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五步教学法案例

英语五步教学法案例
英语五步教学法案例

“五步教学法”示范案例

城北中学英语备课组

授课人:殷德梅

备课组教师:殷德梅胡卫东李德才程旭明王晶梁春爱

金爱辉廖仲桥孙琼枝邹德松张桃香赵新莲

Unit 3 Project Writing a science fiction story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project部分,要求学生先学习本部分的阅读材料,然后完成书写一篇科幻故事的这个课题。Project部分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能力,以及培养与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阅读材料是由三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内容简介构成,通过对材料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科幻故事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去动笔写科幻故事。Project部分的特色在于它有一个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和拓展,作品的完成在于课外充分准备以及小组成员的配合,它需要学生花时间花精力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在搜集信息和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学到很多,不仅扩充了他们的知识面,也有益于提高他们的自身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阅读材料的学习是为了启发学生,然后完成课题。因此,通过与同学分工合作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科幻故事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那么在本课中,我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抓住故事的基本框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讨论,使学生在独立作业的同时又与他人交流获取信息,激发想象力,为科幻故事的撰写提供素材;三是通过国内外科幻的对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积极支持中国科幻片和科幻小说的发展。再来,把四川汶川大地震和科幻联系起来,通过想象力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文素养。

四、学生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如何在获取、处理信息的同时提高认知水平、培养人文素养,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同样是高中英语的教学任务。我的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做习题上,在单纯的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上下工夫,不愿意阅读各种文章来扩充知识面,不愿意多写一篇文章,不知道该如何实际运用英语。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写一篇较高质量的科幻故事。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我将把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联系起来,每一步都为后一步做铺垫,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合作学习双结合,达到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为学生的作品输出做准备的目的。本堂课主要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先利用科幻录像引起学生兴趣,然后通过表格填空使学生有任务有目的地阅读文章,抓住小说基本框架;接着先分小组后在全班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通过大量的图片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写科幻故事。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彼此交换信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信息交换来进一步扩大他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六、教学过程

1. Lead-in 引入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喜欢看电影?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对本课堂即将谈到的话题不陌生。用课件展示《Jurassic Park》的一段录像,让学生说出电影的名称并判断电影的类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幻。接着让学生谈谈对科幻片的感受和看法,了解学生对科幻的认知度。

2. Reading使学生了解故事基本框架

(1)、任务型阅读:根据三本书的介绍给出表格(作者、写作时间、内容和结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阅读后学生回答问题(几乎所有学生能找到答案,因为没有影响阅读的单词);

(3)、对于某些新词,可以通过构词法、上下文语境以及常识猜出词义;

(4)、头脑风暴:你能不能描述你心中地心世界是什么样子?如果你有时间机器你会回到哪一年?如果你有一架宇宙飞船你会做什么?让学生任选一个来说,他们所说的定会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实际上是巩固故事的基本框架。

3. Extra Information 使学生知道一些能够作为写科幻的素材

(1)、展示科幻电影的海报。第一步,快速移动的图片,要学生说出有多少幅,测试学生的反应能力;

(2)、第二步,再次展示快速移动的图片,要学生说出有哪些科幻电影;

(3)、根据12幅海报,要学生总结用于写科幻的题材或素材;

(4)、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支持中国科幻片和科幻小说的发展。

4. Planning and preparing构思故事基本框架,确定写作题材

学生通过前三个步骤已经了解了科幻故事该如何书写,接下来就是付出行动:

(1)、分组讨论确定科幻题材;

(2)、组内成员分配任务,构思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3)、将谈论内容汇总,派代表说出整个故事的大意;

(4)、在班上简要介绍本组即将要写的科幻内容。

七、板书设计

我的教学板书主要是为帮助学生能够写科幻故事而设计的,通过阅读材料和其他科幻信息的补充,引导学生抓住写故事的两大要素:故事框架和科幻素材。

八、布置作业

根据课堂上所分的小组以及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通过阅读书籍、翻阅报刊杂志以及上网搜索,收集更多与本小组所确定的科幻内容相关的科学背景和信息。给学生两周的时间作充分准备,然后将课题成果在全班呈现,让全班同学参与评价评奖,优秀作品发布在学校网站上。

授课:

Unit 3 Project Writing a science fiction story

▲Teaching Subject

Senior grade one

▲Teaching Aims

1. To practic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skimming and scanning;

2. To help students find ways of how to write a science fiction story;

3. To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Ways of how to write a science fiction story

▲Teaching Method

Inductive method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

Good afternoon, clas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part of this unit. What can we lean from this part? Firstly, let me show you a small part of a famous film. After seeing it, please tell me it’s name and it’s kind.

