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2导学案(无答案)-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生物专题考点一轮复习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2导学案(无答案)-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生物专题考点一轮复习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2导学案(无答案)-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生物专题考点一轮复习

第27讲植物的激素调节2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方式及特点

①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的信息。

②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③作用特点: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①浓度:一般情况下,在时促进生长, 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②器官与敏感程度: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敏感程度大小为。

③成熟程度与敏感程度:一般来说敏感, 迟钝。

(3)顶端优势

①现象: 优先生长, 生长受到抑制。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发育受到。

③解除方法: 。

④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其多开花、多结果。

2.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相似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2)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促进,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

正误辨析

(1)在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杂草,这说明生长素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

(2)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

(3)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

(4)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5)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获得无子果实。( )

教材拓展

1.水平放置的根与茎同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生长方向却不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特点,分析其原因。

2.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介绍“凡嫁接矮果及花,用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

命题角度1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性及应用

1.[2018·丹东一模]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一定不同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2.[2018·河南焦作模拟]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

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

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命题角度2考查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曲线分析

3.如图8-27-18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尖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所示浓度

C.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一定在d~e所示浓度范围内

D.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

4.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8-27-19所示。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 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4 μmol/L和16 μmol/L。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b 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16 μmol/L

B.若a

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

D.当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8 μmol/L时,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d cm

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

名称合成部位生理功能

赤霉素幼芽、幼根和的种子①促进,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和果实发育

名称合成部位生理功能

细胞分

主要是根尖促进

裂素

脱落酸和萎蔫的叶片等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和脱落

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1)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生长素和。

(2)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脱落:

五年高中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09 植物的激素调节 【2020年】 1.(2020·新课标Ⅲ)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 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 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 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 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最低,仅加入IAA组比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升高,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仅加入IAA组,说明蔗糖对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有促进作用。 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 正确;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故选C。 2.(2020·山东卷)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B.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C.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 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答案】A 【解析】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A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确。故选A。 3.(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 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 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 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答案】D 【解析】植物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每种激素的作用取决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根据各种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及应用,分析选项进行判断。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具有两重性,由于双子叶杂草相较于单子叶作物对2,4-D的敏感性更强,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单子叶作物生长,A正确;生长素能抑制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

人教版2020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0 含答案

。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 (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达尔文生长素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暗中没有光合作用,胚芽鞘无法生长 B.胚芽鞘的生长是尖端和尖端下部共同生长造成的 C.达尔文的实验确定了影响植物生长的是一种物质 D.达尔文实验的自变量不止一个,因变量也不止一个 【解析】选D。种子萌发早期的幼苗生长,主要依赖自身(子叶或胚乳)储存的有机物而不是光合作用,故A错误。胚芽鞘尖端并不生长,生长的部位是尖端的下部,故B错误。达尔文实验只确定了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并引起向光弯曲的部位,并不确定这种“影响”的性质,故C错误。达尔文实验的自变量包括尖端有无和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因变量包括胚芽鞘生长状况和弯曲状况,故D正确。 2.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5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根可促进其生长 【解析】选C。由图像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激素都在开始的一段范围内促进了幼根的生长,当它们超过一定浓度之后,三者对幼根的生长均起到了抑制作用(与起点相比)。这体现了三种激素作用的两重性,故A正确。在0~20 ppm范围内,甲曲线一直在丙曲线之上,故B正确。在浓度

大于5 ppm,小于20 ppm时,乙曲线位于对照组之上,说明对幼根的生长起到的是促进作用,故C错误。在浓度为30 ppm时,甲对幼根的促进作用减弱,但曲线仍位于起点(对照组)之上,说明这个时候,甲对于幼根的生长还是促进的,故D正确。 3.下列事例中与所涉及的植物激素对应关系不一致的是( ) A.移栽棉花比非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生长素 B.早春低温时溪水中浸泡后的水稻种子可提早发芽——赤霉素 C.用熟苹果催熟未熟的柿子——乙烯 D.为使插花保鲜更长的时间,对切口进行处理——细胞分裂素 【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根也存在顶端优势,主根的存在会抑制侧根的发育,而在移栽过程中破坏了主根的顶端优势,侧根发育较快,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有关,A正确;赤霉素可以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种子自身几乎不含赤霉素,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休眠, 通过溪水浸泡种子,种子内脱落酸含量减少,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减弱,可使种子提前萌发,B错误;熟苹果产生的乙烯能促进未熟柿子成熟,C正确;插花的切口经细胞分裂素处理后可促进细胞 分裂,减缓衰老,D正确。 4.(2018·郑州一模)研究人员为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M和植物激素N对某种植株插条生根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浓度和种类 B.与生长素具有类似作用特点的是激素M C.激素M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是150 mg/L D.说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命题人: 第I 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B.各种脂质都参与生物膜的构成C.各种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模板D.各种核酸分子中嘌呤数都等于嘧啶数 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3.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 蛋白。该蛋白可发挥如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 不受破坏。图中HSP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肽键的形成B.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 C.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D.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性 4.草履虫体内既含DNA又含有RNA,将草履虫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A.1种五碳糖B.5种含氮碱基C.4种核苷酸D.8种核苷酸5.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

