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青海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青海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青海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北祁连成矿带为青海省内主要的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特征的研究,结合其成矿背景、含矿岩石等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加之在对前人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两类主要的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的异同点,提出了青海省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希望能对以后在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铜多金属矿提供一定的帮助。

标签: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1前言

北祁连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火山岩带和有色金属成矿带,东西延长1200km,横跨甘青宁三省,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1]。成矿作用强烈,矿床类型复杂,主要类型有海相火山岩型、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岩浆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型等,找矿潜力巨大。北祁连成矿带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物质组成复杂,构造变形强烈,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属性的各类地质体堆垛混杂,成矿作用复合叠加,造成不同时期的研究工作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没有形成统一。

2典型矿床特征

祁连成矿带经历了震旦纪-中寒武世大陆裂谷演化、晚寒武世-志留纪末板块体制演化:洋盆扩张(∈3-O1)-俯冲消减/洋盆闭合(O2-3)-碰撞造山(S-D3)、石炭纪-现代陆内造山的构造演化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于洋脊扩张、弧后拉张等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海底火山喷发和热水沉积作用,在不同的拉张环境下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热水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区内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赋矿岩系为黒茨沟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段为代表的大柳沟-尕大阪铜多金属矿;另一类是以赋矿岩系为扣门子组火山熔岩段为代表的红沟铜矿,现将该两类代表矿床进行成矿特征分析。

2.1大柳沟-尕大阪铜多金属矿

大柳沟-尕达坂铜多金属矿田是北祁连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床类型,自上世纪60年代发现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勘查和开发,浅部矿体已基本枯竭,勘查工作已向深部发展[2]。该矿区位于祁连县城北西约10km处,由郭米寺、大柳沟、弯阳河、下沟、尕大坂、下柳沟、白柳沟等铅锌铜矿床构成,它们构造背景和成矿特点一致,空间分布上有联系,所以纳入一个统一的矿区。

2.1.1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范围东西长20km,南北宽5-7km,处于野牛沟-清水沟-白柳沟大陆裂谷

青海祁连导游词.doc

奔海祁连导游询 祁连山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我国高大山系之一,环境独特、生态 系统脆弱,是我国的重点区域和自然保护对象。本文是青海祁连的导游词, 仅供参考。 青海祁连导游词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祁连山。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 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一一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的四季从来不?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 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 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 7万公顷,200多万立 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跑,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祁连山中的河谷和洼地,海拔平均3000多米;而祁连山浪峰般的高 山顶则在4000至5000米之上。一路之上履冰踏雪,寒风刺骨。但有着使 你目不暇接,可尽情观赏的大自然之美。祁连山的每一个山峰本来就显得气势雄伟,人称是〃石骨峥蝶,鸟道盘错〃。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有如用巨斧劈雕一般。至于因高山上终年积雪而形成宽阔硕长的冰川,那是雪山的一绝!冰川是长年不溶化的,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条条洁白的〃哈达"。它们T?姿白态,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有如钻石发出万簇光芒;在霞光的色染中,冰川则有无法描摹的瑰丽!

北祁连西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

甘肃地质学报 1999 1999 第8卷 第1期ACT A GE O LOGIC A G ANS U V ol.8 N o.1 北祁连西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 左国朝① 吴茂炳① 毛景文② 张招崇② (①甘肃地勘局地质研究所,兰州 730000) (②中国地矿部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10) 摘 要 北祁连西段与北祁连中段构造带之间被一条平行于阿尔金断裂带的宗宾大坂古转 换断裂所隔,东西两段在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上有明显差异。北祁连西段早古生代构造是在前震旦系陆壳基底上,在震旦纪再一次开裂演变为裂陷槽,寒武—奥陶纪为裂谷—海沟—火山弧多元构造的格局。 关键词 北祁连西段 早古生代 裂谷 海沟 火山弧 中图分类号 P542 文献标识码 A 1  大地构造位置 图1 北祁连及邻近大地构造位置图(据李春昱,1980,本文略有修改)Fig.1 G eotectonic map of northern Qilian area T —塔里木板块;D —敦煌地块;A —阿拉善地块;E —鄂尔多斯地块;Q —柴达木地块;S —松潘隐伏地块;Y —扬子地块;H —贺兰山拗拉槽;1—地块;2—加里东造山带;3—华力西造山带;4—印支造山带;5—边界断裂;6—隐伏地块边界;7—研究区 北祁连造山带位于秦祁昆巨 型造山带中段,挟持于塔里木板 块、华北板块和中祁连—柴达木 板块之间,其东端以右行走滑的 同心—固原断裂为界,北部边界 是龙首山断裂,之北为阿拉善地 块,南缘与中祁连地块北缘断裂 相接,西部边界被具左旋走滑阿 尔金断裂所截。 本研究区是指北祁连西段的 祁连主峰与鹰嘴山之间的地区。 2 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冯益民等(1996)、左国 朝(1996)所提出的划分方案,经 研究分析,将北祁连西段及邻区 构造单元划分如下(图1)。 收稿日期:1998212220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