Step 2 Lead-in

Woo, it made your heart beat faster and faster, right? So who’d like to give me the answers to my two questions ? (Jurassic Park, a science fiction film). What do you think of science fiction films? Do you like it or not? Why? (ask 2-3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Thank you. What all of you said might be the reasons why science fiction films are so popular worldwide. As we know, good science fiction films should be based on good scripts or good stories. That’s what we are goinh to learn today? Write a science fiction story. But how to write it or how to write a good story might be difficult, thus let’s read three famous science fiction books first.

Step 3 Reading

fiction books quickly, and fill in the blacks. Of course,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when necessary.

(after five minutes or so)

Ok, time is up. Now let’s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

All of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Please observe the table, and tell me what a story is made up of? Yeah, that’s right. A story consists of Author, Time, Content and Ending. Can you think out other elements? Wonderful. Place, Character, Backgroud…

Well, from the table, it is easy for us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book, for there aren’t any difficult words or sentences. After reading them, I think some of you may want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three books. Next, let’s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m.

2. Discussion

(1)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the world in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Can you describe the world there?

(2) Which year would you like to go back to if you had a time machine?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f you had a spaceship?

Pair work: choose any one of the three questions and exchange your ideas with your partner

Class work: ask some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thoughts and give some comments on them.

Teacher’s opinion: I choose question No. 2. If I had a time machine, I would like to go back to the time before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Sichuan Province. I would try my best to persuade the local people and government to believe that a serious disaster would come soon. In that case, many people might not die and many damages might not happen.

Just now, we have seen a small part of a famouse science fiction film and read the contents of three famous science fiction books. Do you know any other science fiction works.

(various anwers are possible)

I’ll show you more.

Step 4 Picture information

1. First, the pictures of some famous science fiction films move quickly on the screen. Students should follow them and count the number. By doing this, students can concentrate on what I ask them to do and improve the speed of their reaction.

2. Second, present those pictures again and this time, more slowly. Ask studetns to get the name of each pictur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students are told to summarize the topics that can be used to write a science ffiction story.

3. Comparison. Lead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y are foreign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or films more popular then our Chinese ones?”The purpose of doing so is to help studetns realize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ndustry.

Step 5 Planning and preparing

1. De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several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will and then discuss which topic your group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What’s more, it should contain:

Time and pl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arac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t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d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elect one member to represent the whole group to collect all the elements and form them into a brief inroduction of your story. Other members help him or her to organize words and phrases.

3. Ask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ach group to come to the black board to share your story with the whole class

Step 6 Homework

Since your group have decided what to write about. All you need to do is distribute the task to each member fairly and then write the story. We will have a competition about the story writing. Please hand it in in two weeks. The best ones will be posted on the school website..

评课:

金爱辉: 今天的备课组活动,我们请殷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PROJECT公开课.该课型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如何避免把它上成阅读课,如何体会新课程理念,真正在这类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能力,体现“做中学”,是我们第一批接触新课改老师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请老师们就这堂课,结合新课改,谈谈自己的看法.

胡卫东: 殷德梅老师的这堂课是新课程改革新教材中的一个新的部分Project,是新课型教学的一堂优质研讨课。首先,殷老师充分领悟了新课程理念,充分挖掘了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教学模式,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发散思维。其次,运用“启动、主动、互动”的设计,阅读任务有层次,有梯度,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活化教材,鼓励创新,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再次,她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以小组式学习团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依托,并补充大量相关材料,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最后,殷老师是一位集语言美、仪表美、教态美于一体的智慧型老师,知识面广,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富幽默感和亲和力,给学生以她人格魅力的震撼。同时给学生以情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启迪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总之,听完杨老师的课,让我受益颇多。

程旭明:殷老师上的是新教材里的Project课。这是集阅读,写作,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殷老师导入部分非常好,利用一段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电影视频,很自然的过度到了话题。然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编写一个故事剧本,再要求学生表演出来。整堂课气氛活跃,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到了很多关于science films的知识,并且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殷老师对教材的安排非常合理,并且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Do to learn。并且,殷老师的语言素质非常高,教态自然大方,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整堂课听下来,觉得收益匪浅。

建议: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可稍微多注意点后面的同学,这样可以做到顾全大局。

测试:

Module 4 Unit 3 Project

Quiz

Ⅰ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hrases into English.

