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计算书

预应力管桩计算书

三、基础:

根据5.3.8-1进行估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2.250 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径500,壁厚100。以孔点15为例桩长24米

庄周分布土层如下:第3层土侧阻 32kPa, 厚度 3.80米

第4层土侧阻 47kPa, 厚度 1.60米

第5层土侧阻 37kPa, 厚度 4.70米

第6层土侧阻 42kPa, 厚度 5.10米

第7-1层土侧阻 52kPa, 厚度 5.16米

第8层土侧阻 47kPa, 厚度3米

λp=0.8 Aj=0.1256 Ap1=0.07065

Quk = Qsk + Qpk

= u * ∑qsik*li + qpk * (Aj+λpApi)

=1.5708 ( 32*3.8 + 47*1.6 + 37*4.7 + 42*5.1 + 52*5.16+47*3 ) +2000 * ( 0.1256+0.8*0.07065) = 1545.7 + 364

= 1909N

Ra = 1/k * Quk = 1/2 * 1909 = 954 kN

Ra实际取用值:950kN

根据5.3.8-1进行估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2.250 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径500,壁厚100。以孔点15为例桩长24米

庄周分布土层如下:第3层土侧阻 32kPa, 厚度 3.80米

第4层土侧阻 47kPa, 厚度 1.60米

第5层土侧阻 37kPa, 厚度 4.70米

第6层土侧阻 42kPa, 厚度 5.10米

第7-1层土侧阻 52kPa, 厚度 5.16米

第8层土侧阻 47kPa, 厚度3米

λp=0.8 Aj=0.1256 Ap1=0.07065

Quk = Qsk + Qpk

= u * ∑qsik*li + qpk * (Aj+λpApi)

=1.5708 ( 32*3.8 + 47*1.6 + 37*4.7 + 42*5.1 + 52*5.16+47*3 ) +2000 * ( 0.1256+0.8*0.07065) = 1545.7 + 364

= 1909N

Ra = 1/k * Quk = 1/2 * 1909 = 954 kN

Ra实际取用值:950kN

桩身承载力计算(5.8.2-1) 配筋14根预应力钢筋10

N ≦Ψc * fc * Aps +0.9fyAs 砼标号C60

1.35 * 950000 ≦ 0.9 * 27.5 * 3.1415926 * (5002-3002)/4+0.9*400*1099

1282500 ≦12836346

满足设计要求

试桩(配筋同其余桩,也可以提高)的标号:试桩按Quk进行,则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1.4条)

2.0Ra ≦Ψc * fc * Aps +0.9fyAs 砼标号C60

2*950000 ≦ 0.9 * 27.5 * 3.1415926 * (5002-3002)/4+0.9*400*1099

1900000≦ 12440706+395640=12836346

锚桩(抗拔桩)(标号同其余桩)的配筋:每根锚桩的钢筋抗拉合力不小于Quk/4((JGJ106-2003)5.1.3条)

2*950000/4≦1000*As As>475 则实配14根三级钢20 实配面积As=1099满足设计要求

1

CFG桩法地基处理计算书20

CFG桩法地基处 理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 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_ 设计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时间2012年12月3 口(星期一)14:42 -、设计资料 L1地基处理方法:CFG桩法 1.2基础参数: 基础类型:矩形基础基础长度L: 19 60m 基础宽度B: 31.20m 褥垫层厚度:300mm 基础覆土容巫:20.00kN/m3 1.3荷载效应组合: 标准组合轴力F k: 37500kN 标准组介弯矩K: OkN-rn 标准组合弯矩OkN m 准永久组介轴力F: 37500kN/m 1.4桩参数: 布桩形式:矩形 X向间距:1 60m, Y向间距:1 60m 桩长1: S OO BK 桩径d: 400min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0.70 桩体 试块抗压强度:Cu=25.00MPa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 力:700.00kN