青海省祁连县草大坂菱镁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标志

青海省祁连县草大坂菱镁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标志 青海草大坂菱镁矿床距祁连县城南东9公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造山系(Ⅳ)北祁连弧盆系(Ⅳ-1)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成矿主要与草大坂超基性岩体有关,地层岩性有控制作用。即古元古代-中寒武世为大陆裂谷阶段,形成了双峰式火山岩堆积,并伴随有超基性顺层侵入于黑刺沟组中,故成矿时代应属加里东早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演化成的大洋盆地环境。矿体赋存于全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及全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夹绿泥滑石片岩。空间分布为草大坂超基性岩体群中[1] 。 标签:草大坂菱镁矿成矿模式找矿标志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铁、锰、铅等矿产比较丰富。该矿床的发现,开拓了本区非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前景。对菱镁矿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提高本区区域变质作用与含镁碳酸盐岩有关的菱镁矿研究程度,有利于本区该矿种的找矿。笔者将以矿区的地层条件、成矿作用、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来探讨菱镁矿成矿时空演化及成矿机制、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1成矿地质背景 出露地层主要为早古生代中寒武世黑刺沟组斜长绿泥片岩、绿泥钠长石英片岩、钠长绿泥片岩、钠长绿泥石英片岩等。为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 成矿岩体草大坂超基性岩体群顺层侵入黑刺沟组中呈不规则条带状,由4个岩体组成。其中Ⅲ号岩体论其规模,矿化程度均居岩体之首,由全蛇纹石化纯橄岩、斜辉辉橄岩、滑石菱镁岩等组成。草大坂滑石菱镁矿赋存于该岩体中段中部的全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中。 围岩蚀变:蛇纹石化、滑石菱镁矿化、碳酸岩化。 2矿体特征 3成矿时空演化与成矿机理 3.1成矿时空演化 北祁连成矿作用在时间演化上具有多期性,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矿床形成。加里东成矿期是最主要的成矿期,形成铁、锰、铬、铜、铅、锌、金等矿产。其次是华力西-印支成矿期,这一时期是金矿的重要富集期。石炭纪、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是北祁连三个较重要的成煤期。草大坂超基性岩体群属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中带东延部分。其构造环境是:古元古代-中寒武世为大陆裂谷阶段,形成了双峰式火山岩堆积,并伴随有超基性顺层侵入于黑刺沟组中,故成矿时代应

青海祁连各景点简介

祁连县各大景点分布图 发布时间:2012-5-7 阅读次数:506 字体大小: 【小】【中】【大】

青海祁连各景点简介:本文按照2011年情况相符,仅供参考。 1.阿柔大寺:途中经过中国最美丽的草原—祁连山草原、俄堡古城。阿柔寺院门票(20元/人)。路边设有跑马场、牧家乐等。可以在阿柔部落藏民家品尝一碗牦牛酸奶。可以和美丽大大草原来一个亲密接触。 2.阿咪东索景区:藏语称:“阿咪东索”,也叫牛心山。中国百大避暑名山之一,作为祁连的象征,阿咪东索有着许多的神话传说和典故。是祁连的镇山之宝,它在祁连人的心目中无比神圣。海拔4667米。整座山坐立在八宝镇的中心,无论走到那,都迈不过这高大雄伟的阿咪东索,你可以想象它的气势有多大,它是摄影师镜头的第一焦点。深入圣山,一个天然的世外桃源,山间流水激荡,草原灌木丛生、沟壑野物撒欢、是你来祁连不可不去的旅游胜地,门票30元。 3.卓尔山景区:藏语叫:“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属丹霞地貌,位于祁连县城北面,目前通往卓尔山的盘山公路分为两条,一条是拉洞村的村级公路,另一条是麻拉河村的村级公路。门票价格为60元/人。 4.拉洞峡:谷内不但有青海云杉,祁连园柏、金梅鹿、雪莲、冬虫夏草、还栖息着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如狍鹿、白唇鹿、雪豹、盘羊、岩羊、蓝马鸡、雪鸡等。谷内有许多迷人的旅游

