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的概述及性质和结构特点

玛瑙的概述及性质和结构特点
玛瑙的概述及性质和结构特点

玛瑙的概述及性质和结构特点

一、玛瑙的简单概括

玛瑙是有着和种颜色的一种非常惹人喜爱的玉石,由于颜色和花纹的变化,品种很多,有“千样玛瑙”说法。

行业中多以色命名,红色的称红玛瑙,蓝色的称蓝玛瑙,缠丝的称缠丝玛瑙。。。。。统称玛瑙。另以矿物纹理命名,无纹理单色的称光玛瑙,缠丝状的称玛瑙。

古代自汉以后始用玛瑙的名称。魏文帝:“玛瑙太属也。出古域,文理交错,有似玛瑙,故其方人因以名之。命夫良工,是剖是镌,追形逐好,从宜素便,乃加砥砺,刻方为圆,沈光内照,浮景外鲜,繁文缛藻,文采接连。”

对于玛瑙的成因,古代有很多迷信之说,如是鬼血所脂、是马口吐出物等等。这些说法己在李时珍的《〈〉本草钢目》中给以纠正。“胡人云是马口吐出者,谬言也。”拾遗记云鬼血所化,更谬。赤烂红色,似马之脑,故名。马脑生西国石间,亦美石之类,重宝也。来中国者,皆以为器,又入日本国。用砑木不热者为上,热者非真也。马脑非玉非石,自是一类,有红、白、黑三种,亦有文如缠丝者。西人以小者为玩好之物,大者研为器。

坚而且脆,刀刮不动,出产南北。大者如斗,其质坚硬,碾造费工。南马脑产大食等国,色正红无暇,可作杯。西北者色青黑,宁夏瓜洲、恙地砂碛中得者尤奇:有柏枝马脑,花如柏枝;有夹胎马脑,正视莹白,侧视则若凝血,一物二色也;截子马脑,黑白相间;合子马脑,漆黑中有一白线间之;锦红马脑,其色如锦;缠丝马脑,红白如丝,此皆贵品。金陵雨花台小玛瑙,止可充玩耳。

《本草纲目》的这些引述和辩证,集古人识玛瑙之大成,对我们今日了解玛瑙的过去和性质很有参考价值,也证实了我国对玛瑙认识的正确与细腻。

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玛瑙制品文物很多,古代用玛瑙制作的艺术品或装饰品既丰富又精彩,元代设有玛瑙庆局,明清留世珍品屡见不鲜,它是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类别。

二、玛瑙的性质和特点

玛瑙是二氧化硅的隐晶质玉石,显微镜下为细小的棉絮病状体,外观质地极细腻。玛瑙没有理解现象,有裂纹。裂纹有的轻微,有的严重,呈断裂纹、破碎纹、包裹纹、炸裂纹、炸心纹等形式出现,有后三种裂纹一般不被利用。

玛瑙性脆如晶石,易打出断口。呈贝壳状、半贝壳状。细心观察,断口有微弱变化,特别细腻的玛瑙,断口近于贝壳状;质地略粗一些,断口微有丝片痕迹,而且有方向性,方向找到了,易打出断口。

玛瑙的纹理变化很大,多数呈心圆状,亦有冰陵纹奖的。在玛瑙的外皮和心部常见石英晶体,有的开成孔洞,包裹有水。

一、基本性质

透明度:以半透明为主,也有微透明的。

硬度:6.5~7(摩氏硬度)。

光泽:玻璃光泽,抛光面有强反应,无特殊光泽。

颜色:玛瑙的颜色表现最丰富,是很有特点的玉石。常见和应用的是红色,其它还有蓝、绿、缠丝、黑花、紫、灰、白等色,在一块玛瑙中出现多种颜色,以红白二色最多。有多种颜色的玛瑙,色别、色度、色调、色形差别大,可说是形态各异。

二、结构特点

玛瑙是火山期后大型碱性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上升的表面而成的矿物。在二氧化硅含水的情况下,有条件生成晶体时,二氧化硅呈晶体出现,常常在玛瑙的外层或内层形成晶体层,余下的水液跑不出去,被封闭在玛瑙的中心空洞部位,成为水胆玛瑙。

玛瑙的中心可出现晶体和空洞,也可不出现晶体和空洞。如果出现晶体和空洞,一定是玛瑙同心圆纹理的最内层。晶体向内心发育,呈晶面显著的晶簇状态,无色、紫色、透明或半透明。封闭在中间的水胆能通过晶体的透明显示出来。

玛瑙生长时,热液的成分、外界条件的变化,使玛瑙的结构也发生变化,有均质的,有层带的,有隐现冰棱的,有实心的。这些变化表现了产地不同的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来分辨玛瑙的优劣是很重要的

玛瑙虽然坚硬锋利,但内部仍有小的孔隙,这种孔隙造成能渗入液体的条件。各地玛瑙结构特点不同,孔隙大小不同,渗入液体有难有易。同一块玛瑙各层带间的孔隙也有不同,渗入液体也有差异。产生这种现象原因,乃是玛瑙形成时,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造成的。外界条件变化大,热液浓度高,二氧化硅急速冷却,形成粗质地玛瑙;外界条件变化慢,热液浓度低,二氧化硅慢速冷却,形成细腻玛瑙。

本文来源于:中国玛瑙门户来源于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66902848.html,