1.5地基处理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22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 1.6 土层参数: 天然地而标高:-0.45m 水位标高:-2 00m 桩顶标高:-5.00m 土层参数表格 层号土层名称厚度 m 容重 kN/m3 压缩模量 MPa 承载力 kPa 屮 侧摩阻力 kPa 桩端阻力 kPa 1 粉质粘土 1.00 1&00 3.6 2 80.00 1 00 21 00 0.00 2 粉质粘土 3.00 1&00 4.26 90.00 1 00 2400 0.00 3 细砂 2.00 1&00 5 00 130 00 1 00 22.00 0 00 4 细砂 3.00 1&00 8.00 17000 1 00 46 00 0 00 5 细砂 4.00 18.00 15 00 210.00 1 00 64 00 1200 00 6 粉质粘土 3.00 18 00 7 00 160 00 1 00 42.00 0 00 7 细砂 3.00 18 00 20.00 240.00 1 00 66 00 2400.00 8 细砂 6.00 1&00 25.00 270.00 1 00 75.00 2600.00 9 粉质粘土50 00 1&00 30.00 32000 1 00 7800 2700.00 注:表屮承載力指大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 m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止系数桩侧阻力指桩侧阻力特征值(kPa).桩端阻力指桩端阻力特征值(kPa) 桩在土层中的相对位置 土层计算厚度 (m) 桩侧阻力kPa 桩端阻力kPa 3 1.45 22.00 0.00 4 3 00 46 00 0.00 5 3.55 64 00 1200 00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无然地面标高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施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施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 作者: lq52搜集来源: 不详查看: 113次 字体: 小中大|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给好友 超高强 摘要:通州市建工大厦工程基础施工中,采用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打桩前需做好桩锤、桩架选择,确定管桩龄期,打桩过程中插桩、锤打、接桩、送桩均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该工程中PHC 桩所具有的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造价便宜等特点均得到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承载力;锤击应力 通州市建工大厦主楼东西长36m,南北宽18m,地上20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12000m2。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总荷载约200000kN,最大单柱荷载6700kN o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桩采用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规格为ф600×110,桩长24m(2根12m校对接),主楼共打设93根桩,设计单桩承载力3100kN。 1 PHC桩特点 (1) 严格按照国标GB13476—92及日本JISA 5337标准生产,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级。 (2) 单桩承载力高,设计范围广。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中,可使用不同直径的管桩,容易解决布桩问题,可充分发挥每根桩的承载能力。 (3) 单校可接成任意长度,不受施工机械能力和施工条件局限。 (4) 成桩质量可靠,沉桩后桩长和桩身质量可用直接手段进行监测。 (5) 桩身耐锤击和抗裂性好,穿透力强。 (6) 造价低廉。其单位承载力价格仅为钢桩的1/3-2/3,并节省钢材。 (7) 施工速度快,文明施工。 2 打桩准备 2.1桩锤的选择 选择桩锤时,必须充分考虑桩的形状、尺寸、重量、入土长度、结构形式以及土质、气象等条件,并掌握各种锤的特性。桩锤的夯击能量必须克服桩的贯入阻力,包括克服桩尖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的回弹产生的能量损失等。如果桩锤的能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会引起桩头部的局部压曲,难以将桩送到设计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计算书

………………….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计算书………………….. 二○一一年二月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计算书 1、工程名称:………………………………….. 2、建设单位:…………………………………………... 3、设计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基础平面图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9-2003 4、复合地基设计要求: (1)、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sp,k≥180kPa。 (2)、以第④层粉土作桩端持力层。 # 6、桩截面积、桩周长的计算: 桩径350mm时,桩截面积Ap=0.0962m2,桩周长Up=1099m。 7、基础埋深自然地坪下2.0米。 8、水泥土桩设计桩长6.2米,有效桩长6.0米,以第④层粉土作桩端持力层。 9、单桩承载力极限值及特征值计算 (1)、特征值:R ak =q p · Ap+ Up ·Σq s · Li=137.5kN (2)、根据桩体强度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桩体强度取f cu=30MPa水泥与土的体积比1:7, 则R ak=0.33×0.0962×300=95.23 综合考虑,确定R ak=90kN 10、面积置换率计算:α取0.9,f ak 取120kpa,f sp,k取180kpa