景点,供游客参观、游玩,主要有:海洋古生物化石遗址、边墙梁、神仙洞、古传说等。 5.冰沟风景区:冰沟林海露营基地位于冰沟村东南方向2公里处,与县城有6公里的车程,其雪山、森林、灌木、草原组成。再加上穿梭在山间的盘山公路,有一种瑞士的感觉。暂无门票。 6.祁连石林:当地人称“佛爷崖”。祁连石林位于阿咪东索景区内,去往的线路有两条,一条是经过冰沟风景区,绕行到冰沟达坂,从山顶行车可以前往,另一条经过小东索景区,不过需要登山才能到达石林,如果你想开车去,走冰沟那条路比较好,如果你想登上去,开车到小东索景区,然后再登山。实在找不到方位就咨询一下当地牧民。 7.祁连鹿场: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驯鹿基地,在前往就会经过油葫芦自然保护区、八一冰川、高原牧场等,一路风光雄伟壮观。 8.黑河大峡谷:世界第三大峡谷,这里流淌着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峡谷内景色尤为壮观,目前峡谷旅游只适合探险旅游,是探险家心目中的圣地。汽车只能开到峡谷门口且不能深入。 9.祁连山草原:中国最美草原之一。“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这里有成群的骏马,千万匹牛和羊,马儿肥牛儿壮,羊儿的毛好似雪花亮。”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将雪山银峰映照下的祁连草原的绝美和富饶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草尖上开满鲜花,草腰沾着露水、草根里聚着酥油,其间是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牦牛,白色的羊群……这是一片让人心醉的草 原。 本文作者:祁连旅游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71307416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蛇绿岩研究进展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蛇绿岩研究进展 北祁连造山带因其具有特殊的地质构造意义而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其中熬油沟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是目前北祁连造山带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的所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近年来关于熬油沟蛇绿岩的科学研究结果,结合北祁连地区地质背景、巖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的分析,将北祁连熬油沟蛇绿岩形成时代厘定为早古生代早奥陶世,为Rodinia大陆裂解后在早奥陶世期间北祁连洋盆开始扩张时的产物。 标签:北祁连造山带熬油沟蛇绿岩 北祁连造山带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期受到国内外地质学者广泛关注,该带成为研究大洋洋脊扩张、洋壳俯冲以及陆-陆碰撞造山等大陆造山带演化过程的典型研究区域。蛇绿岩对大洋板块俯冲和构造演化研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时代的研究是探讨洋盆演化时限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年限的蛇绿岩年代学研究具有其特殊的地质意义[1],而其形成环境的确定对古洋盆演化史和重建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北祁连造山带是我国开展蛇绿岩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通过对祁连造山带中蛇绿岩的系统研究,对祁连造山带特别是在早古生代所发生的大洋板块地质过程和构造演化过程有了基本认识。而熬油沟蛇绿岩是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研究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但是,其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尚存在较大争议。通过讨论和约束熬油沟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和环境,对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和古祁连洋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地质背景 北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著名的秦-祁-昆造山带中段,是一条走向为NW-SE狭长造山带。北祁连造山带NW主要受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控制,并与塔里木盆地相邻。而造山带NE则分别与阿拉善板块与华北板块相邻。北祁连造山带基底主要发育有北大河群、朱龙关群及镜铁山群等地层,其中西段的熬油沟蛇绿岩被认为处在朱龙关群下部。此外,北祁连造山带在志留纪时发育复理石建造,而在泥盆纪时则多发育磨拉石建造等。 熬油沟蛇绿岩主要出露于祁连造山带西段,分布在走廊南山、托来山及托来南山北侧,相振群等[2]通过对熬油沟地区地质实测,认为熬油沟蛇绿岩以NW-SE 走向展布,其岩性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夹粉砂质板岩、石英砂岩及少量灰岩等。其中,碳酸盐岩以沉积接触覆盖于火山岩之上,辉绿岩则以岩墙形式出现。 2年代学研究 肖序常等[3]在对震旦系与中基性火山熔岩的接触关系研究时认为,中基性火山熔岩、超基性岩与震旦纪灰岩之间为沉积接触,并认为二者是同一时代产物。并根据震旦纪灰岩中的藻灰结核将熬油沟蛇绿岩的时代厘定为震旦纪。冯益民等

青海祁连山导游词

青海祁连山导游词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敞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点,称为雪线,普通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但是,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浮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宝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所以,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的四季从来别甚分明,春别象春,夏别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算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体面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驰,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祁连山中的河谷和洼地,海拔平均3000多米;而祁连山浪峰般的高山顶则在4000至5000米之上。一路之上履冰踏雪,寒风刺骨。但有着使你目别暇接,可纵情欣赏的大自然之美。祁连山的每一具山峰本来就显得气魄宏伟,人称是“石骨峥嵘,鸟道盘错”。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有如用巨斧劈雕普通。至于因高山上终年积雪而形成宽敞硕长的冰川,那是雪山的一绝!冰川是长年别溶化的,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条条洁白的“哈达”。它们千姿百态,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有如钻石发出万簇光芒;在霞光的色染中,冰川则有无法描摹的瑰丽! 祁连山中多河,这是因为在着终年覆盖的雪山,数别尽的冰川;每当暖季来到,阳光总会融化掉上面的一层冰雪;再加上森林带的落雨,水源之沛,无疑是众河别尽之源。 青海海北川导游词·日月山导游词·黄河源导游词 河谷洼地一带,成片的是野生的柳树、杨树,还有丛丛簇簇的刺槐。不过它们均显得古老、苍劲而又扭曲,古老得使你无法估算它们的年轮。从它们中间粼粼流着的八宝河,气质极别谐调。只是这并别伤八宝河的大雅。