体上合成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 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 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C.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 D.蓝藻有丝分裂所需能量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8.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9.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10.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A.Mg2+吸收B.O2扩散C.光能转换D.DNA复制 1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A.线粒体的功能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12.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修改稿)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大连二十四中生物组刘恒 【研讨教材——考向指南】本章在个体水平上来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新课标教材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整,对植物激素调节融合了较深的内容,并在进行拓宽的同时对有些内容进行了修改(值得注意),更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近年高考试题中多结合生产实践或与相关章节的联系出题。所以纵观10年来的试题情况,本章内容较多。试题中以联系生产、生活为主的中档题居多,设计实验题是一个重要的考试方向。本章内容可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热点有: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及提供材料的实验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各种植物激素与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无土栽培相联系。 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 体会实验思想,运用实验思想解决实验设计问题。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4.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重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学情分析】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上好一堂复习课比上好一堂新课难度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例如复习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因此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复习课不能是新授课的简单的重演。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不相同,从而造成复习课上的起点大不相同。为了上好这堂复习课,要认真组织材料制做PPT 课件,一方面设计简单的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要让他们找回自信,在课堂中,留一定时间给学生看书,课本上的知识是基础。搭建好知识网络体系,帮助全体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另一方面还要提出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习较好的同学去思考和探索。设计经典的练习让全体学生参与,助其巩固知识。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教学策略】高考是很全面的考试,考得也很细,作为高三一轮复习课,在讲授知识方面尽量的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让每一个学生有知识上的漏洞,对学生来说就是“查漏补缺”,所以要强调学生注意书本上有关小字部分的知识以及书本上的小资料部分和相关插图,并设计相关的练习来加强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与此同时,一节课主线显得尤为重要:在知识点上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相关的知识用“一条线”串联起来,使其知识归纳有条理,要使之知识得到升华。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归纳总结法。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植物的激素调节》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条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③芽和幼叶储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④去除成熟叶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3.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个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 ) A.a B.b C.c D.d 4.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 ppm~6 ppm之间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 ppm 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 5.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 6.某实验小组是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桨,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全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箱番茄呈红色 B.乙箱番茄呈绿色 C.乙试管中呈砖红色 D.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7.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8.比较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在体内含量都较少 B.对生命活动都有调节作用

高三生物月考试卷

高三生物月考试卷

宁德五中2011~2012上期高三生物月考试卷(理科) 必修I第1~4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2、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C、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5、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C.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6、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7、近期,一种可耐受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2

“NDM—1”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NDM—1”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NDM—1”的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和内质网上 C.“NDM—1”在细胞分裂前先进行DNA复制D.“NDM—1”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且不影响细胞活性 8、.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9、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代谢活动的强弱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无关 B.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C.叶绿体内只有水的分解而没有水的生成D.水分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平衡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稳态 10、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 ...的是()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 可 3

(整理)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重难点)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难点) 学习内容: 一、生长素的发现 | 1.达尔文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右图 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刺激,弯向生长;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③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④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下部,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 (2)实验结论: (1) ①和②对照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有关。。 ③和④对照得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 芽鞘的。 (2)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 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时,造成伸长区背 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詹森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切下胚芽鞘尖端,中间放一,单侧光照,尖端下部弯向光源生长 (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将胚芽鞘尖端切去,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发现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 弯曲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在其下部琼脂片 詹森的实验示意图 黑暗中 拜尔的实验示意图