f sp ,k -α · f ak m = =(180-108)/(90/0.0962-108)=8.7%;。 R ak /Ap -α· f ak 设计时,m 取11.5%。 11、复合地基深度修正计算: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复合地基不进行宽度修正,只进行深度修正 其中f ak =180kpa γm =18.5KN/m 3 ηd =1.0 d=1.8m 得:f a =204.05kpa 12、根据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3.0.4条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R ak = Ap·【(f sp ,k -α · f ak )/m +α · f ak 】=90.74<95kN ,其中f sp ,k 为修正后复合地基承载力204.05kpa ,则实际采用桩身强度f cu = R ak /(Ap·η)=90.74/0.33·0.0962=2.858Mpa <f cu =3.0Mpa 。 13、复合地基计算 f sp ,k = m·R ak /Ap + α·(1-m )·f ak =203.17Pa >180kPa 满足设计要求。

预应力管桩(完整版)

预应力管桩 1、一般规定 (1)预应力管桩包括预应力薄壁管桩(PTC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三种。 (2)预应力管桩送到施工现场时,应进行进场检验,并做记录。检验要: A、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合格证编号、产品等级、标准编号、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壁厚、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弯性能、管桩编号、制造厂厂名、制造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盖章; B、对每根桩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其标识、型号、外观质量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C、根据同一生产日期、规格、长度、强度等划分检验批,必要时可抽取2根做抗弯性能、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等检验; D、发现不合格品时,可根据合同整批退货,或挑选出合格品,其余退换处理。 (3)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严禁碰撞、滚落。吊点位置按图1.2.1-1。外径500长度12米以及外径400长度10米以的桩,起吊时可直接吊挂在桩端法兰或端板处。桩长大于20米采用多点起吊时,必须进行验算。 (4)施工时桩的吊立吊点位置如图1.2.1-2.

(5)桩的堆放场地应压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 (6)按规定支点分规格、类型存放,堆放支点如图1.2.1-3。堆放层数,应根据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及堆垛稳定性确定,具体可见表1.2.1的规定。 表1.2.1 预应力管桩堆放层数要求 (7)桩按支点位置放在垫枕上,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层垫木位置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垛时,须在两侧打好防止滚垛的木楔。(8)垫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垫木承压力如不能满足要求,可用双垫木等方法增加成压面; B、垫木不得使用木等软杂木,同时不得有腐朽、劈裂、翘曲及虫伤等疵病;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最终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管桩设计概况 (1) 2.3地质情况 (1) 3、施工准备 (2) 3.1技术准备 (2) 3.2材料准备 (2) 3.3劳动组织准备 (2) 3.4施工现场准备 (3) 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3) 4.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 4.2人员组织 (4) 4.3机械设备 (4) 4.4测量、检测仪器 (4) 5施工进度计划、工期保证组织及技术措施 (5) 5.1施工进度计划 (5) 5.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5) 5.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6)

6、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6) 6.1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6) 6.2管桩施工 (7) 6.3施工控制要点 (9) 7、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措施及验收标准 (10) 7.1质量管理体系 (10) 7.2质量保证措施 (13) 7.3质量验收标准 (14) 7.4突发情况 (15) 8、冬雨季施工措施 (16) 9、安全保障措施 (16) 9.1施工用电 (16) 9.2桩机安全要求 (17) 9.3吊车安全要求 (17) 9.4其他安全要求 (17) 10、环境保护及水土保证措施 (17) 10.1环保措施 (17) 10.2水土保持措施 (18)

1、编制依据 1.1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设计图纸(图号:郑阜施路通-01-26-29)及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设计通用图(图号:郑阜施路通-02-01-22); 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1.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SG409; 1.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 1.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1.8《液压静力压桩机安全操作规程》; 1.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1.1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1.1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工程ZFZQ-02标段项目经理部三分部辖区起点里程为DK274+134.83,终点里程为商合杭DK187+687.32,管线全长为6km。其中区间路基DK277+317.41~DK277+681.04(长363.63m),郑阜DK277+681.04=商合杭DK182+920),区间路基DK182+920~DK182+950(长30m),站场路基DK182+950~185+200(长2250m),联络线路基DK185+200~DK185+326.560(长126.56m)路基全长为2.77km,其中该车站与商合杭场、规划阜淮城际场并站设置。 2.2管桩设计概况 阜阳西站段路基工点部分地段地基采用管桩加固。地基加固管桩21427根,共计管桩长度约64.4万延米。设计管桩型号PHC-AB-400(95),桩径规格为40cm,对应壁厚为9.5cm,按正方形布置,间距为2.4m,桩长12m、20m、25m、33m或35m,根据地质情况,现场采用静压法施工。 2.3地质情况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与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 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与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与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与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与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 c f =15MPa 、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算例