萤石矿控矿因素

(一)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萤石矿床,从大地构造位置看,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我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地带,即扬子钱塘准褶皱带以南,江南古陆以东和以南地区。产于各种沉积岩(除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以上构造以北和以西地区,如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和交代矿床分布于我国北部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地缝合线的边缘和西南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产于沉积碳酸盐地区交代矿床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北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萤石矿床,其次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如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余类型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萤石矿床赋矿岩层从太古宇、元古宇至中生界都有,但比较集中于古生代的奥陶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从矿床成因考虑,萤石矿床(除沉积萤石矿床外)多在成岩以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因此,即使矿床赋存于古老变质岩地层,其成矿时代也比较晚。经统计可知,我国萤石矿床的90%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同时在燕山期内,又以燕山晚期成矿最为有利。那些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矿床,多数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生成联系,

只有少数萤石矿床与印支期或海西期花岗岩有关。这种趋向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现象,不但从总体上看,而且从某一局部地区看也存在这一规律。广西资源县双渭江萤石矿床,矿床所在区域内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花岗岩出露,但矿床却明显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山东蓬莱巨山河萤石矿区,燕山期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和一次脉岩侵入,但与萤石矿有关的是第二次以后的岩浆侵入活动及晚期脉岩。至于那些产于中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更是较新的地质年代中地质作用的产物。 (二) 矿床的控矿因素 同其他种类矿床一样,控制萤石成矿作用的主要是岩石类型和构造。适宜的岩相和岩性往往是萤石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基础,一定褶皱和断裂,为成矿溶液提供通道和有利的容矿空间。在这些因素中,对不同类型矿床而言,各自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 (1)岩石类型的控矿作用岩浆岩类型对萤石矿化的影响因矿床类型而异。对于产在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内、外接触带的矿床,特别是那些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本身的矿床,总的来讲,对围岩的选择性不强,而往往岩体本身的性质对能否构成萤石矿化或矿床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与萤石矿化有关的岩浆岩多为酸性或中性,很少与基性岩浆有关,以酸性花岗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某些中酸性岩石(如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富sio2的钙碱性岩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

前言 祁连县因地处巍峨挺拔、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腹地而得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府西海镇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25′16″~39°05′18″,东经98°05′35″~101°02′06″。境域辽阔,其地貌呈条状形,属中国地势第三台阶,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和冰川地貌,形成不同的川谷、盆地、丘陵和高山,东西长280余公里,南北宽186公里,县域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占海北州土地总面积的43%,全省总面积的2.05%。东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和甘肃省的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民乐县为界。 祁连县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和矿产资源富聚区,也是黑河、托勒河、大通河的发源地。三条河流从源头每年为下游提供水量约为27亿m3,因而祁连三河源头区被人们誉为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和?天然水塔?。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黑河流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国防稳固。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臵、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垦荒种植、乱采乱挖、超载放牧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湿地缩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洪水灾害频繁,涵养水源能力逐渐下降。特别是作为祁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八宝镇,地处八宝河两岸的阶地上,耕地、居民区集中连片,水源涵养林沿河两岸广泛分布,由于河道河床阶地较低的特殊地理位臵使该地区洪水灾害频繁,每年汛期洪水泛滥,冲毁水源涵养林,

淹没农田、居民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每年造成的洪水损失多达数百万元。这种多样性、循环性的生态功能恶化的现象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实施部分河道防洪工程、生态治理建设工程,局部性遏制了本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八宝河的防洪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居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受投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离治理目标相差较远,为了加快整个县城地区防洪治理步伐,切实保护好黑河流域的?水塔?功能,配合祁连县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八宝镇城区段的防洪能力,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要求的通知》,祁连县水务局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承担了祁连县八宝河河道治理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技术人员在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水文、地质、社会等方面的资料后,结合祁连县县城规划和各河沟道的基本特征,经工程规划,拟定了工程规模和建设任务,提出了《海北州祁连县八宝河河道治理规划报告》。 本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祁连县八宝河流突出的洪灾问题和防洪最薄弱环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根本,以防洪治理为核心任务,强调了重点河流防洪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轻重缓急的原则,对祁连地区的八宝河重要河段提出了今后3年的防洪治理规划项目。规划中坚持以河道治理、沟道防护为重点,以尽快发挥工程防洪效益为目的。报告中相关数据和内容参考了《祁连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9)》、《黑河源头

2020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

2020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 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库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抗原的种类 B、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C、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D、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答案】B 【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2、葡萄糖在体内代谢时,通常不会转变发生的化合物是()。 A、乙酰乙酸 B、胆固醇 C、脂肪酸 D、丙氨酸 【答案】A 【解析】乙酰乙酸属于酮体,酮体由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转变生成,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乙酰CoA 不能用于生成酮体。故选A。 3、风湿病具有病理诊断价值的病变是()。 A、阿少夫小体 B、赘生物 C、瓣膜变形 D、胶原纤维黏液样变性 【答案】A 【解析】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4、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A、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B、食入糖类过多 C、食入脂肪过多 D、肝内脂肪运出障碍 【答案】D 【解析】导致脂肪肝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细胞质变和脂肪储积过多导致的,肝内脂肪运出障碍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故选D。 5、膈神经属于()。 A、颈丛 B、臂丛 C、腰丛 D、骶丛 【答案】A 【解析】膈神经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隔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以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隔神经还发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故选A。 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正确的是()。 A、判断病情稳定者,2个月内随访 B、首次判断病情基本稳定者,1个月内随访 C、判断病情不稳定者,2周内随访 D、所有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 【答案】C 7、动脉粥样硬化症可见()。 A、阿少夫细胞 B、泡沫细胞 C、陷窝细胞 D、嗜神经细胞现象 【答案】B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症斑块期的病灶内均可见泡沫细胞。乙脑时,可见噬神经细胞现象。 8、焦痂和溃疡见于()。 A、登革热

