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乙酸;醋酸

化学英文名:acetic acid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酸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乙酸≥99.85%64-1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汽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爆炸的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

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为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施。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冬天要做好防冻工作,防止冻结。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2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塑料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

熔点:(℃):16.7 相对密度(水=1):1.05

沸点(℃):118.1 相对密度(空气=1):2.07

饱和蒸汽压(kpa):1.52(20℃)燃烧热:(kj/mol):873.7

临界温度(℃):321.6 临界压力(MPa):5.78

辛酸/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1~0.17 最小点火能(mj):0.62

闪点(℃):39 爆炸下限(%):4.0

引燃温度(℃):463 爆炸上限(%):17.0

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醋酸盐、醋酸纤维素、医药、颜料、酯类、塑料、香料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碱类、强氧化剂、铬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

LD50:13791mg/m3,1小时(小鼠吸入)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300ppm(3小时);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m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700mg/kg(18天,产后)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o):400mg/kg(1天,雄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控制焚烧法处置。如有可能,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1601

UN编号:2789

包装标志:腐蚀品(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Ⅱ

包装方法:小开口铝桶;小开口塑料桶;玻璃瓶、塑料桶外木板箱或半花格箱。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环保安全处

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

化学与食品安全

化学与食品安全 【摘要】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品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又与化学工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随着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食品所带来的的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为此,如何把化学知识与食品健康紧密联系起来将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 【关键词】化学;食品;安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类通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对于食品健康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越来越重视。 1.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化学,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有着庞大的食品从业群体,这一群体的食品安全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的食品安全。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大,食品行业又非常发达,食品原料用量庞大:仅化学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而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引发多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食品健康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现代食品化学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农药及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有害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铝等;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如苯并[α]芘、萘等,杂环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二噁英。古老方法制作食品的过程中,通过添加硝酸盐腌制鱼、肉,并使其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达到防腐和着色(红色)双重目的。 而在现代的加工方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亚硝酸盐代替硝酸盐作为肉制品加工的着色剂。而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对绝大多数(90%以上)对动物具有致癌性,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组织器官的肿瘤。 因此,化学一方面创新了食品加工工艺,另一方面化学物品的滥用也危害了食品安全。 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重金属污染、毒素污染。(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3)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5)腐败变质的食物上市流通。(6)食品制造中使用劣质原料,假冒伪劣食品。(7)病原微生物危害。(8)转基因食品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双汇质量门、河南南阳毒韭菜、毒豆芽、福喜公司过期肉等食品安全事件,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由于社会各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009年至2013年我国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分别在

冰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冰乙酸分子式:C H4O2英文名称:acetic acid 2 有害成分含量CAS NO 乙酸≥99% 64-19-7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五、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六、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20 前苏联MAC(mg/m3):5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七、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 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熔点(℃):16.7 沸点(℃):118.1 相对密度(水=1):1.05 闪点(℃):39 引燃温度(℃):463 爆炸上限%(V/V):17.0 爆炸下限%(V/V):4.0 八、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530 mg/kg(大鼠经口);1060 mg/kg(兔经皮) LC50:13791mg/m3,1小时(小鼠吸入) 九、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醋酸铅安全技术说明书

醋酸铅 (1)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醋酸铅;乙酸铅化学品英文名:lead acetate 分子式:C 4H 6 O 4 Pb. 3 H 2 O相对分子量:379.33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纯品 CAS No:6080-56-4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本品可经皮肤吸收,可致灼伤;对眼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铅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

火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微有乙酸气味的无色透明晶体,工业品呈灰褐色的大块 PH值:熔点(℃):75(失水) 沸点(℃):280(无水物)相对密度(水=1):2.5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乙酸铅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铅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铅 化学品俗名:醋酸铅 化学品英文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乙酸铅 含量 CAS No. 6080-5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本品可经皮肤吸收,可致灼伤;对眼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铅。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食品添加剂高岭土》简版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高岭土》(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1、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单位有: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国高岭土有限公司。 起草人有:李霞、陈丽昆。 主要负责标准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资料的查阅及研究。参加标准制定各阶段召开的工作会议,负责制定标准各阶段相关文件起草编写工作(包装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上报材料等),承担标准制定过程中质量数据、试验数据的累积和试验工作。 2、、简要起草过程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接到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岭土》的任务后,首先向生产厂家和用户发函进行调查,征集对制定标准的建议和起草单位。随后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及技术资料,结合生产厂家和用户回函对制定标准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编写出了文献小结,提出标准制定的设想。 2012年11月在天津召开了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岭土》的工作方案会,初步确定了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 2013年5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编制说明,寄给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按照回函意见编写意见汇总表。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1、主要技术内容 表1 感官要求 表2 理化指标 2、主要制定情况