---------------------------------------------------------------------- 计算项目: 7号楼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 ---------------------------------------------------------------------- [ 计算简图 ] ---------------------------------------------------------------------- [ 计算条件 ] ---------------------------------------------------------------------- [ 基本参数 ] 地基处理方法:CFG桩法 [ 基础参数 ] 基础类型:矩形基础 基础埋深: 7.600(m) 基础宽度: 38.800(m) 基础长度: 18.600(m)

基础覆土容重: 20.000(kN/m3) 基底压力平均值: 530.0(kPa) 基底压力最大值: 530.0(kPa) [ 土层参数 ] 土层层数: 9 地下水埋深: 12.000(m) 压缩层底深度(压缩层底到地面的距离): 32.800(m) 沉降经验系数: 0.200 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 承载力修正基准深度d0: 0.500(m) 序号土类型土层厚容重饱和容重压缩模量承载力鏱鏳(m) (kN/m^3) (kN/m^3) (MPa) (kPa) 1 素填土 1.400 19.0 --- 3.000 80.0 0.000 1.000 2 粉土 2.000 20.0 --- 6.500 110.0 0.000 1.000 3 粘性土 4.500 19.0 --- 6.200 110.0 0.000 1.000 4 粉土 5.000 20.0 21.0 7.100 120.0 0.000 1.000 5 细砂 5.500 19.0 20.0 25.200 180.0 0.000 1.000 6 粉土 2.300 20.0 21.0 7.600 140.0 0.000 1.000 7 细砂 14.000 18.0 19.0 27.100 220.0 0.000 1.000 8 粉土 1.700 18.0 19.0 7.900 180.0 0.000 1.000 9 细砂 8.800 18.0 19.0 29.200 260.0 0.000 1.000 ***鏱-- 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鏳-- 基础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 CFG桩参数 ] 桩布置形式:矩形 桩竖向间距: 1.300(m) 桩水平间距: 1.300(m) 桩直径: 410(mm) 桩长: 24.000(m) 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800.000(kN)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0.900 垫层厚度: 370(mm) 垫层超出桩外侧的距离: 300(mm)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施工方案

预应力砼管桩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审核单位: 审批单位: 日期:二0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4) 3.1 工程目标 (4) 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5) 3.3 施工准备 (6) 4.施工进度计划 (11) 5.劳动力计划 (12) 6.施工总平面布置 (13) 6.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3) 6.2 施工总平面图内容 (13) 7. 主要施工办法 (14) 施工工艺流程图 (14) 7.1试打桩 (14) 7.2测量放线 (14) 7.3沉桩 (15) 7.4焊接接桩 (16)

7.5送桩 (17) 7.6终止沉桩 (17) 7.7空孔处理 (17) 8.确保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8.1管理措施 (18) 8.2技术措施: (18) 9.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0) 10.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措施 (21) 11.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22) 12.相关附表: (23) 12.1 预应力管桩检验标准 (23) 12.2 桩位偏差检验标准 (24)

1.编制依据 1.1.长沙深国际综合物流港发展有限公司与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签定的施工合同。 1.2.北京中核大地矿业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深国际长沙综合物流港一期工程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3.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提供的桩基础平面图。 1.4.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图集、地方标准、法规图集。类别名称编号或文号如下: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行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6 行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装技术规范》 JGJ46-2016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5 国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5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样本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研究地质勘察报告 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一次如下: ① 号土层:素填土,层厚约为 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95= ② 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 5.5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65= ③ 号土层:粉砂,层厚 3.2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10= ④ 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 5.8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165= ⑤ 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 a ak KP f 280= 1.3、 岩土设计参数 岩土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地基承载力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表2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单位KPa sk 1.4水文地质条件 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4.5m。 1.5 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沙土、粉土。 1.6 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宽9.6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 400mm 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确定第⑤层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400mm×400mm桩长为15.7m。桩顶嵌入承台70mm,桩端进持力层1.2m承台埋深