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黄君振 (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 530031) 【摘 要】对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银矿成矿主要受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构造提供了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和成矿空间,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凤凰山 【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08)06-0129-02 广西凤凰山银矿属断裂破碎带充填交代脉型单银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及层位控制。自1987年至1995年经过广西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的曲折探索,探明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1995年组建“广西凤凰银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采选能力为300t/d,经历年开采、扩产,矿山银矿资源日渐减少,公司发展面临压力,寻找外围及深部矿体,扩大银矿资源储量的任务日益紧迫。本文从地质成矿特征为起点,对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凤凰山银矿床地处广西隆安县与扶绥县交界的凤凰山北东侧。所属构造单元为华南准地台之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是一个由加里东褶皱形成的弧形背斜区。矿区处于西大明山凸起的北东部。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和泥盆系。其中寒武系为一套海相类复理石建造,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基底。自下而上分为小内冲组(?x)、黄洞口组(?h),进一步可根据旋回或岩性组合各细分为三个岩性段即小内冲组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段(?x3);黄洞口组第一段(?h1)、第二段(?h2)、第三段(?h3)。泥盆系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围翼,自下而上分为莲花山组(D1l)那高岭组(D1n)及郁江组(D1y),在矿区,主要分布于北部边缘。 西大明山地区岩浆岩出露甚少,仅有少量酸性岩脉和基性岩脉沿裂隙或断层侵入,分布零星。 区内褶皱构造以小明山复背斜为主,次级褶皱不太发育,较大的有渌郁山背斜,为小明山复背斜的次一级褶皱。其北翼,在凤凰山矿区F1、F4断层的北盘及北部的黄洞口组第二段(?h2)中稀疏发育一些近东西向次级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矿区西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有区域性断层罗维北西向断裂、马村北东向和小明山—新六厘北东向断裂通过。 (二)矿区地质 1.地层 矿区范围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层为寒武系黄洞口组。其北面与泥盆系莲花山组为不整合接触,而南西与小内冲组整合接触。根据沉积旋回及岩性组合将其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一段又分为下部和上部两个岩性层。各岩性段、岩性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见图1)。 第一段下部(∈h1-1):分布于矿区南部,从下往上可细分两个沉积旋回,下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少许泥岩,逐步过渡为砂岩泥岩互层到泥岩夹砂岩。上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逐步过渡为砂岩、不等粒砂岩夹泥岩到泥岩夹砂岩。厚度480.39m。 第一段上部(∈h1-2):是矿区赋矿层位,分布于矿区中偏北部,下部以含泥中-细粒砂岩为主夹泥岩,中及上部则以泥岩夹砂岩和砂岩夹泥岩韵律性交互产出。厚度267.48m。 第二段(∈h2)分布于矿区北部。底部有一层长石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下部、中部为含泥中-细粒砂岩、细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或互层,未见顶,厚度>442.75mm。 2.构造 矿区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甚发育,仅见一些小褶曲。矿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数量较多,方向各异,规模大小不等,且多次活动,力学性质十分复杂。其方向有近东西—北西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图1),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层较发育,而北东、南北向则不很发育且规模较小。 矿区内的EW向断层为主要容矿断层,由F1、F2、F3、F4、F A、F10组成一长约3200m,宽约800m近EW向的断裂破碎带,其间尚发育多条EW、NE、NW向次级小断层。其中F1规模最大,西起31线,东至40线,延长2km,总体走向108°,由数条次级断层构成破碎带,宽度最小4.5m,最大89.85m,是矿区内的主要容矿断层,产I-①、I-②及若干小矿体,倾向SSW,局部可见反倾现象。下断面倾角48~83°,平均64.5°;上断面倾角55~89°,平均71.2°。破碎带内部陡缓不一,方向各异的次级断裂结构面普遍可见。属逆冲性质断层,经历多次活动叠加改造,具早期压裂,中期伸张和晚期压扭几个演化过程。 【收稿日期】2008-04-20 【作者简介】黄君振(1971-),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第四地质队地质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 129 -