1、以……为基础/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幻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死火山________________

4、来到, 偶遇________________

5、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被困于……,陷入……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的帮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Words spelling

1、A German professor discovers an a_________ secret in an ancient book.

2、Could you please send these d_________ to the boss in the meeting room.

3、There are many _________ (无名的) people who also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history.

4、When she realized that she was alone in the room, she felt s_________.

5、The company decided to employ ___________ (没有经验的) graduates to cut back on their daily cost.

6、The soldiers tried their best to save the people t_______ in the flood.

7、Instead of waiting to be _______ (拯救),they collected some fruits for food and picked up some dry branches to make fire.

8、They are finally able to _______ (带领/操纵) the lost bus to the bus station.

ⅢMultiple choices

1、The mayor of Beijing says that all construction work for the Beijing Olympics ________by 2006.

A has been completed

B has completed

C will have been completed

D will have completed

2、The first use of atomic weapons was in 1945, and their power ________ increased enormously ever since.

A is

B was

C has been

D had been

3、More patients ________ in hospital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A treated

B have treated

C had been treated

D have been treated

4、Susan decided not to work on the program at home because she didn’t want her parents to know what she _________.

A has done

B had done

C was doing

D is doing

5、Months ago we sailed ten thousand miles across this open sea, which _________ the Pacific, and we met no storms.

A. was called B is called C had been called D has been called

6、An exhibition of paintings ____ at the museum next week.

A. are to be held

B. is to be held

C. are holding

D. will hold

7、Every possible means ____, but none ____ successful.

A. has tried; has proved

B. tried; proves

C. has been tried; proves

D. is being tried; is proved

8、I know Fanning was closed down at the end of 2001, but ____ Fanning’s dream finally began to fade?

A. How was it

B. What was it that

C. When was that

D. When was it that

9、Not only _____ to stay in from the rain. To his joy, he was invited to dinner with the host.

A. did the stranger allow

B. was the stranger allowed

C. the stranger allowed

D. the stranger was allowed

10、Mr Green is said ____ an experiment to prove the new method of solving the problem when young.

A. to do

B. to have done

C. to be doing

D. to have been doing

Ⅳ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then fill in the form.

If people work to meet their needs(满足需要), it would be good to know what these needs are. They are very simple. Dr. Maslow has suggested that people have only five basic needs. Everyone has them, and everyone spends his or her life trying to satisfy them. Although we may try to satisfy our needs in different ways, we all are trying to satisfy the same needs. In a way, it is these need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people that make us human. They seem to be a basic part of human nature.

The needs, which occur in the order shown below, can briefly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1. The Physiological Needs---Our needs for the things that keep our bodies alive---food, water, air, rest, elimination, etc. These needs come first. We must meet them, or we will die.

2. The Safety Needs---First we need to stay alive, and then we need to be saf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afety needs: the need to be physically safe and the need to be psychologically safe or secure.

3. The Belongingness Needs---Once we are alive and safe, we then try to satisfy our social need, a need to be with and accepted by other people. We discover our need for love.

4. The Esteem Needs---After our first three needs are fairly well met, we try to satisfy a fourth need. This is a need for recognition, respect and reputation. The need has two parts: self-esteem (thinking well of ourselves) and the esteem of others.

5. The Self-Actualization Needs---The highest need of man is to actualize himself, to achieve his full potential, to become all that he might be. This need is

one that no one ever satisfies completely, partly because we are too busy trying to satisfy our lower needs.

If Dr. Maslow is correct, those are the things we are after. Our work, rest, play---whatever we do---is done in an effort to meet one or more of those needs.

参考答案

Ⅰ1.be based on 2. science fiction story 3. dead volcano 4. come across

5. be recognized as

6. be trapped in

7. at a speed of

8. with the help of Ⅱ 1. amazing 2. documents 3. nameless 4. scared

5. inexperienced

6. trapped

7. rescued

8. guide

Ⅲ1-5 CCDCB 6-10 BCDBB

Ⅳ 1. Five Basic Needs 2. Purpose 3. Physiological 4. alive 5. Safety

6. psychologically

7. with and accepted

8. our social need

9. Esteem 10. to actualize oneself

结:

Unit 3 Project 教学总结

一、本堂课的成功之处

本堂课教学成功之处在于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自然,层层递进,能够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讨论研究。通过录像和大量图片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对科幻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和班级讨论,思维得以发散,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大量信息的输入足够使得后面的输出十分容易得以实现。

二、本堂课的遗留问题

本堂课也有值得继续思考的地方,关于头脑风暴的环节,到底是放在阅读之前还是阅读之后。放在阅读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预测,然后就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阅读,但是这样做就会导致前面导入部分过长;放在阅读之后,主要是在别人想法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想法,有所借鉴,学生知道谈什么,但是就话题而言失去了新颖性。对于大量图片呈现的方式是不是还有更科学的,做到既衔接前后的教学环节,富有逻辑性,又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领悟老师的意图。另外在最后的环节,即讨论准备阶段,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实现形式,是不是还有更有创造性而有操作性的展示方式?