换填垫层法地基处理计算书

16#东头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地勘报告采用的标高与总图标高不一致,差值为0.7米,总图上标注16#楼±标高为29.80米,对应地勘报告为30.50米,设计室内外高差0.3米,即设计室外地面对应地勘报告为30.20米,16#东头在地勘剖面上对应第20-20轴的117点。117点处现状地面为29.56米。 现场挖坑的坑底标高为25.0米,从地勘剖面看已深入第3层粘土层约0.5米。分层铺填级配砂石垫层总厚度为1.20米, 1、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2.2条复核中间轴基础尺寸 式4.2.2-1 z cz ae p p f +≤ 承载力修正用的埋深 5.5d m =,m 1.018,d ηγ==, 01.200.25,0.25=20, 取,查表z z m b θ=> 110 1.018(5.50.5)200ae f kPa =+??-= =5.51899cz p kPa ?= 故20099101z ae cz p f p kPa ≤-=-= 根据公式4.2.2-3 ()(2tan )(2tan ) k c z bl p p p b z l z θθ-=++且b l =,()2100k c bl p p kN -= 2ztan 4.56b m θ+== 4.562ztan 4.562 1.2tan 20 3.69b m θ=-=-??= 2、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2.2条复核南北边轴基础尺寸 式4.2.2-1 z cz ae p p f +≤ 承载力修正用的埋深 5.2d m =,m 1.018,d ηγ==, 01.200.25,0.25=20, 取,查表z z m b θ=> 110 1.018(5.20.5)194.6ae f kPa =+??-=

桩基计算书

独立桩承台设计(J2a-5)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承台参数(2 桩承台第 1 种) 承台底标高: -1.200(m)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配筋计算a s: 150(mm) 承台尺寸参数 e11(mm)875e12(mm)875 A'(mm)500H(mm)1200 桩参数 桩基重要性系数: 1.0 桩类型: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性状: 端承摩擦桩 桩长: 10.000(m) 是否方桩: 否 桩直径: 500(mm)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80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500.000(kN) 桩端阻力比: 0.400 均匀分布侧阻力比: 0.400 是否按复合桩基计算: 否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1.000 压缩层深度应力比: 20.00% 柱参数 柱宽: 500(mm) 柱高: 500(mm) 柱子转角: 0.000(度) 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柱上荷载设计值 弯矩M x: 50.000(kN.m) 弯矩M y: 50.000(kN.m) 轴力N : 3500.000(kN) 剪力V x: 15.000(kN) 剪力V y: 15.000(kN) 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否 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 0.000(kN/m3) 荷载综合分项系数: 1.20 1.2 计算内容 (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2) 承台计算(受弯、冲切、剪计算及局部受压计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 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2.2及5.2.3 = R a Q uk K 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安全系数,取K=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3500.000(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 1750.000(kN) (2)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1计算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式5.1.1-2计算偏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在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 N k = 1458.333(kN) 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1 (γ0N k≤1.00R) 验算 (γ0N k=1458.333kN) ≤ (1.00R=1750.000kN) 满足.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2 (γ0N kmax≤1.20R) 计算桩号 1 : (γ0N1k=1425.952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桩号 2 : (γ0N2k=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γ0N kmax=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2.2 承台受力计算 (1) 各桩净反力(kN)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2计算桩顶净反力(G=0.0kN) 桩号01 净反力: 1711.143(kN) 桩号02 净反力: 1788.857(kN) 最大桩净反力 : 1788.857(kN) (2) 受弯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9.2第1款,计算承台柱边截面弯矩 柱边左侧承台弯矩 : 1069.464(kN.m) 柱边右侧承台弯矩 : 1118.036(kN.m) 柱边上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柱边下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承台控制弯矩 M x : 0.000(kN.m) M y : 1118.036(kN.m) 根据《混凝土规范》附录G G.0.2,按深受弯构件计算承台计算配筋 ≤ M f y A s z 取按板单筋和深受弯计算配筋的最大值 承台X方向计算配筋A sx : 3768(mm2) 承台Y方向计算配筋A sy : 按构造筋 (3) 柱对承台的冲切 不需要验算 (4) 桩对承台的冲切 桩号 1 不需要验算 桩号 2 不需要验算

