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共14课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完整版第四课

第4课共14课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完整版第四课

第4课共14课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完整版第四课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3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简要分析积累还不够详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掌握和培育、践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教案纸 教学进程: 1、 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2、 进入新课:(45分钟) (1) 快速阅读课本第121-129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观看PPT上关于中国文化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各大活动中呈现? 2、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抱着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对于愚昧、低俗的文化又该采取什么态度? 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难点在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理解,并且最难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都是需要学生在理解本节课的基础上,在生活中逐渐培养的。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5、 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有关知识,通过结合图片及典型事例,相信大家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在生活中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我国的文化建设中。 6、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建设和谐文化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文化的多样性 A、先进文化与愚昧、低俗文化 B、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 2、 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A、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五单元(章)共6学时第5、6学时总第27、28次课总第27、28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14课构建和谐社会教具板书 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12/07 15/12/10 15/12/11 周次19 19 19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2、3-4 1-2、3-4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重点掌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知识点,并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 二、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1、最新最美的画卷 2、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3、人人参与建和谐 课外作业1、完成本课书面作业; 2、课下总结复习本学期所学重要知识点。 课后简要分析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习基本掌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点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但是,在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关于实际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二、进入新课:(45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130-136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15分钟)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 3、结合课本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4、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在把握以上知识点的同时,对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且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希望学生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知道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解读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及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三课个人的收入和理财 教案

第3课个人的收入和理财 教学目标: 1、认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意义;了解税收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了解投资理财的不同渠道。 2、情感体验:培养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以成为纳税人为荣,形成正确的纳税人意识和正确的投资理财观。 3、运用:努力学习提高技能水平,为劳动致富打下基础;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学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合理的选择理财渠道。 教材分析: 1、重点: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理解税收的意义。 2、难点: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意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3、教具:课件 课时安排:2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探讨了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相关问题,消费是我们购买维持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的必然行为,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我们也明白了,消费所使用的金钱是必须靠劳动取得的。那么,除了劳动获得收入以外,我们还有哪些获得收入的方法呢?我们又该如何管理和支配我们的各种收入,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条件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教学过程: 一、多元的家庭收入 ①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②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不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离退休金、价格补贴、住房公积金、救济金、赔偿、辞退金、赠送收入、赡养收入、福利彩票收入等。 2、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定义: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思考:为什么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课件展示: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和我国的分配制度。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课件展示:华西村的事迹 想一想:华西村为什么能那么快致富? ①坚持效率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坚持公平原则: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课件展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三个国家: 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6 )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4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二单元(章)共6 学时第1、2学时;总第7、8 次课总第7、8 学时 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具多媒体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9/14 15/9/17 15/9/18 周次7 7 7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4 1-4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所了解,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遵循市场规则,才能提高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一、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课外作业1、记忆本课主要问题 2、预习第五课 3、完成书面作业 课后简要分析从上课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制度的了解还有待提升;关于市场经济的特征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将类似于这样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练化。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8分钟) 通过让看课本第30页图片和PPT的两则材料,思考问题,引入本课内容。 二、进入新课:(50分钟) (一)根据PPT上投影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本第19-26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二)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重点理解、掌握收入分配和原则,树立纳税人意识,学会消费理财。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12分钟) 让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且掌握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关系;了解投资理财的渠道,学会科学理财。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课知识点比较琐碎且重要知识点较多,所以通过做题训练,使学生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及再次对知识点巩固记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作为中职生,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把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遵守市场的规则。 六、板书设计 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35,三点) 2、市场经济的规则:自愿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等价有偿。 七、布置作业: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职《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教案.doc

B3 /AJ 星期 课时计划 课题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三课:个 人的收入与理财 教学用时2 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意义;了解税收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了解投资理财的不同渠道。 2、情感体验:培养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以成为纳税人为荣,形成正确的纳税人意识和正确的投资理财观。 3、运用:努力学习提高技能水平,为劳动致富打下基础;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学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合理的选择理财渠道。 教材分析难点 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意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重点 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理解税收的意义。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用时 —、导入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探讨了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相关问题,消费是我们购买维持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的必然行为,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我们也明白了,消费所使用的金钱是必须靠劳动取得的。那么,除了劳动获得收入以外,我们还有哪些获得收入的方法呢?我们又该如何管理和支配我们的各种收入,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条件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二、新课步骤 (-)个人收入与分配 1、多元的家庭收入 %1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1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

和转移性收入。 教学过程教学用时

③转移性收入:离退休金、价格补贴、住房公积金、救济金、赔 偿、辞退金、赠送收入、赡养收入、福利彩票收入等。 2、个人收入和分配 W: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酉己制]度。按劳分配定义: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页献分配。 思考:了解其他典型国家的分配方式,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全体阅读课本第20页顺数第六段。 3、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师:要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就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播放视频:“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想一想:华西村为什么能那么快致富? %1坚持效率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 %1坚持公平原则: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例: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巴西 思考:一个国家贫富差距过大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师:华西村不仅自己富裕起来,还主动先富带后富,带动十多万人脱贫致富,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推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先富带后富,沿海地区带动内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依法纳税 1、税收的定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思考:为什么要收税?税收都用在什么地方? 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无法运转,也不能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国家福利设备和经济保障。 2、个人所得税 定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我国收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思考:为什么说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W: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3课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税收的种类和特征;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识别股票、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和含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税收是国家收入在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投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存款储蓄;我国的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方法 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裂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展、税收、民生”共同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现在的华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职工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增加,免费享受20多项福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华西村村民的工资加奖金及入股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华西村村民理财的方式主要是什么?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参考书第14课

第14课建设和谐文化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2、态度: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3、运用: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地位、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 (一)本课在本单元中地位 本课讲述建设和谐文化,首先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的性质和作用谈起,通过概念、性质、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性,立足点是讲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以,本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的主要板块之一。 (二)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 本课在结构上设两个目,即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立足点是讲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必须了解文化的性质和作用,从而认识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理解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第一目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从介绍文化的概念、性质、作用开始,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阐明党中央重视文化建设事业的相关举措。第二目是讲“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通过介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这两部分内容是互为从属,紧密相联。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课教案

教案 章节 课题 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课型讲授课时 2 教具学 具电教 设备 无 教学目标 知识 教学点 1、识记: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值规律的作 用;影响消费的因素。 2、理解: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 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观。 能力 培养点 1、纸币不是货币;解释生活中导致某中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增强学生 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2、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 德育 渗透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用途;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货币的产生;价值规律的作用;健康的消费观念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学法引导先引导学生说出平时生活中的必须品钱,再引入钱的作用,从而引出钱的产生,从而导入本节课的知识点,再举例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文中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更 新、补充、 删节 无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课后体会

教学与互动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由货币的产生而出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消费的问题,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堂课的主要任务。 讲授新课 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1、什么是商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例如:粮食、电视机、机器、房子等。这些物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而是供社会和别人消费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我们把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叫作商品。 【教师点评】: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问:货币的产生需要哪两个过程?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3、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如同尺子本身有长度,可以用来衡量物品的长度一样。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种计量单位,历史上金银充当货币时一般采通过教师引导,回忆 生活活动,感知生活 离不开金钱,从而引 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思考 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 讨论,并发表见解, 讨论:价值尺度需要 不需要真实的货币; 超市中的价签是不是 5’ 5’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