三、我对project教法学法的体会和感悟

英语新课改所带来的新的英语教法学法教材,它强调的是do to learn,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悟英语语言知识的规则。通过大量相关信息的呈现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再通过做题来验证并加以巩固。每个单元都由7个版块构成,看似独立的各个版块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前5个版块的学习都是为第6个版块project服务的。因此我觉得在备课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版块之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教材编排的逻辑性,而且在每个版块学习的时候都应为后一个版块做铺垫,在project 部分把这些铺垫都结合起来。除此以外,不能把project部分上成一堂阅读课,因为proect考验的是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能力,它要求学生走出课堂,与同学分工合作,阅读材料是一个引子,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然后完成课题。

而对于学生而言,首先应该理清本单元学习的思路和学习目的。在学project的时候要联系到前5个版块所学到的知识,积极参与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合作,开阔思维和视野,在课外认认真真去完成小组所分配的任务。

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一导课导学 (1)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 (2)出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二展示新知 教师在这一阶段,通过提问、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解惑”做准备。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因此,这一环节称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二次备课”。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三质疑解惑 “质疑解惑”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展示新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质疑解惑”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

英语教学法汇总

英语教学法汇总 只有努力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精心创设情境,以布置教室、角色扮演或播放录像、录音等方式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通过音乐、绘画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英语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素质。 1、直观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模仿练习法 4、歌谣说唱法 5、表演法 6、竞赛法 7、讲授法 8、演示法 9、交际教学法 10、自然法教学 11、暗示法 12、游戏教学法 13、三位一体教 学法 14、活动教学法 15、全身反应法 16、多媒体辅助 教学法 17、激趣法 18、任务教学法 19、艺术激趣式 教学法 20、简笔教学法 21、猜图法 22、挑战法 23.演角色 22.双簧 25、演讲比赛: 26、拍卡片说句 子 27、分组拼读单 词比赛 28、动作教学法 29、合作教学法 30、功能意念法

1、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时,有些教学材料贴近于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资源,如运用实物或图片、教具等进行演示,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鲜明的事物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教具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如看录象模型教学挂图实物教具等)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 如在学习book , pencil 等学习用品和apple , orange 等水果时,就可以利用水果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使抽象的单词直观化,使英语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 2、情境教学法 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情境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能使英语课堂教学趣味化、形象化。 如学习“May I come in?”这个句子时,可以先请学生注意看和听:教师走出教室,在教室门上敲几下,并注视全班学生,用请求的语气和想进来的手势说:“May I come in?”这时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在说什么呢?”教师可趁势再重复两遍,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听懂了句子的意思,并且能把听到的句子“May I come in?”流利地说出。在这种情境下学会的句子,记忆牢固且能学以致用,如进老师办公室,就会自然使用“May I come in?” 3、模仿练习法 英语学习需要学生的模仿练习,因为英语的语音、语调及书写必须准确无误。为此,教师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应该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进行认真的模仿练习。引领学生反复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张口。 4、歌谣说唱法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将学习的内容编成一些顺口易记的歌诀。 如:丁丁、丁丁真能干,学习思考用head,小小eye看黑板,竖起ear认真听,mouth、mouth 长得巧,讲起英语都说好,nose、nose嗅觉灵,foot、foot踢足球,arm、arm来举重,长长leg 跳绳快,虽然比赛伤了toe,领奖face乐开了花,全班拍着hand,夸他为班争了光。学生在背歌诀时,脑、口、耳并用,还可以配以肢体表演,这样的英语学习是愉快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5、表演法 英语是语言的载体、交流的工具。不同的语言其表现的形式也不同。英语只是其中一种。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例如:在学习句型what would lilk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 would you like some....yes,please(no,thanks)的过程中教师点拨了句型的理解和用法后,可以由学生自由结合表演回话,可以去讲台前,由学生作为裁判。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精心准备,认真表演,发挥出自我极限,你会发现学生对句型的语境理解的运用更加准确,记忆时间更加持久。 又如在“In the morning”这一单元后,我们的表演要求就是:把一天从早晨醒来到上学这一阶段的生活用英语表演出来。每个小组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Jimmy、 Betty ,为了表现的逼真,学生们带来了牙刷、口杯、梳子、闹钟、牛奶、面包和鸡蛋等道具,甚至还有妈妈用的围裙。当演出开始时,随着闹钟音乐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精彩的表演。除了新学的单词:起床、刷牙、洗脸、梳头、吃早点、去上学,他们主动地选用了课文中的歌曲来伴奏。这样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泼。在剧中,每个同学的对话虽然不多,但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刚学到的知识,并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所以都很认真的对待演出。而且,在演出后他们也很有成就感。而没有走上台的同学也被带动,纷纷举手表示下次要演。 6、竞赛法 青少年活泼、好强、好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努力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人地位。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把游戏搬进课堂,不仅拉近了师