《材料结构与性能》习题

《材料结构与性能》习题 第一章 1、一 25cm长的圆杆,直径 2.5mm,承受的轴向拉力4500N。如直径拉细成 2.4mm,问: 1)设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维持不变,求拉伸后的长度; 2)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和真应变; 3)在此拉力下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 比较以上计算结果并讨论之。 2、举一晶系,存在S14。 3、求图 1.27 所示一均一材料试样上的 A 点处的应力场和应变场。 4、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 Al 2O(3 E=380GPa)和 5%的玻璃相( E=84GPa),计算上限及下限弹性模量。如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估算其上限及下限弹性模量。 5、画两个曲线图,分别表示出应力弛豫与时间的关系和应变弛豫和时间的 关系。并注出: t=0,t= ∞以及 t= τε(或τσ)时的纵坐标。 6、一 Al 2O3晶体圆柱(图1.28 ),直径 3mm,受轴向拉力 F ,如临界抗剪强度τ c=130MPa,求沿图中所示之一固定滑移系统时,所需之必要的拉力值。同时 计算在滑移面上的法向应力。

第二章 1、求融熔石英的结合强度,设估计的表面能为 1.75J/m 2;Si-O 的平衡原子间距为 1.6 ×10-8 cm;弹性模量值从60 到 75GPa。 2、融熔石英玻璃的性能参数为:E=73GPa;γ =1.56J/m 2;理论强度。如材料中存在最大长度为的内裂,且此内裂垂直于作用力的方向,计算由此而导致的强度折减系数。 3、证明材料断裂韧性的单边切口、三点弯曲梁法的计算公式: 与 是一回事。

4、一陶瓷三点弯曲试件,在受拉面上于跨度中间有一竖向切口如图 2.41所示。如果 E=380GPa,μ =0.24 ,求 KⅠc值,设极限载荷达50 ㎏。计算此材料的断裂表面能。 5、一钢板受有长向拉应力350 MPa,如在材料中有一垂直于拉应力方向的 中心穿透缺陷,长 8mm(=2c)。此钢材的屈服强度为 1400MPa,计算塑性区尺 寸 r 0及其与裂缝半长 c 的比值。讨论用此试件来求 KⅠc值的可能性。 6、一陶瓷零件上有以垂直于拉应力的边裂,如边裂长度为:①2mm;②0.049mm;③ 2μ m,分别求上述三种情况下的临界应力。设此材料的断裂韧性为 2 1.62 MPa〃m。讨论诸结果。 7、画出作用力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曲线。材料系ZTA陶瓷零件,温度在 2 ,慢裂纹扩展指数-40 ,Y 取π 。设保 900℃, KⅠc为 10MPa〃m N=40,常数 A=10 证实验应力取作用力的两倍。 8、按照本章图 2.28 所示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强度与气孔率的关系图,求出经验公式。 9、弯曲强度数据为: 782,784,866,884,884,890,915,922,922,927,942, 944,1012 以及 1023MPa。求两参数韦伯模量数和求三参数韦伯模量数。 第三章 1、计算室温( 298K)及高温( 1273K)时莫来石瓷的摩尔热容值,并请和安杜龙—伯蒂规律计算的结果比较。 2、请证明固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因内含均匀分散的气孔而改变。

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酯 学案 宋清冬 学习目标: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酸乙酯水解的基本规律。 温故知新:酯的定义。写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方程式。 学习内容: 一、酯 1、酯的一般通式: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分子式为 ,所以这种酯与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2、酯的通性 物理性质:酯 溶于水,易溶于 ,密度比水 ,低级酯有果香味。这种特殊的性质往往被用来鉴别酯类化合物。 3、酯的命名:酯类化合物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 4、酯的化学性质: 乙酸乙酯在 条件下完全水解; 乙酸乙酯在 条件下部分水解; 乙酸乙酯仅在加热的条件下不水解或几乎不水解。 总之在有酸(或碱)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酯类水解生成相应的酸(或盐)和醇。 RCOOR ` + H 2O RCOOR ` + H 2O RCOOH + NaOH → 或合并为 二、酯化反应 1、一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CH 3COOH + HOC 2H 5 2、一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2CH 3COOH + CH 2OH CH 2OH 3、多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COOH COOH + 2CH 3CH 2OH 三、思考交流 1.为什么酒存放时间越久越香? 2.喝醋不能解酒? 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热的纯碱水溶液(显碱性)洗涤炊具上的油污,分析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当堂练习 1.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 3H 7Cl B.CH 2Cl 2 C.C 2H 6O D.C 2H 4O 2 2.下列基团:-CH 3、-OH 、-COOH 、-C 6H 5,相互两两组成的有机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3、尼泊金甲酯可在化妆品中作防腐剂。结构简式为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B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8H 8O 3 C 、该物质能够和FeCl 3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D 、在一定条件下,1mol 该物质最多能和2molNaOH 反应 4.下面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 .CH 3CH 2OH + CH 3CO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B .CH 3CH 2OH 浓硫酸 170℃ CH 2=CH 2↑+H 2O C .2CH 3CH 2OH 浓硫酸 140℃ CH 3CH 2OCH 2CH 3 + H 2O D. CH 3CH 2OH + HBr CH 3CH 2Br + H 2O 5. 甲组中的 能跟乙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乙组中的 也能跟甲组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6、图为实验室制乙酸乙脂的装置。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 2SO 4混合液的方法为: 然后轻轻的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 2CO 3溶液的液面以上,不能插在溶液中,目的是 3)浓H 2SO 4的作用: (1) (2) 4)饱和Na 2CO 3的作用:(1) (2) 5)试管中加入沸石的作用: 6)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脂,其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有 的气味。 浓H 2SO 4