2.1感官要求的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50 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2.2鉴别试验 FCC 7中高岭土的鉴别为:将1g样品10mL水和5mL硫酸置于蒸发皿中混匀,蒸发除去水,继续加热至三氧化硫的白色浓烟放出为止,冷却后缓慢加入20mL水,煮沸几分钟后过滤。残渣为灰色的二氧化硅。将6N氨水溶液加入滤液,有白色胶状氢氧化铝生成,此沉淀应不溶于氨水溶液。本标准的制定鉴别试验的方法同FCC7。 2.3碳酸盐的测定 FCC 7中碳酸盐的检验方法为:样品加水后,加入硫酸溶液,应不产生气泡则为通过实验。本标准碳酸盐的检测方法同FCC7。 2.4铁的测定 FCC 7中铁的检验方法为:在研钵中用10mL水研磨2g样品,加入500mg水杨酸钠,所产生的色泽不应深于亮浅红色为通过试验。本标准铁的检测方法同FCC7。 2.5硫化物的测定 FCC 7中硫化物的检验方法为:将1g样品加入盛有25mL水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15mL稀盐酸溶液,立即用醋酸铅溶液润湿过的滤纸盖上,加热至沸,并保持沸腾几分钟。滤纸应不显示无褐色为通过试验。本标准硫化物的检测方法同FCC7。 2.6酸溶物的测定 FCC 7中酸溶物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量法,本标准的制定酸溶物含量的测定也采用重量法。 2.7灼烧减量的测定 FCC 7灼烧减量采用重量法。本标准的灼烧减量的测定也采用重量法。 2.8砷的测定 FCC 7中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日本食品添加物公订书中砷含量的测定采用砷斑法。本标准的制定砷含量的测定采用GB/T5009.76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2.9铅含量的测定 FCC 7中铅含量的测定可采用双硫腙法、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及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萃取法中任意方法。本标准的制定铅含量的测定采用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三、国内国际相关标准情况 目前查阅到的国外先进标准有: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第七版)》(FCC 7)《高岭土》(英文版)、日本食品添加物公订书(2009年)(第八版)(英文版)《高岭土》。国内尚未有食品添加剂高岭土的标准。

冰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冰醋酸 化学品俗名:冰乙酸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乙酸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健康的影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液体或气体会使视力严重损 伤或导致视力丧失。含量在10%以上的水溶液会引起严重的结膜刺激和角膜损伤。对皮肤健康的影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误吞后对健康的影响,吞咽后可能会有如下后果:腐蚀口腔,喉咙和消化道。吸入后对健康的影响,当口腔中含量达到15ppm时可能有下面一些危害:鼻子,喉咙和呼吸道受到刺激.含量升高会有如下危害:严重刺激鼻子,喉咙和呼吸道。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和防止对土壤的渗漏。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最好淋浴。在冲洗过程中脱掉弄脏的衣服,如果起泡或出现红斑就需请求医生治疗。 眼睛接触:睁着眼睛直接在清水中浸泡至少15分钟,紧急求医。吸入:脱离受污 染环境,保持温暖并静养。呼吸困难时要输氧。如果呼吸停止或观察信号消失,要施

以人工呼吸。不要口对口换气。如果心脏停止跳动,给予外部压缩起博心脏,寻求医生紧急医治。 食入:用清水冲洗嘴外部。喝一些冷水或牛奶来缓和影响部位,不要引起呕吐。紧急求教医生医治,处理中可能会休克。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泄漏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CO)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用喷雾水冷却包装容器和周围环境。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佩带呼吸保护设备。消除所有火源(包括禁止使用非防爆电器)。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安全区。切断泄漏源。注意可燃蒸气能够在低洼地区积聚,强制送风使污染地区通风良好,防止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防范,防止该物质扩散至排水沟或水源。可用泥土筑临时围堰阻挡其溢出,不要让其进入下水道和河流。如发生溢出进入下水道和河流,污染土壤或植被,立即通知政府相关部门。泄漏溢出,用泥土,沙子或惰性物质容纳或吸收,转移到合适的容器提炼或处理。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和,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后的洗液收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堰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避免吸入蒸汽,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紧急淋浴和眼睛冲洗设备应很容易取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乙酸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锌 化学品英文名称:zinc acetate,dihydrate 中文别名:醋酸锌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概述第三部分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属低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人有致突变作用。误服可引起:口有烧灼感、腹痛、呕吐、腹泻,有小量便血,亦可有头痛、四肢震颤等。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 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第七部分.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醋酸铅安全技术说明书

醋酸铅安全技术说明书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醋酸铅 (1)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醋酸铅;乙酸铅 化学品英文名:lead acetate 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纯品 CAS No:6080-56-4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本品可经皮肤吸收,可致灼伤;对眼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铅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微有乙酸气味的无色透明晶体,工业品呈灰褐色的大块 PH值:熔点(℃):75(失水) 沸点(℃):280(无水物)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下限(%):无资料