英语教学法-王蔷-复习资料

Unit 1: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What is language: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igns, which is arbitrarily chosen, vocal, conventionalized, graphic, and gesture symbol for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a given society. Design features:refer to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language and any system of animal communication. They are arbitrariness, duality, productivity, displacement,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interchangeability. Features of language 和views on language 在P-3 Several theories on language learning (behaviourist theory ,cognitive theory, constructivist theory, 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在P5-P6 A good language teacher’s features (ethic devotio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personal styles, language competence) Unit 2:communicative principles and TBLT CLT(goal在P-16):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BLT(在P-27):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Go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use the foreign language in work or life when necessary Difference between language use in real life and traditional pedagogy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linguistic competence, pragmatic competence, discourse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fluency) 在P-18 Sever linguistics’ ideas about exercise types and activities (Richards, Rodgers, Finocchiaro, Brumfit, Ellis, Littleword.)在P-23下

浅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浅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 习作训练"十二字。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 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 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 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 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 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 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 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 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 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 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 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 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 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 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

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教学案例

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教学案例 贵州省瓮安县珠藏中学李华550416 课题:动能动能定律 一.预备;唤起学生已有的旧概念,提出问题,说明目的。 我们在初中学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就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那么,到底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速度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提示,提出新课题,讲解新内容。 【演示实验】:如右图所示,让滑块A从光滑的轨道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 木块做功。 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a.让滑块A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 高度大时把木块B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b.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不同的高度下滑,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木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从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它的动能就越大。三.联结,把新旧知识相比较,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 【物理情景Ⅰ】: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为V1 =0自由落下,当下落距离为h时,速度为V2 。 【物理情景Ⅱ】:一个初速为V1 ,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到V2 。 【物理情景Ⅲ】:一个初速为V1 ,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摩擦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减小到V2 。 【物理情景Ⅳ】:一个初速为V1 ,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位移,速度为V2 ,其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f。 由前面所学的知识,归纳、推导出结论填入下表:

【结论1】: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结论2】:物体在只受一个动力的情况下,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结论3】:物体在只受一个阻力的情况下,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结论4】:物体在受阻力和动力的情况下,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四.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通过上面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合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1/2mv2的变化。根据功能关系,合外力F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得出以下结论: 1.动能 【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定义式】:E k =1/2mV2 ,(V是瞬时速度) 【单位】:焦耳(J) 【说明】: a.动能具有标量性,且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b.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动能是一个状态量,与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 c.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与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d.动能具有不可突变性。物体的动能不会发生突变,它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外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或物体对外做功的过程。 2.动能定理 【内容表述】: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E k2-E k1 。(W是合外力所做的总功,E k1 、E k2分别表示初、

英语教学中的五步教学法

英语教学中的五步教学法 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在一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都有所不同。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也就是学法指导。主要方法如下: ⑴对比法 对比法主要用于学习一些相似词组,通过对比学习一些词组的用法,区别他们的不同点加深对这些词组的印象。如在教学in/on/to+方位词+of+某地这几个词组的用法时,如直接给学生讲授他们的用法比较抽象空洞,学生学得比较被动,我们可以给出下面几个句子让学生区别他们的用法: A. Japan is to the east of China. B. Shanghai is in the east of China. C. India is o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D. Sichuan is on the west of Hunan. 通过比较这几个句子,学生大都能总结出这几个词组的用法:to + 方位词 + of 表示在某一地方范围外的某一方向;in + 方位词 + of 表示在某一范围内的某一方向;on + 方位词 + of 表示在相邻并接壤的某一地方范围外的某一方向。得出这一结论后,再让学生反复操练,这样学生对这几个词组用法就根深蒂固了。不但词组学习可采用此法,时态教学也可以采用此法。