结构化面试回答技巧完整概述版

结构化面试回答技巧完整概述版 结构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其显著特征是:1.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构设计面试问题。这种面试方法需要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以明确在工作中哪些事例体现良好的绩效,哪些事例反映了较差的绩效,由执行人员对这些具体事例进行评价,并建立题库。 结构化面试测评的要素涉及到知识、能力、品质、动机、气质等,尤其是有关职责和技能方面的具体问题,更能够保证筛选的成功率。 2.向所有的应聘者提出同一类型的问题。问题的内容及其顺序都是事先确定的。结构化面试中常见的两类有效问题为:以经历为基础的问题,与工作要求有关,且求职者所经历过的工作或生活中的行为;以情景为基础的问题,在假设的情况下,与工作有关的求职者的行为表现。 提问的秩序结构通常有几种:(1)由简易到复杂的提问,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使候选人在心理上逐步适应面试环境,以充分地展示自己。(2)由一般到专业内容的提问。 3.采用系统化的评分程序。从行为学角度设计出一套系统化的具体标尺,每个问题都有确定的评分标准,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评分标准,建立系统化的评分程序,能够保证评分一致性,提高结构有效性。

结构化面试的题型包括背景性题目、知识性题目、情境性题目、智能性题目、行为性题目、意愿性题目,各有各的特点和功能,为面试内容和要素服务。 结构化面试考场设置 结构化面试考场设置示意图:

结构化面试流程 结构化面试流程: 报到→核对身份→抽签→候考→进入考场→面试开始→退场 结构化面试流程示意图: 结构化面试试题类型 1. 个人背景意愿类 通常是考查有关应试者背景和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内容会涉及应试者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等多个方面,同时也考察考生

2结构化面试人际关系篇

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答题技巧 一、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概述及答题原则 (一)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概述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 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等。从面试命题方面讲,人际交往意识 与技巧题一直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面试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 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具体包括:“有全局观念、民 主作风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坚持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总而言之,就是“以仁者之心,尽君子之责”。 (二)答题原则 1.自我反思 在回答所有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类的问题时,考生要首先考虑到自我反思,即要 谈到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首先要考虑自己做得有什么不足,是沟通不够,还是不注意 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等。如果有这些问题,那么就表示自己要及时改正和调整,如 果没有,就表示要寻求合适的时机向对方进行解释和说明,或主动征求对方意见,或 吸收对方参与到自己的工作或活动中来。 2.加强沟通 多数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是沟通不够。因此考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交流, 并尽快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现有人际关系的紧张状态。 3.避免冲突

在因一时一事造成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中,可以采取暂时回避的措施,日后找恰 当的场合和时机进行解释和沟通。比如针对某件工作而引起的领导的误解、批评,同 事的误解和反对,都可以采取暂时回避、日后解释的方法化解矛盾。 4.积极争取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如果试题设置的情景明确了人际关系冲突和矛盾的原因不在考生,而完全在对方,那么考生就要在坚持原则和正确做法的前提下,根据对方的个性特点调整自己的交往 方式,如果还是不能改善人际关系,或这种矛盾和紧张状态已经影响了工作,那么就 要争取获得其他同事和领导的支持。 5.明确权属关系树立服从意识 所谓权属意识主要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对上下级权属关系和服从意识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考生在遇到涉及上下级关系的问题时,对上级做出的错误决定、提出的不符合 实际的要求和交办的多余的或难以胜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首先应该是服从,然后再寻 求时机解释或建议。 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解题技巧 (一)与领导的人际交往 1.角色定位 从性质上说,个人与领导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个人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 是否能顺利开展。所以考生可以将角色定位为:被领导者、下属员工、追随者、同事、同志、伙伴、战友。