乙酸乙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乙酸乙酯分子式:C 4H 8 O 2 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 有害成分含量 CAS NO 乙酸乙酯≥98% 141-78-6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五、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冰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冰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冰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06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冰醋酸 化学品俗名:冰乙酸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乙酸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健康的影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液体或气体会使视力严重损伤或导致视力丧失。含量在10%以上的水溶液会引起严重的结膜刺激和角膜损伤。对皮肤健康的影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误吞后对健康的影响,吞咽后可能会有如下后果:腐蚀口腔,喉咙和消化道。吸入后对健康的影响,当口腔中含量达到15ppm时可能有下面一些危害:鼻子,喉咙和呼吸道受到刺激.含量升高会有如下危害:严重刺激鼻子,喉咙和呼吸道。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和防止对土壤的渗漏。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最好淋浴。在冲洗过程中脱掉弄脏的衣服,如果起泡或出现红斑就需请求医生治疗。眼睛接触:睁着眼睛直接在清水中浸泡至少15分钟,紧急求医。吸入:脱离受污染环境,保持温暖并静养。呼吸困难时

要输氧。如果呼吸停止或观察信号消失,要施以人工呼吸。不要口对口换气。如果心脏停止跳动,给予外部压缩起博心脏,寻求医生紧急医治。食入:用清水冲洗嘴外部。喝一些冷水或牛奶来缓和影响部位,不要引起呕吐。紧急求教医生医治,处理中可能会休克。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泄漏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CO)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用喷雾水冷却包装容器和周围环境。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佩带呼吸保护设备。消除所有火源(包括禁止使用非防爆电器)。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安全区。切断泄漏源。注意可燃蒸气能够在低洼地区积聚,强制送风使污染地区通风良好,防止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防范,防止该物质扩散至排水沟或水源。可用泥土筑临时围堰阻挡其溢出,不要让其进入下水道和河流。如发生溢出进入下水道和河流,污染土壤或植被,立即通知政府相关部门。泄漏溢出,用泥土,沙子或惰性物质容纳或吸收,转移到合适的容器提炼或处理。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和,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后的洗液收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堰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避免吸入蒸汽,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紧急淋浴和眼睛冲洗设备应很容易取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专用醋酸蒸汽过滤器,半面罩),

乙酸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锌 化学品俗名:醋酸锌 化学品英文名称:ZINC ACETATE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557-3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OSHA表Z-1空气污染物:锌及其化合物。健康危害(蓝色):2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眼睛接触: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min。 吸入: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 困难,给予吸氧。 食入: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强酸、强碱、硝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硫化物、锌盐(如碳酸锌)不能配 伍。易燃性(红色):0,反应活性(黄色):0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人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 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使用适合于火场的任何一种灭火剂 灭火。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环境信息:防止水污染法:款307主要污染物、款313主要化学物或款401.15 毒性物。防止水污染法:款311有害物质应报告量主要化学物(同CERCLA)。 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款304应报告量454kg。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 法:款313表R 最低应报告浓度1.0%。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ERG指南:171,ERG指南分类:物质(低至中等危害的)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粒状固体,略有醋味,发涩。 pH: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分子式:C4H6O4Zn 分子量: 主要成分: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不易燃 爆炸上限%(V/V):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在水中沉底并与水混合。 主要用途: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MSDS)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2 分子量:60.05 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乙酸 含量:≥ 99.85 CAS No.:64-1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类(81601),酸性腐蚀品(GB12268-1990)。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健康的影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液体或气体会使视力严重损伤或导致视力丧失。含量在10%以上的水溶液会引起严重的结膜刺激和角膜损伤,对皮肤健康的影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误吞后对健康的影响-吞咽后可能会有如下后果:腐蚀口腔,喉咙和消化道。吸入后对健康的影响-当口腔中含量达到15ppm时可能有下面一些危害:鼻子,喉咙和呼吸道受到刺激.含量升高会有如下危害:严重刺激鼻子,喉咙和呼吸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最好淋浴。在冲洗过程中脱掉弄脏的衣服,如果起泡或出现红斑就需请求医生治疗。 眼睛接触:睁着眼睛直接在清水中浸泡至少15分钟,紧急求医。 吸入:脱离受污染环境,保持温暖并静养。呼吸困难时要输氧。如果呼吸停止或观察信号消失,要施以人工呼吸。不要口对口换气。如果心脏停止跳动,给予外部

压缩起博心脏,寻求医生紧急医治。 摄入:用清水冲洗嘴外部。喝一些冷水或牛奶来缓和影响部位,不要引起呕吐。紧急求教医生医治,处理中可能会休克。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泄漏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CO)。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用喷雾水冷却包装容器和周围环境。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佩带呼吸保护设备。消除所有火源(包括禁止使用非防爆电器)。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安全区。切断泄漏源。注意可燃蒸气能够在低洼地区积聚,强制送风使污染地区通风良好,防止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环境防范-防止该物质扩散至排水沟或水源。可用泥土筑临时围堰阻挡其溢出,不要让其进入下水道和河流。如发生溢出进入下水道和河流,污染土壤或植被,立即通知政府相关部门。 大量泄漏:利用围堰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避免吸入蒸汽,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紧急淋浴和眼睛冲洗设备应很容易取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专用醋酸蒸汽过滤器,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渗透工作服,戴防渗透(如PVC)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禁用非防爆型的电器设备。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要轻装轻放,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害。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当不使用时容器应保持紧紧的关闭

162种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612 CAS No.:71-55-6 分子式:C2H3Cl3 分子量: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20 TLVTN: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