⑵归纳总结法 对某一语言现象,我们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找规律,引导他们思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比教师直接灌输效果就大不相同。原来我们的英语教师对语法教学最感头疼往往采取的是由教师介绍语法规则,学生被动地听,然后来一些练习操练,这样导致听者感到枯燥乏味而浑浑欲睡,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初三Unit9-Unit11的被动语态的用法时,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思考后总结: A. English is spoken by more than 400 million people. B. It was discovered in Liaoning province. C. Most business letters around the world are written in English. D. The eggs were found by a group of scientists in the 1920s’. E. Many more trees must be planted on the mountain. F. The ground should be dug in winter. G. A new road will be built in our hometown in two years. H. Many trees have been planted near our house these years. 等等。 通过这些句子让学生归纳总结书本要求掌握的被动语态几种时态的构成及其基本用法,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⑶联想法 很多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一直比较被动,方法单一死板,导致词汇量不够

五步教学法

浅谈“五步教学法” 华岳小学刘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沿袭甚久、积弊甚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在教室这个专门设定的场所里进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与现实生活无涉亦不合乎学生理解力的系统性很强、逻辑性很强的教科书,学生则坐在固定的位置上,静听和记诵教科书。 这种方法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学生的活动、教室以外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儿童获取知识。但这种知识脱离生活、不合学生志趣,结果学生虽能背诵它、记住它以应付提问、考试和升学,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兴趣、爱好受到剥夺和压制,能力发展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束缚。 “五步教学法”的变革就是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 而要想使经验、行动更有效能,就必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思维起于直接经验得到的疑难和问题,而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在于“把困难克服,疑虑解除,问题解答”。 “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鉴于此,我们要将思维五步教学法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 怎样培养思维能力呢?由于思维起于疑难的情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的最首要因素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合宜的情境。“持久地改进教学

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上”。 对这种思维的方法应作广义的理解,不应把它看作我们一般所言的纯粹思维的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行动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包含观察、分析、综合、想象、抽象、概括等多种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还涉及知识的参与,涉及到对各种观念与假设的检验,因此这个过程更像是一种科学的“实验”。 五步教学法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五步教学法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培养智慧为目的的区别。“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然而还需要不断地重新提出来。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要的是人的智慧,即明智地行为、行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以知识为目的并以知识来扼杀智慧,五步教学发现则以智慧为目的并以知识来增进智慧。对于活动而言,知识永远是从属的。 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论述教育的。五步教学法在教学操作层面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自学环节;第二步,学生交流;第三步,巩固所学知识;第四步,教师课堂小结;第五步,拓张延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情景与问题的关系、问题与探究的关系、探究与结论的关系和结论与训练的关系。要做的:既有步骤,又不唯步骤,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最新英语五步教学法

英语五步教学法 第一篇:英语五步教学法 我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确立以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生活化”的课堂为目标,深化探索了五步教学法:自主预习——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巩固拓展——当堂检测,其中自主预习是重要前提条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巩固拓展是核心内容,当堂检测是效果评价。 一、自主预习 预习效果直接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提高预习质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 我在多年的小学英语实践中,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确立了“三年级——‘扶’,四年级——‘半扶半放’,五、六年级——‘放’的预习指导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年级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进行预习方法指导,先由教师向学生渗透有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预习方法,对预习不作学习任务的要求,完全是一种自然学习状态下的预习;四年级教师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预习提纲为学生预习提供知识与方法指导,注重发挥优秀生的榜样带动作用,激励学生自主进行预习;五、六年级将预习进一步深入,预习提纲的设计也可让一部分学生参与,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我一是通过预习提纲设计为学生更

好地完成预习任务进行系统指导,在预习提纲的设计中重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拓展知识,并且在设计中注重了“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二是充分保证预习时间:三年级提前1天、四年级提前2天、五、六年级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预习时采取个人预习、小组合作预习、教师指导预习等多种方法。三是加强对预习的评价,通过小组评价或教师抽查、普查等形式实现对预习效果的管理,将学生预习情况进行量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进一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一,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预习的效果,及时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时教师一般通过在预习提纲中勾画完成,也可以教学实施后教学反思中二次备课的内容。 通过“扶——半扶半半放——放”的预习模式,正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将学生“一刀切”,使教师、学生不会因预习成为一种负担,而是在预习中充分体会着学习的快乐。 二、交流展示 如何将预习效果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则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交流展示环节,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示预习效果显著的平台,给学生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机会。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了个体与小组互相质疑交流展示。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全班同学按座位前后分为十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4名同学,每小组有1名组长,小组长每周轮流担任;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每一个英语初学者总希望别人告诉他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通过近几年的英语教学,我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 首先,作为一个老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最美丽、最张扬、最健康、最阳光而最富有独特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