2010届高三化学复习脂肪酸的性质

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考纲要求】 1.掌握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 2.掌握缩聚反应的规律和书写方法。 3.理解多官能团物质的性质特点。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1.乳酸的性质 (1)具有酸性 (2)发生取代反应 (3)发生缩聚反应 (4)发生成环反应 (5)发生氧化反应 (6)发生消去反应 (7)发生酯化反应 (8)发生脱水反应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一NH2),又有羧基(-COOH), 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1)与碱反应 (2)与酸反应 (3)缩合反应(两两间结合可形成二肽等) (4)缩聚反应 1种氨基酸: 2种氨基酸: 多种氨基酸按一定方式缩聚,形成多肽。 3.高级脂肪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结构简式 名称 硬脂酸 软脂酸 油酸 饱和性 物 性 状态 溶解性(水) 密度 2.化学性质 (1)弱酸性: (2)酯化反应 (3)和Br 2反应:硬脂酸、软脂酸不能使Br 2褪色,油酸能使Br 2褪色。 (4)和KMnO 4(H +)溶液反应:硬脂酸、软脂酸不能使KMnO H 4() 溶液褪色,油酸能使 KMnO 4(H +)溶液褪色 【例题解析】 【例1】一种醛A :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 属于羧酸类且分子中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它们的结构简式是 。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A 、B 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 9H 11O 2N 。 (l )A 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经光谱测定显示,分子中不存在甲基(—CH 3)。 (2)B 是分子式为C 9H 12的芳香烃经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芳环上)。 ①写出A 、B 的结构简式。 ②通过本题的分析讨论,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方面,你能作出什么推论?试列举l ~2个实例。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 +H 2O 某酯类化合物A 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A 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 、C 、D 。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字体: 小中大 | 打印发表于: 2006-11-09 15:38 作者: xlktiancai 来源: 中国机械资讯网 材料的分类 材料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工程方面使用的材料有机械工程材料、土建工程材料、电工材料、电子材料等。在工程材料领域中,用于机械结构和机械零件并且主要要求机械性能的工程材料,又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使用性能(如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和加工工艺性能(如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机械加工性能等)。特别可贵的是,金属材料可通过不同成分配制,不同工艺方法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性能。加之其矿藏丰富,因而在机械制造业中,金属材料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材料。在机械设备中约占所用材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又以钢铁材料占绝大多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金属材料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非金属材料除在某些机械性能上尚不如金属外,它具有金属所不具备的许多性能和特点,如耐腐蚀、绝缘、消声、质轻、加工成型容易、生产率高、成本低等。所以在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高分子材料的主体——工程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ABS塑料、环氧塑料等)已逐渐替代一些金属零件,应用于机械工业领域中。古老的陶瓷材料也突破了传统的应用范围,成为高温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各有其优缺点。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出现,为集中各类材料的优异性能于一体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9-1.gif 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xlktiancai (2006-11-09 15:39:31) 材料的性能一、力学性能材料受力后就会产生变形,材料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在受力时的行为。描述材料变形行为的指标是应力ζ和应变ε,ζ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ε是单位长度的变形。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 主要指标是强度、延性和韧性。其中,强度是使材料破坏的应力大小的度 量;延性是材料在破坏前永久应变的数值;而韧性却是材料在破坏时所吸 收的能量的数值。设计师们对这些力学性能制订了各种各样的规范。例 如,对一种钢管,人们要求它有较高的强度,但也希望它有较高的延性,以增加韧性,由于在强度和延性二者之间往往是矛盾的,工程师们要做出 最佳设计常常需要在二者中权衡比较。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确定材 料的强度和延性。当钢棒弯曲时就算破坏,还是必须发生断裂才算破坏? 答案当然取决于工程设计的需要。但是这种差别表明至少应有两种强度判 据:一种是开始屈服,另一种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这说明仅仅描 述材料强度的指标至少就有两个以上。一般来说,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指 标有以下几项: 1.弹性和刚度图1-6是材料的应力—应变图(ζ—ε 图)。(a)无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例如铸铁);(b)有明显屈服 点的延性材料(例如低碳钢);(c)没有明显屈服点的延性材料(例如纯铝)。在图中的ζ—ε曲线上,OA段为弹性阶段,在此阶段,如卸去 载荷,试样伸长量消失,试样恢复原状。材料的这种不产生永久残余变形 的能力称为弹性。A点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弹性极限,记为ζe。材料在弹 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其比值E=ζ/ε(MN/m2)称为弹性模量。

材料结构与性能(珍藏版)

材料结构与性能(珍藏版) 一、何为金属键?金属的性能与金属键有何关系? 二、试说明金属结晶时,为什么会产生过冷? 三、结合相关工艺或技术说明快速凝固的组织结构特点。 四、画出铁碳合金相图,并指出有几个基本的相和组织?说明它们的结构和 性能特点。 五、说明珠光体和马氏体的形成条件、组织形态特征和性能特点。 六、试分析材料导热机理。金属、陶瓷和玻璃导热机制有何区别?将铬、 银、Ni-Cr合金、石英、铁等物质按热导率大小排序,并说明理由。 七、从结构上解释,为什么含碱土金属的玻璃适用于介电绝缘? 八、列举一些典型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并说明其优缺点。 九、什么是超疏水、超亲水?超疏水薄膜对结构与表面能有什么要求? 十、导致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的离子结构有什么特征? 答案自测 特别重要的名词解释 原子半径: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是概率分布不同,因此对原子来说不存在固定的半径。根据原子间作用力的不同,原子半径一般可分为三种: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瓦尔斯半径。通常把统和双原子分子中相邻两原子的核间距的一半,即共价键键长的一半,称作该原子的共价半径(r c);金属单质晶体中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称为金属半径 (r M);范德瓦尔斯半径(r V)是晶体中靠范德瓦尔斯力吸引的两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如稀有气体。

电负性:Parr等人精确理论定义电负性为化学势的负值,是体系外势场不变的条件下电子的总能量对总电子数的变化率。 相变增韧:相变增韧是由含ZrO2的陶瓷通过应力诱发四方相(t相)向单斜相(m相)转变而引起的韧性增加。当裂纹受到外力作用而扩展时,裂纹尖端形成的较大应力场将会诱发其周围亚稳t-ZrO2向稳定m-ZrO2转变,这种转变为马氏体转变,将产生近4%的体积膨胀和1%-7%的剪切应变,对裂纹周围的基体产生压应力,阻碍裂纹扩展。而且相变过程中也消耗能量,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断裂韧性。 Suzuki气团:晶体中的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的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的浓度存在差别。这种不均匀分布的溶质原子具有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也成为Suzuki气团。

《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论文

《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论文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微结构参数控制及其强度、热震稳定性和抗渣性能研究 学生姓名:周文英 学生学号:201502703043 撰写日期:2015年11月

摘要 本文通过使用环境对耐火材料的要求,耐火材料与结构参数的分析,耐火材 料结构控制措施进展分析等方面总结了耐火材料的使用现状,并提出了下一步耐 火材料的改进措施。分别是:在基质中加入一定量的硅微粉,改变液相的粘度, 提高抗渣性;控制铝镁浇注料基质的粒径分布,使大颗粒含量一定保证其高温强度;使用球形轻骨料代替原来的致密骨料,提高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提高能 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关键词:铝镁浇注料;高温强度;抗渣性;热震稳定性 Abstract Requirements of the apply for fire resistance, analysis of refractory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current appli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about the refractor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d that: add some sillicon power into matrix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iscosity of the liquid for abtaining better slag resistance;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icle in the matrix to ensure the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use spherical light aggregate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density aggregate to improve porosity and the rate of energy. Keywords:Alumina-Magnesia castable;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slag resistance; themal shock resistance.

