮连杆齿轮机构 15、自定机构设计 二、设计基本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