最后,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发音,确实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有位成功人士谈他学英语的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世界闻名的英语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说到底,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 要突破语音关,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弱读等在口语表达时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应录下自己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唯有耐心、

英语五步教学法简介图文稿

英语五步教学法简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英语五步教学法简介 一般说来,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节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部分: 1、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 2、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或句型等; 3、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 为教学上述三部分内容,一般采用以下五个步骤(即五步教学法):步骤1 (Step 1): 复习 (Revision) 步骤2 (Step 2): 介绍 (Presentation) 步骤3 (Step 3): 操练 (Drill) 步骤4 (Step 4): 练习 (Practice) 步骤5 (Step 5): 巩固 (Consolidation) 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一位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多面手”,不但会讲解、还会指挥、会导演、会组织、会表演、会监督、会评判、会记分、会帮忙、会引导,而且还是一位很好的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扮演上述各种角色,就能够顺利地上好一节课,完成一节课的整体教学任务。教师在各个步骤中的作用,请看下表: 步骤 (Steps) 教师的作用 (Teacher’s Role/Job) 复习 (Revision) 强化记忆者 (Memory activator) 介绍 (Presentation) 示范表演者 (Demonstrator) 操练 (Drills) 组织者/指挥者 (Organizer/Conductor) 练习 (Practice) 裁判员/监督者/监听者(Referee/Supervisor/Listener) 巩固 (Consolidation) 帮手(后来是记分员)(Helper, and later on, marker) 教师在进行上述五个步骤的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理解。如果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弄懂,那么教师就需要重教。因此,教师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以保证顺利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例如,在进行第三步时,班上可能出现某种问题,教师就要从组织者或指挥者的角色再变成示范表演者,有时还要当讲解员,直到学生弄懂才能再变回第三步的角色。 下面详细分述五个教学步骤。 第一步复习(Revision) 学习外语需要有个过程,需要逐步理解和吸收。学习英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遗忘。为防止遗忘,就需要复习。复习的作用是“温故知新”,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语言项目,强化记忆,并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此外对于练习不够、理解不深透或是疏漏的方面,及时加以弥补,以便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完善和熟练。只有帮助学生复习好、巩固好已学的知识,才能顺利地进行下一步,即介绍新的语言项目。 复习的内容不外乎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所学的语言材料。 复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大循环复习和小循环复习,有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有家庭作业、假期作业和口笔头测试等形式的复习。大复习有期中复习、期末复习,小复习有每课书、每节课及每节课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等的复习。 复习的形式也有多种。可以是笔头检查或口头检查,以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用测试方式、听写方式或检查作业的方式等等。复习的方法也很多。有帮助记忆的,比如:归纳、图解、表演、借助实物或图片等。这些都可以加深印象,帮助记忆。另外,还有为新课铺路,以旧引新、承上启下的方法;提问的方法,如:1. 连珠炮似的提问(Question bombardment)、连锁操练(Chain drill)等等。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十则(故事详细版)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面对很多不同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一定有很多的趣事发生吧,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小学英语教育叙事案例,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 小学英语教育叙事案例一 小学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从中真实感受学习的快乐。英语教学要照顾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一、听听、说说、做做。 例如,在教完1-10的数字后,我让孩子们伸出手,如果老师发出的指令是:"Ten."则学生用手势表示10,这样既玩了,又复习了数字,一举两得。又如,在教学五官词语时,我让孩子们一起来做Touch游戏,即老师发指令,学生边做动作,边重复身体部位名称。