分布不均匀。 4.温特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 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 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的 侧弯曲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确实是一种 ,这种物质从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下部生长。该物质被命名为 。 注:实验⑥是对照实验,排除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琼脂块作用的结果。 ^ 5、郭葛等人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叫 (IAA )。直到1942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 。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 (PAA )、 (IBA )等。 总结: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 ,感 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 ,生长素横向运输 的部位也在 ,但胚芽鞘生长的部位是尖端 的 。所以右下图1中胚芽鞘尖端处生长素因云母片的阻挡而不能 运输,尖端的下部生长素不横向运输,故琼脂块a 、b 中生长素含量相等;而图2中生长素在尖端处横向运输,尖端下部极性运输,故琼脂块c 中生长含量小于d 中的含量。 】 6、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向光性)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同时,从 上端向下端极性运输;导致尖端下部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造成向光弯曲。 二、植物激素 1.概念:在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 有显著影响的 ,称作植物激素。 2.类别:生长系、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 经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 2.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 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 、 、 图1 -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3 专题十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B) 2.其他植物激素(A) 3.植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C) ?[疏漏诊断] 1.生长素的正误判断 (1)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2)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 (4)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5)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6)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2.其他植物激素的正误判断 (7)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8)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其中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9)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 (10)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11)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12)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长句冲关] 1.概述性知识

(1)极性运输涉及的部位是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等。 (2)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再经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下部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3)顶端优势的原理: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其发育,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发育。 (4)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特点是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程序性诱问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植物激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热考命题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应用[学生用书P65] 1.(2019·高考江苏卷,T5)下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三年高考(2017-2019)生物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 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

专题09 植物的激素调节 1.(2019江苏卷·5)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生长素现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 2.(2019浙江4月选考·1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生长素是由具分裂和增大活性的细胞区产生的调控植物生长方向的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细胞壁松弛,从而使细胞增长,尤其能刺激茎内细胞纵向生长并抑制根内细胞横向生长的一类激素。 【详解】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引起的,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是植物向光生长,A选项错误;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B选项正确;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方,使尖端下方的细胞伸长,C选项错误;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生长,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一定不同,D选项错误。 【点睛】生长素由尖端产生,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输送到尖端下部对细胞的生长起作用,单侧光的照射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导致背光侧的细胞生长速度快,引起植物的向光生长。 3.(2019浙江4月选考·26)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 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 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 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图乙可分析,外源添加生长素会一方面会抑制GA8和GA29的合成,另一方面能够促进GA1和GA20的合成。结合图甲可理解为外源生长素阻断了从GA1合成GA8和从GA20合成GA29的路径,从而使GA1和GA20的含量上升。

2019-2020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月考测试生物试题(1)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月考测试生物试题(1)含答 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卷上无效。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洋葱表皮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时刻进行着物质的更新 D.蓝藻细胞中有两种类型的核酸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3.胃炎、胃溃疡和十二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感染造成的。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 C.构成细胞的物质中不含纤维素,但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D.细胞内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蛋白质成分 4.下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右图是某同学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右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进行60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移动方向应是( ) A.(1)×(3);左上方 B.(2)×(3);右上方 C.(2)×(3);右下方 D.(1)×(3);右下方 5.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6.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 克拉玛依高级中学芬丽 一、【考纲点击】 1、回扣基础,明确知识点,完善知识网络构建。 2、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提高实验与探究能力 三、构建知识网络――学会综合运用知识 四、【核心要点突破】 考点1:向性运动、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作用 1.依据下图,下列关于生长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处理只有甲B.图1中乙丙都不弯曲,其原理相同 C.图2中丁向左弯曲,戊向右弯曲 D.丁、戊都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规律与总结】 考点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改进方案: 理论依据: 【规律与总结】 考点3:其他植物激素 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语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1)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______。 (2)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____能刺激形成愈伤组织,对根芽的分化有重要作用。