CFG桩法地基处理计算书

CFG桩法地基处理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_____________校对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 计算时间2011年9月5日(星期一)15:50 一、设计资料 1.1地基处理方法: CFG桩法 1.2基础参数: 基础类型: 矩形基础 基础长度L: 32.00m 基础宽度B: 32.00m 褥垫层厚度: 600mm 基础覆土容重: 20.00kN/m3 1.3荷载效应组合: 标准组合轴力F k: 247385kN 标准组合弯矩M x: 0kN·m 标准组合弯矩M y: 0kN·m 准永久组合轴力F: 247285kN/m 1.4桩参数: 布桩形式: 矩形 X向间距: 1.70m, Y向间距: 1.70m 桩长l: 22.00m, 桩径d: 500mm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 桩体试块抗压强度:f cu=15.00MPa X Y 3 2 32000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700

1.5地基处理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J22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1.6土层参数: 天然地面标高: 0.00m 水位标高: -8.00m 桩顶标高: -1.80m 粉质粘土 7.80 粉质粘土 5.80粘质粉土 5.80 粉质粘土4.40粉质粘土1.20粘土 2.50粉质粘土 1.90 淤泥质土 11.10 淤泥质土 3.10填土2.20 天然地面标高 土层参数表格 层号 土层名称 厚度 m 容重 kN/m 3 压缩模量 MPa 承载力 kPa d 侧摩阻力kPa 桩端阻力kPa 1 填土 2.20 18.00 3.00 70.00 1.00 0.00 0.00 2 淤泥质土 3.10 18.00 3.00 70.00 1.00 9.00 0.00 3 淤泥质土 11.10 18.00 2.50 50.00 1.00 8.00 0.00 4 粉质粘土 1.90 18.00 5.00 120.00 1.00 22.00 0.00 5 粘土 2.50 18.00 6.50 160.00 1.00 33.00 450.00 6 粉质粘土 1.20 18.00 4.00 110.00 1.00 18.00 0.00 7 粉质粘土 4.40 18.00 7.00 180.00 1.00 36.00 500.00 8 粘质粉土 5.80 18.00 6.50 150.00 1.00 20.00 0.00 9 粉质粘土 5.80 18.00 5.50 130.00 1.00 20.00 0.00 10 粉质粘土 7.80 18.00 20.00 200.00 1.00 20.00 0.00 注:表中承载力指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d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桩侧阻力指桩侧阻力特征值(kPa)、桩端阻力指桩端阻力特征值(kPa) 桩在土层中的相对位置 土层 计算厚度(m) 桩侧阻力 kPa 桩端阻力 kPa 1 0.40 0.00 0.00 2 3.10 9.00 0.00 3 11.10 8.00 0.00 4 1.90 22.00 0.00 5 2.50 33.00 450.00 6 1.20 18.00 0.0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范文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一、打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 2.除按本规程第3章检查所用管桩桩身质量外,尚应检查管桩的生 产日期和蒸养的PC桩应不小于28d的龄期方可施打; 3.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 4.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 大于20mm; 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 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二、顺序应综合考虑下列原则后确定: 1.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周围(构)筑物的关系。 A、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B 、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 中间向两端进行; C、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 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2.根据桩的入土深度,直先长后短。 A、据管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 B、据高层建筑塔楼(高层)与裙房(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 三、桩的施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 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2.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 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3.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 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4.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桩 宜待承台内其他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5.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 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6.4.4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 1.0m. 2.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 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 至露出金属光泽。 4.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1.本章的核心及分析方法 本节将介绍考虑桩与桩侧土共同抵抗外荷载作用时桩身的内力计算,从而解决桩的强度问题。重点是桩受横轴向力时的内力计算问题。 桩在横轴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 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从土力学观点看是不够严密的,但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较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此种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m"法。 2.学习要求 本章应掌握桩单桩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方法," "法计算单桩内力的各种计算参数的使用方法,多排桩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各自的含义。掌握承台计算方法,群桩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桩基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步骤。本专科生均应能独立完成单排桩和多排桩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一、基本概念 (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