山大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复习题参考答案.doc

1、简述构成复合材料的元素及其作用 复合材料由两种以上组分以及他们之间的界面组成。即构成复合材料的元素包括基体相、增强相、界面相。 基体相作用:具有支撑和保护增强相的作用。在复合材料受外加载荷时,基体相一剪切变形的方式起向增强相分配和传递载荷的作用,提高塑性变 形能力。 增强和作用:能够强化基体和的材料称为增强体,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是分散相, 在复合材料承受外加载荷时增强相主要起到承载载荷的作用。 界面相作用:界面相是使基体相和增强相彼此相连的过渡层。界面相具有一定厚度,在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质上与基体相和增强相有明显区别。在复 合材料受外加载荷时能够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 2、简述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 (1)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可设计性 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是指通过改变材料的组分、结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来调节材料的性能。显然,复合材料中包含了诸多影响最终性能、可调节的因素,赋予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可设计性以极大的自由度。 ⑵ 材料与构件制造的一致性 制造复合材料与制造构件往往是同步的,即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构架同时成型,在采用某种方法把增强体掺入基体成型复合材料的同时?,通常也就形成了复合材料的构件。 (3)叠加效应 叠加效应指的是依靠增强体与基体性能的登加,使复合材料获得一?种新的、独特而又优于个单元组分的性能,以实现预期的性能指标。 (4)复合材料的不足 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和基体可供选择地范围有限;制备工艺复杂,性能存在波动、离散性;复合材料制品成本较高。

3、说明增强体在结构复合材料中的作用能够强化基体的材料称为增强体。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是分散相。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按几何形状可分为颗 粒状、纤维状、薄片状和由纤维编制的三维立体结构。喑属性可分为有机增强体 和无机增强体。复合材料中最主要的增强体是纤维状的。对于结构复合材料,纤 维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纤维承受载荷的比例远大于基体;对于多功能复合材料, 纤维的主要作用是吸波、隐身、防热、耐磨、耐腐蚀和抗震等其中一种或多种, 同时为材料提供基本的结构性能;对于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纤维的主要作用是增 加韧性。 4、说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何有最小纤维含量和最大纤维含量 在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含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纤维强度高,基体韧性好,若加入少量纤维,不仅起不到强化作用反而弱化,因为纤维在基体内相当于裂纹。所以存在最小纤维含量,即临界纤维含量。若纤维含量小于临界纤维量,则在受外载荷作用时,纤维首先断裂,同时基体会承受载荷,产生较大变形,是否断裂取决于基体强度。纤维量增加,强度下降。当纤维量大于临界纤维量时,纤维主要承受载荷。纤维量增加强度增加。总之,含量过低,不能充分发挥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的作用;含量过高,由于纤维和基体间不能形成一定厚度的界面过渡层, 无法承担基体对纤维的力传递,也不利于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提高。 5、如何设才计复合材料 材料设计是指根据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而进行的材料获得方法与工程途径的规划。复合材料设计是通过改变原材料体系、比例、配置和复合工艺类型及参数,来改变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别是是器有各向异性,从而适应在不同位置、不同方位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赋予了结构设计者更大的自由度,从而有可能设计出能够充分发掘与应用材料潜力的优化结构。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与研制步骤可以归纳如下: 1)通过论证明确对于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确定设计目标 2)选择材料体系(增强体、基体) 3)确定组分比例、几何形态及增强体的配置 4)确定制备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材料结构和性能解答(全)

1、离子键及其形成的离子晶体陶瓷材料的特征。 答:当一个原子放出最外层的一个或几个电子成为正离子,而另一个原子接受这些电子而成为负离子,结果正负离子由于库仑力的作用而相互靠近。靠近到一定程度时两闭合壳层的电子云因发生重叠而产生斥力。这种斥力与吸引力达到平衡的时候就形成了离子键。此时原子的电中性得到维持,每一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的满壳层的电子结构,其总能量达到最低,系统处于最稳定状态。因此,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库仑引力构成。由离子键构成的晶体称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一般由电离能较小的金属原子和电子亲和力较大的非金属原子构成。离子晶体的结构与特性由离子尺寸、离子间堆积方式、配位数及离子的极化等因素有关。 离子键、离子晶体及由具有离子键结构的陶瓷的特性有: A、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配位数,在离子尺寸因素合适的条件下可形成最密排的结构; B、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C、离子键结合强度随电荷的增加而增大,且熔点升高,离子键型陶瓷高强度、高硬度、高熔点; D、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低温下的电导率低,绝缘性能优良; E、在熔融状态或液态,阳离子、阴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运动,故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 F、吸收红外波、透过可见波长的光,即可制得透明陶瓷。 2、共价键及其形成的陶瓷材料具有的特征。 答:当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其公有电子,各自达到稳定的、满壳层的状态时就形成共价键。由于共价电子的共享,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就受到了电子结构的限制,因此共价键具有饱和性。由于共价键的方向性,使共价晶体不密堆排列。这对陶瓷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密度和热膨胀性,典型的共价键陶瓷的热膨胀系数相当低,由于个别原子的热膨胀量被结构中的自由空间消化掉了。 共价键及共价晶体具有以下特点: A、共价键具有高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B、共价键为非密排结构; C、典型的共价键晶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熔点的特性。 D、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E、共价键由具有相似电负性的原子所形成。 3、层状结构材料的各向异性。 答:层状结构中范德华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陶瓷的层状结构间有较强的若键存在使得层与层之间连接在一起。蒙脱石和石墨的结构层内键合类型不同于层间键合类型,因此材料显示出较高的各向异性。所有的这些层状结构的层与层之间很容易滑移,粘土矿物中的这种层状结构使它在有水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4、影响陶瓷材料密度的因素。 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陶瓷材料的密度有四种表示方式,分别是:结晶学密度、理论密度、体积密度、相对密度。前三种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形成气孔,在结构内的原子间只有间隙。陶瓷材料的密度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尺寸,元素的质量和结构堆积的紧密程度。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元素构成的陶瓷材料显示出较高的密度,如碳化钨、氧化铪等。金属键合和离子键合陶瓷中的原子形成紧密堆积,会使其密度比共价键键合陶瓷(较开放的结构)的密度更奥一些,如锆石英。 5、硬度所反映的材料的能力;静载荷压入法测定硬度的原理。