4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给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若用此无子番茄和无籽西瓜的果肉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从理论上分析,都授以二倍体的花粉,所得植株的果实中依次为:( ) A.无种子、有种子 B.有种子、有种子 C.有种子、无种子 D.无种子、无种子 【规律与总结】 考点5:试验设计 5、图1是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图2是水平 放置的一株燕麦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确定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 ppm 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____ ppm 。 (2)图2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a 、b 、c 、d 四处中,生长素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处。 (3)为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分。请你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燕麦胚芽鞘、薄云母片等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与总结】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 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问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 ,B 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A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 点浓度 B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 点浓度 C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 点浓度 D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 点浓度 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a =b =d ,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C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a =b <d ,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D .胚芽鞘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专题07 植物的激素调节-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生物(原卷版)

专题07 植物的激素调节 1.(2019江苏卷·5)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2.(2019浙江4月选考·1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3.(2019浙江4月选考·26)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 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 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 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

4.(2019上海嘉定二模)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图表示实验前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A. B. C.D. 5.(2019山西太原模考)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5 6 7 2,4-D浓度(mol/L)清水10-1510-1310-1110-910-710-5 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3 9.1 1.3 0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 B.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作进一步实验 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6.(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通过促进丝氨酸转变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分解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 B.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NAA)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C.在成熟组织中合成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D.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7.(2019湖北武汉适应性考试)在自然条件下,冬小麦是在头一年秋季萌发,以营养体(长出根茎叶的植物体)过冬,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秋末冬春的低温是诱导开花的必要条件。经研究发现低温能促使冬小麦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说明 A.未经过低温处理的冬小麦,如果施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也能诱导开花 B.赤霉素等植物激素控制着植物的生命活动 C.赤霉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高三生物月考试卷2

高三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碱中毒。这一事实说明,无机盐离子() A. 能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 B. 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C. 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D. 是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B. 淀粉的结构单元是果糖 C. 糖元是稻米和面粉的主要成分 D. 植物纤维素是重要的贮能物质 3. 某个糖类分子水解后可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此分子是 A. 麦芽糖 B. 蔗糖 C. 淀粉 D. 糖元 4. 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 A. 葡萄糖 B. 果糖 C. 糖元 D. 纤维素 5. 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的去向是( ) A. 参与形成肽键 B. 参与形成氨基 C. 参与形成羧基 D. 参与形成氨基和羧基 6.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 A. 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 B. 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 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 细胞的结构物质 7. 沙漠植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核酸 D. 水 8. 棉、麻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 A. 纤维素和脂肪 B. 纤维素和蛋白质 C. 淀粉和蛋白质 D. 淀粉和脂肪9.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时,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视野将 A. 变亮 B. 变暗 C. 无变化 D. 变化无规律 10. 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 ) A. 细胞的多样性 B. 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 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D. 生物界的多样性 11.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单位膜是指 A. 脂双层组成的膜 B. 脂双层中的任意一层 C. 一层磷脂分子 D. 磷脂分子中的所有蛋白质 12. 脂双层是构成细胞膜的最基本部分,蛋白质分子插在或贯穿于脂双层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的是 A. B. C. D. 13.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相互融合。与这一现象相关的细胞膜结构是 A. 膜上的糖蛋白 B. 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 C. 膜上的载体蛋白 D. 磷脂分子亲脂的尾部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C. 控制细胞通信 D. 控制细胞的代谢 15.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 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C.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16. 下列关于核糖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着 C. 都附着在内质网上 D. 唾液淀粉酶是由核糖体合成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一、考点: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Ⅰ)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二、知识梳理:创新设计第172页 三、典型例题 【例1】《创新设计》第174页“即时突破”第1题 【例2】《创新设计》第175页“例2” 【例3】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解析:A中插入的琼脂块属无效插入,胚芽鞘直立生长;B中左侧玻璃片属无效插入,因分生组织分布在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一段,右侧玻璃片插在胚芽鞘尖端稍下,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故胚芽鞘尖端下部左侧有生长素,右侧无生长素,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中云母片属无效插入,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的多,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中插入云母片阻断生长素向左的横向运输,生长素均匀向下极性运输,胚芽鞘直立生长。 答案:B 【例4】(2009年广东生物)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 【例5】(2009年江苏生物)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因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上芽的数目可能不同,故用相同浓度的2,4-D处理,生根效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高考题分类)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 1.(2017?新课标Ⅰ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 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 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2.(2017?江苏卷.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 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 效应 3.(2017?海南卷.26)(9分)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 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 生长素用量(mg/枝)处理枝条数第90天存活枝条数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新课标Ⅲ卷.30)(9分)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 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 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 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 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