1.土抗力的概念及定义式 (1)概念 桩基础在荷载(包括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一横向土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 (2)定义式 (4-1) 式中:--横向土抗力,kN/m2; --地基系数,kN/m3; --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 (1)土体性质 (2)桩身刚度 (3)桩的入土深度 (4)桩的截面形状 (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 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1)概念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2) 1.1设计资料 (2) 1.2设计要求 (3) 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 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 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 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 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 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 7 沉降计算 (14) 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 8.1预制桩的施工 (20) 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 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 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 8.5结论与建议 (25) 9 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 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 2、确定单桩承载力 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群桩承载力验算 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 6、承台设计计算 7、群桩沉降计算 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 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 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承台底部埋深 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 Quk= Qsk+ Qpk=μ∑qsikli+qpkAp 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 sk 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pk u——桩的横断面周长(m) 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 p 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 i 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 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 pk 桩周长:μ=450×4=1800mm=1.8m

搅拌站基础计算书

拌合站基础计算书 第2混凝土拌合站,配备HZS120拌和机两套,每套搅拌楼设有6个储料罐,单个罐在装满材料时均按照150吨计算。对应新建线路里程桩号DK224+700。经过现场开挖检查,在地表往下0.5~3米均为粉质砂土。 一.计算公式 1 .地基承载力 P/A=σ≤σ0 P—储蓄罐重量KN A—基础作用于地基上有效面积mm2 σ—地基受到的压应力MPa σ0—地基容许承载力MPa 通过查资料得出该处地基容许承载力σ0=0.55 Mpa 2.风荷载强度 W=K1K2K3W0= K1K2K31/1.6v2 W —风荷载强度Pa,W=V2/1600 v—风速m/s,取28.4m/s(按10级风考虑) 3.基础抗倾覆计算 K c=M1/ M2=P1×1/2×基础宽/ P2×受风面×力矩≥2即满足要求 M1—抵抗弯距KN?M M2—抵抗弯距KN?M P1—储蓄罐自重KN P’—基础自重KN P2—风荷载KN 二、储料罐地基承载力验算 1.储料罐地基开挖及浇筑

根据厂家提供的拌和站安装施工图,现场平面尺寸如下: 地基开挖尺寸为半径为7.75m圆的1/4的范围,宽6.25m,基础浇注厚度为0.6m。基底处理方式为:压路机碾压两遍,填筑30cm山皮石并碾压两遍。查《路桥计算手册》,密实粗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0.55Mpa。 2.计算方案 开挖深度为1.5米,根据规范,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计算时按整体受力考虑,每个水泥罐集中力P=1500KN,水泥罐整体基础受力面积为78m2,基础浇注C25混凝土,自重P’=1170KN,承载力计算示意见下图: 粉质砂土

本储料罐受沿海大风影响,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28.4m/s(10级风),风的动压力P2=V2/1600=504.1N/m,储蓄罐顶至地表面距离为22米,罐身长21m,6个罐基本并排竖立,受风面积593m2,在最不利风力下计算基础的抗倾覆性。计算示意图如下 储料罐P2 抗倾覆点 基础 罐与基础自重P1+P’ 3.储料罐基础验算过程 3.1 地基承载力 根据上面公式,已知P+P’=10170KN,计算面积A=78×106mm2, P/A= 10170KN/78×106mm2=0.13MPa ≤σ0=0.55 MPa 地基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3.2 基础抗倾覆 根据上面力学公式: K c=M1/ M2=(P1+P’)×基础宽×0.5/ P2×受风面×11.6 =(9000+1170)×6.25×0.5/(504.1×593×11.6/1000) =9.1≥2 满足抗倾覆要求 三结论 经计算,水泥罐基础承载力和抗倾覆均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