第三章脂类及其代谢 第二节脂类的结构与性质汇总

第三章脂类及其代谢 第二节脂类的结构与性质 一.脂类的结构 1.从化学结构来看,油脂均为()和()所所合成的酯最常见的的油脂是()。 2.油脂在高温时为什么会发出臭味? 3.组成油脂中天然脂肪酸具有那些共同特点? 4.含()多的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而()多的油脂在常温下为液态 5.饱和脂肪酸的特点是( )。 6.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及()等。 7.不饱和脂肪酸是指( )。 8.天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和(). 9.必需脂肪酸是 ( )其主要来源是() 10.常见的必需脂肪酸有()、()、()等三种其中()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11.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 )。 12.按照磷脂组成中醇基不同可分为()和()两类。 13.卵磷脂和脂肪磷脂都是()。 二、油脂的分类 14.天然油脂常常带有颜色和气味的原因是什么? 15.椰子油的香气是含有的()产生的。 16.油脂的熔点沸点与其组成中的脂肪酸有何关系?

17.为什么天然油脂没有确切的熔点和沸点? 18.举例说明油脂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19.为什么折光率可以作为鉴定油脂类别和新鲜度的指标? 20.油脂的相对密度一般与()成反比与其组成中()成正比,大多数油脂的相对密度都(). 21.皂化( )。 22.什么是皂化?皂化值有什么作用? 23.什么是酸价?酸价具有什么作用? 24.什么叫油脂氢化?油脂氢化有哪些作用? 25.卤化( )。 26.什么叫碘价?碘价的作用是什么? 27.油脂酸败( )。 28.油脂酸败的原因( ). 29.油脂酸败的三种类型是()、()、和()其中主要是由污染油脂的微生物产生的酶的作用引起的( )和():()是油脂及含油脂食品发生酸败的主要类型。主要发生在含水和杂质较多的毛油和米糠油中的是()。 30.检验油脂质量的指标有()、()、( )和( ). 31.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可由()来反映。 32.过氧化值是用( )表示过氧化值越高说明( )。 33为什么发生酸败的油脂不能食用? 34.脂类的重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结构化面试自我认知和岗位匹配

一、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概述 定义: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考察点: 1.知识结构:精深的专门知识,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2.能力素质:逻辑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3.“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考查形式 a.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b.自己对别人(事物)的认知 c.别人对自己的认知 d.综合题型 1.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例题一:请先作一下自我介绍(2009年2月8日下午浙江银监会) 答题点: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生编号)、专业学历和政治面貌:2,个人主要经历,主要包括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应届生:学习经历为主,包括成绩、奖学金,是否被评为优秀学干以及勤工助学经历等。注意要有所侧重,挑重点。在职:

侧重于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能力,突出团队协作精神。注意:不要谈跳槽、怀才不遇、同事纠纷等,对过去要有阳光心态;3,个人特长、性格特点,业余爱好等。注意结合职位特点。 解题思路 个人自我介绍 1.各位考官好,我是XX 号考生,我这次要报考的是教育部教材管理司的文职人员。今天能够在这里接受各位考官的考核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也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下面,我打算从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 一、首先是学习经历,我本科在安徽合肥的一所重点大学就读,0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某科学院,专业是语言教学。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我除了认真学习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理论之外,还跟着导师编写了一套供香港中小学生使用的普通话教材,并且参与了由教育部语用所主持编写的《中小学生组词造句词典》的编写工作,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我不仅强化和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也对如何编好一本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此外,在社会实践方面,我做了一年多的对外汉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对汉语教材有了一些认识和想法。而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我加入了学生会,担任了体育部的部长,组织过很多次的校内和校际运动会,还参加了合唱团,曾登上央视的大型晚会《春风第一枝》表演节目,这些课余活动丰富了