如,老师说:"Touch your mouth."学生边指自己的嘴巴,边说:"Mouth,mouth,this is my mouth."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二、演演、说说、唱唱。 表演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更有爱表现的欲望,如在教学Let’s play football.时,让孩子们抓住每种球---篮球和足球的特征,边读单词边做动作,边做动作边找相应的单词卡片,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学生们的表现力特别强,情绪高涨。在教学活动中,我还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唱歌,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教一些英语歌曲,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记忆,活跃气氛。 但是,凡事皆有度,趣味活动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时机和深度,那么有时反而会使教学步入误区。例如,我遇见一个学生,听说他刚开始学英语,就问他:"小猫用英语怎么说?"他回答:"小花猫,喵喵喵,cat cat是小猫。"我又问他:"苹果怎么说?"他说:"苹果是apple,apple,apple是苹果。"对他而言,小猫、苹果的英语单词和汉语是一个整体,每次他都必须经过儿歌这段思维才能想起英文单词。还有,老师常常爱把要学的英语句子编成歌曲教给孩子们唱,这种形式学生很喜欢,可是有的时候单词的发音会因为单纯迎合歌曲的调子而被扭曲,由此导致学生发音不准,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方法,让孩子们既学到正确无误的语音、单词和句子,又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导--学--议--赛--结,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设疑导入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入,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带着问题去学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在合作交流中议与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精选三篇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今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标》阐述: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

生、形成与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 (1)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是敲门砖的作用,也不是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2)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注意问题: (1)情境设置不应唯一的被理解为生活情景。 (2)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并切实做好两者间的必要转化,包括由日常数学上升到学校数学,以及由学校数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二)探究体验 本环节包括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课标》阐述: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完整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新授课讨论稿) 为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使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我们总结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五步”教学法,即热身复习、新知呈现、趣味操练、巩固拓展、总结作业反馈。此模式的探索实践旨在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热身/复习Warm - up/ Revision 本环节就是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师生对话、TPR活动、值日生报告、自我介绍、自由会话等各种形式,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前提,保证新知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建议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热身活动,目的明确。也就是说教师所设计的温习旧知识的内容要有目的性,要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服务。形式要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尤其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 2、温故内容,铺垫扎实。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新知的学习,温故过程切不可如蜻蜓点水,随意问答几句,要扎实铺垫,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主要形式有:Sing songs、Say a poem or chant、 TPR、Greetings、Free talk、Play some games(eg.memory test)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的时间长短,可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教学内容而定。 二、新知呈现Presentation 这是一节课的主干和重点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使语言教学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爱学、乐学、知学、善学。在讲解新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目标,组织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时都要考虑目标,服务目标,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直达目标。 2、利用实物,充实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尽可能多

自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总结

自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总结

自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总结: 中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是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科学认识,包括对教学目的,教学路子的认识以及科学观,学习观,教学观等。 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语言是指语言系统,也就是语音,词汇,语法系统。 言语是指人们使用语言所进行的表示和理解的话语活动,也就是说听,说,读,写活动。 教学路子指的是达到教学目的基本途径或总路线,包括成体系的教学法。 语感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敏锐感知和理解,是自动化的意识活动。教学基本原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思想的具体化,条理化,在中学英语教学法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语法是对语言的一般描述,主要是对其组织原则的理论描述, ______学,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 “双规”化简就是运用语音规则,把大量的表面看起来相当复杂的词的读音和拼写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句型也叫句式,是从口语和书面语的无数实际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句子模型或模式,句型是有代表性的,常见性的。 分析性听:是指在听的活动中有明显的语言分析,另外是指把听的材料分析为各个语言层次,让学生分步听,进行听的基本功训练。 综合性听:是指在听的活动中无明显的语言分析而直接达到对内容的理解,也指在听力基本功训练基础上所进行的整篇成文的听的练习。 话语结构就是说话的套路,说的各句子之间的联系规律。

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快速地阅读。 默读泛指一切不出声地读,默读既包括不出声地“声读”,也包括直接理解文字地“视读”。 实行纵式阅读:真正的默读一般都是快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人的目光主要表现为上下移动,因而阅读有慢速的横向或横式转变为纵向或纵式。 写的含义:在教学中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书写或书法,包括字母,单词,句子,标点符号,国际音标的正确写法;二是写作,即笔头表示,如作文,写信,写日记等。 心理控制法:即惊异,悬念,满足。 密度:指单位时间所授教学内容。 广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活动面要广,二是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面要广。 深度:就是课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 灵活度:指在练习中学生所表现的理解的多层次程度和表示的多样化程度。 独立度:指教师指导的程度和学生独立的程度。 测试:主要是用来了解,检查和鉴定学习者掌握英语的实际水平的一种手段。 资质倾向测试:是指对学习者的天赋的测定,目的在于了解被测者今后学习外语时是否具有些较强的潜在的学习能力。 诊断测试:目的在于了解被测者在外语学习上的困难或缺陷或发现讲授上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综合性测试:目的在于测定被测者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综合运用的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