找矿方法

找矿方法概述 主要讲三个方面: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找矿技术方法。 一、控矿因素 控矿因素一般是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如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古水文、风化因素等。 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多种控矿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针对具体的某一类矿床则控矿因素对成矿的贡献是有主次之分的。例如,内生矿床主要受到岩浆岩、构造的控制,外生矿床则着重与地层、岩相、古地理、构造等有关,变质矿床则主要受到变质因素的制约。控矿因素研究是预测、找矿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 二、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指示矿床的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找矿标志按其与矿化的联系一般可分为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前者如矿体露头、铁帽、矿砾、有用矿特重砂、采矿遗迹,后者如蚀变围岩、特殊颜色的岩石、特殊地形、特殊地名、地球物理异常等。 ㈠地质标志 1 矿产露头 矿产露头可以直接指示矿产的种类、可能的规模大小、存在的空间位置及产出特征等,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由于矿产露头在地表常经受风化作用改造,因此据其经受风化作用改造的程度,可分为原生露头和氧化露头两类。 原生露头是指出露在地表,但未经或经微弱的风化作用改造的矿化露头。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基本保持原来状态。一般来说,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矿石和脉石较坚硬的矿体在地表易保存其原生露头。 多数的矿体的露头,在地表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氧化,使矿体的矿物成分、矿石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变化,这种露头称之为矿体的氧化露头。在对金属氧化露头的野外评价中,要注意寻找残留的原生矿物以判断原生矿的种类及质量,另外也可以据次生矿物特征判断原生矿的特征(表3-2-3)。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区内含金地质体特征本区位于井冈山—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诸广山隆起区东缘;遂川—抚州断裂带的北西侧。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呈北西西的腰形展布,岩性以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为主。岩体围岩为中、上寒武统地层。岩体内部相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边缘相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岩体外接触带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发育。加里东晚期岩浆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基底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寒武统水石群(€ 3sh),中寒武统高滩群(€ 2gt), 下奥陶统爵山沟组 (01j),盖层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 其不整合于基底及花岗岩之上。 本区主体构造为北西—南东向的金竹山复向斜,其核部地层为爵山沟组、两翼地层为水石群,其轴面向南西倒转。出露的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为主,见图1。其中F1-1 为区域性断裂,属压扭性质,控制矿区构造。北西向断裂有两条:即北部长坑—源坑洞断裂带和中部锡坑—石角里断歹u d+f;裂带。 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碳化等。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碳化发育,草林地区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 2、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 3、寒武系上统水石群; 4、加里东晚期花岗岩; 5、石英脉; 6、硅化破碎带; 7、实测、推测地质界线;8、实侧不整合界线;9、断裂及编号; 10、地层及断裂产状;11、倒转地层产状 二、区内金矿体矿化特征 (一)矿化类型及特征。综合草林成矿带多个岩金矿区情况,根据金矿石产出形式状态,可将区内的矿石金矿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 1.石英脉型金矿化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其特点是矿脉规模小,长度5—20 米,厚度4—15 厘米,呈细脉状、透镜状或团块状分布,矿脉具分支复合现象,矿化极不均匀,也不连续。金矿化品位较高,为3.8-45 克/ 吨,最高品位可达101.92 克/ 吨。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及少量的黄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及少量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等。 2.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化特征。蚀变破碎带金矿化产在北西向的破碎蚀变断裂带中。其特点是矿体(化)规模较大,长度50-120 米,宽度0.2-1.5 米,矿体(化)的形态呈透镜状或带状,品位一般为4.5-25.2 克/ 吨,最高品位可达79.6 克/吨。金银矿物以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金银矿物中含金量在75%以下,含银量25%以上。矿石构造以网脉状和角砾状为主,结构为半自形粒状或他形粒状。金银矿物分布在石英脉中及石英脉

祁连之族

祁连之族源概述 祁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从拉洞元山出土的石斧到著名的夏塘古墓;从扁都口岩画到峨堡古城,印证了其乱的沧桑和历史的久远。倒淌北流的八宝河、中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一路劈山凿谷,孕育了祁连的瑰丽风光。 祁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主要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15个民族,全县近5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78%。其中藏民族是当地的土著民族,而蒙古、回、汉等民族则是随着民族交往的发展,从外地迁徙而来的。现就祁连藏、蒙古以及回族的源流概述如下: 一、祁连藏族源流综述 根据近几十年来的考古研究证明,藏族先民一直生存在青藏高原上。祁连现今主要有阿柔、郭米等几大藏族部落。其实是由早期生活在祁连一带的藏族先民以及外来迁入藏族部落,在历史发展中分化组合,相互兼并、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一)阿柔部落来源 “阿柔”部落是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的一个由纯血缘形成的土著游牧部落,系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环海八族”之一,是由11个百户部落构成的千户部落,其游牧地是随着部落的迁徙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元代以前,有关阿柔部落的文献记载十分罕见,尚无法详细考述其发展历史。元朝时,随着阿柔部落的发展壮大,其势力日益雄厚,影响亦渐增大,部落首领华本加被萨迦派尊师八思巴任命为千户后,其历史活动始见于各种文献。 (二)祁连郭米部落的来源 郭米部落是青海海南地区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一个藏族部落。解放前,郭米部落有千户两名,百户十余名,户数及人均居当地各大部落之首。20世纪20年代,部分郭米民众举家迁到了祁连,并把自己原来锁住地方的部落名带到了新居地。 二、祁连蒙古族、裕固族源流综述 (一)祁连蒙古族来源 蒙古族进入青海始于蒙元时期。1227年,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后,留兵屯牧祁连一带,揭开了蒙古族入居青海的序幕。 雍正三年(1725年)初封时,在今祁连境内只有一旗,即和硕特部西右前旗驻牧。清嘉庆、道光年间,土尔扈特部南后旗、和硕特部前左旗等离开今刚察县,移牧于今门源以西、祁连县以东地区,后逐渐移至多隆、默勒一带。民国六年(1917年),和硕特部北前旗、土尔扈特部南中旗等四旗,进驻今祁连境内。至此,在青海省祁连县境内的蒙古族有六旗,其中和硕特蒙古旗三个,土尔扈特蒙古旗两个,喀尔喀蒙古旗一个。 (二)祁连裕固族来源