第三章 脂 类

第三章脂类 提要 一、概念 脂类、类固醇、萜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皂化值、碘值、酸价、酸败、油脂的硬化、甘油磷脂、鞘氨醇磷脂、神经节苷脂、脑苷脂、乳糜微粒 二、脂类的性质与分类单纯脂、复合脂、非皂化脂、衍生脂、结合脂 单纯脂 脂肪酸的俗名、系统名和缩写、双键的定位 三、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1)水解和皂化脂肪酸平均分子量=3×56×1000÷皂化值 (2)加成反应碘值大,表示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即不饱和程度高。 (3)酸败 蜡是由高级脂肪酸和长链脂肪族一元醇或固醇构成的酯。 四、磷脂(复合脂) (一)甘油磷脂类 最常见的是卵磷脂和脑磷脂。卵磷脂是磷脂酰胆碱。脑磷脂是磷脂酰乙醇胺。 卵磷脂和脑磷脂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磷脂是兼性离子,有多个可解离基团。在弱碱下可水解,生成脂肪酸盐,其余部分不水解。在强碱下则水解成脂肪酸、磷酸甘油和有机碱。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空气中易氧化。 (二)鞘氨醇磷脂 神经鞘磷脂由神经鞘氨醇(简称神经醇)、脂肪酸、磷酸与含氮碱基组成。脂酰基与神经醇的氨基以酰胺键相连,所形成的脂酰鞘氨醇又称神经酰胺;神经醇的伯醇基与磷脂酰胆碱(或磷脂酰乙醇胺)以磷酸酯键相连。 磷脂能帮助不溶于水的脂类均匀扩散于体内的水溶液体系中。 非皂化脂 (一)萜类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 多数线状萜类的双键是反式。维生素A、E、K等都属于萜类,视黄醛是二萜。天然橡胶是多萜。(二)类固醇都含有环戊烷多氢菲结构 固醇类是环状高分子一元醇,主要有以下三种:动物固醇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调节生物膜的流动性有一定意义。胆固醇还是一些活性物质的前体,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胆汁酸等都是胆固醇的衍生物。 植物固醇是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 1,酵母固醇存在于酵母菌、真菌中,以麦角固醇最多,经日光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2。 2.固醇衍生物类 胆汁酸是乳化剂,能促进油脂消化。 强心苷和蟾毒它们能使心率降低,强度增加。 性激素和维生素D 3. 前列腺素 结合脂 1.糖脂。它分为中性和酸性两类,分别以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为代表。 脑苷脂由一个单糖与神经酰胺构成。 神经节苷脂是含唾液酸的糖鞘脂,有多个糖基,又称唾液酸糖鞘脂,结构复杂。 2.脂蛋白 根据蛋白质组成可分为三类:核蛋白类、磷蛋白类、单纯蛋白类,其中单纯蛋白类主要有水溶性的血浆脂蛋白和脂溶性的脑蛋白脂。 血浆脂蛋白根据其密度由小到大分为五种: 乳糜微粒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油脂。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转运内源油脂。 低密度脂蛋白(LDL) 转运胆固醇和磷脂。 高密度脂蛋白(HDL) 转运磷脂和胆固醇。 极高密度脂蛋白(VHDL) 转运游离脂肪酸。 脑蛋白脂不溶于水,分为A、B、C三种。top 第一节概述 一、脂类是脂溶性生物分子 脂类(lipids)泛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各类生物分子。脂类都含有碳、氢、氧元素,有的还含有氮和磷。共同特征是以长链或稠环脂肪烃分子为母体。脂类分子中没有极性基团的称为非极性脂;有极性基团的称为极性脂。极性脂的主体是脂溶性的,其中的部分结构是水溶性的。 二、分类 1.单纯脂单纯脂是脂肪酸与醇结合成的酯,没有极性基团,是非极性脂,又称中性脂。三酰甘油、胆固醇酯、蜡等都是单纯脂。蜡是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 2.复合脂复合脂又称类脂,是含有磷酸等非脂成

结构化面试-百科

结构化面试 百科名片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型面试而言的,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试提纲上的问题一一发问,并按照标准格式记下面试者的回答和对他的评价的一种面试方式。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随着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的公布,考生们也都结束了焦急的等待,接着就是准备面试或者调剂再面试了。 结构化面试 所谓结构化面试就是首先根据对职位的分析,确定面试的测评要素,在每一个测评的维度上预先编制好面试题目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面试过程遵照一种客观的评价程序,对被试者的表现进行数量化的分析,给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者使用相同的评价尺度,以保证判断的公平合理性。 面试既是对招聘方的考验也是对应聘者所有条件的一个良好的测试。如果在雇用应聘者前的面试环节,未对其能力进行准确评估,那么在工作后还是会对其进行评价,这意味着企业招聘费用的提高和员工个人绩效的降低。 德国西门子公司有一个全球性的人力资源题库,一个多小时的面试,前5分钟测什么,后10分钟测什么,都有非常严格的设计,并且最后都有结论。西门子将此称为结构化面试。它的依据是工作的要求,就是看这个职位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结构化面试能帮助面试官发现应聘者与招聘职位职业行为相关的各种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面试官可以获得更多有关候选人的职业背景、岗位能力等信息,并且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该候选人是否能成功胜任这个职位。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结构化面试,将帮助企业对应聘者进行更为准确的个人能力评估,降低企业招聘成本、提升员工绩效。 编辑本段特征

结构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由于吸收了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也融合了传统的经验型面试的优点,结构化面试的测验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1.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构设计面试问题。 这种面试方法需要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以明确在工作中哪些事例体现良好的绩效,哪些事例反映了较差的绩效,由执行人员对这些具体事例进行评价,并建立题库。结构化面试测评的要素涉及到知识、能力、品质、动机、气质等,尤其是有关职责和技能方面的具体问题,更能够保证筛选的成功率。 2.向所有的应聘者提出同一类型的问题。 问题的内容及其顺序都是事先确定的。结构化面试中常见的两类有效问题为:以经历为基础的问题,与工作要求有关,且求职者所经历过的工作或生活中的行为;以情景为基础的问题,在假设的情况下,与工作有关的求职者的行为表现。烽火猎聘资深顾问认为提问的秩序结构通常有几种:(1)由简易到复杂的提问,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使候选人在心理上逐步适应面试环境,以充分地展示自己。(2)由一般到专业内容的提问。 3.采用系统化的评分程序。 从行为学角度设计出一套系统化的具体标尺,每个问题都有确定的评分标准,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评分标准,建立系统化的评分程序,能够保证评分一致性,提高结构有效性。 结构化面试不同于传统的面试,它更加注重根据工作分析得出的与工作相关的特征,面试人员知道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和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避免了犯主观上的归因错误,每个应聘者都得到更客观的评价,降低了出现偏见和不公平的可能性,能够可靠、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聘到真正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应聘者。 编辑本段效能 1.结构化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仅与工作的要求有关,客观地收集并评价候选人的信息,尽量避免了由于各种评价误差,如:主观印象、第一印象和随机性等结果产生的偏差。 2.结构化面试有较高的有效性,同时成本也较低。实践证明,结构化面试在判断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增加了面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材料结构与性能答案(DOC)

1.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分别在什么尺度,用什么仪器进行分析? 现在,人们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已经充分认识到物质结构的尺度和层次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在不同的尺度下,主要的,或者说起决定性的问题现象和机理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还紧密相关,不同空间尺度下事件发生及进行的时间尺度也很不相同。一般地讲,空间尺度越大的,则描述事件的时间尺度也应越长。不同的学科关注不同尺度的时空中发生的事件。现代科学则按人眼能否直接观察到,且是否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的内部结构或机制,而将世界粗略地划分为宏观(Macro-scopic)世界和微观(Microscopic)世界。之后,又有人将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尺度范围单独分出,特别地称作/显微结构(世界)。随着近年来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材料科学家中有人将微观世界作了更细致地划分。而研究基本粒子的物理学家可能还会把尺度向更小的方向收缩,并给出另外的命名。对于宏观世界,根据尺度的不同,或许还可以细分为/宇宙尺度/太阳系尺度/地球尺度和/工程及人体尺度等。人类的研究尺度已小至基本粒子,大至全宇宙。但到目前为止,关于/世界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因而对其划分也就还处于变动之中。即使是按以上的层次划分,其各界之间的边界也比较模糊,有许多现象会在几个尺度层次中发生。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对于材料结构层次的划分尚不统一,可以列举出许多种划分方法,例如:有的材料设计科学家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划分为三个 层次: (1)工程设计层次:尺度对应于宏观材料,涉及大块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的设计研究。 (2)连续模型尺度:典型尺度在1Lm量级,这时材料被看作连续介质,不考虑其中单个原子、分子的行为。 (3)微观设计层次:空间尺度在1nm量级,是原子、分子层次的设计。 国外有的计算材料学家,按空间和时间尺度划分四个层次〔1〕,即 (1)宏观 这是人类日常活动的主要范围,即人通过自身的体力,或借助于器械、机械等所能通达的时空。人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无不在此尺度范围内进行。其空间尺度大致在0.1mm(目力能辨力最小尺寸)至数万公里人力跋涉之最远距离),时间尺度则大致在0.01秒(短跑时人所能分辨的速度最小差异)至100年(人的寿命差不多都在百年以内)。现今风行的人体工程学就是以人体尺度1m上下为主要参照的。 (2)介观 介观的由来是说它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其尺度主要在毫米量级。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在材料学中其代表物是晶粒,也就是说需要注意微结构了,如织构,成分偏析,晶界效应,孔中的吸附、逾渗、催化等问题都已开始显现。现在,介观尺度范围的研究成果在材料工程领域,如耐火材料工业、冶金工业等行业中有许多直接而成功的应用。 (3)微观 其尺度主要在微米量级,也就是前面所说/显微结构(世界)0。多年以来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衍射分析、电子探针等技术对于晶态、非晶态材料在这一尺度范围的行为表现有较多的研究,许多方法已成为材料学的常规手段。在材料学中,这一尺度的代表物有晶须、雏晶、分相时产生的液滴等。 (4)纳观 其尺度范围在纳米至微米量级,即10-6~10-9m,大致相当于几十个至几百个原子集合体的尺寸。在这一尺度范围已经显现出量子性,已经不再能将研究对象作为/连续体0,不能再简单地

脂类习题 参考答案 第03章

第三章脂类习题 一、填空题:1、脂肪酸、醇类、脂肪酸、甘油、脂肪酸、高级一元醇。 2、1:1:1。 3、越大。 4、因为油脂当中含有的小分子物质的挥发引起的。 5、无。 6、脂溶性维生素。 7、无。 8、越高。 9、甘油和脂肪酸。 10、饱和脂肪酸、硬脂酸或软脂酸、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11、乳化剂。 1.单脂类是由和构成的酯。油脂是由与构成的酯。蜡是由与构成 的酯。 2.在油脂的营养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油脂中各种脂肪酸间要有良好的比例关系,一般推 荐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 3.油脂的营养质量可以用各种油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P/S)表示,P/S的 脂肪酸的营养功能越好。 4.食用油脂的发烟是。 5.纯净的油脂是色的。 6.油脂的色泽来自。 7.纯净的油脂是味的。 8.三酰甘油酯分子间内摩擦力越大,油脂的粘度就。 9.油脂在酸的作用下都会发生水解生成和。 10.卵磷脂分子中的R 1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或软脂酸;R 2 脂肪酸 是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或花生四烯酸等。 卵辚脂是两亲物质,因此,是食品中常用的大豆磷脂。12、外源性胆固醇。 13、烃类、羟基脂肪酸、过氧化物、环状聚合物、甘油酯的二聚物和多聚物。 11. 12.从食物中获得的胆固醇称为外源性胆固醇。 13.老化油脂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有:烃类、羟基脂肪酸、过氧化物、 以及环状聚合物、甘油酯的二聚物、多聚物。 二、简答题: 1.油脂在烹饪中的作用 2.油脂的生理功用 3.简述天然油脂中脂肪酸分布特点 4.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种类 5.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特点 6.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表示方法 7.必需脂肪酸 8.必需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9.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吗,为什么? 10.n 3或ω 3 系列脂肪酸的功能性质 11.影响油脂熔点范围的主要因素 12.油脂的熔点与人体消化吸收率之间的关系 13.油脂的发烟点 14.油烟中小分子物质的来源 15.闪点 16.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