层控热液矿床找矿方法(标志)总结

一.海底喷流沉积型(SEDEX型)铅锌矿找矿方法(标志) 1 地质填图找矿方法 构造、沉积相和热液蚀变的地质填图法很重要。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识别出一、二、三级盆地可了解矿床可能成矿区域位置;识别同生断层:同沉积断层,是含金属流体的通道;识别盆地内古生代或元古宙的细碎屑沉积岩区、碳酸盐岩沉积岩区和角闪岩、麻粒岩相变质岩区,这是sedex铅锌矿最常见的容矿岩石。识别可能含矿的地层、层位、岩相以及特有的标志层;识别热液燧石层,有助于发现喷发中心和伴生的硫化物矿床;识别常见围岩蚀变如硅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等等。 2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法:SEDEX型矿床含有一套成矿元素组合,通常包括Fe、Mn、P、Ba、Ca、Mg、Hg、Cd、As、Sb、Se、Sn、In、Ga、Bi、Co、Ni、T。离开喷口杂岩Zn/Pb比率增加,是sedex铅锌矿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用于新鲜露头和钻孔岩心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可为找隐伏矿指出方向。容矿沉积岩中具Zn、Fe、Mn、Tl异常,容矿碳酸盐岩在近矿更富Fe和Mg.矿床常含金属分带异常。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法:矿床附近的岩屑和土壤样品有异常的贱金属值,黑色页岩的背景值高,土壤地球化学Pb、Zn有助于确定钻探目标。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法:河流沉积物和水系样品有成矿元素和伴矿元素异常。 3地球物理找矿方法 重力测量:矿石和围岩的密度差可以通过详细的重力测量识别,详细的重力测量可确定几百米深处有无铅锌矿的存在。 磁法:航空和地面电磁测量可圈定炭质和含黄铁矿容矿沉积相的位置。 4,遥感找矿方法 环形和线性构造解译:遥感物探数据有利于解释盆地构造和掩埋于沉积盖层之下的其他类型岩石的分布;经处理的区域势场数据可以用来确定基底构造、盆地边缘、盆地充填物的性质和厚度,以及生长断层等其他构造。 二.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铅锌矿找矿方法(标志) 1.地质填图找矿方法 大地构造环境:稳定的克拉通 区域基地构造、基地隆起和断裂、断层和破碎带:为矿床重要控矿因素。 巨大的沉积盆地:MVT矿床通常产在盆地的边缘。 地台碳酸盐岩系:构成MVT矿床的常见容矿岩石。 成矿时代:奥陶纪-第三纪之间,多形成于泥盆-二叠或白垩-第三纪时期。 不整合面:在碳酸盐岩地层中,不整合为岩溶构造、溶解角砾岩等的生成创造了条件,这些构造常构成容矿空间。 存在蒸发岩:对形成卤水方面有重要意义。 地层:常产在碳酸盐岩系的白云岩中,少量在灰岩和砂岩中,白云岩化、有机质、浸染状硫化物的出现为良好的标志。

青海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青海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北祁连成矿带为青海省内主要的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特征的研究,结合其成矿背景、含矿岩石等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加之在对前人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两类主要的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的异同点,提出了青海省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希望能对以后在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铜多金属矿提供一定的帮助。 标签: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1前言 北祁连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火山岩带和有色金属成矿带,东西延长1200km,横跨甘青宁三省,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1]。成矿作用强烈,矿床类型复杂,主要类型有海相火山岩型、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岩浆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型等,找矿潜力巨大。北祁连成矿带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物质组成复杂,构造变形强烈,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属性的各类地质体堆垛混杂,成矿作用复合叠加,造成不同时期的研究工作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没有形成统一。 2典型矿床特征 祁连成矿带经历了震旦纪-中寒武世大陆裂谷演化、晚寒武世-志留纪末板块体制演化:洋盆扩张(∈3-O1)-俯冲消减/洋盆闭合(O2-3)-碰撞造山(S-D3)、石炭纪-现代陆内造山的构造演化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于洋脊扩张、弧后拉张等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海底火山喷发和热水沉积作用,在不同的拉张环境下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热水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区内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赋矿岩系为黒茨沟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段为代表的大柳沟-尕大阪铜多金属矿;另一类是以赋矿岩系为扣门子组火山熔岩段为代表的红沟铜矿,现将该两类代表矿床进行成矿特征分析。 2.1大柳沟-尕大阪铜多金属矿 大柳沟-尕达坂铜多金属矿田是北祁连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床类型,自上世纪60年代发现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勘查和开发,浅部矿体已基本枯竭,勘查工作已向深部发展[2]。该矿区位于祁连县城北西约10km处,由郭米寺、大柳沟、弯阳河、下沟、尕大坂、下柳沟、白柳沟等铅锌铜矿床构成,它们构造背景和成矿特点一致,空间分布上有联系,所以纳入一个统一的矿区。 2.1.1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范围东西长20km,南北宽5-7km,处于野牛沟-清水沟-白柳沟大陆裂谷

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毕业论文设计整体的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具有现实意义,所提出的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和结论能为该地区的矿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搜先强调地质特征,然后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指导教师结论:合格(合格、不合格) 指导教师 所在单位兰州工业学院指导时间9.16 姓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文通过简要介绍乌腊德铁铜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并指出矿床类型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且此类矿化应在东昆仑地区找矿工作中应重视。 全文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流畅,然而,全文格式有待规范;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较一致,应修改;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的研究有待加强。 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 1)完善论文格式; 2)修改论文的摘要; 3)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 4)加强对矿床成因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百分制): 75 评阅结论:同意答辩(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 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资源学院评阅时间2014-10-1

青海省地质简介

青海省地质简介 一、地层 (一)元古界 1、古元古界 区内早元古代地层依出露地区不同,曾有北大河群(托莱南山)、湟源群(大坂山、拉脊山)、化隆群、达肯大坂群下亚群(柴达木盆地北缘)、金水口群(东昆仑山)等地方性地层名称,均为遭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主要岩性的云英质、长英质、角闪质等片岩和片麻岩组成,夹石英岩、变粒岩、大理岩等,基本上是一套含有变质侵入岩(正片麻岩)的活动型泥砂质和火山质的变质岩岩石组合;区域上,角闪质岩石主要在上部层位产出,其原岩大都是中基性火山岩,因此,具有早期由泥砂质沉积主导、晚期火山活动频发的环境特点。该界出露厚度各处不一,最大值达6000余米。 2、中元古界 (1)中元古界下部(Pt1 )—长城系 2 该部以中祁连带发育最好,按岩石组合可分成上、下两段。 下段:灰、灰白、乳白等色石英岩夹千枚岩或板岩,厚164—814米。西部石英岩纯度偏低,岩石色调紫色者较多;东部湟源县塔湾—洪河日河一带,近底部时有石英砾岩出现。 上段:灰色或杂色千枚岩或板岩、硅质或砂质千枚岩或板岩、粉砂岩、石英细砂岩的间互层,夹硅质岩、千枚状结晶灰岩;厚453—3000余米。 东昆仑地区(由诺木洪河上游小庙剖面所代表),下段为灰色石英岩与白云石英片岩互层,向上以白云石英片岩为主,夹大理岩、石英岩,厚约370米;上段灰色二云石英片岩,顶部黑云石英片岩、黑云片岩夹大理岩或白云岩,厚322米。 柴北缘带(含阿尔金山的牛鼻子梁地区)出露零星,且底部不全;岩石组合面貌与东昆仑带相似。 本部时代依据匮乏,仅中祁连带西部地区报导有微古植物化石和叠层石产出。 )—蓟县系 (2)中元古界上部(Pt2 2 该部仍以中祁连带发育好和分布广,柴北缘带(含区内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带则是分段集中分布。 组成该部的主体岩石是硅、镁质的碳酸盐岩,包括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石大理岩及结晶灰岩等,普遍含硅质或硅质条带(局部构成硅质岩层),一般镁质含量以东昆仑带和中祁连带东部的湟源地区相对富集。该部出露较全地段的地层厚度在3200—4500米范围,唯东昆仑的冰沟剖面标出的地层厚度达到了6000米。 中元古界上部碳酸盐岩地层的中或中上部,普遍出现一个以泥、砂质碎屑岩为主的岩段;由泥质、炭质、硅质、粉砂质等板岩或千枚岩,砂岩、粉砂岩、硅质岩、结晶灰岩或白云岩等组成。厚200—1600米不等,是区内铁、磷、金等矿的赋存部位。 本部以叠层石发育和微古植物化石丰富为特点。 3、新元古界 新元古界(Pt3)—青白口系 区内晚元古代地层出露在元古宇主要分布带上,范围小而零星;以往多未从中元古界上部的碳酸盐岩地层单位中独立出来,此次编图圈划了10处,它们分别是:中祁连带西部的其它大坂(疏勒河北的托莱南山)和东部的赞宝化久山—马老得山(刚察县沙柳河之北),柴北缘带的尕海东山、阿母内可山(乌兰县西)和布赫特山,东昆仑带的丘吉东沟(宗加西南)和上龙岗地区(冬给措纳湖西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